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时间:2023-09-19 18:51:43

导语:在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第1篇

1.1目前,由于各学者学科背景的差异性,针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的侧重点不同,给出的相应指标体系并未达成一致看法.因而,在对不同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度评价时,应避免盲目效仿,而应从研究区域实情出发,合理选取评价指标.为此,本文以协调发展理论内涵为依据,从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特征出发,遵循指标科学性、系统性、可获取性的原则,参考了近些年发表的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度评价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并对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性分析处理后[23],最终选取了27个评价指标构成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1.2数据来源文章所采用的原始数据及相关计算主要来自《山东统计年鉴2013》[24],部分数据来自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2研究方法

2.1数据处理与指标权重赋值

2.1.1数据处理由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指标较多,为了消除指标间量纲的差异,使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需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无量纲化通常采用极差标准化处理,用于计算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不同指标的功效系数。

2.1.2指标权重的赋值不同指标在评价系统中的重要性不同,当前学术界对指标权重赋值采用的方法众多,主要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由于每种方法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和片面性[26],本文采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求出指标权重后,再将两种方法所得权重进行综合处理,结果即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各指标权重。

2.2协调发展度模型

根据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借鉴相关协调发展研究[3]的基础上,从耦合协调发展定义出发,建立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协调度只是反映f﹙x﹚与g﹙y﹚两个子系统有序发展关联性和互动耦合作用,并未体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整体“功效”和“协同”效应.为此,在协调度的基础上引入协调发展模型,以进一步反映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整体协调综合发展程度。通过﹙4﹚、﹙5﹚两式,测算了山东省2003年以来10a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效益、综合评价指数、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度类型划分标准见文献[28].

2.3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预测

预测是进行决策与调控的基础,现有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等,这些方法难以适应系统复杂、数据量少的问题.灰色系统GM﹙1,1﹚模型不仅预测精度高,也能在数据有限、系统复杂的情况下有很好的预测效果[29].为了深入探究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在未来发展趋势及演变情况,在协调发展度结果的基础上,通过GM﹙1,1﹚模型对其未来协调发展度进行预测.

2.3.1协调发展度预测根据GM﹙1,1﹚预测模型,得出社会经济预测模型为。

2.3.2预测精度检验为了检验模型预测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式﹙6﹚、﹙7﹚得到2003−2012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预测值﹙见表4﹚,并将预测值进行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30],结果均满足预测模型精度要求.根据表4预测值,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误差都较小,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6%、2.19%.故在未来经济波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本文所建GM﹙1,1﹚预测模型可以用来进行预测.

3结果与分析

3.1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时序变化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的趋势.从时序发展速度来看,社会经济效益指数发展变化快,除2008−2009年稍有放缓之外,其他时间段均为均匀快速上升增长.与社会经济相比,生态环境则呈波浪形缓慢曲折发展.生态环境效益除在2006−2008年发展较快外,其他时间段平缓发展,且慢于社会经济.从效益指数值来看,生态环境效益初始值较高,但发展缓慢,且在2003−2006年为负增长,因而10a内变化量不大,社会经济效益初始值虽较低,但发展速度快,效益指数与生态环境差距不断缩小,自2010年超过环境效益后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从效益指数变化幅度来看,社会经济效益变化幅度大,平均年变化率为8.89%,生态环境变化幅度小,年均变化率仅为0.75%.这一方面说明经济发展在生态经济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环境对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制约作用.山东省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大户,也是受渤海跨海通道建设影响最明显的地区之一.因此,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山东省要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双向促进和良性循环协调发展.

3.2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析图2为协调发展时序动态,从协调发展类型来看,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处于0.660~0.852之间,即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向良好协调发展阶段转变,说明山东省当前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良好.根据协调发展度类型划标准,协调发展度可以明显分为3个阶段:2003−2004年为初级协调发展阶段,2005−2009年为中等协调发展阶段,2010年后开始转入良好协调发展阶段.在初级协调发展阶段中,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于生态环境,属于初级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说明此阶段山东省生态环境发展状况较好.在中等协调发展阶段,虽然经济发展仍一直滞后于生态环境,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二者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到2009年时,生态经济转变为经济环境同步发展型,反映了此阶段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比例配合得当.在良好协调发展阶段,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距离继续缩小,协调度不断提高,并在2010达到协调度最高点之后由于社会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开始滞后,生态经济在2012年开始转变为良好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型协调发展类型.在图2中,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数和协调发展均呈平稳发展态势,反映了各指数内在的互动关系和相互约束作用.生态经济协调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综合评价指数则相对较低,表征了在测度时间段内,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虽是协调有序、相互影响,但由于各子系统低水平效益,未能使系统整体功能增强,因而协调发展度未能达到较高水平.在此阶段,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综合评价指数,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主导方向是不断加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协同共生、促进物质交换频度的同时,努力提高二者的功效水平,增强系统整体功能.

3.3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预测结果根据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预测模型,通过式﹙4﹚、﹙5﹚计算得到2013−2030年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发展状况,其发展趋势见图3.按照现状预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发展趋势将总体上处于先上升后下降状态.在协调度中,协调度曲线自2010年达到最高点之后逐渐持续快速下降,并于2030年低于0.4.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滞后,使得原本处于协调一致状态的两个子系统数量上比例失调,结构上缺乏有效的相互促进和协同一致的交换匹配,导致二者之间的演化趋势背离系统整体的良性互动,从而引发对生态经济系统的负反馈调节和约束作用,促使其协调度不断下降.协调发展度曲线初期由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提高而在发展初期不断攀升,并于2024年左右达到其最大值,但由于受生态系统协调度不断下降的制约和瓶颈作用,使得协调发展度在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并呈加速衰退下降趋势.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促进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不仅要体现系统总体功效的协调,也要达到系统内部结构的和谐有序.2013−2030年是按照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自2003年10a以来协调发展变化作出的预测,是在渤海跨海通道“零替代方案”下得到的结果.然而,渤海跨海通道的建设势必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山东省生态经济的协调性,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负向影响.因而,这种只重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以环境保护发展滞后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难以维持区域的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必须在当前及未来的发展中引起高度重视.

