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19:23
导语:在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城乡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autonomous country "three rural issu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relationship, analyses its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and value, and 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case relations and features. Through the village spatial characteristic of Xinjiang oasis city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the case,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a different pattern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与内在关系
要解决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要建立起农业、农村社会和农民群体的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观念。只有清晰地认识了“三农”问题,才能对新农村规划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1.1 “三农”问题的由来
“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结构不协调的问题。
(1)农业问题:自治国农业投资不稳,结构不尽合理。当前,中央财政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份额最小。
(2)农村问题:农村问题的突出表现是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分割,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文化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方面的较大差距,两极分化明显。
(3)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
1.2 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一贯政策
1. 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
2.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3. 持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
4. 促进人口城镇化。
5. 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6. 妥善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内涵
1.3.1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1. 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2.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3. 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
3. 新疆绿洲城镇的特征分类研究以及村镇类型
新疆绿洲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1)在宏观上具有环状、带状和点状分布的特点。
(2)总体密度小,城镇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北密南疏的分布格局。
3.1 新疆绿洲城镇的历史演化
3.1.1 新疆绿洲的特点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上的广域性;地域上的封闭性,开放程度低;
人口上的多民族性;独特的绿洲农业环境;绿洲城镇在职能上以综合型为主;
文化景观多样。
3.1.2 新疆绿洲城镇的演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中对新疆绿洲城镇划分为两种类型:
(1)县域(小流域)地域结构模式的研究
新疆的县级行政区为保持自然单元的相对完整性和多样性,往往呈长条状分布,包括了高山到平原各个地貌单元。
(2)塔里木盆地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模式
塔里木盆地是比较完整的封闭性大型盆地,现代城镇和新垦团场城镇经历了由山前河流出山口到河流末端,到戈壁带下缘,又向沙漠延伸发生空间位移过程。
3.2 新疆绿洲城镇的类型和乡村空间特征
新疆绿洲城镇的类型按照产业分为:
区域经济中心城镇、区域资源主导型城镇、区域经济潜力型城镇。
按照南北疆区域划分,城镇发展呈现出差异,南疆地区较落后,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土地承载水平低,北疆和东疆地区条件较好。
4.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新农村规划建设发展模式
新农村规划要考虑大量的自然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及其区位。
新农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异同点:
4.1 城乡统筹的要求和规划技术方法
4.1.1 城乡统筹的要求
城乡协调发展,以城带乡,加强产业联系,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4.1.2 城乡统筹的规划技术方法
4.2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新疆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
理想的村庄建设和发展模式是建立起城乡要素联系通道,加快在产业、人力、资本之间的流动。
4.2.1 都市化区域,包括乌鲁木齐都市圈、库尔勒都市区、天山北坡城镇
(1)城镇发育特点:城镇体系完善。
(2)气候和农业特点:气候和种植条件好,农业发展水平高,基础好。
(3)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村庄以迁并、置换方式为主,实行土地置换,农民变市民,居住、就业都纳入城市社区管理。
(4)重点问题:解决农村土地流转环节的关键问题。
4.2.2 北疆农牧区,伊犁州直、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博州
(1)城镇发育特点:中心城镇发展相对均衡,乡镇体系弱而分散,边疆口岸分布多。
(2)气候和农业特点:水资源相对富集,自然和生态环境好,。
(3)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改善农村道路基础设施。
(4)重点问题:退牧还草,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4.2.3 南疆绿洲区域
(1)城镇发育特点:水资源和绿洲分散,远离中心城市。
(2)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兼顾发展的模式。
(3)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重点以扶贫开发、结合建设抗震安居房的方式。
(4)重点问题:应在区家帮扶的前提下提高内生发展动力,改善农村卫生教育和医疗,提高人口素质。
4.2.4 东疆哈密、吐鲁番地区
(1)城镇发育特点:绿洲城镇特征显著,城市首位度高,中心城市和乡镇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方面落差较大,乡镇分布呈现出“碎片化”特征。
(2)农村产业发展模式:以土地整治和治理为中心,改造中低产田和生态治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结合扶贫开发,采取“整村推进”、“中心村带动”方式。
(4)重点问题:随着煤炭、风光能源开发,新的工业基地形成,着重培育信息工业基地的生活服务功能。
4.3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中常见的误区有:
(1)不尊重村庄实际情况。
(2)布局不结合地形、地貌,兵营式建筑组合,“千村一面”。
(3)用地不集约,“建新不拆旧”、“一户多宅”等土地圈占现象严重。
(4)对村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保护不够,盲目拆建破坏了原有肌理。
(5)迁村并点未结合实际,未考虑农业生产服务半径。
4.4 城乡统筹要求下的新疆新农村规划
4.4.1 自治区对新农村规划的目标
自治区提出了全面完成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并在2014年完成所有村镇规划编制任务。
4.4.2 自治区对镇村规划的基本规定
结合自治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宅基地面积和住宅建设标准,贯彻一户农牧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原则。
4.4.3 村庄规划内容
1. 村庄用地布局
按照布局方式分为集中式布局、开敞式布局和自由式布局。
2. 村庄公共设施
确定村庄基层组织活动中心、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集贸设施、养老设施等公共建筑规模、位置及空间组合形式。
3. 村庄防灾规划
村庄内主要建筑物、公共场所按规范设置消防通道、消防设施。
4. 住宅和院落设计
对住宅设计、院落布置形式,群体组合、出入口等进行规划;各类公共建筑的类型、规模、布局和空间环境设计等进行规划。
5. 乡村土地利用——产业及生产设施规划
6. 村庄环境整治
7. 村庄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道路交通应明确分级、红线宽度、断面形式、控制点坐标及标高,广场、停车场(含可能出现的公交客运站点)位置和用地范围。
8. 绿化及景观规划
村庄规划应加强区域及村庄内部的绿地、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9. 风貌保护规划
村庄规划应注重村庄特色的保护和延续,积极保护自然环境和建筑风貌,结合区域风貌特色,提出风貌保护措施。
10. 竖向规划
根据地形、地貌,结合道路规划、排水规划,确定建设用地竖向设计标高。
11. 村庄分期建设规划
规划实施时序、投资框架,编制规划项目一览表。
