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乡村公共艺术设计

时间:2023-09-19 18:51:43

导语:在乡村公共艺术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乡村公共艺术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城中村;规划设计;以人为本

Abstract: In this paper,“Villages”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are analyzed, the“urban village”of the existing public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and other problems, from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healthy environment,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design, etc. proposed human requirements to reflect the“people-oriented”concept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design.

Keywords: village; daily behavior; planning and design; people-oriented

一、前言

“城中村”是指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位于城市边缘的村庄及耕地被扩张的城市所占用,农田已基本被城市建设征为国有,而原有村民的住宅用地或者返还给农民的居住用地等则维持以前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在这些用地上,以居住功能为主、休闲娱乐、购物与闲暇、工作与家务等功能为辅而形成的社区。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据2009年的调查显示,在昆明市主城已建成范围内共有村庄288个,涉及村民约7.70万户、21.90万人,村庄占地面积约27.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2276万O。其中二环路以内共有村庄66个,共1.42万户,人口约3.45万人,总用地面积4.25平方千米,占二环内城市总面积的9.4%,总建筑面积600万O,平均容积率1.43,户均建筑面积429O。

由此可见,昆明“城中村”改造任务艰巨,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昆明白龙村的调查研究分析,提出白龙村规划设计时的人性化原则,以此可以为昆明其他的“城中村”规划提供借鉴意义。

三、案例分析

1.白龙村基本情况介绍

白龙寺村所属昆明市区青云街道办事处管辖,周围有三所所本科院校,四所中小学,附属“99世界园艺博览园”国家级景区,其人流量大、交通拥挤,在此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白龙寺村现存的主要问题

笔者针对白龙寺村居民的日常行为对设计的要求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经过研究发现白龙村现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违法建筑泛滥。白龙村村内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空间结构与城市容貌严重冲突。此外白龙村的建筑还存在间距过小,采光、通风不足,质量较低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城市整体服务功能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现代化形象。

(2)布局混乱,用地功能矛盾。白龙村用地布局混乱,功能相互冲突。目前白龙村公共活动空间(包括绿地、公共设施、休息娱乐空间)缺乏,交通用地不足,房屋高度无序,排水雨污不分,电力、电讯线路杂乱,煤气管道不通,排水容量不足,且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供外来人口使用的设施缺乏。

(3)防灾救护能力弱,安全隐患多。白龙村的建设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乏规划控制,没有火灾消防、救援通道,防灾救护能力极度脆弱。房屋建设中没有达到标准的防震抗震要求,这也给居民的生活安全埋下了隐患。

3.白龙寺村居民的行为对设计的要求

(1)增加休息娱乐空间。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60%的居民在家游手好闲,基本上只有早晚外出。根据生活习惯和方式,应设置一些小型的广场、娱乐休闲、交流中心等,这样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满足这些居民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往的需求。

(2)增设老人和少年活动空间,应该设有老年人活动场所。

(3)道路规划设计的要求。在道路规划中既要便利畅通,又能满足消防的功能。

(4)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环境质量。

4.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城中村”改造应该以“乡村乡情”为主题,容纳居住、购物、休闲娱乐、信息交流等功能,使之成为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城市综合性的社区。社区的环境强调空间的开放性和参与性,在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娱乐和生活环境的同时,努力塑造富于乡村亲和力的社区模式,避免单纯而乏味的居住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冷漠。

(1)整体布局设计

调查数据分析,90%的居民反应,白龙寺村缺少娱乐广场、休息设施、老年人和儿童的活动场所,而且交通阻塞,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活动。

社区的整体布局设计应充分的考虑居民的日常生活的行为,提供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安静的工作空间,满足休闲娱乐和购物等行为,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创造出田园风情的环境空间。

(2)建筑的规划设计

调查显示,白龙寺村的建筑规划设计,没有秩序。基于85%的居民无法满足其外出娱乐的意愿,75%的居民反映存在“乱改造、乱拆建”的现象,提出:

建筑楼房应富于变化,错落有致,通风通光,营造亲切、温馨充满人情味的小区环境。建筑的外观色彩、材质方面,适宜搭配,也可带来视觉的愉悦,体现“城中村”和少数民族建筑的特色。出入口设置应与建筑呼应,进入社区就如同回到心灵的港湾,透过干净明丽的建筑体验到一种浓浓的温情。

(3)景观绿化设计

调查显示,白龙寺村的景观绿化率仅有15%-17%,所以在规划设计中,中心广场、集中绿地、组团绿地与居民楼间绿地应有机结合,形成巨大的生态绿化空间,在宜人的尺度下精心构筑,引入各种乔木以及各种植物花卉,形成物种丰富的生态群落,同时也富有乡村的田园风味。

(4)交通规划

数据分析显示:87%居民认为应以“方便、使用”为首选,92%的居民认为目前并未作到做到人车分流,出入车辆没有秩序。在规划中应以“蜿蜒流畅的环形车行道路”为骨架,其余均为连续、系统的步行体系,并结合绿化渗透到各个单元,并且完善道路照明设备,进行合理的道路规划设计,这样既有益于居民的外出休闲娱乐,也可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结语

本文结合城市地理学、区域规划学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的原理和方法,在实际调研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之上,对昆明市白龙寺村居民的日常行为的方式,对现有的公共空间中设备及其道路绿化做出了相应探讨,为以后昆明的“城中村”改造规划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田莉.“都市里的乡村”现象评析―兼论乡村―城市转型期

的矛盾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8,(5):54~56.

[2]谢志岿.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J].特区理论

与实践,2003,(8):35~37.

[3]汪丽,王兴中.社会阶层化与城市社会空间的发展及其与城

市娱乐业的(空间)关系[J].人文地理,2008,23(2):44-

47.

