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09-20 16:08:39

导语:在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第1篇

【关键词】 乡镇财政资金 监管 问题 措施

乡镇作为我国基层政府体系,是我国财政管理体系基础的环节,是财政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的窗口。中央财政部门多次针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下放了相关的指导意见,旨在明确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范围、职责以及具体要求。健全我国乡镇财政职能,规范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加强基层财政管理基础工作,是充分落实我国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保证。但是,现阶段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还有许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没有改善,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实现,进而充分的落实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必须重视和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促进乡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提高。

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完善的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当前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不规范。乡镇财政资金的发放和使用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和预算约束,上级财政单位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缺乏规范性,造成乡镇财政资金在拨付和使用的环节存在诸多监管漏洞,易造成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的降低。其次,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存在方法不科学、流程不规范的情况。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流程的规范约束,财政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财政管理制度的约束流于形式,脱离实际,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再次,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反馈和评价机制不健全。我国投入乡镇财政的支农、惠农资金等金额十分巨大,但是对于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缺乏及时的有效的追踪问责,财政资金使用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反馈,造成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存在严重的问题。

2、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范围不宽,监管工作难以充分落实

乡镇财政资金的来源十分广泛,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分配过程也十分复杂,部分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流经较长,使用范围较广,造成乡镇财政资金难以有效的监管。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范围和监管内容的不明确,造成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职能难以充分的发挥。首先,乡镇财政的级别在我国行政级别当中是最低的,对上级财政部门拨付的和上级单位直接管理的资金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造成资金的监管存在盲区和漏洞。其次,乡镇财政资金中的支农惠农补贴类的资金是财政资金监管的盲区,因为该部分的财政资金存在多部门、分阶段监督和管理的现象。再次,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环节的监管不透明,一些部门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目的、收益对象、补助政策等缺乏公开透明的公示,造成财政资金使用环节得不到有效的监督。最后,由于乡镇财政部门重视财政资金的使用、忽视财政资金的监督,重视财政资金的分配、轻视财政资金的管理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了财政资金的横向的纵向的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3、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沟通不畅

由于财政部门之间以及乡镇与上级单位之间存在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乡镇财政与广大乡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造成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存在严重的沟通不畅和障碍。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办法以及财政资金的使用目的不同,对不同资金、不同项目的信息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会严重影响到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工作。具体而言表现在乡镇财政资金的资金到位时间与财政资金信息公开的时间不同步,并且对财政资金信息的公开并不全面,这不利于对乡镇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督。乡镇财政资金的下发存在许多复杂的程序和环节,使得群众对财政资金尤其是支农惠民的专项资金存在误解。乡镇财政资金在拨付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信息的沟通不畅,造成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等数据信息得不到有效的掌握和共享,影响到了对财政资金的实时监控。

4、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不规范

乡镇财政关系到公共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管和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高效落实,乡镇财政支出关系到广大的乡村和老百姓。但是,由于乡镇财政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不规范,严重影响到财政资金的监管。乡镇财政的财务管理部门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由于乡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对财政资金的监管缺乏专业的监管人员,涉及支农惠农等财政补贴和转移性支付资金的监督管理,难以充分的发挥监管职能。乡镇财务管理缺乏专业的会计人员,会计和财务岗位的责任不明确。财务部门在岗位的设置方面缺乏科学性,不利于财务部门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财务部门在票据管理、支出环节等都存在不规范的地方,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政资金支出监督体系。这严重制约了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管,造成乡镇国有资产的流失,产生了许多账实不符的现象。

二、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措施建议

1、推进两基建设,明确乡镇财政职能

乡镇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管,离不开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首先,应该强化乡财县管中心的职能。对于乡镇范围的涉农性财政资金的管理,坚持县乡两级共同监管。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县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制度,明确县对乡镇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县级单位应该指导乡镇政府制定和执行财政预算、决算的编制,加强对乡镇预算资金的核拨管理,指导乡镇各项财政资金尤其是支农惠农资金的管理。通过对乡镇财政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规章制度的建设,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水平。其次,乡镇政府应该做好政府职能转变,从过去的收入管理为主转向支出管理为主,由过去的维持保障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由过去的重视财政资金分配,忽视财政管理向现在的兼顾财政资金分配和财政资金管理,尤其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转变。乡镇政府作为基层行政机关,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促进乡镇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管理,充分的落实政府的财政政策,促进乡镇财政的预算的有效编制和执行,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促进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2、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监管制度

