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6:08:43
导语:在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建设良好班风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所依靠的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班主任工作的第一要务是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千方百计建设良好班风,始终使自己的班级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一旦良好班风形成,班级德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这是班主任德育工作上台阶的第一秘诀。
二、预防重于治理
部分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习惯于以“治”为主。学生犯了错误,才开始着手管教。班里暴露出问题,才引起重视,开始治理。这样,在工作中往往会处处被动,疲于应付,捉襟见肘。班主任应当转变观念,变“以治为主”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班主任要未雨绸缪,抓住工作的主动权。要见微知著、明察秋毫,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有预见性地开展工作,因势利导,防患于未然。此外,“积小善可成大善,积小恶可成大恶”。班主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一旦发现学生思想行为上出现不良苗头,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要防微杜渐,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等到坏习惯已经在学生身上扎根,再想改变时就会事倍功半。
三、爱心温暖学生
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的中介。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任何没有了爱的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又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亲”的程度越深,师生心理距离越近,交流的渠道就会越畅通,心理疏导工作就越容易取得成果。每个学生在学校都需要得到关爱,教师的爱对他们成长如雨露和阳光,一句简单的寒冷问候、一声简单的生日祝福,都会给他们带来温暖,给他们增添信心和勇气,种种爱的言行都会感化学生的心灵。班主任要善待每一个学生,用真诚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对优等生,不掩饰他们的缺点,积极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努力使其达到卓越;对“后进生”,我们不能歧视他们,不能放弃他们,从思想上给予更多爱护,从生活上给予更多关心,从学习上给予更多帮助。对“后进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励他们一步一步自我完善。教师诚挚的爱、宽阔的胸怀、友善的态度会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四、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德育工作的实施者,班主任必须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师表风范。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对学生最重要的一个影响源。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应当“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如果教师只停留在道德说教上,言行相悖,表里不一,就会渐渐失去学生对其的信任,而且会使学生对教师所给予的教育产生怀疑,认为它虚假失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躬亲示范,为人师表,做一位恪守道德和践行道德的人。
五、理解并尊重学生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能单纯采用说教灌输方式,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只有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才可能和学生交流思想、知心交心。对于有缺点的学生,绝不能一味地训斥,伤害学生的自尊。班主任不能居高临下,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老师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学生的人格和老师的人格是平等的。只有做到尊重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保证。
六、方式灵活多样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采用最多也最实用的方法是说服教育。班主任的说教要掌握“少而深”的原则。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实际,有的放矢,看准时机,击中要害。要避免盲目发表意见,切忌讲得过多过频。天下的道理很多,但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吸收那么多东西,在这一点上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教师的讲解要简洁明了、中肯、深刻而富有哲理。
班主任还要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采取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采用观看影视作品、阅读名人传记、举行演讲会和辩论会、有奖征文等具有直观感性、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感染,从而使其明是非、辨善恶、懂美丑。
七、坚持立体教育
一、构建德育体系,强化自我教育意识
(一)建立信息分类制度,实施分层德育体系
学生自治组织成员均来自于学生群体,与身边的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既具有自身工作的实践经验,也具有生活和学习的亲身体会,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在学生公寓中开展德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在开展德育工作之前,全面摸排全体学生的德育现状,紧密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和自身感悟体会,充分考虑学生的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因素对道德养成的影响,按照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差异特征分别进行整理分类,总结出这部分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制成详细全面的信息资料,根据不同群体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德育。
(二)重视学生主体角色,强化自我教育思维
学生自治组织最突出的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自治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重视学生扮演好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角色,不断强化自我教育思维,从取得的德育成效中获得乐趣。充分利用本身具有的高度自律和组织协调的优势,形成对全体学生的引领力,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把自己当成是德育工作全程中的主体和客体,实现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同时,学生心中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将帮助别人和有益自己相结合,最终促使良性的德育工作模式轮廓逐渐清晰、规范和成型,最终加快学生公寓中德育工作的进展速度,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整合力量形成合力,实践科研促进德育
学生自治组织除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外,还需与学生工作部、后勤管理处等部门紧密联系,努力形成合力发挥育人的中坚作用,也可与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学生会成员等加强沟通,更清楚了解全体学生的德育状况,增强德育工作实效。传统的德育工作常常是工作交接和传承的模式,创新性不足,需要吸收高学历学生参与其中,利用科研优势,对德育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德育问题的缘由,将最新的德育理论成果形成操作性强的实践步骤,真正实现实践科研一体化促进德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二、健全德育机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一)提高学习管理能力,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由知识和技能组成的学习管理能力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知识可从学习中获取,而技能却要从较长时间的磨练和实践体验中获得,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是依据实践来检验。[1]因此,学生自治组织要紧密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加大开展实践活动的力度,不断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管理的能力。同时,实践活动要具有教育性、前瞻性和时代性,时间可利用周末、寒暑假等,内容要达到教育有效、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要求,真正实现学生真心喜爱和完成德育目标的双重成效。
