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旅游管理的出路

时间:2023-09-20 16:08:37

导语:在旅游管理的出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旅游管理的出路

第1篇

旅游管理相关专业与社会的相关性极高,社会的变化就可能导致旅游管理专业要求的变化,若不能及时发现这一变化并根据变化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调整,那么旅游管理人才的输出将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如今工学结合理念渐得人心的大背景下,以迎合这一大势为基础,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度改进是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唯一出路。

1什么是工学结合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是以工学结合理念为大背景,要想研究透彻工学结合理念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问题,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搞明白什么才是“工学结合”,这也是本文阐述的基础。

工学结合就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最早体现“工学结合”这一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有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双元制”教学方法和英国“证书模式”“工读交替”的“三明治”课程等,在奠定了这一教学理念基础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1工学结合有着与其他教育模式不一样的特点

(1)将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培养都融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并且把三者调节到最佳状态,是切合我国教育实情的一种在“校企结合”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探索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2)着重强化与企业共建合作型的实训基地、就业基地的政策,让学校与企业在合作中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为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大空间和舞台,这无疑在传统的单向思维模式上有了不小突破。

(3)以落实基础、强调人文素质培养、强调职业素质培养为主旨,把综合素质教育提升到与理论传授和技能培训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求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完成自身人格、知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12工学结合的目的

(1)将理论知识加入实践中,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理解理论知识,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自己专业的理解。

(2)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中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对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让学生走进社会,加深与社会的接触程度,不要只是做温室里保护着的花朵,以便加深他们对社会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并逐渐体会到与社会自然人建立合作关系的必要性。

2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状中发现问题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力的一个有效手段,接下来我们将分析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期望空泛、没有实际意义。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都是输出人才,也就是说人才应该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院校只是一味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人才培养中最关键的一点――理论结合实践――在这样一种错误的空泛、不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引导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之路越来越崎岖。

(2)如何提升教师整体水平还是一个难题。无论哪类专业,教师水平都是决定教学水平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管理也不例外。根据我国教育现状来看,旅游管理有关专业的教师大都来自其他稍有相关性的专业,对于旅游管理市场的把握度基本为零,所谓“专业教学”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效用。

(3)课程设计不科学,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旅游管理的特点是适用性强,关键在于如何应用理论知识;但纵观国内高校,大都延续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灌输理论知识上。

(4)学生实践内容不能够达到实际需求。前面说到过,旅游管理专业的适用性强,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运用,也就是说实践课程很重要。但是,就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安排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实践单位单一,要么酒店,要么宾馆,并没有进行综合性实践培训;还有就是量不够,很多实践活动都是“走形式”。

3如何在工学结合理念下做好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31完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制

基于我国的一些传统观念和教育实情,我国在旅游管理培养过程中只是简单套入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没有明白新时代的旅游管理需要新一代人才的道理。如何做好工学结合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也许改进、完善当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制就是我们首要的任务。在新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在工作上的组织能力、实际操办能力、谋划决策协调能力、观察调研能力的培养,这些也是工学结合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2以创新性人才培养为核心开展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活动

创新是进步的源泉,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行业,创新永远不会成为一个过时的词语,因为只有它才能够赶上社会不断变化、进步的趋势,才能够让人类不被历史吞没。培养人才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案,所以只有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我们才能够制定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案。高校中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因为只有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我们才能够培养出一批批旅游管理方面真正的人才,为社会输入有效的力量。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把眼光融入大数据的旅游中去。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如今以基本覆盖全球。如果我们在这样的条件下还把目光锁定在狭小的“旅游”观念中,那我们就显得有些鼠目寸光了;大数据时代就应该有大的世界观,把目标确立在“大旅游”“大市场”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如果仅仅是符合普通本科教学“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要求,那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是无法获得生存地位的,因为要把眼光融入大数据的旅游中去需要更多的技能――发掘内在因素、对商机的把握、不断前进、团结互利等――所以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我们也理所应当对这些能力和技巧进行着重培养。

(2)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差异性培养,突出个性化。根据世界当前形式,中国极有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强国,这是机会也是挑战,因为我国在旅游管理方面的特色培养力度明显不够,还有不小的缺陷。要走向世界就必须先容纳世界,中国旅游管理要想向世界范围内进军就得将旅游人才培养融入世界经济的开放性、产品创新的个性化。怎样做呢?这就要求有关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因为每个人的兴趣、天赋都不同,只有做到了差异性教学培养才能将他们内在潜质发挥到极致,最终达到人才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这点才可能让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专业性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3)以运用能力为重心对旅游管理的专业性人员进行培养,确定相关学科的培养方案。工学结合的核心就是“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提升能力”,要在工学结合理念下做好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就必须重视运用能力的培养,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融入实际运用当中去,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发现不足,然后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能力。

33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升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效力

传统教学体制有一定优点,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好这些暴露的问题,我们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就会停滞不前,鲜有建树。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当然是对当前的教育体制进行深化改革。社会是不断变化的,要实现旅游管理运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不得不创新,不断发掘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形式和手段。根据我国具体教学情况,我们可以将比较单一的人才培养组织形式向多元化铺开,同时,允许教师和同学保持适度的教学、求学个性,让师生共同探索有利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老师、同学都保持了个性化,思想摆脱了教条化的束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才可能被创造。

34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上乘的师资水平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如果连教师的水平都没得到保证,那么再好的人才培养策略都只是一纸空文了,因为缺少了培养任务的良好执行者。当然,教师是“传道”的,如果自己都没有实践过“道”的内涵是不能轻易教授他人的,所以教师不仅仅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应该要以身作则,多多投身到实践中去,把实践的体会与理论结合后才能更好地教好学生。所以,在高校的用人机制中不能够仅仅看重应聘者的学位学历,应该对他们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查,这样才能为人才培养做好基础工作。另外,在任教师也不能够懈怠,应该给他们多创造一些学习的机会,比如去国外高校视察、聘请权威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等。同时,学校自己组建高含金量的科研团队也是有必要的,因为有了自己的科研团队才能在旅游管理方面进行专业性研究,对老师、学生起到专业性培养和教学的作用。

第2篇

1酒店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1.1开展专业认知与应用技术的实验教学。专业认知与应用技术的实验教学是旅游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专业认知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旅游企业基本工作项目、环境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职业素养;应用技术实验教学是专业认知实验与相关理论教学课程进行内部纵向综合后,进一步与实践相接轨的基础性实验教学。该实验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的科学探究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加强学生对旅游企业所需基本操作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应用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中西餐宴席摆台及服务、酒吧服务与调酒、客房综合服务和模拟客房预定及结算系统实验等。应用技术实验应该在重点、反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基本功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将现代旅游企业中最新的服务模式和产品以实验的形式加以介绍。实验的方法主要是演示、观察、验证。

1.2加强探究型综合实验教学。探究型综合实验教学是酒店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核心。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旅游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由教师提供一系列旅游企业运营中比较常见的实例,指导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并运用在专业认知实验和应用技术实验中所获得的经验和学识完成相关实验。探究型综合实验教学应该较多的涉及行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向纵向综合发展,重点训练学生对解决具体实例的探究能力。探究型综合实验教学主要内容有:旅游团队接待的综合服务、模拟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中西餐宴席设计及制作、平衡膳食菜单设计及菜品制作、冷餐酒会组织与服务和酒吧主题活动策划与服务等。

