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心理缺失的表现

时间:2023-09-19 18:52:01

导语:在心理缺失的表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心理缺失的表现

第1篇

良好的个性心理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判断、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要素剖析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是防范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的产生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个性心理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会计职业道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心理学角度来剖析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的心理因素和影响因素,对于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进行详细剖析,以此防范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的产生。

一、个性心理的内涵及对个体道德行为的意义

个性心理属于心理学的重要范畴。在心理学上,个性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个性心理倾向性,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前者是个体行为的潜在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这些心理因素能够很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后者是个体特色风貌的稳定表现,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即人的性情或脾气。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稳定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有人大公无私,有人自私自利;有人勤劳朴实,有人懒惰奢侈;有人自尊自强,有人自暴自弃等等,这些都是人的性格特征。当某些特征稳定地而不是偶然地表现在某人身上时,就可以说这个人具有这种性格特征。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要能够顺利、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主要的心理前提是要具备某些能力,能力是人完成任何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品质。良好的个性心理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判断、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良好的个性心理能够帮助个体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有着良好的个性心理的人,一般有着稳定的性情和稳定的心理,遇到一定的道德情境,可以不慌不乱,作出符合自己内心需要的判断。其次良好的个性心理能够坚定道德主体的道德意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能坚守道德底线,往往是受周边环境的影响,道德意志发生动摇。有着良好个性心理的人能够坚定自身的意志,朝着信仰的方向努力和前进。第三,良好的个性心理能够帮助道德主体作出正确的道德行为。稳定的心理、良好的性格、健康的兴趣都是促进个体完成某种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它们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能够很好地帮助个体作出正确的道德行为。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剖析

如上所述,个性心理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要素,那么我们对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也将从个性心理的内部要素进行剖析。

1、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需要、动机分析

个体的需要是动机的主要来源,有什么样的动机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需要和动机共同构成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部分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要是兴趣和动机的偏差影响了自身的道德行为。比如,有些会计员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遇到问题完全看领导脸色行事,不顾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或者明哲保身,忽视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有些会计员虽然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基本得到了满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一部分人出现心理失衡,由此产生不良的动机和行为。经常有新闻报道,一些会计员利用手中掌握的经济信息获取不义之财,通过贪污或挪用公款、编造虚假会计报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方式获取不义之财。这些案例的发生与会计员的心理失衡密切先关。

2、会计道德缺失主体的性格分析

性格是后天所形成的,比如腼腆的性格,暴躁的性格,果断的性格和优柔寡断的性格等。心理学表明,性格对个体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会计员由于经常与账目、数字打交道,失之毫厘,就会差之千里,因此细心、谨慎是工作中必需的性格。但是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他们在细心、谨慎工作的同时,也生发了敏感、多疑、感情细腻脆弱、情绪极易受暗示等职业特色鲜明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的后果是使某些会计员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不能自控,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导致职业道德行为失范。

3、会计道德缺失主体的气质分析

气质是指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语言、感知及思维的速度等)、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的强弱等)、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等)和指向性(如内向性、外向性)。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个人的气质形态,它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性化的色彩,属于人的性格特征之一。气质类型通常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有专家经过试验发现,会计从业人员大部分为黏液抑郁质。理由是,会计员每天与数字、信息打交道,其他情绪体验较少,不能在愉快的人际关系中调节情感,导致抑郁、内向。抑郁、内向气质的人员容易引发职业道德失范。

4、会计道德缺失主体的能力分析

在会计员的个性心理因素中,能力是影响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会计员的工作能力高,则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分析财会信息,处理突发事件,提高工作效率;会计员的工作能力低,则会在工作中缺乏其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应变能力,不能很好地达到工作目的。比如,有些会计员缺乏一定的分析财会信息的能力,出现财会信息失真现象,还有的会计员由于基本的职业能力缺乏(如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了解等),出现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等记账不符合规范现象。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王静.会计职业道德探究[D].经济贸易大学,2012

[3]高路路.会计职业道德[D].山西财经大学,2012

第2篇

一位父亲:我女儿现在已经快小学毕业了,听话、独立,但就是话特别少,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我想应该是跟我们常年不与她一起生活有关。我和妻子在外做点小生意,起早贪黑,没个饭点。想着孩子跟着我们没法过稳定的生活,就让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我们逢年过节尽量回家看看。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也会觉得她跟小时候不太一样,跟我们之间好像有一层隔膜。

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快4岁了。基本上由我自己带,中间断断续续送回过老家一段时间。但孩子一送回老家就起荨麻疹,每次只要离开老家再回来几天就好了。所以我一点也不想送孩子回老家。可是最近孩子上幼儿园了,学费特别贵,还得接送,我们两个都忙不过来。老公就埋怨我不该带孩子来,为此我们经常吵架。

留守对孩子的影响

留守儿童是父母缺失的孩子,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有更多的行为问题,诸如较高的少年犯罪的危险性、同伴关系不良、适应困难、逃学、婚外孕、行为等。

父母缺失,尤其是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失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我们常常见到的现象是,大人常年不在家,出于愧疚,想要补偿,导致物质补偿过度,而并非真正关心孩子的情感;或者已经发现孩子各方面存在问题,于是希望通过权威的、惩罚的方式,喝令改掉。可是,这将孩子推得更远。

