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经济效益

时间:2023-09-19 18:52:03

导语:在生态经济效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经济效益

第1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经济有效性生态安全性

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1生态旅游的提出

1.1生态旅游的概念

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词,关于这一新词语,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不同的使用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诠释,这些诠释有的很相似,有的差别很大,甚至讲的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内容。从中外学者70多条对生态旅游所作概念和内容的诠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包括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基础,具有生态伦理理念的一种高层次的保护性旅游活动。这种旅游活动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2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别是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生态旅游更是风靡全球,成为一种新时尚。

虽然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旅游方式,促进旅游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既加以利用。但是,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包括生态旅游,都会对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发展生态旅游,不搞好规划,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生态旅游环境的问题,就会阻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

生态旅游地正受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成为开展可持续旅游和生态体验的理想场所。但是,生态旅游区(地)属于自然生态环境敏感区,开展旅游业极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就成为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的重要原则。

生态旅游由于囊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诸多关系,故对其进行开发管理时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观,并以此为指导,形成生态环境和旅游经济双向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2.2经济有效性与生态安全性兼容协调原则

经济有效性是指人们在积极发展旅游经济时,应最有效地利用生态资源。

生态安全性是指人们在组织旅游经济活动时,应该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使之保持存在和再生的能力。

2.2.1管理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衡量经济的有效性上

衡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要把促进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二,向自然生态系统索取资源要适度,坚持控制外延无限扩大的生产方式,反对掠夺或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和旅游生态资源的做法。第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要充分,以便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多的生态感受和生态知识。只有做到上面三条,才能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吸引力,使旅游收益得以实现。

2.2.2必须对生态安全性进行定位

通过对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两个指标的分析,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处于既矛盾又统一的定位整体中。其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的无限增长给生态安全带来的威胁,其统一主要表现为二者可以有机结合和转化。

2.3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整体统一原则

生态效益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社会效益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始动力;经济效益则是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的重要拉力,从中起主导作用。三大效益都是生态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与规划需注意的问题

(1)制定生态旅游区的专项规划时,要特别注意研究生态环境承载力,亦即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在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如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程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

(2)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规划

成功的生态旅游有赖于高级导游、称职经理的合作,而熟练又有技巧的经营管理人员又需要有效的培养和良好的教育。因此,从事生态旅游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上岗职业培训,特别是导游更应具备较深的科学知识。对所有从事生态旅游业的经营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伦理的思想教育,让所有的人都明白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环境伦理为指导,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是与环境伦理要求和目标是一致的。生态旅游强调环境意识、自然感应,以唤起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第2篇

(一)优选城市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城市园林中植物配置是否合理将会极大的影响到城市园林功能的发挥。因此工作人员在确定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对这一配置进行合理的优化与优选。通常来说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更好地体现城市园林的景观价值和绿化价值以及生态效益,而且可以有效减少相应的管理费用。除此之外,在城市园林中的植物配置的优选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当地的具体生态环境出发优先选择具有抗污染、吸尘能力强、抗干旱、耐贫瘠、耐粗放管理的植物,从而促进城市园林布局难度和管理难度的有效降低。

(二)发展垂直绿化提高城市绿量由于城市人口较为集中并且用地面积紧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城市园林进行有效发展则离不开垂直绿化工作的有效进行。众所周知垂直绿化的有效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并且这一增加并没有造成用地面积的增加,即通过屋顶、阳台和立体墙面等设施的有效应用增加了整体绿化面积并且更好地增加了相应设施的艺术效果。除此之外,垂直绿化措施的有效应用还促使有害气体得到了合理吸收并且更为有效地对噪音进行了隔离与此同时起到了更好地降温作用并且缓解了城市固有的热岛效应。

二、利用绿化的环境功能实现其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环境的有效保护和绿化的合理进行能够促使生产环境的有效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的整体生产力。例如在国民经济的生产流程中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其发挥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与此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因此在现今的许多城市中城市规划者与管理者都开始注重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理念的有效应用,即通过环境的有效改善与绿化的有效进行更好地吸引投资者、旅游者,从而更好地繁荣了当地经济并且改善了居民整体生活环境。以房地产为例,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者在城市绿化的大潮流下主动进行绿色环境的有效改善,从而促使了楼盘整体质量和销量的有效提升并且实现了开发商与居住者的“双赢”。

三、绿化管理法制化兼顾城市绿化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在提升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绿化管理法制化的进行与此同时更好地兼顾到城市绿化的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有效协调,这主要体现在加强维护“绿线”的严肃性、养护管理法制化、市场导向的有效进行等工作上。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绿化管理法制化兼顾城市绿化的生态与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一)加强维护“绿线”的严肃性“绿线”的有效维持使促进绿化工作与环保工作合理开展的基础与前提。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绿线”的有效维护是比“绿线”的合理划定更有难度并且执行更为复杂的工作。通常来说绿线的划定需要拆房建绿工作的有效进行而“绿线”的维护就需要法制、体制、道德等全面性工作的有效支持。除此之外,在加强维护“绿线”的严肃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其严守规划并且坚持依法进行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绿线”维护工作严肃性和可靠性的不断增加。

(二)养护管理法制化养护管理法制化是绿化管理的重要内容。通常来说养护管理法制化工作的进行需要对城市中的一切绿地、树木进行系统化、法制化的养护管理,从而更好地促使其茁壮生长并且有效发挥绿化效益同时合理提升城市绿化水平与此同时更好地巩固绿化发展的成果。除此之外,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即使是绿地、树木的所有者也不准无故损坏树木或者侵蚀绿地,这些法律法规的有效制定与执行为绿化事业的发展树立了坚实的法律屏障。另外,在养护管理法制化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制定不同的养护质量标准并且将绿化养护管理的责任有效落实到具体单位或者某个市民中去,与此同时更加有效地兴建绿化养护企业并且合理开发绿化养护市场与此同时有效实行集约化经营,从而促进社会绿化养护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