首先,坚持推行和因地制宜的实施乡财县管制度,明确乡镇政府在财政资金管理中的地位,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明确乡镇政府的债权和所应当承担的债务,规范乡镇财政部门的财政审批权不变。进一步完善乡镇政府和县级财政部门的“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加强县级财政部门对乡镇财政收支的直接监管,防止财政资金的流失和使用的低效率。其次,推行村财乡管村用的改革。乡镇财政资金目的是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乡镇财政涉农资金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因此,乡镇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乡村债务动态监控制度,及时、全面的对乡村财务、债务状况进行监督和调查,完善乡村的财务管理,充分的尊重乡村资金安排和使用的自。乡镇财政部门在财政资金拨付之后,应该实施的对财政资金的发放和使用过程、使用绩效进行监督和考核。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督考核的力度。根据考核结果对乡镇财政部门的进行奖惩,促进乡镇财政资金的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促进乡镇财政资金能够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作用。

3、建立并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乡镇财政资金在使用和监督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促进财政资金在阳光、透明的环境下使用和管理。首先,乡镇财政部门与县级财政单位应该加强沟通与联系,促进乡镇财政资金信息沟通渠道的顺畅,保证乡镇财政资金得到有效的监督。其次,针对乡镇财政资金的数额、补助对象、发放形式、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联系电话等,应该进行充分的共享和公开,利用社会监督,保证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再次,对于支农惠农的专项资金,应该建立阳光通道,通过宣传和公示,让财政专项资金在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下运行。最后,针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该完善信息沟通渠道,促进乡镇与下属村组织的沟通和协调,通过完善县级财政单位与乡镇政府的信息沟通,保证乡镇财政资金能够在流通和下拨的过程中安全、高效。

4、加强会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素质

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离不了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因此,必须加强乡镇财政部门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改善会计基础工作,通过科学的设置会计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会计职责,提高财务部门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另外,应该加强乡镇财政部门财会人员的培训,促进财会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流程的熟悉,掌握会计业务技能,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保证乡镇财政资金在阳光、透明、规范的环境下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再次,应该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和财产清查处理制度。只有不断的完善相关会计、审计制度,才能够有效的改善对乡镇财政资金的审批、审计和监查,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管水平。最后,应该加强对乡镇财政干部的职业教育和思想素质培训,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的业务水平,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的财政资金监管经验,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乡镇财政资金的绩效发挥,促进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因此,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部门应该进一步的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制度建设,提高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完善乡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使得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促进乡镇财政资金充分的发挥其作用与功能。

【参考文献】

[1] 杨鸿彬:以绩效评价为核心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J].齐鲁珠坛,2010(5).

[2] 周海燕:浅谈乡镇本级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0(34).

第2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控制措施;分析研讨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政专项资金,是为实现发展目标而安排的特殊用途的资金。且财政资金又涉及到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所以所产生的效果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财政改革的不断发展,虽然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体制得到了完善,但是在实际使用与管理的过程中,却还是出现了多种问题,这样也就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果。

一、进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与控制的含义及内容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管理与控制工作来说,通过对其有效的控制,可以发挥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同时也可以影响着财政资金的整个预算、使用以及核算等工作。

(一)财政专项资金

我国成立财政专项资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要实现资金的集中,以此来建设出重点的项目工程,促进这些事业的发展。因此,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就是要保证专项资金可以运用到指定项目建设上,避免出现挪用与占用等现象[1]。

(二)预算资金

对于我国的预算资金管理与控制工作来说,其目的就是要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同时还要保证资金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规范化与安全化的运用,并做好监管与处理等工作。我国的收支财政管理制度中,预算以外的资金管理规模正处于不断缩小的阶段。因此,就要明确控制的中心,做好资金的使用工作,保证资金的管理工作满足我国相关的法律要求。

(三)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在实际中就要定期做好盘点工作,以此来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同时,还要定期对存在的违规处置资金的现象与资金的流失等问题进行清查,保证账目与实际上的一致性[2]。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制度不完善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在财政资金的管理与控制上存在着相互牵制、职责划分不明确以及资金在支出与审批等工作上存在过于松散等现象。其次,行政事业单位中主要依靠事后进行核算的方法,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与控制,但是由于在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分类科目不健全等现象,这样也就造成了一些核算项目没有实现有效的分析,最终也就造成了资金使用效果不高。

(二)监管力度不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上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应的体系,但是却出现了监管措施不能落实到实际中的现象,这样也就造成了实际作用效果不高,监管工作力度不足等问题。其次,在财政部门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支出与审核等方面上存在着严谨性不足的现象,在进行审批以前,也就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系统的论证,这样都造成了资金的不合理利用。此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在财政专项资金上存在着使用范围不明确与挪用等现象,这样也就造成了问题不断发生[3]。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中财政专项资金监督与管理效果的措施

(一)完善内部的控制机制

想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中财政资金管理与控制的效果,就要健全内部中的控制机制,同时也要对内部控制管理的体系进行优化,以此来提高财政资金的监管效果。首先,要完善财务工作中的责任制度,保障资金的管理与控制效果。如健全集体表决重大支出与对会计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等,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面管理与控制。其次,要做好对行政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作为财政资金管理与控制的内容之一,固定资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单位资产的变化情况。所以想要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就要先制定出完善的采购模式。然后完善从使用到淘汰的整个程序,并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最后,是要控制好经费的使用。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公务接待等所产生出的费用占据着财政资金支出中的一部分。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就要做好经费的管理工作,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标准,以此来保证财政支出的科学性。

