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19:24
导语:在生态经济产业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0190-03
1 引言
生态产业链是构成生态工业园的骨架,企业间的各种经济活动无不是通过链条上的企业活动进行的,因此,研究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尤为重要。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是指生态产业链长期运作的潜力特别是应对外界变化的恢复力[1]。王兆华提出了生态产业链的结构模型,生态产业链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盟[2]。但生态工业园类型不同,生态产业链上企业间的链接关系也不尽相同,这影响着链条的稳定运行能力。本文将根据生态工业园中各企业间的产权关系将生态产业链划分为两种类型,通过分析比较这两种生态产业链,探讨两种结构下生态产业链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为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2 单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和多元控制型生态产业链
按照生态工业园区中参与共生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现有生态工业园可以分成自主实体型生态工业园和复合实体型生态工业园[3],其生态产业链也可分别定义为单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和多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
2.1 单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
单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是指存在于复合实体型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链接关系。链条上各企业同属于一家大型公司,该生态产业链的结构、存在与否、物质流类型、种类等全部由一家大公司内部决定,各节点企业无权作出单独决定,我们称这种由一家大公司的各个子公司组成的生态产业链为单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
2.2 多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
多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是指存在于自主实体型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链接关系。生态产业链包括多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其内部产业链的存在与否、链接模式、交易物质是由多家企业共同决定的,交易内容和方式不满足其中一家企业的要求,生态产业链的存在与稳定运行就会受到影响。我们把这种由多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构成的生态产业链称为多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
3 两种生态产业链稳定性比较分析
这一部分将主要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模式生态工业园成功案例中生态产业链接关系,分析两种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
3.1 单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在企业间链接关系分析
单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的典型成功案例是贵糖生态工业园的生态产业链。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是一典型复合实体型的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该园区已经是上市公司――贵糖股份为核心,以蔗田系统、造纸系统、热电联产系统、环境综合处理系统等6个系统为框架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这6个系统关系紧密,通过副产物、废弃物和能量的相互交换和衔接,形成了“甘蔗―制糖―酒精―造纸―热电―水泥一复合肥”这样一个多行业综合性的生态产业链网结构。三大主要生态产业链“甘蔗―制糖一蔗渣造纸”、“制糖―废糖蜜制酒精一酒精废液制复合肥”以及“制糖―低聚果糖”横向耦合,纵向闭合。这种结构使得园区产品的种类、生产规模等对资源供应、市场需求以及外界环境的随机波动具有较大的弹性,整体上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加强,园区表现出较强的柔韧性。如当酒精的市场销路好而糖价疲软时,可减少糖产量,将丙糖和废糖蜜用于生产酒精;如果酒精市场进一步看好,甚至可以停止榨糖,直接将甘蔗用于生产酒精。当低聚果糖销路看好时,可利用“制糖(有机糖)―低聚果糖链”增加低聚果糖产量,抢占市场。
贵糖模式通过这样一个多行业综合性的链网结构,使得行业之间优势互补,达到园区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并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大大加强了园区整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2 多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企业间链接关系分析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目前园区中有六个核心参与者?押阿斯内斯(Asnaes)火力发电厂,丹麦最大的燃煤火力发电厂;斯塔托伊尔(Statoil),是丹麦最大的炼油厂;济普洛克(Gyproc)石膏墙板厂;诺和诺德(Novo Nordisk),一所国际性制药公司,是丹麦最大的制药公司;AJS Bioteknisk Jordrens,一个土壤修复公司(90年代末期加入的一家新公司;卡伦堡市区,有2万居民需要供热、蒸汽和水。具有废弃物交易关系的各企业构成的生态产业链是典型的多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从1972 年最初由Gyproc利用Statiol公司的丁烷气形成的一条有偿生态产业链开始一直到现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生态产业链经历了建立、发展和演化完善的漫长过程,由单一、不稳定的链接关系形成了一个由多条生态产业链交织形成的高效、和谐、举世瞩目的生态产业网络。该系统通过多年的缓慢而有效的发展形成了以企业间副产品交易关系,主要副产品交易简单明示关系如下:
园区中两家大公司精炼厂和发电厂是主要的副产品供给企业,Vovo,Nordisk 公司主要是将副产品供给各农场,Gyproc公司是主要的废弃物利用企业。生态产业链条构成的共生网络中各大企业起主导作用,废弃物的交易方式从单向的物质流动逐渐发展成为双向物质循环模式;作为大企业的废弃物利用者的各中小企业对生态产业链的稳定运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使可利用的副产品和废弃物不断增加,生态产业链不断增多,园区作为一个整体,不仅在经济效益上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收益,区域环境也得到了更好的改善;由于园区中的生态产业链几乎都是有偿型生态产业链,参与共生的企业有利可图是生态产业链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企业间的彼此信任与合作是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运行的根本保障。由于生态链条的不断增加,生态工业网络趋于复杂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该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3.3 两种类型生态产业链稳定性比较研究
通过以上两种生态产业链接关系案例分析,可知两种类型生态产业链接的优缺点如下。
单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上的各企业同属于一家大型公司型,因此,生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关系简单,避免了各种投机行为,同一层面企业也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通过合作使整个公司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每一个子公司的共同目标。另外,企业间信息流通顺畅,不需中介服务机构,供需关系易于管理协调,合作过程中基础设施、专用资产投资和利益分配易于协调,因此,节省大批的交易费用,有利于生态产业链的稳定运行。但由于生态产业链接关系是由公司的战略决策决定的,各节点企业没有决定权,当经济目标和环境生态目标存在着矛盾性,企业家在处理时,如不存在外力的干预,就是选择经济目标,从而导致生态产业链条解体。另外,生态工业园的封闭性较高,其他企业几乎没有进入园区参与废弃物交易的可能,因此,产业链上的各企业可能缺乏创新的积极性和动力,影响整条生态产业链的市场竞争能力,最终影响生态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多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是在市场导向机制下形成的企业间废弃物交易关系。在生产资源受限,政府环境制约下,企业以经济效益目标为出发点,根据经济规律、技术规律主动集聚在一起,联合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在获得了经济利润的同时实现了环境最优的目标,成员有着较高的积极性以保证共生体的效率。另外,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快,能够主动地吸收新的技术并把握新的机会,从而有利于推动产业链稳定运行和发展。但在市场机制下形成的生态产业链上的节点企业以自身的经济利益为第一目标,企业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关系,纵向、横向关系复杂,合作过程中各企业为了将合作风险降至最低,将对公有的基础设施、专有资产投资、利益分配等进行协商,签订合同,交易费用较大,也存在着信息流通不畅、供需关系难以协调等现实困难,增大了合作过程中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几率,危害生态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4 结论
单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是以产权为连接关系,属于强连接,由于废弃物交易市场关系内化在整体利益上进行协调分配。从静态角度出发,企业间联结关系越强,企业间关系越稳定,生态产业链稳定性越高。但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是一个变化的需求市场和竞争者,企业间联结关系越强、越稳定,生态产业链在组织上的灵活性也就越差,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的动态稳定性越差,因此,单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应注意克服组织刚性的弱点。
多源控制型生态产业链是以市场关系为纽带的弱连接,使各参与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是生态产业链条稳定运行的保障,良好的信用机制是基础,所以,应不断完善市场秩序和健全法律制度以降低企业间交易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减少不必要的交易费用,提高参与废弃物交易企业的获利能力,从而促进生态产业链的稳定运行和不断发展。
生态工业园作为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其建设与运作还处于摸索阶段,我国要根据不同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和当地的区域环境特点规划不同类型的生态工业园,构建不同类型的生态产业链,结合两种生态产业链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促进生态工业园的稳定运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毅,陆雍森.论生态产业链的柔性[J].生态学杂志,2004,(6).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产业生态链 全球价值链 招商
中国加入WTO后,改变了我国引进利用外资的现状,对浙江外资引用的流量和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浙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利用外资面临新的战略任务。地处长三角的有利区位和国际性产业集群正在形成的格局,跨国并购成为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通过提升产业生态链的层次,发挥产业链优势,吸引跨国企业的嵌入,使之成为我省吸引外资的亮点,拉动浙江省的招商引资。
一、产业集群、产业生态链的概念
1.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这种集聚有助于优化要素供给、完善产业配套、提高市场效率、塑造区域形象,进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浙江省的“块状经济”就是典型的产业集群现象。
2.产业生态链的概念
产业生态链是指同一行业或产业中的上下游企业通过具体分工、紧密合作形成的一种链条式关系。它可以将行业或产业中众多不同角色的企业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整体效益。产业生态链强调的是两个环节之间的链接与交互,注重的是产业内部各种资源的流动。通常意义上,产业生态链形成的生态网络由企业的目标客户群、股东、下属企业、控股企业、合作伙伴、技术支持部门、行业交流协会、原料供应商、渠道经营商、上级部门、产业联盟组织、相关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公众媒体等构成。我们用生态两个字来诠释这种关系,主要在于产业内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共存共赢、相互之间不能或缺的关系,一旦关系缺失,都将损害到该系统中的其他角色的收益,这就如同自然界形成的天然生态链与食物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加强产业生态链建设的作用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加强产业生态链建设的重要作用有:
1.吸引投资、聚集企业的作用
近年来,影响招商引资的首要因素,已不再是原来的优惠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廉价劳动力的供给,而是产业本身的配套性上,产业链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产业生态图谱,产业链包括垂直的供需链和横向的协作链(浙江省的产业集群以水平横向协作链占主导地位)。良好的产业生态、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和支持能力,可以使跨国公司大大降低经营活动的物流成本,从而大大地提高资本运营效益。目前,产业链的发展程度亦即产业的配套性,已经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
2.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竞争能力的作用
当今各地区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以及产业园区的竞争。而产业链竞争是最核心的因素。一个完备的产业链能够产生巨大的吸附作用,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引企业加入到这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寻求最大商业利润。所以说,产业链的培育与优化已成为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3.增强抗风险能力、稳定经济的作用
产业链能集聚大量的中小企业,它们之间在技术上既替代又配套。产业链能增强产业和区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融入世界经济整体上参与国际竞争。更重要的是产业链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要求,形成上下游关联、产品互补、资源互补的产业链条。这种互补式链条可以发挥稳定区域经济乃至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抵抗风险的能力,能有效遏制关键“龙头”企业的外迁想法。
三、浙江省块状经济产业生态链建设的影响因素
尽管浙江省产业生态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产业生态链的长度和数量还处于较低水平,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低成本、低价格,很少依赖于技术创新,区域品牌主要面对中低端市场,尚未融入全球的价值链体系,因而影响了整体的集群升级和吸引外资工作。
1.产业生态链的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低成本竞争优势上