(三)市场导向

在城市园林绿化生态和经济效益统筹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并且确保城市绿化产业的发展与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导向是相符合的。例如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生态和经济效益统筹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全社会对于绿化建设和城市园林发展进行的投资以及城市居民对于绿化的消费都是通过市场进行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和绿化、园林有关的企业都进入了市场并且促使这一市场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其中包括了园林规划、园林设计、园林技术、绿化施工、绿化材料生产、机具肥料药剂生产、绿化养护及游览服务等工作。无数的企业在这些环境中进行竞争与发展,从而在提升绿化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

四、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统筹城乡;生态移民;三农问题;经济效益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D6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3

1 统筹城乡背景下实施生态移民的基本概况

1.1 生态移民的概念界定

“生态移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考尔斯提出的,是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难以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及生产条件的地区的人口,选择离开以前的住地,搬迁到别的地方重新建立起新家园的人口迁移活动。龙泉驿区生态移民是统筹城乡发展国家战略在地方的具体实践,是彻底化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所指的生态移民是指立足于原有资源条件的局限,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将贫困艰苦地区的人口,集中移居到可持续发展的地区,移民从身份到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彻底转变,进而达到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践活动。

1.2 生态移民实施的背景与政策依据

1.2.1 生态移民实施背景

2007年,成都市获批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要求成都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为全国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成都制订的《成都市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于2009年通过了国务院的审批。该《方案》提出了“积极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的要求。

成都市部分地区为“5.12”汶川大地震波及的重灾区,为尽快实现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国土资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2008]119号文件)明确了“多途径保障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满足灾后重建用地需求;实施特殊供地政策,降低成本、加快速度支持灾区恢复和重建;加大耕地保护和土地整理复垦的支持力度,为灾区恢复生产生活创造条件”。

龙泉驿区抓住这一政策机遇,申报了一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并于2010年年底获得了省国土资源厅的批准,山泉镇的大佛村红花村项目、茶店镇的胜利村、前锋村项目和万兴乡的梨园村项目等就是其中一部分。目前,龙泉驿区已经顺利完成茶店镇胜利村、石经村照壁村;黄土镇洪安村、同安街道丽阳项目,近20000人已顺利下山安居兴业,多个生态移民项目稳妥推进。

1.2.2 生态移民实施政策依据

生态移民项目遵循“为民、自愿、实效”原则,坚持农民主体、政府引导、两委参与、市场运作,不同于征地拆迁项目的整体性,参不参与话语权全在参与主体手中。项目主要遵循的政策依据有《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1]4号)、《关于同意成都市征地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批复》(川府函[2012]99号)、《关于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意见(试行)》(成委发[2010]29号)、《关于明确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对象有关问题的通知》(龙府办[2013]67号),等等。除了有较为完善的政策依据和配套制度外,在生态移民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科学设计了流程与任务分工,确保了群众利益最大化实现,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

1.3 实施生态移民的“九大”益处

一是有利于彻底转变极贫极旱地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破除行路难、吃水难、通讯难、医疗难、增收难、教育难、避险难、就业难及发展难等区域性“九大”难题。二是有利于城镇化率的提升,在城镇增加人口、劳动力供给的同时,促进城镇基础设施配套的完善。三是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是有利于破解“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五是有利于恢复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再造秀美山川,加强生态屏障建设、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六是生态移民是偏远山区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途径。七是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还青山绿水、加强生态保育的一种有效办法。生态移民对荒漠化、草原退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是一种根本改观。八是实施生态移民,实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互动,提升了整体市民的素质。九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生态移民是促进国内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

2 统筹城乡背景下实施生态移民实施的理论基础

2.1 贫困理论

在经济学的视角中,贫困主要是由于收入不足,使其达不到社会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水准。与生态移民联系紧密并予以支持的贫困理论主要有:①贫困环境论,其主要核心观点是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恶劣落后是导致贫困的核心所在;②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该理论指出,贫困者无法从由产生和延续贫困的各因子所构成的循环链条中得以摆脱,使其常陷于低水平的恶性循环中;③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在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中,应该纳入人力资本理论,城乡发展差距大且农村相对贫困的诱因之一在于农村人力资本的低质与匮乏。龙泉驿区的生态移民内在动因之一就是山区劳动者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贫困困扰着大多数村民,客观面临山区“九大难”的问题,导致生态移民的参与意愿十分强烈。

2.2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并存着以传统农业生产部门和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工业部门。工业部门正处于扩张过程中,劳动边际生产率显著高于农业,按照工资最高水平等于劳动边际产品的原理,工业工资显著高于农业工资,加之实践中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够科学合理、户籍制度附加的隐利以及城乡劳动者在社会保障上的差异导致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也影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城。

龙泉驿区生态移民是群众自主自愿的地方创新实践,是通过民主程序及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依法依规推进的富民惠民工程,经过统计,茶店镇胜利村、长丰村、石经村照壁村等生态移民参与意愿都达到93%以上,山泉镇大佛村红花村生态移民意愿高达95%,部分村组达到100%。之所以出现如此高的参与率,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山区经济生产条件和收入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公共服务配套也相差悬殊,城市优越的条件吸引山区群众下山进城就业安居。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有不同的属性,有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有的从科技、社会、自然等角度进行定义,比较公认的是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布氏定义。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给出了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从生态移民的角度审视,不是简单的居住地点由山区安置到平原,也不是由农房改变为集中居住的高楼,更多的是对生态移民设计兴业物业股权和购买社保予以可持续保障,还对转移劳动力进行失业培训,促进职业技能和文明素质的提升,彻底实现身份转变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确保“迁得出、住得下、富得起来”,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2.4 人口“推拉”理论

