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19:27
导语:在助推经济社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认真落实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坚持把认真落实税收政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举措。始终自觉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用足用好用活各项税收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报请批准后将我省按期、按次纳税的营业税起征点提高到国家规定的2万元和500元最高标准,将惠及全省1.35万户纳税人,全年减负约6090万元。产格执行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全省187万工资薪金纳税人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21.3万户个体工商户税负降低,全省单月为纳税人减负2.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被表彰为“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单位”。
着力优化纳税服务提升税法遵从
坚持把纳税服务作为地税部门的核心业务之一。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在西安试点运行了网上办税系统,在商洛推行了同城通办业务,将企业所得税政策性减免和财产损失审批改为备案制,通过联合共建、相互进驻等方式推行了国地税联合办税,减轻了纳税人负担。着力加强了纳税服务平台建设,共建成规范化办税服务厅130个,12366纳税服务热线解答涉税咨询25万次,短信服务平台发送信息230万条,地税门户网站点击量超过32万次。不断加大税收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大下访”活动,召开了“学习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现场会,开创了税务系统学习企业管理的先河。
积极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提高征管效能
针对收入总量和纳税人数量急剧增长,税收管理任务与难度空前加大的现状,从创新税收管理人手,积极推进了税源专业化管理。召开了全省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会议,在咸阳和25个县区局开展了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对现有机构进行了职能转换,确立了各级直属税务分局的重点税源管理职责。探索建立了以“规模+行业”为重点的分类分级管理模式,对重点税源实施了风险管理和专业评估,对一般税源采取了分行业管理,对个体工商户实行了“电子定税、简并征期、批量扣缴、集约管理”。在房地产、建筑、制造等行业实施了专业化纳税评估,共评估纳税人2.675户,评估入库税款3.5亿元。深化了各税种和基金管理,实行了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制定了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加强了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申报管理,申报人数达到3.12万,申报缴纳税款13.2亿元。开展了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试点,加强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预征和清算,通过清算补缴土地增值税3.4亿元。成功运行了社保费和基金重点费源监控预警系统,试点开展了社保费缴费评估。
实施“秦税二期”建设提升税收科技含量
坚持把税收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管理创新、提升工作水平的“牛鼻子”。制定了“秦税工程”二期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纳税服务、核心征管、管理决策、信息交互、行政管理等业务架构,并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进入审批阶段,各项建设任务正在有序实施当中。在全省建筑、服务、娱乐等6个营业税税目成功推广网络在线发票,前11个月全省在线开票户数达到3.55万户,开具发票391.6万份,开具金额达到3152.3亿元。优化完善了征管业务系统,加快了已建成的信息系统推广步伐,扩大了重点税源直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个人所得税管理、个人养老保险委托银行代收等系统的推广应用,启动了同城通办、批量扣税、电子定税及电子缴费平台建设,税收管理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农村信用社通过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98年按照合作制规范以来,南溪县信用社累计投放10.4亿元;截止2004年7月,各项贷款余额3.1亿元,占全县贷款总额的四分之三;各项存款3.8亿元,存贷比例达78%,有力地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针对县域经济受到资金的严重制约和国有商业银行县及县以上金融市场的大好发展机遇,农村信用社以比县域其他商业银行的较强的优势,将逐步成为最适合服务于县域经济的金融主体。如网点布局优势,农村信用社网点遍布城乡,全县有25个营业网点,在职职工161人,总资产6.3个亿,是目前全县第一大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优势,除了一些重点行业、产业外,农村信用社多年来,主要为城乡居民、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这些客户与农村信用社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传统作风优势,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多来自农民,有着走村串户、背单带据,送服务到农家的优良传统,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天然联系。但是,农村信用社总体上还存在着历史包袱沉重、体制机制不健全、服务手段和金融产品落后,员工素质不高等问题。为此,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自身优势,拓展工作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县域经济建设,应切实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 发挥信合优势,深化服务内涵
农村信用社改善金融服务,既是适应新形势下"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是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认真分析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民金融服务需求的新变化,探索实践有效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一是靠机制创新增强服务活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所固有的经营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决定其更需要尽快完成向独立市场主体的转变,以真正达到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要求,增强对市场的应变和反应能力。要借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东风,认真制定增资扩股和提高资本充足率计划,通过自身努力,获取资金扶持,以降低不良贷款额,消化历史包袱,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要建立产权运作机制,通过设立投资股,引入股份制的合理成分,部分地改变"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办法,强化股权责任,理顺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逐步解决"由谁出资、由谁管理、出了问题由谁负责"的问题,还权于社员,还权于出资人。要建立人才开发机制,有计划从社会或高校中引进一批急需的计算机、法律、市场营销策划等专业型人才,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真正使他们安于工作。加大投入,加强现有员工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推行各项干部竞聘制,实行"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末位淘汰"制度,使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增强班子队伍活力。要建立灵活的分配机制。就根据各岗位劳动强度、责任大小、贡献大小的不同,实行工效挂钩,拉开分配档次,将"权、责、能、绩、利"紧密结合,从而调动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
二是靠业务创新提升服务质量。要在继续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基础上,从深度、广度上结合南溪实际,探索实施有效的服务方式,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选择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试点信用贷款方式,扩大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的范围,允许中小企业以适销对路的库存产品和可靠应收款作为保证向信用社申请贷款。针对农户无法提供担保抵押物获取大额贷款的实情,贷款手续要进一步简化,减少报批环节;制定大户信用等级的评定标准和方法,必要时实行贷款授信管理;制定出使抵押合法又便于操作的方案,最大限度降低贷款的风险。针对贷款市场黄金客户争夺激烈的现状,可在贷款利率上实行差别利率,改变客户已经形成的"农村信用社利率高"的观念。同时,信用社要想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服务,改善支付结算服务首当其中,应尽快加大电子化投资力度,尽快扩大省辖特约电子联行网点覆盖面,实现省辖信用社系统客户24小时便可到帐使用。分步开办通存通兑业务,逐步实行全国联网。试行农村信用社信用卡,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节奏。