(二)做好资金的上的预算管理工作

作为财政资金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方式之一,预算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中,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指示来进行财务的预算工作。当面对需要增加预算以及改变预算用途时,要进行灵活化的处理,并严格按照参照预算编制的计划来进行。其次,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要严格根据预算计划等来进行执行,避免出现超标准与超范围支出等现象。同时,还要及时提出有效的建议,保证财政预算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后,要最好预算与决算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执行过程的公开化与透明化,结合相关的监督力量来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效果。此外,还应当要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监督的水平,规范好审计的内容梗概,同时还要能保证审计工作深入到各个环节中去[4]。

四、结语

总的来说,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政资金管理与控制工作,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还可以提高管理的水平,满足实际的需求。同时还要在建设内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配合好外部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丽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问题与对策――以福建省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0):60-61.

[2]张新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9):89-89.

第3篇

乡镇是各项财政资金的最终落地点,资金使用对象面广、政策目标多元、监管任务重,尽管一些地方探索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好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乡镇财政的资金监管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重财政本部门资金监管,轻其他部门资金监管。二是重财政项目建设类资金监管,轻财政补资金监管。三是重财政项目资金到位,轻后续跟踪监督。乡镇、村、乡镇部门普遍重视本单位到位多少财政资金,至于资金如何使用、如何监管、如何发挥最大效益则重视程度不够。四是重各级拨入财政资金监管,轻对内自收自支资金监管。对于外部流入的财政资金因为有政策要求,乡镇财政机构还能够积极参与到监管过程中来;而对于乡镇内部自有资金、自收自支资金,由于无具体要求、无监管机制等,监管工作要么没有开展,要么表面化、无力度。五是重财政资金自查自纠,轻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一些乡镇财政工作人员对发现的违纪违规乃至违法使用财政资金的问题,能够及时预警和报告,但是在处理的过程中,往往大事化小、自查自纠了事,没有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没够成震慑。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乡镇财政作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主体,存在“五重五轻”方面的问题,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一是站位不高。部分乡镇财政存在曝光财政资金问题会坏了本地经济发展“一锅粥”等思想,遇到乡镇村和部门单位对监管的排斥心理就坡下驴,当好人、不得罪人。二是政府干预。个别领导打着地方经济发展的大旗,对财政资金监管加以阻挠,干涉正常的监管工作。三是力量薄弱。一方面,乡镇财政人员老化、知识退化加速;另一方面,乡镇工作综合性比较强,方方面面都需要财政人员参与,从而造成财政资金监管力量比较薄弱。四是机制不全。对于财政部已的关于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权威文件,各地落地措施、细化措施不够,监管的权力清单、职责清单、服务清单不明,特别是横向资金监管、乡镇自有资金监管等方面规章制度不够、体系残缺,篱笆墙织得不牢。

三、监管建议和措施

第4篇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 财政监管 完善 银行

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要求,全国各地都实行了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改革。改革后通过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一段运行,表明这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运行平稳,效果显著。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是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的重要内容,能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改革取得成果的同时,针对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保障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一、财政监管对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的重要性

财政监管的实施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的重要保障。当前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方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监管方面仍然存在弊端。财政监管是监管中的重要方面,只有加强财政监管,才能保证财政资金真正的运用到实处。财政监管要在财政资金支付事前、事中和事后实行动态监管,保证财政资金在支付流程中能够真正的得到有效监督。

二、现阶段国库集中支付出现的问题

(一)集中支付账户监管缺失

目前,我国很多国库支付账户都设在银行,这些银行一般都是商业性银行。很多商业银行为了能够获得财政国库支付的资格而互相恶性竞争,导致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由于银行在进行财政资金支付时缺少监管,所以存在一定的风险,严重影响了国库集中支付的安全性。

(二)财政监管未能落实到实处

国库集中支付中,财政部门授权银行进行财政资金支付,这就导致财政部门的监督力度减弱,不利于财政监督的实施。一些核算单位会利用这种漏洞套取或转移资金。由于财政监督很难触及到相关核算单位和银行,一些人可能会通过一些违规手段造成财政资金流失。

财政监管缺乏有效的工具,导致监管工作很难进行。财政部门应当通过与国库、税务、银行建立网络平台,以此来提高财政资金信息的透明度,便于实行网络监管。财政监管应当对财政资金的整个运行流程进行监管,以确保能够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风险,保证财政资金得到真正合理分配。

(三)国库管理部门缺乏人才

由于现在财政办公很多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需要一定的网络信息知识。而目前很多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网络信息知识的匮乏,很难熟练的运用电子网络开展自己的工作,这直接对我国的国库集中支付安全造成威胁。