劳动力迁移是由迁入与迁出地的工资差别所引起的。现代推拉理论认为,迁移的推拉因素除了更高的收入以外,还有更好的职业、更好的生活条件、为自己与孩子获得更好的受教育的机会以及更好的社会环境。人口“推拉”理论阐释了人口迁移的原因,西方古典推拉理论认为劳动力迁移是由迁入与迁出地的工资差别所引致的。现代推拉理论认为迁移的推拉因素除了收入差异外,还有更好的就业、生活环境、教育机会及医疗条件等,迁移行为发生是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理论作为生态移民的理论支撑对合理阐释生态移民参与主体主动、意愿强烈具有很强的证明力,正是山区“九大难”的推力和平原地区的优势资源的吸引力,才最终促成了生态移民的顺利实施。

3 统筹城乡背景下实施生态移民的经济效益分析

3.1 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实施生态移民前,参与人员主要世代居住在大山深处,常年面临着道路出行困难,都是泥巴路,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山区,水果销售和种植成本大,耕种和施肥都靠人抬肩挑,而留守的劳动力多是老年人,遇到汛期,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威胁居住人员的安全,而且也面临通讯信号差、饮水困难、就医看病十分遥远等现实难题。而生态移民下山后安置在新型市民集中居住区,小区周边一般都配套建设有医院、学校、菜市场、商店等公共服务,不仅交通方便、小区内环境优美,社区还建有便民服务室、日间照料中心和小区市民活动广场等,生活配套设施齐全,生产生活方便。生态移民的居住条件达到了城市中等收入者的水平,充分安居的目标已经彻底实现,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龙泉驿区创造性实施生态移民富民安民工程,取得了防灾避险、生态保护、富民安民的综合效益,为打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升级版提供了新尝试,为城镇化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样本。

3.2 为生态移民参与主体脱贫致富提供了保障

生态移民大力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以龙泉驿区茶店镇胜利村为例,为促进移民群众增收致富和可持续发展,委托专业房地产营销策划公司,对胜利家园兴业商铺统一公开依法招租,引进业态涵盖餐饮、超市、药店、生鲜水果、茶楼及酒店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业态,既完善了功能配套,又增加了群众可持续发展的资本。胜利村项目2014年4月搬入新居,截至当年10月底,从8月份开始出租铺面10 942平方米,租金月收入为206 475元,使胜利村集体经济由移民前不足1万元每年,跃升至近30万元,群众每股每年收入可以达到1 900余元,是银行同期利息的3倍多,让群众有了一份可以继承、转让的长久经济保障,移民群众得到实惠。

生态移民为移民群众提供了社保保障,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保障。生态移民好政策使万兴乡大兰村农民顺利地迈过了进入城市的第二道门槛,参加生态移民的大兰村农民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参加了社会保险,据评估,生态移民为参与主体购买的社保人均投入在9万元左右。其中,男满60周岁和女满50周岁及其以上年龄的人员,目前每月可领取1 100元以上的养老金,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领取1 600元左右的社保金,这远比群众传统的“养儿防老”更具保障性,有了这笔稳定的“收入”,生态移民中的老年人可以在城市安度晚年。没有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按照社保规定自行缴纳或者工作单位负责缴纳,实现了无缝对接。

3.3 为生态移民参与主体带来了综合经济效益

生态移民前,参与主体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为主,每人年均收入在0.6万~3万元,而生态移民的实施,让群众有以下几方面经济增长,实现了家庭财产的保值增值,收入倍增,人力资本得到提升,加上教育医疗等条件的改善,也从侧面反映生态移民的综合效益明显。一是山区原有的土地青苗和房屋补偿,可以实现户均20万~60万元不等的补偿,同时在安置区按照人均35 O免费获得安置房,根据安置房的地理位置和配套情况,市值也在每平米4 000~5 000元,这样可以使家庭财产收入明显;二是老年人养老保险收入或离退休金、再就业的工作收入;三是进城务工的工作收入,城市务工和农业劳动收入的级差体现明显,茶店镇石经村尹姓村民在移民之前从事桃树种植,每年收入在8 000元左右,下山后就近在小区物业从事保安工作,每年收入接近22 000元,还有社保,总体收入远高于山区农业劳动;四是房屋出租收入,一般而言,生态移民分房大多农户家庭都可以分两处及以上安置房,一般自住一套,出租一套,每月租金收入较为可观,套二简装一般在700元左右,套三简装在1 100元左右;五是兴业物业合作社股份收入,参与生态移民的主体,在自愿的原则下,可以出1.5万元,购买10平方米的商铺股权,收益较高,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保障。以龙泉驿区万兴乡大兰村为例,其所在的万兴乡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排在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末尾,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 182元。移民之后,大兰村农民的就业几乎全部转移到餐饮、保洁等非农产业,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从2009年的人均6 000多元达到了2012年的15 550元,收入水平已经从过去的排在全区农民收入水平的最后,变为超过了全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区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

3.4 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率,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生态移民的实施,对当地城镇化的布局与规划发挥了带动作用,大量山区农民的聚集进城,需要迁入地提供吃?穿?住?用?行?教育?娱乐及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一方面刺激消费,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需求供应,移民参与主体进城后在自身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当地城镇创造了服务业的需求,形成了就业?创业?需求的良性互动。此外,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破解,取消户籍制度限制,真正实现身份的转变,客观上缩小了城乡二元之间的差距,使移民群众从生产、生活到收入、习惯养成和身份认同都实现了城市化,在客观提高城镇化率的同时,也促进了城乡协调、统筹发展。

3.5 有效保护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植被恢复

龙泉驿区实施的生态移民基本上是整村实施,居住地多为生态脆弱地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生态移民实施前参与主体在山区分散居住,生活环境差,开荒种地,农药使用较多,对环境影响较大?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将数以万计的原住民从生态脆弱区域整体迁出,进行封山绿化、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降低生态环境的人口承载压力,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有效抑制人类活动对树木植被生态本底的损害,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逐步得以恢复和保育,涵养水分,为城市提供绿肺和生态屏障,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见效?另外,生态移民有利于腾出发展空间,便于引进都市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种植和康体养老等项目,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茂禄.山区的统筹城乡之路:以大兰村生态移民为案例的研究[M].成都:时代出版社,2011.

