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新农村建设概括

时间:2023-09-20 18:19:19

导语:在新农村建设概括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新农村建设概括

第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传统城镇化;新农村

1.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区别

传统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割裂,产业是城镇化的“配角”,而新型城镇化旨在实现人们在家门口就业。注重城镇产业经济的培育,重视二、三产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和农村合理分工、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新型城镇化要改变传统城镇化中农民的“候鸟式”、“钟摆式”迁移。所谓“候鸟式”、“钟摆式”迁移是指当前大部分进城务工农民工作在城市,而保障却在农村。实行新型城镇化,就要将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面覆盖,使农民工“进得来,留着下,有尊严”。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应当是社会和谐,是人的城镇化而非物的城镇化。当前一些城市片面提高城市形象与扩充城市规模,打造大量高档住宅、商业街区,追求标新立异的建筑,这种方式只能加大贫富差距。发展新型城镇化应当摈弃这种发展方式,将焦点聚集在如何解决农村人口转移问题,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减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新型城镇化在资源配置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传统城镇化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而新型城镇化强调市场资源的基础性地位,走可持续化、集约化的城镇化道路。

①从发展理念、支撑体系、关注焦点、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及配套改革方面来看,二者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比较项目 新型城镇化 传统城镇化

发展理念 城乡统筹发展 强调城市做大做强

支撑体系 多元支撑体系 工业化

关注焦点 城镇化的质量 城镇化的数量

土地利用 集约节约化 粗放利用

环境保护 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配套改革 多元体制综合改革 以建设口层面改革为主

综上所言,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可以概括为新型城镇化的六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城镇发展的集约性,更加注重城镇化的社会性,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区域性,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协调性,更加注重城镇化质量内涵的提升。

2.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区别

新农村是相对传统农村而言,具有两个特点:一、新农村是城乡通开的农村,主要表现在人流相互通开、物流相互通开和信息相互通开。二、新农村是现代化的农村,其内涵主要是新农民、新产业、新组织、新村庄。新农村建设有城镇化与新农村两个目标或者会产生两个结果,一个是城镇化,一个是新农村。通过对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即建设新农村,大量农民离开了农村,部分村庄变成了城镇,这就是城镇化;同时,剩下的农村区域也实现了现代化,也就是新农村[1]。

城镇化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加强城乡联系,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劲的支撑。二、推进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2]。

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城镇化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其推重作用主要体现在: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岗位,解决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导致的农民低收入问题,一方面,使多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入企业,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收入,同时发展乡镇经济;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的转移,为剩下的农村人口创造了扩大生产规模的条件,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收入[3]。但同时新农村建设对城镇化进程的作用既具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

首先,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城镇化的巨大力量,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环节:第一,新农村的建设使得农民收入增加,促使一大批农民向城市转移,由于大城市的各种发展成本较高,不能到大城市生活的农民转而向中小城市流动,因此产生了城镇建设的需要[4]。第二,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释放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第三,建设现代农业,为城镇化提供足够的农产品供给和劳动力支撑,拉动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使农民的生产方式、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朝着先进的方向转变,为城镇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其次,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有利于防止“城中村”的进一步发展,并减轻巨大的城市就业压力,避免“城市病”。促使具有一定劳动技术和文化素养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为城镇化做好人口素质上的准备。为优化我国的城镇体系打好基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带来的问题促使政府建立健全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

然而新农村建设又可能减慢现有城镇化的速度。新农村是在城镇发展没有很好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村当前存在的农业发展及农民生活问题的条件下提出来的,因此,新农村建设势必会调整城镇化的发展方式。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要素和资源,对城镇化建设形成竞争。资金方面,建设新农村建设会使政府加大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会使城镇建设的资金相应减少,劳动力方面,新农村建设会使一部分农民工返乡,从而导致城镇化建设的劳动力资源减少。

农村问题要在城镇化背景下解决,新农村建设方针只能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补充,这是由于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工进城分不开。根据推测,未来的20—30年,是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几乎将全部为城镇吸纳,但是却不可能全部转移农民,不能流入城镇的农民的生活问题则要靠新农村来解决,通过新农村的建设,提高留守人员生活质量,改善他们居住、医疗及受教育的条件。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的新农村将作为城镇化的一部分,推动城乡统筹规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陈继宁: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经济体制改革》,2007(5)

[2]成尚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商场现代化》,2007(7)

第2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作了科学概括,这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新”就“新”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就“新”在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已经具备;“新”就“新”在随着城乡人员流动性的日益增加和信息传播、渗透范围的日益广泛,农民的思想、意识、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管理方式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巨变;特别重要的是,“新”就“新”在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的形成和新型农民的产生,极大地改变着农村的面貌。建设新农村,说到底,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构建中国农村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塑造中国农村新的文化与新的农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离不开新文化这个大背景,离不开新农民这个新主体。新的生产方式,意味着新的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则意味着新的观念意识和新的行为方式的形成。建设文明富裕的新农村的过程,也必然是农村新文化形成的过程。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必然传承以往优秀的农村文化成果,同时吸收现代先进文明与文化成就,它集现代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法律制度、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等等之文明成果,反映时代特征,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适应农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文明表现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地与时俱进,取得成功。

