时间:2023-09-19 16:20:26
导语:在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地理;高效课堂;主观能动性;生活化
一、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以往的地理课堂教学,学生始终是以被动者的身份接受地理知识,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削弱,地理学习效果也一直不理想。因此,若想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我们首先要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让学生从原来被动学习知识的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知识的主体者,使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最终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比如,在学习《世界地图篇》这章内容时,我们就可将班里学生分成六大组,每一组对应一个洲的国家,以组为单元对这些洲中国家的信息资料进行自主搜寻和探索,然后以PPT形式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在班内分享,我通过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地理知识进行搜寻、研究和分析,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也使学生对本章内容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为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赋予地理课堂生活化气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表明,地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在进行地理知识的传授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赋予地理课堂以生活化的气息,使学生感受到地理课程对于现实所起到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从而满腔热情地投入其中。
比如,在学习《多变的天气》这节内容时,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上海市刚过去一周内天气变化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对所搜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分享、交流,并以“一次难忘的天气”为主题,让学生谈谈自己最难以忘怀的与天气有关的经历,在学生谈论的过程中,我顺势引出了“多变的天气”这一课题。这样,通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描述了天气,理解了天气,为新授课做了良好铺垫。
三、联系信息技术,赋予地理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新事物的感悟能力也超出成人,信息技术的巧妙应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地图上的语言》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使用Google earth;在学习《全球经纬网》时,可以让学生使用GPS工具箱;在学习《时区和区时》时,可以让学生使用Earth Cam平台等。地理教学方式与时俱进,也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我们要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地理的学科特点,寻找到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和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关键词: 新课程 地理思维 地理高效课堂
中学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许多学生都认为地理很难学,有人称之为“文科中的理科”,部分同学甚至觉得比物理还要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地理中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不仅仅要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程下,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教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地理新课程标准,我认为,构建地理高效课堂,必须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地理思维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应达到的知识和技能目标来处理教材,再把“嚼烂”的知识“喂”给学生。结果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缺乏学习兴趣和真实的体验。很明显,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带有先天的被动性。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当一个学生对地理产生了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时,他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所以,要想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讲“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时,以用Flash制作的《沁园春・雪》和《村居》给同学们展示图、文、声并茂的课件:“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为我们描绘了哪个地区的壮丽画面?而下面这首诗中所呈现的又是哪个地区的迷人春色?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大家都能立即判断出它们分别代表的是北方和南方地区。本节课让我带领同学们去神游祖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由此可见,新课导入的关键不是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在哪里、是什么,而是要激起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创造的灵感,从而寓教于乐。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只要主观上愿意学、有兴趣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为主动,由“要我学”真正转变为“我要学”时,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地理学好,课堂自然也就高效。
二、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切实把学生定位在“学习主人”的位置上,“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利用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
例如,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地理现象的解释也是不同的,这时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之间充分地交流,以比较各自的观点,直至形成正确的认识。这种由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为主的研讨和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新的问题,形成更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研讨的动力,这种课堂学习将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三、走向生活,提升学生地理思维
在新课程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已经成为当代地理教育的重要理念。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许多地理知识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教师要灵活运用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将地理知识充分与生活实际挂钩,赋予学科生活气息,让学生领悟到生活即地理。
