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

时间:2023-09-20 16:08:36

导语:在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

第1篇

关键词:工程招标;监管;对策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has been improved gradually, and the past some of the practice of the bidding syste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reform of old bidding system of bidding and unreasonable contract form, make engineering contract awarding more perfect, more public bidding shows the openness, fairness, impartiality, honesty and credit principle, put an end to corruption, and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public bidding system began gradually to mature and were widely used.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tende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s well as to the bidding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engineering bidding; Supervis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招标在建设业中的作用

建设工程招标制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建筑业迅速发展,建设管理体制步入改革后开始实行的,是一项能够充分体现工程承发包交易行为公开、公平、提高 工程质量、发挥投资效益、防止腐败和不正当竞争等方面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为建筑企业深化改革,挖掘内部潜力,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良好契机,尤其是在政府对建筑业发 展的宏观调控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招投标制的推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进一步说其既是宏观经济的决策者,又是微观经济的直接经营者,包揽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部事务。政府成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唯一主体,企业及其它经济组织只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一切要按政府计划行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作为生产者的企业,成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体。在新旧两种体制中,政府的职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职能必须从行政指令转变为宏观调控。目前,建筑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表现比较突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 须充分发挥其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尽快扭转被动局面。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的手段很多,可以通过减免税收、增加信贷资金、减少信贷利息等经济杠杆来进行调控,也可以采取严格企业资审、控制总量平衡、强化行业管理等行政手段进行调控。推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制,主要解决工程由谁来承揽的问题,关系到每个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招投标政策调整实现对建筑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这种调控与经济调控都属于间接调控手段,比起直接调控手段的行政干预要高明得多,它是利用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自我调解的良性运行机制,必将对整个建筑业的协调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奖优罚劣的招投标运作机制。

1.2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是招投标的原则,而“择优”则是招投标的最终目的。就某一项工程招标来说,只要我们坚持了上述原则,那么中标者必定是众多投标企业中最优秀的。因此,推行招标制度,必将实现对建筑企业的优胜劣汰。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是一项科学性、规范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每一具体环节都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切身利益,特别是投标单位选择、评标的分办法这两个环节,只要政策稍有调整,就可能影响到中标结果。 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招投标原则,尤其要把“择优”这一宗旨贯穿招投标过程的始终, 这样才能实现建筑企业的优胜劣汰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招投标制的大力推行。

1.3促进了建筑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目前,企业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多少还残留着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个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运营机构还同有完全形成,这在无形中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从我市情况看,国有大中型企业施工量仅达到其施工能力的40%左右,个别国有企业活源仅达到10~20%左右,企业面临着管理体制陈旧、施工任务少、资金短缺、 周转不灵等一系列难题,再加上离退休职工的工资、劳保又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历史包袱。 建筑企业的增多,市场竞争的激烈,这些都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招标投标制的全 面推行,从根本上净化了建筑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给国有大、中型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 机遇,同时也向他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招投标过程中,虽然政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参 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机会,同等条件下也力求保护国有大、中型企业,但竞争的激烈和业主要 求严格,甚至苛刻,仍然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就客观上要求国有企业,不但要看外部为他们市场竞争提供了如何优越的条件,更要看到自身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困境,迅速转变观念,深化企业内部的体制改革,重新调整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变管理型为经营型, 走集团化、集优组合的道路,在企业内部,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树立责任感、紧迫感和危 机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精湛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机构设备去迎接市场的挑战。

二、对建筑工程招标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我国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行业还比较年轻,经验还不够、还不够成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为此我有几方面的建议:

2.1依法加强监管

加大法制建设力度,抓紧修订与完善相关的工程招投标法律法规。进一步协调理顺招投标管理体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监管制约机制,尽快出台建设工程招投标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及诚实信用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信息、投标单位报名、资格 审查、招标文件备案以及开标、评标、定标等环节,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则和实施 细则,切实维护市场各方主体的权益,促进我国招标投标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第2篇

关键词:设计阶段; 监理; 工程设计; 设计质量

Abstract: the desig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stage is th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of the proposed constructi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s for a full arrangement arrangement. It is the main basis of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is one of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engineering design phase is subject to supervision necessity, and then analyzes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construction process middling design problems, finally the produce are the cause of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ersonal point of view, for peer for reference.

Keywords: design stage; Supervision; Engineering design; Design quality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工程设计在一个工程的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和使用,也对工程发挥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在施工监理过程中发现, 目前工程设计质量并不理想, 施工图纸中的错误比较普遍。不管是高层建筑还是多层建筑, 也不管是大型甲级设计单位还是一般设计单位出的图纸, 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和错误。工程监理是借鉴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 促进我国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高, 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的重要措施。工程建设监理是受项目法人委托, 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前期、设计、施工等全过程进行监督, 确保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但由于我国监理工作起步晚, 目前多数工程仅限于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对工程建设前期、设计阶段开展监理的项目很少, 这是不完善的。而国际上许多国家, 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工程建设监理有一套完整的、比较成熟的经验, 有一批名牌企业和一支人才队伍。而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这就要求我国的监理公司发展壮大, 尽快建立和形成一批名牌企业, 建立一支人才队伍。同时也要求我国尽快开展设计监理业务, 逐步完善监理制度, 与国际惯例接轨, 形成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的建设监理制度。

一、对工程设计阶段实行监理的必要性分析

建设单位( 业主) 技术人员少, 专业不配套或无技术人员。而监理单位是高智能的群体,技术人员较集中, 且水平较高, 专业人员配套, 能弥补建设单位专业的不足, 对工程设计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建设单位也不因搞一个项目而要配备多名技术人员。而把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委托给监理单位, 既节省费用, 又节省了人员安置上的麻烦。监理单位可以代替业主, 做好建设前期论证工作, 为设计单位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协助建设单位做好设计招标工作, 以招标方式引入竞争机制, 择优确定设计单位, 委托设计任务。在设计单位做方案时, 业主要求设计单位做多种方案, 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选择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优化方案进行设计。协助设计单位做好技术经济分析, 也即是算着画而不是画了算 。设计产品既要体现经济、适用、美观, 又要安全可靠, 以免因工程造价大大超支而中途停工或砍掉一些分项, 从而降低标准, 既影响整体效果, 又降低了使用价值和投资效益。控制工程投资的关键在设计阶段, 协助设计单位精心设计, 选择一种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优化方案, 可以大大节省投资。设计监理可以使设计与施工有机结合起来, 使工程设计更有利于施工, 加快施工进度。为了控制设计质量, 国家主管部门制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规定, 对工程设计成果进行审查和监督管理。但这种审查是设计文件完成之后, 在工程施工之前进行的, 对设计来说是一种事后控制, 有些问题难以解决, 有些设计图纸根本不送审就施工。而设计监理是跟踪设计动态全过程运行的, 对整个过程中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目标进行有效控制, 既能贯彻业主的意图, 又能跟踪设计, 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问题。