当前,我国农业持续增长,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经济基础;而新的生活方式在新农村中不断地得以构建,是实现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的重要保证;不断地改进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是实现农村民主管理的必要条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前提,那就是要有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懂科学、善管理的新型农民的出现。建设新农村,其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不仅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增强农民的文明意识和文化观念,是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要从基础抓起。教育的提升,引导着农民对文化追求的提升,对文明生活的向往。在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工作有了可靠的经济依托。2006年,中央将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将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这个政策在全国的普遍推行,将为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提供最根本的条件。应该看到,实现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工作十分繁重。当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就业;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092-02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加上高校培养模式的缺陷,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成为牵动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个人前途,更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而且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至关重要。而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大举措。虽然大学生选择在农村就业,实现心理过渡,为新农村建设缺乏人才缓解了压力,暂时解了燃眉之急。然而从长远来讲,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长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意愿,这并不能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在新农村建设中人才匮乏的窘境。

一、大学生农村就业的现状分析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攀升,与当前就业需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据资料统计,从2005年到2011年的高校毕业生为330万、413万、495万、532万、600万、631万、660万,不断飙升的数字足以说明就业压力之大。

(一)农村就业的现实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不争的话题之一,每年的就业形势严峻,这不仅关系着毕业生的尊严,而且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和谐。政府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就业,服务基层。“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政策的出台,都在利用政策的吸引力,将大学生就业导向广大的农村地区。大学生也逐渐转变就业观念,暂时选择通过这些途径实现初次就业,等待机会实现再次就业。

(二)农村就业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承载着父母的殷切希望,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熏陶,他们通常对自己的未来预期很高。但是走出校门,越发感觉就业的压力,面对国家推出的一系列政策,而且这些政策随着实践的检验,日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信赖。大学生在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时,退而求其次,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暂时缓解就业压力,给自己和家人一个交代。然而他们大多数并不愿意长期扎根基层,在基层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更多的是把农村就业这一机会作为一个跳板,在此期间很多人心态极不稳定,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争取一切机会跳出农村,在大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二、大学生农村就业为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1.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注入新鲜活力。大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拥有创新性思维,对新农村建设可以出言献策,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想法。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相对城市来说,条件比较艰苦,基础设施不太完善,待遇微薄,更多的人才选择留在城市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很少有人问津。长期的贫穷、落后等诸多因素,造成农村在建设中极度缺乏高素质人才的现象,限制了农村建设的步伐和发展的速度。大学生选择到农村就业、服务基层,为新农村建设缓解了人才缺乏的燃眉之急,为未来新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原有的农村建设领导班子中很多都是知识水平不高的当地有威望的村民,在办事时经常采用经验主义,无形之中不利于新农村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建设。而此时大学生的加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不良现状,可以为广大农村干部提供一些思路。

2.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提供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结构面临严重的人才缺失的尴尬境遇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没有大学生人才资源向农村的回流,没有多学科、多专业、多渠道、多形式的智力资源输入。”[1]这种情况会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无法进行大胆的创新性改革,发展十分缓慢,长此下去令人担忧。针对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的匮乏,国家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就业,服务基层。在制度上为吸引人才做出了努力。实践上,到农村服务的大学生中一部分人本身就是农村人,他们一般选择在户口所在地扎根,能够很快地融入工作和生活中,这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后续人才保障,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

(二)不利影响

1.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不稳定性给新农村建设带来资源浪费。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有长期在农村扎根的意愿,试图以农村基层锻炼为跳板,期望在城市寻找到更好的、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有前途”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一部分大学生源于农村,求学本身就是抱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心态,父母和自身都有着跳出农门的渴望,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他们更多的人选择离开农村,留在城市。这些多层复杂因素使得在农村服务的大学生人员极其不稳定。由于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所在基层单位也不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有效地栽培他们,开展实质性工作时也不乐意他们参与,大学生很难为新农村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他们待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受到打击。大量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培养,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使国家政策原本的初衷,在具体实践当中变了形,走了样。

2.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过渡性给新农村建设造成隐形影响。由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暂时性、过渡性,使他们所在的基层单位很难重视他们,难以提供相应的岗位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很多乡镇只是以大学生村官作为装点门面的工具,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很少让他们参加,更谈不上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处于作为“花瓶”的待遇。这不仅打击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积极性和热情,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状况为新农村的发展带来了隐形危险。尽管大学生村官等高素质人才的注入,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基层组织没有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提供系统的培训,也没有为他们的实践锻炼提供机会。因为存在的过渡性心理,导致目前存在的基层领导不重视现象,为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有效推进大学生农村就业,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就业理念

大学生都希望毕业以后留在大城市生活,不愿意回到农村、基层。他们的就业期望明显偏高。宁愿在城市艰难的生存着,也不愿意回到基层锻炼。加上家长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殷殷期盼,更坚定了他们选择城市的决心。推进大学生积极到农村就业,要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他们对农村的新认识,展示新农村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让他们看到广大农村地区是一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他们可以大有作为,成为领军人物。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学生正确分析自身实际条件,理性做出选择。前几年出现的北京大学生村官热与一些地区大学生村官无人问津的现象,说明宣传工作的不到位和狭隘的就业理念在起作用。要善于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解决担忧的现实问题,使他们相信服务农村,一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二)推进政府保障体制建设,为大学生农村就业提供保障

