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经济产业

时间:2023-09-20 18:19:16

导语:在生态经济产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经济产业

第1篇

    产业系统是以经济和生态变量表征、由不同产业构成的复合体。以往的产业经济学重点研究产业经济子系统,产业生态学重点研究产业生态子系统,而事实上,产业经济子系统和产业生态子系统在产业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和来自外界的调节管理活动(即他组织)作用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在无序与有序、低序与高序之间不断发生状态转换,从而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产业复合系统。产业经济与产业生态的协同是指产业系统演化中经济与生态彼此不是相互制约,而是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产业经济与产业生态协同发展、协调一致、和谐共存的程度即为产业系统演化的协调度。协调的理想状态是相对研究基期产业系统同时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较大提升,即当经济和生态同时得以提升时,产业系统处于协调状态,二者共同提升的越多,协调度便越大;当经济和生态均恶化或者是只有其中之一得以提升时,系统便处于不协调状态。作为一个动态演化的经济体,经济增长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系统演化的核心目标。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是指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表现为一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这也是当前各地经济实力排名时参考的主要指标,本文用GDP来表征经济增长的数量。经济的增长能为节能环保技术的创新等生态发展手段提供财力保障。技术进步水平直接决定经济发展的方式并最终影响产业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代表了经济增长的质量。由于具备综合性等特点,全要素生产率(TFP)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经常把TFP的变动作为考察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用TFP来表征经济增长的质量。技术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是生态发展所需要的清洁技术、循环技术等得以发展的基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仅表现为高服务化趋势,高技术化和高加工度化更是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关键,当前中国正着力突破性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凸显了产业结构高技术化的重要意义,而高加工度化与摆脱资源约束密切相关。因此,本文用高技术化、高服务化和高加工度化水平来代表增长的结构水平,分别用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以及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来衡量。无论是产业结构的技术化升级、服务化升级还是加工度化升级,不仅能够增强经济的竞争优势,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并且均有利于提升低消耗低污染产业的比重,从而降低能耗和废物的排放,提高生态效率。产业生态化最终是为了减少产业活动对自然系统资源(本文仅考虑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因此,我们把能源消耗量和工业“三废”排放量作为本文产业生态的总量指标。生态总量的减少将直接减轻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永远不可能实现零消耗和零排放的经济发展。要发展经济必然会消耗能源和排放废弃物,而经济发展仍是中国当前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核心。因此,作为评价经济发展与对生态环境影响之间关系的指标,生态效率是产业生态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本文用能源利用效率和废物排放效率来表征生态效率。生态创新是实现产业生态化的关键。因缺乏常规的数据统计和度量指标,生态创新往往难以衡量,因此鲜有生态创新方面的实证研究。一般地,减量化和资源化可以作为考察生态创新产出的两个维度。在较少的生态创新实证分析中,环境专利数被用来衡量生态创新(Brunnermeier,Cohen,2003;Devries,Withagen,2005)[8、9],可以用与“节能”或“环保”相关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来表征。生态创新的产出除了可以最终形成产品的节能或环保性能的专利外,也可以通过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转化为资源从而实现产业间的物质循环,这正是产业生态的本质,可以用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来表征。因此,本文用环境专利申请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率来表征生态创新。生态创新通过节能环保和废弃物资源化方面的创新能够同时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一)研究方法基于本文协调度的涵义,选择由孟庆松、韩文秀(2000)提出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作为经济和生态协调的测度方法[10],该方法在产业复合系统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据产业系统经济与生态协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将30个省的指标值相加作为全国的数据。取全国及各省2000~2010年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作为各指标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利用式(1)求得序参量指标的有序度,然后根据相关矩阵赋权方法,得到全国及各省的产业系统序参量指标权重,进一步求得全国及各省2000~2010年间产业经济有序度、产业生态有序度和产业系统协调度。以“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产业经济有序度、产业生态有序度和产业系统协调度的均值及其聚类来分析中国产业系统经济与生态协调的现状,将之与“十五”时期(2001~2005年)产业经济有序度、产业生态有序度和产业系统协调度的均值对比,分析中国产业系统经济与生态协调状态的变动。以2000~2010年间各类省域产业经济有序度、产业生态有序度和产业系统协调度的平均值分析中国不同类型产业系统经济与生态协同演化的趋势。

第2篇

关键词 产业生态系统;规模经济;适度规模

中图分类号 F205;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148-05

生态学认为,生物与其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组成的系统为生态系统。在这个意义上,城市和其他的人类聚居区以及产业开发活动区域都可以被视为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是物质封闭循环的系统(closed loop systems),其目的是将废物和副产品重新加入到工业生产和服务提供中,从而减少废物产生,提高资源效率[1,2]。产业生态系统是产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组分,它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都区别于传统的产业系统,因而具有了不同的特征[3,4]。在传统的经济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规模经济及规模不经济等类似的说法,同样地这样的界定也适用于产业生态系统。本文试图从规模经济性特征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新古典经济学所谈论的规模经济概念,指的是单个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经济规模主要是生产规模,核心内容是技术设备的经济规模[5]。最核心的涵义是指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增;反之,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减[6]。判断一个系统是否具有规模经济或者规模不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固定投资、边际成本走向、外部效应等。在产业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也被同样重视。另外,由于产业生态系统更注重物质及资源的循环,生产、交易、储藏和运输成本及能源利用因素在其中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关于规模经济的假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不能同样适用[6]。

1 产业生态系统中影响规模经济性的因素

规模经济可以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产生[7]:第一是固定成本的不可分割性和分摊;其次是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第三是存货的因素;第四是生产的物理特性,由于原材料品质的均一,生产工艺固定,因此生产的规模可以简单复制;最后是营销和购买的经济性,指大规模的采购和销售可以减少成本。

但是在产业生态中却很难满足上述的关于规模经济产生的要求,有五个因素使得产业生态系统对规模的要求不同于传统经济系统。

1.1 以废物作为原材料的主要来源

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下,废物作为生产的副产品的属性还不会改变。因此废物的组分和形态不会是生产时考虑的因素。这就导致废物在组分和形态上具有时间上的不稳定和性质上的不均一的特点。不稳定性使得需要多花费成本来维持其功能,而不均一性则需要增添专门的工艺来使其均匀化从而降低对工艺的冲击。同时,由于消费和生产在空间上的分离(而且往往是长距离的分离),使得产品在用过之后的废弃形态也变得很分散。当前的经济运行方式将价值高的,分布相对集中的物质通过生产、消费和废弃过程变成低质的,分布非常分散的物质,并且往往使物质变得化学形态上十分复杂。在这方面十分典型的是矿物质,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矿物质。如铁矿在全球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在有限的区域分布着数量比较丰富的矿藏。但经过开采、加工、生产,成为汽车、电器、玩具、家具以及基础设施等物品,铁几乎是均匀地分布在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而且从冶炼开始,每经后续的一个阶段,它的分散程度增加(见图1)。

最后,由产品转变而来的废物还具有化学结构上的复杂性特点。废物的这些特点,与传统的从环境中直接开采的新鲜原材料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这些区别将会对产业生态系统的规模经济特性产生重大影响。

1.2 以可更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使用可更新能源是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系统的必然要求。可更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生物质能等。这些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都有能量强度低、分布分散等特点。如太阳能和风能,几乎随处可得,但单位面积或单位质量上的能值较化石能源低。能源的利用形式对规模具有决定性影响。

1.3 企业或经济活动主体之间大量的物质交流

废物和副产品将取代新鲜原材料成为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主体,这意味 着企业之间的物质交流将显著增加,带来运输强度的增加。在传统经济中变得微不足道的距离,就成了产业生态系统中应重点考虑的成本了。

1.4 与周围环境在物质输入输出上要保持平衡

产业生态系统的规模要与所处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除非能够做到物质在生产过程中的封闭循环,否则必须考虑到自然环境的生物物理基础,因为过大的物质流规模和速率将损害形成这个基础的生态过程。

1.5 信息不对称明显阻碍废物和回收市场的运作

废物分解企业与生产者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是由于企业对利益的考虑,生产者的单位通常对其废料成分保密,将废物的特征信息“隐藏”起来,以免泄漏其专有工艺。而分解者企业的生产原料就是生产者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但这些企业在获取废物信息的质量、及时性、全面性上属于劣势,不能对其他单位的废物具有完全的信息,即不能完全获得废物的特征、真实价值及来源等信息,只能根据对整个市场的估计决定其支持价格,这样循环型企业获得“原料”的成本将会增加,其经济收益也会减少,从而影响了企业加强“绿色合作”的积极性[8]。

2 产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边际成本分析

传统的运输成本模型见图2。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装卸费用(终端成本);一旦材料装好了,卸载的成本也确定了,单位距离的成本可随着距离的增加边际递减。因而距离相对于其他成本如劳动力成本来讲显得可以忽略的了。

但对于以废物为主的原材料来讲却不是如此。由于废物具有前面所分析的不均一、易变、分散等特点,运输成本与距离的关系就变成图3。

因而对于产业生态系统来讲,受运输成本的约束,经济的规模就小于传统经济(见图4)。

因此,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知道,产业生态系统的效率越高,那么它们就越倾向于在空间上聚集。如果再生材料因为加工规模的原因而价值较低的话,一般会随着距离增加而在价格上不利。价值越低的再生材料,距离就越是具有不利的因素。另一方面,如果像 废热、冷气等能够被返回到生产过程中并能带来利润,很显然越靠近来源就越容易获利,因为随着距离的增加,边际运输成本会增加。

除运输成本表现出边际成本增加而带来的距离规模不经济性外,生产能力的局限也是很明显的。从原材料到生产需要经采集、均一化或拆解和分解,还要考虑对品质易变的原材料的维护,这些都限制了生产的规模经济性。

3 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度规模性

规模经济同蔓延型的城市增长一样,作为全球工业化的主要方式,在产生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方面很早就遭到了质疑。

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提出了“小规模、分散化、自力更生和相对简单化的技术、经营、生活方式”[9]。

按照他的说法,“适用技术”就是人性化的技术。它包括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燃料;充分利用气候条件和绝缘措施保护能源和热量;能循环使用的全部循环使用;通过堆肥增强土壤肥力;采用病虫害防治和间作等农业措施;建立自行车、公共交通、跨大陆铁路和电气化汽车等的更高效的交通系统[10]。