二、监理项目中碰到的设计问题分析

1、图纸的设计深度和完整性不够, 错、漏、碰、缺 问题普遍存在, 有的图纸难以施工, 无法做施工预算, 尚未开工就要进行设计修改和补充设计。

2、不做方案比较分析, 设计保守、简单, 肥柱、胖梁 。提高工程造价, 造成浪费, 或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 存在不安全隐患。

3、无批文、无规划、无计划就进行施工图设计, 不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

4、数万平米的住宅小区或高层建筑不做初步设计, 直接出施工图。

5、在前期调查论证不充分, 设计依据不足, 基础资料不准的情况下就着手设计, 边设计边修改。

三、出现以上问题的因素分析

1、建设单位( 业主) 利用设计市场化为 买方市场 , 压低设计费, 或设计单位为了竞争, 盲目压价。设计单位为了防止亏损, 只得粗放作业来降低设计成本。

2、现行的设计收费是按面积或工程造价的比例来收取, 跟投资的节约和设计质量的优劣无关。优化了设计方案, 节省了投资, 反而可能减少设计费。因此, 设计人员对优化设计的积极性不高。

3、有些业主为了节省设计费, 委托资质等级较低的设计单位跨级设计。有些设计单位越级承揽设计任务, 或转卖资质、出卖图签等, 设计质量难以保证。

4、有些工程, 因种种原因, 建设前期工作时间较长, 一经批准就急于开工, 致使委托设计时间不够。有些设计单位, 同时接受设计任务过多, 又不愿放弃, 难以及时提供设计图纸, 造成边设计边施工。

5、一些小的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 无证挂靠, 或业余设计, 个体设计。

6、有些设计人员不执行国家的规范和强制性标准。

7、 建设单位( 业主) 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不规范或不及时, 设计单位收集资料不充分等, 造成设计不完整, 设计错误或拖延设计进度。

8、有些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合伙, 借口无法施工, 变更设计, 造成投资增加。或降低安全系数, 留下隐患。

9、技术与经济分离, 设计人员注重安全、进度 , 对工程造价考虑较少, 常以提高混凝土标号, 增加钢筋用量, 加大安全系数等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而概预算人员只是从概预算角度照图计算, 而不管设计如何, 不是以工程造价来控制和约束设计, 工程造价高了还可以多收设计费。

10、设计人员不熟悉施工, 有的设计难以施工, 施工单位提出修改建议, 造成边施工边修改。

11、套用定型设计, 引用计算机软件是常用的方法, 但易发生漏项和引用错误,内部审核不易发现。

12、业主的随意改变或因人而异, 常对设计提出一些变更要求, 使设计返工不已。监理的工程项目, 主要是中小型项目, 大部分工程仅委托施工阶段监理, 在组织施工图会审, 技术交底时, 发现设计图纸上问题较多, 错、漏、碰、缺 问题普遍存在, 有的施工图无法编制施工图预算, 有的甚至难以施工。至于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就更难讲了。如果监理单位过问这类似乎已超出了监理工作委托的业务范围。如在设计阶段进行监理, 和设计单位共同协商探讨, 进行方案论证分析, 选择一个优化的建筑结构方案, 设计单位也较为乐意接收, 同时也避免了设计返工浪费。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策略

工程建设质量是建筑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通过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举措,落实各项管理政策,建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是工程建设相关部门需要重点做好的工作。质量发展是兴国之本,强国之道,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也是相关企业发展之本、兴盛之道。重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是工程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提升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分析

优质的工程建设质量指的是建筑工程能够根据相关标准规定或者是合同约定要求进行建设,所建设的工程具有安全使用功能,耐久性能,环保性能等特点,工程具有坚固、耐用、经济、实用强等性能,能够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业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工程建设质量整体水平也得到提升。尤其是随着工程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工程质量总体水平目前得到有效的提升,工程质量事故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工程结构和安全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工程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工程建设的质量还不能够完全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现实要求,工程建设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期盼,工程质量改进问题依然应该成为相关单位和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性,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工程建设质量,这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人们的长治久安的问题。具体而言,提升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升工程质量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

工程质量问题关乎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问题,是工程建设中,需要重点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虽然较之前得到明显的提升,但依然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各种报道中,有很多关于工程质量事故的报告,工程由于质量问题造成了坍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工程事故问题还是时有发生的。工程质量如果得不到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人们的合法权益就很难得到保障。工程质量的改善,需要依托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需要依托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我们要能够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能够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提升工程质量水平,有效消除事故隐患,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当下需要重点做好的工作。

(二)提升工程质量是实现质量强国的需要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国家完善发展。国家的发展要以质量取胜,这里的质量就包括工程的质量。建设工程质量搞好了,提高了,国家才能走向繁荣昌盛,建筑工程质量提升了,才能使国家改善民生的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才能促进经济结构的有效转型,促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提升工程质量是增加国家综合实力,实现中国民族伟大振兴的发展之路。我们都知道,国家的发展,需要依托一些大项工程的建设,人们的富裕安康,需要依托小型工程的建设。工程质量在强国富民中发挥的作用是极大的。如果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将劳民伤财,对国家,对百姓都将造成巨大的创伤。工程质量问题,关系到国家发展与强盛,相关各方要能够把促发展的立足点放在提升质量上来,提升到增长效益上来,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决定效益的价值认识。通过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完善监督管理体系,真正把工程质量搞上去,以促进国家社会的繁荣发展。