(二)激发群体管理能力,创建学生公寓文化
高校学生容易形成一个乐于表现和思维活跃的群体,具有希望自身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学生自治组织可以满足学生这种需要,多个学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容易形成群体管理能力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寝室成员为基础,以寝室及周边环境为依托,建立精神文化和物质环境的共同体,开展受学生欢迎的公寓文化系列活动,从而潜意识里对学生良好品行起到正面引导作用。激群体管理能力是为了在全体学生中创建浓郁的公寓文化,而学生公寓文化的形成又对德育工作的开展起到助推作用。
(三)提升规划管理能力,奠定长远育人根基
个体的约束、认知、控制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就是规划管理能力,与其他人的固有特点存在较大差别,形成稳定心理状态的时间也较长,但形成以后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以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为着眼点,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学生平常良好品行培育中认清自我,自觉制约不良道德,主动对多方面品行实施有效控制,对提升的品行方面进行自我激励,学生形成的规划管理能力对本人受益无穷,更对高校长远育人奠定的坚实根基。
三、明确德育目标,完善自我服务职能
(一)明确自我需要,制定德育计划
德育工作的重点是需要掌握学生的客观需求,即学生的自我需要。制定德育计划就需要密切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能直面学生难题,将全体学生发展需要与个体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相结合,既能实现共同德育目标,又能培育学生个性化的优秀品行。学生自治组织拟定德育计划,要注重考量学生身心发展状况,量身制定个性化的发展方案,侧重于体验式的感悟,改变填鸭式的说教,运用新鲜事务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最大程度上形成对正向道德的认同感,促使学生形成稳固的道德观,真正实现学生对道德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效果。
(二)排查问题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高校学生家庭经济、学习成绩、情感纠纷等客观因素存在差异性,容易造成个别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虽然高校通过开展团学活动、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来排解学生心理问题,但极个别学生自我封闭,不愿与他人交往,心理问题较难显现出来,一旦外界环境因素发生改变,突破了心理的承受压力,就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威胁着身心健康。学生自治组织利用来源于学生群体的优势,前期的培训已掌握了一定的心理疏导方式和生活经验,可以和学生坦诚的交流和沟通,找出心理问题发生的缘由,打开心中的症结,并给出一些可行性强的解决办法,就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知晓情感诉求,提供倾诉途径
从青春期过渡到青年期的高校学生,对身边的爱情、友情等情感存在着理想化的幻想,往往在处理自身情感问题时走进极端化的道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自杀自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家长、教师等学生身边亲近的人,已和学生之间形成了较难逾越的年龄代沟和时代隔阂,双方的沟通和理解进行困难,这时学生自治组织就成为这部分群体学生的主要倾诉平台,生活经历和年龄相近的共性容易形成情感共鸣,有效满足情感倾诉要求,可以实现全体学生共同成长到人生成熟期。
四、运用德育方法,深化德育工作效果
(一)说服法
首先,树立平等观念是学生接受成员正确道德观念的前提,偶尔出现成员将学生当成批评对象,学生就会拒绝接受说服教育,真心平等的交流才能实现育人目标。其次,成员利用夜间走访寝室谈心、互动见面等活动制造说服时机,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逐步启发认识良好品德。再次,成员和学生内心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中,围绕道德标准共同讨论交流,对社会上存在的错误道德观,成员要讲明利害,引领学生追求正向道德观。
(二)榜样法
首先,通过寻找师德高尚的教师开展道德讲座、学术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对讲授教师产生崇拜感,最终成为学生终身模仿的榜样。选取育人目标和模仿学者功能兼具的英雄人物、先进学生代表等榜样人物,也可提升学生道德的层次和水平。[2]其次,选取在学生群体中具有道德教育意义和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的典型事例,如:“模范寝室”、“特色寝室”中的学习生活故事,运用学生身边可视事例启发教育学生,德育效果就会明显。
(三)锻炼法
首先,成员带领全体学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服务于群众的志愿活动,让学生从群众中学习道德,亲身体验群众的道德境界,从而更好内化为自身道德。其次,开展寝室卫生评比、评选“文明寝室”等活动,让学生在公寓中就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和接受劳动教育,自觉摈除不良生活习惯的陋习。再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寝室文化征文、内务评比、寝室美化等活动,使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接受锻炼和领悟道德真谛。
(四)修养法
首先,通过搜集和整理学生身边发生的典型德育事例,这些事例与学生生活经历相似,可以激发学生增强自身修养学习的趣味性和动力,再提炼道德修养的深刻内涵,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养教育。其次,成员与学生进行角色换位,让学生亲身体会开展德育工作的艰辛,形成主动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的氛围。再次,成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自身品德,查找品德方面的缺失,注重发现自身品德的规律,着重观察品行进步或退步的趋势,找出提升自身品德的方法。
(五)陶冶法
首先,成员要以自身良好品德对学生进行陶冶,陶冶是成员和学生心灵间的真诚沟通,实现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全覆盖。其次,充分运用周围良好的环境来教育学生,公寓中的人际关系、语言环境、着装妆扮等外在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要全方位对学生的外在客观环境进行有效干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品德。再次,成员要善于运用艺术对学生进行熏陶,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树立良好道德。
(六)批评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会有一根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教师讲的话发生共鸣,教师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调准音调。"现在初中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在家里是"众星捧月",没有兄弟姐妹,不善于沟通,不善于分享,自我意识强,集体意识淡薄,这给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尊重学生是班主任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要想拨动学生心底那根独特的琴弦,必须让学生充分的信任集体,信任班主任,而教师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理解、宽容、平等的对待学生,与学生站在同等的位置上对话,才能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一、尊重的定义
辞海中对尊重的定义,尊重指敬重;重视。人的内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的修养好的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的基石。
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要,最底层是人的生理的最基本需要,而尊重是第四级较高层次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二、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做到尊重学生1.与学生交流要礼貌