[4]刘吉,张沛等.“城中村”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西安建筑

科技大学学报.2003.9

[5]幻王子新.“城中村”的改造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云南师范

大学学报.2004.7

作者简介:

1.王芳,现就读于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在读,专业方向:景观设计。

第2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文化精神生态 艺术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环境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艺术品和设施设计等,它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协调设计,也是社会和人类行为和思想的设计和引导。环境设计与人的生活联系和影响最直接、最普遍、最紧密。艺术与环境是以人为主,因人而存、因人而用的,处在环境里的艺术,是应与环境的功能使用精神协调一致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树立深化生态观念,必须建立在对现代人多方位分析的基础上,从生理、心理、精神上实现对人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促进人性的平衡和全面发展。生态观念会很大程度地潜在影响城市环境艺术,引导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和设计原则。

艺术设计生态观的核心是平衡DD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追求的是诗意DD诗意的和谐栖居的境界,真正实现艺术设计对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全面的关怀。环境艺术设计者以人体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美学、心理学原理为基础,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年龄人群的生态需求,进行人居环境的生态设计和管理,使人和自然、人和人得以和谐共存,使居民的生理、心理和文化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使环境艺术和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环境间达到高度的和谐。

一、文化精神生态与设计的艺术化

设计的艺术化是环境设计的首要追求之一,会给人提供直观的审美体验和对生活境界的启迪。环境设计的艺术化表明设计的文化功能是设计本身所承载的不可分割的一个要素。

文化这个词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人类学意义上的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另一种是作为艺术的文化,它是文化产品与体验的精神升华。后工业社会中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这两种意义上的文化的界限已经模糊了,作为艺术的文化所涉及的现象范围已经扩大,它吸收了广泛的大众生活与日常文化的内容,任何物体与体验在实践中都被认定与文化有关。作为创造生活方式之手段的设计,越来越与艺术相接近,体现人文特色或蕴涵人文精神的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充满文化内涵的艺术设计会在消费者使用时产生一种情感的认同和情感的投入,如茶和咖啡,它们不仅会使人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即口感,而且会营造出不同的气氛和情调,这是精神现象在艺术符号中所透露给我们的某种东西,或者说,是我们从精神符号中所期待、所召唤、所应答的某种东西。在此意义上,艺术的“韵味”、“感悟”才可能对我们的生活具有某种新的意义。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不单是为城市创造了美丽的物质空间,它也为城市创造了人性的精神空间。它作为时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赋予城市环境空间以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质量。解决文化上的精神生态危机,就需要充分发挥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功能,以环境艺术美来进行对人的认识、教育、审美和心理调适功能,来达到符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文化精神生态优化。艺术设计要力求创造人性的精神空间,在行业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中坚守创作的艺术化,把真善美的价值观融入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中。

当现代社会中的商业性消费成为社会控制生活,剥削个性、人性,瓦解个人精神存在的力量时,环境艺术设计不能只为满足业主的商业目的和大众的低级趣味,而要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设计师的艺术创造精神,来引导大众走向真善美的境界。这不仅是社会文化走出生态困境的主要途径,也是改变环境艺术设计自身生存发展道路的重要选择。设计的艺术化发展无疑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是人类本性的回归,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成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态度。

如陈文令创作的环境雕塑《红色记忆》,虽然是为装点环境的,但有着极强的艺术性。这群环境雕塑用一百多个红色男孩的雕塑造型,通体鲜红,不锈钢翻制,打磨,抛光,喷上红漆,分为几类放置在水边、树干、船头、灯塔上。红色的人体改变了作品的写实倾向,加强了非现实的意图,表达出作者对现实中的成人们势利、紧张、焦虑、恐惧、残酷的否定,也不期而然地道出了人们的共同心愿:对童贞状态的怀念和对早熟了的两千年的中式文明的质疑。的躯体剥去了伪装,留下的只是人与自然的直接关联,只是人与社会的直接对话。面部与肢体表情的适度夸张,是对这两种关系的强调。

它同以往的走极端的前卫艺术相比,在艺术观和艺术表现上有着根本的不同。20世纪晚期的视觉艺术,无论美术还是影视以及电子游戏中的三维动画,充斥着暴力和无病。陈文令的“红男孩”有着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切合了人们对前卫艺术新流向的渴望,也就是从艺术作为人性批判的武器转变为人性建构的载体。他的环境艺术作品,使外行和内行、学院派和前卫批评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看点。当这组作品在厦门珍珠湾海滩展览时,立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二、文化精神生态与设计的人情化

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人们既希望从传统中找回精神的家园,以弥补快速发展带来的心理失落与不安,同时又满怀着跃跃欲试的激情试图运用当代科技来重新组织自己的审美体验,重新调整心态,使之适应现代生活。在物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在精神上的要求日益强烈,并渗透到更深的层次,这就是精神生态设计的社会文化来源。

环境艺术设计不仅和人的心理、生理关系密切,而且和文化风俗、生活环境、物质丰富程度、历史条件等等无法隔离。每一个人类创造的“第二自然”,都多多少少地渗透着人情气息。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环境在人的眼里往往也变成了有情感的物。尽管情感的接触既难以把握又转瞬即逝,但作为成熟的设计师,更应该将自己的情感倾诉出来并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在优秀的作品背后,我们还可以看到设计师关注环境、关注人文的情感表达。

环境艺术设计在“人本主义”的引导下也被赋予了现代人情化含义。人情化设计不是由一场设计运动或一个设计团体提出的,它是人类在设计这个世界时一直追求的目标。人情化的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梦想,帮助人们去关注美,去倾诉情感。

人喜欢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马可・迪亚尼语)和“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亚历山大・曼地尼语),这意味着,在非物质社会中,设计产品正在迅速地向艺术品靠近,两者的创作道路正在合拢。人们正在证明设计“应该被认为是一个技术和艺术的活动,而不只是一个科学的活动,设计在后工业社会中似乎可以变成过去各自单方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之间一个基本的和必要的链条或第三要素”。

设计的人性化发展道路无疑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是对技术密集的生活领域的回避,是人类本性的回归,是精神生态设计的进一步扩充和丰满。美国设计师普罗斯说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是第四维:人性。”艺术设计最根本的还是作品本身的人文内涵,如今的设计师可能过多地强调了形式的方面,而忽略了设计作品本身应透露出来的情感和意境。只有充满人情的作品才更能让人回味,让人感到一种深度,感觉到设计的这种人文精神。

美的事物具有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适应性,给人以亲和力,艺术环境给人的教育,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情感教育过程。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人的一种生命本真的活动,不仅能改善人的物质生活环境,更能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协调人际关系,关注心理健康,它能深入公众生活,调节公众心态,引导公众文化,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在如今科技发达的商品社会,要加强都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化和人情化,使人们在日常都市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加强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以及人对自然、对自身的认识和反省。

三、文化精神生态与设计的多样化

丹纳(H・A・Taine)在他的《艺术哲学》曾从生存“环境”方面来确定审美活动的本质和历史发展。此书译者傅雷先生在“译者序”中指出,“丹纳受19世纪自然科学界的影响极深,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在他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他又以每种植物只能在适当的天时地利中生长为例,说明每种艺术的品种和流派只能在特殊的精神气候中产生,从而指出艺术家必须适应社会的环境,满足社会的需要,否则就要被淘汰”。在丹纳看来,艺术家就像一颗种子,至于它能否发芽、开花、结果,完全取决于它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精神氛围。由于把艺术比照生物,丹纳的艺术哲学就必然呈现出整体论、系统论和有机论的特色,这和生态观在原则上是一致的。

