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6:08:30
导语:在艺术教育特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全面学习与把握学科建设“四要素”,以质量求生存
任何事情要办好,都有它的规律,有它的基本要素。笔者以为,从创建第一个专业起,就应站在学科发展制高点来把握学科方向、学术梯队、基地平台、项目成果四要素。笔者所在院校从1987年开设第一个专业——“工业设计”起,看准了它是“一种创造”,要狠抓创新意识教育,不断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干精神,这关系到学科与专业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市场对人才培养的挑战,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应突出表现为人才特质上的“三重”和“三性”,即“重素质、重能力、重实践”和“适应性、可塑性、创造性”。设计艺术院校需要着重培养出一大批“创新意识强、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的“三强”人才,以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这是设计艺术教育的趋势。具体而言,教学应该根据社会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在主干专业教学内容设置、实验条件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充分考虑设计行业所需的素质教育,使培养的学生有振兴各设计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设计艺术学院的发展加强与行业的共建合作、产学研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坚持把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输送行业所需要的高级设计专门人才放在办学的首要位置。
“三强”型人才把创新意识强摆在首位。在竞争中,特别是面对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创新意识与原创意识更具优势,充满艺术与个性气息的产品必将成为消费新追求。具有感性形象创造性的设计师和善于推理与分析进行技术结构创新的设计师,都是所需要的。设计教育努力培养具有两种综合素质的人才,这需要以搭建扎实的知识结构交叉平台为基础,奠定学生将来进行“越界”设计、“越界”沟通的能力。只有具备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善于“越界”设计的能力,才是成为合格设计人才的基础。
“三强”型人才把适应性摆在关键的基础位置,这与设计工作本身的性质紧密相关,设计工作具有灵活、协调和市场的偶然性,设计开发过程就是一个了解市场——调整适应市场——改进适应市场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借用设计原理中的“适应性系统”概念,设计艺术适应性系统是处于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交界面处、具有一定目标与功能的系统。这个适应性系统需要从内外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去考察,系统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其所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表现,同时也受内在因素少量限定性质的制约。它的理论根据是人为创造的第二自然与第一自然协调形成天人合一的系统,这个系统针对环境规定具体的目的或意图,具有适应环境的根本特征。适应性系统的行为具有复杂多变性,但这种复杂多变的行为主要是其所处外在环境复杂性的反映。它运用规范性、限定性的描述方法,即:从目的、手段适应环境的角度去讨论“应当是何种方式”的问题。产品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及目标也是适应性系统的三大组成要素。该系统的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对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定方式的理解程度。因此,设计专业学生必须从入学就逐步建立“适应性系统”意识,无论是适应社会的强化协作意识,还是具体的设计开发和改良工作的开展本身,都要重视“适应力”。
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设计艺术人才是能吃苦、肯实干的人,设计工作与市场紧密相连,从市场调研开始就有大量繁重且要求细致严格的工作要做,而且在专业和社交技能上对设计人员提出了很实际的要求: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能与他人合作、能不断地发现市场中的空缺点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地运用设计程序与方法;利用理性的设计思维分析和引导产品设计、熟练运用现代表现技能进行产品设计的设计人才,这些能力也都建立在实干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为企业认可。二、“三强”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多培养出“三强”人才,设计艺术教育和管理可采用以下措施。
1.以学术梯队建设为关键,造就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坚持“人才强校”的原则,设立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运行“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支持杰出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通过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派出教学科研人员出国留学、学术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外国专家、学者短期来校访问、讲学及合作研究,发起和主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推动师资培养国际化。实现教师队伍“四个转变”,即以科研项目和教学为纽带的松散组合转变为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并具有内生凝聚力的科研和教学团队为主体;以本科学历为主体转变为以博士学历为主体;以中老年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偏单一血缘教师为主体转变为血缘结构合理的教师为主体。梯队的建设要做到:一方面,授课老师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先进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实践的经验及能力,并能明晰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设计的殿堂;另一方面,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克服传统中国教育的学生被动学习模式,激发学生智慧、创造能力,挖掘潜力,运用科学的方法活跃教学思想,启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释放教与学的创造性能量。
2.以条件建设为基础,实施人才培养的高起点教学质量工程
例如,武汉理工大学加大本科教学条件建设力度,在预算编制上“重点向教学倾斜”,2004至2006年用于教学4项经费总计达1.7亿元,2006年4项经费占学费的比例达到31.31%,校园基本建设累计投资达到24亿元以上。网络学堂、网络教学平台为重点的数字化校园等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与此同时,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等教学质量标准和规范教学环节、规范教学管理的文件和规章制度,实施高起点的教学质量工程,使良好的教学条件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推行教学名师制度,启动多级本科品牌专业建设,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实施多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支持精品教材建设。因此,笔者所在院校设计艺术学科的平台建设有了明显进展,拥有该学科本、硕、博和博士后层次,工业设计、动画等专业成为国家特色专业,“设计概论”等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3.建设新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创新