4结论与讨论

第2篇

关键词:城市新区;规划;开发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然而城市建设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在政府与社会各界进行讨论、科学论证之下制定的规划下进行的城市新区的建设。城市新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到城市以后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等,对于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的规划与开发建设必须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可以进行。

一、我国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的理念

首先,以整体的理念制定城市新区的规划,这样有助于我们统筹新区开发与建设,既可以考虑到新区的环境品质、经济产业等关键因素,也可以考虑到周边地区的相互协调,从而促进区域的良性发展。

其次,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自然灾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等严重的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的时候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促进城市新区的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

最后,我们应该树立特色发展理念。每一个地区都有每一个地区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新区规划与建设的时候,应该结合当地的特点进行规划,这有助于形成特色,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城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的模式

从上文中我们知道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的时候就应该根据当地的主导特点进行特色城市新区的建设。

1、地理交通主导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人口不断的增多、住房逐渐的拥挤等造成城市的交通已经不能够维持城市的健康发展,因此很多城市逐渐的向郊区发展。在郊区中占据优越的地理交通环境的地区逐渐的形成新的城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等的改变,我们称这类占据优越交通位置从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新区发展模式为:地理交通主导模式。这类新区的发展有助于降低原有城市的人口、交通、住房等压力,促进原有城市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新区城市的发展,政府政策等的扶持有助于该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如,美国的“边缘城市”。美国东部很多城市的迅速发展导致城市拥堵、住房条件差等,因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围绕着美国东部主要的城市如,华盛顿、纽约等的周边出现了“边缘城市”,这些城市一般占据了城市郊区中的而重要交通位置,便利的交通促进了货物的往来,从而在政府的规划下逐渐的开发建设成城市新区,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缓解原有城市的发展压力。

例如,我国郑州东部新区的建设也是在地理交通模式的主导下逐渐开发建设的。河南郑州作为我国东西交通、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其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交通进行的贸易往来,物流业在当地发展的极为成熟,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郑州原有城市已经不能满足郑州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郑州东区承启郑州东西南北交通枢纽的地位,逐渐的发展起来,成为全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极大地促进了郑州经济的发展,以及促进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2]

2、自然资源主导模式

自然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形成的城市在我国自古有之。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城市近郊优雅的环境、丰富的资源等进行的城市开发建设的新区,我们称之为“自然资源主导模式”。旅游资源主导的模式有助于促进当地围绕着旅游资源开发的服务型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转变发展模式,有助于保护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3]

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的城市新区建设,例如西安曲江的发展模式。西安作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拥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西安曲江位于西安的郊区,近年来却凭借着周秦汉唐文化遗址大型开发,发展旅游业等相关的服务业,从而使得当地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曲江城市新区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有助于文化遗址的开发,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能源、矿产开发促进的城市新区建设,例如,我国包头的稀土新区。该城市新区依托包头的城市发展,以及当地稀土的开发,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进行与稀土开发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该地的开发与建设,通过与包头市的优势进行互补,取长补短,发展出了一条特色的城市道路,有助于整个包头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3、产业集群主导模式

产业集群主导模式一般是在一定的地域,由于产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凑到一起进行开发,慢慢的发展成城市新区的模式,我们称之为:产业集群主导模式。这类模式有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也有助于企业交易费用的降低,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例如,温州新区。我们知道温州这个城市主要是依靠小商品生产聚集从而不断发展起来的,相应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之前,温州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交通拥挤、产业发展空间缩小等,因此温州新区承启原有温州城市发展的特点,在郊区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的地方,很多温州小商品房纷纷在该地区建立,从而导致该地区作为城市新区发展起来。这种产业集群主导的模式,有助于将城市原本的特色承袭,并且得到不断的发展壮大,从而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特色更加具有代表性,从而发展的更加的完善,从而不断的提升当地的经济竞争实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合以上各种城市发展模式,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新区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地的市场需求决定的,传统的城市发展特点以及当地特殊的环境等要求已经培养出了当地特有的市场,从而促进当地城市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由政府统筹规划的,因此城市新区的建设有时候还应该符合政治需求,例如,我国的北京奥运村的建设等;当然最为可能的还应该是协调经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市场―政府相协调下建设的城市新区,例如上海浦东新区的建设。

结束语:

不同的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离不开市场的要求,也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但在很多方面我们又可以找出在这两方面之外的主导因素,从而使得每一个城市新区的建设都有其特色,都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总体来说,这些新区的规划与发展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整体发展的理念等。

参考文献:

[1] 王勇,李姗姗.河南六大城市新区蓝图浮出 “复合型城市”怎么建[J]. 中国经济周刊. 2010,10(17):05-06.

第3篇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是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智力劳动已经成为知识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劳动方式。智力资本是智力劳动价值的体现?是评价智力劳动价值的客观标准。由于智力劳动的主导作用?社会剩余的分配应该向其所有者倾针?因而智力劳动资本化是知识经济中分配制度创新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更对人类生产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智力劳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劳动方式。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如何全面认识智力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如何确定对智力劳动的客观评价标准并制定与之相应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目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一、知识经济与智力劳动

马克思指出:’劳动发展史也是一部社会经济发展史。这说明劳动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劳动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集中体现在劳动发展上。人类社会正是在劳动和社会经济的互动发展中前进的。

1.社会经济与劳动发展阶段

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劳动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里,把劳动划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划分完全符合社会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劳动状况又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脑力劳动内部复杂性又出现了明显的差别和分化。很显然,一个软件工程师或跨国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与一个记账员的脑力劳动之间就有巨大的差别。于是有人提出了劳动系统的三层次理论(刘冠军)。该理论根据劳动复杂性程度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即:手工工具—体力劳动系统;机器—脑力劳动系统;信息—智力劳动系统。体力劳动是劳动者消耗体力并以手工工具为特征的劳动方式,这是人类最简单的劳动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出现并在很大范围内代替了手工劳动,人类社会进人了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化社会。这时,人类的主要劳动方式由体力过渡到脑力。今天,科技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智能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并且在生产中运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们把这种高速并且可以持续发展的经济现象称为新经济或知识经济,与知识经济相对应的劳动方式就是智力劳动。