而生态学的观点则认为,要想改变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必须降低工业生产率,必须把大规模和高度集中的生产形式改造成小型的和分散化的生产经营形式。在社会制度上,是由小规模、民主地控制和非官僚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相融、平等和民主[11]。

由于经济子系统的增长对生态系统的物理需求已经到了远不是无足轻重的地步,规模问题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问题,新古典主义的观点就是经济系统包含生态系统,而稳态观是生态系统包含经济系统,生态系统根据一些可持续生产的原则而不是个人支付的意愿为经济系统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质和能量[12]。

从物理的角度看,经济活动就是把低熵的自然资源转化成了高熵的废物的过程。因此,生态经济学家基于自然环境的生物物理基础的有限性提出了稳态经济的概念[12],认为人类的经济规模以及社会发展规模应该限定在一定的阈值之内。稳态经济指的是财富和人口的稳态,而财富和人口的稳态并不代表世界就停滞不前了,精神文化、道德和社会进步都是可以丰富人类社会的内容。稳态经济意味着恒定的物质财富(资本系统)和恒定的人(人口)的系统。稳态经济是穆勒认为的人类的发展目标[12]。

稳态经济所隐含的意义是:生产和消费的物质流必须最小化,而不是最大化,必须服从于理想的人口数量和生活标准[13]。因为在一个有限的世界,持续增长是不可能的。生命数量的最大化要求资源消耗速率的最小化。……任何把资源用于满足无关紧要的需求都意味着将来生命数量的减少。如果我们很好地理解了这个问题,最佳地利用我们的铁资源应是按所需来生产犁或者锤子,而不是生产劳斯莱斯汽车,甚至也不是生产拖拉机[14]。

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的企业来讲,需要解决物料和物料转换的成本。因为从废物的销售中的收益普遍偏低,加上有些再生材料的运输和加工的边际成本增加,产业生态系统只有在工厂和车间距离较近时才有可行性[15]。

观察生态系统可以发现,大多数时候,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空间上是近距离的。比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落叶一般可直接由树下分布的分解者所降解。这种距离上的接近,首先是省去了物质输送的能源消耗。其实在经济系统中,效益的获得很多时候是来源于消耗的节省。

因此,产业生态系统在规模经济上表现出适度规模的特点。适度规模表现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分布和相对局限的生产规模。这样的规模对于处理分散的、高熵值的资源和能源与集约化生产和消费模式之间的矛盾,有相当的灵活性,其原因在于运输和管理的成本节约、沟通方便、相互信任,容易建立共同的利益基础。

相对较小的区域基础上形成的小系统,其内部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容易实现,特别是在面对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能更容易选择合适的策略,实现应变。

如现行的大规模发电、输送系统,其能源利用率只有38%;小规模、分散型、就地型能源系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系统是能源利用技术上的“”,在与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系统相比,分布式能源微电网接近负荷,不需要建设大电网进行远距离高 压输电,可以大大减少线损,节省输配电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由于兼具发电、供热、制冷等多种服务功能,分布式能源可以有效地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达到更高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同时可提高电网的安全性[16]。国外也对分散化的能源供应技术(Decentralized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给予了充分的重视[17,18]。

另外,在小规模系统中,货币的和非货币的交易容易实现,而且各种交易的交易面较小,交易的管理成本低。有些不能全部被市场所货币化的――比如环境的改进,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不可交易的内容可以通过其他载体来实现其价值。因为集体观念所带来的道德约束、共同愿景等就保证了这些不可货币化的价值的体现。

应该说,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高熵低质分散的资源和集约的居住和生产方式之间是无解的。分散而不是高度集约化的居住和生产模式即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如随处可得的太阳能。太阳每年辐射出的能量中有5 300 Q(一个Q 相当于1 018 BTU)会被截留在地球大气层中,其中大约一半又反射回太空。目前全世界每年消耗的能量也不超过0.2 Q。从到达地面的太阳能中,光合作用仅仅吸收了1.2 Q。但经过能流瀑布,也就是食物链,我们最多获得了0.08 Q,而现在我们只利用了这个潜能的1/10[19]。但是如果聚居方式转变的话,这种利用率是会上升的。

追求小型化意味着力图将生产组织与单位返回到适合人类的规模。小的单位可以使用少量资源,当大量的资源变得稀少且不易获得时,这点就显得很重要。小的单位可以用来分散生产,使人口的分布更加匀称,将空间利用得更好,避免拥塞与庞大的交通。最重要的是,数目众多的小单位比起数目很少的大单位,可以使更多的人“各显其能”。

这样一种模式要求联合并协调经济体系各部门的运作。企业之间,特别是相邻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密切,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密切,特别重要的是建设沟通和协调各部门的“神经系统”。这对社会运行管理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劳动力市场供应、规划者、NGOs发起者、管理者等等越是积极参与,区域就越网络化,也就越是可持续的[13]。

基于上面的特性,容易发现产业生态系统是一种本土化的经济系统。其含义是与本地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究其根源在于广泛的公众和团体的参与性。经济模式的转变决不是单独在经济领域内部就可以发生的。Graedel and Allenby指出,“光有技术是不够实现我们预想的转换的,必须是社会内部起作用才能逼近目标”。他们也强调“基本的要点是,实施产业生态学及转向可持续发展将要求文化、宗教、政治和社会转变”[20]。特别显著的是,Ehrenfeld 认为所有重要的社会制度内部的文化变革不仅是重要,更是必须的。

4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本文主要对产业生态系统规模经济性的特征做了理论上的初步分析,应通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进行验证。此外,还应对产业生态系统中单个企业和企业聚集的规模经济性区分开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Frosch, Robert A. , Nicholas E. Gallopoulos.Strategies for Ma nufacturing [J].Scientific American.1989,(9):144~152.

[2]John R. Ehrenfeld. Industrial Ecology: A Framework for Product and Process Design [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997,Issue1-2:87~95.

[3]韩凌.对循环经济特征的初步分析―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在哪里[J].特区经济,2006:103~104.[Han Ling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raits of Circular Economy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from the Traditional Economy [J].Special Zone Economy,2006:103~104.]

[4]Danilo Pelletiere. Ecorestructuring and the “Friction of Distance”[A ]. in Gowdy, John et al. Sustainability in Question: the Search for a Conceptual Framework[C]. Edgar Elgar, Cheltenham, U.K. 1999.

[5]张元智,马鸣萧.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J].中国工业经济,2004,(6): 29~35.[Zhang Yuanzhi, Ma Mingxiao. The Enterprise Scale, Scale of Economy and Industrial Clustering[J].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04, (6):29~35.]

[6]林金忠.论企业规模经济的四种形态[J].经济科学,2002,(6): 99~106.[Lin Jinzhong. Study on the Four Forms of Scale of Economy About Enterprise[J]. Science of Economy, 2002,(6): 99~106.]

[7]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52.[Yang Zhi. 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Economy[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1987.152.]

[8]杨鹏飞.循环经济下的企业间关系研究[J].财经界,2007.191,193.[Yang Pengfei.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nterprises in the Circular Economy[J]. Money World, 2007. 191,193.]

[9][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20.[E.F Schumacher. Small is Beautiful [M]. Nanjing: Yilin Press, 2007.20.]

[10][美]理查德, 瑞吉斯特. 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M].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2.[Richard,Register. Ecocitis: Buliding Cities in Balabce with Nature[M].Beijing: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Press, 2002.102.]

[11]张晓霞.三元理论―世界系统运动机制的哲学探析[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20.[Zhang Xiaoxia .Trielement System TheoryPhilosophic Perspective of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World Doctoral Thesis[D].Beijing University, 2003.20.]

[12][美]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 Herman•E•Daily et al. Valuing the Eartheconomics, Ecology and Ethics[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2001.5.]

[13]Kenneth Boulding.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A].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a Growing Economy [C].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14]Nicholas GeogescuRoegen. The Entropy Law and the Economic Process [M].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21.

[15]Deutsch, Claudia. Letting Little Go to Waste: An Enterprise Evolves from the Byproducts of Industry[N].New York Times, 1999-03-17.

[16]省略/homepage_show.asp?id=15224

[17]Martinot E, Chaurey A, Lew D, Moreira JR, Wamukonya N. Renewable Energy Marke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Annu Rev Energy Environ, 2002,27:309~48.

[18]Boyle G, Editor. Renewable Energy: Power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第3篇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B

江西省的自然旅游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又是江西省近几年来发展旅游的重要区域之一,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是增加江西省经济软实力、实现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产业、农业等众多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概况

(一)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涵盖了江西省经济最发达的主要区域。具体区域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新余和抚州等9个设区市及相关附属的38个县区,该区集中了全省50%的人口和60%经济总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都已经被包含在内。

(二)高新产业聚集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国务院批复以来,吸引了各领域的人才前来发展,为该区注入了新鲜的发展血液,大力推动了科学创新及技术改革,使鄱阳湖经济区成为了江西在创新方面最有优势的地区。创新资源和创新实力优势最明显的地区。此外,全省多所独立院校、高新技术产业实验基地及工业企业坐落于此。

(三)交通条件优越

鄱阳湖经济区已经形成了水陆空较为完善的立体交通网,包括通往景区的道路都日渐完善。如此便利的交通使景区可进入性大大提高,为游客出入提供了方便。

(四)旅游资源丰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共有可供开发的观光景点153个,区域内分布着世界级遗产、世界级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绿色旅游资源,同时还广泛分布着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红色、古色景观。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旅游规划

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良莠不齐,旅游资源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虽然部分景区及所在地市旅游产业发展势态良好,但整个区域总的发展完整性和独立性不足,从而显得很松散。

(二)缺乏统一的领导机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要景区景点的经营权归各县市,在旅游营销宣传上没有统一的宣传口号及模式,呈现出各自为营的态势,一些不良竞争阻碍了该区旅游业的发展。该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缺乏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营销,一个景点甚至是分属不同部门。

(三)缺乏合作精神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景区景点之间严重缺乏互动,很少有区域合作的机会,不是没有机会,而是这些景区景点的管理者合作意识淡薄,没有主动开发共谋合作的精神,这使得旅游目的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释放出来,景区景点没有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收益。

(四)缺乏利益协调和共享机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因为受到行政区划、地域管辖、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的作痛,如今尚未建立起区域共同发展旅游的利益共享机制。区内的各个地市及景区在旅游规划、产品设计、营销方式上不仅雷同严重,而且还有不良竞争。这都制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又好又快的发展。