还有一种家庭,也许父母一直陪在孩子身边,却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基本鲜有真正陪伴孩子的时间,这其实是在制造另外一种形式的“留守儿童”。

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

比如焦虑情绪、抵触敌意、不合作、抑郁等,与父母缺失或父亲缺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分离的时间越长,对孩子的心理行为的负面影响越大。这正如上述那位父亲所描述的,虽然她表现得十分听话、独立,但是情绪上倾向于抑郁,人格上倾向于内向、不表达。这是一些长期与父亲或父母亲分离的孩子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

孩子的情绪和躯体化问题

如果父亲在孩子5岁前离开,儿童的情绪和躯体化问题更多,5岁后离开,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人格和行为问题。如那位母亲所描述的,不到4岁的孩子会在回到老家见不到父母的情况下频频出现荨麻疹,而一回到父母身边则症状立刻减轻或消除,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躯体化反应。还有一些孩子会在离开父母的情况下出现头痛、胃痛、呼吸有困难等等其他躯体化症状。

降低留守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如果你的家庭正在被“留守”一词困扰,那么,应该如何做呢?

孩子住在家里

如果父亲外出打工,孩子最好由母亲监护,住在家里而不是学校。孩子在父亲缺失的情况下,母亲的教养行为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在学校生活,孩子完全感受不到来自父母任何一方的爱或规则,尤其当他遭受到同伴压力或欺负,会增加父亲缺失带来的心理问题。而住在家里,母亲的监护和期望会对孩子心理行为表现产生积极的影响。

离开孩子的时间不要太长

与孩子相聚在一起时,还要积极投入和沟通。回家与孩子相聚的频次高,会对孩子父亲或父母缺失的心理影响有所缓解。最好每年都能回家看看孩子。要特别注意的是,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要有效,而不是依旧忙这忙那,忽略对孩子的陪伴和交流。尽量全身心地投入到跟孩子的游戏或互动中。表达对孩子的期望但不强求,规范孩子的行为而不迁就,倾听孩子的想法而不指责。如果父母能做到这样,即使不能时常在身边,孩子的心理也不会因此受到太大损害。

紧密的联系频率和回家频率

这会缓解分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父母在与孩子分离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每周甚至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发短信,或者经常回家,会对孩子的焦虑、孤独或不合作的心理行为问题有所缓解。只要爸爸能够经常打电话回家,无论孩子在接听电话时的回应是否积极,父母做出的互动行为都是有意义的。

联系时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很多在外打工的父亲母亲也会给孩子打电话,但有时真的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孩子本来很期待与父母的交流,但是爸爸妈妈说的永远都是“听话了没有”或者“学习成绩怎么样”。甚至有些父母会对孩子很严厉,不允许孩子脆弱或哭泣,这是非常不对的,压抑孩子的心理需求会对孩子造成更深的伤害。所以在与孩子的联络中,尽量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的表达,不要总是只关注学习成绩。

帮助孩子处理好与同伴和老师的关系

尽管不能在孩子身边,但一定要更多地关心孩子在家里和学校的生活。学会倾听和引导孩子,尤其要教给孩子一些人际交往的规则和技巧,减少孩子受到欺负的频率,让他们在学校生活中获得融洽的同伴关系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家庭关系,给予孩子期望

第3篇

【关键词】 民校教师 归属感 学校管理

【作者简介】 蒋著明,高级讲师,《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学报》编辑,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及教育心理学。

教师归属感是指教师的某些需要从学校得到满足,学校的价值观得到教师的认同后,教师乐意被学校接纳并在学校安心乐业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它蕴含着教师的满足感、安全感、责任感和成就感,是教师对学校态度的综合反映。而教师态度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某些需要是否能从学校得到满足。

一、民校教师归属感缺失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一)心理表现

1. 权宜。民校教师大多出于无奈而选择在民校任教,“人在朝廷心在汉”,没有扎根民校的意向,把民校当作暂时的栖息地或通往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的跳板。

2. 焦虑。没有归属感的教师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稳定,居住不稳定,内心常常焦虑不安,总担心自己随时可能被解雇而寝食难安,在焦虑中苦度光阴。

3. 自卑。许多民校教师认为,自己虽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身份地位却如“打工仔”。与公办教师相比,他们觉得各方面都低人一等,因而有自卑情结在所难免。

(二)行为表现

1. 应付。教师被动履行工作职责,表现出得过且过的人生态度,工作不快乐,创新内驱力和成就感很弱。在民办高校中,注重课时数量不注重课程质量,注重教学不注重教研,注重任务完成不注重实际效果的教师大有人在,不少教师上课甚至成了无教案、无讲义、无作业批改的“三无”教师。

2. 抑郁。抑郁的主要特征是心境不佳,情绪低落,轻视社交,其行为往往折射出人生无寄托、生活无信心、工作无精力、交往无兴趣的心理状态。而这些又恰恰是无归属感的表现。归属感低落是一个人陷入抑郁的重要指标。

