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19:17
导语:在生态和经济的关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城市河流;滨水空间;景观生态学;景观设计
1、前言
城市河流及其滨水空间的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总体空间框架的有机组成要素。城市河流的规划设计既要遵循生态环境及美学的原则,又要满足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同城市发展的整体格局结合。城市河流是城市中宝贵的自然景观,对城市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因此,在滨河的景观设计中如何对河流的生态环境给与更多的关注,在河流生态环境以及防洪工程建设中如何同时兼顾景观效益,并与整个城市的规划相协调统一,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遵从自然的滨水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的形式要“师法自然”,符合自然规律,应用的材料应当对尽量选择环保材料,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其表达的思想可以体现设计师对自然与人类的关注,带有着教育与启示的功能。因此,遵从自然的河流的景观设计应该对原有河流自然要素合理的保护,适度的强化与巧妙的利用,应该对河流具有最少的人类干扰,同时可以通过自身的艺术表现对生态环境具有宣传教育功能。因此,根据城市河流受到城市化的影响程度,滨水景观结合生态的设计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类:
2.1模仿自然的设计
各种自然过程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的形式与之对应,规划设计中应善于充分利用这种自然形式与机理,使得设计作品能够遵从这种自然过程与规律而实现自我生长的环境,这也是一种可持续的设计。恢复各种自然形式和发挥各种自然功能应是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6]。景观设计的灵感来自于设计师对自然的理解以及融会贯通。因此,模仿自然的设计能够帮助自然恢复其自身功能。
(1)自然形态的恢复
近自然治理的生态工程措施打破了传统河道规划中的截弯取直、拓宽断面等理念,将河床、滩地纳入规划,于周围有足够用地的城市地段,应尽量恢复并保留原有河流自然形态以及周围的河漫滩地。
城市河流自然的形态不仅从美学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弯曲边界比平直边界具有更高的生态效益,如可以减少水上流失。边缘的曲折度和宽度共同决定了边缘生境的总量。
主河槽两岸的滩地在洪水期间行洪,平时可以作为城市中理想的开敞空间,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和临水性,适合居民自由的休闲游憩,便于游人散步、放风筝等游憩活动。在滩地宽度足够时,可以设置露天球场等活动设施。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一些亲水的平台和台阶。因此,在河滩地,防洪、生态、景观二者可以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2)自然要素的强化
水声是形成感觉的因素之一,它能引起人们的想象,激发观者体味滨水环境的重要媒介,在滨水环境的设计中应恰当地运用水声,将人们引入预期的感知,借水声使滨水空间增添了意境色彩,给人以音乐美的享受,是塑造滨水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
水中的倒影同样是一种视觉的享受,可以引起人的无限遐思。滨河建筑、景观绿化以及天空在河水的衬托下,形成倒影,使滨河景观变得更加优美生动。形成倒影应具有一定的条件。第一,水面与建筑高度相比要有足够的宽度而且建筑不能离岸线太远,岸线宽度小于2倍建筑高度:第二,水面比较平静;第三,具有一定的观赏点,观赏点至少在2倍建筑高度之外。
(3)生境多样性的设计
生境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的多样性,生境即为生物生存的环境。应该尽量保留自然状态交替出现的深潭和浅滩,从而形成交替出现的深水区和浅水区、温水区域和凉水区域的差异,以增加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境,尽可能不设挡水建筑物,确保干流和支流的连续性。创造近似自然形态的蜿蜒曲折的河溪,保证水道能够常年有水,河床对水位和水量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在不同的河段制造不同宽度的过流断面,从而使主河道和支流能够形成缓急不一的水流。河流的多样性创造了美轮美奂的变化的自然景观,壮观的迭水,蜿蜒的溪流,平静如镜的河面等。
(4)缓冲带的设计
河岸边的缓冲带的设计最初来自水土保持学科,当前广泛的应用于河岸边的生态与景观建设中。景观生态学角度认为生态缓冲带如林地,草坪或者滨河的植被是河流重要的缓冲区,可以减少外界对河流营养物质的输送,有效过滤、吸收泥沙及化学污染、进而控制水土流失,降低河流的富营养化趋势。一般认为廊道宽度与物种之间的关系为:12m是一个显著阀值,在3-12m之间,廊道宽度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相关性接近于零,而宽度大于12m时,草本植物多样性平均为狭窄地带的2倍以上。河流植被宽度在30m以上时,能起到有效的降温、过滤、控制水土流失、提高生境多样性的作用,60m的宽度可以满足动植物迁移和生存繁衍的需要,并起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
2.2环境友好型的设计
对于城市的开发建设密集的中心地段的河流,城市建设己经侵占了河流原有的滩地,改变了河流的自然形态,难以按照原始状态恢复建设,景观设计中,应该采用环境友好型的方式,尽量较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自然材料应用
滨水广场、滨水道路以及小品的设计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用天然物品来代替。如河滩上的石头和岩石,可保持原样,做附属设施使用。采用天然材料代替各种附属设施,更容易和以自然为基调的河流风光协调一致,并且由于天然物品本身的特征,更能展示城市的地方自然特色。对小型的环境设施来说,色彩和形态等的设计风格应该取得一致或近似,不能使人感到杂乱。而这些设施的材料,尽量能就地取材,用乡土材料,会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
(2)下凹式绿地
对于河道周边入渗系数较低的绿地,可采用下凹式绿地的形式,一般情况,可以通过对一般绿地进行改造,使得下凹式绿地的地面标高,比周围的地面低于10CM左右,保证周围的硬化地表径流能够流入绿地。绿地上可种植菜皮和景观树种。绿地下层的天然土壤可改造为渗透系数较大的透水材料,在绿地低洼从相互适当建设渗透管沟,入渗槽,入渗井等设施,增加土壤的渗透能力。汇集的雨水透过渗透管沟进入碎石层,然后再进一步向四周土壤渗透。这种工艺简单,投资少,可以在实现景观效益同时实现收集并且初步净化雨水的作用。
(3)透水铺装
河流水系两侧的入流量、承担荷载较小的人行步道和滨河路面,可以采用在路基上铺设透水垫层、透水表层转的方法进行渗透铺装,以减少径流量。对于局部不能采用透水铺装的地面,可按照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周围的绿地或透水路面。对于车流量较大的滨河路面,可适当的降低路两侧的地面标高,在路两侧修建部分小型引水
沟渠,对路面上的雨水由中间向两侧分流,使地表径流流入距离最近的小凹式绿地。
2.3 生态启示性设计
我们所处的环境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如我们常讲的设计中的大小,颜色,比例以及细节,装饰等,这些信息对于人们判断周围的环境,以及形成自身的环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信息,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非语言”的交流,在景观设计中,即为人与自然的交流。因此,景观设计中对景观的塑造,可以影响到人们如何看待自然以及如何看待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的演变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长久的不容易为人类发觉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景观的设计以及艺术展览等形式,来向人们揭示这一漫长的微妙的演变的过程及曾经的痕迹,这种更多的带有某种教育意味的设计,可以帮助人们意识到自身在整个生态系统的从属地位,以及自身对河流的依赖关系,来唤起人们对河流的关注,拉近人类与河流的情感联系。
“生态启示性设计”有助于生态恢复或者带有某种象征及启迪作用,能够让人们认识并体验到生态系统的进程及其复杂性,重现帮助人们审视自身与生态系统之间联系。
3、结语
城市河流及河流滨水区的开发建设是一项融合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水利工程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等学科的复杂工程。从园林理水到水的生态设计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如何使滨水的景观设计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科学的合理性.已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必然的发展道路。在保证水资源利用的前提下,恢复水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和谐的水景观,繁荣水文化,发展水经济,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水系统是各个专业的人员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肖笃宁,李秀珍.景观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2003. 38- 40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园林景观施工图简介
园林景观施工图是展开园林景观建设的基础,对于园林景观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下面就园林景观施工图的特点、要求以及作用分别进行介绍。
1、园林景观施工图的特点
园林景观施工图是对园林整体设计方案的具体细化,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相比设计方案,园林景观施工图更加简洁,且能准确表达景观施工要求及方法[1]。园林景观施工图还是多学科的综合产物,施工图设计师既要具备相当的园林设计知识,还要用具备土木工程、植物学,甚至是照明知识,对设计师的素质要求较高。
2、园林景观施工图的要求
园林景观施工图要能详细准确地表达园林景观设计的施工效果,要对设计方案所涉及到的景观建筑分别确定造价,要确定各景观建筑的材料、颜色、规格,还要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法;如果园林景观施工图涉及到了植物景观的种植,则还需要就植物的数量、种植方式等要求进行说明。此外,通俗易懂也是对园林景观施工图的基本要求。
3、园林景观施工图的作用
园林景观施工图是以图纸的方式将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直观的表达,其主要作用包括:对园林景观建设起着指导性作用;为园林景观建设工程的工程预算提供依据;为园林景观建设施工单位在施工中的管理提供依据与便利;为园林景观建设的监督监理单位提供工作依据。
二、园林工程项目质量的内涵
质量(品质)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施工中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阶段,因此,工程质量就是反映工程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和特性的总和。工程的特征和特性,主要表现是“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所需要的工程质量通常由各种技术规范、规程来明确,最终产品质量应满足施工验收规范或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规定要求。园林工程项目质量的具体内涵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内容:
1园林工程项目实体质量
工程项目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项工程组成,而园林工程项目的建