12. 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应根据村庄建设用地现状和农村宅基地标准合理确定。
关键词 2022年冬季奥运会 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 河北省张家口市 农民心理变迁
新农村建设对于城镇化的推动在于:将分散的乡村以小区为整合形成新的相对聚集的住宅区,在定位上更加接近城镇;将以完成迁移的广阔农村土地用于产业承接、鼓励创新创业等,形成对居民新区的产业支持,以廉价的农民劳动力为主再次实现低劳动成本的产业腾飞,以二者为主,从产业和生活来源上推动城镇化。而这些明显的城镇化优势在有心理重压的农民眼里却成了另一种担忧。
罗吉斯在《乡村社会的变迁》中写道:“对农民缺乏了解造成了许多发展规划的失败,规划者把失败的原因归为农民的不合作,他们对农民很失望……尽管从概念上我们很容易区分农民,但我们缺乏对农民整体的、科学的、可靠的理解。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研究农民。”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客观、理性地分析农民的心理状况,将有助于构建新乡村的内在动力机制。
一、在新农村建设下,农民的心理问题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
(一)以高龄人群为主的农民脱离熟悉的生存环境需要重新融入新生活环境
在冬奥会的推动下,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宣布后,撤村合并重建开始,崭新的新农居(如电梯楼小区、二层农居等)开始建设,而与此同时,农民将背井离乡开始新的生活。由于旧村、旧屋的裁撤和拆卸,导致他们被迫离开熟悉的农居环境,在留守现象明显存在的形势下,不同生活圈的高龄村民要重新打开人际关系的交往圈子,更需要生活习惯的磨合与培养。
(二)农民失去土地又得不到及时安置而产生的空虚感
新农村建设宣布后,撤村合并重建,各村的农民不得不重新聚集在一地,而伴随着的是农民需要离开劳作了半辈子的土地,可又不能立刻得到合理的安置。这其中的多数农民本无一技之长可以使其脱离田地生活,导致他们在新的生存环境中无法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产生强烈的空虚感,失去生活目标的同时,失去长久的生活来源,进而产生消极和悲观的情绪,这将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由于此间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搬迁过程中不知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所以农民的精神健康问题堪忧。
(三)政府为部分农民提供了工作机会,但农民由于自身知识、技术的缺陷无法适应
农民在面临可能失去土地的情况后,在客观上需要从农业转向其他行业,而这也是农村城市化举措的部分初衷。但一次性获取补偿金的失地农民,由于自身知识、技术的缺陷无法适应,在就业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将陷入失地、失业、失去生活资源的困境。即便当地政府部门可以优先安置部分生活困难的农民工作(如新建小区的保洁员、安保人员等),但由于之前的生活劳作习惯和明显的年龄问题,他们的知识技能并不能胜任这些工作。由于其知识技能并不能胜任工作和服务人员的需求度低,这将造成他们刚刚上岗就必须下岗的问题,这些农民更将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产生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
(四)当地村政府在农民房屋置换问题上并不能够令村民满意
大多数农民的居住房屋面积、合并使用的祖辈遗留下的房屋面积与其批复的宅基地面积并不完全相符。由于与村委会合作的开发商利益顾及以及其中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在房屋置换时往往不是按1U1比例置换,这就造成许多农民家庭既失去了自己居住的房屋,又没有余力购买开发商提供的房屋,从而将农民推入了尴尬的境地,甚至在重压之下,宁愿被断水、断电,也要选择做钉子户,以此来获取和村委会谈判的资格,从而获取房屋的平米置换权。这样的行为又将加重村民之间的心理落差,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二、针对农民心理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村委会、乡镇政府应当提高信息的公开透明度
针对当地村委会并不能够令村民满意的农民房屋置换问题,村委会、乡镇政府应当提高信息的公开透明度,检察机关应当加强监督的管理力度。在房屋置换问题上可以多方查证、公开征求和讨论村民意见形成村民可以接受的置换比例,从而再与开发商等机构商讨和谈判,最终形成双方均能够接受的合理比例标准。对于有争议的村民住户,可以全村进行民主表决,通过后全村对于该住户进行合理的帮扶。在签订置换协议之前,统一对村民进行置换比例的答疑、协议条款答疑等。针对农民这一最关心的问题,增强村民的参与感,使得新农村建设顺利、健康地进行。
(二)加强农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新农居文化交流活动
针对以高龄人群为主的农民离开熟悉的生存环境需要重新融入生活环境的问题和农民失去土地又得不到及时安置而产生的空虚感的问题,要加强农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给农民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社支持。政府可以组织心理学工作者定期到农村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聆听农民心声,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其次,还应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组织乡民大联欢等有利于新农居成员交流协作的活动,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
(三)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
针对政府为部分农民提供了工作机会,但农民由于自身知识、技术的缺陷无法适应的问题,一方面,要完善以义务教育为主的农村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同时,做好产业承接,特色产业项目扩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其次,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在农民创业过程中给予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帮助其实现更好的创业与就业。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农村城市化是每个社会发展都将经历的阶段。冬奥会或其他各项盛事都会给其带来机遇和挑战,对一个城市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播种正面力量是不可忽视的。而在这一进程中,希望以民为本的政策能够将农民放在驾驶员的位置上,让他们看到政策为他们描绘的未来图景,而不是将他们碾压在由某些原因造成的车轮下。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065-02
1 问题的提出
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来尤其注重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深入开展,全省经济正力图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但安徽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城镇化还处于较低水平,新农村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国家性战略,这为安徽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启发了以产业转移为角度的发展思路。文章以承接产业转移为背景,从城乡一体化的展望目标出发,探讨如何加快安徽省新农村建设,通过产业发展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引导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在更高水平上展开,从而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2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逐步增强,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巩固,服务业稳步发展,城乡发展协调性增强,中心城市进一步壮大,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发展势头强劲,整体城镇化水平有效提升。但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发展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
2.1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首先,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业基础地位持续增强。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905.49万公顷,比“十五”末增加了29.96万公顷;粮食产量连创新高,达到308.5万吨,相比2005年提高了18.24%;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稳步提升。从农业经营条件看,“十一五”末,安徽省农业机械植保作业面积和机械收获面积相比“十五”末分别提高了2667%和和58.26%,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2010年,安徽省农村用电量突破百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加了6725%,农村电气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同期,旱涝保收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分别增加了9.12万公顷和18.94万公顷,农业水利建设取得可喜进步。