2.智力劳动是知识经济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劳动方式

智力是人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总称,是在体力和脑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标志人所特有的高级能力形态,创造性是其基本特征。智力劳动是人智力的支出和使用。智力劳动不同于体力和脑力劳动之处在于其主要从事高级、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智力劳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技术资源的开发。技术资源是指各种专利、专著、发明、专有技术和技术诀窍等知识产权资产。(2)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是指用户群、市场行情、专业信息服务等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市场信息。(3).经营管理活动。指合理利用各种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优化各生产要素配置的高级劳动。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再到智力劳动反映出人类劳动方式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也推动着社会经济形态的不断演进。

一般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现在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对知识经济的认识也是以劳动方式的发展为基础的。刚进入20世纪,加尔布雷斯等经济学家强调生产技术、企业家才能、创新和知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重大意义。在60年代,美国的马可罗普根据以知识和高科技为基础的新型产业的发展,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到了80年代,罗默明确地把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将知识当作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强调依靠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作用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1990年联合国有关研究机构第一次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从此,知识经济的概念深入人心并被普遍接受。

不同的经济形态反映了生产要素的不同结合方式和核心资源地位的变化。核心资源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因稀缺性而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在农业、工业和知识经济三个经济时代,士地、资本、智力三大基本要素的结合方式和地位是各不相同的。土地是农业经济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谁获得土地谁就会在社会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土地是农业经济的核心资源,农业生产也就是土地所有者雇佣农民的生产方式。在工业经济的社会化大生产中,机器等固定资产投入巨大,资本因此处于核心地位,资本家支配工人的劳动。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过工业经济的繁荣后,资本供给日益充裕,知识、技能和私人信息等智力资源日显稀缺,而生产过程又需要大量智力资源的投入,这使得智力劳动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一个科技项目技术先进,的确有利可图,风险资本就会自动找上门来寻求与智力资源的合作。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劳动(智力劳动)雇佣资本”的现象。这反映出智力资源正取代物资资本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资源,智力劳动从而也成为知识经济中的主要劳动方式。

智力劳动在知识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也可以从近年来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得到证明。1998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指出,其主要成员国GDP中6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美国政府更宣称,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技术经济的增长占了美国经济增长的80 % 。事实上,美国经济从1991年至今,始终保持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的温和增长。这种被称为“新经济”的现象,主要归因于智力资本与风险资本的有效结合。这说明,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社会过剩资本追求高投资回报,使得风险资本的设立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又使得资本对较高投资回报的追求成为可能,从而出现智力雇佣资本并且一起推动经济发展的事实,也使得智力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

二、智力资本是衡量智力劳动价值的客观标准

1.智力劳动价值观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里,劳动被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需还原为简单劳动,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这一劳动价值基本原理包含了评价多种劳动价值的基本思想,也反映出不同类型劳动价值存在差异的事实。对于直接劳动以外的劳动价值,马克思说:“现实的财富倒不如说是表现在已耗费的劳动时间和劳动产品之间惊人的不成比例上”,“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财富的尺度。”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一劳动时间内,不同形式的劳动价值存在越来越大的差异,一般性的直接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逐渐下降,而知识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马克思天才地预见到,劳动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一种自然规律,他的复杂劳动价值概念,实际上包含了智力劳动价值的基本思想。

事实正是如此,科学发展到今天,智力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如此巨大,体力劳动和一般脑力劳动价值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微软公司在成立后二十年的时间内,就创造了数百亿美元的市场价值,3000多位百万富翁。这就是智力劳动创造价值的奇迹,这在知识经济以前的任何时代都是不可想象的。智力劳动创造的价值,与手工工具劳动创造的价值相比,不仅仅是简单的比例关系,也不仅仅是倍数关系,而是指数关系(刘冠军,1998)。我们称反映该劳动价值关系的理论为智力劳动价值观。这一理论真实地反映了智力劳动价值的大小。 2.评价智力劳动价值的标准

对于复杂劳动的价值评价,其原理是还原为数量相同的简单劳动。至于复杂劳动如何换算成简单劳动,马克思讲到:“这种换算的比例是在生产背后靠社会竞争来进行,即靠市场来完成的。”智力,劳动的价值评价自然也不能例外,智力劳动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找到确认其价值大小的依据。同时,智力劳动能力又是一个人进行投资的结果。这些投资包括个人成长过程中学习、生活、工作经验等所有必要支出。而智力劳动能力一旦形成,基本上能够给智力劳动者带来终生收益。因此,智力劳动投资是一种资本性支出,其投资结果就是智力资本。智力资本支出虽然具有客观性,但其成本难以有效计量。而其未来收益又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只有智力资本的市场价值,才能作为评价智力劳动价值的客观标准。

目前对什么是智力资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Annire Brooking对智力资本曾给出过一个公式:企业二有形资本+智力资本。他认为,智力资本是公司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这也是智力资本在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直观体现。也有人提出,“智力资本是一个人积累的知识和技术”,“人头脑中的天分,技能和专业知识。”High Macdonad指出: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组织中,并能产生差异优势的知识。有人用描述的方法定义智力资本为:公司以下资源的总和(1)已积累并不断增长的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和才能;(2)为达到企业战略意图,运用上述知识所得的工作成果、服务和其他无形表现形式;(3)促进上述应用的联系和过程,将价值传递到市场并反馈回公司以有利于战略优势的持续的渠道(袁丽,2000)。上述对智力资本定义各异,但都认为企业的各种专利产权、员工的技能、技术、经验、有关供销的信息、经营者的管理才能等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经济利益的无形资源属于智力资本的范围。因此,智力资本本质上就是智力劳动价值的具体体现,因而智力劳动价值可以而且也只能用智力资本来衡量。

三、分配制度创新—智力劳动资本化

前面已经论述,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智力劳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劳动方式。这必然要求社会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因为“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对核心资源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主导地位的承认和在剩余分配上向其所有者倾斜的过程(黄鹤,李仕明)。”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分配制度,自然应该体现智力劳动者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主导地位,体现智力资本巨大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能力。因而其所有者应该在分配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剩余。实现这一途径的方法就是智力劳动资本化。

