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儿科医生必备知识

时间:2023-09-19 18:51:52

导语:在儿科医生必备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儿科医生必备知识

第1篇

遇到孩子突然生病,38.46%的人会马上带孩子去医院。

面对医生,许多问题想问却张不开口。因为:84.24%的人担心问多了,医生不耐烦;26.86%的人觉得看病的人太多,担心后面的家长有意见。

带孩子看病过程中,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

82.98%的人走出医院的大门之后,才想起来应该问医生的问题还没--有问;

60.40%的人在家已经想好的问题,一面对医生,就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62.30%的人孩子生一次病,最多的时候去过2~3家医院或看过2~3个医生;

48.68%的人从医院开了一大堆药,回家后发现许多药家里就有;

39.09%的人以为孩子的病不轻,但医生却说没事,结果没有经过特殊处理,孩子自然就好了;

21.69%的人在医生告诉他回家后怎么给孩子吃药,怎样护理时,当时好像全都记住了。可回到家里却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鸣谢/新浪网亲子中心)

带孩子看病,儿科医生导航

孩子明明烧了两三天,医生为什么还说不要紧?要不要换家医院去看看?是不是挂个专家号?输液会不会让孩子好得快一些……太多的问题,你都希望能找到正确答案。

带着家长的这些困惑,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儿童医院保健科原主任刘纪平大夫,看看她是如何解答的。

刘纪平

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原主任、主任医师,特级专家,《父母必读》杂志儿童健康医学顾问。196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医疗系,有着16年的儿科临床和21年的儿童保健工作经验。

Q1平时家长怎样才能知道孩子是不是生病了?

A孩子生病总会有一些征兆,可以通过吃、喝、拉、撒、睡来观察。比如观察孩子的尿是黄色的还是橘色的?拉的是稀便还是黏液便?这些都很容易观察到。但很多时候孩子大小便之后很快就冲掉了,家长可能也不注意。还有睡眠,孩子是嗜睡、烦躁、夜惊,还是不睡?这些都提示我们孩子可能潜藏着各种各样的疾病。很多时候孩子是跟老人或保姆睡,妈妈可能就注意不到。

这一点,日本妈妈做得很好。她们每天都要记录孩子的体温,吃什么、吃了多少,出去玩的时间多长,甚至穿多少衣服都要记录。这样,孩子一旦出现异常就很容易判断。但我们好像很忽略这种平常的观察记录,反正孩子能吃能睡能长体重,就觉得没事儿。其实,孩子一些微小的变化,有时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Q2家长自己如何判断孩子病情的轻重?

A孩子患急重症有一些特殊表现。如嗜睡,你解开孩子的衣服,他也没什么反应。吃的方面,小的孩子不吃奶,大一些的孩子不喝水,或者一喝水就呛。还有其他一些很容易观察的病症,如高烧、抽搐等等。

比如,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有以下几个基本的判断标准。

呼吸道疾病:在安静状态下数呼吸,2个月以下小儿≥60次/分钟,2~12个月婴儿≥50次,1~5岁小儿≥40次,可能有轻度肺炎。重度肺炎由于肺部炎症较重,呼吸困难,会出现胸凹陷。观察孩子有没有胸凹陷,打开衣服,看看孩子吸气时胸下一巴掌的位置有没有往里凹陷。

消化道疾病:最常见的是腹泻,容易导致脱水。判断脱水有一个简单易记的小口诀:两口两眼一弹囟。两口是指口渴、口唇黏膜干燥;两眼是指眼窝凹陷,哭时没眼泪;一弹囟是指皮肤的弹性差(在肚脐旁大约3指的地方捏一下,马上放开,数1、2,皮肤没有展开)和囟门凹陷。这些都是脱水的表现。

Q3什么时候需要带孩子去医院,什么时候在家护理就可以?

A家长往往一见孩子发烧、拉肚子就急着上医院。其实应该静下心来先自己观察和判断一下。如果是呼吸道

Q4是去附近医院的儿科就医,还是去离家远的综合性儿童医院?

A这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选择。一般的呼吸道、

Q5不知道挂什么号、看哪一科怎么办?