首先,一部分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针对国家推行的相关政策,也有意愿去农村服务,但是顾虑重重。首先他们担心政策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是否成为政策的牺牲品。其次,由于我国城乡差距比较大,收入水平也存在巨大差异。他们在上学期间投入了巨大的教育成本,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最后,他们长期在城市求学、生活,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繁华和生活、交通的便利等,担心在农村工作的适应和与当地人的融合问题。如果政府只是简单地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没有相关的配套制度保障,很难吸引大学生下定决心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基层,新农村建设中缺乏人才的现象很难得到有效缓解。政府应该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出发,制定并完善一系列的保障制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放下心理负担,轻松愉悦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洪流当中去。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具体可以体现为向服务基层的大学生给予工资、福利、安家费用等的补助。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渠道,促进大学生在农村就业、创业,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目前针对大学生进入基层工作的途径相对比较单一,仅仅局限于“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很难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这种需求与就业的压力表现得日益突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转变思路,创新方法。“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国策,农村经济的发展将逐步驶入快车道,对人才的渴求也将越来越旺盛。政府可以逐步由主导走向引导,由出台优惠措施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转变到搭建舞台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2]为他们拓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渠道,扩宽就业面,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针对农村的现实情况,可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学生可以承担管理者、组织者、技术人员角色等,通过开发新产品,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比较效益,推广农业的社会化生产。“乡镇企业可以从大学生中吸纳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农业发展,农业合作社建设,要在绿色农业、环保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等领域吸引大学生积极加盟”[3]。近几年媒体不断报道大学生毕业到农村种植蔬菜、经营果园等成功事件,要善于总结经验,扩大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俊刚.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青年研究,2007,(9):55.

第4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指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而相当多的贫困村贫困群体的存在,严重制约和影响着新农村建设步伐,试想,作为农村主体的农民温饱问题还没解决,何谈建设新农村?所以说,扶贫开发是建设新农村的工作基础,而建设新农村是扶贫开发奋斗方向,要想建设好新农村,在贫困地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是当务之急。

一、脱贫解困工作是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旗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始终坚持围绕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个工作重心来开展工作,突出抓好“整村推进扶贫到户工程”、世行贷款项目扶贫工程、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及社会扶贫工作,取得了突出实效,减少了贫困面和贫困人口,使贫困群体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贫困群众经济收入稳步增加。据统计,自1986年始,到20xx年末,累计解决了26.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及温饱不稳定问题,其中未温饱人口16.4万人,低收人口9.8万人。全旗极端贫困人口由25万人减少到8.6万人。贫困群众收入由1986年的人均149元提高到20xx年的2620元。

但是,由于农牧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能力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一遇灾年,不但脱不了贫,而且本来已跨越温饱线的人口又重新返贫。受农牧民科技素质偏低,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基数较大,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扶贫开发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构建和谐农村是重中之重,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就更显得相当重要,**旗面临的仍是8万多绝对贫困人口和11万多低收入人口的温饱及稳定温饱问题,而从实现整体脱贫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看,扶贫开发任重道远。

据对贫困户建档立卡统计显示,全旗16个乡镇中,仍有195个重点贫困村嘎查,按“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到20xx年才能得以全面扶持。现仍有8.6万极端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有10.9万低收入人口需扶持,进而使重点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全旗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阶段全旗扶贫工作已由以解决温饱为主转入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重的阶段,解决温饱难,巩固温饱同样任务艰巨。我旗贫困村不仅基础条件差,各项社会事业也严重滞后,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贫困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是全旗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

从已经实施的整村推进的情况看,从20xx年到20xx年末,全旗有83个贫困村先后实施了“千村扶贫开发工程”、世行贷款扶贫项目和“整村推进工程”。使重点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收入也大幅度提高,但是,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扶持对象窄、标准低;扶持内容不全面;扶持方式单一;实施进度缓慢等。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主要有4方面因素。

一是受到扶贫开发目标的限制。扶贫开发主要是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一目标使得整村推进的措施和手段难以顾及贫困村非贫困人口以及扶贫项目之外的扶持内容。

二是受资金投入规模的制约,投入资金少,仍属杯水车薪,同时,重点村与重点村之间,旗县之间的贫困人口数有多有少,贫困面有大有小,就影响了投资强度,进而不能从根本上很好地发挥资金扶持的效益。

三是整村推进的起点本身就偏低。重点贫困村与其他村比较,实现建设新农村目标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面临的困难更多。

四是各项资金合力不够。目前,政府投入扶贫的各方面资金来源渠道日益增多,但使用分散,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没有形成整体合力。

二、扶贫开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如前所言,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20字的目标和任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关键在一个“新”字上,就是说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农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这与扶贫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最近几年我旗在实践中实施的扶贫开发三大建设,即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农牧业产业化建设,为扶贫开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三大建设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三、整村推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群众参与式整村推进是新阶段扶贫工作方式的重大转变,它以重点贫困村为单位,以减少贫困人口为主要任务,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始终瞄准了扶贫对象和扶贫项目的进村入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全旗有83个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凡是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的村,农民收入显著提高,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人饮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多数村二、三年后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部分村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实践证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将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贫困问题,而且为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为新农村建设搭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四、几点思考

建设新农村是扶贫开发的奋斗方向,扶贫开发是建设新农村的工作基础,二者是相互促进的,绝不能割裂开来,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贫困地区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温饱问题,打不牢这个基础,新农村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要抓住新机遇,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防止扶贫工作被淡化、边缘化的倾向。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旗要仍然坚持以扶贫开发工作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公共财政应向贫困地区倾斜,扶贫资金应当紧紧瞄准贫困群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力争到20xx年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一是必须调整规划,通过重新调整规划,扩大扶持对象,增加扶持内容,丰富扶持方式,使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是调整整村推进目标,整村推进不仅要着重解决好贫困村贫困人口的温饱、巩固低收入人口温饱水平的问题,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惠及全体村民,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支持贫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是我国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下,加快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步伐。而新农村建设的实现,需要充分开发农村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宝库,将其转化为推动“三化”的强大动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新农村的一个“新”字,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用20个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形象的表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的新起点;是“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希望。