智力劳动资本化的含义可以概括为:智力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产权安排过程中,必须作为企业内部资本计算进入企业的资本存量,同物质资本结合构成企业全部资本参与企业生产运作和价值创造,并且和物质资本同样参与剩余分配(王珏,1998)。智力资本价值的理论基础是劳动者的工资余额,现实中智力劳动者较低的工资收入与其创造的巨大价值并不对等,工资余额积累于企业就形成了智力资本价值的源泉。

智力劳动资本化的本质就是承认劳动者享有剩余控制权,并且依据其所拥有的份额进行剩余索取。这样,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就以资本权利为原则统一起来了,从而消除了传统产权安排下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创造性地建立起劳动与资本的合作与联合关系。这是一种全新的企业治理结构和资本所有权制度。智力劳动者在企业新价值创造中的地位为其拥有剩余索取权提供了必要性、而劳动者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的可抵押性为其拥有剩余索取权提供了可能性。智力资本的抵押性表明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享有对员工智力劳动的控制权,劳动者在与企业的契约期内承担着事实上的风险,企业经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因此,智力劳动资本化是风险收益安排的客观要求。

智力劳动资本化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劳动者的劳动在使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价值,即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者得到的工资只是必要劳动部分,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而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剥削,剩余价值理应归劳动者所有。特别是智力劳动者对社会物质文明贡献尤其巨大,把他们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量化给个人并参与分配,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符合社会主义先富后富的发展规律。

智力劳动资本化,是对智力劳动者进行激励的最佳方式,符合经济学客观规律。任何经济制度存在的根本目的可以说都是为了解决效率问题。只要社会资源存在稀缺性,就需要探讨对资源的最佳利用。智力资源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稀缺的资源,智力资源人格化的特点决定其最佳利用或效率只有通过有效激励才能实现,而激励的核心问题就是产权问题。智力劳动资本化的要点就是产权明晰。我国过去长期经济效率低下正是产权模糊造成的恶果。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智力劳动资本化明确界定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的所有权,提高智力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后起国家能否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

在智力劳动资本化的分配模式下,智力劳动者的收入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另一部分是资本化利得。其收入理论模型为:

智力劳动收入=工资收入+资本利得

=工资收入+智力资本x资本

利润率

第4篇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了巨大优势,同时也创造了很多社会价值。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政府因职能所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协调作用。本文在对政府协调职业教育能力现状作出简要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对职业教育协调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提升对策,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政府;协调能力;现状;影响因素;提升

引言: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逐渐迈向了内涵建设阶段。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市场主体逐渐表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包括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协调好各职业教育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聚合效应。有关政府对职业教育协调能力方面的研究成为了时代课题,备受关注。

一、政府对职业教育协调能力的现状

总体而言,政府对职业教育协调能力不断提升,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客观的角度讲,政府协调职业教育能力仍存在些许不足,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校与企业关系协调不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校企协同合作模式已然形成,这样不仅为高职院校节约了大量办学成本,还弥补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实现了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定向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的择业、就业。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分属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其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需要政府的协调支持才可能建立。然而,经调研发现,政府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尚未制定完善的政策和方案,来推动校企合作交流。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开展了校企合作相关工作,但是因为处于主导地位,缺乏企业的主动、积极配合,影响了校企合作实效。这种现象与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协调能力不无关系。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根本目的社会组织,他们在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的同时多少会衡量学生顶岗实习的利弊,可能会因为担心学生出现意外伤害等突况牵涉到赔偿责任,而不愿参与职业教育合作。如果政府不能出台有关管理条例,势必会增加企业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校企合作之路就不会顺畅。

(二)教育与经济关系协调较迟缓

社会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促动下,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使得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呈多元化趋势,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倍增。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还集中于传统产业,使得学生陷入了一定的就业危机。此类问题真实地反映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需求不平衡的状态,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协调不力。假如政府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经济需求的动态变化,及时引导职业教育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协调好社会经济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需求互动关系,那么双方才能得到协调持续的发展。因此,政府在协调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中表现出的迟缓状态亟须得到改善。

二、影响政府对职业教育协调能力的因素

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深度发展,影响政府对职业教育协调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本节主要从制度缺失、体制落后、职能异化以及投入不足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制度缺失

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条文当中,多对职业教育行为目标性、原则性的规范为主,极少涉及发展问题。而且,我国暂时还没有出台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进程中行为约束的法律制度。受制度缺少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还简单停留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层面上,应有的职业教育协调能力没有得到全面发挥。除此之外,政府对职业教育协调能力的发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政策制度作保障,有理有据地开展相关工作。以当前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来看,政府要想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就需要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拉动本地经济GDP,其代价就是提供优惠便利条件。但是,如此又与现行制度规范不符,从而加大了政府协调职业教育的难度。

(二)体制落后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政府职业教育管理机制中仍存有诸多问题,多部门执政的现象较为严重。我国现已建立的政府职业教育管理格局为“条块结合、管办合一”,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很难再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我们并不否认这种格局在明确职业教育管理者与受益者、调动各方主动性与积极性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它有利于地区内多样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日趋紧密的环境背景下,这种管理体制相对落后,集中体现为各职业教育相关部门之间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职能交叉问题,加重了彼此间的矛盾,进而影响了政策制度的落实,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协调能力弱化,最终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职能异化

在政府的主导和干预之下,我国职业教育逐渐迈进了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关键发展时期。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管理体系构建当中扮演着制定者、实施者的角色。在这种单向力量的作用下,地方政府虽然一再强调对职业教育发展简政放权,但是其主导职能的发挥容易异化为对职业教育大包大揽,影响了职业教育发展实效。由于政府对自身职责认识不清、权限定位不明,导致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自无法实现,消磨了其改革发展积极性。此外,由于政府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诉求审查和维护不力,致使很多企业心理负担加重,害怕参与职业教育损害自身的经济利益。这无疑使得政府陷入对职业教育协调不力的窘境,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举步维艰。

(四)投入不足

在政府协调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主要完成了两个阶段的职能转变,即政府主导职业教育发展和政府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其中,以政府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发展阶段,各方都依照政府规定进行规模扩张。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投入是职业教育建设的主要力量,其具备的财政水平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政府经费投入不足,使得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而在政府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阶段,地方政府已然意识到自身职能的局限性,因而鼓励多元社会组织主动、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在这样的形式下,职业教育发展得到了多元投资经费保障,地方财政压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宣传、引导不足,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力不足,使得行业、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从某种意义上对政府协调职业教育的能力产生了影响。