三、加强财政监管力度,完善国库集中支付

(一)深化财政国库管理改革

要提高财政监管水平,就要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财政监管提供良好的环境。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因此我国应当在财政支付方面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财政监管的法律地位,为财政监管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我国在财政支付上应当逐渐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保证财政资金在支付过程中的安全。

(二)建立财政资金支付动态监控,确保资金安全

对财政资金支付实施动态监控离不开现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电子网络平台,通过多种监管方式来保证财政资金流通的安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信息传送度和共享度,能够帮助财政部门及时的掌握资金的流通情况。我国的“金财工程”和“金税工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的,这不仅能够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更能够保证财政监督全方位的开展。

在对国库集中支付进行财政监管时,应当及时审查和反馈信息,定期的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筛选、审查。监督有关单位是否真正的将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实,并根据数据分析检查是否有违法乱纪的事情发生。如果发现有违规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并通过设立奖罚制度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三)加强财政管理人员思想教育,提高监管意识

在整个财政资金支付过程中,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相关财政管理人员的教育十分必要。一方面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教育,提高他们在国库管理工作上的工作能力,使他们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技术方面保证财政监管的实施。另一方面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提高员工自身拒腐防变能力。真正地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

四、结语

21世纪以来国库改革不断推进,提高财政监督水平是国库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同时国库改革也离不开强化财政监督。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如何强化财政监督。只有强化财政监督,才能够真正的不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菊琴.公共财政框架下做好财政监督工作的若干思考[J].经济师,2004(1).

[2] 高忠文,张伯文.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监督机制[J].财会研究,2005(11).

[3] 姜宏青,许志昂.政府国库集中支付的监控机制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6).

[4] 吴凌,吴多俊.国库集中支付下资金运行风险及防范[J].水利发展研究,2006(8).

[5] 高建华.强化财政国库监管保障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安全[J].中国财政,2009(16).

[6] 王领峰.建立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J].财会研究,2009(17).

第5篇

今天召开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推进财政惠农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市关于强农惠农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县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和惠农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刚才,市委刘书记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学习,切实在工作中贯彻落实,把强农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地发放到受益对象的手中。

一、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政资金管理

近两年,我们在涉农资金管理上出台了好多办法和措施,在加强自身审计监督的同时,整改了一些问题,粗略估计,收缴偷税、漏税170多万,核减工程量200多万,规范涉农资金1000多万。我们还加强了制度建设,去年7月份,市审计局在审计决算执行情况后,发现部门在执行财政预算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陈市长专程到召开审计工作座谈会。为了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我们举办了财政法规知识培训班,政府班子成员,各乡镇、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人员都参加了培训。今年年初,我们在17个部门实行了会计委派,县委、县政府还决定年内对领导干部进行任中审计,对资金量大的部门实行年审制,这些措施和办法,对于规范财政资金管理起了一定的作用,正像刘书记讲的我们在财政资金的管理上,特别是涉农资金的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资金拨付后项目不能完整地实施,有挤占挪用现象,有些部门还出现了严重违犯财政纪律的问题、现金帐户。为此,今年10月份,我们又举办了一次培训班,今天召开会议一方面是安排部署财政惠农资金的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同时,借此机会对加强全县财政资金监管进行安排部署。

一要迅速行动,开展自查自纠。会议之后,各乡镇、各部门要利用一周的时间,依据财经纪律规定和财务制度的要求,对近年来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专项资金使用以及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并抓好整改。自查结束后,要将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财政、审计部门,由财政、审计部门统一汇总后向县委、政府写出自查情况整改报告。

二要明确时限,认真抓好整改。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和近年审计出的问题,各乡镇、部门要认真抓好整改。应缴未缴财政的收入,要尽快收缴;应拨未拨的资金,要尽快拨付;挤占挪用的专项资金,要尽快予以归还;对“过渡户”和私设的小金库,要坚决予以取缔。特别是对今年审计决定中仍未整改的,由审计局督促,一周内必须整改完备。

三要立足防范,建立长效机制。要通过健全、落实财政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政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管理水平,增强依法办事和理财的能力,加强对今后可能发生问题的防范。在切实加强财政法规知识培训教育,进一步健全完善财经制度的同时,对反复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要从体制上寻找原因,通过推进部门预算、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专项资金报账制、惠农资金支付方式改革等各项措施加以解决。对管理上的问题,要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健全财务公开、集体决策和内部审计制度,提高管理水平,逐步探索建立财政资金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强化监督检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强化财政监督检查是规范市场秩序、防范财政风险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资金管理的各项政策规定全面贯彻落实。