[2]时鹏.基于农户视角的生态移民政策绩效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大学,2013.

第4篇

关键词:乡镇林业;分类经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日趋剧烈,林业作为一个物质资料生产与生态公益功能生产的双重效益部门,他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的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与许多国家一样,都将森林永续利用作为最重要的原则和目标。

1.乡镇林业分类经营的提出

在辽宁东部山区,大部分林农对森林的经营认识仍停留在打柴、放蚕、卖木材等只获取不投入的阶段上,由于对森林的经济意识和生态意识不到位,还未能做到针对森林的经济效益和公益功能采取有效的经营措施,也未能理顺受益与经营之间,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因此也直接影响到人工林经营和天然林经营两者之间的正常经营关系,使两者的主体功能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1.1实行分类经的好处

实施分类经营的好处在于以下两点:①实施,分类经营可以使林业经济走向市场。②实施分类经营可以有效解决以天然林为主的公益林管理和投入。公益林的主体功能是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这种效益的受益主体往往不是森林经营者,这就形成了受益者不经营不投入,而经营者主体投入不受益的矛盾。在分类经营不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林农分林到户的天然林成为林农无法经营的对象。

2.实施分类经营在辽东乡镇林业工作中的应用

在辽东地区,商品林多为人工林,公益林多为天然林。由于天然林禁止采伐,在经营过程中,完全可以将除蚕场外的天然林悉数作为公益林经营。

2.1引进林业新兴技术

无数的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好的林业新兴技术,在营林时可做到事半功倍,大大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以红松嫁接技术使用为例:

红松,原产于我国长白山与小兴安岭,为长绿大乔木,树干通直,材质细腻轻软,纹理密直通达,其球果外型美观,且果仁味美、含油率高,是珍贵的果材兼用树种。红松的年龄一般在200~300年,多者能达到500~700年。

在自然条件下,红松需生长80年结果,100年以上到达轮伐期,经人工干预也要20年才能结果。对人类而言,因其果材兼用,且果、材均为高经济原材料,长时间的生长期是无法接受的,经过人们不断实验摸索,终于在近几年创造出红松嫁接新技术,经过嫁接后的红松7~8年即可结果,比自然生长的红松纯林提前10~15年。

在本溪县地区,红松嫁接苗成品苗木的价格为5元/株,而将常规苗造林后进行侧枝嫁接的成本为仅为2.5元/株(其中:苗木0.8元/株、接穗0.5元/只、接穗2只/株、人工嫁接费用0.7元/株)。

经长期的栽培统计比较得出:成品红松嫁接苗的造林成活率高达95%以上,但因苗木成本太高,营林早期投人很大;而将常规苗造林成活后进行嫁接,成功率虽然只有80%。但所需成本较低,即使嫁接失败,由于是选用侧枝嫁接,也不影响苗木生长,性价比远高于选用成品苗造林。

营林时,选用常规红松苗造林后进行侧枝嫁接,早期投入较不进行嫁接的红松成本要高出3倍,以每667m2植苗166株计算,每667m2造林成本需高出282.2元;在林木产果后,经嫁接的林木比未嫁接的林木产果期提前10年左右,以林地使用期为40年计算,经嫁接过的红松林木产果期是未嫁接红松的1.5倍,667m2总产值提高30000元。

经实践证明,在营林的过程中引进适宜的新兴技术,进行合理投入,最终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2.2提高天然林的生态效益同时发掘经济效能

第5篇

[关键词]沙棘 生态经济 效益

沙棘又名醋柳、酸刺、酸溜溜。属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雌雄异株。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的温带地区,常在河滩、丘陵、草原边缘和丘间低地形成优势群落。沙棘现有两组7种9个亚种,我国有4种5个亚种,自然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和西南部分地区,普遍种植的是中国沙棘(亚种,野生型)。目前,随着“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我国沙棘总面积已达到世界总面积的95%以上,其中80%分布在西部地区,甘肃省沙棘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8%左右。沙棘适应性极强,喜光,对气候、土壤等条件要求不严。抗寒、抗旱、抗风沙、抗病虫,耐高温、耐瘠薄。50度能够安全越冬,地表60度高温不致枯死,能够在薄土层、贫瘠或含盐量高达1.1%的条件下正常生存。根系萌蘖能力很强,并生有根瘤,能固定土壤中的游离氮。

一、沙棘的作用和价值

1 沙棘生态效益极为显著

1.1改良土壤

沙棘枝叶繁茂,根系发达,林内枯枝落叶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来源。从苗期即有根瘤产生,每667m2沙棘林可固氮12kg;沙棘本身有独特的酸物质,能中和土壤中的碱性,对盐碱土具有广阔的改良前景;沙棘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和土壤孔隙度的增大,土壤含水率和透水性也明显增加。

1.2水土保持,固沙护岸

沙棘以它发达的根系、繁茂的根蘖,能够在短期内形成密集茂盛的灌丛,其侧根稠密,纵横交织在0~55cm土层内,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壤的防冲刷、抗侵蚀能力;沙棘生长迅速,林冠层覆盖地表,落叶物可缓和地表径流,接纳降水,基本上可实现小雨不下山,大雨地面无径流冲刷;沙棘林在防风固沙、拦截沙土方面作用也极为明显,2年生沙棘林下,风沙落淤土层可达1.3m厚。

1.3沙棘产品营养丰富,用途广泛

沙棘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丰富的VC含量是猕猴桃的2~3倍,有维生素“c王”之称,还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和近20种氨基酸。沙棘果、叶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在防治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健胃消食和美容养颜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功效。沙棘可以制成油、饮料、酱油、醋等饮食品,此外,美容价值和药用价值也相当高。由于沙棘自身具有的多种功效,使其蕴含巨大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必将在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 沙棘产业发展可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经过多年的实践,各地已经在沙棘建设与开发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沙棘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使企业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也使沙棘成为农民的“摇钱树”,调动了农民进行沙棘种植和保护的积极性。一些公司投向市场的沙棘醋、酱油、饮料等产品药食功能合二为一,口味独特、醇香,满足了消费者追求食品的绿色、健康、口感等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二、推动沙棘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 加大宣传力度一是面向生态建设宣传,重点是广大群众,让他们认识沙棘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二是面向消费者宣传。广泛宣传沙棘这一能同时解决环境、贫困和健康问题,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神奇植物。争取更多的人认识沙棘、关心沙棘、开发沙棘。

