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时间:2023-09-19 18:51:59

导语:在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职业素养 思政基础课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218-02

1 职业素养培养目标与思政课教学关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I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三大核心中,包括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

职业信念、包涵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它由爱岗、敬业、忠诚、奉献、正面、乐观、用心、开放、合作及始终如一等这些关键词组成。应该是一个成功职业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职业知识技能”是做好一个职业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过硬、精湛的职业技能,是必须的是专业课程的使命。“职业行为习惯”就是职业素养就是在职场上通过长时间地学习-改变-形成而最后变成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心念可以调整,技能可以提升。要让正确的心念、良好的技能发挥作用就需要不断的练习、练习、再练习,直到成为习惯。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其他的职业素养。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

高校是培养社会未来职业人才的摇篮,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它既要满足学生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技能要求,又要瞒足学生未来职业可迁移发展的能力及终身发展的需要,而这必须让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职业素养。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观、人生价值观、法律意识等素质培养和学生职业素养中通用社会能力的主要载体之一,是通过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和实践体验等情感熏陶和行动引导影响学生,发挥精神导向、知行结合等桥梁作用,是培养学生职业信念、职业行为习惯等素质培养的隐性课程。所以在思政课教学要围绕着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职业行为习惯养成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2 职业素养培养目标驱动下思政课实践活动设计的探索

推进高校思政课课程教学改革。解决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结合不力的问题,以以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目标为驱动,从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展开,加强一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树立“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理念,增加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参与性和体验式教学,参与体验式、师生互动式进行教学社会设计强化知行合一,推进改革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强化知行合一的思政课教学,让在“做中学、学中思、思而内化”提升职业素养。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多样性教学方法、围绕着职业素养培育来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体验,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升职业素养,输送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提高就业竞争力,改变高校学生职业素养不尽人意的现状,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此课成为学生成长、成才、受益一生的课程。

3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政基础)课程改革为例

(1)以规划教材为本,根据教材整合后特色专题教学;围绕着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了相应教学活动。例如结合内容可以开展如“职业生涯规划”、我和我的室友、道德剧场、校园公德状况影展、职业调查与采访、家庭关系模拟、就业、创业体验、法律报告会、模拟法庭、法制剧场等系列专题相应的实践活动。以培养以乐观上进、爱岗敬业、奉献等职业素养与能力为目标,通过设计相应的学生主体性和参与体验式的互动实践教学活动为驱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贯彻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始终。

(2)围绕着学生人际交往素养能力培养为目标,开展学生主体性体验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设计相应的体验式的实践教学活。

例如,设计“交头接耳”活动,提升良好人际关系交往和沟通能力为活动目标;通过学生分组、组员排队后戴上隔音耳麦、组长对一人传达信息、按一对一交头接耳方式依次向后传递、最后一人公布自己接收的信息、与组长宣布原始信息对照、学生讨论并指出信息源与传递后信息差错的环节和原因、老师总结并指出造成信息源与终端信息不对等的原因和环节等多个步骤完成活动过程。

通过学生体验活动让同学们明白信息传达不到位的影响和出现不应该出现的矛盾误会,让同学们学会理性和辩证地思考人生中人际交往的问题。不人云亦云,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学会宽容别人,也善待别人和自己,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

4 体验式思政课实践活动设计展开的特点

教学方法多样性。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采取引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调查采访、参观学习、互动讨论或辩论、多种学生参与体验等轰动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拓展教学空间,强化此课程的实践教学;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开展素质拓展,充分运用校内和社会这个大课堂,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知行结合,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团队合作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职业素养育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教学目标,以贴近学生实际为出发点,通过对思政基础课程改革,根据重新整合的教学专题、以学生参与和体验为前提进行实践教学设计,把知与行、教与学、课内与课外、静与动、做与说结合,实现理论实践主体化、校内外基地一体化、考核全程动态化。从教师梯次轮换、教学方法的多样与生动、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校内体验和校外实践、考核评价全程动态结合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推动思政基础课的课程改革实效。

总之,通过“思政基础”课程改革主要是在职业素质目标化项目驱动下,以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作为出发点。对教材内容、教学互动、教学方法等进行系列和探索,采取专题式、学生主体式、师生互动体验式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探索出学生喜欢的、积极参与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实现知行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真正提高“思政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和素质能力目标的针对性,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井大军,马爱民.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思政课考评机制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4,16(10):37-38.

[2] 刘晨辰.中职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案建设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5.

第2篇

美术教育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德国。美术教育是一种以美术为教育媒介,充分挖掘美术的素质教育功能,追求普通教育意义的人格素质教育效果的教育行为或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完善人格而协调地发展人的整体素质。所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是以美术为基点、以教育为载体、以人为本位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这是美术教育的本质含义。美术教育分为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和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着眼点,从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同时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传达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美术文化的整体发展。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的着眼点在教育,从教育的价值来看待美术教育,把美术作为一种媒介,建构以美术为学科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人的道德观、情感观、审美观、智力和创造力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以便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发展[1]。因此,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可完整地被表述为: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达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性,获取一般教育学意义之功效。