三是靠作风转变提高服务水平。"三农"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农村信用社干部职工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了解农民最想要的是什么,最盼望的是什么,最急需的是什么,真正把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农业知识、农民贷款送到农户家中;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市场需要,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科技农业,知识农业,切实做到农民的呼声就是第一信息,立即研究;农民的要求就是第一责任,立即解决,农民的满意就是第一标准,必须达到。
二、 立足县域特点,促进城乡发展
当前,以城镇作平台,以工业作动力,以农业作基础的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农村信用社要在坚持商业化经营的原则下,结合县域特色,注意处理与协调好政策扶持和商业化经营、重点倾斜和普遍支持、风险防范和稳健经营、近期效益和中长期利益等方面的关系,实现由支持一般农户向支持民营大户转变、由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特色农业转变、由支持种养殖业向加工流通转变、由支持单个企业向支持龙头企业转变。
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农村信用社要紧紧围绕南溪优质无公害蔬菜、种草养鹅、优质水果三大农业支柱,打造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生产示范县、中国"四川白鹅"之乡、长江上游甜橙基地县目标,坚持走产业化道路。要支持推进标准化生产,完善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沐春"牌蔬菜、金竹西瓜等品牌知名度,建好全国标准化示范区,提高特色农业的质量和数量。要支持富民白鹅公司、华徽食品等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资金融通、信息收集、品牌建设、对基地生产和农户经营的组织引导、实现农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它们做大做强。要支持农民提高市场经济意识,引导农民走专合组织的路子,强化协会与会员的经济利益联系,完善专业合作组织的机制和规章制度建设,提高专合组织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积极创新营销方式,努力使我县农产品进入超市场等现代流通网络,最大限度地帮助其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二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工业是县域经济和财税增长的主体。当务之急是,农村信用社必须在支持工业发展的总量和质量上取得突破。要支持和引导全县中小企业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要支持文龙药业、长兴酒业、庶人坊食品等骨干企业,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品品质,开拓产品市场,逐步做大作强,形成一批高知名度企业。要支持民营企业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严格的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要支持中小企业围绕农产品不断增值,加强企业间的技术、资金、人才、品牌等合作,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实现规模效应。
三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小城镇是城乡联动的节点,村镇建设是城市化的延伸,乡镇城镇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以城带乡,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加大支持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城建设力度。在支持县城建设过程中,要围绕"滨江山水园林城市"的战略,积极储备、申报项目,争取信贷资金规模,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其中信贷重点支持护城溪综合治理工程、滨江防护堤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和北城道路框架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支持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以规划为龙头,强镇、强村建设为重点,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强村集聚,优化农村人口、产业和基础设施布局。重点要通过项目支持,加快罗龙、大观、等小城镇建设全面启动。对以水网、路网、电网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及配套建设给予信贷支持,完善小城镇的服务功能。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私营个体业主以及已在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进城建户、购户、经商、办企业给予信贷支持。通过信贷政策,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支持集体、个人、私营企业等投资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小城镇的建设与开发,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向集镇集中,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尽快建立起支持小城镇的产业群体。
三、健全互动机制,优化信用环境
目前,农村投入的主渠道是农村信用社,从某种意义上说,要增加农民收入,搞活县域经济,必须首先搞活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的大发展,对于政府、企业、农民以及信用社自身都是一个共赢的良好局面。为此,必须建立健全良性互动机制,努力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搭建互动工作平台。各级各部门要把农村信用社工作当作县域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农村信用社的地位和作用,让广大农民真正认真到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要经常关心、过问信用社工作,帮助信用社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要多提供机会,增加农村信用社对重大信息、重大项目的了解,促进项目与资金的衔接。积极推动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基金及担保机构,按照"政策引导,多方出资,市场运行"的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坚持制止各级有各部门随意到信用社检查、罚款或拉赞助。
摘 要:社会性别主流化于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被联合国确定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要求各国将社会性别平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指引,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主流。成立于2001年的香港社会性别专责机构――妇女事务委员会一直致力于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施,特别是在政策范畴(制定、推行、实施)的参与和监督方面,有效地推动了香港地区的社会性别平等事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香港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践经验可为中国大陆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D4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4-2563(2007)01-0037-06
基于社会结构的针对女性的歧视及不平等对待,上世纪初和六七十年生的两次妇女运动浪潮强调在法律面前男女平等、参政权利平等、就业机会均等、女性在社会中应享有与男性同等的地位、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等等。这些妇女运动和许多妇女组织、女性主义者的不懈努力对全球女性权利的提升和两性平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75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第二次世界妇女大会上,联合国宣布1976―1985年为“联合国妇女十年”(Decade for Women),其宗旨和目标是平等、发展与和平,并以此目标来开展各项旨在提高妇女地位、维护妇女平等权利的活动,发挥各国妇女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家庭等方面的作用。自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实现男女两性平等当作政府的一项发展目标。例如澳洲、新西兰、英国、加拿大等地,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已开始推行男女平等观念和政策。1994年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了未来20年全球人口发展领域国际合作的指导性文件《行动纲领》,其中包括单独的一章“社会性别平等、公平和妇女赋权”,反映了国际社会对社会性别平等重要性的承认以及重视。但是正式提出将社会性别纳入主流,是1995年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大会通过了《北京宣言》,“社会性别主流化(gender mainstreaming)”被联合国确定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要求各国将社会性别平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指引,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主流。2000年联合国第23届特别联大(“北京+5”)再次确认了这一全球性的争取社会性别平等的战略。
一、“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概念及发展
(一)社会性别