3. 逃避。一是逃避自己所在的民校而试图选择新的较优秀的学校;二是另辟新的就业途径,设法捧上“铁饭碗”;三是去向虽未确定,但愿意舍弃自己现在民校应得的报酬,干脆不辞而别,重返人才市场。2008年浙江省一项针对民校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近50%的教师“经常考虑”换个工作。可见,因归属感缺失引发的“逃避行为”非常严重。

二、民校教师归属感缺失对学校的负面影响

民校教师归属感的缺失无疑会导致教师流动频繁,使学校陷入“招聘—流失—再招聘—再流失”的人力资源管理恶性循环之中。据笔者了解:某民办职业中专原有专职教师60多名,两年内流失的教师总数竟然超过了原来的教师数量;某民办高职学院在开学前后的两个月内共招聘了专职教师、教辅人员和行政人员近110名,而同时流失的教职员工有近60名,就职不到两周就不辞而别的教师绝非个别现象。有关数据统计,“民办高校教师年流动率在10%-20%之间,流失的民办教师多数为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其中研究生学历约占70%,中级以上职称所占比例约为80%。”总之,民校的人才流动表现出“招聘多、流失多,来得快、去得快”的特点。这给民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加大了人事管理难度,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淡化了师生情感,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生源的扩大与稳定,削弱了学校竞争的核心实力,阻碍了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民校教师归属感缺失与学校管理的反思

引起民校教师归属感缺失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就民校内部管理而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反思。

(一)文化机制反思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学校管理的保障机制主要有三种:科层机制、市场机制与文化机制。民校一般比较重视科层机制、市场机制的运作,而常常忽略文化机制的运作。

学校文化机制是指一定校园肌体内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功能和运作方式,包括校园的生物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人文环境、管理环境、发展环境、心理环境等相互联系的运行功能。有关调查表明,民校教师对学校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校园文化氛围)、发展环境(自己的深造、进修、晋升机会)满意度最低,对管理环境(教学安排、参与管理机会、管理方式和领导作风等)的评价也较低。上海市针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对学校工作环境不太满意、很不满意的教师分别占18.5%、4%;认为教师间沟通非常不足的教师有24.9%;认为基本不足的高达38.7%;在活动安排上,不太满意的占24.3%;很不满意的占6.9%。学校文化机制运行不良,无疑会削弱民校的凝聚力,淡化民校教师的归属感。

(二)激励机制反思

第4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165-02

留守儿童又叫空巢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打工,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由于留守儿童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多由祖辈照顾,打破了原来稳定的家庭模式,造成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使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既要对学生的现在负责,也要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负责。因此,教师更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使他们在缺失父母爱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如何结合小学生校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实际,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则尤为重要。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

在我国,产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主要经济产业都集中在沿海及各大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其次,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生活质量差,难以满足生活需要,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再次,城市人流复杂,民工工作又极为辛苦,怕没有多余的时间照顾孩子。此外,民工工资很低,难以负担孩子在城市里高额的生活和教育费用。这就使得大部分农民将子女留在农村,形成了大量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学习习惯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虽然有少部分留守儿童能正确认识自己,自律、自强,乐观向上,学习成绩优良,但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欠缺主动性、自觉性,学习无目的,学习习惯差。这就使得这些儿童对学习越来越不关心,常迟到、上课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较好地完成家庭作业等。

2.认知和价值观的混乱。儿童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最早是受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并把学到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准则。因此,缺失了父母在言行举止和教育等方面的引导,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道德认识上的困惑。主要表现为自信心不足、自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和个人主义、功利主义。

3.人格发展不健全。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可以说这些留守儿童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 使得这些孩子缺少了与父母最基本的交流和倾诉的机会,从而导致他们心理情感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内心封闭,情绪消极,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性格孤僻,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

《“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情绪不平衡的占42.4%,其中焦虑的26.3%,抑郁的24.2%。四川省心理学家游德良对井研县门坎小学近 400 名留守儿进行心理调查后发现,这些孩子中近八成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06人存在焦虑心理,107人有抑郁症状,88人属易怒性格。李宝峰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而抑郁、敌对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

三、对留守儿童诸问题的建议

1.家庭方面。

(1)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多与孩子相处、沟通。父母外出务工时,最好留一个在家,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如双方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安排在工作城市一起生活。如果留守儿童由他人监护,父母要经常给儿童打电话,加强情感沟通交流,给予关怀和呵护,而不仅仅只是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平时只要有机会,需尽量和孩子共同做一件事,不管是非常简单的小店购物,还是有组织、有意义的亲子活动。父母为他们的道德成长所做的一切,会使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

(2)家长应该主动加强和学校的联系。社会生活的压力大,不少家长只顾着工作,根本没有抽一点时间来关心一下自己的孩子,就连孩子在哪个班级念书、班主任是谁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了。家长的漠不关心会使孩子产生孤僻、消极的思想。家长应该加强与学校老师的联系,如工作有变动,联系方式有变动,应及时通知学校方面。可以定期打电话询问孩子在校的各项表现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情况,以便出现问题时进行及时的疏导。

(3)加强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感。监护人在监护过程中要倾注更多的亲情和关怀,也要及时向留守儿童父母以及学校反馈他们的情况,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奶奶,对孩子总是特别溺爱。而且就算他们想管教孩子时,也常常担心自己会不会管得太严,反而惹来儿童父母的不满。对于这些,家长一定要做好与监护人的沟通。