设,除此之外还要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的,园林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在工序中创造的。所以,园林工程项目实体质量包含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和单项工程质量;而单项工程的质量又包含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苗木等材料本身的质量。
2功能和使用价值
从功能和使用价值来看,园林工程项目质量又体现在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外观质量与环境协调等方面。由于工程项目是根据业主的要求而兴建的,不同的业主也就有不同的功能要求。所以,园林工程项目的功能与使用价值的质量是相对于业主的需要而言,并无一个固定和统一的标准。
3工作质量
工作质量是指参与工程建设者,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工作质量包括:社会工作质量,如社会调查、市场预测、质量回访和保修服务等;生产过程工作质量,如政治工作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技术工作质量和后勤工作质量等。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是决策、计划、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各方面、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而不是单纯靠质量检验检查出来的。要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就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精心工作,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严加控制,即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4园林工程质量的形成
园林工程项目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即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质量、项目的决策质量、项目的设计质量、项目的施工质量和项目的竣工验收质量是递价影响形成的综合质量:可行性研究质量(确定质量目标与水平的依据,体现“能否做”);项目决策质量(确定质量目标与水平,体现“做什么”);项目设计质量(使质量目标与水平具体化,体现“如何做”);项目施工质量(形成实体质量,体“做出来”);项目竣工验收质量(体现达到目标水平的程度)。
三、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方法
园林可持续设计与传统的美学和实用,构成综合的三价体系,因此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从整体性、尊重自然、地域化、人性的角度可以细分为以下方面L5],尽管这些方法显得肤浅却实用。
1 整体性关注。融入生态关怀
保护城市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城市人工可再生资源。在土地规划的同时,采取尽可能小地干扰水文、其他生物的生存与生长等措施,使城市室外空间环境从整体上达到最优化。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交通模式。配合规划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在合理布局并安排好室内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和布局室外工作、生活和交通、娱乐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森林资源、农业资源和水土资源的合理规划,使生活、生产、娱乐紧密结合。把资源的利用和再生结合起来。用最优化的布局来节约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设计应从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出发组织环境空间,尽量使用中式景观设计里的象征表现手法,不是完全照搬照抄国外的景观项目,只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并把园林给场地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小化以及最充分地利用场地。尽量使用低技术设计,对环境最少的干扰。要求最低限度入侵基址,从建设伊始直到竣工都要如此设计,并要贯穿建设整个流程,从尽可能少搬运土到种植野生花卉,这些都要考虑。
2 尊重自然
充分利用植物的环境功能,适地适树,种植的群落结构合理:通过合理选择乡土树种、草种等,以最优植物群落结构,结合一般设计,达到最佳综合效果。特别是要合理应用野生草本植物。原地形、地貌、气候、土壤优先:采用可能的技术手段,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措施,对场地现有资源的保护开发使建设和自然的矛盾最小化。水资源充分利用: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有效组织屋面排水,地表排水,利用于园林水系统中,同时采用可渗水硬铺装。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利用中水、自然降水。地方材料和无害材料使用:通过在设计中应用木材、石材等地方材料(尤其是工业的余废料),可以再生和循环利用的材料,使各项功能合理解决。利用当地材料减少远距离运输。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通过在设计中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及其措施,使化肥、农药的用量减至最低程度。减少能源消耗:在园林设计中,尤其是园林水景、温室等高能耗项目设计,采用合理技术手段将能耗降至最低,如太阳能的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利用自然生长速度快的材料,如竹子作为一些工业材料的替代品。
3 尊重地域文化
保护历史和传统:通过对有关历史、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园林、民居等有关资料、遗址的研究、保护,使传统与现代更好结合,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场所。
4 人性化设计
便利的交通设计:包括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连接和内部的流线设计和无障碍设计。避害:在施工过程中一定量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使渣土、粉尘和扰乱保持到最低限度。同时,在设计时考虑建设避害场所。
5 以可持续性技术为支撑
设计中充分利用可持续性技术和方法,如自然降水的收集和利用、太阳能的使用,特别是一些有利用于环保的新材料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环境的可持续性。
四 结束语
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标志与结晶,并对世界园林产生过巨大影响。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园林学科新的历史使命。广泛地借鉴、利用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将园林学科与其它新兴边缘学科接轨已势在必行。景观生态学把人类生活空间内的岩石圈、生物圈和智慧圈都作为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来考虑,研究各景观元素(相对均相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以便通过人的设计和管理,使整个人类生态系统(景观)的时空结构和能流、物流及信息都达到最佳状态。把景观生态学引进城市园林绿化,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与设计,将大大推动园林学科的发展,拓展和深化城市园林绿化的外延和内涵,而且也为最终实现城市景观中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持续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金德钧等.施工项目管理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金德钧等.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道路景观特征,场地设计,乡土树种选择
Summary: in this paper, the 105 national highway shunde period use plenty native plant landscape greening, the ecological design gimmick, build a shunde ecological corridor of the perfect,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native plants shund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emphasis on the 105 freeway shunde period of green plant localization application, is both shunde regional plant diversity protection effective means, and can realize shunde regional plant resources sustainable use, not only change the 105 national highway landscape, and to preserve the ecological system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orridor expressway also is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the city greening, road landscape features, site design, native tree species selection
中图分类号:S7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5顺德段国道是顺德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 是顺德城市景观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绿化景观提升设计重点打造绿地景观的量的改变,将交通组织融入绿地中,空间合理运用,使景观环境同时具备艺术性、多样性、延续性和使用性。特别在该项目中逐渐推行珠三角乡土绿化植物配置应用,使该国道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经过绿化升级提升设计之后,以更加完美的生态廊道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1105国道顺德段绿化景观特征:1.1 区域特征和设计定位:
105国道贯穿顺德区的容桂、大良等主要镇区,任务繁重,又是顺德区内连系镇区、疏导交通的城市道路的角色,既是顺德区重要的经济走廊,也是综合反映顺德区城市形象以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的生态廊道。其定位为用景观系统的方法来构建生态的“森林城市”。
1.2105国道顺德段绿化景观功能
根据105国道道路性质、街道建筑、顺德气候及地方特点要求,以公共绿地为出发点,使道路在满通功能的前提下,与顺德城市自然景色等、历史文物以及现代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注重自然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合理科学配置生境,为顺德人民提供具有优美环境、都市特色的场所。创造有特色、有时代感的顺德城市环境。特别是该国道的绿化设计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来进行植物配置,体现各自的特色。特别在树种的选择方面更加推行本土植物的配置。
2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场地设计特色分析
2.1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场地设计特色