在中文中,性别往往被理解为男性和女性的差别。而在英文中,相对于生物性别(sex)还有表示性别的社会性别概念(gender)。社会性别表示男性及女性在社会中相互关连的、具有结构与功能的一系列关系的总和。由于社会性别常常在社会制度(如文化、资源分配、经济体制等)中以及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传递和巩固,因此作为一种社会化的过程,社会性别角色和意识是可以改变的。“社会性别”这个概念表达了对传统社会性别不平等关系的不认可和挑战。它认为造成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和行为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制度、文化等社会因素而不是生物性因素。它提供了一种思维方法,即如何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来分析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现今,社会性别这一概念已成为国际上分析男女平等的重要概念.为理解、评价和改变社会政策提供了一个富有价值的视角。
(二)社会性别主流化
1997年6月,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给社会性别主流化下了定义,其内容如下:“所谓社会性别主流化是指在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上评估所有有计划的行动(包括立法、政策、方案)对男女双方的不同含义。作为一种策略方法,它使男女双方的关注和经验成为设计、实施、监督和评判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所有政策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男女双方受益均等,不再有不平等发生。纳入主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男女平等”。从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社会性别主流化”实际是一种促进男女平等的策略,一种达到男女平等目的的手段,它本身并不是一个结果。社会性别主流化涉及到如何确保把社会性别观点和注意力集中到使男女平等目标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诸如政策制定、研究、对话、立法、资源分配,以及项目和方案的计划、实施和监控。
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UNIFEM)指出,“社会性别主流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妇女主流化”(main-streaming women),就是把妇女归纳入主流的制度,使两性在各政策范畴的参与得以平等,让妇女所关心的议题、需要及意见在主流制度中得到关注。“妇女主流化”着重女性的参与及设立有效的机制以确保妇女有参与的空间和权利。二是“社会性别观点主流化”(mainstreaming gender),就是去评估所有政策及发展项目对两性不同的影响,来了解男女在决策及社会资源运用方面的差别,把社会性别观点纳入制定(包括设计、发展、推行、监察和评估)政策的过程。社会性别观点主流化着重提升决策者及执行者的社会性别觉醒意识和把社会性别观点带人主流的有关治理技术。“妇女主流化”和“社会性别主流化”二者虽有不同的着眼点,但却相辅相成。如果只提高女性的参与,并不能保证社会性别观点在主流制度内受到重视,因为女性同样会缺乏社会性别意识。就算当两性参与比较平等时,我们也需要不断以社会性别观点来分析政策对两性的影响及如何能实现两性平等。
简而言之,这个行动策略的目标重点在于希望所有政府部门的公共资源重新分配都能够被郑重地被“社会性别化”(engendering),在决策和施政上将社会性别当成一个重要指标(criteria),以形成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主流观念,藉此来达成公共领域中社会性别平等的目标。相对于过去争取权利以法律政策的修改或废除为主要策略,社会性别主流化则将焦点由平等对待(equality of treatment)转移至平等影响(equality of impact)。
既然“社会性别主流化”都是针对现行制度不完善而发展出来的纠正政策偏差的策略手段,那么,“社会性别主流化”本身便有需要溶入制度之内,才可收到预期的效果,使“社会性别主流化”真正成为制定政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及采用的观点。frankson将社会性别主流制度化称之为社会性别管理系统(gender management system)。它由四大元素组成,一是建立支持性的政策环境(enabling envi―ronment),二是“执行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常设架构(structure),三是推行“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程序(process),四是认可“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机制和方法(mechanism)。这四项元素,可以说是一环扣一环,彼此是互动的关系。自从正式提出社会性别主流化策略之后,不少国家、地区及相关的国际组织,都
纷纷响应联合国要求各成员国建构国家机制(na―tional machinery)以提升妇女地位的行动议题,推动成立社会性别专责机构,制定出具体的社会性别观点主流化政策和行动计划,一些国家和地区还规定了时限和具体目标以及后续行动和评估。
二、香港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践经验
(一)政府机构:从“平等机会委员会”到“妇女事物委员会”
香港作为由“放任自流”(laissez-faire)原则支配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经典事例,一直缺少反对性别歧视的法律,这给香港妇女的权益保障和两性平等带来了不利影响,比如,在就业领域,性别歧视极为严重,报纸定期刊载“男性”或“女性”的招工广告。妇女团体为反歧视法律进行了有力的游说活动,并获得了立法院议员的支持,在1996年和1998年两个年度中,香港政府着重进行了立法审查活动,颁布了一系列消除歧视妇女及不平等待遇的修正案和法案,其中包括保障妇女权利的《反对社会性别歧视条例》(1995)和《家庭地位法令》(1997)等法规。为了执行反歧视条例,使香港成为一个机会平等和没有歧视的社会环境,1996年香港成立了平等机会委员会(简称“平机委”)。作为政府设立的委员会,“平机委”是一个公营的机构,但它独立于政府,拥有充足的资金,它的主要职责是:消除社会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执行一系列的反歧视法规,处理相关申诉。尽管“平机委”作为一个重要的机构为妇女的权益保障和两性平等做了大量工作,但妇女也抱怨说,“平机委”太关注社会性别平等的技术问题,对赋权于妇女或改善她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做得太少,其职权范围限于以消除各种歧视为主,而并非专为消除两性歧视。人们(包括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希望香港成立一个促进妇女进步,保障和协调社会性别平等政策及长期战略实施的政府机构。这也是对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提出社会性别主流化策略后联合国推动成立社会性别专责机构的响应。
2001年1月香港政府成立第一个促进和保障妇女权益的政府机构――妇女事务委员会(简称“妇委会”)。“妇委会”的使命是促使女性在生活各方面充分获得应有的地位、权利及机会。其职责包括,协助特区政府制定有关妇女事务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策略,并就有关妇女权益的政策和措施提出建议;定期检讨香港的各类妇女服务,就妇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以及筹办各种关于妇女的教育和宣传活动。从2001年2月起,香港政府每年拨款约2300万元,以支持“妇委会”的工作。
(二)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践
香港“妇委会”自成立起就一直致力于向政府倡议关注社会性别观点,且制定了一个综合性策略,协助政府在推行有关政策时,逐步在不同政策的范畴实施社会性别主流化。首届“妇委会”将提供有利的环境、增强妇女能力和公众教育这三大策略设为委员会的目标。而这三大目标的实现,无一不与政府的立法、措施与服务相关,因此最为重要的就是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政府的施政,促进妇女权益。
2002年6月,“妇委会”倡议的社会性别观点主流化策略获政府的最高决策层通过并开始实施。具体内容由下述几个方面构成:
1.设计社会性别分析工具:社会性别主流化检视清单
在参考外国经验和聆听妇女团体的意见后,“妇委会”制定了一套“社会性别主流化检视清单”,以此作为分析工具,帮助政府人员在制定法例、政策和计划时,能充分考虑社会性别及需要。检视清单由一系列选择题组成,通过它可以帮助政府官员推行社会性别主流化,并评估公共政策、措施及法例对两性的影响。这些问题包括对性别数据、咨询妇女意见和妇女独特需要等方面的详细描述。若检视结果显示某些政策范畴并无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考虑或评估。委员会便会向有关政府官员提供建议和协助。此外,委员会同时准备了一份资料库,为政府官员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让他们对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
目前,香港已在民政事务局、信息科技署、建筑署等多个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采用该检视清单作为分析工具,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引进社会性别观点。比如,在“妇委会”的支持下,政府统计处自2001年起出版统计年刊《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统计数字》,收集了按性别分类的数据,帮助分析香港女性和男性的人口特征,为规划工作提供资料;政府新闻处在其标书中规定,投标者必须确保提交给政府的宣传工作并无社会性别偏见或男女不平等的情况;根据女性使用厕所所需的时间通常较男性为长的调查结果,食物环境卫生署由2004年4月起在规划公厕设施时,将女厕和男厕的厕格比例由1.5:1增加至2:1。而屋宇署于2005年5月发出实务守则,要求在商场、戏院和公众娱乐场所增加女厕厕格比例。此外,民政事务局将委任25%的咨询及法定组织成员为女性作为一项工作目标,并采取积极措施,联络、物色和栽培有能力并愿意服务社会的妇女,使妇女参与咨询及法定组织的比例由2003年10月的22.4%,增加至2005年10月的24.5%。
2.成立“社会性别课题联络人(gender focalpoint)”网络
