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

时间:2023-09-19 18:51:53

导语:在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

第1篇

[论文摘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意义重大。随着电网的不断互联和电力市场的逐步实施,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更加复杂,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分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的相关对策。

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有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分析方面出现了许多亟待探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力系统中的数据利用

电力系统的数据包括数字仿真数据及系统中各种装置所采集的实测数据,例如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各种仿真软件仿真生成的数据。然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数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仅仅是全体数据所包含信息量的极少一部分,隐藏在这些数据之后的极有价值的信息是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发展规律及内在的联系,对电网调度人员来说,这些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定量显示

随着电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系统将运行在其临界状态附近,此时安全裕度变小,调度人员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全局安全稳定性的本质,找出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内在本质及对其发展趋势的预测,同时,我们还需要使用浅显易懂的信息来定量估计系统动态安全水平,估计各种参变量的稳定极限,同时使用更多的高维可视化技术,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演化过程进行可视化和动态分析、模拟。为调度人员创造一个动态的、可视化的、交互的环境来处理、分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问题。

(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

由于电力系统的扰动类型极其复杂多样,无法完全预测,调度人员需要更多的专家、更有价值的信息来预测及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对安全稳定评估算法的实时性、准确性及智能性提出了挑战。

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为解决上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系统可能运行空间所蕴含的规律,并使用不断积累的实测数据直接对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进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单凭人力已无法完成这种数据分析任务,为此,研究新的智能数据分析方法,更多地用计算机代替人去完成繁琐的计算及推导工作,对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数据仓库技术有效利用电力系统中的大量数据

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它就像信息工厂的心脏,为数据集市提供输入数据,数据挖掘等探索。

数据仓库具有如下四个重要的特点:(1)面向主题:主题是在一个较高层次上将数据进行综合、归类并进行分析利用的抽象。面向主题的数据组织方式,就是在较高层次上对分析对象的数据的完整、一致的描述,能统一地刻画各个分析对象所涉及的各项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2)集成的:由于各种原因,数据仓库的每个主题所对应的数据源在原有的分散数据库中通常会有许多重复和不一致的地方,而且不同联机系统的数据都和不同的应用逻辑绑定,所以数据在进入数据仓库之前必须统一和综合,这一步是数据仓库建设中最关键、最复杂的一步。(3)不可更新的:与面向应用的事务数据库需要对数据作频繁的插入、更新操作不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所涉及的操作主要是查询和新数据的导入,一般不进行修改操作。(4)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仓库系统必须不断捕捉数据库中变化的数据,并在经过统一集成后装载到数据仓库中。同时,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也有存储期限,会随时间变化不断删去旧的数据,只是其数据时限远比操作型环境的要长,操作型系统的时间期限一般是6090天,而数据仓库中数据的时间期限通常是5-10年。

(二)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电力系统中潜在的有用信息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数据挖掘的功能和目标是从数据库中发现隐含的、有意义的知识,它主要具备以下五大功能:(1)概念描述。概念描述就是对某类对象的内涵进行描述,并概括这类对象的有关特征。概念描述分为特征性描述和区别性描述,前者描述某类对象的共同特征,后者描述不同类对象之间的区别。(2)关联分析。数据关联是数据库中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可被发现的知识。若两个或多个变量的取值之间存在某种规律性,就称为关联。关联可分为简单关联、时序关联、因果关联。关联分析的目的是找出数据库中隐藏的关联网。有时并不知道数据库中数据的关联函数,即使知道也是不确定的,因此关联分析生成的规则带有可信度。(3)聚类。数据库中的记录可被化分为一系列有意义的子集,即聚类。聚类增强了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是概念描述和偏差分析的先决条件。聚类技术的要点是,在划分对象时不仅考虑对象之间的距离,还要求划分出的类具有某种内涵描述,从而避免了传统技术的某些片面性。(4)自动预测趋势和行为。数据挖掘技术能够自动在大型数据库中寻找预测性信息,以往需要进行大量手工分析的问题如今可以迅速直接地由数据本身得出结论。(5)偏差检测。数据库中的数据常有一些异常记录,从数据库中检测这些偏差意义重大。偏差包括很多潜在的知识,如分类中的反常实例、不满足规则的特例、观测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的偏差等。

(三)运用基于风险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增强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

基于风险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首先对评估系统的暂态安全风险逐个元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给出相应的风险值。这种评估方法不仅可以分析稳定概率性,也可以定量地分析失稳事件的严重性,即事故对系统所造成的后果。它能有效地把稳定性和经济性很好地联系在一起,给出系统暂态稳定风险的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输电线路的传输极限,这将有利于增加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建平、陈峰,《福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研究》,载《福建电力与电工》2001,4.