综上所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旅游资源呈现出“分布广泛,个别集中”的特征。多年来,环鄱阳湖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都归属于县级行政管辖,形成了旅游产业分散布局,旅游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一直难以形成品牌及竞争优势。因此,要想克服行政区划的困难,必须走“区域间强势联合,旅游产业融合”的道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更好的实现优势互补。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融合模式

(一)生态农业旅游型产业融合模式

1.以现代特色种养业为依托,深入挖掘传统农业旅游资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借助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生态绿色食品丰富的优势种植特种蔬菜瓜果和观赏植物,提高“旅游经济作物”的附加价值;特色农作物还可在旅游餐饮与产品上进一步开发销售,彻底打响鄱阳湖的“绿色”品牌。

2.以古村落资源为优势,创新推进新型乡村旅游业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丰富的古村落资源,如婺源,已经开发出相对健全成熟的古村落旅游,但仍有很多待开发的古村落资源。对于古村落的开发,要借鉴婺源模式,因地制宜加入生态旅游功能,并尽快加强交通、住宿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3.以养生度假功能为主导,拓展健全相关农业旅游项目

针对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商务和政府人员等高端客户群体,设计开发以优美自然风光或成熟旅游景区为依托的养生度假型旅游项目。在农村休闲度假旅游的基础上,增加会议中心和品牌会所等商务设施,使休闲与商务完美结合。依托知名休闲景点的名气,引进或建立商务俱乐部和商务会所,吸引高端商务人群,拓展旅游功能。

(二)文化创意旅游型产业融合模式

1.视旅游产业为主体,加入文化创意元素

文化创意产业以现实的景观来展示作品中虚幻的情节,旅游景点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影响力来向消费者甚至是全社会来宣传自身。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景点的真实性而增加其消费者的体验感,也会因著名景点的知名度而取得更好的宣传广告作用;旅游景点则在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而获得更高的知名度,也可利用文化演出的形式等在旅游景点内扩大影响力,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

2.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加入生态旅游功能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个介于政府、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以文化创意为内涵,以吸引旅游者为目的的一个新型的融合产业集群。在园区中设立展示文化创意作品的展示区、以演示和服务为目的的体验区和负责旅游者集散、会议节庆的商务区等,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活动中加入了生态旅游功能,产业园区也就成为一个人造的新型的旅游景点,文化创意产业将具备旅游功能。

3.二者相互延伸重组,创造新型融合产品

将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业的部分要素内容在景区重组,构建出一条全新的价值链,创造出新型的融合型产品,包括会展旅游产品和节庆主题旅游产品等。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是以节庆、会展等主题作为产业融合的纽带,以节庆会展的方式,整合举办地的各种旅游资源,设计打造出互动式的文化创意体验活动,是一种较为流行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形态。

四、结语

生态旅游产业融合有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1.转变政府角色

首先,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要想融合旅游资源,首先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鼓励企业创新改革。其次要大力整顿交易市场,规范产权明细。再次,相应的放松行业监管,改良已有的管理体制与政策法规,大力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适当的放松经济管制,完善社会保障与行业激励政策。最后,制定相管的产业技术策略,努力引导高新产业发展,恰当的运用到旅游产业发展中。

2.转变企业发展战略

旅游产业融合的主题是旅游企业,能否实现产业融合关键在于企业的实力大小与创新能力的高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服务的创新关键是要满足市场需求,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首先,旅游企业的发展要多元化,管理要精细化。企业要想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机遇,就要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开展多元业务的整合,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其次,旅游企业结构也要随着战略转移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结构逐步趋于授权化、扁平化、柔性化,进而更快的跨行业经营,最大的满足行业内与行业外的市场需求。最后,旅游企业能否成功经营自己核心业务之外的能力是目前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旅游企业需要引进一些新型的管理工具来应对,如电子商务线上营销、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工具来加速提升旅游产业融合后的产品与服务质量。

3.转变产品营销策略

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客体,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被市场完全接受。因此,旅游企业要想方设法转变市场营销的模式,策划一系列的营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份额。首先,突出“概念营销”,在分析掌握了消费者的心理之后,以旅游企业融合后的产品为依托,借助数字传媒技术,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抓住节假日举办各种活动来刺激消费。其次,运用“网络营销”,借助纸质及数字传媒,实现对传统营销在观念、战略手段上的挑战和革新。再次,强化“品牌营销”,企业通过树立自己的品牌、强化品牌效应来延伸相旅游关产品的价值链,扩大相关融合型旅游产品的网络效应。最后,深化“文化营销”,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并融入旅游企业的文化元素,赋予旅游产品丰富的思想内涵或特定的品位。

[参 考 文 献]

[1]于刃刚,李玉红,麻卫华,于大海.《产业融合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147

[2]王起敬,高凌江.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理和对策[J].旅游管理,2013(10)

[3]李荣菊,池志勇.传统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研究[J].综合论――2013:247-248

[4]侯诗誉.三明陈大镇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5]李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郑州为例[D].河南大学,2013

[6]但红燕.基于产业融合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研究――以四川金沙文化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4(1):75-78

[7]黄永林,侯顺.湖北地方特色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理论月刊,2013(4):6-13

第4篇

关键词:生态经济;产业群;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马喜珍(1981-),女,河北定州人,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1.3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1-98-03

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8%左右,大多数山区还处在贫困之中,比如大别山区、武陵山区、井岗山区以及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尽管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但贫困山区一般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自然生态失去平衡。构建生态经济型产业群是山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化模式,是维持山区生态平衡的关键。

一、唐县山区生态经济概况

唐县山区处在华北平原的交错区域,总面积1417km2,其中山区面积占80%,耕地面积2.933万公顷,管辖20个乡镇,人口54万。经过20多年的山区技术开发,实施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改变了曾经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使得良好的生态和自然环境成为唐县最为突出的比较优势,为生态经济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唐县历届政府在结构调整中注重生态系统保护,立足县情不断完善的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绿色果品产业、生态养殖产业及休闲旅游等主导产业,注重市场的内拓外延,确立品牌发展思路,加大创牌的力度。这些产业的发展对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扶持3家龙头企业,组建1个星火技术传播站,建设20个文明生态村。从总体上看,初步具备了生态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但是,唐县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交通不便,“旱、薄、蚀”严重,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省水平,贫困人口比例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资源在山区的配置比例明显偏低,山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山区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

二、唐县山区生态经济系统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为加快山区经济发展,唐县充分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村经济,初步形成了三大产业群落。经过调查团队的深入分析,唐县山区生态经济系统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绿色果品产业特色品种较少、品牌影响力不大

农业是唐县的支柱产业,以北高昌、水头为基地的特色桃产业与以百花村、羊角村、满心村为基地的西伯利亚杏产业构成绿色果品产业。在发展思路上,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唐县的优势树种目前只有桃和西伯利亚杏两种,数量较少容易形成规模化的养殖和技术上的推广。但是,随着各种自然灾害的频发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种植的风险。从种植规模上看,以几个乡镇为基地,进行一家一户的种植,使得种植规模小而散,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虽然创牌的意识不断增强,在调查中,消费者对唐县的杏和桃的认可度不高,唐县特色产品在省内及省外市场上的影响力有待提高。

(二)畜牧养殖产业养殖规模小、屠宰市场管理不规范

唐县山区具有山场资源、饲料资源丰富、环境质量好的优势,它不断发展畜牧养殖产业。养殖的类型主要有肉羊养殖、生猪养殖、家禽养殖及奶牛养殖。其中,肉羊产业已成为唐县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5%以上。全县养羊专业村50多个,养羊专业户3120个。主要养殖基地有:川里乡、长古城乡、都亭乡、白合镇、罗庄乡。肉羊养殖已从传统的放养、散养发展到规模化设施饲养,这使得羊群隔离方便、传染病少、防疫灭病容易。产、加、销一条龙的肉羊产业发展模式逐渐成熟,使肉羊养殖业成了人民脱贫致富的黄金产业。但是产业链中的各环节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规模化设施饲养的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南店头乡葛堡村是唐县肉羊养殖规模最大的村之一,但是,还有一些村没有实现规模化设施饲养,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养殖。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方式占到了绝大部分,养殖环境恶劣,产品质量欠佳,畜产品安全生产检测体系建设进度缓慢,这就造成了畜产品在卫生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处于相对劣势。据调查,这些散户小规模的养殖方式,需要前期投入较大数额的建舍资金,提高了进入养殖行业的成本,限制了一些贫困家庭进入养殖行业。唐县肉羊养殖及加工数量难以满足市场要求,在销售旺季,大多数肉羊来自内蒙或山东等地,所以需要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散户养殖还存在一个弊端,就是羊舍的位置散落在村中,没有统一管理,对空气及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2、屠宰市场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唐县南店头乡葛堡村宰羊市场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全村上千户、四五千人,几乎全部以养羊、贩羊、杀羊、肉品、羊下水加工为业。全村有4个规模较大的冷库。除一个大型集中屠宰场外,在公路边、全村的大街小巷,到处可看到杀羊的露天摊点。卫生设施不健全,屠宰流程不规范,市场管理不严格进一步限制了羊肉市场的发展。此外,由于村民文化素质不高,不少居民认为村里杀气太重,屠宰管理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三)休闲旅游产业配套设施有待完善,营销力度有待加强

唐县把旅游产业作为兴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主题定位为“唐尧故里、山水唐县、红色唐县”,重点建设了“三山一区”精品景区,体现了唐县旅游产业独特的生态环境与文化氛围。旅游业要想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各种配套设施的支持作用也很重要,大部分景区配套设施虽然有所改观,但是仍不完善,由于管理体制单一,融资途径受限,每年财政投入到旅游中的资金有限,造成一些旅游基础设施不达标。这些不利因素难以满足旅游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地游客的数量。尤其是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山区旅游景点的防灾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保障游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唐县山区旅游产品对外营销力度不够,在与省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相比,比如十渡、野三坡等,旅游品牌尚未建立,旅游形象尚未树立。

