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8:52:04
导语:在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和铸造师魂的良好载体、是增强教育类课程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方式、是全面提高大学生教师素养的必然途径。高校教育类课程应遵循自主性、问题性、创造性、实践性和个性化原则,正确开展和实施研究性学习,这样才能提高高校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进入新时期以来,高校教育类课程面临着更加艰难和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教师的进入门槛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和素养又无法满足教育的要求。特别是担任培养教师职业技能和素养的教育类课程,内容和方法上既无法满足教师培养的需要,也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高校教育类课程建构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高校教育类课程是培养教师职业素养和技能的主要渠道,教育类课程的质量是提高未来教师素养的重要指标。要真正培养高素质的新型教师,高校教育类课程建构研究性学习已是势在必然。
1.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和铸造师魂的良好载体。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和育人,教师的师魂就是热爱和创造,热爱教育对象,热爱教育事业,创造性地传授知识,创造性地塑造人格。而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都是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等教育只有用正确的大学精神才能形成未来教师的师魂。洪堡曾经说过:大学“它总是把科学当作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难题来看待,它因此总是处于研究探索之中”,“一旦人们停止对科学进行真正的探索,或者认为,科学是不需要从精神的深处创造出来,而是可以通过收集把它广泛罗列出来的话,则一切都是无可挽回的,且将永远丧失殆尽”。大学的职能要求教师不仅仅教书育人,还必须是一个研究者,要求学生也不应只单纯地接受知识,更应以探索学问为己任。这就要求大学课堂不能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在掌握前人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去探索、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这就需要运用研究性学习这一载体,教师研究性地教,学生研究性地学。从本质上说研究性学习就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通过独立的思维过程去研究、分析、发现,从而获得知识、能力,并形成习惯、品质、信念。高校教育类课程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开展,形成未来教师创造和研究的风气,执着和热爱的态度,把教师工作真正作为一项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来对待。
2.研究性学习是增强教育类课程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方式。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过渡,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大大减小,教育类课程地位明显下降,课程更新缓慢,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缺乏创造创新;教学管理松懈,到课率低,教学质量不高。因为缺乏体验,积极主动参与的环节少,感受不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许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只有大力改革高校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教学真正贴近社会实际、贴近教育现实、贴近学生需求,研究现实中最突出的问题,解决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使高校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走出困境,增强自身的生机与活力。
3.研究性学习是全面提高大学生教师素养的必然途径。素养是什么?它是在先天和后天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个体身心特征的合金。主要由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构成。人们都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良师和名师都是经过长期的磨励而造就的。过去师范院校有一个好的传统,那就是对学生的未来教师素养和技能特别重视,开设了不少专门的课程,进行了许多强化训练,使得那些未来的教师学有所专,学有所研,走上教师岗位能很快脱颖而出。而现在专门的师范院校已经很少,就是专门的师范院校,占大头的还是非师范类专业。就是真正的师范类专业,学生也不一定人心思教,因为将来能不能当教师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许多教育工作者感叹当今大学在校生教师素养的低下。因此,心须改变教育类课程只重书本知识和考试成绩,忽视教师素养培养的做法。在各个年级开设有针对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是提高大学生教师素养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教育类课程建构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时代的需要和现实的状况要求高校教育类课程必须改革教学理念,“强调重视学习者的需要以构建他们的知识结构,已经部分地导致了从‘灌输’方式向教育辅助下的‘发现’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其主旨就是力图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时代的要求相吻合,因此不仅要大力提倡,更要精心地建构。
1.自主性原则。“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师范方向的大学生们大多还是对教师职业抱有一定兴趣的,他们也很想提高自己的教师素养。他们内心里也感觉到自己存在某种欠缺和不完满从而产生了学习提高的愿望,追求的是通过学习以进一步实现自身的价值,问题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类课程学习恰恰对此较少关注。“研究性学习赋予学生充分自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展示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个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在教育类课程教学中必须改变那种目标完全由老师定,内容完全由老师安排,方法完全由老师掌控,评价完全由老师主导的状况,开展以“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为宗旨的研究性学习,学习他们最想学习的,体验他们最想体验的,研究他们最想研究的。紧紧围绕教育现实,切实解决教育问题。高度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创造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教育类课程的积极性。
2.实践性原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教师素养不是几堂课能教出来的,它需要长期的体悟和实践。而现在的教育类课程教学基本上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很难开展实践性活动。教育现象是非常具体生动的,教育类课程理应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一是从实践中明确教育研究课题。没有实践就不可能产生问题,没有问题研究性学习就失去了来源,大学生们也清楚存在的教育现象,但就是难以提出问题,特别是具有创造性的问题;二是在实践中研究和解决问题。教育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说起来大家都知道,但真正解决起来还真不那么容易。囿于故纸堆中,局限校园教室,当然也可以做出一些研究成果,但真正要解决教育问题,无疑要走出书斋、融入社会才能完成。三是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研究性学习成果。因此,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学应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理论性知识的传授也应为实践性目的服务。因此教育类课程应围绕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突出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见习、实习、设计、调查、研究等,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有利于培养未来教师的能力和素养。
3.问题性原则。批判力是指人们对已有知识的质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毫无主见的人是不可能有大成就的。在我国的教育现实中存在一种怪现象,层次越低问题越多,层次越高问题越少,幼儿园里问题最多,小学还可以,初中就少了,高中更少了,大学几乎没问题了,这是极不正常的。可以说没有哪一种知识可以免于理性的批判和质疑,任何知识不过是个体建构新知识的材料和资源,只有对以往认知进行批判基础上的超越和突破才有人类认知的进步和发展。在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批判任何假定的“前提”“基础”和“中心”的意识和习惯,不惟上、不惟书、不惟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不是要求学生背熟现在的结论,应付机械的考试。而是要结合情境和案例,提出富有见地的问题,找寻多种可能的答案。
4.创造性原则。研究性学习是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过程。教师无法告诉现成的答案,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课题的结论是未知的、非预定的、多种可能的,只能依靠学习者自己在探究过程中才能发现和获得。从课题的选择、方案的制定、到课题的研究、成果的展示,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学习者的创造性探究。教师的职责在于激发学习者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的目标就是形成动态的知识的“主题、图式、框架”,而不是具体的、静态的结论或规则性的知识。正如杜威所说:“如果他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高校教育类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围绕上述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知识的建构过程,应该是一种富有成就感、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学习。
5.个性化原则。长期以来,在传统知识观的影响下,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学带有强烈的权威主义痕迹,话语权被少数所谓的专家独占,学生很少拥有话语优势,学习过程表现为对文本课程的简单机械的接受和由外而内的强制。本来就只有少得可怜的几门课程,考完一门课程就算完成了一项学习任务,这使大学生们囿于一种占有式的学习而难以自拔,学习的唯一目标就是牢记所学过的知识以顺利地通过考试,学习的基本方式就是机械被动的接受和灌输,这就完全泯灭了大学生的个性。个性化原则要求大学生不是以理性推理和验证的方式进入教育文本,而是带着个体的经验、批判的眼光和丰富的情感展开理解和沟通,以期达到超越事实材料、拓展自己的视界,充分尊重大学生们的个性化见解,并把这种个性化见解视为学习的目的,而不仅仅是加深对问题理解的手段。这就要求教学不能一味追求统一的标准化答案,教师不能完全用事先预想的结果去框束学生,而应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尝试和体验,鼓励每一个学生自由地表达个性化的创意和遐想。只有对教育问题获得了个性化的理解,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研究”,也只有在求知过程中经历了深刻的自我体验,才能算是一种心灵的碰撞、创造性的迸发,真正提高教师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 [j].高等教育论坛,1987,(1).