“妇委会”通过成立社会性别课题的跨部门委员会,联络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协作,就有关的社会性别平等问题保证政策的连贯性,携手推广社会性别观点主流化措施。具体的做法是,“妇委会”协助决策局和部门成立社会性别课题联络人网络,在各政府部门指定具体人员作为“社会性别课题联络人”,大部分为政府部门的高级公务员。联络人的职责有二,一是收集本部门对各项社会性别主流化措施的意见和关注事项,向“妇委会”反映;二是致力于提高所属部门对社会性别课题的认识和触觉,比如,使决策局各部门的同事更加认识和了解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重要:向同事介绍渐受关注并与工作有关的社会性别课题或活动(如研讨会、讲座),并引发同事对社会性别课题的讨论和兴趣等,推动部门用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本部门政策措施。“妇委会”承担这个网络的“组网者”,担当领导和协调的角色。“妇委会”与这些联络人保持紧密的联系和合作,为联络人在政府内部推行社会性别主流化工作提供所需的意见和协助。为提升联络人的相关能力,“妇委会”曾为社会性别课题联络人举办按他(她)们特定需要而设的工作坊,介绍由“妇委会”设计的社会性别主流化检视清单,以及一些渐受关注的重要社会性别课题,藉以加深他们对社会性别课题的认识。
3.进行与社会性别课题相关的培训
为了提高公务员对社会性别课题和妇女需要的认识和了解,改善他们进行社会性别分析和搜集性别统计数据的技巧,以及协助他们在工作上应用社会性别主流化,“妇委会”与本地大专院校合作,协助政府为超过1000名各级公务员提供培训,增加他(她)们对社会性别课题的认识。培训的课程根据不
同部门和职系的需要而设计。培训计划包括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与其他非政府机构人员、妇女团体代表分享交流、进行技巧练习和阅读参考数据,并制作自学教材系列,以供各政府部门员工参考。除了与市民大众有密切接触的基层公务员外,政府和“妇委会”还为主要官员、部门首长以及立法会议员举办了社会性别主流化专题研讨会。
4.收集及分析性别统计数据
作为推行社会性别主流化重要的一环,“妇委会”积极推动香港政府收集及分析性别统计数据,政府统计处为此做出了很多贡献,并自2001年起出版年刊《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统计数字》,收集了很多有用的按性别分类的数据,包括人口特征、婚姻、生育及家庭状况、教育特征、劳动人口特征、就业收入、社会福利、医疗与健康、治安、参与公共事务的情况、运用时间的模式及参与各类活动的情况等项目。
从2001年起,经过发展概念、发展工具、实验及改进、扩大参与到最后的评估,社会性别主流化在香港“妇委会”的推动下得到了循序渐进的发展。香港最高行政长官已公开承诺政府在设计和推行政策时,会考虑两性的观点,而政府也正逐步将不同的政策范畴引入“社会性别主流化检视清单”。行政长官在《二五至六年施政报告》别表示会关注推动妇女参与咨询及法定组织的工作。也就是说,社会性别视角已逐渐成为香港政府政策制定、推行、实施的一个常规部分,政府已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其日常工作流程中,香港正趋向为社会性别制度化的社会。
三、香港“社会性别主流化”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当“社会性别主流化”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组织改造的一项重要原则,将所有政策纳入社会性别观点已蔚为一股促进社会性别平等战略的国际潮流时,中国如何应对?身处全球一体化发展环境之中,中国也深切感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巨大影响,没有社会性别视角,很难落实男女平等,很难进行国际合作。中国政府把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也是世妇会后承诺社会性别主流化的49个国家之一。但近年来,在联合国所的《人类发展报告》中,中国的社会性别发展指数(GDI)和社会性别赋权指数(GEM)一直呈下降趋势,在国际上排位较低。最近一项全国妇联社会性别平等项目组针对中国高层决策者(均为副司局级以上官员)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调查指出,有55%的决策者对现行政策中的社会性别不公正或不平等缺乏辨析;有28.1%的决策者不认为“一项政策可能会给男女两性带来不公正的后果”,缺乏应有的社会性别敏感。这些情况表明加大对中国民众尤其是政府高层决策者社会性别主流化倡导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就“香港经验”而言,社会性别主流化多半以中产专业女性的参与为主,多着重在主流政治的参与和法律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对政策制定、推行、实施的参与和监督,这是其保证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手段。虽然中国大陆地区与香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具有不同的城乡二元结构、多民族文化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情况,但同样存在由于社会性别分工和父权家庭制度所造成的男女两性社会性别差距,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香港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经验,在政策设计、决策和执行中纳入社会性别视角,力促社会性别主流化。
1.立足于全国妇联,建设“社会性别课题联络人”网络
应从国际、区域、国家和地方等层面加强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组织制度建设,从多方面开展有社会性别意识的集体活动,为促进两性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力提供资源。由于全国妇联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并和国家提高妇女地位机构具有密切关系(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妇联),拥有广泛的参政议政、影响高层决策的渠道,所以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和影响力,由过去的注重福利转变到关注整个社会结构的改变,广泛地参与国家和部门决策,为社会性别平等决策提供建议和咨询,开展长效机制和倡导能力的建设。但是要注意不能把社会性别问题看成妇女问题,仅仅由妇联来做这方面的工作,警惕将社会性别问题边缘化或妇女化。现有的机制似乎正在加强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香港经验,建立一个新的机制“社会性别课题联络人”网络,在妇联的领导和协调下,让政府各部门都参与到跨部门跨领域的社会性别问题中来。香港经验表明,指派社会性别课题联络人,能确保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在本部门得以顺利推行。这些政府部门包括教育、健康、劳动、法制、文化、传媒、工业、贸易、农业、农村发展、社会福利、财政和规划等各个领域。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要依托妇联.通过“社会性别课题联络人”网络,把社会性别意识的概念引入各领域各部门的决策系统,使整个国家的政府部门把它作为一个战略和政治目标,从而促进它变成一种机制。比如,在预算拨款方面,积极推进财政预算采取对社会性别问题敏感的方针,以确保各级部门的预算进程考虑到社会性别问题,内容包括促使政府部门制定社会性别平等拨款的比例。以及审视预算项目对妇女已经产生或即将产生的影响等。
2.发展建立适合中国大陆的社会性别分析工具,并在社会政策范畴内推行
香港的经验表明,各政府决策局和部门对使用社会性别主流化检视清单均给予好评,认为检视清单在提高员工对社会性别问题的意识和触觉、协助各部门获取妇女团体的有用意见和建议以及通过社会性别分类数据确定须注意的重要范畴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和效果,并且认为愈早使用检视清单愈好。妇联与相关研究组织合作为政府决策人员发展可操作性的社会性别分析指南和清单,作为社会性别分析工具在社会政策范畴内推行。这些清单作为一种提示,提出了决策人员在酝酿、制定、执行、监督、评估决策项目各个过程中如何考虑和操作社会性别问题,以减少政策对处于边缘的社会性别的负面影响,使男女得到共同的发展。清单内容至少要包括下述几点:
第一,识别和界定与社会性别有关的每个政策环节,一般包括设计、执行、监督、评估和展望五个环节:
第二,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法律、政策和计划时要整理和分析性别统计资料;让两性表达意见并参与;了解两性的不同需求和感受;考虑对两性的影响等方面:
第三,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关注公众教育和宣传中的社会性别观点以及政策的实施对妇女造成的影响:
第四,政策执行的监督过程要收集和分析性别统计数据和监督指标,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政策执行的实施成效监督中;
第五,通过社会性别分析角度来评估公共政策对两性的影响;
第六,未来的政策中要持续或加强对社会性别的考察。
总之,社会性别分析工具的目的是力图将社会性别作为政策范畴的一个考察变量,提高政策制定者对社会性别的敏感度。
3.开展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宣传和教育培训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推动如果缺少社会舆论的支
持与认同,那么,政策的制定者就不会把社会性别主流化视为自己必须执行和遵守的规则,仍然会沿袭传统的社会性别视角,致使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难以取得广泛的成效。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公众对两性的角色、价值观、形象甚至能力仍然存在偏见和误解。因此,我们要重视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公众教育及宣传活动,以改变大众根深蒂固的社会性别误解,提高对社会性别问题的触觉,消除社会性别定型的观念和唤起对妇女事务的关注。一方面,通过积极向民众宣传和解释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内容和重要性,以获得民众和舆论的支持,继而转化为源自整个社会的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将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特别是男性)纳入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教育和培训中,加强相关人员的社会性别意识,使其认同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重要性,发展他(她)们将社会性别意识转换成实践的技巧,掌握社会性别的分析工具,包括收集、分析社会性别数据,洞悉妇女的经验和需要,征询妇女意见,检讨现有的制度和机制实现和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能力和作用等。香港的经验表明,社会性别培训在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在中国大陆的一些地方,一些政府官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性别主流化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意义,甚至有抵触情绪。香港的经验表明,这些公务员一旦参加了培训,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变态度。因为传统的社会性别根深蒂固,沉淀在深层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中,只靠一两次短暂的培训并不能一下子澄清认识。因此。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宣传和教育培训是一个长久的系统工程。