(四)农业产业加工能力不强,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

唐县也是农业大县,除了传统的农业种植,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主要有食用菌生产、蔬菜生产、小杂粮生产。通过严格技术操作规范、积极引进新品种,食用菌产业得到了发展,生产基地主要有北店头、西城子,齐家佐等乡村,生产规模与生产产量充足,但是大多以鲜销为主。目前存在的菌类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和加工规模不强,加工的产品档次也不高,再加上缺乏自己的品牌,直接影响到了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成规模的蔬菜专业村有仁厚镇的张盆村、北罗镇的西城子村,由于市场需求大,唐县的蔬菜种植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有水利设施不足,技术粗糙、知识落后,市场信息不灵,生产滞后。小杂粮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浅山丘陵和两河流域,与其他农作物相比,小杂粮的产量和效益都不低。随着健康饮食概念的深入,小杂粮的市场销量很好,但是小杂粮的种植面积却也越来越少。制约小杂粮发展的瓶颈主要是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进行专门加工、包装的龙头企业,很难销往外地市场。

三、构建山区生态经济型产业群的对策建议

唐县山区的绿色果品产业、畜牧养殖产业、休闲旅游产业、绿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维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如何促进唐县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是唐县农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走出一条由生态资源向生态经济转变的特色发展之路,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培育特色绿色果品产业,构建生态型特色果品产业群

由于唐县山区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污染少,给人们以原始、自然、古朴的印象,因而可以着力发展地区绿色特色果品。首先在原有桃、西伯利亚杏以及枣种植的基础上,要丰富特色农产品品种。实行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季一品有机整合,在保证品质、品种的前提下,努力形成适度的种植规模。如北高昌的特色桃生产基地,发挥农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其次,鼓励成立绿色果品专业合作社,鼓励专业合作社的统一创牌和促销。打造独特的绿色品牌,鼓励在外地设立特色农产品销售窗口,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在县城建立集导游服务、农副产品推介一体镇旅游接待中心,向游客介绍绿色果品的采摘和采购,促进绿色果品产业的发展。

(二)培育生态畜牧养殖加工产业链

由于唐县山区资源丰富,自然环境没有收到污染,具有发展绿色畜牧产业的有利条件,加上近年来国内市场对牛奶、牛羊肉需求旺盛,发展生态畜牧业前景广阔。在现有资源、市场、技术条件下,加大政策性资金的投入,进行生产规划,在散户养殖的乡村建立养殖厂,进行集中化养殖,提高养殖的规模和效率。此外,还要不断完善良种繁育体系、畜牧兽医服务体系,提高畜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要建立专业化的屠宰加工厂,减少散户屠宰的数量,制定屠宰加工标准,引进先进的屠宰加工设施及严格的管理规范,加强对屠宰及加工人员的技术培训,进一步完善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通过科学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加工,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产品,有利于拓宽和占领优势市场。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构建完善的畜牧产业化养殖——加工——包装——运输——贸易等生态产业链条,降低污染排放及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养殖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发“旅游景点——农家乐——运动休闲——农业观光”为支撑的生态旅游资源

唐县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旅游资源已呈现出独特的个性文化底蕴,通过资金投入,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严防安全事故的发展。借鉴十渡旅游景区灾后恢复的经验,在旅游景区建立紧急避难所,尽最大可能给游客提供舒适、方便、安全的旅游环境。除了旅游景点,还要深化对该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构建特色鲜明、个性突出、区位明显的生态旅游度假区。通过对市场调查及综合分析,找准客源的市场定位,选取环境整洁优美的村庄,推出健康有趣的农家活动,加快发展农家乐、农家旅店。唐县山区道路曲折,山高林密,溪流纵横,是开展户外运动的理想场地,要把户外运动作为产业来发展,积极引进户外运动企业,因地制宜开发一些户外运动项目,建立完善的项目配套服务体系。由政府搭台,组织一些户外运动赛事,提高唐县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还要不断美化生态环境,推进环境治理工作,大力发展农业的观光旅游。对休闲旅游产业的宣传营销也要加强,打造唐县宜居、宜游的形象。

(四)发展壮大生态农业产业群

第5篇

关键词 生态产业园区 发展类型 时序安排

引 言

秦巴经济走廊是衔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纽带,,“孔雀(笔者注:此处指人才)东南飞、政策西部行”的现状,使得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陷入窘境;而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力量的缺憾、市场机制的缺失、执法管理的缺陷、增长模式的缺点、资金投入的缺口、公德意识的缺损等原因,造成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非常严重。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而生态环境问题又比较突出的区域,当务之急是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点,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无疑,生态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可以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本文提出求解秦巴经济走廊生态产业园区建设难题的基本思路。

1、准确界定生态产业园区概念及发展重心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特殊经济区域相继设立,尤其到了90年代,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出现了遍地开发的态势,从类型学及发展时序角度看,继第一代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代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目前出现了第三代的生态产业园区,而且生态产业园区中大部分为园区。当前学术界对生态产业园区概念还没有完全从学理层面厘清之时,对其加以梳理是很有必要的。生态产业园区是一个复合概念,因此,对这一概念界定要从多个角度出发。

从依托的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态。[1]

从生态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仿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从产业集聚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是生态产业的集聚场所。[1]

从环境角度来看,生态产业园区是具环境保护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产业园区。[1]

从产业发展模式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与传统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生产方式不同,它遵循的是“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2]。

从资源配置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可以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从发展目标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的目标是废物减量化、资源循环化、生产清洁化,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或减量排放。

从管理角度看,由于生态产业园区内的企业是按生态链和闭路循环形成的,因此可以实现园区、企业和产品三个层次的生态管理。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将生态产业园区界定为:一个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将众多能够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上、中、下游产业集聚在一起而形成的“经济--生态-环境-地域”综合体,它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在各成员之间通过共生组合达到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等来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园区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它是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具有环境保护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

从产业园区发展趋势看,生态产业园区正成为许多国家园区改造的方向。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规划建设生态产业示范园区,美国政府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生态产业园区特别工作组”;生态产业园区也是第三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态,我国从1999年开始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并在“十五”期间准备确立一批国家级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内外生态产业示范园区的实践经验表明,生态产业园区走出了一条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秦巴经济走廊经济欠发达而生态环境问题又比较突出的现状,要求这一区域发展第三代的生态产业园区势在必行。

2、正确处理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进程中的五大关系

国内外生态产业示范园区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建设生态产业园区的进程中应处理好五大关系[3]:

第一,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和协调发展关系。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要从企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及园区整体效益发展多方面综合考虑,并着眼于产业生态关系的连接,把环境保护融入经济活动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第二,企业之间的共生组合关系。生态产业园区要遵循“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依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新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第三,动态平衡与静态发展关系。生态产业园区建设从整体看是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建立在生态的良性循环基础上,追求物质循环的动态平衡,但同时也不能以完全忽视局部的静态发展为代价,否则就使得微观层面缺乏动力。因此要处理好动态平衡与静态发展之间的关系,以获最佳的生态经济效益。

第四,园区内外资源整合关系。在实际工作中,生态产业园区不可能集聚一条产业链所有的企业,从经济理性角度看这也有悖于整体效益最大化原则,因此不能不顾整体效益而强调生产全过程都在一个区内循环,比较好的选择是“拆除围墙”,整合园区内外的资源。

第五,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要因地制宜,不能完全照搬照套其它生态产业园区的做法,而要以借鉴为主,结合实际情况来规划建设,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慎重选择秦巴地区生态产业园区发展类型

确定了生态产业园区建设应处理好五大关系之后,选择生态产业园区发展类型也是至关重要的。从类型学角度分析国内外现有的生态产业园区,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旧区改造型、新区开发型和虚拟设计型三种。

第一,旧区改造型。旧区改造型生态产业园区主要是现已存在的产业园区,对园区内的工业企业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在区域内成员间建立起废物和能量的转换关系。美国恰塔努加生态产业园区就属于这种类型,它曾是一个以污染严重闻名全美的制造中心,后来杜邦公司以尼龙线头回收为核心推行企业零排放,既减少污染又带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在老工业园区拓展了新的产业空间。其突出特征是通过重新利用老工业企业的工业废弃物,减少污染和增进效益。旧废钢铁铸造车间变成太阳能处理废水的生态车间,循环废水为旁边的肥皂厂所使用,临近的肥皂厂是以其副产物为原料的另一家工厂。总之,各子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相互衔接,形成一个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工业。[3]

第二,新区开发型。新区开发型生态产业园区则要求在新建产业园区进行开发建设之初,就要进行规划和合理设计,将园区设计为开放式结构,便于园区生态产业链网络在园内产业不断集聚过程中逐渐丰富,尽可能让区内企业间可以进行废物、废热等的交换。如美国乔克托生态产业园区采用交混分解技术将当地大量的废轮胎资源化得到碳黑、塑化剂等产品,进一步衍生出不同的产品链,这些产品链与辅助的废水处理系统一起构成工业生态网。[3]

第三,虚拟设计型。虚拟设计型生态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主要是因其建立在虚拟设计基础上而得名。具体而言,就是借助机技术,首先凭借园区信息系统,在计算机上模拟各成员间物、能交换联系[3],然后进行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可行性论证,如果论证的结果表明切实可行再付诸实施。很显然,通过计算机的虚拟设计可节省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同时也可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园区的整体效益和管理效率,降低系统风险。不仅如此,通过虚拟设计还能突破园区的藩篱,不仅使得区内企业可彼此交换、循环利用资源,而且也可与区外企业建立起这种联系。

秦巴地区各地市在创建生态产业园区时,应慎重选择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发展类型。具体而言,对于现有的各种类型产业园区,要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生态学原理,依托技术,加快旧区改造进程;对于要新建的生态产业园区,要注意搞好前期调研和总体规划,提高园区内科技含量。无论是旧区改造还是新区开发,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要尽可能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模拟设计和运行,将系统风险降到最小。整个过程政府要充分发挥协调和服务职能,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为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突破秦巴地区创建生态产业园区的主要障碍

从当前的总体情况来看,秦巴地区生态产业园区在规划建设中 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障碍:

第一,相关技术的缺憾

要真正实现产业园区的生态化,必须有生态产业园区的特定技术作为支持,然而,秦巴地区这些方面的技术相对都不能达到生态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标准,主要体现在,秦巴地区生态产业技术水平偏低,相关技术开发周期长,成果转化难,园区技术含量低工艺落后、自动化程度低、运行可靠性差等,都是秦巴地区当前普遍的技术缺憾,导致秦巴地区要实现生态产业园区的物质循环和废物最小化碰到了技术瓶颈。