首先是按社会的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和培养着重点,建设新的课程体系。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构建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通过制订发展规划、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召开“两代会”,确立学科建设在学校办学中的核心地位。优化学科结构与专业布局,整体推动学科、专业建设,着力构建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
其次是培养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教改试点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和管理模式上强调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了“2+2”“3+1”等多种培养模式;同时营造创新氛围,积极引导教师参与教育创新,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引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全国各类设计大赛中居先进水平,并率先在全国设立500万元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基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积极共建合作,建立校外“三强”人才培养运行模式
在设计艺术教学中,实践是产品设计的最好教学方法,设计艺术教学应以实践环节教学来带动理论教学,只有实践才能带动创新,走学院与企业相结合的教学路线,可以较好地解决设计脱离实际的问题。设计院校应开拓社会办学资源,优化“三强”人才培育环境,重视搭建科研合作、教学交流、学生互换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开展国际合作教育。坚持科研促进教学的原则,广泛开展科技合作,利用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006年笔者所在院校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数中,科研课题或来源于生产实际的课题占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总数的90%以上。科研时间增强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把握艺术高中审美教育的内涵与功能
高中教育是面向学生终身发展、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升的最为重要的基础性教育,高中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知识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审美教育包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等多种形态,着眼于学生的心灵丰富与精神成长,体现于学生从学习活动、艺术教育、社会生活以及自然体验中获得精神愉悦与心灵自由的审美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全球化、多样化发展,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学生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正发生着快速变化,并影响了学生的心理成长。因而,审美教育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其教育功能与内涵也有待丰富与拓展。而审美教育从关注一般的艺术教育活动,扩展为广泛而深厚的审美指导与美感体悟势在必行。
特色高中学校是高中多样化办学的一种探索形式,它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特长与差异发展,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多样化、特色化创设适切而有效的教育环境。苏州六中着眼于学生艺术潜力的挖掘,培养学生高质量的艺术素养,在普通高中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遵循高中审美教育的内在规律,以文化科学为基础,强化艺术学科学习,突出艺术教育重在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审美创造等审美素养的培养。学校在培养目标、教育理念等方面积极变革,走艺术教育创新之路,努力办好质量一流、富有特色的艺术高中,培养更多文化基础深厚、技能扎实、素养全面的艺术高中生。
二、构建艺术高中审美教育的课程形态
学校实施审美教育的载体是审美课程,表现为具体的艺术教育教学与审美教育体验活动。苏州六中以审美教育为统领,将推进高中审美教育实施作为学校课程建构的主线,确立学校三级课程结构:将国家课程作为基础的文化课程层级,将艺术课程作为中间的专业课程层级,将审美教育实践课程作为顶层的拓展课程层级,三级课程呈现金字塔形结构。学校文化学科课程要求横向延展,拓宽知识面,体现知识的相互联系,促进文化课程对艺术培养的基础性底蕴积淀;艺术专业课程要求有深度,体现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等方面,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艺术专业功底,为学生升入各类艺术院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立足所处古城文化中心区域的优越条件,发挥毗邻多处世界遗产园林的文化特色,依托本校具有四百多年的古建宅第,以及园林特色的校园环境,确立了系统的园林艺术课程。园林艺术课程包括美术类园林课程,如园林花窗、园林速写、篆刻等;表演类园林课程,如昆曲、评弹、江南丝竹等;科学类园林课程,如园林植物、园林模型、园林材质等;传播类园林课程,如园林导播、校园影视编导等。园林艺术课程组织学生走进园林及相关地域文化场景,让学生领略园林文化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并通过让学生浸润于吴文化,领会其人文精神,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为学生未来艺术专业创新,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积累更多的美感元素与精神素养。
学校的审美课程着眼于动态性与过程性,把课程建设看成是立足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创新的动态过程,追求更为合理的课程结构以及更为有效的课程活动。学校针对学生特点,开设各类学生艺术社团,如交响乐团、民乐团等,通过日常排练与大量的演出,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演艺能力;组织丰富的课外艺术实践课程活动,如学生外出写生、举办画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练技能、提升素养;筹建学校美术馆,举办师生作品的常设展与特色展,丰富艺术实践体验活动;定期开展国际艺术交流活动,组织观摩中外画展、参加音乐会等,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和艺术,提升艺术审美素养。
三、推进艺术高中审美教育的课堂教学变革
一是重视学生学情。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理念,以正确的学生观为导向,基于学生的学情,组织适切的教学活动。学校提出变单纯的知识学习为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变灌输学习为自主学习,变单独学习为互动学习,变书本学习为活动体验学习,变封闭学习为开放学习,倡导“兴趣启学、自主促学、探究导学、思维深学、反思助学”;以学生的学情为起点,实施基于学习基础的教学活动,推进差异教学,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二是构建审美课堂。文化学科教学要求在把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文化的传承,发挥文化学科课程的审美功能,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拓展。学校充分挖掘不同文化学科独特的审美内容和要素,探究促进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设置有情感的教学情景,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运用现代媒体,深化学生对文本、对素材、对教学情境的情感分析和体悟,品尝教学与学习中的审美愉悦和心灵释放;开展多样化的学科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获得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审美体验,提升审美素养;把握学生素质评价新要求,探索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新方式,增加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主观获得感的肯定与评价,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三是深化有效教学。引导教师关注教学全过程,提高教学实效性,做到精心备课、精当组织、精心教学、精彩互动,把握好课程标准对每个知识点的要求,有效控制教学难度,大胆取舍、合理组织教材内容,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提高教师审美教育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