105国道顺德段景观是在国道路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小品等要素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首先满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其次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
2.1.1宜路斯路---道路绿化功能性设计
由于城市的布局、地形、气候、地质、水文及交通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性质与功能的道路网络。由于交通的目的不同,不同环境中的景观元素要求也不同,道旁建筑、绿地、小品以及道路自身设计都必须符合不同道路的特点。该国道是快速路,其绿地树种在高度、型、种植方式上应有适当的尺度,必须考虑汽车速度因素,在隔离带的种植时,一个标准端的长度就应考虑到车速,行人速度等问题。105国道顺德段道路不应支配环境,而要与场地环境融为一体。
2.1.2宜树斯树--- 道路绿化生态性设计
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植物采用大量本土植物,可以滞尘、净化空气、隔音、吸收噪音、防风、防雪以及防火,增加空气湿度,吸收一些有害气体,并能杀灭细菌,制造氧气,遮荫降温,遮挡汽车眩光等生态功能。合理利用场地的现状条件,对现状植物进行合理保留和调整,尽量减少资源损失,让现状自然资源和绿化提升改造相互融合在一起。
2.1.3宜人斯人--- 道路绿化人本化设计
因为不同的交通目的和交通手段,产生了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在105国道顺德段主要通行机动交通路线要作为视觉线形设计对象,它的环境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到行车速度的影响。在考虑到105国道顺德段的交通方式产生的视觉特点后,在快车道设计流畅简洁景观,在人行绿地设计自然生态景观,形成具有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的城市道路景观。
2.1.4宜地斯地--- 道路绿化场地设计
105国道顺德段绿地应与道路场地的交通、建筑、附属设施、管理设施和地下管线、沟道等配合起来。在进行105国道顺德段的绿化时,为了交通安全,道路绿地中的植物不应遮挡汽车司机在一定距离内的视线,不应遮蔽交通管理标志,要留出公共站台的必要范围以及保证乔木有适当高的分枝点,不致刮到大轿车的车顶。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绿篱或灌木遮挡汽车灯的眩光。要对105国道顺德段沿街各种建筑对绿地的个别要求和全街的统一要求进行协调,其中对重要公共建筑的美化和对居住建筑的防护尤为重要。道路附属设施是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停车场、加油站等,是根据道路网布置的,并依照需求服务于一定范围,而道路照明则按路线、交通枢纽布置。它们对提高道路系统服务水平的作用是显著的,同时也是道路景观的组成部分。对公众经常使用的厕所、报刊亭、电话亭给予方便合理的位置,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出入口、电杆、路灯、各类通风口、垃圾出入口、路椅等地上设施和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及地下沟道等都应相互配合。该国道服务性设施,要与场地路线结构物彼此呼应,和谐统一。
2.1.5宜土斯土--- 道路绿化土壤设计
105国道顺德段绿地设计时考虑到顺德土壤条件、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顺德是个有历史的城市,虽然雨水充沛,但是作为国道的话交通比较繁忙,道路内土壤成分比较复杂,一般不利于植物生长,其他方面如浇水、除虫、修剪也会受到管理手段、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这些因素在设计上也应兼顾。
2.2植物配置的生态立体方式
105国道顺德段整条路段在生态设计的原则下,采用分段特色,用景观系统的方法加大植物的密度和数量,使整条道路显出郁郁葱葱的森林绿色廊道效果。在各路段的设计中,将植物的多层次配置, 将树木、植物叠加种植在一起,以取得层次丰富、环境充盈的效果。部分地带保留现有的行道树芒果,增加和调整中下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以高大乔木与中灌木以及低矮花草木相结合,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自然生态景观林带效果。 部分下木处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对道路沿线景观不佳的情况就采用遮挡型的绿墙。主要路口对现有的绿地绿化进行调整与修改,增加大型乔木以形成绿色气势和绿色背景,增加小型自然型植物群落,如灌木和地被。对大良、容桂、伦教等主要立交桥和现有桥头和管道进行攀爬垂直绿化。3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本土化植物选择
珠三角乡土植物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珠三角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
乡土植物在105国道顺德段景观中的广泛运用,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保存了顺德当地植物的遗传基因和植被特色,同时对减少生物入侵的风险有积极作用,为生态多样性的恢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造成乡土植物的独特形态,反映了顺德岭南地方特色,合理利用顺德乡土植物资源,实现顺德景观文化的岭南本土化。
乡土乔木的选择方面,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在顺德本地应用较多的有海南蒲桃、紫檀、黄槐、合欢、凤凰木、桂花、细叶榕、大叶榕、幌伞枫、美丽异木棉、黄瑾、竹节树等。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应用较多的有杨金凤、易生木、白水木、福建茶、龙船花、山瑞香、桂花、双槐,等等。
顺德主要选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顺德本地应用较多的有野牡丹,大叶蚌花,蜘蛛兰、大叶荭草、马缨丹等。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常用的有狗牙根,台湾草等。
在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设计中,重点强调该国道景观场地设计和绿化植物本土化应用,既是顺德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 又能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并且对城市道路生态型、节约型具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淑秋,李炳发 .《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 郭建斌. 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应用. 中外建筑[J],2010(2).
[3] 杨建虎,魏琰.浅析乡土植物在西安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35(28):343-344.
[4]王浩,谷康,孙新旺,陈蓉,金晓雯.《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 王缨.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J]. 上海农业科技, 2008(6).
[6] 孙卫邦. 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 中国园林2003(7)
由于受生产经营目的以及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措施不同,所产生的各种效益也会不同。宏观决策者强调的往往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微观决策者特别是农民,强调的往往是经济效益。按照农区林业的观念组织林业生产,有利于实现农区林业多重效益的发挥,从而引导农区人员积极从事林业生产活动。总之,明确农区林业的特点,有利于按照林业与农业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和解决好林业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区林业使农业资源潜力得到有效发挥。
二、发展农区林业的出路
目前在发展农区林业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如下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农林业发展关系
这是保证农区林业稳定发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条件。林业作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农业既有保护和促进作用,又有争地、争劳力、争技术和资金的矛盾,在我国农区人多地少的条件下林业的发展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农业的发展。否则,如果不顾农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单纯强调林业的重要性,林业的发展就会失去生命力。应明确,农区林业的发展根基就在于与当地农林、农业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不能搞自我封闭,不能脱离整个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强调林业的重要性,必须服从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从有利于整个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来安排林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从目前看,在处理农林发展关系上,首先要根据当地农区土地资源情况,研究确定一个合理的发展规模。在农区,林木覆盖物并不是越高越好,要有一个临界点和度。国际上提出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左右而且分布均匀,才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的论断,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更不能在农区套用。其次,要在内涵扩大再生产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林业生产力,大搞深度开发等。实践证明,只有这样,才会有农区林业的发展前途。
2.正确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如上所述,林业是一项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功能产业,它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是同林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经营目标,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是不同的,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追求的是生态效益,这是农区林业发展的基本动因。从发展商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角度出发,人们追求的则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如果忽视林业的经济效益而单纯追求生态效益,林业的发展就会失去内在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说,生态效益主要是国家和地方等宏观经济和社会所追求的目标,而经济效益则是农民等微观经济单位所追求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在保证不断改善社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则是充分发挥国家、地方、集体和个人营林积极性,促进农区林业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解决的途径,应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优化林种结构和树种结构,合理规划防护林体系结构和布局,要因害设防,要研究合理的林网密度和林粮间作的密度,要采取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努力提高林木质量和林业生产力,并通过产品加工增值等措施,达到既改善生态环境,又提高林业总体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文献码]B [文章编号]1000-405X(2013)-9-187-2
