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19:23
导语:在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适逢经济新常态、政治新生态的新阶段,时下中国现代医学根植于现有医学发展格局,何以催生出新的医学模式,何以补益和延伸传统医学流程,这就要求重视研究发展中国现代康复医学。现代高等医学教育是一个时代性课题,价值旨归正是现代康复科学的兴起与展现。
随着现代康复不断发展,学科专业构建日臻完善,康复领域相关学科领域的核心理论与方法也得以系统化和专业化。现代康复科学是以ICF系统构建的功能和残疾理论为架构,形成的多学科综合性体系。根据ICF的功能模式,现代康复规划从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和个人因素几个方面进行。
由图1可见,随着康复事业的发展,康复相关的学科已经从原有的学科中分离出来,形成特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运用ICF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一个从细胞到社会的学科架构体系—康复科学。该学科包含4个层面:①细胞分子学;②治疗干预;③活动一心理一行为;④环境和社会。
从生物医学的角度看,康复称为康复医疗;从综合康复的角度看,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领域,包括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学、辅助技术学、功能分类学、康复心理学、特殊教育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社区康复、康复咨询学、公共管理与政策、公共卫生、残疾预防等学科和专业领域。
从学校的角度看,专业是为人才培养而设置的;从产业的角度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与训练而设置的。两者应该也必须统一。就高职教育而言,专业不应是通常意义上的“学科专业”,而应是“技能专业”或“岗位专业”,归根到底应是“产业专业”。既然如此,我们的专业建设就应围绕产业需求来做文章。
普通高校专业建设公认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基础学科专业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专业建设中尤为注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这和它主要培养理论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契合的。相对而言,高职专业建设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更受产业需求的影响与控制。较之理论型、研究型人才,高职培养的人才与一定区域中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和技术等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具有极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分析专业建设比较成功的高职院校的经验后,可以认为高职专业应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 (或岗位群)能力为依据、以技能训练为参数、以专业交叉复合来综合”的设置原则。
第一,以就业为导向。就是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设置专业,将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体系主体框架的依据,并根据这种导向进行相应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
第二,以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能力为依据。就是针对一个职业岗位,或针对一组相关的职业岗位来设置专业。可以比较“营销专业”和“汽车营销专业”、“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的区别。虽然都只有两字之差,但可以认为,反映了高等职业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上的差异。
第三,以技能训练为参数。就是要针对技能训练的现有条件和近、远期可能具备的条件来设置专业。实训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最主要的手段,缺乏实训师资、基地和设备的专业建设是不可想象的。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着重于专业的质量建设、内涵建设和细节建设,消化专业数量扩张带来的“质量”滞后问题。夯实基础,才能给专业的再扩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或专业群。
第四,专业综合。专业建设还应考虑专业综合,这符合现代经济社会的特点。由于产业第一线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用多专业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解决,因此,高职在专业设置时,应根据岗位要求跨专业的特点,通过交叉与复合来设置专业。
教学计划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平台。课程实施是专业建设的最基本要素。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构成,不应也不可能像学科专业那样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而应由与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相关联的知识构成。必须强调高职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的针对性、适时性和应用性。
可以认为,提出了很多年的“够用”原则,精髓并没有被完全理解和运用。首先的想法是,按“够用”原则,将学科型教学计划进行精简,形成高职的教学计划。但是,有系统的东西经过精简,还有系统性吗?系统如何构成呢?第二种想法是,公共基础与专业基础不变,在专业课程阶段,针对不同岗位设计不同模块,组合成为各种链式教学计划方案,最后由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难点是,面对纷繁变化的产业需求,需要设计多少种方案呢?除此以外,这几年还相继出现了许多改革方案。实践证明,都有不足之处。其实,还是要回到“够需够用”原则。
高职生源的知识素质是显见的,在可预见的期间内,生源的知识相对素质不会有较大改变,因为国家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大众化。对待这种生源,有能力要教,没有能力,也只能或者说必须创造能力去教,只是如何创造一个较切实的培养目标,是很值得探讨与研究的。现阶段高职专业培养的目标就是岗位就业,就是具有一定技术与较高职业能力的岗位就业。技术,靠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得到。在生源相对素质不高时,就只能强调够需够用了。职业能力:靠大量的实训获得。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要强调从产业、岗位与职业能力需求出发。也就是说教学计划的制订,应先确定与岗位接轨的专业课程与实训要求,再考虑支撑它的专业基础课程与实训,最后再考虑公共人文课程与实验。即教学计划应从产业需求“倒推”形成。按“倒推”形成的教学计划,才能使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最终符合“够需够用”原则,符合“就业为导向”宗旨。
“倒推”要求教学计划制订者、实施者必须与产业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必须对本专业产业第一线的技术与技能有相当的了解与掌握。这实际上就是双师型教师。产教结合,不能仅仅停顿在将产业作为教学的实训基地上,学生要下产业,教学计划的制订者、教学计划的实施者更应多下产业。
按“倒推”原则形成的教学计划是有结构,有系统的。它的结构和系统就是职业能力训练。职业能力分为三种水平:技能、技巧和技艺。高职的学生应达到那一级呢?笔者认为至少应是技巧,因为高职教育毕竟有别于中职教育,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充实于教学中。费茨的自动化理论认为:职业能力的学习要经过认知、程序化、自动化三个阶段,实践或实习推进了这一转化过程,是反复的实践使得彼此分离的操作单元越来越多地连接起来,并整合为一个整体、从而简化了操作程序,降低了难度,提高了速度和准确性。按照这个理论,更应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紧紧围绕职业能力训练,即专业或专业基础实训这个关键环节。高职不应再有“理论”和“实训”教材之分。应该将①典型范例;②为说明这些范例而加入的够用的理论知识;③模拟典型范例的大量实训内容;④确定学生已掌握职业技巧的验证手段等四部分,整合形成新概念的高职专业教材。大家都已认可“双师型”是高职专业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因此,这种教材是可授的。教育部指导性规定,理论与实训课的课时比例应在1∶1左右,因此,这种教材又是可学的。
关键词: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65-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第十章“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中明确指出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而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水平的影响与制约。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对三所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应对策略,以期为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帮助。
一、黑龙江省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一)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据调查显示,我省特殊教育专业师资现存在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师生配比等方面不合理的现象。首先,很多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是由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专业老师来担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其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年龄跨度较大,45岁以上老教师与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据了教师总数的大部分,35岁――45岁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出现了“断档”的现象;再次,师生配比不合理,资源利用不充分。