(三)提升工程质量是推进城镇化发展需要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搞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必须要能够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时刻抓好质量主题不放松,才能保障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能单纯追求城镇化数量规模的增加,更需要追求城镇化的质量与水平,要通过提升工程质量,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工程呈现出点多、面广、量大、线长、周期短的建设特点,这种建设特点,决定了必定会有很多难度工程的出现,这对的工程技术要求很高,对施工工艺要求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工程质量风险和隐患就会增加。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迫切需要研究工程建设质量提升要素,迫切需要完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能够创新质量管理机制与体系,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工程的质量。这样,才能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完善发展。

(四)提升工程质量是促进建筑行业完善发展的需要

工程质量的提升,需要依托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完善与落实,通过完善的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效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才能有效促进工程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工程建设行业而言,如果建筑质量不理想,行业发展就失去了动力。目前,建筑市场主体多元化,建筑行业市场行为还不规范,尤其是在一些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建筑企业单位会通过压缩工期,虚假招投标、违法分包,偷工减料等方式实现经济利益。这就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也导致整个建筑行业中乱象丛生,严重影响到这个行业的完善发展。因此,规范建筑行业市场秩序,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大惩处力度,有效制止违法乱纪建设劣质工程的行为,是确保建筑行业健康完善发展的需要。

二、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分析

(一)不履行工程建设程序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

有些施工单位,在没有得到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就开始施工,这种行为是对基本建设程序规定的严重违反,这种行为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施工图纸审查不严格,使用不合格的图纸的情况,会出现施工监管缺失的情况,会出现对质量风险不加规范的行为等等,这些违规行为都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监督管理不健全,相关质量管理人员职责不分,质量管理责任不明,工程施工工作违反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侦查技术不齐全等等问题,都会时常出现,这就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造成工程质量安全隐患突出。

(三)质量管理技术水平低下也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

不同地区,不同建设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质量管理技术不高,技术人员水平低下,对标准、规范内容理解不透彻,对技术内容掌握不完善,技术管理经验缺乏,就难以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就难以保障工程施工的高质量。

三、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建筑市场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而规范建筑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这样,就难以保障对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管理。因此,当下,最重要的工作是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的力度,落实政府监督职能。

目前,对建筑市场进行规范的法律主要是《建筑法》,在新形势下,《建筑法》中的一些规定已经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建筑法》进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设立新的法律法规是很必要的。国家要加大关于建筑市场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地方政府也需要根据地方建筑市场发展的特点与个性,完善相关法规。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对建筑公司市场准入标准、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强制性监理、质量检测、竣工验收备案、工程保修等各环节的工程建设质量行为进行法律规范,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为有效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供法律依据,有效保障工程的质量。

(二)加大执法力度,对建筑市场进行整顿规范

严格监督执法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严格执法也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当前,在建筑市场中,一些企业忽视质量管理,不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导致建筑行业各种质量问题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与政府监督执法不利有很大的关系。在建筑行业中,所有的质量事故案件都与相关单位、企业不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事有关。因此,作为执法部门,严格执法,是保障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对建筑市场进行整顿规范,发现相关企业的不法建设行为,能够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其进行惩处,是保障建筑市场规范发展,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

(三)明确工程参建主体责任

在工程建设中,有很多参建主体,落实这些参建主体的责任,是构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工程建设所涉及的主体主要有建设主体,勘察主体,设计主体、施工主体和监理主体,要严格落实这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实现项目负责人的质量终身责任制。能够强化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质量管理的责任,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相关机构要督促工程参建各方能够严格按照相关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开展工作,要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要能够制定科学的工程质量指标,积极推行工程质量标准化建设。相关单位能够针对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做好调研,分析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策略。要严格监督环节,完善工程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调查处理机制,发现某一方的问题,坚决追究责任人的事故责任。政府需要对一些违法违规案件进行曝光,要充分调动舆论的力量,营造工程质量社会共同监督的氛围,发现哪一方责任主体出现问题,严格追究其责任。这样,才能真正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才能有效保障工程的质量。

(四)强化工程监理环节

加强工程监理机构建设,完善工程监理相关制度,积极创新工程监理方式方法,突出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的重要性,是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举措。作为监理机构,要切实发挥作用,履行自己的监理责任。要能够创新工程监理的思路方式,能够实现差别化监管。加大日常巡查力度,通过飞行检查和随机抽查,常规性检查等多种方式,提升工程监管的力度。如果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就要及时公开监督执法情况,对质量事故,质量问题进行曝光,通过多方力量,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顿,提升工程质量。监理机构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突出质量监理,积极推进质量监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监理意识和能力,提升监管效果。以强化工程监理的方式有效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

(五)多渠道提升从业人员素养

《建筑法》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依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需要在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容从事建筑活动。对于政府的工程监督管理人员而言,需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这方面的技能才能有效履行自己的监理职责。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而言,也需要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具有相关的技能,才能有效完成自己的技术任务。法律对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严格的要求,相关人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才能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多渠道提升从业人员的素养是很重要的。

对于工程监理人员而言,监理单位要要求他们不断学习,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要通过引导他们再学习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工程监理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对于建筑技术人员而言,建筑单位要坚持先培训后从业的原则,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师傅带徒弟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道德素养和技术能力,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升建筑从业人员的素养,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国建筑工程总体质量水平有所提高,但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依然客观存在。在建筑行业中,质量事故还是时有发生,质量就是工程的生命线,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有效推进。因此,相关机构单位和部门一定要重视建筑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要通过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方式,加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以促进工程质量的显著提升。这对于规范建筑行业的行为,对于促进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侯长青.基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的建筑安全监管体系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01)

第4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过程;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工程设计的质量,只有做好了前期设计,才能更好的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的竣工。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是建筑发挥其经济社会效益的前提,建筑设计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只有从这两方面出发,才能提高设计质量,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一、建筑设计项目管理阶段存在问题

1、设计和投资控制的结合不够,成本控制观念淡漠

一直以来,在建设工程设计领域,设计和经济的脱节是一种普遍现象。一提到设计,大家必然归为设计人员的职责;一提造价,就只认定为造价人员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设计人员先根据甲方的设计任务进行现场勘察,择最优方案设计,其后的某一阶段再向造价人员提供部分资料以便其估价。因此造价人员往往对工程概况和地块现状了解很少,难以将实际中各类影响因素全面考虑。