第2篇

关键词:电网;安全;稳定;控制;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超高压及远离距输电线路和大容量发电厂正在建设及投入运行,同时也带来了电网安全稳定方面的问题。若电网不稳定,通常会导致大面积的停电,造成严重的国民经济损失。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性最重要的保障就是要具备有效的安全控制系统。当前,电网是否能在各种不同情况下持续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严重影响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旦遭到破坏,就会造成系统的瓦解,甚至大面积的停电,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当今的电网,充分的运行了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给系统的运行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由此引发了一些问题。

第一,在电力市场的发展中,电力系统通常情况下都是处于临界状态,这给调度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重新认识电力系统的全局安全是很有必要的,对电力系统本质以及失去稳定的各种模式进行研究迫在眉睫,只有充分了解了其变化规律,才能对其发展的趋势进行正确预测。当然,也应该尽量采用简易的信息,对系统的动态安全和各种参数的稳定极限进行估计。

第二,电力系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其中的不稳定类型复杂程度高,无法做到完整的预测,对于调度人员来说,应该努力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对系统进行预测,针对即将出现的问题进行控制,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评估算法的准确度,实时性以及智能性上有很高的要求。

第四,电网运行的数据包括实测数据和数字仿真数据,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此类数据所获得的信息量只是全体数据信息量的一部分,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发展规律及内在联系等更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得到显示,对电网的调度人员来说,这些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2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

如果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运行失衡,那么就会造成整个电力系统瘫痪,使大范围用户停电,不仅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更是损害了社会的利益,带来巨大的损失。随着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的普及,我们将各种先进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的管理中,此时在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又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数据提供的信息量不足

操作人员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所获取的数据有数字仿真数据、电力系统各个设备中的实测数据两个方面,获取的方式是操作人员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或者地理信息系统等方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人员所获取的数据价值不足,很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并没有掌握,而这些往往决定着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状况,从电力系统管理人员方面来讲,这些隐蔽信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2 安全稳定性的定量显示

目前,电力系统配电网的覆盖率越来越广,运行环境越来越复杂,安全裕度也逐渐减小,这给电力系统的管理人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所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之下,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探索,准确无误的探索系统的失稳原因,预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另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利用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来估量与分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3 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且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所以管理人员很难将电力系统的失稳原因完全预测,只有通过经验丰富的专家以及更有价值的数据,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而这就给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措施

3.1 研究新的智能数据分析方法

为解决安全稳定性的定量显示、控制、评价等问题,技术部门要对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管理人员一方面需要探索电力系统的运行规律,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更有价值的数据来分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仅凭个人的力量将很难完成电力系统的分析工作。据此,我们需要在工作中找寻数据的智能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技术来代替人力工作,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3.2 规范电网调度运行工作

近年来,电网的建设与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自动化系统的完善与推广都提高了电力系统配电网的现代化程度,促进了电力系统配电网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人员没有认真执行工作,操作不够合理,导致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因此,我们在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的过程中,需要将人为因素考虑在内,避免因人为操作的不合理而出现的安全事故。一般来说,在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工作交接、操作方面以及事故处理能力等方面出发,提高管理人员的处理能力以及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

第一,建立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是电网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有利于保证电网调度工作的连续性。在交接办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要求和规范将相关工作情况交接清楚,这样就可以准确及时的掌握相关工作运行情况,保障后续工作的连续性和统一性,避免出现避免漏送电及误送电等情况的出现。

第二,现场调度员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开展调度工作。现场调度员可以说是是保证电网稳定、安全及经济性运行的指挥者,运用调度操作命令改变电网运行方式、调整经济运行等。如果调度员的指令出现错误,很可能会造成电网运行的混乱,甚至会带来安全事故。因此调度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按照电力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开展调度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人身安全以及电网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科学合理的设计电网

只有科学合理的设计才可以保证电网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我国电网建设庞大而复杂,电网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调查,运行相关技术设计出科学的方案。一般来说,输电线路的设计,需要兼顾造价经济、施工方便、便于运行等原则。具体来说,在进行电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杆塔基础的设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质等情况。杆塔基础的成本较高,是整个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

3.4应用安全自动装置

安全自动装置指的是当电网系统已出现紧急状态,为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控制(见图1)。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需要有预防性设施,在电网上主要要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这样一旦有故障发生时,可以有效的切断故障部位,保证其他线路的稳定运行;其二,要确保控制装置和措施的稳定性,一旦有严重的故障发生,可以有效的进行切负荷或是切机,从而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其三,要具有可以进行效率和电压控制的装置,这样当电网有严重故障发生时,避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3.5建立电网应急机制及安全运行方案

