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19:21
导语:在儿童英语教育课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高司函[2007]18号
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我部和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特尔公司)2006年共同签署未来五年合作备忘录的安排,2007年我司与英特尔公司将合作实施“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该项目将按照我部精品课程建设精神,支持高等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促进信息产业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与高校相应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提升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要面向普通高等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工程等相关院系,英特尔公司在2007年度出资支持10门计算机基础类及应用实践类课程建设。立项课程经过建设,通过验收并符合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条件的,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参评国家精品课程。同时,立项课程所在学校还将获得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课程计划的相应支持。
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 申报课程必须是在高校已经开设三年以上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及新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实践类课程。
2. 课程负责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
3. 申报的课程学时安排不少于32学时,平均每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一次,平均每学期选课人数不少于30人。
4. 申报课程有支撑网站,并在网站上已经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
二、课程分类
2007年度“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主题分为两类:
1.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即主要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鼓励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增强师生互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内容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结合,教学内容能够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采用新的微架构或多核技术等。2007年重点支持微处理器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微机原理、操作系统、编译技术等内容的课程。
2.计算机应用实践类课程,2007年重点支持多核应用系统开发实践、多核程序设计、并行计算原理与实践等内容的课程。课程需提供系统的教学案例,通过实验案例,覆盖多核技术原理课程及多核软件开发技术的各知识点。
三、申报材料清单
1. 《“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详见附件一)。
2. 课程申请报告(由课程负责人撰写,要求详见附件二)。
3. 提供课程网址。网站上要提供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
四、申报程序
每所学校限报1门。请申报课程的学校于2007年4月10日前,将加盖学校公章的推荐公函和申报表、申请报告(一式二份)寄往我司。地址:北京西单大胡同37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处(100816),联系人:刘苏明,,电话:010-66097821。
同时,请将申报表和申请报告的电子版于4月10日前发送至英特尔公司大学合作部,王靖淇,,电话:010-85298800-1580。
项目的评审由我司与英特尔公司共同组织,我司将在2007年4月底确认2007年度“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立项课程名单。立项课程将得到英特尔公司的资金支持。
附件一:“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
附件二:“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请报告(要求)
注:附件一和附件二的具体内容请访问网站。
一、具身认知观的基本内涵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是美国著名语言认知学家Lakoff和哲学家Johnson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理论范式——embodied philosophy的基础上所拓展而来的。他们提出的具身认知观包括三个基本思想:心智是具身的;隐喻是思维的核心;认知是无意识的。[3]其中最为核心的观念即是“心智是具身的”。人类的一切认知活动都是建立在自身的生理结构和感觉运动过程中的,而且在这一过程当中,身体与环境无时不刻在相互作用着。
Thelen认为:“认知是具身的,就是说认知源于身体与世界的相互作用。[4]依此观点,人类的认知活动是依赖于认知主体的各种经验,而这些经验来自具有独特知觉和运动能力的身体,而与这些经验就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记忆、情绪、语言和生命的其他方面等编织在一起的机体。
我国学者叶浩生在总结国外具身认知的前沿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身认知的中心含义包括三个方面:(1)认知过程的进程方式和步骤实际上是被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2)认知的内容是身体提供的;(3)认知、身体、环境是一体的,认知存在于大脑,大脑存在于身体,身体存在于环境。[5]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不难发现,认知与身体有着密切的联系,认知的发生是基于“脑—身体—环境”这个系统的,身体是认知的基础,是认知过程发生的核心。认知是在身体与环境的联系中所获得的外部经验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认知的发展取决于具身性的行为所提供的经验。