从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解读可以看到,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其具体内涵体现在五个“新”上。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在这五大目标中,必须把生产力发展的目标放在首位,因为只有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的程度与荣誉感和责任感意识的强度,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进程。韩国建设新农村的成果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充分肯定。其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重视激发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创造力。韩国的学者将其概括为:通过一种具有感召力的活动和国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使国民勤奋、诚信、自助、合作的传统得以恢复,从而释放出自身的潜能。可见,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挖掘农村人口劳动力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紧迫性

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源三大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最具有优势的资源,也是我国在世界上唯一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增强综合国力,是基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国情的必然抉择。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与成败,因此,农民的知识化、技能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

然而,在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为农民,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8.9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3.6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0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9.37%,大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分别占0.40%和1.57%,平均受教育程度为1.4年,①在一些贫困地区,上述指标更低,而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已经达到12年以上。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只占3.47%,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只占到0.13%,而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在发达国家,每万名农业人口中拥有农业科技推广员30~40名,我国仅有5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而且由于科技经费不足,科技体制不合理等原因,还有相当比例的农业科技人员处于闲置和流失状态。②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对新技术的吸收和创新能力差,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30%~40%,仅占发达国家的一半。在美国,一项先进技术在全国推广只需要1年的时间,而在我国平均需要6年时间。我国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经高出国际市场价格20%~30%,且质量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在国际市场上无竞争优势,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转贴于

要改变我国农业落后的现状,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与教育。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证明,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每提高10%,将能诱导6%~7%的农村人口迁出农业,按照净效应,将把农业工资提高5%。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也指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每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③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是教育与社会各种职业沟通的桥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新型农民、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最直接与最有效的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在全面贯彻科教兴农战略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

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办学宗旨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要把方向和目标定位在面向农村,要立足地方经济结构特点,结合经济发展规划,围绕特色农业,将农技培训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面向农民,服务农民,尤其是要面对那些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专业大户、致富带头人等骨干,进行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知识的教育与培训,为农业生产第一线输送懂技术、有产业化经营管理知识、能驾驭市场的营销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使他们逐步成为建设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主体力量。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原则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内容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确保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实惠、受农民欢迎。教材是搞好培训的前提,教材内容必须始终围绕当地资源优势与龙头企业的特色编写,并融入一些实用、实际、实效的系统技术知识,突出实用技术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从而强化学习者的实践操作能力。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对象是农村劳动者,他们的文化素质基础差异较大,且易受农时季节的影响而中断学习,因此,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可组织教师巡回讲、集中办班课堂讲、实用技术现场讲、多媒体教学辅助讲等,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吸纳更多的农民接受职业技术教育。

开展“短、平、快”,“宽、适、活”的实用技术培训“短”即每次集中的时间短;“平”即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受教育者的水平;“快”即见效快;“宽”即专业覆盖面要宽,基础要宽;“适”即充分考虑适应面;“活”即培养学生的方式方法与衡量学生的标准要灵活。通过实用技术培训,要使学习者在尽量短的时间里掌握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让农民尝到科技致富的甜头,从而增加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广泛的生源与发展空间。

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办学特色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要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发展思路,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职业院校要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紧密结合生产服务一线对人才的需求,实施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的优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环境、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需求的不同,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农村职业学校要发展,必须尽可能地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

多渠道引入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水平低下是制约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职业学校应加大对师资的培养培训力度,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为了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意见》提出的四个办法是切实可行的。即首先,依托普通院校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其次,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建设,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开拓专业新领域,拓宽专业口径,使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专业设置更好地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再次,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可以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最后,可从企业和事业单位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中聘请专职和兼职教师。

注释:

①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②黄育云,熊高仲,张继华.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③苏燕羽,曲云.解决“三农”问题的教育透视[J].中国冶金教育,2005,(3).

参考文献

[1]刘斌,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黄育云,于炳诚.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互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豫东平原,周口市

一、周口市的基本情况

周口市地处豫东黄淮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适中,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好。因本区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占有量较少。据周口市统计局2009年资料,全市总人口1090.57万人,耕地面积1251.2万亩,城镇化率29.4%。当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683.44万亩,总产量716.71万吨,两项数据分别占河南省总量的11.59%和13.3%[1],均居河南17个地市榜首之位。

二、周口市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的现状

通过对周口市辖区内部分县(市、区)的农村调查,我们认为目前该地区在村庄规划建设方面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部分村庄居民房屋建设布局零散,农民在村头或路边的责任田及自留地里乱搭乱建小饭店、小超市、小加工厂、田间宅院等现象普遍存在;第二、单户宅基地占地面积较大。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农村住户宅基地面积都超出了河南省政府规定的167平方米的最高标准[2],不少住户宅基地面积超过300平方米,有的甚至超过400平方米;第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质量较差;第四,耕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第五,土地使用中的违法现象普遍存在。

三、农村新建居民点的情况调查

(一)新建居民点的基本情况

通过走访有关部门,我们了解到该市所辖区域近5年来搬迁新建的村庄数量不多,总体来看,因工程建设或城市开发搬迁的村庄数量多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数量。根据调研分析需要,我们选取了H县和S县有代表性的5个新村建设案例,这5个案例中,因高速公路建设、河道防汛整治及城区开发而搬迁新建的村庄各一个,新农村建设试点两个。5个迁建点的建设资金来源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因工程建设、城区开发搬迁的三个村庄,村民的房屋建设资金主要来自相关部门和开发商给予的拆迁补偿,差额部分由村民自己筹集,搬迁责任方对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相对较少;另一种情况是两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民房屋建设资金全由自己筹集,村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一方帮助解决,新村规划基础设施齐全项目管理论文,需投入的建设资金较多。