0背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日俱增。环境慢慢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如果人类再只顾经济发展,那么这个人类在其中生活了几百万年的家园即将因超过其自身承载力而毁坏。所幸现在各国都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问的关系已成为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概述
在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不能撇开任何一方而单方面来看问题。
1.1经济的发展造成环境的破坏
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而这些环境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和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有关。中国,作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全球经济发展最快国家之一,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却同样不容忽视。根据世界银行估计,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有2/3是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基础上实现的。2006年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流中,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的饮用水,75%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问题。因此,可以说目前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中国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张晓东博士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对我国近期(2005年至2010年)的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按照90年代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未来lO年的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仍然呈现出“U”型特征,即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1.2环境的破坏制约经济的发展
同时,环境污染和破坏给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破坏是极其惊人的。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点反过来又极大得制约中国经济的腾飞。试想,随着垃圾的增长,资源的大量消耗,当前国内正蓬勃发展着的各个产业将面临萎缩。同时社会又要花费一大笔钱来改善人们的已经恶化的生活环境。当前社会,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怪病流行、气候变暖、台风热浪等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就是最好的证明。根据世界银行估计,每年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与GDP的比例高达10%。由煤炭燃烧形成的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我国占了l6个。经济发展是人类生活水平高低的问题,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是否能生存发展的问题。现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也有人高呼要经济还是环境。还有悲观者认为这样发展下去,环境破坏了,最后人类将一无所有。
2旧经济发展破坏环境的原因
2.1经济机制本身的弊端
愈来愈多的环境学家和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致使环境不断恶化的根源不在于环境本身,而在于当今不完善的经济体系。由于人类的经济发展是以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为目标的,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并不被看作一个有机的自平衡系统,而只是静态的物质世界,是有待人类开发利用,满足消费需要的资源集合。因此,只考虑向环境的单方面索取,而不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结果是资源逐渐耗竭,环境不断恶化。李广智认为经济体制的弊端对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环境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具有共有性。因为从经济学角度看,环境是一项共有资源,作为共有资源,其价值并未反映在价格体系之中。也就是说,环境的使用是免费的,无偿的,这就误导了人们的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致使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不断恶化。环境资源保护和污染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外部性”,使治理者和保护者得不偿失。在现行的经济体系下,那些因过度开发资源和破环环境而受益的人很少偿付全部的社会和经济代价,相反地,这些代价(现在的或将来的)却整个地被转嫁到了社会。未能将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环境的恶化与重建等纳入协调的宏观经济运行中。总之,环境的不断恶化实际上是由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不当引起的,特别是错误引导的价格体系祝不完善制度的激励,致使开发者们能逃避偿付他们开发活动的全部代价。当代的经济体制实际上也是环境破坏的帮凶,既然如此,也就无怪乎无论政府如何明令禁止,某些地区或个体为了经济发展而不断对环境进行破坏。
2.2城市化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它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必需要走的一步,但也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伴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出现了。(1)空气污染。在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呈现较强的区域特征,城市及周边地区的污染强度明显高于农村,特大型和大型城市的空气污染强度明显高于中型及小型城市。(2)水污染。中国城市水环境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城市河段的水质污染严重。工业较发达的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明显加重,污染型缺水的城市数目不断上升。城市河段的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3)生活垃圾污染。目前,城市垃圾快速增长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三大环境污染之一。而就目前的垃圾处理方式而言,填埋占80%,堆肥占19%,焚烧仅占1%。但由于城市垃圾实际处理率较低,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还不到10%。据预计,205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率在30%一70%之间是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问),这意味着每年城市化率增长1%左右,由此带来的环境压力和生态问题将不得不使人们思考未来中国城市化应该走的道路和对现有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
2.3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不可逾越
从工业化国家发晨历程看,产业结构演进大致经历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再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变的三个阶段,也就是产业结构呈现出“轻工业――重工业―― 新兴工业”渐次演进的规律性特征。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初、中期,几乎无一能避免环境污染的问题。当代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正在遭受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严重破坏的双重压迫,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在工业化过程中做到治污与发展同步或先发展不污染;严酷的事实是贫穷与生态环境恶化形成恶性循环。目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了“重化工时代”,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可以肯定的是我国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发展趋势在未来二十年仍将持续,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阶段。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经济增长以重化工为主导、城市化加速发展、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再加上技术水平低、增长方式粗放、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管理落后等种种原因使得每吨能耗实现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工业生产消耗的能源增长依然较快。目前我国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发展趋势正是体现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更是我们国家现代建设必经的发展阶段。重化工工业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我们为此付出了能源资源消化的急剧增加和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的沉痛代价。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就是重化工业的持续扩张与资源承载和环境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现实就是这样,我们的重化工业还要继续发展,我们现在不能就扼住经济发展的咽喉单单去做环境保护的工作。因此,我们当务之急就是既能保持经济的较快发展,又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建议
3.1观念上的转变