其次,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201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285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农村居民平均消费支出提高了82.74%;耐用消费品支出全面提升;农村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45.5%减小到2010年的4.7%;人均居住面积由2005年的27.02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32.05平方米,其中,钢筋混凝土房屋面积由12.37平方米提高到18.77平方米;农村社保支出和社保覆盖面显著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第三,科技文化事业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有效增强。在物质丰裕化基础上,安徽省精神文化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积极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并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等,农民业余文化生活逐渐趋向丰富。从村容村貌看,安徽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农村脏乱差的状况得到有效治理,极大提升了农村人文环境和居住环境。
2.2 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农业发展不均衡。安徽省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二、三产业严重落后,产出效率的不均衡制约着经济结构的深层次调整。“十一”五期间,主要产值没有实质变化,传统种植业比例上升,而经济作物基本保持稳定甚至有所下降。另外,农业劳动力结构不均衡阻碍着产业链的活跃,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而留在农村业态中从事非农活动的比例较低,制约着农业经营的有效延伸。
第二,村镇合理规划不足,基础条件落后,缺乏长效发展机制。安徽省多数村镇缺乏系统的建设规划,农村建设和管理混乱,生态环境恶化,最终阻碍农业生产有序进行;新农村建设主体力量薄弱,农民整体素质偏低,而农村先进群体外流,新农村建设缺乏中坚力量;新农村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大量资金流出农村体系,导致安徽省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在试点中陷于拖沓,未能全面铺开,新农村建设缺乏长效机制,进城农民工的有效融入、土地所有权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均欠缺根本的制度保障。
第三,农村收入水平相对落后,并且城乡差距严重,导致农村消费不畅,消费结构不合理,进一步制约着农村产业链的活跃。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城乡差距也进一步拉大。农村在特定的生活水平下,消费结构也不尽合理,生活消费支出占比较高,生产和经营性费用比重较低,耐用品消费品仍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
2.3 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以来,安徽省通过系统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培育和壮大城市圈为核心,加快小城镇建设,城镇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截止2010年底,安徽省共有城镇985个,其中地级城市17个、县城56个、建制镇912个。以人口比重衡量的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35.5%提高到2010年的437%,年均增速1.64%。在城镇化发展整体收敛的倾向下,安徽省城镇化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由7.49个百分点缩小到3.9个百分点。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制度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安徽省城镇化在全国中处于较低水平,城市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产业发展基础处于劣势。2010年,安徽省三次产业比例为14.0∶52.1∶33.9,同期全国水平为1.1∶46.8∶43.1;三次产业贡献率为4.2∶7.2∶25.6,相应的全国平均水平为3.9∶57.6∶38.5。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工业主导地位突出,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服务效率较低,对城市产业化发展和产业集聚形成一定压制。其次,城镇化滞后工业化。2010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为437%,工业化率为41.6%,两者比例为1.05∶1,而合理的比例应该是1.4∶1~2.5∶1。城镇化要滞后于工业化,不利于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型。第三,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不强,城镇发展不均衡。安徽省地级城市数量较多,但多数城市规模不大,整体功能不强,难以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受综合因素影响,城镇发展区域不均衡突出,直接影响整体经济活跃度,制约着安徽省整体城镇化进程。
3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安排
3.1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产品供给和农业生产环境
积极调整大农业结构,促进农、林、牧、渔结构协调并序,提升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市场价值。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为安徽省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时机和新的要求,农业发展同样面临巨大的调整空间。安徽省要紧抓产业导向,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拓宽养殖业和绿色食品产业链条;通过现代化的种养模式,提升农产品质量,并引进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和服务一条龙;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在农业层面拓展产业转移的空间。另外,要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形成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
3.2 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意味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革新,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发展思路,各地区要以产业转移为契机,找准方向,以农产品加工需求为导向,加快农副产品规模化经营,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在农业产业基础和过程中,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从实质上改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向城镇化内涵迈进。总之,实现合理的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必然趋势,要通过制度推进和经济投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引导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活跃商业经济,拓宽城乡产业链;通过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空间,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相互渗透,进而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3.3 合理规划城镇发展,提升城市群质量,完善城镇体系
站在产业产业转移的战略高度上,合理布局城镇结构,科学规划城镇发展,全面提升城镇体系建设。以“聚集-扩散理论”和“中心城市发展理论”为依据,促进产业、人口、企业等在城市的有效集聚,合理发挥中心城市的吸纳和扩散效应。要以皖江城市带为轴心,大力发展城镇群,重点发展合肥经济群、沿江城市带、皖北城市群,加快融入泛长三角进程,形成城镇现代产业体系与承接产业转移协调并进的良好局面。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力度,进而推动小城镇建设。总之,要完善全方位的城镇体系,促进城镇发展的协调,有效发挥城镇带动作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3.4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工业支撑,壮大第三产业
注重产业发展在经济进步和城乡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发展并带动新农村建设。安徽省要根据区域特色,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推进“马芜巢”和“铜安池”两个产业转移集中区,促进安徽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互动,进而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安徽省城镇化已经迈上快速发展步伐,这就要求提升工业的支撑地位,逐步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在工业化稳步推进的过程中通过产业转型提升城镇发展,有效缓解城镇化滞后的现象。另外,要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地位,优化服务业发展,弥补和延伸城乡产业链,并通过扩大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而加快农村城镇化,从根本上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城镇良性互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学云,史贤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路径研究――基于新农村建设平台[J].经济学家,2011,(3):59-66.