(二)人才培养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人才培养是面向一线机构为主,所以人才培养目标比较一致:本专业培养具有特殊教育专业领域基本理论知识和特殊儿童早期康复专门知识,具备从事特殊儿童基础教育、早期康复和心理辅导的基本能力与技能,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能够从事教育、科研、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各校都做了积极地探索和创新,以黑龙江幼专为例,其人才培养模式为:着力完善“一主线、两融合、多渠道”的2+1人才培养模式。
“一主线”:即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目的。
“两融合”: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融合。
“多渠道”:是知识获得多渠道和就业多渠道。
(三)就业情况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本、专科层次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其中本科层次毕业生从事特教相关工作的占就业人数的82%,专科层次的占78%。从工作内容上看,从事特教相关工作的毕业生中,47%从事自闭症、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等儿童的教育工作,33%的毕业生从事听障儿童的教育工作;其他20%的毕业生分别从事其他类别障碍儿童的教育工作,或是残疾人联合会、社区等相关部门工作。从就业去向上看,有43%的毕业生留在省内工作,有57%的毕业生选择北京、上海、安徽等省外城市工作。
二、特殊教育专业建设设想
(一)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特殊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生师比不合理、年龄两极分化以及部分教师一线机构工作经验不足等困境,提出建议如下。
1.调整师资数量,优化生师比
抽样调查显示,黑龙江省特教专业生师比为12:1,显著低于教育部所规定的18:1的要求。这既导致教师工作量不足,又制约了教师的使用率,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严格控制师资队伍总体规模,扩大招生数量,提高生师比和办学效益。
2.完善师资进修方案,提高师资专业化水平
据调查显示,在特教专业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从未接受过系统的特教专业训练,使得本专业师资专业化水平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需要一套完善的师资进修方案来提升师资专业化水平。第一,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分批次、有计划地将教师选派到一线机构,深入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等活动中,提升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第二,学校应秉持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构建起个性化、终身化的多元培训模式。第三,师资培训要摆脱以往流于形式的弊端,要做到实效第一,真正起到提升教师各方面素质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师资培训质量督体系,师资培训的质量监督既要有结果的考核监督,也要有培训过程的监督。
3.加强教师跨专业合作
鉴于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加之研究趋向多专业整合的形势,应强调0-6岁学前特殊教育,加强多专业教师的合作。可以考虑成立特殊教育研究所,将学前教育、教育学、特殊教育、心理学、医学等专业教师纳入其中,集中力量,形成研究特色。
(二)人才培养改革
1.加大对特殊儿童早期康复师资的培养力度
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得到社会、学者、家长的认可,与此同时,行业对特殊儿童早期教育康复师资的需求数量与质量也逐年提高,这也就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社会需求。以自闭症儿童为例,二十年前,自闭症的出现率是千分之一。随着时展,全球各国的自闭症出现率皆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据全国残疾人普查情况统计,儿童自闭症已占我国精神残疾首位,中国公益研究院《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自闭症患儿数约为一百六十四万人。中国残联的统计则显示,2012年,我国某些地区的自闭症出现率已攀升至近百分之一,仅在各类机构学习的自闭症儿童就有1.1万人。由此可知,自闭症儿童数量的激增将导致对特教师资需求的突发性增长。
二是行业现状。据调查显示,全国50多所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往往是按障碍类别划分专业方向;此外,各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缺乏对康复训练师资的关注,行业内也缺乏较为专业的早期康复机构。以自闭症为例,1988年,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开始了我国最早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1993年,第一家由家长开办的民办机构――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在北京成立。目前,国内训练机构大约只能满足全国十分之一的需求。有登记的各类型训练机构约七百多家,由医院和政府部门开办的寥寥无几,超过90%的机构由家长开办,这是一种被迫无奈的自我拯救。另外,各机构收费差异过大,高的甚至需要每月近万元。面对行业乱象与社会需求,高校有责任加大康复师资的培养力度。
三是就业现状。黑龙江省共有公立特教机构79所,此外还有残疾人联合会和儿童福利院下属的特教机构以及私立机构。随着特殊儿童早期康复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三早”理念的提出,这些机构相继开设了特殊儿童早期教育康复部或是康复班级,而专门培养特殊儿童教育康复师资的院校却寥寥无几。综上所述,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师资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广阔的就业空间。
四是师资力量。世界各国学者的特殊儿童早期康复研究结果均显示,特殊儿童康复是需要特殊教育、心理治疗、医学康复、常规教育教学等多方面合作实现的。所以,这就要求其康复师资具备以上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出合格的、适应时代需求的特殊儿童早期康复教师,就必须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完善专业结构,提高专业素养,以满足特殊儿童早期教育康复师资培养的需求。
2.持续推进课程建设
一是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鉴于基础课程开设的现状,进一步规范相关基础课程的设置,必修课方面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学习领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学习领域。专业理论学习领域开设基础的专业理论课程,如特殊教育概论、特殊儿童康复概论等课程。专业技能学习领域又分为专业技能课程,如:自闭症儿童教育与康复、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等。教育实践课程,如: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改变技术等。及教育科研类课程,如:特殊教育科研方法等。
在选修课中,人文素养选修课增加特殊教育职业道德等课程,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产生行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专业选修课中按障碍类型形成关于这一类障碍的课程群,可供对某类别感兴趣的学生进行选择和学习。如针对听觉障碍,安排听觉统合训练、康复听力学、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等。学生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意向选修这些课程。
二是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作为主要培养一线特殊教育机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人才的院校,其优势应在其实践技能的掌握。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使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实现合理配比。为实现该目标,需要在模拟实训和一线见实习两方面加强。建议部分课程每周都有模拟实训,学生每两周有半天的时间到特教一线机构进行见习、实习。
(三)招生与就业改革
1.招收残疾人大学生
残疾人高等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绥化学院是我省唯一一所招收残疾人大学生的本科院校,且2013年9月将迎来第一批残疾人大学生。黑龙江省专科层次院校特教专业招收残疾人大学生项目目前仍属空白。残疾人大学是接受高等教育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社会团结、稳定,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必要条件。
2.加强职业认同教育
目前,由于对特殊教育的认识不全或者一些观念上的偏见等,使得黑龙江省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率不高。调配的学生专业认同感较差,不仅影响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甚至可能阻碍其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因此,对这类非第一志愿的学生,应加强职业认同教育。
3.市场导向――指导就业
特殊教育专业的招生与培养也应该顺应市场需求,针对于特殊儿童数量逐年增多、医学康复、早期教育康复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现状,各高校应合理配置资源,开设相应的方向课,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努力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特教专业毕业生,促进特教专业学生学以致用。
4.就业途径应西移、下移
