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数字经济的利与弊

时间:2023-09-19 18:51:48

导语:在数字经济的利与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数字经济的利与弊

第1篇

关键词: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护理

随着不可避免的人口老龄化,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我国老年男性最常见的老年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激光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治疗经验的累积,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以其适应性广、安全性高、患者出血少、膀胱冲洗天数少、尿管留置时间短、患者疼痛轻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前列腺的一种新手段[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切除前列腺患者共有100例。年龄在57~96岁,平均年龄是68.4岁;所有患者在术前均经直肠指诊、B超检查、血PSA检测,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均有明显排尿梗阻症状,术前尿潴留者68例,合并膀胱结石9例。75例尿流率检查:最大尿流率(6.8±2.2)ml/s,平均尿流率(3.3±1.8)ml/s。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RP),使用的仪器为德国的Wolf.使用常规手术方法切除前列腺[2]。

1.2.2观察组采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使用的仪器为科医人的PowerSuite 100w钬激光,具体手术方法如下:剜除前列腺时,钬激光输出能量为2.0J,频率为40~50Hz。分别于膀胱颈口5、7点处切开前列腺,形成两条沟状切面,远端以精阜为标志,深达前列腺外科包膜,将前列腺中叶沿前列腺外科包膜自外向内完整剜除推入膀胱;改用组织粉碎器将膀胱腔内的前列腺组织绞碎后吸出,送病理检查。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观察分析的100例患者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经过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我院的相关调查结果见表1、表2。

3 讨论

指导患者术前预防感冒对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性,术前2w戒烟。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影响,加上麻醉、手术的打击,不可避免的出现呼吸功能的下降,术前呼吸功能的锻炼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术后呼吸道炎症的发生。术前3d进行提肛肌训练,收缩每次10s,放松时间为10s,连续15~30min,4次/d,锻炼膀胱括约肌功能,防止术后尿失禁的发生。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观察组(HOLEP)相对于对照组(TURP)尿管留置时间和膀胱冲洗时间都显著减少,这从根本上减少了插管对患者带来的痛楚,同时也加快了患者在术后的恢复速度,减轻了经济负担。

对于留置尿管的护理,两组患者在手术后都有导尿管的置留,术后回到病房,护士应该对导尿管进行妥善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管扭曲、反折,避免导尿管脱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严密的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体的量和颜色变化。根据引流液体的颜色来调整冲洗的时间和速度。在对照组(TURP)中因为出血量较多,膀胱冲洗时间较长,如果形成凝血块,则需要行膀胱镜下抽吸凝血块,同时对膀胱冲洗速度进行加快以保障引流的畅通。在观察组(HOLEP)中由于术后出血减少,膀胱冲洗时间明显减少,既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又减少了护理的工作量。

对照组(TURP)在手术后没有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处理,39例患者出现了膀胱痉挛的症状,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上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如果遇到患者不能忍受可以给予止疼药品[3],同时注意冲洗液的温度不可过低,要与室温接近。在观察组(HOLEP)中也出现了3例膀胱痉挛,护理方法同上,从此组数据中可以看出观察组(HOLEP)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

在对照组(TURP)中出现了继发性出血症状,对于此症状具体护理方法如下:鼓励患者大量进食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配合适量的水果和蔬菜,确保患者大便的畅通。在观察组(HOLEP)中并未出现继发性出血症状,证明HOLEP治疗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对照组(TURP)出现了6例尿道狭窄症状,对于此症状具体护理方法如下:护士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肉的收缩功能锻炼[4]。在观察组(HOLEP)中也出现了4例症状,可以看出观察组能更快的使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HOLEP在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都优于TURP,既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淑芳,李振花.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26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2,4(12):64.

[2]李玉梅,郭研.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的观察和护理[J].护理进修杂志,2003,18(11):1001-1002.

第2篇

自1895年11月8日,伦琴在实验室内研究阴极射线管放电现象时,发现了X射线以来。X射线给人类历史和科技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X线发现后,首先被应用于医学诊断上,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X线在医学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加上卫生事业的发展,X线的机器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由普通X线机发展到CT;由单层CT发展到多层CT、螺旋CT;由普通X线摄影发展到CR、DR和DSA;再有原来的单纯X线透视和摄影发展到X线的治疗(如介入、放疗)。由此看来,医学上对X线设备的投资及需求量越来越多,X线机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但不管何种X线机,也不管多么先进的X线机其本质都是X线辐射,防辐射、X线的利与弊是医学界永恒、辨证的课题。利与弊是我们永远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我们合理利用、升利降弊,它才会造福人类,相反泛滥使用必然后患无穷,物极必反。

滥用、乱用X线是有害的。许多临床医生和患者认为进行X线检查是医学诊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过分地依赖X线,诊断完全依靠机器,这是不可取。个别患者把X线检查认为是万能的,无论是否需要和适应,要求拍X线片或CT扫描。要知道人体大量接受X线辐射对人身体有害的。

按照国际及我国辐射防护原则,进行检查,临床医生首先要严格掌握X线检查的正当性、必要性、和适应性。

正当性是患者接受X线检查带来的利益大于可能引发的辐射危害,产生电离辐射的危害同社会和个人从中获得的利益相比是可以接受的、是利大于弊。相反弊大于利为不正当,比如美国医学界引起争议的钼靶X线机筛查乳腺癌的研究,研究表明在筛查中乳腺癌的发现率确实增加,同时X辐射导致癌率也随之增加,所以这样就得不偿失,即不正当化。

必要性是医生怀疑所患疾病适宜做X线的检查,也无其他方法代替此项检查,而且是必须要做的,像有些疾病就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超声、核磁共振、心电图等,这样就可以减少辐射。

适应性是患者适合做X线检查,具备X线的适应症。相反,一定要严格控制X线的禁忌症。1.胚胎死亡:如婴幼儿和孕妇,当胚胎植入子宫壁之前或在其植入之后的时刻,通常称为植入期(相当于人受孕0-9天)在宫内发育的其他阶段,受到较高的剂量照射后,也会诱发胚胎或胎儿死亡。2.畸形:胚胎在器官形成期(相当于人受孕后9-42天)受到照射,可能引起在照射时正在发育器官的畸形。这已定为确定性效应。3.智力低下:照射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受损,其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直至认知功能严重迟钝。在妊娠8-15周受到照射,即受到1Sv有效剂量的照射,诱发智力低下的几率为40%。因此,在妊娠8-15周内是射线照射引发智力低下最敏感的时期,其次是16-25周。4.诱发癌症:受照胎儿在出生后10周岁之内表现儿童白血病及其他的儿童癌症发病率增高。

由于X线透视比拍片的照射量高、清晰度差、又不能长期保存等缺点,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基本淘汰了X线透视检查,我国由于经济的原因,农村和基层小医院还保存X线透视检查。现在CR和DR数字化拍片比普通拍片机线辐射量已明显减少,因此需要进行X线检查时,应尽量用X线拍片代替透视,以减少患者的辐射照射量。CT扫描辐射量大于X线拍片。所以X线拍片能达到诊断要求的就不用CT扫描、能平扫就不增强,特别是对已定明确诊断而复查的病人。对于儿童、孕妇、及育龄妇女,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应优先非X线辐射检查方法。确需要进行X线检查者,对接受检查者应保护敏感器官如性腺、眼晶状体、甲状腺、孕妇腹部等,使用各种方法做到升利降弊。

如果病情治疗需要、符合适应症,接受少量X具有线检查对身体无明显损害。只要我们严格按照国际及我国辐射防护原则实施是安全的,看病的目的是为了健康,X线的检查是为了辅助我们诊断。如果X线的损害大于治疗,那么就失去原本的意义。只要我们正当、合理、优化地使用X线检查,它就会成为我们的另一双眼睛和得力助手;错用、滥用、乱用它就会成为我们看不见的敌人。总结如下几点:

1 放射场所应设有合格的候诊处,机房应有足够的防护厚度 (机房的主防护应有2mm铅当量的厚度,副防护应有1mm铅当量的厚度),必要时放置移动式防护屏。机房门外必须安放工作指示灯,并附有文字注释,以免候诊者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2 在进行X线诊断检查时,应以“摄片为主,透视为辅”,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有效的防护工具及好的防护方法,对非受检部位,尤其是性腺,甲状腺,头部等敏感器官必须做好防护。

3 对婴、幼儿童、青少年进行X线检查时,要求严格掌握适应症,并对敏感器官进行必要的屏蔽

4 对婴、幼儿童、青少年的体检,不应将胸部透视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5 对节育环的检查,应采用B超进行检查,避免不必要的X线照射。农村和基层的孕情普查要因地制宜、想方设法做好防护,力求防护最优化。工作人员要做好自身的防护,暗室透视特别要做好暗适应,避免因看不清而增加照射时间,在确诊的前提下,争取缩短照射时间。

6 对育龄妇女的胸部X线检查,要求严格掌握适应症。

7 妊娠八至十周的孕妇内,非特殊需要不得进行下腹部X射线检查。

8 受检者在进行CT检查时,必须对非照射部位进行防护,以保护敏感器官,减少不必要的X线照射。

9 受检者在进行CT检查时,对必要的陪检者,必须按要求穿戴好防护用品。

第3篇

目前,国内外主流的个人云存储产品包括百度云、微云、360云盘、金山快盘、酷盘、华为网盘、DropBox、Box、SkyDrive、SugarSync、Google Drive等等,这些产品功能各有侧重,涵盖个人的办公、学习、娱乐、社交等多个方面,丰富的免费功能吸引人们争先投入“云”海。艾瑞曾预测2013年中国个人云存储用户规模为2.23亿,但目前国内几个主流产品的用户总数早已超过这个数字。从公开的数据看,百度云、微云、360云盘的用户数均已过亿,金山快盘个人版用户超过8000万,酷盘在被阿里巴巴收购时透露的用户数也达到1500万。

顾名思义,个人云存储是前端面向个人用户的公有云服务,它的流行依赖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是云计算架构的成熟,云服务商能够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云存储SaaS服务;其次是网络带宽的增加和网络资费的降低,以此为基础,云存储服务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体验,还拥有极低的使用成本;第三是多终端与移动互联网普及带来的数据分享、协作等方面的需求,使得人们对云存储产生直接的依赖。

除了上述具有行业共性的三个因素,国内个人云存储产品所特有的“海量免费空间”进一步促进云存储的快速发展。国内产品动辄上T的免费存储容量,超过一般人的电脑硬盘容量,其可靠性和易用性可比肩大容量移动硬盘,用作数据备份或数据分享都非常方便,因而吸引了不少数据大户的青睐。更有甚者,将云存储和本地存储的角色互换,把云存储作为主要的数据存储途径。

云存储的可靠性源自其分布式存储的架构,所以云服务商对数据的容灾备份能力相比个人要高出许多,数据存放在云端能够将丢失、损坏的风险降到最低。对生活在数字时代的人来说,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靠性也是云存储受到用户青睐的原因之一。

当然,云存储不是没有风险——信息安全一直是云计算不可回避的痛点。云存储服务也会因自身存在漏洞而威胁到数据信息安全,这样的情形已经在某些产品身上出现。目睹了层出不穷的信息泄露事件,大部分用户已经了解了云计算的利与弊。安全问题最终需要云存储服务商和用户的共同努力,云存储服务商要努力提高自身架构安全性,以及对技术漏洞作出快速响应,同时用户也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产品而忽略了人这个最大的安全因素。个人用户在数据管理上不存在合规性约束,只能靠自身的良好习惯来保障信息安全,尽量做到敏感数据不放在云端,必要时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

服务期限是困扰用户的另一个问题,尤其在国内云存储产品的免费政策下,服务商能否找到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来实现健康发展,关系用户的切身利益。遗憾的是,永久免费不等于永久服务,国内第一批个人云存储服务盛大网盘EverBox已经宣布停止服务。而且一款产品一定有一个生命周期,承诺的永久服务能有几分可信度呢?相信大家还在为中国雅虎“终身邮箱”的关闭而感到唏嘘吧?