三、提升政府对职业教育协调能力的对策

作者基于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提升政府对职业教育协调能力的对策,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明确职责和功能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时期,政府的权利和地位依然毋庸置疑,这与多中心治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并不冲突。任何参与职业教育合作建设与发展的一方,都需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地方政府出台制度的权威性应该得到维护。从这个角度来讲,政府协调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心应该放置到保持职业教育多中心合作治理的合法性上,将自身职责定位于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完善法制建设、增加财政支出、培育社会力量等。政府应该宏观引导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和方向,着力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内外部环境,以幕后引导者的身份协调职业教育。各级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则需要加快职能转变,细化自身在协调职业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从具体的职业教育办学行为中脱离出来,以行政分权的方式,在可行的条件下给予行业、企业更多权利,确定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从而吸引和激励更多社会组织或团体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并促进他们彼此间的合作交流。

(二)学校落实自

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必须要理清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为经济市场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服务的高度出发,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具体而言,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树立正确的经济市场意识,不断强化自立能力,多维度提高人才培养实效,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从政府的角度讲,政府应该通过立法确定职业院校的办学主体地位,细化其办学目标,保证职业院校在师资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引进、管理结构等方面拥有自,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办学实体。同时,政府还应该通过整合办学资源、优化教育结构等途径,引导职业院校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包括自我约束机制、自我管理机制以及自我发展机制等。而从学校的角度来讲,职业院校应该认真分析教育需求,主动参与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面向市场,有针对性地调整办学方向,从而建立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促进校企间合作

企业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其本身拥有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弥补职业教育资源上的不足,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势在必行。同时,企业以其独特的社会属性,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肩负着一定的教育责任。简单而言,企业同时扮演着职业教育主体和职业人才使用主体的双重角色。在合理的经济利益驱使下,各地各级政府应该对校企合作作出规范引导,促使行业、企业主动深入职业教育发展当中。政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支持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明确双方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并划定他们的权利范围,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教育价值。在此基础上,政府还应该积极搭建校企合作资源平台,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调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划和方案,实现对人才的定向培养,将职业教育与经济市场有机衔接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校企合作日常事务,及时解决校企合作途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以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稳定、和谐关系。

(四)实现教育集团化

职业教育是职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其办学主体主要分为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培训中心以及社会组织四大类。由此看出,社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虽然,社会组织在职业教育市场的份额不多、规模不大、时间不长,但是其在教育资源挖掘方面表现出的优势是其他主体所没有的。目前,在我国公民社会发展尚未成熟的阶段,社会组织的职业教育办学能力参差不齐,亟需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政府对职业教育协调能力的发挥,还需要关注社会组织办学水平提高,加强对其行为的约束和服务,既要支持各类社会办学主体以资金合作的方式发展职业教育,又要在法律层面上承认其与公立院校平等的办学地位,使之享受到同等的权利。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对社会组织办学行为的引导和监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严惩一切不为法律承认的办学行为,从而净化职业教育市场环境,为各参与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政府协调职业教育能力十分重要,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未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政府的协调能力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可能面临更大考验。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对政府对职业教育协调能力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作者希望有更多学者和专家关注此话题,并结合实际情况,从多维度提出更多提高政府协调职业教育能力的建议,以完善政府职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煌,周丽婷.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基于多中心治理视角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03)

[2]刘志锋.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与人才培养的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2)

[3]马树超.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1)

[4]赵军,马庆发.“职业教育共同体”理论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02)

[5]安冬平,全.论职业教育公平的多中心治理[J].职教论坛.2015(13)

[6]杨丽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社会伙伴关系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1)

[7]林晓健.政府在高等教育转型中的作用与职能定位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

第5篇

关键词: 地理区位 综合性 主导性 变化性 构建途径

地理区位是同地理位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区位一词除解释作空间内的位置外,还有布置和为特定目的而联系的地区两重意义,所以区位的概念包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种。绝对区位是指该地理事物的位置(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相对区位是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不仅有与自然地理事物(气候、河流、地形、湖泊等)的联系,而且有与经济地理事物(交通、资源、市场、产业等)的联系,还包括与政治、社会的地理事物等的联系。

农业区位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区位问题,教学时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图3.1和图3.2加以分析,泰国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牧场两地之所以形成不同的农业景观是由于农业区位不同。在此需要正确理解地理区位的双重内涵。

一、全面考虑地理区位的综合性

从总体来看,各类区位都受到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源等;社会因素包括人口的多少、国家政策、社会政治因素、宗教因素等;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资源、劳动力素质和数量及价格、经济腹地等;技术因素指的是技术水平及其发展变化;环境因素则包括环境质量、盛行风向、河流流向及生态平衡的维护等。各种区位因素综合作用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例如,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评价。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绝大部分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其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雨热同期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条件充沛,但由于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影响很大。(2)地形条件:亚洲多大河,河流中下游形成广阔平坦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土壤深厚肥沃,便于耕作,加上地表径流丰富,利于引水灌溉。但一些低山丘陵地区,地形高低不平,给引水灌溉带来很大困难。社会经济条件:(1)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丰富的传统经验,精耕细作;(2)人口稠密(中国、印度、日本、印尼等),有丰富的劳动力,但土地数量相对较少;(3)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需求的压力,满足人口对粮食的需求;(4)传统的饮食习惯,稻米是当地人们的主要食粮,市场需求量大。亚洲之所以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产区,是因为这里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自然条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社会经济条件促使水稻形成规模经营和发展。

二、透彻分析特定区位的主导性

在强调地理区位因素综合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各种区位因素的作用不是均衡的,其作用不是等同的,存在主体因素。如在工业类型的划分中,按主导区位因素把工业划分为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等。如甜菜制糖厂的主导区位是原料,工厂布局时应接近原料产地;集成电路、卫星、精密仪表等工业的主导区位是技术,布局时就应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发达地区。可见,不同的工业部门其主导区位因素不同。

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气候条件的地域差异是形成农业生产地域性特点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又存在首要的区位因素,如西北地区发展农业首先要考虑灌溉水源问题;东北三江平原的低洼地发展农业则首先要考虑地形问题;而高寒的青藏高原则首先要考虑热量问题,因此,青藏高原的种植业多分布在温度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