根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的《国家统计年鉴》,各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数量相差非常大,发达省份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显著多于欠发达、落后的省份。这一方面说明全国的特教专业区域发展不均衡;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欠发达地区特教事业发展空间大,需要引进特教人才多。对于黑龙江省特教专业毕业生来说,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将有更大施展本领的舞台,容易得到重用。因此,特教专业学生应改变观念,积极支援西部建设,响应国家号召,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同时,也解决了特教人才流失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特色专业;专业设置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逐步从规模建设阶段进入到内涵建设与发展阶段,各高职院校在招生、就业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分化也日渐明显,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正面临“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在专业建设上,如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的多样性、产业结构的综合性和效益性不适应,学生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同时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综合技术能力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制约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新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查和严格的科学分析,不考虑自身条件和未来社会的需求,争相创办所谓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迫于市场竞争的重重压力,为了争夺生源和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不顾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规律,频繁更换专业,不但使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且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有的部分专业一两年后就没有生源了。而另一方面,多数学校的专业设置相同,没有自己的特色,在课程的设置上也是大同小异,同时部分学校的特色专业就是: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让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二次培训,这样无疑增大了学生的学习成本,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特色。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与发展,如何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效解决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招生难、培养难、就业难等问题,已成为摆在所有高职院校面前的严峻考验,只有不断强化特色专业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道路,才能解决目前的困境。
一、国家对于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指出:“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同时,要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学校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体现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宗旨,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要立足现有的专业资源,突出优势,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主动调整专业,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二、我省的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
目前我省高职院校部分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专业设置没有统一标准,随意性较大;二是专业方向过于细化,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毕业生就业;三是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十分明确,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人才培养规格不清晰是困扰当前高职高专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结构性矛盾的重要症结。现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在校生有55万人,每年毕业生人数达十几万,不少学生感到就业难,不适应工作岗位。
以计算机类专业来说:我省几乎90%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或相关专业,且专业和方向达数十个,但是教学计划标明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过于宽泛和笼统,缺少对行业中本专业领域相关职业岗位的分析,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十分匹配,并且各个学校不仅专业设置 相同,并且课程设置也是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特色。
三、我省多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2013年河北省《河北省紧缺专门人才需求信息》和《河北省技术项目需求信息》,指出紧缺专门人才达2.9万人,通过对全省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紧缺专门人才需求和各类用人单位技术项目需求统计汇总,呈现出以下4个特点:一是统计覆盖面广,人才、技术项目需求广泛。截至目前,全省11个市、72个省直部门,共计2795家单位进行了人才、技术项目需求统计工作,各单位共提供岗位7976个,紧缺专门人才需求29743人,技术项目需求978项。二是第二、第三产业人才需求旺盛,与我省产业发展转型方向吻合。人才需求涉及三次产业共计27个行业,其中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分别占4.2%、47.5%、48.3%,特别是其中传统制造业占41.9%;新兴产业需求占8.6%,既反映出我省传统产业的旺盛人才需求,也体现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三是人才引进方式多样,以聘用和柔性引进为主。中长期聘用方式需求19877人,柔性引进方式需求6198人,调入方式需求3668人,体现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进理念。四是人才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各类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从职称要求看,初级及以下占83.6%,中级职称占12.2%,高级职称占4.2%。从学历层次上看,专科及以下占59.9%,本科占32.4%,硕士博士占7.7%。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职称和学历要求不再是主要指标,更看重的是工作能力和工作经历。通过对相关企业的调查发现,70.3%的企业强调高职高专学生应有一门技术专长和相关行业的基础知识;59.5%的企业认为高职高专学生相对中职学生应具备更好的文字表达及撰写本专业技术文件或报告的能力;58.4%的企业更看重毕业生的敬业精神;51.4%的企业认为高职高专毕业生所学知识针对性不强,太偏重理论,有本科知识专科化的倾向。
四、特色专业如何建设
1.重指导――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企业需要指导学校进行专业调整,打造特色专业
教育主管部门充分发挥教育指导作用,根据企业对于不同人才的需求情况,适当调整各个学校的专业设置,让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对于多数大同小异的专业,进行专业优化,建设特色专业。
2.聚优势――依托行业企业,打造特色专业
依托行业背景、强化技能培养、促进课程重构、着眼内涵发展是专业建设基本思路,以专业规范与优化为主要内容,重点解决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需求、专业定位不准等不合理等问题。确立“多证制”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块化教学等专业教学改革方法。
3.强师资――建设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打造特色专业
师资队伍关系着办学质量的好坏,所以专业建设必须紧扣师资队伍建设。在建设中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真正双师型队伍,即能到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又能在讲台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4.重课程――和企业共同开发适合企业要求的特色课程,打造特色专业
课程建设也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特色专业建设则需要打造特色课程,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企业服务,因此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课程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
5.塑文化――以文化建设为契机,打造特色专业
品牌的生命力在于文化,而一个学校的文化特色是学校能够保持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特色专业建设应该与学校的文化建设相结合,建设具有自己独特特色的专业。