一旦电网发生事故,不仅会给电力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生产和发展。因此为了避免电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电网事故的损失,需要增加电网安全的投入,建立电网应急机制,制定电网安全运行方案。首先要优化电力体制,实现证电网调度的统一性,这是保障电力安全的基础。由于电网安全事故难以事先预测,而且具有突发生,在短时间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要想快速有效的应对和处理电网事故,相关的企业及部门就必须在短时间内作出迅速反应,相互之间密切协作,有序的对事故进行处理,进而控制电网事故降低其来来的损失。由此可见,保证电网调度的统一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适当的减少电网运行波动,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增强电网设备线路自身的质量、性能以及抵抗事故的能力,确保发电机组在安全运行状态,充分保证电网内火电机的一次调频性能。其次,提高全网的发电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靠电源侧和调度侧的相互配合,根据完善调度侧的调频方式,增加调节手段的选择性,妥当地分配调节的负荷情况及加强调度软件技术及智能水平,以确保调频质量的一次改良,以及保证电源侧机组在配合方面合理的修正数据、调节速度、调节品质等。

结论

总而言之,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失业的支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是保证人民社会生活和经济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如果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设备或者系统等方面的故障,直接会影响到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还会给社会生活以及企业的生产都会造成损失。

参考文献

[1] 黄廷谢.浅谈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3)

[2] 文洪.浅谈自适应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11)

[3] 侯海娥.供用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8)

[4] 吕少清.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15)

[5] 滕林,刘万顺,貟志皓,李贵存,俞波,滕云.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时紧急控制的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01)

第3篇

关键词 继电保护 供电系统 安全可靠性

中国分类号:TN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1-045-02

电力供电系统的安全性是保证用电安全,保障经济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本身的运行,同样关系到送电范围内的厂矿、企业、居民能否正常用电。同时由于电力系统具有较强的连通性,电力系统内部的任何一个障碍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而我们必须切实做好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问题。

一、供电系统的现状

就目前而言,电力系统包括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五个环节,五个环节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共同促成了电力系统的稳定。但事实上,由于这五个环节不总是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完成的,输电要跨越辽阔的地区,同时电力系统要与不同的设备进行连接,从而增强了其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导致电力系统的零故障率难以保证。110KV供电系统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不仅关系到系统自身的运行质量,而且关系到其送电范围内广大的用户能否正常及时的用电,其对送电范围内经济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担当着重要的能源保障任务。因此110KV供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必须全面遵守国家的有关标准和规范,以及相关地区的具体规范标准。110KV供电系统中包含着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二次系统相对于一次系统较为复杂,二次系统包括了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和二次回路。继电保护装置是在供电系统中用来对一次系统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由继电器来组成的一套专门的自动装置。合理的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设置对确保110KV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继电保护的原理

继电保护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保护,继电保护装置能够监控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发出提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及时处理,或由保护装置自动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可能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了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的变化以及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发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等条件。电力系统要求为其提供安全保护的继电装置具备以下性能:

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为保证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启动与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的选择性,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

灵敏性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有具体规定。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实现。

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

三、继电保护的效能

1,保证继电系统的可靠性是发挥继电保护装置作用的前提。

继电系统的可靠性是发挥继电保护装置作用的前提。一般来说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主要由配置合理、质量和技术性能优良的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正常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来保证。

2,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作用。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点:

(1)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

(2)对电力系统的不正常工作进行提示。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第4篇

关键词 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

中图分类号 TM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259-02

现如今,国家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供电的要求越来越高,强调供电的质量与安全,一旦发生短暂性的停电或电压变弱引起的波动等问题,会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也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和损失。为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各个供电企业都纷纷优化与重新配置自身的配电体系,强调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应强调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调试,借助自动化监控平台审查各个部分设备的运行状态,旨在提升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1 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的相关概述

1.1 目的

变电站自动化调试工作的开展,其目的较多,但都是达到保护电网系统安全的目标。其一,旨在检查对调度信息、信息传输、自动化终端装置等方面的信息参数是否正确、严谨;其二,旨在检查与核实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是否较为安全,是电力系统运行的最终目标;其三,对系统中各项设备的规格、参数等是否具有统一性,且系统各部分的功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与相关规定,各类设备的连接是否科学、合理等。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各项检查结构未能符合要求,此时,相关人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对整个电网系统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排查,及时了解变电站自动化调试中所存在的故障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和处理,能让电力系统快速回归到正规上来,进而增强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由此可知,若想增强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变电站自动化调试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发现故障,通过合理的调试与操作来解决,进而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1.2 内容

在变电站自动化调试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其主要的工作内容为实现对整个变电站系统中的设备进行自动化的调试,在该部分,调试的主要内容包含本体调试与调度联调两个重要部分。在本体调试操作中,主要涉及到遥测数据、电量采集系统通讯、保护测控通讯等的调试[ 1 ],操作内容相对繁杂,会对整个电力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调度联调操作中,会涉及到调度遥控功能、对遥测数据上传的调试、104通道等调试内容。

