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8:51:49
导语:在运动医学外科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朱老心胸开阔,性格随和。青少年时代,就十分重视培养自己的爱心和自控能力,极尽所能,多做好事。在他家的客厅正中,曾挂过一面大红锦旗,上书:“感谢你们给我第二次生命。”这面锦旗是浙江婺剧团团长周越生送的。在一次车祸中,周团长头部受重伤,脑髓外溢,生命垂危,送到“浙二医院”时,呼吸已很微弱,朱老为了与死神赛跑,他来不及洗手,马上套上两双消毒手套上了手术台,经过两个多小进的紧张手术。周越先得救了……
朱焱是湖南郴州人,父亲是晚清举人,二哥朱森是地质学家。有一年夏天,他三家共一子的表兄突然中暑,由于农村缺医少药,抢救不力而暴亡,三家人哭得死去活来。表兄的死,给他的震动很大,朱焱决心长大后当一名医生,为穷苦的老百姓救死扶伤。中学毕业后,朱焱以全优的成绩考入南京金陵大学理科,继而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和上海医学院,共读了9年。在学期间,朱焱不仅学业优良,还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担任上海医学院学生会会长。
1935年,朱焱大学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分配到上海中山医院任外科医生。芦沟桥后,日军扩大对华侵略,朱焱满怀爱国热情,走上抗日前线,担任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第二医疗手术队队长、区队长、大队长等职,转战浙赣、湘北等抗日前线,历时4年,救治了3万多伤员,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48年7月,他被聘为浙江医学院医疗科主任兼直属教学医院外科主任,1950年,他奉命接管广济医院(后改名为浙二医院),任院长兼外科主任。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朱焱又一次带医疗队赴朝。忘我工作,救治了2000多名志愿军伤病员,为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1953年,朱焱在浙二医院创立了全省第一个骨科。当骨科稍有成绩时,他看到各地送来不少属于神经外科的病人,由于医院无力救治,病人和家属在痛苦不堪中,转院上海、北京,或回家听天由命时,救死扶伤的责任感迫使他在繁忙的手术和工作之余,开始学习神经外科,由于起步较晚(当时他已47岁),加上神经外科的技术难度较大,当他提出要在浙二医院建立脑外科时,不仅周围的同事不理解,领导也不支持。在挫折中,他坚持从病人的需要出发,一次次地做说服工作,终于在1958年创办了浙江省第一个脑神经外科。在初创阶段,设备简陋,人员也少。为抢救病人,他昼夜奋战,马不停蹄到省内各地做手术,一年只有一天的休息。至1967年的十年间,经他和他的同事共同努力,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神经外科病人巳达万人之多。为尽快地培养一批神经外科的专业人才,他在浙二医院办起了神经外科培训班,帮助浙江各地、市、县医院建立神经外科,也为工矿企业和山区培养了一批兼治脑外伤的外科医院,普及面之广居全国第一。
采访朱老,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完完全全生活在医学王国之中。他的书房、卧室堆放着大量医学书藉和资料。作为一名外科医师,他认为手术是否成功,除了技术,心态好坏是关健,开刀时,容不得半点杂念和分心,这就要求医生护士间的默契配合,营造良好的手术环境。在一次他主刀的脑外科手术时,护士递错了手术器械,凭多年的手感经验,他发现后,毫不动怒,立即示意更换,手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宽容是一种境界,性格就是命运,开阔的心胸,随和的性格,为他的健康长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事业的成功作了必要的铺垫。
朱焱从小喜爱运动,跑步、打蓝球是他青少年时的必修课,走上工作岗位后,他坚持每天洗冷水浴、慢跑。长年不断的体育运动,练就了他强健的体魄,他难得生病,连感冒也很少,他说:“健康的身体,使他手术台上连续长时间工作,仍然精力充沛。”朱老认为,人要长寿,就要活得快乐,而快乐的泉源,在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稳定的心态,学人之长,避人之短,助人为乐,多做好事。进入21世纪,他每年拿出4000多元资助家乡郴州的两名贫困学生。
朱老不吸烟,不喝酒,长年坚持合理的膳食搭配,玉米、土豆、牛奶……样样都吃,但绝不多吃。朱老工作到80岁才退休,退下来后,生活很有规律、喜爱看书、写字、画画、搞翻译,坐累了就去散散步、打太极拳。晚上,他还喜欢听舒伯特、柴可夫斯基的小夜曲。
于医院神经外科中,因为患者表现出脑水肿的情况、表现出颅脑外伤情况以及表现出脑出血的情况后,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昏迷的现象,并且诸多因为受到了跌坠伤以及撞伤的情况导致[1]。为了确定最佳的神经外科昏迷治疗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为主,展开西医常规治疗+常规护理与早期针灸+运动疗法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05月~2017年02月收治的148例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疾病干预分组通过随机数表法展开;对照组(74例):男52例,女2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13±8.72)岁;患者的平均GCS评分为(3.45±0.22)分;观察组:(74例):男48例,女2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33±7.66)岁;患者的平均GCS评分为(3.49±0.36)分;两组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GCS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在进入到医院后,依据西医的常规治疗需求,针对相关的对应性干预。选择醒脑静注射液(20毫升)对患者展开静脉输液治疗。选择甘露醇(125毫升,20%)对患者展开快速点滴治疗,顺利完成脱水治疗。对患者实施为期2周的治疗。在此过程中,配合开展常规护理操作,主要就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做好保暖措施以及合理进行良肢位选择等方面展开[2]。在上述基础上,观察组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选择早期针灸+运动疗法加以干预,具体为:
1.2.1 对患者实施早期针灸治疗干预
于临床对患者选择针灸的方法展开促醒治疗干预,患者生命体征无异常之后,临床对患者选择扶正补虚针刺法+醒脑开窍针法加以治疗。两种方法对应的穴位分别为患者的关元穴、足三里穴、气海穴以及内关穴等;四神聪穴、人中穴、涌泉穴以及合谷穴等;对于表现出气虚症状患者,需要添加气海穴以及关元穴进行治疗,对于表现出心浮气躁症状患者,需要添加内关穴等进行治疗。主要选择30号毫针(1.5寸)对患者展开针刺操作[3]。
1.2.2 对患者给予运动疗法进行干预
主要就患者的上肢、下肢以及下肢关节等方面展开运动治疗。对于上肢,治疗项目主要包括对患者的肩关节实施挤压按摩以及要求患者的肩部进行外展运动以及进行内旋运动等;对于下肢,对患者的腿部肌肉实施按摩,针对患者的髋关节展开被动伸屈训练等。对于患者的下肢关节,主要体现为要求患者的踝关节以及患者的趾关节实施被动屈伸训练干预。
1.3 判断标准
临床主要通过GOS评分标准完成所有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分;Ⅰ级:患者出现了死亡的情况;Ⅱ级:患者出现了植物状态的情况;Ⅲ级:患者出现了重残的情况;Ⅳ级:患者出现了中残的情况;Ⅴ级:患者表现为恢复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所有神经外科昏迷患者治疗结果凭借统计学软件SPSS20.0展开分析,昏迷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促醒率比较以%形式实施检验,当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非常明显(P