第二,市场机制的缺失

生态产业园区内的企业作为“理性的人”,会在回收与循环利用副产品及废物发生的费用,以及购买新原料和简单处置废物发生的费用之间权衡,即使废物的再利用和循环技术可行,企业也可能不会这样做,除非在经济上是有利可图的。当产品被生产出来及废物被处置时,为了再循环,必须把物质分离成各组成部分,而分离需要付出劳动和费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企业往往会放弃循环利用方式而增加园区的环境负担,因为他们很清楚,对环境这种典型公共物品的污染是一种外部效应,其内化包含高交易费用,治理污染不能由自由市场提供而是由政府提供,此时就出现了市场机制的缺失而导致市场不能正常工作,它是阻碍生态产业园区进程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三,执法管理的缺陷

秦巴地区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最大的障碍来自于的环境法规,其次是有关园区的管理办法,这些政策都是严格限制污染性项目的引入或进入。而按照生态工业理念,通常被限制的污染性项目的废物在工业生态系统中可能是中间产品或副产品,因此,所谓污染性项目在生态产业园区内外以及不同生态产业园区内的生态内涵可能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界定。废物减量化是指局域或区域总体效果的废物减量化,而不是指单个企业或者少数几个企业的孤立效果,是面而非点,是结果而非过程。另外,现有的环境政策如排污收费、污染物配额分配等可能适用于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初期,由于对构建工业生态链产生障碍而不太适用于园区的成熟时期。

第四,增长模式的缺点

长期以来,秦巴地区的工业化、园区化选择的是一种以“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低效率、低技术”为特征的增长模式,在环境治理方面则表现为“只污染不治理”、“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谁污染谁治理”等末端治理、责任治理甚至无责任治理等,而没有贯穿“源头治理”、“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这种增长模式有着重大的缺陷。综观秦巴地区环境污染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区域造成严重污染的杀手主要就是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小电镀等15类小企业(即“十五小”),这些小企业的“异军突起”正是在这种忽略环境的掠夺式发展思路下而萌生,它们的出现为产业园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

第五,资金投入的缺口

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这是解决当前各类产业园区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各产业园区在建设初期,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尚且不足,更何况短期内难见成效的生态环境。环保投资严重不足、投融资机制不健全成为制约的秦巴地区又一主要原因。尽管从80年代初以来,秦巴地区环保投入逐年增加,但是占GDP的比例一直偏低,与污染相比治理投入还远远不够。秦巴地区主要障碍之一就是资金缺口太大,捉襟见肘,致使生态产业园区建设举步维艰。

第六,公德意识的缺损

在上述各项都遭遇阻力的情况下,道德力量是最后一道防线,尤其对于涉及产业园区环境安全这样一种公共物品,道德力量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的突出是园区内经济主体的公德意识普遍缺损,使得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不可避免。在有些园区,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环保法规,但再好的环保法规在公德意识缺损面前往往成为一纸空文,如“九五”期间,各地市的产业园区应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取缔和关停了那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又无治理价值的一批小企业。然而近几年,一些园区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放松了环境保护这根弦,致使众多早已关停的“十五小”、“新五小”等一些重污染工业群又出现反弹,有些园区甚至还违法新建了一些消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它们长期危害人类身心健康,都是由于公德意识缺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必须明确的是,解决这些障碍是一个很长久的过程,而且也并非单方面因素得到解决就大功告成,鉴于生态产业园区这种多因素组合形成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地域”综合体,必须多管齐下,当前的工作重心应该是找准突破口,根据解决的难度和紧迫性等指标来分清轻重缓急,对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时序进行统筹安排。

第一,技术层面,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并举。要找准技术突破口,目前技术突破口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与再循环技术、重复利用与替代技术等。要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秦巴地区周围有大小百余所高等学府,还有30多所中科院及各部委的科研机构,这为该地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研发支持和条件。

第二,市场机制层面,建立并健全生态产业市场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来弥补市场机制缺失问题。发达的生态产业要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主要包括成熟的市场本身和完善的市场外部环境。就成熟的市场本身而言,作为竞争主体的环保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并健全适合市场主体运行的生态产业市场机制成为突破口。从德国的经济生态化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界和政府积极合作,加快环境技术尽快进入市场,政府帮助技术开发者寻找试验和示范场地,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对技术改进提供支持。

第三,管理层面,根据国外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我国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现状,可以将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分为三个渐进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以现有环境政策为核心的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第二阶段是对园区实施区域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第三阶段是建立基于生态工业的环境管理体系。[4]

第四,增长模式层面,实现增长模式的转换。摈弃传统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的增长模式,采用“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也就是说,在园区内仿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通过成员之间的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循环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或减量排放。秦巴地区要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发展生态产业园区,各个园区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废物零排放和减量排放的时间表。

第五,资金投入层面,引进BOT方式,设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政府、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生态产业园区。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和政府共同对环保技术投资,使环保产业投资多元化,减少了企业单独投资新技术带来的高风险,促进了环保技术由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的转化。如1994年德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政府和私营企业用于环保产品和服务的投资达到277亿美元。

第六,公德意识层面,自律与他律并行。企业作为园区内的经营主体,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虽然无可厚非,但深入目前世界各产业园区内成功企业的“秘密武器”,可知其中绝大部分企业放弃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财模式,转而追求“均衡利益的满足”,回归到西方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首倡的“利己与利他的统一”思想。某些经济自由主义者不断误读斯密,将其自由市场中的道德价值抽离,并“逐渐淡化经济自由主义的道德承诺,但不可否认的是,斯密却是一个鲜明的、道德化的经济自由主义者。”[5]其社会理想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在《道德情操论》一开头就明确指出:“无论我们设想一个人有多大程度的利己主义,他的本性却显然是见他人有遭遇便动心。”书中他还呼吁建立一种正义的道德规范。斯密的突出贡献在于试图说明一种理想化的市场关系,其关于经济人的利己与利他的统一的思想,应该作为生态园区企业的行动指南。这就要求我们在倡导园区企业自律的同时,建立园区生态环境披露制度,通过他律来约束企业的行为,达到“自律与他律并行,利己与利他统一”。

主要

[1]孙自法.环保官员称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势在必行[J].中新社北京2003-10-9(电)

[2]赵永新.生态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J].人民日报,2001-09-05,gzii.gov.cn

[3]杨明奕.生态产业园区的原则及分类[J].环境报,2003-07-18(3)

第6篇

关键词:垃圾焚烧;产业耦合;生态圈嵌套;循环经济

一、引 言

21世纪是一个环境与能源的时代,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早已成为各国共识。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和消费扩张造成垃圾量剧增,成为人们和谐生活的一大阻碍,合理的处理和利用城市垃圾日趋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垃圾焚烧处理产业逐渐在我国兴起。诚然,垃圾焚烧发电对垃圾减量和循环经济有明显的效果,但就其市场和技术层面的考量,其能否成为我国主流的垃圾处理方式,依然有待考证。

二、实地调研分析

我国垃圾焚烧产业的兴起较晚,且垃圾焚烧厂多密集于东部地区,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的产业。而杭州作为拥有三家大型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杭州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余杭锦江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及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居城市,在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上走在了前沿,既从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因而,我们对上述三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查,从中探索垃圾焚烧产业的一般问题和普遍经验。

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我们将三家企业的重要指标汇总成表2-1,表格如下:

表2-1

调研发现,杭州市目前存在的三家大型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具有各自的区位优势,锦江环保、绿色能源和富春江环保分别位于余杭、滨江和富阳,从杭州市的东北角延伸到西南角,分别负责就近的城市垃圾的处理。但从处理的而垃圾数量来说,垃圾焚烧发电厂消耗的垃圾远远赶不上当前垃圾增长的速度,垃圾焚烧产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垃圾焚烧设备而言,被访企业较对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认可度较高,一方面,流化床焚烧炉能减少煤燃烧的使用;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减少锅炉结渣、降低二恶英的排放。调研发现,余杭锦江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于2009年完成将1#炉到流化床焚烧炉的改造并投入使用后,该年该公司的垃圾焚烧量由上年的13.24万吨增长到了23.99万吨,发电量由上年的3853万千瓦时增长到了4961万千瓦时,效果十分明显。但同时,流化床焚烧炉由于其复杂的操作、高昂的运行费用和大量的灰尘而有待进一步改良。

在调研走访时了解到,垃圾焚烧厂附近的部分居民对垃圾焚烧持有不乐观的态度,其中以杭州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滨江垃圾焚烧厂为最,而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的不满意程度最低。很多居民对垃圾焚烧厂产生的"二英"和粉尘污染抱有担忧的态度,努力解决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二次污染"已经势在必行。

对三家企业的补贴额进行调研计算得出,余杭锦江环保和杭州绿色能源公司在近年度内的电价补贴和垃圾处理量补贴额分别在3670万元和6652万元左右,对富春江环保2012年度的年报进行分析发现,其前三季度除去政府补助也得到了约493万的补贴额,可见政府在绿色可持续发展行业的扶持力度巨大。

三、产业分析

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报告》,我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清运量以每年7%-9%的速度递增,垃圾的产生量远远的超过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量。而目前国际上,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垃圾发电已经进入审慎阶段,值得我们借鉴。

(一)国内垃圾处理产业现状

资料显示,我国的垃圾仅城市垃圾部分得到安置处理,其中填埋处理占82.7%,焚烧仅占15%;其余将近70%未得到妥善处置。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积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垃圾围城"日趋严峻。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传统填埋技术要求低,投资少,但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且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其粗放型的垃圾处理理念已经逐渐被淘汰。堆肥对垃圾中有机质含量要求较高,对厨余垃圾和生物制品垃圾较为适用。在当下城市固废泛滥的情况下,不能作为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近年来出于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得到了较大的政策支持和较快的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占地面积小;减量化效果明显,还具有显著的资源循环利用的优势,迎合了当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的发展

我国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等方面起步较晚,第一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在1987年投入运行,生活垃圾焚烧量仅为3.72%,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近5年来基于垃圾总量剧增的现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发展迅猛,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各地都在大干快上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截止2010年9月,我国共建有生活垃圾焚烧厂100座,总处理能力达到9.2万吨/天,约占总垃圾处理的21.0%。2011年始,垃圾焚烧项目的大气污染逐渐问题逐渐凸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大干快上"的热情逐渐消减,人们开始客观审视垃圾焚烧发电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2、国家政策导向及相关措施