2、职责分工不清,管理和考核标准不一

一个完善的设计管理制度,应是标准化和可操作性强的,主要包括:项目品质管理制度、费用管理制度、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制度、进度管理制度、设计变更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建立,来规范设计人员和设计流程,提高总体工作效率。在设计过程中,为促进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评定其的业绩,设计院也会出台相应的考核标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等多方面原因,真正做到细化和遵从考核和管理制度的很少,而制度的标准化实施又往往和项目负责人的把控能力、设计过程中的现实状况相关。

3、设计进度难以控制,设计变更效率较低

建筑工程设计是团体智慧作业,当遇到多项目同时运作的情况,设计进度把控人员需要极大的细心、经验和决断力来确保效率与成果的平衡,计划细化到每个设计师时又容易出现个体拖延整体的情况,控制设计进度的难度可想而知。

建筑设计行业随市场经济大潮渐渐进入买方市场,设计院为了持续发展一般会积极答应甲方的修改意见。而甲方有可能因为缺乏专业能力、政府职能部门意见、工作准备不足等因素,随意地更改设计方向。在设计成果被甲方完全认可之前,又需要难以估计的多次表更,改图、审图再改图的循环过程往往耗费大量时间成本,影响后续项目设计的进度。

二、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优化

1、工程设计品质管理

设计品质的好坏在微观上是见仁见智的,然而在宏观上,判别设计品质好坏的确有其基础标准如下:第一,设计产品是否符合业主要求及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第二,在满足法规和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工程造价是否合理。第三,设计本身是否兼具创造性和可控性。因此,工程设计的品质管理也应充分考虑这三个标准。

工程造价方面,依据每个项目的投资概算确设计中造价控制程度,通过技术、经济等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来优化方案,,达到控制项目造价的目的。对多专业设计的工程,要增加相关专业的配合条款,以满足施工服务需要;制定合同时,应限定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条款,完善设计变更修改的费用条款,增加与质量造价相结合的收费条款,这样才能确保所设计项目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良好受控。

设计质量方面,国外发展成熟的建筑师事务所非常注重设计的细节,亦有经验可供国内设计院借鉴,同我们的项目负责人制度相似,国外市场多实行建筑师负责制,客户均可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建筑师造成的损失,因此每个事务所都需建立完整可行的质量控制体系。如在美国,当负责审图的建筑师发现某处错误,都会在图纸上用某色的荧光笔标记,改图的设计师每改完一处图纸错误,会用另一种颜色的荧光笔标记,存有疑虑的错误则不动,图纸改动完成后将原图与新图一并交还审图建筑师对照审图。这种看似原始简单的方法,严格执行之下却可以减少审图改图中的工作重复率,进一步加快变更图纸的速度,同时使改图过程清晰可查,为未来可能的复核提供原始图纸资料。

2、工程设计人员管理

设计院的核心是人,项目负责人是工程设计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他身兼工程设计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数植。工程设计的全过程都需要他的把关,设计的质量也由他负责。前期方案阶段,项目负责人首先要组织各工种讨论和理解设计任务书和甲方意图,得出详细的设计大纲,并组织方案论证、图纸评审、实际验证等工作。图纸完成后,项目负责人还应检查设计成果的完整性,设计成果是否满足方案设计、扩初设计阶段中的功能要求;施工图阶段,项目负责人要确保甲方及政府部门的评审意见逐条得到落实,特别是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必须重点检查,以确保施工图审图的顺利通过。施工图交付甲方后,负责人要调配各工种做好现场施工的配合,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设计项目管理过程中,为促进设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为更好地评定设计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还应建立设计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并且各项目的人员配备应量才定岗、明确职责,以防人才浪费和岗位缺失,提高工程设计效率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尽量减少非正常干扰对工程设计的影响。

三、设计过程的控制

1、进度控制

设计进度是项目总进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避免脱节问题出现,必须建立设计进度满足实体施工需求的管理思路。为了保证设计的顺利开展,应简化工作流程、减少组织之间干扰,提高组织效率;提高业主决策效率,及时为设计提供相关条件;将设备材料的确定纳入设计过程;调整各专项设计的时间安排,做到专项设计与相应工程施工相搭接;采用标准设计,提高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2、造价控制

设计是造价控制的源头,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对最终工程造价的影响占到80%,因此应在设计阶段加强投资控制。项目管理者应根据项目定位和总体估算,编制科学的设计概算,控制各专业工程的设计标准,要求设计单位将造价严格控制在设计概算范围内。

为了保证项目在设计阶段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使用价值工程原理,充分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选,优化需求设计;在设计方案的选择中引人竞争机制,通过方案竟赛获得更好的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设备和重大材料的选择;通过实施设计优化程序,达到设计文件的优化。

3、质量控制

优秀的设计至少应有三个特征:一是满足业主的功能使用需求;二是具有“可建造性”;三是符合行业规范的要求。设计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项目实体的质量,还关系到的项目实施过程的顺利性。为了保证设计质量,应保证设计单位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完善设计;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设计基本结束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四查四定”,即查设计漏项、查各专业冲突和协调、查是否满足功能需求、查“可建造性”;四定即定任务、定责任人、定措施和定工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始终贯穿于项目执行的过程。甲方对于设计成果的满意程度,取决于设计全过程的管理,建筑设计中的项目管理,同工程管理一样要有赖于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合理的组织架构。除设计质量、进度本身的优化管理外,还应优化用人激励机制、整合人力、物力、知识资源。

参考文献

[1]阎长俊,奕世红.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及其分析方法[N].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2(21):26-29.

