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6:08:22
导语:在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再来看看我们自己。2012上半年,中国GDP增长了7.8%,为最近三年来首次破八。其中二季度增长7.6%,总体呈下行趋势。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经济政策,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20.4%,6月份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21.7%,比1~5月份投资累计增速高1.6个百分点,为期间的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依然任重道远。此外,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如何避免经济失速、硬着陆风险,对未来的经济政策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认为,“低要素成本”时代已经过去,继续维持GDP9%v2上的高速增长已不现实。中国将进入次高速(5%~8%)的增长阶段,未来经济政策应该在适度宽松的前提下,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在经济下行惯性和稳增长之间谋求平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于这些,本期以“宏观经济形势研判与产业转型”为论题,集中讨论未来经济政策选择。来自亚洲开发银行的宋雷磊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新常态”与中国宏观经济》中。提出了三点结论:全球化带来的新的经济结构不平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结构因素;经济结构再平衡需要很长的时间,发达经济体可能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新兴经济体必须进行结构调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必须着眼于在短期内稳定增长,在中长期内致力于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贺力平、樊纲的《从过热增长回归正常增长》,回顾了当前宏观经济问题的历史背景,对2012年宏观经济走势中的几个特殊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应当坚持及时和微调原则,并注意把握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相结合的方针。
赵湘鄂、赵成、陈雳的《中国钢铁行业亟待转型破局》,针对目前行业的困局,提出了市场化行业整合及产品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要调整品种结构,更加重视特钢;加强政策指引,强化环保指标;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重视兼并重组的经济效率。
黎峰剖析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主要问题,认为转型不仅仅是调结构,重点是发展模式的转变。胡春林、贺娜、陈鲲玲基于充分的调查,分别以珠三角、河南省和克拉玛依市为例,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实现路径,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刘三林则从企业如何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期论题八篇文章,从不同视角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力求多维度论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新的政策构想。
一、我国经济增长中外部需求因素的冲击
近期从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冲击因素看,主要是外需的不确定因素。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来自于金融危机后几大经济体去杠杆化的行动,去杠杆化将会使得经济增长低于过去的平均水平。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元量化宽松的政策,推动了石油等国际能源价格上涨,进而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此外,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清理干净,美国和欧洲等国经济的潜在风险还在加大。此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进行过估计,金融危机所导致的贷款损失在500亿~1000亿美元之间,一些经济学家业通过测算得出结论,如果全部损失由美国来承担的话,将会拖累其经济下滑1%左右。如果经济损失由美国、欧洲和日本来分担的话,则会使世界经济增长降低0.4%。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外需的支撑,如果美欧日这些中国注意的贸易合作伙伴陷入衰退,则中国经济的进程将受到极大的阻力。虽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和日本等国迅速采取了救市措施,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预期,保持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稳定。但是应该注意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从金融部门向实体部门扩散深化之中。如美国出现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跌和失业率增加的现象,由此产生的财富效应正在影响美国消费的增长,美国经济出现明显好转的势头并不显著。反观欧元区和日本,相同的问题同样存在,尤其是日本的核辐射和地震等问题将拖累日本经济进入一个较长的缓和期。此外,在美元贬值预期的驱动下,以石油和大宗商品为代表的国际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价格接连飞涨,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已屡次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美国经济可能在高油价的影响下在趋于减速,并进而波及欧洲和日本,世界经济面临下行的危险。另外,全球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问题也威胁世界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在世界经济增长不容乐观,我国经济增长所受到的外部冲击将大大增加。
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发展中不确定性因素上升的大环境下,这必然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由于中国金融开放的程度有限,如资本账户仍然受到管制等,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并不大,金融机构直接的风险暴露较低,投资人并未出现美国那样严重的金融恐慌现象。但普遍存在的对未来中经济放缓和企业盈利降低的预期,影响了中国内地股票市场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这从我国2010年初即显现的股市震荡格局可窥一斑。2010年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10%的增长,但当年A股市场的涨幅却位居全球倒数第三位,两者严重不匹配。大规模经济刺激的政策效应已经逐步消退,而作为一个出口依赖型经济体,我国出口依存度约为36%,其中40%以上的出口面向欧洲和美国,这导致世界经济的放缓势必将使我国进出口受到这些国家经济减速的影响。如2011年2月份我国进出口出现了罕见的逆差现象,表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出来。同时,出口很大程度上还将受到可能的汇率加速升值、国内人力等生产成本增加以及其他经济结构调整政策的影响,尽管这些影响可能会被不断加速提升的生产率所抵消。例如企业盈利主要取决于经济状况的制造业部门,美欧日等国经济增速的减缓,加之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前景,可能会降低社会对制造业等出口部门的投资的意愿,再传递到整个宏观经济层面。
总的来说,中国未来可能面临相对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可以预料,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一波三折,受到美国经济不确定性、欧元区经济明显减速、日本经济低迷等因素的叠加,将使中国出口受到的负面影响在未来快速放大。近期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由于成本上升压力和人民币升值加速,出口增速已经开始出现下降。而尽管受到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因素的影响,进口额却仍然表现为增速,并超过出口。出口的大幅减速以及进口的增速,使我国从2011年1月份的贸易顺差显著下滑,直接进展到2月末的贸易逆差,未来经济陷入低迷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这无疑敲响了警钟。总的来说,如果中国经济发展不解决增长模式和结构失衡的问题,国内的内需在中期不承担经济增长稳定器的作用,则外部需求的减少将使得经济发展通过依赖于出口拉动的模式难以持续,中国经济增长下滑的势头将难以抑制。
二、正确应对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风险
2010年以来,国内通货膨胀和通涨预期呈加剧趋势,CPI指数节节上升,全年上升的速度超过了此前政府设定的3%目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1月份CPI同比上涨4.9%,2月份CPI同比上涨4.9%,3月份同比涨5.4%,物价全面上涨的势头已经显现出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环比上升,以及由于央行未能充分提高利率所导致的负利率局面的持续,带来了通胀预期的强化这资产价格的泡沫,通常而言,通胀持续时间越长,居民的通胀预期就会越强,通胀的治理难度也会越大。应该注意到,通货膨胀预期的增强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我国出现较高的通胀率已有一年时间,目前居民的通胀预期不但比较高,而且比较稳固,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螺旋式通胀的某些迹象。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不采取主动措施,指望短期内通胀白行回落不切实际。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在没有大规模的产出缺口和失业率高企的情况下,过长时间维持负利率和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将带来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的繁衍,导致资源错配和资产泡沫。这不仅对政府稳定物价和抑制房地产价格的目标不利,将来对整个经济和金融系统的危害更是难以估量,必须积极应对。