对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会呈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意识障碍症状以及神经功能损害症状,通过对此类患者加以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避免患者表现出植物人的情况。选择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即使可以获得一定的短期疗效,但是患者的疾病治愈率表现为相对较低,并且患者较易出现永久性损伤的现象,自身功能无法做到快速恢复。
选择早期针灸+运动疗法加以疾病治疗,对于患者的脑细胞代谢可以进行有效促M,对于患者的网状醒觉系统功能可以进行有效恢复,从而促进患者的苏醒。此外,可以将患者的脑细胞代谢情况加以有效改善,将脑水肿症状加以有效缓解。
综上所述,对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早期针灸+运动疗法,在提高昏迷治疗效果的情形下,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促醒效果,值得神经外科昏迷疾病治疗过程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吴金玲,於新军,陈惠璇,王向宇. 早期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ICU昏迷患者失禁性皮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16,11(09):1528-1530.
2002年夏天,凌锋声名鹊起,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神医”、“现代华佗”。这些赞誉,皆因她成功救治了被一家英国医院判定为“脑死亡”的香港凤凰卫视著名女主播刘海若。
说起对刘海若的救治,外界都啧啧称赞凌锋有“起死回生”之术。而在凌锋本人看来,“刘海若事实上就不是脑死亡,所以才能活。我们只是帮了她一把而已。生命的恢复完全是靠她自己完成的”。
1951年,凌锋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母都是医生。“强烈的求知欲”,被凌锋看作是从父母身上继承而来的天然基因。
1973年,凌锋毕业于上海第三军医大学,分配到总医院,在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刘承基的指导下,投身神经外科事业。1977年,凌锋调往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担任住院医师。上世纪80年代,凌锋在军医进修学院师从神经外科前辈段国升教授,先后获得神经外科硕士学位、神经病理科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大陆首位神经外科、神经病理学女博士。
1982年,凌锋应邀赴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医学院进修“介入神经放射学”,同时在巴黎第六大学居里医学院显微外科中心接受严格训练。最终,她以全优成绩通过世界最高水平的显微外科考核,同时完成了神经介入放射学的论文,成为中国第一位掌握介入神经放射学技术的神经外科医师。
回国后,凌锋将已经在国际上发展了十余年的“介入神经放射学”引入到国内,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开办学习班、成立培训中心、推荐医生去国外交流,凌锋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地克服各种困难,以“滚雪球”的方式培养了一批专门医生。我国的“介入神经放射”医疗技术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
2004年,凌锋与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共同发起、合作创办了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成为中国神经外科接轨世界最高水平的重要平台。
一个个“第一”,一项项“创新”,无不是凌锋多年努力的成果。这一串串光辉的履历是足以让任何一个医学工作者仰慕并渴望的,凌锋做到了,而且做得扎扎实实,漂漂亮亮。正体现出她凡事力求完美的处世风格。
这些年来,经凌锋的妙手救治过的患者不计其数,她用精湛的技术救死扶伤,同时,她也在患者身上投入了真切的感情,散发着温暖的人格魅力。
凌锋特别喜欢“用心”二字,她请香港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题写了这两个字,并挂在自己的办公桌旁,“用心”二字带给她强大的精神力量,对此,凌锋深有感触:“不管干什么事,只有用心才能成。”
健康家人:身体力行,家里出了两个“90”后
已经年过六十的凌锋虽已临界退休,但她却从没有放慢自己的步伐,工作起来依然是风风火火,满世界地跑。我们自然会担心她的身体,凌锋笑着说:“我的身体没问题。头天讲一天的课,第二天就去爬山,走12公里的山路。”
聊起健康,凌锋开玩笑说,我这可是有长寿遗传基因的。原来,在她的大家庭里,出了好几位老寿星,个个都是养生达人。
凌锋指着墙上的照片介绍说:“这是我的老父亲,91岁了。身体倍棒,每天打保龄球,游泳,锻炼肌肉。在陆上是健步如飞,在海中是搏击风浪……这是我母亲,83岁。每天在父亲的带动下,也是一大早就出去走步,顺便还去路边捡拾垃圾,爱护环境……这是我的老公公,今年已经95岁了。健康状况也不错。”几位老人的健康晚年,与自身的保养与运动有关,当然也少不了凌锋的“场外指导”,这方面她可是绝对的权威,老人家对女儿的“指示”也是言听计从,效果就是照片里几位神采奕奕的老人家。
凌锋经常出去讲课,做科普。他们也成了凌锋讲课时的活教材。“养生之道,贵在坚持。我父亲喜欢运动,这些年来,持之以恒,从不间断。80岁以前,他每年都冬泳。平时会写大字,看书读史,思维活跃。我的老公公相对而言,不是很喜欢运动,但他有一大优点,就是生活规律,非常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一一每天几点起床,几点睡觉,都是固定的;每天的饮食定量,大便时间固定……虽然他是一个癌症患者,但并没有因此而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这些,都得益于多年的养生好习惯。一动一静,都是健康长寿的典范。养生的秘诀,说到底就是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如果说有秘诀的话,那就是‘贵在坚持’。”
健康社会:万水千山,遍撒爱的种子
几十年的医学实践,让凌锋对健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健康需要医生的维护,更需要大众自己的预防。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饮食,会导致疾病发作。”
“抓住了脑血管病的防治,就等于抓住了慢性病防治的牛鼻子。我们在医院里面对的都是下游的病人,这时候治病救人,为时已晚。如果早防治,何至于现在呢?我们看到了大量的这样的结果,就想到了源头。上游不解决,下游将源源不断。”所以,凌锋决定,从上游抓起。从坐在家里等病人,到走出医院做科普。
从2006年开始,凌锋和同事们启动了“中国脑血管病教育计划”,她说:“目的有两个,给老百姓讲防治脑血管病的知识,给基层医院讲治疗脑血管病的最新理念和方法。”
前不久,凌锋刚从陕西商洛回来,她更关注这些偏远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健康教育的普及和推广每一次,她都不辞辛苦,亲力亲为,大力带动地方的医学水平的提升。
几年下来,凌锋带领的团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已经走过国内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城市。“听众最多的是在山东聊城,一堂课四千人;听众最少的一堂课是四个听众,四个人我也讲,只要有需要。”
现在的凌锋,不仅在自己的医学领域中开疆扩土,把阵地推到基层去。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一慈善事业上大显身手,并且也是一做就坚持下来了,而且越做越大。这一次,她把健康的外延再一次扩大,她要让那些没有身体疾患却缺失母爱的孤儿们也能享受到健康、快乐的童年。