第5篇

【关键词】建设单位 建筑工程造价 管理与控制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体现出来,与工程建筑的每一个阶段都紧密联系着。加强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投资成本,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下面本文就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一、投资决策阶段的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一)做好项目决策准备工作

项目决策是工程造价工作的基础,只有项目决策工作做好了,才能够为后续的造价管控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建设单位而言,这一阶段要积极的做好数据搜集工作,包括对设备详细资料的搜集、对施工效益的提前分析预估等。

(二)做好市场调研工作

提前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可以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市场调研工作主要包括对当前竞争市场的分析、对竞争企业的分析、对自身所占的市场份额的分析等。

(三)做好方案优化

制定好建设方案之后,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对形成的方案进行深度的润色,进一步加强其科学完整性。如把投资估算详细的制作成表格,使投资预算更清晰全面。还要对项目进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提前制定应对方案,尽可能的减少其对工程造价的不良影响。

(四)科学的进行项目工程投Y估算

科学的进行项目工程的投资估算可以提高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管控的效率。通过工程估算,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预留价格的上下浮动系数进行深入的考量,可以帮助建设单位将投资总额控制在整体建设项目的投资预算中。

二、工程设计阶段的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一)再次优化方案,满足建设工程投资收益要求

设计阶段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关键阶段,后期工程项目的具体展开也主要依据施工图纸来进行,因此这一阶段也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的效益。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进行必要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可以很好的提高造价管控的效率。

施工方案只有在不断的修改与润色中才能够不断的加强其科学性,使工程后期的造价管控更加合理。在设计阶段要充分的考量工程投资方的利益,并将其通过设计方案体现出来。

(二)对项目工程实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指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时,对投资和造价因素动进行充分的考虑,实现投资与造价的相统一。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造价管控方法。对项目工程实施限额设计时,建设单位首先要对设计人员的工作进行严格的把关,让他们能够做到技术与经济的协调统一,从而能够设计出质量更高的设计方案。

(三)审核预算,提出修改意见

设计方案完成后,要交由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评定和审核,对其中不足的地方指出,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加以修改,如建筑工程项目的选址、工程建造规模的大小以及建筑的用途等,确保最终完成的设计方案是最经济有效、科学合理的。

三、招投标阶段的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招投标阶段是项目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一个好的招投标方案能够对工程造价管控以及工程的质量管控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与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对投标图纸进行详细的分析。因为投标图纸基本上就决定了建筑项目的外形、建筑材料的类型,而这些因素又直接关系着工程造价管控。其次是要使用恰当的发包方式。发包方式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手段。通过使用合适的发包方式,让建筑企业能够在招标竞争中实现以最低的价格得到最大的利润。

四、施工阶段的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一)加强监理工作力度

监理工作同样也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始终,尤其是在施工阶段,有必要加强监理工作的力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建设单位而言,要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控,让他们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来进行施工,当施工方的要求产生变化时要及时的对相关设计进行修改,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二是监理单位要及时的对工程进行检查,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醒施工人员及时对其进行处理,避免监管不到位而给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二)把控好材料关

建筑材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高低。在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中,对一些比较大型的建筑施工材料进行了明确严格的规定,而对于一些特殊的材料,以及一些较小宗的材料则没有对其价格、标准等进行严格的界定。这就需要建设单位自己来对这一部分材料进行严格的把控,在确保建筑物的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性能强的建筑材料,来实施合理的造价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五、竣工阶段的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一)严格审核工程质量

竣工阶段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收尾阶段,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管控工作主要包括对合同建筑要求与实际完工的工程项目的情况进行确认,对工程质量进行确认,对工程的标准进行确认等。通过对工程质量的审核,确保整个项目与最初的设计图纸相一致。

(二)准确套用定额

工程项目完工以后,就可以对工程的套用定额进行结算了。通过结算出此次工程项目的总造价,对建设单位的投资收支情况就可以有明确的了解了。对于结算后超支的部分,可以分析成因总结经验,在今后的建造工作中加以改进。

第6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抗震; 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3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2-0043-01

地震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强烈的地震常常以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2008年我国的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大地震带给我们深深的伤痛,也带给我们血的教训和警示。而2010年的智力大地震,由于民居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等级比较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员伤亡。无数次的震害告诉我们,抗震设防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最有效、最根本措施。

一、我国住宅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已经遍及城市的各个角落,而且城镇也出现了高楼林立的局面。然而,建筑工程抗震性能如何呢,并没有得到广大施工企业足够的重视,出现了好多像“楼歪歪”那样的破烂工程。因此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就成为一个焦点问题,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方面。

1.建筑工程设计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

(1)设计不合理。建筑物的破坏随建筑平面、布置、结构形式的不同和抗震措施的多少而有差别。房屋平面不规则、立面形状复杂,质量分布不均匀、刚度变化较大,地震时引起扭转或变形不协调,加重房屋局部震害;砌体房屋的高度、高度与宽度之比超过规范要求,地震时产生平面弯曲破坏;结构不合理、构件之间、节点构造不牢固,抗拉压、剪切强度不足、房屋整体性差,使构件丧失承载力而倒塌。

(2)设计图纸质量较差。受经济利益的支配和不正之风的影响,设计粗糙、深度不够,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走过场的现象普遍存在,无计算书、对计算结果不分析不审查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人员重计算、轻构造,忽视对抗震设防节点做法的设计,对抗震设防既没有提供足够的详图,也未按照设计规范提出对施工质量的具体要求,而仅笼统地概括为按抗震规范的要求施工,可操作性差。在接受工程变更时,不对抗震设防做通盘考虑,常常前后矛盾,不便施工。

2.施工、监理方面的问题

(1)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施工队伍管理水平、技术素质的下降给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留下隐患。

目前建筑工人当中,有一大部分是民工,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操作技术不熟练;施工企业的领导者中,还有不少人存在重效益轻质量的观念,自身质量意识差;监理部门需要旁站监理的工序不能做到现场旁站检查、监督;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施工偷工减料现象仍然存在,劣质材料以次充好进入工地使用,这是目前造成工程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2)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突出表现在砖砌方法不正确、构造柱与墙体之间缺乏可靠地连接、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与梁柱之间连接不牢、框架节点施工质量差等方面。

二、对建筑工程进行抗震设防的探讨

1.依法进行抗震设防

近年来国家为了规范和提高抗震管理工作,对建设工程依法进行抗震设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渠道约束广大开发商和工程建筑商行为,提高他们对建筑工程抗震性能的重视。主要法律法规如下:(1)GB50011-2001

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对策

人类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种: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非工程性措施主要是指震后救援;工程性措施主要是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计,使工程在承受所考虑的地震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我国由于抗震设防工作起步较晚,依法进行抗震设防,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重视地震安全性评价