A家长要学会利用医院里的设施。比如很多医院设有初检处,那儿的护士一般都是经验非常丰富的。你到医院之后可以先去初检处问问,需要挂什么号、看哪一科。很多护士对哪个大夫哪方面有特长,哪个大夫什么时间出诊都很清楚。挂完号,到你要去看的那个科的护士工作台,把挂号条、病历先交给护士,需要做什么,在哪个诊室等候,都由护士安排。这样你会很踏实,不必拿着号到处乱转。要充分利用护士的就医引导作用。还有咨询台,你也可以随时去问。

Q6什么时候需要挂专家号?

A专家从医时间长,经验比较丰富,所以遇到疑难病症的时候还是要看专家。比如,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在没有神经专科的医院看一般的门诊,医生可能会很笼统地告诉你,孩子的大脑有问题。但是具体是什么问题、什么原因,可能就不知道了,这样你就会很着急。

又如血液病,一般的医院要是不能做血液的专科血图片诊断的话,可能就会误诊。

再如,肾脏、内分泌等疾病,还是要去大医院有专科的门诊看专家。

但是,一般的伤风感冒、咳嗽、腹泻,普通的儿科医生都能诊断和治疗,就不必挂专家号。

Q7孩子夜里突然发烧怎么办?

A 首先测体温,看看多少度。如果是小婴儿,看看是不是因为室温过高,包得太严散热不好引起的。如果是这个原因,可以通通风,解开被子或衣服,先解除物理因素。38.5℃以下可以喂点水,做做物理降温:用温水在脖子、腋下、腹股沟等散热快的部位擦一擦;要是烧得比较高,可以用75%的酒精加一倍的温水擦。 如果体温下来了,孩子能够平稳入睡,就不要半夜三更去医院,因为看急诊的人往往病得较重,容易交叉感染。但是,如果物理降温半小时后还烧得很高,或者有前面说过的急重症表现,就要及时去医院。离医院近的话,可以不吃退烧药直接去;要是离医院远,可以先吃点退烧药再去,防止路上发生抽搐。

夜里发烧的孩子,往往白天就会有所表现,如吃饭不太好,有点打焉。所以平时要注意观察孩子,不要等烧得很高了才采取措施。

Q8怎样带孩子看急诊?

A 一般地,白天你要是觉得孩子病情很重,比如体温在39.5℃以上,或者孩子特别小,都可以直接看急诊。到医院后,你可以先带孩子去初检处让护士看一下,需不需要看急诊。像儿童医院晚上10点之前有小夜班,可以按部就班地看;10点以后没有其他科,那就都要看急诊了。

最好平时对周围的医院有所了解。比如你家离医院有多远,医院里有没有儿科。白天急诊去离家近的医院看儿科就可以,半夜急诊还是去大医院比较好。因为一般的医院即便有儿科,也不一定有儿科医生值夜班。

Q9带孩子去医院,家长应

该做好哪些准备?

A 门诊中经常发现,家长用被子裹着孩子就来了,该吃的、该喝的都没带,孩子尿湿了也没得换,搞得很狼狈。所以不管多急的病,还是应该给孩子穿好衣服,带上奶、水、尿布等必备的东西。因为到了医院,不一定能马上就医,可能还要耽误个把钟头。最好平时在家里,把带孩子出门时需要准备的东西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管生病还是出去玩,随时就可以带着走,这样就会从容一些。

如果孩子腹泻,最好把孩子最近拉的大便也带上;要是怀疑尿有问题,把尿也带上。这样到了医院就能及时作化验。

Q10怎样和医生沟通,有利于对孩子疾病的诊断?

A 医生要了解孩子的病史。所以家长要清楚孩子平常是什么样的,出现异常是什么时间,什么表现。比如发烧多长时间,烧到多少度?发烧的同时有没有咳嗽、呕吐或腹泻?有时医生还要询问喂养史,孩子平时吃什么,最近一两天吃得如何?最好是让平常照顾孩子的人与医生沟通。如果平时是由老人或保姆照顾孩子,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带着去,医生可能什么都问不出来。

也有些家长知道了也不说,想看看医生的水平怎么样。其实,医生是在家长的介绍下,根据孩子的体征或当时的化验结果来诊断的。比如,你说孩子发烧、咳嗽2天,开始咳嗽没这么重,现在越来越重了,大夫就会顺着你说的过程来考虑这个病,然后再根据听诊、化验结果等来诊断。家长说得越清楚,医生诊断就越准确。

Q11输液可以让孩子好得更快吗?