2 集中全社会力量打造优质沙棘基地

在沙棘基地建设和培育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予以全力支持。退耕还林项目、水土保持项目、扶贫开发项目,科技创新工程、良种培育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要集中安排到沙棘基地建设上,以资源建设保加工利用,以加工利用促资源建设。

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沙棘生产加工基地,拉动沙棘产业发展

农民可以就地采集,就地销售,就地加工,调动种植沙棘、管护沙棘的积极性。开发沙棘资源,建设生产基地是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 加快科研开发力度

采取企业、学校、科研单位联合攻关模式,争取科研经费,从沙棘种质资源、品种选育、栽培技术、质量标准、储藏保险、深度加工、包装运输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专项课题研究;加强培育和推广无刺、大果、高产、抗逆性强、品质好的优良沙棘品种;建立有一定规模的无农药、无化肥、五污染的沙棘基地。尽快把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大幅度提高沙棘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第6篇

关键词:桉树;生态效益;生态林经营;策略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属外来树种,原产绝大多数在澳大利亚及大洋洲岛屿,共有900多个树种,其木材材质优良,加工特性好,多数为世界上著名的优质造纸材料,也可用于家具、包装、人造板原料,同时多数的树种造型美观,还可作为园林、道路绿化树种,与杨树、松树并称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我国的桉树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华南地区,由于对桉树生态效益方面的认识欠缺,因此,研究桉树的生态效益及其生态林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进一步促进桉树种植发展。

1 以广西为例,介绍桉树的种植情况

我国的桉树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华南地区,其中广西为全国最大的桉树速生林基地,其桉树木材年产量居全国第一,桉树人工林为广西现代农业发展重要支柱之一。

广西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干湿分明,热量丰富,自然灾害天气出现频率和等级较沿海其他地区低,适宜多种桉树的生长,据有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广西、广东和福建三地的桉树种植面积合计约占全国桉树种植总面积的80%,而据广西林业局公开资料显示,至2009年6月,初步统计广西桉树种植总面积为153万多公顷,约占全国桉树种植面积的46%。

桉树喜光、好湿,种植时一般选择在坡度平缓、海拔较低的丘陵和平原区,因此广西地区75%的桉树人工林分布于桂中和桂东南,2011年发生重旱的河池、百色桉树种植面积则较少,据有关资料报道,两地桉树总种植面积为249万亩,仅为全区总种植面积的10.4%,其中百色地区桉树种植面积约为151万亩,此区内64.8%的桉树面积主要分布于田东、西林、平果、田林等四个地势较为平坦的县内,隆林、乐业及南丹、凤山、等特旱和重旱区由于均属于山区,海拔较高,不适宜桉树的种植生长,种植面积十分小,桉树种植面积仅为两地森林总面积的1%。

2 分析桉树的生态效益

桉树作为一种外来树种,部分栽培区内对桉树,尤其是桉树生态方面的认识不足,有报道称桉树会导致水资源枯竭、污染水资源,影响到桉树人工林的推广发展,因此有必要就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以转变错误观念,促进桉树种植发展。

2.1 桉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学者们对于桉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激烈的探讨,一些说法认为桉树对生态环境有着不良影响,一是认为桉树为“抽水机”,可消耗大量的水分,造成林地和周边土地的干旱;再是强调桉树为“抽肥机”,认为其会消耗土壤中的大量养分,使土壤肥力下降;还有说法称桉树为入侵物种,可抑制林下其他植物的生长,更有甚者称桉树叶片、根部的渗出液有毒害作用,可污染水资源,毒害其他植物,对人类健康也有危害作用。

2010年上半年,广西百色、河池地区发生的极端干旱,有人指出桉树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影响了水库库区的蓄水。但实际上关于桉树吸水问题目前也只在一些低降雨量地区有争议,在高降雨量区则不存在此类争议,桉树有涵养水源的作用,且其生长耗水量不大,消耗的地下水资源少,另外还有一定固土功能,可防止水土流失。另外,在百色、河池两地特旱和重旱地区中桉树种植总面积仅为两地森林总面积的1%,由此表明桉树并不存在与土地争水的问题。

2.2 桉树抽肥问题

桉树生长速度快,所需的肥量大,难免会造成周围土壤的肥力下降,但已有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树种,其对养分的总吸收量和收获带走量并不高,据有关研究,桉树吸收和带走的矿物质营养量远不及玉米、橡胶等植物,相反的,其对养分的利用率较高,释氧功能和固碳功能强,可增加土壤生物量,改善林区的小气候,保护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

2.3 桉树减少植物多样性问题

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桉树并不会将低生物多样性,也有学者公开声明桉树虽为外来树种,但并不属于生物入侵种,至于桉树周围物种少多是因桉树生长环境较为恶劣,可适应环境的生物少,也与桉树的高密度种植,林下无阳光不适宜多种植被的生长有关,与桉树本身则并无关系,在澳大利亚等桉树的原产地,桉树林中即随处可见各种鸟类和爬行动物,因此,桉树对植物的多样性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消极影响。

3 坚持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生态林经营

坚持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栽植桉树,推动生态林经营,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林经营以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加强育种改良工作

桉树的选育工作至关重要,应当联合企业、公司和科研单位协同努力,培育出更多更优良的无性系,来满足造林中对多样性的需求。明确培育的目标,遵循科学栽培,选择适宜种植的林地,选用良好的种苗,种植密度、种植时间以及施肥方法,都要逐步趋于科学化。另外,要加强防治病虫害。规范桉树的苗木市场,从育种改良这一源头上,加强对桉树的管理经营,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2 实施科学的经营管理策略