大多数产业链中个体、家庭企业小生产方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少企业依靠简单手工劳动替代资本的投入,专业化程度不高,熟练技术工人缺乏,产品仿制现象突出。
2.产业生态链技术水平低
大部份集群处于传统技术生产方式甚至手工制作时代。
3.产业生态链的建设还缺乏完善的服务网络和功能平台
资源的全球性配置,使得地区诚信环境决定资源就会向哪个地区涌流。行业协会作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众多小企业可以通过协会而联成一体,促进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一些地方行业协会功能的不完善导致社会诚信水平较低,导致企业恶性竞争,制约了产业集群优势的发挥。
4.地方政府还没有充分发挥市场“辅助”作用
企业进入开发区,不是依据产业集群基本特征作为标准,而是一些地方政府“行政捏合”的结果,市场机制未充分作用,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效果。
四、对策建议
企业作为产业生态链中的主要结点,是产业生态链构建的主要实施者;而政府作为产业生态链辅助网络中的主要结点,要为产业生态链建设提供支撑。产业链招商作为当前行之有效的吸引跨国公司眼光的手段,我们需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去制定相关措施,促使我省“内生型”产业生态链融入到“外生性”的全球价值链中,从而促进块状经济的产业升级。
1.企业自身参与产业生态链建设的途径
(1)工艺流程升级。通过引进新工艺或重组生产网络来提高产业链某个环节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
(2)产品升级。通过引进、研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比竞争对手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提高单位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
(3)功能升级。企业在实现产品升级后,逐步重新组合产业生态链的位置,专注于优势环节,弱化或转移非核心业务,通过拥有产业链的战略性环节来获得市场优势。
(4)价值链的升级。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或变更到更有利可图的产业链,从而使一个地方的产业集群升级。
2.地方政府需要大力实施的产业链招商辅助措施
(1)由追求单体企业数量的引进向追求产业聚合、产业链完善转变。产业集群要重点引进技术先进、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大的制造业龙头项目,借助龙头企业的纵向延伸,通过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进入,产生雁阵效应,形成集合产业集群的高关联度,达到1+1>2的聚合效应。政府应把固定资产的支持政策和产业支持政策转移到产业配套和延伸产业链上来。现阶段的招商引资政策要和促进产业生态建设与配套、零部件配套项目引进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中心城市群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产品集聚区。
(2)由内生型封闭发展向在产业发展上实施梯次战略转变。目前浙江省在全球产业生态链上的层次较低,还缺少跨国龙头企业的带领作用,我们必须强化合作,集中优势,在产业发展上循序渐进,首先在制造业产业链的一环或几环中建立优势,在现阶段充分重视非核心技术领域技术水平的提高,然后积累经验,乘势而上,在制造业上实现跨越,逐步向产业链两端尤其是上游环节发展,从而培育自主开发能力。同时,政府应该向企业提供大量关于国际分工和本地优势资源的信息,引导企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通过产业升级,努力向价值链上游渗透,在当代国际分工中分享更多的利益。
(3)由行政区域规划向全省产业发展区域布局转变,编制浙江省产业地图。为在全省发展和密切产业联系,提高产业支持和配套能力,也为了防止各个工业集中区彼此“孤岛化”,应对全省产业空间认真进行空间和区域布局。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板块。首先,环杭州湾地区是以上海为龙头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省现代化进程最快的区域,也是浙江省利用外资的主要区域,应继续深化开放开发,重点引进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临港工业、高附加值传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举办国际性有影响力的展会,大力向全球贸易中心营销、招商,大量吸引国外常驻贸易机构和商人,把环杭州湾建成长三角南翼地区亚洲的国际贸易门户之一。浙中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可利用长三角南翼地区中国陆路交通主枢纽地位,长三角南翼城市圈中心位置和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龙头的国内外市场网络、物流网络以及义乌国际商贸城发展的基础,成为长三角南翼的物流中心。再次,温台沿海地区是浙江省民营经济最发达区域,机制灵活,活力充沛,随着国际市场从产业分工逐步转向产业内生产环节分工,围绕产业链招商是大势所趋,这对当地产业集聚度要求高。这一地区要充分发挥产业链分工较专的特点,在为跨国公司产业链配套上做深做透。
(4)由只注重引进制造业项目向构建“现代制造业生物圈”转变。产业集群理论和工业园区建设理论都认为,要提高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品质,必须具有与制造业本身相适应的高科技的配套产业,其中包括现代制造业发展所特有的产业支持和与其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内容包括法律、金融、市场、咨询、专利、公共关系、产品分销、零部件组装及配送等,这些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制造业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由各种各样的中介服务公司、专业服务公司和名目繁多的协会组织承担,向生产制造企业提供别处无法提供的专业服务。因此,我们招商的目标不能只盯在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上,还要引进为现代制造业发展提供专门服务的服务业上,包括注重引进研发机构、采购中心、销售中心乃至地区总部上,吸引国内外制造商、采购商、配件供应商参与产业链与产业群发展;吸引产业链上游产品供应商来浙江设立销售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和研究开发中心,促使企业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徐 锋 李秀辉:进一步优化浙江利用外资结构.浙江经济[J].2007年13 期
[2]井 华:谈浙江引进外资.At Home & Overseas[J],2005年07期
[3]任晶晶:我国利用外资的产业引导建议.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2007年06期
[4]王 勇:浙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多角度透视.经济论坛[J].Economic Tribune,2007年13期
[5]许光兵 于丽英: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变化趋势分析.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2007 年
[6]曾永寿:产业链化现象探析[J].上海商业,2005,(03)
[7]童 莉: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设计及其系统稳定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
[8]郑 彬:国内产业集群研究述评.现代商贸工业[J],2008年01期
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验发展新模式,它要求把经济发展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构建集约型和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农业领域,旨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减少物资投入量的同时降低废物的排放量,使农业资源得到持续利用,取得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
一、齐齐哈尔管理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齐齐哈尔管理局农用耕地面积2.72万平方公里,随着土地的过度开垦,自然资源的优势正在日益弱化,土地沙漠化严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逐年下降。因此,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齐齐哈尔管理局水土流失面积0.54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21%,水土流失导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由原来的7-10%下降为1-2%。此外,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的不合理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齐齐哈尔管理局的农业是典型的粗放型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消耗和比较效益低的特点,农业生产者把环境当做可无限利用的资源,并把产生的废弃物自由排放,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损害。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善农场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农业和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二、齐齐哈尔管理局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一)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
1.绿色农工贸循环经济模式
以种植业生产为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按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接生态化和废物循环再生化的要求,以沼气发酵为主的能源转化、农业废弃物生物转化有机肥为纽带,积极构建循环性水稻、马铃薯生产体系、现代加工和贸易体系,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从种植业—精深加工—废弃物—沼气工程—沼渣沼液—有机肥料—种植业—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农产品—消费者的循环,不断提高农业的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水平,推动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实现农工贸一体化。
2.生态牧工贸循环经济模式
大力推行畜牧业清洁生产,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走新型产业化之路,上接下连,内业拓展,连接畜牧循环链条。一是连接 “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产品深加工—废弃物处理—饲料原料”循环链。二是连接“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循环链。三是连接“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草食家畜养殖—过腹还田”循环链。四是连接“饲料产业—兽药产业—养殖业—屠宰加工业、乳品加工业”等循环链。通过建立畜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种植业、加工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形成畜牧业—畜产品养殖、加工废弃物—饲料产业、兽药产业—养殖业—屠宰加工、乳品加工—高端肉、禽、蛋、奶产品—消费者的牧工贸良性循环经济网络。牧工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可大大促进养殖业、加工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3.生态农牧结合循环经济模式
以种植业为依托,以畜牧业生产为中心,以沼气生产为纽带,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加上以沼气发酵为主的能源生态工程、粪便生物氧化塘多级利用工程,可将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和家畜排泄物能源化、肥料化,向农牧户提供清洁的生活能源和生产能源,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农产品(草原)—牧产品—农产品的循环发展之路,粮食、草原—畜、禽—肥料—粮食、草原的资源再生之路,灌溉农业—设施农业—创意农业的高效高值之路和低碳—高效—资源的产业扩张之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统一。
(二)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
全产业链是在中国居民食品消费升级、农产品质量升级、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以消费者为导向,通过对原料获取、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关键环节的有效管控,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贯通的一种战略选择。
全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是统筹已有的产业规模、竞争态势和未来发展空间等因素,提升科技水平,增强齐齐哈尔管理局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将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市场机制和企业计划反映到种植与养殖环节,通过对农业的有机组织和对加工、流通的规模化运作,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真正连接,促进农业生产,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通过规模化种养殖、收购、储运、加工,推动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使农产品的利用更有效率,更加科学。积极探索完善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模式,在资金、技术和信息上给职工提供更多支持,以有效解决大市场与小职工的连接难题。建立规范标准和完善制度和流程,对农畜产品产业链的各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强化源头控制和全程监管,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可追溯到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带动国内食品行业升级换代。
(三)三级新兴企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
产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是指在循环经济、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等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小民营企业主为体,产业集群相对发达,区域经济市场化程度高”为特征的区域—如管理局区域所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原则、方式、方法和选择道路的统称与概括,其微观基础是垦区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以及由其高密度聚集而成的产业集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通过构筑基于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模式,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级演进,实现“三化”、“三个循环” 的总体目标,即产业集群内微观经济主体生产清洁化—实现小循环,产业集群生态化—实现中循环,区域经济、社会消费绿色化—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大循环。
三、各类循环经济模式对比分析及结论
三类循环经济模式优劣势分析
(一)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优劣势分析