A 并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输液。比如病毒性感染,一般都要有7天左右的病程,输液并不能缓解症状或缩短病程。其实输液的物质也就是水、糖、盐、抗生素等,或者加一点维生素,与口服药的成分基本上一样。如果孩子的消化道正常,吃药能起作用,就不必通过血液去供应药物。只有当孩子的全身状况特别差,或整个消化道功能都出现了问题时,才需要通过静脉输液。

用药的基本原则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做静脉输液。盲目输液既增加孩子的痛苦和家长的负担,也增加了危险性。比如出现输液反应,输液的药物、用具有被污染的可能等等。

Q12在家护理生病的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A 学会家庭护理非常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儿童呼吸道疾病和腹泻病的控制中,制定了家庭治疗3原则。

1.继续给孩子吃东西。很多家长看见孩子又拉又吐,以为不能吃东西。其实腹泻时还要让孩子吃,只是要吃软的、好消化的食物。

2.注意补充水分。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增加喂母乳次数,吃配方奶的孩子可以把奶粉冲调得稀一点。腹泻的孩子要喝一点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具体方法是:2岁以下,每次大便后喂50~100毫升;2岁以上每次补200毫升。如果已经出现脱水症状,可以每隔两三分钟喂一小勺(约10毫升),这和静脉补液的速度差不多,有利于肠道吸收,大约2~3小时就能纠正脱水,然后再按照前面的方法进行预防。要是没有口服补液盐,可自制一些糖盐水或煮一点米汤加点盐。具体做法:约20克糖,1.75克盐(半啤酒瓶盖),加500毫升水;25克米,1.75克盐,加500毫升的水煮汤。

3.观察孩子病情的变化。比如肺炎,你要观察抗生素应用的效果怎么样,发烧、咳嗽症状有没有减轻。如果症状减轻,说明药物使用得当,可继续用到5天。要是没有好转,甚至病情加重,如咳嗽更厉害了,呼吸由不急促转为急促了等等,就要及时复诊。

孩子生病,父母能够做些什么?

孩子生病,我们常常感到很无奈,但很多事情我们却可以把握:观察孩子日常的状态,观察疾病的变化过程,做好疾病期间的家庭护理……总之,在医生触及不到的细微之处,恰好需要父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里,几位家长述说了带孩子看病的经历和一些经验做法。对你是不是也有一些启发?

许碧娟,儿子何一苇,5岁半

观察孩子,积累经验很重要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一生病我就特别紧张,赶紧抱他去医院。经历几次孩子的生病过程之后,我总结出来,自己平时多观察孩子、多积累经验比什么都重要。

一次,我儿子感冒后有点咳喘,到医院去看,医生说是哮喘,把我吓坏了。我开始到处去查资料,找有经验的妈妈聊,又注意观察孩子好一段时间,觉得并没有医生说的那么严重。后来去看中医,开了点中药,吃一段时间就好了。

可能医生面对的都是多数孩子的普遍性的情况,对你的孩子的具体情况他不一定了解。但是你自己天天和孩子接触,他的饮食、生活习惯、体质状况你都非常清楚,所以一旦出现异常,你也很容易观察到。平时,我发现孩子有点流鼻涕、咳嗽,就给他吃一点中成药,病情基本上就能控制住了,不一定都要上医院。

独家小窍门:每次孩子发烧,医生都要求抽血化验。但每次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等医生开单子。等你拿到化验结果后。还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才能轮到你去看,这样太浪费时间了。后来我发现中医门诊的人很少,就先挂一个中医的号,医生很快给我开了一个化验单。我先带孩子去化验,等轮到我孩子看的时候,我就直接把挂好的号、病历和化验结果交给医生。就这样,我节省了大约半小时时间。