要想实现生态林经营和持续发展,必须实施科学的经营管理策略。在经营管理中要积极推广新的科研成果。并应用先进的种植技术,进行科学的轮作,避免破坏环境。在桉树速生林中不断引入新品种,建造出多个无性系桉树速生林,防止大面积的单一无性系造林。

可以使用雇用当地林农进行日常管理、联营等方式经营,这样能够减少各方的矛盾冲突,有利于桉树速生林的发展。另外,经营者应与当地实现共赢。政府也应加大扶植力度和资金投入。

另外,管理者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生态林的经营和发展。因此,应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不仅要对一线生产的各种关系进行协调,还应加强现场技术指导。为实现生态林的经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3 深化林业发展改革

对林地体制进行深入的改革,政府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扶持速生林的发展,将不善经营的农民土地、荒地转让给速生林企业经营,实行林地承包责任制,使土地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另外,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实行低息或者无息贷款,也可以实施补贴政策,国家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桉树种苗的培育研究,并将研究出的成果积极推广。深化林业发展改革,不仅可以促进生态林的持续发展,还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结语:桉树对生态环境造成诸多不利的观点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论证,对于桉树消耗大量水分会导致旱灾、桉树会降低周围土壤的肥力以及桉树会导致植物多样性的锐减等问题,经过实践证明,这些观点都存在片面性。为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林经营,应当加强育种改良工作,实施科学的经营管理策略,深化林业发展改革,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蒋兴成.桉树的生态效益及其生态林经营[J].吉林农业,2013,(12):58-59.

[2] 覃真坤.森林资源设计调查中蓄积量遥控估测方法应用[J].吉林农业C版,2012,(2):173-174.

[3] 陈李花,曾炳山,吕成群等.中国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林业科技,2009,25(2):78-83.

第7篇

所谓林业主要是通过自然资源形成结合经济生产进行再加工的行业,林业经济的加工既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形成,又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与生产,两者互利互制,这个特性使林业成为所有行业中较特殊的一个行业。

本文以发展林业经济效益为前提,结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公园的实际状况,来观察分析林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为林业经济生态效益提供有利的发展空间,达到从实践中提高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目的。

二、林业经济生态效益

2.1基本概念

林业产生的生态效益主要是通过人们从生产工作中,利用生态自然条件,创造出有利于人们工作生产、生活空间的效益。生态效益与人类的生活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能够给人类的生产工作带来有益的影响,而且能够促进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2.2生态环境

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组成中,存在着诸多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决定着林业生态效益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步伐下,人类通过运用科学技术来设计出能够有效利用生态环境的措施,从而满足生产工作中各种加工产品的需求,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实体化。

三、创建有效的投资体制

要促进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发展,必须对自然资源采取保护的措施,同时要对原有土地资源进行环保绿化工程。要实现这些发展策略,针对制约因素必须要创建有效的投机体制。投资路径主要包括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制等,要丰富投资多向性可以通过提倡私营资本、国外资本、集体资本、国有资本共同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这些投机体制具备有利的条件因素,能够保证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有效发展。

四、开展生态效益补偿工作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最初来自1986年美国定制的NO-net-loss策略以及1967年德国定制的Engriffsrelung策略。这两项策略中涵盖了生态补偿的本质内容,能够有效推动生态环境的发展与保护工作。林业生态效益主要是以货币转化成计量为基础,在原计划的效益范围内,实施纳入预算管理、比例流程、专款专用、分级征服的工作。在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过程中,美国生态补偿制度也日趋健全,被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之中。美国通过社会实践证明,能够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原因之一主要是林业,因此在美国的林业法律中,具有专门针对保护生态环境而制定的资源补偿条规。

五、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策略

为了进一步探讨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影响因素与发展政策,以下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公园作为具体例子进行研究分析。大兴安岭作为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具有丰富的自然森林资源,林带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62%。大兴安岭中存在不计其数的优质木材,例如水曲柳、红松等,这些珍贵的木材不仅在市场上价格昂贵,而且也是优秀的建筑材料。目前,每年的大兴安岭林业产值量均占全国林业总产值的较大比重,能够很好的发挥出其经济实力,是实施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策略的优选之地。

5.1水土保持效益

为了保证水土保持效益得到有效发展,必须采取涵养水源与保育土壤这两项措施。结合大兴安岭的林业生态发展现状来看,要推动大兴安岭林业的经济效益就要落实天然林保护与退耕还林的策略,同时计算其水土保持所获得的效益。

5.2森林净化效益

要达到森林净化效益,必须借由活立木蓄积能量转化成太阳能的方式来实现,同时固碳制氧也有助于森林净化效益的发展[1]。这些措施的主要依据是植物随着阳光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之中的二氧化碳来释放出氧气的过程。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公园具备5.68亿立方米的活立木蓄积林业资源,若根据每立方米具有0.45吨的木材密度来计算,目前大兴安岭的木材存量为5.82亿万吨。这些数据表明,林业生态效益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5.3防风固沙效益

通过实地考察无林地带风沙与林地情况,来巩固防风固沙的经济效益,实现由沙改造成为草地、林地的目的。实施防风固沙措施不仅能够降低风沙对自然资源的侵蚀性,还可以对水资源起到贮蓄涵养的作用。所以,要重视防风固沙策略的重要性,以促进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提升。

六、结语

在诸多行业发展之中,林业经济发展一直是不可忽视的难题之一,要实现林业经济生态效益,必须根据林业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实施策略。就目前的林业经济而言,补偿机制与投资制度均处在未完善的过程中,因此要落实有效的投资体制,开展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把林业的生态经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最终达到提升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富昌.林业生态建设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7):89-90.

