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8:52:06
导语:在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系缺少对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意识的培养,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压抑着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创业教育更加滞后。目前,仅有少数独立学院开设了创业课程,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和成熟。
(一)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尚不健全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历史不长,在自身办学过程中教学管理经验十分有限,具有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等相关教学规律还处于探索总结过程中。目前,虽然大部分独立学院已主动调整了培养计划和目标,但仍处于探索性修补阶段。有关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与具体专业课程教学结合度不高,一般只是散见于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中,难以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和科学完整的教学环节。
(二)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有待加强
创业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创业教育的引导者,新兴的创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更高要求。目前独立学院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教师的共同弱点是缺乏创业经历,因此他们对学生纯知识的讲授多于实践指导。用这样的师资队伍来讲授创业课程,简单的照本宣科根本无法把握创业的精髓和实质,对学生而言根本不具有说服力。因此,独立学院应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创业教育中专业化师资匮乏的问题,这也是影响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三)独立学院缺乏有效的创业实践环节
创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独立学院受办学经费的限制,往往对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投入不够,教学过程受到场地和设备的限制,多停留在理论的讲授上,模拟实际环境教学难以实施。独立学院在科技创新活动、创业沙龙等方面还不够完善。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创业状况由于种种原因很不乐观。高等教育大众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创业教育逐渐得到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重视,独立学院必须创造有利的条件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高等教育大众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又面临许多的问题,学生就业问题、数量与质量问题,已严重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这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强调,必须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当前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创业教育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就业教育思想模式,使高校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更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必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随着独立学院数量和规模的扩张,毕业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而应对新时期给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带来的新问题,加强创业教育是良方。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通过创业教育与创业意识的培养,独立学院可培养出一批创业型人才,通过他们的创业带动就业,这样不仅能够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他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有效缓解独立学院严峻的就业形势。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使学生有勇气去创业,学生能够为自己和他人提供就业岗位,为社会创造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完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独立学院在新时期能否持续发展下去,能否站稳脚跟,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培养出来的人能否适应社会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业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创业者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创业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它适应了社会高度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人才培养理念。
(四)独立学院特色发展和质量建设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独立学院想要在高等教育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努力创造出自己的特色,打出自己的品牌。由于自身的条件制约,独立学院在知识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比不上一本、二本院校。因此,独立学院要办出自身特色,走出一条符合国情、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创业教育是其最佳选择。独立学院如果能把建设“创业型大学”作为努力方向,则必能树立自己的独特品牌,不断提升其社会知名度和办学影响力。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意识培养的途径
当前,独立学院正面临生死存亡的转折时期,然而创业教育史一个系统工程,在独立学院乃至中国都处于探索阶段,这就需要我们理清思路,探寻方法,加强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从制度和组织等各方面给予保障,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完善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机制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从教育的超前性出发,提出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一代新人的思想,从而更新了我们的教育观念。创业教育拥有一套完整的教育运行机制,它应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和创业教育管理、服务、评价体系等内容,它们在创业教育运行机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且相互联系。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首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创业教育正确的运行规律,在注重传统的专业教育的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机制。其次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实现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的与时俱进,积极推动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完善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模式
作为独立院校,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以更宽阔的视野开展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教育工作,不断开拓创新,逐步建立具有独立院校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首先,加强创业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去系统指导学生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独立院校应该扩充师资来源,充实师资队伍,创建师资认证平台,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改革师资管理形式,健全师资管理制度。其次,改进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创业课程设置应突出系统性,以把握创业导向的教育本质,不仅要注重创业知识的传授、创业教育的理论、创业能力的发展,同时要关注创业文化的培养、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课程多属于创新型强的课程,教师在教授此类课程时,要根据课程性质和授课对象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独立学院应建立创业教育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创业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机会。独立学院可以设立创业基金、实验室、创业实践基地等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保障,最大限度地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意识提供便利。充分发挥“孵化器”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创业空间以及基础设施,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并对创业项目实施动态管理,降低学生创业的风险和成本,通过提供后续的资金以及技术支持,帮助学生提高创业成功率。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一个实践平台,是创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里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实际工作经验,还可以培养和提高群体沟通、团结协作、组织管理等个人综合能力。
随着经济趋势的变化及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与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出现了新的形势,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学生就业,各高校就业中心都已经从传统的毕业分配手续办理转为针对性的职业咨询手段。但目前许多高校的职业咨询工作都是处在摸索阶段,这种实验性的指导方式,在整体的就业工作中还存在诸多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阶段。本文拟从职业咨询在高校中的现状、必要性及困境等角度分析,尝试提出一些职业咨询可以应用在高校的方法和手段,以便能够更好地将职业咨询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相结合,从而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职业咨询;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校就业体制的改革,每年都有几十甚至上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未能实现就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呈现多层次性,但同时又缺乏职业化素养,这种多层次的就业需求和较低的就业满意度也对大学生职业咨询提出了需求。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也由统包统分改为现在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与新增用人岗位数量有限的矛盾,以及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脱节等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大、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
一、高校职业咨询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必要性
(一)职业咨询的含义职业咨询(Careercounselling)是包括求职、就业咨询、创业指导、人才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规划等一系列相关业务的人力资源开发咨询服务。职业咨询已经成为大中城市白领职业定位的重要标准,他们把自己关于职业蓝图方向不明的种种困惑交给职业咨询专业人士,由专业职业规划师运用职业规划专业知识、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为客户提供寻找职业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的建议、信息和帮助。
(二)高校职业咨询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必要性1.推广高校职业咨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的前提就是和谐就业、和谐生活,职业咨询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仅能更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成功完成自我探索,实现自身价值,更加能帮助那些自信障碍、特别学生或者贫困学生成功实现自己的价值,咨询不仅能够深入内心,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成功就业、积极就业的信心,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推广高校职业咨询是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从学校来看,就业压力的频频来袭导致学生在整体就业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迷茫,当他们还没有完全接触社会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是需要进行适应社会的、具备持久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的,而达到这一要求在某种条件下就需要职业咨询一类的个体和团体辅导来使学生最大限度促进自身的成长与潜能开发,在咨询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自我兴趣、性格特质等等。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评估、目标管理的过程,大一就开始进行相关职业咨询的介入,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咨询服务,并且能够帮助并指导学生提高持久性就业能力。3.推广高校职业咨询是学生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从学生方面来看,他们在高中阶段对职业认识还处于朦胧状态,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倾向,仅仅是为了上学而上学,到了大学之后专业的分配也是非常模糊的,学生有时会对专业产生迷茫感。社会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熔炉,而职业观念是—个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职业咨询机构能够指导自己逐渐认识自己并合理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个体成才、提高就业力。职业咨询是一种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类职业发展询问的渠道,可能咨询不会帮助学生找到具体的工作,但是却能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建议,而这样的建议是符合和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因此高校职业咨询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是有必要的。