李华,儿子赵福霖,2岁半

边看病,边积累经验

每次带孩子看病,都希望医生能够多告诉自己一点知识,比如回家后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给孩子吃点什么等等。但是看病的人很多,你要是问的问题太多了,医生不一定有耐心回答,你自己也担心后面的家长有意见,因为带孩子来看病的人心里都非常着急。所以,我每次在去医院之前就先列出几个问题,再从中挑一两个最让我困惑的、最想问医生的问题,事先想好怎么问。然后把每次医生告诉我的那些要点记下来,一点点地积累起来。后来遇到同样的问题,自己就知道怎么处理了。比如孩子发烧了怎么做物理降温,拉肚子的时候怎么样补充水分,孩子生病期间的饮食安排等等,我都是从医生那儿学到的。

独家小窍门:常常听周围的人抱怨说,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排队的人太多,心里很烦。我都没感觉。他们都说我运气好。后来我发现,可能是我去医院的时间比较合适。因为我爱人工作很忙,所以带孩子看病几乎都是下了班以后才去的,比如下午6点钟以后才到医院。没想到这倒成了优势。因为在儿童医院,下午5~9点可以照常看病,这时候人比较少,挂号、化验都不用怎么排队,医生也比较有耐心回答你的问题。

何强伟,儿子何天宇,3岁

小毛病不必找大专家

原来孩子一生病,我就去医院挂专家号。觉得专家经验丰富,只有让专家看了才放心,而且挂号费也多不了几块钱。几次下来之后,我发现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孩子的病无非是感冒、发烧、流鼻涕。这些小毛病专家可能也不太重视,也不需要什么特殊处理,所以专家可能也觉得没必要跟你说太多。你去普通的门诊看,那些大夫说的也并不比专家告诉你的少,有时甚至还说得更

详细。

还有一点,大医院看病的人太多,每次排队挂号、等化验结果都要很长时间。听同事说,去儿研所看病的人少,几乎不用怎么排队,医生的水平也不错,也比较有耐心。后来我就都带孩子去儿研所看了,而且在那里也是看普通的门诊。

高湘,儿子杨欣鑫,1岁10个月

寻找你身边的资源

有孩子之前,我就知道儿童医院的刘大夫住在我们楼里,平时经常打招呼。有了孩子之后,我就更是刘大夫家里的常客了。孩子有一点伤风咳嗽的小毛病,我就随时去请教她。这让我们少跑很多次医院,心里也很踏实。

前一段时间孩子拉肚子,我去向刘大夫请教。她看了之后说是轮状病毒感染,告诉我不用去医院,也不用吃抗生素,在家好好照顾孩子的饮食,注意不要着凉,特别要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等等,大概一个多星期就会好了。有刘大夫的话垫底,我心里就很沉得住气。但家里的其他人看见孩子拉了几天也不见好,非常着急,就拿着孩子的大便去医院化验,结果还是刘大夫所说的那种情况。后来,真的是过了那么些天,孩子就不拉了。

我们小区里住的很多是台湾的妈妈,她们就很会打听周围的医疗资源,不知道怎么就打听到了刘大夫一家是儿科医生。平时在带孩子过程中遇到点问题,都会去找刘大夫咨询。周围有儿科医生这样的资源,感觉非常好。

更多妈妈窍门

亮亮妈:平时我会把孩子的病历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需要带孩子去医院的时候,我就不必翻箱倒柜了。

欢欢妈:每次去医院的路上,我会把孩子生病后的一些表现在脑子里过一遍,整理一下思路。这样,面对医生的时候,我就可以从容地回答。

青青妈:去医院之前,先看看家里都有哪些药。这样可以节省开支,也能避免浪费。有时候医生开的药比药店的贵很多,只要不是处方药,我就不在医院里交费,直接去药店买。

佳佳妈:每次医生说的怎么给孩子吃药,先吃什么后吃什么,很难记住。后来我就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和笔,把医生的话记下来,避免回到家里就忘了。

周围,你可以利用的资源

很多时候,孩子的情况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比如脸上长了一个小包,每天早起咳嗽三两声,最近几天不好好吃饭……你又不像前面的那位妈妈那样幸运,和儿科医生作邻居。那么,我们还可以向谁求助呢?

让我们一起来搜索一下,看看周围还有哪些力量能够帮助你、支持你?