农牧循环经济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发展循环经济,是消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质资源化。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消耗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型农牧业转化,形成大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
由于农牧循环经济中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也就成为了农牧循环经济的外部效益,如果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作用只能实现农牧循环经济的外部效益,并不能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一项具有正面外部性经济活动,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及其产品的供给是严重不足的,或供给本身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假如没有政府部门的科学规划,容易导致农牧循环经济的畸形发展。
(二)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优劣势分析
全产业链是一种创新的、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它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龙头企业崛起、农民增收和消费者满意的多赢局面。首先具有增值效应,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通过产业之间的相互带动,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效率;第二具有学习效应,全产业链模式内部各企业之间通过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第三具有社会效应,该模式有利于保证食品安全;第四具有品牌效应,通过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并降低新品牌的进入风险。
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缺点是产业链之间的衔接问题是发展全产业链的最大困难;品牌与其子品牌之间容易出现“一损皆损”的后杀力;由于各个企业在经营管理、文化理念等各方面的差异,在全产业链的内部管理上存在融合问题。
全产业链需加强各个产业链的构建,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为方向,提高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使各产业链条实现均衡发展,通过对全产业链的系统管理和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形成强大的整体竞争力;加强资源的整合和分配方式,保证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循环型全产业链模式,为其他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方向。
(三)三级新兴企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优劣势分析
三级新兴企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系统要利润的最大化和区域GDP的增长,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形成 “资源消耗—产品—再生资源”闭合型物流循环模式,使其物质能量的变换尽可能地按照重复利用的特定方向和方式,以维护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级新兴企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必须预见和识别有限区位空间内各种组成要素之间的利害关系,构建过程中必须考虑“最适”和“生态阈限”,其区域特点为大量小规模私营企业居多,且企业集群态势已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和市场动态调控能力较强。但是,齐齐哈尔管理局整体布局尚不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只在少量大型农场和管理局内存在发展可行性,不具备普适效应。考虑不同农场经济、社会、文化上的差异性,在模式推进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和目标特色,在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过程中,因时因地制宜地缜密的规划,在实现目标时效性上会产生适量的地区差异。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160-03
一、发展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的意义
(一)发展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的城市化发展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哈尔滨市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口快速增长,一系列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公园,绿地,公共设施和设备不能满足公众要求等问题。公众需要一个更为自然的环境,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生态化产业的有机结合恰好可以满足市民的这一心理需求。因此,发展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化产业链的城市化发展必然要求。
(二)发展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快速的经济发展对社会关系也产生了剧烈的影响,而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生态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休闲、娱乐相结合,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为公众提供了新的劳动平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因此,发展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化产业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是适应农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哈尔滨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数不断增加,农村的老龄化与妇女化的程度不断增加。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生态化产业的有机结合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可以促使发展现代农业,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支出,增加?r村经济的效益。因而,发展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是适应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二、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生态化发展的基本境况
(一)哈尔滨市都市农业发展基本境况
1.哈尔滨市都市农业自然条件基本情况。随着哈尔滨市不断提高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2015年哈尔滨市共有12个各级自然保护区,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1.9万公顷,数量为4个。哈尔滨市拥有为数众多的陆海空交通路线,是东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新鲜的农产品在便捷的交通条件的基础上向市区内及其他地方运送,将国内外经济联系起来。为发展哈尔滨市都市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产业基础基本情况。2015年哈市粮食产量达到360亿斤,作为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的哈尔滨市,共有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大县8个。同时哈尔滨市也具备较强的乳制品和畜产品的生产能力,是重要的综合生产基地。
3.哈尔滨市都市农业消费市场基本情况。在哈尔滨市农业产业化的不断上升、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高、公众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的情况下,公众在对农产品数量的增加的同时,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对高质量的肉类、牛奶、鸡蛋、水果和蔬菜的购买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公众也希望进一步提高生活品质,享受与都市文明相结合的自然风光和农业休闲方式。
(二)哈尔滨市松江湿地生态化发展的基本境况
1.哈尔滨市松江湿地自然地貌基本境况。哈尔滨市松江湿地占地410平方公里,东西走向为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至双城,南北以松花江两岸堤防为界,松花江河漫地滩地貌以平缓的地势为主,主要类型为河漫滩、沼泽地、低平地及平缓坡地,有少数为岗丘及丘间挂池。
2.哈尔滨市松江湿地分类构成基本境况。哈尔滨市松江湿地以河流湿地和泛洪平原湿地为主,其余为藓类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草本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具体包括:一是道里区长岭湖湿地、新农湿地、太平湖及运粮河湿地、群力滩及周边湿地;二是道外区白鱼泡湿地、哈东沿江湿地、阿什河河口湿地、克图河口湿地;松北区太阳岛湿地、苟岛及周边湿地、北国水城湿地;呼兰区呼兰河口湿地;三是宾县松花江南岸湿地;四是肇东市松花江北岸湿地。
3.哈尔滨市松江湿地生态资源基本境况。哈尔滨市松江湿地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在植物区划属于多种混合,包括长白植物区系,小兴安岭-老爷岭植物区以及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亚区。松江湿地植物资源经调查共有112科各类高等植物,具体为481种;31科各类苔藓植物,具体为82种;11科各类蕨类植物,具体为32种,1科裸子植物,具体为5种,69科各类被子植物,具体为5362种。
哈尔滨市松江湿地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在动物区划属于多种混合,包括长古北界、东北区、长白山亚区。以马鹿、野猪、花尾榛鸡、太平鸟、中国林蛙等为地区代表动物。松江湿地动物资源经调查共有58科各类脊椎动物,具体为190种;7科各类鱼类动物,具体为37种;4科各类两栖动物,具体为6种;3科各类爬行动物,具体为5种;35科各类鸟类动物,具体为122种;9科各类哺乳动物,具体为20种。
三、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模式
(一)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模式
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技的成果,把泛洪平原湿地、人工湿地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根据粮食经济作物生产、林、牧、副、渔业的不同情况,合理配置,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观光休闲农业产业链模式
以农业和农村的设施和空间为载体,以河流湿地、泛洪平原湿地为依托,根据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等实际情况,结合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具备休闲娱乐功能的生态农业产业。
(三)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循环农业产业链模式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以循环利用为核心,挖掘河流湿地、泛洪平原湿地、灌丛沼泽湿地的生态潜力,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代生态农业增长方式。
(四)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种苗业产业链模式
发挥城市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充分利用人才、资金等优势条件,以藓类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草本沼泽湿地为依托,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良种、蔬菜种苗、花卉苗木、优质畜禽、名优水产良种等。
(五)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农业科技园区产业链模式
农业科技园区与松江湿地相结合,发挥园区的科技核心区、科技示范区和科技辐射区三位一体的功能,通过农业新技术、新品种、高新设施的示范和推广,促进湿地经济潜力的实现。
四、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的发展原则
(一)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发展的指导思想
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发展,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根据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基本情况,因地制宜,统筹湿地经济与湿地生态的开发与保护,结合湿地生态科学理论与最新研究成果,完善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以及优化生态产业系统。
(二)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发展的远景目标
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是在保护松江湿地,实现湿地生物多样性以及维护湿地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在保证松江湿地的高水平管理下,开发松江湿地的经济价值,充分利用松江湿地的多重功能,将松江湿地建成集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开发、科学研究、休闲度假、自然旅游、生态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三)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发展的发展原则
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发展的应坚持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坚持湿地保护与湿地合理利用相结合原则;坚持因地制宜与统筹布局相结合原则;坚持充分利用原有资源与节能节水、安全卫生相结合原则;坚持保护环境与高效使用建设资金相结合原则。
五、建设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的具体做法
(一)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规划方向
1.优化都市生态农业与松江湿地的有机结合。优化都市生态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结构与布局,发展生态种植业及生态养殖业。随着公众收入的不断增加,对非养殖和生态养殖的优质鱼、虾、蟹等高蛋白食物的需求持续提升,作为松江湿地的优势产业――水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建立松江湿地品牌,围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业等优势产业加快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培育松江湿地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柱生态产业。