2.学校方面。

(1)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教师掌握辅导技巧,对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冲突,排解他们认知和情绪上的困扰是有很大帮助。如果这些情绪和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疏导,不仅不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而且也为他们日后道德过错行为和行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因此,帮助他们度过留守期间的心理危机阶段,为他们的道德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是农村教师特别要重视的问题。

(2)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学校可对留守学生建立档案,随时收集他们在校学习与发展过程的信息,记载成长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并随时与其监护人联系。同时加强教师与留守儿童的感情沟通,使留守孩子愿意向教师吐露自己的情感,以便教师全面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给予他们理性的评价,并制定出合理的思想道德目标。对在规定时间内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奖励,否则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惩罚。

(3)构建亲情关爱网络。开展各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优帮差、城帮乡、大帮小、师帮生和老帮少。还可以定期举办针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见面会,建立良好的“学校—家长”沟通机制,改进留守儿童代养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定期把出现的道德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反馈,使家长的教育更好地配合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

(4)学习心理辅导和法制课程。在学校开展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和自强自立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自理、安全、感恩、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心理基础。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淡薄的法律意识是现阶段最常见的通病,应让儿童通过学习及时纠正心理问题、增强法律意识,促进身心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 学业不良;社会支持;归因方式

学业不良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于每一所学校。他们多存在着诸如缺乏学习动机、自卑、焦虑、厌学、逆反、迷恋网吧等不良心理现象和行为问题。产生学业不良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同伴交往、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教育评价机制、归因方式等,在这诸多因素中均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因素,即社会支持的缺失问题。

一、学业不良学生在社会支持上的缺失表现

(一)客观支持的缺失。

客观支持的缺失是指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的缺失,主要包括:

1.物质支持的缺失,是指学生为完成学业所必需的物资和金钱支持的缺失。如果一个学生很少获得物质支持,那么就容易使他们分散注意力,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2.环境支持的缺失,即社会环境、教学环境、家庭环境三方面的不良影响。良好社会环境的缺失,使学生身心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如网络、、暴力等使学生容易因好奇而沉迷其中耽误学业;不良的教学环境,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缺陷上,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课程设置不合理,学习任务重,加上有些教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良的家庭环境,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成员间的亲疏关系。有关研究表明:学习优良和不良的学生在父母婚姻状况上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家庭教育方式中过于简单、粗暴、惩罚多也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学业不良。

3.信息支持的缺失,是指从他人那里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指导的缺乏。一般来说,这样很容易导致他们的内心封闭,不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也不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从而形成了不良的归因方式,产生习得型无助感,导致学业不良。

(二)主观支持的缺失。

主观支持缺失是指个体体验到的或情感上感受到的支持的缺乏,这也是学业不良学生最缺乏的一种支持,包括:

1.情感支持的缺失。来自家长、教师、朋友、同学、亲戚等的情感支持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支持,它主要包括尊重、理解、关心、支持、鼓励、宽慰、帮助等。情感的支持是使学生体验到的一种被理解尊重和关心支持的满足感。但是对于学业不良的学生,这些方面的支持则是十分的缺乏。首先学业上的表现,教师、家长、同学往往对这些学生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如厌恶、轻视、排斥、惩罚,这就使他们体验不到尊重、理解和关心、帮助和支持。如果这种情感支持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就会对学生的人格特征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学生产生情绪不稳定,敏感多疑,爱幻想,自律性很差等人格特征。据研究,对学业不良和学业优良的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比较,学业不良学生的人格特征一般表现为:在现实生活中好幻想,对未来常常想象得比较美好,但较少行动,遇到小事时容易激动,在挫折面前情绪波动较大,对自己的要求时松时紧,做事爱凭兴趣,自控力较差。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性不够,依赖性较强,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不喜欢思考问题,自信心不足。总之,情感支持的缺失通过人格特征的影响对学生发生作用,使他们陷入一种放纵和无助、自卑和焦虑的状态。

2.自尊支持的缺失。自尊支持是指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得到他人的重视和较高的评价,但是这在学业不良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缺乏。首先,成绩低下使他们不可能得到别人很高的评价和认可;其次,中介评价机制不良,反映在教师和家长的期望效应、评价导向效应等方面。教师与家长的期望和学生实际的差距越大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就越大,容易使其对学习失去信心。另外,教师和家长的评价也对学生有导向作用,即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不良评价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强化了学生自我否定、自我放弃意识,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业不良并产生厌学情绪。与此同时,自尊严重受挫,自卑感和无助感也随之产生。

(三)学业不良学生对社会支持利用的缺乏。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社会支持的缺乏只是学生学业不良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外在或者客观的因素,而学生对于社会支持利用的缺乏则是导致学业不良的一个内在原因,这些归根结底主要在于不当的归因方式。他们习惯于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因素,如能力、素质,认为即使努力也起不了作用,从而索性放弃努力。这样一来父母和老师的教诲在他看来都是难以接受的,而且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些学生也不会主动地寻求帮助获得信息方面的支持,反而会更加的放纵自己。