自然生态中的生物多样化隐喻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就像不同纬度应有不同种植物一样,不同城市因文化、历史不同,也应有不同风格的城市环境艺术。城市环境艺术应与城市的整个环境、历史、文脉对话,给市民提供一个彰显公共意志、维系都市情感、融汇多元文化、营造和谐民主的精神空间。如今许多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风格上的趋一性和盲目模仿追赶潮流,是一种文化上的生态破坏现象。

环境艺术设计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哲学取向都会对环境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环境观念差异很大,就是相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在不同时期里,环境艺术设计也呈现出很大的异质性。即使人类对外来的事物抱有无限的好奇心,外来之物也无不打上本民族本地区的烙印。设计师需要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社会环境,尊重人类不同渊源的文化,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认同感。

此外,社会在前进,将人类文明一点点地沉积下来。环境艺术设计的成果也是一样。环境艺术设计的指导理论和评价标准,在农业时代是唯美论,在工业时代是以人为中心的再生论,在后工业时代应该是生态论。环境艺术设计只有在把握了对人类社会文化的理解,才有可能使其作用得到大众的认同,才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环境艺术设计对人的尊重表现为设计的人文性、地方性的加强,所以设计师对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宗教、美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和领悟潜在地影响着其设计作品的品质。设计是为了生活、为了人内在的体验,设计师应成为一个内在者而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与价值观。只有这样,才会有符合当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设计。设计师还要学会聆听源于当地人的生活和场所的故事,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的实物文字,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是设计所应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设计才是属于当地人的,属于当地人的生活的,属于当地文化精神生态系统的,从而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的多样性。

做环境设计首先应考虑设计所处的地域,任何一个我们为之赞叹的乡村或民居,都是居者根据长期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及实际生活的体验基础上创造性的设计。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当地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特征,烙刻着历史的印迹。现代环境艺术强调我们必须了解地方特征,包括地质、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还要了解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因素及如何在设计中恰当地体现。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考虑它们对设计的启示。但是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地域中人的需要不尽相同,而且随着生态环境恶化,我们不可能仍刻意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形式仍应以地域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地域的地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及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规律,综合所有这些因素的一个新的设计过程。

地方性原则还包括对当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这也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低。而建材满足最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减少环境污染、最高循环再利用率。

环境艺术设计虽以物质主体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但一个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还是以设计师对外部世界及设计本身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的,因此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师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设计语言,这就是设计师不同的设计风格,这在生态观上可理解为文化生态中不同的“艺术物种”,在文化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学莘:《陇东窑洞民居文化艺术价值初探》,《大众文艺》(理论版),2008年。

[2] 王立群:《中国古代居住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

[3] 尚勇:《谈艺术设计中的设计文化》,《艺海》,2008年。

第3篇

第一,好的环境是人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农村环境艺术?农村环境艺术就是由村镇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化、开放性空间等物质实体构成的空间整体视觉形象,多指农村环境景观。农村环境艺术和城市环境艺术是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但是同一性质的问题。村镇和城市这两个词虽然不是一个意思,但都是人类生活聚居的场所,都是人工条件支配或控制了自然条件的一种环境。人们这种改造自己生存环境的活动,改造得好可以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改造得不好就会产生“视觉垃圾”。

农村环境艺术与村镇规划有重要的区别,并不是做好了村镇规划就可以代替好的农村环境艺术,从而产生优美的村镇景观。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看,农村环境是四维的研究和解决建筑形式、色彩、质地等的美学问题。在这方面很多无可争议的实例,如:云南的丽江古城,之所以成为人们争相一睹的旅游热点,就是因为它完整保存着宋末元初纳西族民居建筑风貌,古朴典雅的民居建筑群,依山傍水,参差错落,五花石街巷曲折幽深,四通八达,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巧夺天工的人的智慧于一体,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三万居民世居古城,创造和保留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独具魅力的“东方威尼斯”。又如,苏州水乡的周庄、浙江乌镇等都是因为景观特色才成为举世瞩目的旅游胜地的。

第二,好的农村环境景观是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直接体现。村镇景观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对城市产生着直接影响。因此,村镇景观在某种意义上是体现一个地区审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优美的环境也是良好人居环境的必要条件。以往,农村是由普通民居和一些公共建筑生成的村镇,就是为人的聚居和活动的场所,其建筑形式首先受经济承载力的影响,其次考虑使用功能的需要,最后才考虑审美的需要。如今,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审美观念逐渐加强,但是由于审美能力和品位问题而花钱营造了“不如意”。特别应当说明的是,并不一定美的建筑就一定比不美的建筑费钱,粉墙黛瓦可能比瓷砖和琉璃瓦更便宜,但在一定的环境中给人的感觉可能更舒服些。

二、新农村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环境艺术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逐步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警惕一些问题的产生。

第一,“形象工程”带来的“短视意识下的美化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果不加以正确认识,则很可能被部分急于追求“政绩”的干部简单理解为“宽马路,大洋房”,而给五千年的中国农村大地的生态和乡土遗产景观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这样“改造”的后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还会使农村集体以及个人背上沉重的包袱,弱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等目标,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二,“发展经济”前提下的“国土安全格局的破坏”。人与土地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根基,这种和谐关系体现在健康安全的生态过程、秀美朴实的自然环境、人对土地的精神寄托和归属感。一方充满诗意和精神灵秀的土地是民间信仰和民族认同的基础。中国国土下述两个特点使维护和谐社会基础的任务艰巨异常:第一,本来脆弱的土地生态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巨量的人口,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土地和水、林地资源,几千年不断的开垦,使中国土地生态异常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历史上,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情形往往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而城镇化对土地的侵占又将使这种人地关系矛盾更加突出。第二,五千年的土地充满了精神含义,是草根信仰的载体。古老的土地上,由于世代人的栖居、耕作,留存了丰富的乡土遗产景观,一条小溪、一座故园家山、一片圣林、一汪水池,都是一家、一族、一村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与他们的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然而,在过去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认识问题的肤浅和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乡土生态和文化景观遭到破坏,脆弱的中国大地生态景观和不可或缺的乡土遗产景观历经磨难。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洋文化”肆虐及对历史遗留文化精华的否定,令人心痛。当今,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地,全球化已是人类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已无法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那样,不仅不能发展,甚至不能生存。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代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纳入了世界范围的多元、多向文化交流之中,拒绝交流是不可能的。但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接触、文化冲突、文化移植、文化融合等问题,应引起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足够的重视。在这个全球化的大市场中,“文化国界”愈发显得重要,因此,建立在东西方文化对比、交流大环境下的新农村的乡村景观建设,相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应更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更加强调由文化的差异为地区所带来的价值和吸引力。这就需要在继承自身乡村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能够很好地整合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并勇于文化创新。否则,在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繁茂之地,或许就只能看到历史文化的只毛片羽。