参考文献:
[1]王玉霞.高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
[2]张志英,杨淑君.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及内容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1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烹饪专业,教材建设
一、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教材建设的质量是个综合性的问题,影响教材建设质量的因素很多,在众多的因素中,有些是属于宏观管理方面的,它影响到整个教材建设的方向和人的积极性、宏观管理效能的发挥,因而影响着整个教材体系的质量;有的因素是微观方面的,这些因素从教材编印的各个环节影响教材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因此,对教材质量管理,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着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1、宏观管理
教材建设的宏观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院校有关部门应在充分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专业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专业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任务分工、方法步骤、措施和要求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专业教材的建设工作。以“三个面向”及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从优化课程体系入手,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进而拟定课程教学大纲,规范教材建设工作,深化教材改革。
第二,明确各级领导在专业教材建设中的职责,理顺有关部门之间的联系,既加强宏观指导,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教材建设的管理,确保教材建设规划顺利实施。作为院校来说,院校领导要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教材工作的指示和规定,组织、领导专业教材建设工作;审批专业教材建设规划、教材工作计划;组织领导全院的专业教材研究、教材经验的总结、推广和优秀教材的评奖工作。作为教材的主管部门,教学部门要拟制全院各专业教材规划和教材工作计划;指导、检查教材建设工作,负责选购与引进教材;组织开展教材工作评估、教材研究、优秀教材评奖、教材建设经验交流工作以及组织教材出版与供应,负责教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教材建设经费。作为专业教材建设的主体,教研室要拟制有关课程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工作计划;完成教材编写任务;提出编写、修订、选用教材的建议;开展教材研究,总结教材编写经验,培养和提高教师编写教材的能力。
第三,根据教材工作需要,烹饪专业系要组建教材工作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在专业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中的作用。教材工作委员会由烹饪专业学科带头人或系学术委员会来兼任。教材工作委员会的职责是:审议烹饪专业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工作计划;指导教材编写、审定工作;检查教材工作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组织评选优秀教材;组织研究、论证和评估教材工作,提出咨询意见。
2、微观管理
教材建设的微观管理,主要是对教材的产生过程进行控制,把不合格的教材消灭在形成的过程中,重点是对形成教材的各个环节实施控制。
选题方面,教材的选题计划是教材建设的总体设计。在制定选题计划时应明确选题依据,确定选题的原则和重点。要了解专业建设的需要,熟悉编写人员,掌握教材出版情况,然后根据选题的原则和重点,进行优化和决策。
编写方面,教材的编写阶段是保证教材书稿质量的关键阶段。应掌握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熟悉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作为编审的依据;要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主编,同时安排一些中青年教师参加教材编写,建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拟定和审查教材的编写提纲;进行编写进度和质量控制。
审稿方面,审稿是检验书稿质量的有效形式。要明确审稿依据和原则;选择合适的审稿方式和审稿程序;聘请水平较高,认真负责的审稿人;做好审稿后的稿件处理工作;对审稿质量进行管理。
编辑加工。编辑加工是审稿的继续,也是对书稿的再加工。要选用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严谨的人员担任编辑;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做好编后的加工工作。
二、要加强教材建设研究
教材建设研究是提高教材建设质量的前提与保证。教材建设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是在这种形式下,教材研究显得特别重要。
1、教材研究的内容。教材研究的内容大致可分成两类,即教材建设研究和教材管理研究。教材建设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烹饪专业教材建设的理论研究,包括:烹饪专业教材的基本概念及属性;国内外教材发展历史;教材发展趋势;院校教材的编写原则。二是烹饪专业教材的内容、结构和体系的研究。三是烹饪专业(学科)系列教材的研究。四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体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研究。五是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及教学技术的发展,编写与制作新教材的研究。
2、教材研究的方法。教材研究的方法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从其他学科,如教育学、管理学等处移植、借鉴而来。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教材研究有较大的通用性,构成方法的原理也具有相似性。二是采用一般性研究方法,如总结经验的方法等。总结经验的方法在教材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大量丰富、生动的经验,通过整理、总结不但有利于指导工作,提高工作的水平与质量,而且能推动教材理论的发展。
单位或个人在工作中的做法、特点,通过总结、分析、提炼和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形成条理性较强的书面文字材料的过程叫总结经验。总结经验的方法实际上是集中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的总和。在收集经验材料时,采用的是调查法与观察法;在从已有事实上升到理论时,运用的是形成理论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归纳法;当理论形成后,有可能用实验法验证或做进一步的因果研究。上述的一些方法都是教育研究中的最基本研究方法。
三、要开展评优工作
开展教材评优工作是教材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保证提高教材建设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教材评优可以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增加广大教师编写教材的压力、动力和活力,提高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教材评优可以发挥教育评估的作用,保证教材的质量,肯定教材建设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医学院校;课堂有效交往;社会工作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092-03
Abstract Education should promote all kinds of exchanges of students, but the current teaching lacking of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in education. Classroom activities should be diversified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and meet the need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We should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mak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o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re able to get from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medical colleg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classroom; social work profession
高校课堂教学可以看作一个微型的社会系统,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社会过程,有效的教学要求师生双边的交往是有效的,能达到预设目标并生成一种实际意义。但目前缺乏交往的高校课堂教学并不符合师生的共同需要。当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比较注重单纯的单一的知识讲授,教学内容十分单一,理论脱离实际,无法很好地煅炼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社会工作是以人和社会为主要研究内容和对象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对象将面向个人、群体和社区以及更为广阔的研究对象――社会,因此,在社会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当中,社会交往能力尤为重要。高效的社会交往是完成日益艰巨复杂的社会工作任务的保障。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熟练、专业的社会交往能力。