2合理定位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所大学或学院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的归宿。有研究者从宏观角度指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一个体系,一般由3个层次组成,即国家层次、学校层次和专业层次。国家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宏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社会需求和本科教育的特点规定了本科教育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学校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中观性的培养目标。它依据国家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学校的科类性质、在整个高等学校系统中的地位、所在经济区域、办学传统和条件等,制定培养目标。不同科类、层次、区域学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科类和层次,由于所在区域不同,其培养目标也会有所差异。专业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微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既要依据国家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又要依据学校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及专业性质等做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可见,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应根据具体国情、区域特点、学校类型、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3民族地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仍未能脱离专业美院美术教育培养模式,未把美术与教育真正结合起来,以技能型专业美术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仍占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培养目标过于技术化、专业化。当前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基本沿袭了其他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自己没有突出的特色。故此,笔者认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应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

首先,突出师范性。不少师范院校的学生,谈专业多,论教育少,只想经过个人的奋斗成为艺术家,轻视美术教育。这种态度是缺乏师范意识的表现。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师范观念,院校就要明确培养目标。师范院校的培养对象是中小学美术教师,要专门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和规律,而美术学院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专门的美术人才,是一个个性很鲜明的专业。目前,由于高校扩招,师范类和美术类美术专业招生的考试形式几乎一样,都是以绘画为主,录取的文化分也是国家统一划定的,在这种招生制度下,学生的志愿容易混乱,考生往往以为美术学院和师范院校的美术专业差别不大。因此,考生在选择的时候含糊不清,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进入了认为美术专业就是画画的误区,导致了学习目标不明确。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能真正体现师范性,学生容易认为师范生就是多学点教育学和心理学,与美术类专业区别不大。这些都是缺乏师范意识的表现。抱着画家梦去完成师范学业,出发点就是错的,更别说有满腔的热情进行教学研究了。所以,师范生要实事求是地立足专业,认真研究师范美术教学,这样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重技巧轻理论或是重理论轻技巧都是不可取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明确师范是什么,美术师范生该干什么,这样才能清楚专业的学习方向,认识师范教育的意义,师范性教育才能得到进一步强化[2]。

其次,深化美术教育的文化内涵。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应是美术教育的文化化,使得美术教育从片面追求美术技术转向追求美术文化。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培养一种文化人,而不是“匠人”,这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美术教育的文化化要求我们在培养文化人的同时,也要在美术技术学习中加大文化的含量,对任何一幅作品的解读都不能脱离该作品的文化环境、文化演变和风格形式等特点。多元文化理念要求每个学生都与具体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相连,学生不仅是一个自然人,更是一个社会人、文化人,他需要的是课程对自身文化的接纳和认同,因为他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历史文化境域作为基础来理解他所面对的复杂的现实世界。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文化化提出,使人们对美术的学习从以往过多关注技能方面转向了关注美术的文化内涵方面,从而把美术与相关文化结合起来,以便达到美术教育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

再次,强调民族化。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本质特点就是民族化,这是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强大优势。民族化是多元文化社会对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过去尽管也强调民族特色,并以此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特色学科。况且民族特色与民族化也是不同的,民族化可以体现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培养目标层面上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尤其是对民族美术的深厚情感,要热爱民族美术,关心民族地区,自尊自强。长期以来,失之偏颇的美术教育理念使得许多人对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文化有着错误的认知,好像只有现代的美术及其教育手段与理念才是先进的,一提到民族的艺术,似乎都是土气,甚至是落后的,是狭小的地域性的,不能融入现代美术。因此,在民族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不仅要加大民族民间美术的知识容量,使其系统化,更要加大对民族民间美术的情感培养力度。换句话说,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本土美术的教育工作不能只强调教育内容的知识性及其系统性,要同时重视教育内容的情感性与思想性,要将思想观念的教育寓于知识技能的教育之中,通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形成正确的情感与观念。

最后,与地方需求相结合。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院系培养目标的归宿是培养目标与地区密切联系。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院的培养目标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密切关联。多元文化社会所要求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也必然包含美术院系培养目标的地方性要求。高等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衡量一所大学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在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上,作为市场追随者的大学或学院,如何突破重围,树立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笔者认为,需扎根于本土特色,从本地区产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走出一条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差异化的道路,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地方大学或学院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及专业领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从过去过分强调国家整体性向地方性转变,在培养目标上突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人才规格、专业设计和办学形式上有较强的为地方服务的针对性,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适时根据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和行业领域,在不断满足地方需要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作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院系的培养目标,不仅要突出地方特色,而且要全方位实现地方化,避免盲目地向内地综合大学或专业学院行列迈进的误区,在创办地方特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打造区域教育品牌。

4培养能为民族地区服务的人才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成人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4-0172-01

1 成人高等教育中会计专业办学现状分析

1.1 培养目标相对滞后

现阶段,海外教育管理机构、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对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等的研究,重视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我国大部分具有成人高等教育资格的院校重视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探索,但是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贯彻落实比较滞后,会计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也是如此,一般学校力求毕业率,学员求取会计学历和学位,对其他事项漠不关心。

1.2 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单一

成人高等教育中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开设过于僵化,大体上分为三个模块:一是基础模块,包括英语、经济、数学、政治等;二是会计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三是扩展模块,包括财务管理等课程。这种“硬框架”的课程体系将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制约性,成人高等教育面对的一部分学员有一定的社会职业工作经验,学员本身可能已经是获取会计上岗证的会计从业人员,完全一致的课程体系对这部分会计从业人员来说是一种重复学习,浪费时间、人力和物力。