二、为学业不良的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有效的社会支持能增强耐受、应付和摆脱紧张处境的能力。预防和转化学业不良学生,就需要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社会支持,提高他们利用社会支持的能力。家庭,学校,社会既要给他们以客观支持,又要提高他们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的能力,使之不仅能够利用社会支持缓冲紧张,还能够寻求支持,保持愉快心境。

(一)以优化环境为主,为学业不良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客观支持。

首先,尽量避免社会不良风气对于学生的影响,尤其是要减少网络对于学生的不良影响,使学生不沉迷于网络;对于痴迷于网络的学生我们可通过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等途径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采用心理学的手段如行为训练等使他们逐渐摆脱对网络的依恋。

其次,优化教学环境,包括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改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持续的和稳定的,尤其要注意的是保持家庭关系和睦,父母的教养方式得当。实验证明,民主的家庭环境会使学生有很好的安全感,也会使学生有更强的耐挫能力。

(二)巧妙利用期待效应,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为学业不良的学生提高积极的主观支持。

首先,情感支持。积极的期待和积极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具有完善的人格特征,如自信、乐观、情绪稳定等专业有成就的人格因素和学习成长能力因素,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力。Haron J·Batte发现成绩极佳的学生有着与他们的教师更相似的态度和价值,而成绩差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态度和价值。教师正是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凭自己的教育经验,对不同的学生抱不同的期望。一般情况下对好学生抱有“高期待”,对学习不良学生抱着“低期待”。教师对学习不良学生的低期待或不抱期待。教师和家长可经常用一些鼓励和肯定性的话语,如“你真棒”、“表现不错”等,给学生以鼓励和积极的暗示,激发内在动力。尽量少用或者不用消极、否定的评价,如“你真笨”、“谁都比你强”等。

其次,自尊支持。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学业不良学生的这种需要则更加强烈,所以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平等相待,同时也要鼓励其他同学给予尊重,不要孤立和排斥学业不良的学生。家长要理解、关心他们内心自卑、焦虑、无助的感受,使他们体验的家的温馨,克服不良的情绪体验;不要一味的训斥,否则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远走越远。

(三)进行归因训练,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归因方式对学业不良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改变学生的归因方式,可使他们认识到导致学业不良并不是个人能力不行,而是还有其他因素,如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任务难度等。尤其要对他们强调态度和努力的作用,利用那些态度端正、通过努力取得进步的学生的榜样作用,鼓励他们也可以做到,改变他们的归因方式,使他们可以听得进去教师的忠告,理解父母的苦心,在父母、教师、同学等的感情支持的依托下,鼓励他们更加有效的利用环境支持、信息支持等社会支持系统,使他们有信心、有勇气改变学业不良的现状。

总之,不管是提高社会支持,还是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最总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预防学业不良的产生,也更加有效地对学业不良的学生进行转化教育。

参考文献:

[1]雷雳.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自我概念[J].心理科学,2001,(2).

[2]卢清.大学优等生与学业不良学生人格特征比较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4.

[3]黄瓒.试论学业不良学生转化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03,6:28-29.

[4]刘伟芳,葛明贵.学业不良学生学习效能感及其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

第6篇

关键词 守住诚信;从小做起

一、儿童诚信缺失现象表现

(1)在道德生活中的表现。孩子在道德生活中缺失诚信最典型的现象是不守时、不守信和小偷小摸行为。在家里,有的孩子背着父母拿钱拿东西,有的骗取零花钱。在学校里,经常发现孩子的钱物、学习用品被同学窃取,还有的学生,在图书馆和阅览室看书,发现好的或认为感兴趣的内容,就随手撕毁带走。

(2)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在学生当中,最典型的表现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和瞒骗老师。有位教师这样说“自从和孩子们打上交道,就怎么也阻挡不了他们互相抄作业这股暗潮。如果题目稍微难一点,就连科代表也开始抄了。”此外,考试作弊则成了学生的拿手好戏,让教师防不胜防。所以有许多教师认为:在抄袭作业的背后,有更可怕的东西在学生的心里。

(3)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有的孩子之所以和同伴、老师关系紧张,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不诚信引起的:互相不信任,互相猜忌,说谎欺骗等等。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出于某种目的或者某种压力,使孩子在与同伴、家长、老师之间的关系上,往往选择半真半假的态度,以致于使家长和老师不知道孩子真实的想法。

(4)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孩子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经济生活虽然不复杂,但是,但诚信缺失现象还时有发生,诸如:借钱欠还、借多还少、借而不还、甚至赖帐等等。有的小学生在同学中的欠帐甚至高达千元。当被问及“如果你在商店买东西,售货员少收了你的钱,这时你会怎么做?”时,持马上退还态度的孩子不到一半。

二、儿童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多数儿童还是看中诚实的品德,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持有诚实这一价值观的学生在减少,专家分析认为,随着少年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社会的接触、了解越来越多,社会上一些负面的东西,如媒体上的假报道、假广告、假冒伪劣商品等现象极大的冲击着学生对诚信的认同感,让他们对诚信的重要性渐渐淡忘甚至失去。

(2)家庭原因。家长在平时生活中的处事行为及言语对儿童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有些家长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说“做人太老实不好”“诚实的人都是笨蛋,而且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等等,试想我们的孩子长期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诚信如何生存。