二、具身认知观与儿童语言习得
实际上,具身认知的观念要追溯到皮亚杰在认知发展心理学中所做出的相关研究。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中暗含着认知的相互作用论,即认知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基础上的进化和历史的建构;高级水平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最初身体活动的内化。
根据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尽管已经具备了心理表征和使用语言的能力,但其主要的活动还是需要靠感觉运动来支持。身体在语言知识的内化过程阶段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身体不仅仅联系着大脑的镜像神经细胞,而且还要通过与环境的积极体验来指导语言在正式情境中的运用。
许多研究证明,2~3岁是人初学说话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词汇增长非常迅速,几乎每天都可以掌握新词。而到了3岁左右,儿童已经能够掌握1000个左右的词了,且能够说出完整的简单句。3~4岁时,他们的言语开始由对话言语逐步过渡到集体独白言语的状态。5~7岁时,儿童真正意义上的言语交谈才开始。儿童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2~7岁)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中的前运算阶段大致相吻合。而儿童最初接触的简单语言和词汇主要是通过模仿而得以实现的,即在模仿发音中和对具体事物的指向中习得的。比如:我们教一个4岁的小孩学小汽车“car”的英文发音时,通常会手指着窗外奔跑的汽车说:你见到这个有四个轮子、会跑的东西,就要想到这是car[kɑ:]。在通过发音的模仿练习后,儿童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内化这个单词的发音和具体事物指向,那么在下次见到汽车的时候,他们的头脑中就会调动在大脑中已有的语言符号储备,指着奔跑的汽车将单词说出。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显然是不容忽视的。通过手势语的指向,儿童去注意所指向的事物,通过嘴型的变动和声带的震动,儿童模拟出单词的发音。由此可见,具身认知观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有着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转贴于
三、具身认知观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具身认知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事实上,教师在儿童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使用到具身认知的原理,从教儿童学习第一个英语单词的拼写和读音开始,到指导儿童演出一台英语小话剧等。近年来广泛用于儿童英语教学的“全身全反应法”是具身认知观在儿童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一个例子。此教学法是由加州心理学家James J.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全身全反应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这一教学法在我国儿童英语教育专家杨文老师的吸收与借鉴之下,发展为其独创的“全息全感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法都主张使幼儿在自然状态下学习英语、学好英语。而后者更注重的是通过制造语言环境,加强言语输入,在语言信号的反复刺激中,让孩子脑中的语言神经接受站不断链接,形成记忆。[6]全息全语教学法其中渗透着关于具身认知观的思想,这种将语言情境、认知和行动充分调动起来的方法无疑给儿童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教学策略中无不蕴含着具身认知的相关思想,笔者就以下两方面展开论述:
1. 具身认知观在儿童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词汇教学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视——听——运用”。儿童在大脑中看见所要学习的词汇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词汇进行反复的操练。词汇的发音和拼写正是通过口、耳、大脑的相互作用来熟练的。而大脑的记忆也会呈现具身性的影响,当儿童要回忆起所学的单词时,他会通过口形发声和手指笔画,将所学的单词在大脑的认知模块中抽调出来。在记忆词汇的同时,模拟词汇在句中出现的真实场景,能加强对词汇的意义理解。因此,教师在教授儿童学习词汇的时候,应该将儿童的口、手、身体同时调动起来,准确的口型发音,手势在脑海中的笔画,身体在词汇游戏场景中的参与都能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 2. 具身认知观在儿童英语口语训练中的应用。口语是儿童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传统的儿童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机械记忆,使得学生记忆起来十分吃力,提不起学习口语的兴趣。具身认知观认为同步的身体状态和行为促进认知共享的实现。[7]教师在设计口语教学的时候,应该利用儿童爱动爱参与的特点,通过教育游戏的设计,让学生在对话发生的不同游戏情境中进行体验,将儿童的各种身体感官调动起来,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将学习融入游戏,学习口语起来既不枯燥也不乏味。而身体在游戏活动的参与中会将英语口语知识的情境运用形象地植入儿童的右半球记忆库,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儿童学习口语的积极性。
四、具身认知观对儿童英语教学的启示