建筑工程首先要确定设防标准。设防标准定低了,工程设施安全度降低,地震时起不到抗震的效果。相反,设防标准定稿了,会增加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工程项目因资金不足而缓建或者停建。确定科学的、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只有通过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来实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抗震设计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土层地震反映,直接提供不同年限、不同概率水准的基岩与地振动工程参数。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并且切实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2)抗震设防措施要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首先,在选址时选择地震危险性较小的地段作为建设场地,因为场地条件对震害有明显的影响,新建工程一般不应在发震断裂邻近地段进行建设,不应在覆盖土层厚的冲击、淤积软土层及严重不均匀土层上进行建设,不应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的山包、非岩质陡坡上进行建设。其次,在抗震设计上,一定要严格按“二阶段”的设计步骤和“三个水准”的设防目标进行设计,不得马虎。此外,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上要全面贯彻抗震规范要求,充分体现抗震设计意图,使建筑物防御地震的能力得到保障,从而减轻地震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损失。

3.可靠度理论在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在进行构件强度设计时就采用了可靠度思想,尽管在设计过程没有直接采用可靠度理论,但是各设计表达式的分项系数是采用可靠度分析和优化思想确定的,这样就可以保证结构构件的可靠度水平保持在一定水平之间。美国联邦紧急救援署额研究报告中曾明确提出“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框架应该是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我国学者也提出相同的看法。目前抗震设计在可靠度分析中考虑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有结构反应的不确定性,另外一些不确定因素也应考虑进去,不过一些不确定因素对结构性能的影响需要做长期大量的统计调查和实验研究,所以要很完整地考虑这些不确定因素还需要做长期的工作。

三、小结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地震的发生规律逐步的有了更深的了解。但是仅仅目前的技术水平对未来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大小还无法进行准确的预报,人们对地震作用的特征和地震破坏机理的认识还很不够。在不断改进施工材料和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在充分研究地段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高地震设防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要不断的学习国际上先进的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做好住宅建筑的抗震设防工作,使得我们的住宅建筑抗震性能不断的进步和提高,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有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造价员;课程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是为工程造价与管理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能力培养课程,同时也是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掌握施工图预算的审查及工程竣工结算的方法,初步掌握一种预算软件的应用。课程主要是面向国内建筑工程施工、房地产开发、工程招投标等行业,培养预结算编制、工程造价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建筑工程预算是实践与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建筑结构与识图》、《房屋建筑》、《建筑施工》、《工程定额原理与实务》等前导课程,同时与国家的建筑经济技术政策和精神密切相关。

一、课程总设计思路

本课程面向造价员职业岗位,基于编制建筑工程预算的工作过程,因此《建筑工程预算》是一门政策性、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在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中,我们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以技能训练带动知识点的学习,专业知识在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为学生掌握,岗位技能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形成。

根据工程造价员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通过典型案例教学和工作任务驱动教学,实现知识目标的传授和能力目标的培养。在课程开发上,将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融入课程,开发体现“知识够用、技能为主”的项目教学课程。同时密切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通过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的课堂活动(如讨论、案例分析等),寓教于乐,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互动交流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二、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一)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熟悉建筑工程定额和清单计量计价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工程量计算的规则、费用计算的程序,并通过实践达到正确地执行和使用定额和清单,合理地运用建筑产品价格的构成要素来正确计算出建筑产品的价格即建筑工程造价,从而完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出色的造价员。使学生全面发展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二)具体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建筑工程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的基本概念;熟悉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间接费用定额使用方法;熟悉一般土建工程预算的编制方法;了解单位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能手工算量并运用计算机套价计算出一般土建工程的工程造价。

2、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根据生产任务要求完成建筑工程的预算;使学生清楚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联系与区别;熟练掌握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和定额预算;培养学生能在工程量清单的基础上自主报价,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整个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

3、职业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通过自我学习适应工程造价的发展,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具有较强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根据造价员的职业岗位,了解造价员的工作过程,能力要求以及与之相对应《建筑工程预算》中的课程内容,把整个教学内容划分成七个模块:模块一为基础模块也就是建筑工程预算必备知识,包括工程造价概述、建筑工程定额、建筑工程定额计价方法;模块二为建筑面积的计算;模块三为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包括土石方工程、地基处理与防护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工程、门窗与木结构工程、屋面防水、防腐、保温与隔热工程、金属结构制作工程、构筑物与其他工程;模块四为装饰装修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包括楼地面、墙柱面和天棚面三个部分;模块五为施工技术措施项目,包括脚手架、模板与支撑工程、构件运输与安装、垂直运输与超高增加、大型机械安装场外运输;模块六为建筑工程清单计价;

前六个模块都是以项目贯穿与整个教学中,模块七综合实训项目:某工程的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根据建筑工程预算工作过程设计能力训练项目,强化每个环节的能力训练,通过实训进行全过程环节能力训练,达到工程造价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提升。

四、教学组织形式设计

根据本课程总设计的思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本门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以采取班级授课,分组实训为主的形式。由于本门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强,为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安排大量的课堂实训,采用了案例教法和任务驱动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以讨论教学法加以配合应用,针对这些教学内容和一些实训任务,学生必须通力合作完成,所以必须采取分组实训教学。

分组实训做体做法如下:①确定班级人数;②划分小组,以6-8人为一小组,根据学生专业学习情况,好、中、差搭配,男女同学搭配为原则,合理划分各组;③任命各组组长,负责领导和协调。

五、考核方案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的形成。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化发展。

具体评价方法为:

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占20%,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学习态度等;阶段考核占40%,考核各实训项目技能掌握的程度,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相关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核验收;终结考核占40%,实行以证代考,以通过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考试作为终结考核。

课程教学设计不仅是一种理论和方法,更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和理念,它决定了课程开发过程的成败。做好课程的教学设计工作,使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设置科学有效的学习活动,对学习进程进行有效地控制,这对于整个课程的设计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铁军、杨福云,浅谈高职《建筑工程预算》课程设计[J],大家,2012.