我国的高等农林教育起源于19世纪初,以设立农林学堂为主要标志;建国后,在高度计划体制下建立独立设置的高等农林院校,主要是单科性的高等农林院校承担高等农林教育任务。60年的高等农林教育,在艺术教育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困惑。一是高等农林院校生源艺术修养不高。由于受到一些世俗偏见和国民功利化倾向的影响,重点高等农林院校招生生源都在重点批的最低线,普通高等农林院校招生生源质量更是难以令人满意,高等农林院校录取的生源都处在同类招生层次的最低水平。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给高等农林教育带来了加快发展的机遇,生源质量和办学规模有所提高。但是,市场化的取向,要素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在配置高等农林教育资源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公众对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强烈取向,使高等农林教育处于不利地位,高等农林院校招收的学生,农村及边远山区生源比例较高,多数学生从小缺乏艺术教育和人文熏陶,更谈不上艺术方面的系统训练,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基础较弱。二是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不浓。我国的高等农林院校,大多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教育革命的群众运动中产生的,这一时期较多地借鉴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强调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设置单科性专门学院,注重人才培养的计划性。高等农林教育一直白成体系,与理、工、商、医类高等学校相比,由于学科和服务面向的特殊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高等农林院校的办学基础相对薄弱,而且大多院校远离中心城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带有明显的“先天不足”,这些学校办学规模较小,学科专业单一,仅有农林类专业,人文社科类学科少见,不可能形成学科交叉渗透和对学生多种学科的熏陶和感染,也就谈不上全面的素质教育。这样形成的那种无形的、相对单调的校园环境,严重影响着学校的人文艺术氛用。高等农林院校经过l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学科专业数量急剧增长,新上了人文社科及艺术类专业,但学科专业水平不高。学校人文艺术氛同的形成绝非朝夕之功,文化积累有其自身的规律,更何况学校的传统和特色有其发展惯性;在短期甚至相当长的时间内,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难以与其他高校同日而语。农林院校深化艺术教育的问题和困难不少。
2《中国茶谣》的创作与实践
浙江农林大学建校于1958年,是浙江省一所以农林学科为特色,涵盖农学、工学、文学、理学、法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在校生23000余人的省属本科院校。浙江农林大学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深入开展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中国茶谣》的创作与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文化艺术实践的典型成果。作品也许还略显稚嫩,但她如实记载了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和开创性的校园先锋文艺。2008年5月,撰写《茶人j部曲》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科带头人王旭烽教授携200余名师生创作了舞台剧《中国茶谣》。《中国茶谣》具有典型的“农林”学科特色,是一种带有民族性的舞台艺术呈现形式,融合了民歌、舞蹈、茶艺、器乐演奏以及民俗文化。表演共分为十个部分,即喊茶、采茶、禅茶、下茶、仙茶、施茶、会茶、讲茶、礼茶、祝茶,分别向观众呈现了茶叶的形成过程以及与茶有关的文化故事。学校艺术团学生参演了采茶、下茶、施茶、会茶,讲茶。其中,采茶和会茶由校艺术团舞蹈队和礼仪模特队的同学出演,下茶、施茶与讲茶由梵风剧社的同学出演。采茶中愉悦轻快的采茶舞和会茶中清新独特的盖碗舞,体现了茶的民俗唯美。下茶、施茶与讲茶中戏剧性的表演形式体现了茶的民族精髓,使得整台演出淋漓尽致。2008年5月15日,《中国茶谣》在杭州大剧院进行了专场试演,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第18届会议的几百位各国人士观看了这具东方魅力的的演出。2008年5月28日,《中国茶谣》舞动在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浙江湖州首届陆羽茶文化节的舞台上。2009年12月27日,《中国茶谣》(正式版),在浙江农林大学影剧院进行首次校内公开演出。80分钟的时间里,我校茶文化学院和艺术团梵风剧社的200多名师生演绎了舞台魅力非凡的《中国茶谣》,表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给在座的每一位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的听觉享受。同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浙江省文化部门的领导与学校师生一起观看了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茶谣》的舞台呈现,从创作到排练,200多名师生都伞身心投入其中,点点滴滴,教师乐教,学生乐学,那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和悠扬的歌声似乎仍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这歌声不仅唱出了大学生明朗、清新和欢快的青年时代,也表达了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是学生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一次高水准的展示。
一、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多元拓展,形成特色
学校根据实际,理清思路,寻求突破,进行艺术特色项目的选择和拓展。一方面,艺术是需要土壤的,艺术教育更需要浸润和熏染,恰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艺术特色项目的开掘和选择,也需要接地气。
另一方面,小学生处在兴趣发展的培养期,这样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艺术项目的喜好存在不稳定性,故对于艺术项目学习的选择也就呈现多样化和游移化。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艺术项目的设立时,必须着眼于学生特点,呈现项目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因此,学校确定了充分挖掘香山地域文化资源,多元拓展,形成特色的思路。
学校虽处于城乡偏远地带,但与“中国核雕第一村”舟山村及书画之乡郁舍、蒋敦村毗邻,而以“香山工匠”为代表的香山工艺则体现着精巧、独到的苏州传统文化特质。经过反复论证,学校选准核雕和书画项目,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向歌舞和乐器方面拓展,从而形成了在香山工艺文化引领下的核雕、书画、乐器、歌舞四大校园文化建设板块。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个既体现苏州传统文化核心精神,又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化艺术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乃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利用校内外专家资源,规划课程,创新方式
1.课程规划特色化
借助区教育局校外专家助推课程改革项目组成员单位的平台,学校先后邀请崔允都、杨九俊两位课程理论专家作指导。充分利用专家、项目单位资源,助推学校整体课程改革,遵循课程规划“分层、分类、选修、必修”的基本原则,在创新艺术课程校本化方式的同时,整合、聚合、融合社会各类相关资源,开发、形成学校艺术教育类特色化校本课程,以促进学生艺术特长的形成,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其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经过半年的调研、统筹、论证、修改,学校课程规划方案七易其稿,在艺术教育课程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拓展类”和“香山工艺类”校本艺术课程的规划。