目前看来,云存储服务尚不完美,但它依然代表了发展方向。云存储服务缺点并不影响个人云存储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的得力工具,并改变人们的习惯。过去,在线存储与本地存储之间并未建立同步,人们更多地利用在线存储来分享数据。以DropBox为代表的同步服务出现之后,不同终端数据能够实时同步,使用体验大幅提升。云与端的同步也让数据分享变得更容易,“云”的精髓得到真正的体现。今天,我们已经无需再去区分存储的位置和存储的介质,在网络通畅的情况下,云与端已经可以无缝地形成一个整体。

在个人云存储产品的发展过程中,国外的DropBox为市场培育立下汗马功劳。DropBox采用基础免费+高级服务收费的Freemium模式,让每个人都能够使用云存储服务。DropBox的出现,给了人们抛弃U盘、移动硬盘等便携存储设备的理由,也省去了那封发给自己的邮件。(过去很多人利用电子邮件附件功能变相实现“云存储”。)

个人云存储产品发展至今,在核心存储、同步功能上已无差异,不过很多服务商发挥了自身固有的优势,集成不同的风格,以不同的方向去改变着人们的习惯。

云存储服务让人们的办公变得更加轻松,代表产品有Google Drive、SkyDrive和国内的金山快盘。其中,Google Drive与Google Docs实现了深度整合,用户能够方便地创建工作文档,而且能很方便地进行协作。利用Google Drive,团队成员可以共同实时地处理文档、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社交功能的集成还方便了团队成员的沟通。我们知道,平台兼容性是衡量一个云存储产品的重要指标,Google Drive能够在保证文件安全的同时支持任何设备的访问,覆盖平台包含了Mac、Windows、Android以及iOS。

在国内的网络环境下,微软的SkyDrive相比Google Drive要稳定一些。SkyDrive 不仅能够和免费的 Office Web Apps 配合使用,同时也适合桌面版Office,能够提供比Google系产品更强大的办公能力。国内的金山快盘稳定性更强、速度最快,只是相比两位国际选手,在协作办公方面的功能略显单薄。

第4篇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的,新媒体是在新的科学技术下出现的媒体形式。对于新媒体这个概念最先是在1967年通过美国的戈尔德马克提出来的。新媒体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后发展起来的心的媒体形式,是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的不断研发,现在对于新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媒体普及的范围越来越广阔。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新媒体越来越受关注的今天,我们需要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新媒体,即要看到新媒体应用中给人没带来的便捷与局限,给社会带来的利与弊。

新媒体的应用比较广泛,是信息传播的工作,是娱乐服务平台,是企业发展的辅助,是医疗设备的完善,是方便人们生活的工具等。新媒体的应用比较广泛,同时隐藏着危害,所以,我在享受着新媒体应用带来便利的同时,要提高观察力,了解到它背后的弊端。

首先是新媒体作为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新媒体作为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它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新媒体的信息含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泛,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新媒体的信息含量大,其原因在于她不仅包括了所要传播的信息,还可以包括众多信息接受者的反馈,评论,建议等。它打破了传统的报刊,杂志等传播方式信息含量有限的局限。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比较快的原因是它通过网络传播,直接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就好了,不像报纸还要撰写,刊登,最后发行到人们手里。因为新媒体传播信息方式简单,所以,新媒体的更新比较快,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新媒体就可以完成更新。并且,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打破了旧媒体传播方式不易更改的局限,例如报纸上的信息印刷错了,就不能更改,而新媒体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新媒体主要就是通过网络传播,所以,新媒体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所以,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能够很快的接受到信息接收者的反馈,这改变了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通过新媒体的先进技术,任何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意见,可以实现互动。

由此看来,新媒体作为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克服了很多传统媒体的局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弊端。新媒体应用具有简单的传播方式,轻易的进行信息反馈的优点,但这些优点也正是它的漏洞所在。这给人们恶意造谣,语言攻击等不良行为提供了便利。通过,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方式后,各种信息跟随着出来,让人们难以辨析真假,同时,一些恶意造谣的信息也给人们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次,新媒体在医疗上的应用。新媒体在引入到医疗后,带来了许多的福利。通过网络技术引入医院后,病者挂号看病的程序更加便利了。对于病者的信息资料整理也更加方便了。医院还通过在网上建立专门的平台,方便人们预约医生,也方便人们进行相关的咨询。同时,新媒体还作为医疗的一个宣传方式,通过这样的宣传,及时的告知人们对于相关病情的预防,为人们的健康增加了一层保障。除此之外,网络平台普及世界,可以方便各地,各国医疗专家对于医疗技术的交流和学习,提高医疗水平,以便于在被列为绝症的病症上做出新的突破。所以,新媒体在医疗建设中的引入,不仅方便与病者接受治疗,更是有利于医学知识的交流,学术水平的提高。

但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如果一家医院的网络平台被攻破了,将会损失大量的信息,很多病者的隐私将会被暴露。所以,我们要提高安全意识,在医疗中使用新媒体技术一定要谨慎,做好防范措施。

再者是新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通过引用新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在小学阶段的体现最为明显。小学生的感知水平比较低,并且教材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难懂。而我们通过新媒体的引用,可以让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差距缩小。通过新媒体播放一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课本,而且使抽象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新媒体的学习更加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以及反馈性,使得同学们更加乐于探索知识里的奥妙。对于提高学生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都具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引用新媒体进行教学工作还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提高教学效果。有了新媒体作为老师的教学辅助工具,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节省很多板书时间,同时,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工作更具有吸引力,学生能够更加集中精力的进行学习。还有,通过网络上的教育平台,可以为学者们提供便捷的资料查询途径。

在新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也是有负面影响的,例如板书少了,人们的对书写不再像以前那么注重了,网上剽窃他人作品的事件也多了。所以,对于新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我们也需要高度谨慎。

第5篇

【关键词】包装材料学;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1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包装产业飞速发展,已跻身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1]。包装工程专业是一门高度综合、交叉的应用型技术学科[2],其课程体系具有以工为主,强基础,宽口径,注重实践等特点[3]。目前包装高等教育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做好学科的定位和体系的优化对于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与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直接相关。新工科背景下[4-7],不仅要建设适应新时代的新专业,并且针对传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体系以及授课方式等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与探索,以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和创新型的复合包装人才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8,9]。“包装材料学”是包装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是主要研究包装材料结构、性能及应用的科学,为后续专业课(比如:包装工艺与设备,包装结构设计,运输包装等)学习奠定基础[10]。因此,为了加强本专业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实践能力,对该课程进行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与理念的创新与改革势在必行。

2“包装材料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内容过多

包装材料学涵盖了材料相关的各方面知识,比如纸、塑料、陶瓷、玻璃、金属、黏合剂、涂层、印刷油墨、复合材料等内容,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北京工商大学包装工程系现行培养方案中包装材料学课时设置为58个学时,显然在这有限的教学时长内不能实现将所有知识点深入讲解,为了让学生们尽可能多的了解到包装材料的相关内容,只能将所有内容泛而杂地串联灌输给学生,无法让学生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学习与探究,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并且该课程与专业其他课程存在重叠的部分,从而造成严重的学时浪费。为满足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的培养要求,北京工商大学包装工程系最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将本课程的教学课时调整至32学时,这对课程内容的更新与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授课方式单一

由于包装材料学内容过多,部分教师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点,通常多采用PPT讲授的“填鸭式”授课形式,导致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与教师的互动性较差。这种灌输式被动学习很难让学生抓取到课程的重难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出现“老师累死、学生困死”的现象,这显然远远不能达到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我们应探究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质疑问题的能力,这有利于学生探究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2.3课后巩固不足

为了督促学生进行课后的巩固复习,教师会根据课堂内容布适量的教材习题,但是实际上会发现学生的抄袭现象严重,并且完成课后练习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不牢靠,因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巩固效果,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知识的牢固掌握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知识越丰富,基础打得越牢固,创新的机会就越多。包装材料学的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刚开始接触专业课,没有完全掌握专业课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以多样化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目前的教材习题主要强调知识本身,未能将实际应用问题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无益于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3改革思路与方法

新工科背景下需要包装科技人才具有扎实稳固的基础理论和牢固系统的专业知识,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掌握现代包装工程技术,把握国际包装行业前沿发展趋势,强化专业方向技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因此,根据该要求制定包装材料学课程改革思路:以新工科背景下包装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重组优化与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增加自主学习环节和实践创新项目,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达成本课程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图1课程改革思路

3.1精炼并更新教学内容

在后续的教学当中,应该针对包括纸包装材料、塑料包装材料、金属包装材料和复合包装材料几类主要的包装材料进行精讲,以材料的结构-性能-成型-应用为主要脉络,精炼出其中的重难点内容并进行深入讲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材料知识体系构架。与此同时,应考虑将相近的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在遵循学生学习顺序的条件下删减部分重复知识,避免造成学时浪费。比如,纸和金属包装材料与制品两个章节中,应对相应的容器与制品结构内容进行适当删减,着重精讲材料的结构、特性与成型工艺,学生在充分了解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基础上再学习后续包装结构设计这门课程就会事半功倍;塑料包装材料与制品章节中,作为知识衔接教师会首先帮助学生进行高分子基础知识的复习(占用2-3个课时),但是这部分内容在高分子物理与化学课程中学生已系统深入地学习过,所以该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微课完成学习;包装辅助材料这一章节中的印刷油墨与后续课程包装印刷技术重复,由于课时限制只能浅尝辄止地介绍,因此将此部分内容应进行删减,避免学生养成“蜻蜓点水”式的学习习惯。此外,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更应该对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关键问题和最新技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更好地适应包装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课程应该不断吸收新型包装材料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广度,比如增加一些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塑料的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以及其他新型绿色包装材料;在教学内容中适当插入本领域的前沿研究现状,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文献调研进行学习与探究。

3.2建立师生良好互动关系,嵌入自主式学习形式

在良好的课堂气氛当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自动性和积极性。课程小组通过长时间的积极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前后知识衔接-提问-讨论-给出结论”的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并帮助学生搭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桥梁,最终形成完成系统的知识构架。比如,在讲授玻璃的结构特征时,首先向学生展示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苯乙烯(PS)两种包装容器,提问学生这两种容器透明性差异的原因,讨论并引出材料结晶程度与透明性的关联性,再回归到玻璃材料时学生就很容易接受玻璃是长程无序的非晶结构。将玻璃材料与高分子材料进行类比,实现了很好的知识衔接,也让学生能深刻认识到材料性能是由结构所决定的。此外,我们针对部分知识点会培养学生用辩证和质疑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最终以辩论会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就金属包装材料的特点而言,如果采用PPT和板书的传统形式讲授,学生就会出现“一听就懂,听完就忘”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一场题为“金属作为包装材料的利与弊”的辩论赛,学生提前准备大量的证据与案例,进行了非常精彩的论述并给出自己的鲜明观点,学生一致反馈对金属包装材料的特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因此,压缩课堂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主思考和讨论学习,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3通过多样化练习夯实基础

古语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复习与练习在学习整个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此,课程小组根据授课中的重难点建立了习题库,通过章节测试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试过程中会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已掌握的题目,没有掌握的题目可以进行讨论,最后针对不能解决的题目教师加以讲解和补充。学生通过讨论不但对未掌握的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根据题目有针对性的讨论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包装材料学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用途及加工工艺与方法,测试和分析技术,并且能够针对给定商品进行包装选材。因此,对于题目设置我们会采用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多样化形式。在课程结束前会让学生完成一次选材设计,即根据选择的商品分析包装需求,进而选择最佳选材方案,给出加工工艺与成型方法。该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分析和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同时通过包装选材设计实例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社会价值感。