第三,政府主导下的“大包大揽”。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新农村环境建设同样也要求“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坚持村民自愿原则,各级政府只能引导和扶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决不能起包办和替代的作用。在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按照村民自主、自愿、自立、自我组织、自我觉悟、自我改造的过程进行,还应防止站在城市的角度去要求农村环境的艺术改造,避免出现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结果,要从新农民、新农村、新农业的角度去审视和制订,以农民得到实惠为根本出发点,并且作为评判标准。

第四,如何建设新农村,现在的理论探讨有待完善。首先,表现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上,现在的常见提法建议加上“生态良好”一项,成为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其次,是基础设施,这牵涉到投资结构的问题,即投资的时空分布。区域内的农村聚居形态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投资如果和符合规律的农村形态结合,则会比较合理。否则,如果是“撒胡椒面式”的投资,则投资的回报率低,且可能有负作用。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村子位于生态脆弱的山区,如果要修路,投资很高,还可能会破坏生态,如果是非常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可能把当地小村落的农民迁出比较合理。

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特色开展环境建设

新农村建设现在已拉开大幕,但新农村环境要建设成什么样,怎样建设,如何做好,这些问题都需要探索。吴仁宝领导的“华西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固然,“华西村”成绩斐然,但是否将“华西村”的环境建设大规模“克隆”就能建设成新农村?值得实事求是思考。要确定新农村的合理形态,首先要用环境艺术设计方法研究农村的环境建设。根据环境异质性原理,依次确定需要保护的耕地的范围,生态用地的范围及农村建设用地的范围,由此确定基础设施的走向。工业应适当集中于城镇体系结点上,建设生态工业园。如果全国大部分村庄学“华西村”模式,必然是一种分散发展工业的模式。这种模式会增加环境保护的难度,增加物流成本,降低土地使用效率。可以想象,污染向农村的扩散会恶化农村生态环境。“华西村”模式较适用于工厂分散治理具有良性经济价值的情况。理想的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特色开展环境建设。如:

(一)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农村环境

这是最重要的环境形态,不仅关系到村镇自身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进而影响到农村总体形象。在这些地区内的村镇其环境应该是作为风景名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本身处在风景之中,所以环境设计要遵从风景名胜景观的需要,要融入风景,互相衬托,成为景观构成要素之一,而不要成为景观的冗余。在一个风景名胜区内不同地点的农村,其环境感觉是“平和质朴”还是“精彩入胜”,要根据环境总体需要来规划。总的看,风景名胜区内的村镇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基本作“平和质朴”设计方向来处理,以免喧宾夺主。但需要营造景观的地方,则应该“精彩入胜”、“画龙点睛”。

(二)广大平原地区的农村环境

这部分地区地貌平坦,没有起伏变化,给村镇环境艺术设计留出了广阔天地,相对于风景名胜区内的村镇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可以相对独立地考虑村镇景观。因此,每一个村镇都可以在体现区域总体风格统一,体现地区民居建筑语汇特点的前提下,体现个性变化。但都应该有符合人们视觉美感要求的聚散、疏密、错落、对比、曲直、主次等构图意识,有形式、密度、肌理的审美韵味。一个村落、一个小镇要有富于变化的天际线,有主景建筑或标志物,使村镇成为地景的,主景建筑成为村镇环境的。

(三)城市边缘地区的农村环境

紧邻城市周边的村镇应该作为城市设计的内容来考虑,因其所处位置直接影响城市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因借的关系,所以与风景名胜区内的村镇环境有相同的性质。但不同之处在于其景观形式上可以更加多样化,建设标准应该更高一些。形成园林化的村镇,把每个村镇都变成城市周边的大花园。同时,无论何种农村环境形态,都离不开园林绿化。实际上,植物提供的不规则的轮廓线、“软性”的质感恰恰是建筑表现出来的“规则”、“硬质”的对比、衬托和补充。在农村环境设计上,园林绿化提供了“任意”空间,宜疏则疏,宜密则密,宜掩则掩,宜露则露,只要需要,任意摆布,至美为上。所以,村镇环境建设要用足这个手段。

四、新农村建设中搞好环境艺术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益

搞好了新农村的环境艺术建设,会给农村及农民带来其本身以外更多的好处。环境建设搞好后,可以利用优质环境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多种形式,使农民得到很多方面的好处。

(一)农民得以休闲放松

到外地甚至外国旅游,固然不错,但那往往要花费较多的金钱和时间,而且人也常常跑得很累。选择到邻近的乡村休闲旅游,其实更能体现休闲的本质意义,更能让身心得以放松。

(二)农民增收明显

城市居民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驱车到离城市不远的乡村去体验农村恬静的生活,欣赏村庄的田园之美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时尚的休闲方式,这为农村经济带来新的活力。通过加强农村环境的艺术建设,可以大大改善农村环境,农民可以依靠优美的,并具有特色的农村环境来发展如农家乐形式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有些村原来农民人均收入一年只有二、三千元,开展了“农家乐”项目后,人均收入增至五、六千元甚至万余元。当地农民在为游人提供优美环境、舒适服务的同时,也改善了自身的生活、居住条件。

(三)促进了农村面貌改观

有些原来“脏、乱、差”的村庄,通过新的艺术设计建设,通过整治变得干净、整洁、漂亮。而在一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育比较好的乡村,更是已经开始涌现出一批特色蔬菜种植户、特色畜禽养殖户等,带动了不少农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

(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如果能很好的统筹规划农村环境建设布局,则不仅可推进一大批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可以使休闲旅游业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新农村建设的新的支撑点。这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4篇

对狭窄空间展开想象

这个胡同微居位于北京东城的生活密集区帽儿胡同,室内面积19平方米,进深不足3米。在这样狭窄的空间里,只做室内装修,不可能实现这个三口之家期待的从容舒适的生活需求。艺术家宋永平在仔细地研究了房子的内外环境之后,将设计演化成了一次对空间想象的追求和实践。

最初,宋永平一进入这个房子,便感到地面进行了沉降处理,这个方式虽然增加了空间的容量和屋顶的高度,但却有点迈进地沟的感受,在风水方面也存在着瑕疵。宋永平曾设想过向地下开拓空间,但施工上会变得比较棘手,并且不大适合居家生活,所以,他决定将空间向上发展。

既然是改建,必定要经过周密考虑,包括不能对周边的邻居造成不良影响,改建后的外观处理要与邻里和周边环境浑然一体。本着“原拆原建”的原则,宋永平和房屋主人将邻里问题处理得非常成功,首先他们与邻里协商,在房屋高度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下一步便是采用斜屋顶的处理方式,保障了邻居的采光;在开窗问题上,因为需要开后窗满足房间通风的需要,后窗的面积控制在可以保护邻居隐私的大小。如此等等,改建房屋的举动得到了邻里的一致认可。>