4.建立社会性别数据统计国家机制,使社会性别统计和信息制度化
中国目前的社会数据统计中(特别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数据,这方面的数据收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专项工作,未被列入国家统计部门的正常统计工作方案之中)较少社会性别区分和社会性别统计。然而。社会性别数据可以帮助决策者增进对社会性别情况的了解,促进决策者社会性别意识的强化,为法规、政策的制定提供社会性别分析的依据。同时,监测妇女地位发展状况和变化趋势,监测政策的执行和影响,能够作为政策评估指标的依据,为公共政策的修改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和评估资料。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社会性别统计常规机制,使分性别数据的收集和公布制度化,以利于社会性别主流化策略在政策范畴的推进和发展。目前在中国的有关统计数据中,不少来自基层的基础数据是分性别统计的。因此,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性别统计数据库具有可行性基础。
此外,为了扩大可以用于社会性别分析的信息范围,不仅需要对国家统计局正式收集的统计资料规定这些要求,对其他数据来源也需要提出这些要求,特别是对其他政府机构及公共和私营部门组织正在收集和的行政数据。我们可以借鉴香港的经验,作为实现社会性别观点主流化的途径之一,为统计人员提供有关社会性别统计方面的培训课程,并逐渐将培训扩大到其他的统计工作人员。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一种教育类型,承担着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的重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贵州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洼地”,面对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亟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在此过程中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是贵州经济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元素。
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中央办公厅主任指出“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地理海拔的相对“高地”。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在发展上长期处于相对‘洼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都处在全国靠后位置。”仅以“十一五”初年即2006年为例,贵州用仅占1.8%的国土面积,却供养了占全国3.0%的人口,但生存质量不高、生活水平偏低、人口素质较差。例如贵州部分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仅占全国的比重为: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的36%。从人口素质上看,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6、1.0、1.1%;财政总收入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9%,进出口总额0.1%,实际利用外资0.3%,外商直接投资0.1%,在校研究生数0.7%,普通高校在校生数13%, 2007年的“人口素质”这项指标的小康实现程度才达到57.1%,至于广大农村的“人口素质”指标小康实现程度更是低达22.7%。
可见,人口素质低是妨碍我省经济发展,提高小康水平的“短板”,“十一五”时期,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在挂末位置。进入“十二五”,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两加一推”战略布局,吹响了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号角,在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的激励声中,全省各族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中央出台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发2号文件”等政策机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厚积薄发、弯道超车、错位发展,各项经济指标较以往有了突然猛进的增长,尤其是GDP增速济身全国三甲并保持稳定增幅,贵州掀起了追赶发达地区的浪潮,并响亮的提出了“十二五”确保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力争翻一翻、突破一亿万元的目标。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如此迅猛,一方面为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时代责任。
二、贵州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要发展、教育须先行。要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继续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经济社会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职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加一推”主基调、“四化同步”主战略,这对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极好机遇。“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缓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人才短缺,提高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促进就业再就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快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社会进步的“发动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教育发展水平,根本的核心在于其赖以依存的产业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培养人才的教育,二者的相互依存度尤为紧密。职业教育本身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壮大经济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能够有力地推动相关产业投资,带动经济发展,而且将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
(二)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全面推进“两加一推”主基调、“四化同步”主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贵州贫困和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为此,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四化同步”战略。目前,贵州缺乏技术技能型人才,据人力资源部门统计,“十一五”末,贵州省仅有专业技术人才资源78.42万人,技能人才资源54.51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30.19万人,人才资源总量占在业人口的比重仅有8.59%。根据《贵州省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部署,到2020年,贵州省技术人员、农村技术人员资源分别要达到91万、88万和80万人,人才资源总量占在业人口的比重要达到11%。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将大量人力资源转化为技术技能人才,为“四化同步”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贵州实现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
按1274元扶贫标准测算,2010年全省贫困人口418万,占全国2688万的15.6%,居全国第一。按2300元测算,全省贫困人口有1764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近一半,两项指标均为全国第一。2014年,按人均收入2300元人民币的国家扶贫标准,全省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0多万人。在“两加一推”的进程中,要解决就业问题,既需要发展产业增加就业岗位,也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技能和市场竞争力,使他们能够从事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或顺利外出发展。也就是说,只要一个孩子进入职业院校就意味着带动家庭脱贫,真正实现“培养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让每个贫困家庭都至少有一名靠技术技能吃饭的人,早日脱贫致富。