另外,作为医学院校,其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之一为医院,近年来医患关系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医患纠纷、“医闹”呈高发频发态势,暴力伤医、辱医事件时有发生,有的还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的社会影响。作为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在充分认识医患纠纷的复杂性、敏感性和严重性的同时,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和修养,因此在医务领域对社会工作者的沟通、协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这些能力的获得必须从高校平时的教学互动和师生交往中抓起,让学生在学校中就掌握灵活的人际交往技巧,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收放自如。
1 课堂有效交往的定义
所谓课堂有效交往,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师生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工具相互交流信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任务,有益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讲,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交往,是生生、师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其良好的效果是激发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相得益彰,共同进步[1]。
2 高等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堂有效交往的调查结果分析
课堂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社会过程,有效的教学要求师生双边的交往是有效的,能达到预设目标并生成一种实际意义。本文以此为研究目的,设计师生交往现状问卷,针对齐齐哈尔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师生有效交往进行问卷调查。
对“最期望教师扮演的角色”的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扮演朋友的角色,学生和教师普遍认为师生交往中双方以朋友的方式相处更好;10%的人认为以师长的方式处理两者关系更加得体;认为双方关系更适合以父母的方式和其他的较少。朋友的角色主要体现在师生双方的关系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之上,双方能够更好地以互动为基点,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师长角色更加强调教师的输出,更加注重教师在学术上的权威性,学生和教师疏于交往,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师生交往关系更加疏远。
在对课堂教学形式的调查中,有67%的教师和8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面向学生集体授课,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听课;认为课堂教学形式是以师生双方合作和探讨学习为主的师生比例分别为7%和3%;认为目前的授课形式是以学生的个体学习为主、集体授课为辅的师生比例分别为25%和17%;其余的学生选择其他课堂教学形式。
在对课堂教学重点的调查中,有81%的教师和62%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认为目前的课堂是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主的师生比例分别为13%和19%;认为目前的课堂除了知识的传授以外还注重了实际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师生比例分别为1%和34%;剩余的学生选择其他。
对于目前的课堂教学对自身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调查中,学生认为帮助非常大的比例为8%,认为一般的比例为42%,有47%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有3%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帮助。
在对于课堂教学交往内容的调查中,认为目前师生课堂交往的内容主要是知识性的提问的师生比例分别为51%和57%;认为目前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内容多为经验的分享的师生比例分别为32%和24%;选择侧重技能训练的教师和学生占的比例很少,分别为4%和9%。
3 分析讨论
基于以上研究数据,说明在教学中师生交往还存在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层面的。
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绝对的权威,而且能够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行为甚至思想。许多教师目前为止仍然把学生看作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是学习的主体和思想上不成熟的个体,没有自主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和机会。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根深蒂固,因而师生交往大多是单向的、被动的交往。
秧田式的课堂座位排列限制了教学交往的深入 传统的一排一排的整齐的秧田式的座位排列不利于师生、生生灵活地面对面交往,限制了教学交往的深入,尤其是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来说,更加需要开放性的空间和灵活的教学形式,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设计,从而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内容的影响 目前的教学大多强调统一的教材、进度、要求和方法,这就限制了师生的深入交往,使教师不能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另外,目前的知识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教师有时候并不能完全跟上知识的发展,这样就容易造成知识的脱节。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前沿性的知识,师生接触的内容和深度可能会不一样,因此,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前沿性内容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必然会彼此交换意见。只有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争论和对话,大家对问题的看法才会进一步深入。在此过程中,大家获得的不仅是智慧与经验的扩充和拓展,更有精神与生命的共同成长。
尤其是对于社会工作这个在我国正在成长中的学科,大家都是在探索中寻找适合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和方法,新的模式和方法层出不穷,不断更新。只有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进步,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推动专业的发展进步[2]。
4 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师生有效交往的展开策略分析
基于前期的调查研究结果和实际,开展教学的实践活动,总结出教学中师生有效交往的开展策略。教学中师生有效交往的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教学环境设计及评估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需要面向不同环境的专业,有面向个体的个案工作、面向群体的小组工作,还有面向社区的社区工作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其面向的人群和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活动情境来进行主题设计和活动流程设计是每个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所必须要进行的工作。在进行教学环境设计的时候,邀请学生广泛查阅资料并给予建议,或者让学生自主设计教学环境和活动流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广泛学习的路径。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后要积极开展教学效果评估、事后评估,通过评估的方法来共同总结教学效果,然后做下一步的教学改进。
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在交往互动的教学环境下展开教学时出现独立学习个体、学习小组等新的角色构成,而且在以本文构筑的互动媒体教学环境中,还可以出现场外专家等学习伙伴作为促进者的角色。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主导地位就决定了师生互动交往的重要性,在师生交往互动的课堂环境下,尽管强调的是学生的绝对主体地位以及学习活动的开展,但教师在教学交互过程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仍然是教学交往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引导性手段的运用决定了互动交往的效果[3]。
5 总结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院校比较少,有关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独特性和特殊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比较少,特别是对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如何培养出专业素质优良、具备很强沟通交往能力的医疗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更是给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提出挑战。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开创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M].曹卫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08.