宋永平

北京农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授,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自上世纪80年代起投入现代艺术实践,1986年他与宋永红合作完成了中国最早的行为艺术作品“1986.11.4. 一个景象的体验”;上世纪90年代,他与同道合作,共同策划和实施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重要的艺术活动“乡村计划1993”; 2003 年,他受邀参加了在中国银川实施的“艺术家的意志——贺兰山房”艺术家设计建筑项目,设计作品“撒福一山房”。该项目获中国建筑艺术公共建筑类优秀奖。

用叠加与镶嵌改变品质

对于这个占地19平方米、限高4米的改建微居,艺术家宋永平利用了叠加与镶嵌的手法,将室内使用面积扩大到48平方米,搭建出包括两室一厅、双卫生间、双楼梯、独立厨房和储物间的空间,既保证了家居所需的完备功能,又为满足精神生活提供了可能。

第5篇

[论文摘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形成以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为基本的出发点的城市发展,规划和设计理念。通过回顾和认识所在城市中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分析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严峻的生态问题,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就是环境的科学而又概括的定义。它有两层含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这个概念也在发展.如现阶段没有把月球视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宇宙航行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月球将有可能会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

二、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三、环境治理和保护

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郑州市这几年下了很大的工夫。对于母亲河的治理就已经略见成效。2007年5月,总书记亲临黄河视察工作,黄河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定要把她治理好,一定要把环境治理好。

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破坏,黄河两岸的环境一度非常恶化,绿城经常在开春的时节会经受一次又一次沙尘暴的洗礼,而我们的母亲河也在很多河段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优化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我国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也因此从观念转变到理论建构乃至设计,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此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绝非易事。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4.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5.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6.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7.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土壤,灰尘,噪音及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措施。

8.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城区与郊区绿地系统的协调关系,区域空间调节关系,休闲人口流动的关系等等。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的开发和建设现今已经即将完工,首先从设计和规划上来说就是与国际接轨的,世界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对整个新区的建设做了一个全面而又详尽的规划和设计,无论是从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等等这些入手,都是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很好的解决了当地环境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某些问题上的矛盾。

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化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吴良镛,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Z],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讲稿),北京,1999

第6篇

关键词:中西方; 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形制

城市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它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建构而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中西方由于政治、文化、哲学思想等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市形态的不同。因此首先对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进行比较。

一.中西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一)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主要可以分成两大方向: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伦理、礼制的规划思想,以及以《管子》和后期的风水理论为代表的自然观、功能性的规划理论。

《周礼·考工记》作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著作,很早就提出了我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基本规划思想和城市格局。它提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因为这种方正严整、等级分明的城市格局可以反应皇权统治的至尊无上。

此外,在古代中国,本身抽象和无意义的数字也与一些观念形态结合起来。数字“3”代表了天、地、人合一的思想,“5”代表了金、木、水、火、土和阴阳五行,“9”象征着九重天,寓意尊贵。这些思想在城市规划就有应用。

(二)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明确的指导思想相比,西方城市规划体现出了一种多元性和历史性。西方古代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分成几个重要的阶段:古希腊时期、希腊化时期、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每个阶段,城市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这不仅反映了规划思想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种社会结构的改变。

(三)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比较

与中国统治阶级推崇的“王权至高无上”相反,西方认为“神权至高无上”,神庙和教堂及其广场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其庞大的体积和超出常规的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教堂广场是市民公共活动场所的中心。城市道路网常以教堂广场为中心呈放射状,并形成如同蛛网的放射性环状道路系统,符合城市逐步发展一圈圈地向外延伸的要求。很多城市都是经过几代人建造而成的,因此建筑群具有优美的连续感、丰富感和活泼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城市景观统一且多样化。中国则以体现皇室的统治秩序为中心,帝王至高无上,城市以皇宫和官署为中心。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朴素的“天圆地方”的人地观,导致了方格网城市形态的形成。王城居中,中轴对称,规则布局,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皇权至上、以帝王为中心的思想。

此外,西方强调“天人对恃”,在表达对自然崇拜的同时,承认人的伟大与崇高,相信人的智慧与力量,重视现实世界和人的个性,并且多用人工的几何形式与由山野树木形成的自然轮廓线呈现对立之势。如上文所提到的理想主义思潮,又如西方城市在市建设中追求抽象的对称和协调,寻求纯粹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强调轴线和主从关系,如法国的凡尔赛宫。中国城市建设也讲求中轴对称和主从关系,但其思想根源却来自儒家文化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宗法礼制观念,以强调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势。

二. 中西古代城市形制比较

(一) 相同点

中西方古代城市的形制基本上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规则的,中国以都城为代表,西方则以商业交通型城市为代表;另一类是不规则的,中国的商贸城市都属此类,西方则以城堡型或要塞型城市为代表。这种现象说明中西方城市都同时沿着两条路线并行发展,一条是有意识的布局,以人的意志为主导,“自上而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另一条是无意识的自组织,以经济因素为主导,“自下而上”的城市发展模式。另外,从道路系统来看,中西古代城市的城墙、城门与城市核心决定了城市主要交通线路,通向城门与市中心的道路为主干道。

(二) 不同点

中西古代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思想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币形态的不同。中国古代城市整体性强,以南北轴线为主轴定位,主次分明、对称排列,布局较规整,道路呈方格网状,形成一套严整的规划制度,体现了皇权至上、等级严格的宗法礼制思想。西方古代城市平面形态多变,市中心为宗教或市政建筑,有公共广场,呈开放式格局。城市无一定轴线,道路结构呈环形辐射状,,城市轮廓也很自由。此外,中国古代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及道路尺度基本是考虑象征意义的需要,而与交通的实际需求并不匹配。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哲学思想上的差异使得中西方的城市规划思想、城市形态沿着截然不同的路径发展。我国传统城市形态是人类文明史的一大成就,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技术革命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借鉴西方城市建设的经验,吸取适合我国的规划理论和思想,更新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同时还应避免出现一味求新求洋而不顾传统,全部铲平重建的做法。总之,应该结合城市的实际,借鉴、学习西方的城市规划思想。

参考文献:

[1] 翁时秀,彭华. 旅游发展初级阶段弱权利意识型古村落社区增权研究——以浙江省楠溪江芙蓉村为例[J]. 旅游学刊. 2011(07)

第7篇

文章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建构方式,由理论分析和实例两方面入手,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研究把美国建筑与公共空间想结合的意义。第二章将综述美国的建筑特点,让人们对美国的建筑风格有一个细致的了解。第三章阐述对公共空间的构造进行具体的分析。第四章阐述美国的建筑风格与公共空间的具体关系