1.3 功能

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实现了变电站运行的自动化,其功能呈现多元化,能够及时处理好各项突发性事故。例如,当微机的保护功能出现故障问题时,要及时对电容器、变压器进行保护,及时进行跳闸或断电处理,进而保护好变电站的母线,借助高峰期降低荷载量等方式来缓解设备所承载的负荷,通过此方式能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一旦发生安全故障,会及时启动或开启备用的电源。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实现对数据信息的精确性采集,及时采集到状态量、模拟量。状态量主要涉及到变压器的分接头点、开关的隔离条件以及接地出刀闸和电路器间的状态等,在对此类信号进行处理时,可采取光电隔离的模式实现对信息的采集。而模拟量则主要涉及到变压器的温度值、回路的功率、母线的电压、电流值等参数。对于自动化系统而言,该系统主要与远程调控中进行通信上的互动与交流,进而实现对信息的采集与传送,及时采集好状态量与模拟量后,将采集到的信息及时发送至远程调控系统,一旦出现异常或故障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与解决途径,进而更好的对远程指令进行执行与操作,进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2 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的常见故障

在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自动化调试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故障问题,制约着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其一,本体调试之中,在中间部分所存在的内容较多,影响调试质量的因素较多[ 2 ],由于受到诸多不可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整个变电站在遥信、遥测等方面容易产生故障,进而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故障排除与应对上。

其二,调度与变电站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若想增强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必须做好调度端口与变电站间的有效配合[3],进而实现对重要数据的有效采集、分享与调度等,更为高效的制定各项命令。

其三,通常情况下,对于电网系统而言,直流与小电流的生产厂商较多,且各个厂家都有其各自的通讯规定与约束,且这些规定与约束会为设备的调试带来极大的困难,严重威胁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

3 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系统变电站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强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实现变电站自动化调试成为必要选择。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的实现,能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让整个电力系统重新恢复正常,以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性。

3.1 强化对远程数据的调试

电能数据终端是变电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是自动化设备的重要组成结构,是重要的电力运行载体,主要存在于计量主站、费率装置之中,旨在实现对数据的合理采集、分析、整合与处理,最终实现对数据的有效的存储与转发。

3.2 电压综合自动控制系统调试

在变电站自动化运行中,后台VQC能有效识别一次接线、系统运行模式[4],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与开展模式,必须采取一定的改善措施,及时对无功电压所设定的主要范围进行优化,借助闭锁功能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此时,用户应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对信号进行配置,还可实现对电容器的投切顺序予以控制。

3.3 故障排查顺序方法

在自动化调试中,故障排查顺序法是其中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包含顺序排查与分段排查两种。顺序排查的实施,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与顺序进行操作,对每个环节进行逐一的排查。而分段排查是从总体控制方面着手,或者从中间部分着手,及时定位故障点,进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故障问题排除。若在采集装置中,电度表在接线处存在通讯性故障,此时,开展调试工作时应采取分段排查的方式。

4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自动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电力系统变电站的运行之中,实现了变电站的自动化调试,自动化调试的效果决定着变电站在整个电网系统中的功能与存在价值。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变电站自动化调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故障,影响着电网的安全运行,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应及时将故障问题予以排除,以达到理想的自动化调试效果,增强变电站功能发挥的稳定性,以增强电网系统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倪集龙,支丙勇,张欢乐.浅谈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与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1):278.

[2]聂兰富.浅谈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与应用[J].门窗,2014(11):388-389.

第5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题;应对措施'

前言

随着电力系统的升级改造,电力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有了显著性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构建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部分,强调继电保护的有效性、合理性。近年来,随着继电保护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置得到了不断优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但是,由于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题仍比较突出,进一步强调优化与调整的必要性。本文立足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建议。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问题

从实际来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来自人为问题、设备问题及电网结构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继电保护的有效性,强调完善继电保护系统的重要性。因此,清楚地认识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是构建并完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内在要求。

1.1 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继电保护的差错

在继电保护中,由于操作人员专业性不足,进而导致人为因素的发生。首先,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在继电保护问题的处理上,难以及时有效的问题研判,及科学处理;其次,工作人员在操作中,由于工作疏忽,操作流程、规范出现偏差,进而使得继电保护失效等情况的发生;再次,问题处理不及时,存在较大的滞后性。继电保护问题的处理不及时,错过最佳的处理时间,这也是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2 继电保护设备问题突出,继电保护不到位

如图1所示,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结构图。从中可以知道,机电保护装置在继电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搭建保护机制的重要环节。但是,设备问题所致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题比较突出,很大程度上是继电保护装置中的“数据收集系统”、“微机处理装置”等的问题所致。(1)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中,由于线路无法符合主变充电的实际要求,进而导致继电保护问题的发生;(2)在装置