(二)群众反映

访谈中我们发现,由于各个村庄、各个家庭的情况不同,群众对村庄迁建的反映态度有所不同。因工程建设和城区开发搬迁的村庄,由于搬迁户得到了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且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总体来看,他们对村庄搬迁的反映意见不大,但对政府低价征收土地表现出的是更多的无奈。两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由于采取的政策不同,群众的反映意见也有所不同。正在建设的L村由于不存在强制搬迁和限期搬迁问题,目前尚未发现群众有不满情绪。已经建成的Z村,由于经历了村庄的整体拆迁和重建过程,完成了地块的调整工作,村民的反映意见则有明显的不同,那些搬迁前在老村建了新房的农户因房屋拆迁损失较大,对村庄搬迁抵触情绪明显,尤其对村委会拆了楼房盖瓦房的决策更为不满;部分计划建房的农户,因新村宅基地面积没有减小(有的还略有增加),旧房正常拆除不存在经济损失,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感觉相对比较满意。从Z村和L村村民的普遍反映看,他们对新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改变比较认可,但又认为新村各项建设占地面积较大,搬迁并没有节省出土地。

(三)新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地方财力难以包揽更多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入

调查中我们发现,地方党政部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鼓励农民迁村并居,一般都会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为支持Z村的建设,H县委、县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动员”县里条件较好的职能部门对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对口援建。据Z村村委干部介绍,H县教育局、财政局、民政局、卫生局、公用事业局、交通局、电业局等单位为该村小学、村文化大园、村委会办公楼、敬老院、卫生所、自来水厂、村内外道路、供电及照明等项目建设共计投资3000多万元。新农村试点可以在政府的主导下大手脚投资建一两个形象工程,如果更多村庄趁机跟风,地方财政根本无力应对核心期刊目录。

2.关联部门对试点区的农村现状缺乏深入调查研究

根据对本文调查的两个试点村有关负责人的走访,我们了解到,在新村规划建设方案实施前关联单位(主要是建设规划部门)没有对当地农村及农民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旧村该不该拆迁,新村如何建设,完全是基层政府部门的领导说了算,规划部门只负责村庄布局和居民房屋建设方案设计,至于试点村建设涉及的农户有多个家庭有建造新房的经济能力,村庄整合后能腾出多少土地,没有单位和个人为此提供相关的调研报告。由于对上述基本信息缺乏全面掌握,结果在实践操作中出现了诸多尴尬局面。如Z村在迁建规划中本打算全行政村6个自然村全部集中到新村居住,但其中两个自然村因新建楼房住户较多村民拒绝搬迁,结果只有四个自然村的村民迁进了新村。表面上看,村庄整合腾出了一部分土地,但实际上由于新村建设宅基地数量增加,村内主干道、环村路及单户宅基地占地面积较大,加上临街门面房、自来水厂、文化大院、敬老院、卫生室等新增基础设施用地,腾出的土地与新增加的建设用地基本持平。而对于该村的搬迁农户来说,由于没有分到老村腾出的土地,又要公摊新村的基础设施用地,结果凡得到一处宅基地的住户责任田差不多减少了1亩左右。如此新农村建设,的确让人觉得尴尬。

3.村庄规划脱离地方实际

理论上讲,新农村规划建设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超前意识,但也应注意与本地实际结合,不可盲目照搬县城或乡镇经济点的规划模式。这里仍以Z为例,一个总人口不足1600人、常住人口不足1000人、距乡政府所在地不到两公里、对外联系并不通畅的村庄,村中却规划了一纵一横宽30米的主干道,主干道两侧规划建设了近450间门面房(占地面积至少相当于110处住宅),由于本地劳动力素质较低,加之发展项目缺乏,目前已建成的门面房用于加工或其它经营活动的不及总数的3%,这样不切实际的规划建设,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造成了建设资金的极大浪费。

4.农村经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

通过对5个新建村庄的调查了解,我们感觉地方政府官员对中央新农村建设文件精神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具体表现是,在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文件精神的过程中把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实践任务几乎全部交给了市、县级规划建设局,同级农技推广部门、能源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则很少参与。从目前的实际看,所谓的新农村建设只是房屋、道路及社区附属设施的建设,规划设计者并没有把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村富裕劳动转移就业放在重要地位。除此之外,新村建设在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5个建设点在规划建设方案中根本没有体现出这一发展理念。

四、对策建议

1.做好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的编制指导工作

目前,从全国范围看,新农村建设尚处在试验探索阶段,个别地方虽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难以在全国普遍推广,如四川成都的“拆院并院”改革试验,浙江嘉兴的“两分两换”试验项目管理论文,天津的“宅基地换房”改革以及重庆的“地票交易”改革试验等[3]都是靠城市周边高昂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补偿给农民实施搬迁的。周口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近期城市发展用地少,农村可以整合的土地多,如果政府方面在农村住房建设管理问题上不采取一定措施的话,新的一轮建房很快会掀起,以后再进行村庄布局规划需要考虑的问题会更多,拆迁的难度会更大。眼下对于政府部门来讲,关键是做好县(市)域、乡(镇)域村庄布点规划工作,无论建设新村还是整治旧村,都应尽快给群众有个明确的表态。

2.坚持依法管理土地,刹住农村乱搭乱建乱占耕地的歪风

前已述及,目前该市农村住房建设混乱状况的形成,主要是政府有关部门在前期对土地使用中的违规违法行为监管和处理不力造成的,如果继续放任自流,后期治理整改的难度或将更大。针对目前的现状,我们认为最有效、最可行的办法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及河南省政府有关土地管理和村镇规划的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用法律手段制约乱占、滥建现象的发生。