礼貌和教养对于装饰人类或其他一切优良品质和天资,都是必不可少的。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人的潜意识里都渴求别人的尊重和赞赏,于是产生了礼貌,礼貌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
在德育工作中,与学生见面时,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穿着得体大方,不要穿奇装异服,服装要符合主流的审美观念;其次要使用文明用语,形成使用"请、谢谢、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的习惯;最后行为礼貌得体,不能在学生面前吸烟,更不允许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站或者坐时,姿态端正,做为男教师,与女生交流时保持适当距离,在办公室只有师生两人情况下,打开门,打开窗帘,让办公室明亮通透,让女生有安全感。2.尊重学生的劳动
我们常说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就是尊重自己,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尊重环保工人的劳动成果,保持清洁,但有时候缺乏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的意识。
关键词: 班主任 德育工作 方法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班学生德、智、体和生活等方面的工作,是班级学生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既是学生学习上的严师,又是学生生活上的慈母。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密切接触者,对学生的成长影响重大。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很多,但班主任的核心工作是德育工作。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呢?
一、与学生真诚沟通,消除隔阂和误解
误解往往是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班主任与学生沟通,首先要做到平等沟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放下管理者的架子,与学生平等地、真诚地沟通。其次要有爱心和耐心。例如,遇到犯错误的学生,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不要当着同学、老师的面批评他,不要伤害他的自尊心,而是推心置腹地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和后果,消除他的抵触心理,让他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找其他同学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避免冤枉他,这样他对抗的心理就会消除,就容易接受班主任的开导。如果一次谈话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就多谈几次,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直至把问题解决。反之,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当着同学、老师的面批评他,他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所以教育必须先沟通,班主任充满爱心,坦诚相见,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接受教育。
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沟通的方式。其一,个别交谈。班主任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共性问题需要在全班教育外,可采用与学生个别交谈的方式进行个别教育。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谈,先肯定、表扬学生的优点、进步、取得的成绩,再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与其共同找出犯错误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同时还要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疏导。其二,周记。要求学生写周记,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可以使班主任通过阅读周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班主任可以通过评语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引导学生的品德、个性向良性发展。其三,通过电子媒介交流。通过短信、QQ聊天或电子信箱留言等现代方式与学生及时沟通,这些方式方便、迅捷,富有时代感,深受学生欢迎。
二、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教育者一定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己必须先尊重他人”,同理,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必须先尊重学生。“人生而平等”,师生之间本身就是平等的,所以应彼此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但我国是一个有着师道尊严传统的国家,不少教师仍坚持家长制、一言堂,对学生说一不二,听不得学生的不同意见,粗涉学生的自由,等等,这些都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先是勉强接受,继而阳奉阴违,最后与老师当面顶撞,师生关系恶化。因此,班主任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善待学生如同善待朋友。
“理解万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达成共识的基础。要理解学生,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进行换位思考,了解学生喜欢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喜欢看什么影视剧,玩什么游戏,这样才能与学生有共同语言,而不会与学生产生代沟,产生隔阂。只有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也是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源动力。教师爱护学生,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心理上的距离就会缩短。所以,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爱换取学生的爱,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好,班级气氛也会随之好起,从而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也愉快。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易犯错误的时期。说他们不成熟,但有时他们的看法却很有见地,让人刮目相看;说他们成熟,但有时他们在一些问题上又表现得很幼稚。一方面是部分学生容易感情冲动,诱发激情犯错、激情犯罪。另一方面是部分学生心理素质差,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如学习焦虑、厌学症;性情孤僻,社交恐惧症;耐挫性差,悲观厌世,等等。针对这些现象,班主任可以在班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召开主题班会,邀请心理医生、科任教师和部分学校领导与学生开展交心、谈心活动,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有意识地针对上述现象进行讨论,从而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缺点,疏通内心的情感,使不良情绪得以释放,内心矛盾得到解决;还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思想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有一定的作用。良好的环境促使良好班风的养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极向上。班主任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教室美化设计活动。最后在同学们的集体智慧下,一个美丽的“家”展现在他们的面前:一张放大的班集体照挂在门口正对面的墙上,同学一进教室就能看到;讲台上一盆绿色的吊兰为师生增添一丝绿意;教室后方还有图书角、鱼缸;学习园地上贴的是每位同学手写的座右铭……在这样的教室学习,自然而然会感到温馨、舒适。
思想环境方面,就是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互帮互助、争优创先的良好氛围。班级上方要贴上代表班风的标语,可由同学提出观点,再由全班表决通过,这样既发扬了民主又凝聚了人心,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按照自己决定的去做,去营造良好的班风。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可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互帮小组,各小组进行评比,如设立“学习擂台”、“一帮一”等,使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有竞争就可以不断产生动力,就可以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五、将量化考评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能力