二、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咨询的困境
诚然我们知道职业咨询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是在高校中大部分职业咨询师都是由高校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担任,职业指导的专业知识主要是靠自己学习和岗位培训与经验积累的,由于个人主观和工作环境因素,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快速,就业形势日趋复杂,职业咨询师的能力和素质发展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1.缺乏科班出身的职业咨询师。职业咨询是一个需要多学科知识支撑的交叉学科,我国目前还没有设立有关职业咨询的专业方向,因此从事职业咨询工作的人极少有专业相关背景。目前高校中从事职业咨询的老师专业教育结构多数具有管理类专业背景,而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和创业实践背景的老师比例却非常稀少,其他如心理学、咨询学、法学等更少,使得职业咨询师知识掌握大大缺乏。2.专职职业咨询人员数量少、工作量大。随着毕业生人数的连年增长,我国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745万人,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明显给职业咨询带来很大的负担,单纯辅导员的配比估计都会达到1比近200的比例,更何况如此专业的领域根本不是辅导员能够完成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眼前最为迫切的一个现实就是各高校职业咨询所配人员都远远不足。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各高校都在积极采取各类措施以推动大学生就业的进展,辅导员自然而然成为任务的承担者,工作量变得非常大。同时,各高校面向大学生先后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引进《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材,组织“职业规划大赛”,开展职业规划活动等,进行职业指导。但部分辅导员是无法完成工作的,需要一定数量的专职职业咨询人员,因而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的咨询指导能力、心理辅导技能、社会形势的分析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的专职职业咨询人员队伍就变得迫在眉睫,否则也将影响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三、高校开展与推动职业咨询的可行性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在就业认知上趋向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导致在就业意识、择业选择标准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出复杂的倾向,为了更有效地开展职业咨询,也为了使得职业咨询能够真正在实践中得以应用,我们尝试用不同方法,真正做到脚踏实地的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服务。1.尝试多样化职业咨询方式,努力实现全员覆盖。由于专业职业咨询人员的欠缺以及专业背景的受限,高校可以努力尝试提升职业咨询人员自身素质的同时,尝试性开展多样化的职业咨询方式,打破传统的“1对1”模式,实现团队化、任务化的咨询方式,不仅可以使得咨询人员自身任务量的减轻,更加能够扩大职业咨询的覆盖领域,使得更多大学生能在就业咨询中得以收益。原有高校中通常都会采取一对一约谈的方式进行职业咨询,这样的方式是最为深入和实际的,但是我们也在过程中发现了一对一约谈的弊端,就是它只能被动解决那些出现在大学生个体身上的就业困难,而无法解决众多大学生的迷茫问题。往往迷茫的同学是缺乏主动性求知的,因为高校必须要拓展职业咨询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创新,小组座谈、团体约谈这样的群体方式都可以帮助职业咨询扩展领域,也达到了就业工作人员主动出击解决大学生现实就业问题的目的。2.创新提升职业咨询水平,主动探索职业咨询工作新模式。随着新媒体与互联网的介入,网络、宣传册、模拟招聘、就业创业实践基地等积极有效的方式越来越早地渗入大学生的生活,例如:开设多场全校性的指导讲座,吸引低年级学生的参与;举办模拟招聘,邀请企业和政府的专业人士来校开设,模拟整个招聘过程;设立就业创业实践基地,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院系辅导员老师、专业教师的作用。通过团体类各项职业咨询我们会及时发现学生动向,定期总结过程中突显出来的新问题、新趋势及时做出工作方案响应,从而更进一步提高职业咨询工作的实效性和应用性。例如:采用职业测评软件作为开展职业指导的工具,能够用最少的人员为最多的学生提供参考意见。通过网络在线问答和咨询活动,可以将普遍性问题通过集体信件统—进行回答,方便以后的同学查阅,能提高单位时间效率,充分解决许多高校人手不足的问题。
总而言之,高校职业咨询的扩大化应用是适应大学生就业新形势的必然趋势,而这种方式的应用相信会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成功就业产生重大意义。职业咨询的动态性、长期性、社会性特质能够给大学生提供有广度和深度的有效思考和引导,从而不断促进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周清华,张光旭,等.团体咨询对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2]苑世芬.大学生心理辅导中面谈技术的运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3]郑纯,林逸冰,等.心理咨询约谈在就业指导咨询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
[4]刘占年.高职教育核心职业能力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01).
[5]夏星,何艾兵,龙艳.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调查与思考[J].理论月刊,2007,(08).
[6]刘艳杰.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08).
[7]周小金,伊文斌.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定位与方法[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02).
[8]石永昌,吴现波.关于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04).
[9]张焱.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10]程绪彪.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7,(01).
[11]李国章,谢珊.浅谈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要求与培养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0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教学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53-01
一、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
大学生就业问题由来已久, 1997年中国的大学招生规模有了一个数量级的变化,当年招生规模开始突破100万。据教育部提供的资料介绍,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
据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高校教学管理现存的一些问题就是影响因素之一。由于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所以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教学管理要根据管理对象和情况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教学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断加剧,教学管理要及时作出调整和改革。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1.教学管理的导向性特点是促其改革的主导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管理就是高校办学思想和育人思想的体现。教学管理的思想、管理内容、管理规章制度、管理行为等都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直接的导向作用。教学管理的这一导向性特点是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背景下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主导力量。
2.教学管理的动态性特点是促其改革的决定力量
教学管理过程是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边相互交流的过程,人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管理又是多种功能交织在一起的,在管理中,人、物、信息、时间、空间等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他们的相互关系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教学管理要根据管理对象和情况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教学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综上,教学管理的动态性特点是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背景下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决定力量。
3.教学管理的科学性特点是促其改革的基础力量
教学管理主要是对智力活动的管理,管理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管理起来必须以专业知识为中介,按客观规律科学地运作。教学管理的科学性特点为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提供了基础。
4.教学管理的服务性是促其改革的主体力量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既是管理,也是服务,即服务于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教师和学生既是管理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要靠教师去实施,也要靠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所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尊重他们,让他们参与教学决策,参与教学管理,随时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有利于集思广益,避免失误,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益。教学管理的服务性为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提供了主体力量。
三、适应大学生就业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措施
1.积极推进高校教学改革
首先专业课程设置须与科技进步相合拍,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社会上保持领先的水平。其次高校应从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上进行变革,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及创新、人际交往、动手能力等的培养。
2.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毕业生早期接触社会
选择职业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定受到一定的社会制约,任何人选择职业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择业脱离社会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所以,引导大学生在求职之前,及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极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方向,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为准绳。目前,用人单位喜欢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知识宽广,专业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富有合作精神,拥有健康体魄的大学生。大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大学期间,有意识、有方向、有目标,培养、打造自己,为未来就业作准备,才能不断增强自身就业能力。
3.积极寻找建设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
高校应积极寻找建设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能自主的到学校的实习基地,或者与学校长期合作的企业、公司、行政等社会部门或机构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从而亲身体验职业生活,适应社会劳动,加强职业意识,形成职业观,并且通过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进行亲身的职业体验认识发现适合学生的职业,有助于他们毕业之后选择合适的职业工作,顺利地步入社会。
4.加强大学生活动管理
主要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管理。现在高校社团种类名目繁多,但相当一部分社团是“有其名无其实”,学生们加人社团只是图其名份,以便在个人简历上能体现比较丰富的活动经历,但实际参与和开展的活动很少。至于假期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因此,必须进行规范管理和引导,保证将这些活动落到实处,真正做到通过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使大学生得到社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5.加强专业课老师在就业指导中的地位,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立
大学生就业指导不是一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或者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仅仅靠辅导员的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当前的学生,在遇到自己的专业课比较难学的时候,产生厌学心理,心存侥幸,认为一门两门专业课学不好无关紧要,不影响自己就业大局,一遇困难,就放弃自己的努力。孰不知,大学三年或四年中都这样的话,容易养成学生的懒惰心理,势必会影响其日后的工作。而专业课老师是和学生直接交流专业知识的指导者,也是学生在自己以后的专业就业方面良好的导师。
6.积极探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途径
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学环境,提高自身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仅靠教师或行政部门强制管理,只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而让学生参与管理,则可使学生明了教学管理的必要性,从而服从管理。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为今后就业积累一定的管理经验。