中,数据收集系统尤为重要。但是,数据收集系统因数据信号转换中发生故障,则会导致微机处理过程中的数据问题,影响继电保护的有效运行;(3)在继电保护装置中,触电是核心部件,一旦出现问题,则会影响工作频率、负载、电压,进而产生较大的安全性问题。

1.3 电网结构不合理,影响电力系统运行

在电网建设中,应基于实际需求,充分考虑电网后期拓展情况,进而确保电网结构的合理性。但从实际来看,电力系统存在电网结构不合理,影响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一方面,由于电网后期拓展不到位,进而在用电量不断攀升的情况之下,难以有效保障实际的用电需求;另一方面,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管理工作未能形成制度化建设,于是出现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松散等问题。

2 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应对措施

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之上。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构建中,应针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继电保护的有效性,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2.1 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依托于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素养与技能。为此,要不断地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通过人才引进等方式,引进高素质综合型技术人才,满足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建立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有效地处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题。

2.2 提高设备技术水平,建立合理的继电保护系统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构建继电保护系统的重要基础。因此,要不断提高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水平,以更好的满足继电保护的需求。首先,要基于继电保护的实际需求,选择科学合理的继电保护元器件,并严格控制其质量;其次,在继电保护设备的检测及维护中,要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并做好定期的检测工作,进而确保元器件的稳定运行;再次,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解决继电保护装置中的设备问题。如,采用参照对比法、置换法等措施,及时发现装置中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有效处理。

2.3 优化继电保护系统设置,提高继电保护作用

为了更好地构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强化对继电保护系统的优化设置,进而提高继电保护的作用。首先,设备参数等的设置,应基于实际需求,确保设备运行的有效性;其次,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特别是在设备数量、设置等方面,应尽量减少设备的数量、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再次,基于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继电保护的方式,在确保继电保护作用的基础之上,应确方式的科学合理性。

3 结束语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机制的建立,关键在于落实各方工作,特别是技术到位、设备到位,这是不断完善继电保护系统的重要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切实做到三点:一是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二是提高设备技术水平,建立合理的继电保护系统;三是优化继电保护系统设置,提高继电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连平封.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若干问题的研究[J].才智,2016(07).

[2]邵传方.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若干问题的研究[J].工程技术,2016(12).

[3]宁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探究[J].科技风,2015(06).

第6篇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运行不断完善。电力系统是人们日常生活基础建设,对社会民生稳定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一些因素,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使用电力系统调控技术,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何对影响电力调控运行的因素进行改进和处理,成为电力企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

电力调控;重要性;管理

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和我国社会民生稳定有重要的联系,因此电力系统的发展不断完善。由于技术以及自动化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相继建立。由于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技术不完善,导致实际电力调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稳定的现象。电力系统调控的不稳定,会影响整体电力系统运行质量以及电力系统的设备等,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电力调控的重要性,以及影响电力调控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完善现有的电力调控技术,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电力调控运行概述以及重要性分析

(一)电力调控运行概述以及现状分析

电力系统是居民生活重要的保障系统,电力调控是调控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监控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用于电力调控主要的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等,当电路中的电流发生故障,断路器会自动切断电源,避免电力系统整体受到威胁。目前我国对于电力系统调控技术的发展有待于完善,电力调控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因素,影响电力调控的稳定运行。电力企业对于电力工作人员的聘用没有制定标准的规范,导致电力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稳定,对后期电力调控工作产生影响。对于电力工作人员还存在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导致在电力调控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电力调控系统本身因素,导致运行质量下降。例如电力系统调控程序的错误,以及相关的质量因素,影响电力调控运行的稳定性。由于环境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例如暴雨或是刮风天气,导致电力调控运行不稳定。对于电力设备的保护管理制度不完善,使电力调控运行质量下降,影响电力系统整体电能输送质量。

(二)电力调控能够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

电力调控运行稳定,能够保障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人们家庭用电需要电力系统的支持,企业办公用电需要电力系统的支持,工业生产需要电力系统的支持,这些都需要电力系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部分地区电能供应不足,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不能及时进行监控,导致实际电力系统运行出现故障,影响实际电力系统运行。电力调控稳定运行,还能够保证居民日常用电安全。通常电力系统由于电压或是电流的不稳定,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电力调控系统中,包括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监控的设备。能够精确的检测到电力系统运行出现的错误,以及通过计算机程序能够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能够使电力系统自动切断电源,保护电力系统整体运行安全,避免电力系统错误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电力调控运行能够优化电力系统结构