量化管理的前提是要有一套完整的班级规章制度,班级规章制度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由班级全体同学通过民主提议,讨论通过。由于这些规章制度是民主讨论通过的,执行时更容易为同学们所接受。每个小组轮流值周,监督规章制度的执行,将奖惩情况及时公布上墙。如乱扔果皮纸屑的,除了要扣分外,还要罚扫地;一周无违纪的同学可以得到加分,等等,从而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辽宁省特级语文教师魏书生可以说是成功开发学生资源主体的光辉典范。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民主和科学。他尊重每一个学生,用民主的方法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他把学生看作是自己教学的助手,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意识。
六、开好主题班会
很多学校都有规定,每周要召开一次班会,班会除了传达学校的有关规定、通知、要求外,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选择某个方面作为主题,设计好班会内容,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在设计主题班会时,班主任要把班会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的主题班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演讲与口才能力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开展《文明上网,告别网络陋习》主题班会,就可让学生了解到网络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如沉迷网络,通宵上网;沉迷网络游戏,思维混乱;沉迷网络虚拟世界,受骗上当;沉迷黄色网站,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等等。之后,再让学生查找资料,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写作《告别网络陋习,文明上网》的倡议书,号召全校同学都来参加文明上网的活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更是塑造灵魂的中坚力量。班主任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在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能长期有意识地从这六个方面去做,就一定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较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德育工作 九年级学生 形式 作用
经历了八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学生逐渐趋于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越来越优秀,而另一部分学生随着学科增加学习越来越吃力,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每况愈下。另一方面,作为初中学生心智尚不成熟,进入九年级后会觉得有升学压力,但八年级时的浮躁情绪依然存在,再加上增添一门化学,各科进程也会加快,好学生也可能会手足无措,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而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可能会干脆放弃学习。
因此,九年级是教育管理最关键的一年,也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头戏,德育工作对九年级学生尤为重要。我班学生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思维活跃,反应敏捷,但就是组织纪律性差,纪律松散,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也是,如今的孩子已经今非昔比,他们接触面广,思维活跃,自尊心强,但又有着现代青少年极大的弱点即缺乏勤奋刻苦拼搏的精神,这些都表现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从入学到现在,经过两年的辛勤管理和习惯养成教育,我班学生的意识经历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被动到主动,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现如今已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再者,九年级上期,学生的幼稚性、盲目性和依赖性会迅速下降,而自觉性则有较大提高。面对毕业、升学和就业考试,学生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与此同时,教材的深度、广度和难度也达到了初中阶段的最高程度。因此,这一时期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圆满完成学业,把德育渗透在理想教育中,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九年级将面临的任务和挑战,尽力学好最后一段课程,以积极的心态,渐渐步入圆满完成学业的最后冲刺阶段。
这一时期,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①教育学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现在的孩子叛逆,张扬个性,对父母不孝顺,不顾及父母感受,对父母养自己不容易很少去体会,七八年级教育往往效果很差,他们会嫌你罗嗦,一点儿听不进去,进入九年级再教育,此时他们相对懂事,能听进去,能换位思考,教育效果会更好,同时给他们一个促进好好学习的新动力。②读一些励志文章,最好是近年来中招、高招成绩突出的学生的体会或学习方法,学生容易接受产生共鸣,进而激起学习的热情。③多创造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座位上也要考虑,取长补短,尽快帮助每个学生学科发展均衡。④开学时跟班要紧,随时掌握学生情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多谈心,多鼓励,使学生进入九年级就有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教育会更得心应手。⑤做好理想教育,目标教育。学生只有明确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才会踏踏实实学习。我把今年全市各高中录取分数线写在教室后面上,学生明显感到了压力,学习劲头大增,心在学习上,其他方面的事如纪律就少多了。此时,要求他们树立近期目标,从小目标到大目标,进而为理想奋斗,学生就不觉得空洞,且可以不断激励,保持长远。
第二学期前半学期,学生处于相对比较成熟稳定的时期,此时应重点关心学生各科的均衡发展,引导他们不断加强薄弱学科,避免出现偏科现象。同时,还要继续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既要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又要指导他们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全面、客观地看待理想、人生。同时,还应适当开展文体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减缓学习压力,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初中生活的最后两个月到了冲刺阶段和收获季节。随着学习强度的加大,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会非常脆弱。特别是女生,由于心理承受力差,会出现成绩下降的现象,这是一个不可避讳的事实,同时高密度的考试,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进步与倒退之间摇摆,随之而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增多,批评与表扬随之增多,学生的情绪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如何调节好学生的心理在这一时期变得尤其重要。
1 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对象及教育模式与基础教育相比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一定的复杂性。
1.1 时代的变化给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社会市场化不仅引发了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的根本性变化,而且促进了人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向多元化转变,尤其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不稳定时期的中职学生而言,其影响不容忽视。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快速进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但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就业时由于学历层次较低,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都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把思想道德教育看成一种理论说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形成一种误区。