两者关系如何处理,将是一个困扰人类好长一段时间的难题。但首先我们应该积极从观念上转变,扭转以往在处理这个关系时的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不记自然成本发展经济;有些人认为,应该先发展经济,发展了经济,在去治理环境。西方发达国家就是走这条道路成功的例子。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西方发达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时候,世界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许多资源还没有开发,环境也相当好,尽管他们在发展的历程中也出现过一系列的环境公害,但是他们借助殖民经济,大量掠夺殖民地的资源,度过了经济发展对环境压力曲线的顶点,经济发展的结构和水平达到了与环境比较协调的阶段。但是发展中国家现在不可能再有发达国家的历史条件,尤其是中国,作为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自然资源缺乏,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任务更加艰巨。另一个误区是消极保护环境,经济零增长。如果谨小慎微,为了环境保护束手束脚,不敢发展经济,有人甚至提出经济的零增长。这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社会必然是要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不可能倒退,而且,我也相信,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并不和环境保护相冲突的。所以,这两条道路正是人们错误认识的产物,不可取。我们必须同时兼顾经济和环境,同时也避免走“发展一污染一治理”的老路。以上两个误区的主要原因在于,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看成是属于鱼与熊掌的问题,两者不可兼得。但是,这种认识存在着一种逻辑错误,把可能性的问题变成了必然性问题。其实,只要我们正确处理,政府发挥出自己应有的责任,一定能够使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库兹涅茨曲线(见图1)说明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图中环境污染用人均污染的排放量等指标表示,在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由于经济活动的水平较低,环境污染的水平也较低。在经济起飞,制造业大发展阶段,资源的消耗超过资源的再生,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经济结构开始改变,污染行业停止生产或被转移,经济发展带来的积累可以用来改善与治理环境,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增强了,因此环境状况开始有所改善,形成了一个倒“U”形曲线。其实环境问题因经济发展而来,必须在经济发展中解决。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根本,为环境保护提供充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为优化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资源和环境保障。离开经济发展空谈环境保护就是不知所以,离开环境保护只谈经济发展就是空中楼阁。
3.2创建生态城市,改善两者的关系
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生态城市就是要求把城市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能够自己解决好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扩散到其他地区或依赖其它部门。生态城市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建立生态城市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由生态环境破坏型转向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历史性和突破性的重大革命。
3.3创办环境经济学,加大关系协调的研究力度
环境经济学是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得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建立在环境资源的基础上。随着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开展,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仅仅把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退化当作一种特殊的福利经济问题,责令生产者偿付损害环境的费用,或者把环境当作一种商品,同任何其他商品一样,消费者应该付出代价,都没有真正抓住人类活动带来环境问题的本质。许多学者提出在经济发展规划中要考虑生态素。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既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能超过环境的承载力。否则,自然资源的再生增殖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会受到破坏,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社会经济也不能持续发展。要在掌握环境变化过程中,维护环境的生产能力、恢复能力和补偿能力,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
当前人类社会可利用的三类基本资源,就是能源、物质及信息,它们是组成宏观世界的三基元。人类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化社会,其根本区别是不同的核心资源。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手段,它使人类的社会管理结构、组织和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信息资源使再生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减少了不必要的消耗,在生态经济问题及其提前预知可能存在的问题上,高效的信息反馈和控制建立了新的机制,并且促进其不断超越和创新,处理危机也相当迅速,从而产生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的模式。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兼顾了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方面的效益。因此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可持续性都包含在生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中。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国的现代经济形态、文明形态正向知识经济和绿色文明上转变,从非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逐渐转向了可持续发展上。这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趋势。我国生态经济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机遇,我国的生态经济持续发展要以信息化、工业化为主导,把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实现同时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以及知识化并举。在知识体系中,信息化具有很重要的核心地位,对产业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如以信息化和生态化为核心的服务产业结构,直接导致服务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并且促使其快速发展。如与信息沟通和社会文化交流相关的“心经济”文化产业,是一种具有强大潜力的产业经济。在可持续性经济时代,这种生态友好的社会发展产业成为主导的产业。
2信息化时代中,我国生态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在任何时代中,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问题都是物质资料的分配、生产、消费、交换的经济活动。绿色经济时代也一样,绿色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在活动方式、依托力量、运行基础以及根本动力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绿色经济和传统经济不同的是与知识、生态生产过程统一运动和相互交织的过程,它能够在生产物质资料、知识智力以及生态环境生产中,使整个经济活动朝着有机协调和结合的方向运行,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上,生态经济表达了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及效益的统一性,提升了人们的发展理论,对经济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生态经济运行主要有哪几个特点?(1)目前,在我国,生态环保标准逐渐成为强制性标准。其强制性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产品的通行证明就是产品的生态、绿色标准。(2)在信息化的今天,人们都青睐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潮”提高自己的生态含量。在供大于求的条件下,企业要立足于经济市场中,就必须提高产品的质量,环境友好的产品,附加值才高,企业才会用更高的效益。因此,生产力就是良好的生态经济的基础。(3)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信息化社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要综合经济增长、人文、环境、资源等指标。如果忽视环境的影响,那么会为治理末端和环境恶化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21世纪议程》中强调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指标概念。(4)生态文化在信息化社会中,应该与企业文化有机的结合,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和心理总和。而企业文化主要体现的是人文精神,研究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企业要想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把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并且扩大器外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现代化知识经济主要以信息经济和高技术经济为主要的支撑,同时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核心就是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对工业革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来说,生态经济起到了根本性的否定和扬弃,它是生态革命,也是经济革命。
3信息化社会中,经济效率性和生态可持续性
是统一的在纯经济学观念的基础上,传统经济学理论的范式以经济和生态相脱离为特征,其理论框架是物本经济,物质资料经济运行的规律及经济现象是通过实物商品和物质资源的关系来阐述和解释的。因此,对于目前信息化社会中的知识、网络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和运行是无法决定的,在当今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以及生态退化等生态经济问题上,是无法解决的,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上是无能为力的。在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活动中,绿色经济的发展和形成具有高层次的时代意义,是人类创造知识和生态财富的经济活动。而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形象概括和形态就是信息化和生态化,它的基础是生态经济,主导是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社会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模式[2]。绿色经济把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发展规律,看成是共同制约经济发展的过程。从发展经济学角度上看,生态可持续性是要获得更多的效益,从生态环境角度上,是要进一步的改善生态环境,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是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正处于绿色经济时代,生态经济要求我们要创建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而适应21世纪绿色文明的主潮就是生态环保效益型的经济发展,不管是国内或者国外,新世纪现在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就是绿色经济发展。在信息、环境、生态以及资源经济学上,绿色经济体现了各个综合性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要利用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使知识经济向生态化和信息化发展。