关键词:美国;公共空间;应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近几十年来,美国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一直在进行大规模建设, 许多城市面貌逐步改观。美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始于三十年代,到五十、六十年代,由干政府大力支持而更显繁荣。人们通常把这称为巴西的时代、阿根廷的时代、墨西哥大学城和加拉加斯的时代。那时,到处塔式起重机在转动,运载建筑材料的汽车在奔驰,建筑工地一片热火朝天景象。这个时代虽己过去,但因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建设①仍在继进行。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美式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关系的研究对推动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许多充满了魅力的城市不仅因为它们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因为它们拥有许多吸引人的外部空间。

在美国发展进程中,美式艺术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拉美建筑事业发展越来越快,各国的城市已经由单纯的行政中心②、生产中心向科技中心、商贸、旅游、文化艺术教育及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中心的转换。美式艺术不仅仅要满足城市形象建设或政府官员政绩需要或单纯的美化城市公共空间,而是在满足它们的同时,极力要去营造更高品质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活居住环境,这个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研究分析美式建筑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现代城市需要创建高品质的生存空间。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必须满足现代城市人们高品质生存需求,应有超前的意识,给未来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和必备条件。现代美式艺术作品符合功能美学规律,有人类历史回顾,文化背景,地域风格特征,伦理道德观念,风格信仰等丰富的内涵;通过对美式艺术和城市公共空间之间关系的分析,让设计师了解到自己在设计策划一个公共艺术项目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比如项目与政府的沟通,如何让公众参与到公共艺术这个“公共”的项目中来,摆正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虽然美式艺术在城市空间结构中主要起的是“点缀”和“辅助”的作用,但是美式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集中显示了审美文化,显现了城市精神,传扬人文历史,反映市民心声,这个方面的作用是其它一般建筑物所难以达到及取代的;通过对美式艺术和城市公共空间关系的分析,对推进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做出一些理论上的贡献。

研究的意义:从公共艺术的角度去看城市文化,最重要的是一座城市要有独具特色的魅力和本土的文化内涵,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经济全球化形成一种不可扭转的趋势和潮流,经济贸易和经融活动的国际化以及信息的全球化,对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政治、科技、文化及艺术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触动和影响。在公共艺术方面,则体现在其总体上出现某种程度上的趋同性。我国的公共艺术设计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伴随着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生产方式,政府的盲目开发、盲目崇拜,使得公共艺术设计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某种趋同、融合的现象,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正逐渐消失,世界上城市的文化越来越接近,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面临了某种特色危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忘记了自己在精神上的初始,城市正远离人们的心灵空间,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奢望,缺乏文化与历史的现代新兴城市已经沦为环境与精神的荒漠”。 实际上无论在任何国家中这种学习、借鉴(不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和后来形成自身面貌(不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的文化艺术发展过程,都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合理性。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这种国际文化交流中在学习、借鉴西方公共艺术的理论及创作实践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创作出被大众所接受、符合或适应我国最广大的利益主体需求和认同的,极具个性特色公共艺术,以实现其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③

二、美式风格的特点

(一)美式风格的阐述

美国的现代城市具有鲜明的文化独特性,这种个性是由各种外来文化成分与本地传统因素融合而成的。其杰出成就表明,现代美国设计师和艺术家既大胆运用了现代西方大师的经验和理论成果,如欧洲的勒科比西埃、格罗皮厄斯和范德罗,以及拉丁美洲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理论和实践,又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欧和北美有益的样板,而是按照本地的社会和自然条件,把外来成分同美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在其作品中表现民族精神与人民理想最终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现代城市建筑艺术。在许多情况下,美式风格所体现的理想主义与美学激情超过其功能性,换言之,即其艺术性超过技术性从本世纪30年代以来,美式风格的艺术家就注意采用西方现论、技术和丰富多采的装饰手段,但同时又使其建筑物适应本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譬如,不少国家地处热带,因此,在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遮阳装置及减缓雨水和尘土侵蚀的陶瓷材料,还利用独特的装饰成分如彩色瓷砖和玻璃,或美化建筑物的手段,如花园结构等在古代印第安文明发达的地区,一些建筑物还歇进土著文化成分这些因素都得墨西哥巴西委内瑞拉、智利等国的城市建筑更富有魅力。美式风格在设计和规划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已在世界范围产生影响,值得我们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室内设计时作为研究和借鉴的对象。④

美式风格是美国生活方式演变到今日的一种形式。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这也造就了其自在、随意的不羁生活方式,没有太多造作的修饰与约束,不经意中也成就了另外一种休闲式的浪漫,而美国的文化又是一个移植文化为主导的脉络,它有着欧罗巴的奢侈与贵气,但又结合了美洲大陆这块水土的不羁,这样结合的结果是剔除了许多羁绊,但又能找寻文化根基的新的怀旧、贵气加大气而又不失自在与随意的风格。

美式家居风格的这些元素也正好迎合了时下的文化资产者对生活方式的需求,即:有文化感、有贵气感,还不能缺乏自在感与情调感。

(二) 美式风格的形式

乡村风格在美式家具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它造型简单、明快,而且实用,长久以来受到各国消费者的喜爱。在1998年的家具展中被加入了多功能设计,外观和用料仍保持自然、淳朴的风格,隐藏设计的抽屉收纳了空间,使其看起来更整洁、美观。就整体而言,美式家具传达了单纯、休闲、有组织、多功能的设计思想,让家庭成为释放压力和解放心灵的净土。美式家具的最迷人之处还在于造型、纹路、雕饰和色调细腻高贵,耐人寻味处透露亘古而久远的芬芳。一般而言,美式家具必须经过几个阶段的作业才能凸显美式风格。不同木材和不同部位的各色各样的稀有纹理,乃至树木生长期中由于病理变化产生的特殊纹理都是美式家具的最爱。其次,木材的处理方式采用自然烘干和干燥 炉烘干法,除去木头间的空隙并将纹路间的空隙适度收缩以避免卷曲变形。第三步是选择木质的取材部位。最好的木质多半来自木材的木心且靠近树干的下方部位,而中心木质通常比新木或较外层的木质黑。高档家具往往选择部位良好的木质以增加质感和价值。怀旧、浪漫和尊重时间是对美式家具最好的评价。

美式风格需要营造的氛围。美式风格家居就如同美国独立精神一般,讲究的是如何通过生活经历去累积自己对艺术的启发及对品味的喜好,从中摸索出独一无二的美学空间。

就如同常见的美国电影里面的美式居家,有家人的照片在角落里,有不舍得放弃的阳台小花园,有开放厨房绕着全家的笑声,有明亮的浴室让人去除疲倦。美式居家说的不只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相信您也会爱上它。家居自由随意、简洁怀旧、实用舒适;暗棕、土黄为主的自然色彩;欧洲皇室家具平民化、古典家具简单化;家具宽大、实用舒适;侧重壁炉与手工装饰,追求粗犷大气、天然随意;