造成此轮通涨的原因各方都有不同看法,如货币型、输入型、结构型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是汇率改革不到位和货币发行过量所致,在通涨的表现形式上,政府部门则强调是短期和结构性通涨,为了找到解决的方案,有必要厘清这一问题。对于结构性通胀的说法,有观点认为,鉴于自2010年以来CPI的上涨主要由于食品价格加速上涨所致,可以认为本轮通胀是结构性通胀。但事实上通胀本身指的是价格持续而全面的上涨,部分价格的上涨并不能称为通胀,如若只有食品价格的上涨,那么还不能称为是通胀已经发生。因为食品价格的上涨,将使居民增大对其消费的同时减少其他物品的消费,从而对别的商品价格产生下行压力。结构性通胀指的是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不同而导致物价持续攀升的压力,而不是指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因而这种解释从学理上讲不通。而输入型通胀认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传导到国内,造成了通胀。但实际上,国际原材料、能源和资源产品价格上涨内生于中国国内需求,因为中国对于精炼铜、
原铝、石油铁矿石的消费量在全球总量中占据一个较大的比重。由于我国对资源和其它初级产品的需求占国际市场总需求的比重较高,中国对资源和初级产品的需求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作用于世界总需求,对国际价格的影响非常明显。这实际上意味着,我国的需求对国际产品价格产生上行压力,而不是被动接受国际产品价格。一个直观的表达是,我国产品价格的变化规律与香港那样的小型经济体完全不同,不能套用输入型通胀的说法。本文认为,成本推动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压力的最重要原因,现行通涨是基于成本推动型的通涨。引起成本推动的原因是多重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各类要素成本将会上升,这是很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
从整个宏观面来讲,我国正在进入一个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成本推动的压力趋于加大。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特别是人均GDP超3000美元以后,多种生产要素价格走势都出现了拐点,价格的提升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比如土地价格、能源、资源包括水资源价格都在大幅上升,但最典型的还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均GDP提高后将意味着劳动力成本会有相应的上升,特别是现行《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中国人力成本的上升将成为一个难以扭转的趋势。其他要素成本也存在同样的趋势。其次,我国部分生产要素价格体系离市场化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政府管制造成的价格扭曲的状况还普遍存在。比如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上涨,目前已经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但由于价格管制,国内成品油价格远低于国际成品油价格,导致炼油环节出现亏损,政府只好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保持炼油企业的积极性。为了控制物价涨幅,我国对粮食、成品油、电力、天然气、公共交通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实施严格管制,实际上,由于广泛存在的价格管制,目前的通胀数据并没有完全反映市场中实际的物价上涨要求。可以想象,一旦价格放开,这一局面将发生重大转变,这必将最终引起企业的成本加大,并进一步传导到物价上来。此外,随着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对全球初级产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导致初级产品进入一个成本上升的周期,粮食、原油、铁矿石等价格已经进入周期性的上升阶段。目前在我国对外开放度已经较高,初级产品对外依赖性加大的背景下,全球初级产品价格的上升必然导致国内初级产品价格的上升。总的来说,我国未来将在较长时期内面临着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这是推动我国目前通货膨胀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对付的因素。
当然,也应注意到,国内货币环境的过度宽松,目前过多的货币存最和央行超发的大量货币是通货膨胀的重要推手,要控制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必须消除背后的货币基础。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高涨,土地财政的观念还未淡化,通胀预期的强化可能引来资本流入的增加,我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问题将日趋严重,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以便防止在未来中国经济的硬着陆。
三、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内外两大挑战:一是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高企导致的压力,二是中国经济进行结构转型的压力。两大挑战的重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都蕴含着积极的结构性变迁。目前在以防通涨成为宏观经济主要政策目标的形势下,从货币政策来看,中央银行数度上调法定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但目前看来,宏观经济政策面临一些问题。首先,从紧货币政策在控制通货膨胀上效果有限。面对当前货币存量过多,以农产品价格上涨和要素价格上升为主要触发点导致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实施的空间和有效性。虽然从金融风险管理的角度看,根据目前的经济形势,从紧货币政策仍然是必须采取的措施,事实上央行也数度上调了存款准备金政策,并借助于中央银行票据等数最型货币政策工具回收市场流动性,但价格型政策手段的相对缺失,仍然使货币政策的效果暂时没有体现出来。其次,现行宏观经济政策中对于财政政策的运用并不到位。实际上财政政策可在控制通货膨胀中进行反向操作,宽松的财政政策可以降低通货膨胀导致的社会成本。一方面,通过减税措施可以通过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公众生活水平的冲击。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具有增加供给和调整结构两大功效,可以为今后的经济竞争力奠定基础,符合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目标。尤其是面对汇率升值可能导致的产业竞争力下降问题,通过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实施结构调整已是不得不为的政策抉择。
从目前世界经济形势着眼,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当前实际情况人手,未来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考虑一些新的问题,并在政策手段上注入一些新的元素。如面对通货膨胀问题,有效遏制通胀所应采取的措施,政策选项有人民币升值、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行政性价格管制等。但在当前我国经济工作已经以防范通胀预期进一步强化为主要目标的局面下,消除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控制住货币供应量增长应是当务之急。这需要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而其中的权衡取舍则是对货币政策制定者智慧的考验。鉴于短期内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货币当局应合理发挥从紧货币政策的作用,立即采取价格型工具在内的政策措施,稳定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期,防止前期通胀的传递和扩散效应加剧未来的价格快速上涨。考虑到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前期货币超发基础,必须尽早回收过多的流动性,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价格的管制。如果能管住货币,价格将有升有降,但如果在调整价格的同时不管住货币,则可能引发全面通涨。目前,由于世界金融形势动荡,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中国人民银行利用利率杠杆调节国内总需求的空间受到压制,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侧重于数量型工具。实际上自2010年以来央行多次使用准备金、央票等数量工具,而利率这一价格工具使用较少,正是对中美利率倒挂局面倒逼国内货币政策操作受限的合理反应和权衡结果。
外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三F”来表示,即Financial Crisis(金融危机)、FUel Crisis(石油危机)和Food Crisis(粮食危机)。索罗斯日前曾指出,美国当前可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 beginning Of the 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