课程校本化实施主要在国家艺术课程落实的过程中,根据学校、学生实际,加强艺术欣赏、艺术分析等内容的教学。校本“艺术拓展类”课程属学生选修课程,包含书法、舞蹈、合唱、器乐、水墨画等各项内容,校本“香山工艺类”课程也列为学生选修课程,主要包括核雕、刺绣、编织等香山手工艺内容。课程规划特色化的顶层设计,既使学校艺术教育融汇、盘活了区域资源,也使地域化、特色化艺术教育的实施得到了根本保证。
2.师资建设开放化
特色化艺术课程的落实,师资是关键。如何保证艺术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学校的举措是创新师资建设方式。
一是书法课程的教学。学校首先有效利用书法家李超老师的个人资源,在校内建立李超书法教育工作室。在此基础上,通过启动“书法名家进校园”项目,聘任郁舍、蒋墩村等5位本土书法家为书法课程特聘教师,并与吴中区书法家协会合作,建立区书法家协会传统书法教育基地。“校内+校外”的课程师资聚集方式,增强了师资的专业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使书法课程教学有序、有效地开展起来。
二是核雕工艺“道器相融”。学校凭借地域文化传承、学生资源背景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了核雕课程。在校内没有此课程师资的情况下,学校先后邀请核雕大师周建明、须培金、李晓青定期来校上课,聘请核雕工艺大师为学校核雕课程高级教师,建立核雕传习所(专用教室)和核雕大师工作室。高水平的师资,固定的学习场所,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师资建设开放化的举措,使德才兼备的书画家、雕刻艺术家以及歌舞器乐指导家进入校园,使课程教学师资力量由弱转强,校内、校外师资合作互动、共同发展。
三、精心培育社团活动资源,丰富内容,发展特长
艺术教育是一项长久的事业,课程是主渠道,活动是载体,更是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个性特长培养和才华展示的舞台。因此,精心培育社团活动资源,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艺术活动中,至少拥有一种艺术兴趣或特长,借以培养美的品德,塑造美的形象,形成美的气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应然之举。
学校一方面根据艺术课程开发的情况,建立相应的学生社团,如作为“香山工艺类”课程的延伸,学校成立核雕、书画、刺绣、编织、裱画等学生社团,课内、课外的联结和延伸,促进了学生特长的形成;另一方面,学校又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挖掘、整合资源,先后组建了合唱、舞蹈、二胡、吉他、葫芦丝、竹笛、古筝、评弹等拓展性、发展性兴趣社团,使学生兴趣得以持久发展,并形成个性发展。
社团活动资源的培育、集聚,尽可能地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切的艺术教育平台;更多的艺术学习选择空间,为学生形成艺术特长提供了稳定、持久、专业的辅导和练习平台;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资源,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艺术熏陶的氛围,分享到艺术教育的快乐。
关键词:音美器材;校本课程;多媒体
随着社会、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创建教育强县活动的开展,社会各界对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也高度关注,政府对农村薄弱学校的音美器材也加大了投资。如何才能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让农村学校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拥有自己的艺术特色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事艺术教育组织管理工作五年,走访和调研了全县44所小学、19个教学点、12所初中、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深入了解了农村学校的基础设备、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等,我尤其关注艺术教育这一领域,并且和艺术教师进行了沟通和探讨,得出以下一些体会。
一、对音美器材的充分利用
政府在2011―2013年对农村薄弱学校进行了各种仪器、器材的补充,尤其是艺术方面,现在,农村学校已经拥有了和城市学校相差不大的各种艺术器材,甚至配有专用教室,所以,对这些器材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培训
近几年,我们组织专人去省城进行了各种艺术器材的培训,并且在全县范围进行了二级培训,让农村教师掌握了如何使用新配备的艺术器材。
2.才艺大比拼
在学习掌握如何使用器材的基础上,我们分组进行了各种器材的才艺大比拼,比如:音乐科目中葫芦丝一组,电钢琴一组……美术科目中版画一组、国画一组……并分设奖项,极大地提高了艺术教师的积极性。
3.运用于教学实践
艺术教师根据已有的知识技能,运用不同的器材和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互动学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不同器材的使用方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孩子们更有信心和激情去创造和学习。
二、以不同方式推动课外艺术教育的发展
1.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促进课外艺术教育的发展
校本课程是课外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内艺术教育的有力补充。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的艺术水平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使艺术教育内容更灵活,学生更有选择空间,更利于发挥教师的特长和民间艺人的艺术专长,使课外艺术教育得到深入和可持续的发展。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可根据需要增加艺术教育的内容,如器乐、舞蹈、健美操、布贴、剪纸等,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丰富艺术教育的形式,变集中的课堂学习为分散的、自由的、开放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己学、自己做、自己演来体会艺术的美妙,感受艺术的丰富内涵。学校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这个载体,发挥本校教师的艺术优势,开发有本校特色的乡土艺术教材。比如我们有的农村学校结合本乡实际开发了自己的乡土教材,有民间剪纸、雕刻、五谷画粘贴等。
2.充分发挥教师特长,促进课外艺术教育的发展
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需要具备相当艺术水平的教师来担任。在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教师的合理分配,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发挥其特长,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在分配工作时,尽量考虑教师之间艺术的互补,以便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合作互助,更好地提高课外艺术教育的质量。
3.举办各类活动,推动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为推动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节日,如元旦、五四青年节、六一、国庆节等,举办书画展、文艺展演等,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这样开展特色艺术教育活动,能激活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艺术灵感、艺术细胞,使广大教师投身于艺术教育的海洋中。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音乐和美术都是一门艺术,应当给人以美感,让人在美的熏陶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而不是强制性的。