电力调控技术结合自动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优化电力系统结构。传统的电力系统在进行电能传输过程中,需要对传输过程进行控制,保证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同时还需要一些其他的辅助设备,对电力传输等进行控制。电力调控能够完善现有的电力系统结构,对人员规模进行完善。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控制,能够减少人员使用数量,从而降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支出。自动化设备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缩减人员规模的同时,还能够扩大电力系统的覆盖范围。使用电力调控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由于用电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因此需要更多的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对电力系统的调控技术,应用较多的新技术。新技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同时对技术的改进有奠定基础作用。

二、电力调控运行管理措施分析

(一)从电力工作人员方面进行改进

从电力工作人员方面进行改进,能够完善电力调控运行质量。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同时对于企业内的工作人员,可以设置激励制度,结合工作情况进行激励考核,提高电力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对于电力工作人员对于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技术,应该增加模拟操作训练次数。由于大多数自动化设备都结合了信息技术的特点,而电力工作人员对于计算机操作不熟练,会影响实际设备操控。同时优化对电力工作人员的管理,使电力工作人员更具有专业性。

(二)从电力企业方面进行改进

从电力企业方面进行改进,能够完善电力调控运行质量。电力企业领导对电力调度的重视程度,与电力企业的工作质量有直接关系。但一般的电力企业领导层,对于电力调控质量的重视力度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企业领导层应该进一步提高对电力调控质量的重视程度,才能够促进员工高质量的完成调度工作。同时企业领导层对电力系统调度重视程度,会潜移默化影响员工对于电力调度的重视程度,二者具有成正比的关系。领导层重视电力系统调度,不仅需要对电力系统调控质量重视,还需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重视。对员工进行系统安全运行宣传,保证电力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同时,也要保证自身安全。

(三)从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改进

从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改进,能够完善电力调控运行质量。现有的电力调控运行管理制度存在相应的缺陷,导致电力系统调控运行出现问题。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电力工作人员交接班时间进行管理和控制,明确交接班的具体工作人员,防止在交接班时间内,出现电力系统运行质量问题。对于电力系统的监控以及对设备的查看工作,应该进行严格的制度管理。一般情况下,由于电力系统使用自动化机械设备,电力工作人员会忽略对设备的看管,造成懈怠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调控运行质量下降的问题。对电力系统设备进行合理的管理,防止环境因素造成设备运行质量下降的问题。在设备正式被用到电力系统之前,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调试,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设备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应该及时解决和处理,避免在后期使中出现运行错误。根据设备对环境的要求,进行设备管理。由于电力设备一般被使用在野外,因此应该设置保护装置,对自动化以及计算机设备进行相应的保护。

三、结语

对电力调控运行进行改进,可以从电力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方面进行改进,结合电力企业领导层对电力系统调控质量的重视程度,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电力调控运行质量得到保证,能够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以及办公以及工业生产用电需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智勇.简析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及其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7):1532-1532.

[2]刘春,胡斐.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及其优化管理[J].大科技,2016(15):67-68.

第7篇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系统;物理隔离信息安全技术;技术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现代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组成,是确保电力系统效能发挥的重要核心。在调度自动化系统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对相应的安全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隔离信息安全技术在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1.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通过非法的途径使得调度自动化系统出现通信中断、系统传输信息改变以及系统运行方式发生变化等都是目前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因此也很容易会受到计算机网络病毒,如常见的木马病毒等的影响。总的来说,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自身的安全隐患,这主要是指系统是链接到WEB服务完成的,由于WEB系统具有的身份认证功能使得无法对整个网络进行安全隔离,如果网络攻击进入到网络的某个环节,就会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另一个方面是指网络病毒带来的安全隐患,网络病毒不可控制的,并且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一旦网络病毒侵入到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大范围的传播,从而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为了确保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且在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发挥应用的效用,就必须采用物理隔离信息安全技术,提升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

2.物理隔离信息安全技术的相关应用分析

2.1物理隔离信息安全技术简述

作为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保障的重要技术手段,物理隔离信息安全技术主要是指将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与公共网络相互隔离开来,实现网络结构上的物理隔离。从本质上来说,物理隔离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内的路由器、网络服务器和相关工作站等硬件设施进行隔离保护。物理隔离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多种网络安全问题,而且还能够在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内部进行明确的界限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调度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的可控制性。

2.2物理隔离信息安全技术的技术应用分析

物理隔离技术的最大特征就是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进行相互区分,换句话说,在同一个时间节点上,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只有一个能够建立在相应的数据链接上。物理隔离信息技术的安全性技术应用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物理隔离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保护调度自动化系统内部网络不会被入侵,将相关的实际数据流和服务内容都集中在内部网络中,将外部网络当做是一个应用系统来使用,在这种方式下,即便是外部网络受到攻击,也会比较容易进行修复。其次,物理隔离技术能够有效保证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服务器不会受到IP炸弹的影响,尤其是在目前攻击效果最猛烈的DOS/DDOS的攻击,由于DOS/DDOS是从TCP/IP网络协议上的漏洞出发进行的网络攻击,被物理隔离技术分开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内部网络就不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另外,物理隔离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有效实现内容检查,这是对调度自动化系统最高的安全性要求,建立在双系统(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之上的物理隔离技术采用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网络的安全性,尤其是在内部网络系统安全性应用方面能够实现根本上的安全管理。因此,物理隔离技术必须要保证自身的技术安全,这样才能够在保护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结语