1.3拓展开放型实验教学。开放型实验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最高级别。传统的实验方法是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开放型实验教学则是具有验证、综合和研究三个特点。开放型实验教学不仅是实验室、时间、空间和仪器的开放更重要是实验项目的开放,其实验项目应该是教学计划以外的,由教师和学生精心设计的更具开拓性、创新性、应用性和研究性的项目。在实验项目研究中学生可以观察某种现象或验证某种设想,也可以能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设计并且实现具有一定科研开发价值的旅游项目。教师由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管理开放实验项目有:餐厅布局与服务动线设计、鸡尾酒调制创新、客房清洁的动作研究与工作效率提高等。

2建立健全开放性的酒店管理实验教学模式

以实验室开放为契机引入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是“酒店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综合性和设计性应该是开放实验的主要特点。开放“酒店管理”实验不仅仅是指实验室设备、场地和时间概念上的开放,更是指实验科目、实验项目和研究课题的开放,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宽松的实验和研究的优化环境,通过开放实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自觉探索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为学生真正成为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打下基础。为此,开放“酒店管理”实验应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机制:

2.1教师制定并提供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专业课教师根据教学培养要求,将所讲授的专业课程中若干章节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提出一系列明显高于基础实验教学要求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由学生自由选题,并独立设计实验直至独立操作完成。这类实验课题一般应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重在与酒店经营管理活动紧密联系,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其实践动手能力。

2.2教师团队把关学生自拟的设计性实验。自拟实验课题的选题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因此必须经有关课程所属教师团队审查认可后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活动,且每项设计课题要有明确的研究任务和起止时间,要分阶段提交设计报告、实验准备进度书和实验结果报告,有关课程所属教师团队和实验室要对实验活动进行考查和评定。这类实验更多的是体现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3将酒店管理实验教学内容与在酒店企业实习进行有机结合

第3篇

【关键词】 饭店;财务管理;教学

我国旅游业目前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划,到2015年,我国旅游行业就业总量将达1亿人左右,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的支柱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饭店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而财务管理是饭店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饭店财务管理就成为旅游管理专业饭店管理方向学生的必选课程。尽管目前我国高校饭店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大方。

问题之一,教材专业特色不突出,没有抓住相关领域研究的核心地带。教材是教学之本,优秀的教材具有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内容新颖、深入浅出等特点,既便于教师的教,也便于学生的学。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我国饭店财务管理的教材建设却比较滞后,缺乏优秀之作,专业特色不突出,行业结合不紧密。刘伏英(2005)指出,我国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教材编写普遍滞后,教学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地、充分地反映酒店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柴寿升等(2007)指出,我国旅游业财务管理的专业教材,虽然有意识地运用了一些旅游企业的实例,但并没有表现出旅游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点,需要在专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谢彦君(2008)指出,旅游企业管理类教材,无论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等,全都是由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外加一点部门知识介绍构成,而涉及的相关知识往往蜻蜓点水,学生学了照样不明白、不会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饭店财务管理教材建设的滞后呢?

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饭店会计制度建设的滞后,二是饭店财务管理自身学术研究的滞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虽然在概念上各异,但两者却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会计核算通常是财务管理的先行课,没有打好饭店会计核算的基础,饭店财务管理的教学就成了空中楼阁。饭店通常拥有多个部门,不同部门的会计核算过程各不相同。客房等设施的价值是通过零星分散的出租得到补偿的,因此要求核算租金收入,餐饮部门要求核算销的整个过程,具有制造业企业的性质,而酒吧等部门又需要进行商品零售的核算。因此饭店业会计包含了多部门的多种会计核算形式,比较复杂。西方国家饭店业会计制度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美国饭店协会的《饭店业统一会计制度》(Uniform System of Accounts for The Lodging Industry)到目前为止已出版到了第10版,成为饭店业内部管理的圣经。《饭店业统一会计制度》除了规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等四大财务基本报表及其附注的内容和格式外,还对各个部门分部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基于饭店业委托管理盛行的状况,《饭店业统一会计制度》专门提供了受托管理公司编制的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此外,《饭店业统一会计制度》还包括了饭店业财务比率、本量利分析、经营预算、责任会计等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内容。目前我国与饭店业相关的会计法规主要有2006年2月15日的《企业会计准则》和1993年7月1日开始使用的《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与《饭店业统一会计制度》相比,我国现行饭店行业会计法规的内容比较笼统,对各个部门的核算没有统一的规定,没有提供受托管理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格式,也没有涉及财务比率、预算编制等内容。会计制度建设的滞后使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缺乏鲜明的行业特点,决策相关性不足,不同饭店同一部门的会计数据也缺乏可比性,必然会抑制饭店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饭店财务管理教材的建设。

其次,我国饭店财务管理自身学术研究的滞后也难辞其咎。笔者通过国际上三大学术数据库(ProQuest Basic Search, EBSCO Host Web, Emerald Management Review)的搜索,发现国际上关于饭店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文献也不在少数,涉及的内容包括资本成本、资本结构、现金流量、财务业绩、融资投资等多个方面。定价和收益管理、环境绩效等更是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根据Crawford et al.(1992)的研究,旅游管理方面的文章主要分为6大类别,其中一大类别就是财务管理。然而我国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却显得少而窄,以至于孔海燕等(2008)在对中国饭店30年海内外文献的回顾中,将检索到的文章分为战略与发展、市场营销、服务质量、人力资源管理4大主题,财务管理被排除在外。教科书的内容有赖于相关领域专著和学术论文研究的积累。我国饭店财务管理学术研究的滞后导致教科书的撰写取材无门,内容也就难以充实和丰富。

因此,为了解决教材方面的问题,我国饭店财务管理的当务之急是完善会计制度建设和加快学术研究的步伐。只有打好学科基础,掌握丰富的科研素材,教材的编写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问题之二,实践课时太少,案例教学亟待加强。饭店财务管理有其自身的特色,譬如旅客只能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消费,旅客住店以后的一切交易行为需要立即记入旅客账户,账务处理必须在客人离店以前迅速完成等等。这些知识技能如果没有经过实际操作或者生动的案例教学,是无法使学生深入掌握和领会的。实践教学不足的不良影响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保继刚等(2008)剖析了中国大学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现象,指出目前高校旅游本科的培养方案普遍重视课堂教育而忽视实习,培养的是单向度的理论学生,使得本科毕业生在就业时难以与职高生竞争,在行业内就业无法有一个较高的起点,这是本科教育萎缩的一大原因。王玉(2007)选择了我国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瑞士蒙特勒酒店管理学院为样本对中国与瑞士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她发现,瑞士旅游高等教育课程的设置更多地关注学习者个人职业需要和自我发展,课程紧紧围绕学习者的实践经验和实践需求,而中国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是以讲授式理论教学为主,过于偏重理论,知识较为晦涩难懂,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集中在理论层面,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除此之外,教学案例的缺乏也是饭店财务管理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为缺乏鲜活的案例素材而苦恼。例如,饭店财务管理具有固定资产比重大、更新改造速度快、内部控制要求高、现金流量波动大的特点。这个重要知识点的讲解如果能够结合饭店如何管理固定资产和现金以及进行内部控制的实例来进行,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否则对学生而言就是干巴巴的教条,只能死记硬背,无法形成深刻印象。根据笔者对中国期刊网上,1999年迄今学术类期刊的检索,我国饭店财务管理案例的相关文献不超过10篇,处于严重短缺的状态。案例教学有利于使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也是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缺乏相关案例必然会使饭店财务管理理论课程的学习显得枯燥无味,抽象而难于理解。

笔者认为,为了解决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是要改革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性教学在饭店财务管理整个课时安排中的比重。这就需要高校在校内校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增强学生对饭店财务管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基本财务管理技能和应变能力。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实际经营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饭店管理教学的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饭店专业方向的学习,缺乏饭店的工作实践。为此,高校需要借鉴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等国外著名饭店专业的先进经验,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和实践,主持或参与企业的各种纵向和横向的科研项目,保证师资走在学科前沿。

尽管饭店财务管理案例库的建设需要日积月累,不能一蹴而就,但是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速建设的步伐。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有一个产―研之间合作的重要平台――酒店业研究中心(CHR),这个平台专门组织一批人员开发教学案例。近几年来,我国旅游饭店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也涌现出了一些较为深入地研究饭店财务管理案例的文章。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研究生进行案例库建设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 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5):13-17.