(四)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完善职业教育自身特性的需要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办学,在国民教育中与经济社会建设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是脱贫致富的“直通车”。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而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贵州用包括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和石漠化土地、仅占全国1.8%的土地面积,供养占全国3%的人口。人多地少是基本省情,就业问题在贵州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大问题。目前,贵州有800万人常年在外务工,全省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有数十万人,还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支撑
“十二五”以来,贵州进入了一个需要人才,创造人才的时代。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第二轮实施阶段,“国发2号文件”加大了对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持力度,以国家级开发区贵安新区为龙头,一大批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和项目建设上马,城镇化建设进度加快,随着全省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创新持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各行各业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应用、实用型人才更是紧缺,急需要职业院校提供源源不断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然而,我省高职院校数量不足、规模不大、办学水平撑支不齐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2012年末,高职院校也只有24所,高职在校生规模只14万人,仅占高等教育在校生38万中的36.8%,2014年,高职院校为29所,在校生16万人,也仅占高等教育在校生41.9万中的38.2%,高职院校生均校舍面积和仪器设备值在全国处于挂末位置。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因此,必须创造条件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扩大高职教育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智力和人才的需求,把我省巨大的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人才资源强势,为我省经济社会实现后发赶超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采取多种措施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十二五”末期,是我省实施“两加一推”、“四化同步”战略进入攻坚的深水期,更是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全省面临着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需求,更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要勇于担当,在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上实行全面深化改革,主动寻求创新突破,培养更多合格人才,助推“两加一推”、“四化同步”战略实施取得实效。
(一) 强化完善制度建设
以人事制度改革和绩效工资制度深入实施为重点,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的全覆盖,调动全体教职工积极主动干事创业、甘于奉献、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热情,在学生就业促进制度,定期举办和参与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制度,教师贡献激励奖励制度等方面出台新举措,搭建新平台,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
(二) 加大办学资金的措筹力度
营造“有为有位”的工作环境氛围,主动争取上级关心支持,享受国家和省有关职业教育各项政策投入,通过“向上要、财政给、社会融、企业投、对口帮、自己创”等举措加大融资力度,形成和完善办学经费良性投入机制。
(三) 着力实施二级管理体制机制
通过办学宏观统筹,在全面实行精细化科学管理基础上,试点下放并赋予二级单位管理的办学自主权,激活各级办学主体的内生动力,强化后台管理的智能化和指挥的高水平,提高前台服务的精细化和高效率,做到人人都是主人,层层都有活力,营造科学、健康、创新、绿色的和谐发展氛围。
(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文化旅游产业是以不同的民俗、地域文化特色来吸引游客慕名而来,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营销和开发等商业手段,而摄影就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媒介。如何通过摄影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让摄影成为旅游景点重要的传播手段,是当前摄影界所面临的一大热点。
关键词:摄影;文化旅游产业;助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愈发注重文化的氛围和感受。一个地区的民族和地域文化是否别具一格,是吸引旅游者前来觅踪的重要因素。旅游不仅吸引了大批旅游爱好者来欣赏江河大川、名胜古迹,也吸引众多的摄影爱好者记录下美好的瞬间,同时也推动着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把旅游看作是人们对自然和历史的追寻,那么摄影就是这种追寻的记录和整理。探索摄影艺术如何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摄影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做法与成效
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5000多年的文化传承和异彩纷呈的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这些都是摄影创作的宝贵题材。摄影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传播效应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利用摄影进行大力宣传而名扬天下,甚至使一些不为人知的无名小镇一夜闻名。“江西三清山,就是《江西日报》的一个摄影记者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爬上三清山,后来在上海办了一个影展才从深闺走向世界的;建宁的莲子从吃的东西变成摄影的乐园,都是成功地以摄影文化影响社会,带来了旅游文化的繁荣。”又如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也是通过以摄影为媒介,通过举办国际摄影节、摄影展,使之扬名海内外。“2008年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为文化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成为贵州旅游的重要推手。”
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宗旨就是服务经济社会需求,用摄影的方式来助推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近年来,中国摄影家协会积极组织协办了全国各地多个旅游区的摄影节或摄影大赛,宣传地方形象,提升景点的知名度。“通过摄影这个重要的媒体渠道,为海内外众多的摄影家、摄影爱好者、旅游者、企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大平台,并通过引来众多的摄影家、众多的新闻媒体、众多的旅游观光者,进而宣传带动和促进旅游经济、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总之,通过摄影,提升了旅游地域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打开客源市场。通过摄影,强化了旅游的品牌建设效应,同时也推动原生态文化保护、发展与传承。
二、摄影进一步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进一步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
制定鼓励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及创新的相关政策,是保护文化旅游Y源的重要保障,也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更强的指导性。黑龙江省政府“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将哈尔滨市打造成为冰雪旅游名城。“十一五”以来,黑龙江省把发展冰雪旅游做为经济文化建设的重头戏,在全省建设了多个冰雪旅游景区,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中国雪乡旅游区等。要充分挖掘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将其具有优势的冰雪文化、自然生态文化推广出去,就要进一步制定鼓励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及创新的相关政策,将定期举办摄影展和摄影大赛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常态,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宣传和发展。
(二)以摄影与文化旅游结合打造新的旅游品牌,开拓新市场
近年来,以冰雪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形式在黑龙江省普遍开花,不仅包括冰雕雪雕欣赏、滑雪度假游乐等传统的娱乐项目,还通过举办多项冰雪旅游节庆活动,如哈尔滨冰雪节等,带动冰雪周边产业,如旅游纪念品、美食等。黑龙江省利用特色冰雪资源这张名片,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资源与生态效益。另外,黑龙江独特的地域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也为摄影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继续以大型摄影展览促进摄影发展,让摄影更好的服务于旅游,把摄影大展推荐到国内外,联合举办交流汇聚,让影像走向国内外,推荐原生态民族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梁瑛.摄影正成为文化产业重要一环[N].深圳商报,2007,1,25.