【关键词】应用型高等教育;创业团队;学长制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080-01
一、应用型高等教育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 应用型高等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结构上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因此,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成为现实的需求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使命。应用型高等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它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现代化社会的高科技产业, 在工业领域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日常工作正常运行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性技术的专门人才。应用型高等教育具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特征, 与研究型学术高等教育在教育类型、培养规格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别。应用型高等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二、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的意义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必然是下一轮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新经济的挑战之下,大学需要勇敢的探索和进取,甚至积极的“冒险”,需要“创新思考”、“创业精神”、“创造传奇”、“重新塑造”等。应用型高等教育要适应和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这是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应用型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自身类型丰富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在高等教育进程中, 少数学术研究型大学承担着精英教育和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任务, 但大量高等学校应该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任务。
三、 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
(一)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精业,专业者创新业
结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精业,专业者创新业,为社会进步提供人才和教育支持的办学方向,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进行探讨,从而对与应用型高等教育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有清楚的认识,如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组织特征、实施策略等等。 提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寓人才培养于团队建设之中,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坚持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创业团队为载体,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创业团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寓人才培养于团队建设之中”的有效载体;坚持务实和务虚相结合的道路,在工作实践中要有“问题意识”―“发现问题”;要用理论的武器务虚―“定义问题”;要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二)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创业团队为载体,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坚持以“教练式”学习方法为引领,深刻领会“应用型高等教育、创业型大学、产业、行业、课程、学长制、创业团队、毕业后流动站”等关键词的概念、内涵及逻辑关系,明确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理清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明确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路径,找准所教课程在整个产业、学校、系、专业中的位置。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创业团队为载体,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这种新的高等教育组织形态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形势, 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 为推进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三)培养应用性、职业性的创业者是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的基石
坚持应用型高等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坚持工程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多层次人才(包括职业人才、专门人才、拔尖人才),坚持建设创业型大学,培养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为了适应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根据“三差异、三服务”的原则,坚持“政校企合一,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模式,培养本、专科层次应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雄厚、综合素质突出的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努力办好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一条主线、依据双情、双基双技、实践第一是我校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的基本原则。其中双情是指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双技是指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双情是指学情和社情。
(四)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实施方案
基于探索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本次年会以“高等教育研究的使命与挑战”为主题,代表们主要围绕如何评价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如何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水平和如何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新局面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
一、如何评价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自
1983年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学正式列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至今,我国有组织领导和学科平台作为依托的高等教育研究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如何评价这一时期以及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研究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走向和学科建设的前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胡建华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学在我国已成为一门“显学”,高等教育研究已成为内容广泛、人数众多的一个研究领域。据他对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检索统计,2006年至2010年12个学科门类共撰写了10467篇研究高等教育的博、硕士学位论文。非教育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硕、博士学位论文数达到4478篇,占总数的42.3%。
在教育学科有关高等教育研究的5989篇硕、博士学位论文中,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为2446篇,只占研究高等教育的硕、博士学位论文总数的23.4%。结合对该时段有关高等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立项课题的进一步分析,胡建华教授认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呈现出“研究视角的多学科”、“研究内容的多样化”和“研究人员的广泛性”等三个方面的特点。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王洪才教授则从思维方式或研究范式的角度,反思了我国近30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变化。他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从注重客观规律和逻辑起点的纯理论探寻转向了对高等教育需求和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从注重宏观研究转向了中、微观的高等教育研究。而这两个方面的变化,事实上是高等教育研究人员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主义走向反本质主义的外在反映,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范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此,他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开始走向成熟”。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院长蔡文伯教授通过分析2001年至2010年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专门研究我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学术性论文发现,学者们研究西部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与国家的政策密切相关,主要是西部的学者在研究西部的高等教育,研究内容相对集中在西部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发展战略上,指向问题的应用研究较多,而关于西部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偏少。
本次会议充分地展现了高等教育研究者们的自我批判精神。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眭依凡教授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有:研究水平不高,相当数量的论著是为满足职称升迁或功名利益的无用之学;远未担当起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发出具有社会震撼力的理论声音,且缺乏理论研究的责任感和学术勇气;缺少有创见的学术流派,也未形成有利于创建学术流派的条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马陆亭研究员把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概括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入门门槛不高;文章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还没有形成严谨的研究范式;争鸣不够,阶段性研究话题高度重合,观点一致;科研课题、博士论文选题雷同现象较为普遍。