[2] 柴寿升,陆兆臻.浅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48-149.

[3] 孔海燕,宋海岩.中国饭店30年――海内外文献回顾与比较[J].旅游学刊,2008(6):48-54.

[4] 刘伏英.“洛桑模式”对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8):78-80.

第4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本科;人才培养;创新

作者简介:卢杰(1962-),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产业;陶嘉(1986-),女,江西南昌人,深圳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化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重点课题“面向创新的旅游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JXJG-11-13-2),主持人:卢杰。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5-0049-04

近年来,地方高校在旅游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上面临尴尬的局面:就业率低、流失率高,人才培养难以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这个问题要得到解决,必须首先明晰旅游业本质属性及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1]。地方高校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和思考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思路,服务地方,突出特色,重点培养职业技能,转变旅游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勇于创新,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高层次旅游人才支持,这是解决地方高校旅游本科人才培养同质化的必由之路。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学界比较主流的观点有三个:结构方式观点、目标方式观点、综合观点(见表1)。其中目标方式观点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_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它以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才自身特点为基础;人才培养规格要考虑市场的需求与学校的优势相结合;教育过程实施要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目的,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要达到预定的人才培养规格;保证培养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管理制度和评估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要科学的与之进行相匹配[2]。

鉴于此,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这样理解,即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因地制宜地按照人才规格制定培养方式,以相对稳定的课程内容、健全的管理方式和评估体系具体实施的总和[3]。它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确定;第二,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和规格而设计的教育过程;第三,贯穿于此过程建立的管理和评估体系;第四,匹配于目标的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

二、地方高校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培养模式单一

传统的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为大多地方旅游院校所采用,这样就导致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特色丢失。在以学科为基础,以知识为标准的培养体系里,贯穿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学习,强调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尽管有些地方院校在培养层次上达到本科水平,但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特色相比,许多地方院校的培养定位还不清楚。许多地方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有很多误区,甚至常年使用同一种教学计划和课程,不能根据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采用我国最常用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质量”单一模式,虽然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更完整,但没有深度和特点[4]。

(二)学校培养难以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

旅游业快速发展中呈现出的一些新趋势,除了观光、乡村、红色、生态等传统旅游外,新的旅游业态也日新月异,如会展旅游、户外休闲、商务旅游等,对以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和酒店餐饮管理为核心的旅游本科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此外,新技术的广泛使用,诸如全球在线预订系统、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等,导致旅游生态急剧变化,这些是传统的“理论知识+现场观摩+岗位实习”培养模式所不能应对的。

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需求和旅游高等教育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一方面,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第三产业,旅游管理也需要更高质量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有相应的管理才能;此外,旅游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行业所需的经验和能力,难以满足行业要求,这也导致了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行业期望和贡献度评价较低, 地方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不匹配

由于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许多地方院校虽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对学生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由于学校专业理论课程的挤占,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而不能根据专业的特点设计合理、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使科学的人才培养的目标难以实现[5]。专业课程理论类的较多,实践教学课程不受重视;致使实践教学环节只停留在表面的观察、低层次的技能操作,更少有针对性设置学生实习、就业技能课程,课程设置和人才类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旅游专业课程中的旅游学、酒店管理课程太多,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严重。

(四)实训教学场所、设施设备投入不足

完善系统的实践教学条件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由于历史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地方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方法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少有专业实践类的实训中心。一些有实践教学条件的地方院校还是低端的技能操作培训。例如,在学校建立几间模拟房间或餐厅,只教学生模拟铺床或摆台等,这样较低水平的培养方式和不系统的实训室条件,不仅达不到实训的效果,而且还误导学生,使学生认为旅游管理只是一些僵化的程序式操作,与员工的管理行为和人际交往无关。校企合作的专业实训基地也是只注重形式而轻视内容,进而导致学生的实训教学不能深入,往往是浅尝辄止。如今旅游行业的技术和设备更新速度快,行业岗位的技能更新也快,为应对行业的这种变化,地方院校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及实训基地的条件亟待更新换代,提升该专业应用实践技能的教学水平,以适应行业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五)“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旅游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教师既要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教学水平,还应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地方高校大多是新建的学院,专业发展的历史较短,专业教师水平较低,相关学科如历史、文化、管理的老师较多,没有旅游行业经历和经验,缺乏实用技能、重学科理论,轻专业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与此同时,当前高校的用人制度对教师的科研、学历比较看重,轻视教学、实践课是常见的现象,使大部分教师无法胜任具有应用型,技能型为特点的旅游教学。地方院校旅游“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这在双师型教师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低水平的教师队伍,难以胜任当前旅游实践教学的重任。而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人才,在高校用人制度的束缚下又很难进入高校,无法解决编制问题,这是地方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棘手问题。

(六)学生自身缺乏对旅游专业的深刻认知

鉴于地方旅游院校招生的实际状况,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不是个人第一志愿进入本专业学习,而是出于无奈调剂进来,又加上一些来自社会和学生父母对服务业认知缺乏而对服务理念的错误观念的影响,使这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专业学习兴趣,带着负面情绪和压力,总想着找机会转专业;其他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只停留在旅游就是吃喝玩乐这样一个浅层次的水平,随着一段时间专业学习的深入,才真正意识到旅游管理专业范围广泛,涉及旅游资源规划、策划、开发和保护问题,了解旅游业的特点和性质,感觉到,自己基础薄弱,缺乏实战经验。尤其是经历过一线实训环节后,体验到基层旅游业工作的不易,认为无法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满意薪水的学生最终放弃了继续从事此行业,造成这一行较难留住人才。

三、创新地方院校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30多年来,旅游高等教育在我国不断发展,为我国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也为旅游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度焦虑的问题。例如旅游企业中本科生跳槽频繁,旅游院系的地位相对较低,旅游专业教师数量逐年减少,职称、学历相对较低等等所有的迹象都表明,旅游专业本科教育逐渐萎缩。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旅游行业所需要的人才的技能和高等教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6]。

(一)明确地方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地方院校的旅游管理人才要以突出应用为导向,加强专业能力培训,专注于服务地方旅游。要把传统本科教育人才学历培养和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相结合,即实现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科学的平台,培养适合当地旅游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人才,突出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水平。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位,即突出应用型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规范,可解决当地面向应用的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能力缺乏,训练方法的不足,方法单一,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样就可以达到地方院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兼具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势,也可以达到本科的理论水平标准,同时满足当地旅游业要求的专业能力以及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