1 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发端子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了中国,部分中资银行机构购买的次级抵押债券价格缩水,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国是美国机构债的最大持有国,而房利美和房地美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机构债发行人,因此中国持有的机构债不仅会账面缩水,而且还会面临违约的风险。无论如何,“两房”危机已经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冲击。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还会表现在资本流动、贸易保护等诸多方面。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极可能导致短期性投机热钱流入中国,也可能导致热钱的迅速抽逃。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下滑将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进而造成中国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而美国经济下滑又会引发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
2 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的研究人员测算,中国出口对美国收入的弹性大约为4。就是说,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可能下降4%。考虑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加上中国出口对许多重要贸易伙伴的收入弹性也在3~4左右,因此,以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1/5左右计算,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
3 对中国的通胀形势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本的上涨(还有天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过热的结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第一,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发展,滞后于经济过热的发生和发展数个季度甚至、年以上。2007年的经济过热,不但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对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达10.4%,依然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第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第三,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第四,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此外,CPI并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唯一尺度。例如,GDP―缩指数依然在快速上升。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猪肉或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
第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前瞻:坚决遏制通胀
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笔者认为,尽管CPI的上升速度可能会因基数和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原因而出现回落,但对通胀的警惕不能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仍应该坚持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的方针。如果中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经济就不需要急刹车;如果过早放松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可能反弹。最终不得不急刹车,损失则要大得多。
1 抑制通胀无需惧怕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低
由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抑制总需求。换言之,控制通货膨胀就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的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是增长最快的两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
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通胀率4.8%的目标今年恐怕难以实现,可以延长实现这一目标的期限,但没有必要对此目标加以改变。而且,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最终维持在3%左右。
2 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话虽然不能说得极端,但宽松的货币供应环境毕竟是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离不开货币紧缩。除非通货膨胀形势有了根本的好转,否则,货币紧缩的大方向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减少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1980年代,为了抑制由于石油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滞胀”。但历史表明,美国当时的经济衰退换来了以后20多年的低通货膨胀。而这种低通胀,则为美国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多年的低通胀来之不易,一旦失去,要想重新获得,所付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已经越来越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财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
3 为了改善经济结构应继续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本次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同其汇率政策有关。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货币源头及其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第二,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第三,央行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卖出央票,回收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是成功的,但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对冲难以完全冲销掉过剩的流动性。事实上,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货币条件。
第四,中国的持续、巨额双顺差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这种预期进而导致了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的资金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央行的对冲的负担。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第五,解决由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简单办法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但是,由于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一旦自由浮动,上升幅度可能过大。由于担心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选择了人民币缓慢升值这一路径。
第六,人民币缓慢升值和中美利差的倒挂导致热钱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条件下,防止热钱流入的唯一方法是实行资本管制。
4 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如果已经确定了人民币缓慢、渐进升值的方针――尽管笔者不认为这是最佳方针――我们就需加强资本管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只有当资本管制完全有效时,才谈得上人民币升值的自主性,即升值速度才可以由中国自行掌握。当前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覆盖面应该进一步加宽。“严进宽出”应该调整为对进和出都实行有效管理。在强化对“热钱”防堵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热钱”突然流出、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宏观经济;战略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8.6【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7-0088-03
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1%,投资同比增长33.5%,消费同比增长15%,进出口同比下降23.5%。从统计数字看,中国经济确实回升,但基础尚不稳定。针对2009年前8个月经济回暖的宏观经济形势,现在有人开始讨论经济到底呈“V”型、“W”型还是其他型探底回升。研究经济回暖轨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研讨下一阶段经济政策。按照经济发展周期波动规律,宏观经济总会见底反弹,因此我们更要前瞻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考虑经济企稳后的经济政策,甚至“十二五”规划的中长期政策制定。笔者认为未来的政策重点应是:(1)实现战略转型,培育新竞争力;(2)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3)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4)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5)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工具更好相互协调。