物理隔离信息安全技术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要从物理隔离信息技术本身以及相应的隔离设备等方面采取措施,不断优化物理隔离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从而有效确保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晖.基于物理隔离的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技术分析[J].机电信息,2012(30):13+15.

[2]王济意.基于物理隔离技术的安全信息交换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第8篇

【关键词】 电网自动化调度 无功电压管理 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电力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电网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从而促进电网自动化调度的发展,注重对数据采集、信息管理、调度控制等系统的应用。电力企业为了实现节能减耗,目前较为注重对电网自动化调度的无功电压管理,并采用先进技术进行促进电网自动化程度的提升。

一、电网自动化调度的无功电压管理概述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改变发电机电压及无功设备的使用情况,起到降低损耗、改善电压质量的作用。通过电网自动化调度的无功电压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损耗和电压问题,从而促进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众多的指标中,确保电网损耗的减少是最主要的目的。由于电力在供应的过程中,会需要流经配电线、及其他用电设施,因此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耗损情况,致使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害。而且如果电网线路压力过大,还极有可能造成用电施舍出现损害,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由于在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中,电力设施无可避免的会产生无功功率。所产生的无功功率对电气企业的影响较大,其主要会造成电压增大、破坏电力设备,促使电力系统紊乱等。通过对电网无偿装置的建设和管理,实现降低电网损耗的目的。

二、改善电网自动化调度的无功电压管理的措施

1、优化管理。电力企业首先要注重无功电压管理的规划,如在进行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时,就需要注重无功管理的建设,针对比较特殊的变电站,应该需要通过设置自动无功补偿装置的方法,加强对无功补偿的控制。如果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高压用户,那对于其的无功补偿装置应该需要根据其特性,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无功电压管理设计,明确电力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理方式,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高压用户,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并逐渐对高压用户的无功补偿设备的检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优化技术。在进行电压调整时,首先要确保其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确保低负荷时的电网电压不能超过高负荷时的电网电压。还需要注重对各级电压的控制,避免其超过规定的范围,同时需要保持二次电压稳定,即改变变压器的铁芯磁通密度进行调整。降低损耗是电网自动化调度的无功电压管理的主要措施,其可以通过制定无功补偿设备的方式,在不用的电路中,采用不同的补偿容量。对于补偿顺序最好采用逐级进行。施工人员要注无功补偿设备在变电站的安装位置,根据变电站的使用特性,明确补偿容量。电力企业要注重对电网负电荷的监督,根据曲线的变化,从而实现对无功补偿设备的调整,确保电网损耗达到最低。电力企业还应该注重电网自动无功补偿,即通过观察负荷曲线,制定分段无功补偿方式。对于电网母线电压较低的问题,可以通过补偿电容和改变变压器档位的方式,使电压升高, 对于电网母线电压较高的问题,则可以采用改变变压器档位的方式,使电压降低。当电网出现电压越限、力率超计划值等情况时,根据计算的灵敏度并结合一定规则,自动对无功补偿设备和变压器分接头进行控制,达到提高电压合格率、控制力率和优化网损的目的。自动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系统自行控制,一种人为手工控制,如出现对设备的保护信号动作时,系统自动控制,将该设备禁用,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时,则应当是人为手工控制,将该设备禁用。对于设备的解除,只能采用人工人为手工的方式。 在进行无功电压的优化时,应当先以电压为主,最后才是网损。当存在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分接头的方式,实现同时调节。

3、无功补偿政策。通过无功补偿,能够增加电网传输能力、改善电压质量、节约电费等。目前主要采用的无功补偿形式是个别补偿、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其中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如今我国用电规模越来越大,如何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并能够实现降低损耗是目前电力企业考虑的重要问题。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加强对电网自动化调度的无功电压管理研究,能够有效保障我国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 考 文 献

[1]陆晓薇.电网自动化调度的无功电压管理与优化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0:63+77.

[2]易必金.电网自动化调度的无功电压管理措施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21:87-88+104.