(二)实施“2+2”教学模式适应旅游市场变化

所谓“2+2”教学模式,即学生用两年的时间,在学校进行针对性极强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强化学习,再用两年的时间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分为两个阶段:即基层岗位顶岗实习一年,管理岗位顶岗实习一年。学生大三时到学校联系的实习单位,进行基层岗位顶岗实习一年,学生们不仅仅是学生的角色,还是从业人员的角色。每个学生轮流到旅行社、酒店和景点进行实践,每4个月进行一次轮岗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中,可以确保每个学生在旅游企业有四个主要的岗位锻炼机会。大四时学生在同一个实习单位进行管理岗位顶岗实习一年,通过工作轮换,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系统、全面的理解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和同一企业在不同的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既保证了学校正常理论教学时间,也延长了行业实训时间,使学校、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的“产-学-研”联系更加紧密,成为“下得去、上手快、干得好”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三)制定能满足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强调应用型、复合型的特点,在设计课程时,除了开设旅游专业理论课之外,学校还应通过与旅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建立一定规模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旅游管理专业既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求一定的实践经验、努力工作的态度和具有创新性的人才需要。这样,就可以把学校培养目标、学校培养标准与企业需求的目标和标准相结合,重新构建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体的课程体系。相应的课程设计可以分为三大模块:即文化理论知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综合实训课程。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大幅度压缩理论教学时间,增加专业知识和实训课程,与此同时,在学生开始进行实习前,大量增加学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复习以前所学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这种课程模式,使素质教育始终贯彻于教学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大量的实践技能的学习,符合地方本科高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四)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这里说的“三位”即教室-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开设诸如旅游服务礼仪、计调业务、旅游市场调查和预测等实践类课程;其次,通过学校自身的旅游管理实训中心建立诸如旅行社、导游、策划、英语导游、茶艺等仿真实训室,满足学生校内仿真实训需要。此外,也可以通过各类有关旅游行I的全国大赛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最后,应当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企业优质资源。积极与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和条件,实现校企双赢,一起完成人才培训工作。总之,尽量满足学生各种实习和职业选择的需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使用,知识和能力相统一,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在现有教师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博士学位的优秀年轻教师和内部培训,实现师资结构的调整。第二,充分使用校企合作的平台,把专业教师分批送到旅游公司锻炼或训练,训练成为具有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骨干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而可以承担一定的实际任务,让教师更好地为实践教学服务。第三,鼓励专业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一步的学习深造,参加全国性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专业建设、创新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第四,扩大“双师”素质教师来源,邀请旅游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精英、优秀的人士进行讲座或培训,实现零距离对接。第五,规范兼职教师任职的标准,不断完善兼职教师招聘制度,邀请在旅游企业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们举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实现校园教学和行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六)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

在学生进校时,除了常规的思想教育,学校还应为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帮助学生制定好相应的大学学习规划,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就业信息状况,以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案例引导、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专业的热爱,从而与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相结合。也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积极参加教的科研课题,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萌.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旅游学刊,2008(2):8-9.

[2]周霄,马勇,刘名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系统构建研究[J].现代商业,2012(9):68-70.

[3]梁明义.职业教育知识实用手册[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4]夏应芬,方益群.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J].学园,2012(9):6-7.

第5篇

哈尔滨拥有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这位哈尔滨节庆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哈尔滨的节庆旅游发展迅速,其中,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中国・哈尔滨国际滑雪节、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在国内影响力不断提升,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哈尔滨节庆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市民参与度低

只有群众积极参与的节庆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节庆旅游项目,才能使节庆旅游成为真正的旅游的节日、体验的乐园。近几年,哈尔滨本地市民对冰雪活动、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参与度过低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调查,太阳岛雪博会期间,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比例约为3:7;冰雪大世界开办期间,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比例为1:3;而在亚布力滑雪场,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的比例更是下降为2:8左右。哈尔滨市民对本地节庆活动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过低的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界游客对于哈尔滨旅游节庆的关注和兴趣,这就潜在地减少了哈尔滨节庆旅游的客源。

(二)文化内涵缺失

节庆旅游必须以一定的文化为依托,只有注入了文化内涵的节庆旅游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哈尔滨作为文化名称,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冰雪文化、欧陆文化、音乐文化、红色文化等,但是,目前哈尔滨举办旅游节庆活动虽然打着冰雪或是音乐等文化旅游资源的旗号,却更加注重对商业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真正的文化内涵,冰雪大世界高额的票价便是最好的说明。另一方面,对于金源文化及红色文化等的节庆活动的开发层次仍较低,没有充分挖掘出其文化底蕴。

(三)品牌知名度较低

哈尔滨的旅游节庆活动因创办和延续时间不长,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没有注重品牌建设,规模小,对外界的吸引力较小,影响小,旅游节庆在主要客源市场上知名度较低,具有一定国际化水平的品牌节庆活动更不多见。除了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和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知名的旅游节庆之外,其它旅游节庆,如金源文化节、哈尔滨园艺节等都不为外界所知,甚至本地居民也有很多不了解的。另外,通过统计发现,目前哈尔滨的旅游节庆举办超过20届的只有四个,其余的多数都在十届以下。这说明了,目前哈尔滨的节庆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品牌的知名度较低。

(四)缺少特色纪念品

国外的节庆旅游活动纪念品体系鲜明,品类丰富,在形式上包括吉祥物、特色纪念品、特色装饰品等,在内容上较为深刻地反映了节庆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就旅游纪念本身而言,已经成为节庆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哈尔滨的旅游节庆活动,在纪念品的开发上水平依旧较低,不仅品类缺乏特色,且价格较高,做工不够精细,真正能够反映旅游节庆活动文化内涵的纪念品为数不多,只能作为旅游节庆活动的一种点缀,有的纪念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游客对于整个旅游节庆活动的印象。

(五)缺乏专业的人员

现在,哈尔滨大多数节庆活动都是政府主办的,只有极少数企业参与到了节庆的承办中。政府统一讲节庆活动各方面的工作分配到各个部门,而早这些部门当中极少有旅游专业从业人员或者对节庆活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而且部门都有各自的日常工作,可能无暇顾及节庆工作的进展,从而导致工作质量较差,这就使哈尔滨旅游节庆工作的开展缺乏统一有序的工作程序和的规范性,这就影响节庆旅游的顺利开展。

二、哈尔滨节庆旅游发展对策

(一)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环境

节庆旅游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优质的城市环境的配合,在“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都是游客感到满意。首先,完善城市交通,加强节庆旅游景区与市内各地区的乃至各县区的直达性,如开通直达景区的专线,提高节庆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第二,对城市餐饮及住宿进行统一管理规划,提升饭店其服务水平和菜品质量,保障收费的合理性。同时,旅游餐饮一定要突出城市特色,如举办主题鲜明的节庆旅游美食节,形成哈尔滨美食节庆系列活动。第三,旅行社的线路设计和产品营销对于哈尔滨节庆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旅行社要根据节庆旅游资源的分情况布,设计科学、合理且富有哈尔滨特色的节庆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

(二)加强宣传促销,扩大影响力

促销对于旅游产品的销售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节庆旅游的活动时间较短,对游客的参与性要求较高,因此说,宣传促销对节庆旅游的意义重大。

1、要利用多种渠道进行节庆旅游相关信息的传播,如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影视等各种形式的媒体,以多样化的表现方式传播节庆旅游形象,提升公众对节庆旅游的关注度及节庆旅游的影响力。

2、要采取分时段的促销模式,在在节庆旅游的准备前期、中期、前夕以举办过程中分别采取不同的宣传手法,增强人们对节庆旅游的好奇心。

3、实行联合宣传,在旅游节庆开展期间,应注意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哈尔滨国际啤酒节以及中俄博览会就可充分实现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在活动期间充分展示哈尔滨的优势资源和文化内涵,从而扩大哈尔滨在国内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

(三)推广节庆旅游,构建品牌效应

品牌效应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树立品牌意识,提升知名度才是哈尔滨节庆旅游发展的唯一出路。