一、国际宏观经济基本走势
(一)全球经济失衡,全球化进程放缓。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在一些国家出现大量贸易赤字,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国家大量贸易盈余。之后,全球经济失衡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经济领域。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持续出现贸易逆差和资本逆差,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主要产油国家经济增长却保持较快速度,持有巨额外汇储备。随着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演变,主要发达国家需求还在下降,尤其是消费需求低迷,经济失衡仍将持续,全球化进程减缓。
(二)全球增长模式转型,凸显新增长点。
人类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始吃熟食,前提是人类掌握了取火技术。人类取火始于钻木取火,实际上取的是碳基能源。从木材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碳基燃料。在既定的技术约束下,碳基燃料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碳基燃料增加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全球气候变暖。为了应对气候变暖,一些专家建议未来能源开发的重点应该转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大国正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大量研究,力图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这些国家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占领新能源标准的制高点。客观上,这些探索促进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一些专家认为这也是未来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重现金融新秩序。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尽到应有的责任。国际社会开始通过对话建立一个新型的国际金融体系。无论是超货币体系,还是其他金融秩序,都将对美元主导格局形成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正逐步得到增强。中国本着负责任的立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起到了稳定器作用。
(四)金融与实业并重,构建新的宏观监管体系。
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金融创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启动国内消费需求替代、弥补国外消费需求不足的同时,根据本国比较优势发展一些制造业,带动国内就业,把金融发展落到实业上。也有专家认为,错误的宏观政策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在危机来临时,美国过度扩大消费信用以及过度相信市场都是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因此,世界各国将会重新审视过去的宏观政策决策程序和机制,构建新的决策程序和机制,通过建立新的监管机制加强宏观政策管理和微观领域监督。
二、中国经济宏观形势基本判断
据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2009年6月)报告,工业化国家金融市场开始出现趋稳迹象,全球经济初步呈现回升趋稳态势,但是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复苏速度不可能太快①。该报告还指出,目前断言中国经济快速稳健复苏尚早。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有望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但是,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结构不平衡问题。
(一)GDP小幅增加,财政收入回升。
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第一季度加快了1.0个百分点。第一季度全国GDP总量6.5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第二季度7.41万亿元,同比增长7.9%。6、7、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分别为6867.47亿元、6695.91亿元、5237.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6%、10.2%、36.1%。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显现出经济回暖迹象,但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根基仍然不牢。
(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增长潜力凸显。
1~6月,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下降,生产价格同比降幅较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8月,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8%,已连续5个月上涨。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比前7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提高,凸显消费潜力。
(三)发电量和用电量双回升,人民币存贷双增长。
6月,全社会发电量同比增长4.7%,用电量增长4.3%。发电量和用电量上升既有经济回升的因素,也有气温上升的因素。2009年8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6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8.53%。2009年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52万亿元,同比增长34.11%,环比增长了0.1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7.37万亿元,同比增长27.43%,环比下降1.13%。货币供应量增长28.53%。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价格小幅上涨
2009年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3万亿元,同比增长33.O%。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2009年前8个月累计新增信贷规模8.15万亿元,同比多增5.04万亿元,比中国所有银行过去两年的贷款总额多,其中7、8月份分别为1650亿元、4104亿元,受央行政策影响,增速减缓。2009年5月、6月、7月、8月,七十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0.8%、O.9%、0.9%。从200个主产县8月20~31日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看,包括肥猪在内的5种肉产品均上涨。房地产价格上升和主要农产品小幅上涨表明,过度的、甚至投机性的恶性货币投放,可能对未来形成温和的通胀压力。
(五)经济结构不平衡仍然存在,潜在隐患不容忽视。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消费、投资与储蓄不平衡仍然存在,“短板”要素制约经济平衡增长。以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例,1978年城乡收入之比为2.57:1,2007年提高到3.33:1,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经济结构不平衡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断积累,将会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整体协调性,一旦超过临界点就会形成失衡状态,激化潜在矛盾,甚至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和危机。
三、科学研判经济形势,及早规划前瞻政策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医治好重病后,调养很关键。近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从“两防”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长”,与之相对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稳健的和从紧的转向积极的和适度宽松的。经济危机总会过去,那么,下一步中国应该思考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将“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稳步对接。
(一)实现战略转型,培育新竞争力。