[2]彼得·贝格拉.威廉·冯·洪堡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79.
[3]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等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332.
[4]张金梅.什么知识最有价值?[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结合点上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许多疾病如肿瘤的良恶性判断中,病理学成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病理学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迫切,对整个医学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病理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类型
1.1科研型病理学研究生科学研究是知识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也是推动着病理学科发展水平的灵魂。研究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主力军。目前,科研型病理学研究生的培养与其他基础医学学科的培养模式一样,先进行一年的集中授课,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理论讲授。第二年开始按照导师指定的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最后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并发表具有学术价值的科研论文。通过科学研究,研究生可以学习不同的先进的病理学实验方法(如细胞培养、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等等),提高科研能力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研究生期间,基础医学研究生还要进行本科教学,进一步提高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并为今后从事教学工作打下基础。但此期间,基础病理学研究生不进入临床进行对疾病诊断能力的基本训练。
1.2临床型病理学研究生临床型病理学研究生在完成半年的集中授课之后就进入临床,在医院学习疾病的病理学分类,掌握疾病病理诊断的程序和规范,通过一系列规范的病理培训,使其获得诊断病理学如外科病理诊断和细胞学检查等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理论联系临床的能力,其目的就是达到初级病理医师的专业水平,最终成为高级临床病理医生。可以说临床型病理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病理学研究生教育中现存的问题
科研型病理学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依然和其他医学基础学科的研究生一样,侧重于对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往往忽略了对临床病理诊断能力的基本训练,投入临床病理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很少,甚至不了解临床病理工作的一些原则和常规。这种培养方式使得很多研究生在毕业之后尤其是在就业方面受到影响。很多医院在面试的时候主要注重独立操作能力(如采集标本、切片、读片等),没有真正接触过临床的研究生很难通过这一关,这就造成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脱节。即使研究生在毕业之后不从事临床工作,到医学院校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并担任教学工作,也存在很多不利之处。因没有实际接触过临床,其知识都来源于教科书,缺乏实际操作,影响了今后的教学工作,从而教出来的学生也难以对病理学产生兴趣,感觉这是一个枯燥无趣的学科,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并因病理学在各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各级医疗机构也越来越重视病理学专业人才,急需大量的病理学人才服务于医院、服务于社会。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日趋加大,一些临床病理学研究生只想尽早参加工作,不想进行所谓的科学研究,这种想法就导致培养出的一些研究生成为没有思想的干活机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教育和科研资源的浪费。病理学除侧重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外,也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以及形态改变与功能变化的关系。不仅如此,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产生了许多病理学的分支学科,它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均有密切的关系。它们的共同目的和任务就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研究正常和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为诊断和防治疾病,保障人类健康服务。病理学所涵盖的内容和范围非常之广泛[1]。故在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应努力提高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3培养复合型病理学人才的思考
如今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研究生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的教学重点,高水平的研究和研究生培养也就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2]。医学研究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病理学既是医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故传统的培养方式即单纯的基础或临床培养模式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以及病理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科研绩效;指标体系;评价
随着学术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模式正受到质疑[1]。以传播知识、发展知识、服务社会为己任的大学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肩负重要使命。在这一背景下,医学院校科研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医学院校的发展,而科学合理的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绩效,提高科技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效率,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产生新的研究成果,因此,医学院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日益成为医学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环。
评价指的是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价值判断过程。因此,一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察评价问题,即由谁评价(评价主体),评价谁(评价客体),评价什么(价值判断标准)。由于在医学院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过程中,评价主客体都比较明确,因此,本文将着重论述评价内容。
1 医学院校科研活动特点和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目的
1.1 医学院校科研活动的特点 科研活动既包括对“科学”的研究活动,也包括对“技术”的研究活动。为区分这两类活动,通常把对科学的研究叫做“研究”(Research),而把对技术的研究叫做“发展”(Development),简称 R&D[2]。按照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法,将科研活动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三种类型[3]。对科学研究的分类有助于在科研评价中贯彻分类评价的原则。科学研究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如需有一支合理的科技队伍,必要的科研经费,完善的科研技术装备,以及科技试验场所等。
与其它类型院校相比,医学院校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从研究类型来看,一般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从研究领域来看,以自然科学研究为主,兼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从学科角度来看,以医学研究为主;从科研队伍来看,医学院校的科研队伍除专职科研人员和教师外,还有部分临床医生,因此,医学院校的科研队伍有可能在科研、教学、临床服务三种职能间相互转换。从项目组织来看,以个人自由探索项目居多,团队协同合作项目相对较少。此外,学科交叉与融合在医学院校也较为活跃。
高校教师的科研活动,在从事开创性工作的同时,也把学生带到学科发展前沿,并把研究成果不断地转化为新的教学内容。这一方面推进了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则直接训练了学生,这是高校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4]。自威廉·洪堡建立德国柏林大学开始,作为大学这个独特社会机构最初始的功能——教学,在大学中的地位便日渐式微,并随着科研与社会服务两大功能的渐趋兴盛,竟至被挤压到高等教育的边缘化位置,沦为大学教师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一项“负担性工作”[5]。因此,尽管科研活动是现代大学的标志之一,然而学校的一切工作在于培养人才,这也是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的根本所在,搞好医学院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工作,也不能忽略这一根本。
1.2 医学院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就是对教师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和所取得的科研业绩进行定量或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估。对医学院校教师的科研绩效进行评价,是与我国强调科技创新、高校科研创新职能不断加强密切联系的。对医学院校教师的科研绩效进行评价,能够在科研资源比较有限的情况下,激励医学院校教师参与科研资源的合理竞争,通过竞争鼓励科学创新,从而有利于优秀科研人才脱颖而出。需要指出的是,对教师的科研绩效进行评价,是为了向其提供正确的支持或改进意见,为教师的科研工作创造一个稳定宽松的环境,激励教师进行更有成效的科研活动,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2 医学院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1 侧重于评价科研结果,对科研过程可以给予适当关注 科学研究的过程大体包括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撰写并发表研究成果三个阶段。由此,完成科研项目的过程也大致包括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目前的科研评价主要集中在评价科研过程当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即侧重于评价科研成果。评价“结果”的好处在于易于测量,如统计发表SCI论文的数量、影响因子、获取科研经费的情况等。但是对于其他环节则一般未纳入评价范围,因为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范围广、工作量大,广泛运用可测量的、易于得到的量化评价指标,对于提高评价效率是现实的,问题在于,科学研究是探索性的,没有取得预期结果的科研探索,其探索过程可能仍具有某些科学价值,对于这种情况,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结果是过程的一部分,没有取得预期结果,并不意味着科研活动过程没有价值。发表了研究成果并不意味着研究过程的结束,研究者对某一个问题持续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可能获得更大的学术收获。对于此种后续研究,评价体系也应给予适当关注。另外,如何评价后一研究与前一研究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2.2 重视考察个人绩效,也要鼓励团队合作 当前,跨学科研究日渐活跃,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是团队合作完成。我国医学院校科研绩效评价基本是以个体为单位的,当然对团队的科研绩效评价最终也是要落实到对个体的评价上。目前的科研绩效评价比较重视第一完成人,而不太重视其它顺序的完成人,也就是说,评价工作尚未足够重视评价团队中除负责人以外的其他成员的工作绩效。在国外的科研团队中,高级实验员一样可以发SCI论文,而在国内,很少看到这种情况。另外,评价体系应鼓励与国外高水平学术界的合作,教师能参与世界一流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做出成绩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鼓励科研人员多参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项目,也是遏制学术近亲繁殖,扩大学术影响和知名度的有效措施。