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及时反映学生的现状及困惑。让管理者及时了解学生现存关于就业问题的疑难点以及现阶段的主要困惑,有针对的进行教学改革,不断解决学生的就业疑问,是学生有针对的进行学习,积极主动的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将在一段时间内作为高校面临的一大问题,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仍需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改进,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大学生就业顺利进行,让学生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获得成功,从而使学校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おげ慰嘉南祝
[1]姚贵库.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8):2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
就业为民生之本。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就业鸿沟”问题是因为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的缺陷以及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当前,我国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市场选择为根本取向,以自主就业为主导模式,以素质能力为竞争之本,形成与计划经济迥然不同的就业机制。因此,需要让用人单位、学校共同建立新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培养错位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就业竞争力包涵着在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多项综合能力,关于其定义有多种解释。国际劳工组织(ilo)则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dfee)把就业能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国外学者howard认为就业竞争力是指雇员具有劳动力市场和雇主所需要和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的能力;fuguate认为:就业竞争力是指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国内学者赵志川认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初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以及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自己的智力和服务,从而保证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楼锡锦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可归结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
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较为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的开发培养,在就业竞争和职业发展中所具有的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职业化能力。
二、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一)传统大学生培养模式的错位现象
1.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与精英就业观的错位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2000年至2008年,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1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559万,2009达到了619万。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社会上的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相比显然供不应求。高校毕业生从精英走向白领,从白领走向高级蓝领,继而步入普通劳动者的行列,但大多数毕业生仍然抱着精英情结,抱着昨天的就业观来面对今天的就业,于是产生了“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的现象。
2.大学生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错位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国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就业。高等教育要瞄准经济结构调整与变化的规律,为经济结构调整与整个社会的进步服务。然而,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仍然是为工业化服务的,高学历毕业生是按照工业化的模式培养出来的,高等教育严重脱离社会需求,关起门来办大学。第一,大学生就业单位的主体的改变,以前是国营企业,国营企业招来学生后给学生一个慢慢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企业中慢慢提高就业能力,而现在的就业渠道主要是民营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希望招来的学生拿来就能用,这就需要大学生有一定的就业能力;第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雷同,无论是研究型院校还是教学型院校,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差异,造成培养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同质化,造成恶性竞争;第三,高校办学的市场前瞻性不够,专业设置对市场研究不够,对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把握不准。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应用性不强,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3.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错位
时下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几乎都要求应聘者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据相关部门调查,从平均数来看,成功就业的毕业生在“实习锻炼”、“校友经验传授”、“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个人服务”等实践性较强的项目上,所得到的帮助更大,这也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相符,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更加重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实践可以让毕业生能够更快地把所学专业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快速地融入社会,更快地适应工作。而传统培养体系的设计大多缺少“职业见习”,或者仅有的一些实习环节也流于形式,导致毕业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实践经验。
4.学校就业指导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错位
近年来虽然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逐步重视,但作为新事物,高校对如何开展就业指导,组建何种就业工作体系,如何使就业指导个性化、专业化等一系列问题把握不准,甚至简化为“找工作”。在就业指导中仍存在误区:(1)时间上缺乏连惯性,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主要集中在毕业年级,内容注重就业政策、信息的公布,注重应聘技能、技巧的培训,忽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2)就业指导各自为政,高校、市场、中介机构、用人单位缺少深层次的合作,就业指导缺少市场化运作机制。(3)就业指导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影响力不大,就业指导部门搜集到的市场对专业的要求信息难以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中得到体现。(4)就业指导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根据学生情况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职业设计和就业指导。(5)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用人单位找不到适合岗位的人才,而大学毕业生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的尴尬处境。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两个层面:第一,获得工作的能力,是基于满足用人单位用人的聘用条件,单位招聘人才时,不能仅局限于对技能和知识的考察,而应从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个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第二,在职场能持续发展的 能力,是基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而需不断提升的职业能力。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整套培养体系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有利于系统、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自我认识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一整套系统的、全面的培养体系,是从学生踏入校门就开始的。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专业及发展方向,帮助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自己的不足方面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就业能力。
2.有利于高校建立培养起一支具有职业指导能力的队伍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的建立需要高校有一批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根据学生情况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职业设计和就业指导。为高校师资培养出具有专业性、系统性、能力强的队伍,从而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3.有利于用人单位方便、快捷地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单位——高校——学生”三维一体的培养体系,这种培养体系的建立有助于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用人单位能够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及就业能力,可以方便、快捷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学生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岗位是否适合自己。
4.搭建实习就业平台,有利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学校和企业应联动共同培养大学生,为大学生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在大学生毕业之前,邀请企业介入其培养,从能力素质要求的提出到培养过程,最后到综合评价的整个过程企业都参与。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提升能力素质能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避免了盲目性。
三、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的理论依据
(一)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依据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基于胜任力理论建立的,胜任力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克里兰(mcclelland)在1973年的《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用智力测验等来预测工作绩效或职业生涯的成功,其预测的准确度比较差,因此他提出以胜任力作为评价的依据。1970年代初期,麦克里兰博士在美国波士顿创立mcber公司,为企业、政府机构和其他的专业组织提供胜任素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服务。在国际上,特别是先进企业中得到普遍接受和广泛运用。
胜任力(competency),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胜任力特征包括显性和隐性两个部分。显性胜任力包括知识和技能。它是个人在工作过程中及工作结果中所表现出来的别人看得见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等。可以根据观察个人的工作行为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是胜任工作和产生绩效的根本保证。隐形胜任力,也叫做鉴别性胜任力。它是区别普通员工和优秀员工的关键所在。它是个人的态度、自我形象、品质、价值观、个性等。这些个人的潜在素质深藏于心,不易被人发现与比较,但同时又是左右个人行为和影响个人工作绩效的内在原因,也是决定人们的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
因此根据胜任力理论得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包括隐性的就业能力和显性的就业能力两个部分。隐性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自身所具有的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成就欲、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等,这些会决定和影响大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的职业态度、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这是毕业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的职业化素质;显性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专业知识和技能、表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身体条件等,会影响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是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能够被用人单位容易发现和认可的职业化能力。
(二)基于系统工程的理论依据
系统工程理论是为了达到系统目标而对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与设计的技术。按照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即整体、综合、科学、动态和最优化的原理。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不仅仅涉及学校,还应包括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如果把大学生培养看作一个商品的生产过程,那么大学生就是生产线上的原材料,学校则是生产车间,用人单位应是此商品的使用者。因此,“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根据学生和学校的特点,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提供一整套从能力素质模型、测评、培养,最后综合评价的体系。
四、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构架