英语作为21世纪广泛使用的国际用语,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处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随着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英语考试已经成为小学升初中的必考考试科目,社会和家长对小学英语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但不管是在学校英语教学中还是在校外辅导机构中,教师大多都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只重视儿童脖颈以上的学习,将儿童的大脑当成一个急需填满知识的容器。这种不尊重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特征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儿童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和厌恶感,势必会对近一步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具身认知观所强调的身体性、情境性和交互性对当前的儿童英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释放”学生的身体。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身体的各个部位不但具有运动的能力,而且能够极大地影响我们的认知。身体与心灵的感受是相一致的,倘若身体受到了束缚,心灵也同样会感到压抑。因此,儿童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多注重身体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性和动态性。在国外语言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选择令其舒适的姿态来听课,而在国内的语言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严格禁锢学生的身体,让学生端正地坐在座位上,学生的心智也会显得拘谨和疲倦。适当地鼓励身体在课堂中得到释放,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身体体验,可以让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教师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鼓励儿童模拟语言发生的情境。具身认知可以是离身的,即具身认知能使我们置身于非现实世界,通过心理模拟获得对描写非现实世界的语言的理解。[8]例如,教师在教授儿童著名的伊索寓言故事《Three Little Pigs》的时候,应积极鼓励儿童在边听故事的同时,在头脑中模拟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或者将头脑中想象的画面用笔画出来。而角色的扮演让语言情境更加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更有助于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基本句型的掌握。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爱听故事,也爱练口语,同样也有助于调动他们运用“心智”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教师应该注重语言学习的交互性,创设出能让儿童广泛参与进来的语言活动。身体的状态影响着大脑的认知神经机制,相对于缺乏身体与话语对象之间的联系,那些代表身体与对象之间高度联系性的话语更能让人理解。[9]口语是语言教学的本质,而与语言相关的身体行动能促进语言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广泛增设语言活动课程,创设有特色的语言小游戏,让学生广泛参与其中进行相互交流,这样才能让身体在语言活动中进一步建构所学到的语言知识。
一、少儿英语教育
“孩子是成人之父”(Thechildisfatheroftheman)是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我心雀跃》(MyHeartLeapsUp)中的诗句,意思是“成人应以孩童为师,让天性永存”。笔者在这里意在强调儿童正处在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期,很多语言习得现象只有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才有所体现,儿童的语言习得对全面了解语言习得的过程、解决语言习得中的诸多问题有很多的启示。换言之,若不关注和研究儿童外语学习的过程而高谈阔论语言习得问题,则空口无凭、缺乏证据。为此,下文将主要探讨当下基础英语教育尤其是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几个突出问题:外语学习的最佳起始年龄,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利弊,基础英语教育中的教材编写、教学和测评等。关于外语学习的最佳起始年龄,学术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谈及该问题时不可回避的一个理论就是著名的关键期假说(CriticalPeriodHypothesis),关键期假说认为从婴儿出生到青春期(2—13岁),左右脑半球都参与语言学习,对语言极其敏感,只要有足够的语言输入,人们就能毫不费力地学会一门语言,但是错过了这段时间,伴随着大脑的侧化(lateralization),人们很难掌握一门语言[6]12-13。尽管关键期假说存在不少争议,但是有一点人们基本上是达成共识的,即从长远来看,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前提下,二语学习者的年龄还是越小越好。此外,语音习得方面,Kuhl指出婴儿刚出生时就具备识别人类不同语言的语音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从出生六个月后开始减退,到一周岁时这种能力基本丧失,儿童只具备识别自己母语语音的能力[7]。鉴于此,目前一般认为,少儿外语学习的最佳起始年龄一般在6—10岁,这时母语已经基本定型,而且语言学习的敏感性还很强。基于上述共识,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各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这种做法充分利用了少儿学习外语的生理优势,有助于少儿高效地、轻易地学到地道的英语。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显著,全国范围内开设英语课程存在着一定困难,如师资缺乏、教师自身语言素养不高、教学资源匮乏、语言环境缺乏等。事实上,儿童英语教学在许多方面的要求比成人更高,因为少儿是一张白纸,全凭教师涂抹。在条件不具备的前提下,开设英语课是徒劳无益的,对少儿来说甚至会贻误终生。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当下基础英语教育的教材编写、教学及测评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教材”或“教科书”的问题。