1.3 对业余、函授学员的教学方式僵化

成人高等教育学员一部分是业余、函授学员,都有一定的工作任务,这部分学员平时很少有整天的脱产学习时间,主要利用周末等假期来校学习。尤其突出的是社会在职人员进修,这部分学员双休日一般只有一天时间,临到月末或年终,非但没有双休日,连正常休息时间都难以保证。所以,在成人教育中,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很难进行下去。现阶段,许多高等院校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中出现了“课堂无人,成绩合格”的怪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给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点亮了红灯。

2 对会计专业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的探讨

2.1 更新培养目标

会计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应当有一定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所谓原则性,即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原则性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脱产学习的学员,应当重视会计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培养;对于已经具备从业资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应当着重培养综合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和相应的管理扩展能力。当然,对学员素质的培养可以分阶段进行,按专业素质、综合能力、道德品质等循序展开。

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范围较广,学员对会计的理解大相径庭。要学好会计,必须要使学员具有强烈的理财观念。在培养目标中应当强化理财观念。学员经过2~5年的学习要有强烈的数字概念,对管理精通,尤其是对收支、资金等的管理。理财观念甚至能够影响个人的生活观念,在各方面由浪费向节约转变。

2.2 开设以岗位为基点,以会计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专业课程体系的开设应当打破原有的常规课程体系。笔者认为,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会计专业,应当按岗位来设置。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分设出纳、固定资产核算、材料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收入核算、利润核算、资金核算、总账报表和稽核等会计岗位,课程体系的开设总体上按这10个岗位开设,另外辅助开设一定量的基础课程和扩展课程,基础课程以基础会计为主,扩展课程以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为主。

现在企事业单位中对会计部门的业务处理要求实行电算化,课程体系中的每个岗位的相关内容,都要求学生在上机过程中完成。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的开设应当结合前述岗位设置的课程体系,全部课程体系最终通过相关财务软件在电脑上操作。

第4篇

关键词:新形势;中小学;素质教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12-02

素质教育,不是就教育而教育,实施过程既是教育制度文化不断创生的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个体获得公平、公正教育权益的过程。

一、高点定位实施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尊重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发展规律,促进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

1.培养学习兴趣。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从教育社会的角度,辩证看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发现和探索的能力,将学习兴趣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方面。

2.加强思品教育。正确面对和分析时代赋予教育的局限性,在理性审视素质教育实施的社会政治条件的同时,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多举行爱国教育系列活动,把立德树人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根本的任务。

3.加强信息互动。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学信息的反馈和探究,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关键环节。以全面实施国家课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是搭建良好信息互动平台的重中之重。

二、以人为本构筑有章有序的有效教学

要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达到师生良好互动,进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1.以科学指导促进学习。要尊重个性差异,坚持因材施教,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特别对于学困生,要有意通过安排擅长的题目,创造一些机会,让更多的学困生体验成功,进而更进一步树立学习信心。

2.以教案反思促进学习。在课堂将要结束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认真回顾,促进对知识巩固、扩展、延伸和迁移,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中的困惑之处,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3.以学案促进学习。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以课时为单位合理设计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探究,促进学习方法的改进,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效整合,促成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强基固本确保教育引导的及时有效

班级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管理核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基础。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满意度取决于个人对班级的直接感受,作为学校基层管理者的班主任,不仅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更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实施者。

1.以朋友的视角关爱学生。“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上,用爱构筑教育的生命线,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以小助手形式强化主人翁意识。“班主任在学生做得好,这是个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做得好,这是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公开、公平、公正地民主竞选班委,放手让有威信、能力强的学生独立策划、组织活动、实施管理。

3.以人文教育培养自我教育。班级是个小社会,有着一种为学生集体所接受的价值观,要以良好的班风、先进的班级典型鼓舞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统筹谋划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没有高水平教师,就没有高素质学生,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素质教育的第一关键资源,因此要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1.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把教师发展放在重要地位,积极构建自学反思、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行动研究,贯穿“说、做、写”全过程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通过推行组内教研专题化、组内作课轮流化、专家引领常态化、培训保障制度化、外来学习互助化、名师培养目标化、表彰奖励学习化,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2.提倡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青少年发展规律,要按照培养“具有强壮体魄的健康人”“具有高尚品质的文明人”“具有厚博知识的现代人”“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的目标,把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积极推行精细化特色管理。遵循“创新发展思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方针,在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在“细字上做文章、实字上下功夫”,将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具体化、明确化,以精细管理为保障,使素质教育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到位、都尽职。以精细化的特色管理为依托,实现素质教育人人会管理,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5篇

教学管理制度是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的反映和组成部分。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法规,上级颁发的规定、决定、条例、指示等制订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也是通过规章制度进行的常规管理,是维持政党的教学秩序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学校制订的教学管理制度虽然在一定的目的下具有稳定性,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有些规章制度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已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因而必须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

变教学计划为培养计划。

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历来都是学校培养人才、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但缺乏完整的素质教育内容。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现实要求,因而要变教学计划为培养计划。根据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应用型人才规格的定位,我们构建了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使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的培养计划。在培养计划中,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教育培养活动整体优化,统筹安排。例如,在对学生的综合教育培养中,既包括第一课堂,又包括第二课堂,并且第二课堂中“社会调查”的内容还规定了一定的学分;在校四年,有两次社会调查要求。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了社会,培养了爱心;克服了过去突出第一课堂,忽视第二课堂的弊端。通过产学研结合、必修与选修结合、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教学管理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实施培养计划,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2、改革学籍管理制度。