比如音乐课上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化为视、听、唱的形式,向学生生动而立体地展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全方位地对所学的内容有所了解。比如进行节奏教学,先出示堂鼓图片及堂鼓声:咚咚咚咚,让学生听出并模仿出八分节奏,然后点击出示×× ××的节奏;接着出示喇叭图片及喇叭声:哒哒哒哒哒哒,让学生听出并模仿出后十六分节奏,然后点击出示××× ×××的节奏示;再出示铃铛图片及铃铛声:丁零丁零丁零丁零……以此类推,完成节奏教学及听写节奏的练习。当堂鼓、喇叭、小鸟、小狗等图片和声音出现的时候,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的举手投足,而老师只需轻松驾驭训练过程,移动鼠标,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即可。这样的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容量大、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总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转变实践方式,获得新的教学经验,尤其是在农村,我们有必要拓展艺术教育,开展行之有效的特色艺术教育。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材绝大多数都选用的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是供在校大学生使用的一整套有关艺术鉴赏及审美的教材,内容涉及到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戏曲等多个领域。该系列丛书内容丰富多彩,设计科学合理,能够较好地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但是,受篇幅所限,该系列丛书中更多地是介绍艺术发展历程,其中选取的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的种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而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却只是一语带过,有的甚至只字未提。这使得大学生无处接受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也无法了解、认识和学习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内容。
要改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高校应该在教育意识上充分认识到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的价值。一般而言,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有利于增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地方特色,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其就读的高校的地域文化特点,也有利于高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得到充分地传播。第二,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有利于丰富我国艺术教育体系的内容,有利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得到发展和传承。
那么,高校应该如何改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不足之处,又该采取何种方式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来补充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呢?笔者对此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高校应为实现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补充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的目标配备相关师资
目前,在高校担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为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接受过正统的艺术教育,拥有艺术专业的高学历,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地点和传授教授的地点很难得到最终的统一,有许多教师都会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其所就读的高校。而他们所接受的正统教育中也并不一定包括其工作所在地的地方艺术。因此,若要实现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补充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的目标,高校就应该为此配备相关教师,如,聘请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性艺术团体中具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的专家、资深演员、当地的知名艺人来学校为学生做短期培训,通过开办主题讲座的形式来丰富当前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所缺失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的内容。这一形式一方面有效地缓解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师资数量有限和学生日益增加的对艺术教育课程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高校所面临的人事编制有限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该方式既能够让学生接受到十分地道的地方性艺术的熏陶,也能够让各高校所在地的地方艺术得到有效传播,拓展了其传承空间。
二、高校应为学生接受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搭建平台
一般而言,学生在就读的高校中需要生活,学习的时间为四到七年,甚至更长,应该说在其学习的本专业的课余时间,他们是有着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亲身了解和接受高校所在地的具有地方性特色艺术教育的。因此,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接触和接受到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高校应该集思广益,积极地为学生们创造学习环境,提供实践机会,搭建交流平台,对此,置身象牙塔的高校管理者可以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的举措。所谓“请进来”即:在校内与校外之间搭建地方艺术文化的交流平台。高校可以定期邀请地方艺术团体来学校开展地方艺术展演或地方艺术作品的展览等活动,为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民间艺术创造机会,使其能够将平面的书本知识和立体的艺术视觉、听觉效果紧密联系起来,能够真正感悟到地方艺术的独特魅力。
所谓“走出去”即:为学生搭建展示其自身对地方性艺术学习成果的平台。因为艺术教育工作是一项与艺术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工作,无论书本上的文字多么流畅,无论教师口头表述的语言多么精彩,也无论教学课件的内容多么丰富,都无法替代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和亲身参与的学习过程。学生也只有亲手制作民间雕塑,亲自学习演唱民歌,亲临其境,才能真正体验到地方艺术的高妙之处,才能够将此作为其一生的珍贵记忆保存、传颂,而具有地方性特色的艺术才有可能得以传承。因此,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到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创作活动和艺术演出活动之中,以此提高其学习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的兴趣。
综上所述,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中完善该项内容将有利于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高校)研究课题《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如何彰显地方特色》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CG375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王庆华、 刘振球,实践、兼容与参与——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创新思考,[J],艺海,2010(1).