2.3 处理好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 学术量化评价起源于上世纪初初逐渐发展起来的文献计量学,由于评价指标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量化评价在世界各国都被广泛应用。然而在我国,由于过度量化带来的重数量不重质量、重短期不重长远等弊端日益呈现,要求改革科技评价体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同行评价是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由于同行评价被认为是学术共同体实现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在西方大学中有比较广泛的认可。但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即主观性比较强,多人评价时结论较难收敛。随着大学科研队伍规模的不断扩大,单纯采用同行评价的方法评价教师的科研绩效,存在效率和效果的问题。
2.4 从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角度,对科研绩效评价的反思 大学的三大职能即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科研工作的评价,除了要关注科研工作本身以外,还应该注意从教学或服务社会角度来评价。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吸纳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发现提出问题、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学科的前沿知识。
首先,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工作应当与教学工作相结合。钱伟长认为:“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高校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是高校科研区别于其他科研的最显著的特点[6]。因此,在评价科研绩效的同时,还要考虑通过科研过程如何培养人。例如承担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必要考察以下问题:通过此项目培养了多少学生,这些学生是如何培养的,这些学生参与到项目中的方式是否都仅仅是在做实验记录工作,培养质量如何,科研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如何评价培养出来学生的科研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思维缜密性、条理性等方面是否得到了提高。
其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工作应适当酌情与服务社会相结合。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转化率在世界范围那都处于偏低的水平。有研究表明:我国高校虽然每年取得的科研成果在6000到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10。很多科研成果往往是被束之高阁,有多少科研成果能够真正地造福人类,有多少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这些毋庸置疑需要评价。应该指出的是,有着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科研项目未必有巨大的科学意义,有重大科学意义的科研项目未必产生立竿见影的社会经济效益,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举世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它的成果却并不是可以用经济效益来衡量的。
3 对改进医学院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工作的一些建议
3.1 坚持导向性、公正性、客观准确的评价原则 医学院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是对教师科研业绩的综合考评,事关教师的聘用、选拔、晋升等多方面,直接影响教师对学术研究等工作的投入、科研态度、科研价值取向,乃至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所谓导向性指的是评价体系应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政策和医学院校实际,明确什么是应该支持和鼓励的。而公正性是做好任何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客观准确指的是评价的指标易于得到,方便测量,从而使评价结果易于使人理解和信服。做好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工作,首要坚持导向性、公正性、客观准确的评价原则。
3.2 避免急功近利,做到长远发展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当前科研的量化标准日趋功利化,成为教师绩效考核、提升学术声望的砝码。但由于高校连年扩招,教师教学工作量加大,承担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因此,有些教师不顾学术研究的深度和质量,不顾长远发展,急功近利,为了一时的利益而选择应急之策,使得学术研究的整体水平不高。
3.3 评价周期适度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科研绩效评价工作基本上是按年度的进行的。科研人员被迫忙着填各种表格,忙申报、评审、验收[7]。国外也有学者认为评价造成的压力可能让年轻的科学家们不再冒风险从事新领域的研究甚至不再做研究,而从事创造性研究的科学家会发现自己面临不公正的待遇[8]。按照科学研究活动自身的规律,一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周期一般是2到3年。因此,笔者认为,科研评价应该周期适度。周期不能太短,频率不能太密,否则就会对评价对象产生负面影响。
3.4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应尽量利用数理统计工具,构建多元化的科学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评价方法等,尽可能的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真实反映医学院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分配应科学合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医学院校教师科研成果。
3.5 建立“元评价”工作机制 所谓“元评价”指的是对评价本身的评价,实施“元评价”是改进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医学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普遍缺少“元评价”这一重要环节。进行教师科研绩效的元评价工作,建议着重考虑评价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评价工作流程的完善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参 考 文 献
[1] 王建华.学术诚信与执著:科研创新的必由之路.中国高等教育,2006(23):28.
[2] 王树恩,陈士俊.科学技术论与科学技术创新方法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 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43.
[4] 钱伟长.新技术革命与高等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78.
[5] 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6.
[6] 冒荣,刘义桓.高等学校管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科学素养的锻造
1.1科学精神的塑造
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研究生培养中,科学精神的塑造也需要着重强调求真和创新两方面内容。求真是科学研究的生命。求真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另一方面是百折不挠的决心。对此,导师的身教胜于言传。很难想象一个急功近利,学术浮躁,缺乏对科学事业执着与奉献精神的导师能够塑造出具有求真理念的研究生。导师是否能够在面对晋升、申请课题的压力时保持一颗求真的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研究生在执行课题甚至今后一生中是否能够保持对科学的严谨。此外,作为导师要时刻关注研究生的工作结果。一方面要深入一线检查实验数据,另一方面对于过于理想的实验结果要反复核查,甚至安排不同研究生进行验证。创新是科学活力之所在,宽广的知识面是创新的源泉。导师应该鼓励研究生广泛涉猎,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等均应有所了解。作为导师要尽可能为研究生提供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机会,通过参与各种学术交流能够达到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启发研究思路、找到研究伙伴的多重目的,从而在根本上促进科学创新。在实践中,导师团队应建立与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机制,一旦成功邀请到高水平的专家开展学术交流,就应相互告知并积极参与,为研究生拓宽视野铺路搭桥。导师还要通过建立平等对话的氛围,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鼓励研究生对文献,甚至对导师提出质疑来培养研究生挑战权威的勇气。
1.2科研能力的锻炼
科研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笔者认为,在研究生阶段应着重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
1.2.1学习能力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采用教学与自学相结合,并逐步向自学过渡。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锻炼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为职业生涯打好基础。作为导师,重要的是及时点拨学习渠道、传授学习技巧。在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学习渠道不断多样化。包括教科书、文献、专业论坛、网络数据库等不一而足。在传授研究生这些渠道的同时,务必指出各种渠道的优劣以及初步判断所获得信息可靠程度的标准。例如,教科书能够提供最为基本的信息,但时效性较差;最新文献能够反映学科发展动态,但是否准确、全面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专业论坛是技术沟通的上佳渠道,但只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对信息切实理解、准确判断;核查同行工作的引用情况,精读文献图表,考证课题组传承,都有助于判断文献数据的可靠性。此外,要鼓励研究生主动寻求与其他课题组的联系,直接学习一手经验。医学领域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革命性阶段。作为导师,在督促和培养研究生不断学习进取的过程中也要加速自己知识结构的更新。而这种自我更新的过程是可以与督促研究生学习的过程有机结合的。研究生担负起对新领域、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探索,而导师在其中把握住方向,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理想目标。
1.2.2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研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严谨的逻辑思维是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因此,研究生阶段必须进行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逻辑思维能力锻炼需要依存具体的载体。例如,可以通过文献报告会的方式,使研究生理解体会并清楚表述本领域重要研究工作的思路。又如,可以通过课题进展报告会的方式,促进不同研究生、不同研究方向间的交流,相互理清思路、分析问题。论文和综述的撰写也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机会。笔者认为,由研究生独立列出提纲,导师进行讲评,然后逐步优化、丰富是一种较好的方式。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还需要伴随整个研究生学习过程,对于低年级新生,导师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对于高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可以初步放手工作。但是对于较为复杂的,带有理论性、节点性的判断和抉择必须经由导师把关,共同研讨。而这一研讨的过程也是研究生逻辑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