3.4设计探究型实验,提高创新能力

包装材料学是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程度非常高的一门课程,以往的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比如纸与纸板的耐折度、环压强度、戳穿强度等性能测试,树脂材料的热封性及阻隔性测试等,这些项目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但是这些项目仅仅是教材知识的简单“迁徙”,缺少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不能促进学生形成更深层次的思考。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设计综合性实验,从样品制备、结构测试表征和材料性能测试等让学生全程参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等项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水平。此外,随着数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仿真模拟技术为包装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包装工程专业对仿真技术的需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首先,包装行业掌握包装设计基础知识与仿真技术的人才短缺,国内包装企业对包装制品的仿真优化设计、包装系统的方针分析技术提出迫切的要求。其次,理论分析方法和实验测试技术对包装材料性能的正确表征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采取仿真分析技术能够丰富对包装材料性能分析的手段,有助于揭示包装材料的承载机理。最后,仿真分析技术具备丰富的多物理模拟分析功能及复杂结构优化设计功能,能丰富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因此,建立全方位、多环节的包装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将传统的包装工程专业基础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4结语

第6篇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规范;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将迈出新的实质性的更大步伐。确立面向21世纪的统计发展战略,必须在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方面提出简单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模式,才能逐步解决目前的诸多问题与弊端,促进统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发展统计事业,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四化建设。10年前,笔者曾在某统计刊物上撰文,将这种模式设计为“一套表+单轨制(即政府统计部门的在地统计)+计算机网络化”。这与10年来统计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基本吻合的。结合近些年的实践,我以为可以将这一模式补充完善为“单轨制+一套表+目录抽样法+计算机网络化+按工作流程设置的统计机构”。

一、关于“单轨制”

即建立在街乡基础上的政府统计部门终极在地统计。当今发达国家的统计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政府统计部门负责如人口、资源等一些基本国情的统计,而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一些行业经营状况的统计往往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如美国、日本等;二是主要国情国力、经济及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均由政府统计部门负责,其机构健全人员充足,其他部门基本不搞统计,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我国目前的状况是介于二者之间,但有些政府统计部门在做的事情,业务主管部门也在做。数据既不完整又交叉重复,基层负担沉重。

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模式呢?我认为无疑应选择后者。因为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需要对经济及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需要没有部门利益的统计部门提供客观、公正、全面的统计信息。否则,统计数据有可能成为某些部门反映政绩的工具,统计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数据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实际上,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能正在弱化,很多下属企业划归在地管理,也难以再行使统计职能。

实行终极在地统计,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明确极少数业务上垂直领导、财务上统一核算且经营范围相对单一独立、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可实行部门统计,全国及地区性数字以部门统计为准;其次,对绝大多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满足领导和各界需要的统计工作,要逐步从双轨制向单轨制过渡,主要依靠政府统计部门采集、加工、整理、提供统计资料,部门统计以满足自身管理需要为目的,且范围仅限于本系统内;第三,在政府统计系统,将统计对象按基本单位概念分解到街乡,由基层统计部门按地域进行统计,逐级上报,既避免重和漏,又能完整反映地域经济总况。那么,街乡统计机构能否承受最基础的工作任务呢?我以为有两个前提:一是坚持一套表的唯一性;二是按企业规模区别对待。这将在下面加以论述。

二、关于“一套表”

即反映各行业特点和宏观微观两个层次管理需要的基本单位一套表制度。目前的基层单位一套表仅限于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执行,且还有部分对企业的调查如工业品出厂价格、施工价格、景气调查等没有纳入。因此,完善健全规范一套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完善政府统计部门的一套表。首先,要对现行的行业报表制度再进行细分,将服务业统计制度适当分解,并反映新兴行业、文化产业、知识经济的特点;其次,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按规模区别对待,将一定规模以下企业的表式适当简化形成简表,有些行业甚至可设计一张表;第三,减少过时指标,不断增加反映企业发展变化如重组转制、多种经营、高新技术程度的指标;第四,将政府统计部门对基本单位进行的其他调查统统纳入一套表制度,必要时可增设新的指标群,限定部分企业填报。

2、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将政府统计制度与部门统计制度合并。第一步,取消一些业务主管部门跨系统甚至跨行业的行业统计职能,将其统计报表纳入国家统计部门的基层表制度,如旅游、利用外资、城市公用事业等。只要精心设计,其业务管理所需的主要内容完全可在一套表中反映。第二步,将各业务主管部门系统内的报表与政府统计部门的报表合并成名符其实的一套表。可在满足政府综合统计需要的基础上,在各指标群间留出一定空间,以满足部门、企业从自身管理需要增设一些指标。

3、以一套表制度为基础,设计制订不同行业企业的统计台帐。使其既能与制度表式、指标相衔接,提高数据质量;又能满足企业自身管理需要,成为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采取了以上的改革措施,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基层表可能由“七加一”套变成十几套甚至更多,报表表式、指标群及指标也会增加。但对基层单位而言,统计报表将只有一套,且没有指标间的重复。不同规模企业填报不同部分报表和指标,政府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各取所需,汇总出各种不同分组的综合资料。

三、关于“目录抽样法”

即建立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目录抽样法为主体的调查方法体系。通过普查,取得全面、详细的国情国力资料;通过目录抽样方法,取得日常的主要的或监控性的统计数据。

首先,要完善健全周期性普查制度。一是要特别突出基本单位普查的地位,使其发挥龙头作用,且基普已有的内容,其他专业普查应以此为准或不再调查;二是要完善第三产业普查的内容,既要反映总的规模速度,更要反映结构和不同行业的特点;三是建立建筑业普查制度,填补空白,使国家普查制度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统计数据能够配套使用。

其次,要大力推行目录抽样方法。一是要确定合理的规模界限,确保规模以上的企业能覆盖经济总量的绝大部分,反映经济发展趋势;确保规模以下企业占企业数的多数,减轻企业和基层统计部门负担。二是对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超级汇总制度,政府统计部门掌握对主要数据的控制力,并可进行各种加工分析。三是在完善目前的小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工业等专业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将抽样范围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延伸。此外,要在多种调查方法综合运用方面力争有所突破,弥补抽样调查的不足。

四、关于“计算机网络化”

即政府统计部门之间实现统计信息的网上传输(包括上报与反馈)。21世纪之初,国家统计信息工程“九五”规划将告完成。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国家、省(市、自治区)、地市、县四级政府统计机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效联接;建成完整配套的数据库系统,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通过系统建设,使各级统计站点不仅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对统计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还能使信息沿现代化网络系统快速传递,既可以及时满足上一级统计部门的工作需要,也可以向下一级统计部门反馈综合信息,并可以进行横向资料交换,还可以在网上公众需要的统计信息。要借助网络系统强化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更新维护工作,力争实现即时的更新与维护,使其成为统一的动态的活库,能在统计管理和统计服务中充分发挥作用。

五、关于“按工作流程设置的统计机构”

即在政府统计部门内部实现按信息处理流程设置的工作机构和生产方式。这主要是指县级及以上统计机构而言。为发展统计生产力,提高信息的可利用程度,更好地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必须改革统计机构,使之与制度方法相适应,进而改进统计生产方式。在政府统计部门内部,按制度方法设计、信息采集处理、资料开发利用、后勤服务保障诸环节设置工作机构,规范工作流程,以实现设计统一配套、采集协调顺畅、开发全面系统、保障有力及时。当然,最后一个职能将来有可能以社会化的方式实现。通过以上改革,力争提高统计信息生产体系的效率和灵敏度,使其及时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反映,满足对统计信息的多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使之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效益。

第7篇

人们最初关心中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关心它的数量问题,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增长的人口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人口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偏重人口数量的控制。这种偏重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即使在今天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的情况下,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加之人口发展的惯性,使中国仍面临着巨大的人口数量压力。然而,正当人们讨论如何控制中国的人口数量,为每年新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而担忧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也正在悄然地老化。它使中国又面临另一个挑战:人口老化问题。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1998年底,中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12.48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9.7%左右。与其他已经成为老年型国家的人口老化历程相比,中国的人口老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口老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二是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以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基础按中位方案所进行的中国人口预测的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在迅速地老化,年龄结构正在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但各个时期的老化速度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的人口老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2000年,中国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第二阶段为2000~2020年,这时中国将变成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的国家;第三阶段为2020~2050年,这一阶段将是中国人口老化的严重阶段。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人口总体老化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也在不断老化。据人口学家预测,下世纪上半叶高龄老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是51‰,而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能只有7‰。毫无疑问,高龄老人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人群,而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高龄老人,因为大多数60~70岁的老年人尚有生活自理能力,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需要照料,带病生存甚至卧床不起的概率最高。庞大的“中老年”和“老老年”人口无疑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如果分地区考察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这一问题则更为迫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总的格局是农村地区快于城市地区,汉族地区快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到1998年底,已经有近一半的省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或基本接近10%,率先成为中国首批老年型省区。从中国人口老化的地区差异上看,中国人口目前已经自东向西开始老化,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灰色浪潮”就将席卷全国。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人口并非到2000年前后才突然地成为老年型人口,老年人口问题也并非到下个世纪的某一天才突然严重起来。人口老化本身是个动态的过程,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动态的。就中国的整体情况而言,目前人口老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还没有显性化,但就局部地区的情况而言,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如1993年上海人口开始负增长,目前上海最主要的人口问题并非生育水平问题,人们更关心的是人口结构问题,尤其是人口的老化问题。

正如人们关心人口数量一样,人们之所以关心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出自对人口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考虑的主要是人口总量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对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化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比人口总量变动对发展的影响更大,因为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同人口数量的增长一样,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远比人口数量的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只考察人口总量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将所有不同年龄的人都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同质”的人,这样的考察方法会抹煞不同年龄的人不同的社会经济含义。事实上,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是“异质”的人。中国目前约有1.2亿老年人口和3.2亿未成年人口,从数量上看,同作为消费人口的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二者的负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但如果我们考虑到这两个不同年龄组的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我们就会发现,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并不是简单的1:3的关系,中国赡养其目前的1亿老年人口也并不一定比抚养其3亿未成年人口简单。因此,考察年龄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研究,它会使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人口变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世界及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老化的事实,要求人口学界、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对人口老化的原因、过程、特征、社会经济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扎实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人口老化所带来的后果问题的对策。国外对人口老化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总结了以往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由于西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口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使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关人口老化问题的文献也在不断地丰富。同国外关于人口老化的研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更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复兴是从70年代末期才开始,当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才刚刚进入成年型,人们关注的重点不在人口老化上,即人口老化问题不是人口学领域优先考虑的课题。只是随着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的客观事实才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人口老化问题。

近几年来,中国很多部门和机构对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批文献和数据。然而,当我们仔细回顾这些数据和文献后,我们会发现,对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目前多偏重于考察人口老化的人口学效应和社会学效应,也就是说对中国人口老化的现状、特征、原因、过程,以及人口老化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的后果的论述较多。但弱点是,对现实情况的描述多,而理论上的创新少。

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这一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的到来,对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搞清这种关系对于制定中国下一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阶段的中国来说,正确认识中国人口老化发生的原因、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以及将会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至关重要。中国在制定下一世纪的产业政策、分配政策、交换政策、消费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未来中国人口老化的客观事实。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全面、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

二、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龄界线

“老年人”是指达到或超过老年年龄界线的人,这里的关键在于老年年龄界线,因为确定这一界线是统计老年人口的前提条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老年年龄界线的定义是不同的。1900年桑巴德在其《人口年龄分类和死亡率研究》一书中将人口按年龄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实际上,他是将50岁作为老年年龄的下线;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的下线;而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又将老年年龄界线定义为60岁。国际上之所以将老年年龄界线从1956年的65岁增改为60岁,这是因为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报告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老化问题,而当时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人口老化问题,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界线是根据当时发达国家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而设定的。而到了80年代初,人口老化已经不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人口老化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比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低得多。因此,考虑到全世界的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将老年年龄的界线定义为60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年龄的标准应是不断变化的。一般说来,发达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应高于发展中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尽管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还是比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水平低很多,因此,将60岁作为中国老年年龄的界线是合理的选择。