提到她现在负责的丽江民族孤儿学校,凌锋总是有说不尽的话题。当年,在孤儿学校生死存亡的危难之际,凌锋站了出来,她不想看到这些孤儿再次流浪街头。2005年,在全国妇联的支持下,凌锋发起成立了民族孤儿救助基金会,并出任基金会的项目主任,主要任务就是筹积孤儿学校的各项费用。
“现在学校有380多个学生,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毕业,我们一路负责到底,直到他们独立于社会上生活。每年保证学校的运转需要筹积600多万元善款,难度很大。”从凌锋的语气中我们能感受到她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建立孤儿学校,强大的使命感推动着凌锋一直坚持下来。在她的心中,这件事,只许成功,没有失败。她好像也没有给自己留退路。这一回,她调动了自己身上的所有能量。通过义诊这个窗口,让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
近几年来,随着学校的不断壮大,原有的校舍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凌锋又开始筹划建设新的校舍。目前,教学楼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不久的将来,一座崭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楼将矗立在云南丽江的土地上,迎接她的小主人们。
在增进健康的努力中,有很多人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医生、药物和医疗设施上。实际上,真正的主宰是自己。对于健康,有些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至少有60%是可以调控的。
很多人对年过八旬的我还能上手术台为病人开刀感到惊讶,但我的身体状况完全能够承受。我的健康离不开下面五点:
一是脑要常用:老年人不仅要运动身体,还要运动脑子。人的大脑就像人的肌肉,也是用进废退的。老年人应该克服懒动脑筋的惰性,而强制自己用脑子。任何用脑的活动,包括下棋、阅读、使用计算机或学一门外语,都对大脑有益。
二是手脚常动:根据自己的体力安排适当的运动,特别注意常活动肩关节、腰和腿,多走路,上下楼尽量不坐电梯。建议大家傍晚锻炼,饭后45分钟再运动,老年人的运动散步要达20分钟以上。
三是心态平衡:中医认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太过都可以致病,如怒伤肝、过喜伤心、忧思伤脾等。发生什么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想法。小平同志就说过一句话:遇事要"忍耐"。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耐不是目的,是策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凡事要向积极的一面着想。积极乐观可以产生抗体,增加免疫力。
四是控制嘴巴:要讲究合理科学的饮食,样样东西都吃一点,但不偏食、不多吃、睡前不吃。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非常好吃、但营养成份很少或营养成份不均衡的食物,它们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垃圾食品,包括油炸类、烧烤类、肉类加工食品、腌渍类、果脯类、方便面类、碳酸饮料、油炸饼干、糖果类,人们应该少吃最好不吃。
五是重视体检:即使是健康的人群,也应该每半年或者一年进行一次体检,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尽早破获疾病的早期信号,防患于未然。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健康是一切的保障。幸福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而忽略健康的人,就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关键词]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经颞叶皮层入路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3(a)-004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crosurgic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area with different approaches.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region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1st April 2013 to 1st October 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he data were rang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a random number table.In the observation group,microscopic surgery via lateral fissure-insular basal approach was used,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microscopic surgery via temporal cortex approach was adopted.The hematoma clearance rate,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well as Glasgow coma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GC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ercentages of hematoma clearance rate≥95%,80%≤hematoma clearance rate
[Key words]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region;Via lateral fissure-insular basal approach;Via temporal cortex approach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壳核和丘脑,疾病发生时可表现为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以及偏盲的典型三偏体征,出血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临床上,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临床上对其治疗的手术方法较多,且各种手术入路并不统一。相关研究显示[2],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4月1日~2015年10月1日收治入院的12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随机选取,具有临床代表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32~71岁,平均(48.24±11.27)岁;出血量35~50 ml,平均(42.36±3.15)ml。对照组60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33~69岁,平均(47.09±10.38)岁;出血量34~52 ml,平均(41.87±2.99)ml。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严重程度及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3-4]