2.优化都市农业产业与松江湿地的有机结合。优化都市农业产业与松江湿地的合作与分工,利用松江湿地优质的松江湿地水资源,在现有行业优势的基础上,扶持生态农业加工业,将现有生态农产品加工、运输资源进行统筹优化,完善生态农业产业链,加快生态农业产业之间的合作,推动“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运营方式,发展生态种与养加相结合、产与销相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3.优化都市生态休闲农业产业与松江湿地的有机结合。围绕都市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工业,推动生态休闲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开发松江湿地丰富的自然景观及其辐射范围内的人文景观,挖掘生态休闲农业的潜力,促进松江湿地经济的发展。在都市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上应注重项目规划,注重项目引资,开放合作,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创造新的经济发展形式。
(二)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的具体形式
1.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种植工程链建设。对松江湿地的低平地、平缓坡地及岗丘等地貌类型进行多用途开发,因地制宜调整生态农业结构,发展生态种殖业,推动高效模式,形成“种植业――加工业――销售”的生态产业链,完善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种植工程链建设。
2.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水产加工链建设。对松江湿地的河漫滩、沼泽地、丘间挂池等地貌类型进行分?哟慰?发,推进生态养殖业水产加工业发展,引导水产加工企业与养殖户实行“企业渔户”的经营方式,实现订单渔业。由企业统一购回苗种、提供一定数量的周转资金或饲料,按市场价将成鱼收回加工。保证生产加工的生态化,形成了企业和渔户共同的“养殖――加工――销售”的生态产业链。
3.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饲料工程链建设。主要是通过对松江湿地的种植业产品进行加工,通过多种植业和畜牧业加工业的联动,实现具有规模化高效率的生产生产方式,促进“种植业――加工业――畜牧业――销售”产业链的形成。
4.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旅游链建设。主要是通过对松江湿地的绿色生态资源和生态休闲资源的整合,推进生态旅游链的发展。生态旅游链主要是指通过大量种植具有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的湿地经济植物,如莲、芡实、菱、芦苇等,营造独特的湿地风光,作为绿色生态资源的核心开展生态旅游,同时为游客提供认知、休闲、观光的场所,形成“种植业――旅游业――经济效益”的生态产业链。
5.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资源综合利用链建设。主要是通过对松江湿地水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土地资源等综合利用,积极探索新的生态产业结构的模式,加强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政策保障
1.建立松江湿地有效的生态预警系统。根据松江湿地的具体分类,结合都市农业开发,建立相应的可持续性评价体系,以此为参照健全各级管理机制,确保松江湿地的可持续性开发和科学研究,建立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最佳的资源利用模式,在统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生态预警系统。
2.健全松江湿地价值补偿系统。结合市场创建和行政税收的优势,健全松江湿地价值补偿系统。一是明确产权,确立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所有权及经营关系,实行湿地有偿使用,根据实际情况收取开发付费和破坏补偿;二是行政收费,充分利用松江湿地使用者的税收积累资金,建立湿地保护基金;三是财政支持,提升湿地保护在公共投入的投入比重。
3.制定湿地保护和利用规划。当务之急是尽快开展松江湿地资源调查,核实湿地而积、水文、气候等自然生态状况,根据松江湿地系统的特性及受威胁程度,制定保护及开发利用的长远规划,建立湿地生态保护区和示范区,限制湿地周边企业数量和城镇规模,实施系统治理。
关键词: 衡阳;产业集群;生态化;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161-02
引言
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地实施,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原则)”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而传统产业集群以产品配套和同类产品生产为核心,仅着眼于企业间的线性生产联系,既忽视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的资源约束,也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 [1]。于是,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开始成为潮流。产业生态研究(又称循环经济)依据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2]。
衡阳地处南岳衡山之南,是湖南省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全国重要交通主枢纽城市、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对衡阳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衡阳市主要工业产业集群的生态化模式及其实现路径,对衡阳市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衡阳市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及现状
1.衡阳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首先,衡阳区位优越,紧靠沿海,临近港澳,承东接西,是沿海的内地和内地的前沿。衡阳是全国40个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京广、湘桂铁路贯穿全境,京珠、衡昆高速公路与107、322国道纵横交错,湘水、蒸水、耒水四季通航,千吨级港口已完成建设交付营运,千吨级巨轮可直达长江及沿海各地。其次,衡阳有突出的矿业资源。衡阳是中国的“有色金属之乡”,也是中国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金、银、铅、锌、煤、盐、高岭土、纳长石等60多种,潜在经济价值3 511亿元,占湖南省28.85 % ,地均2 294.24 万元/平方公里,为湖南省平均值的3.99倍,人均4.99 万元,为湖南省平均值的2.68 倍。
2.衡阳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衡阳是个老工业基地,有厚实的工业基础。几十年来,国家在衡阳集中投资建设了一些具有相当规模和生产能力的工业企业。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衡阳已形成冶金、机械、化工、轻工、医药、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生物制药、煤炭采选、金属非金属采选等36个门类的工业体系。
衡阳主要工业园有高新开发区、衡阳钢管深加工产业聚集区、白沙洲(深圳)工业园、松木工业园、衡东大浦工业园、耒阳市经济开发区、衡阳县西渡经济开发区、常宁市工业园区等12个。形成以水口山为龙头的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业,以衡钢集团为龙头的专业化无缝钢管及深加工产业集聚区,以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公司为龙头的输变电制造产业,以衡阳建滔为龙头的盐卤化工产业,以亚新科、天雁机械、风顺车桥、长丰六合、湖南机油泵等企业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中钢衡重为龙头的机械设备制造产业,以紫光古汉、恒生制药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泰豪通讯、北方电子为龙头的电子产业,以燕京啤酒、金六福雁峰酒业为龙头的酒类制造产业。
3.衡阳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1)自然资源依赖程度高。衡阳工业产业主要依托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如,依托硫铁矿、盐卤矿、芒硝矿等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发展化工产业集群,依托钠长石、硅灰石、高岭土瓷泥、萤石、石膏等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发展新型材料制造产业集群等等。这一特点使得衡阳工业发展受资源因素的制约较大。而依托于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企业多是高耗能企业,2006年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八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每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为1.39吨标准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倍,世界平均水平2.7倍[3]。(2)产业链处于初级阶段。衡阳工业园主要是以大型企业为中心,发展上下游产品,产业链为“生产―产品―生产”。如,松木工业园以建滔化工为核心,莱德生物(天宇农药)每年要用大量的建滔化工生产的氯气和烧碱,骏杰化工每年要耗用两万吨氯气,西渡纸业要耗用一定量的氯气和烧碱等等。尽管这些化工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上下游关系,但整个产业集群从规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低等情况看,链核不强不大,链接不精不细,只是处于一个相当初级的阶段,缺乏市场竞争力。(3)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衡阳生态环境标胶脆弱,产业集群仍处于初级阶段,而其又以资源依赖性强、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重、化工业发展为主,环境压力较大,加之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而这些企业又多为传统产业,采用常规技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其不仅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污染处理等都比较落后。
二、衡阳市工业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设计
工业生产系统中实际上存在着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艺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这就是“工业生态产业链” [4]。“工业生态产业链”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形成的能量流和物质流沿着“工业生态产业链”逐渐逐层次流动,并在其中获得最大限度利用,实现废弃物再生增值。而工业园区中的生态产业链是指在园区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盟,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 [5]。
由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与盐化工行业是衡阳市工业依托自然资源发展的代表性行业,同时又是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下面便以这两大行业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研究为例。
1.金属冶炼行业生态产业链设计。近年来,衡阳市钢铁产业形成了以衡钢工业园为载体,以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的一批钢管深加工企业和产业配套企业的聚集区。钢铁产业生态化发展,一方面,要延伸上下游产品产业链,如发展从矿石采选、炼铁、炼钢到管材加工,再到钢管被覆、高压气瓶管深加工、油田用管车丝等领域一条链的发展;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加大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的投入,实现“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
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有多种用处,有些可以返回生产系统进行再循环,有些可以参与其他行业生产,还有些兼具两种特性。第一种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炉渣等可以提炼回收金属,冷却水也可以重复使用。第二种如煤燃烧过程产生的的粉煤灰可以作为水泥的添加剂。钢渣属于第三种,不仅可以作烧结溶剂、作高炉或化铁炉溶剂、作炼钢返回渣、利用磁选工艺回收废钢铁,还可以作为生产无熟料或少熟料水泥的原料和掺和剂,同时钢渣碎石具有密度大、强度高、表面粗糙、稳定性好、耐磨与耐久性好、与沥青结合牢固等特点因而广泛用于铁路、公路和工程回填,特别适于沼泽、海滩的筑路造地等等。
2.盐化工行业生态产业链设计 [6]。衡阳市现有盐卤化工企业69家,总资产33亿元,年产值过5亿元的企业1家,过亿元的企业5家。2010年盐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年产值预计突破100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以上。盐化工行业为衡阳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其对环境的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盐化工行业原材料和产品种类繁多,且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物质;生产装置中的非标准设备有的是高温、高压,风险较大;企业的生产(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繁杂多变,生产过程产生的“三废”成分繁多,数量大,相关产业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几乎涵盖全市所有污染物种类,包括燃煤烟气和二氧化硫等各种工业废气、污水以及煤渣、煤灰、盐泥等固体废弃物等等。
盐化工行业污染物种类多样,同时可循环利用的部分也很多。采用以化学肥料为主产品的苦卤综合利用工艺,原料利用中镁、钾、硫的回收率都在96%以上,工艺构成闭路循环,不仅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还可以不构成二次污染,从根本上解决苦卤资源充分利用、保护原料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难题。而纯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碱渣不仅可以提取氯化钙、作为燃煤脱硫剂用于环保工程,还可以应用于建筑工程、化工轻工业、农牧业等等。而盐泥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以后可制的轻质氧化镁,用于油漆工业、橡胶工业、造纸工业的填充剂,还可制镁砖、坩埚等优质耐火材料。
衡阳市四大支柱产业链条之间存在多处交叉点,如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为机械加工提供了原料,盐化工生产为金属冶炼等提供化学原料,金属冶炼与机械加工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提供给发电厂作为发电能源的来源,电厂的电力又直接服务于金属冶炼、机械加工和化工产业。而除了支柱产业外,衡阳还发展有支柱产业的衍生产业和相关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生物制药等几十个门类的工业体系,这些产业由某一种或多种产品相联系,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某种废弃物可以共同应用于另一相同行业,根据循环经济原理深入研究这些联系,设计生态产业链,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参考文献:
[1]陆辉陈,晓峰.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传统产业集群生态化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的分析[J].生态经济,2009,(10):123-126.
[2]邓伟根,王贵明.产业生态理论与实践:以西江产业带为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3]王海燕.加快衡阳循环经济发展初探[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8,(4):17-20.
[4]王虹,张巍,朱远程.资源约束条件下构建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的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6,(1):29-32.