三、公共空间

(一)公共空间的含义

一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是公共设计的主体和灵魂所在,是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设计是创造总体综合的时空关系,而室内设计则是创造酒店内部的具体时空关系,二者关系十分密切。室内设计是酒店室内部分设计。在历史上,每一幢酒店,它的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过程是统一的、连贯的、一气呵成的,甚至连施工操作也是一次完成的。而这些都是由设计师来做的。所以在历史上,只把酒店空间称为设计,不太强调室内设计的独立意义,而把它包含在设计的概念之中。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设计材料的出现和施工技术手段上的变化和使用者生活观念上的变革等。同时,由于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从而推动了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另外,因为现代人的生活内容日益丰富,对于酒店空间不仅要求多样化,还要求不断变化更新,所以使原来稳定不变的某一种室内空间格局已尢法适应,这就从客观上出现了室内设计摆脱设计的趋势,出现了既不脱离设计而又独立于室内设计行业。它提供给使用者的酒店室内空间是完整的、不需要再加工的,安全的、健康的、使用方便、舒适的空间。

“公共”是相对于“私密”而言的,秘密之外的所有领域和场所都可以理解为公共空间,是公众可以自由进出、自由交往的地方。“公共的”表明它是一个“对于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时间内均可进入的场所,而对它的维持由集体负责:私密则表明该空间是由一个小群体或一个人决定可否进。⑤

在室内设计的范畴里,我们常说的公共空间是指与私密空间相对立的,有管理人或控制人,在人员流动上具有不特定性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或者称不特定多人流动的特定管理或控制空间。“公共空间”被定义为:向全体公民开放,承载社会公共生活的,并由城市中的物质实体要素所建构的空间。它与开放的媒体、活跃的网络论坛、深入民间的社会组织等一起承载了城市“公共生活”的全部内容。

(二)公共空间的组成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为酒店主要物质形式,它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成为人们生活必需的物质产品。人们无论交往、工作、学习、旅游、购物、休闲等,都需要一个适合所需的功能环境,这些空间无论是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还是满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都会直接作用于受用者对物质生活的体验和精神文化的感染。可见,公共空间室内设计与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关系。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无论物质或精神需求都要受当代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思想观念等条件的制约,空间功能内容和文化现象的展现等内涵也在随需求的改变相应发生改变,构成人为空间的技术手段和人仃]对空间的心理需求以及室内空间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不断地出现新的功能形式,彰显新的公共空间文化理念。作为设计师,必须熟悉各种功能空间所涉及的生活内容,了解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及对环境的要求,以把握快捷酒店设计主动性。

(三)公共空间作用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设计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公共空间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也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还反映了历史文话。上述含义中,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公共空间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即以人为本,一切围绕着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产、生活。

现代生活由于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高度进展,形成了不同于过去的一种崭新而独特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包含着群体组织、社会制度、人际关系、伦理道德的改变与革新等。需要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即各类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等等。还要遵循设计美学原理,这是由室内设计的艺术性决定的。它除了有与绘画、雕塑等艺术之间共同的美学法则(如对称、均衡、比例、节奏等等)之外,更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造价标准等多种因素。室内设计是强调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强调整体性与系统性特征的设计,是人类社会的居住文化发展到千年文明高度的标志。它总是和实用、技术、经济等因素联接在一起的,这是它有别r绘画、雕塑等纯艺术的差异所在。

实质上,“室内设计”是“科学、艺术和生活所结合而成的一个完美整体”。在现代工学、现代美学和现代生活的共同激励下,它已经发展成为最能显示现代文明生活的环境创造活动。对于个人和团体来说,它是体现了主人生活和处理环境的基本修养;对于职业性的专家来说,它是建设环境和创造文明的有效方法。换句话说,在快捷酒店设计中其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是一种透过空间塑造方式以提高大众生活境界和文明水准的智慧表现,它的最高理想在于增进人类生活的幸福和提高人类生命的价值。

四、美式风格与公共空间的内在联系

(一) 美式风格与公共空间的发展受政治秩序的影响

对于中国城市来说,公共空间及美式风格的发展,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走上正轨,公共空间的建设,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在很多城市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广场、步行街,深得老百姓的欢迎,政治和社会秩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公共空间的存在,以城市广场例:早期的广场是供人集会、议事、举行庆典及操练和检阅军队的中心场地。随着政治社会秩序的改变,城市广场的性质、职能类别和规模形态都有了诸多的改变和发展。现代城市广场可能是一座城市的几何中心及交通干道的发散中心,可能是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社会公共活动的聚集场地或行政、司法机构及公共事业机构集中的中心地块,也可能是商业、娱乐、文艺表演及休闲观光的中心场所,或是具有某些综合功能及性质的公共场地。广场已成为市民们和旅游者们休闲、交往、观光、表演、娱乐及消费的集中场所。

公共空间性质及职能的转变,必然导致美式风格的改变,公共艺术形态是随着城市社会形态及公共空间的历史内涵而不断改变着、积累着的。⑧

(二)美式风格与公共空间的发展受社会经济的影响

街市的繁荣发展,使街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建筑造型、牌楼石刻、店铺门前的装饰图案、市井商埠的招牌幌子、石狮石牌坊、街道道路的铺装、拴马桩的雕饰、沿街祠堂及庙宇的建筑装饰和陈设……充满审美创意与人文内涵的街道景观,都曾是传统城镇街道中具有某种公共性的艺术景观。

到了近代,中国的许多大中型城市逐步认识到城市经济、人口,建筑和交通的高速度发展、快节奏的发展,给街道生活和景观带来的压迫及其他负面效应,使得多大中型城市相继专门设立了若干“步行街”,或是“文化街”,“商业街”,它们大多设在具有一定历史渊源的商业区或旅游文化活动区,目的是为了找回人们早先的自由和轻松的街道环境下悠然自得,从容不迫的生活感觉和节奏。诸如,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天津劝业场步行街、苏州观前街步行街、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南京夫子庙文化商业中心街区、深圳东门步行街、武汉江汉路,都是在这个“汽车时代”为市民们夺回的宁静安逸、舒适浪漫的公用空间。同时对配置在街区道路沿线雕塑、壁画、水体喷泉、建筑设计、照明路灯、地面铺装、花坛绿化、公共坐椅、电话亭、废物箱、时钟、路牌标识、护栏铁艺、店面门饰、橱窗展示、霓虹灯广告和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展示等的设计更加注重,使得城市的公共空间更加丰富多彩,公共空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舒适。⑨

(三)美式风格与公共空间的发展受公众的影响

当公众变成社会的主要组成群体后,公众对公共艺术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无时无刻不推动着它们的发展、修正和完善。

1、公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公众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改变,对城市美的重新认识,对舒适的城市生活空间的需求,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及城市公共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社会生活模式的变化

由于技术和效率方面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工作负担和工作时间减少,尤其是随着我国双休日制度的实行,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所以对城市公共空间及公共艺术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3、社会人口发展变化与老龄化趋势公共空间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必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是老人们生活休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人们产外活动及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⑩

参考文献

[1] 王育林、于文波.从批判的地域主义到机械性地域主义基本特征――初探拉丁美洲现代建筑[J].世界建筑,2006,(03).