3.抓好试点示范工程建设

综合对周口市5个农村建设点的情况调查,我们认为,该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前期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不够成功,群众参与的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试点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不切实际的规划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强行迁建使农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等。因此,我们建议,基层政府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农村试点工程建设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在政策措施的制定、规划建设方案的实施、建设资金的筹集等方面多做调查研究,根据各自发展状况和各类村庄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不同的村庄建设和治理途径。根据我们的调查体验,我们认为试点示范工程的建设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对那些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布局较为合理的村庄,或虽然规模不大但区位优越、生产生活便利的村庄,要注意基本保持村庄整体布局结构和农民住房现状,重点做好公共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着力发展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第二、对那些因城市扩展、重大工程建设等需要整体搬迁的村庄,可采取土地置换等方式另选新址迁建新村或直接迁建到小城镇、中心村;第三、对那些村庄规模偏小、位置偏远、基础设施配置困难的村庄,可就近集中向基础设施条件好的中心村迁建;第四、调整充实旧村中的“空心”部位,合理安排公共基础设施或住宅建设。第五、拓展农村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支持本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口市统计局.2009年周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第7篇

一、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就是要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获得新发展、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

一是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要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用更多的力量,在制度、政策、投入方面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在目前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必须加大惠农政策增收力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增收渠道,积极开辟外出就业增收空间,着力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增收机会,努力形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合力。

二是发挥主体作用,培养新型农民。让农民参与进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原则。针对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必须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储备人力资本。政府部门必须多形式多渠道地大规模培训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要通过村民自治、政策扶持和社会支持,激发农民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参与合力。改革创新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要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的人才、智力、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氛围,开创全社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局面。

二、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就是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加大保护力度,强化农业基础。农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比较效益低的产业,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和各项补贴的力度,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提高广大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构建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

二是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效益。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实施,加强农业科研联合、协同攻关,力争在农业重大领域、前沿科技的研发和应用上取得突破;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强化公益,健全机构和队伍,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广泛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接受和运用科技的能力。

三是构建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产业。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密切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加大对农户的经济和技术服务,帮助农户增强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就是要在保持城乡各自特色的同时,保持城乡经济社会制度、机制的统一,从经济、社会、空间布局等方面融合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统一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打破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重点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制度、价格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福利保障、教育制度和财税金融制度等。从而,打破以二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城乡分治格局,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终建立起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进步、平等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第8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小城市;发展模式;津市市

一、小城市建设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表现在五个方面:1)生产发展。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生活宽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农民的财富增加,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3)乡风文明。精神文明也要有新进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生产上要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心。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4)村容整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外在表现。5)管理民主。管理民主就是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做主。

“新农村”的“新”,就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上是以生产发展替代经济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管理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再具体一点说,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2.农村经济建设对小城市的依托

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现象,农业生产长期徘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土地不断减少,这些问题显然单靠农业生产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问题,缺乏城市的带动作用,新农村建设最终是不可能完善甚至不能实现。应当尽快以小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农村问题首先表现为农业人口过多,加快城市化步伐,一方面可以转化一部分农村人口,使他们脱离农业生产,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另一方面,依托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农村的发展,通过把部分乡镇企业转移到城市,可以解决这部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支持等问题,促进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城市发展模式的选取

1.小城市的发展定位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方向。小城市所在区域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指的就是小城市的经济力所能辐射到的范围,由于小城市经济力的辐射作用,这个区域内的物质生产、商品流通、信息交换、资金融通等经济活动均以该小城市的发展与运作为中心。因此,小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性质是决定小城市发展定位的根本因素[1]。以小城市为其经济活动中心的一定的区域为农村区域,由此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一定范围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农业发展中心、农村工业化中心、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第三产业发展的中心、农村城市化中心、农村外向型发展中心等。小城市的诸中心的具体定位也就是它的诸种城市的经济功能,而它的集合功能就是通过对区域内农村的经济服务和生产力能量的辐射来促动农业、农村工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这也就是小城市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这一发展定位的含义。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与大、中城市的发展定位不同。小城市是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而大中城市则是现代大工业的集结地,是包括交通通讯、资金融通与货币运动、商业贸易在内的大流通中心,是在更大范围内包含农村区域在内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一体化综合发展区域的中心。小城市要在它所定的发展位置上有成效地运作,就须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不要跃位、不要越位。那就是不能在城市性质、城市功能、城市规模上搞拔苗助长,盲目升级,也就是不能朝集中大工业、发展大流通、必办高等级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大都市化方向发展,而要安于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的小城市之位。二是一定要在带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上面做足文章。

2.津市市发展模式的取向

津市市是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历来是湘鄂边际的工业重镇,现辖4镇3乡和4个街道办事处。据2006年统计,总人口达到26.7万,其中,城镇人口18.34万,乡村人口8.36万,城市化率68.69,城市面积68.3km2,建成区面积10.66km2,是一个典型的小城市。津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工农业基础,根据津市的发展条件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们认为,津市市应该采取支柱产业、城郊型、生态性的发展模式。

(1)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津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70余家,并已全部实现民营化,湖南汽车车桥厂目前已成为国内三吨轻型车桥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专业化车桥厂,在全国轻型车桥市场的占有率达70%以上。津市建有湖南省的制盐基地,湘澧盐矿是全国第一家真空制盐企业,其供开采工业储量为12.2亿吨。随着湘澧盐矿80万吨精制盐扩改项目的竣工,天盛电化公司10万吨烧碱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下游产品如聚氯乙烯、无水硫酸纳、双氧水、漂白剂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津市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盐化工工业基地。津市的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辐射范围的资源优势发展产业,产业发展形成以汽车、盐化、食品三大工业板块为支柱、多种门类配套的工业体系。通过产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由此带动辐射范围的区域经济大发展。