3、蔡岳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反思与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2).
4、杨俊梅,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8).
传统高校教育存在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相脱节的问题。书刻教学团队经过多年分析、研究和实践,对革新固有教育模式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归纳为“两结合、两渗透、三阶段”。“两结合”即基础课与专业课相结合、专业课与创作课相结合;“两渗透”即人文素质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互渗透,专业课程与实践创新相互渗透;“三阶段”即基础课阶段、专业课阶段与实践创作阶段。在长期探索中,书刻团队加强了基础学习、专业学习与实践创作三者之间的联系,在专业和实践创作课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践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传统灌输式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书刻艺术教育将学习知识与学以致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学习、研究、应用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教师与学生都是设计者,不同的是教师只起促进、指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才是真正的实践操作者。教师与学生同时承担设计作品的任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依赖性强的问题,促进学生运用自身所学技能及积累的专业知识独立进行书刻创作,挖掘其新思想、新创意的潜能。在整个书刻创作过程中,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学习,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与创作课程的衔接和延续,使基础课阶段、专业课阶段与实践创作阶段有机联系,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彼此互为依托。
二、建设书刻第二课堂,拓展学习空间
第二课堂活动在书刻艺术教育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常的课堂教学受时间、地点、空间等条件制约,具有一定局限性,更多的设想、实践无法在正常课堂中实施,第二课堂恰好能弥补这一不足,使学生的学习场所得以拓展。美术与设计学院加强建设书刻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固定的学习场所,即书刻创作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在书刻创作室组织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努力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素质、专业创新能力、综合社会实践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及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组织读书会
教师是读书会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学生是参与者。读书会主要围绕书法、书刻、构成、设计、色彩等门类的图书展开学习。读书会活动一般每两周一次,每次读书会的主题都具有一定针对性。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与书刻艺术相关的知识,分析、研究各类书刻作品,从作品的内容选取、构成情况及色彩运用等方面解析经典书刻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散思维,各抒己见,一方面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书刻艺术的认识;另一方面,积累创作素材,丰富创作思路。
(二)技法训练与自主创作相结合
在书刻第二课堂中,技法训练包括书法技法训练与刻字技法训练。书法是书刻创作之源。在书写文字的基础上,书刻利用不同材质、工具开展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书稿创作是书刻创作的第一步,体现创作者的书法艺术水准与功力,书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书刻作品的效果。因此,书法技法的训练与刻字技法训练同等重要。在书刻第二课堂中,开设“书法讲座”活动,指导学生熟练掌握一种书体,并能运用此种书体进行创作,略涉其他书体。开展这一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书写自信心,还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与书法技法训练同步的是书刻技法训练,强化技法训练是提高刻字水平的根本途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熟悉书刻工具的使用,不同刀法的运用及肌理效果的处理方法等。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充分训练,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能力有实质性提高。在技法训练得到强化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创作阶段。自主创作侧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自主创作有较大发挥空间,没有固定的书刻内容与形式,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全过程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书刻创作室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作条件和经费,为创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自主创作能够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兴趣,做到学以致用,在每一次创作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因此,技法训练与自主创作的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对书刻艺术的认识更直观、理解更深入。
(三)举办竞赛、展览等活动
关 键 词:创建 特色 设计艺术 教育体系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教育与社会市场的逐步放开,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极大地激发了高校办学的活力和市场主动性。再加上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对艺术专业人才的迅猛需求,一些综合大学设置艺术类专业如雨后春笋。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我国的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对艺术设计专业的专门人才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也正在积极地顺应市场的发展,除了各高等艺术专业院校外,全国各综合院校也都在积极加入到培养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的行列。据初步统计:我国目前共有设立设计专业(包括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的高校(含高职高专)已达上千所,每年招生人数已达数十万人,设计类专业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至今为止,与计算机专业的增幅差不多,而新增的艺术设计专业又占据大多数。如果从数字上看,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纷纷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一时间,艺术设计成为国内的最热门专业之一。
由于社会需求十分旺盛,而且艺术类招生的文化课门槛偏低,于是除了有专业特长的学生,还吸引了一些文化课过不了高考关的学生报考。家长们也十分看好设计专业方向,希望孩子能学到一技之长,将来立足社会。于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报名是越来越热,招生人数也不断增加,所以在未来同期毕业的学生中,设计专业的学生最多。这给未来带来潜在的就业风险,专业出口的拥挤是不可避免的。
我国的设计教育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不仅是生源和师资的素质亟待提高,还有教学设施或教学体系,至今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现代艺术设计,还拿不出一个自己满意、社会满意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反映到教育实践中,就是艺术设计教学的无序,师资队伍的不完整,教材取用的随意,教学方法的陈旧,招生制度的落后。这种状况,令人或者说令社会、市场、业内不能满意。社会、市场不满意,主要是人才数量和质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业内不满意,最核心的就是没有一个基本可以成为指导思想的设计教育理论,教育的方向无法清晰透彻,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设计教学实践的需要。
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现状是:1.缺乏实际工作能力。一些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不受欢迎,设计能力不足,更谈不上工作经验,这与其学校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纸上谈兵、闭门造车)有很大关系。2.缺少实际动手制作能力。实际动手制作是手的训练,也是脑的训练、组织能力的训练、完整的逻辑思维方法的训练。这些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脑的训练就是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交错,对自然的洞察力、理解力、形象的记忆力、想象力、把想象变为现实的设计能力的训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校,手的训练从大到小,脑的训练从小到大,二者的关系是锥行互套。重视得好的就供不应求,重视得不好的,那就是供过于求。现在大部分学校不太重视这个东西,所以造成与学生将来要去的那个企业,那个市场、那个地方的文化融合度不够。学生因受教学校的不同,专业水平、职业素质、工作能力等等,有着极大的差异。
总之,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内涵和素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艺术设计教育的内涵、方法、专业设置及构架正在寻找适合市场需求与时代同步的新途径和新方向。
二、探讨创建具有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一)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
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是整体专业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形成科学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社会认知程度的关键性环节。它在培养应用性人才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