(3)学校原因。培养诚信之关键在学校。学校本就是教育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可是,在面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表面上搞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搞应试教育,甚至以智代德。

(4)自身原因。儿童自控能力低弱也是导致学生诚信缺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非观念淡薄,意志品质不强,敌不过来外来的不良引诱,最后,成了不诚实信用的“俘虏”。比如,考试作弊问题,更多学生在作弊之前,也知道这是不诚实、不道德的行为,也经过思想激烈的斗争,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存在侥幸心理。

三、重建儿童诚信对策

1.尊重孩子是基础

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儿童在某种程度上如果自尊心受到挑战,得不到所期望的尊重,就有可能会表现出不诚信的言行。如果老师只会用命令,威胁,恫吓,讽刺甚至用暴力去制服孩子,就极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孩子的言行不一。

2.培养责任感是要求

责任,是对自身生命的珍重;是对他人命运的倚重;是对社会发展的凝重。对自己负责,不自欺;对他人负责,不欺人,其言必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3.以身作则,事实说话是前提

要想教育孩子诚实守信,我们老师必须率先做到。老师在与孩子相处时,应注意做到对人诚实,言而有信。如自己对待工作,应该是认真负责,用心去做。对待他人,要言出必行,行必有果。从一点一滴的日常小事做起,给孩子以耳濡目染的影响。

4.正面引导是关键

要积极关注孩子的第一次。孩子比较稚嫩,做事难免前后不一,当发现孩子有不诚实的迹象时,应及时询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孩子说出真话来。老师还应带着孩子多分析、多思考,要告诉孩子,承诺是一种责任,你给别人做出承诺时,应有一种心理准备,先考虑自己能否做到?能答应吗?再次,承诺了就要一诺千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努力实现承诺,才这样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同时,老师还要善于利用故事中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孩子少计较眼前利益的得失,多一些注重诚信的社会实践,帮助他们理解:诚实的人有时会觉得自己受委屈;却不知旁观者往往通过你的为人诚信程度选择自己的伙伴。因此,老师完全可以坦率地告诉孩子,有时侯,诚信的人会吃点眼前的小亏;但往远看,一个人拥有诚实的品德、言而有信的人格,才会有合作的基础,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才会有自立于世的基础。而社会越来越需要有知识、有文化,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才,所以说诚信并不吃亏。

5.及时评价是保障

第7篇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 学习动力 缺失原因 具体对策

前言

学习动力是学生学习中的核心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是大学生充分掌握知识技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1]。从我国西部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状态令人堪忧,组织纪律松懈,学习动力不足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此,有必要对西部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相关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的实现,为我国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一、学习动力的内涵

学习动力主要是指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推动作用的一种内在力量,是学生的一种自我激励和指引。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系统共同作用下进行的,主要分为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种。其中,内在因素主要存在与主观意识内,是推动大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导力量,外在因素主要是外部的压力,是大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不可或缺的条件,包括家长、学校、社会及周围环境等各个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内化为大学生学习驱动力,引导大学生高效开展学习活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形成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驱动、引导、维持和强化学生进行学习活动[1]。

二、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具体体现

1.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

当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为上大学而上大学,缺乏自我的正确认识及大学学习的准确定位,以致于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主动性不足。

2.学习过程中存在盲目性

大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当中,缺乏自身考虑及长期规划,导致学习过程中存在极强盲目性。具体体现为:(1)缺乏系统完善的学习计划。(2)对未来就业缺乏信心。同时,对学校课程作业的布置,学习任务及考核等,也表现出消极应付的心理,未能积极主动深入钻研,影响了自身实力的全面提高。

3.学习过程中自控能力不足

大学生仍旧属于成长期,生活经历和社会经验明显不足,心理状态仍不够稳定,认知能力、自控能力等仍在逐步完善当中,这些使得大学生学习定力不足,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懈怠心理。

三、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

1.受价值观的影响

个人价值观是人们对所处自己未来发展进行规划的基本观点,是对个人价值的基本评价,它受制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集中体 现于人们的文化意识中。由于东西部社会经济背景的差异,受之影响的东西部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相异之处也较为明显。

2.语言及师资方面的影响

首先,在学习环境适应方面: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来自边远山区和边疆地区,当地经济状况相对落后,交通不便,基础教育的条件与设置都比较差,这些都对少数民族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正是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接触的新事物少,他们相对而言,眼界不宽,知识面较窄,竞争意识较弱。因此,进入大学新环境后,由于语言障碍、思维方式不同、价值观差异等,他们很难完全适应这种以汉文化为主的学习环境。

其次,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相对薄弱,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不高,容易造成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相对不足。

四、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具体对策

1.大学生自身方面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出现适应问题是相对的。在多元文化环境里,面对新的要求与挑战,仍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能够适应良好,在大学的各种平台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从整体来看,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问题。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最主要的是大学生自己。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学习适应的行为主体,若自身不努力,一切政策、措施、帮助都无法起作用。

2.师资教育方面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在大学课堂中,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也很少有老师顾及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我们仍不能忽略专业教师对学生各方面所造成的影响。任课教师仍应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与需求,在尊重他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多关注,多鼓励,不能因他们基础薄弱就放低要求过于迁就,应在课堂内外多给予辅导与帮助,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步改变他们对他族文化的不适应,减少越学越不懂、越不懂越不学的不良循环现象。