[2]黄萍,未良莉.加速安徽省城市化建设进程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1):52-54.
一.参观的简要过程:我镇30多名指导员分乘两辆中巴车,于26日上午8点从镇出发,首先到了镇村组,县新农办的吴主任等东道主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们了,吴主任为我们介绍了组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接着又到了镇厚丰村新农村建设点参观正在建设中的新农村示范点,吴主任和村支部书记为我们讲解了这一示范点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接着又到村庄新农村建设点,吴主任作了介绍和讲解。顺着公路,接着我们到了县集团搬迁移民安置的新农村建设点,参观完这一示范点接着到了县城,集体逛了步行街,参观了县文庙,然后到了县招待所,吃过早饭稍作休息后,下午接着到镇董扁村、安石村进行参观学习,吴主任均为我们作了全面的介绍和讲解。
二.县介绍的成果及经验:
1、组建设点,通过组织村民理事会,采取村民互助建房的形式,完成18户农户的民居房新建,部分农户民居房的防险加固,并对墙体进行了美观粉刷,因此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下拨100多万元资金为该组在河上建造了一座大桥,解决了村民出行困难的老大难问题。
2、厚丰村建设点,通过山区村民用宅基地置换的方式,通过统一的规划,整合资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村民投资建设为主,形成村民居住的相对集中,结合农村集贸市场的建设,让有条件的农户按指定户型建设民居房。
3、庄建设点,经过政府组织完成平整地基后,划给符合条件的农户进行建设民居房,政府按新农村民居房建设补助进行补助,并协调农业银行给予每户5万元以内的贷款,道路等基础设施也将由农户投工投劳进行建设。通过庄点的建设,将把附近几个自然村连为一体,并对周边新农村建设起示范作用。
4、集团搬迁移民安置示范点,由于集团的搬迁,对部分农户的土地和房屋进行了拆迁,政府按规定补偿了征地补偿资金,再由政府统一规划,以新农村民居房建设的政策作补助进行建设,得到集团每户30吨水泥的补助,政府统一提供厨房用瓦和院子的围栏,建成了一个以体验茶文化为目标现代新农村。
5、董扁村建设点,该村地处城郊,由于原居住地滑坡导致必需进行建设,村民通过置换的方式获得宅基地,政府帮助规划建设一条进村弹石路,农户按要求的户型建设,享受相应新农村民居房建设补助政策。经过建设,建成了一个干净整洁漂亮的村子,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并安排资金给予建设了一个村民文化活动室。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靠进城务工经商和在村内一个核桃加工厂打工取得的收入。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视阚
作者简介 阎占定,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向夏莹。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9)11-0018-04
2005年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且成果颇丰。贺聪志和李玉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0期)中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对中央政策的解读阶段,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新农村建设背景、意义、内涵等方面;二是对新农村建设路径和实践的探索阶段。比如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障碍、国外经验的借鉴、途径探索等等。这些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政府为农村和农民做了许多的具体有益的事情,比如修公路、架电线、盖房子等等。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如何保证新农村建设常建常新和可持续发展,这又成为一个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从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来综合考量,笔者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需要来看,都应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阶段,学界的研究应该更多地重视这个研究课题。因此,笔者拟就目前学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抛砖引玉,以便引起更多的人来研究和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学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
如上所述,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十分火热,研究内容和成果十分丰富,从学界、政府部门到媒体都十分关注。相比之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则显得冷清,研究成果也不多。已有的研究,或从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因素来研究,或从就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来研究,很少有人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和体系来研究。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搜索1997,2008年之间直接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文章不到10篇,而且文章篇幅很短,论述也不深刻。其研究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解读和体系指标的初探。中国人民大学李院平撰写的“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及其促进对策”一文,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和经济系统、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社会系统和科学技术系统等因子构成的一个整体的一般原理,结合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二十字”方针来解读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认为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农村循环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杨漾、殷茵撰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初探”一文,基于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围绕“二十”字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数理分析,试图将该指标体系用于实践,深入农村调研,开展农村资源和环境的监侧和评估,发现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伍永忠在“保持环境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河南社会科学》,2007(4))一文,从“村容整洁”的一个侧面来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新农村建设环境美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应首先注意保持环境美化,并探讨了保持农村环境美的实现路径。
2,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实践路径的研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严法善教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4个难题来着眼和着手:控制农村人口数量;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减少土地污染;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武俊松的“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和邓芳的“教育――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世界农业》。2006(7))的文章都认为,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中国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而发展农村教育,必须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马慧景在“构建我国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当代经济管理》,2008(9))一文中则认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内外结合的支撑体系,通过外在正式制度约束建设主体行为,非正式制度激发农村建设者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积极性。认为建立严格执法体系,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加强技术投入是完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重要途径。
3,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涂淑珍、阎占定在“关于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考”(《学术论坛》,2007(7))一文中,通过对可能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实和长远发展的农业资源、农村体制、农民收入、新型农民培养等因素的分析来研究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认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业资源和农村环境是重要的载体,农村科技是动力,农村体制和机制是保证。因此。要激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从研究的角度说,就是要加强对这些方面问题的研究,从理论上为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指导。
其实,在国际学术界,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早有研究,1984年哥尔丹・道格拉斯编辑出版了《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Changing World