三、深入理解区位的变化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各种区位因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任何区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例如,对农业区位而言,随着生产力水平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可以对一些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加以利用和改造。如良种的培育、温室大棚的发展、灌溉技术的提高、修筑梯田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区位的一些条件进行了改善。与自然条件相比,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则更明显,如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以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为生产重点的城郊农业的形成和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显著扩大。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原料、燃料方面:资源使用的年限,可替代材料或新资源的变化,可能使原料、燃料区位指向减弱,市场区位指向增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可以对运费、市场区位产生影响,在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枢纽处出现新兴工业城市。劳动力工资水平可能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使一些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必须实行转移,寻找新的区位。科技方面:科技条件和劳动力的素质对一些跨国公司企业的扩展及区位影响加大。信息的通达性、工业侧重、个人偏好、环境条件和城市环境质量等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

第6篇

关键词:资讯经济;新经济;产业

资讯经济又称信息经济、IT经济。所谓资讯经济,是以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为物质基础的、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技术、智力为一体的新型经济。新经济时代的21世纪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的世纪,一个科学文化与社会经济高度交融的时代,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新的文明时代!

在资讯产业中既有竞争性产业又有基础性产业。对前者而言,引入竞争机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后者而言,近几年来的国际经验表明,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也是提高服务质量、抑制价格上涨的有效手段。过去被认为是“天然垄断”的行业,由于技术变革和市场变迁,现在已开始不同程度地加入到竞争行列。所以,运用市场机制对发展资讯产业来说是绝对必要的。

新经济中的资讯产业与以往传统信息产业不同,其应用范围更广,技术要求更高,且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资讯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发展力支撑的,计算机产业是资讯产业的最核心部门,资讯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计算机产业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的,它的每一次革命都将引起资讯产业中其他产业的巨大发展。计算机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初期成长最快的一个部门,它是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电子技术最直接的应用和最集中的代表。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高科技是新经济的先导,信息产业的崛起是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信息高科技是新经济的先导,信息产业的生产不仅满足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对人类开发物质资源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信息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众多产业中最有生命力的先导性技术产业。当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信息的地位将更显重要,社会信息化、信息现代化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基本标志。新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知识经济,其最突出的表现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这就使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资讯经济成为新经济的支柱产业。资讯经济的迅猛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不仅满足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对人类开发物质资源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它使生产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得到极大增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而且使整个社会联为一体,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资讯经济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开发资源,凭借其技术优势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科技化,并对传统产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进行着破旧立新的根本变革,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新的生命力。资讯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减少了产品和劳务中的物质消耗,提高了其中的智能和信息比重的经济,而物质经济是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它以大规模使用和消耗原材料、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特征是机械化。因而发展资讯经济需要更多的富有智慧的劳动者和管理人才。一般地说,资讯经济的概念总是根据信息和产业信息规模在整个新经济中的作用来确定的。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信息始终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资讯经济就是表现为信息与社会生产的联系。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的崛起成为了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它的生产不仅满足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对人类开发物质资源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已大大超过了传统产业。信息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众多产业中最有生命力的先导性技术产业,它是新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先导和支柱产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当代资讯产业之所以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支柱产业,还在于它能推动和实现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创新。由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所形成的当代高技术群以及高技术产业群,是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因此,资讯经济确实是新经济的领头羊。

人类语言和文字的出现,为资讯产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才促进了资讯产业的真正崛起,也正是这一时期才提出了资讯产业这一概念。传统的经济学说都是研究物质、能量等内容,而资讯经济的发展是以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前提的,信息技术是资讯经济的技术载体。因而,凡进行信息收集、信息产品生产和传递、信息贮存的部门以及直接生产信息处理工具和信息物质载体的部门均是信息产业家庭中的一员。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资讯产业的外延是不断扩大的。最早人们把计算机产业、信息处理产业和信息媒介产业作为信息产业,后来人们又把信息传播传导业、信息流通业、知识生产业等扩大成为信息产业。因此,资讯产业成为一个行业多、领域宽、涉及面广的产业。

资讯产业是21世纪的战略产业,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利润,而且关系到一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乃至军事中的能力和地位。当然,我国的资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已大大缩小了。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时代的规律,加速培育自己的资讯产业,发展资讯经济,使我国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增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郑传锋.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经济师,2002(9).

2、赵顺成.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1(6).

3、西林.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N].中国企业报,2002-10-23.

4、和炳全.企业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高[J].问题探索,2001(3).

第7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用

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对农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优质化,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各种环境污染以及农产品质量问题接踵而至,而且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开发程度的加大,农产品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与此同时,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发展生态农业致力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协调好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实现农业生产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对于推动整体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首先,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生态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吸取农业发展的相关经验教训,结合生态环保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具体而言,生态农业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严格按照生态学的相关科学原理,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还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并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其次,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促进对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合理的利用,而且还能够保护自然资源并实现增值效应,加速物质循环以及能量转换,从而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而且,生态农业能够创造出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品种多样的农产品,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再者,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优化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促进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能够避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经营以及滥用,而且还特别注重对一些可更新的资源采取增值措施,对不具备更新的资源则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从而确保相关的自然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并为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生态农业是建立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技术体系的重要前提

建立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技术体系需要以发展生态农业为重要前提,坚持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为发展目标,通过采取相应的生物工程措施、农业措施等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还需要坚持以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为出发点,协调好农产品地区性以及结构性过剩问题,对农业生产经济结构做出合理的战略调整,从而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当然在此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农产品的污染问题,确保人们的安全消费,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例如无公害粮食生产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区重点建设的生态农业,对于建立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技术体系,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了构建全面的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技术体系,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还需要创新发展生态农业技术,完善生态农业的评价指标、农产品改良技术以及相关的管理认证体系等各方面因素,形成全方位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体系以及产品标准体系,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二)生态农业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要避免以破坏农业生产可再生资源以及降低环境质量作为代价来盲目追求农业生产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农业努力协调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以及人类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农业经济的现展理论和相关科学技术,从而建立一种具备生态合理性、经济高效性的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这也是生态农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三)生态农业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当前我国农业以及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资源短缺等严峻的发展问题,这就严重制约了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然而,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有效的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资源的退化。具体而言,生态农业通过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体系,不仅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生态农业满足了市场经济多层次以及多样化的发展需求,通过生产无公害的农产品、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并合理地组织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活动,同时结合农业发展的地区优势以及产业发展特点,确定农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从而形成一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加工业为发展龙头的生产加工销售贸易一体化的全方位的发展格局,为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生态农业适应了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需求,尊重了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对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结合农业生产的内外部发展条件,努力完善相关的生态农业发展制度体系,创新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振军.探究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4,21:1011