[2]刘建光.摄影文化助推尤溪旅游产业发展浅探[N].三明日报,2008,6,29.
[3]唐团结.江苏省摄影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江苏社会科学,2011,6.
[4]吴江海.黄山摄影文化产业兴旅富民[N].安徽日报,2013,12,17.
[5]刘丽霞.黑龙江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4,6.
[6]李森.以摄影推动贵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电影评价,2014,19.
关键词:城镇化现代化产业规划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现代化两大核心内容之一,常被比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主要推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贵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了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的指导思想,并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在“十二五”期末城镇化水平要由现在的31%提高到40%的发展目标,年均要增长1.8个百分点。
铜仁地区围绕“增比、进位、突破”的总要求和“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在准确把握宏观形势、科学分析区情实际的基础上提出要在“十二五”期末城镇化水平由现在的30.1%提高到40%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年均要增长2个百分点。这对于工业严重短腿,城镇化水平滞后的铜仁地区来说,要加快发展,迎头赶上全省平均水平,是个不小的挑战。为此,本文拟从铜仁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出发,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推进铜仁地区城镇化的意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也为其他地方推进城镇化提供一点思路。
一、城镇化是铜仁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助推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芬格利茨曾指出,影响21世纪人类历史进程的有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信息化、二是中国的城镇化。从世界经济发展普遍规律看,城镇化、工业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巨轮,如果说工业化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发动机,那么城镇化就是助推器。铜仁地区也不例外,必须顺应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首先,推进城镇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铜仁地区经济发展突出矛盾的重要举措。历史经验表明,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国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对阻断生产要素和城乡人力的顺畅流动有很大影响,难以形成生产要素集聚效应,并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文化素质差距的扩大等等,最终会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巨大障碍。铜仁地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区,2010年三大产业结构的比重为31.6:27.4:41,农业的比重超过工业近4个百分点,还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和进入加快发展时期的新阶段;城镇化水平为3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4个百分点。可以说,工业化落后、城镇化落后是铜仁地区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
其次,推进城镇化是实现铜仁地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必由之路。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现代化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就像一架马车的两个轮子,两者互推互助,实现工业化离不开加快城镇化,实现城镇化也需要加快工业化,两者之间必须协调发展。工业是铜仁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短板,为此,铜仁地委行署提出了工业强区的战略,要求通过抓园区建设来发展工业,以工业发展来促进城镇化发展。而铜仁地区的现状是城镇化率低,质量差,未能发挥出显著的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聚集效应,对工业的快速发展是有制约的,推进城镇化也是加快工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必要之选。
第三,推进城镇化是协调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城乡统筹就是要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关键是城市带乡村,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大量农村居民变成城市居民,城乡发展差距变小的发展阶段。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城市先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能量越来越大,城市有义务也有能力加大对农村带动的力度,城市带农村完全能带出“双赢”的结果。抓城乡统筹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让更多农村居民变市民。
二、铜仁地区城镇化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太小。截至2010年底,铜仁地区城市化率仅为30.1%,比全省低0.9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7.4个百分点。尤其是铜仁市,作为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模小,城市人口只有21.46万,仅占全区人口的5.13%,经济总量所占全区的份额也很小,辐射带动能力弱,中心城市地位作用发挥不明显。各县城规模也不大,一般在5―6万人,没有真正起到带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作用。全区169个乡镇,建制镇仅69个,这些乡镇经济发展落后,辐射带动力小,激活农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不够。没有真正形成中心城市、县城和建制镇、集镇协调发展、全方位开放的网络化体系。
(二)城镇规划滞后,城镇特色不明显。受经济条件制约,全区在城乡规划上投入较少,规划编制经费短缺,规划内容深度不够,规划实施缺乏连续性。没有真正把城镇规划与区域规划、产业规划、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边规划、边建设、边修改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城市整体品位的提升。在规划布局上,没有真正的因地制宜,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城镇空间格局,在城镇风貌上,黔东土家、苗、仡佬、侗等民族特色体现不明显,城镇个性特征展示不充分。
(三)城镇产业支撑不强,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铜仁地区城镇经济发展较快,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规模小,整体经济与全省和全国相比,仍然处于挂末位置。工业基本属于资源发展型,产业体系极不完善,现代商贸业、服务业、物流业发展较慢,文化旅游产业也才刚刚起步,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发展尚未形成规模,城镇经济引领全区经济发展、带动小城镇和农村发展的能力不强,发展新型城市化的条件尚还欠缺。
(四)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功能不完善。近年来,铜仁地区城乡建设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由于地方财力薄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总量仍然不足,建设资金的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无法满足城市建设提速提质的资金需要。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在居住、求学、就业、医疗、交通、旅游、休闲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城市的绿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和清洁能源使用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很大。
三、城镇化推进的建议与对策