作者简介:李春宇(1971-),男,内蒙古赤峰人,专科,经济师。研究方向:林业经济。

第8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旅游需求与供给;发展前景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于1983年由Hetor和Lascurain两位学者首先提出原意是指那种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自然旅行。其初衷正是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来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系统的质量作贡献,至少能在资金上给以支持。最初的生态旅游只不过是为了维持健康的生态系统而采取的权益之计。随后不到20年时间里,生态旅游业迅速发展,并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的“生态旅游”热潮。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

纵观生态旅游产生、发展的历史,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随着影响旅游业主要因素的变化,旅游业内部格局和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20世纪末,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教育(包括市场、资源教育和目的地教育)、环境管理、技术、媒体、政府策略等共同构成了影响世界旅游业的多种主要因素。相应地人们的旅游偏好、出游方式发生变化,出游人数增加,传统大众化的团体旅游也转向由小组团寻求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的真实经历的旅游。(2)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向往“原始”的自然环境,“回归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3)当今社会有相当部分收入可以自由支配,并具有一定出游能力的人口在不断增加;新闻媒体和因特网增加了对新景点和边远景点的“可视度”;探险旅游和“软冒险”旅游的风行,这些都促成了生态旅游的发展。(4)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在给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例如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冲击和扭曲了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旅游目的地的拥塞与商业化以及旅游经历的日益恶化;交通混乱、垃圾堆积、噪音、废气、水质污染等问题。出于解决此类问题的考虑,必然需要对这种传统旅游作重新的矫正和反思。

二、生态旅游的含义和实质

(一)关于生态旅游的含义

卢云亭对生态旅游提出了如下定义: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它具有区域上的自然性、层次上的高品位性、利用上的可持续性和内容上的专业性。我国著名旅游地理学家郭来喜则认为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舞台,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以休闲、保健、求知、探索为载体,旅游者参与性强、品位高雅、形式多样,既使旅游者获得身心健康、知识乐趣,又能增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环境优化的健康型旅游活动体系。国外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特色为目标,通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等方式而有助于自然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以上诸种含义均强调了游客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去认识和了解自然,从而获得旅游体验和各种知识这一出发点。

(二)关于生态旅游的实质

生态旅游供给是指生态旅游产品的供给。它是应旅游业和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理论上要从两方面来理解生态旅游:从需求角度看,生态旅游指的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从供给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应该将其统一起来,运用生态学思想指导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规划,科学设计生态旅游产品,完善监控体系,保护生态旅游的资源环境基础,在取得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为旅游者提供真正的生态旅游经历,取得旅游经济效益,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最终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

三、生态旅游战略目标的基本原则

(一)与积极的环境伦理目标一致原则

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应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的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新求知的高层旅游活动。不能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满足需求和获取利润。

(二)保护资源完整性原则

生态旅游吸引游客到独特而又可进入的自然界中去,不破坏资源,不对资源整体构成损蚀。如何更好的认识那些能吸引游客,且不会对其构成任何耗竭的吸引物的自然特征?如何最佳的传达旅游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又如何给环境以补偿?这些都与旅游目的地社区的自然环境及环境质量的维持息息相关。

(三)重视对资源内在价值认识的原则

生态旅游者对于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和外加价值的认识,相比之下更关注前者,他们会按照自然的原始模式去接受它,而不是从自身的便利和需要出发去改造它。

(四)游客满意度衡量原则

游客满意度以观赏和教育的获益来衡量,而不是寻求刺激,也不是物质上的收获,后者只对自然旅游、荒原旅游和探险旅游更为适用。生态旅游强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过程中获得第一手的具有启迪教育和激感意义的共享经历。

(五)其他管理方面的原则

生态旅游要求高质量的导游服务和合适的旅游组团规模,认为称职的导游除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外,还须具备语言、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背景的知识,以及环境解释、交流、服务及伦理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良好素质。旅游组团规模“对于较为远程的徒步旅行,组团人数约为15~20人。Finucane(1993)调查开发生态旅游较为成功的西部澳大利亚发现,生态旅游组团通常少于15人,尤其是要参与丛林涉足旅行项目时,更是如此”。

四、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生态旅游从开始出台就以不寻常的速度发展。特别是美、法、瑞士等旅游发达国家,以生态旅游为特征的观光、探险、狩猎、科考等旅游组织更是风靡各地,成为新时尚、高刺激的旅游项目。

我国国土广阔,有从海洋到内陆的各种地貌,有热带到寒带的各种气候,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到1997年,全国已建立932个自然保护区(国家级24处),已有九寨沟等15个保护区加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它们保存了众多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物种和原始自然本底,环境优美、景色秀丽。身临其境会感到大自然无穷魅力,是进行生态旅游的首选地点。森林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首要形式,森林的诸多保健功能,使其对游客有巨大的吸引力,也为大力开展生态旅游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到1997年,我国已批准建立森林公园900多处,初步形成了山丘森林型、海滨森林型、沙漠森林型、冰川森林型、溶洞森林型、火山遗迹森林型、森林草原型、热带雨林型等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森林公园体系。

在看到我国具有广阔生态旅游地的同时,我们也不无痛惜的看到:许多决策者和经营者却把生态旅游当作一块招牌、一种商品、一种蚕食保护区的借口。多数景区尚未转变观念,仍在传统旅游观念的错误引导下来开展旅游业,也未从可持续旅游的角度出发建设规划风景区。更有甚者,为追求高额经济回报,大搞建设而不惜破坏风景资源。多数以为生态旅游就是去静幽的大自然旅行,尚不知自己的一些活动对资源造成破坏,如丢弃难降解废气物、采摘花木、驱赶恐吓动物。他们尚无对景区负责、对后代负责的旅游观。所以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时一定要加倍小心、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生态,不能为经济利益驱动而将自然遗产毁于一旦。生态旅游地属于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敏感区,旅游业极易对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尽管自然保护的涵义经历了从“绝对保护”到“合理保护”的变化过程,且在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有诸种合理性,但自然保护区中的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发展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发展的程度和方式都要服从保护工作的限制,这是一条根本的原则。因此,在生态旅游地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旅游发展措施和管理模式,最低限度减少旅游业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生态旅游地发展的基本目标。在全球生态旅游蓬勃发展之际,我国有关部门应利用好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更新观念、强抓管理、积极引导游客,来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以达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小结

综上所述,旅游业是为满足人们向往自然和走向自然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在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为20%~25%,可望成为21世纪世界旅游的热点。生态旅游强调的是旅游者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的生态联系。虽然它一开始出台就以不同寻常的速度发展,但与国外生态旅游开展较早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态旅游仍处于起步状态,且有些决策者和经营者为了经济利益大搞建设破坏了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严格制止,我们应始终本着发展生态旅游要根据生态原理和运用生态学方法的原则,这样才能在开展旅游,使人们观赏大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注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更好地保护我国的生态资源。

参考文献:

[1]吕永龙.生态旅游发展与规划.自然资源学报,1998(1):81.