资源之一 社区保健部门

平时,你带孩子去社区保健部门做常规检查和预防接种的时候,随时可以向保健医生咨询一些小问题。

美中不足:保健部门没有夜班,不能随时诊断和治疗孩子的疾病。在孩子真的生病要作检查化验时,还是需要去门诊找儿科临床医生。

资源之二 长辈

老人的经历和阅历都很丰富,有些传统做法对于缺乏经验的年轻父母来说,是非常宝贵的。长辈们所掌握的一些民间食疗小处方,常常能帮我们解决大问题。

美中不足:经验也会过时.而且,有些传统的方法很可能与现代医学的研究结果相悖。

资源之三 朋友

他们会非常热情地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你,在你因孩子生病而苦恼的时候给予你心理上的支持。

美中不足: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只能告诉你一些个人的育儿经验。当你问到具体病症的时候,朋友就无能为力了。除非他们是医生。

资源之四 育儿网站

这种新兴的媒体信息量非常大,查寻十分方便、快捷。有时还有专家咨询和在线聊天。而且,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网络妈咪,她们经常在网上交流育儿经验,遇到问题的时候互相帮忙出主意。你要是在网上发一个帖子,很快就会得到回应。要是正好遇到一位妈妈的经历和你相同的时候,可能对你就更有价值了。

美中不足:网站上的信息往往没有经过筛选和过滤.同一种病症可能会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所以,它在带给你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在干扰你的判断能力。因此.当你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比如需要检查和化验才能确诊的疾病,你还是要带孩子去医院。

育儿网站推荐:

新浪网亲子中心:http://www.baby.sina.com.cn

摇篮网:http://www.yaolan.com

父母必读网站:http://www.fumubidu.com.cn

资源之五 育儿书籍、杂志

家中准备一两本儿科常见病的家庭护理方面的书,或者订一份专业育儿杂志,你可以很方便地随时查看。

美中不足:书籍或杂志不可能针对个人做出个性化的诊治方案。

育儿书籍崔大夫推荐:

崔玉涛:中美合资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医生。有19年的儿科工作经验。多年来,他在《父母必读》杂志主持的“崔大夫诊室”专栏,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

西方很多国家都有家庭医生。家长遇到的有关孩子的健康问题,首先可以向家庭医生咨询,但我们国家还没有这样的条件。

经常有家长在我治愈孩子的疾病之后,希望我帮助他们解决更多与健康有关的小问题。每当这时,我就特别希望有一本书能够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自己处理一些小问题。但目前关于婴幼儿健康方面的书籍,很多都是以疾病为主线的,专业性比较强。

后来,我在美国参加会议期间,发现了一本很好的书,我把它译为《宝贝健康从头到脚》。这本书按照婴儿的身体部位来编排内容,教家长怎样从头到脚观察宝宝的健康问题。比如关于胃肠道一章中这样写道:“胃肠道起自口腔和食管,历经胃部、肠道,最后结束于。”由于涉及了这么多部位,所以出现的问题就包括喂养、吐奶、腹泻、便秘、幽门狭窄、生长障碍等内容,而每个问题都从以下6个方面给予了细致的回答:

――婴儿体内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父母应该做什么?

――何时应向医生请教?

――应进行怎样的检查?其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

――有哪些治疗方法?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哪些?

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家长就非常清楚该怎样观察孩子,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如果去医院的话需要做哪些检查,有哪些治疗方法等等。

这本书已由北京出版社《父母必读》杂志出版。

第2篇

    美国是在19世纪后期才建立起注册医师制度,而推动这项改革的最大动力是以抗菌术和麻醉术的发明、细菌学的建立、免疫反应的发现和X光技术应用为代表的医疗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具有坚实而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的医生,才能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这一时期,一批从欧洲归国的医学生将系统的临床课程、学校与医院的协作、医生职业的专门化等新观念带回美国,领导了按照欧洲标准改造美国医学职业的运动,如成立于1877年的伊利诺伊州健康协会就率先倡导提升医学教育水准。1883-1889年间,该协会发表了5篇报告,对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教育水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医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已获得过高等学校的学位;医学生医学课程的设置至少应包括两门解剖课以及医学导论在内的10门学科;医学生医学课程的学习至少3年,还须通过由外部进行的考试才能毕业。同一时期,成立于1876年的美国医学院校协会提出了类似的标准。伊利诺伊健康协会的倡议被各州纷纷响应,1891年,一个由各州考试和颁证委员会组成的全国联盟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医学课程的规范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0世纪初,美国医学会也加入到提升职业标准的运动中来,1905年,美国医学会成立了一个医学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和美国医学院校协会创立一套关于教育和注册的标准,这个标准后来成了评价全国医学院校的综合指标[3]。19世纪90年代,随着民权运动兴起,民众要求政府在提供公共福利,保障公共卫生方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成立工会的运动风起云涌,也催生了各种医学团体的形成。这两种因素也构成了美国医学职业社会化进程的大背景[4]。