2000年以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逐渐吸引了政府和民众的眼球。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全国城镇环境卫生"十一五"规划》乃至2008年国家发改委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都鼓励选用先进的焚烧处理技术,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并指出到2010年,建成垃圾发电装机容量50万千瓦。

此外,垃圾焚烧发电厂享有税收优惠:符合以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者热力有关规定的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2009年底起,我国对采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填埋、焚烧、热解、堆肥等工艺的项目企业给予所得税优惠。

不仅如此,垃圾焚烧产业还享受优厚的政府补贴:根据国家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垃圾焚烧发电全部保证上网,上网电价可在燃煤电价基础上,每度补贴0.25元,同时还将获得市政部门按吨位支付的垃圾处理费,从每吨50元到200多元不等。

2012年我国又密集出台了两项扶持政策,规定垃圾焚烧发电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资总量将达2636亿元。相关资料表明,垃圾处理费补贴和上网电价收入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垃圾焚烧厂的主要利润来源,政府以多种方式培植和推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包括为厂商提供优惠贷款、保证利润、奖励投资、甚至承担兴建费等。

(二)国外垃圾焚烧产业发展状况

近50年来,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引致对垃圾处理更高的要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逐渐代替了纯粹的垃圾焚烧项目。垃圾焚烧发电最早起源于德国和法国,迅速发展于美国和日本,目前,日本、瑞士、德国、美国的圾焚烧发电水平都处在产业的前沿。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拥有最多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国家,其最早的垃圾发电站建于1965年,70年代日本在全国大力推广垃圾焚烧,焚烧厂的数量一度占到全球的70%。由于垃圾焚烧产生严重气体污染,日本从90年代末开始颁布一系列法律以严格环境控制标准,使得大量垃圾焚烧发电厂被迫关闭,陆续从原来的6000多座减少到了现在的 131 座,总装机容量达650MW 。由于日本目前实行了严密的垃圾分类措施,焚烧效率大大提升。

美国垃圾焚烧产业发展迅速,至1990年,美国已建垃圾焚烧厂400座,焚烧率达18%,到2000年提高到40%,垃圾发电达2000MW。1990、2000和2005年,美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比例分别为14.5%、14.1%、14.6%,由此可见,自1990年以来,垃圾焚烧一直在全美范围内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德国曾因为环境污染问题颁布了"焚烧炉禁令",但是德国走出了其特有的技术发展之路。在德国所有的66个生活垃圾焚烧厂中,由于按照法规要求配置了袋式除尘器,二英年排放量由400g下降到不足0.5g,下降幅度接近1000倍,污染减排效果十分显著。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已逐渐成熟可靠,成为了当前国际上广泛运用的生活垃圾终处理技术。国外对生活垃圾焚烧厂实施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通过更高的环保标准来改造旧的焚烧厂,关小厂、建大厂,使焚烧发电厂向规模化、大型化发展。

(三)综合分析和发展方向探索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发展初期,焚烧发电厂的数目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之后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垃圾焚烧发电厂数目将趋于稳定,事实上由于"二次污染"等原因,绝大部分国家都会限制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数目并关闭超过实际需求的厂。垃圾焚烧发电并不是最优的垃圾处理模式,在该模式的探究下,发达国家已经逐渐由单纯的垃圾焚烧发电过渡至集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垃圾处置、垃圾循环为一体的商业运作形态。

相较于国外的发展经验,我国正处于垃圾焚烧产业的成长阶段,具有企业数目迅速增加,技术大量引进的阶段,应该尽量在发展过程中做好长足的应对准备,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于此同时,我国应结合国情探索合适的、可循环的、绿色环保资源节约的垃圾焚烧产业模式。

四、生态循环联动圈模型的建立

(一)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模式模型介绍

1、模型总体介绍

结合综合实地调查获取资料、对垃圾焚烧产业前景的分析以及杭州盈利垃圾焚烧企业的成功发展模式,我们提出了"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发展模式"的构想:在联动链前端设有垃圾分类回收再输送至各个企业的小循环圈;在联动链中端,通过在垃圾焚烧企业周围布局以热能、电能为能量需求或者以垃圾焚烧产生的灰渣为物质需求的企业来达到资源的互相供给和循环利用,这些企业可以利用垃圾焚烧企业的产品及服务来进行生产,并且这些企业产生的垃圾废物可以给垃圾焚烧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在联动链的终端,我们在附近布局以填埋场和苗木林地以减少污染。上述构建出一个如图4-1所示生态循环经济的产业链。

图4-1

2、垃圾回收分类环节

城市垃圾中的厨房垃圾经过脱水发酵后课堆肥利用,可回收物鼓励通过市场途径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垃圾实行专业无害化处理,只有其它垃圾才是真正适合用于垃圾焚烧发电的材料。因此在垃圾焚烧之前,回收分类工作至关重要。

近两年来,杭州市一直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和"清洁直运"工作,取消了所有的垃圾中转站,直接将城市垃圾运送到远在市郊的垃圾处理中心。我们设想在"清洁直运"之前基于各个社区和地段的垃圾特点实现对垃圾的粗糙分类,并根据分类特点将垃圾运输至相应的填埋场或焚烧厂进行二次处理。我们拟在垃圾填埋或焚烧之前增加细分类和回收环节,对可回收的物质进行归类并运输至相关的企业,如回收到的金属可以转售给机器制造企业,以构造小型可回收物循环圈。

3、相关企业与循环联动圈

在一个循环圈内,企业间可以建立起互助发展的联盟关系。以化工企业为例,化工产业有一个特点,从原料、中间体、副产品到"三废",没有真正的废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产品和企业容易形成上下游关系,适合集聚发展。

我们拟建立各有特色的生态园区,每个生态园区以相应的主题展开,找寻相互契合的能够进行循环联动的上下游企业进行组建,如养殖-苗木-化工等达成一个生态园区,每个园区内构造相应特点的垃圾处理厂。一整个生态园区内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努力实现"零排放"。

(二)模式发展实证分析与改良

我们以走访的其中一家企业--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企为着手点,分析循环联动圈模式的实际可能性。

1、发展优势分析

公司所在地浙江省富阳市,造纸业是富阳市第一支柱产业,据规划,富阳市政府将引导和鼓励工业园区外造纸企业不断向园区集聚,而公司所在的灵桥工业区将作为富阳造纸业未来的主要发展区域。随着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园区内企业的不断增多,三大造纸园区外的造纸企业将逐步直至完全向造纸园区内集聚,公司未来的供热供电需求也将不断增加,集中供热发展潜力很大。

2、循环经济可行性

由于造纸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其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蒸汽,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废纸渣和造纸污泥。将适当处理后的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对该部分废弃物实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通过综合回收利用其焚烧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并将所回收的热量用于发电及供应造纸企业生产用热需要,从而实现对该部分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目的,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如下图4-2所示。

图4-2

3、发展的阻碍

虽然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与周边造纸厂形成了小规模的园区循环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状态,但由于其园区内产业结构单一,焚烧发电厂能够利用的也只是造纸厂废弃物中很小一部分,大部分废弃污染物仍旧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并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经济循环,其发展模式仍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变,以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改进后的富春江灵桥工业区的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模式

近年来富阳市为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质量,充分发挥环保热电厂的生态效益、节约土地资源,先后规定城区街道和各个乡镇为生活垃圾集中焚烧处理收集范围。在中转站进行垃圾分类分拣,提拣燃烧充分、热量较高的垃圾,通过密封式垃圾运输设备运送至富春环保。在此基础上,我们构想在三大造纸园区与富春环保热电企业之间构建直达运输系统,将造纸厂废纸渣和造纸污泥转移到焚烧厂,与生活垃圾一同进行初步处理,以达到焚烧要求,进行焚烧发电。

对于园区企业单一,造纸工业污染尤其是水污染严重问题,造纸厂本身应该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将黑液、打浆机污水和造纸机污水等废水经过合理的物理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回收利用,但其中有些技术对于小型造纸厂来说,投资回报率过低。我们构想在富春江沿岸开启污水处理厂,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造纸厂废水进行集中处理,提高运作效率,同时对废水中的部分化学元素加以提炼分拣,循环利用。此外,污水处理厂若选用亚铵法、石灰法等工艺对煮废液乃至全部废水进行厌氧化处理,可与农业相结合,借由沼气池进入生态系统。

该循环的丰富使得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更大程度实现园区生态循环经济的目标。

五、商业模式的推广

(一)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的BOT模式推广

基于生态循环联动圈巨大的正外部性,我们设想以政府特许经营权市场化招标-建设-运营-转让(BOT)为主流的商业模式来推广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模式。

下图是BOT模式运作的一般模式:

图5-1

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将垃圾处理项目的特许权授予私人参与者,私人参与者在特许期内负责循环联动圈的设计、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和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无偿移交签约方的政府部门。该模式一方面减轻财政压力,另一方面从国际、国内乃至民间多渠道融资,引入市场了竞争机制,能显著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BOT模式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可行性分析

生态经济联动圈模型布局以垃圾焚烧企业和周边一些以热能、电能为能量需求或者以垃圾焚烧产生的灰渣为物质需求的企业,单靠政府筹措运营很难带动联动圈的整体发展,当通过BOT模式的应用,政府采取超投标的方式成立项目专设公司达成项目特许协议,通过项目公司与垃圾焚烧企业及周边企业进行协商运作整个联动圈,一方面,能够保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尽管BOT协议的执行全部由项目公司负责,但政府自始至终都拥有对该项目的控制权。在立项、招标、谈判三个阶段,政府的意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履约阶段,政府又具有监督检查的权力,项目经营中价格的制订也受到政府的约束,政府还可以通过通用的BOT法来约束BOT项目公司的行为。政府主导,私人投资的模式将给垃圾焚烧产业带来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六、总结

(一)学术价值

垃圾焚烧产业的"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模式"的提议,通过前期的垃圾分类回收建立起多个小循环圈,又通过垃圾焚烧与相关的能源工厂耦合形成大的循环联动圈,通过循环圈的嵌套实现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废料的二次运用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并减少相应的成本。此外,我们巧妙变通BOT模式对循环联动圈进行商业推广,将民间资本吸收进入垃圾焚烧这种具有巨大正外部性的产业,以提升产业运作效率、充分运用资本。

(二)经济效益

在企业层次,主要通过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资源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等手段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园区层次,主要是通过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实现资源共享、副产品交换和废弃物资源化;在区域层次通过建立整个区域的循环经济网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的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模式,通过政府的合理补助以及企业转型,垃圾焚烧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将得到有效的提高,提升了企业的业务盈利,扭转以往亏损的局面,为其增加投资,扩大企业规模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将焚烧产生的热能进一步转化,残留物质进行化学加工,带动了发电、化工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社会效益

循环联动圈模型所催生的生态工业园区本着是尽量减少废物,充分利用资源的宗旨将园区内的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人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零排放"。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模式使得能量、物质在社会普通民众和焚烧发电以及相关企业中循环,减少垃圾废弃物的荒置,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从定义上符合了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一种科学的经济模型,能有效推动社会的科学发展。此外,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通过产业链整合促进产业间的延伸触合,使增长内生就业的机会增加,为建设和谐社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黄炯.变废为宝 发展循环经济 供销系统大有作为--对广州番禺拟建垃圾焚烧厂引发争议的一点思考[J].广东经济合作,2010,(2).