在讨论的过程中,与会专家学者还反复追问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究竟取得了哪些理论研究成果,究竟在哪些方面卓有成效地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研究是否应该成为一块“公共绿地”和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总体来看,大家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总体状况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二、如何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水平
评价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特别是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目的是为了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和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事实上,在本次学术年会上,专家学者们更多的也是在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出路问题。
胡建华教授本次会议发言的主题即是“高等教育研究如何走向深入”。在充分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他指出,在群众性高等教育研究方兴未艾的潮流中,走专业化道路是巩固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和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说,高等教育研究要强调“研究方法的更新”、“研究取向的转换”和“研究队伍的培养”,应避免“经验总结”、“就事论事”、“简单介绍”和“随想臆造”式的高等教育研究。与胡建华教授的主张较为类似,马陆亭研究员也呼吁高等教育研究要转型。而要顺利转型,他指出,必须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必须发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的带头作用。
无论是方法更新和取向转换,还是整体转型和走专业化的道路,我们认为,最核心的还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问题。是否符合学术规范是判断高等教育研究水准的一个重要尺度,而探讨教育研究的规范性问题则是提高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内在需要。在此方面,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马凤岐研究员作了题为“教育研究的选题和论证方式”的专题发言。他认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而教育问题可分为认识性问题、实践性问题和价值性问题。教育学的基本论证方式是在证据基础上的推理,认识性问题和实践性问题的研究成果表达主要采用这种论证方式。价值性问题是教育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而教育哲学研究经常从一些不证自明的原则或公理开始,推导方式是演绎的,主要工具是概念和逻辑,“公理—推论”是价值性问题的主要论证方式。
眭依凡教授则把捍卫大学作为一种学术组织的特殊性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结合在一起加以考虑。他认为,大学是存储科学知识、发展科学知识和传播科学知识的专门组织,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深刻认识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及准确掌握大学办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强调大学应该坚守理想主义精神气质的同时,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也应该站在尊重大学的本性和遵循大学规律的立场上,大胆地责难、质疑和批判现实,承担起理性捍卫大学的社会责任。高等教育研究若能够担负其应尽的责任,其水平也就毋庸置疑了。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教授则肯定了学术创新对于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重要性,而社会变革是进行学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基于社会变革与学术创新两者相互关系的视角,并以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创新为例,他认为,上个世纪后半叶出现的较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如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等均是因应剧烈的社会变革引起的高等教育大变革、大发展而产生的。但是,卢晓中教授认为,随着高等教育日益进入“社会的中心”和在国家及人的发展中日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创新则应当以引领社会变革为己任,从“适应性”创新走向“引领性”创新。
论述提高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一般性策略、途径或方法等固然重要,有选择地推介或展示一些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也是一种快速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新思路。作为本次会议精心策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黄福涛教授作了“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的变革———历史与比较的视角”的专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教授作了“我国学术职业环境的探索性研究”的专题报告。前一个报告通过对中世纪、近代以及二战后专业教育在理念、制度和课程三个方面的变化分析,同时考察每个时期若干个国家或地区在专业教育理念、制度和课程三个方面的显著差异,完整地阐述了专业教育的概念,清晰地再现了专业教育变迁的过程,有针对性地回应了我国在实施专业教育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后一个报告则基于对我国学术职业环境的大样本调查,论述了影响我国学术职业环境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大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情况以及对高校内部组织环境和制度、学术交流合作环境的基本看法,并得出了我国大学教师“对组织的依赖高于共同体”、“对政府的依赖高于组织”等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
三、如何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新局面
提升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但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有其自身的要求与行动准则。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提升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可能更需要良好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平台的支撑。特别是自2009年国家颁布实施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之后,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本次学术年会上,探究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因素,寻找开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新局面的新思路,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张应强教授认为,我国早期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由于选择了经典学科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至于我们在学科理论研究方面产生了方向性偏移。自1997年和1998年的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学术年会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学界基本放弃了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而转入高等教育具体问题研究。他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表面原因是“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而根本原因则是“我们无法解决建设作为一门经典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所面临的理论难题”。
基于此,张应强教授指出,走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困境,我们的选择和任务是“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其主要理由是:学科划分的标准并不是绝对客观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人类知识和学科的谱系来看,学科划分标准经历了从经典学科到现代学科的演变。关于“现代学科”,他认为,现代学科具有四个特点:即“以社会需要为学科演化和发展的动力,学科划分的标准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实践目的所决定”;“以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综合性主题为研究对象”;“以应用性学科为主,并衍生出丰富的应用技术知识体系,学科内部很难形成严密和统一的理论体系”;“以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和交叉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没有专属于学科自身的独特研究方法”。至于如何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他指出,一是要突破经典学科框架,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二是要突破教育学视界,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他呼吁我们要“放弃追求经典学科思路,回到现代学科框架中来”,同时也要“增强学科自信”、“确立开放的学科姿态”和“重视高等教育学核心理论研究”。
“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可以说是本次学术年会发出的重要声音。除张应强教授明确提出这一主张之外,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科院王建华教授的大会发言,也都是在强调高等教育学已不再适合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或二级学科,高等教育学应该按照一级学科甚至是一个学科门类来进行建设。
李均教授认为,在中国,学科不仅指一类知识或学问,还是国家管理和调控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单位,是行政建制在科学研究中的体现。历史地看,教育学实为“儿童教育学”,主要研究儿童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有着不同的“道统”,历史上的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学科。而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相比,两者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高等教育学已形成种类齐全、涉及面广泛的分支学科,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有日益增大的社会需求。对照国家关于设置一级学科需满足的基本条件,他认为:“高等教育学已具备国家现行学科政策规定的关于一级学科的所有条件。”他还强调指出,高等教育学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危机尚可在“二级学科”框架下得到解决,而化解“一级学科”政策所引发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危机,或许只能通过高等教育学建成一级学科来完成。把高等教育学建成真正的一级学科,当前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去教育学化”。