第9篇

关键词:电力调度;远动系统;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1

一、引言

所谓电力自动化技术,即是在电力工程中融合现代的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相关的信息处理技术,最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对于电力系统而言,通过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实现远程监控与管理,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具体而言,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保证电力系统中相关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及经济性,使其可以满足系统整体的技术要求;以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为依据,辅助操作人员完成系统的控制与协调;其次,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与发展;而且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最后,通过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相关数据及参数的搜集、整理及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实时掌握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系统的安全事故发生率。

二、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的建设

1.设备选型。在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要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与性能,选择技术成熟、设计完善且性能稳定的产品,保证自动化系统在硬件设计方面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要基于系统整体的角度选择继电保护装置,遵循设计科学、配置合理的原则,实现继电保护、计量、测量、信号控制及远动等各项功能的科学配置,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安装调试。采用微机保护时要注意,二次回路及网络线均要设置避雷器,要在控制室中安装空调以起到调节环境温度的作用;设备的直流电源要进行滤波及稳压处理等。安装过程中,继电保护与相关自动化设备的背板与压板、端子排及插头的接线要牢固,采取措施防止光缆或网络线受到外力的破坏。

三、电力调度远动系统的技术特征

电力调度远动系统技术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可实时的对系统中各处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监控、处理、报警等。2.可以实时显示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和参数,为调度人员进行最优化的调度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3.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的正常运行,并用尽可能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尽可能优质的用电。4.可以提高电网调度的工作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避免恶性事故,特别是一些可能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瘫痪和大规模停电事故的发生。

四、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

1.电力系统的监视与控制功能。电力调度远动系统可以对运行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并向调度员反映出电力系统实时的运行状态和各种参数,为发电、调度、运行等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另外,还可以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自动识别和自动控制。电力调度远动系统的控制主要是指通过远程控制设备,对电网中的线路、变电所、发电机组等进行远程的控制。

2.电力系统的安全保护与监控功能。电力调度远动系统可以对整个电网运行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监控和分析,它通过系统中收集到的实时数据信息对电力系统中一些容易发生事故的变电所、变压器、发电机组等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是否有超负荷或电流过大、电压超出允许范围等不安全情况。

3.电力系统的最优化调度的功能。电力系统的最优化调度功能是指在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电能质量情况下,同时留有合理的备用电力容量,在此基础上用最低的运行成本,使发电负荷经济分配,达到效益的最大化,使整体调度最优化。在调度过程中,远动系统可以根据监控的数据,按照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约束条件,将系统的用电负荷自动分配给各可控的发电机组,实现经济调度。

五、常用的远动调度系统开发设计方案

一般常用的电力调度远动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

1.SPECTRUM系统。此系统是由德国的西门子公司设计开发的,它的硬件平台是基于32比特SuN点的SPACE和IBMMRS6000工作站,通过总线,使服务器间和内部系统间信息的交换,是可基于此进行标准化开发的系统。该系统应用比较广泛,主要使用于工业和城市供电中。

2. CAE系统。本系统主要是由64比特ALPHAI工作站、服务器和以太网组成的硬件平台等构成,功能比较强大。同时,该系统分布在各站点,能够减少网络数据流量,防止信息堵塞或延迟。

3. VALMET系统。此系统主要通过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应用程序等服务器与SuN、IBM、PHI等工作站连接构成,并适用于多种硬件平台。

4.SPIDER系统。此系统由ABB公司设计开发,它主要是由分布式数据库和模块化结构组成,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扩展配置。因它有双位的遥控信息处理功能,所以信号比较稳定。

六、电力调度远动系统设计开发的发展趋势

如今,随着计算机、信息、通讯、控制等技术的快速提高,电力调度远动系统正越来越呈现出向自动化、模块化、智能化等方面发展的趋势,未来远动系统设计开发的方向大致如下。

1.电力远动系统的模块化与分布式发展趋势。远动系统的模块化和分布式是远动系统设计开发的主要思路和发展方向。它可以实现分布式体系结构,并基于平台层解决了数据交换的异构问题。

2.电力系统调度综合自动化。未来需要实现通过建立电力调度远动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来提升电力调度的管理水平,使电力系统的运行可以更好的优化。同时,还能够避免产生系统崩溃和大规模停电等事故,使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获得更好的保证。另外,还可以通过调度综合自动化的事故即时处理系统,将停电时间减少到最短,最大限度减少停电带来的影响。

3.实现无人值守的管理模式。实现无人值班管理是远动系统未来设计开发的趋势之一,它可以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进行状况评估,对用电负荷进行自动分配,对故障进行自动控制处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减少值班人员数量,使工作效率获得提高。

4.智能化发展趋势。智能化是未来电力远动系统设计开发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智能化,可以准确、实时的获取运行信息,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同时优化电力配置,对故障及时报警,并对故障进行智能判断与分析,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

七、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电力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远动系统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重要。电力系统研究人员,要及时了解电力调度的先进技术,将通信技术、监视技术和远程控制技术等进行更好的结合,使远动技术能够更好地为电力生产和运行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