基于胜任特征和系统工程理论,以及相关课题的实证的研究,本文拟通过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应包含:第一,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职业化素质能力标准和不同类别职业胜任力模型;第二,建立适合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大学生能力素质测评体系;第三,根据不同的职业化素质能力标准和胜任力模型建立适应社会需要和大学生实际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第四,建立基于职业化素质能力和岗位胜任特征的科学有效、公正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搭建大学生就业和社会招聘人才的桥梁和平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具体思路见图1。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模型
按照麦克兰德的观点,素质包括5个组成部分:(1)动机。推动一个人为达到一定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内驱力。(2)个性特征。个性、身体特征以及对外部环境与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一贯反应。(3)自我认知。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自我认同的内在本我。(4)知识。一个人拥有的关于某一具体领域的各种信息或情报。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所拥有的信息。(5)技能。完成一项具体的体力或脑力工作的能力。
我们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中将职业能力素质概括为:一个人能胜任某一职业的特性与能力。包括:身心素质、职业意识、一般能力、专业技能、特殊能力与经历等。我们构建模型的目标就是建立理、工、文法、经管、艺术体育五类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模型组合”,在评价不同对象时可以通过一定方法改变一定数量的评价指标或调整指标权重,使得测评更具有科学性。
(二)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测评系统
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测评运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等手段对人的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因素进行测量,并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大学生特性对其素质状况、发展潜力、个性特点等心理特征做出科学评价。一类是心理测验,主要通过笔试测验来了解人的基本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第二类是评价中心技术,包括小组讨论、结构化面
试、文件筐测验、情景模拟。
(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以培养大学生职业化素质为核心,以促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执行为手段,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为目标的全方位的培养体系。按照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模型的要求,通过综合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目标和途径,通过教育培训使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科学地进行职业设计,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掌握求职技巧和方法,顺利就业。具体而言,针对大学不同年级的特点确立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
一年级:“转变角色、适应校园、了解专业、激发动力”;
二年级:“认知自我、设计人生,找出差距、明确方向”;
三年级:“提高素质,锻炼能力、夯实基础、定位发展”;
四年级:“掌握政策、提高技巧、调整心态、顺利就业”。
根据各年级不同的培养目标,建立各年级的培养课程内容,形成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培养体系的设置遵循内容实用、方式多样、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注重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为学生营造“干中学”的环境。培养方式引入企业新员工培训的方法,通过专业的职业能力训练技术、互动式的案例教学、企业实习的实战训练、职场环境模拟的角色扮演等训练环节,调整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择业心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对于参加就业竞争力培养的大学生进行评价,以用人单位的意见为主,综合学校、大学生、政府和社会专业机构的评价意见形成特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通过对比培养前后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变化来检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研究”的有效性,反馈到职业能力素质模型、测评方法、培养方式等过程中,不断改进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套科学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
五、结 语
【关键词】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失业保险;建立
在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社会的就业形势本就严峻。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递增,大学生的就业之路更加艰难。这种形势对原本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女大学生会面临就业难的困境的原因
女大学生为什么会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社会就业大环境整体严峻,给女大学生就业造成困难
根据历年教育部发表的数据,2007年的毕业人数为495万,就业人数为342万,当年6月底的就业率为69.1%;2008年的毕业人数为559万,就业人数为383万,当年6月底的就业率为68.6%;2009年毕业人数为611万,就业人数为415万,当年6月底的就业率为68%。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总体严峻。在这样就业环境下,女大学生就业率明显比男生低。从中国妇女报的女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得知,2010届本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为21%,比男大学生的就业率同比低了9个百分点,高职高专的女大学生毕业率为21%,比男大学生同比低了8个百分点。再加上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
2.公司企业的经济人思考,给女大学生就业造成困难
公司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充当的是理性经济人的角色,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女大学生在成为正式员工后,会面临着结婚、生育、哺乳等系列问题;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较而言工作强度较低;同时女性的雇员比男性提早退休5年,公司企业为其支付的社会保障费用比男性高;这一系列原因导致了公司企业对女大学生存在性别歧视,而公司企业的歧视行为带来的收益高于其成本,所以公司企业在招聘时会更加倾向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受到限制。
3.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心态和素质不达标,给女大学生就业造成困难
在现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许多理想的岗位已经人满为患。但是有些女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不是理想职位不愿意从事,造成了眼高手低,闲置在家的局面。而有些女大学生理论知识充足,社会实践能力欠缺,理论与实践不能巧妙的结合。更有甚者,大学学了几年,知识、能力没有见长,恶习倒沾了不少,自身素质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团队协作意识,难以适应社会竞争。女大学生自身的心态和素质的不达标,成了女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大障碍,给女大学生就业造成困难。
二、建立女大学生大学生失业保险的必要性
目前为止,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体系的主要模式只是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基金,没有系统的失业保险,而女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又存在多重阻碍。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建立女大学生大学生失业保险有其必要性:
1.有助于缓解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减轻家庭负担
当前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市场的供需总量失衡。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不断的扩招,女大学生在校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相比较男大学生而言,人数和比例增长更快的女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大。而过大的就业压力很可能会成为不少女大学生轻生的导火索。因此,女大学生失业保险的建立,让未就业的大学生能够依靠领取保险金生活,解决了毕业后因未就业还要家里提供生活费的问题,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2.有利于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持续发展、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人力资源是一种活性资本,它不像其他资本一样遵循收益递减规律,反而能催化出更多的利益,呈现收益递增的规律。因此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但是大学生的失业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给个人、家庭及其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将女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体系,通过失业保险的培训机构促进就业,让更多有质量的人力资源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3.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女大学生的失业造成心理负担过重,经济压力大,对其个人和家庭都存在不良的影响。况且女大学生毕业不仅没有找到工作,还要面临高涨的房价、物价,这极有可能引发强烈的不满,同时无形中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引发社会的不和谐。女大学生失业保险的建立,有助于保证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减轻压力,更积极的就业,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协调的发展。
三、建立女大学生大学生失业保险的可行性
当然女大学生失业保险的设立并非空中楼阁,有着其切实的可行性:
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009年由国务院办公室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各地要将他们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这解决了大学生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极大的促进了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但是鉴于女性大学生群体在求职人群中处于特殊的位置,与男性大学生的求职状况大相径庭,所以大学生失业保险需要向“特殊化”的方向发展。
2.符合可保风险的特点
2010年女性大学生人数达1100万,毕业的女性大学生人数达630万人次,符合可保风险中大量性的特点;毕业生中的就业率远远高于失业率,损失风险单位不会再同时遭受损失;此风险造成的损失的可能性虽不小,但有政府进行补助且保险公司可将保费运用于投资获取收益。
3.在公共事业上运用市场机制有利于改变高成本低效率的现状
大学生失业保险的相关事务现下由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而社会保障部门的收入来自于财政拨款,不与成效相挂钩,成本与收益的分离直接导致了行事低效,还易滋生寻租和腐败。通过找招标的方法选择运营良好的保险公司,将竞争机制引入保险的运行有利于用较低的成本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
女大学生专项失业保险突破传统保险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界限,是一种新型的兼具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特质的混合型保险,它借鉴了定期寿险产品的设计模式,具有"低保费、高保障"的优点。以下是笔者对女大学生失业保险的详细设计:
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缴纳少量的保险费用,作为指定的商业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来源。而指定的商业保险公司是通过公开招标决定的。商业保险公司需对运用此笔资金投资的结果负责,同时保证投资成本的不亏损。女大学生在能领取保险金期间,所需领取的保险金由缴纳的保险费用给付,不足金额由政府补贴。领取保险金期间的相关培训,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政府主办并给予补贴。
具体操作如下:
(1)参保人群:女性高职高专生、女性大学本科生。
(2)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领取保险金:1)按照规定参加女大学生失业保险且缴足相应年限的保费;2)非因本人意愿失业的;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3)女性大学生毕业后三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领取保险金:1)实现就业的;2)应征服兵役的;3)选择继续深造或移居境外的。
(4)女性大学生在领取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领取保险金:1)实现就业的;2)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相关部门介绍工作的;3)隐瞒实现就业的。
(5)保险费用的缴纳及保险金的领取。1)缴纳时间累积达3年,每年缴纳135元人民币,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6个月,每月领取400元人民币;2)缴纳时间累积达4年,每年缴纳100元人民币,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6个月,每月领取400元人民币;3)缴纳时间累积达5年,每年缴纳80元人民币,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6个月,每月领取400元人民币。(注:每月领取的保险金应大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小于最低工资薪酬标准,以蚌埠市为例,蚌埠市市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320元每月,市区最低工资薪酬为630元每月,将每月领取的保险金标准定为400元。)
(6)受保人失业期间的相关就业培训。1)关于面试及在职期间服饰与妆容的相关培训,帮助择业者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2)关于职业定位的培训。帮助择业者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整合自身的兴趣、特长、专业或经验,制定合适的就业目标,更好的实现就业。3)关于捕捉就业信息的培训。帮助择业者广泛收集相应的就业信息为自己拓宽就业门路奠定基础。4)关于就业观念转变的培训。引导择业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注:相关就业培训的资金由政府补贴。)
参考文献
[1]胡安荣.企业拒绝女大学生的经济学分析——贝克尔歧视理论的拓展和运用[J].财经科学,2004(4):34-36.