关键词:循环经济;煤炭城市;共生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6-0132-02
一、共生产业链形成机理
煤炭城市是指因煤炭资源开发而兴起,并在一定时间内主要依靠煤炭资源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全球都已经开始反思传统的由“资源――生产――废弃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模式,正在努力实践基于循环经济范式下的资源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由“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所构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可持续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产业链是“指在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由于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企业,与其相关产业中的产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其实质是建立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上用于描述具有内在联系的企业结构群结构。具体到煤炭企业的产业链,则是围绕煤炭企业生产而与其他企业结成的联盟关系链。以煤炭企业为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往往有很多条,由这些若干条产业链交错就形成了煤炭产业共生网络。
产业共生网络强调企业间的合作,从根本上将传统工业发展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从而将整个工业体系形成各种资源(能源、水和原材料)循环流动的闭环系统,最终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
共生产业链的形成机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该过程是共生产业链各个体通过寻求一种制度安排,以合理利用整条共生产业链的内、外资源,在尽量保护环境的同时,进而形成低成本、差异化或者两者相结合的竞争优势。该机理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共生产业链通过充分利用资源禀赋、聚集经济、转运成本等外部环境资源与所形成的副产品交换产业共生链一起形成共生产业链的差异性,该差异性通过单一或者是合成的低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和集中战略优势形成整条共生产业链的竞争力,反过来共生产业链竞争力的增强又进一步强化了共生产业链的差异性及其共生产业链的稳定性,进而形成共生产业链的持久竞争优势。
二、煤炭城市共生产业链设计
根据产业链的形成机理,进行煤炭产业链设计。煤炭开采不仅生产煤炭产品,还应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效益最大化的终极产品。因此,在设计产业链时应充分考虑煤炭的综合开采和高效利用,即一方面把不同煤种、品质的煤炭进行粗加工、深加工或精加工,将煤炭加工或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另一方面,对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出现的“三废”,即固体废弃物、气体废弃物和煤矿污水,将其资源化,作为其他企业的原料加以利用,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其中,对废弃物的再利用设计成为最重要的环节。这样既减少污染,又增加经济效益。
根据产业链设计的观点,煤炭企业首先要加大自身的科技投入,形成核心技术,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其次要纵向拉长产业链,横向拓宽产业面。纵向拉长产业链,就是面向煤炭的下游产品延伸,通过和电、铝、钢铁等高能耗企业进行联营,将煤炭从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煤炭的附加值。横向拓宽产业面,一是以煤炭为原料,发展煤的衍生产品,主要是煤化工产品和煤炭的综合利用;二是以煤炭开采的副产品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为原料,大力发展相关产业,主要是建材产品和农副产品的开发。最后要精心选择下游企业,实现信息与科研成果的共享,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双赢甚至多赢。具体地说,园区要设计产业关联度高、协调发展的产业链,形成尽可能长并且经济效益好的产品链,应用以上思想分别设计了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三条主产业链,初步形成循环经济的产业格局。
(一)煤―电―化
利用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煤、煤泥、煤矸石和瓦斯进行发电,富余电量用于发展电石乙炔化工及多晶硅产业,电厂生产的粉煤灰和乙炔化工产生的电石渣用于生产烧结陶粒、水泥及砌块等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煤―电―化产业链产品结构如图2所示。
(二)煤―焦―化
利用贫瘦煤、瘦煤、气煤和焦煤进行炼焦,对焦化厂的副产品焦油和粗苯进行精深加工,生产市场需要的各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焦炉煤气则用于合成甲醇或二甲醚等。甲醇可进一步衍生到MTO(甲醇制低碳烯烃)、MTP(甲醇制聚丙烯)等,煤―焦―化产业链产品结构图如图3所示。
(三) 煤―油―化
通过煤炭汽化多联发展煤炭基合成油、IGCC等。煤基合成油厂可以生产煤油、石脑油、LPG等。矿井瓦斯经抽取后用于煤基合成油及地方民用。另外,将煤基合成油厂的合成气(弛放气)及矿井瓦斯用于IGCC发电,实现煤的洁净、高效利用,煤―油―化产业链的产品结构如图4所示。
以上构建了“煤―电―化”、“ 煤―焦―化”、“ 煤―油―化”三条产业链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煤化工及煤基多联产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改变了煤炭企业以往生产孤立、低效的状态。该种模式的煤炭工业循环经济,通过延伸煤炭产品产业链,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不但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气物“从资源到资源”,解决了末端治理的被动性和低效性;而且通过资源的梯级利用,提高了系统内各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环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链;错位;延展;补充;对接;协同发展;世界城市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4-0111-05
继“环首都经济圈”(以下简称“环首区”)布局后,河北省紧接着又规划了“环首都文化产业带”,政府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反映了双方优化产业结构和保护环境的共同需求。显然,河北省以政府战略的形式构设了环首区发展的美好蓝图,为其承接首都“溢出效应”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然而,与首都的协同难题仍是制约该区域文化产业链完善的关键因素。产业发展实践表明,只有理顺产业链,才有可能将良好愿望转化为生产力;准确对接首都文化产业链,有助于推进绿色无污染产业的发展。为探寻环首区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笔者所在课题组多次深入该区14县、区实地考察,对影响产业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产业链相关理论,提出完善文化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核的对接思路。
一、文化产业链对接相关理论
(一)产业链内涵界定
众所周知,亚当·斯密(Adam Smith)基于社会分工的“迂回的链条”说,被视为产业链思想的萌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将分工扩展到企业与企业之间,进一步突出了企业间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发展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将研究的视域逐渐扩展到了企业外部。1958年,在《经济发展策略》一书中赫希曼强调了产业链环节“前向”和“后向”的关联效应,自此,“关联效应”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国内相关研究,是在供需链、企业链、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区域产业发展实践进一步深化扩展的结果。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不仅把产业链作为一种单独的经济组织形式加以理论化,还将“产业关联”理论扩及不同产业间和不同区域间,拓展了西方研究由微观到中观的探索路径。
自20世纪90年代傅国华开始使用产业链概念以来,国内对产业链的概念、内涵、类别等方面的讨论逐渐深入,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理论体系。就现有文献分析,关于产业链概念内涵的界定主要有如下三类。(1)定位在产业内关联。认为产业链是“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等经济活动过程按内在的技术经济关联要求将有关的经济活动、经济过程、生产阶段或经济业务按次序联结起来的链式结构”。[1](2)跨产业关联,产业链不必局限于同一产业间。刘贵富总结了简新华、杨公仆、龚勤林等相关说法,认为产业链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某一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联结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2]刘志迎根据经济学中标准的定义,更进一步强调跨产业的特征,“产业链既涉及不同分工形成上下游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又伴随着知识、技术等的传递,因此并非仅指某种最终产品所在的产业,产业链应该是跨产业的一个概念,单独一个产业无所谓产业链。”[3](3)跨区域关联,关注区域市场间的关系。郁义鸿将产业链抽象为由两个相关产业之间或相邻市场之间的关系,将这类关系分为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纵向关系和并行产业之间的横向关系两类。[4]
本文综合以上三种界定,重点探讨文化产业链节点间关联效应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而不着意区别商品链、生产链、供应链以及价值链等概念。因而,产业链概念既包括实体存在的企业、产品,也涵括了企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品牌形象认同等联系,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产业链要素。一条完整产业链由创意设计、生产、交换、消费环节组成,但不同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与之相应的市场活动,确定适宜的产业链节点,在特定区域内构成不尽相同的供需链。增值性是构建、优化产业链的主要诉求,完善的产业链,能够实现1+1>2的乘数效应。一般说,产业链越长,链核越强大,增值、辐射效应越明显。在出版产业中,一条包括了上游版权、中游出版物、印刷和下游的光盘生产,甚至延至境外合作出版等活动的产业链所带来的范围效应就会很突出。拓宽、延伸产业链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文化产业链构建是一个涉及多部门的系统工程
依以上界定,文化产业链可概括为:各文化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因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环境,由不同的产业价值环节连缀而成的链式形态。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不仅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和广电等传统业态,还涵盖了手机出版、交友平台、视频网站等由传统文化符号和数字技术融合所产生的新兴业态。在产业链中,文化符号的数字化开发、创意设计居上游高端层,中游是文化内容产品的大量复制生产环节,下游是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推广和消费,处低端层。当前,我国文化园区雨后春笋般出现,文化产业确已“做大”,但规模不经济、范围不经济现象严重。许多地方还只是园区型、板块式单打独斗发展。产业链不完善,链条短、链核缺失等问题突出。
文化产业链的完善,超过了单一的文化产业层面,其产业链的构建涉及到多种因素。文化产业不仅具有跨行业、跨市场的特性,还颇具融产业特征。产业形态不仅涉及文化部门、广播电视部门、工业信息部门,而且也将农业、工业等产业形态涵括进来,比如观光农业、旧工业区创意改造等。向勇等以迈克尔·波特钻石理论分析框架为蓝本,总结了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相互关系,得出如图1所示的中国文化产业本土实践分析框架,对完善环首区文化产业链具有一定启示。
从图1[5]可以看出,在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中,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环节的有效对接,不仅要考虑特定政治、经济等宏观背景,同时也要利用科技力量并及时把握新出现的机会,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当前,环首区产业发展在宏观环境利好的背景下,突破点是中观层面整合区域内外资源、把握时机理顺产业要素供求关系,使之顺畅运行。
(三)环首区文化产业链对接集中在三个方面
环首区产业链完善的复杂性,不只表现在一区自身产业对接,而是要力促跨区域、跨市场、跨行业的有效对接。在环首区这样可囊括所有环节的大经济区,完善产业链不仅要构建设计完整的产业链,更要动态关注关键环节的优化提升。所谓优化提升,是指借助品牌影响力或资本、科技优势、政策推动平台以及资源配置、创新等力量,将主要的增值体能、增值空间较大的链核环节做强,发挥其辐射力和产业拉动力。优化产业链环即可看作一种方法,也可视为一种对接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与构建产业链按先后顺序展开,也可同步渗透。
产业链对接的内涵,在环首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区域功能对接。河北省提出按照“六基地”(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绿色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规划布局,以“绿色”环保为核心价值诉求。这种注重生态的发展目标,一方面适应了产业转型、打造河北经济“增长极”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主动服务首都“世界城市”建设的态度。为此,文化产业发展需沟通协调,通过产业链完善实现共赢。二是政策对接。这是跨区域发展中最棘手的问题,如纽约都市圈、长三角区域发展都经过了不断磨合的过程。施祖麟认为不能只为北京考虑,而是“应该结合河北省,整体上对这14个县、区应该有个明确的省内定位,不能光说是环首都经济圈、绿色经济圈。要给他们什么优惠政策,而且这个优惠政策是向省要,还是向北京或者中央要,这很重要。”[6]这就需要双方在土地、税收、人才等问题上协调,力避政策不一、割裂式产业格局的出现。三是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对接。京冀双方产业发展理念是否对接,关系到产业政策制定,更直接影响着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的贯通。文化产业发展需产业化运作,应借鉴美国迪士尼、韩国影视产业链构建的成功经验,以科技创新、品牌带动、衍生品开发的方式延伸产业链,以期收获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之效益。
二、环首区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发展态势分析