如在学习“气候”有关内容的时候,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2)你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3)设计一条旅游线路:从淄博太原哈尔滨苏杭地区桂林海南旅游,进一步深化,提问:①如果二月末你顺着这条路线旅游,你的着装应有什么变化?②如果以上六地进行房屋设计招标,你能帮助设计吗?为什么?③沿这一条线路旅游,景观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④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变化?(4)沿这条旅游路线人们的吃、穿、住、行方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得出:南北方在自然和人文地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造成如此大的差异的原因,就是南北方的气候不同。
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又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并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养成用“地理眼”看生活、看世界,并学以致用。
四、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新课程改革强调:地理课堂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如对学生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的评价;课堂上,对学生认真思考和积极参与的程度、自主学习的能力、质疑和求疑的能力、发言的次数、精神状态的饱满程度、地理课堂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的评价;课后,对学生地理小制作、地理小报、地理小论文、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和完成程度的评价。也就是说,在地理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始终要贯彻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单向评价与互动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多元化的评价,不仅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能力发展水平,而且能反映出学生能力的结构、发展的过程及倾向,进一步激励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地发展,实现课堂真正的高效。
构建高效的中学地理课堂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等。只有教师从角色定位、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生动和谐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地理课程标准.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构建;生本;高效课堂
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学生了解更多的地球知识,掌握中国及至世界的一些地理常识性问题,明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等等。以提高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培养他们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水平,形成全球意识,而且在空间思维能力和各种认知能力上也得到一定的提升,这就需要老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各种知识的积累,并进行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与调整,为地理课堂教学取得更大的实效性而努力。只有不断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才能让中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老师思想观念落后,专业素质水平低
因为初中地理课程不属于主课,普遍存在着老师对课堂教学不重视的现象,而且有一部分老师还是兼职教课,觉得中学生只要对考试的部分进行背诵就可以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把各个知识点进行重点的讲解,这种连老师都对中学地理教学不重视,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教学思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更影响着中学生对地理的认知能力及身心健康的成长。另外,《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学校里,担任地理教学的老师必须要具备专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教学的经验,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业的师资水平,有些班级甚至进行地理教学的老师还是业余的,只会按照教材及大纲要求来进行枯燥的讲解,使课程的教育不够深入、细致,根本达不到应该完成的教学目的,就更谈不上创设高效的生本课堂了。
2.教学方式单调枯燥,让学生乏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制约中学生成长的枷锁,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课堂,却仍旧延续着这样的老套而古板的模式。有些老师为了树立其威信,故意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让学生们望而生畏,这种教学手法保证了课堂纪律,但也使课堂失去了活跃的气氛,中学生在压抑的心情下进行学习,肯定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而且教学方式还是那种赶鸭子上架的方式,以给学生们灌输为主,这就难免使学生们对地理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地理知识更没有系统的了解,只是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
3.缺乏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中学生对空间思维的认知能力,学习地理知识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能通过知识的理解去合理的运用与掌握,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创新型意识,但在现实状况下,地理老师总是忽略了这一点,而偏重于课堂讲授,这就导致地理课堂上老师一人在唱独角戏,而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更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更不能达到中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进行提升的目的,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二、建立高效生本课堂的办法及策略
1.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中最好的辅助工具就是地图,因为可以通过地图直观的进行地理知识的理解,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的具体,也可以说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种语言,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孩子们所用的教课书,都是彩色制版,能从教材的配图中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所以初中地理老师就要抓住学生们喜欢图文并茂的这一特点,把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当中,给学生在枯燥的地理知识中加以声音、图像的渲染,作为地理老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各种资料,把它们制作成为吸引学生的PPT文件或者小视频的形式,让地理变成活动的图片,给学生以新鲜感,如在学习板块的漂移时,老师就可以把这一复杂的地理过程用动态视频来进行模拟,实现动画上的漂移效果,给学生以真实感,这样肯定能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
2.用生活化的实际来进行地理知识的渗透