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也是不同的,界线范围在15~20岁不等。一般说来,发达国家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高于发展中国家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国际上一般将15岁定义为未成年人界线,即0~14岁的人口均为未成年人口。

在给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后,我们就很容易确定成年人的年龄界线了,即成年人的年龄界线是15~59岁。(二)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划分

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划分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特别是随着老年年龄标准的不断变化,对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也是要相应改变的。一般说来,对老年型人口的定义通常以60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的人口称为老年型人口。(三)人口老化和人口老化问题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来说,由于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人口的年龄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即未成年人口、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构成是不断变化的。在总人口中,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我们就称这一动态过程为人口老化;反之,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我们就称这一动态过程为人口年轻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可能出现老化,也可能出现年轻化,人口的老化与年轻化是可逆的;而对个人来说,从他或她一出生就开始进入了老化的过程,这是不可逆的。人口老化问题是指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的动态过程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由于在人口老化的过程中,各个年龄组的人口都在发生变动,所以人口老化问题不仅有老年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而且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而老年人口问题是指老年人口这一特殊的群体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不论是老龄化还是年轻化,都会存在老年人口问题,即存在老年人口问题不一定存在人口老化问题,而存在人口老化问题则一定存在老年人口问题。三、关于人口老化研究的主要观点综述

国外早期对于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多数是对老年人口特征的探讨,主要是回答老年人口面临的实际问题。然而,对实际问题的研究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理论假设。不同的学者在特定的条件下提出不同的理论假设,而这些理论假设又为后人所演变发展,进而形成了一些人口老化理论。国外对人口老化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总结了以往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由于西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口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使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人口老化问题的文献也在不断地丰富。1969年,在二十四届联大上,马耳他率先提出了老龄问题,呼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关注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的趋势及随之出现的一些问题。

国外关于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和老年事业的经验为研究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提供了借鉴的成果。但中国的人口有其自己的特殊性,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背景既有别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更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因此,国外的经验虽然可以借鉴,但终究难以适应中国的国情。我们的问题要靠我们自己去解决,中国人口老化的科学研究要靠我们自己去探索。

1982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揭开了中国的老年事业的序幕。随着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起快的客观事实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人口老化问题。近些年来,中国相关部门和机构对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批文献和数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北京大学人口所张纯元主编的《中国老年人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田雪原等主编的《中国老年人口》、《中国老年人口经济》、《中国老年人口社会》、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曲海波的《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武汉大学人口所徐云鹏等主编的《人口老化和老年人口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熊必俊主编的《老年学与老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杜鹏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于学军的《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复旦大学王爱珠的《老年经济学》,天津学者的《1988年中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状况抽样调查》和上海学者的《上海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此外,大量的有关调查数据为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如中国社会科学人口所组织的“中国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92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数据”等。所有这些文献和数据都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关于下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老化趋势的预测

人口老化的理论和实际证明,人口老化的速度和程度主要取决于人口的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但在人口老化的不同阶段,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对人口老化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口老化的前期,生育水平占主导作用;而在人口老化的后期,死亡水平占主导作用。无论如何,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是人口预测的两个最重要的参数。基于中国70年代和80年代生育水平下降的趋势,当初人们在进行人口预测时,普遍倾向于中国人口生育水平会急速下降的乐观估计,估计到200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会下降到1.8,甚至于1.5的低水平。很普遍的一种预测方案的参数假定是:总和生育率从1981年的2.63到2000年的1.8,随后不变直到2050年;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8岁上升到2050年的80.20岁。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的生育率并未沿70年代末的趋势继续大幅度地下降,而是在80年代出现了波动徘徊的局面。198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曾下降到2.24的较低水平,而后回升到1982年的2.86的较高水平;1985年再度下降到2.20,1987年又回升到2.59;1987年以后至今,总和生育率的下降的速度较快。对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92年10月进行的“38万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国内外争议较大,大多数人认为此结果偏低,极少数人则认为实际的结果可能会更低。人们对目前总和生育率的水平众说纷纭,低的低到1.3左右,高的高到2.3左右。因此,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对此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给人口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造成了学术界的混乱。

(2)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人口预测》。

(3)宋健等,《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人民出版社,1982年。

(4)《人民日报》,1986年7月30日。

(5)曾毅,1994年。

(6)王慧炯,杨光辉,1984年,《迈向2000年的中国经济》,气象出版社,北京。

(7)杜鹏,1994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8)于学军,1995年,《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北京。

综合考察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92年10月作的“38万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和1993年国家计生委对河北、湖北等地的抽查结果(见“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喜与忧:由几则信息引发的思考”,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计划生育情况》增刊(9)期)以及国家统计局1990~199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的结果,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1.9左右是合理的估计。就中国的全国平均水平而言,中国的生育率水平不大可能降低并长期保持在西班牙、西德,甚至日本现在这样低的生育率水平。因为即使像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其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仍然为2.1,而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和生育率长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同样会带来许多问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得到一定的启示。比如,人口老化程度过高,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过重等问题。因此,2020年倘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果真能低到1.5的低水平,政府则应采取干预政策,抑制总和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

1973~1975年“全国人口三年肿瘤死亡回顾调查”资料表明:当时中国的男性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3.6岁,女性为66.3岁(中国计划生育年鉴1993)。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男性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6.4岁,女性为69.4岁,男女合计为67.9岁(姚新武,尹华1994)。1985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则表明,当时中国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为68.9岁,其中男性为67.0岁,女性为71.0岁(中国计划生育年鉴1993)。1998年,中国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上升到71岁,其中男性为69岁,女性为73岁。目前,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已经远远超过了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尚有一定的差距。1998年,世界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6岁,其中男性为64岁,女性为68岁。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1岁,其中男性为59岁,女性为62岁;而发达国家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75岁,其中男性为71岁,女性为79岁(PRB1994)。

从1973~1975年到1982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近3岁,平均每年提高近0.5岁。从1982年到1985年的3年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1岁,平均每年提高0.33岁左右。而从1985年到1998年的13年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2岁多,平均每年提高近0.16岁。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卫生和营养保健状况的不断改善,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还会有所提高。但是,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提高的速度是“边际递减”的,即当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较低时,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会使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当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较高时,相似的社会经济条件只能使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有相对较小幅度的提高,在达到一定阶段后,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甚至可能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国人口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提高的历程证明了这一点:从每年提高0.5岁下降到每年提高0.33岁,进而又下降到每年提高0.16岁。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中国人口的人均出生预期寿命会逐渐提高,但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人口粗死亡率会逐渐提高,每年老年人口死亡的绝对数会逐渐增多。目前,中国每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死亡人数为550万左右,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为1130万左右(世界银行1993)。

(2)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人口预测》。

(3)中国老龄委,《中国老年人口发展预测》,1986年全国老年学术讨论会参考材料之二。

(4)宋健等,《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人民出版社,1982年.

(5)杜鹏,1994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6)于学军,1995年,《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北京。

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中外单位或学者对中国未来老年人口数量的规模的发展预测是非常接近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下世纪前半期老年人口数量的规模的发展取决于现存人口的死亡率和预期寿命,而与今后出生的人口数量没有关系。在上述的各种预测中,联合国的预测略低一些,而在宋健等人的《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中,对下世纪老年人的预测又相对较高,但无论如何,从以上的各种预测结果中,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判断,即到200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3亿左右,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0.9亿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预测毕竟是预测,任何自认为是以合情合理的假设条件为依据的预测都难以断言其所预测的内容会成为现实。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变动受政府政策的影响较大,我们不能肯定中国政府在某个时刻不会改变其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倘若如此,结果会迥然不同。更重要的是,中国目前尚缺乏权威、精确的人口和经济方面的统计数据,这为我们的预测在一开始就造成了障碍。因此,我们的预测大致只能说明一般的趋势,而不能将其视为对未来的客观描述。(二)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主要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邬沧萍认为,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看,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背景下发生的,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并非名列世界前茅。中国老年人口有40年的高速增长期,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超过一些发达国家。中国人口转变快,但人口增长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受人口政策的影响甚大。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邬沧萍提出的最新观点是: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主要是老年人口的数量问题,而非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高低,因为无论比例多高或多低都是相对的,而数量是绝对的。据此,他指出,人们要从新的视角审视计划生育在老龄化过程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田雪原认为老年人口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老年人口变动,而老年人口变动同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紧紧连在一起。在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分析之后,他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表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二是老龄化发展在时间上具有阶段和累进的性质;三是老龄化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北京大学袁方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解决中国老龄问题要依靠国家、社会、集体和家庭相结合的方式。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徐勤认为人口转变速度将决定人口老龄化强度。人口转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任何人口随着社会的发展或迟或早总要发生,只是由于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速度不同,导致人口转变的速度不同,从而人口老龄化的强度也不同。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人口转变速度快得多,因而在人口转变的后期将出现老年人口比重急剧增长的时期。中国人民大学乔晓春通过对人口老化模型研究认为,在分析人口老化影响因素时不能只看到出生率、死亡率,而看不到现实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老化的巨大作用。从现实看,年龄结构对人口老化的作用可能比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作用还要大(虽然历史上年龄结构最终也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过去往往只重视出生率、死亡率对人口老化的影响,而忽视了现实存在着的年龄结构的作用。

史菁的研究认为,运用稳定人口模型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是不恰当的,因为中国人口处于急剧转变之中。以往根据稳定人口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死亡率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对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长的作用是不重要的,可以忽略,在人口老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育率的下降。然而通过对9个方案人口动态模似的结果分析,史菁却得到了这样的结论:死亡率下降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它的作用与生育率下降的作用同样重要。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并不是促使人口老化的唯一因素,中国的人口老化不能简单地归因于计划生育政策。

曲海波以中国1964年人口年龄结构为基础,运用人口预测方法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是生育率的下降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死亡率下降并没有使中国人口老龄化,反而使其年轻化。他还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发展的惯性也是年龄结构变化的一个原因。

杜鹏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一书中认为,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现在:(1)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重新加以认识,这对认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以及制定今后的人口政策、社会福利制度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它除了能使我们分析过去4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之外,以1990年人口数据为基础所作的人口预测也使我们得以对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重新进行估计。(2)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育率、死亡率和年龄结构,但是这些因素在过去40年的人口发展中各起了多大作用还没有从数量上加以全面分析;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的作用是否一样?差异有多大?这些问题都有待进行量化分析才能回答。我们可以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用比较预测方法对过去40年和未来4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3)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本身也在不断地更替,新进入老年人口的队伍逐渐取代了原有的老年人口。因此,即使在两个不同时期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并未改变,甚至老年人口数也一样的情况下,都不能避免老年人口自身的更替。由于这种更替的存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都会有所变化,这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以往未被广泛认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将运用第三、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老年人口的更替规模和更替率进行分析。(4)人口老龄化过程并不只是总人口的老龄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口自身也在不断老龄化。对这一特点的了解是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而出现的,但还未被广泛认识(杜鹏1994)。

于学军认为,无论采取那种方案对中国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都会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中国在下个世纪将面临人口老化的巨大挑战。面对下一世纪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挑战,我们既不能采取不承认的态度,视而不见或有意回避,也不能一提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就“谈虎色变”,盲目悲观,凡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挑战,积极采取对策,充分利用人口老化前期总抚养比较低的有利形势,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我们又要认真研究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消极后果,尽量避免或减缓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因此,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从宏观上看清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趋势,及早地制定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总体战略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十分必要。特别要注意的是,各个年龄组的人口群体是抚养和被抚养的关系,所以,在考察人口老化的过程和解决老年人口问题时,要全面系统地考察整个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老年人口是整个人口的一部分,老年人口的比例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年龄组人口的变化。因此,老年人口不是孤立的群体,必须与未成年人口和劳动力人口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组人口群体的不同需求和作用(于学军,1995年)。