Order》,明确提出了“农业可持续性”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刚提出就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年在荷兰丹波召开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发表了著名的“丹波宣言”,拟定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自此以后,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新思潮,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管理界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视,但是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并不多。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揭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和作用,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化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了铺垫,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但是,从各地新农村建设实践要求来看,现在的研究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深入。主要表现在:现有研究工作多从某一领域出发,缺少各学科之间的协同配合,且大多数侧重于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重要性和措施的探讨,其中定性研究多、量化分析少,直接就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比较少,对制约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间的全面和系统性的研究欠缺,指标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化研究不仅必要而且任务十分艰巨。
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这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理论研究课题,而且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我国农业大国的国情、农村的特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发展目标以及现实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1,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要重视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农业人口多。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繁荣。一方面,农业资源相对不足,耕地面积有18.2亿亩,人均耕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同时每年土地荒漠化、城市化用地、公共用地都在不断增加,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人地矛盾、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我国广大农民比较稳定的收入仍然来自农业,轻工业发展也依靠农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农村又是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市场。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地处中部、长江中游,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的农业大省。湖北省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依据测算,全省国民收入中的38%来自农业。75%的轻工业依赖予农业提供的原料。目前湖北省全省总人口6000多万人,农村人口4294.6万人,农业生产用地面积1228万hm2,耕地面积只有334.25万hm2,人均耕地0.0566hm2,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直逼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目前湖北省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紧张,耕地减少,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全省283座大中型水库中有93座因病险限制蓄水,相当于损失20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田排灌工程老化失修,影响功能的发挥。因此,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了需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研究。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参与,农村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农民和地方政府都缺乏实践经验,虽然进行了示范试点,但仍然出现了认识上、工作方法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认识不深,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简单理解为新农村就是新道路、新房子、新村庄,因此重村容整洁,轻生产发展;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工作中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二是农业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缺乏投入,农业科技水平比较低,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低,这些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因素,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三是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农业人才缺乏,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培养任务艰巨。此外,农村经济结构单一,质量不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对农村支持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审计局胡正全、华、吴军最近对2005年度农村家园建设项目(试点)进行就地审计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新农村建设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积极响应和广大试点村农民热烈欢迎。试点村基础性设施建设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但是,在审计调查过程中也发现,部分试点村致富门道思路不清晰、主导产业不明晰;涉及农业命脉的水利设施建设、维护投入不够,“早不能灌、涝不能排”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其后的期维护、管理得不到有效保证等。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涉及面很广的研究课题,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都应该围绕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来确定。
1,研究的基本思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其基本的研究思路就是要紧紧围绕如何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题,认真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从现状、问题人手,从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和小城镇建设、进行村庄环境整治、保护农村环境、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切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式。
2,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本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强。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就必须采取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个案剖析与一般分析相结合。科学地选择调查区域与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访谈、田野调查等形式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联系相关部门,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收集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形成既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3,研究的基本内容。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心和目的在于如何保持和增强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本研究的内容应该从新农村建设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评价体系、解决措施等方面,
把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研究的基本内容有: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研究。这一研究是为了摸清和了解当前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哪些好的经验,还存在哪些问题,是哪些原因导致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等问题。这为确定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提供实践佐证和支持材料,以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必须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要深入农村调查,并且要选择不同地区、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发展资源和不同发展模式的农村进行调查,对比研究。
“特色产业是农村发展的催化剂”