一要落实监管责任。财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财政资金监管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预算收入征缴、支出拨付、专项资金管理等各项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国有资产、单位会计账户设立等财政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发挥内控制度作用,推进财务公开,强化资金管理。同时,要整合监察、审计、税务、人行等国家行政执法机关的检查资源,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建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沟通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全员参与、整体促进、全面有效的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新格局,确保各项财政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二要加强日常监管。要按照政府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把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全面推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和重点部门年审制度,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要做好监督检查成果的利用,从检查发现的问题中找出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执行中的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监管水平。要探索建立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评价制度,激励各级各部门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对申报实施项目质量不达标又不认真整改,造成国家资金浪费的乡镇,发改部门要严格把关,实行项目限报和项目限批,切实解决重争取、轻实施,只花钱、不问效的问题。

三要严格追究责任。这次审计结束后,要疏理分类,哪些属于制度原因,哪些属于历史原因,哪些属于屡行屡犯,故意挤占挪用资金,要区别对待,追究责任。

三、严格操作程序,确保财政惠农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第6篇

摘 要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依法收缴和使用资金,确保资金安全和完整,关系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保证。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工作,详细的阐述了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改进对策,以期给广大读者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 乡镇财政 资金管理 问题 对策

一、目前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资金尚未实现统一集中管理,目前较为分散与混乱。目前的多账户分散管理,是财政资金管理的制度性漏洞,对乡镇财政资金安全影响最大。实际中,账面资金信息不实、随意调拨资金、透支、借支的情况在小范围内仍然存在;初审、复核、稽核、审批的程序不严格等问题也对资金管理的安全性构成极大的威胁。

2.资金的监管工作流于形式。有的乡镇领导对镇直部门资金管理不到位,乡镇“部门统管”、“收支两条线”制度多流于形式,乡镇部门仍然存在坐收坐支现金问题,个别部门还存在侵占、挪用公款问题,不少乡镇政府支出缺乏预算约束,多头审批,随意性强。例如,在某县审计过程中,查出7乡镇计生部门截留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124.73万元、某镇土管部门坐收坐支土地出让金34.55万元等现象。这些现象充分表明了目前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方面的漏洞。

3.资金的内部控制尚存一些局限性与不足。目前,许多乡镇财政忽视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关键点的管理。授权批准、内部稽核、盘点核对等环节的控制手续不健全,并且出纳与会计的职责分工不够严谨、合理,起不到相互约束监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支款仅凭领导口头安排,未及时补办签批手续,原领导离任后一直无法正式入账,长期以白条抵顶库存现金;会计不监督出纳库存,日常现金盘点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出纳人员自行完成;银行印鉴管理和与银行对账制度有漏洞,空白支票、银行印鉴未分开保管,由出纳本人与银行对账,以致一些错弊不能及时发现;未安排主管会计或指定会计人员对收、付款凭证进行审核,收、付款原始票据未及时加盖“收讫”或“付讫”戳记,造成证单不符、重复报销等问题。

4.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尚需改进。不可否认,我国财政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原有的财政监督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加强财政管理工作的需要,主要存在着五大问题:一是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相互脱节;二是尚未理顺不同财政监督主体之间的关系;三是使用的财政监督方式和手段比较落后;四是财政监督队伍建设跟不上实际的需要;五是没有营造良好的财政监督执法环境。

二、导致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存在问题与不足的成因

1.对于财政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镇级党政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繁杂,为完成好上级下达的各项量化和考核工作,在分解工作时往往对财政人员下达一定的中心工作和考核任务,无意中削弱了财政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另方面,镇级财力相对比较困难,只注重资金的筹集,力求解决好经费来源问题,除采取收入任务与经费挂钩等方法完成收入包干任务和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外,轻视了财政监督管理工作,使镇级财政收、支、管、监各项职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财经法律法规意识较为淡薄。无视财经法律法规,不能严格执行现金、银行存款等有关管理规定,造成坐收坐支现金、白条顶库、侵占挪用公款等问题。乡镇领导对资金管理重视不够,内控制度设置不严谨,对资金审批、审核不到位,对镇直部门存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

3.监督管理工作未能发挥应有的功效,进一步导致了资金管理的混乱。近年来相关监管部门放松了对现金和银行账户的监督、检查,乡镇部门疏于资金管理,存在超限额支付现金、库存现金超限额、公款私存等问题。

三、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水平的几点切实对策

1.完善乡镇财政管理职能推进县乡级财政机构改革,为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奠定良好基础。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财政资金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绝大部分发生在县乡一级,这实际上与我国财税体制中县乡级财政财力薄弱、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等问题有深刻联系。要解决这一深层次问题就要继续深化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做到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清晰合理,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因此,为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同步推进县乡级财政机构改革,增强基层财力、转变基层职能,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使得县乡级财政获得与其事权相对应的财权,形成基层财政能从新农村建设成果中获得更多财政收益的格局,提高县乡级财政进行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管理和利用的能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7篇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 财政资金 风险防范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有了很大程度进步,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对财政资金的应用是对农业促进的重要保障,只有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对农业的发展才能起到积极作用。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国家进行引导以及配套投入等诸多形式存在的。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农业的综合开发过程中的综合开发就要能进一步的深入,在资金扶持的力度上也要加强,只有在这些方面得以充分重视,才能保障农业的良好发展。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财政资金风险防范研究,对实际就有着积极意义。