[2]刘勇.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现状及建议[J].襄樊学院学报,2012,(5).

[3]钟明.促进垃圾焚烧发电的价格政策[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11).

[4]李小武.关于垃圾焚烧发电的探讨[J].科学论坛,1998,(2).

第7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生态化模式;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4-0021-04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增强区域竞争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产业集群虽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我国的产业集群在发展时很少考虑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它们大多采用“资源-产品-废物”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为经济带来的高产出是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为代价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集群的发展和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另外,传统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共生理念较差,竞争效益往往大于协同效益,再加上产业链比较单一,因而集群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产业集群的动态演进和可持续发展[1]。因此,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产业集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化道路,以保证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耦合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是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原因在于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耦合共生[2]。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两者都有地理位置上集中的趋势。相对来说,单个企业实施循环经济会花费巨大的成本,而多个企业联合实施的费用将会大大低于企业单独实施的总费用。因此,通过设施共享、资源共用的形式能够有效降低单个企业的投资,但是这需要共享资源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具有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特点,所以两者结合,可有效降低副产品或废弃物的运输成本,进而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集群企业间的协同效应。

二是两者都需要形成产业链网。循环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基于产业链的扩散效应和传导机制,当产业链上的某个企业率先掌握清洁生产或替代技术后,新技术便会通过产业链诱发上下游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再层层传导至整个产业链。因为循环经济发展对物质能量具有梯级利用要求,而产业集群中不同链级上的企业对于物质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其链式效应也正好满足了循环经济对物质能量的要求,所以两者结合,能够很好地解决生产中的副产品或废弃物问题,从而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三是两者都具有外部经济性。循环经济要求利用更少的资源和更低的环境代价来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它将经营目标从单一产品过渡到社会服务,即既谋求产品的整体功能,又谋求资源环境的和谐度以及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实现了外部经济。同样的,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增强了谈判、议价能力,节约了运输成本,加大了资源信息共享,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提高了集群整体竞争力,提升了区域形象,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性。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网络能够为循环经济中物质能量的梯级利用提供良好的渠道,同时能够提升资源共享程度,降低交易费用;而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中的实施能够降低环境污染,优化资源配置[3]。两者结合对彼此优势的发挥具有促进作用,这对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

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集群的生态化,除了要强化二者有机融合的理念之外,还要探讨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本文提出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是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循环经济为手段,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通过源于核心企业的生态化拉动关联产业乃至整个集群实现生态化[4]。

(一)产业集群内部的生态化模式

产业集群内部的生态化模式有三个层级:一是核心企业层面的生态化,二是主导产业层面的生态化,三是网络支撑层面的生态化[5](见图1)。

核心企业在市场机制和政策法规的驱动下,会率先利用循环经济在企业内部推进生态化生产,具体行为包括产品绿色设计、能源梯级利用、不合格产品的再加工、副产品及废弃物的再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等。随着核心企业生态化进程的加快,周边企业势必会受到影响。在纵向上,与核心企业处于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会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分销等环节实行生态化生产,如生产环保节能原料、使用简易包装等;在横向上,竞争企业会以核心企业为标杆,进行绿色设计,研发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生态化生产。这就形成了产业集群生态化中的核心企业层。

由于产业集群网络中企业的密切相关性,随着集群企业自身生态化的逐步深入,其影响会逐渐蔓延到关联企业。首先,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会优先选择环保节能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生态化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企业为了自身生态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选择供应商或经销商时,势必会设定生态准入规定,使供应商、核心企业、分销商之间形成生态企业联盟,从而生成产业集群生态化循环中的主导产业层;再次,由于集群中企业的相对集中,加上自身消化副产物或废弃物的能力有限,在进行生态化发展时,核心企业层和主导产业层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堆积,从而带动了产业集群中废弃物专业处理企业的崛起,这些企业不仅承担了产业集群中废弃物无害化、再资源化处理的责任,还为部分企业废旧产品再加工利用提供了原料;最后,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中的开展,离不开技术以及人才的支持,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源源不断地为集群生态化建设输入技术及人才。这些共同构成了产业集群生态化中的网络支撑层。

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三类层面中,核心企业层及主导产业层的生态化对集群生态化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些不同层次中的企业相互内嵌、耦合,使不同产业集群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循环经济,进而突破主导产业的限制,推动集群内外部的生态化发展。

(二)产业集群间的生态化模式

由于其扩散效应,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必然会使三大产业中的企业发生紧密的联系,这样,就会形成以生态化产业集群为核心,三大产业经济实体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生态化局面。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种植业作为基础农业,规模大多不大,种类划分相对集中。为了节约成本,农户会主动采取周围可有效利用的原料来发展农业,形成循环,以实现交易的内部化,这种最基本的生态化模式有效解决了集群中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产业集群是实行生态化、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它对新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的要求最高,生态化在工业产业集群中的应用能有效地减少资源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产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主要包括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信息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生态化的发展有利于其副产物的相互交换以及废旧产品的再次回收利用。

产业集群生态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跨越集群边界,在多个产业集群中产生影响。图2是以农业产业集群生态化延伸出的三产业集群联动的简单示意图。

在图2中,主导产业集群是农业产业集群,在该产业集群中,有细分的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业包括花卉产业、蔬菜产业、农作物产业;养殖业包括畜禽养殖业及渔业。种植业产生的秸秆可以作为养殖业的养料,养殖业产生的动物粪便等既可以用作种植业的肥料,也可以用作沼气池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以当作生产生活的能源。这种物质循环构成了整个农业产业集群的生态化。由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扩散,种植业及养殖业中的粮、菜、畜、禽等可以用作食品进一步深加工,加工产生的下脚料可以作为工业产业集群产生的废料输入农业产业集群的沼气池。这样农业产业集群及工业产业集群便通过循环联系了起来。农业产业集群中的花卉产业及蔬菜产业通过适当建设可以发展成为服务业中的生态观光产业集群,这样农业产业集群与服务业产业集群又联系了起来。这种上农下渔、工农服务业复合的生态化模式对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集群整体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形成无废、高效的循环经济联合体,致使一二三产业在产业集群中联动发展,这就达到了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最终目的。

三、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实施的保障政策

在实践中,产业集群生态化既要结合地区特点采取适合集群发展的生态化模式,又要制定有利于推进产业集群生态化顺利进行的配套政策。本文从政府引导、合法机制建设、生态化平台构建三个方面阐述推进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实施的配套政策的制订。

(一)基于集群发展阶段的政府引导

目前,我国多数产业集群处于“粗放型”生产阶段,“集而不群”的现象较为明显,生态化建设较难展开。因此,政府要进行适时的“补位”和“归位”。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开始阶段,要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核心企业进行生态化建设,并对产业集群中的生态化项目,尤其是企业生态化项目进行资金扶持、技术引进、人员培训等,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机制[6]。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成长阶段,要注意将重点从核心企业逐步过渡到主导产业,进而对已存在的传统产业集群进行“补链”,引进相关企业入驻,以促进集群副产物的吸收,不断降低产业集群生态化风险,引导其合理发展。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成熟阶段,政府要不断完善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物资采集,垃圾处理等。同时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参与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共同打造一个集技术、人才、信息共存的生态集聚体,推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有效发展,并在集群生态化建设步入正轨后逐渐退出,由市场来自动调节其发展。

(二)建立合法化机制

合法机制会迫使组织采纳外部环境中具有合法性的行为方式,其最终结果是通过模仿或学习,使环境中的组织采取了相似或一致的做法。产业集群生态化合法机制的制定可以使生态化成为一种发展理念或模式,进而使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形成自发的生态化发展模式。为此,一方面要完善环保法规,设立行业标准,制定系统的企业绿色评价体系,采用绿色GDP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评价,以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环境[7]。另一方面,要设立环保税,按照废弃物排放量的范围划定不同税率,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高税率,征得的环保费用于对环保企业的奖励或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这样,不仅消除了环保的负外部性,也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合法机制能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外界的压力下,主动采取生态化发展方式,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的顺利进行[8]。

(三)构建生态化平台

要使生态化在产业集群中顺利进行,还要建立保障生态化持续进行的生态化平台。首先,要建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以了解集群企业副产物的种类和数量,使集群生态化中的“补链”得到切实应用,节省交易费用,减少浪费;其次,要完善网络支撑层面的废弃物回收利用平台,改善废弃物的分类拆解以及再资源化的处理体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后,要建立循环技术交流平台,促进集群内部关于清洁能源生产、高效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生态经济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四、结论

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在最近几年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循环经济的介入为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构建的基于核心企业生态化扩散的产业集群内的生态化模式和基于产业链条延伸的产业集群间的生态化模式为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特点不同,其生态化的具体问题也会千差万别,今后的研究应该以具体的产业集群类型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具体要素,这样才能使研究成果更具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王帆.循环经济理念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

林则夫,刘一博.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 北方经贸,2013(9):12- 13.

赵云君.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集群生态化转型研究[J].经济纵横,2012(2):58-61.

吴荻.区域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模式研究[J].学习和实践,2012(10):28-33.