[2]刘孔玲,傅志瑶,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教学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第8篇

伴随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也在快速进步。不仅仅是建筑物本身的质量,相关建筑设备中电气设备的安装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安装良好的电气设备,不仅会保证建筑物本身的美观,也会使建筑及电气设备在使用时更加的便捷高效。为此我们必须注重安装电气设备中工程质量问题,加强管理,在安装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善于总结,并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以此来加强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技术,保证建筑电气设备安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常见问题;对策

1建筑电气设备安装的具体规定

(1)必须针对配电系统安装总配电屏和室外总配电箱以及分配电箱,然后还要采用分级配电的方式。(2)一定要分别安装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若一定要安装在同一个配电箱内部,就必须分明设置动力以及照明线路,并且一定要在照明线路安装在动力开关的上方。(3)使用末级配电箱对开关箱实行配电。安装开关箱时,一定要保证一机一闸,每一个用电设备都应该安装开关箱,切忌使用一个开关电器控制多台用电设备。(4)总配电箱要离电源比较近,分配电箱要设置在用电需求较大的地方。两者之间的距离要在30m以内,开关箱和与它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要在3m以内。(5)配电箱、开关箱要放置在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空气湿度较低的地方。注意尤其不能放在有大量液体、气体、烟尘的有害环境中,并确保其不受强烈撞击或震动。配电箱和开关箱的周围有留有空间,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空间大小应该不小于两人同时工作所需要,也不要在其旁边堆放无关杂物妨碍操作。(6)配电箱、开关箱要、稳固地安装,若是箱体是移动式的,要把它放在稳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小于1.5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6m~1.5m。配电箱、开关箱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板的厚度应大于0.5mm。(7)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进线口、出线口都要设置在箱体的下底面,禁止设置在上面、左右侧面、后面或厢门等地方。

2建筑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2.1常用电气主要设备和材料问题

常用电气设备及材料在日常使用中曾经有如下问题:①缺乏生产许可证、技术说明书、检测报告、合格证等一些必需的文件;②所配置的导线熔点滴,电阻率高,温度系数偏大,机械性能也较差,绝缘性能差,截面比标准值小;③电缆对压力和温度的耐受性低,绝缘电阻较小,且抗腐蚀性能不强,电气设备内部分布着较多的接头,线芯和绝缘层的严密性也不够;④照明和插座箱外观设置较差,它的大小不符合规定,钢板较薄,从而导致了箱体温度差,较不耐腐蚀;⑤所使用的电线管壁较薄,管线强度弱,镀锌层的品质不符合标准,很容易折断。

2.2防雷接地问题

均压环、引下线和避雷带的搭接处普遍存在一些夹渣、虚焊、焊瘤、焊缝不饱满等缺陷;没有及时敲掉焊渣,没有涂刷防锈漆在避雷带上;有些甚至在搭接钢筋时,圆钢故意被用螺纹钢替代;还有的时候,把对头焊接的主钢筋当成防雷引线。

2.3室内线路敷设存在问题

室内线路的铺设过程,通常存在以下的问题:①原材料质量不达标,比如钢管较薄,钢管内壁不光滑,毛刺较多,钢管的直径设计与要求不符;②上防火区间和下防火区间之间没有隔绝开来,中间因为有线槽和导线贯穿而有空隙;③配线管在混凝土中的,导线之间互相交叉缠绕,导致管内不顺畅,保护工作没有做好;④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比如厚管壁被薄管壁代替,金属管被PVC管代替,镀锌管被黑铁管代替;⑤穿线管存在弯曲半径过小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夸皱、夸瘪,严重时导致“死管”,而且也没有按照要求安装过渡盒;⑥实际焊接的过程中,必须科学的处理毛刺。进行金属管丝扣的连接工作时,连接部位在经过中部的接线盒时并未进行跨连钢筋的焊接或者焊接的长度不合理,经常出现管道焊穿、“点焊”等问题。一定要使用丝扣对薄壁钢管和镀锌管进行连接,但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不使用这种连接方式,一般都是直接焊接;⑦在安装钢管时,一定要保证其牢固性以及接地长度的合理性,若未将管子借助结构沉降缝和伸缩缝设计成过路箱,则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⑧铺设的明暗管不够顺直,有的简单一捆便通过箱子,露头的长度也不够科学。

3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常见问题的对策

3.1关于电气设备和材料

如果电气设备、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则当其到达施工现场之后,专门负责的技术工作者一定要对电气设施、材料的数量、种类、规格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严格的检查,确定其合格后才能够运进施工现场。不仅如此,还应保证材料的说明书、各种零配件的齐备性,将设备从内到外仔细检查一遍,并进行细心保管;尤其是一些十分重要的材料,注意检查质量说明书或者出厂合格证。要是对其质量存在疑问,就要马上封样并到质检部门仔细检验,待检验通过再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施工。

3.2关于防雷接地

关于防雷接地,第一,要对专业的技术人员加强相关技术的教授与培训,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操作必须能够达到焊接处的焊缝饱满,平整而均匀,对于仰焊、立焊等高难度的焊接工作也要重点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若是所焊接的焊缝不符合标准,就要及时进行补充焊接,并且及时敲掉焊渣,刷上防止生锈的油漆。要求相关技术人员有过硬的焊接水平和焊接技能,同时,也要培养焊接人员专业素质和爱岗敬业的思想品质,做到在思想上时刻不放松,在技术上严格要求自己。根据规定,必须用搭接焊接避雷针引下线,搭接长度要是圆钢直径的6倍上下。要注意的是,在搭接钢筋时,坚决不能用螺纹钢替代圆钢。并且,要是用对头焊接用于引下线的主钢筋土木建设,那么要按照规定在碰焊处搭接圆钢。

3.3关于敷设室内线路

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我们知道,进行室内线路的敷设工作时,一定要把握好下述两个重点:首先,若明配管仅有一个直角弯,就要把弯曲的半径设定为管外径的四倍以上;如果由两个或三个直角弯,则应该将其设计成管外径的6倍以上。其次,如果薄壁钢管和镀锌管的管内径小于0.25cm,就要选择差异化的手动弯管器,若大于0.32cm就应该使用液压跨管器,要使用规格有差异的弹簧弯管来安装PVC管,进行两管对接时,一定要使用整料套管对接法,并确保粘贴的高质量。

4结束语

随着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建筑工程中电气设备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要。并且电气设备具有涉及工种多、涉及工序多、涉及系统多的特点。而且,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无论是通讯还是广播等项目中,都有存在设备、材料、铺设等上述问题的现象,这些现象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此,管理人员要想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在行业内部存在竞争力,首先要对从业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教育他们要端正态度,爱岗敬业,培养他们乐于探索的精神;同时在提高施工工程技术方面多下功夫,引导施工人员有行业的上进心,遇到问题做到善于总结思考,不能得过且过,在工程施工方面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要善于监督,做到有质量问题绝不放松,马上整改,按照规定严格施工,并且在必要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施工的美观与高效。

参考文献

[1]黄枫林.建筑电气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预防措施[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6(10).