4促进信息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可持续发展经济问题涉及各个领域。强调信息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是因为在资源集约上,它们是知识经济两大相互支撑的基础。一方面,信息经济发展支撑了生态经济的发展,在追求经济过程中,循环经济是物质资源的减量化,而在经济流程中,无形资源取代了信息经济的有形资源,并且注入了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对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另一方面,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视野中,纳入信息经济的发展。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的角度上说,在生产中,某些信息经济成果虽然减少了资源消耗,如电脑和电子产品等,在使用过程中却加大了环境等问题。因此,信息经济的发展需要用生态经济的原则来规范。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转换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传统模式。资本和市场并不是与环境相对抗的,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在绿色价格体系框架中与环境保护是一致的[3]。信息化社会中,科学技术支撑着经济的发达,因此以信息化推动发展人力资源教育以及社会经济运行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中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则是信息化和生态化,主要包括“产业环境化”和“环境产业化”。“产业环境化”,如使用资源生态化、消费生态化、技术、生产工艺、流程生态化等,即国民各行业对环境的友好化。“环境产业化”,如环保设备、服务行业等,即环境保护和其相关的产业发展。诸大建曾经指出开展工作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在企业结构层面上,为促进传统产业的软化和绿化,就要培植信息化和生态化的新兴产业;(2)在企业发展层面上,为在生产上实现增效减污和增产减耗的目标,要使以信息化和生态化为导向的技术增强创新能力;(3)在产业局层面上,通过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能源、物资、信息的合理布局沟通,根据信息化和生态化要求,实现生态经济效益,使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动态和谐,建立生态化生态体系。
5总结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利益冲突;经济途径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各种资源的使用为基础的,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对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破坏,不利于环境保护,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非常严峻的,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 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保持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但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资源的浪费。良好的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环境资源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的良好发展能够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资金保障。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各国发展进程当中都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社会问题,工作难度比较大、实现途径比较困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1]。
我国疆土面积辽阔,资源种类和数量都是比较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数量占到了世界总人口数量的1/5,所以人均资源并不丰富,远远达不到世界人均资源的平均水平,这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我国的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思想上存在很大的误区,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盲目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相关工作不到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平衡,不利于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很多工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而且很多工业产业对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资源使用不到位、资源利用不充分,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对资源的节约;我国的产业结构中,重工业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很多重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污水、废气、工业残渣各种污染物等,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会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经过长时间的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便会失去自我调节能力,被破坏的环境就难以恢复到健康状态,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2]。
2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
2.1 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具有一定矛盾性
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是在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环境的保护也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强制有效的约束力,政府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扮演着双重角色。但是我国的人均资源并不丰富,这就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很多时候为了发展经济而忽视了资源节约问题,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政府很难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所扮演的双重角色具有一定的矛盾性。此外,政府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整,一些法律法规中还存在着漏洞,比如在排污收费制度方面,收费标准不规范、不统一,没有对污染物进行严格的分类,在收费的时候容易出现较多问题[3]。
2.2 企业经营者对环境保护缺乏正确的认识
很多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思想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相关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对企业生产造成的污染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所产生的污染物会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对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由于很多企业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资源利用率比较低,不能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对污染物的处理方式不科学或者是不合理,没有将其收集进行统一处理或者二次利用,污染物中包含很多种有害物质,如果处理方式不正确,就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还会降低当地的大气环境质量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会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3 保护环境基础工作有待加强
环境保护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会取得相应的成效,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从生活中的小事抓起,积少成多,有序进行。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很多人的综合素质却没有得到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增强,生活中随手扔垃圾的现象仍然比较常见,各种生活废品乱扔乱放的现象屡见不鲜,经济在得到有效发展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在一些生活水平较高、水电资源供应充足的地方,当地人们没有意识到水电资源的匮乏和紧缺,在用水、用电的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资源分配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4]。
3 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的有效措施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协调工作,正确把握工作中心,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应该对经济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将环保节能问题考虑在内,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环境特点,对规划方案进行科学调整;其次,应完善相应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收费标准,针对污染物乱排放现象,应该进行严厉的惩处,污染相对严重的企业,应该对其进行整顿或者直接关闭;最后,在资源分配方面,应该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合理分配资源,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