以上列举了部分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代表性文献,这些研究对认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和在分析中所要注意的问题都有重要的发现和建议,为以后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过程及影响的认识需要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此外,人口发展往往并不能按已有的人口预测的方式变化,随着新的人口数据的取得和人口老龄化分析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和特点重新进行认识,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三)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始于6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人口老化过程,是人口转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如上所述,人们之所以关心中国人口老化的过程,是因为会产生所谓的人口老化问题,而人口老化是会否构成人口老化问题,以及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可能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口老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产生了一些学术上的争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马赢通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的乔晓春之间的交流。

马赢通(1987)指出,多年来,人口老化被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因素来论述,研究的重点是探求人口老化的对策。这无论对认识未来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还是对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都是不利的。他认为,从各方面的相关分析看,人口老化是好事而决不是坏事。人口老化是人口发展的必经阶段,主观上抗拒是无济于事的,人们在其面前的选择,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脱。只有按规律办事,促进其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马赢通指出,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必然形成少儿人口远大于现时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同时上升的“两头沉”的现象,而人口老化过程起到了减轻一头负担的作用。因此,只有通过计划生育降低生育水平,加速人口老化,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将有利于中国四化建设的全局。

乔晓春(1988)不同意马赢通的上述观点。他指出,人口老化并不是指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与近年来的计划生育没有关系,但人口老化系数的变化与计划生育确实有关系。这一点是任何人也回避不了的。他认为,人口老化、计划生育、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出生人口数量减少及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会导致人口老化;由于作为人口老化系数分子的老年人口数量是相对确定值,而出生人口为未定值,控制人口增长只能使出生人口减少,从而加速人口老化;计划生育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虽然人口老化也是由于计划生育引起的,但从逻辑关系上看,不能直接推出加速人口老化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乔晓春进一步指出,出生人口的减少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人口老化,但由此并不能引出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直接关系,人口老化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没有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

马赢通和乔晓春之间的学术交流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下的讨论,既交流了学术思想,也深化了学术研究。笔者认为,马赢通和乔晓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问题:老年人口问题和人口老化问题。他们之间的辩论没有使用同一个概念和标准,讨论的结果自然不会达成共识。

在随后的十多年间,中国的学者没有间断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田雪原(1987)认为,中国人口从属年龄比的大幅度降低,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口方面的有利条件,未来二、三十年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黄金时代”,总的来说利大于弊。曲海波(1988)指出,人口老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人口老化又对社会经济的运行产生相应的影响。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而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涉及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使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于学军在《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1995)一书中认为,伴随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人口老化是必然的,但是人口老化是否构成人口老化问题,以至于整个国家的人口问题要看它的发展程度和速度是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而定。因此,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要区分不同的阶段来看。从长期的趋势上看,中国的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多于积极的影响。但如果分阶段看这一问题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的人口老化问题大致以下世纪20年代为过渡期,在此之前,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会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许多有利的条件,这一阶段是利大于弊;而在此之后,由于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程度加深,许多“利”将逐渐转化为“弊”,这一阶段是弊大于利。需要说明的是,利与弊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利与弊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要我们能利用这二、三十年的有利时机,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注意人口老化的动向,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时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就可能将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四、未来中国人口老化的研究

我们对中国人口老化原因和过程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了。过去,我们的研究主要以宏观为主,视野主要局限于人口学和社会学领域;今后,我们应进行一些微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将我们的视野放远于更多的交叉学科之中。我们应将人口老化问题提高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多角度审视人口老化问题。我们都预感到人口老化会对中国的社会关系、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各方面产生影响,人们想知道这些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影响?在这些影响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如何引导积极的影响而减缓消极的影响?只有把这些问题说清楚,让人们意识到人口老化问题不仅是老年人口问题,而是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时,人们才会关注和重视人口老化问题。

在进行人口老化问题研究时,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研究成果,因为他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为解决老龄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和经验会使我们少走弯路,节省很多时间。但遗憾的是,对他们成熟的理论和经验,我们知道的还很少。

参考文献

北京市老龄委编.1990.北京老年人口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陈卫.1994.城市化、国内迁移和人口老化.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

杜亚军.1988.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就业问题.人口研究,(3)

.1985.社会学的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

韩良诚.1992.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国行政管理,(8)

黑田俊.1993.亚洲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学刊,(3)

胡逢云.1994.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上海市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经济日报,(8.2)

胡伟略.1990.关于中国老年人口经济收入问题的城乡比较分析.中国老年人口文选.经济管理出版社

胡伟略.1993.中国家庭的社会保障和人口控制.家庭经济与生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胡伟略.1994.论家庭保障的社会化.人民日报,(10.5)

黄勇.1992.中国人口老化的若干思考.益阳师专学报,(2)

李荣时.1993.计划生育与社会保障.大思路-90年代中国人口形势与对策.科学普及出版社

李澍卿.1987.中国社会养老的现状与趋势.人口与经济,(3)

刘铮.1984.人口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吕荣侃.1991.中国老龄人口再就业问题.人口研究,(2)杜鹏.1994.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赢通.1987.加速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人口科学,(2)

穆光宗.1994.老年人需要精神赡养.中国生育率下降后果与对策研究组咨询报告第四号胡立群.1994.大力改革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老龄论坛,(1)日本社会发展研究所.1991.日本社会保障成本1990(英文版)曲海波.1988.论老年人口学的基本范畴及其理论框架.中国人口科学,(1)

乔晓春.1988.对加速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文的几点看法.中国人口科学,(2)

乔晓春.1994.对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人口老化与老年人口问题的认识.第六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选

曲海波.1990.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田雪原,胡伟略.1991.中国老年人口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

田雪原等.1992.独生子女与父母养老保险的理论和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

王树新.1991.论开发利用轻龄老年人口资源.中国人口科学,(4)

王文英.1987.关于人口老龄化若干问题的探讨.人口与经济,(2)

王芸.1993.退休制度与退化年龄.老龄问题研究,(7)

邬沧萍.1987.调整人口年龄结构是计划生育的社会职能.中国人口科学,(2)

邬沧萍.1986.以战略眼光对待老龄问题.北京市老龄问题委员会编.首都老龄战略问题研究

邬沧萍,徐勤.1990.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特点的新认识及对战略对策的新思考.中国人口科学,(2)

香玲.1993.西方部分国家社会养老保障措施考察.中国国情研究,($$$$

肖振禹,郭平.1994.人口流动与老龄化.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

熊必俊.1986.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影响与对策初探.北京市老龄问题委员会编.首都老龄战略问题研究

熊必俊.1987.国外的老年社会保障与退休制度.老龄问题研究资料,(78)

熊必俊.1987.老年经济学初探..老龄问题研究资料,(83)

徐勤.1994.中青年在家照料老人的调查与研究.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

于学军.1994.老龄化·祖父子·四二一.中国青年报,(9.3)于学军.1995.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

于学军.1995.中国人口老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人口研究,(4)。

于学军.1995.中国人口老化与代际交换.人口学刊,(6)

于学军.1996.中国人口老化对消费需求的宏观影响.人口学刊,(5)

于学军.1996.中国人口老化与储蓄.人口与经济,(3)

于学军.1999.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研究.中国人口科学,(4)

袁方.1987.中国老年人与家庭赡养.家庭结构与人口老化国际研讨会论文

袁方.1988.论人口老化对策.北京老年人口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曾毅.1994.从海南的实践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第六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选

曾毅.1994.关于中、长期人口预测的课题研究报告.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长期人口预测课题组内部报告

张纯元.1987.中国农村的养老事业.人口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纯元,1990年,“论人口消费结构”,载于《人口情报与研究》,1990年第1-2期,天津。

张纯元.1991.中国老年人口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曾毅.1993.农村储备积累式养老保险势在必行.人口与计划生育,(6)

张翠珍.199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市场经济与人口学术研讨会论文

张东辉.1987.西方国家的人口老化与退休金危机.山东人口,(2)

张宜霖.1992.试析推迟退休年龄.人口,(2)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1983.老龄问题研究--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资料辑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周弘.1989.欧洲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

朱传一.1990.从国外趋势看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方向.中国人口科学,(2)

ArnoldS.Brown.1990.TheSocialProcessesofAging&OldAge.Prentice-Hall.Inc.

DavidA.Wise.1989.TheEconomicsofAging.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Modigliani.1975.TheLifeCycleHypothesisofSavingTwentyYearsLater.inM.Parkined.ContemporaryIssuesinEconomics.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

PRB,.1994.WorldPopulationDataSheet

第8篇

关键词: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I20;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7-0001-03

基金项目:2013年度鞍山市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研究成果(as2013304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随着国内外学者研究意识的不断加强,我国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鞍山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对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分析与评价,探寻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旅游相结合开发的方法,以期更好地促进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辽宁省目前有国家级名录项目60项,省级名录项目190项,市级名录项目366项,这其中就包括鞍山市的10项国家级项目和7项省级保护项目。鞍山素来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工业和旅游城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开发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鞍山市旅游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鞍山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像评书、剪纸、皮影等,在省内其他市地即使没有申报非遗项目,但也拥有这些非遗资源。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资源的有效结合,将会对鞍山市的旅游及非遗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及指导作用,同时对省内其他市地的旅游及非遗保护起到模范作用,从而促进辽宁省的非遗保护及旅游工作。

旅游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文化行为,旅游者靠文化与自然景观交流,与人文景观对话,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乏力的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既可以引领文化自觉与创新,又可以实现惊人的“拉动”作用的宝贵资源。因此,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基础上实现文化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一、鞍山市非物文化遗产旅游性开发的条件

(一)鞍山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鞍山位于辽宁省中部,是祖国的钢都,这几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鞍山地区的文化建设也在加快步伐。特别是2008年以来,国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上了日程,对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的普查、申报、确立与保护传承。鞍山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早在2006年辽宁省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之初,鞍山市的文化部门及相关的艺术工作者就在对鞍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情况展开调研普查等工作。借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开展的东风,鞍山的文化工作者积极申报,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0项,其中岫岩民间剪纸和岫岩皮影两项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此外,还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7项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项。

总结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我们可以看出以下的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三是具有形态的多样性。

(二)鞍山拥有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条件

鞍山市拥有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条件,具备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鞍山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体现在鞍山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良好的城市人文、优美的自然风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明显的地区优势等方面。

1.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

鞍山是东北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也是中国第一钢铁工业城市,虽然建置较晚,但是历史悠久。作为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历史给鞍山留下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鞍山有海城金塔、海城银塔、千山古建筑群、小孤山仙人洞遗址和析木城石棚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这些文物古迹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来鞍山旅游,同时也将带动鞍山的非物质文化旅游的发展。

2.城市人文及自然风景优美

鞍山是中国综合实力30强城市,也被称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中国特大城市之一。鞍山风景优美,人杰地灵,具有千山、岫玉、温泉等良好的城市人文文化,同时具有很多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地区,有物华天宝的千山,全国四大康复中心之一的汤岗子温泉,以世界第一大玉佛而闻名的玉佛苑,风景独特的药山风景区,还有位于白云山内堪称东北一绝的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岩溶洞穴。独具北方特色的自然风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营造了良好的地域空间支持,吸引着八方游客的到来。

3.交通条件便利

鞍山是辽宁的第三大城市,位于辽东半岛中部,是辽宁中部城市群与辽东半岛开放区的重要连接带。境内有纵贯全境的沈大铁路和秦沈客运专线、哈大公路、沈海高速公路、盘海营高速公路等十余条铁路公路线路。2010年还复航了鞍山到北京的空中航线。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全线开通,途径鞍山西站。既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同时为各地游客来鞍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人心