根据新一轮的人才培养计划,补充和修订了以可操作、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如对优秀学生可申请免修某门课程,或免听某门课程。从而根据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我校让曾经获得过“北京地区非物理专业大学生物理竞赛”特等奖的学生,申请到重点大学听课,同时使其可锡听学校的课程,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完成作业,保证参加一些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此类学生还可争取获得校内奖学金。另外,对优秀的留级生可申请免重修某门课程;对构成学籍处理的学生可跟班试读(既重修留级课程又修读原班新课程);放宽学生的试读次数,由原来的一次试读改为两次;学籍处理改变一年处理一次的做法,实行两年一处理。以便给学生较大的自和改正机会。

3、改革考试制度。

考试作为检查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但在教学管理中发现,学生考试不及格课程的补考存在较多弊端,与正常考试相比,缺乏有效的监控,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公正、公平,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为了向学分制过渡,在“教改试点班”的试点和已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的基础上,我校从99级开始全部取消补考,建立重修制度。在考试内容上,更加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的成绩记载上,从素质教育出发,适当取消百分制避免生硬的分数框框;在课程考试成绩中,提高平时成绩的所占比例。并试行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改革,成立院考试中心,对基础课的考试,从命题到阅卷,全面监控考试的质量,把好“出口”关。同时,鼓励教师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可采取撰写论文、写调查报告、课题的文献综述、产品设计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增加上机测试;实验教学内容开设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实验教学的考核重在基本操作的测试等。总之,从多方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改革现行的管理模式。

4、因材施教和创新能力培养。

第6篇

关键词:师范教育;教师职业;教师素质;教育结构;教育过程

师范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我国教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师范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师范教育现代化是适应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迅速达到先进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大工程。师范教育现代化既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又是师范教育高度发展的一种状态。

一、全面审视师范教育的重要作用,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教育是“立国之本”[1](P374),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1](P.88)作为普及教育之本的师范教育办得好与不好是关系到民族兴衰、国家存亡的大事。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有适当的国民,“就全靠教育”,“要造就适当的国民,须有适当的教员。”[1](P374)而要想有适当的教员,就要有适当的师范教育,所以陶行知先生认为“师范学校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盛衰,都在他手掌之中。”[1](P374)“国家所托命之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2](P139)将师范教育提到与民族命运、国家前途密切关联的高度来阐明其地位和作用的思想,对我国师范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和实施,使全社会认识到,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关键在师范教育。这就是说,只有师范兴,教师兴,才能教育兴,国家兴。师范教育不仅具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开发等一般性的高等教育功能,还具有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特殊功能。

师范院校要为基础教育发挥全面的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二是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和服务指导,包括中小学教材教法改革研究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成职前职后师范教育一体化的办学体制;三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教育决策咨询。全面发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是师范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师范教育重要功能的体现。这为教师专业化提出了迫切要求。教师专业化是适应新形势、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师范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促成教师是一种专业的认识,得益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的《关于教师地位之建议书》(1966)指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业。就目前来看,教师工作只是在“服务重于报酬”这一点上符合专业的标准,而在其它所有方面几乎都远离专业的要求。[7](P98)教师在专业化过程中存在并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第一,由于目前的教学是以讲解式为主,所以无需专业性学习,教学可以凭经验而得,这与低技术型行业一样。第二,学校课程、教学内容、考试时间等无一是由教师根据需求自定的,因此实际上也不存在所谓专业的自由。第三,教师职业的修业时间远低于其他专业。第四,教师就业资格较易获得。

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就要建立统一的教师专业标准和严格的教师资格制度,组织相应的教师资格考试和颁发教师资格证书。依法保障教师素质,从教师队伍的入口把住质量关。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大幅度提高,普通教育师资的来源要由以培养为主转变为以选拔培训为主。

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将会使我国独立存在的师范教育体系被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所逐步代替,这意味着师范教育从“师源”到“生源”的开放,即鼓励有能力的教育机构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工作;鼓励非师范院校的学校毕业生经过规定的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教育职业。今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概念将代替“师范教育”一词,对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进行全程设计。所谓教师教育一体化就是适应社会和教育的改革要求,针对现有师范教育中职前在职隔离、体制机构各自为政、教育内容重叠交叉、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据终身教育思想、教师职业生涯理论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构建一个体系完善、机构合理、内容科学的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6]

二、重新整合师范教育培养目标,使教师素质综合化

培养合格的教师是师范教育的根本任务。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从社会需要出发,在不同的时期对教师的要求就不同。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提出:在提倡新教育时期,对教师的培养目标是:其一,“要有信仰心”;其二,“要有责任心”;其三,“要有共和精神,事事与学生共甘苦”;其四,“要有开辟精神”;其五,“要有试验精神”。在试验乡村教育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是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环境的阻力化作为助力,运用困难以发展思想及精神;做人民的朋友,有献身教育事业决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国难教育时期,对教师的培养目标是:应当解决国难而不可加重国难,必须追求真理,讲真话,跟学生学,和学生大众站在一条战线上。在民主革命时期,对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教师必须虚心好学、宽容,理解学生,能解放学生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和时间、空间,跟民众学习,放下先生架子等。陶行知在各个阶段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基本精神。[3](P637)