①入选患者均为经CT临床确诊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②患者均未合并肝肾等其他严重的脏器功能紊乱;③患者未合并脑肿瘤、脑动静脉畸形及脑外伤所致出血现象;④排除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⑤治疗前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6分。
1.3 治疗方法
术前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取患者的血肿侧翼点做手术入路切口,行骨瓣开颅处理,尽量咬除蝶骨嵴,做3 cm×4 cm的小骨窗,充分显露外侧裂区,将硬脑膜切开,显微镜下将外侧裂分离并释放出脑脊液,降低患者颅内压(对分离较困难的患者可采用水分离技术)。选取无血管处双极电凝岛叶皮质,确定血肿部位并吸除血凝块。对照组患者经颞叶皮层进入血肿区,切开颞上回皮层,利用脑压板牵拉脑组织,定位血肿部位清除血肿。
1.4观察指标
①血肿清除率;②不良反应发生率;③治疗前后GCS评分。
1.5疗效评价
根据血肿清除情况将患者血肿清除率分为≥95%、≥80%且
GCS评分[5-6]:应用GCS进行相关评分,其中包括对睁眼反应、言语反应以及运动反应的评分,共15分。其中睁眼反应评分:1分表示无睁眼反应;2分表示出现疼痛刺激睁眼;3分表示出现语言命令睁眼;4分表示出现自然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评分:1分表示出现静态反应;2分表示出现无意义声音;3分表示出现无意义言语;4分表示出现含糊的语言;5分表示定向力好。运动反应评分:1分为无运动反应;2分为出现疼痛刺激伸直运动;3分为患者出现疼痛刺激屈曲运动;4分为出现逃避疼痛运动;5分为出现疼痛定位运动;6分为出现遵嘱运动。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80%≤血肿清除率0.05)。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95%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血肿清除率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脑梗死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基底节区出血最为常见的非创伤类颅内出血因素,是由高血压引发的脑部动脉的破裂病变。该病起病急骤,出血后血肿常引发占位效应,且血凝块本身可释放毒性的神经递质,对患者脑部产生进一步的继发性损害,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极为不利,常对患者的日常工作以及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7-10]。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对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清除血肿,解除其占位效应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及对组织的继发性损害为主要目的[11-13]。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在临床手术中,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得到广泛应用[14-15]。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经脑组织的自然外侧裂间隙进行。通过此入路手术,开放外侧裂池后,可适当地释放部分脑脊液,减轻颅内压,扩大手术可视空间,避免对脑组织进行牵拉造成损伤。此手术入路的路径相对较短,可在最短时间内到达血肿腔,完成手术,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入路中血管结构相对较少,术中可避免对血管的损伤,减少术中出血情况。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进行手术临床疗效显著。
本文探讨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比分析可知,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明显提高,血肿清除≥95%的患者百分比显著高于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很少出现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脑梗死及肾衰等不良反应,且术后患者恢复良好,GCS评分明显高于经颞叶皮层入路术者。
综上所述,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高,术后不良反应少且恢复快,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应加以推广,造福更多患者。
[参考文献]
[1] 彭思民,刘锦霞,章卫康,等.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显微外科治疗及术后颅内压变化[J].浙江实用医学,2012, 17(6):403-404.
[2] 张山,要跟东,任洪波,等.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6):590-592.
[3] 杨光.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60例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6):41-42.
[4] 陈先震,楼美清,沈照立,等.翼点入路经侧裂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9(5):527-529.
[5] 黄传平,刘剑,汪先兵,等.经外侧裂入路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的切口改良探索及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4):405-408.
[6] 冯三平,赵建华,陈兴河,等.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微创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J].河北医药,2011,33(18):2759-2760.
[7] 徐巳奕,钟春龙,郑彦,等.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左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2):6761-6763.
[8] 丁胜鸿,黄建跃,陈相兵,等.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在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8):1127-1128.
[9] 李鑫,王凡,刘少波,等.经改良外侧裂-岛叶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0):1370-1372.
[10] 杨梅庭,丁丽君,李春茂,等.血肿清除率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近期肌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4):28-29.
[11] 万晓强,郑念东,张道宝,等.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3, 34(3):410-412.
[12] 王剑峰,王飞,阮善平,等.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67例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 27(5):633-635.
[13] 吕连杰,张志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J].吉林医学,2013,34(3):513-514.
[14] 胡涛,曾祥富,张晓海,等.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9):1377-1379.