第8篇

一、呼和浩特市市区外部空间形态的扩展方向

自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市逐步向外扩展,用地规模不断加大,1976年呼和浩特市规划用地面积为65平方公里,1996年为114平方公里,2010年达154平方公里。根据近几十年的规划图,我们总结出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发展方向——以轴向发展模式为主,向东西两翼方向拓展,同时加大力度向南开发,其中呼和浩特西部是金川开发区,紧邻土默特左旗,其扩展空间相对较少,今后有向东和向南方向扩展的趋势。

二、影响呼和浩特市市区外部空间形态扩展的因素

一个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的扩展取决于众多因素,对我国城市来讲,国家和城市的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条件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呼和浩特市未来城市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

(一)自然地理条件

规划建设好一个城市,必须“了解自然、克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从自然中取得自由。地形、地质、气候、水文、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形态变化和发展的基础,影响城市空间扩展的潜力、方向、速度和模式等,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基础条件。

1.地形条件

呼和浩特位于中东部,市域北部有大青山天然屏障,东及东南被蛮汉山环抱,南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三面环山,呈簸箕状向西南敞开,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呼和浩特市区所处地形为土默川平原,平均海拔1050米,市区内地势平缓,结合表1我们可以得到:西部和北部的大青山,地形坡度较大,成为呼和浩特市向西和向北发展的天然屏障;东部和南部地形平坦开阔,平均坡度为3%—5%,为城市的扩展提供了有力的地形条件。

2.地质条件

地质构造稳定性是城市地域扩展的先决条件。呼和浩特市红山口所见第四纪胶结坡积、洪积砂砾石层中东西方向的断裂,断距达1.6米,说明呼和浩特市地区的新构造运动是比较发的,基于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以及呼市地区松软的土质,可以判定呼和浩特市属于不良地震区,只是近十几年来一直没有发生明显的地震现象。但大青山构造断裂运动发展的断续性是构成本区地震活动的根本原因,而山麓洪积带的前缘湿地沼泽带又造成了抵抗地震最不良的条件,由于内外两种不利因素的共同存在,在城市建设中呼和浩特市向北部和西北部的大青山方向扩展的可能性较小。其次沿大黑河也存在东向的断裂带,全新世以来仍表现为张性倾滑运动,如果潜在震源区发生大震,大黑河断裂带可能会出现地基失稳,砂土液化等现象,在呼和浩特市向南进行城市建设时,应尽量避开沿大黑河的断裂带。

3.气候条件

城市气候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影响城市用地选择和功能布局的重要因素。

气候对城市布局和形态的影响最为显著的是风。呼和浩特市近地面风场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冬半年呼和浩特市处于蒙古冷高压控制下,10—4月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风向频率7—11%;夏半年呼和浩特市主要受南亚伸向蒙古一带的热低压影响,5—9月主导风向西南风,风向频率6%—9%。从图1呼和浩特市风玫瑰图和近地面风场特征我们可以得到呼和浩特市偏北风和西南风盛行,加之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mm,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相对稀疏,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多发,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呼和浩特市北部和西南部应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了城市向北和西南方向扩展。

表1呼和浩特市各月平均气温

图1 呼和浩特市风玫瑰图

气温也是气候对城市布局和形态影响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呼和浩特市位于110°46′-112°18′E,39°35′-41°23′N,纬度偏高,从表1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呼和浩特市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全年平均气温较低,这样的地区宜采取紧凑的城市形态,不宜采取过于狭长的城市形态。

4.资源条件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本文主要考虑水资源。按照埋藏深度可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两大类。呼和浩特市地表水主要集中在大黑河地区,其次还有几条发源于大青山沟谷的季节性河沟;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南部地区埋深浅、易开采、水质较好,因此城市在扩展时主要的方向是向南扩展,但在扩展中应该注意保护水资源。

(二)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是城市外部形态变化的内在推动力,是近代城市形态演变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城市组成部分功能的变化,产生了城市形态变化的内应力,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社会生活、城市运输条件和政治体制等外部影响因素发生变化,增强了近代城市形态演变的适应能力。

1.呼和浩特市各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的主要经济流的方向决定了城市形态的扩展方向。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演变是城市空间扩展的直接动力。地区总产值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和总体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将其作为重要的因子进行分析:从图2和图3中我们可以得到近十几年呼和浩特市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居三大产业之首,所以采用第三产业总产值作为衡量的因子之一;人均GDP作为反映当时的社会发展的指标,对衡量城市发展意义重大,人均GDP的增长,直接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增长,进而引发城市用地规模的增长,故将人均GDP年增长率作为重要的分析因子。

图2 呼和浩特市三大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

图表数据来源于呼和浩特市统计局。

图3 呼和浩特市三大产业产值占总生产总值的比例

图表数据来源于呼和浩特市统计局。

呼和浩特市城区主要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其中新城区位于市区的东北部,回民区位于市区西北部,玉泉区位于市区西南部,赛罕区位于市区东南部。

图4 呼和浩特市2004-2009年四个分区地区生产总值曲线图

图表数据来源于呼和浩特市统计局。

从图4我们可以看到四个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都在增加,但是相对来讲,新城区和赛罕区的生产总值较强,回民区次之,玉泉区的弱。

图5 呼和浩特市四个分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曲线图

图表数据来源于呼和浩特市统计局。

从图5来看,新城区和赛罕区位于第一和第二位,回民区较弱,玉泉区最弱。

表2 呼和浩特市2005-2009年人均GDP年增长率

单位:%

图表数据来源于呼和浩特市统计局。

图6 呼和浩特市2005-2009年人均GDP年增长率曲线图

结合表2本文绘制出了图6,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在近几年间,人均GDP年增长率最快的是新城区和赛罕区,回民区和玉泉区的相对增长较慢。