1.2 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弱化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依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在理论教学上遵循以“够用”为主的教学原则,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直接效果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问题也显而易见,即将理论教学“够用”的原则用在思想政治教学上,就是减少课时,缩减、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深度,从而弱化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3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身特点,加大了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从学生生源层次上分析,生源层次复杂。有应届初中毕业生、往届初中毕业生、初中辍学生等。应届初中毕业生虽然同样是按照计划录取的,但成绩却是普通高中择校生后的分数段。这些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思想活跃却散漫懒惰;肤浅的思想认识使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
2)从学生心理上分析,自卑心理严重。社会上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中等职业教育是低层次教育,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考不上“高中”的无奈选择,学生就业时还要受到用人单位的“不认同”。这种传统的观念给学生和家长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问题的出现,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头脑不冷静,走极端,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从而发生某些过激行为,导致道德知行分离。
2 中等职业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存在以上特点,中等职业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也就成为当务之急。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是去适应学生,而是相反。这是中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领域,教育长期开展却效果一般的直接原因。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知识教育相比,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志就是唤起学生的主体自觉性。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千方百计地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这样,才是成功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
2.2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既具有独立的个性、人格、情感,更有自己的尊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的教育,应该是人性化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学校的要求必须具有针对性。国家有公民共同遵守的道德与法律,但并不排斥独立的人格和个性。道德是人格的基石,法律是人格的底线。道德和法律注重的是公众性,人格侧重于个性;道德和法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普适性,而人格则更多地表现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和个性的培养与塑造,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只有尊重学生,才会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3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实现对学生的常规教育,还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人的价值和意义是一个涵盖面极广的概念。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创造价值、生成意义,是生命价值的终极表现,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终极表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求学、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卑与不自信,根本原因就是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价值缺少被肯定与被赞美,“以人为本”是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3 构建“以人为本”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3.1 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主渠道作用,强化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根据时代要求开展专题教育;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市场经济理论教育;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脑、动嘴、动手,提高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通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和完善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3.2 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绝大部分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例如:由于环境不适应引起的孤独、郁闷;由于自我定位不准确引起的忧虑、抑郁;由于社会上其他人的观念等引起的自卑或者自负;等等。这些心理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学生对各种道德观念的认识产生错位,甚至对社会产生敌视,直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
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校园环境文化影响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从而使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同时又制约学生的行为,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要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
校园环境建设要从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去做。在硬环境建设方面,学校要注重校园的美化绿化,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学校要注重提倡一定的文化理念,通过各种方式积淀文化氛围;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倡导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提高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的能力。例如:开展国旗下的演讲、感恩教育、扶贫帮困爱心捐赠、尊老敬老爱心助残、学雷锋助人为乐、庆七一、喜迎教师节文艺演出及各种课外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文明创建的环境中陶冶情操、规范言行、加强修养、塑造人格,主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只有从学校实际出发,探索具有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和方法,才能切实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以学生为本创造性开展思想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6-15(1).