[2]吕志勇,韩鑫.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险精算分析[J].理论学刊.2010(2):53-58.
[3]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1999(1)
[4]黄健荣.公共管理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
(一)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基于正确的自我认知,基于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基于正确的就业选择。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第二次心理断乳期”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科学的方法处理就业和择业问题,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就业压力和困难,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应对从学校走入社会的角色转换。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是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进这一发展趋势的重要着力点就是如何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解决有限的岗位需求与不断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之间的矛盾。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才可能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院校开始扩大招生,至今已经历时十七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从当时的220万,增加到了今年的770万,但是国内的人力市场却无法在短时期内为这些高校毕业生提供能够满足其就业期望的岗位,人才市场上鲜明的供过于求状态,必然隐藏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危机和就业压力,重压之下,大学生自己无法及时调适,随之而来的便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凸显出的种种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焦虑心理
面对人才市场的饱和,面对家长的殷切期盼,面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迫切需求,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焦虑心理,严重的可能导致抑郁。
(二)依赖心理
在严峻就业形势的重压下,许多大学生不敢直面就业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既想争取好的工作机会,又不想承受求职的压力和风险,不积极主动地寻求就业机会,而是依赖于家长利用各种关系替自己联系工作,诸如“学得好不如爸爸好”等不良观念的不断滋生。
(三)自卑心理
就业求职中的屡屡失败,使得一些大学生开始盲目否定自己的能力、专业、成绩,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卑心理使得大学生无法正确对待就业困难,从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没有勇气和信心面对一次次的应聘,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展示自己和推荐自己。
(四)困惑心理
近年来,名牌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上街卖肉,高校毕业生竞聘掏粪工、环卫工、服务员等新闻比比皆是,这些现象不免让大学生认为自己寒窗苦读得来的文凭在就业时并没有体现出预期的价值,于是许多大学生开始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困惑,对自己的就业出路困惑。在困惑心理的笼罩下,很多人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就业心理素质是指以先天生理条件为基础,在个人与社会环境、教育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对个体就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所有心理品质的总和,是个体合理择业、成功就业、顺利适应职业的心理基础。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能够帮助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是大学生就业素质中的关键要素。
(一)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一方面,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化解就业心理压力,掌握心理自我调适方法,让大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是成功就业的必备素质之一,不断帮助大学生提高在就业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要加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进行合理的个人职业定位,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伟大复兴相结合,自愿面向基层和中西部就业。
(二)将全体性教育与个别化咨询相结合。
一方面,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注重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比重,通过课堂教学,分析就业心理现象,帮助全体大学生了解就业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表现,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就业心理问题;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大学生自我调适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焦虑、依赖、自卑、困惑等不良心理状态。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动向,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早开展个别化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对于就业心理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及早干预。
(三)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一方面,注重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课专业教师等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将做好大学生就业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其日常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就业过程中运用学到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不断调适心理状态,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使大学生形成能够应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和复杂社会需要的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关键词】 地方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发展。在新时期下,构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体系,针对其在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改进与调整,使其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就业创业的服务质量,来为高校大学生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争取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发展,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技能,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创业人才。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理念主要定义为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创业能力、主动发展的精神,当前的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更是岗位的开创者。[1]我国的就业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在地方高校才刚刚开始推行。就业创业作为高校新的发展理念,需要高校改革教育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就业难的形式下,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价值,成为了高校教育服务体系需要思考的问题。[2]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下,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专业课程内容与人才的需求相违背。而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观上没有树立正确的意识,导致就业创业的工作难度加大,相关的调查显示,新增就业岗位不稳定、就业结构矛盾突出,都是当今大学生就业的阻碍。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自身的职业认知能力较弱,许多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与行业发展需求不符,而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指导与服务体系的构建也不完善,所以,急需要加强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其能够有效的实施,为高校大学生服务。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发展现状
1、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
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地方的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为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但在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战。[3]现如今的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就业的道路上缺乏正确的指导,而在创业的道路上又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使得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也有不少的大学生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最后还是被社会所淘汰。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必要性。但这一高校的新兴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并不是那么顺利,许多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观点不正确,地方高校教育服务体系也没有形成规范化发展,不仅教育模式落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课程教学也缺乏系统化的指导,在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上缺少管理,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体系。[4]因此,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不合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也不理想。
2、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出现的问题
(1)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模式选择问题。虽然地方高校已经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理念,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地方高校的教育目标不一致,就业创业的资源受到限制,所以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实践当中。[5]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模式分为职业教育、本科教育或者是本科以上的教育,@是地方高校的教育模式分类。但很多地方高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在教育服务体系的模式上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在教育服务体系的模式选择上没有根据高校自身的教育层次、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的自身发展需求来进行设定,许多的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模式选择上多数是依据国外的高校或者是国内一些重点高校的创业体系的构建模式。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的教育模式上多数是采用课堂教育的方式,又或者是由教师讲授一些创业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有真正的实践机会,也就难以形成高效的创业技能。
(2)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目标确立问题。我国地方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服务理念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理念,没有树立教育服务体系的目标,教育理念的落后更是制约了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发展。[6]在传统就业观的理论指导下,多数学生受应试教育观的影响,认为大学生的创业是就业无法实现下的选择。多数地方的高校没有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也不重视,许多高校即使开设了创业教育课堂也只是流于形式,当(做)作普通的选修课看待。地方高校没有正确树立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目标,只是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传授大学生创业的理论方法,而忽视了真正的创业教育发展目标是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3)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管理问题。目前的地方高校有许多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不仅来帮助大学生选择良好的就业道路,也有助于大学生开辟创业的发展道路。[7]地方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体系,在服务体系的管理上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虽然地方政府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上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一些银行、税务等部门也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出了许多优惠待遇,而地方高校在管理上却难以和政府等部门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8]许多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在管理上没有一个组织监管部门,只是由教育部门单方面开展,而且地方高校的教育服务体系的管理较为混乱,没有相关的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生的就业创业教材较为枯燥,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缺乏长效机制,使得地方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上遇到了不小的阻碍,难以发挥高校在教育服务体系方面的作用。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建构
1、理论体系的建构
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主要是指就业创业的指导意义。在该体系下,就业创业的工作目标是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技能、促进大学生的就业,而在该体系下的就业创业工作理念是专业化、信息化、个性化,主要的就业创业工作原则是不让大学生失去就业创业的机会,该体系下的就业创业工作内容是开展就业指导、创业教育、指导职业规划、举办校园招聘等,并通过校企合作、创业设计活动等形式,为大学生开辟就业创业的工作途径。在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上,要树立明确的服务机制,根据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力等状况,确立就业创业观念的引导机制,在就业创业指导上要形成课堂教育与课外相结合的指导模式,高校在就业创业的服务体系理论的构建中,也有要教育服务质量的保障体系,该体系主要是保障就业创业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另外,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也要有相应的机构设置、人员培训、评价机制、调控机制等作为就业创业教育服务的保障。
2、实践体系的建构