翁智刚.产业集群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张秀林.哈尔滨市产业生态化与政府治理[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第8篇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产业水平 空间 演化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资本、土地、劳动力、科技等生产要素分配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比例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作为经济结构的基础和核心,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而影响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水平[1]。目前的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如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与雁行形态学说等相关研究多是从时间层面上探究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3]-[4] 对于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缺乏深入研究。而现实中产业结构在不同时期和同一时间的不同区域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随着区域内联系的加强,区域间各种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物质流、人流等的流动性增强,将扩大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区域产业的协作交流频繁,相邻地区产业结构状况往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5] 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合作与互补,区域产业结构须做出相应的调整,进而实现地区产业整体结构的协调互动,增强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与竞争力。为此,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借助于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寻区域产业结构的空间关联效应,揭示区域产业结构分布的空间依赖性与空间异质性,以期增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分工与协作,为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演进提供建议与思考。

二、数据来源

选取1998、2003、2008、2013年4个年份作为研究断面,为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对行政区划调整按照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行政区进行合并处理(将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统一合并为南昌市,将浔阳区、庐山区统一合并为九江市,将珠山区、昌江区统一合并为景德镇市,将月湖区并为鹰潭市,将临川区并为抚州市,将渝水区并为新余市,将共青城市并为德安县)最后形成31个基本研究单元,以产业结构水平作为指标来研究1998年-2013年产业时间格局的演化过程。三次产业数据来源于《江西统计年鉴》(1999、2004、2009、2014)。

三、研究方法

(一)产业结构水平

根据相关产业理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结构特点,将二三产业比重作为衡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产业结构水平的指标,即二三产业比重越大,区域的产业结构水平越趋高级化。公式为:

产业结构水平=(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生产总值

产业结构系数反映一个地区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分别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4个时间段的产业结构系数,对其进行相应空间关联性的测度,旨在分析地域产业发展水平的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关系。[6]

(二)空间自相关

空间自相关作为空间统计分析的主要方法,反映的是一个区域单元上的某种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值与邻近区域单元上同一现象或属性值的相关程度[6]。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最为常用的指标是Moran指数I,全局Moran指数I可以用来验证整个研究区域的空间模式和度量属性值在整个区域空间的分布态势,具体数学模型见参考文献[7]。

(三)Getis -Ord G*i

Getis -Ord G*i 用以识别区域要素空间的高值簇与低值簇,即热点区与冷点区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冷热点区的变化来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空间格局的演变,其计算公式见参考文献[8]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一)区域产业结构总体空间格局

从表1 中可知,4个年份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水平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I全部为负值,且Z值均大于-1.96,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整个研究期内,该区域各县的产业结构呈现出负的空间相关性;Moran’I从1998-2013年呈现为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该系数逐渐趋近于0,表明该区域各县(市)的产业结构空间相关性有逐渐减弱的趋势。较小的空间负相关说明区域空间差异并不明显,具体来讲就是该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相似(高高或低低)的地区在空间上不存在集聚的特征,区域内产业结构的空间地域分异不明显,产业发展水平高低错落分布,呈现随机分布的态势。由此可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产业结构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阶段,经济区内尚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各种经济要素在空间上并未形成强大的集聚中心,而是零散的分布于区域内。

(二)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空间演变

根据冷热点的计算,利用ArcGIS 分别测算了1998、2003、2008年及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水平的局部空间关联指数Getis-OrdG*i,得到各县、市每个时期的局部G*i 统计量,根据Jenks的自然断裂法将其从高到低分成4类,生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水平空间格局的热点演化图(图1)

(1)整体来看,4个时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部县(市)的产业结构水平的总体空间分布变化较大,高水平集中分布的趋势不明显,呈现零散的分布状况。低水平集聚区在2003年以后,则集中分布于鄱阳湖以西地区。这表明,从1998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产业结构发展高水平的空间集聚分布趋势不明显,低水平的空间集中分布趋势明显。区域整体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空间集聚趋势不明显。

(2)从图1可知,1998-2008年经济区内产业结构发展水平高值区主要是南昌市、景德镇市、九江市、鹰潭市,这些产业水平相对较发达的地方,产业结构的高水平集中区总体变化不大,仅在2003年和2008年各新增了一个高水平区,且这些区域周边没有形成相应的高水平集聚区。这说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产业发展还处于极化阶段,即市区集聚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技术、资金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水平不断提高,发展潜力巨大,但是这些核心城市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经济辐射作用,对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较低,区域扩散作用不明显,从而拉开了与周围地区的差距,导致区域产业发展差异的扩大。

(3)从热点区和冷点区的演化来看,1998年以来热点区域的数量不断增加,由1998年的4个增加到2013年的11个,一些地区由较低水平转化为高水平区。这表明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一些地区抓住时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交通等优势,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调整与升级,从而使得其产业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区域。产业结构冷点地区在2003年以来,数量变化不大,这说明受到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的限制,鄱阳湖以西区域一直是鄱阳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较低区,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所受到的阻力较大。

(4)以鄱阳湖水体为界,则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分成东西两部分2008年以来,区域的产业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东西差异,从2013年的产业结构水平空间格局的热点图可以看出,东部的瑞昌、九江、德安、永修、新建、安义、南昌等处于高水平的集聚区;而西部的鄱阳、万年、余干、东乡、余江则处于低水平的集聚。说明江西省区域发展政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影响很大,经济区西部的昌九工业走廊政策效应显著,对带动西部各县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贡献。

五、结果与讨论

利用结合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Arcgis等软件的支持下,以鄱阳湖31个县(市)为研究单元,以产业发展水平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3个侧面分析了1998-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总结以下基本结论。

(1)通过全局Moran’I指数可以看出区域内产业结构的空间地域分异不明显,产业发展水平高低错落分布,呈现随机分布的态势,区域内整体的产业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经济区内尚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各种经济要素在空间上并未形成强大的集聚中心,而是零散的分布于区域内。

(2)从产业结构水平的冷热点演化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产业发展还处于极化阶段,产业结构发展水平高值区主要是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鹰潭市等,这些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较低,区域扩散作用不明显,2008年以来,以鄱阳湖水域为界线区域的产业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东西差异,东部一直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而西部则受区域政策的影响,逐渐呈现高水平的空间集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强化省会城市-南昌的带动作用;依托地域优势提升九江、景德镇、新余、鹰潭4市等二级增长中心的竞争力;逐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形成区域协调的经济发展格局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产业空间的优化配置是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竞争力的主心骨;提升区内基础设施支撑力,搭建经济发展综合协调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和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朱玉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演变关联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1,16(1).

[3]刘刚,沈镭.1951 - 2004 年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机理[J].地理学报,2007,62(4).

[4]俞金国,王丽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及机理探究:以安徽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5,20(5).

[5]李在军,管卫华,臧磊,吕旭江. 江苏省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经济地理,2013,08.

[6]中国GIS协会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空间信息分析引论[J].地理信息世界, 2004, 2(5).

第9篇

一、抓生态保护,夯实发展基础

森林资源是林区的立区之本、发展之源,只有把森林生态保护好,区域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采取“管、育、用”相结合的管理机制,认真履行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和使命。一是加大资源管理力度。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采伐限额,不折不扣地落实木材调减任务,木材产量由天保工程实施前的56万立方米,调减到9万立方米;实施了管护中心站、管护站和家庭管护站联合管理管护模式,全面落实管护责任,管护面积达865994公顷;开展“兴安三号”、“兴安四号”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林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了森林生态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二是切实抓好营林绿化工作。我们适应林区转型实际,将林业生产方式由木材采伐为主向以森林培育为主转变,把营林绿化工作作为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实。按照国家开展中幼林抚育工作要求,执行国家技术规程标准,突出抓好中幼林抚育、补植补造、人工造林,促进了森林面积、森林质量、蓄积量的全面提高。三是严抓严管森林防火。构筑了森林防火“三包三保”的闭合式防控体系,创建了入山火险因子数字化管理模式,在全地区进行推广。区内连续六年实现春防零火灾和秋防零火情,有效减少了森林资源损失。四是积极推行林下资源承包。按照“全员、全部、公正”的原则,2012年,我们将全区59.97万公顷林下资源承包给4410名在岗林业职工经营,人均承包面积达136公顷,通过发展林下种养产业,实现职工增收和保护森林的“双赢”。

二、抓产业项目,增添发展动力

发展产业项目是区域经济的内在动力和重要支撑。为此,我区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区位、政策等方面的优势,突出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三大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经济转型。一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业。新林区土质好、无污染,林地资源得天独厚,发展木耳、蘑菇和蓝莓等产业前景广阔。近年来,我们依托资源优势,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大搞种养业,扩大了食用菌和蓝莓养植规模。2012年,全区19块标准化食用菌基地稳定在年产8000万袋食用菌生产规模。人工蓝莓苗木繁育达120万株,种植面积达到3800亩,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面积达6300亩。依莓公司生产蓝莓产品60吨,实现产值780万元,利税158万元。二是扎实推进矿产开发业。新林区地处大兴安岭和德尔布干两个成矿带上,有色金属矿储量十分丰富。我们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将云岭矿业和中兴矿业达产增效作为首要任务,加大了矿产开发的推进力度,使我区矿产资源步入规模化发展轨道。目前,中兴矿业有限公司矿产业实现产值3380万元,增加值实现1048万元。三是深度开发林木产品加工业。我们不断加大对林木产品加工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以招商引资企业盛兴人造板厂和永恒木业有限公司为两大龙头,推进林木产品精深加工。上半年,永恒木业公司完成产值4434万元。在2012年哈洽会上,永恒木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80平方米木屋别墅倍受关注,收到订单5760平方米。林木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了林业产业链条,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和职工就业增收。四是积极推进对俄采伐业。新林区作为大兴安岭对俄开放的前沿阵地,发展境外采伐有着优越的地缘优势。随着木材产量的大幅调减,为解决“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困难,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境外采伐。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实现了对俄森林资源规模化开发,2012年上半年,对俄采伐完成127300立方米,完成计划84.9%,同比增加10300立方米,实现产值14003万元。

三、抓招商引资,增强发展活力

招商引资、集聚项目是加快发展的关键。2012年初以来,我们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下发了《新林区2012年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对重点项目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健全奖惩机制,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结合实际,确定了7大产业31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成立了以区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组建由6名处级领导干部挂帅的6支招商小分队,到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开展项目对接,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认真做好哈洽会参展、蓝莓节筹办等工作,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确保招商引资企业“引得进,留得住”。目前,我区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0个,签约额7.88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2亿元,完成计划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