1.2.3表达和沟通能力对于绝大多数成熟的科学家来说,其大部分时间是用于与人的沟通上。向政府或各类基金会争取资助需要与人沟通;向同行介绍自己的成果需要与人沟通;与科学同道碰撞产生思想火花需要与人沟通;传道授业同样还需要与人沟通。因此,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科学工作者能够企及的科学高度。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在研究生阶段下大力气加强研究生表达和沟通能力的训练。在实践中,鼓励研究生将每次向导师汇报、每次课题组内部会议、每次开题报告、预答辩都作为锻炼表达沟通能力的机会,导师和导师组成员尽可能进行讲评。导师还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聆听同行专家的报告,学习表达和沟通技巧。同时还要为研究生提供参加各级学术会议并做发言的机会。此外,专门开设报告技巧的课程也非常重要。通过这种课程,培训研究生如何制作PPT,如何在报告中与听众进行目光交流,如何吸引听众按照自己的思路亦步亦趋,如何有技巧地批驳反对意见。这些实战技巧对于研究生的在表达和沟通方面的成长都是宝贵财富。
1.3团队合作能力
科学发展带来了知识的爆炸,其结果是再也不会出现对各个门类学问都知之甚详的全才。与之相适应,科学研究中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化。在这样的前提下,科学研究的团队意识日益受到重视。一个研究团队是否能够取得成绩,越来越取决于这个团队的合作能力的强弱。一个科学家是否能够出类拔萃,越来越取决于他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因此,有必要在研究生阶段就建立起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这种合作可以是课题组内部的,也可以是不同课题组间的,甚至是不同领域,不同单位间的。通过合作,增加产出,使研究生享受合作的红利。只有让研究生切实体会到合作带来的效益,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他们才能将合作作为一种自觉的选择。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导师要预见到,有合作就会有矛盾。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矛盾,不但研究生得不到良好的培养,甚至整个课题组的工作都会受到影响。在实践中,在鼓励合作的同时,要着重分析每个个体的不同需求,努力寻找最大公约数。例如,对于研究生,重点满足其增强能力、发表文章的需求;对于专职工作人员,重点满足其兼顾工作生活的需求。从而尽可能减少矛盾,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1.4科研基本功的学习
准确掌握实验技能、正确记录实验过程、能够独立对单项专题进行文献调研是研究生阶段需要学习的科研基本功。研究生是否能够准确掌握实验技能、正确记录实验过程很大程度上依靠课题组的传承。笔者认为,课题组配备稳定掌握基本实验技巧的技术人员,编写并逐年更新实验手册,导师经常对实验记录进行审阅将极有裨益。同时,鼓励研究生主动寻求与其他课题组、其他同行的联系,既能充实研究生自身,也可促进科室的发展。研究生文献调研能力主要包括文献检索、筛选信息和文献管理3个方面。在基础课阶段,应该要求研究生选修文献阅读讨论等相关课程。在课题开展阶段,导师应重点传授相关搜索引擎,明确领域中重要会议、期刊和网站,尤其要传授研究生略读和精读的技巧。
2培养从临床需要出发发现问题的能力
医学院校培养的研究生,尽管属于科学学位类型,但与大多数科研院所以及大学培养的生命科学类研究生还是有较大区别的。首先,这些研究生仍然隶属于医学门类,将来面临的最主要的研究课题仍然是医学问题。其次,绝大多数科学学位型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是临床医学专业,这就决定了与其他综合性大学毕业的学生相比,在实验原理、实验技巧的掌握上存在着先天不足。如果不能在培养中扬长避短,很容易造成被动落后的局面。在实践中发现,只有着力培养研究生从临床的角度进行思考,发现和解决医学相关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优势,避免人才培养中的趋同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导师在选题上就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避免为了好发文章在分子、细胞水平做无休止的探索。而且应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科学学位型研究生到临床轮转,从而掌握临床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3培养与不同学科专业人员沟通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 医学论文;选题;类型;体裁
撰写医学论文前,第一步首先是如何进行选题的问题。在选择研究主题时,应遵循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坚持医学科研选题是为了防病治病,保障人民身心健康这个方针。第二步就是实验研究。第三步便是对实验研究的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拟定提纲。第四步,也就是论文的起草、修改、完成的过程了。下面对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步骤、过程、方法进行简略的讲述。
1 研究主题的选择
1.1 选题的方法
1.1.1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选题[1] 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会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或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需要,制定相应的科研计划,下达研究项目。各部委、各省市、各部门同样也会根据本地、本部门、本系统、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或专业发展,制定相应的科研计划,下达研究项目。这些计划、项目,基本代表了国家、地区、系统、专业的科研重点,也是科技期刊年度刊发计划的重点。所以,在选题时应特别的给予关注。
1.1.2 根据学科发展选题 当前,国内外医学科学的发展正处于"挑战"时期,学科的分类和划分越来越细,也越来越专。然而,正是由于各学科间不断的分裂-发展-重组,使得固有学科间的内在关联性不断地被分裂、演化,从而孕育出新的学科、新的理论。所以,扎实的专业知识积累和学科发展动态信息的把握,对选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特别是选题的前沿性具有重要意义。
1.1.3 根据课题研究选题 根据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进行选题,包括科研结果与开题预测不一致或达不到预测结果。可总结经验,待查出原因后再进行选题。
1.1.4 根据临床实践选题 临床工作是医学科研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要努力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去用心观察和思考,会发现许多新的好的选题。
1.1.5 根据文献资料选题 医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医学科研选题的重要来源。阅读最新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从而挖掘、提炼出好的医学科研选题。
1.1.6 注意选题范围的把握 在选题的设计、论证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判断能力,经常自觉地变换思维方向、角度、层面,避免囿于既定的思维方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选题的论证中,切莫求大求全,包罗万象。如此内容庞博、规模宏大的选题乍一听一看非常激动人心,但仔细一想,或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难题、问题百出,难以实现,甚至主题被千丝万缕的大而无当的问题所淹没而无从着手。这一类选题,如果仍要硬着头皮去实施,其结果顶多是个巨人帽子下的"拇指姑娘"[2],题目大,内容贫乏枯燥。所以,不可忘记在选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和把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发展状况、最新成就。
1.2 选题的种类
1.2.1 调查研究性选题 在医学科学方面,这类选题多运用筛查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选择地对被调查对象的事实材料进行收集,并通过整理、综合、对比分析、判断推理,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特异性的结论。例如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等。
1.2.2 实验研究性选题 这一类的研究是利用某种特定的场所、仪器设备、药物试剂、实验对象,进行某种常规的,或特定的、既定的操作。观察实验对象产生的物理或化学效应,从而揭示某种事物或现象的本质,阐明某种事物的规律及其机理,获得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例如药理实验、病理实验、临床实验等。
1.2.3 文献综述性选题 在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疾病、某一药物的研究基础上,对国内外这一领域、专业,或某一疾病、某一药物已在国内外合法传媒上发表的有关该问题的文献的论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归纳、分析、比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与推理。
1.3 选题的步骤
1.3.1 提出问题,形成意念 信息是科研选题的成功之母,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科学性是科研选题成败的关键。在临床医疗、预防、科研、教学实践中,要围绕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根据医学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难题和无法解释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勤于观察,善于总结,在反思中不断自觉形成一种探讨问题的欲望和意念。也可根据医学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抓住当前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并结合自己的专长选择研究课题。
1.3.2 查阅信息,圈定选题 当初始意念形成和建立后,及时、准确地把握医学信息是正确确立科研选题的基础和前提。如何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最新的医学科学信息呢?(1)要带着问题广泛查阅医学书、报、杂志等,获取有关文献资料;(2)经常性地通过医学信息网查询和了解最新医学信息,把握学科最新进展;(3)经常与科研、临床、教学单位和部门联系,获取第一手信息资料;(4)加强与本学科、本专业学术组织的经常联系,迎取高、精、尖医学专家的帮助和支持,获得正确的选题方向,圈定选题。
1.3.3 提出设想,建立假说 当充分了解和把握了本学科或本专业的最新科研信息,且在对拥有的大量资料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评价后,便可以对得出的结论和/或问题提出解决的设想,建立科学假说。建立科学假说,必须具备四个条件[3]:一是符合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二是基于以往的科学;三是具有个人的实践经验;四是可被重复验证。
1.3.4 精心构思,确立题目 课题题目是整个科研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部概括,是指导课题研究的主题,贯穿于全部科研工作的主线。一个好的科研题目要体现出科研的三个要素[4],即研究因素、研究对象、研究效应。所以,拟定科研题目要简明扼要、新颖具体,更要突出先进性、创造性,避免重复性和无效劳动。
总之,选题的途径很多、角度很广、方法各异,但一定要把握好选题宜小不宜大、宜简不宜繁。尤其是缺少经验的初学者,更应避免选择难度大的课题,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小课题易操作,见效快,易出成果。只要耐得寂寞,潜心积累,不放弃闪现的灵感,一定会获得理想的选题。
2 医学论文的类型
根据医学研究采用资料的来源,可分为原著与编著两大类。
2.1 原著 据临床研究性质的不同,又可将原著分为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