在加强了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理论建构上,还要注意其实践体系的建设。高校可以通过就业创业报告会、就业创业的政策研讨会等形式,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的思想进行理论指导,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开设平台。[14]地方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专业的实习基地、创业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教育的实践岗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工作。学校在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研讨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相关的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就业创业的工作建设,加强就业创业的制度建设,打造高校就业创业在机构建设、人员培养、资金经费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学校还应建设就业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开设就业创业咨询室,安排具有实战经验的就业创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也要关注高校殊群体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设计正确的职业规划。另外,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也应成立相应的教研室,地方高校根据本学校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课程编写,如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等,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实践道路上有理论依据。而且高校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发展道路上要为大学生拓展一定的工作渠道,比如说举办校园招聘会、企业的专场招聘会等,不仅使大学生掌握专业的就业技能和创业才能,也能真正的运用到岗位当中去,通过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也完善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使其更好的为大学生服务。
四、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实践
1、提高就业创业指导的服务水平
(1)将网络技术应用到就业创业工作当中。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走入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人数越来越多。[9]将网络技术融入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当中,将更有利的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就业信息的上等更加方便快捷,大学生也更加接受这种方式。而随着网络招聘的新兴,网上求职、网上投递简历,也成为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途径。
(2)开发就业创业服务的客户端。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途径不仅要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还要通过手机微信等客户端来实现。[10]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手机逐渐在大学生中普及,高校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与多方合作,开发大学生的就业创业APP客户端,通过有效的信息数据,向高校的大W生输送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创业培训指导等,使学生通过手机就能了解最新的就业动态形式,提高了高校就业创业的教育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
2、改革就业创业教育的指导方式
(1)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创业观。高校在实行就业创业指导时,应首先注重的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改革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在选择工作上总是先考虑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很少考虑到如何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应改掉以往大学生对工作挑三拣四的毛病,多鼓励大学生投入到基层中去,在工作实践中应多注重的是在工作中锻炼自我,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高校应在这方面多对学生进行引导。[11]
(2)加强就业创业的实践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上,教师多采用理论授课的方式,而就业创业指导课上多数是传递给学生理论知识,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实战技能。在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上,应结合本地区的发展状况,开展就业创业教育。[12]课程内容应该涉及到职业规划教育、政策教育、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传授等,还要发展就业创业的实践教育,在校内举办创业设计比赛、组建大学生创业会等,增加校园的就业创业氛围,也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的发展渠道。另外,也可以开发学生的专业实习基地,利用地方的创业园来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实践的基地。
3、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管理
在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管理当中,首先要注重的是要加大该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地方高校要有相应的资金支持,设立专门的项目经费,来用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开展活动、实施项目等方面。[13]还要加强该体系的师资队伍建设,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的教师要有专业的素质,自身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具有相应的创业技能等,高校在纳入这些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时,应进行全面的选拔和专门的培训,邀请相关的创业成功人士进行指导,争取组建高校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体系队伍。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不仅与高校的教育服务有关,还应结合当下的就业市场,关注就业政策,面向市场进行就业指导,还应与政府等相关部门合作,形成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一体化结构,通过各部门的有效合作与管理,形成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的新格局。
五、结论
现如今,社会的就业需求与高校的专业课程不符,从而使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十分艰难。在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当中,应引领当今的大学生创新就业发展理念,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而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也应在新时期下,进行不断的改革,整合自身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使其构建更适合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发展,为大学生开拓更广泛的就业渠道,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 彭仲生,罗筑华,王艳萍,李超,唐秋红.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实践[J].中国就业,2015.07(09)20-21.
[2] 郭丽.地方高校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教探索,2015.08(08)41-44.
[3] 邱有华.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5.Z1(11)120-124.
[4] 郑琳川.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5.11(13)84-85.
[5] 文丰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5(14)12-14.
[6] 陈学军,彭江兵.论“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建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24(10)34-38.
[7] 申天恩,张宏,孙晓峰,刘富江.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理念创新与介入视角探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03(17)47-50.
[8] 万荣根,曲小远.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5(01)79-83.
[9] 林瑞青.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若干问题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07(02)4-6.
[10] 谷家川,赵来,孙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及措施――以滁州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05(05)57-61.
[11] 商云龙,王芳,王陶冶.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07)152-155.
[12] ⒒超.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22(14)41-46.
[13] 林宁.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现实考量与理性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16.12(16)20-22.
[14] 闫海波.新时期高校创业教育的新途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0(20)23-2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研究主题;流变
前言
国内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通过三大文献检索,共收集到2002-2012年发表在CSSCI刊物上的文章634篇。按年份来看(见图1),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的重视。
图1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趋势(2002-2012年)
对上述文献进一步分析,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女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及大学生就业心理等四个方面,分别为46篇、27篇、47篇和29篇。2002-2012年各年份的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就业研究主题情况(2002-2012年)单位:篇
以下我们将就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有选择性的作一个梳理,综述如下:
一、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朱新秤(2009)[1]分析了就业能力结构的四个组成部分, 即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和个人适应能力。刘丽玲、吴娇(2010)[2]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三个群体均认为就业能力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朱国玮、黄(2011)[3]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陈均土(2011)[4]回顾了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就业能力框架及其培养机制,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瞿祥华、杨玲(2011)[5]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陈永杰(2011)[6]通过分析大学就业统计数据, 发现不同的大学生群体的竞争力有相当大的差别,反映了社会流动机制不畅。考虑到整个教育体制的不公平性,说明大学生竞争力的高低与家庭背景等各种先赋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
杨旭华(2012)[7]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并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构建出“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因子模型。陈均土(2012)[8]研究了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做法,即将就业理念融合在课程设置之中,贯穿整个大学生生涯,对我国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启示。徐颖云(2012)[9][10]提出通过构建创业教育驱动机制,培育创造性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建立起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金昕(2012)[11]采用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勾勒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家框架、动态监测体系和分类培养的对策建议。李军凯(2012)[12]考察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五因子分析模型,并分析了不同要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差异。
二、对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卿石松、刘军勇(2009)[13]分析了女研究生比例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从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改善大学生就业服务和反歧视等角度提出了大学生就业促进,即提高人力资源投资和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李倩(2009)[14]从公共政策角度审视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该困境的政策选择。
童路明(2010)[15]从女性主义和性别视角,探讨了我国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在于女性所扮演社会角色的局限性,提出从社会文化、法制体系建设及推进女性创业等方面入手改进。
贺永平、熊艳、郭平(2011)[16]认为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却遭遇用人单位的歧视,处于劣势。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法律和道德方面入手,更需要从经济方面入手,建立由社会分担女性生育成本。肖凌、郝敏钗(2011)[17]认为解决高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国家、院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即政策引导、专业设置适应需求、择业正确定位等。
张抗私,盈帅(2012)[18]以“2010 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权重排序,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大学及大学生个人充分认识市场、有准备地应对就业提供了参考。廖和平、王克喜、章婷(2012)[19]认为女大学生就业表现为“四难”,深入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
三、对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高耀、刘志民、方鹏(2010)[20]基于江苏省20 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用Logistic 回归法分析了人力资本、家庭资本拥有情况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家庭资本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愿,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的意愿等有着显著影响。
乔志宏、宋慧婷(2011)[21]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学业因素、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三个维度构成。苏丽锋、孟大虎(2011)[22]通过实证研究,提出我国大学生失业不是因为人数太多,而是太少的观点。其原因在于我国就业人口的学历结构没有显著改善,在城乡、行业、职业、地区间的分布又非常集中。因此,改善大学毕业生的配置状况是十分必要。