陶行知关于师范教育培养目标问题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而深刻,它体现了师范教育的专业特性,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培养有生活力教师的教育目的和办学宗旨。对于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师范教育改革,培养合格师资仍具有借鉴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有必要借鉴陶行知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思想,重新设定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求师范教育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有机结合于一身。

确立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要注意:第一,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相结合,使教师的培养建立在较宽的学术视野的基础上。第二,突出教师素质培养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具有为人师表的职业特质。第三,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教书育人、确立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打下坚实基础。第四,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既有从教的知识,又有从教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有强烈的敬业精神,科学的教育理念,追求真理的品性,优良的人格特征,好学习、善创造、讲奉献、为人师表,能够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然而,我国目前师范院校现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方面:师范教育没有自己的特色;师范专业结构模式简单;师范毕业生不具备从业竞争优势;师范教育教学不能适应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为了适应现代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师范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1)优化师范教育课程结构必须做到四个结合,即提高整体素质与强化专业基础相结合;拓宽专业口径与适应中学教育改革相结合;开拓专业新领域与适应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突出师范特色与面向普通中学相结合。

(2)优化师范教育课程结构:首先是明确师范教育课程结构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强化基础,拓宽口径,文理渗透,提高能力;其次是把握建构优化师范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统一性、实践性、广博性、衔接性和超前性等主要特征。

(3)优化师范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途径与方法:首先是预测未来,确立我国师范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措施,要建立“师范教育一体化”模式,就是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的师资一体化;其次是努力增强师范教育体系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再次是合理使用师范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必须重视解决重复办学的问题。笔者认为师范院校应与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以更好地实现“师范教育的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实现教师素质的综合化。

三、建立全方位师范教育培养体系,使师范教育结构多元化

二十年代初,陶行知曾根据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总结我国师范教育的经验,提出了“广义的师范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广义师范教育对于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教育功能、结构模式、培养目标、教学机制、管理体制等都赋予广泛的含义。

一是确立面向大教育的师范教育办学方向。主张师范教育必须面向全部学制的要求。全部学制包括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样的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逐步从小教育裂变为大教育。大教育也就是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师范教育必须为大教育培养和训练各种各样的教育人才。

二是全方位的师范教育功能。广义师范教育不仅要培养训练教员,而且要培养训练教育行政人员、各种指导员、各种学校校长和职员;不仅要培养未来师资,而且要训练在职教师;不仅要培养训练教师具有一般的学识才能,而且要分别因学校等级、市乡情况、学科性质而培养训练教师具有特定的学识才能;不仅要培养教育工作人才,而且要培养教育科研人才;不仅要有学历教育,而且要有岗位培训,等等。总之,“教育界要什么人才,就该培养什么人才。”[1](P448)

三是多元化的师范教育结构。1977年后,我国针对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较低的现实,我国政府对师范教育事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师范教育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截止到1997年,我国拥有高等师范院校232所、教育学院229所、教师进修学校2142所、中等师范学校892所。至此,一个与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基本相适应的师范教育体系也逐渐形成。

我国现行的师范教育结构模式主要分成以培养新师资为主的各类师范院校教育和以训练在职教师为主的教育学院、进修学校、广播电视教育等师范继续教育。这样的师范教育结构模式,总的来看存在着不够完善、不够灵活的地方:一是重视新师资的培训而忽视在职师资的继续教育;二是重视教学人员的培养而忽视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三是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素质培养;四是重视学校教育人员的培训而忽视社会教育人员培训;五是重视正规化而忽视机动性。

目前教育的发展又向师范教育提出了不少新功能需求,首先是来自中、小学在职教师学历水平提高的趋势;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干部的培养要求的提出;三是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在学历和实践经验都达到一定水平后,要求科研型的进修,为培养创新型的教育专家服务。为了克服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功能缺失的问题,确立新的师范教育发展理念,变“终结性师范教育”为“终身性师范教育”,变“知识传播型的师范教育”为“知识催生型师范教育”,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层次、一体化的师范教育结构模式,纵向沟通,横向联系,协调发展,形成整体优势,以实现师范教育结构多元化达到符合全部学制需求的目标。

四、全面提高师范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过程现代化

师范教育必须适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的个人需要,其培养的方法必须与社会生活实践和学校教育的实践结合,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提高师范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过程现代化。

第一,开展多元的生活教育,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培育人的需要,在学校组织健康的生活教育、劳动的生活教育、科学的生活教育、艺术的生活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教育等。在现代生活中还要进行现代教育,“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4](P248)

第二,以集体生活为教育基础。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可通过集体生活进行。因为集体生活是全部教育的基础:其一,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二,集体生活可以逐渐培养一个人的集体精神;其三,集体生活用众人力量共同创造出合理的生活。

这种集体生活可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集体自治,目的是让学生在集体自治中学会自治;二是集体探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集体的努力,追求真理;三是集体创造,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有思考的行动来产生新价值。这种集体生活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而是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并注意个性发展。

第三,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来说是做,对己来说是学,对人来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哪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5]坚持“教、学、做合一”原则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使之彼此达到整合。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这就是要把实际生活中的事拿来研究,一面动手干,一面动脑想,手、脑相结合,以达到“理论与实践之统一”。教与学以“做”为中心,就是说教与学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上进行。这种做有三个特征,即行为、思想、新价值的产生,[5]也就是通过学习、思考,进而创造。