    西方社会医学职业化除了与大学教育相联系的注册制度外,随着科学的进步,其职业的分化也逐步推进,最先开始的是内外科的分离。如16世纪的英国,医学行业是一个等级分明的圈层结构,其核心和最高层是少数具有大学学位的内科医生和人数更少的且通过某个大学考试后获得行医执照的外科医生,他们可以在英国任何地方行医;而处于外圈和较低层次的大部分医学从业者是理发师-外科医生,他们属于不同的行会,行会法只允许他们在本地行医;而在这个行业的更外围是大量没有行医资格的江湖郎中,如一些充当助产士或儿科医生的妇女,一些杂货商-药剂师———他们除了配药外有时也行医。1518年,亨利Ⅷ世国王的御医,毕业于牛津大学并拥有帕多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ThomasLinacre创办了内科医生法人团体(coporation),该团体获得国王授权,拥有在全英国举办考试和颁发执照的权力,并对伦敦周围7英里范围的行医活动和药事活动拥有监督和控制的权力,该团体于1551年成为伦敦皇家内科医师学院。同年,外科医生也效仿内科医生成立自己的团体。亨利Ⅷ世的外科医生ThomasVicary,Maidstone联合英格兰所有的外科医生行会,组成一个法人社团,并于1540年获得国王的授权可以在伦敦地区对无照行医者进行处罚,并且每年可以接受4名死刑犯人的尸体用作解剖研究。外科医生与理发师职业正式分离是在200年后才完成的,但从1540年起,外科医生就不再从事理发师工作,而理发师也被规定除了进行牙科手术外不得进行外科手术。早期的药事活动是由杂货店主兼营的,那些从事药事工作的杂货店主们除了配药以外,也为患者提供部分医疗服务,如为患者诊断、开处方。17世纪,药剂师职业与杂货店主职业逐渐分离。1606年,药剂师们组建了一个与杂货店主行会有所不同的组织———药剂师协会(SocietyofApothecaries),11年后,在国王詹姆斯Ⅰ世的授权下,这个组织与杂货店主行会完全分离,但药剂师从事医疗服务的行为却受到内科医生的强力抵制。18世纪以前,内科医生的教育是学院式和等级制的,他们往往在行医之前就已获得了大学学位,而外科医生和药剂师则是学徒制的。随着外科医师与理发师行业、药剂师与杂货店主的分离,学校教育逐渐面向药剂师和外科医生,并成为获得相应从业资格的必备条件。1763年,WilliamHunter创办了包括博物馆和图书馆的解剖学校,以提供高水平的化学、外科和内科课程。