3.2 优化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做好生产管理和污染管理工作,在加强环保力度的同时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加强企业的技术管理,对企业的生产制造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严格规范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控制好各类污染物排放的浓度和总量,利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工艺对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力度;对污染物进行二次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源。
3.3 发挥民众参与的力量
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人们更加追求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和谐的社会氛围包含三个主体,即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是通过不同职业和岗位的人员的共同努力实现的,只有结合民众的力量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而环境的保护更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在生活提高环保节能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从生活小事出发,不浪费资源,不破坏环境,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工作中去。
4 结束语
现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还存在着很多冲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民众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各方力量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不同角色的作用,才能有效解决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陈益龙.财产权视角下环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3(2):57-59.
[2]张文彬,李国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利益冲突分析――基于各级政府博弈视角[J].中国经济问题,2014(6):16-25.
关键词: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经济发展
一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水土资源是构成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水土资源,水土流失破坏了人类的生存条件,生态环境的恶化以水土流失为主要特征。据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3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活动范围的增大,水土流失不断加重,水土流失加剧了地区的贫穷落后,加重了洪涝灾害和旱灾损失,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更严重阻碍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的流失,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同样,经济的发展为水土保持的实施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二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实现水土保持与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水土保持与地区经济和谐发展战略
水土保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为水土保持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水土保持与地区经济发展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永续利用的水土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是水土资源作用得以高效发挥和环境得以优化的前提。一个地区的水土资源开发和水土保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正确处理水土保持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别是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条件的脆弱与恶化多发生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当一个地区水土流失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它势必影响到该地区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水土保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对于一个地区,没有水土保持就没有经济发展,保持水土的根本是使水土资源达到永续利用;水土保持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土保持促进了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相处,通过水土流失的治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了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水土保持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手段,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通过水土保持来改善生态系统,可使地区经济发展所以来的水土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土保持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水土资源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战略性资源,水土保持对促进地区经济和谐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三、水土保持与地区经济和谐发展手段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地位,水土流失是资源问题、环境和生态问题、经济问题。水土保持只有通过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才能支撑地区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水土保持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中,能否处理好水土保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达到二者平衡,实现二者和谐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为此,针对目前我国水土保持现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突出以下水土保持和经济和谐发展的手段。
(1)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知水土保持的重大意义,提高领导对水土保持的认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水土保持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强领导,领导班子要从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全局出发,从长远利益的角度,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水土保持的意义,使水土保持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
(2)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在地区应坚持以小流域治理为主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开发,即农业开发、林业开发、草业开发、养殖业开发及二、三产业开发,实现流域内,流域间的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加工业、服务业等的一体化发展,以水土保持项目带动地区各业经济产业的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水土保持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3)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依法治理
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是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保证。水土保持过程中要依法严格管理,。首先加大植被保护力度,制止滥砍乱伐、不合理开采等人为导致水土流失的行为;其次要加强监督管理工程建设,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制,巩固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成果,有效降低人为不良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对于各种导致水土流失的行为,要制定相关的法律,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4)确定水土保持目标
应该根据水土流失治理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相等的经济学原理,确定其水土保持目标,水土流失治理应和经济和环境相协调统一,实现和谐发展。针对地区的水土保持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土保持政策,达到水土保持与经济和谐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5)加强水土保持与各个部门的配合
水土保持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农业、林业、水利、畜牧、乡企、能源、扶贫等各个方面,水土保持工作不只是水土保持部门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才能解决。因此,加强水土保持部门和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才能使水土保持工作任务目标一致,责任分工明确,发挥部门的整体作用。
总之,水土保持是一项利国利民事业,同时也是一项面向广大群众的工程,分布在广大的水土流失区,其治理工作不仅是水保部门的职责与义务,广大的人民群众也应积极参与到这一事业中来。水土保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长期坚持这项基本国策,实现水土保持与地区经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武鹏.水土保持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探讨[J].山西水利.2010(05).
[2]谢艳艳.水土保持与甘肃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
[3]陈国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5.