二、农业综合开发中财政资金主要风险问题分析

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的财政资金的风险问题是体现在多方面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农业综合开发有着很大负面影响,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问题的实质所在,并针对性的解决,才能有助于促进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在这些问题当中,其中由于在前期的准备工作没有得到完善化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这一问题的存在就比较容易出现资金闲置以及浪费。前期工作是最为基础的,但有的在立项准备工作方面流于形式,造成开发项目的整体效益相对比较低,也在必要评估论证方面相对比较缺乏。对于这些方面的问题解决就比较重要,要能对其针对性的解决。

在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的财政资金风险还体现在虚假申报层面。一些部门是在农业综合开发方面依照着立项要求,从而进行编制可行的研究报告,进行审批获得资金。而在无偿资金方面则多是通过虚假的凭证来进行获得相应资金。还有就是在虚假投资方面的风险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是对投资需要量进行虚报。有时候还存在着应配未配以及应拨未拨的问题。

在土地治理的项目扶持力度和农田建设要求相比,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主要是体现在投资的标准方面相对比较低,以及在科技投入上没有充足,在农民筹资投劳的比例方面还依然比较高。再有就是在产业化的经营项目扶持政策和实际的要求相比较而言,也有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这一方面主要就是重点产业化的经营项目的立项门槛相对比较高,以及在有偿资金方面还存有很大的偿还风险。

再者,农业综合开发中的财政资金监督机制的建设工作还没有得到有效完善,以及在有偿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带来安全风险。其中主要就是由于项目的审批把关没有严格化的进行,在建设的监理以及审验的工作实施还比较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就对财政资金的安全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另外,财政资金在配套方面没有到位,以及在项目的建设运营的效率方面还相对比较低。这些方面的风险问题都会影响农业的综合开发效果良好呈现。对此,只有针对性的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并实施有效措施,才能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

三、农业综合开发中财政资金风险防范措施探究

为能够保障农业综合开发中的财政资金的安全性,以及在风险防范的效果上良好呈现,就要能充分注重措施的科学实施。笔者结合实际对农业综合开发中财政资金风险防范的措施进行了探究,这就能从一定程度上对财政资金的风险抵御有着积极作用。

第一,要从财政资金的投放过程的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在这一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就要能够在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投放方面,和开发区的产业化发展能得以有机的结合,这样就能够形成特色化的开发形式。需要对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的投放产业化链条环节得以明确化,还要能够在全省范围内的项目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比例得以协调化,在布局方面也要能合理化的呈现。

第二,构建科学灵敏的财政资金监督信息反馈系统。在对农业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就要将先进的技术加以充分合理化的应用,可以将当前的互联网技术以及软件开发技术得以灵活运用,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网页构建,将财务数据的信息共享目标能得以有效实现。在这些方面得以完善,就比较方便监督部门进行监管,要注重对监督的重点进行加强。通过监督信息反馈系统的科学建立,就能对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第三,从立法层面进行强化,对农业的综合开发资金使用通过法律进行规范。在通过法律规范条例的制定下,从而将各个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等进行协调统一化的应用,将开发资金的权利以及义务都要能得以明确化,将整体的开发效益进行提升。只有通过立法的措施实施,才能有助于对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不流失,从而对资金的利用效率提升的目标才能积极有效的实现。

第四,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监管风险的防范措施实施。这就要注重对开发项目的监管机制进行完善化、制度化,以及在项目的质量上进行有效提升,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来看,就要能够将前期工作的费用标准加以有效提升,以及对工程监理以及项目审验的工作环境进行优化实施。只有在这些方面得以充分重视,才能有助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第8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集中收付;国库

自从国务院确立了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通过国库集中收付的形式进行财政管理的改革目标,我国的国库财政制度就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国库财政收付改革初期,我国还没有建立现代化的支付系统,国库的信息化建立存在较多的漏洞和不完善,财税库银的联网也只是局部地区实现。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国库收付业务的制度建设、运行、监督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并且许多因为财政体系不完善而出现的大额的财败事件也给国库资金安全与管理敲响了警钟。因此,从制度上规范和监管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收付业务尤为必要。

一、国库集中收付业务的基本情况

(一)账户设置

由财政部门开设的账户体系作为主要账户,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作为辅的账户。取消各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资金账户,将政府财政性资金收支进行核算和管理。

(二)业务流程

国库集中收付业务包括财政资金收支。财政资金主要采用的收缴方式有两种,分别是集中汇缴和直接缴库。一般情况下,税收采用的是直接缴库的方式,其他类型的业务采用集中汇缴的方式。