1、政府应给予旅游主办方充分的资金以及政策支持,使其能够充分的发挥优势,进行品牌构建。

2、独特性是品牌构建的关键点,活动的主办方应注重对哈尔滨特有的节庆旅游资源的开发,突出地方特色。

3、哈尔滨节庆旅游品牌效应的构建关键在于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探索,在节庆旅游的举办过程中向旅游者传输这种文化,加深旅游者对这一文化内涵的理解。如2016届哈尔滨国际啤酒节以“举杯松花江畔,醉美冰城夏都”为主题便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有助于哈尔滨节庆旅游品牌效应的构建。

(四)提高民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参与性强是节庆旅游最为显著的特征,主要包括外来游客及本地居民的参与性。哈尔滨节庆旅游的开展应充分提高民众的参与度,使节庆活动不仅能提升哈尔滨的旅游形象,加深外地旅游者对哈尔滨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能够为本地居民带来收益。提高外来游客的参与度主要应从节庆旅游景区的着手,如加强节庆活动的宣传、增加体验性的娱乐活动等;而增加本地居民的参与性可通过举办全民性活动,如徒步旅行,来增强市民的凝聚力,还可从景区门票价格着手,如为本地居民制定优惠门票、套票等。

(五)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及培训

专业的从业人员能够使节庆旅游的开展更加顺利,提升节庆旅游的质量及游客满意度。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主要应从哈尔滨不同层次旅游院校着手,各院校可根据自身实力设置节庆旅游及会展旅游专业或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节庆旅游管理的相关课程,并使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实地实践教学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能力。专业人员的培训则主要由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负责,如通过举办研讨班、定期培训班等方式。通过有效培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其职业责任感并通过他们高质量、高水平的节庆旅游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扩大哈尔滨节庆文化内涵及知名度,树立哈尔滨的崭新旅游形象。

第6篇

全国旅游业目前已进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有机结合、互补互促的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必须清醒看到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的差距;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还缺乏支柱项目和拳头产品,产品老化、品位不高的现象还较突出;开拓旅游市场的力量还不强,制约对国际市场大面积、深层次的开发;旅游市场秩序混乱、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的扭转和改善;不少旅游企业素质不高,实力不强。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强大的竞争力量。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两个带全局性的根本转变;抓好“体制转轨”、“增长变型”的转变,就抓住了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就掌握了各项工作的主动权,为使成都旅游业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两个转变”,抓住机遇,开拓奋进;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优化产品、整体促销;狠抓质量,提高效益;适度超前,协调发展,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为动力,面向大市汤,组织大运行,发展大产业,树立“熊猫故乡”、“四季风光”、“文化名城”的成都旅游总体形象,形成市区、近郊各具特色并辐射跨省区的“三环”旅游网络格局,培育和建立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旅游市场体系,努力把成都建成全国的旅游名城,尽快跨进旅游发达城市的行列。到2000年,当年接待境外旅游者21~23万人次,实现创汇1.25~1.37亿美元;2010年当年接待境外旅游者47万人次,创汇在199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1.75亿美元,2000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540~265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76~80亿元人民币;2010年当年接待国内旅游者5000~53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300~318亿元人民币。

目前,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同在。为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解决好以下“五个适应”的问题:

一、在思想观念上,要适应抓大旅游、抓大产业的要求

旅游业是创汇创收的外向型综合性很强的新兴产业。成都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早在199O年底就把发展旅游业列为了振兴成都经济的“四大开发(工业、农业、高新科技、旅游)之一,市委书记黄寅逵同志、市长王荣轩同志在多次会议上都强调要把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成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如何把领导的决策变为发展我市旅游业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当前,原重要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观念的不断更新。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充分认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带动和促进关联产业发展的多功能作用,在对外交往和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中的桥梁和媒体作用、在扩大对外开放中的先导作用、在树立一个国家和地区形象中的“窗口”作用,增强抓大旅游、抓大产业的观念;二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在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要明确定位,提高重视程度,增强抓旅游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促进各相关部门支持配合,通力合作,尽快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对外开放中的先导产业、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国民经济中的创汇支柱产业;三是增强机遇和发展意识,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十分有利,我市旅游业由快速起步阶段已进入了大发展阶段,有优势的资源基础、坚实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和兴办旅游,特别是要吸引大企业、大集团跨部门、跨行业投资兴办旅游业;四是进一步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增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纵观旅游业发展的激烈竞争态势,正确分析和估价我市旅游业当前优势劣势的变化,既要看到优势很多,只要敢于正视我市原有的“中转”辐射优势、价格优势等方面日趋减弱,周边省、市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压力增大,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满怀信心,打好主动仗。

二、在宣传促销中,要适应开拓大市场、实现大合作的要求

加大宣传促销,开拓旅游市场,是加快旅游业发展头等重要的问题;开发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是宣传促销成效的具体标志。为尽快扭转我市国际客源连年下降的趋势和国内旅游组织化程度低的状况,争取日、美、欧市场稳中有升,港、澳、台市场客源回升,周边市场逐步发展,新兴市场不断拓展,研究确立我市客源市场的开发策略,加强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分析与预测,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强化市场开发的针对性,不断改进捉销的方式方法,增强宣传促销的有效性,根据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的宣传促销主题,成都两年一度的“国际熊猫节”及举办的各种传统节庆活动,紧紧围绕树立“熊猫故乡”、“文化名城”、“四季风光”的成都旅游总体形象不断优化、更新旅游产品,开展宣传促销,为了拓宽国际客源市场、积极探索建立能与境内旅游供给能力相适应、与境外旅游竞争对手相抗衡的促销机制。坚持统一对外、整体促销的原则,强化联合促销,调动企业开发市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进一步搞好与各新闻媒介的联合联姻,建立与国内外、省内外、市内外的大合作,组成全天候的立体宣传促销攻势,形成多元化、全方位开放的旅游市场体系。

三、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要适应市场的导向和出拳头产品的要求

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依托;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拳头产品,才能对海内外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必须下大力抓好旅游产品的开发,搞好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不断优化更新。首先,要按照出优势产品、出配套产品、出规模产品的思路搞好成都旅游总体规划,使规划具有科学性、战略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并严格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开发建设,防止低水平项目和重复建设的现象。第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的建设,抓好“中华熊猫世界”这一世界垄断旅游产品的开发,四季风光带以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重点,抓好西岭雪山为代表的纵向四季风光带开发和都江堰青城山为代表的横向四季风光带的开发,同时抓好我市其余8个风景名胜区的配套建设,开展熊猫生态旅游,搞好到九寨、黄龙、长江三峡、拉萨、昆明、桂林、贵阳等周边辐射圈内的产品开发和推出,使度假旅游产品和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有新的突破,开发建设出投入产出效益好的拳头产品向国内外推出,力争产生轰动效应。第三,抓好武侯祠、杜甫草堂、青羊宫、滨江公园、望江公园、万里桥等沿河旅游景点的开发,促进老景点的深度开发,丰富游览内容,恢复府河水上游览,推动传统观光产品的改造、充实和提高。第四,对“世界乐园”、“西南日月城”、“都江堰美国假日乐园”等大型人造景观,进一步在增加高科技含量、参与世强、知识性丰富的项目,完善配套功能,调整结构,招徕客源上下功夫,增强其吸引力和生命力。第五,按照旅游“六要素”协调发展的要求,抓好薄弱环节,搞好旅游商品的开发和销售,不断改善旅游交通和旅游环境、提高旅游产品的品位和质量,以适应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需求。

四、在旅游行业管理上,要适应发展大趋势和解决新问题的要求

强化行业管理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保障。要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要求和旅游业这一新兴产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旅游行业管理上要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

(一)要以建设公平的市场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形成规范的市场运行,促进有效率的市场主体为行业管理的目标。