王建华教授认为,学科是学者的“家”。它既是一种组织建制和制度安排,也是一种心理情结和认知方式。学科的存在为学术同行的相互认同提供了必要的象征,为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在仍以学科为基础结构的大学里,只有维持对学科的必要忠诚与认同,统一的学术共同体才有可能存在,健康有序的学术生活才有可能。在学科交叉盛行的今天,如果放弃了对于学科的坚守,高等教育研究将有可能会失去独立存在的价值。他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困局在于满足于作为教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被列入官方的学科专业目录。伴随国家学科专业目录的修订,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的行政合法性正在逐渐丧失。今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必须突破我国现有学科专业制度的约束,首先实现从作为一门学科到作为一级学科的转变,然后再争取实现从作为一级学科到作为一个学科门类的历史性跨越。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062-02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是国家高等教育序列的重要组成,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学历教育是其最主要的形式,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学历补偿”教育形式。成人学历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大力发展,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及普及化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4.5%,按照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创建者马丁・特罗的发展“三阶段”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及普及化阶段的标志分别为毛入学率达到15%和50%,由此可判断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后大众化时代。“后大众化”不仅意味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张,更预示着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功能结构的深刻变化。[1]在这一新的时期,高校的成人学历教育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将是摆在成人学历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一、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现状
1.办学规模逐步萎缩,成人高等教育面临严重的生源危机。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后,高等教育将持续高速发展。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虽然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并没有缩减,但成人高校数量在持续减少,比上年减少51所,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持续萎缩。以北京地区为例,近5年来报考成人高等教育的考生确认人数从2009年的115330人降到2013年的84537人(详见表一),累计降幅达26.7%。个别院校已出现了无人报考现象,招生院校的专业停招已属平常,成人高等教育面临严重的生源危机。
2.生源质量全面下降,毕业生的市场认可度降低。随着生源数量的减少,各招生院校在尽量保持招生规模的前提下,生源质量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北京地区为例,从2009年―2011年,报考成人高等教育的考生计报比分别为1:1.35、1:1.33和1:1.14,呈逐年下降之势。2012年以后,教育部对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工作进行了改革,即先报名后下达计划。2012和2013年北京市的招生计划分别按照报名人数的90%和85%下达,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平衡各院校的差异,实际计报比均为1:1。绝大部分招生院校对生源的可选择性逐步降低。生源质量的下降,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市场对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认可程度降低。
3.成人高等教育在高校中不受重视,处境尴尬。成人高等教育对象复杂、形式多样、任务多重,与其他各类教育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交叉重叠关系,人们很难在传统教育体系结构中准确、清晰地界定它的位置。成人高等教育也长期迷失在对自我身份的探寻和期盼国家专门立法确认的尴尬困境。[2]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是高校的高等教育形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高校一直处于一个边缘化的地位。许多学校只看重成人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和资金投入上都缺少支持,不少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在学校也属于“二等公民”,在资源利用等方面无法享受到与普通日校生相同的待遇。
4.成人高等教育普教化现象严重,成人特色不明显。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都是依托普通高等教育的师资和教学资源而开办的,即受惠于普通高等教育又受制于普通高等教育。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趋同性明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管理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趋同,二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趋同,三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趋同,四是人才培养目标趋同,这种趋同已严重影响成人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及其发展前景[3]。
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应对策略
1.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合理设置专业,走特色发展之路。高校的成人学历教育在创建之初大部分都是依托学校的全日制本科专业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人高等教育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不少学校开始盲目扩大招生,不是依据学校的学科特色设置专业,而是根据市场热点设置专业,这种短期效益的结果造成了部分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以北京地区为例,从2012年实行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改革以后,一些专业特色不明显,学校综合实力相对较弱的学校招生规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比如一些工科院校开设的工商管理、会计学等专业受到很大冲击。
2.明确不同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的成人学历教育分三个层次,高中起点本科、高中起点专科和专科起点本科。长期以来,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一直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的问题,本科层次照搬照抄全日制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专科层次照搬照抄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现象很普遍。
3.学制灵活,推进适合成人学习特点的学分制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目前,对于学分制改革呼声很高,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不少,但绝大多数都处在纸上谈兵阶段,真正实践起来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改革。但可以肯定的是学分制将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需要成人高等教育者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目前,承担高校成人学历教育的成人教育部或继续教育学院大多被划定为教学管理单位,而不是教学单位。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编制内教师以管理人员为主,以北京地区为例,2013年北京高校编制内继续教育管理人员共计349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6.39%,其中硕士及以上占35.39%,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总数的62.17%,而高级职称仅占19.55%,相比普通高等教育的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任教师不多,师资多来自于普通高等教育,他们虽然学历高,教学经验丰富,但由于普通高等教育本身任务繁重,使他们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倾注到成人教育中。
5.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精品及特色课程建设,编写适合成人学生的教材。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各大院校均把精品课程建设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它是体现一个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却没有得到重视,相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目前仅江苏省出台了《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遴选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06]18号)[4],并持续开展了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课程的遴选和建设工作。对于特色课程的建设,截至目前,全国仅有山东省于2009年在全省高等学校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的建设与遴选工作,并出台了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通知和意见。[5]从论文研究成果看,从2002年―2013年8月的十多年间,只有13篇文献是直接关注成人高等教育的精品课程研究,约占精品课程文献总数(4908)的0.26%,可见成人高等教育类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研究还非常少。[6]
6.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尚没有独立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多数成人高等教育融办学和质量评估于一体,缺乏外界的监督。当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代,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主体都发生了变化,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应建立和健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评估机制,建立适合成人教育的评价标准,健全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监控体系。
三、结语
后大众化教育阶段单纯以追求学历为目的的成人学历教育发展进入快速下滑期已是不争的事实,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转变办学理念,调整培养目标,真正办出成人特色才能坚守成人学历教育这块阵地,在逆境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冒荣,宗晓华.合作博弈与区域集群――后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机制初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4).
[2]余小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困境与转型[J].教育研究,2008,(12).
[3]孙忠梅.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4).
[4]陈媛.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