胜阳村和潘楼村都是铜山县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胜阳村总人口3455人,2005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625元,与之同在一镇的潘楼村全村总人口2100人,2005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也达到6200元。在经济发展上,胜阳、潘楼两村的共同点是大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非农产业,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努力营造规模优势、特色优势,在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经营,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力争扩大财源,为新农村建设打牢物质基础。木材加工业是胜阳村的主导产业,胜阳集团作为全国“四大”木材加工企业之一,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11亿元,自营出口约9000万美元。近年来还走出国门,在非洲、俄罗斯建立了工厂,就地取材,就地加工。胜阳村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服务业、热电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形成了以一个支柱产业带动多个周边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打造了一批专业大户,吸纳了本村以及周边地区近万名农村劳动力来此就业。潘楼村630多户农户中拥有车辆的达到400多户,汽车运输业是该村的主导产业。村里拥有以隆源纸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10余家相关企业,依托强大的运输队伍,形成了完善的产、运、销体系,全村劳动力85%以上都在村民营企业就业或从事经营运输。特色性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盘活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比如,由于务农的农民少了,土地资源的流转有了便利条件,两个村抓住这个契机,在土地资源的使用上动脑筋、想办法,努力开辟农村经济新的收入渠道。潘楼村把林木、河塘等资源使用权由村集体统一调配,以定期租赁的方式给种养殖能人经营,到期回收,滚动经营,以此来充实村集体的财力;胜阳村则根据村里务工农民日益增多,部分土地闲置的现实情况,在原土地承包户一致同意的基础上,把这些土地集中承包给种粮大户,有收成以后,上交部分粮食给村集体,由村集体统一分配给村里因务工而让出土地、放弃种粮的农户,既促进了农业的规模、高效经营,又解决了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非农产业是农村发展的催化剂,没有特色性非农产业的支撑和盘活作用,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老百姓口袋还是瘪的,搞其他建设都是一句空话。”胜阳村党委书记夏友忠如此深有感触地说。
“有蓝图就有目标有干劲”
当问到新农村建设如何起步的时候,两个村的党委书记均表示,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是近两年才明确的,但是建设“新农村”的实践在铜山实际上早就开始了,这非常明显地体现在县和村两级分别制定的农村发展规划中。早在90年代中期,铜山县已经在总体上就农村新型村庄建设的标准和步骤制定了明确的规划,并在“通达网化”工程、发展“新型农民住宅”、农村沼气“一池三改”工程等方面开始具体实施。村一级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并逐步落实。尽早制定规划,先期加以落实,使农村发展有章可循,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夯实了群众基础。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发出以后,铜山又根据中央和省的有关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打造苏北新农村建设先导区的总目标,并明确了“统筹规划,典型示范,梯次推进”的工作原则,制定了新农村建设五年实施规划和2006、2007年度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细化和分解了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步骤和目标任务,规定2006年重点抓好21个示范村建设,2007年扩大到100个示范村。除了县一级的总体规划,铜山也非常重视加强对村一级规划的分类指导,力求充分体现各村的特色。如潘楼村围绕改善农村生活环境,重点做好“水美”、“家美”文章,实施道路硬化、河塘整治、桥涵改造、公厕改造、村庄绿化五大工程,努力打造“苏北人居环境第一村”。胜阳村则致力于进一步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做好“富足”文章,努力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争当苏北综合实力第一村。胜阳村党委书记夏友忠指着村口树立的巨大的规划牌说:“蓝图在这里,看到它老百姓就有目标、有干劲,对未来充满信心。”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建设新农村,资金投入是保障。从走访的情况看,胜阳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累计已经投入1亿元,其中村集体投入超过3000万元,潘楼村村集体最近三年在新农村建设上也已经投入了600多万元。这样庞大的资金投入单纯依靠政府、企业、农民任何一方都是很沉重的负担。从另一个角度讲,建设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情,不是哪一级政府、哪一个部门的事情,只有坚持多元化投入的原则,才能使社会各群体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为此,铜山县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用足一切可利用的政策,整合一切可整合的资源,努力拓宽筹资渠道,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同时,考虑到铜山经济正处于起飞阶段的县情,为了不损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铜山各级政府承担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投入职责,从县、乡镇到村都尽最大努力安排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力度,努力发挥专项资金的最大效益。鼓励和支持企业捐资办社会事业,在村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下,很多村办企业主动拿出资金,投入家乡新农村建设。如胜阳村党委书记夏友忠,不仅从自办企业中拿出200余万元,还积极动员驻村企业捐款近百万元投入新农村建设;潘楼村党委书记张衍刚则干脆把村集体运转的一些必要开支都放到了自办企业的账上,平时村里一些小规模的建设投资也都由自己的企业或发动村里其他企业共同解决了,大大节省了村集体的开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张衍刚如是说。
“
人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塑造人”
雨中的胜阳村和潘楼村展现出别样的风情,一排排整齐的别墅式住宅,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面,道路两边满栽绿色植物的花坛和造型前卫的路灯,偶尔有一群鸡鸭扑腾着翅膀穿越过街道,这画面既充满了现代感,又不失农村特有的淳朴和野趣。这样的村容村貌是两个村用了多年的时间,倾注了很多心血,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才换来的。当问到在农村环境建设上投入这样大的人力、物力是否值得时,两个村的党委书记都毫不犹豫地表示:值得。潘楼村的党委书记张衍刚反复强调“人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塑造人”,当初下定决心从改变村容村貌入手建设新农村,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首先,把原来分散在田间地头的农民住宅集中到一起,由统一规划的农民别墅替代原来风格、式样各异的农民自建房屋,节约了大量土地,方便了农村的集中管理,降低了农村犯罪率,同时也培养了农民的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其次,集中进行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等工程,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卫生环境,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农民摆脱原来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生活习惯,逐渐接受现代社会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再次,通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大力构建绿色通道网络,加快镇村绿化步伐,打造园林式农民居住区,引导农民和本地企业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珍视现有的环境资源,不为了眼前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贻害子孙后代。实践证明,胜阳村和潘楼村当初的决策是正确的,新的农村环境培育了新型的农民群体,观念逐渐更新的农民群体又反过来通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等平台进一步充实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形成了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态势。
胜阳村和潘楼村的新农村建设成就和做法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铜山和整个苏北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村,他们的实践实际上回答了新农村建设的两个最基本的命题,即新农村“新”在哪里,怎样建设新农村。这对苏北乃至全国中等发展水平县份新农村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成功经验;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016-0
吉林省的农村类型大致分为山区农村、牧区农村、林区农村和城郊农村等类型,它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类型差异很大,文章选取城郊新农村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这一类型农村的典型――合发村来进行分析。
一、合发村新农村建设成功经验