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是加强教学的重要举措。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应该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合作基地,或建设专业教室(实训中心)、教学工厂,意义是:1.可以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教学促进能力的提高,能够使学生毕业后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2.加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通过这个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学生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尽量结合实际,真题真做。在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3.安排学生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通过专业实践,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在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实践中及时补充来自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学生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的生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创造了条件,使艺术教育向综合性素质教育迈进成为可能。
(二)理论和实践互为依托能力的培养
理论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实践课程内容的基础。
在理论教学目标上实行:1.以开发思维为主,教学内容开放活跃、跳跃度大,重在学习设计思维方法和创新知识和能力;2.以科学性和市场结合为主,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内容上确立以课题为主的、理论和实践互为依托能力的培养,先设置小而多的课题,重在思维的训练与创新;后设置较大课题,重在挖掘设计的宽度和深度。理论教学的内容决定课程教学内容的走向,我们应本着开放性、实践性的原则,结合教学实践,使理论教学反映出艺术设计前沿的最新信息,体现出知识系统、科学、信息量大的特色。就设计类专业而言,脱离理论的实践,或脱离实践的理论都是荒谬的。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专业本身的这一特质,决定了其理论和实践互为依托的关系。设计的理论,无一不是和具体的专业设计相联系,不懂具体的设计,其所谓的理论只能是夸夸其谈。学生只在课堂上学,其知识是不全面的,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实践环节的合理安排,使之与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要对设计的生产、设计的市场做调查比较。其次是联系实习单位,锻炼学生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和社交能力。再次是为走上设计岗位前进行最后一次总结性实践活动——毕业设计既检验学习成果,又为走上设计岗位做思想准备。
转贴于 (三)重视合作操作能力的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比较繁琐,不如课堂教学系统、易把握,这更需要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的每一个人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具体人员采用相应方法和手段,以达到计划中的教学目的。教学管理部门应对实践教学有明确规定,要列入教学计划,要重视合作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把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化,才能从根本上重视合作操作能力的培养。由此,笔者联想到国外设计教育中较为常见的课题式教学方式,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设计课题和课题执行过程中,担任着主持人的角色;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形式共同围绕课题要求,并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与个性特点,分工负责,遇到问题集体研究讨论,教师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适当进行环节把握,使学生在模拟的或实际的课题运作过程中,在市场调研、设计定位、创意、表现以及相关材料和工艺的可行性研究中,全面了解设计项目实施运作的一般规律和自己在项目中的角色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学习与同伴合作、研讨,与他人沟通交流,为达成设计任务目标而控制环节的综合能力,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于一个课题的运作实践中去。设计一般不是个人所能完成的,而是多专业合作的结果。因此,合作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教学环节来抓。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实现不同专业的合作尚有一定难度,同专业的合作则是可能的。
三、建设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提高教师业务素质,适应时代转变
艺术设计学科的特点是发展变化快,呈现日新月异的特征,需要教师有与国内外学科前沿接轨的能力。所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绝不仅仅是提高学历程度,而是要花大力气提升他们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定期外出培训学习,让教师接触到最新的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内地的艺术设计学校更要注重这一点。当今社会,信息的增长和更新的速度比以往要快,教师已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有些在迅速地过时;应对这种纷繁的局势,教师要及时转换教师角色,从传递者,转向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形成一个平等交流的气氛,在教学内容的组合上要创新,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有创新性。设计艺术教学是艺术教师教学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确认,有了教学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探索性、教学风格的个体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才能激活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才能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和增进学生的精神生活。否则教师上课就容易成为念教案,念教材,而不是教学生。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综合业务能力
21世纪将把全面开发人的创新潜能作为教育的主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释放个人特有的创新潜能,首先要涌现大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面向未来的教师应当成为新课程教学的研究者、开拓者,教师要不断地开放自己的知识结构,吸纳更多相关学科的知识,以适应课程综合发展的需要。设计艺术教师应具备以下能力:1.教学能力。能独立承担和完成本职工作,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组织与管理能力,能较好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具有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能力;并能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2.教研能力。对本学科、本专业有系统,坚实的理论知识,掌握本门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本门学科有较深的研究和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能撰写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其研究成果能指导专业建设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3.实践能力。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教学促进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能够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学生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工艺能力、设计能力和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能力;具有胜任专业工作的能力,并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具有工艺实验及创新能力。
(三)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加强传授设计能力的培养
1.注重启发和引导,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所谓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等。多媒体的教学是令人瞩目的一项高科技,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影响着传统设计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而且发展成设计的行业和学科。在教学手段改革上,注重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2.加强设计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整体课程教学中应该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解决学生学习的难点,并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和条件;让学生在观察实物过程和动手中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利用课外答疑时间定期为学生播放有关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开阔学生思路的电教片, 这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注重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创建能增长学生实践知识的直观教学基地,增强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局限于验证理论和掌握操作技术的课程实验,开发能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新实验,综合培养对学生的实验思想、方案、技术、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性;设计和建设在内容上贯通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学生综合与创新设计训练主线。
参考文献:
[1]凌澜.中国高等院校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中国免费. 2006.12.