医德高尚,仁心仁术,为何惠德先生行医之道,并令他受人敬重。但其实他除了是一个专业的外科医生,还是一位网球高手,同时是一位马主。网球是他一生执着的兴趣和爱好,养马亦是他所喜好,处世之间,他悠然自得,怡然自乐。
声誉卓著,遨游于医学天地
在香港九龙,有这样一位医生,他行医三十余年,很多人说起他,都是充满信服,诚恳地赞叹。对他信服,是因为他的医德,因为他本着对病人负责任的态度,为人诚信;而对他赞叹,是因为他的医术高明,妙手回春,声名远播。不仅如此,很多医生之间也知晓着他的名字――何惠德。
何惠德先生是在香港社会比较出名的一个外科专科医生,他于1968年毕业于澳洲雪梨大学,1976年在香港自开诊所。而在此之前,他从澳洲雪梨大学学成回港后,先是在香港浸会医院当了一年实习医生,而后便正式在伊利沙伯医院做了六年外科医生。在此期间,他以系统的医学专业为基础,以开阔的眼光,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不断地训练。而在知识面前,他怀着虔诚的心态认真研究和思考,更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完成医术上的锻炼和提升。
六年蜕变,何惠德先生已经真正医术有成,而且从医已经成为他的兴趣,成为他快乐的根源。他说:“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天天都有手术做,因为给病人做手术成功后,往往会感到很欣慰,很有成就感,也很快乐。”而很显然,虽然在政府医院待遇优厚,但自开诊所,却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自由、灵活地选择为前来就医的病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何惠德先生作为一名医生,也想更好地造福于人,更好地帮助到病人,让人们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因而自开诊所也是何惠德先生从一定程度上去践行自己行医的理想。因为作为一名医生,选择在医学的圣殿中发展时,他早就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服务人民,当以医者之精诚济世悬壶。
本着这样的态度,何惠德先生在行医的过程中,收获的是人们的尊重和信任。从自开诊所至今的三十余年来,接受何惠德先生医疗的病人不知凡几,也有好多名人、社会名流专程前来就医,当朋友有需要帮助时也会特意将其介绍到何惠德先生的诊所。
何惠德先生说:“在香港,其实大部分人很注重我们解释这个病情有没有很大的严重性,有没有并发症?如果没有详细解释,他们往往就不会接受你。”因此在对待病人的时候,何惠德先生往往是兢兢业业,十分谨慎仔细,态度端正,认真听取病人的病情之后,一定会为病人做一个仔细的检查和诊断,并告诉病人准确的结果,另外通过手术时间长短进行预算,给出一个详细、合理的收费,从不漫天开价,而是有着自己的收费标准,那就是不超过预算,让病人和自己都能够接受,他将医德一直挂在自己的心头。
其实这些也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所应具备的条件,仔细、谨慎、负责,就像是拥有一双灵巧的手,一颗细致的心,一双明亮的眼睛。而这些令何惠德先生享誉医学界,在医生之间,也有很多人熟知他的名字。而且很多时候,医生在手术室遇到困难,也会求助于他。何惠德先生回忆道:“有一次一个医生不小心伤害到病人大动脉,正巧我当时就在隔壁,所以我马上过去给予援助。其实做外科医生很累的, 精神紧张中很容易疲劳,一不小心就出事,而我做的最长的手术是两个半小时。”
作为一名外科专科医生,何惠德先生的医术固然是精湛的,但他在行医过程中医德为先的态度却更值得肯定,不仅仅对他而言,每医好一个病人,都会有一份满足感和成功感,而且,他是一心服务病人,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他的乐趣所在。
怡然自得,享受网球与养马
何惠德先生是内外科医学士,并是美国外科医学院院士,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外科专科院士,香港外科医学院院士。他所追求的不是金钱的多少,而是希望发挥自己的专业力量,为病人解除痛苦,以自己的医术来回馈社会,他觉得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乐趣所在。
实际上,拥有如此多专业资格的何惠德先生,在他的人生履历中,却与网球也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他同时也是香港网球总会副会长、南华会网球会主委,曾经做过10年香港戴维斯杯领队,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网球高手,沉浸网球已有数十年时间。其实笔者初识何惠德先生,就是在南华体育会百年庆典上。
前不久,在香港声誉卓著的南华体育会迎来了她的一百周年生日,在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大会堂,南华体育会百年会庆联欢大会也在同一时间盛大举行。当晚嘉宾人数达1200多人,场面十分热闹,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等领导和社会贤达均纷纷出席。作为体育界的一份子,且一直服务于南华体育会的何惠德先生,也是欣然出席了此次盛典。
何惠德先生与南华体育会之间,有着不解的缘份,他们因为网球而彼此联系在一起。何惠德先生在1971年加入南华体育会,当时他对于网球的喜欢,已经到了一个痴迷的程度,几乎是天天打,而南华体育会,因为会费便宜,又有网球场地,便成为他的选择。谁知道这一加入,此后他便为南华体育会付出很多,而他也成为南华会网球会主委。
他感慨地说:“南华会一直在进步,在变化,以前就有几个部门,现在已超过四十个部门,而且每一个部门都发展得很好。会员方面也发展迅速,以前是几千名会员,现在已经达到三四万会员。”而且,在此期间,何惠德先生也亲眼见证南华体育会网球运动的发展,从网球是富人的运动的观念逐渐转变,到现在很多青年人对网球有兴趣,而且现在香港有很多的网球场。
何惠德先生与网球结缘是很早的事情了,他在读书时就已经很喜欢打网球,许多人都知道网球是他一直不变的爱好。他现在依然会每周有两天时间打网球,并且关注着香港网球运动的发展,网球带给他的,是乐趣,是一份悠然自得。
与此同时,带给何惠德先生乐趣的,还有养马,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还是一名马主。他于1968年加入香港马会,对于养马情有独锺。说到养马,他仿佛有无穷的乐趣,他说:“我一共养过9匹马,现在还有2匹马是团体养的,是几个朋友一起养的,其中一匹马的名字叫‘龙的风云’,另外一匹叫‘马之王’。其实在不久前我有一匹自养的马退役,叫‘挑战王’,它曾经获得冠军,带给我很多快乐。”养马的投入无疑很大,但何惠德先生乐在其中,他享受的,就是那一种生活的乐趣。
如今,何惠德先生的三个女儿也俱已成材,在社会上独当一面,作为人父,看到女儿们的成就,他无疑是开心的。其实对于他而言,生活的真谛就是开心与满足,不管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医生这个职业,还是爱好网球,锺情养马,都是一种生活的乐趣,他在处世之间,进退有度,海阔天空,自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潇洒!