[2]张延毅,董观光。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997,17(2):108-111.

[3]赵景柱,梁秀英,张旭东.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系统分析[J].生态学报,1999,19(3):393-395.

[4]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106-112.

第9篇

关键词:生态危机 高职 生态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246-02

1 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的必然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又不断加深和拓展探索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样也就大大地促使了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例如人口问题、自然灾害频发、海洋污染、核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垃圾成灾、物种大量灭绝、土地严重荒漠化、淡水资源危机、森林资源快速减少、能源短缺、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后代的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的发展和生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很多国家都在探索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生态危机是人类影响的结果,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因此,凭借自然科学是不能很好地对自然失衡进行解释,也不能很好地改善自然的失衡,必须从人类行为查找原因所在,生态危机的解决需要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出发,例如科学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但是法律法规只是一种手段,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对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要想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存在的环境问题得到消除,人们就要树立生态道德,培养生态意识,转变道德价值观念。只有法律的强制和道德上的自律是相互补充的,环境问题才能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同时生态环境的改善还要依靠科学技术。

自然与人的关系在人们的观念中主要也就是被改造和改造的关系。自然存在的意义也就是作为改造活动的客体,人类对自然的改造程度反映着人类力量的大小,人类力量的大小体现在创造财富的多少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上。但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利用各种手段和工具对自然进行开发,展示了人们的力量和智慧,同时自然也报复了人类,出现了一些生态问题。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重新进行审视,生态环境问题要必须引起重视,应当把道德关系延伸到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应当对生态环境负有道德责任。

生态道德是作为道德标准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具有道德的一般特征。道德是长期的社会舆论影响以及宣传教育而慢慢形成的,不是天生的。生态道德是对环境和人的关系进行调整,是一种新型道德,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生态危机促使了高校应当对生态道德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从而促进了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承载着希望,是社会的未来,因此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使他们能够认识到人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和自然的价值,并且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保护生态环境,自觉完成应尽的义务,改变自身不良行为。

2 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是高职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应当以全面发展为要求培养现代人,并且做到以人为本。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其实也就是更高地要求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不仅要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和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较高的生态道德素养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不仅要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并且还要能够科学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要加强对他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具有生态道德的大学生就属于“环境盲、生态盲”,毕业后踏入社会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爱护自然资源、平衡与自然的关系的世界观,使他们能够以辩证的、开放的眼光看待人类发展,使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情感达到一定的高度。

3 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丰富高职院校德育内容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德育内容是在不断地发展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有着很强的时代感和政治敏锐性。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总是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调整着德育内容,德育内容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证。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就是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法律意识,良好的心理品质得以形成,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引导学生在能够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前提下,向更高的道德目标前进。高校德育工作要想取得较好的成绩,使上述目标得以实现,就要做好德育理论更新工作,以满足时展的要求、丰富高职院校德育内容的要求。因此,在生态危机的背景和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阵地的高职院校更应该顺利时代的要求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职院校德育内容,这不仅是德育对经济生活、现实政治变化的回应,还是德育服务经济生活、国家政治的客观要求,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创新提供新的增长点。

4 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是有别于传统普通高等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理论知识,面向管理和服务、面向生产、面向基层第一线职业岗位的技能型、技术型、实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高职院校毕业生很多成为一线的技术工人,有些还成为了企业的管理者。

企业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要对自己的道德责任引起重视。企业所从事的活动要做到人际道德的遵守,还要做到环境道德的遵守。企业获利不能给他人或者社会带来环境损害,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是正当的。

企业为了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正确面对严峻的现实生态环境,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环境,对生产经营理念进行科学调整,要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从短期来看,企业如果承担环境责任就会造成生产经营成本的大幅增加,但是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有利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一定会成为企业的一种较好的无形资产。企业的活动其实也就是人的活动,企业的经营理念也就是人的理念,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是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生态意识是每一位企业人应当具备的。因此,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需要的不仅是能够使用机器,能够掌握生产工艺和技术流程的高素质人才,而是既要有一技之长,又要具有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价值观、高效的现代职业人,最重要的是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能够为保护生态环境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其实道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本,目标也就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这里所指的道德是包含生态道德的,如果一个企业生态是不道德的,那么这个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也能够节约大量生产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要想长久、健康发展就必须有道德。

高职院校就是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具有能够解决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以及较强的操作技能的学生。学生在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要能够积极考虑消费、服务、生产等环节对环境造成的一定影响,要从源头上控制对环境的破坏,针对已有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应当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加以解决。所以高职院校要培养面向管理、服务、建设、生产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使他们拥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使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和环境意识得到提高,促使他们带动更多人参加环保活动,有利于环境的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有利于采取对环境有利的决策。

高职院校要想得到长久发展,就需要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都在强调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其实这已经不再是特色,高职院校要想提高竞争力就要做别的高职院校不具有的,只有这样才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生态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做好生态道德教育,才会提高竞争力,才能得到长久发展。

总之,生态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和价值观,更有利于向社会推广生态道德教育,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道德教育使人们的绿色生态理论得以树立,节约环保意识得以培养,这对于科学利用有限的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解决我们面临的严峻生态危机问题、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琴.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