贴近生活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意识还没有十分的成熟,对于一些抽象的地理现象觉得无法理解和想象,如果能用生活实践来进行地理教学的话,就一定能使地理教学达到高效性,如地理在认识地图时,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认识比例尺,对于刚接触地图的中学生来说,感觉这么大的地方,怎么会被缩小到一张纸上,要想让学生对比例尺、方向以及图例进行深入的了解,就可以借用周围真实的环境来做比喻,让他们自己画出教室的摆设图,或者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对周围的建筑进行建模、绘画、制作,找到相关概念的真实涵义,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老师构建地理教学高效生本课堂,更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为了加强学生们的记忆,还可以留下家庭作业,让学生们回家把自己的卧室按照比例尺、图例以及方向等等的地理要求进行研究、绘制,促进他们认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加强。
3.通过情景教学来创设地理教学氛围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死气沉沉的现状,也就是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作为地理老师,一定要善于抓住学生们的特点,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来为学生创设课堂环境,这样才能使中学生的学习高涨,知识的吸引率也会更高,而且更不要把对地理的学习局限在小小的课堂之上,可以让学生走出来,接触大自然,看到真实景象的存在,增强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真实感。比如,在学习经线和纬线时,为了让学生对经、纬线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可以把他们带到操场上进行排队,然后告诉他们,横排的学生是经线,竖排的学生是纬线,如果要找一个城市就要找到这个城市经线与纬线的交点,再读出它们的经、纬度就可以了,这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收,而且印象也会更加地深刻,在这样的氛围下,更能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可以轻松、自然地进行交流与互动,提高地理教学的高效性。
三、构建初中地理高效生本课堂的注意事项
1.多媒体教学不等于欣赏课
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媒体制作技术也越来越精致,有些课件的制作就像是在欣赏电影大片一样,如果老师在这样的多媒体课上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就会使学生本末倒置,忘记了地理学习的根本任务,而只顾着欣赏美丽的图片和各种超强的音响效果,再加上互联网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大多数的教学课件都可以在网页上进行直接的下载,这为老师教学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促进了老师惰性思想的萌发,使一些老师直接用拿来主义的作风对学生进行课件的使用和讲解,没有自己的风格,也不适合学生的特点,这样的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根本起不到良好的作用,需要进行大力的查杀。因此,多媒体教学为高效生本课堂带来益处的同时,更要防止它的不足之处制约地理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高效课堂 课前准备 精心实施 训练与评价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从启动到现在已经有十余年了。随着改革的普遍推开,一个核心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是实现改革目标的最佳方法。但如果看看我们周围的地理课堂,现状却是让我们触目心惊的:首先初中学生普遍把地理学科作为副科,不给于足够的重视;教师普遍采用较为单调的方式教学,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接受率很低。结果也很明显:教师虽然花了大量的精力去上课,但学生却兴趣很低,学得很痛苦。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地理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用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在课堂上实现教学目标,解决疑难问题,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一、 地理课堂低效的原因
美国学者艾德加·戴尔1946年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他认为:不同的学习方法,会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1]例如,我们上课常用的讲授法两周后学生只能记住5%的知识,阅读法两周后学生只能记住10%的知识;但如果使用实践练习的方法则可以保留75%,快速使用的方法竟然保留达到90%。由此可见,课堂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只有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主动学习,师生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变低效的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成绩。
二、 教师课前准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地理课堂作为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一项活动,要求教师对其有充分的准备。一般来说,教师应该重点准备以下几个方面:熟悉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能正确运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够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只有这些都具备了,才能说你已经有了上好高效课堂的基础。
三、精心实施
实施过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环节。要做好这一步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明确。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首先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什么,达到什么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方法得当。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2]一堂好课,不一定要采取哪一种固定的方法,但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找出一种既能清晰流畅地讲清教材知识,又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比如初一地理教材中的“地图”这一节,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我在备课中经过研究,果断采用让学生实践练习的方法:让学生画一幅校园平面图。先把全班分成四组:第一组负责量算各建筑物的长宽及距离,确定比例尺;第二组负责分辨各地理事物之间的方向;第三组负责确定表示地理事物的图例和注记;第四组负责把前三组的成果汇总画出校园平面图。经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许多基础知识不须讲解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光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3、选用合适的教具。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图多,绝大部分地理知识都可以在图上展现。所以我在上课时尽量多使用地图册、地球仪、多媒体等教具,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地展现出来,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地球的运动”一节内容,学生对于地球的公转过程难以理解。我在教学当中把地球的公转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依次演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光照图,让学生分析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影子长短的变化。通过多媒体过程演示,学生对这四个节气的异同点有了深入的了解,加深了对地球公转的认识,实现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4、合理掌控教学进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应该自始至终把握着教学教学的节奏:从目标展示、课程导入、合理分组、内容讲解、重点突破、难点释疑、效果评价,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分析、讨论、思考,逐步实现教学目标。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教学方法的掌控:教师应该给学生讲清楚用什么方法,应该注意的事项,并帮助学生逐步完成过程,达成学习目标;