当下流行的大多数主流小学英语教材内容过于简化,只有一些相互之间无必然联系的孤零零的句子、短对话,这其实是大多数教材编纂者按照成人对少儿语言能力的理解而主观臆断的做法,一方面低估了少儿的超强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也不符合语言习得的常识性规律。语言的习得不是信息越少、越孤立越易习得,而是恰恰相反,信息越多越容易建立起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而越易习得(当然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此外,英语国家一些语言学家的做法亦印证了这一点,如英国语言先驱JacquesRoston先生创办了灵格风英语(Linguaphone),灵格风英语的教育理念就是不论年龄大小,所有的学习者一视同仁,学习的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真实的(authentic)语言素材,不对其简化加工。录格风英语效果卓著,享誉世界。此外,“教科书”(textbook)这个词本身就告诉人们其中的素材应该是以“语篇”或“篇”(text)为主,因为无论是汉语的“篇”还是英语的“text”,它们都要求所选的素材是前后联系紧密、上下文一气呵成的具有“语篇性”(texture)的篇章。下面参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项课程目标,探讨基础英语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强调最多的是其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项,这两项的问题最为突出,由于篇幅问题,这里仅就语言知识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其他方面的问题日后详述。就语言知识而言,少儿英语教学首先遇到的便是语音问题,少儿英语学习者要想起好步,首先便是要接受正确的、严格的语音训练,这对少儿日后的语言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语音训练必须是正确的,否则只能是一遍遍地重复错误,从而贻误终生。此外,如果教学不当,学生会以错误的理解代替本有的直观感受,会渐渐失去模仿的本能,于是听录音就不起作用了。再者,母语虽有一定的参照意义,但负面影响更为严重,对此应高度警惕①。少儿语音教学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音标是否要教的问题。少儿在接触了一段英语之后音标是应该教的,不仅仅要知道每个音标,更重要的是能正确地发音。社会上一部分功利主义者出于商业化的目的倡导英语国家少儿语言学习中的自然拼读法(即所谓的见词能读,过目不忘),而不学习国际音标,这其实是一种误导。自然拼读法的前提是要有大量的语言环境,但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这个前提是不具备的。此外,英语学习者到了一定阶段自然就能够见词能读,词的读音是没有必要刻意去教的,事实上,即使掌握了自然拼读法,若没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仍然是不奏效的。少儿英语语法教学中的问题是语法是否要教和怎么教的问题。语法规则是对大量语言现象的规定,语法问题其实是一个逻辑问题,比如其中的时态问题其实就是时间概念的问题。对少儿来说,如果不影响理解,便没有必要讲解其中的语法现象。即便到了一定年龄段出于应试等目的需要专门学习语法,这时也要讲究方法,即在透彻分析语法现象的基础上把握其内在联系、培养语法意识,而非一味地死记硬背语法规则而不会运用。少儿英语词汇教学首先要注意的是词汇的三要素的顺序应该是音、义、形而非音、形、义,这更加符合少儿的认知习惯。在讲授时,不宜过早提出拼写的要求,不宜过于追求拼写的准确性。单词教学可以采取如下的步骤:先听单词、读单词,然后根据图片或实物说认读单词、把单词与图片或实物对应起来,最后才进入拼写的教学。此外,少儿英语词汇教学还应注意提供丰富的语境,加强学习者对词汇的感知、理解和记忆。
二、附带习得与刻意学习
“附带习得”(incidentalacquisition)这个术语最早见于20世纪初实验心理学的文献中。在语言习得领域,直到1985年,Nagy、Herman和Anderson等人才在儿童母语习得中提及这个概念[8]。从词源的角度来看,“附带”(incidental)中的cid源于拉丁词根cadere,意为“降落”之意,“附带”(incidental)有“做其他事情时带来的非主要的收获”之意。“附带习得”意即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无意中获取了某些其他的知识,这是一种隐性的(implic-it)学习行为。与附带习得相对的便是“刻意学习”(intentionallearning),即学习者在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时,事先已被告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是一种显性的(explicit)学习活动[9]349-381。从本质上讲,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语感培养的过程,要以附带学习为主,同时辅之以适当的刻意学习。适当的刻意学习是必要的,然而当下各个层次和阶段的外语教育由于受传统文化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刻意学习方式盛行。如在语音学习中,学习者沿用“音素———语流音变———重音———节奏———语调”的模式,过于分离地、刻意地进行语音训练,一些语音的韵律特征(如重音、节奏、语调等)学生很难有效掌握。事实上这些方面的习得需要在刻意训练的基础上辅之以大量的听音练习等附带学习形式,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语法学习中,很多学习者可以自如地应对考试中的语法单项选择等试题,但实际的语言运用(如英语写作、汉英翻译)却难以尽如人意,连基本的“主谓宾意识”都不具备,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更不用说进行有效的(effective)、地道的(idiomatic)英语表达了。词汇学习也存在不少误区。一方面,掌握一个词并不仅仅是知道其相对应的汉语意思。词的意义是语境赋予的,离开了语境而孤立地记忆词义并不奏效,即使大致知道某个词的汉语意思,使用的时候还是很难激活;另一方面,词语方面的知识是多维度的(multi-dimensional),如语义特征、发音、拼写、词性、搭配、语义韵(semanticprosody)、类链接(colligation)、语用意义、词频的直觉(intuitionsoffrequency)等,上述知识中的语义韵、语用意义、词频的直觉等很难通过刻意学习的方式来掌握,必须大量接触语言,进而去感知词语的这些丰富内涵。
三、教无定法与“后方法”