【关键词】教师 欣赏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79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学会欣赏学生,就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学会如何去欣赏学生,才能知道他们精神和心理上最真实的需求以及他们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遇到“学困生”、“后进生”、“调皮生”、“内向生”、“多话生”,我无时无刻都在提醒自己:学会欣赏学生。
一、欣赏学生,就是尊重学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在我们批评学生:“怎么你怎么教都学不会,脑子装什么的?”“说句话好不好,你哑巴了?”“凳子上装钉子了?怎么坐不住?”的时候,在讽刺,讥笑,讽刺学生学习能力的时候,把他们看成笨孩子、坏孩子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学生,也会长大,他们的性格、思想,也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很多著名的发明家、思想家、科学家,都是小时候被取笑的对象。如果作为一名小学老师,不去尊重学生,就找不出帮助学生的方法。2009年,在我任课的四(1)班,有个化名小城的男孩子,他被之前的老师换做“自闭儿”,因为他上课就是把头埋在抽屉里自己在那里写写画画。而且从来不完成作业。老师叫他,他也不说话,紧张起来还会吃课本的纸,吃圆珠笔。但是我后来却发现,他一下课就正常了,跟同龄的同学相处得很好,根本就没有自闭的症状出现。但是很奇怪的,只要一有老师靠近,他就会低下头,好像很害怕的样子。他的家长说他因为幼儿园的时候被老师体罚,有阴影,所以害怕老师。于是,我就吩咐班长和小城沟通,不直接叫小城。这样,他对老师直接的恐惧就避免了。在班干部的帮助下,他会主动交作业了。我尊重了他,不逼迫他要回答老师,不逼迫他和老师接触,使他思想的负担减轻了,也有了心情去学习。
二、欣赏学生,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学会欣赏学生,寻找他们身上找出闪光点,化缺点为优点,并把它转化为前进的内在动力。学困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和弱点是难免的,然而对于学生的种种问题,当老师感到束手无策时,往往会采用批评的方法,结果情况越来越糟,如果适时地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欣赏学生,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采取赏识赞美的方法,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成长,则会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2010年,在四年级(2)班,有个化名小慧同学是班上最令我头疼的一个女孩,她样子乖巧可爱,文文静静的样子,写字特别认真,也写得特别漂亮,但是就是做作业慢,非常慢。常常别的学生已经完成两题练习了,她才开始写第一题。于是我就观察了她很长一段时间,发觉她每次写字,写了一会儿,就会拿出自己的图画本,画一会儿画,或者写几个艺术字。然后才意犹未尽的拿起作业本,再写几个字。然后又拿起图画本……每次做作业都是在作业本和图画中来回。作业写得快才怪呢。于是,我特意安排她负责班里的墙报。说实话,后来画出来的效果还正不错,得到了学校墙报评比的二等奖。我在班里还隆重地为她颁发了奖状,趁机在全部同学表扬了她。也鼓励她把出墙报的魄力发挥到完成作业上去,一心一意去做好一件事。经过表扬之后,小慧的作业完成速度明显加快了很多。
三、欣赏学生,就是要相信学生
教育学家魏书生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学会欣赏学生,就是要善变换角度,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尽可能设计一些问题、情景和机会,让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华,相信他们自己有能力能过学好。“表现自我”,受到启发和教育,体会成功的快乐和满足,在成功中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虽然有时候,作为老师,有很多事情不放心让学生独立完成。如完成一份手抄报,怕他们不会设计,不会选择材料,不会图画上色等等。但是我的想法是:与其担惊受怕,不如放手一搏。给信心给学生,相信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他们会更加的有信心,完成得更好。再比如清洁分工,也会担心班干部会不会布置工作,会不会有同学不服从班干部的安排。其,我们老师不必慌张,也不必担心,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对班干部说一声:“老师相信你的能力,能把这件事办好,做到公平、公正。”对学生的放心,就是对他们的信任,他们会用最好的完成状态汇报老师。不让老师失望。“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因为欣赏学生,相信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活力,学生的潜力也能得到发挥。
四、学会欣赏学生,强调师生平等
只要我们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心去发现他们,不要去抱怨他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们。孩子们会给你意外答复,特别是那些特殊学生。如果我们不去挑剔他们,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倾听,尽量抱怨自己而不要抱怨学生。即使是学生对教师的挑剔,教师也要虚心倾听,尽量采纳合理化的建议。对学生的突发奇想,教师要理智分析,充分肯定其合理的一面。对于学生指出教师所犯的错误,也要表扬他们。我经常以一位“好朋友”的身份参与到他们的学习活动中去,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并且告诉他们,老师也是学生,老师也有不懂的地方,老师也会犯错误,所以,老师欢迎各位同学的指正。
关键词:中职;煤化工;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15-02
一、煤化工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根据前期的市场调研,在煤化工企业的生产人员中,工程师、技术员、技师等操作人员严重匮乏,非技术人员的比例仍然偏高,接受技能培训的一线工人过少。生产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缺乏,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内部因素之一,尤其是新型的民营企业,此问题更为突出。这反映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需要更多掌握现代新型煤化工生产操作的技术工人,技能型操作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可以预计,高、中级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状况在今后几年仍然会十分突出。
近几年,随着煤炭产业的迅速发展,煤化工企业对专业技术操作人才的需求剧增,特别是缺乏既熟悉企业生产实际又具有专业操作能力的,且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一线操作工人。为了满足煤化工企业对专业技能型操作人才的大量需求,只能采取短期培训、转岗培训、招临时工等应急办法去解决,这根本不能满足企业对用人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只有通过系统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型操作人才,才能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煤炭行业背景、煤炭综合利用企业背景和对这方面专业操作人才的需求现状都为煤化工专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契机和就业机会。如何培养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中高职技能型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煤化工学生生活现状
中职煤化工学生几乎全部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相对来说基础比较差,在学习上他们缺乏主动性,部分学生思想上不求进取,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得过且过,课堂表现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为:意志消沉、生活懒散、贪图安逸、搞破坏等。他们的课余生活时间充沛,但是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和自我组织能力差,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喜欢反向行事,不喜欢被安排,对于自己的课余生活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不能合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长期循环往复,课余时间无所事事,无所适从。大部分课余时间是在休闲和打发时间的心态下虚度而过,他们便组成了一个小团体,有机会就去网吧,进入到网络世界[1]。
中职煤化工学生是我们社会不可或缺的人才,也是我们社会建设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他们的培养和历练,需要我们教育者工作者的合理宏观调控,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相信,在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者、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中职煤化工学生将会成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操作型人才。