首先是大血管疾病早发、多发。近几年,主动脉夹层患者一年比一年多,我院的心血管外科仅大血管手术量,每年要增长一倍左右。主动脉夹层急性发作时“来势汹汹”,犹如隐藏在人体的“炸弹”,若发生大出血,几分钟就能要人命。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这一凶险的疾病主要集中在40~60岁的青壮年人群,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大血管疾病多集中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究其原因,与国人的饮食、生活方式,以及高血压控制不佳密切相关。我国现有高血压人群超过3亿,高达7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而高血压往往被中青年人群所忽视,甚至不闻不问,以致血管疾病进程加速。我们曾碰到不少40多岁、突发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在经历了大手术、“死里逃生”后,才知道自己已患高血压多年。
其次是冠心病发病年龄提前。虽然目前冠心病高发人群仍以老年人为主,但发病年龄已明显日趋年轻化,十几岁、二十岁发生心梗的患者也不鲜见。眼下,年轻人由于心脏问题猝死,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悲剧的例子已屡见不鲜。其实,冠心病提前“发难”,除了一些遗传因素外,多与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由于工作、生活压力等多种因素,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并不健康,长期熬夜、酗酒、大量抽烟、暴饮暴食、运动太少等。长此以往,犹如“慢性自杀”,心血管加速病变。可见,年轻人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心血管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脏作为人体的“发动机”,是最后一个“罢工”的器官,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和灵敏的预警机制。年轻人一定要注意观察来自身体的“报警信号”,如胸闷、心慌、胃部不适、下颌骨疼痛、呼吸不畅、出冷汗等,哪怕是拉肚子,都要小心观察。只有自己高度重视心脏,心脏才能为你“鞠躬尽瘁”!
当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心脏病的“病谱”也在变化中,也有让人欣慰之处。例如,过去农村地区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多为青壮年时期发病,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发病人数已明显减少;目前的心脏瓣膜疾病多以退行性病变为主,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50~70岁。另外,先心病患儿数量也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以武汉为例,过去,在各大医院心脏外科手术中,先心病占比高达60%以上;目前,除专科医院外,许多大医院先心病手术占比下降至40%,甚至更低。这与产前筛查手段的进步有很大关系,随着产前检查的普及,很多复杂先心病都被筛查掉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大医治未病。”在疾病未发生时,我们就应该认识其特点和变化,更好地预防应对,早期发现病变。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改变生活方式刻不容缓。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这些好习惯应当持之以恒。
作者简介
夏家红
关键词:健康教育 胸腺外科 护理 应用
胸心外科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而得到新兴发展的一门重要临床医学专业[1]。胸心手术过程复杂且风险较大,如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手术效果会事半功倍。胸心外科包含心外、胸外两类疾病多种病例,且病情发展迅速凶险,病程长,药物使用频繁。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胸心外科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针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康复是现代医院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和责任之一[2]。本文在健康教育在胸心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胸心外科手术患者20例,按目的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例。研究组男4例,女6例;年龄24~56岁,平均(32.13±3.45)岁;文化程度,小学2例,中学4例,高中以上4例。对照组男3例,女7例;年龄25~65岁,平均(27.16±4.56)岁;文化程度,小学3例,中学5例,高中以上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对疾病发病认知及治疗配合度。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常规健康教育,常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入院指导,患者入院后,对其发放胸心外科诊疗手册,将病区格局、主治医师、主管护师、科室负责人介绍给患者及家属,对其介绍相关疾病知识、注意事项,对家属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正确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健康教育。具体如下:(1)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评估,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文化层次、接受能力、配合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根据患者的评估报告表,有针对性的选择宣教材料和宣教方法,可制作墙报、宣传手册和宣教卡、宣教视频等材料,通过口头讲解,书面教育,观看视频,演示、多媒体及互联网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言传身教。(2)对患者及家属在药物作用、锻炼方法、饮食护理、管道护理、活动护理等五个方面,采用CICARE标准化的沟通模式进行床边宣教,让患者或家属重复宣教的重点,以增强患者的对宣教的记忆,适当进行评估。(3)在饮食方面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患者逐渐从流食、半流食到固态饮食过度。多食用含有纤维素的谷物以促进肠道的运动[3]。(4)指导术后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如脚踝运动,抬臀运动,蹬车运动等方法,指导其正确的呼吸道管理,如咳痰、敲背的方法,护士要根据不同患者情况具体分析。(5)对出院患者定期电话跟踪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病情恢复情况,告知其复查时间及恢复期间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的顾虑,使病人处于可接受诊断治疗的最佳精神状态。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满意率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每组患者数×100%。(2)对比两组患者对对胸心外科疾病发病机制的认知、胸心外科手术治疗知识的认知及胸心外科治疗的配合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
研究组的满意度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对疾病的发病认知及治疗配合度对比
研究组对胸心外科疾病发病机制的认知、胸心外科手术治疗知识的认知及胸心外科治疗的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疾病的发病认知及治疗配合度对比(±s)
3 讨论健康教育是以身心护理、健康指导和院外指导为一体的护理模式,是以患者及家属为主要对象,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增进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帮助建立健康行为的过程[4]。传统健康教育方式以口头教育为主,由于内容反复,健康教育时间短,导致患者对所宣讲的内容接受能力差。由于患者文化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一概而论的宣讲方式会导致健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5]。
优质健康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中患者被动学习的局面,受教方在接受第一次宣讲学习之后,可主动对疾病知识进行学习,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6]。优质健康教育在原有口头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了药物说明、图文介绍、纸质宣传、网络平台和视频宣传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模式,大大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接受能力[7]。
针对胸心外科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体现在术前及术后8h两个主要时段。术前由于患者自身疾病的影响,容易对医院的环境进行抵触,产生焦虑、抑郁等缺乏安全感情绪,可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及时的心理疏通来缓解。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预防意识能力,戒烟戒酒,提高生活质量。优质健康教育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病人健康,使病人生活自理。护理是一个整体,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就形成一个整体的护患关系,二者不能分离。
本文结果表明,研究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对胸心外科疾病发病机制的认知、胸心外科手术治疗知识的认知及胸心外科治疗的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高玲[7]等人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对胸心外科患者实施优质健康教育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可全面促进患者对疾病发病的认知,提高治疗配合度。
参考文献
[1]石娜,高姣.基于全媒体理念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心外科手术患者呼吸功能训练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2):193-196.