2.1.1 前瞻性研究 前瞻性研究亦称为实验性研究。它是研究者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方法,以动物或人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精密仪器或先进的检验技术为手段,以症状和体征为观察指标的临床实验性研究,是作者应用临床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撰写出的论文。
2.1.2 回顾性研究 回顾性研究也称临床病例讨论或分析,是就一定数量单个的病例,在经过了一定的观察时间后,对其观察的指标或结果所进行的综合分析。
2.2 编著 是指通过已发表的间接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资料和见解,把许多来源不同、分散、重复的,甚至相互矛盾的材料,按照自己的体系编排成的文稿。编著可以使读者花费较短的时间,了解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发展水平。
3 医学论文的体裁
3.1 原著体裁
3.1.1 实验性研究论著 包括各种动物的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某种新药的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研究;实验外科手术研究;肿瘤实验研究;疾病病因或病原学实验研究;免疫学实验研究;卫生学实验研究;消毒、灭菌的实验研究等。
3.1.2 临床分析 是对临床上某种疾病病例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等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或是对一组相同疾病进行分析、对照,寻找共同规律。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选择样本时一定要选择足够数量的、具有代表意义的病例,并且使这些病例的抽样误差尽量缩小。样本统计指标越多,则离总体统计指标越近,抽样误差就越小。因此,统计样本越多,越能较准确地反映客观规律的真实情况。
3.1.3 疗效观察 是应用某种新药、新疗法治疗某种疾病,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包括某一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报告、微量元素与疾病的调查研究报告、新的疾病病种的调查研究报告。
3.1.4 病例讨论 主要是对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治或某些罕见的疾病,以及发表过少数类似报道但尚未有重复验证的疾病进行的临床报道,以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并通过讨论,提请临床医生吸取经验、接受教训,提高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正确思维的能力。
3.1.5 技术报告 主要是介绍医药卫生工作中的某些新的实用方法、新的技术革新、新的实验程序或器械的改进等。文稿的实用性、技术性、先进性都比较强,对临床的实际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3.2 编著体裁 在医学图书中编著占的比重较大,例如教科书、参考书、专题书或手册等;而在医学期刊中的体裁主要有:专题讲座、专题讨论、文献综述等。
3.2.1 专题讲座、讨论 是围绕某个专题或学科,在大量收集所需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撰写成的一种专题学术论文。这类文稿虽然不全是或不是作者亲自所做的工作,但他可以帮助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在短时间内了解医学发展新动向、研究新概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展望;可以及时传播医学科研和临床实用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更新医药卫生技术人员传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改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推动医学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3.2.2 文献综述 主要以某一专题为中心,查阅、收集大量国内外近期的原始医学文献,经过理解、分析、归纳、整理而写出的一种文献综述文章。以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一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并做出相应的学术见解和建议等。
参考文献
[1] 陈映霞.浅谈科技期刊的选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6,7(2):56
[2] 卢福成.选题设计需避盲点[J].编辑之友,1995,4:43
关键词:生物学;研究方向;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4-148-03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aster graduate students,we explored new training mod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objectives.W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biological research student cultivation,then improved the training plan,formulated the system of curriculum learning.Fortunately,we investigated research papers and projects of master graduate,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mproved after reform.The more research graduate students were trained for company.
Key words:Biology;Research direction;Training mode
生物学是交叉应用性学科,综合了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等理论和方法,该学科涉及的领域包括信息学、医学、生物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内容广泛。生物学研究生课程多、方向多是该专业的主要特点,研究生在学习中不容易准确给自己定位,对自己应该学习的内容和锻炼的能力难以了解[1]。经过走访调查,多数院校的生物学学科是按照二级学科的模式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存在可能的问题是,如果招生人数不足,将会导致二级学科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由于选课人数不够导致不能开课(一般院校要求5人以上选课才能开课),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对学生的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该二级学科的发展。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本文对按照研究方向招生及制定培养计划的改革方式进行了探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物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及培养模式,改变过去按照二级学科进行招生及培养的弊端。按照研究方向进行招生和培养,能够极大地整合现有研究生培养资源,无论是从科研平台的利用率上,还是从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上,都能够提高效率,同时还会对研究方向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研究生提供基础[2]。
1 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方式现状分析
随着生命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生物类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发生变化,各个国家生物类人才培养规模也日益扩大,高等院校如何培养优秀高层次生物类专门人才,以适应生命科学与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成为国内外高等院校教学管理者和研究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1.1 国外生物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当前全球各国的生物学学科不断的发展壮大,这是因为生物学科与人类生存和生活息息相关,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国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整个过程中,都会执行淘汰机制,包括各个环节招生录取、理论学习、论文写作等过程。美国大学招考研究生必须执行的标准:第一,招生对象的学术水平要有保证;第二,招生对象要具有管理者的才能;第三,招生对象的个人素质,包括要有责任心和道德感,能给人以信任感等。英国的研究生教育目的广泛,包括发展新知识、传播文化、促进各个学科的发展、为社会培养研究性和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目的。研究生教育目的广泛导致研究生培养模式类型多样,例如,“研究型”培养模式,主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型”培养模式,不仅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而且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型”培养模式,以课程讲授为主,以研究能力的培养为辅;“协作型”培养模式,主要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3]。德国的研究生教学以产学研结合位主,注重把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与社会需求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所以德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为研究型、教学型和应用型并存以及交融的多样化趋势。德国在研究生教育中积极探索,实现教学、科研和生产一体化,形成了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以项目管理模式为基础,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用性[4]。
1.2 国内生物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生物学专业近年来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在世界上居于首位,在国际学术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量也达到世界前列,但论文的引用率却较低。为何会存在这种现象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创新。首先,与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对培养的学生的要求是听话,导师提出想法,研究生来执行。这样的传统使研究生有了极强的依赖性和惰性,丧失创新的原动力。其次,我国的研究生导师都要主持相关的科研项目,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内容,所以科研项目顺利结题是每个导师斗艳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平衡完成科研项目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生物学研究生培养的一大难题。因此,生物学研究生教育必须改变现有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一定的范围内,由导师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终建立一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2 改革措施
2.1 建立以研究方向为主的培养模式 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不应再作为研究生毕业考核的唯一标准。通过对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建立一套适合生物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使学生能够潜心于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做到学有所用,无论今后是读博还是工作都能够为其提供帮助。