1.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合发村的一大特色。而农业机械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参加农机合作社实现的。农机合作社为具有独立法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股份制经济实体,按照股份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运作。如今合作社的农机总动力已达525.5千瓦,机械量详见表1。合作社注重加大科技推广工作力度,使合作社和农民双双获益,共实现收入70万元,其中农田作业收入52万元,农田改造、工程开发及城镇建设收入18万元,实现利润42万元,其中个人得红利32万元,合作社得10万元 [1]。农业机械化的实行更进一步促进了土地流转的顺利完成,从而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自主产业多。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产业 [1]:(1)养牛业。目前,养牛户就有800户,养牛在100头以上的近200户,全村年出栏黄牛在20万头以上。仅黄牛一项收入上百万元的农户有20多家。据村主任介绍,全村共有黄牛30万头,养牛散户上千户,每户平均30头牛左右。其中,养牛大户每户大概养牛200头,而这样的养牛大户大概有145家之多,具体的数据见表2。(2)酿酒业。合发村现有酒厂24家,年转化玉米5.4万吨,几乎每天都有白酒运往各地。酿酒收入20万元以上的农户有19家。(3)沙石采捞业。合发村沙石采捞业现已初具规模,伴随着沙石采捞的还有运输,现在全村有沙石采捞户18家,采沙船20多条,年采沙石30多万m3。(4)大豆加工业。全村有83户豆制品加工厂,年加工大豆1.5万吨。
3.善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引进韩国生态养猪法为例,我们参观的种猪繁育场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推进的。现在合发村共有养猪合作社12个,每年的纯利润几十万。
据了解,生态养猪法在中国的东北,尤其是在延吉一带特别适用,它无臭、不污染环境,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四季都可以养猪。发酵床养猪的垫料三至五年内不用更换,圈舍不用清扫,并且是多批猪循环养殖、重复使用。猪舍构造是否合理是发酵床养猪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充分考虑水道、粪道等问题。发酵床垫料需要锯末、米糠、谷壳、秸秆、酒糟等,在此基础上加入微生物发酵菌种,按照科学配比的方法才可成功。东北地区锯末非常丰富,价格较便宜,成本也较低,运输很方便,又可以常年供应。总之,发酵床养猪模式确实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以及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发展潜力和社会效力。
二、合发村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合发村虽然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走在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的前列,但是,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合发村产业的规模化问题。合发村产业很多,几乎家家都有自己的小作坊,这样就造成了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的问题。合发村的产业化程度不够高,产业整体上处于布局分散、数量多、规模小、质量与效率低下、核心技术薄弱的阶段。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规模扩大可以使得成本降低,因而使企业产生一种追求规模扩大的持续动力,从而吸引流动资金、生产设备、劳动力等资源 [3]。为了解决农民的市场风险,应由龙头企业带动,通过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使规模化上水平。
2.古老工艺、民间技术的可持续性问题。以酿酒业为例,传统的酿酒技术虽然还可以,但是如果加入现代元素、现代管理技术和规模经营,就可以自己树立一个品牌而不至于只是一个产原浆酒的小作坊性质。如果一直是小作坊性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小作坊会被一个个收购,或者竞争不过那些大企业。虽然现在他们是为一些酒厂生产酒,然后再让一些企业贴牌,但是如果不改进管理,或者这些传统工艺技术一旦被那些大企业所掌握,必然导致这些小作坊被挤垮,这是由历史经验所证明了的。另外,中国古代酒业流行一句名言:“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如果单纯坚持这种观念,将在不久的将来被社会所淘汰。合发村的酒好喝,也很有名,但是,真正的名气是实力与宣传共同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必须改变过去不宣传的做法。
三、启示
作为城郊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合发村的经验对于全国地处城郊的其他村落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城郊新农村应该走出一条充分发挥适合自己道路的模式。
1.城郊的农村应利用自己地处城郊的有利位置,发展特色产业。和远离城市的农村相比,城郊农村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城郊农村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和城市的辐射作用,结合自己特色,把它们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联系起来,有利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远离大城市的农村也应利用小城镇的发展,努力发展壮大自己。
2.作为城郊农村的领导,应有大局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发挥导向作用。虽然农民都有发财致富的念头,但是如果有人给点拨一下的话,效果是不一样的,对整个村庄的产业结构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以合发村为例,早在2004年,当年的党委书记就提出了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完善辖区硬件建设,大力协助开发区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给投资兴业者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投资环境,把外来投资商落户和土地提供工作作为该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还提出了发展养殖业、酿酒业、采砂业等支柱产业的规划。如果没有村领导的导向作用,仅靠农民自己摸索,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村域经济的发展布局,而大多数农民可能仅有一个发财致富的梦,行动起来则无从着手,因此,村领导的导向作用很重要。
3.应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性。新农村建设能够取得成就,关键靠农民自己有致富的积极性,这比只是单纯的国家政策更有效。发财致富的路子是存在于农民心中的,只有他们自己最懂得怎样才能使自己更好地富裕起来。农民在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后,加上村领导的规划、点拨,干劲儿更足。
参考文献:
[1]朱洪波.依托农机合作社,促进全村经济发展――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合发村农机合作社[J].当代农机,2009,(2).
[2]陈付启,王静.搞活一片经济,致富一方百姓――访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合发村党总支书记王斌[J].农村天地,2005,(6).
关键词:新农村;住宅;建设;农村
前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新农村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而新房舍,即农村的住宅,是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经济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使农村住宅在规划布局、设计、建造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为何要建设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要坚持五个机制:一是投入机制,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对农村投入增长的机制。二是工作机制,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涉农部门的事,党和政府的各部门尤其是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都要有“一盘棋”的观念,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项目、增加资金投入时都要向农村倾斜。三是引导农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建立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激励机制。四是加快建立吸引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五是逐步建立改变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新体制。
二、新农村建设遇到的问题
2.1 新农村规划受人为影响较大
新农村的规划是把几个小的自然村整合为一个比较大的中心村,从而达到土地,公共设施的最大利用化和节约化。新农村的规划应该突出他的自然性,合理性以及和农民的生活习惯相适应性。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一些手中握有权利的人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自己对于农村规划的无知和其本人思想的落后,使得新农村的规划不能按照其合理的方式发展,村庄的街道横平竖直,显得尤其呆板,出现很多一模一样的村庄,乡村的布局几乎相似,让人身处其中的时候没有一点新鲜感和成就感。我们的规划师在这样的条件下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水平,从而使自己的设计的合理的,科学的规划作品一改再改,最后是一部好的规划作品成为了权利的牺牲品。
2.2 住宅设计单一,没有从农村实际出发
在设计方面,设计师提供多种的户型选择,由于户型的选择的时候,选择人(一般不是农民本身)带有一种攀比心理,为了突出业绩和节省自己的时间精力。所以在户型的选择中没有考虑到村民的实际情况和生活习惯,选择了一些看起来华丽但是用起来却不实用的户型。比如现在的户型中在节省土地资源的原则下一般把院子设计的都比较小,然而在我们目前还不是机械化农业的前提下,大部分农民还需要一定的场地去晾粮食等,老的农村户型一般都是把房顶建成平的以方便晒粮食,新农村在户型屋顶的选择上根据笔者调查大部分屋顶为斜坡式,使得农民在一定程度上的不方便;还有就是牲畜家禽的养殖问题,一般农户都有自己家养的牲畜,这样可以增加一部分家庭收入,然而新的农村社区设计为了达到卫生方面的要求,一般不设计牲畜家禽的养殖的场所。在调查中,农民也明确表示不想集中化养殖。笔者认为在我国农业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下,集中化养殖有些过于理想化。其实可以尝试沼气池的使用,这样可以解决牲畜家禽粪便的清理和卫生等问题,也可以使得农户家的一些能源自给自足。
三、解决新农村住宅设计合理性的办法。
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基于环境条件、经济基础的不同,在进行具体规划前必须进行详细调查,针对不同农村、不同文化,尊重当地传统习俗,尊重当地群众的意见,切实从群众的利益考虑,为新农村住宅建设打好基础。
科学合理规划根据当地实情,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切实做到规划科学合理,使农民住宅美观实用,美化生活环境,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村以后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继承传统、摒弃低俗目前,我国已有一些村庄步入生态建设的行列,塑造出了特有的田园风光,为开发田园生态旅游业奠定了基础。新农村住宅要体现当代农村精神风貌,在继承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保留特色,摒弃陋俗、低俗文化。