3.学校方面

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来自偏远贫困地区,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心态较为封闭,人际关系面较窄,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学生的各项救助机制和工作体系,从经济资助、心理辅导、学业指导、就业规划等方面给予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全面、细致、耐心和有效的帮助,同时要注意减少优惠政策的负面影响,使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这些帮助形成正确认识。特别要为他们搭建面向世界的平台,增加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出国交流等机会,促使他们能形成竞争意识和主动意识,实现自我全面发展。

五、小结

随着时展,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对人才的需求量正大,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根据我国实际,积极培养全方位人才,全面提高大学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水平,成为当下教育界及社会各界面临的时代难题。对现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十分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鲁娟、陈晰辉 不同类别军医大学生学习动力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07):1103-1104.

第8篇

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9年3月~2010年6月,经心理干预措施的1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人性化护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效减少患者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强化了护士的责任心,也是保证患者治疗顺利及康复的重要条件之一。

关键词:心理干预 妇产科 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33-02

随着时代进步和医疗模式的改变,以往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人性化、整体化护理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在对妇产科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发现患者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特别引产孕妇,紧张、顾虑心理,担心手术对今后生育造成影响,对护士工作不配合等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消除紧张与恐惧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是顺利治疗和日后康复预后的关键因素[1]。对我院妇产科2009年3月~2010年6月,经心理干预措施的1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6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妇产科2009年3月~2010年6月间经心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年龄为:16~45岁,平均年龄为:30.5岁。其中:人流术48例,剖宫产术86例,子宫切除术9例,宫外孕手术15例,经腹子宫肌瘤手术2例。

2 不良心理反应

2.1 恐惧心理反应。在手术进行后,主要临床表现为莫名的,不自控的恐惧、紧张、易激惹、多虑、爱挑剔、无法对不同医护进行配合,导致影响治疗及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可导致术后的心慌、头晕、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缓慢、食欲不振等应激性心理问题的产生,较常发生自身组织脏器的缺失感及术后、生育能力、女性特征,正常的家庭起居生活等的缺失感。

2.2 抑郁心理反应。大部分女性患者对子宫的解剖知识,及子宫生理结构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大部分患者,会凭自我意识来进行判断子宫缺失会导致性生活、肥胖、提前衰老发生,进而产生强烈的压抑感、自卑感。日常生活行为上较长时间表现不开心、不愿动、不愿说、易激惹、孤独、睡眠不佳、食欲不振、不愿主动关心其他的人或事及同他人良好的接触等,害怕手术会导致严重后果会对生活、工作、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2.3 失望悲观心理反应。较常见于性格内向,病情较重的患者。较长时间的身心折磨,病情程度逐渐恶化加重,对手术治疗的方法丧失信任及自信心,导致绝望的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为悲愤、冷漠、拒绝手术治疗、失望不合作,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还会伴有轻生自杀的念头。

2.4 封闭心理反应。导致封闭心理的因素,排除患者自身性格原因外,还因离开家人及对陌生的生活环境不适应、缺少安全感,四周环境的角色变化,导致患者产生自我封闭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淡漠不愿主动同人沟通,常会伴有孤独、紧张,在进行检测问题回答时比较犹豫不定。

3 心理干预措施

在妇产科手术大多都涉及到女性患者的隐私部位,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能将患者信息和病情透露给无关人员。对患者护理中,注重患者隐私保护,在病房有其他患者家属在的情况下,不要大声讨论患者病情,以免患者产生心理压力。在术前护士应进行术前访视,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手术方法以及治疗效果,对患者和家属提问进行一一解答,做到细致耐心、言辞诚恳[2]。

3.1 对待失望悲观,甚至出现自杀倾向的患者,应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心理疏导,嘱咐其家属增加关心及关注程度,注意平时说话及做事的语气和态度。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及思维模式,增加患者心理反应的缓解和康复。

3.2 对待年龄较大及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应增加关心程度对其进行更加细致的护理干预措施,由于接受能力及理解问题的方式不同,需依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进行心理疏导以解除患者的顾虑。要增加对患者的照顾及关心,语气平缓,尽量详细生动的进行讲解有关知识。以保证患者及家属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巡视及查房的次数,以便于及时解决患者的新进问题,及避免严重性事件的发生及发展。将事态的发展的严重性及危险性降到最低。

4 讨论

产妇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术前访视能有效地降低产妇紧张、恐惧、焦虑心理。通过对产妇术前心理护理,使产妇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这样产妇情绪稳定,精神轻松,从身心两方面为主动配合手术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更加人性化的对待术后的患者,以增加患者的幸福指数,加速患者回到正常生活及工作的轨道,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针对其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可有效的缓解患者在术后的心理焦虑、恐惧及紧张的情绪,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加患者配合治疗,有效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可有效的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玲,王爱华.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3,7.669-670

[2] 许志娟.浅析妇产科心理护理的临床作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9,154-155