2.2 合理制定培养计划 以生物学一级学科为基础,建立以研究方向为主的招生及培养模式,把研究生导师按照研究方向重新划分,培养计划根据研究方向重新制定,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报考,真正做到量体裁衣,激发学生的科研潜力,进而使研究生的培养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生物学高级人才,同时也能够反哺学校,使学校的生物学学科得到持续发展。制订新的培养方案是建立以研究方向为主的培养模式的关键点[5]。一是更新教学内容。研究生课程授课教师注重更新教学内容,将学术前沿知识领域呈现给学生。授课教师的方法改革,改变传统的以老师讲授为主,新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二是转变导师培养模式。在导师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研究生实际掌握知识程度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灵活制定适合不同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对相同研究方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采取小组形式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组成实际项目研究小组,在学习和项目研究期间互相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2.3 建立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 通过参考本科教学的评估办法,建立监督机制,让学生对授课教师进行打分,根据学生给出的成绩对授课教师进行排名,以此对授课教师进行激励与警示,促使授课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2.4 联系实际,“产学研”结合 对生物学相关的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按照企业的需求定制学生,真正做到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在校期间,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业务能力同时,还需增强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做到与社会需求同步接轨。
3 培养模式改革效果的分析
我们在改革中以研究方向为主导,通过优化各个方向的课程设置,为研究生打了坚实理论和专业基础;同时在课堂上及课下注重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专业外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本文对实施改革后2013级和2014级生物学研究生的情况、获得研究生科学研究项目等指标分析如下:
3.1 情况 情况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体现,现在高校对研究生教育质量重视程度逐年提高,许多高等院校对研究生提出了的要求。我们在改革中以研究方向为主导,通过优化各个方向的课程设置,为研究生打下坚实理论和专业基础;同时在课堂上及课下注重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专业外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我院生物学专业中2013级和2014级研究生共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5篇,省级学报论文8篇,相比2011级和2012级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其他专业高出18%。
3.2 研究生获得研究项目情况 各级管理单位对研究生素质教育逐年加强重视,设立了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项目,以自主具有独立科研思路的优秀研究生。本校设立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主要增强科研创新意识,着力培养研究生自主科研能力,提高培养质量。校级评选优秀的科研项目可以推荐参加“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项目的申请”,研究生创新项目用于资助具有独立科研思路的优秀研究生。创新项目首先进行个人申报、各院系进行初评推荐、研究生院组织相关专家组评审并最终立项。我院生物学专业中2013级和2014级研究生共获得省、校两级创新项目6项,相比2011级和2012级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其他专业高出12%,相比同期其他专业研究生优势也比较明显。这充分说明了,在实施了以研究方向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后,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以及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以研究方向为主的培养模式将会改变现有生物学学科所面对的困局,让学生不再觉得知识晦涩难懂,而是让他们更有兴趣地投入到生物学的科学研究中,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的推进,转变生物学专业硕士生的培养模式,为生物类学生继续深造提供机会,力求培养生物学高层次人才,以更好地适应改革形势的发展和社会对生物学人才的需求。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导师与研究生积极参与,及时反馈改革成效,适时调整教育策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学科建设为基础,科学研究为重点,改革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科研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研究生整体素质,探索出了培养具备竞争观念、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与国家研究生改革培养模式相呼应。我们在改革中探索出了适应我校生物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为其他农业院校生物类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曹树青,江力,孙佳佳,等.工科院校生物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2(26):123-127.
[2]刘新,侯丽霞,赵方贵,等.多元化培养模式提高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44-46.2012(34):44-46.
[3]姜鹏,张玺,崔晶,等.病原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12):1150-1152.
[4]李西霞,王晓春.医学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学科探索,2015(9):47-49.
1 我国护理学学位授予情况
1.1 我国的学位制度 我同学位制度是在1980年建立的学位分学上、硕上、博士_一级。围家教育部1997年颁布的“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规定,授丁学位的学科门类为12类,医学为其中之一。医学门类一级学科有8个,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巾医学、中药学。护理学同内、外、妇JL等临床学科一样,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
1.2 学研究生培养类型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8年下达“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嚣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规定 学研究生培养类型分为“医学科学学位”(科研型)和“医学专业学位”(临床 )两种。医学科学学位主要侧重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目标是培养从事基础理沦和应用基础理论的人员;而 学专业学位主要侧重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实际丁作能力,目标是培养高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 牛防疫和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应人才。
2 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方法
2.1 培养目标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护理教育、科研和临床能力,在护理专业领域学有专长的高级专业人才。该目标与护理本科生、博士牛的培养目标既有联系又有 别。相对言,本科牛毕业后是面向大临床的专业人才,而硕士生更强调专业特长,博1:生更侧晕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2.2 招生学制 脱产学习和在职学 研究生学制有所不同。前者为3~4年,研究生入学需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考试科目为英语、政治、基础课(内外科护理学、病理生理学)和专业基础课(基础护理学)。在职学 者入学考试科目为英语、护理综合(内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成绩合格者6年内可申请在职硕士学位。
2,3 培养流程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在3年的培养时间内,须按期完成下列任务:第一、二学期制定培养计划,参加学位课程学习;第三学期参加教学(临床)实践,继续专业课学,完成预实验和开题;第四学期参加教学(临床)实践,开始课题研究,发表文章,进行中期考核,符合条件者可申请提前攻博;第五学期继续课题研究;第六学期撰写论文,完成毕业答辩。
2.4 获得学位条件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授予医学硕士学位,获得学位的条件包括:(1)学分积满:科研型学位、专业型学位的学分均不得低于34分,且各类课程学分均不能低于规定标准;(2)答辩合格;(3)通过国家大学生英语6级考试;(4)。
3 提高培养质量的主要环节
3.1 建立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整个专业教学汁划的核心,因而构建科学的、富有护理特色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是提高护理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2004年,我们调整课程设置,力争逐步建没和形成体现护理发展主流、符合高层次护理人才知识结构要求的课程体系,开设公共必修课4门、专业必修课、专业课、选修课9门。鉴于部分专业必修课教材存在知识老化、内容简单、不符合研究生需要等问题,我们编写专业教材3本,其中《危重症护理学》获2004年国家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3.2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要培养出高层次的跨世纪护理人才,就必须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选好导师,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是保证研究生质量的关键。
3.2.1 严格导师遴选和资格审杏,确保导师质量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必须严格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和资格审查。首先,导师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献身护理事业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有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其次,导师要求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有在研科研项目和研究经费;最后,实行导师资格的滚动管理,改革导师终身制,以保持导师队伍的高水平,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2.2 加强导师培养,提高导师质量教育乃终身之事,并}一劳永逸。导师也要不断接受教育才能适应指导研究生的需要。因此,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导师纠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交流和学习,以加强其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提高其综合素质。我们提供的培训途径包括:(1)面上培训:1—2次/年;(2)学历教育;(3)出国进修:3—5人次/年,时间3个月至两年。这些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导师的视野,丰富完善了导师的知识结构,提高r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能力。
3.3 规范课程学 存研究生课程学习当中,选课是关键,突出一个“用”字;学习是重点,突出一个“思”字;教学是保障,突出一个“精”字;考试是检验,突出一个“活”字。
3.3.1 选课开学一周内,导师根据研究生所学具体专业要求,以加深基础、拓宽知识面、构建研究生最佳知识结构为准则指导研究生选课。选课在网上进行,不得随意变更。由于特殊原因必须变动已选课程,研究生需在开学1个月内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同意。部(院、系)批准后方可到研究生院办理。