近几十年来,尽管应用语言学界关于教学法的研究不断地推陈出新,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全身反应法、词汇法、自然法、沉默法、暗示法、交际法、认知法、内容依托法、全脑法、全语言法(whole-language)、后方法(post-method)等,然而在以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各级各类外语教学机构过分强调通过阅读、学习语法、文学欣赏、改写(paraphrase)、翻译等方法学习外语,“语法—翻译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大行其道,“讲单词、讲语法、讲课文”的模式仍然是外语教学的主流模式,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的问题依然突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想当然地以为语言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教法。从上世纪70年代起,人们逐渐意识到外语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很难使用某一种或几种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受西方后现代思潮(post-modernism)的影响,外语教学逐渐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后方法时代”,“后方法”与我国传统上提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出一辙[10]。“后方法”的主倡者Kumaravadivelu(2003)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后方法的三大参数和十条宏观策略。其中,三大参数指的是“特定性”(particularity)、“实践性”(practicality)、“可能性”(possibility),十条宏观策略包括创造最大学习机会、使师生理念错位做到最小、注重语言输入的语境、综合多种语言技能、激发学生进行直觉探索(例如借助语料库)、促进教学中的协商互动、促进学习者自主、保持与社会的关联、提高文化意识、培养语感等十个方面[11]41。库氏的三大参数与十条宏观策略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具体的外语教学实践可以在这个框架的指导下有效地开展。当下外语教学中与上述框架中提到的一些参数和策略相违背的一些做法,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如精读课中的“改写”(paraphrase)就与宏观策略中的第一条(创造最大学习机会)相违背。不可否认,“改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文,但是,提倡去背诵“改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仅仅是我们通向“更好的理解”这个“目的地”(destination)过程中“一座临时的桥梁”(aprovision-albridge),一旦到达了彼岸,就应该将其抛在脑后,即对待“改写”应该持一种“过河拆桥”的理念。“新批评”理论认为任何试图借助“改写”来鉴赏诗歌的尝试都会不可避免地曲解或改变原文[12]86。又如过分强调“听说读写译”分离的做法与第四条(综合多种语言技能)相违背。科学抽象(analyticalabstrac-tion)是必要的,但是语言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因此我们需采取“整一论”(holistic)②或“全语言”观点来把握诸多技能之间的联系,从而恢复英语的实际面目,促进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四、外语教育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培养思辨能力(criticalthinkingability)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特尔斐”项目组提出的双维结构模型认为思辨能力包括认知能力与情感特质两个维度。认知维度又可分解为分析、推理与评价三项核心技能,情感维度包括好奇、自信、开朗、灵活、公正、诚实、谨慎、善解人意等[13]。大量的研究表明,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不强,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尤其显得不足,外语专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方面实现突破,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外语教育从业者要认真研读各级英语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方面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仅注重语音、语法、词汇、语篇等语言知识层面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层面的目标,更要重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和知识教育、自我反思、自觉修炼等成人化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要重视这些方面的目标,以重塑外语教育的灵魂,培养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人,否则,大学的外语教育与培训班就无两样了。其次,大力推行“通识教育/博雅教育”(liberalarts),“liberalarts”源于古希腊,是非常古老的教育传统,与儒家的“君子之道”不谋而合。教育要突出全面训练,培养博学多才的人,人文、社会、自然三方面的知识缺一不可。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有18门必修的核心课程,范围广泛,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当下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不强,直接的原因就是外语教育中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及自然科学思维的训练。再次,改革现行的教学测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借鉴西方外语教育中的“一条龙”体系,制定统一的语言能力标准,各类升学考试依据该标准确定的等级提出相应的要求,要减轻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应试压力,突出其思辨能力的培养;二是重视形成性评估(formativeassessment),逐步形成“以形成性评估为主,终结性评估(summativeassessment)为辅”的测试体系,重视“为了学习”和“作为学习”的测评,通过“形成性评估”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