环首区文化产业发展处在大北京经济区域环境下,京冀双方协同发展难题由来已久,一直存在着发展诉求、资源禀赋基础、传统经济活动的惯性等差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京冀区域间的产业关联效应更加突出,双方协同发展渐成共识,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然而对接思路不明晰也阻滞环首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协同发展已为京冀双方共识
从发展目标看,首都以生态为取向,而河北致力于经济发展,这对矛盾曾严重影响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委研究室“首都经济圈研究”课题组研究指出:“京、津两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远未发挥出来,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虹吸现象,在使京津周边成为经济发展的谷底的同时,也导致自身出现了众多的大城市病,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现状的时候了。”[7]环首区战略的“绿色”定位可视为双方协调的表现,低碳概念利于河北产业转型,也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需要。
1. 环首区担负着河北省新“增长极”的重任。对于处在贫困带的环首区来说,多年来不仅未得到首都经济的“溢出”效应,还在人才、资源方面受巨大磁场的吸引,经济发展落差极大。一方面,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配套设施不健全,产业开发能力受限。该区域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现代化科技设备和高档次的影院、演出场所,加之图书陈旧,远远不能满足区域内外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对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利用,多停留在名胜遗址的简单修复和静态观展层面,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无从实现。
为改变这种状况,2010年10月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战略提出举全省之力打造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随后又出台了《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逐步引导形成‘四带一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并按照“协同与共赢、借力与错位”等原则,打造跨区域协调发展的“环首都文化产业带”。在具体支持措施上,管理层不仅在资金上支持(自2011年起,河北省将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从每年1 500万元提高到2亿元),而且还依照经济特区的优惠幅度进行引导,其中在土地供应、工商登记、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之大在国内领先。与之相应,环首区所涉的4市及14县、区也相继出台了支持配套措施。
2. 北京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问题”突出,“世界城市”建设任务急迫。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对文化的消费逐渐增多,消费能力增强。2010年北京市人均GDP就已超9 295.48美元,2011年则超1.2万美元,2012年更是超过1.3万美元,恩格尔系数降至了36%左右,已达到世界中等富裕生活水平。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十一五”时期,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3%;2011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1 938.6亿元;2012年,实现增加值2 189.2亿元(增长情况参见图2)。
然而,随着城市功能过度集中,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制约了北京的进一步发展。从1990年开始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而且在逐年加重。《北京市2011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247.9万,占总人口的19.4%;80岁及以上人口38.6万,占总人口的3%。老年抚养系数高达27.6%,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从需求看,首都“大国首都、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城市空间布局要重新调整、产业要转型升级,这就需要周边区域的强力支撑。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依赖城市周边区域发展体系的共同发展,而绝非孤枝独秀。在韩国,首尔经济圈GDP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国的67%。而北京首都经济圈(京津冀三省市)在2009年只占国家经济总量的10.9%,2010年仅为10.8%,远不及长江三角洲经济圈,2010年其16个城市GDP经济总量占比达17.6%,2011年占到17.4%。显然,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北京,周边存在这样一个贫困带,无法匹配“世界城市”发展的蒸蒸气象。
环首区对于拓展产业空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都市圈良性发展的重要意义,首都各界也已逐渐达成共识。2011年12月在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环首都圈与北京对接发展论坛”上,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金良浚指出,北京在金融业、文化产业、高端服务业、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中,必须实施部分产业向环首都圈转移。更要指出的是,在国家“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将打造“首都经济圈”定为“十二五”国家战略,明确“首都经济圈”包括“环首都经济圈”。由此可知,环首区发展已不再是河北“一厢情愿”式的“单相思”了,而是变为共同愿望。
(二)环首区文化产业发展虽有一定基础,但产业链对接思路有待明晰
可以说,环首区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处地利又得天时,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有的企业已经自觉应对首都出版业需求,发展态势良好,形成印装产业集群。但对于多数县市来说,还在盲目模仿,尚未找准产业链中的价值增值环节,消弱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1. 环首区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1)文化遗产形态多样,生态环境良好,利于休闲娱乐产业发展。该区域涵盖了三祖文化、三国文化、元文化、明文化及清文化等文化形态,分布着遗存230多项,仅涿鹿一县就有中华三祖堂、中华合符坛、逐鹿狩猎场多达17项。而且,文化资源开发方式不断创新。滦平县为扩大国际影响力,利用“万里长城,金山独秀”的优势,开展国际长城马拉松赛、金山岭长城徒步大会等体育活动,促成了美国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基地(PSA China)落户金山岭长城。从生态环境看,该区域有多处风光独特、气候舒适宜人的自然景观。不仅有野三坡、雾灵山生态旅游胜地,还有潮白河、滦河等河流资源。(2)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商务会议会展、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二是印刷复制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廊坊的香河县、三河市、安次区的数字印刷、彩色印刷具有专业化和快速的特点,满足了北京众多出版社的需求,规模化效应显现;高氏集团、华林印务等年产值上亿的龙头企业,具有了集约化的产业特征;三是演艺影视业已有一定知名度。大厂评剧歌舞团演艺公司、国华影视公司、央视涿州影视基地的品牌影响,已有一定的文化产业辐射力。
2. 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还不明确。环首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其表现可概括为“十五多十五少”:因地制宜多,关注产业结构少;内向眼光多,外向关注少;自说自话多,主动对接少;历史多,现实少;静态多,动态少;场地园区建设多,内容少;硬件多,软件少;小巧有余,宏大不足;零碎多,规模少;传统多,现代高科技少;浅尝辄止多,深入耕耘少;现成利用多,创意少;谈投入多,谈效益少;本土多,世界少;园区项目多,商业模式少。对以上现象进行分析可总结出以下特征:(1)产业链对接意识较弱,产业观念有待强化。(2)先进生产要素缺乏,产业链不完整,辐射力弱。
三、环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链对接思路
环首区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应在生态性、整体性原则下,依据首都需求以及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身区域比较优势,以优区位理念设计产业发展格局;再从首都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着手,延展、补充产业链;进而以错位发展思路,优化产业链、追求超越。
第一,从区域功能定位出发,依照首都布局和文化产业链现状,分级设计产业对接格局。环首区对于京冀双方发展诉求来说,是承担着特殊功能的特区,既承担着为首都发展提供绿色保障的重任,也负载着河北省打造新增长极的期待,要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基于此,若对应“世界城市”的目标,建设14颗耀眼闪烁的“世界一流”绿色卫星城环绕北京,那自然会相得益彰。这就需要根据北京市的规划格局和文化产业分布的状况,通过循优推移将产业链的各个节点配置到适合其经济活动诉求的特定位置,即优区位。
首先,从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规划考虑,可分级设计北京的卫星城格局。对于首都经济圈发展布局,刘永瑞认为“以首都为圆心、以100公里左右为半径的环带是核心圈层,应加强对绿色经济和绿色生态发展的规划和推进,大力发展无毒、无害、无污染的产业或行业,为首都地区营造更加宜人的居住环境。”这种区域功能定位体现在产业链的设计中,既要在环保的前提下承接首都“溢出效应”,更要打造河北绿色文化产业政策实验和品牌集聚的平台。作为第二层级的固安和大厂可以承接高端商务会议,发展总部经济,满足首都高层交流的需求;也可利用生态优势建设休闲度假基地,开发体验经济。作为第三层级的张、承六县可开发原生态旅游基地,为首都提供绿色屏障。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参见示意图3。
具体的产业链环节的确定,需要根据北京文化产业布局而选择。北京现有的31个大型产业集聚区,多集中在内容创意及现代科技传播等产业上游环节:在影视业,北京集全国70%以上的影视公司、发行公司和后期制作单位;在艺术品创作展示产业有798园区,“到北京,游长城、吃烤鸭、逛798”的说法即为明证;在数字产业,仅石景山基地注册上亿的数字娱乐企业已超过500家;新媒体产业,有大兴国家新媒体基地;动漫产业,有石景山国家动漫基地。从分布看,大型项目主要集中在朝阳区、海淀区和通州区;从结构上看,以上游创意为主,软件与计算机网络服务、设计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四大行业规模最大。从所涉及行业看,主要有艺术品交易、影视及新媒体制作、主题游乐项目、出版影视、IT业、艺术设计业、传统古玩业以及旅游业。可见,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大竞争力,不仅资金、人才、市场等要素最齐备,而且产业门类比较齐全、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突出。环首区产业布局应避免直接和首都形成竞争态势,而是要对应“六基地”目标,根据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这十大产业门类的经济特点,根据优区位原则分别安排创意、生产、销售、消费、再消费诸多环节。
第二,按照“绿色”价值诉求,围绕“生态”目标选择产业链对接策略。对接北京,可根据出版传媒业、文化休闲娱乐业等对资源禀赋的不同要求,选择切入点,或者集聚或者分散,确定适宜的产业链对接方式。
从延展、补充环节着手,搭建文化服务平台。“补充”策略是该区的首选方式。众所周知,在北京的电视台、影视公司,规模都很大,而规模所带来的创意内容和高科技优势,环首都地区难以企及。大兴区的北京星光影视园便是利用地利优势,选择“补充”方式运作的成功案例。由做灯光设备到建摄影棚承接贵州电视台拍摄龙永图《论道》等节目制作,再到把新华网、搜索等国家级媒体引进影视园,陈瑞福这种“补充”式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大兴文化产业发展。环首区可借鉴参考这一思路,重点发展生产和销售、服务业,着力点应放在延展、补充、服务环节。可从两个方向布局:一是建设文化产业衍生产品基地。将北京的文化产业发展成果,采取景观化手段集中演示并力求产业升级,构建北京各大文化产业聚集区产业延伸的“后台”——生产基地,如文化产业公园、衍生品研发制作、专业化、定制化的后续服务等;二是建设文化产业“前台”,即试验基地,为北京市文化产业提供经营、生产、推广等环节的前期试验服务,例如动漫、影视、演艺等。如香河,可发挥家具产业优势,提供大型影视剧特定场面的道具、布景、服装、甚至延伸到化妆服务等环节。
以错位、迂回思路,追求超越。要推动环首都区域文化的共同发展,首先就需要从空间资源的整体性和产业关联性出发,编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14县、区利益与区域大局统一起来,设计区域内的错位布局,探索引领方式。廊坊市曾提出“引领北京”的设想。引领,首先要错位。北京拥有国家大剧院、北京工体、宋庄、潘家园等相当成熟的文化市场主体,环首区不宜硬碰硬竞争,发展只可“迂回”行进,找错位思路。环首区可规划北京没有的项目或者薄弱环节,如高科技全息演唱、未来体验、太空舱的体验、概念车、智能家居等,有可能实现“引领”,甚至“超越”。也可借独具的资源优势,建设原生态基地,通过温泉养生旅游、农业体验观光旅游、休闲体育健身旅游产业,延长产业链以带动环首区发展。
第三,增加高科技和文化元素的注入,优化产业链,以名品打造核心价值链辐射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文化资源转化成产业,特别需要现代科技作为桥梁,借助高科技打造影响力。在法国,为鼓励出版行业技术化和完善产业链,文化和交流部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年资助额度高达四亿欧元。环首区应将文化与科技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驱动力,通过政策激励以文化引领休闲时尚、以科技创造全新体验,布局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的示范区,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名品。比如,环首区可以建设以“科技、互动、娱乐、体验”为特点的大型航天主题公园和国家级航天科普馆,开发具有航天气魄、草原风情、民族特色的航天主题体验城。金山岭长城的原味文化底蕴,可用数字声像技术再现。韩国名将张保皋借韩剧《海神》得以传播,同样,抗倭英雄戚继光修筑长城的聪明才智,也可借力现代影视技术传播,以拓展文化旅游宽度。涿鹿县三祖遗产的开发,可采用影视等娱乐的方式吸引注意力,然后再将独特又丰富的“釜山合符”内涵,借数字技术展示出来,使优秀文化得以传承、产业的文化内涵得以提升。兴隆县的体育训练基地、大厂的评剧也可考虑与动漫、数码科技链接,向节庆会展延伸,进行深加工。
同时,重视产业间融合发展,为传统产业注入文化、科技内涵。传统产业要主动借用文化元素,促使产业结构升级,满足现代文化需求。平泉的活性炭开发可作为范本推广,把传统农业通过工业加工、艺术构想创意使文化产品为现实生活服务,螺旋式上升,打通产业门类,实现产业融合。丰宁草原旅游可以谋划与奥迪绿色驾驶活动联姻,香河的家具设计也可向城市建设、文化地标设计渗透,开拓出产业间大市场,扩大文化资源的品牌影响。
参考文献:
[1]周新生.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J].广东社会科学,2006,(4):30.