教与学是教育活动中两个基本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不在教学,而是教学生学。教师不能“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高自己,去教好学生。

第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行生活教育,必然需要依赖并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动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提倡“自动主义”,即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

“智育注重自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学生除了跟教师学,还要跟伙伴学、跟民众学、到图书馆去学、到社会和自然界中去学。“体育注重自强”,就是动员学生自觉、积极地“建立健康堡垒”,因为,“身体不属于自己,我们的身体是为了整个民族乃至全人类所有。”“德育注重自治”,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自治“可为修身伦理的实验”、“适应学生之需要”、“辅助风化之进步”、“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1](P.29)

当前我国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新,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文化,特别是其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及其趋势对学校教学客观要求的反映。目前师范教育也正面临一个巨大的转轨压力,我们有必要构建现代化的师范教育模式,以实现教育过程的现代化。

第一,师范教育要确立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现展意识。我国现代化建设既为师范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师范教育内容提出了丰富的教育素材,“运用它来增加我们的知识,增加我们的力量,增加我们的信仰。”

第二,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环境。知识、才能、创造性已成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三个支点。现代教育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是生活的主体,而生活的真谛就是自我选择,人的这种主体性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产物。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个性的教育环境,其中重要的是在教育中必须把师生关系放在一个民主、平等、友善和合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第三,建立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过去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使课内与课外结合,实行多渠道施教;知识与能力结合,倡导实践出真知;实行主导与主体结合,坚持学生本位观念。

综上所述,大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仅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也是师范教育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陶行知全集.第八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陶行知全集.第四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全集.第三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5]陶行知全集第二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第7篇

【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人员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与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协调。文章深入的分析了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缺失的严重性,并对原因进行简单分析,指出加强旅游业素质教育非常必要。

【关键词】现状分析;素质教育缺失;素质教育培养

一、素质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我国现阶段教育事业的主要内容。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个体的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基本素质综合提高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不是片面地培养某种专业的人才,如:经济人、技术人等等,而是要培养综合人才,培养人在心理、物质、精神、价值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主要包含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职业作风、职业意识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一般是指文化素质教育,而职业素养一般是指专业素质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文化素质教育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它只是在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性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有助于专业教育,但决不能代替专业教育。在现代旅游教育中不仅要注重旅游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还要注重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旅游专业职业素质人才。

二、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缺失问题

(一)旅游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层次定位模糊。旅游业是服务行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作为服务行业的最主要的就是做好旅游的服务工作。这就要求旅游教育要以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为目的,不断的适应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现在的很多地方旅游高校对旅游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层次定位模糊。不少的高校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存在着“关起门来教学”的现象,与行业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几乎没有联系,这使得高校旅游教育只是停留在陈旧的教科书里面,陈旧的教学模式、陈旧的课程设置使得旅游专业的学生只是纯理论的学生,没有实践能力,教学内容与行业的实际情况脱节严重,旅游教育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旅游教育自身的特点是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要与现在的旅游企业和旅游业服务的要求是协调,所以,旅游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转变教学方法,不断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二)旅游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模式僵化、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现在的高校旅游教育中旅游教师大多数并非旅游专业教师,他们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受过旅游专业的学习和培训,而且他们很少外出进修、考察、参加学术交流,这使得高校旅游专业教师只局限在教材中教学,与现实、实践脱节严重。而且大多数的旅游高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传统的旅游教材侧重理论性的内容,教材内容陈旧、没有针对性,而且以实际的结合很少,不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要求的需要。此外,高校旅游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课程设置针对性差,缺乏“实用性”,与学生毕业后必须从事的工作结合不够紧密,不利于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旅游教育重智商轻情商,重显能轻潜能,学生服务意识差。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普遍存在着重智商、轻情商的现象。所谓智商教育就是指教育过程中的对教育对象知识能力的培养。情商教育就是指对教育对象实践能力、应变外界变化、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旅游教育中重智商、轻情商的教育现象更为严重。旅游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传递感情的服务行业。对于这个行业,情商在行业中的作用要高于智商。而现在的旅游教育则是重智商、轻情商,这与现代旅游业的需要向背离,不利于旅游教育和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在旅游教育中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不够深入,学生没有意识到旅游业服务意识的重要性,职业理念单薄。所以,旅游教育必须不断的加强学生情商的培养和服务意识的培养。

三、我国目前高校旅游教育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不断的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的一份子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旅游业和旅游教育事业经济初具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历史短,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旅游教育仍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素质教育不深入、教育模式不灵活等诸多的问题,从而造成高等旅游教育规模效益差,旅游教育水平一直比较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业和旅游教育不断的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使得旅游教育不得不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旅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能力、复合型的旅游职业人才。目前我国在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岗位技能培训等都存在不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竟争需要的问题。特别是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问题。由于旅游专业人员素质问题引起的旅游纠纷事件屡见不鲜,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旅游素质教育进行反思。旅游教育的发展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这是我国旅游专业学生素质偏低的关键症结之一。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是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加强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我国旅游事业正在蓬勃的发展,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是影响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以,必须不断的加强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不断的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智慧的品质,还要提高他们的竞争观念、服务观念、法制意识。从而不断的加强他们综合素质,培养开拓型、创新型人才。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赵娇.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2] 李炳首.旅游职业道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8篇