(2)城郊结合型的合理布局。城郊结合型的布局就是以城区为中心,发挥城市的职能作用,带动郊区的发展,激活郊区的经济,引导郊区的产业结构,使郊区成为城乡的纽带,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注意环境的保护。由于城郊土地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城市的扩展要和郊区有机地结合起来,切不可把郊区当作城市向外扩展、随意挤占的空间和垃圾堆放场所,也不能当作独立的经济区域,应视为整个城市中具有生态调节功能和环境美化功能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实施城郊型的战略中,要宣传政策,严格管理,充分发挥城郊两者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土地利用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达到保护农业用地,使其产生更大效益的目的。

(3)生态型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以往追求急功近利,采用掠夺开发、疯狂索取的做法。津市建设发展为保证长期的持续发展能力,一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摒弃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模式,走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以提高经济质量为目标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二是要产业的生态化,把产业活动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城市系统的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城市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三是要搞好城区主体绿化,包括清洁交通体系、环境的美化、优化,水资源的净化、大气保护等。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地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自净功能,保证城市的发展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高。

1.与所在区域内的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小城市的发展同所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是正相关的关系。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小城市发展的基础。有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由农村经济发展而来的对城市功能的需求、对城市发展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才会有小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随后之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齐备、城市市场的繁荣、城市人气的兴旺,小城市的发展则对所在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引导、带动和促进的中心作用,这一作用对农村经济之市场化、现代化尤为明显。所以,小城市与所在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小城市发展的必要的条件。

2.不同小城市发展重点的差异

不同的小城市之间,它们作为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是共同的,但却有各自发展重点和相应的城市类型之别。形成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农村区域之间的差异。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就包含了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同为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小城市之间却有城市发展重点与不同重点功能作用发挥的差异。换言之,不同农村区域中的小城市可以有不同的发展之战略重点的选择,从而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小城市。

3.城市建设的合理规划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结果修编城市规划,划定城市在规划期内的增长极限范围[2]。由于历史原因,各小城市的城市规划都优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的城市规模和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不一,又因为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是按各建设部门的用地计划汇总确定城市规模,这不利于节约用地,也和现在的以供给制约并引导需求用地原则不一致,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对城市规模进行调整,划定城市具体的增长边界,严格控制城市郊区农用地用途转变,切实遏制住城市任意外延的趋势,以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城郊农村 新农村建设 城中村

一、城郊农村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

1、城郊农村的概念

城郊农村指的是处于城市和乡村结合部或者是在城市近郊的农村区域。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有的农村区域在城市的扩张过程中尚未被完全并入城市,它们的社区管理体制和人员管理办法尚未完全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因此形成了一种非城非乡的过渡型社会区域。

2、城郊农村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农村,城郊农村在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方面有很大不同。首先,城郊农村的经济结构更加多样化,城郊农村以为城市建设提供用地和发展城市新兴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地位较为重要;其次,在城郊农村区域,由于其接近城市,因而享有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便利条件,在道路、供水供暖和绿化建设等方面远优于传统农村区域;最后,农民的生产方式不局限于第一产业,而是快速向租赁经济和服务经济等方向发展,城郊农村地区的农民在生活上也倾向于城市化生活,崇尚休闲娱乐和现代化的消费形式。

另外,从性质上讲,城郊农村作为传统农村城市化的一个过渡阶段和演进环节,处在地理外置和特征形态上最接近城市的地位上,它是农村城市化的最前沿地带。但是,我国现在依然沿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模式又注定了城郊农村虽然在产业结构、基础建设和人员生产生活方式等非常接近城市,达到了非农化,但是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依然属于农村区域,这就造成了城郊农村具有城市与农村两种形态。

3、城郊农村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城郊农村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主要包含四个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和农村城市化理论。简而言之,城乡互动理论重在强调城乡之间在经济、资源、生态和空间上具有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作用;城乡一体化理论强调城乡之间打破界限,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融合;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则侧重改变以往对农村发展不够重视的局面,将城乡发展统一规划、综合考虑;而农村城市化理论则可以看作是前面三个理论的指向目标和实际落脚点,即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结构、社会管理、人员构成等方面逐渐缩小差别,最后达到没有差别,达到农村的城市化。

由此可以得出,城郊农村遵循城市化的原则进行开发和建设,走城市化的建设道路,是城郊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方向之一,这也是针对我国城郊农村发展和解决城郊农村“三农”问题的发展方向。

二、以往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中产生的问题与弊端

由于我国一直实施的是城乡二元结构的行政管理体制,城郊农村进行建设和城市向郊区与农村的扩张往往走的是一条渐进式“蚕食”状态的发展路径,诸多城市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犬牙交错的格局,在城郊农村建设和城市扩张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城中村”。所谓“城中村”,概括起来是指:在居住形态上,由于城市急剧扩张,在城市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过程中,原农村居住区域和人员就地保留下来;在社会形态上,此区域的人员在原有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投资制度和教育体制的管理下,仍然以土地和土地附着物为主要生活来源。

“城中村”是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的现象,但是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城中村”造成的问题也日益严重。首先,在“城中村”中,由于整体规划滞后于现实的建设速度,村民们为了在拆迁中获取更多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违建现象,而在违建的过程中,在

管理和监督的盲点下,大量占用土地资源,又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其次,在后续过程中,政府依照既定规划拆除农村建房时,就需要拆除很多包括违建在内的新村民建房,在付出高昂拆迁成本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为环境增加了负担;最后,由于”城中村”人口密集,社会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治安问题。