(二)进一步理顺行业管理的体制,坚持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逐步增强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调控手段,建立管理权威,逐步把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边缘性、辐射性、交叉性领域纳入旅游行业管理范围,解决该管管不了的问题;旅游主管部门要主动做好全方位的协调工作,促进上下左右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增强行业管理的有效性。

(三)当前强化行业管理的重点是,围绕抓整个行业、抓运行环境、抓市场规则的要求,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整体素质。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开展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市场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树立成都旅游行业新风范,促进我市旅游服务质量大提高、旅游市场秩序大改观、旅游环境大改善.建树成都旅游新形象。

(四)不断改进行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变传统的对企业的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开展行业管理,通过规则、法规、政策引导市场趋势,建立市场规则,协调、监督维护市场秩序,规范企业行为,为企业发挥活力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充分运用国家和省、市已出台的法规政策,及现已建立起来的旅波质量保证金制度、旅游质量监督、涉外旅游饭店评审、旅游定点管理、旅游企业年检、旅游项目评审、旅游服务考核、新闻舆论监督等调控手段,加大行业管理的力度。

(五)切实贯彻“搞活市场,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方针,认真研究和解决我市国内旅游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打牢基础,使国内旅游逐步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进而促进成都国际旅游的发展。

(六)旅游管理部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以科学化的管理、高质量的服务、高效率的工作、勤政廉洁的形象,树立和提高旅游管理部门的威信。

第7篇

内容摘要:旅游业作为关联带动性强、进入门槛低、就业弹性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问题有很大帮助。当前我国旅游就业总体水平较低,就业结构失衡,就业潜力未能充分释放。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旅游就业在行业结构、地区结构、人力资源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并进一步从社会文化、职业声望、季节特性、人员素质等方阐述了旅游就业的瓶颈因素,最后从政府、行业、教育、社会四个层面提出推进旅游就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以期推进我国旅游就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就业 结构特点 瓶颈 对策

我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实现充分就业始终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关键。旅游服务业作为关联带动性强、进入门槛低、就业弹性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无疑有巨大的潜力。当前我国旅游就业水平较低,就业结构失衡,就业潜力释放存在突出的瓶颈制约,如何走出困境,推进我国旅游就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旅游就业结构特点

(一)行业结构特点

旅游就业主要集中在饭店业领域,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吸纳,就业潜力未能充分释放。根据《2009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统计,到2008年末,全国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共有272.13万人:星级饭店从业人员约占总数的61%,旅行社、景区和旅游车船公司等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分别仅为12 %和27 %。饭店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创造旅游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研究估算,旅游业每增加一间客房,所带动的直接就业指数为1.5,间接就业指数为2.5(厉新建,2004)。但是应该看到,“饭店建设本身并不会带来有效率的旅游就业,饭店就业的效率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地的商务活动的活跃程度、旅游吸引力的强弱程度”(厉新建,2004)。

旅行社就业方面,国内旅行社与国际旅行社存在较大差异。国际旅行社相对经济效益较好,吸纳就业人数较多,就业质量较高,而国内社则刚好相反。工资低、保障不足、流动率高成为大量“小、散、弱”、“多如牛毛”的国内社旅游就业的基本特点。旅游景区因其在旅游吸引力中的核心地位而具有很强的就业带动作用,相对于市场严重饱和的饭店业以及国内旅行社业,旅游景区就业将成为未来我国旅游就业潜力释放的最大空间,应该得到重点发展。

(二)地区结构特点

旅游较为发达城市就业水平相对较高,乡村旅游就业水平相对较低,城市旅游业对周边地区的乡村人员就业带动不足。当前,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北京、上海、广州等旅游较为发达城市的旅游就业水平相对较高。显然,这些城市的旅游资源价值相对较高,旅游产业规模相对较大,服务体系相对完善,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亦较强。其他地区囿于资源、产业发展水平的限制,旅游就业水平相对较低。

(三)人力资源结构特点

劳动力总量供给充足与人才结构性短缺局面并存,年龄结构倾向“年轻化”。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在理论上构成了庞大的旅游就业人员供给大军。与劳动力总量的严重过剩相比,当前旅游业界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则极度短缺。其次,年龄结构倾向“年轻化”,员工流动率较高。长期以来,旅游就业似乎一直是“吃青春饭”的年轻人的职业。年轻人有活力、有热情,可塑性、学习力均较中年人强。但另一方面,他们在工作中也往往对职业的忠诚度普遍不高,旅游企业员工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的高流动率就是一个明显的体现。员工的高流失率往往给企业带来很多弊端:如一定的经济损失、服务质量的下降、员工的整体士气受到影响等。

旅游就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一)轻视服务业的传统观念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轻视服务业的传统,迄今未有根本性的转变。“学而优则仕”,在“官本位”文化的影响下,从事服务行业往往被视为“伺候人”,是没出息的。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往往使一些旅游服务的从业者(尤其是基层服务人员)根本谈不上什么职业荣誉感。

(二)旅游就业的职业声望

与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基层人员)工资收入普遍偏低,社会保障普遍不足,职业声望普遍不高。“由于旅游就业往往集中于低技能职位,岗位薪酬较低,面临的培训机会较少,缺乏晋升更高职位的经验认证,因而很多人认为,旅游创造的就业类型往往不是‘真正的’的工作”(依绍华,2004)。旅游就业对优秀人才吸引力不足,原因很大一部分就在这里。

(三)旅游就业的季节特性

旅游业的季节性造成了旅游就业的季节性,这一点对旅行社、旅游景区的影响最为明显。“季节性”往往带来稳定收入保障、医疗福利待遇等的缺失以及员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也使得旅游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很长时间里不受重视。事实上,一些景区、旅行社一进入旅游淡季,员工往往会被放长假,除极个别忠诚员工外,绝大多数会选择另谋出路。

(四)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当前,我国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影响产业内涵的提升。笔者曾对河南郑州市多家星级酒店的人力资源情况做过调查,发现酒店员工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不到10%,绝大多数员工只有高中、中专、初中学历。低素质的人力资源必然会对产业的发展形成制约。此外,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明显滞后于产业的发展,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不能很好对接,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差。

(五)旅游就业管理和服务

我国目前还未建立和形成一整套沿着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的旅游就业服务的运行机制。具体表现在:没有专业的旅游人才市场;没有建立起专门的旅游就业信息网络;没有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旅游就业管理与服务不到位,无疑制约了就业增长。

推进旅游就业发展的思路

(一)政府促进旅游就业发展的相关思路

1.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加大旅游业对就业贡献的支持力度。当前,我国传统第三产业发展相对饱和,而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产业、旅游业等)发展较为滞后。今后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之一应放在那些就业容量大、市场需求量大、与人民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行业。基于旅游业自身的特点,本文认为,旅游业应在具备一定旅游资源的地区成为得到发展、得到政策支持的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将旅游业培育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对旅游业、旅游就业的整体发展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2.从财税政策、金融信贷政策为旅游就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对于愿意接受国有企业下岗职工、“4050人员”就业的旅游企业,国家应在税收、利润分配和劳动管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基于三农问题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国家也应给予一定的低息地税政策,尤其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资金紧张是制约旅游服务业发展的又一突出瓶颈,国家应在金融信贷方面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为旅游就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3.尽快建立健全旅游就业统计体系、旅游就业信息网络。当前,我国旅游就业统计处于初级阶段,统计指标还不够健全,这直接造成旅游就业研究深入开展的诸多难题,进而影响到政府部门相关决策的科学性及行业发展的持续性。其次,要尽快建立健全旅游就业信息网络,完善旅游就业信息服务。要充分利用专业网络和专门渠道,及时收集、、传递全行业的旅游就业信息,引导旅游就业健康发展。