三、做好中职煤化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中职煤化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中等职业院校煤化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学生质量的千差万别(有的学生是初中没有毕业,有的是高中毕业),使学生管理工作成为一个难题,也给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赋予了新内容、新特点。所以,必须寻求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真正发挥教育和管理两大职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中职学生选择中职院校的大部分原因是中考、高考落榜,为谋一技之长。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较低,行为上有很多不良的习惯,自制力非常差。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用心去说服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这样他们才有希望和动力,才能帮助他们顺利的完成学业。另外,教育者要不断帮助学生在心中树立“行行出状元”的人生观,让他们明白社会上既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各种专业人才,又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两者都是人才。要经常给他们讲一些能工巧匠的故事,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技能是谋生的本领,坚定了他们学好专业技术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好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2.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将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和自由空间,如果把学生放在被动和受管理的位置从而忽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会使学生产生很强的依附心理、屈从心理和压抑感,会限制他们的个性发挥,严重时会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因此,要勇于把学生推到前台,让他们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中来,要让学生在教育管理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教育管理。尊重和信任学生,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互相合作,学会独立工作,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让他们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得到磨炼和提高,从而加深学生对教育管理工作的认识与理解[2],减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压力。
3.积极开展活动,树立良好班风。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以生动新颖的形式教育学生,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美好追求。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发动学生积极参加学工部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等以及学工部的布置,制订班级的班会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比如:“让我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更美好”的演讲竞赛主题班会,这样的班会对每个同学多少都有触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利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写作和表演的才能,并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要树立起一个良好的班风,就要有好的班规。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班级可行的班规,学生执行的好坏都反映在每个月的操行评定分上,几乎一个星期公布一次,一个月总结一次。学生纪律好的、参加活动的、做好事的都根据情况不同加分,违法校规、班规的扣分。对一些有进步的学生及时表扬。这样,让每个学生时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规范,首先是影响到自己的操行分数,还可以随时检查自己的不足以便及时改正,还直接影响班级的集体荣誉,这样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好的班风也就形成了。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搞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班主任的角色和岗位职责任务是不可替代的。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班主任的能力。班主任每天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一个整体,他们的思想活跃,易于激动,也会创造性地产生意想不到的思维,所以班主任要克服疲倦的心态,要以主动的精神去面对学生。爱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既要学生敬你,又要学生怕你和服你,应成为学生可敬、可信、可亲的朋友。要始终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以心换心。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状况等,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经常在学习上鼓励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经常教给他们如何做人和学习方法,对违纪的学生反复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爱。要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从方方面面与学生交换意见,理解学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尽自己最多的努力去帮助他们,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班主任的想法和做法,让他们站在班主任的位置和角度去思考和处理一些问题,这样就可以理顺关系,沟通思想,避免误解。
5.锻炼优秀的学生干部。做好班干部队伍建设并发挥其作用。班干部作为班级的核心,是班集体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小队伍,对管理班级、营造氛围、提高班级凝聚力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职的学生干部在初中有干部工作经历的不多,“三好学生”的奖励在初中也很少有机会获得。学生骨干面对新的机遇,自信、热情、积极性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但是,因工作经验不足,学生又难以组织,又会使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要重视学生干部、团员、学生先进人物的优秀群体建设,及时给予指导,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学生干部队伍,在学生中可以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3]。
6.走出校园,面向社会,丰富课余生活。中职生的课余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这个局限的区域里度过的,那么就驱使了很多学生渴望摆脱这个区域,想方设法离开这个区域。处于叛逆期的中职生有着一个共性,他们对规范和要求有着极大的反感,若是以强硬手段加以约束和制止,只会造成恶性结果。
四、结语
中职煤化工学生是煤化工飞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他们的培养仅仅靠我们每堂课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协同教育,共同关心中职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成才的需要。我们要找准生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在宏观调控下对学生生活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积极组织、鼓励参与、掌握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创新和创业的能力,共同营造人人爱参与、人人都喜欢的美好校园生活氛围。
参考文献:
[1]彭志斌,梁丽媚.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教育理念,优化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四项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坚持立德树人,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做好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引导学生明礼知耻、崇德扬善、见贤思齐,提高他们思想品质、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培育美好心灵、树立远大志向,促进健康成长,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立志修身,成人成才”打下基础,努力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全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深化;区、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网络基本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骨干班主任培训顺利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普及深入,文明礼仪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纪教育取得实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丰富生动;校园文化进一步繁荣;德育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德育特色更加彰显,德育工作水平整体提高。
三、工作思路
(一)优化一支队伍。提升与优化德育队伍的素质。
(二)树立两个观念。一是树立全员德育观;二是以树立课程育德观。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有德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三)强化三项教育。一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三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四)抓住四条主线。一是抓学科渗透,以教师良好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影响学生,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体现教书育人原则;二是抓团队活动,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体现活动育人原则;三是抓课程实施,通过校本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高德育的连贯性,体现课程育人原则;四是抓德育网络,通过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搭建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平台,体现合力育人原则。
四、工作重点
(一)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理念信念教育。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班团队会等课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课程建设。通过课堂教学、劳动实践、主题活动等方式把“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读写画讲演展”活动,着力培养未成年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突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以自主管理为抓手,狠抓学生干部队伍培训,进一步开展“五好”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明行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崇尚文明言行、告别生活陋习、提高文明意识,形成各自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亮点,深化生本德育内涵。坚持从学校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出发,以理想、爱心、勤俭、公德等为主要内容,以“十项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调动全区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三)加强法治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全面开展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培训,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专任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法治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保障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经费“五落实”,积极主动争取法治副校长支持学校开展相关工作。上好“开学法治第一课”,举办法治讲堂、法治报告会,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竞赛、法治主题辩论比赛、法治书画展览等活动,推进法治文化培育工程。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平安校园、无校园、无校园创建活动,做好宗教渗透防范工作,依法保障校园和谐稳定。全面总结“六五”普法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各级考核验收。
(四)推进德育课程建设,拓展德育工作途径。一是加强德育课程建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德育课程,结合我区实际和学生特点,积极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丰富学校德育资源。二是强化各类学科的德育功能。认真落实各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学科知识教学,掌握学科“德育点”,关注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将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规范班团队会建设,推进班团队活动制度化、课程化,将班团队会课纳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集中进行展示评比。三是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将“圆梦蒲公英”农村学生看县城、研学旅行、夏令营、农事体验等主题教育活动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和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自然与文化的亲近感,增强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强大动力。
(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学生道德情操。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等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升学生内涵修养,丰富学生道德情操。
(六)开展榜样行动,共育美德少年。做好省、市、区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的推选表彰工作。以榜样竞学、读书励志、争章评优等活动为重点,广泛开展学习、弘扬、践行美德系列活动,寻找、树立、评选自强自立、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等方面的美德少年典型,在学生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榜样、争当楷模的良好风尚。
(七)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师生良好心态。认真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师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与资格认证考试。创新举措关爱留守学生、学困生、贫因生和行为不良学生,通过少年宫、留守儿童之家、校外活动中心等阵地,吸引他们参加各类活动,形成良好心智,促进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向前推进。
(八)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打造高效德育团队。一是建立德育工作队伍培训体系。加强德育干部队伍培训力度,重点建立学习型和科研型德育队伍。二是加强班主任校本培训,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度。将非班主任教师纳入学生成长导师范畴,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促进非班主任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三是开展青年教师师德论坛和风采展示活动。树立青年教师师德典型,培养骨干,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德育队伍向年轻化、专业化迈进。四是开展区教育系统“身边好人—最美教师”推荐选树活动,选树师德典型,召开师德事迹报告会,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师德师风督查力度,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