②学生注意力掌控:据研究,中学阶段的学生每次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致为25—30分钟,过了这个阶段注意力就容易分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尽量把新课讲授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30分钟,剩下的时间可以进行知识结构总结,达标训练等主动性总结训练,争取知识当堂掌握。
③课堂纪律的掌控:由于学生是未成年人,并且各有各的特点,所以课堂经常容易出现各类突发事件,影响教学进程。实际上这也是教师必备的一个基本功,能够随机应变,果断行动,尽快处理突发事件,使之不至于影响教学的进程。
5、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导,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地理,利用声音、图片、实物投影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海陆的变迁”一节时,我先播放日本大地震的图片和视频,然后让学生思考:地震的原因是什么?日本为什么多地震?它和地质构造有什么关系?先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讲述“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讲完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对照思考,主动讨论,慢慢明白了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引发地震的基本原理,轻松高效地掌握了知识。
四、训练与评价
一堂课上的好不好,不是以老师讲的有多精彩,而是以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形成了能力来评价的。所以,教师要通过适当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知识,并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发现精讲多练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在课堂上,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后,要精选一部分紧扣课堂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最后,小组之内相互检查,做到“人人清,堂堂清”,并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地提高成绩。对学生来说,有了正确的评价,他们也就知道了问题出在哪里,有了努力的方向。
总之,高效课堂是时代的要求,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减轻学生负担的必要途径,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措施。我们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不断创新教法、改进学法,才能让地理课堂的效率不断提高,让地理教学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地理 高效课堂 导入 新课 讲评
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是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理知识,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所以,在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地理课堂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使学生在高效、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地理课堂中重新认识地理课程的存在价值,同时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进行论述,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1.高效导入环节的构建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头,有效的导入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也是影响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通过有效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提高地理学习质量,进而为学生的健全发展打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导入环节,我选择了直观导入法,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自主走进课堂,为高效课堂的实现迈好第一步。
教学片断:
(多媒体出示山西的煤炭资源图)
师:煤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尤其是冬天,大部分都是用其来进行取暖,那么,这些煤炭资源都是来自哪里呢?
生1:山西。
生2:东北。
生3:贵州。
……
师:是的,这些地方都有煤炭资源,但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占比例是最大,今天,我们就以山西省为例来说一说什么是能源,以及能源资源的开发。
……
通过这样的直观图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而且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顺利地将能源教学引出来,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顺利地走向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能确保高效地理课堂顺利实现。
又如教学《全球气候变化》时,在导入环节,我选择了“设疑导入法”,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和思考中了解知识,使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
教学片断:
师:气温和气候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气候是什么?我们甘肃地区属于什么气候?
生1:温带大陆性气候。
师:是的,那么,全球的气候特点都有哪些?气候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
鼓励学生在自主交流和思考中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解,之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结合教材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交流和思考中找到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
2.高效教学环节的构建
导入过后,课堂就进入了教授环节,这一环节是课堂的主要环节,也是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组织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交流和思考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例如:在教学《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时,我选择了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进行交流,以帮助学生突破课堂重难点,使学生在高效的地理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国家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五种方式,那么,这五种方式构成了这样的交通布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1:交通运输布局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生2:交通运输布局影响着人口的密集度。
……
师:交通运输的布局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到底产生怎样具体的影响呢?下面我们结合教材来进行回答。
(组织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自主学习教材)
……
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出来。
教学片断:
师:通过自主对教材的学习,同学们说一说都遇到了哪些问题,或者哪些地方理解不了?
生1:为什么要形成交通网?