[2]李雪凤.心胸外科微创手术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8):115-115.
[3]殷小红.探讨健康教育在胸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194,196.
[4]高琼.心胸外科健康教育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建立和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7):95-95.
[5]蒋邯晖.心胸外科健康教育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建立和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4):163-166.
关键词:颅脑损伤;昏迷;针刺;康复
中图分类号:R651.1R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349(2012)12147103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致死致残的一大主要原因。随着现代重症监护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得以生存。但是其中很多患者处于长期昏迷或严重意识障碍阶段,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院采用早期针刺腧穴与康复运动双因素交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入选标准:①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②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8分,持续昏迷时间≥24h。③在伤后或术后24h~72h,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加重。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脑外伤史、脑部疾病史;②外伤前有精神病史或吸毒、长期嗜酒史;③合并四肢骨折、胸腹联合伤、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④病情不稳定,有呼吸、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患者;⑤年龄60岁者;⑥长期昏迷及严重认知障碍者;⑦治疗期间再次手术或死亡病例。
1.2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95例,女25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7岁,平均(33.38±12.65)岁;其中车祸致伤86例,打击伤10例,高处坠落伤24例。本组病例开颅手术72例,其中开颅清血肿32例,去骨瓣内外减压22例,钻孔引流13例,颅骨骨折复位5例,其余均采用保守治疗。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年龄相近(相差≤5岁)、损伤部位相近、病损程度相近(GCS评分)三个因素进行配对,再随机分为综合组、针刺组、康复组、对照组,每组30例。4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具有可比性(P>0.05)。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止血,护脑,降颅压,维持呼吸和循环,有手术指征者进行手术治疗等)、常规护理(翻身,拍背,肢体功能位摆放等)。所有患者在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加重24h~72h后进行GCS评定,并开始纳入治疗、观察。综合组在原治疗基础上早期开展针刺腧穴和康复运动治疗;针刺组加用针刺腧穴治疗;康复组加做康复运动;对照组不针刺、不做康复运动,继续原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和护理。
1.3.1针刺腧穴的方法主穴:头部取神庭、本神、百会、四神冲、头维、率谷、脑户、脑空、天冲、玉枕、天柱、哑门、完骨、翳风、术区边缘头皮组织或术后损伤组织的体表投影处等;肢体选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神门、劳宫、合谷、中渚、十宣、血海、梁
1)为广东省深圳市科研基金项目(No.200703161)丘、足三里、三阴交、解溪、昆仑、太冲、涌泉等。面瘫配攒竹、迎香、下关、颊车;眼睑下垂配阳白、丝竹空、太阳、四白;有肢体瘫痪的适当增加瘫痪侧肢体穴位。以上穴位交替使用,头面部每次取穴不少于10个,四肢亦不少于10个。一般要求头穴长时间留针2h,每日1次,1周5次,每30min捻转1次,每次1min,频率>100r/min,体针留置30min即可拔除,让患者带头针进行康复运动或自由活动。
1.3.2康复运动方法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进行“一对一”的系统康复训练,每日1次,1周5次,每次60min。主要内容包括:①对昏迷或低意识状态的患者进行声、光、电等刺激,按摩肢体肌肉关节,进行良姿位(抗痉挛的良好)的摆放,关节的被动活动等。②已经有意识的患者除按摩和被动运动外,开始进行需配合的主动功能训练,如:床上翻身坐起、直立床站立、坐位转移、言语吞咽功能等训练。③后期进行站位平衡、重心转移、步行及双手精细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1.4评价方法GCS评分是脑外科医生、护士的每日(危重病人达到每小时1次)要测的基本生命体征内容。康复医师把每天病人治疗前的GCS评分直接记录在案。观察4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意识障碍的减轻和意识恢复的快慢情况。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治疗前后评估值的差值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3讨论
3.1颅脑损伤后早期促醒的意义颅脑损伤引起的长期昏迷与脑干网状结构受损,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障碍,脑组织微循环改变和大脑皮层受抑制有关。颅脑损伤后的昏迷不仅造成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肢体运动,容易形成压疮、肩周炎、肩关节半脱位、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而且由于不能主动进食、调控呼吸、排泄二便,长期依赖输液、鼻饲、导尿等,容易导致内环境紊乱、坠吸性肺炎、急性胃黏膜病变、萎缩性胃炎、泌尿系感染等发生。部分肥胖患者仰卧位舌根后坠阻塞气道,侧卧位呼吸不畅,昏迷状态又不会进行有效咳嗽排痰,后来只好留置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太长也不行,最后只好改为气管切开,切开了气道外敞,插管长时间压迫气道黏膜,又频繁吸痰,更容易导致肺内感染,气道黏膜也频频溃烂出血。一个呼吸系统问题就往往搞得神经外科和监护室的医生团团乱转,捉襟见肘,而病人的整体状态只能是越来越差,离恢复神志愈加遥远。郑佳坤等[1]曾统计过在9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中有402例做了气管切开,其中192例发生肺部感染,48例因此死亡。本研究中4组患者临床康复的速度和状态出现明显差别,不在于原发病情的轻重差别,主要在于持续昏迷易造成病人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呼吸系统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各种并发症,加重了病情,而被早期促醒的患者能配合进食、排泄、咳嗽、咳痰、主动运动等,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在患者昏迷的早期进行促醒治疗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状的发生,而且患者自我意识的恢复又是进行有效肢体感觉、运动及语言等功能康复的前提。