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2012)[23]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计量分析,厘清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以何种机制发生联合作用。闵维方、蒋承(2012)[24]以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构造了“人力资源积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新框架,解析新时期下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调整的引领和适应关系,并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持续有效地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提出政策建议。宗晓武、周春平(2012)[25]认为大学生人力资本主要包括知识资本与能力资本两部分。实证研究表明,知识资本投资并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能力资本积累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苏丽锋、孟大虎(2012)[26]基于2009 年大学毕业生抽样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这两个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发现:在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概率方面,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二者都重要;在决定大学毕业生起薪水平的因素方面,人力资本更为重要。孟大虎、苏丽锋、李璐(2012)[27]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发现影响求职结果的人力资本变量与就业质量之间存在着反差,表明增强人力资本深度,提高就业质量的必要性。黄敬宝(2012)[28]比较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就业地区、就业行业等要素的影响力,得出两者已成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双轮驱动力的结论。范皑皑(2012)[29]利用2006年北京市企业调查的数据,考察了受过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状况,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弥补型过度教育带来的收入损失更大,非弥补型过度教育虽会带来短期的收入损失,但长期收入损失并不显著。
四、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
励骅(2010)[30]从心理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提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应紧紧围绕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与韧性四方面展开。程池超,马永华(2010)[31]认为随着就业风险的加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在查阅文献、专家测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就业风险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部分地验证了就业风险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倾向和就业心理素质有显著影响。桑春红(2010)[32]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给大学生心理造成很大影响,由此提出大学生要积极进行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李群、岳晓东(2011)[33]认为从内因来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因此提出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更多关注人生意义,更发掘学生的潜能,注重教学活动的新颖性及学生参与性。魏改然、刘俊茹、王运敏(2011)[34]认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外在的客观障碍和内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充分的心理准备,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积极的就业意识,做好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
宁敏(2012)[35]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焦虑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对此,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郭秀兰(2012)[36]认为就业压力造成了大学生心理压力,树立良好的信仰心态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结及展望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一)研究的成就。
第一,研究成果颇丰。仅我们所收集的CSSCI来源期刊论文,数量就多达600余篇,且时间跨度不长(2002-2012年),表明对大学生就业这一课题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第二,研究主题有集中性趋势。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文献几乎涉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方面面。但是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女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等几个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趋同性。
第三,越来越偏重实证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改变了传统的归纳和演绎的做法,而是通过问卷和访谈等实证方法,来探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寻找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研究内容相对零散。如前所述,尽管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主题有集中性趋势,但是总体上仍然比较零散,涉及面很广,系统性不强;从成果的具体内容来看,大多数仅涉及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致使不同成果间的可比性较差。
第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高。尽管实证研究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采用,但实证结果与理论的结合度方面往往是顾此失彼,仍有待提高。有些学者的研究只有数据,缺乏必要的理论分析;有些学者的理论剖析非常深入,但实证数据显得不足。显然,这些都是我们亟需加强的地方。
第三,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建议,但是这些建议通常是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同样,在深入了解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基础上。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
第一,对后危机(或危机后)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很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时间较短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立足或结合后危机这一时代背景,探讨我国大学生就业中所出现的各种新趋向,无疑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第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建构的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目前许多高校一味地强调就业率,而忽视就业力(即就业能力),致使高校在大学生培育方面产生了偏差。由此,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构建、培育和打造等,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根本性意义。
第三,对大学生就业对策的研究。众多学者提出的大学生就业对策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可见,基于研究的结论,如何使大学生就业对策更“接地气“,也就是增强其可操作性,是未来学者们必须面临或解决的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1] 朱新秤. 就业能力: 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 广东社会科学, 2009, (4): 164-168.
[2] 刘丽玲, 吴娇. 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 教育研究, 2010, (3): 82-90.
[3] 朱国玮, 黄. 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研究, 2011, (8): 64-68.
[4] 陈均土. 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 教育发展研究, 2011, (19): 63-68
[5] 瞿祥华, 杨玲. 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系统化培养解析[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 46-48
[6] 陈永杰.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不流动[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 81-89
[7] 杨旭华. “90 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 人口与经济, 2012, (2): 41-48.
[8] 陈均土.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高校的课程设置--来自美国高校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 (3): 75-78
[9] 徐颖云. 基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创业教育驱动机制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12, (11): 56-59.
[10] 徐颖云. 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长效机制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 2012, (5): 129-132
[11] 金昕.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6): 237-240
[12] 李军凯.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影响因素[J]. 中国青年研究, 2012, (11): 89-92
[13] 卿石松, 刘军勇. 女研究生比例上升及大学生就业促进的思考与对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12): 38-42
[14] 李倩. 公共政策视阈下的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探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09, (3): 32-35
[15] 童路明. 女性主义、性别视角与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J]. 河南社会科学, 2010, (6): 131-133
[16] 贺永平, 熊艳, 郭平. 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成因与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 2011, (3): 98-100
[17] 肖凌, 郝敏钗, 刘增安, 贾海英, 曹印革. 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困惑与应对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 (8): 91-93
[18] 张抗私, 盈帅. 性别如何影响就业质量?--基于女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12, (3): 83-90
[19] 廖和平, 王克喜, 章婷.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审视与改善对策[J].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3): 88-91
[20] 高耀, 刘志民, 方鹏. 人力资本、家庭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基于江苏省20 所高校的经验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0, (8): 56-63
[21] 乔志宏, 宋慧婷, 冯明礼, 邵燕萍.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1, (4): 24-28
[22] 苏丽锋, 孟大虎. 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与配置状况报告--基于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 (9): 69-73
[23] 赖德胜, 孟大虎, 苏丽锋. 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 13-31
[24] 闵维方, 蒋承. 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角[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 2-13
[25] 宗晓武, 周春平. 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 江苏高教, 2012, (1): 97-98
[26] 苏丽锋, 孟大虎.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基于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 2012, (2): 27-33
[27] 孟大虎, 苏丽锋, 李璐. 人力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J]. 人口与经济, 2012, (3): 19-26
[28] 黄敬宝.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 北京社会科学, 2012, (3): 52-58
[29] 范皑皑. 大学生人力资本的过度与不足--基于弥补型过度教育视角的实证分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0): 100-119
[30] 励骅. 心理资本视域中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J]. 中国高教研究, 2010, (3): 73-74
[31] 程池超, 马永华. 论就业风险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4): 127-130
[32] 桑春红. 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刍议[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9): 112-115
[33] 李群, 岳晓东.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 2011, (8): 13-17
[34] 魏改然, 刘俊茹, 王运敏. 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J]. 河北学刊, 2011, (3): 198-200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思想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数量的增加,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另外,由于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议程就被设置了出来。虽然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高等院校纷纷采取了一些有关就业方面的指导来提高就业率,但从大学生自身角度而言,要在社会市场中找到满足大学生自身爱好的长久工作并非易事。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受到社会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的择业观也存在偏颇性,而从根本上来说,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思想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①。