生2:交通运输布局为什么会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
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在小组互相交流中掌握知识,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同时能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思考中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同时为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做铺垫。
又如教学《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由于我们甘肃处于西北地区,而且荒漠化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选择了小组学习法,引导学生先分析我们省的一些情况,对荒漠化的概念、影响等进行交流和思考,并说一说自己对改进荒漠化现象的想法,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这种先学后教,从实际生活入手的方法不仅能够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同时对学生的健全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新课教授环节,教师要组织多种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在交流和思考中真正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在高效、自主的课堂中掌握知识,并树立起地理知识的应用意识。
3.高效讲评环节的构建
讲评环节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主要环节,也是提高效率的主要部分。所以,在讲评环节,我们要改变一讲到底的模式,鼓励学生在互相讨论和思考中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
例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
C.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组织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对该题的考察点、解题思路、错误的选项该如何改正等方面进行分析,向其他同学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在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学生,要通过组织多种活动,从多个角度入手为学生的健全发展做出贡献,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构建出高效、优质的地理课堂。
一、教师要正确领会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能够使目标更明晰,让宗旨更明确,实现高效课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高效课堂首先要认真遵循《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要求,仔细解读课标、分解课标,把握好准则,掌握好学法。其次,结合课标的宗旨科学选择知识生成,以及能力培养的方法。创建高效课堂,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高效学习,实现《课程标准》对学习目标的要求。在讲解地理相关图表时,教师通过替代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更明晰,拆解图标可让教学内容更加准确,组合图标可为消化知识做夯实的根基,有效发挥教学“导向标”的作用。通过替代、拆解与组合,可以科学把握《课程标准》的教学宗旨、课堂结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教学的迷茫与随意。
二、教师要科学采用讲授方法
教师的讲曾经独占课堂。新课标背景下,要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标。教师的讲,要把握学习的导向,促进学生的领会,促进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课堂的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的讲授必须与学生思考同步。当然,教学模块不同、课程特点不同,课堂精讲也会存在差异。教师什么时间多讲、什么时间少讲,主要取决于教材内容提要的特点,但前提是必须突出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师了解了,并不代表学生也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充分发挥好课堂的主导作用,努力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带领他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三、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
关键词:高效课堂;提升素质;自主;互助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65-02
高效课堂是践行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而言的,是属于有效教学的范畴。通过教师的引领、组织和学生主动的思维过程,在一节课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是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精神。高效课堂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在传统中创新,使课堂变得主动、生成、生动,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学地理教材的基础知识包括各种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分布规律及基本成因等,要求学生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系统地理解知识,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结合教学实际,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地理课堂的高效性:
一、博学深究,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教学水平的高低,强化教师素质的提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所以地理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地理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艰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宽厚的教育学科知识。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科的知识比较多,老教师经过多年的积累已造诣较深,但广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扩大知识面、更新老化知识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充分备课,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选编典型习题,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并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备人才培养方案、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备教案讲稿和课后备课等多个环节及步骤,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备课工作才能做到扎实有效。
三、深化课改、贯彻:三全、五优化
三全:即全体、全面、全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全面:提升全面素质,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全程:实施全程管理,关注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五优化:即优化学习目标、优化问题设计、优化互动生成、优化自主体验、优化评价矫正。
四、提高兴趣、构建自主课堂
地理教师应该具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还要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达到预期目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借助电教媒体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重要问题,让学生集中观察、积极思维、相互探讨、作出反馈。教学中采用活泼的新形式,改变古板单调的老面孔,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另一方面又能充分体现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为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高效性。
五、合作探究、构建互助课堂
教师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转化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行为转化为学生多样化的自主参与方式,变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为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变教师是主宰为学生是主人。合作探究互助型课堂的环节包括: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预习,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同伴互助解决,探究合作,采用与同桌讨论,再有问题在前后座就近讨论,最后的问题由全班同学一起研究解决。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成员的发言代表整个小组的意见;再进行反馈矫正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使全班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引领学生,互相帮助、共享共赢,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发展。合作探究增加了学生表达、交流、思维、展示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思、说等表达的能力。学生从个体学习为主转向了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先生的讲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面向学生的认知差异,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生动起来,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六、确保三量、梯度达标
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对应学习过程中的感知阶段、理解阶段、练习阶段,在课堂学习中,要有足够的信息量,其不仅有广度,也要有深度,从而使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加工。信息输入大脑后,要经过大脑的加工和处理,这个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即思维和理解的过程,教师应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并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地理问题。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掌握和提高两个层次的问题。问题设计要有层次,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利于全班学生都能够思考和回答。
【关键词】高效课堂 导学案 高中地理 评价模式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程改革于地理科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 [GS(2010)G0238]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73-01
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受到严重的挑战,更新教学理念,跳出以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框架,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适应新教材教学的必然选择。为了进一步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好地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新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效地理教学目标的有效拟定
课堂教学总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模式要高效,高效教学目标要先行。高效课堂中的高效应该是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的总称。要想在短短45分钟做到这三点,教学目标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离开了目标的指引,我们的教学注定是低效或是无效的。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教学目标,其意义在于找到了教学的出发点、主线索、归宿点。教学绝非信马由缰,任由主观意志、外部环境转移。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恰是衡量教学的标尺。目标教学之所以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得益于教学目标制定的具体(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可控(借助怎样的手段达到上述目标)、可测(检验目标达成的效果)、可补(怎样补救教学的欠缺),得益于教学目标执行的实实在在(课前检测——展示目标——达成目标——补救目标环环相扣),得益于教学目标的科学(符合学科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这不就是高效课堂所倡导的吗?