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文化命脉,它来自民间的创造,在民间延续,民间是它生存的土壤,民众的支持是它生长延续的养料。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方面得到了各界的充分重视;另一方面,注重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媒体手段扩大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众中的影响力,让大家都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都有哪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文化融合的利与弊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文化相结合,开发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同产业化一样,都是想让其“自己养活自己”,甚至于是“更好的养活自己”。当然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正反两方面,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文化相融合也必然是有利有弊,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趋利避害,就能在促进丰富地方旅游文化发展的同时,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更好地保护传承。

(一)现代旅游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

1.旅游发展有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活的文化记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保护一种工艺或表演形式,更是要保护遗产生存的社会、历史和人文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发展传承下去,首先面临的课题是怎样生存下去,如果存在都有困难又谈何发展呢。只有将保护与合理的开发结合起来,想方设法改变遗产所在地发展的现状,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遗产项目的保护。而发展旅游是改变地方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之一,因为旅游业是关联度很大的一个综合产业,会带动遗产所在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大量的劳动力,从而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向着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是十分必要的,甚至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更好的条件,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关系。站在遗产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我们希望它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纯粹的、不受污染的,我们要考虑怎样合理妥善的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应当鼓励各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用,从民俗表演到旅游开发,从工艺品销售到文化创意发展,多手段全方位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艺术的同时也为开发人文旅游景观、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的基础上获得经济效益,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活起来,成为活的文化记忆,“自己养活自己”,这样才能真的达到保护的目的。

2.旅游发展有助于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

现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衰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们无法与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相适应,没有市场,濒临绝迹。而地方旅游正是以体验地方特色及不同文化为主要动机的活动方式,开发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性,就重新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及社会价值。比如,鞍山的千山寺庙音乐随着千山旅游文化的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从濒危的边缘起死回生;岫岩的玉雕和剪纸随着岫岩特色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从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技艺成为岫岩旅游文化的代表,游客购买玉雕及剪纸纪念册,作为旅游记忆的留念。这一方面丰富了地方旅游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更有意义的是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看到传统文化在发展地方旅游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会从经济发展的高度研究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给予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更高的重视和安排。

3.旅游开发的市场价值有助于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人员的积极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旅游开发出来的市场价值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为遗产所在地居民所带来的各方面实惠,还在于它有利于激发人们对于周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再认识。他们会重新审视那些古老的传统艺术,让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从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出发,了解并喜爱那些他们熟悉又陌生的古老的手工技艺、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对于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旅游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间的矛盾

1.旅游活动容易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化、舞台化、庸俗化

旅游的发展会给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旅游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最喜爱的文化生活之一,特别是那些蕴藏深刻文化内涵在内的景点更加受到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家长的欢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能为地方旅游增加文化内涵,巨大的商机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发展中被过度的商品化、舞台化、庸俗化,人们喜欢看什么就表演什么,甚至不顾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民俗风俗等方面的特殊性,而过度的包装、扭曲,根据“旅游需求”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失去了其原本保护开发的意义。

2.旅游活动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原生态性受到冲击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项目存在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经济不发达地区。随着旅游活动的增多,当地民众与外来游客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这种“外来者”会让当地居民重新审视自身的生活,特别是青年一代,他们会仿效、羡慕游客的生活,甚至努力与之靠近。由于游客在更方面表现出的“强势地位”,会给当地民众产生“示范效应”,从而在潜意识里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产生影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原生态性造成冲击。

3.旅游活动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人文环境受到削弱和破坏

旅游活动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存在相容的区域。这种相容本应是两种文化之间价值及观念相契合的地方互相吸收借鉴,而排斥不相契合的地方。但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为了寻求经济的最大化,会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相容的区域扩大,这种扩大是人为的、强制的、不符合规律的,为外来文化做出让步,甚至创造出适合旅游发展的环境及人文。长此以往,会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人文环境及本土文化受到削弱和破坏。

三、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性开发的潜力

(一)注重合理开发,强调可持续性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六字方针,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也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对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掌握和调查,了解鞍山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种类、分布、环境及存续情况,这是合理开发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和基础信息。通过掌握情况,普查筛选一些对游客有吸引力的、有开发潜力的非遗项目,加以合理利用,例如:千山寺庙音乐、岫岩玉雕、海城高跷等,这些项目具有可观赏性,也容易依托在旅游项目中,像千山每年都有大批海内外游客到此游玩,他们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也希望看到具有千山文化特色的表演,而千山寺庙音乐释道同源,佛道教文化融于一山,这是千山特有的文化特色。合理利用开发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的开发利用大有益处。但在开发的同时要注意项目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保护好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减少旅游开发带来的破坏性。

(二)保持适度引导,加强名人效应

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旅游业相对发达,发掘出一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的道路,对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都有益处,处理得宜将达到双赢的局面。这就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及相关部门,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适度引导,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旅游业的推动下发挥地方文化特色,但又不会被旅游业的介入而大肆破坏,仍然保持原生态的环境和本质,这种原生态正是能够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发挥公众人物的名人效应,鞍山拥有众多在全国知名的文化名人,像:刘兰芳、单田芳、毕彦君、李曼等,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宣传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特色,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与之有关联的文化名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相关项目。像刘兰芳是鞍山评书的国家级传承人,全国著名评书艺术家,她的很多书受到全国听众的喜爱,以前我们是听书,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手段看刘兰芳说的书,刘兰芳录制的大量光碟、数字资料成为喜爱评书之人竞相购买的收藏,同时,刘兰芳还将评书与现代影视结合,像电视台热播电视剧《精忠岳飞》时,她与儿子王岩每天播出后来一段有关剧情的书,短短十几分钟的概括总结,但说的精彩精辟,让观众在看剧的同时还饱了耳福,又掀起了一场评书的热潮。我们恰可以合理发挥这种名人效应,鞍山曾有计划建设评书馆,一旦建成我们可以使其成为鞍山的特色旅游景点之一,介绍鞍山评书的相关内容及物品,让更多的人了解鞍山评书,同时出售评书光碟等相关实物,既宣传了评书又开发了旅游。

(三)保持原真性,选择适合开发模式

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及条件,选择适合自身的开发模式。可以借助鞍山良好的旅游业基础,整合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保持原真性为基础,贯彻体验性原则,开发出多种体验性强、参与感强的旅游模式,提升游客的旅游质量。

博物馆模式。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博物馆,在当中展出鞍山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制作展板详细介绍各个项目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传承情况、保护发展情况等,并收集项目相关的实物资料陈列其中,必要时可配备解说员讲解,让游客更直观、更具体的了解鞍山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具体情况。既可以成为鞍山市的特色旅游景点之一,平时还可方便市民了解本市的非遗情况,成为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

遗产公园模式。博物馆是静态物品的展示,那么建立遗产公园就可成为动态遗产的展示之处。像鞍山的海城高跷、海城喇叭戏、岫岩东北大鼓、千山寺庙音乐、鞍山评书、岫岩皮影等项目,都可在其中定期演出,每个项目划分特定的舞台及区域,循环展演,游客可根据兴趣爱好观赏喜爱的非遗项目演出,场面不必很大,时间不用太长,能展示出项目特色既可。同时,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期间,合适的项目还可在其中举行演出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展演提供一个稳定专门的演出场所,意义匪浅。

舞台演出模式。遗产公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动态集中的展示,突出多样、灵活、便利的特点,那么舞台演出模式就是专业大型的展示非遗项目的模式,突出专业、完整的特点。可演出已经排演好的,或得奖的大型非遗项目节目,像大型海城喇叭戏《跷中情》获得辽宁省第六届文化艺术节金奖,它既是艺术节获奖节目,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体应用于演出中的成功典范,像这样的节目,可定期演出,让更多的游客观赏。

旅游商品模式。游客到一个景点游玩,最后总希望能够带回一些具有当地特色及生活文化内涵的纪念品,作为以后回忆的珍藏。针对这种需求,鞍山可开发出旅游明信片、图册等产品,同时像岫岩玉雕、岫岩剪纸、岫岩皮影、岫岩民间刺绣等都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产品,可将体验与产品相结合,让游客亲身体验一下玉雕的雕刻、皮影、剪纸、刺绣的制作等流程,这样游客买回去的纪念品上留有切身体验的回忆,意义更加深刻,更能吸引游客的消费欲望。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5.

第9篇

人们最初关心中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关心它的数量问题,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增长的人口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人口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偏重人口数量的控制。这种偏重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即使在今天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的情况下,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加之人口发展的惯性,使中国仍面临着巨大的人口数量压力。然而,正当人们讨论如何控制中国的人口数量,为每年新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而担忧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也正在悄然地老化。它使中国又面临另一个挑战:人口老化问题。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1998年底,中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12.48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9.7%左右。与其他已经成为老年型国家的人口老化历程相比,中国的人口老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口老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二是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以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基础按中位方案所进行的中国人口预测的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在迅速地老化,年龄结构正在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但各个时期的老化速度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的人口老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2000年,中国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第二阶段为2000~2020年,这时中国将变成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的国家;第三阶段为2020~2050年,这一阶段将是中国人口老化的严重阶段。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人口总体老化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也在不断老化。据人口学家预测,下世纪上半叶高龄老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是51‰,而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能只有7‰。毫无疑问,高龄老人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人群,而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高龄老人,因为大多数60~70岁的老年人尚有生活自理?芰Γ?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需要照料,带病生存甚至卧床不起的概率最高。庞大的“中老年”和“老老年”人口无疑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如果分地区考察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这一问题则更为迫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总的格局是农村地区快于城市地区,汉族地区快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到1998年底,已经有近一半的省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或基本接近10%,率先成为中国首批老年型省区。从中国人口老化的地区差异上看,中国人口目前已经自东向西开始老化,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灰色浪潮”就将席卷全国。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人口并非到2000年前后才突然地成为老年型人口,老年人口问题也并非到下个世纪的某一天才突然严重起来。人口老化本身是个动态的过程,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动态的。就中国的整体情况而言,目前人口老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还没有显性化,但就局部地区的情况而言,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如1993年上海人口开始负增长,目前上海最主要的人口问题并非生育水平问题,人们更关心的是人口结构问题,尤其是人口的老化问题。

正如人们关心人口数量一样,人们之所以关心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出自对人口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考虑的主要是人口总量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对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化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比人口总量变动对发展的影响更大,因为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同人口数量的增长一样,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远比人口数量的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只考察人口总量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将所有不同年龄的人都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同质”的人,这样的考察方法会抹煞不同年龄的人不同的社会经济含义。事实上,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是“异质”的人。中国目前约有1.2亿老年人口和3.2亿未成年人口,从数量上看,同作为消费人口的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二者的负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但如果我们考虑到这两个不同年龄组的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我们就会发现,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并不是简单的1:3的关系,中国赡养其目前的1亿老年人口也并不一定比抚养其?骋谖闯赡耆丝诩虻R虼耍疾炷炅浣峁沟谋浠肷缁峋梅⒄怪涞墓叵凳且恢指畈愦蔚难芯浚崾刮颐悄芨既返匕盐杖丝诒涠蜕缁峋梅⒄怪涞墓叵怠?nbsp;世界及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老化的事实,要求人口学界、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对人口老化的原因、过程、特征、社会经济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扎实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人口老化所带来的后果问题的对策。国外对人口老化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总结了以往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由于西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口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使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关人口老化问题的文献也在不断地丰富。同国外关于人口老化的研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更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复兴是从70年代末期才开始,当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才刚刚进入成年型,人们关注的重点不在人口老化上,即人口老化问题不是人口学领域优先考虑的课题。只是随着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的客观事实才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人口老化问题。

近几年来,中国很多部门和机构对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批文献和数据。然而,当我们仔细回顾这些数据和文献后,我们会发现,对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目前多偏重于考察人口老化的人口学效应和社会学效应,也就是说对中国人口老化的现状、特征、原因、过程,以及人口老化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的后果的论述较多。但弱点是,对现实情况的描述多,而理论上的创新少。

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这一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的到来,对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搞清这种关系对于制定中国下一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阶段的中国来说,正确认识中国人口老化发生的原因、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以及将会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至关重要。中国在制定下一世纪的产业政策、分配政策、交换政策、消费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未来中国人口老化的客观事实。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全面、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