(二)旅游业自身内强素质

1.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产业素质带动就业素质提升。提升旅游产业内涵素质,当前主要应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体系的优化。从扩大就业的要求看,应大力开发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等国内旅游产品,加快建设农家乐、乡村旅馆、经济型酒店等国内旅游要素,广泛吸纳城乡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形成“国内旅游就业为主体、国际旅游就业为补充”的旅游就业结构。

优化旅游产品体系,首先要完善旅游产品类型,丰富旅游产品内涵,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积极发展符合现代旅游需求的休闲度假产品,开辟新的就业空间。其次要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项目,吸纳农民就地就业。此外,应进一步发展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等传统优势旅游就业领域,并努力增加旅游商品领域的就业比重。旅游商品是旅游消费弹性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要素,也是扩大就业潜力最大的领域。旅游商品长期以来都是我国旅游诸要素中的“软肋”,我国旅游收入结构中,商品销售收入往往只占20%左右,与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的30%-50%的比重相比差距很大,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也最大。

2.正确看待旅游就业的“季节性”特点。尽管旅游就业的“季节性”会造成人员流失,但在我国,由于农村拥有大量富余劳动力,以旅游就业为代表的弹性就业就显得非常重要,旅游就业恰好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现象。其次,旅游企业可以利用淡季组织员工培训,对设施设备进行集中维修保养,这对旅游企业提升服务质量是必要的。

(三)旅游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智力支持

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应用型人才。旅游教育的应用性要求旅游教学人员一定要具备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而当前我国“相当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这是导致人才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重要因素”(谷慧敏,2005)。旅游院校师资队伍素质亟待提升。

优化师资结构必须面向产业,并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正如希尔顿饭店学院院长约翰•博文(John.Bowen)提出的:“学院成功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与产业和校友的紧密联系,作为饭店管理学院必须为旅游业服务,必须与产业保持紧密的联系”。许多人士都在大声呼吁旅游教师应该“走出去”,“请进来”。在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比如课程设置往往注重“大而全”,而未能在旅游管理某个研究方向上深入下去。学生在几年的学习中,往往只掌握了一些粗浅的皮毛。

另外,解放思想,打破就业年龄传统偏见,吸纳“4050”人员就业。旅游服务业不应成为年轻人的天下,可以考虑吸纳一定比例的年龄较大的中年人就业,比如“4050”人员。与其他年龄段的失业人员相比,“4050”人员受教育的程度低,再就业能力差,家庭负担重。正因为深深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他们大多能够吃苦耐劳,对工作岗位往往比较珍惜。各级旅游部门要支持、配合和协调相关部门做好“4050”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四)社会的力量

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倡导“服务光荣”的社会新风尚,运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服务岗位的学习标兵及其先进事迹,在旅游行业大力开展“服务明星”、“爱心天使”、“微笑大使”等活动,切实给广大从业人员以精神上的激励和职业上的自豪感。

在全社会范围内进一步倡导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旅游就业的可持续增长。搞好旅游就业工作,不仅要谋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大的就业规模、更高的就业质量,同样也要谋求就业机会的可持续增长。培育旅游就业的持续增长能力,实现旅游就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为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光.充分发挥旅游优势 努力促进就业工作.旅游调研,2002(11)

2.夏杰长,李勇坚,姚站琪等.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厉新建.中国旅游就业潜力研究

第8篇

[关键词]潜流失;酒店业;专业实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74-02

1 本科层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潜流失现状

1.1 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潜流失的相关概念

欧臻提出:“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专门为酒店培养的高级管理人才,但在目前我国酒店人才市场上这个群体并未受到酒店企业的青睐,同时这些大学毕业生也没有对酒店企业倾注应有的热情,而是流失到其他行业领域另寻他途。”他将这种流失称之为“潜流失”。

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总结,绝大部分学者定义毕业生“潜流失”为酒店管理方向本科生在面临毕业时未选择行业内就业,或到岗后短期内跳槽、转岗流失现象。其定义的角度区别于酒店企业在职员工的流失。

1.2 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潜流失现状

(1)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率低、流失率高

大量的高校就业统计数据和酒店人力资源结构显示大多数酒店管理本科生并未在酒店相应岗位就业,如下表所示,以我校2008―2010年三届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为例:

如上表所示:近三年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率一直持续在较低水平,并呈下降趋势,行业内就业率不高,同时就业后流失率居高不下。

(2)缺乏竞争优势,流失方向多元化

在酒店专业性岗位的竞争中,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似乎更占优势,以笔者亲历的酒店招聘为例:某四星级酒店需要招聘酒店市场营销人员、宣传部美工、工程部弱电工、财务部核数数名,由于收到简历较多,通过一轮笔试和两轮部门面试,最后拟录取结果分别是来自市场营销、文秘、会计等专业的毕业生,其中只有营销部一名员工来自酒店管理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即使面对本专业对口就业方向时,酒店管理毕业生在招聘和使用中也不占优势,而他们却难以以明显优势去竞争其他专业领域的相应工作。除了继续深造或政策性就业外,最后往往分散在各个行业,就业领域与专业关联度低,流失方向多元化。

2 低就业率、高流失率带来的影响

2.1 对个人投入和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

酒店管理方向本科生构成旅游高等教育中一支重要力量,高等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但又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而是半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因此受教育者、施教者和国家都要适当分担它的成本,以湖北经济学院旅游学院平均学费为例:旅游本科四年学费2万余元,住宿费约4千元,该部分为硬性支出,还未包括四年的生活费、学校和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以及机会成本和隐性成本等,面临毕业时,大量毕业生选择另谋出路,四年的投入收效甚微。

2.2 酒店人力成本增高,行业发展低水平循环

酒店业进入门槛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现状很难吸引真正的人才,这也是毕业生在考虑就业前景时拒绝酒店的重要原因,同时酒店在招聘大学生时也抱着“招进来再看”的态度,没有将大学生员工的发展切实落实到人事管理流程中,最后还是面对人才的流失,于是又重新组织招聘、培训,如此的循环往复往往治标不治本,陷入“高成本、低水平”的循环发展中。

3 酒店管理本科生潜流失探源

3.1 酒店业行业性质对酒店管理毕业生吸引力有限

首先,随着旅游市场格局的逐渐变化,目前酒店业的工资水平较其他行业而言相对偏低,美国Occupation Outlook Handbook 中的资料指出:“Earning in hotels and other accommodations generally are much lower than the average for all industries.”首先,酒店薪金相较其他行业没有竞争力;其次,社会传统观念对一线的服务业一直存在偏见,且酒店的工作环境复杂,是犯罪行为的常发地;再次,随着国外高水平酒店管理集团纷纷入驻,行业体制发展日趋完善,提升机会减少。

3.2 人才需求的差异化与旅游教育同质化之间的矛盾

(1)酒店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酒店在面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时,要求有实践技能,同时具有管理者的眼光和潜力、创新的管理思想,针对酒店纷繁复杂的部门,需要的人才也是类型各样,例如前台接待的要求特点就是形象气质俱佳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如果是只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外语能力的毕业生,显然是无法胜任前台职位的。

(2)旅游高等教育总体规模扩展快,但培养模式趋同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院校扩展迅速,高等院校数量、在校生数量均不断扩大,根据历年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旅游院校数与在校生数数据公报,可以看出,2001―2005这五年期间,旅游高等院校数量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增加了122.8%,而在校学生人数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旅游院校总量增长的幅度,这些现象反映出高等旅游院校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结构不平衡,大部分的旅游院校在培养方向的选择时折中为偏重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加强旅游管理理论的教育,相应的实践教育内容没有跟上,同质化的教育模式使学生面对酒店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无所适从。