[2]刘贵富.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3):114.
[3]刘志迎.产业链概念、分类及形成机理研究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9,(10):52.
[4]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36.
[5]向勇,刘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十年进程:一个实践分析框架研究[J].福建论坛,2009,(8):115.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态群落;规模效应
作为产业集群的组成个体细胞――企业,也具备了生物的许多特征,如成长、成熟、衰退、死亡的过程,物种间的链条关系等。因此利用生态学的某些理论来解释产业集群的现象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中有关生态群落特征的理论来对产业集群现象进行探究。
一、生态群落的“开敞先锋”对产业集群创建核心企业的启示
众所周知生态群落的形成是自然界优胜劣汰进程的必然。生态群落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一些生态幅度较大的物种侵入定居并获得成功,刚开始时这些物种中也仅有少数个体或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能存活进而繁殖后代。这些存活下来的物种往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特征,他们在与自然的抗争过程中不断地“繁殖”、“裂变”,衍生发展,从而呈现出群体蔓延从生的势头,以势不可挡的蔓延状态在一定地域占据主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处地区的环境,为以后相继侵入定居的同种或异种个体起了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最新状态,由于历史、文化或环境的变迁,一些地区原先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后来也许就不再是优势,原来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可能获得比较优势。“适者生存”的理念也督促着企业不断地进行调整或变革。在调整变革、变化替代的过程中企业也必然经历种种地阵痛,在经历颠覆之后而生存下来的企业找到了适应自己发展的土壤,并根植于某一区域而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收益的增加,就不断有新的企业的加盟。在核心企业的带动下,在其周围形成了许多与之相关配套、相互合作的产业或企业,和核心产业共同发展,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生态群落形成的初始阶段存活下来的“开敞先锋”对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创建具有积极的意义,所谓核心企业就的结构而言,一般认为是由一个(可以是、或企业)充当的“”,称为核心企业,把其他“卫星”企业称为。在核心企业的引领下集群内的企业经过近距离的竞争和兼并,只有那些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在竞争中才能生存下来。核心企业在这新成立的群体中处于盟主的地位。产业集群主要就是围绕着核心产业和核心产品发展起来的。核心企业作为群体主导产业,群体的“开敞先锋”,牵引着集群中的信息、通讯、资讯。集群企业模仿能力较强,好的技术、产品和企业制度得到尽快的传播与扩散。
二、生态群落的“食物链”对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的启示
食物链描述了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网络,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1927年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Charles Sutherland Elton)首次提出食物链,他指出食物链是一种有机体一般要依赖其他有机体作为它的食物和能量的来源,各个物种被分为不同的营养层次,最低层是“生产者”,是通过阳光光合作用,将自行用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再上层是各级“消费者”,要依赖生产者供应物质和能量;当消费者死亡以后,“分解者”会以他们的尸体为食物。可以看出食物键是能量传输的键条。任何一个中间链条的断裂都会影响到紧密相联的上、下游物种的生产不平衡态势,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产业生态系统也存在类似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的链条――产业链。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在同一产业内所具有的边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所构成的价值链关系。从产品结构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市场前景较好、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关联度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向后向密切联系而形成的产品链。从产业间结构链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组成产业结构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为的细分部门间的前后向产业联系。产业结构链关注的是一个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上游和下游产业匹配,即产业关联和配套。产业结构链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供需关系。相关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的机理决定着某一产业结构链优化升级的实现。产业链强调的是产业内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关系。如果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比较完善,那么我们说这些企业构成了完整的产为链,所有的企业在这条产业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只是它们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有的企业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有的企业则扮演着为核心和龙头企业配套的角色。而一旦处于产业链链条上的某一链条断裂,则其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处于减速甚至停滞状态。
食物链上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可映射到产业集群中产业间链条上。产业集群是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的同类企业或相关产业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虽然这种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并不一定要求企业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但这种集中也给产业键的构建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条件,通过空间上和集中优势,核心企业保留企业自身价值链上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分割、转出将对竞争力影响不大的部分,吸收、合并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部分,形成以核心企业为主而辐射开来的前瞻联系、旁侧联系、后顾联系,产业集群中各企业因分工协作而衍生的“小而专”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常则会形成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群。通过对企业现有产品和业务的相关性进行评估。对与现有产品和业务纵向具有很强相关性的多元化生产的产品,实施纵向一体化。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内部的范围经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三、生态群落的“最适密度”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实现规模效应的启示
美国动物生态学家阿利(Warder ClydeAllee,1885-1955)。通过研究发现集群能提高动物的存活能力,同时也提出了生态学中的“阿利规律”,说明的是生态群落中物种过疏和过密对种群都是不利的。生态群落中的最适密度optimum density指种群中每个个体的生存生态群落中种群个体,除了相互协作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外,当种群密度过高,个体之间也会因为争夺有限的共同资源而发生竞争,加之排泄物产生的毒害和生理反应,都会对群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抑制种群增长,产生“拥挤效应”。因此,集群中存在一个“最适密度”,密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对种群增长起限制作用。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源于企业规模扩张的有界性。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利润的追逐引发了人们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就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 optimal scale,mos)”。在实践中,任意企业成本的降低都不是无界的。由此任意企业或任意地区同类工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都存在着一个客观的经济界限。
如果把某个集群看作自然界中的一个种群。那么“阿利规律”同样适用于产业集群,即在一定条件下,当集群内企业密度处于适度大小时,集群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对集群起到抑制作用。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样也受制于集群内企业数量和规模,如果企业太少,尤其是核心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达不到产业链生成的基本门槛,那么这类企业就不能有效吸引更多的同类企业。配套企业和相关支持机构进驻。产业链发展迟缓、集群发展缓慢的园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但集群内企业过多,会使土地、市场、人才、技术、信息、供应链等有限资源的稀缺性加剧,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利润下降。这时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始迁出集群所在地,集群竞争力下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减弱。因而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求大”、“求多”,而应该“重度”“重质”。
参考文献:
1、潘慧明,李必强.基于行态学理论的产业集群理论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6).
2、王悦.生态学集群理论对产业集群理论和实践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
3、李渝萍.基于生物群落视角的中小企业衍生演化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2006(3).
4、文风.基于竞争优势的供应链核心企业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9).