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加强监管力度,避免出现浪费国土资源等现象。合理运用太阳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农宅设计上要从节能出发,如建筑的朝向、开窗、材料等方面,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环保、节能、美观。
文化休闲场所的开发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传统模式下的农村,村民休闲娱乐没有固定的场所,导致形式单一、内容简单,农村文化发展脱离综合发展。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应建立大众性文化休闲娱乐场所,以群众需求为前提,创造宜居新环境。
在新农村住宅设计上,应当以人为本,从广大农民的利益出发,建设适应时展的集约、生态、可持续的新农村住宅。引导农民从粗犷浪费型模式向集约型模式转变,充分发挥建筑业对农村生活方式、文化风貌、传统观念转变的巨大推动作用。
四、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总之,新农村建设要深刻地认识新农村建设(包括小城镇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在学习典型经验和示范中营造各具特色的和谐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农民应该是新农村建设者和受益者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中有两对概念需要加以区分:新农村建设的启动主体、建设主体;价值创造主体和利益分配主导者。
新农村建设的启动主体是指提出并发动各种形式新农村建设的集团和个人;新农村的建设主体是指建设新农村的主要依靠力量。在时,就说要让农民自己去解放自己,没有救世主。虽然自上世纪以来的历次新农村建设都不是由农民提出并发动的,但是实践证明,只有那些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新农村建设运动才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而没有以农民为建设主体的农村建设运动则很快归于沉寂,新农村建设的启动主体不能取代建设主体的作用。
农民是农村的劳动者,是价值创造主体。但是价值创造主体未必就能成为利益分配主导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新价值的创造者,也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为此党和政府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农民自身而言,需要明确自我的劳动者主体地位,进而由劳动者的联合建立劳动者主导而不是由其他力量主导的利益分配体制,否则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必然不翼而飞,国家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难以实现,农业劳动者素质技能也难以提高。
政府引导作用与农民主体地位的关系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央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方向和宏观规划;对新时期关系农村重大利益的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和使用权作出明确规定,防止进一步对农民权益的侵害,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地方政府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对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项目给予优惠;对取消农业税以后村级组织的运行成本来源作出明确规定。基层组织要了解农民的需求,在农业劳动力技术培训、村民自治、劳务输出、土地流转、支农资金的使用等方面完善机制。
而农民的主体地位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农民要成为价值创造主体、利益分配主体的统一。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家,对“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劳动主体”都深信不疑。但是目前多种力量都想成为新农村建设利益分配的主导者。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属于劳动集团。劳动集团要想成为利益分配的主体,就要形成联合的力量,以劳动的联合制约部分官员对权力的滥用、对抗资本的过渡逐利,形成有利于劳动者的分配格局,这不是农民在接受城里人“多予、少取、放活”的施舍,而是得到那本该属于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权利。不认识到这一点,农民不能成为价值创造主体、利益分配主体的统一,即使政府和农民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可能使农村的面貌发生大的改变,农民依然贫困,城乡两极分化依然会加剧。
第二,农民要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自主是民主的前提,民主是自主的提升。农民不能做得自己的主,不能保护他们的劳动成果,也就不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利益分配主体,成为社会主体。农民只有意识到行使民利,以民主的联合制约“政绩第一”的异化官员和“利益第一”的资本集团,才能享受自己所创造价值的利益,才能实现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农民群众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设计、论证、投资、建设、竣工的全过程发挥决策、监督的作用,就能亲身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给他们所带来的好处,杜绝“形象工程”。
第三,农民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农村是农民的生产场所和生活空间。只有农民选择科学的种养方式促进了生产发展和收益增加,才能使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控制。否则不论如何禁牧,也只能重复“白天禁牧,晚上放牧”的游戏,增加管理成本却收效甚微。
第四,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在我国农民众多、农村广大的现实情况下,单靠国家财政拨款、工业反哺农业是“杯水车薪”。依靠政府作为农村发展的主体,会由于部分官员的“政绩第一、短期化行为及趋利性”难以长远。而农民的素质技能与其现实社会地位之间的矛盾是促使他们不断探索与发展的动力,也是农村发展的力量之源。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有的地方政府对如何引导建设主体发挥作用的机制探索不足。首先,要转换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由过去“主民”的模式变为民选的、民本的、民主的模式,使政府真正成为劳动者根本利益与意识的代表。其次,要加强培训和利益引导,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为突破口,培养新农民。根据调查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中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22%,农村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周占华,大力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经济日报,2005/12/05)。因此免费增加实用农业技术的培训、指导,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将为农村生产方式的改变奠定基础。各种农民培训土程的实施已经说明党和国家对农民素质提高的重视,但是一定要杜绝某些官员借“假培训”,因此以民主保障农民对行政官员的监督就成为把中央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的关键了。形成“转换执政理念――培训和利益引导――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农民自觉建设――监督政府行为”的良性循环,才是政府对“建设主体”发挥引导作用的有效机制。
如何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⒈农业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不是既应付不了自然灾害也应付不了市场风险的小农经济,也不是让农民失去个人所有权的集体经济,而是发挥联合的劳动者积极性的合作经济,例如农民可以建立生产合作社共同修建生产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可以建立销售合作社以规模化、标准化销售产品,降低运输成本、交易成本,提高议价能力,通过合作社内部的知识外溢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对集体资产收入多的村,可以尝试集体资产的股份化改造,明确了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更能激发农民的投资积极性。
⒉在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基础上争取公民民利,积极参加村民自治
我国目前有些村委会在选举的时候,候选人提名、投票方式、参选率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村民代表会议更像是村两委班子的组织;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实行村财乡管的村,在乡政府很难查到账目(李剑、张晓辉,村级治理现状调查,《中国改革》,2006第1期)。我国农村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还处于初级阶段,农民只有在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基础上,认识到自己是劳动者、社会主体,才会自觉参加民主选举,以民主的联合保障发展权的平等,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养老保障、选举比例等方面争得国民待遇。
⒊利用高产、优质、高效的种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立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协会+农户等以合同为纽带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农民按企业的技术要求精耕细作,生产无公害、符合规格的产品,避免粗放经营、广种薄收,又可以从企业那学习到实用技术,还能降低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使收入稳定增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家、企业、农民的协作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