3.3 酒店顶岗实习对择业的影响

(1)经济效益第一位决定了酒店接受实习生的目的简单、功利

酒店企业接受实习生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实习生是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其二,名义上的校企联合可以增加企业的知名度,而旅游院系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酒店管理实践结合运用的能力;其三,协议的达成建立在各方利益妥协之下。以某一实习酒店为例,同酒店实习的13人中11人被分配在人手紧缺的餐饮部门(中餐、西餐和大堂吧),1人在前台,1人在客房,均为一线服务人员,半年实习时间,实习岗位的调动仅限于餐饮部内部之间,无任何管理岗位的安排。酒店根据自己用工情况分配实习岗位打击了实习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酒店对实习生的管理不到位导致对酒店信任缺失

实习生遇到与酒店管理密切相关的诸多问题,很大程度地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倾向,笔者从湖北经济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08届、2009届共计79人的专业实习报告分析,得出影响毕业生不愿进入酒店工作的因素如下:部门管理不够科学;基本权益未受重视;授权不够;部门沟通不足;同事素质普遍较低;管理岗位实践不足;酒店业薪酬太低;服务行业环境复杂;老员工难相处。由材料可知,①酒店专业实习深刻影响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进入酒店工作的倾向;②实习生最终不愿进入酒店的主要原因为酒店管理水平较低。实习生对酒店的反馈说明如果酒店方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很难培养学生对酒店良好的印象和强烈的行业认同,进而难以招到高素质的本科毕业生。

3.4 酒店对人力资源认识的缺陷

杨效忠等的研究认为经过实习之后,酒店管理学生的择业观发生一定变化,在将来选择就业时更侧重于个人的发展空间。然而目前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是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进入酒店后往往没有职业目标,在很长时间内处于摸索状态,一旦时机成熟便会选择离开。这种情况是酒店所不愿看到的,所以,酒店往往不愿意培养新人,结果酒店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不进行新员工职业规划―员工选择离开―企业更不愿意职业规划―更多本科毕业生离开”的恶性循环。

4 有效改善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潜流失的对策

4.1 科学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机制

对本科毕业生最有效的薪酬体系便是与专科生和社会人员有差别的工资标准,提升制度的相对倾斜,通过能力与业绩等核心价值的薪酬体系使员工认识到个人利益与酒店利益的一致性,如酒店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福利措施,如生日假期及礼物、奖励旅游等福利,更能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4.2 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结合

(1)酒店企业将实习的宽度扩大到老师,安排相应岗位供老师挂职锻炼,协助实习生管理;为酒店注入新鲜血液,从专业的眼光来审视酒店管理中的不足;更新老师的酒店管理知识结构,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引导学生与行业间的配适性教育。

(2)学生专业意识的加强需要行业内优秀人员的引导,旅游院校可引进合作企业优秀员工、管理者走进课堂与学生交流,可采取讲座、实验课、座谈等方式开展,教导同学们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课程,安排酒店管理专家与高校合作制定酒店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3)定向合作培养优秀学生,笔者在法国波尔多市交流时了解到,当地很多酒店都与附近旅游院校合作培养酒店管理人才,酒店为学生支付一部分学习生活费用,学生根据协议在规定期间在酒店连续实习伴随整个教学过程,毕业后工作第一选择也是该酒店,这样的合作方式不仅仅替学生解决了部分学习费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定向的培养灌输企业经营理念与文化,培养行业忠诚感,同时他们由于有相当时间在酒店的锻炼,甚至可以在毕业后直接走上管理岗位,这样的合作模式值得借鉴。

第9篇

*、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而进行的一项专业调整改革。

党的十六大提出*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转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传统农业应向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和高附加值的方向改造和提升,而新兴的旅游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的有效结合正适应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大力兴办旅游业的客观要求。世界旅游业从*世纪*年代中期已上升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年代中后期,产值已达到了*.*万亿美元,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亿人,年增长速度达*%以上。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假期制度的改革,旅游交通的便捷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呈现出高速不平衡增长的态势,旅游业产值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截止*年底全国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评定后,全国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处,其中绝大多数为自然风景名胜区,属于生态旅游区的范畴。*旅游事业近几年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生态旅游的地位逐年提高。*委省政府旅游工作会议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计划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扶持其健康快速发展并作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主要是基于生态农业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的一体化趋势和要求,即农业生态资源功能的旅游化和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化。既提升了农业经济的产业效率,又培养了旅游业的经济增长点,使自然生态资源得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双重开发并发挥生态环境教育功能。

*、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是农业院校调整办学方向和提高教学竞争力的需要。

首先,农业院校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须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农业院校的基础优势,寻找符合当今社会潮流,具有时代特色的办学方向。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的过度时期,农业领域正孕育着一场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变革,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正日益多元化,农业资源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它同人的生态定向、生态环境、旅游景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使农业资源开发向更高产业层次转化成为可能,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能够将农业资源和农业经济的传统办学优势,转化为培养农业转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优势,这是农业转型的需要,也是农业院校办学思路转型的需要,是农业院校的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所在。其次,高职高专培养的重点在于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产业经营属性、实践操作属性基本一致。经与省内外的一些旅游部门和生态农业园区等企事业单位沟通和了解,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广受欢迎,已形成生态旅游人才短缺与旅游业整体进步之间的矛盾,生态旅游人才的培养成为今后一定时期旅游业提高竞争力的战略措施,预示着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生态旅游和旅游农业部门将出现人才紧缺的局面,该专业的设置是其他任何专业不可替代的。再次,*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而且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旅游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近几年大力开发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和大中城市郊区生态观光农业的实践已充分显示出这一旅游事业在*的广阔生命力。“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的开办,将占居国内在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先进行列,有力地促进我省旅游产业、高新农业和高等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能够保持该专业教育的入学和就业的人才供求两旺。

传统农业专科教育面临市场就业和生源质量的巨大压力,这与几十年一贯制传统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利用现有优势将传统长线专业改造成为当今社会经济新兴的热门专业,必将形成农业院校人才供求两旺的良好局面,高等专科教育尤其是农林高职高专才能办出活力和动力。*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到*年初*共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家,开发景点景区*多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星级旅游饭店*多家,各类旅行社近*家。近几年开发力度逐渐加大,对生态旅游人才需求容量巨大,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人才需求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包括:各类生态农业实验场、观赏动植物园区、各类自然风景名胜区、生态休闲旅游度假中心、旅游接待和市场开发企业、城市园林生产经营单位、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等。目前,这类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相关的单位和部门人才奇缺,难以适应自然资源进行旅游综合开发和保护的需要。上述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多数属于新兴行业或朝阳产业,一般认为,社会越发展,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水平越高,回归自然、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愿望越强烈。抗击非典的教训增强了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认识和追求,生态健康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该专业的设置较好地适应了这一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二、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的可行性

*、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与高等农林院校学科性质相对口,同农林高教改革的方向相一致。

旅游业是一个与多种产业、多种学科相关联的综合性产业,而生态旅游业重点在于农业生态和旅游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郑州

牧专是一所以农牧业为核心的农林专科学校,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生态旅游资源等与自然生态资源相关的学科是该校大多数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和经济管理的丰厚的教学科研资源和学科优势,如动物科学、牧草科学为我校优势学科之一,其师资和教学设施可以转化为观赏动植物资源,农业经济多年积累的许多教学科研成果可以转化为生态旅游市场开发的教学资源。将农业资源和新兴的农业旅游资源相结合,既是农业结构转型的需要,又是农业院校培养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急需人才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