关键字:循环经济;钼产业区;工业生态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Q14 文献标识码: A
钼是具有较高工业应用价值的有色金属,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众多企业开始进行钼业生产,而未成规模的生产或落后的工艺技术造成了钼资源的严重浪费 [[[] 王德志,杨刘晓,赵宝华.走循环经济之路―促进钼业可持续发展[J]. 中国钼业,2006,30(3):5-8]]。此外,钼矿采、选、冶炼及加工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废石、尾矿、污水及废气引起区域环境的严重污染及生态破坏。因此,寻求一条经济、环境与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钼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以循环经济为基础进行钼产业区工业生态化建设,同时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减少污染物质排放、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等,是钼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钼产业区工业生态化建设具体体现在企业、园区及社会三个经济活动的不同层面上。
1 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作为园区组成的最小单元,企业内部实施清洁生产是对钼产业区进行工业生态化建设的第一步,体现于清洁的原料与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以及清洁的产品三方面[[] 赵家荣.张德霖.清洁生产促进法问答[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1)清洁的原料与能源
在钼业生产过程中要求充分循环利用水资源。矿坑水经沉淀处理后可一水多用于采矿区和选矿厂生产用水;选矿厂产生的尾矿浆经尾矿库处置后,澄清的尾矿水可满足生产要求回用于选矿生产,多余部分可作道路洒水和车间冲洗用水;钼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用水或排入尾矿库与尾矿浆一同处置利用,或在企业内部回用,力争做到污水零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清洁的生产过程
在钼业生产中需要采用高效生产工艺及技术,以低毒、低毒原料替代高危害性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使工艺副产品和废物能在厂内和厂外得到综合利用。
企业生产工艺和装备的技术水平与产品的能源消耗、物质消耗有着直接关系。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能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产品的物耗、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实现清洁生产过程的核心要素。
(3)清洁的产品
从清洁生产角度考虑,钼产品生产中除了禁止使用毒副作用较大的生产辅料以避免产品携带有毒有害物质外,还要求钼制品在达到其使用寿命后,易于回收、再生和复用,注意对区域钼二次资源回收再生。
2 钼园区生态产业链构建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物质与能量利用最优化为目的,构建工业系统的原料、产品、副产物及废物的生态产业链是实现工业生态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园区进行物能代谢,明确主要资源及能源的代谢途径是进行生态产业链设计的基础。生态产业链的设计需要首先明确园区主导产业链,其次以链上企业生产过程为基础,从技术角度探讨其中间产物及废弃物的资源化途径,以其为源头拓展产业链,进而引入辅助产业链,形成一个行内企业纵向共生、跨行企业横向耦合的产业网络[[[] 由文辉.生态工程原理与应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1 园区物能代谢分析
钼产业是典型的制造行业,贯穿其生产过程的钼、硫等资源以及生产废渣、废气等都对生产或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分析这些物质的代谢过程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理清生产全过程物能流动与数量的重要手段。
根据钼工业的生产工艺,可以明确钼矿从采矿到选矿、冶炼加工的过程中,钼元素的代谢途径。图1说明了钼矿主要资源代谢的基本途径。
图1 钼工业代谢示意图
2.2 主导产业链确定及延伸
钼产业区是以钼矿选采及冶炼为主的区域,其“关键种企业”包括钼矿采选、冶炼及加工在内的一群企业,而钼矿的开采加工则成为钼产业区的主导产业链。由钼工业代谢分析图(图1)可以看出,伴随着钼产品的生产过程会有伴生资源产品、生产废气、工业固废等中间产品和废弃物产生,因此,延伸主导产业链是构建辅助产业链的前提。
完整的钼业生产链应集采矿、选矿、冶炼及深加工于一体。钼业小区产业链的核心即为钼资源的产品链,即“钼精矿-钼焙砂-钼酸铵(氧化钼)-钼化工(钼金属)”,大致可分为钼初级产品生产链及钼深加工产品生产链。
(1)钼初级产品生产链
钼的初级产品主要有钼铁、钼焙砂及钼酸铵。浮选出钼精矿后可采用干法或湿法工艺直接生产钼焙砂或钼酸铵,亦可先干法焙烧生产钼焙砂后再加工生产钼铁或湿法产出钼酸铵。
(2)钼深加工产品生产链
钼的深加工产品包括钼化工及钼金属两类,其中,钼化工产品是以钼酸铵或高纯氧化钼为生产原料,而高纯氧化钼需以钼酸铵或钼焙砂为原料生产;钼金属的生产则需还原高纯氧化钼产出纯钼粉后进一步加工。
据此,钼产品生产链可细分为“钼精矿-钼焙砂-钼酸铵-钼化工”、“钼精矿-钼焙砂-高纯氧化钼-钼化工”、“钼精矿-钼焙砂-氧化钼-纯钼粉-钼金属”、“钼精矿-钼酸铵-钼化工”、“钼精矿-钼酸铵-氧化钼-纯钼粉-钼金属”等。
2.3 辅助产业链引入
在钼矿采选及加工工程产生的中间产品和污染物中,伴生资源、含硫烟气和尾矿渣最为典型并有较大利用价值,由此,可将伴生资源回收及含硫烟气和尾矿渣的综合利用作为钼工业生产的辅助链条。
(1)伴生资源回收链
目前具有开采价值的钼矿主要是辉钼矿,在辉钼矿的伴生矿物中,以硫元素居多,此外还伴生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铅铀钛铁矿等几十种矿石物种,具有极大的回收价值。目前选钼工艺一般采用优先浮选法,在优先选钼后进行扫选尾矿回收伴生矿物,经反复多次的扫选可实现对钼矿中硫、铅、铜、铁等油价的综合回收。
近些年来钼矿中铼元素的回收成为钼矿伴生矿物回收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铼是一个真正稀有并且分散的元素,由于它可用来制造特种灯泡、高温电偶、合成具有较高硬度及抗磨抗蚀性的合金以及高度选择性催化剂,因而其回收备受人们关注。然而,自然界中含铼矿物非常稀少,辉钼矿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主要的铼依附体,因此,辉钼精矿处理过程中,从含铼烟气及溶液中回收铼元素是钼提取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2)含硫烟气综合利用链
在钼精矿焙烧为工业氧化钼的过程中,精矿中的硫被氧化为SO2,随烟气进入烟气净化系统,成为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在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中,铅锌行业的低浓度SO2烟气回收工艺已经发展成熟且普遍应用,大多是采用两转两吸法生产硫酸对其加以回收利用。参考铅锌冶炼的成功实例,钼矿冶炼烟气中SO2的回收也逐渐成熟。
在制酸的过程中产生的酸泥,经石灰石中和后产生的中和沉渣因含有硫酸钙、氟化钙,可用作缓蚀剂而被水泥生产厂家使用,构建起化工与建材企业间的生产联合。此外,制酸装置产生的过热蒸汽可用于发电,供企业内部或园区企业使用,解决园区企业的部分用电,既节约的能源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3)选钼尾矿综合利用链
在选钼过程中,约有95%的矿石最终以尾矿的形式堆存于尾矿库,尾矿的长期堆放需占用大量土地,亦会在雨季造成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对其加以综合利用,不仅可减少园区工业固废的产生量,缓解园区生态压力,也丰富了园区产业种类,有利于其经济的发展。
目前研究出的选钼尾矿综合利用途径主要有生产水泥、微晶玻璃等建筑材料及生产硅肥。有色金属选矿尾砂多以SiO2为主,含Ca、Mg等氧化物,在硅酸盐类建筑材料生产中,可以代替主料石英砂,配以其他所需元素可以用于生产水泥、烧制玻璃等。若综合利用钾、钼、铁、锌,则可制作含多种中微量元素的硅肥。
值得一提的是,用尾矿制建筑材料及硅肥存在其含放射性物质及重金属等有害元素而影响健康的隐患。因此,综合利用尾矿砂需要特别慎重,要详细分析尾矿中是否存在对健康不利的元素[[[] 颜学军.矿山尾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5,(33):23-25]]。
3 区域内钼资源的回收再生
作为循环经济的最后一环,对钼的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是钼生态产业建设不可缺失的一环。随着我国钼深加工产业的不断扩大,包括桌面料、地面料、切削料在内的钼金属废料以及钼冶金化工废料产量与日俱增,仅石化、化肥生产中使用的废催化剂就有上千吨的量,这些都是钼的可再生资源[[[] 张文朴.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钼业建设[J].中国钼业,2006,30(6):3-6]]。总的说来,钼的二次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张启修,赵秦生.钨钼冶金[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① 钼制品及其加工废料。此类废料主要来自钼及其他含钼材料制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如钼棒、钼丝及钼块等的残料和机械切削碎片、磨屑废料及金属鳞皮。其含钼成分一般较高,通常为92%~99.5%。
② 冶炼过程废料、废液。冶炼过程废料主要来自钼冶炼现场的地面垃圾、不合格粉末制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钼废渣、废液等。
③ 合金废料,主要为含钼的废旧合金钢。
④ 含钼废催化剂,主要来自于石油化工行业。
通过对钼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钼二次资源及一定区域内的二次资源进行回收再加工,可以扩大钼金属资源供给量,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生态效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情况下,含钼废催化剂中的钼含量远高于钼矿石中的钼含量,从中提取钼及其他有价元素不仅能回收资源,而且生产成本也相应较低一些。
如同原生金属生产对精矿有一定要求一样,钼二次资源回收冶炼过程对回收资源的物理规格和化学成分是有一定要求的,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预处理,达到钼冶炼生产要求后方可与原生精矿一同进行加工生产。由于钼加工企业并非专业的再生企业,只能依靠现有的冶炼技术和设备,对符合工艺要求的钼二次资源处理,因此需要与专业的物资回收企业建立联系,回收符合生产要求的二次资源。
4 钼业区工业生态化建设模式
综合前面的分析,在一个钼产业区的工业生态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如下产业链形成生态钼业网络。
① 以钼矿的采矿-选矿-冶炼-深加工为主的钼产品生产链。
② 以回收伴生矿物为主的副产品生产链,如硫、铅、铁、铜、铼的回收。
③ 以废物综合利用为主的生产链,包括将采矿渣综合利用于回填矿坑、筑路筑墙; 回收选冶过程的含钼粉尘,返回生产线进行再加工;回收焙烧烟气中SO2制酸,减少污染,提高硫资源利用率;综合利用选厂尾矿渣,用做生产水泥、硅肥或微晶玻璃的原辅料;回收钼加工废料、冶炼废渣废液,或综合利用,或处理后返回生产线进行再生产;
④ 区域二次资源回收链,收购社会区域内的废钼合金及催化剂等二次资源,筛选及处理后进入钼加工生产系统。
⑤ 水资源循环利用链。主要体现在钼生产链中,如:矿坑水经处理后首先回用于冷却工艺补水、矿区绿化、道路洒水等,多余部分可进入选矿企业;选矿废水经尾矿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选矿工序,争取实现园区污水的零排放。
⑥ 硫酸厂余热综合利用链。硫酸厂余热则回收后用于发电,供硫酸厂自身生产使用,多余电量出售于园区内其他生产企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