1现实境遇

1.1培养目标方面

①未能达成全民共识在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上达成共识,形成一致,才能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然而在现实中却是国家根据社会和时展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规定理想的标准;家长最大的愿望是让孩子考取理想的大学,他们的理想标准则是学习成绩的高低。学校和教师是国家的标准经常在口头上说说,实际行动中更多的倾向于迎合家长的标准t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潜移默化的熏陶力量是十分巨大的,故孩子本人通常是把父母的要求作为自己的成长标准。由此,基础教育各个年龄阶段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大打折扣,难于落到实处。②混淆培养目标阶段性的任务基础教育阶段是儿童各种心理尤其是健全人格养成的关键期,而基础教育又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教育。故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为学生将来成长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正如梁启超所言:“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I陶行知先生毕其一生的育人目标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1要让学生成才,先要让他们学会做人。我国基础教育各阶段的现实是混淆不同煅的目标任务,表现之一是基础教育象高等教育一样培养专业精英人才。之二是揠苗助长,不把儿童当儿童看,违背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③未能理顺“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关系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体两面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统一于人的发展过程之中。但在基础教育的现实中,这种辩证关系通常被人为的割裂:要么是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同一个体心理潜能不同方面的差异“一刀切”,“整齐划一,认为全面发展就是不同的人及同一个人的各个方面在同一时间得到均等的发展,平均用力•要么是一味的强调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张扬人的个性,而不对学生潜能的趋向进行价值判断,毕竟学生还是属于未成熟的个体,何况人的潜能中也有趋恶的本能,学生的自由还是有限度的,是在成人指导之下的自由发展!④忽视各级培养目标中所蕴含的养成教育的重要作用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位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昵?”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得主平静的回答:“是在幼儿固”,记者感到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在幼儿园里都学到了些什么呢?”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t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41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可见,抓好养成教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小而言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而言之,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学教育即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这既是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得以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两全”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手段。然而基础教育的现实是: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无微不至,对待学生的养成教育冷若冰霜。

1.2培养方式方面

①重“结果”轻“过程”所谓重结果,就是把事情的结果看得很重,想得到结果的心情非常迫切。所谓轻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获得结果的过程、途径、措施和方法不认真、不科学,或自以为是,一意孤行,或马马虎虎,心不在焉,由此造成措施不对路.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事倍功半。二是为得到结果不择手段,抄近路走捷径,忽视措施、途径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儿童的身心发展在六岁之前是一个形成过程,在六岁之后是一个成熟过程,形成过程从无到有,每个阶段都不尽相同,在经历生命已经设定好的所有过程后,才能出现最终结果。然而教育的现实是,中国人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态极为浓重,父母或教师在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就为其设定了一个结果:幼儿园要怎么样,要上一所什么样的小学,要考上哪所重点中学,要考上哪所重点大学……,然后就开始按照这个目标培养儿童。由于过程并不是目标本身,而父母和教师心中却只有目标,看不到儿童的需求,对儿童成长过程的每一个基点都感到不满足,只有达到目标的那一天父母和教师才感到满意.暂时的满意后又开始向下一个目标奋进。这样.儿童不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发展自己,而成为了一个达到家长和教师目标的工具。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儿童由于作为一个人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没有自然地成熟,一个发展水平向另一个发展水平的过渡没有自然地完成,这样即便是结果已经达到了,但是由于人格不完善,也会给儿童将来的生存带来困境,使儿童一辈子都找不到幸福感。如果我们不为儿童设定结果,而是抱着喜悦的心情接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里程碑,我们就会把儿童的每一次进步都当作成功,儿童成长中的每一个过程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这样,孩子才会真正地沉浸于成长的快乐之中,从而迈上成功之路,成为社会的强者!⑦重“外铄轻“内化”外铄是指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是指儿童发展的外因。这里所指的“内化”不同于认知心理学中的“内化概念,是“内省”的指儿童发展的内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只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在2500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已重视内化教育,并提出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要达到“礼”与“仁就要做到“内省”“改过”“克已“力行。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味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然而在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培养方式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顾内化的规律,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用无条件服从取代自由选择的欲望。⑦重“共性”轻“个性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就是说,每个现实中的人除了桌位“人”所具有的共性外,还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在培养方式上存在非常严重的重视人的共性,轻视人的个性的倾向。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一模式、同一方法、同一教师,培养的也是同一规格的“标准件”,整齐划一,像工业流水线上生产机器一样批量生产学生。即使你是“婆娑妩媚”的枝桠.也不会让你“旁逸斜出”,即使你是一跃冲天的。雄鹰”,也不会让你独领地腾空而起,否则你就有被剪、被打的危险。因此.个性在长期的折磨中被扼杀,创新的火花还没有燃起就已经被世俗的冷水淹没。培养出的人也就循规蹈矩,从小不敢越雷池半步,追求平平淡淡才是真,安安稳稳就是福的人生理想。