    19世纪早期,很多杰出的医学家就是在这所学校接受的医学教育。另一方面,牛津、剑桥等大学医学院虽然授予文凭并颁发执照,但是这些学校教学内容陈旧不堪,脱离实际,以至于每一个有志从事医疗职业的学生毕业后都要到爱丁堡大学再学习其它课程并在伦敦的医院工作一段时间,以获得更新的知识和能力。18世纪,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革命的推进,西方社会对医学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许多未经过学校教育的外科医生和药剂师进入到医疗市场。另一方面,富人对医生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造成医学行业中的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之间矛盾丛丛,尤其是1789年,一场严重的伤寒流行造成医学服务人员严重不足,曼彻斯特的医疗管理当局试图招募药剂师和外科医生,以增加医生的数量,这一举动激怒了内科医生。1794年,Percival撰写名为“医学伦理学”的小册子,呼吁对医疗行业进行改革并强调医疗服务的规范性。1815年,药剂师推动了药剂师法案的立法,该法案规定了药剂师对内科医生的从属地位,但该法案增强了药剂师协会的权利。该法案规定所有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药剂师必须经过5年的学徒学习并通过药剂师协会组织的解剖和生理两门基础课程和两门医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考试,以及在协会承认的医院里经过至少6个月的见习后,才能取得执照和行医。法案还授权协会对违反者进行处罚[2]。该法案的设立提高了药剂师地位,也赋予药剂师全科医生的身份以从事医疗服务,而那些没有取得药剂师协会颁发的执照,即使有医学学士学位的人也不能从事药剂师职业[5]。1800年,旧的外科医生公会(Companyofsur-geons)改组成皇家外科医师学院。拿破仑战争使军队对外科医生的需求大增,而外科医生也在这场战争中受到更好的理论和实践训练,他们不再满足于在医学等级结构中处于较低的地位,要求至少与药剂师的地位相当。他们与药剂师协会达成私下协议,按照药剂师规则提升他们的执照和地位。1823年,皇家外科学院设立了外科医师国家考试,以获得皇家外科学院会员资格(MRCS)。许多年青人不仅希望成为皇家外科学院的成员,还争取获得药剂师协会的执照(LSA)。这样,“内外科医生”或全科医生就应运而生了,后来英国皇家内科学院也颁发内科医师的执业执照(LRCP),其级别高于LSA[5]。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英国在初级保健服务和医院专科服务之间划定了明确的界线,前者由全科医生提供,后者由专科医生提供。1911年,英国通过“国家卫生保险法案”,创立医疗保险系统,以保证全科医生的存留[5]。

    西方社会药剂师的执照一直是最通用的资格证书,药剂师的规则也一直被“内外科医生”遵守,但随着19世纪科学的进步以及大学教育的改革,师傅带徒弟式的学习方法已然过时,学徒制渐渐让位于医学院教育。受过教育的新一代医生比那些传统方法培养的行医者有着更全面的知识和更强的竞争力,他们希望清除那些无资质行医者以提升医学职业的声誉。因此,他们要求由一个权威的颁证机构来认证医学资质,让持证者可以在全国任何地方从事医学工作,并将没有资质者排除在行业之外。于是,追求更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富裕阶层、在爱丁堡受过教育的年青内科医师、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并且感受到无照行医者带来威胁的外科医师和药剂师,成为推动医学改革的。19世纪中期的霍乱大流行,促进了医学教育的改革。1858年,英国通过了新的医学法案,成立一个颁证机构———医学教育和注册委员会(GeneralCouncilofMedicalEducationandRegistration),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大学和各种医师、药剂师的组织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个强有力的机构现在被称为全科医疗委员会(GeneralMedicalCouncil),其成员均来自各机构和大学,隶属于枢密院,其职能是确保申请者只有在经过适当的课程学习和临床训练之后,才能获得注册资格。1858年所制定的法案初衷是保护公众的利益而不是保证医生的利益,但它最终将医学从一门谋生技艺转变成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让医生也从该法案中受益[2]。医学专业知识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医学职业的分化,到19世纪80年代,伦敦至少有6个专业协会,包括外科、眼科、皮肤、妇产科、神经科和耳鼻喉科协会,而在纽约,也成立了皮肤、产科、法医等协会[5]。

    医学职业的分化和各种医学团体的成立,对于协调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医技关系、医学行业与社会其它行业的关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对这些方面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探索,则逐渐演变成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20世纪上半叶,“科学医学”成为一种现代职业。高门槛、必修课、严格的执业资格、高品质生活、强有力的社会建制以及良好的公众形象成为这一职业的特征。现代医学的发展、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公民社会的形成,导致大量资本涌入医疗保健市场。新的诊所、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医学校建造起来。另一方面,与医学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相适应的社会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医学的建制化趋于成熟。这不仅极大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增进了社会对医学职业的普遍尊重。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则极大的促进了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医疗行业在努力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面临着严格自律,维护职业声誉,提升职业形象的艰巨任务。西方社会医学职业社会化的进程,为我国执业医师制度的建立和医学社团的发展提供了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