根据以上三个经济因子分析可以得到,呼和浩特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新城区和赛罕区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强,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建设,因此,新城区和赛罕区向外扩张城市用地的可能性较大,即从区域位置来看,呼和浩特市向东方向(包括东北和东南方向)扩展的趋势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

2.呼和浩特市各区人口条件

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必然导致对住房、教育等的需求增加,从而引发城市土地向城市边缘地区扩张。从表3的2009年呼和浩特各区的人口密度不难得到玉泉区和赛罕区的人口密度较大,向外扩展的可能性较大,结合区域位置,呼和浩特市向南方向(包括东南和西南方向)扩张的趋势性较强。

表3 2009年四个区各自的人口、城区面积和人口密度情况

3.交通条件

交通线路的开辟与建设往往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伸展轴,对城市空间扩展具有指向作用。另外,交通运输速度的提高也使城市空间扩展速度加快,它使分散的城市空间可以通过快速便捷的交通加强联系而成为有机整体, 为城市由集中走向分散、由市中心化走向郊区化提供了可能。城市干线道路网既承担城市骨架的重要作用,也构成城市主要形态,呼和浩特市市区道路呈棋盘式方格网,与城市对外公路一起构成方格与环形放射状, 这种道路网络形态基本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为城市向外扩展提供便利条件。

(三)政策和政府规划条件

政策是影响城市集聚规模和布局的一个重要的长期性决定因素,是政府作用于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对城市空间扩展起到了引导、控制作用。呼和浩特市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的改革都对城市外部形态演变产生作用,呼和浩特市市局鼓励城市新建新兴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等,这些主要布局在城市,加速了城市向外扩张,带动城市空间由同心圆式蔓延转向轴向式生长;近几年呼和浩特市制定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西联、东理、北控、南拓、中疏”,其中西联主要是通过金川开发区与土左旗的金山开发区联手发展,东理即向东方向梳理,北控为控制城市向北扩展,南拓即集中力量引导城市向南发展,中疏为疏解城中交通等问题,这为呼和浩特市城市的扩展指明了方向。

第9篇

关键词:民法基本行为差异;经济法界定性互补;法律原则差异;问题研究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法律原则差异

在经济的发展趋势下经济法与民法在法律原则的相互作用下,有着基本的行为叙事差异,其一表现在社会经济纠纷的行为判定,通过在不同主体下对经济行为的原则判定分析来审视法律责任主动方和被动方,以基本的法律前提为假设,在民事或者经济纠纷中来划定基本的主体责任。当然,只是单纯的依据法律条约来限定责任主体双方显得是不一而足的,还需要结合经济法和民法的基本概念对法律事实来进行限定,通过对已发生的既定事实来双方相互选取有力证据来支持彼此的法律立场和观点。但是在既定事实的定性方面民法趋向于主被动双方的基本民事权利的看重,而经济法更加注重是经济权利的界定和经济责任的判定,虽然在既定的法律事实当中,二者有着不同的立场和出发点,但是二者在法律的责任和权利判定的过程当中是相互依据的,是通过彼此的法律条款为相互依据,从不同的立场角度来全方位的判定已发生的法律事实,保障法律原则公平公正。但是经济法和民法在基本的原则表现上还是有着极为突出的冲突的,一方面是法律原则出发点的不同,对于已发生的法律事实的责任判定二者相互冲突,另一方面是在法律取证和经济责任的划分上有着差异,一方面重视基本权利,一方面重视经济事实的法律依据,导致二者很难再某些细小的法律方面进行配合,严重限制了经济法与民法的界定性互补,导致二者有所一寸,又有所差异。

二、经济法与民法的法律行为性

经济法与民法不仅在法律原则上有着极大的差异,在法律行为性的判定方面也是有着极大的差异的,其不仅体现在法律行为主体上的判定不同,同时也体现在法律精神的体现原则上面,通过在对既定法律事实的作用行为上判定来理清法律的集体差异,以法律双方彼此的相互作用来看待已经发生的法律事件,当然在不同的主体行为上,民法与经济法在行为的审视条款上也是有着不同行为原则的体现的,是根据在不同的法律发生情态下对法律的集中进行约束,满足法律责任划分的需要。当然其法律约束适用的范围是非常之多的,其理论情态对于社会经济的道德性制约一般是强力而附带影响的。经济法的理论价值相对于社会实际来说只是具有理论假设情景下的参考价值,对于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经济犯罪案件和民事案件并没有明显的作用,在证据不足的前提下其经济法的主导形式完全是在理论假设的背景下实现的,与实际出入甚大,无明显的法律显现作用。

因此,提倡符合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叫经济法草案是极为重要的,经济立法必须是在经济改革或者是经济结构性调整前提下的做出的未来经济背景框架,它必须将市场经济的一切自然行为因素都集中性包括进去,为实际做出的经济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意志支撑,以此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平稳,保障市场经济的有效的运行。当然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的经济法是宽泛而言的,其立法主体在做出法律出台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将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切因素都要集中的考虑进去,汇总各个方向的汇报结果将制定经济法草案,这里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经济法的立法出台最主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让经济法发挥实际的作用将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都有效的覆盖进去,而民法更多的体现在集中的社会行为约束和法律道德方面,更多关注于社会纠纷的合理化调解,法律的确权保障和对社会道德的关心,只有在社会纠纷当中合理的引进民法章程依据经济法对经济责任进行责任划分,才能有效促进两者的相互联系,提升二者的相互辅助关系。

三、经济法与民法的确权影响差异

经济法与民法在社会经济纠纷当中虽然有着一定的适用范围但是在集体性的纠纷确权方面表现的又有些不足,不仅体现在法律的集中影响力方面还体现在二者对于法律责任的行为约束上有着较大的迥异,在形成基本的法律化背景差异方面,二者法律权利共享会相互影响,没有集中的法律显现性,导致在事件的基本问题有着原则立场的矛盾,形成了基本的确权影响差异。当然,只要在法律的集中显性方面,协调好二者的相互适用范围,协调好二者的法律影响关系,就能避免二者矛盾的显现,确立基本的法律原则主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