从1997年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被广泛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影响。首先,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大学生不能够及时就业一定程度上就会给人力资源合理分配增加压力,导致社会经济成本的增加②。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心理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着校园环境的和谐发展,有数据显示,新入学的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担心率达到了40%,这对和谐校园的建设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其次,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不利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形势来看,大学生的就业体现着社会与人才的资源整合与分配,高等院校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主体,虽然对教育体系中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做出了很多改革与创新,但高等院校的软件资源配置依然存在着诸多漏洞,这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③。另一方面,从大学生就业区域来看,大学生的择业观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大都选择去大都市大公司就业,而对于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却不够积极,出现了东部人才“过剩”而西部人才“过荒”的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与大学生的择业观有着密切的关联。最后,大学生就业难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人格素养的塑造,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市场经济的商业化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受这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会出现不合理的就业观念,这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都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人格塑造④。因此,基于大学生就业难所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从思想层面上转换思维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亟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思想观念调查
调研样本概况分析。在此次调研样本中,主要是以东北三省内的多所高校为研究目标,包括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大学、渤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诸多院校,采用的是随机抽样的调研方法,首先是确定不同层次(全国重点院校、省属重点院校、一般高等院校、民办高等院校)的高等院校数量,然后挑选出所选学校的班级,再在每个班级中随机抽取样本。此次调研是每个班抽取了30名学生作为最终调研样本,共有调查问卷300份,最终有效收回调查问卷数量为200份,调查问卷中各项内容的比例具体是:男女比例为53.5∶46.5,文、理、工、其他比例为25.5∶25.5∶41.5∶7.5,党员、预备党员、共青团员、一般比例为26.5∶22∶48∶3.5,家庭富裕、一般、贫困比例为2.0∶62.5∶32.5,月生活费300、500、1000元比例为20.5∶44.5∶33.0∶2.0。
样本中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在此次调研的问题设置中,主要问题有“您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计划是什么”、“在当今形势下您的就业方向是就业还是自主创业”、“您在就业时首选的就业渠道是什么”、“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时更趋向于何种形式”、“您对所学专业有自信吗”、“您愿意去西部地方就业吗”。通过调研问卷最后的统计来看,对于“您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计划是什么”问题,只有7.9%的大学生对未来有着长远的职业规划,65%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过早的进行职业规划,19%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过早的进行职业规划,而还有约为15%的大学生根本就不清楚什么是职业规划,为什么要进行职业规划;对于“在当今形势下您的就业方向是就业还是自主创业”问题,有25.45%的大学生首先会选择择业,而选择创业的比例约为30%左右,此外,有大约37.9%的大学生选择了先就业,仅有7.1%的大学生选择其他;对于“您在就业时首选的就业渠道是什么”的问题,比例最高的是选择学校招聘的方式获取就业信息,约占有30%,而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的比重也达到了25%,此外,有26%的大学生会通过社会招聘方式获取就业信息;“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时更趋向于何种形式”这个问题上,其中直接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比例接近一半以上,而通过网络媒体以及学校推荐的比例分别为8.6%、4.7%;针对“您对所学专业有自信吗”这个问题,约有19%的比例认为所学的专业有优势,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信心,而约有32%的比例认为自身的专业没有优势,此外约有39%的比例认为所学专业一般。针对能够体现出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您愿意去西部地方就业吗”问题,约有41%的大学生认为去西部就业是很有必要的,但约有38%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但不会选择去西部就业,此外,大约有15%的大学生认为去西部就业没有必要性也无所谓。
调研样本结论。通过对以上调研样本的分析来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映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思想,而研究出大学生就业的思想对于寻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思维转换有着实质性的现实意义。通过以上的样本数据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对于未来的就业规划存在模糊性,思想上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未来的就业规划,对未来的就业态度存在非合理化想象。通过以上的未来职业规划的问题可以清晰地看出,约有65%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过早的进行职业规划,从思想层面上讲,这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未来就业方向的定位。其次,在就业价值观上不能顾及大局意识,过于强化自身的价值追求。在就业地域的调查方面,约有38%的大学生明确指出不希望去西部等艰苦的地方工作,而认为有必要的大学生比例也仅有41%,不到一半的比例。此外,通过15%的大学生认为去西部就业没有必要也无所谓的比例发现,当今形势下的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严重的失衡,并不能处理好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最后,就业压力的加大导致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失衡现象比较严重,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选择一个理想的专业并应用于实践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而通过调研数据发现,大多数对于自己的专业并不充满自信,这个比例综合看来约有71%,也就是说,大学生认为现在自身所学的专业没有优势或者只是一般,这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从思想上转变就业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转变大学生就业思想观念的路径
高校:创新教学理念,兼顾职业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面对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高校从思想上要注重转换思维,从高等教育发展的长久态势来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多方合力才能够顺利完成,而高等院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在指导就业方向以及改革教育方法方面有着重要的责任⑤。
首先,高等院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科学的就业观,高等院校在引导教育学生时要从思想上进行把关,引导大学生要以科学的人生观面对就业形势,使学生真正明白就业的真正目的。这就需要高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在大学课程的设置中,要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通过思想政治课程让学生对自身的就业前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说,从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是一个源头上的把关,有利于引导高校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发扬奉献中国梦的精神⑥。其次,要引导当代高校大学生的认知意识,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来看,大学生过于追逐在富裕区域就业,对于一些贫穷地带却不愿尝试,同时,对于一些艰苦岗位不愿奉献,以待遇为第一位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高校要注重引导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精神的重要性,从而正确处理好就业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最后,高校要注重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一些高等院校来说,面对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高校由于过于注重就业率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从而造成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能力与品德不一致的现象,这无疑对解决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从高校层面上来说,高等院校要以引导学生的就业思想为重点,建立一套完整的就业思想指导体系,从而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基础。同时还要深化改革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到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业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兼顾就业心理与就业方向的平衡。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体就是大学生本身,而大学生在高校教育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发挥自身才华的过程。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十分重要的,这一方面有利于自身就业前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自身就业心理与就业方向的双赢⑦。
首先,高校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就业心理,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选择一份称职的工作是自身能力的体现,也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路径。从思想层面上来说,大学生首先要有正确的就业思维,从心理上进行宏观的定位,注重自身的客观评价,不仅对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行宏观的把握,对于自己的心理认知也要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心理层面上对就业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其次,在把握就业方向上要服从客观实际的现状,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就业压力的现状十分严峻。对于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有一个正确的就业方向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思想上对就业方向有一个宏观的规划,从而为未来就业奠定基础⑧。最后,平衡好就业现实与理想的关系⑨。对于很多高校大学生来说,理想化的就业并不一定是科学的,面对就业压力的困境,大学生自身有必要适应环境需求而做出改变,根据自身的特点重新定位,从而平衡好理想化就业与现实就业的关系。因此,对于高校大学生自身而言,只有从思想上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够解决就业的困境。
用人单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兼顾就业指导与就业观的革新。在整个就业体系中,除了高等院校以及大学生自身两大主体以外,用人单位对解决就业困境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近几年的就业趋势来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影响大学生就业方向的重要力量。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尊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从就业要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精神支持,坚持以人为本的就业理念,就是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放弃有色眼光,以注重岗位的需求与大学生的能力之间的平衡为重点,最大限度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用人单位的岗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尽可能地给大学生提供有必要的就业指导,从思想层面上让大学生对未来就业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而这种就业指导体现在招聘人才以及岗前指导两大部分,通过指导性的思想引导,让当代大学生对就业岗位充满自信,从而有利于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困境。因此,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而言,用人单位在就业指导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是当今形势下解决就业困境、转换思想的重要举措。
社会及家庭:树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兼顾正确的就业心态与就业观。就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而言,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社会媒体要坚持健康的舆论导向。尽管社会媒体不可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可以还原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本来面貌,可让大学生理性地看待就业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社会媒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舆论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过多重形式、多重渠道的正面宣传,引导和帮助人们转变传统就业观念。二是从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入手,帮助大学生适时调整就业心态,以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三是宣传与解读政府为推进就业而制定的相关措施和制度,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借鉴。四是积极传播就业信息,为大学生求职与创业提供信息与精神动力,通过大型策划与活动组织,为大学生和就业单位搭建桥梁等。同时家庭成员也要发挥积极的鼓励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应该主动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家长自身首先要调整好心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在孩子求职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引导和鼓励,以朋友的角色与孩子多沟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正确看待上大学和找工作的关系,找第一份工作和终身职业的关系。同时,要配合学校,发挥自己在激励学生成才、确立价值取向、设计职业生涯、转变就业观点、开辟就业渠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
【注释】
①唐子茜,汪先平:“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年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3期。
②牛青杨:“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的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前沿》,2009年第12期。
③乔鹏:“大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④高晓琴:“有效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⑤李慧静,高玉娟:“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调查分析”,《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5期。
⑥朱国玮,黄B:“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
⑦孙红旗:“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策略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第7期。
⑧李海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建议”,《科技通报》,2013年第11期,第228~230页。
⑨杨海霞:“一种员工离职对业绩影响的预测模型仿真”,《计算机仿真》,2013年第7期,第200~2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