[2] 豪尔赫・格鲁斯维尔格凌颢.现代拉丁美洲建筑[J].世界建筑, 1984,(04).

[3] 王秉铨.现代建筑在拉丁美洲的发生与发展[J].世界建筑, 1984,(04).

[4] 罗贝.别具一格拉美建筑[J].东方艺术,2010,(09) .

[5] 房志勇、万佳、林川.拉丁美洲的地域主义建筑实践[J].工业建筑,2010,(01) .

[6] 刘文龙.现代拉美城市建筑的文化特点[J].社会科学, 1993,(01) .

[7] 辛颖.拉丁美洲的文明与文化[J].拉丁美洲研究,1991,(03) .

[8] 沈澄如.拉美城市建设风貌[J].世界知识,1981,(24).

[9] Lisa Benton-Short.Rethinking Urban Parks:Public Space and Cultural Diversity.[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Volume 96, Issue 4, 200

第8篇

研究当今各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多为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为忽略了当地环境的生态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求,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正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三、结语

第9篇

对于度假酒店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新的时间起点。从这以后,现代化度假酒店建设态势,呈现大踏步、跨越式前进的局面。最开始阶段,为满足一些国家政府机关单位领导干部,和离退休的领导干部疗养需求,而建设的度假型酒店,是一种专门进行疗养的专门场所。后来,在2000年之前,我国度假型酒店开始一点点成熟。不光是过去以疗养场所的形式出现了,度假型酒度开始发展建设,大多在设计风格上接近欧美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对欧美的建筑风格进行效仿,这一时期我国酒店的建筑风格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从2000之后到现在这段时期,是我国度假酒店风格的成熟期。这一时期中,我国酒店建筑风格脱离了模仿欧美阶段,开始有了本土特色,建筑风格中也逐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建筑师开始根据当地的地域自然特点,将其与中国传统元素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开发出一批更符合中国特色的,更具中国文化气息的度假型酒店。度假型酒店无论是从风格,还是心理需求方面,都更符合中国人对度假酒店的要求,我国度假酒度的建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的度假酒店开始踏上了品牌化与国际化之路。

二、度假酒店的类型

度假酒店的类型划分没有太严格的界定,因为度假型酒店可以划分的类型很多,各个城市的类型多样,标准也不太统一。如果按照度假酒店的综合质量星级来分,可以分为五个星级等级,就是我们常说的四星级、五星级酒店。如果按照度假酒店的功能目标来分,可以分为温泉度假酒店,主题度假酒店和滑雪度假酒店,现在这类酒店也比较常见,我们度假时都可以看到。再有,从度假酒店本身的地域性来分,度假酒店又可以分为城市度假酒店,乡村度假酒店和风景区度假酒店等,有很多人都喜欢去乡村度假酒店。还可以根据酒店提供的服务项目来分类,比如康体疗养型度假酒店、自然风景度假酒店等各种类型的酒店。从现在的度假酒店发展趋势来看,各酒店之间的差异正在一点点缩小,正在朝着一种复合型,多功能型的酒店发展方式迈进。

三、建设度假型酒店的设计风格与原则

度假型酒店的建筑风格,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总体建筑风格既要符合人文环境、突出地域文化,又要能够满足市场对度假型酒店的需求。这就要求设计者准确定位消费者心理、以展现自然环境与传统文化为主题出发点,无论从度假酒店的外部设计风格,还是室内酒店格调,都要紧紧扣住酒店的主题定位这一中心思想,充分展开联想,将景观、文化、地域恰当融为一体,让人们在度假休息之余,也能够领略到度假酒店的艺术之美。当然,在度假酒店开发建设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尽量弥补度假型酒店开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

1、要突出地域环境,因地制宜建设

首先,度假酒店地域不同,自然景观就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们采用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具体情况,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自然景观的需求。当度假酒店位于风景区的时候,让游客如何观赏美景就是设计的核心出发点,要让游客的视觉感观上真正感受到美。这里的度假酒店有最美的风景,这里有最舒适有房间,应该是设计时要突出的地方。优美的景观配以多样化的舒适型客房,从大处的整体布局,到连廊厅院的细微观赏处,要做到别具匠心。这样在突出地域环境之美的同时,也为游客创造了舒适放松的休闲场地。其次,度假型酒店建筑设计由地域特性决定,强调环境对建筑的控制作用,要使建筑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度假型酒店建筑设计时,应利用和结合周边的地域环境,最大程度上挖掘资源潜质。体量是影响环境的最大因素,体量过大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建筑设计师应该经过实地踏勘,多角度视线分析,缩减了建筑体量对环境的压力,使建筑完全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之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展现文化性,与地域文脉相融合

建筑师应尊重地域文化,与当地的文脉相融合,创造出植根于当地文化传统,体现地域差异,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度假酒店建筑。在具体酒店设计中,要把握好整体布局和色彩的搭配,尽量就地取材或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附加装饰,通过空间、色彩、造型、用材、内装等不同层面和各种设计元素,将文化凝固在建筑设计上,真正做到建筑风格的地域化,营造一种别具一格休闲、舒适的度假氛围。

3、合理的动线设计

度假酒店包括私密空间、公共空间和过渡空间三个空间,其中以循环的过渡空间串联私密、公用空间,形成各种不同需要的空间秩序。度假酒店建筑总体设计时,要重点考虑人员跨越不同空间的动线设计。度假酒店应有合理的动线规划,要严格分开客人流线和后勤流线,不允许交叉。

4、提高客房设计的舒适性和灵活性

在度假酒店客房设计方面应注意:(1)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设计功能适宜的客房类型及其空间;(2)增加客房设计的灵活性,利用建筑结构形成各种进深的客房或利用灵活家具或隔断自由改变室内空间划分;(3)利用单元组合的方式避免客房类型单一;(4)体现地域或主题文化内涵,避免国内度假酒店客房设计的趋同性。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