[摘要]:随着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注,生态经济走进了人们视野。生态经济是人类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反思,生态经济认为一切经济活动和所有生物都对地球生态系统有着依赖关系,人类社会子系统的存在和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生态大系统的平衡。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连,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生态经济战略的确立与实施,将主要依赖于相应的经济政策体系的建立,这一政策体系主要应包括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与金融政策等。
Abstract:Withtheconcernabout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questions,ecologicaleconomyhascomeintopeople’svision.Ecologicaleconomyismankind’sintrospectionoftherelationofeconomicgrowthandecologicalenvironment,ecologicaleconomythinksthatalleconomicactivitiesandalllivingbeingshaverelationsofrelyingontotheearthecosystem,subsystemexistenceandeconomic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dependonthebalanceofthebigsystemoftheecology.Ecologicaleconom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linktoeachotherclosely,ecologicaleconomyistheimportantwayofrealizationofsustainabledevelopment.Establishmentandimplementationoftheeconomicstrategyoftheecology,willdependonthesetting-upofthecorrespondingeconomicpolicysystemmainly,thispolicysystemshouldincludeindustrialpolicy,regionalpolicy,investmentandfinancialpolicy,etc.mainly.
Keyword:Ecologicaleconomy,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nomicpolicysystem
近些年来,环境与资源问题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关注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经济与地球自然系统冲突的迹象,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在我们的身边,充斥了森林缩小,土壤侵蚀,沙漠扩大,气温升高,破坏性风暴增多,冰川融化,物种消失的新闻报道,这些趋势,标志着经济与地球生态系统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从人类生产活动的技术特性和生态环境本身的承载能力来说,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生产的要素和条件,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符合人类生活需要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短缺,拥有这样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追求幸福的目标之一,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从生活的角度看它是目标,从生产的角度看,它已经变成生产要素和条件,生态环境既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又是生产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被过度使用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
伴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生态经济也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生态经济从最广泛的视角看待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它重视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从中理解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生态经济所关心的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系列最紧迫的问题,如可持续性、酸雨、全球变暖、物种灭绝和财富的分配等。生态经济的视角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形成。通常,生态学研究只处理自然系统本身的问题,很少涉及人文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而经济学则关注如何有效的配置资源,如何把目标变成政策,对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及增长的极限则较少关注。生态经济则透过经济学和生态学的交叉视角,从新的视点看待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生态经济是人类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反思,生态经济认为人类社会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一切经济活动和所有生物都对地球生态系统有着依赖关系,人类社会子系统的存在依赖于生态大系统的平衡和自我调节机制。生态经济强调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生态供给与经济需求的矛盾等,以此来探索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发展方式。具体来说,生态经济包含以下内容,(一)人类对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这三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中都应包括相应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要;(二)要科学合理地组织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三)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实现生态经济平衡;(四)实现高效的生产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建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的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五)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手段,使资源配置过程中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目标协调发展。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连,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和模式,可持续发展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种维度相互联系成的系统整体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当代的经济增长不能破坏后人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群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其它国家(或其它地区、其他人)的利益。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生态经济理论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判断出发,维持不变或增加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存量是发展的重要维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代人持续发展的能力。生态经济提供了这样的视角,它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存,经济需求与生态供给的协调,以及经济发展的生态制约。生态经济强调要通过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这些需求既包括目前人们对各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享受的需要,又包括人们对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的生态需要;既包括当代人的需求满足,又要顾及后代人持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既包括一个区域、一群人的需求满足,又要包括其他区域、其他群体的需要和发展。
生态经济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涉及微观的生态技术层面和宏观的经济政策层面。微观的生态技术层面是指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包括资源的生态创新、产品的生态创新和工艺的生态创新,其核心思想就是如何将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如何最有效的节约资源。实现微观层面的生态经济目标,有赖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这种创新主要由资源稀缺性、资源比较优势和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诱发出来。通过市场为企业及时的提供信号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市场的调节机制将企业的利润目标与生态经济的创新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信号的质量取决于市场的完善程度,所以发挥市场信号的作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诱导生态经济创新的重要基础。宏观的经济政策层面就是建立一种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政策体系,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其实质是生态学思想向经济政策全面整体意义上的渗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政策层面的组织过程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行为——经济政策。生态经济战略的确立与实施,将主要依赖于相应的经济政策体系的建立。
政府的经济政策体系是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实质是要通过对经济行为的激励与约束和对经济活动的有效组织来实现生态经济的目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目标的统一。一个有效的发展生态经济的政策体系涉及到产业组织、区域发展、投资体制等重要方面。与此对应,政府的生态经济政策体系主要应包括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与金融政策等等。
产业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其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发展或限制产业的目标以及保障实现这些目标的各项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政策的产生基于人们对价格机制缺陷的认识,即价格在一些经济领域是“失灵”的。单纯的价格机制并不能保证对一些意义重大的非市场资源(如环境、公用设施)的配置。这就决定了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应的产业政策对市场失灵的领域加以干预。具体来说,实现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政策包括确定和有意识地调节不同产业的消长来达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损害,核心是将各个产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作为确定产业发展优先顺序的重要参考,鼓励资源节约型和对环境无害或有益的产业的发展,同时限制能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取消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将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等。产业组织政策则是要鼓励企业通过有效组织和规模的限制实现规模经营,以节约的方式利用资源,限制一些达不到规模要求,资源利用效率低的企业的发展。
区域政策。生态经济与区域发展政策密切相连,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模式造成了大量的贫困人口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因此,将生产力布局与区域人口、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联系在一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在生态经济政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确定合理的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产业政策,在对一个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正确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该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向。如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鼓励有关林草产业的发展;在缺水的西北部地区,则限制耗水量大的产业发展而鼓励耗水少的产业发展;在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保持较好的地区,则鼓励旅游经济的发展。二是区域协作发展政策,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落后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及工业污染等进行综合治理,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投资与金融政策。生态经济需要政府制定适当的投资与金融政策,优化投资结构,保证生态环境投资与经济建设投资协调发展。对于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环境资源保护的重大领域或项目,应首先得到资金的支持。对于有着大量的公共效益,市场机制调节失灵的公益性项目,如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治理工程,政府应成为投资的主体。而随着市场经济中政府投资范围的日趋缩小,利率政策和信贷的优先发放序列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也变得更为突出。商业化银行对效益的重视降低了其对环境效益的关注。适当的金融政策就变得更为重要,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率杠杆的使用和信贷的优先发放使资金倾斜到有益于资源持续、环境保护的项目上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性银行和建立国家环保基金等来集聚更多的资金,支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抉择——中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综合分析及对策研究》,吴人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2]《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王干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3]《区域可持续发展》,王黎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