1财政资金手脚流程。①对于税收,目前我国基本上是通^TIPS系统,采用电子缴税的方式进行。其流程是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当通过税收机关的审核后,就会生成电子税票,国库对电子税票进行验证,在确认无误后,会将电子税票发送至纳税人所报税的银行,银行会直接从纳税人的账户中划款缴纳,纳入到国库单一账户。②非税收入执行部门通过对特殊的缴款人开具税收交款单,缴款人将款项缴纳到财政部门的银行,然后通过财政部门汇入到人民银行账户。

2国库集中支付流程。①财政部门根据预算的缴纳额度,将相关单据发送给预算单位,同时抄送国库部门和银行,银行根据支付令垫资将资金划入到供应商,然后进行清算。②财政部门根据预算向银行发出支付令,银行会根据支付令进行拨款,然后将垫付资金与银行国库一起进行清算。

(三)业务开展

根据2015年末的资料显示,我国所有的县级以上单位及一些有条件的乡镇基本上实现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缴纳资金的范围包含了一般预算资金、国有经营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等,还包括国家各种专项资金等。

二、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收付业务存在的问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按照新型的国库单一账户模式进行业务展开。根据我国国库财政管理的相关条例规定,现行的财政资金的收缴方式是将所有政府收入通过商业银行直接缴入国库,所有政府财政支出都由国库单一账户统一调拨。这种方式是政府财政资金管理的简单方式。这种方式与新《预算法》里面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分析。因为部分财政专户的管理与核算,有可能会使得资金分配及使用存在不透明、不公正的情况。

(二)当前的国库集的“先支付、后清算”的模式与相关条例和规定向冲突。从国库收付业务的流程来看,商业银行需要先垫付资金支付给收款账户,然后与人民银行国库进行清算。这种模式与《支付结算办法》中的基本规定相冲突。如果出现网络、人为的原因导致清算日的清算出现问题,就会使得银行承担垫资风险。

(三)现行的集中收付制度不能够解决财政资金出现外循环的情况。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下,财政部门分散设置的财政专户较多,使得很多财政资金置于专项资金账户中,并没有集中在国库统一账户,仍然在国库管理体系之外,使得财政资金调度僵硬。根据调查,2015年某市政财政专项资金是同期国库余额的2.29倍,大量的占用公共财政资金,其中财政资金的使用,缺少监管,其运行信息也存在较多的漏洞,使得很多专项资金的运行信息无法准确、及时反馈。并且其运行的透明度较差,无法满足宏观经济的统一财政资金管理需求,使得政府财政资金的安全性下降,如江西潘阳县的2.11案件中的财政官员侵吞巨款外逃案件是因为大量专项资金管理的缺失和监督手段的低下造成了9400万元的财政损失。

(四)现行的收付模式使得国库监管职能缺失,造成了财政风险的增大。根据新《预算法》的规定人民银行对于财政存款的监督和职能管理情况进行了新的规定。但是新型的集中收付业务都是由银行来执行,人们银行国库只与银行进行清算,并且支付的过程存在不透明性,所以人民银行很难把握所有的支付信息,并且逐一的审核,所以使得国库中的检查审核功能失去了实际效用,但是商业银行本身没有监管国库资金的权责,所以使得国库集中收付业务的监管存在教的漏洞,使得整个系统出现风险隐患。

(五)对于非税收缴纳来说,集中收付业务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非税收收缴业务需要在商业银行开设专用账户,然后通过财政部门定时汇总缴纳入国库。这种缴纳方式,使得非税收入库是由财政部门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普遍存在的情况是非税务资金的入库的管理松散,很多认为的控制收入精度,使得财政运转的效率大大降低,也使得很多财败问题产生。

三、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路径选择

(一)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需要国库建立真正的单一账户制度,各级政府需要在人民银行设立账户,通过对所有资金进行统一管理的模式来确定资金账户和余额。所以要改变当前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就应该取消在商业银行开设的各类专项资金账户,对于需要开设的专项资金账户,可以从人民银行国库下设分类子账户,建立全面的国库单一账户制度。这也是根据新《预算法》的要求来建立新的国库集中收付业务体系。

(二)建立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国库收业务。目前人民银行的会计模式是(TCBS),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TIPS)以及国库管理信息系统(TMIS)。所有的参与国库收付过程中的参与者都推行了现代化的支付手段,人民银行建立独立、开放的清算体系,同城票据交换,以及内部资金汇划等,实现入库、缴纳、支付即时到账、即是清算的模式。这样使得国库的直接监管手段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并且为国库办理集中支付业务提供了客观条件的支持。所有的集中支付业务都能够有国库直接进行收付,省去其中的大多数繁琐的环节,就能够在一定承兑上避免财败问题,人民银行直接处理国库财政资金的相关业务能够提升资金的流转效率,同时有利于对于财政资金的流向和使用进行监督,同时也能够避免出现财政资金清算不及r而由商业银行垫付的情况。