1.3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关系方面

首先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关系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他们各自以其独立的方式存在着,培养目标是主观的,培养方式是客观的。培养目标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它不是随心所欲提出的,必须依靠社会条件和人的身心发展条件作为其提出的前提,否则,它就是不现实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一旦确定后,又必须凭借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式才能得以实现。其次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没有无培养目标的培养方式,也没有无培养方式的培养目标,二者各自以其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他们同为一定的社会历史和人的身心发展条件所制约,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一定的培养目标要凭借一定的培养方式来实现,不为一定培养目标之实现的培养方式是不会被创造出来的,而创造出来的培养方式不为一定的培养目标的实现而服务也就不能称之为培养方式。再次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关系是相互规定,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培养目标规定培养方式,孔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按照培养培养目标的严格要求选择好培养方式。另一方面,培养方式有对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主席曾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投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然而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在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关系方面的尴尬境遇是二者的关系不符合上述情况,尤其是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不适应的现象尤为突出。

2原因分析

基础教育是为提高国民素质打下坚实基础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公民。然而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之所以遭遇如此尴尬的境遇,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2.1执行主体的问题

①学校的原因自上个2O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我国在许多领域都引入了竞争机制。这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似乎竞争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特效药。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同样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行为。对学校而言,学生的升学率不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就低,生源就没有保障,没有生源就等于没有财源,学校就办不下去,哪里还顾得上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于是,校长们为了保位子、争面子.大打生源争夺战,扎扎实实追求应试的目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服从考试分数,在基础教育领域里形成了针对升学考试办学的尴尬的局面。倘若学校在某方面取得了成绩,便会从全面发展的目标角度进行总结。现实中,成功的往往是那些善于在于“全面发展”与“分数第一”问求得平衡,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兼得的学校。当年汨罗的素质教育,之所以名噪一时,被人们广泛认可的主要原因是其连续增长的升学率,而一旦缺少了高升学率作支撑,推也不会再认可所谓的素质教育了。有的学校在办学中坚持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和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式,但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又不是衡量全面发展目标是否实现的手段,在经过了由于高考升学率不如别人,家长要求学生转学的教训后,学校终于乱了方寸,于是重返应试教育的老路。②教师的原因教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力量。可由于素质教育的效应是缓慢而隐性的,应试教育的效应是近期而明显的,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分数才是硬道理的理念主导着教育工作者。一旦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在评比、排队中落后,教师不但要挨批评,而且会影响到晋级加薪,有的还要被末位淘汰,在这种巨大的压力面前,教师们为了自身利益,只有将培养目标的要求简化为一纸考试成绩单。于是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采用的方法仅是机械灌输、标准化训练、死记硬背,重智育而轻其他方面,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培养目标的实现。③家长的原因在高考指挥棒下,家长们把自已摆到了培养目标对立面的位置。应试的理念深深影响着家长们,家长的最大愿望是孩子考取理想的大学这一结果.至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内容、方法,以及这种学习对孩子的长远影响,家长们大都不感兴趣。因为,家长深知,自己的孩子接受素质教育,别人的孩子不接受素质教育,最终吃亏的是自己的孩子,于是,自觉不自觉地站到了素质教育的对立面。

2.2执行客体的问题

执行的客体指受教育者即学生,他们大多认为培养目标与自己无关。培养目标虽然理想,但理想不能替代现实.如果考不上理想中的大学,到头来一切只会落得物是人非万事休。再美好的理想也是空中楼阁,谁也不会拿自己的前程和命运开玩笑-加上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儿童几乎从出生起就置于家长,教师和社会所设定的角色的期待和要求之中,既然家长、教师和社会的愿望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都是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那么全面发展就与己无关了。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智育第一,一好百好,考试的高分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获得。高分低能、智商高情商低、成绩好思品差的人就是这样造就的。

第9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规律;客观要求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就其核心意义而言,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样,学校德育无疑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位置,这是教育自身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注重德育,正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基础教育处于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初步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由于“应试教育”将学生置于沉重的升学压力和过重课业负担之下,过分强调智育,忽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甚至出现了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和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空白,不仅限制了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特长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导致了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自私狭隘,缺乏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自强自主精神等等问题。科技兴国,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知识科学素质固然十分重要,但知识方面的素质再高也弥补不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失衡。道德素质堪忧的一代怎能担当建设祖国的重任,迎接跨世纪的挑战?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奠基工程,现在不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德育的“重中之重”地位,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德育既包含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教育培养人的素质的普遍要求,更贯穿着一定社会制度的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在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应从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入手,针对其特点和实际,着力培养我国公民应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关心他人、尊敬长辈、友爱同学及良好的社会公德、健康的心理素养等基本品质;到高中阶段,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只有人的素质得到普遍的、全面的提高,社会风气才能根本好转,社会文明程度才能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才能够最终实现。可见,德育工作肩负着培养塑造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未来人才的许多品质要求,如诚实守纪、独立自强等都必须由德育来完成,参与竞争的意志、毅力、胆识等人格化素质的形成,主要靠德育途径来实现。所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首先必须抓住德育这个“重中之重”。

二、突出德育的“重中之重”,有必要对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再认识、再提高

教育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缺一不可。由于德育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主导因素,故对智、体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多方面工作具有重要的动力和保证作用。学生学习目的明则动力足,非智力因素强则自觉性强。

当然,就德育抓德育容易空对空,无实效。只有把德育工作同提高教学水平等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使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德育才能体现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才会无往而不胜。否则,德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生命线。

总之,德育只有紧紧把握装两全”的办学方向,通过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等途径为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从而使“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基础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以及社会长远发展所具有的真正效益,才能把素质教育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学校办学思路和学校改革的运作机制。

三、落实德育“重中之重”地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