[2]竺伟,施煜.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和施工预防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3).

[3]王晶,姜婷婷.建筑电气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0).

[4]简文机.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常见问题的思考[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6(08).

第9篇

关键词:概预算在工程造价应用中的必要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 TU7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实践证明,概预算工作只有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 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投资,有效地控制基本建设规模,才能防止概算超投资,预算超概算现象发生。因此,要求造价预算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一定要找到造价预算控制的新途径、新方法,并抓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挖掘建设市场的巨大潜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目标。

一、工程概预算的概念

工程概预算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有关定额、指标及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工程概预算,是对工程项目所需全部建设费用计算成果的统称。在不同阶段,其名称、内容各有不同。总体设计时叫估算;初步设计时叫概算;施工图设计时叫预算;竣工时则叫结算。所以都是“算”,但针对的工程阶段不同,相应地,计算对象和方式也有不同。

二、工程概预算的分类和作用

1 设计概算:是在开始设计阶段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概算定额、指标,工程量计算规则,材料、设备的预算单价,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等资料预先计算工程从筹建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建设费用经济文件。简言之,即计算建设项目总费用。主要作用:

国家确定和控制基本建设总投资的依据;

(2)确定工程投资的最高限额;

(3)工程承包、招标的依据;

(4)核定贷款额度的依据;

(5)考核分析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性的依据。

三、概预算存在的问题

1预算方法相对比较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技术、新施工工艺与新的建筑结构等在建筑领域不断涌现。所以对建筑工程编制预算,可能会经常地进行定额换算,但是因为我国目前使用的建筑工程预算的确定方法,大部分是静态的、较为滞后的方法,定额单价多数是按照几年以前的价格统计为基础来完成的,而且部分新增补的定额往往缺乏整体的代表性,这就导致了工程量计算取费差错的出现。

2设计过程中缺少整体性理念

当前我国使用的预算管理大部分是阶段性的管理模式,而建设项目全程系统性的管理意识较为缺乏。因为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的预算只是工程前期的经济预测,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其他阶段,因为建筑市场、各种人为原因等,难免会造成预算之外的各种开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而盲目地通过预算来安排,可能会影响建筑项目的工程进度、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等。

3施工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随意性

概预算编制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的随意性比较大。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为了方便工程的施工,往往没有严格地根据设计进行施工,造成了预算计划外的费用支出。出现这种情况后,不得不将原来的设计进行变更以调整工程的预算。但是在进行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的时候,缺乏有效的论证、控制及管理等。

4工程招标制度的不完善性

当前我国使用的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招标制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完善。在进行设计招标的时候,工程的建设方缺少科学的管理措施,使得设计方单纯地追求设计的效果,却违背了建筑设计的实用性、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性的建筑设计原则。与此同时,在进行招标的时候,施工方为了最大程度上实现施工的效益,存在着虚报、多报项目的工程量,使得工程项目的投资和实际的工程造价存在严重的不相符。

四、概预算的质量管理措施

1 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的调查

首先要全面的掌握好工程建设项目的现场的相关资料,并通过对各种施工方法和工艺的研究,进行建筑项目概预算的编制。例如在进行水电工程施工的时候,因为工程对砂石料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砂石的价格会对工程的造价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对工程的现场进行施工场地布置状况、砂石料的开采条件、砂石料的运输方式等的了解和分析,根据施工现场的布局来选择材料构件和各种施工设备的存放点,并以此来进行二次搬运与运距的计算。

2 熟悉并理解图纸的设计目的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者需要对各定额册说明、总说明以及各个章节说明等做到非常的熟悉,掌握设计图纸与设计说明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图纸的阅读时候,要从图纸的设计说明和总平面图着手,弄清建筑工程的性质、工程的类型、工程的规模,依次进行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细图等的阅读,以更好的获得对各种类图纸所示的位置和相关的关系,之后进行工程量的科学计算。通过科学合理的套用定额,做到定额项目与工程实际相符,避免漏算和重复计算。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者要按照设计的图纸,准确的进行和设计图纸对应的工程量进行计算,这就要求编制的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现场施工经验。设计者的施工经验表现在编制者对施工工艺的把握上,比如,手脚架的类型、各种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的特点以及工程的施工特点等等。

3 做好价差调整

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表中的设备材料价格体现的是编制年的价格水准,编制设计概预算使用定额时,其价格水平是根据市场的价格来决定的,需要作出价差的调整,即所说的动态管理问题。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往往是历经数年。其间设备材料价格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动,为使概预算起到控制投资的作用,必须建立工程造价价差预测系统。首先预测出未来设备材料价格的演变情况,然后预测出与之相关的各项工程造价指标的变化趋势,合理确定价差,适时地调整价差,使估算、概预算的编制在动态中进行。

4 提高计算机在概预算编制中的使用率

因为工程的概预算编制时间紧、任务急,难免会出现多算、漏算或重复计算的情况,另外概预算编制人员也不得不在大量的定额条目以及各种项目计算表之间反复抄录和校对,所以在大量的重复计算中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这样计算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现在研究出的很多计算机软件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大大减轻了工程概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概预算编制的工作效率,是提高概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根本保证。

5 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管理者的培训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设计、材料设备采购、现场工艺、工程整体结构、投资分析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应熟悉。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全面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等工作都要了解掌握。所以,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结束语

概预算和造价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工程建设投资越来越大,国家和社会对工程概预算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市场、人为因素等的风险,使预期的工程造价概预算超出投资控制,这明显不利于工程整体建设。合理、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概预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工程预算的动态管理,控制风险投资,改进和完善工程投资估算,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才能较好的完成工程造价概预算工作。

参考文献

[1] 盖丽华.工程概预算浅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3)

[2] 张文建.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与分析[J]. 林业科技情报. 2011(01)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