结合这些年来我国城市改造”城中村”的经验和形成的模式来看,走的基本上都是软件和硬件改造相结合的道路。从硬件改造上看,在预留村集体产业用地之外,对村民原有用房统一拆除,统一还建;从软件改造上看,改变原有的农村管理机制,改变原有的农村村民身份为城市居民,将以往的农村集体经济改造成股份制公司。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巨大的资金需求还是主要来源于农村土地改变性质后的增加价值。一般来说,需要改造的”城中村”的所在村,会按照规划,将部分土地资源的优先使用权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给一个或者几个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商依照合同参与”城中村”改造中的资金运作。

三、我国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的路径尝试

在统一开发原则的指导下,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最早和最普遍的尝试就是设立开发区。在近年来,我国各地依托城市建立的各级各类经济开发区和技术开发区鳞次栉比。这些开发区的设立,由于在设立之初就明确了建设目的,在建设过程中按照规划统一、有序地进行开发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往的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出现的种种问题。但是与此同时,这些开发区在设立和建设的时候,往往是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在开发建设和政策制定方面也都侧重于对发展经济的扶持,忽略了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视。尤其是对实行区域托管的开发区,这些开发区的管理职能机构一般都是临时组建和形成的,对于占地上的城郊农村的各种问题还缺乏深入了解,而且行政管理的目标性过强,容易造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缺位。

建设开发区虽然不失为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的一条可选择性路径,但其存在的先天问题也提醒我们寻找一条更适合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新城建设模式开始慢慢出现。分析近几年来我国依托城市出现的区域性新城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类:内城改造和用地功能置换所联动形成的新城、城市结构改变生成的组团级新城、城市郊区化蔓延形成的郊区新城、以一大型项目为中心的特定新城以及以传统小乡城镇为基础发展成的新城。在这中间,最后一类以传统小乡镇发展成的新城,因其具有独立完整的政府机构和政权组织,在进行拆迁和还建的过程中便于管理,便于预先合理化建设规划,进行统一产业布局和村民改造,可以最大程度地从根源上解决“城中村”所产生的问题,所以,这种在传统小乡镇的基础上建立的区域性新城建设相对于开发区建设来说具有先天上的优越性,可以避免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滞后与缺失。另外,在地理位置和互动关系中,这一类的小乡镇处于与城市毗邻却又不紧挨的位置,自然环境较好,既可以依托城市进行发展,吸纳城市人口在其新兴产业中就业,又可以吸引外来投资,消化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农村人口就业。

四、武汉市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有益尝试

作为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投融资平台的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联发投)于2008年成立后,首个确定的“两型社会”建设示范项目即为武汉花山生态新城。花山镇作为一个传统小乡镇,原为武汉市洪山区(现托管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一个镇(现改为街道),境内自然环境优良。在花山生态新城66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里,包含了原来整个的花山镇。通过三年多的发展,现在的花山生态新城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总结其建设经验为以下几点。

1、由唯一一个开发主体负责规划

省联发投先与洪山区(花山托管后改为东湖开发区)共同出资在2009年成立了花山生态新城投资公司,作为唯一的投资主体负责新城的规划与建设。花山新城投资公司作为投融资、规划建设的唯一主体,负责开发与建设的所有事务。这就可以保证在实施过程中,先确定总体规划,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统一对政府和民众负责。

2、分阶段分梯度实施建设规划

花山生态新城的规划在世界范围内招标,并通过专家团评估,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先进性。在基础设施如道路建设上,采取了

一次性规划、分批实施的做法。现在已经从南至北和从东至西建设了花山大道和花城大道纵贯横穿整个花山新城,并在规划中分期分批建设支路配合,这就很好地解决了以往的“断头路”和重复修建道路的资源浪费问题。在商业性开发建设上,注重商业项目之间的相互支撑和配合,避免了无序和盲目。

3、统一拆迁,统一安置农民

花山新城建设采取全版图一次性征地的模式,以村为单位签订征地协议,保证了区域的平衡,有利于征地工作的推进。与此同时,先行开工还建房建设,做到了先还建再拆迁,一方面减少了被拆迁群众在外过渡的时间,同时也大量节省了过渡费。这种先盖还建房的做法很好地解决了以前拆迁难的问题。到今年为止,城中已基本完成了改制和社保办理工作。在农民安置问题上,新城整合闲置的土地、资金和人员,结合花山镇以往传统的苗木花卉优势,成立了一个园林绿化公司,同时成立了一个物业公司对还建住房进行统一管理,并成立商业管理公司对商业用房进行管理。

4、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

在新城建设之初,政府就在建设规划中把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为建设宗旨,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调配了专业人员,吸取国内和国外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对新城建设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严格设定和控制,将新城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生态新城。例如污水处理和电能转换方面,都分别采用了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技术。

五、结语

城郊农村的新农村建设,具有与传统农村新农村建设的不同的特点。依托城市,走城市化的建设道路,可以被视作城郊农村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建设方向,也在理论层面上联系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的内涵。结合以往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产生的”城中村”问题和开发区建设问题,区域性新城建设是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的一个有益尝试。这项尝试也会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在理论和操作层面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欣:“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1).

[2] 魏娟、阎魏:城郊型农村新农村建设探讨[j].科技信息,2008(25).

[3] 王艳艳:乡互动作用下发达地区城郊农村的城市化与现代化发展[d].山东大学,2008.

[4] 田伟:大城市城郊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几点问题思考[j].乡镇经济,2004(6).

[5] 阮青:探索城郊农村现代化的新思路[j].理论学习与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