二、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龄界线

“老年人”是指达到或超过老年年龄界线的人,这里的关键在于老年年龄界线,因为确定这一界线是统计老年人口的前提条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老年年龄界线的定义是不同的。1900年桑巴德在其《人口年龄分类和死亡率研究》一书中将人口按年龄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实际上,他是将50岁作为老年年龄的下线;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的下线;而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又将老年年龄界线定义为60岁。国际上之所以将老年年龄界线从1956年的65岁增改为60岁,这是因为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报告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老化问题,而当时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人口老化问题,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界线是根据当时发达国家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而设定的。而到了80年代初,人口老化已经不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人口老化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比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低得多。因此,考虑到全世界的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将老年年龄的界线定义为60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年龄的标准应是不断变化的。一般说来,发达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应高于发展中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尽管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还是比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水平低很多,因此,将60岁作为中国老年年龄的界线是合理的选择。

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也是不同的,界线范围在15~20岁不等。一般说来,发达国家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高于发展中国家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国际上一般将15岁定义为未成年人界线,即0~14岁的人口均为未成年人口。

在给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后,我们就很容易确定成年人的年龄界线了,即成年人的年龄界线是15~59岁。(二)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划分

同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龄界线的定义一样,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也是因时期和地区而有所不同的。1956年,在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划分如下:

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65岁及以上

老年人口的比例4%以下4%~7%7%以上

而后,随着世界人口特别是发达国家人口的进一步老化,国外又提出一些新的划分方法。例如,1975年美国人口咨询局的划分方法如下:

年龄结构类型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0~14岁人口40%以上30%~40%30%以下

65岁及以上人口5%以下5%~10%10%以上

老少比15%以下15%~30%30%以上

年龄中位数20岁以下20~30岁30岁以上

而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将老年年龄界线定义为60岁后,各国又采用了如下的划分方法:

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

60岁及60岁以

上老年人口的比例5%以下5-10%10%以上

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划分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特别是随着老年年龄标准的不断变化,对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也是要相应改变的。一般说来,对老年型人口的定义通常以60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的人口称为老年型人口。(三)人口老化和人口老化问题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来说,由于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人口的年龄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即未成年人口、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构成是不断变化的。在总人口中,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我们就称这一动态过程为人口老化;反之,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我们就称这一动态过程为人口年轻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可能出现老化,也可能出现年轻化,人口的老化与年轻化是可逆的;而对个人来说,从他或她一出生就开始进入了老化的过程,这是不可逆的。人口老化问题是指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的动态过程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由于在人口老化的过程中,各个年龄组的人口都在发生变动,所以人口老化问题不仅有老年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而且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而老年人口问题是指老年人口这一特殊的群体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不论是老龄化还是年轻化,都会存在老年人口问题,即存在老年人口问题不一定存在人口老化问题,而存在人口老化问题则一定存在老年人口问题。 三、关于人口老化研究的主要观点综述

国外早期对于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多数是对老年人口特征的探讨,主要是回答老年人口面临的实际问题。然而,对实际问题的研究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理论假设。不同的学者在特定的条件下提出不同的理论假设,而这些理论假设又为后人所演变发展,进而形成了一些人口老化理论。国外对人口老化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总结了以往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由于西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口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使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人口老化问题的文献也在不断地丰富。1969年,在二十四届联大上,马耳他率先提出了老龄问题,呼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关注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的趋势及随之出现的一些问题。

国外关于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和老年事业的经验为研究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提供了借鉴的成果。但中国的人口有其自己的特殊性,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背景既有别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更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因此,国外的经验虽然可以借鉴,但终究难以适应中国的国情。我们的问题要靠我们自己去解决,中国人口老化的科学研究要靠我们自己去探索。

1982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揭开了中国的老年事业的序幕。随着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起快的客观事实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人口老化问题。近些年来,中国相关部门和机构对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批文献和数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北京大学人口所张纯元主编的《中国老年人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田雪原等主编的《中国老年人口》、《中国老年人口经济》、《中国老年人口社会》、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曲海波的《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武汉大学人口所徐云鹏等主编的《人口老化和老年人口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熊必俊主编的《老年学与老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杜鹏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于学军的《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复旦大学王爱珠的《老年经济学》,天津学者的《1988年中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状况抽样调查》和上海学者的《上海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此外,大量的有关调查数据为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如中国社会科学人口所组织的“中国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92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数据”等。所有这些文献和数据都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关于下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老化趋势的预测

人口老化的理论和实际证明,人口老化的速度和程度主要取决于人口的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但在人口老化的不同阶段,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对人口老化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口老化的前期,生育水平占主导作用;而在人口老化的后期,死亡水平占主导作用。无论如何,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是人口预测的两个最重要的参数。基于中国70年代和80年代生育水平下降的趋势,当初人们在进行人口预测时,普遍倾向于中国人口生育水平会急速下降的乐观估计,估计到200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会下降到1.8,甚至于1.5的低水平。很普遍的一种预测方案的参数假定是:总和生育率从1981年的2.63到2000年的1.8,随后不变直到2050年;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8岁上升到2050年的80.20岁。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的生育率并未沿70年代末的趋势继续大幅度地下降,而是在80年代出现了波动徘徊的局面。198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曾下降到2.24的较低水平,而后回升到1982年的2.86的较高水平;1985年再度下降到2.20,1987年又回升到2.59;1987年以后至今,总和生育率的下降的速度较快。对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92年10月进行的“38万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国内外争议较大,大多数人认为此结果偏低,极少数人则认为实际的结果可能会?汀H嗣嵌阅壳白芎蜕实乃街谒捣诅。偷牡偷?.3左右,高的高到2.3左右。因此,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对此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给人口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造成了学术界的混乱。

表1各种中国人口预测方案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参数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单位或个人平均出生预期寿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联合国(中方案)1990~1995=70.0

2010~2015=73.5

2020~2025=75.0

(2)世界银行1980~2005=69.4

2005~2030=74.1

2030~2055=78.3

(3)宋健等1980~1985=68.9

2030~2035=76.3

(4)七一0所1982=68.0

2100=81.0

男70.5(5)曾毅(中方案死亡率)2000=│

女74.0

男77.4

2050=│

女80.3

(6)王慧炯等2000=80.0

男69.0(7)杜鹏(高方案死亡率)2000=│

女72.4

男73.2

2030=│

女77.0

男69.4(8)于学军(中方案死亡率)2000=│

女72.5

男76.7

2050=│

女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来源:(1)UnitedNations,"WorldPopulationProspects,1950~2025",version1990.

(2)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人口预测》。

(3)宋健等,《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人民出版社,1982年。

(4)《人民日报》,1986年7月30日。

(5)曾毅,1994年。

(6)王慧炯,杨光辉,1984年,《迈向2000年的中国经济》,气象出版社,北京。

(7)杜鹏,1994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8)于学军,1995年,《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北京。

综合考察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92年10月作的“38万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和1993年国家计生委对河北、湖北等地的抽查结果(见“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喜与忧:由几则信息引发的思考”,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计划生育情况》增刊(9)期)以及国家统计局1990~199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的结果,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1.9左右是合理的估计。就中国的全国平均水平而言,中国的生育率水平不大可能降低并长期保持在西班牙、西德,甚至日本现在这样低的生育率水平。因为即使像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其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仍然为2.1,而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和生育率长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同样会带来许多问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得到一定的启示。比如,人口老化程度过高,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过重等问题。因此,2020年倘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果真能低到1.5的低水平,政府则应采取干预政策,抑制总和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

1973~1975年“全国人口三年肿瘤死亡回顾调查”资料表明:当时中国的男性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3.6岁,女性为66.3岁(中国计划生育年鉴1993)。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男性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6.4岁,女性为69.4岁,男女合计为67.9岁(姚新武,尹华1994)。1985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则表明,当时中国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为68.9岁,其中男性为67.0岁,女性为71.0岁(中国计划生育年鉴1993)。1998年,中国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上升到71岁,其中男性为69岁,女性为73岁。目前,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已经远远超过了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尚有一定的差距。1998年,世界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6岁,其中男性为64岁,女性为68岁。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1岁,其中男性为59岁,女性为62岁;而发达国家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75岁,其中男性为71岁,女性为79岁(PRB1994)。

从1973~1975年到1982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近3岁,平均每年提高近0.5岁。从1982年到1985年的3年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1岁,平均每年提高0.33岁左右。而从1985年到1998年的13年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2岁多,平均每年提高近0.16岁。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卫生和营养保健状况的不断改善,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还会有所提高。但是,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提高的速度是“边际递减”的,即当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较低时,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会使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当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较高时,相似的社会经济条件只能使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有相对较小幅度的提高,在达到一定阶段后,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甚至可能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国人口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提高的历程证明了这一点:从每年提高0.5岁下降到每年提高0.33岁,进而又下降到每年提高0.16岁。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中国人口的人均出生预期寿命会逐渐提高,但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人口粗死亡率会逐渐提高,每年老年人口死亡的绝对数会逐渐增多。目前,中国每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死亡人数为550万左右,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为1130万左右(世界银行1993)。

表2是中外单位或个人对中国下一世纪前半期老年人口规模的预测结果。

表2中外单位或个人对中国下一世纪前半期老年人口规模的预测单位:亿

预测单位或个人2000年2025年2050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65+60+65+60+65+

(1)联合国(中方案)1.270.852.701.85----

(2)世界银行1.370.953.202.103.612.91

(3)中国老龄委员会1.320.922.731.883.3~4.22.84

(4)宋健等--0.94--2.21--4.05

(5)杜鹏(方案一)1.280.872.801.834.123.07

(6)于学军1.290.882.731.883.842.9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来源:(1)UnitedNations,"WorldPopulationProspects,1950-2025",version1990.

(2)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人口预测》。

(3)中国老龄委,《中国老年人口发展预测》,1986年全国老年学术讨论会参考材料之二。

(4)宋健等,《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人民出版社,1982年.

(5)杜鹏,1994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6)于学军,1995年,《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北京。

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中外单位或学者对中国未来老年人口数量的规模的发展预测是非常接近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下世纪前半期老年人口数量的规模的发展取决于现存人口的死亡率和预期寿命,而与今后出生的人口数量没有关系。在上述的各种预测中,联合国的预测略低一些,而在宋健等人的《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中,对下世纪老年人的预测又相对较高,但无论如何,从以上的各种预测结果中,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判断,即到200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3亿左右,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0.9亿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预测毕竟是预测,任何自认为是以合情合理的假设条件为依据的预测都难以断言其所预测的内容会成为现实。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变动受政府政策的影响较大,我们不能肯定中国政府在某个时刻不会改变其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倘若如此,结果会迥然不同。更重要的是,中国目前尚缺乏权威、精确的人口和经济方面的统计数据,这为我们的预测在一开始就造成了障碍。因此,我们的预测大致只能说明一般的趋势,而不能将其视为对未来的客观描述。(二)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主要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邬沧萍认为,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看,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背景下发生的,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并非名列世界前茅。中国老年人口有40年的高速增长期,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超过一些发达国家。中国人口转变快,但人口增长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受人口政策的影响甚大。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邬沧萍提出的最新观点是: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主要是老年人口的数量问题,而非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高低,因为无论比例多高或多低都是相对的,而数量是绝对的。据此,他指出,人们要从新的视角审视计划生育在老龄化过程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田雪原认为老年人口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老年人口变动,而老年人口变动同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紧紧连在一起。在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分析之后,他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表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二是老龄化发展在时间上具有阶段和累进的性质;三是老龄化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北京大学袁方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解决中国老龄问题要依靠国家、社会、集体和家庭相结合的方式。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徐勤认为人口转变速度将决定人口老龄化强度。人口转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任何人口随着社会的发展或迟或早总要发生,只是由于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速度不同,导致人口转变的速度不同,从而人口老龄化的强度也不同。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人口转变速度快得多,因而在人口转变的后期将出现老年人口比重急剧增长的时期。中国人民大学乔晓春通过对人口老化模型研究认为,在分析人口老化影响因素时不能只看到出生率、死亡率,而看不到现实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老化的巨大作用。从现实看,年龄结构对人口老化的作用可能比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作用还要大(虽然历史上年龄结构最终也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过去往往只重视出生率、死亡率对人口老化的影响,而忽视了现实存在着的年龄结构的作用。