3.3.2 教与学提倡研究型学习,鼓励学员多参与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以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张开放性教学,实行教授负责制,授课形式多采用小班课、方法多采用PBL、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3.3.3 考试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形式灵活多样,一门课程综合运用几种考试方式。常用的考试方式有: (开)卷、撰写论文、口头答辩、小组竞赛等。学员即使免修某些课程但仍须参加该门考试;无故缺课时间超过规定学时三分之一或研究生院抽查点名2次不到者取消其考试资格。
3.4 严格培养流程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是全程管理,也是有重点的管理。从第二学年开始,管理主抓3个环节:开题、中期考核、答辩。
3.4.1 注莺选题,使研究生迈好科研第一步 研究生在广泛阅读文献,把握本研究领域内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和导师商定具体研究课题。开题在护理学科内集中组织,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委员会成员至少5名,而且其中至少1名为外校专家。委员会成员根据开题报告表和研究生本人的报告从课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应用性、可行性4个方面对课题进行评价,判断研究生是否能够研究该课题。
3.4.2 按期进行中期考核,提高研究生科研过程质量 考核的内容主要为政治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水平、科学研究工作情况。考核的方法是由护理学科成立中期考评组,然后集中进行考核。考核程序为,首先导师介绍研究生简历、培养情况,并对研究生进行评价;其次研究生汇报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情况;冉次考评组在广泛听取意见和查看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生进行评议。综合评定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合格者按照考评小组的意见进行整改。半年后再次考评,若仍不合格,则终止培养或延期毕业。
3.4.3 认真把好答辩关,保证研究生终末质量学位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最后和最莺要的一个环节,把好答辩关对保证研究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把答辩关时我们主要守住两个关口:申请答辩条件审查和答辩。
3.4.3.1 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条件 (1)修满规定学分;(2)开题通过,资料齐全;(3)中期考核合格;(4)专业课考试7O分以上;(5)完成研究论文;(6)论文盲审通过。论文评阅对论文答辩能否通过起重要的作用。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论义,保证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核质量,我们聘请校内外在护理学上有较高造诣的专家评阅学位论文,并实行匿名评审机制,由研究生院在申请答辩的论文中随机抽取并送外单位匿名评审。经评阅专家认真评阅审核后,未达到答辩基本要求的论文,要认真修改,经修改仍达不到要求则不予答辩。
3.4.3.2 答辩的组织形式在科室或教研室安排预答辩的基础上,护理学科集中组织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7名成员组成,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2名。研究生导师在答辩委员会成员中指定2名书面评审员,以进一步详细审阅论文。答辩时采取导师回避制度。委员会成员提出各种问题必须由研究生回答,以考核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等。答辩结束后,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获半数以上通过时,才能通过答辩。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些著名大学先后开启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相继启动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美国的生物医学工程教育特点是在技术产业化需求驱动建立起来的具有其自身特性,且反映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前沿特征。各个学校的本科教育课程虽然具有自己的特色,但在课程设置上大致可以分为科学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关注领域课程、设计课程、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其他选修课程等六类。不同学校本科课程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专业选修课程及其他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特点开设一些相应的选修课程,并培养学生在相应方向上的研究探索实践能力。这是美国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点。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发源于著名工科院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和力学专业,进而逐渐形成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后来,一些医学院校在医学物理和医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于是在我国基本上形成了这样两种类型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上述两类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发展模式各具侧重,遵循了共同的学科基础,在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应用层面上有显著特点。相对来说,工科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培养模式注重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功能拓展,医科院校则注重医学与工程结合、工程技术在医学中的综合应用。
1.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思路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种交叉学科,交叉的学科基础及其融合的紧密程度决定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水平,交叉的学科发展推动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并且使得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领域变得十分广泛,而且处在不断发展之中。
1.1 学科发展轨迹
在中国,基于电子信息工程发展而来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生物医学信息计算分析、生物医学成像及图像处理分析、生物医学系统建模与仿真、临床治疗与康复的工程优化方法、手术规划图像仿真以及图像导引手术及放疗优化等;有基于力学发展而来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生物流体力学、生物固体力学、运动生物力学、计算生物力学和微观尺度的细胞生物力学等;基于化学材料工程发展而来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生物材料学、组织工程与人工器官、物理因子的生物化学效应等。
1.2 学科发展特点
作为交叉学科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其发展的关键在于交叉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构建一种良好的交叉结构,对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对于生物医学工程这样的交叉学科的描述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交叉学科如同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连接桥梁,如果在河两岸没有坚实的基础,桥是无法建立好的,对于生物医学工程这样一座建立在两个不同学科之间的桥来说,它的发展要求具有坚实的交叉学科基础和交叉学科紧密融合深度。那么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构建良好的交叉结构,需要选取具有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撑的主干学科进行交叉,凝练学科方向,不能大而全,过于宽泛。
目前,医学仪器和医学成像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应该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医学仪器和医学成像设备能有力推动医疗产业的发展。医疗仪器和医学成像设备是现代医疗器械产业中的主流产品,在产业发展中起着主导和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经济技术实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产业化驱动也是学科发展的一种动力,也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需求和生命科学发展的大趋势,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应大力促进医学仪器和医学成像方法的学科建设,从而提升整个学科的发展水平。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的应用。一流的学术研究不但能提升学科的发展水平,而且能开拓学科纵深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增强学科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术研究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将确保学科建设的发展动力和趋势以及学科发展的活力。
交叉学科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替代性。可替代性程度越高,交叉学科存在的必要性就越小。如何减小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可替代性的程度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是需要提升学科的特异性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应用理论研究和理论应用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所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开展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理论应用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所需要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借助理工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应用理论研究是理论驱动型的学术研究,理论应用研究是应用驱动型的学术研究。理论驱动型和应用驱动型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学术研究的两种主要模式。理工科大学具有良好的理论创新基础和强大的交叉的学科背景,开展理论驱动型研究具有自身优势。医学院校具有丰富的医学资源,面临着大量需要应用理工知识解决的医学问题,开展应用驱动型研究,将很好地实现与医学的应用融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力推进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各自的学术优势将有利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特色发展,从而增强其不可替代的程度,实现学科可持续创新发展。
1.3 学科体系
作为一级学科的生物医学工程,包含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且该体系离不开所交叉的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的支撑,此外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既要有学科自身的特色,又要具有可持续发展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替代性,这样学科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要面向医疗卫生、生物科学所涉及的重大、重要技术理论问题及基础应用开展学术研究。实现良好的学术研究定位,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2.大数据时代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