二、高效“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建构优质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也是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具体体现。在本校的运行实践中,“导学案”模式已经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肯定,并积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助学方案,在本校主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导引”、“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学后反思”等内容。
“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根据学情、课程标准、考试要求等编写,力求突出高效教学的三维目标,确保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同时还要体现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发展的需要。
“预习导引”尽量采用填空的形式,而所填的内容都能从课本上找到答案,有些难以准确的作答而又比较重要的内容,学生填写比较困难,可以用底划线加以强调,同时进行相关的提示,例如通过阅读什么图完成什么问题等,增强导学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合作探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领悟,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部分是导学案关键,是课堂教学的所在,设计时必须浓彩重抹。设计探究问题时一般要突出:内容的传承性;素材的实践性;问题的挑战性;排序的生成性等特点。我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情况、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6人,让各学习小组明确合理地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关任务,从不同的信息源中寻找相关信息,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作用。让学生根据目标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和同学们的相互作用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历体验、感知、探索、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况等动手操作活动和思维操作活动,启发和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思考,帮助学生吸收和内化新知识。
“当堂检测”意在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练习要以质胜量,抓住知识的纵横联系,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师提供的自测题,主动巩固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有层次的训练题,或引导学生自己出题,利用面批、互批、自改、讲评等形式当堂反馈。教师要借助练习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领悟过程和规律,并主动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
“学后反思”主要用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及疑难点,以便于能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三、合理评价模式的建立
高效课堂模式构建,要改革我们过去评价模式。评价模式其实相当于学校的一个指挥棒,学生怎么做,老师怎么做,用什么来引导,那就是评价。一方面我们改革过去已有的对教师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的评价办法,用高效课堂的理念及模式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比如备课,我们现在要看是不是采用“导学案”的备课模式,是不是充分考虑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是不是有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性设计,是不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是不是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我们也得改革对学生的表现的评价办法,我们的评价得起到对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激励作用。三是新的评价办法要迅速出台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变了,学习模式变了,旧的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课堂。所以各学校要迅速修改考核奖励办法,否则教师有可能无所适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吴育红,贾凤梅.实施学案导学的关键点.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 (12):51-52.
第一点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俄罗斯教育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随着学生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这正是对学生进行地理教育,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良好时机。地理知识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更多的让地理问题走进学生的生活,要联系乡土实际,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国内外时事、学科间联系等等,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自觉的延伸到课外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更好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点、要培养学生经常运用地图的好习惯。地图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信息源泉,是表达地理思想的重要手段,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对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都有重要作用。让他们通过读图与分析,自然地总结出规律。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地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第三点、教学中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必修一中很多知识点单凭想象不好理解,运用多媒体以动态展示,效果更佳。例如地球的运动,动画展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天气系统中冷锋暖锋,水循环,褶皱向背斜的形成等等,这些知识点动画展示,能很好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也更易理解,接受。在教学中把幻灯、投影、电影、录相、计算机等现代化视听工具应用于教学,是当代教学手段的重大变改,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点,培养学生在学习地理中,不断总结规律,简化记忆。如必修一的难点之一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的记忆方法,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赤道是低压,风带是高压指向低压,呈一个大大的小于号。再例如经常遇到的三维坐标图的读法,四步走一找x轴,二找原点,三找y轴,四平行y轴交x轴。 掌握这四步,任何这种三维图都会迎刃而解 。
陆地海洋等温线分布规律,简化为点南陆南点北陆北,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的陆地向南凸,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的陆地向南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