一是产业政策方面,以新能源、环保汽车、生物工程等为突破口,占领新兴产业制高点,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开发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和风力、水力、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二是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加快制定城市群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加深,中国的城市群参与国际分工越来越广泛。研究表明,国外资本对中国投资将主要依据现代城市群的经济结构和竞争力进行战略布局。今后,应提高中国城市群发展速度和质量,配套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空间规划和管理制度,在城市群内,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和产品。三是决策机制方面,构建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降低决策风险,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竞争力。现代社会的公共风险需要政府及时、有效、低成本地化解,对政府科学决策机制提出了挑战。政府应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提高决策效率、降低决策成本,并致力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二)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中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多种所有制市场结构。但是,仍然有部分垄断行业和公共服务部门产权结构单一,进入门槛高,民间资本进入空间窄。除行业外,无论是自然垄断行业,还是行政垄断行业,提高市场化程度,推行产权多元化改革,是实现产权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比如铁路、电信、电力等;另一方面,今后,政府应打破行业垄断,推行公共事业单位改革。政府应主要通过制定市场规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一些社会事业部门,比如体育、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也应允许更多民间资本进入。
作为工业化中期的国家,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第二、三产业。在美国,到工业化晚期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超过80%。2008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1%,低于第二产业比重。2009年上半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3%,低于第二产业比重。中国离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尚有距离。
(三)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继续加大推进资本市场培育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本市场创新。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力度,扩大三板市场试点范围,解决创业投资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是健康的金融体系。进一步建立双边货币互换、多边外汇储备库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区域金融合作,并适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增强金融机构和体系风险防范能力。一方面,充分利用危机后的恢复时机增强中国金融机构和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
(四)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
经济复苏后,过渡时期应逐步转向实施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而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未来财政工作的重点不仅仅是切好蛋糕,更应该注重做大、做强蛋糕,在财政收入方面做好文章。树立大财政思想,既要有财,更要有政。既要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要不与民争利。正确处理政府收入与居民收入关系,做到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合理化。从税收收入看,今后工作的重点是扩大税源,保证税收增量渐进发展。一是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资源低价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资源,资源税改革应在经济复苏后扩大征收范围。二是试行个人所得税转型,探索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个人所得税制。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主要是以分类征收为主,没有达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需要。个人所得税改革应着力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三是试点物业税。在继续物业税试点评估“空转”的基础上,进行分层价值评估,适时推出物业税。四是继续做好增值税转型工作。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改变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开源的同时仍需节流。从财政支出看,明确财政支出重点,增收节支,防范财政风险。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缩减行政开支。在经济复苏后,政府应该“瘦身”,调整政府机构,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提高政府供给公共服务效率。二是继续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保证精细化、科学化。信息透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基本准则,财政预算信息透明是实现人的基本人权,也是保证正确履行公民委托责任的需要。在美国,一次预算编制就相当于一部法律的制定过程,预算制定、执行、监督三权独立,相互监督,并实行全过程公开。尽快实现财政预算透明法制化,加快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改革步伐,达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需要。三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医疗、社保、就业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促发展,保民生。明确财政支出重点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前提。同时,这些领域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四是构建财政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的全方位调控体系。财政风险防范要与金融结构风险防范紧密结合,不可单线作战。
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好当前经济宣传工作方面,媒体沿着客观辨证分析形势,着力鼓舞士气、增强信心的思路,阐释政策,解疑释惑,提供交流、服务平台,反映各地各部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应对当前困难的新思路新举措,特别是通过深入调研陆续推出了不少敢于迎难而上、化危机为机遇的典型,引导人们扎扎实实抓好发展大事,正确认识面临的困难,稳定社会心理预期。“面对危机,信心比黄金与货币还宝贵,”媒体正在以事实与数字诠释着这样的理念,传递着寒流中的希望和暖意。
新华社派出三路六支小分队,深入东、中、西省份做扎实的经济形势采访调研,以形成有深度高度的重点报道。其他媒体设置的相应的专栏、专题、评论等也各具特色。各媒体跑口记者以更加专业的眼光,放眼全球,密切跟踪金融危机走势;认清国策,准确把握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内涵;深入一线,把脉国家经济新变化。总之是从全球、中国和微观经济等层面,解读、剖析、跟踪,正确引导舆论。危机面前,新闻工作者践行着责任与使命,以理性、冷静的职业素养,自觉反思与抵制新情况下的非理性炒作与跟风报道,做到帮忙而不添乱。
做好当前经济宣传报道的同时,各新闻单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及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宣传报道也在扎实进行。
特别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宣传报道,从年初到年末,贯穿始终,形成。各媒体倾注了极大智慧与心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梳理影响全国历史事件,凸显思想解放演进轨迹;抓重大阶段性实践创新,铺展改革开放历史画卷;沉思发展成果和经验教训,构建面向未来新的起点”。整个报道大气磅礴,以极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感染力激荡着人们的心灵。
一位记者作家在其书中写道,在不可重复的,1978-2008的中国,在一个近13亿人口的大国里,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实验场,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推动着社会的转型。他以记者的眼光和笔触,描述了不少跌宕起浮、创造历史的经济人物。与此类似,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宣传报道中,众多媒体在从历史进程、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层面总结回顾的同时,聚焦、着墨于普通人,通过各个节点典型人物命运折射时代变迁,以大量个体“亲历”与感受拉近成就报道与普通受众的距离,将讲故事技巧完美发挥,达到或超越了某些宏大叙事的传播效果,成为纪念报道创新的一个亮点。同时,各种新意策划调动了受众与媒体的互动、参与。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还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持基调,把握导向;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策划,在报道实践中把政策解读与深入了解经济运行实际相结合,正确引导与发现问题、了解落实情况相结合,宣传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的根本途径,增强人们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毫不动摇地走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之路。