守正创新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类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所谓大数据(bigdata),或称海量数据,是指由于数据容量太庞大和数据来源过于复杂,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工具软件对其内容进行获取、管理、存储、检索、共享、传输、挖掘和分析处理的数据集。大数据具有“4V”特征:①数据容量(volume)大;②数据种类(variety)多,常常具有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来源;③动态变化快,如各种动态数据,非平稳数据,时效性要求高;④科学价值(value)大,尽管目前利用率低,却常常蕴藏着新知识和重要特征价值或具有重要预测价值。大数据是需要新的分析处理模式才能挖掘分析出其蕴藏的重要特征信息[6。
人体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涌现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发生源,这种源源不断的生物医学大数据的检测、处理与分析,将给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发展将带动大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生物医学大数据广泛涉及人类医疗卫生健康相关的各个领域:临床医疗、基础医学、公共卫生、医药研发、临床工程、心里、行为与情绪、人类遗传学与组学、基因和蛋白质组学、远程医疗、健康网络信息等,可谓包罗万象,纷繁复杂。生物医学大数据中蕴藏了种种有科学价值的信息,研究有效的大数据挖掘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对生物医学大数据进行关联和融合计算分析,充分挖掘生物医学大数据中的信息关联和特征关联和数据空间映射关联,既能为疾病的预防、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康复提供系统化的全新的认识,有利于深入疾病机理研究分析,开展个性化诊疗。还可以通过整合系统生物学与临床数据,更准确地预测个体患病风险和预后,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和治疗。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所面临的生物医学大数据主要包括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多种类医学信号数据以及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数据。生物医学大数据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领域内有着广泛深远的应用前景,从三个方面应用将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1)开展多模态影像大数据计算分析。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从早期看得到,到看得清,目前的看得准,未来的趋势是看得早。只有看得准和看得早才有利于临床早期干预,提高治疗预期。医学影像大数据计算分析在影像诊断、手术计划、图像导引、远程医疗和病程跟踪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建立新的医学影像大数据计算分析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挖掘多模态影像数据的特征数据和特征关联,将会提供强有力的影像诊断分析手段,极大地推动影像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科学价值。
(2)开展多种类医学信号大数据计算分析。医学信号大多直接产生于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信号,能在不同层面上表达生理和病理相关机制特征。融合多种医学信号的大数据计算分析,能对生理病理过程进行更好更全面的阐释,不仅能深入了解生理病理的状态特征和过程特征,而且能实现个体健康监测和管理。可以很好地开展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推进系统化的医学应用研究。实现强大的多种医学信号数据的特征挖掘及特征关联计算分析。大数据挖掘能够增加准确度和发现弱关联的能力,能更好地认识生理病理现象和本质。
(3)开展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大数据计算分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涌现了海量的需要计算分析的生物信息数据,已进入计算系统生物学的时代。开展生物信息大数据计算分析,可以拓展组学研究及不同组学间的关联研究。从环境交互、个体生活方式、心里行为等暴露组学,至细胞分子水平上的基因组学、表观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基因蛋白质调控网络,再到人类健康和疾病状态的表型组学等不同层面不同方向上实现大规模的关联计算分析,可以全面阐述生命过程机制,挖掘生命过程特征及关联特征。
3.结论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课程 研究生教学模式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37-01
1.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中的特点与重要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动物学是新崛起的一门边缘学科,生命科学是它主要的研究对象,医学与生物学的结合是它的研究核心,生命科学在不断向前发展,实验动物学在其中起着必不可少的支撑与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实验动物学本身来说,它已经具备了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和自己学科的特点。现在大多数医学类的高等院校都在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中设立了实验动物学这门医学类的课程,它在医学、生物学的教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它自身是一门独立学科。实验动物学的发展水映了生物医学中研究水平的高低,这些年来在很多的分支领域人们都做了动物实验,也得到了一些很重要的结论,不少新发现都跟这些结论有密切关系。在生命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实验动物学的内容也在逐渐的丰富和完善,如:动植物的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胚胎干细胞的有关研究等都跟实验动物学有密切关系,在人类疾病的研究中运用转基因技术制造有关的动物模型就达上千种,并且它们在生物医学的研究中应用广泛。实验动物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较高水平是做上面实验研究的前提条件,这也是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在研究生的教学系统中是一项重要的基础部分知识。
2.《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该学科被设立了没几年,还没有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教学大纲与教材,设立这门课程的各个高校分别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学大纲与教材,但在不少方面还处在摸索的初步阶段,如学时、深度的设计和考核内容、范围等还在不断地调整中被把握;另外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即便如此,实验动物学在高等医学的教学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对该课程的建设需要加大力度,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革,扎实和加快该学科的发展步伐。在实验动物学的教学中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思想比较落后,课程内容上更新很缓慢,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和该课程的发展。所以在研究生的教学中教学的思想与观念迫切需要改革与提高。
实验动物学课程在研究生的教学中,不少学校不重视实验课程中的实践操作,老师讲解更多的是理论上的知识点和有关的习题,学生在实验课上也不认真操作、学习,还发生了不少逃课现象;老师的教学方法落后,让学生背那些实验器材的名称、实验过程中的步骤和现象中的重点内容,这种机械性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对该们课程提不起兴趣,还不能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整个实验课堂都是死气沉沉的;老师没有付出多少关注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创新思想,只是让学生对老师教的实验过程做多次操作,实验报告都是在实验前就准备好的,学生要照着上面的步骤做,使学生不能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另外,在实验动物学的多媒体教学中如PPT、视频、网络等教学手段在研究生教学中应用的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3.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实践
互动特点的教学方式,这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地进行沟通、对话,使老师和学生都发挥他们在课程上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使整个教学课堂活跃起来,使老师与学生两方面都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实验动物在生物学中的特征在讲这节课的时候,把它们的特征如(大鼠、小鼠、兔子等)用一些真实性很强的彩色图片或者是清晰度很高的视频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对它们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以便以后深入的学习。对研究生来说,他们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都比较丰富,身体和心理上都已经成熟,形象与逻辑两方面的大脑思维都较为发达,对于问题进行思考时广度、深度与敏锐程度都是非常好的,对于学习他们目的明确并且有较好的主动与自觉性,善于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在实验动物学课程中的问题。这些都说明互动特点的教学方式很适合在研究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
现代社会计算机的普及范围很广,在实验动物学改变教学方法的内容中,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提高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质量与效果,如果实验室演示教学的效果不是很好地话,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运用多媒体方式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向学生展示实验的操作步骤,把数码类型的显微镜和多媒体连在一起给小动物做显微注射、手术等,对这些精细的实验操作进行演示,使实验过程既清晰又生动。实验动物学课程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少讲让学生多练,对实验的重点进行点拔,对个别学生进行专门指导等。实验中所有学生都要进行动手操作,老师要加强对他们的指导,指出实验中的错误操作给学生认真详细的讲解并纠正。此外在实验课外,要通过一些实验动物学的专题讲座、兴趣小组、科研类型的课题组等其他形式,让研究生多多参与不同实验内容的动物实验。在计算机网络的课堂上,要建立足够的实验动物学课程的课件,制作与常见疾病有关的动物模型与动物实验中的手术操作过程这两项活动的视频。
实验动物学这门学科不但具有基础性的特点,还跟多门学科有很大联系所以还有综合应用的特点,在其他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供该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与更新。所以加大力度关注其他学科的发展情况,以便对实验动物学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更新与调整。在研究生教学中,教学内容要对学生的科研课题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慰华,林双峰.研究生医学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256-258
[2]赵丕文,刘启富.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实验动物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4):97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