3.2意识障碍的评估―GCS昏迷量表GCS昏迷量表包括睁眼反应、运动反应和语言反应3个项目,总分最高15分,最低3分。是1974年英国神经外科医师Teasdale和Jennett为颅脑外伤患者设计的,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脑损伤昏迷患者昏迷严重程度的评估,是当今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最熟悉、最常用的量表,其评估贯穿于重症脑损伤患者的每日、每时的治疗、观察、护理中。高岱全等[2]通过不同昏迷量表对急性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预后的预测研究,证实GCS昏迷量表在预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评估上准确率及辨别力极高。目前,尽管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信息,但GCS昏迷量表作为对意识障碍患者最基本的评估工具,具有简单易行、无创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在早期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临床意义。
3.3针刺腧穴改善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西医机制目前国际上一致强调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应从急性期介入。损伤的神经元虽然不能再生,但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新组织能力的可塑性[3]。脑损伤后急性期脑水肿明显,患者的颅内血流呈持续低灌注,低循环状态;另外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在恢复期坏死的脑组织周围尚存在相当范围的可逆性损害区域,这些区域脑组织因长期血流灌注不足而丧失功能,处于休眠状态。现代医学已经证实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在针刺治疗时,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活动增高,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4]。而且针刺还能促进患者清醒,改善脑组织氧代谢,平衡脑细胞内环境,减轻其自由基反应,从而保护血脑屏障,延缓并减轻脑水肿形成和发展[5];针刺可以刺激平时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突触渐渐降低激发阈值,被活化形成新的功能突触与神经环路,代偿受损的功能区。脑功能重塑的代替论在大量研究和临床观察中提出了在脑中存在着一种相同的基础环路,可分别为许多不同的神经行为所使用。脑损伤后,其周围组织经过训练可代替受损部位发挥功能;一侧脑组织受损,其功能可通过对侧脑功能替代。因此,脑外伤患者即使开掉了大骨瓣切除坏死了大量脑组织,积极针对剩余脑组织进行针刺治疗依然意义重大。总之,针刺腧穴能显著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增加受损局部的血液供应和含氧量,提高神经细胞兴奋性,有效调整损伤引起的脑干神经组织功能紊乱和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障碍,解除大脑皮层的抑制状态,促使大脑皮层功能正常运行和缺损区功能的重建,对昏迷患者恢复意识和以后各种功能康复意义重大。
3.4针刺腧穴改善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中医机制中医认为,意识由“神”派生,随神所遣,可导气出入,是调节神形相合稳定的要素。暴力伤脑后,气血升降失调,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致神无所附,肢无所用。针刺腧穴可通过其穴位自然聚气和增强经络感传的作用,使气逐渐恢复顺畅运行,从而带动原本藏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中的神识和因外伤而溃散在机体的部分神识能重新聚合为一个相对完整、有功能的“神”。只有长时间地留置针刺,通过腧穴中针的自然聚气和感传现象,才能使针刺调气、针刺调神做到有聚有散,任其自然,不刻意追求,这样患者逆乱的意、气才能在长时间的多次磨合中达到自然相随,重新做到形神统一,恢复意识神志。
3.5康复运动对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改善作用丰富的外部环境刺激及肢体主、被动活动等正规、系统的康复训练也有利于患者意识水平的恢复[6]。康复运动就是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感觉输入,抑制或促进运动输出的过程。这种正常而有效的运动实践不但有利于患者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的恢复,而且可促进神经系统在力学上的整合[7]。肢体活动也可使相应皮层血流量增加、流速增快,这给神经元的突触再生和功能重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8]。
3.6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针刺的操作要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针刺的操作要点主要是三点:①避开术区;②针刺多、深、手法刺激大;③留针时间长。由于脑外科大多都经历手术、包扎、引流等操作,有的甚至术后已去除了大骨瓣,患者及大量坏死脑组织,因此无法按已定区域或经络取穴。临床上对脑损伤患者头部取穴一般不要求取穴准、全,或患侧取穴、循经取穴等,而要求避开术区,在术区边缘、面部、健侧等针刺,闭合性损伤也可以按条件分区取穴。针刺部位虽要求不严格,但要求针刺多、深,留置时间长,刺激量大。颅脑损伤术后常有在额颞顶部开颅去骨瓣减压的,甚至有双侧减压的,这样的患者手术区没有骨瓣保护,头皮下形成大面积疤痕,有的甚至其下脑组织已经缺如,只是由脑脊液填充着,因此针刺对必须避开术区。另外头部皮肤肌肉骨骼没有运动功能,长时间留置头针,不会影响患者活动,即使卧床,在床上翻滚也不会发生针具移位、弯针、断针等并发症,其下有颅骨保护也不会损伤重要脏器。卧床时头顶部可以留针,额、颞、枕部也可选择针体与床平行角度进针,这样即可实现长时间留针。
本研究设计早期针刺与康复运动双因素交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实验结果证实针刺腧穴、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障碍均有促醒作用,只是针刺促醒作用强,起效快捷,疗效显著,康复运动促醒较弱,起效缓慢。两者结合可以彼此协调,互相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早期开展针刺及康复运动能明显缩短其昏迷时间,减轻意识障碍程度,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郑佳坤,林小聪,蔡玮,等.重症颅脑外伤的救治与意识障碍的康复(附960例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5):498499.
[2]高岱全,宿英英,张运周,等.不同昏迷量表对急性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预后的预测[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6(12):620625.
[3]朱镛连.脑损伤的恢复与修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7(10):385386.
[4]单爱军,尹卫,贾少微,等.针刺对严重脑损害昏迷患者疗效的量化研究[J].广东医学,2002,23(3):248250.
[5]赵永烈,刘强,史海霞.针刺对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三磷酸腺苷酶影响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4):546548.
[6]陈广城,俞钻,毛雅君,等.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武警医学,2009,5(20):4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