第9篇

关键词: 爱伦坡 自我 本我 超我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代表,认为人受本能驱使,且早年经历会对其心理发展及日后外部行为表现产生深远影响。人格分为三个结构,分别为本我,自我,超我。爱伦・坡作为美国文学自然主义背景下的一个特例,反其道而行之,其文学作品风格独特,独树一帜,与其早年经历密不可分。而其早年经历所带来的那些选择与行为在爱伦・坡的后期生涯中产生不小的影响。

埃德加・爱伦・坡其哥特小说创作不但对传统哥特式小说所具有的悬念、言情、凶杀、恐怖等通俗元素予以杂糅,而且表达了独树一帜的创作理念,对美国早期本土文化、对物欲驱使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非理性情感予以关怀,从而使得他的哥特小说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严肃小说和通俗小说的界限,在更广阔的审美空间内实现了与读者的心灵沟通。

爱伦・坡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具有开创性的文学作品,应更多地归因于个人的早期不顺经历,使得他的内心体验较之他人更独特与敏感。这种心理因素影响了爱伦・坡的人生表现,人生历程中的不顺遂使得爱伦坡的内心处于更低落的状态,到人生晚期更明显。

爱伦・坡的父亲在他年幼时便离家,而其母早逝,虽然后来爱伦坡被好心夫妇收养,但是爱伦・坡与养父一直存在矛盾,亲生父母爱的缺失仍对其造成不小影响。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强调无意识的作用,认为行为的原因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和激发的。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爱伦・坡会爱上同学的母亲,并写下“To Helen”一诗。母爱的缺失及本能的驱使使得爱伦・坡不止一次恋上比其年龄大的女子。这似乎已成为爱伦坡人生的趋势,但值得一提的是,爱伦・坡曾娶了比自己小14岁的弗吉尼亚作为妻子,这也和爱伦・坡内心对爱的缺失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根据精神分析中人格结构理论,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次,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它遵循快乐原则,寻求直接的满足,而不顾社会现实是否有实现的可能。在爱伦・坡幼年时期,由于双亲缺失,而且远离家乡,内心缺乏归属感,因此他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驱使他做出社会准则所不容许的行为――追求比自己年龄大的女士,结果终究是失败的,于是他的内心仍旧处于对爱的寻求与缺失之中。

人格结构理论中的超我位于最高层次,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它是道德化了的自我。不难看出,埃德加・爱伦・坡一直处于精神压抑的状态,他的作品充满了压抑,恐惧,阴暗。早期的他,虽然文章偶有好评,但始终不得志,情感上的缺失一直是埃德加・爱伦・坡内心脆弱的根源。由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追求得不到满足,得不到社会规范的允许,他的内心充满挣扎。爱伦・坡无意识地把内心的感受寄托于文学作品之中,从《厄舍古屋的倒塌》中便可见一斑。在文中,埃德加・爱伦・坡所设计的人物性格饱满,而故事情节的发展丝丝入扣且始终处于阴暗的氛围中,从文章开头对厄舍古屋的环境描述到主人公对古屋的感受及最后古屋主人的死亡及古屋的倒塌,让人如身临其境。这正是爱伦・坡当时内心体验的表现。超我的力量,现实的局限已把爱伦・坡束缚得透不过气。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越发严重。

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是在本我的冲动与实现本我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冲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方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另一方面受到超我的约束。纵观爱伦・坡的一生,从早年恋上同学的母亲,到后来追求比自己年龄更大的另一位女士,他总是受挫。此时,爱伦・坡与弗吉尼亚结婚,并且事业上有所成就,这便是自我在超我与本我之间的调和行为。在他的创作鼎盛时期,他设想的读者群包括“我们辽阔的南方和西部地区无数农场中……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后期逐渐不顺,卷入“朗费罗战争”,而后在波士顿演讲厅阐释《阿尔阿拉夫》时赢得的倒彩,以及在作答时对波士顿侮辱性的嘲弄,进一步损害了声誉,也进一步增加了名声,而在秋天弗吉尼亚病情加重。他曾写信对弗吉尼亚说:“你现在是我与令人讨厌、令人憎恶、令人失望的生活抗争之最大而唯一的动力。”因陷入对弗吉尼亚死亡的恐惧中,他不断酗酒。这段时期,很明显可以看出,自我所起到的调和作用的基础已不存在,弗吉尼亚的去世及爱伦・坡事业上的受挫更使得他对生活失去希望。此刻的他,内心的种种期望,对文学,对生活的,通通得不到满足,自我已无法协调,心理陷入失衡状态,只有靠酒精逃避现实。而后爱伦・坡又追求过一名比他年长的女士,但因为在结婚前期出了意外而不能成行。爱伦・坡的内心在这种种不满足之下已处于崩溃状态,晚期的他,流连病榻,失去了对生活的种种期望,个人的人格结构处于极度不平衡之中。

纵观其一生,爱伦・坡的大部分人生处于一种不快乐的状态之中,他追寻快乐的本我始终被代表着社会规则的超我牢牢束缚,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自我已无法调试他的整个心理的平衡,内部的变化会通过一些外显表现出来,而在他的身上,这种表现则可以从他的文学作品中寻得,他的侦探小说是哥特式风格,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背道而驰。可以说,正是这种缺失感使得埃德加・爱伦・坡与众不同,他的作品正是这种偶然性与必然性结合的产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