(三)取消非税收专用账户,可以在国库集中缴纳的账户下面设置子账户,非税收入缴纳人可以直接缴纳税款到国库中,同时建立非税收横向联网,使用电子税票的方式进行缴纳,能够有效的解决非税收入延解、加强税收的透明度和运转效率。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监督机制,一是强化人大对于财政预算的准确度和监督审查制度,提升财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二是强化人民银行国库、审计等的内部监督,按照各自的职责形成优势、然后根据侧重点,实行权责联合监督机制。对于政府财政资金进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率。

结束语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我国大力推行的国库集中支付手段的优点是能够提升财政资金的收缴和支付,其透明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政府对于财政的管理也更加的全面和主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无法适应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所以在新形势下,实施财政国库管理体制的强化改革是国家财政管理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王永恒,刘宏福,刘喜萍,魏莉红.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收付业务实证分析――基于平凉市的调查[J]. 西部金融,2013,06:81-84.

[2]王增,林敏,郭鹏福. 浅议如何加强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监管[J].黑龙江金融,2013,04:37-38.

第9篇

[关键词]财政资金;监管;规范化

[DOI]10.13939/ki.zgsc.2015.16.095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由于通常情况下单位并没有直接的财源收入,因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运转的物质基础主要依赖于国家的财政资金。近年来,在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背景下,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监管标准要求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监管涉及对于财政资金使用是否规范、核算是否准确、配置是否合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因而管理内容繁杂,难度较大。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已经成财政资金管理的主要任务,这对于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以及日常管理的规范合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概念及重点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就是对财政资金从计划到使用再到核算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开展财政资金监管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严格依法依规使用,并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国家为了某项特定事业的发展而单独安排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目的就是集中优势资金资源全力推进重点事业建设。对于专项资金的监管,重点是确保财政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杜绝各种挤占挪用以及违规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行为,这也是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二,预算内外资金监管。

对于预算资金的监管,重点是确保财政资金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执行,资金运行过程安全规范,并对追加预算资金以及沉淀资金的处理规范化进行监管。对于预算外资金,由于国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财政管理制度,因而预算外资金规模越来越小,监管重点是控制,确保资金管理符合国家财经法律规定。

第三,国有资产的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主要是基于国家财政资金投入购置,因此对国有资产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内容。监管的重点是定期进行清查盘点,确保资产的安全,同时检查是否存在违规处置资产以及资产不正常流失等问题,确保账实相符。

2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薄弱环节分析

2.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自身方面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特别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严格落实内部互相牵制以及职务分离管理制度,制度执行力度不足,在内部的财政资金管理中各种费用支出审批内控不严,经常出现超标准以及超范围开支的现象。再加上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资金监管主要是事后核算的方式,而且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设置的会计分类科目较为简单,一些核算项目只是简单的归集,不能准确地反映其余预算编制之间的直接联系,因而造成了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效果较差,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整体使用效益不高。

2.2 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

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方面,监管工作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制度体系,主要表现在监管措施的执行力不强,国库集中支付的监督审核职能缺失,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无法得到有力的保障,造成了财政资金监管方面常常是存在有心无力的情况。此外,财政部门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方面,对于资金支出的审批把关不够严格,尤其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的合理性以及效益性方面缺乏必要的论证分析,而且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也没有明确的界定,挤占、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的行为时有发生。

3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监管措施分析

3.1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

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是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有力手段,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体系,必须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进行优化。重点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一,完善财务工作领导责任制。为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主动推行,应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领导责任机制的建设,重点是明确经费审批权限、重大开支集体决定、会计资料真实性审核以及财务岗位管理责任等制度,通过完善的领导责任制,形成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管理。

第二,加强对“三公”经费的控制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费用、公务接待费以及因公出国境等费用管理方面,应该制定严格的执行标准以及管理规定,确保费用支出的科学合理。

第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方面,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要确保形成完善的固定资产采购、使用以及报废整个的完整管理流程,并定期进行抽查或者是清查,及时准确地掌握资产的变动情况。

3.2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当前我国财政预算逐步朝着公开化、透明化以及阳光化的方向发展,更应该充分利用财政预算加强财务预算的监管。

第一,在财务预算的执行上应该严格执行财政部门的批复,尤其是对于各种追加预算以及预算用途改变,必须严格遵循预算编制计划。第二,应该严格按照预算计划进度以及标准执行,杜绝各种随意开支以及超标准开支行为的出现,控制预算计划的执行节点。第三,应该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中心对于财政预算管理的建议职能,提高财政预算的科学化水平。第四,应该重点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决算全程监督管理以及预算执行的全过程公开,通过社会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透明性。

3.3 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

当前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方面,财政、审计、基建以及社会会计事务所,均可以作为财政资金的监管方式。其中,应该重点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以审计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在审计内容的确定上,应该包含预算执行情况、经济责任情况、收入纳入账户情况、资金管理、票据使用、资产管理、基本资金以及专项资金使用、会计核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账务处理等方面,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确保审计工作无死角,全覆盖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安全。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