史菁的研究认为,运用稳定人口模型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是不恰当的,因为中国人口处于急剧转变之中。以往根据稳定人口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死亡率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对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长的作用是不重要的,可以忽略,在人口老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育率的下降。然而通过对9个方案人口动态模似的结果分析,史菁却得到了这样的结论:死亡率下降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它的作用与生育率下降的作用同样重要。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并不是促使人口老化的唯一因素,中国的人口老化不能简单地归因于计划生育政策。

曲海波以中国1964年人口年龄结构为基础,运用人口预测方法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是生育率的下降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死亡率下降并没有使中国人口老龄化,反而使其年轻化。他还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发展的惯性也是年龄结构变化的一个原因。

杜鹏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一书中认为,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现在:(1)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重新加以认识,这对认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以及制定今后的人口政策、社会福利制度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它除了能使我们分析过去4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之外,以1990年人口数据为基础所作的人口预测也使我们得以对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重新进行估计。(2)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育率、死亡率和年龄结构,但是这些因素在过去40年的人口发展中各起了多大作用还没有从数量上加以全面分析;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的作用是否一样?差异有多大?这些问题都有待进行量化分析才能回答。我们可以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用比较预测方法对过去40年和未来4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3)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本身也在不断地更替,新进入老年人口的队伍逐渐取代了原有的老年人口。因此,即使在两个不同时期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并未改变,甚至老年人口数也一样的情况下,都不能避免老年人口自身的更替。由于这种更替的存在?丝诶狭浠讨欣夏耆丝诘奶氐慵坝纱瞬亩陨缁峋玫挠跋於蓟嵊兴浠馐侨丝诶狭浠讨幸酝幢还惴喝鲜兜牧硪桓鲋匾矫妗U饫锝擞玫谌⑺拇稳丝谄詹槭荻灾泄夏耆丝诘母婀婺:透媛式蟹治觥#?)人口老龄化过程并不只是总人口的老龄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口自身也在不断老龄化。对这一特点的了解是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而出现的,但还未被广泛认识(杜鹏1994)。

于学军认为,无论采取那种方案对中国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都会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中国在下个世纪将面临人口老化的巨大挑战。面对下一世纪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挑战,我们既不能采取不承认的态度,视而不见或有意回避,也不能一提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就“谈虎色变”,盲目悲观,凡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挑战,积极采取对策,充分利用人口老化前期总抚养比较低的有利形势,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我们又要认真研究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消极后果,尽量避免或减缓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因此,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从宏观上看清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趋势,及早地制定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总体战略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十分必要。特别要注意的是,各个年龄组的人口群体是抚养和被抚养的关系,所以,在考察人口老化的过程和解决老年人口问题时,要全面系统地考察整个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老年人口是整个人口的一部分,老年人口的比例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年龄组人口的变化。因此,老年人口不是孤立的群体,必须与未成年人口和劳动力人口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组人口群体的不同需求和作用(于学军,1995年)。

以上列举了部分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代表性文献,这些研究对认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和在分析中所要注意的问题都有重要的发现和建议,为以后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过程及影响的认识需要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此外,人口发展往往并不能按已有的人口预测的方式变化,随着新的人口数据的取得和人口老龄化分析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和特点重新进行认识,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三)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始于6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人口老化过程,是人口转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如上所述,人们之所以关心中国人口老化的过程,是因为会产生所谓的人口老化问题,而人口老化是会否构成人口老化问题,以及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可能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口老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产生了一些学术上的争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马赢通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的乔晓春之间的交流。

马赢通(1987)指出,多年来,人口老化被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因素来论述,研究的重点是探求人口老化的对策。这无论对认识未来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还是对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都是不利的。他认为,从各方面的相关分析看,人口老化是好事而决不是坏事。人口老化是人口发展的必经阶段,主观上抗拒是无济于事的,人们在其面前的选择,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脱。只有按规律办事,促进其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马赢通指出,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必然形成少儿人口远大于现时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同时上升的“两头沉”的现象,而人口老化过程起到了减轻一头负担的作用。因此,只有通过计划生育降低生育水平,加速人口老化,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将有利于中国四化建设的全局。

乔晓春(1988)不同意马赢通的上述观点。他指出,人口老化并不是指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与近年来的计划生育没有关系,但人口老化系数的变化与计划生育确实有关系。这一点是任何人也回避不了的。他认为,人口老化、计划生育、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出生人口数量减少及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会导致人口老化;由于作为人口老化系数分子的老年人口数量是相对确定值,而出生人口为未定值,控制人口增长只能使出生人口减少,从而加速人口老化;计划生育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虽然人口老化也是由于计划生育引起的,但从逻辑关系上看,不能直接推出加速人口老化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乔晓春进一步指出,出生人口的减少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人口老化,但由此并不能引出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直接关系,人口老化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没有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

马赢通和乔晓春之间的学术交流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下的讨论,既交流了学术思想,也深化了学术研究。笔者认为,马赢通和乔晓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问题:老年人口问题和人口老化问题。他们之间的辩论没有使用同一个概念和标准,讨论的结果自然不会达成共识。

在随后的十多年间,中国的学者没有间断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田雪原(1987)认为,中国人口从属年龄比的大幅度降低,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口方面的有利条件,未来二、三十年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黄金时代”,总的来说利大于弊。曲海波(1988)指出,人口老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人口老化又对社会经济的运行产生相应的影响。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而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涉及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使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于学军在《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1995)一书中认为,伴随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人口老化是必然的,但是人口老化是否构成人口老化问题,以至于整个国家的人口问题要看它的发展程度和速度是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而定。因此,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要区分不同的阶段来看。从长期的趋势上看,中国的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多于积极的影响。但如果分阶段看这一问题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的人口老化问题大致以下世纪20年代为过渡期,在此之前,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会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许多有利的条件,这一阶段是利大于弊;而在此之后,由于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程度加深,许多“利”将逐渐转化为“弊”,这一阶段是弊大于利。需要说明的是,利与弊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利与弊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要我们能利用这二、三十年的有利时机,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注意人口老化的动向,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时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就可能将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四、未来中国人口老化的研究

我们对中国人口老化原因和过程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了。过去,我们的研究主要以宏观为主,视野主要局限于人口学和社会学领域;今后,我们应进行一些微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将我们的视野放远于更多的交叉学科之中。我们应将人口老化问题提高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多角度审视人口老化问题。我们都预感到人口老化会对中国的社会关系、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各方面产生影响,人们想知道这些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影响?在这些影响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如何引导积极的影响而减缓消极的影响?只有把这些问题说清楚,让人们意识到人口老化问题不仅是老年人口问题,而是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时,人们才会关注和重视人口老化问题。

在进行人口老化问题研究时,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研究成果,因为他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为解决老龄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和经验会使我们少走弯路,节省很多时间。但遗憾的是,对他们成熟的理论和经验,我们知道的还很少。

参考文献

北京市老龄委编.1990.北京老年人口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陈卫.1994.城市化、国内迁移和人口老化.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

杜亚军.1988.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就业问题.人口研究,(3)

.1985.社会学的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

韩良诚.1992.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国行政管理,(8)

黑田俊.1993.亚洲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学刊,(3)

胡逢云.1994.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上海市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经济日报,(8.2)

胡伟略.1990.关于中国老年人口经济收入问题的城乡比较分析.中国老年人口文选.经济管理出版社

胡伟略.1993.中国家庭的社会保障和人口控制.家庭经济与生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胡伟略.1994.论家庭保障的社会化.人民日报,(10.5)

黄勇.1992.中国人口老化的若干思考.益阳师专学报,(2)

李荣时.1993.计划生育与社会保障.大思路-90年代中国人口形势与对策.科学普及出版社

李澍卿.1987.中国社会养老的现状与趋势.人口与经济,(3)

刘铮.1984.人口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吕荣侃.1991.中国老龄人口再就业问题.人口研究,(2)杜鹏.1994.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赢通.1987.加速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人口科学,(2)

穆光宗.1994.老年人需要精神赡养.中国生育率下降后果与对策研究组咨询报告第四号胡立群.1994.大力改革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老龄论坛,(1)日本社会发展研究所.1991.日本社会保障成本1990(英文版)曲海波.1988.论老年人口学的基本范畴及其理论框架.中国人口科学,(1)

乔晓春.1988.对加速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文的几点看法.中国人口科学,(2)

乔晓春.1994.对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人口老化与老年人口问题的认识.第六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选

曲海波.1990.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田雪原,胡伟略.1991.中国老年人口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

田雪原等.1992.独生子女与父母养老保险的理论和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

王树新.1991.论开发利用轻龄老年人口资源.中国人口科学,(4)

王文英.1987.关于人口老龄化若干问题的探讨.人口与经济,(2)

王芸.1993.退休制度与退化年龄.老龄问题研究,(7)

邬沧萍.1987.调整人口年龄结构是计划生育的社会职能.中国人口科学,(2)

邬沧萍.1986.以战略眼光对待老龄问题.北京市老龄问题委员会编.首都老龄战略问题研究

邬沧萍,徐勤.1990.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特点的新认识及对战略对策的新思考.中国人口科学,(2)

香玲.1993.西方部分国家社会养老保障措施考察.中国国情研究,($$$$

肖振禹,郭平.1994.人口流动与老龄化.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

熊必俊.1986.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影响与对策初探.北京市老龄问题委员会编.首都老龄战略问题研究

熊必俊.1987.国外的老年社会保障与退休制度.老龄问题研究资料,(78)

熊必俊.1987.老年经济学初探..老龄问题研究资料,(83)

徐勤.1994.中青年在家照料老人的调查与研究.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

于学军.1994.老龄化·祖父子·四二一.中国青年报,(9.3)于学军.1995.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

于学军.1995.中国人口老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人口研究,(4)。

于学军.1995.中国人口老化与代际交换.人口学刊,(6)

于学军.1996.中国人口老化对消费需求的宏观影响.人口学刊,(5)

于学军.1996.中国人口老化与储蓄.人口与经济,(3)

于学军.1999.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研究.中国人口科学,(4)

袁方.1987.中国老年人与家庭赡养.家庭结构与人口老化国际研讨会论文

袁方.1988.论人口老化对策.北京老年人口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曾毅.1994.从海南的实践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第六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选

曾毅.1994.关于中、长期人口预测的课题研究报告.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长期人口预测课题组内部报告

张纯元.1987.中国农村的养老事业.人口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纯元,1990年,“论人口消费结构”,载于《人口情报与研究》,1990年第1-2期,天津。

张纯元.1991.中国老年人口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曾毅.1993.农村储备积累式养老保险势在必行.人口与计划生育,(6)

张翠珍.199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市场经济与人口学术研讨会论文

张东辉.1987.西方国家的人口老化与退休金危机.山东人口,(2)

张宜霖.1992.试析推迟退休年龄.人口,(2)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1983.老龄问题研究--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资料辑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周弘.1989.欧洲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

朱传一.1990.从国外趋势看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方向.中国人口科学,(2)

ArnoldS.Brown.1990.TheSocialProcessesofAging&OldAge.Prentice-Hall.Inc.

DavidA.Wise.1989.TheEconomicsofAging.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Modigliani.1975.TheLifeCycleHypothesisofSavingTwentyYearsLater.inM.Parkined.ContemporaryIssuesinEconomics.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

PRB,.1994.WorldPopulationDataSh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