杨春雷表示,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很多企业将面临融资负担过重和利润率降低两大风险,必须及时转变经营思路,走稳健发展的道路。
祖籍安徽定远的杨春雷1989年在山西太原参军,从此和能源大省山西结下了不解之缘。1998年,退伍转业的杨春雷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开始从事钢材销售行业。当时的春雷集团只是一个小小的钢材零售公司,但是本着诚信为本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春雷公司发展迅速。特别是经过3年的原始积累,在2001年后,春雷集团开始飞速发展,逐渐与包钢、太钢、临钢、天钢、唐钢、邯钢、济钢、酒钢、长钢等国内各大钢厂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积累了广阔的行业资源优势。
2011年,经太原市人民政府批准,太原市金融办、银监局备案,春雷公司投资成立了太原新天业银邦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从事金融信贷,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灵活、安全的融资服务,由此在集团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如今,我们一天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创业初期一年的销售额。”杨春雷自豪地告诉记者,今天的春雷集团已经发展为一家以批发零售管材、型材、板材、建材为一体,涉及金融、钢材等多个产业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2012年,春雷集团年销售额近20亿元,在山西省同类企业中名列前茅。
不过,对于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式的波动,春雷集团同样感同身受。当前,虽然国内钢铁行业依然会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是在钢材产品的下游市场,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民生调控等影响相对较多,国内钢铁行业销售依然不景气。
杨春雷表示,不仅钢铁行业如此,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企业普遍面临企业融资负担过重和经营利润持续走低两大压力。
“这就要求企业家要尽快调整经营思路,准确把握市场波动的脉搏,从过去扩张性的粗放经营模式尽快转型到紧缩性的稳健发展道路上来。尤其是要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保持现金流的充足,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杨春雷介绍,为了保持集团现金流的充足,目前春雷集团钢材销售中现金销售比例占到总量的60%—70%,在防范资金风险方面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措施。
作为从安徽走出的企业家,杨春雷表示近年来合肥及安徽的变化非常振奋人心,自己投资家乡的意愿非常强烈。
一、2009年的经济形势与特点
如果要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还要先分析一下2009年的经济形势与特点。在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作用下,2009年世界经济从急跌到企稳回升,开始由衰退走向复苏。其中,以中印为首的亚洲地区的步伐明显加快了,中美发达经济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整个2009年是世界经济从“二战”以来所遇到的最困难的一年,同前年相对比,世界经济的萎缩率超过2%,为防止今后世界经济再出现危机前失衡的状况,我们今后将面临更大的政策挑战是怎样加强国际和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来改变世界各国的一些经济结构,从而促使经济能够更加平稳地增长。
二、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目前,世界经济在政策刺激等短期因素的作用下开始走出衰退,缓慢复苏,但经济复苏路径和复苏前景仍面临着宽松政策调整、通胀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贸易保护主义、失业率上升、美元贬值预期加深等不确定因素。
(一)政府干预政策的退出可能性及其影响
2008年9月以来,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巨额经济刺激方案,大幅降息至历史最低水平,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还实施了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大规模救助政策对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稳定金融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年,经济刺激政策对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如何继续维持强大的政策支持,来确保经济进一步复苏;如何随着经济复苏的逐步巩固,使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平稳有序地退出,将是2010年世界各国政府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二)通胀预期及货币政策进退两难的影响
目前美国、日本等国的货币供应增速均快于名义GDP增速,全球基础货币持续上升。根据货币和经济景气决定通胀高低的一般规律,经济低谷时期的过剩货币供给往往不会形成通胀压力,而在后期宏观景气回升的时候就释放为通胀压力。因此,2011年下半年全球通胀风险加剧的可能性非常大,宽松货币政策作用不确定。各国央行为缓解信贷紧缩而向市场注入的大量流动性,缺乏退出机制和有效的工具,很难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回收过剩的流动性。依赖于政府的大量支出与央行的货币刺激,经济复苏将不可持续,反而会埋下通胀隐患,如果不通过结构改革来改变困境,世界经济有可能再现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
(三)美国金融生态与房地产动向及其影响
为了应对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对于金融企业的干预程度也达到了空前规模。美国政府的干预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冲击。而美国房价企稳是判断本轮金融危机见底时机的重要依据。2009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居民住房市场复苏的迹象较为明显。9月份,美国房地产建筑商信心指数攀升至19%,但此后两个月连续下滑至17%,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的购房免税和信贷优惠的政策将在11月30日结束。美国国会通过投票决定将该政策延长至2010年4月份,明年该政策退出后会怎么样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四)国际货币体系调整可能性及其影响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救市所迅速积累的财政赤字与美联储实施的“定量宽松政策”影响到市场主体对于美元的信心。随着美元的贬值预期加深,东亚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随时会面临缩水风险。而且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无法提供对美国经济政策的制衡机制,美国仍然可以按照“我的美元、你的问题”的逻辑我行我素,让全世界分摊其救市成本。同时,美元的霸权地位,使得全球流动性的松紧,基本操持在反映一个国利益的美联储手中,因而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三、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我们对今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测
预估今年的世界经济增速在3―3.5%之间,实现低水平的缓慢复苏。但是,估计今年世界经济恢复的速度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高、那么快,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高失业率的影响。我们从去年失业率预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那些欧美国家是相当高的,像去年1月份美国有7.6%的失业率,到去年10月份的时候已经超过了10.2%。这不仅超过了10%这一重要的心里关口,而且也超过了以前专家们的预计,使人们对今后经济复苏前景更加担忧。去年10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做了一番预测,预计今年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失业率都要高于去年,像美国、欧元区、日本等,特别是欧元区要达到11.7%。
二是主要由政府的政策刺激等短期的因素推动了当前经济复苏的缘故,并不是由企业和市场推动的结果。去年第三季度美国的GDP大约有3%的增速,在补库存方面就贡献了2个百分点,贡献率超过了60%,这表明企业投资和企业投资居民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是很小。另外近几个月增加失业保险福利等等政策也刺激了居民消费支出增长。因此,虽然美国的经济已见底了,但是今年出现较快增长的可能性还是很小。
三是不断积累的通胀风险是由公共债务规模和财政赤字规模扩大所导致的。从去年10月份IMF的预测数据可以看出,所有国家去年的财政赤字占世界GDP的百分比平均为6.7%,比前年增加了4.7%,其中发达国家平均为8.9%,高于前年5.4个百分点;公共债务占GDP的百分比也非常大,去年世界各国平均为68.1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平均高达91.9%。如此高的公共债务和财政赤字不仅使下一步的财政支出和减税等政策面临资金不足的硬性限制,而且使潜在的通胀风险不断积累。
(二) 对国际贸易走势的预测
从去年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的复苏从年中开始出现的,但是全年减少的贸易额还是很大,整年减少了11.9%。我们预估今年的贸易额会有所增加,预估的增加量将在2.5%左右。在国际贸易状况相对改善的状况下,去年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连续几个月的出口降幅远远低于进口降幅,是在国际贸易状况相对好转的状况下,因此我们说贸易状况正在不断改善。