1 系列包装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
系列包b设计是高职艺术设计相关专业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系列包装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商品种类极具增加、社会审美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品牌认知层度提升的基础上产生并且发展起来的。一件商品,从生产一直到到达消费者手中,物理是生产、流通、还是销售都离不开良好有效的包装设计,因此,系列包装的产生和发展是具有一定必然性的。市场、企业、消费者、产品的综合作用产生的强大的推动力,使其成为树立企业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促进销售的重要广告手段。也因此在传统意义上的包装设计范畴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地位,成为目前包装设计中备受青睐的设计形式。系列包装产生于市场,发展于实践,最明显的特色就是实用性,这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着重强调人才培养实用性的高职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教育中,加强系列包装设计的学习和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完善艺术设计专业技能水平是极其有帮助的。
2 内蒙古地方特色产品的系列包装设计
2.1 地方特色元素在系列包装中的表现
蒙古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马背上的文化不断的繁衍发展,呈现出今天的繁荣并且富有自身独特魅力。在其传统文化当中,蒙古族文字和图案在设计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尤其的传统图案,除了具备自身的艺术审美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进化,具备了良好的适宜性、群体性和包容性,为其推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系列包装主要就是强调相同品牌,或同一商品系列中不同商品的包装设计的系列性,这个系列性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表达和体现。系列性的包装设计由于其在设计方面采用了较为统一的设计表现,如相同的设计元素、类似的构图、同系列的造型设计等。与此同时,在后期的加工制作方面如印刷、印后加工等都较为节省资源和时间。从平面设计表现方面来讲,可以使用相同或者类似的主体图形、辅图形、文字的创意设计或是色调上的统一等。而这些可使用的设计元素,在内蒙古地域文化的背景下,自然是十分丰富的,它们来自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到服饰用品、大到节日民俗,处处都蕴含着可供开发利用的民族特色设计元素;另外,也可从构图上进行统一处理,对系列性进行表现;还可以采用内蒙古地方特色造型对包装的造型设计进行创作来取得统一的系列感。
2.2 地方特色产品的品牌效应与系列包装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地方特色旅游的发展,促使民族地区特色产品市场不断膨胀,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大量的涌现。品牌的概念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做好包装到品牌的整合设计是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关键。没有这样的整合概念,没有品牌作为系列包装设计的核心,那么做出的设计将是凌乱无序的,因此同意的色调、设计风格、甚至的图案形象等,都非常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传播力,而谢谢恰恰来自于产品的品牌效应。绝大多数产品无论从产品本身的特性还是包装设计上,存在的差异并不大,这就使得消费者在产生购买行为时,很难做出判断。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使品牌成为了消费者选择并购买产品时起主导作用的关注因素。因此,要想在如此繁多的竞争者中占有一席之地,品牌形象的传达和树立值得重视。而系列包装其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从商品陈列上来讲,同类商品的系列化包装在上架陈列时会形成一种“气势”,展示出的时统一的美感,效果强烈,并且容易识别和记忆,可以带来新鲜感。因此,对于蒙古族地方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的研究,使其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在市场中利用民族文化建立良好独特的产品形象。既可以显示出民族特色产品的特点和品质,更能使消费者容易辨别。
3 内蒙古地方性特色文化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仍然存在民族职业教育不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立足于内蒙古地区的地方性文化开展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结合区域经济情况,可以是使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更具方向性和针对性。市场对设计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显示,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对于高等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艺术设计方面显得尤为明显。随着近几年内蒙古地区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对文化品味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于广告等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市场对于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尤其是广告设计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标准变得更高,向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倾斜。
就总体而言,内蒙古地方特色产品的包装设计与产品的市场营销有较大的关联性,并且市场和消费者对包装系列性的需求也越来越专业化。可以说系列化的包装是包装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具有蒙古族地方特色的产品系列包装设计将会成为增强产品竞争力的有利武器。在高职的艺术设计教育中系列包装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加强系列包装设计的学习和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完善艺术设计专业技能水平将会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曾沁岚,沈卓娅.包装设计实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2] 张曼娟,蒙古族传统图案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J].美术大观,2009(10).
[3] 李立君,于洋.包装设计[M].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