国际贸易好转主要表现为:
一是大宗商品贸易慢慢恢复。从路透社商品价格指数来看,去年7月份到去年11月份的商品价格由2000美元增加到2250美元,4个月的时间已经增加了12.5%的幅度;波罗的海的综合运价指数也是从去年年初开始一直增加,但是总不能稳定下来,起起伏伏的,到去年6月份开始回落,但是到去年10月份的时候又再次上升,从2000美元增加到4000美元,从去年10月份到去年11月底,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增加到两倍。
二是外需持续萎缩局面出现了改观,去年5―8月短短的四个月的时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的趋势,被美国出口环比给扭转了,去年6月份和去年7月份欧元区环比的增长幅度分别是0.9%和4.1%连续增长了两个月,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也从去年年初的下降趋势转而开始回升。
三是对大宗商品市场行情的预测。估计今年整个经济复苏将会促使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保持波动向上。但是在美元持续疲软的强烈预期下更为关键的原因是,国际资金追逐大宗商品,这大大地推动了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从指标数据分析来看,国际原油价格总体向上增长的趋势不变,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析来看,去年国际原油平均价格是每桶61.5美元,今年将增加到每桶76.5美元,增加24.4个百分点。黄金价格也将不断上升,虽然前年发生了金融危机,黄金价格有所下降,但价格下降幅度不是很大,黄金价格在去年10月份就已经冲破了1000美元大关,在去年11月底又创了历史新高,达到了1165美元。
四是对国际直接投资趋势的预测。去年下降的国际直接投资是非常多的,下降率也是相当大的,由前年14%的下降率到去年又继续下降30―40%,今年将会有缓慢的增加,估计会增加16%,到明年的时候直接投资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一、山西省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据调查预测,全省上半年GDP增速可达两位以上,增长11―12%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经济增长是与物价指数低位运行同时实现的。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低通胀是宏观经济中的两大重要目标,一般情况下,这两大指标是此消彼长相互矛盾的,能够使这两个指标并行不悖,这是十分难得的。高增长、低通胀这是当前经济最显著的特色。
(二)农业生产、工业经济、服务业全面增长
从农业看,中央和山西省的富民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据调查,今年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5753万亩,比上年增加近60万亩,一改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的趋势。全省夏粮总产可达25.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24.2%。从工业看,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加快,在高位区间运行;规模以下工业,尽管受到一些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工业产值上半年达到了235亿元,也呈上升趋势,同比增长7%;从服务业看,上半年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6.3%,扣除物价因素增长13.6%。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
两年来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实施,促使全省投资增速回落。但是上半年,由于经济景气的拉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又一次走高,今年1―5月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28亿元,增长32%。
(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上半年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1―6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15.92元,增长12.76%;农民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54.75元,增长16.7%。城乡居民收入步入了我省收入增长较好的时期。
(五)工业品和消费价格涨势迅速回落
与经济强劲增长同时向好,工业品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急速回落。上半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0.2%,仅上升了0.2个百分点。上半年消费价格总指数达102.2%,比去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经济现象
从总的指标看,我们只能用一个“好”字来概括当前的经济形势。直观地看,当前工业品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都在低位区间,表明价格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有利于投资、消费的增长和扩大社会总需求。但是我们进行较为深入的观察,就会注意到价格指数的变化中,有着一些需要高度重视的现象:(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出现了陡降,其中山西省的支柱产业产品价格指数降势尤为显著。(2)工业品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同向、同期出现了探底的下降。单项价格指数变动说明的是结构问题,而两项价格指数同向变动,说明经济运行总体上存在问题。(3)工业品价格指数走低与投资再次出现了高速增长同时出现,这在经济发展记录中是很少见的现象;同时消费价格指数也是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出现价格指数增幅下降。
深入研究当前的经济形势,认真分析深层的经济问题和原因,我们应密切关注着经济发展的走势,防患于未然,避免经济运行中大的起落。
三、深入分析研究,正确判断经济形势
我们在把握了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关注到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的基础上,仍可以说当前的经济形势是好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有着继续保持这样发展势头的可能性。这里讲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是因为下一阶段能否保持好的经济形势,不仅取决于由目前的发展看出的经济趋势,而且取决于对形势的正确判断、问题的全面把握和在此基础上科学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凸显出了正确判断经济形势,了解和把握深层次问题,及正确的应对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当我们要深入研究经济现象的问题的时候,之前我们所提到的有关价格指数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宏观经济学核心的问题就是供给与需求,而敏锐地反映着供给与需求消长与走势的指标就是价格指数,从价格指数出发分析研究经济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研究山西省的价格指数,首先需要对经济生活中的问题提出质疑。为什么当前形势下会出现工业品价格指数急剧下降?为什么经济高增长会出现物价指数下降?为什么投资超速增长和消费高增长没有引起价格指数的上扬,而出现了价格指数双下降?
按照宏观经济理论,发展就意味着扩大即期需求,扩大即期的需求就会带动价格上扬,特别是投资与消费需求的增长更是与价格指数上升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经济增长、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与价格指数是相互制衡的指标。当上半年这两类指标出现了同时向好的时候,按一般情况这是一个不符合经济运行常规的现象。
如何解释这种经济现象呢?当然从一个方面来看,也可以有合理性的解释。到目前为此,价格指数尽管涨势中止,但价格总水平仍在高位运行,价格自发调整是有着合理性的。
从另一方面看,一般地讲,价格指数近于零增长,表明供给与需求实现了静态平衡,需求相对于供给而言已经很少有扩大的空间;从动态平衡来讲,这一需求与供给平衡的实现,是在经济总量高速增长,投资需求旺盛的前提下实现的。投资又一次走高,这是一个均衡的前提条件,一旦投资增长走低,则总需求就会明显下降。
据行业资料反映,当前山西省的主导产业均已出现产能过剩或产能过剩的征兆。钢铁的生产能力已达到近2000万吨,目前在建和待批的仍有近千万吨,钢铁已有了较长时间的滞销,基本上没有了盈利空间;焦炭滞销带来了全行业的亏损;煤炭则已开始出现了价格下跌的风险信号;电力现在已基本上供需均衡,但全省仍有1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正在建设或已批准建设。产能过剩,已经是一个十分现实而严峻的问题。因此当前经济形势虽好,但是存在着需要引起注意的风险,特别是存在着由于对宏观调控的方向判断不当,贸然采取减少投资、收紧银根等紧缩的宏观政策带来严重后果的风险。
从第三个方面看,当前也存在着投资增长过快,信贷增加过多,对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性形成压力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一与我们前述反向的问题,从经济的协调性的要求出发,过犹不及,宏观经济的体系中的难以容纳任何项目单一过快的增长,防止造成大起大落,把握好增长的幅度历来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但是不能因此而否认当前投资增长对于吸纳过剩的产能,迟滞经济紧缩的到来,维系一个脆弱的供需平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四、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如何搞好省一级的宏观调控,除了调控方向的把握之外,确实存在着缺少的手段问题。对省一级而言的调控手段十分有限,但是只要有着明确的调控方向,明确的调控经济的意识,有限的调控手段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省级调控措施有:扩大财政开支或缩减开支(包括迟滞支出)、调整支出结构、投资、转移支付、“道义劝告”(主要对当地银行)、及行政调控行为等。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就是解决供给与需求失衡的问题。由于在市场机制中,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的引导和对景气预期来实现的,供与需的平衡是在无计划状态,以牺牲多余的生产力强制性的实现的。因此市场经济具有调节的滞后性、盲目性和自发性,需求不足和周期性波动是一种主体性的经济现象,而供不应求、经济过热则是一个短暂的、甚至隅然的现象(特别是对成熟的市场经济而言)。宏观调控应该把需求不足当作调控的永恒的战略性主题,而把供不应求的过热当作一种暂时的、有限的,受控的战术性调控。一旦经调控供不应求问题得到缓解,立即把调控的注意力转向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
就当前山西省经济运行的形势而言,尽管存在着整体上潜在的需求不足和局部的过热相矛盾的双重问题,但从主体上讲,应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问题上,兼顾投资增长幅度过高的问题。
(一)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扩大需求
既要扩大消费需求,也要保持投资需求的强劲。当然根本和最终的是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降低或取消消费税,解决由于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障等体制性的问题所造成的居民不敢扩大即期消费的问题。
尽管应该十分关注扩大消费需求,但是当前解决我省潜在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问题仅靠消费扩大需求短期内作用是有限的。主要存在着两大困难,一是扩大消费需求受着许多体制机制的制约,省级调控产生的扩大需求的效果有限;二是山西产业相关度差,扩大了消费需求更多地是解决了三产滞后的问题,短期难以影响主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因此扩大消费需求是一个要长期考虑的问题,而当前扩大需求最主要的就是保持投资合理较快的增长势头。
(二)认真调整投资结构
投资整体的力度不能减,但面对产能过剩等问题,我们必须从有利于抑制产能过快增长的角度,有选择地调整投资项目构成,对于生产性项目(除了是市场紧缺的产品项目)、完工后要加大产能过剩的项目未审批的要严格限制审批,对在建的要延缓资金拨付,力争在一个阶段内减少工业项目的投资。同时政府也要“道义劝告”银行放缓产业已过剩项目贷款的拔付进度,在一个时期内严格审批产业过剩项目的信贷。在工业项目减少投资或退出的同时,要加大非生产性公共建设项目的投资,包括公路、高速公路、水库、机场、城乡基础设施、医疗、教育、贫困人员补贴、新农村建设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在减缓未来时期产能无序增加的同时,确保总投资水平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三)把握好投资增长的度
当前山西省确实存在着投资增速快需要调控的问题,要通过调控把握好投资增长的幅度,抑制投资超速增长。但这一定是在扩大投资需求的主基调和关注着调控方向的基础上的一个局部的、受控的、适度和短时间的调控,目的是为了保证均衡地扩大投资需求。
(四)加大行政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影响力
摘 要 经济系统作为一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系统,其中许多不确定性。对经济系统的不确定性及其结构化进行研究,发现其对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直接影响,是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研究经济不确定性的实际意义入手,对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结构化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经济系统 不确定性 结构化
不确定性作为经济学中的难点问题,历来都是经济学家们的研究重点。当前国际的经济形势较为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危机的发生使得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更加艰难。因此,如何加强经济理论的研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指引变得更加迫切,研究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也显得更为重要。
一、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结构化研究的意义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进行经济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现行的经济政策提供指引,而如果经济理论本身存在的局限性较大,则无法为经济政策提供帮助。而进行经济系统的不确定性及其结构化研究不但是对经济系统的客观事实的阐述,更是对现有经济理论的一次重新认识。当前全球经济化不断加快、经济形势日益复杂,情况不容乐观,经济危机就是最好明证。而进行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结构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完善现有的经济理论系统,而且还对我国实现经济健康、稳定以及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不确定性和结构化
(一)不确定性
1、不确定性的定义
不确定性的具体定义在不同时期各有不同,目前被经济学家广泛认同的定义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奈特提出的。具体来说,不确定性是指经济主体对于未来的经济状况尤其是收益与损失的分布范围以及状态不能确知,无法根据标准来进行归并。不确定性主要具有不可预测、内部元素不依赖、各结构都各具特色、不可量化、无法表现以及结果不具任何对称性等特点。
2、不确定性的形成原理
“不确定性”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在行动中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形成的原理。我们知道,经济行为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确定性是确定性的另一种延伸,给确定性提供了新的余地。各种无知人互相依赖,不断的积聚理性,从而导致不确定性以一种社会关系的方式产生。在各个无知人互相联系、经济主体和经济系统互相依存的情况下,不确定性逐渐成为了经济行为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一种社会关系的形式进入到经济行为中。
(二)结构化
1、结构化的定义
结构化的广泛含义就是指某一种组织结构或秩序的形成,具体到经济学中,结构化就是指一种对人们经济行为产生影响的秩序和结构的作用模式。无知人理性的积累和相关无知信念的形成,导致商品的消耗,将不确定的机会转变为实际商品,产生了利润,这就是经济行为中的结构化。
2、经济行为中结构化的形成机理
无知人具体行动的形成靠的是行动概率和人自身的直觉,在这两点的推动下,不同物质在时间上产生了一定的联通性,从而导致结构化的逐步实现。
三、对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结构化的研究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只有确定不确定性结构化在经济系统中实现的方法,才能显示其在经济系统中具体的运行状态。不确定性结构化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路径依赖,一种是创新。其中,确定性只有通过路径依赖才能完成由确定性到不确定性的转化,而不确定性作为确定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必须要经过创新才能重新转化为一种新的确定性。路径依赖和创新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当我们看到其中一面的时候,会想到另一面。路径依赖以“现有确定性”为产生的条件,将确定性转化为不确定性;而创新则是将空有状态转变为实有状态,将不确定性转化为新的确定性。关于这种转变的具体实现,分析如下:
(一)确定性转变为不确定性的过程
无知人在路径依赖的作用下,认为自身能清楚的分辨出路径之内事物和路径之外事物的区别,但实际并不代表着其确实对路径内外的事物有足够的认识。而由于无知信念十分缺乏,无知人积累理性会产生强大的力量,通常不会进行其他在路径之外事物的探索,从而利用机会实现利润,将确定性转变为不确定性。当然,如果仅仅依靠路径依赖并不一定能发现利润机会,这一过程涉及到整个经济系统的均衡性,十分复杂,在此不再论述。总而言之,在确定性转变为不确定性的过程中,路径依赖是发现剩余机会的先决条件。
(二)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的过程
上述过程完成时,就要进行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转化。在创新环节,无知人依靠一定直觉能力和无知信念,对路径依赖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性进行适当的总结和提取,将其中的有用部分转化为实际利润,从而实现由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转化过程。从这一过程中不难看出,路径依赖和创新虽然各有不同,但彼此又存在一定的联系:路径依赖为创新提供余地,而创新又产生了一种新的路径。
结束语:
经济系统中个体经济行为的不同使得经济理论具有很强的复杂性,而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结构化研究一直是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重难点所在。本文主要阐述了不确定性和结构化的含义,对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结构化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总之,加强对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结构化的研究,不仅可以完善现有经济理论,更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指引。
参考文献:
[1]洪菁,陈世发.新古典完全竞争模型中不确定性问题初探.现代商业.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