“十一五”期间,铜仁地区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24.5%提高到2010年的30.1%,年均增长1.1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铜仁地区要紧紧围绕地委行署制定的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0%的发展目标努力,赶上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要完成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规划为抓手,有序推进城镇化。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总纲和龙头,推进城镇化应坚决地贯彻规划为先的城镇化建设思路。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城乡规划,确定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一个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合理的规划是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能够出生产力的。目前,铜仁地区已按照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上的有关要求,安排部署全区各县(市、特区)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乡建设规划。用2--3年时间编制完成全区城市、镇、乡总体规划,完成城市(县城)、重点镇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完成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200米范围内、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城乡结合部和其他重点发展的村庄规划,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以规划引导城镇发展,以规划为依据来保障城乡建设。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上,让广大市民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关乎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最基本的物质保障,而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是关乎人的社会需求。只有同时解决处理好建设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提升城镇化的质量。三是突出自身优势,强调城镇化特色。没有特色的城镇化是没有个性特征,不易让人记住的。铜仁的自然山水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在城镇化推进中,应紧紧抓住自身的资源特点,结合发展定位,以山为魂、以水为韵,民族为神,构建独特的城镇化特色,以有别于千城一面的模式,走特色城镇化的道路。四是以路网为突破,拉开城市建设的序幕。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布实施”原则,加强规划工作,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没规划、不建设”,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不走弯路。在功能布局合理的前提下,首先以路网建设为突破口,拉开城市建设的序幕,为城镇化推进提供空间载体。目前,铜仁市谢桥新区、大兴新区,川硐教育园区,松桃东城区、德江城北新区以及大龙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等均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以主次干道路网建设为基础,全面拉开城市建设的序幕。
(二)构建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一是根据交通设施的改善和发展战略的调整,构建新的、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城镇体系: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1座地区中心城市(铜仁市)、3座地区次中心城市(德江县城、思南县城、松桃县城)为龙头,5座县城(江口、石阡、印江、德江、沿河)为重点,25座中心镇、56座一般城镇为支撑的各具特色、布局合理、有产业支撑、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骨架。二是坚持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首先,积极推进以铜仁市为核心的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十二五”期间,重点扩大铜仁中心城市规模,加大地市共建力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尽快实现铜仁地区“撤地建市”,力争把铜仁市建成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其次是依托贵州东北部交通枢纽建设的基础,重点培育发展德江、思南、印江中小城市,构建德(江)思(南)印(江)城市组团。把思南、德江作为铜仁地区次中心城市来发展,培育形成铜仁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依托渝怀铁路、松从高速、铜松二级公路的建设,把松桃打造成为湘黔渝边区交通物流贸易中心城市,作为铜仁东部地区的次中心城市来发展。以中心城市带动其他城市(县城)和小城镇的发展。
(三)抓好产业集聚,壮大城镇经济,为城镇化推进提供保障。首先是抓好园区建设,以工业为突破,加快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绝不仅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它需要工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需要经济发展提供社会保障,一个没有产业发展的城镇化是没有基础支撑的。园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我们要通过集聚发展、节约土地,延长产业链、把关联企业组合在一起,走高效、低碳、节能、环保的循环经济的路子。目前,铜仁地区比较有基础的园区是大龙工业园区、大兴工业园区和松桃城北工业园区,另外思南的造船、石材产业、德江的物流、石阡的农副产品加工、矿泉水等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我们必须抓好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工业,通过高效的产业使地方经济更加强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工业化中并享受其中的成果,让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挤着向前进步,用第二产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其次是与文化旅游结合,大力推进城镇化。铜仁地区自然植被较好,民族风情突出,依托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秀美风光 、丰富的温泉资源、动植物基因库和天然氧吧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营养养生业、保健经济、会展业、文化娱乐业、酒店餐馆业,把梵净山景区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重要的养生基地,把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建成国家营养养生经济示范区,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镇化的推进。第三是大力发展商贸业,积极推进城镇化。抓住铜仁地区交通区位条件改善的机遇,走以市场兴城的发展之路,打造一批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超市、金融服务、信息通讯、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持续增长。第四是培育壮大教育产业,保障城镇化推进。加快川硐教育园区建设,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以及与教育业相关的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服务产业的发展,聚集人才精英,提升城市人口素质,为城镇化推进提供人才保障。
(四)做好任务的分解落实,确保城镇化整体推进进度。铜仁地区下辖的8县1市1特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自然资源禀赋也不一样,发展条件更是有很大差距,对于铜仁地区城镇化率年均2%的增长速度,大家不可能齐头并进,肯定会存在增速上的差异。因此,推进城镇化进程工作中,必须对各县(市、特区)任务进行分解落实,结合各县(市、特区)发展情况,可分为:一是铜仁市(含万山)城镇化增长要达到4%以上,新增人口集聚区域为大兴新区、谢桥新区。二是思南、德江、松桃三县城镇化增长要达到2%,这主要是因为这三县是铜仁地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次中心城市,思南、德江随着高速公路和乌江航运港口、电力能源中心以及“三高四铁”过境德江的建设,其城镇人口将有很大幅度增长;松桃自渝怀铁路开通后,城镇发展以大兴、孟溪为两翼,以县城为中心,以松从高速、铜松二级公路为发展轴,打造湘黔渝边区交通物流贸易中心城市,将极大的促进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三是江口、玉屏、印江、石阡、沿河五县,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平均水平可能会略低于2%的平均增长速度,但是,江口是梵净山旅游发展的服务型城市、玉屏是玉铜松循环经济产业带的重要建设区域、市前市打造营养健康产业基地、沿河使电力能源中心、印江依托梵净山而发展,其城镇化发展速度将会高于“十一五”期间全区平均1%的增长速度,所以“十二五”期间按1.5%的增速测算。
关键词:建设 发展 民生 竞争力
目前我省高速公路发展的现状: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当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情况下,高速公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也被誉为“新世纪腾飞之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郑汴洛高速公路通车以来,高速公路迅捷、舒适、安全的特点凸显,愈来愈受到社会的认可,随后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超过5000公里,全省18个省辖市中有17个省辖市形成了高速公路的十字交叉,全省109个县(市)中有99个通达高速公路,通达率92%,其中45个县有两条高速通过。全省高速公路已基本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1个半小时中原城市群经济圈,3小时可达全省任何一个省辖市,6小时可达周边6省任何一个省会城市。
发展潜力分析: 河南省地处中原,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尤其是公路交通成为全国公路交通枢纽中心。国家规划并正在实施的“五纵七横”十二条国道主干线中的北京至珠海、连云港至霍尔果斯两条高速公路在郑州交汇,年初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三十条国家重点干线公路中有七条亦从河南经过。展望未来,河南交通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关系到国家交通和经济发展的全局。
辩证认识高速公路建设的利于弊: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大,占地多,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资源和建材。一方面,在消耗大量社会资源的同时,对促进当地建筑材料生产、提高建材生产效益、拉动社会就业、促进当地服务业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高速公路自身的性质,决定它又不可能象地方干线公路和城市道路那样,可随时随地进出,使部门地区人们只能望路兴叹,感到极不方便;同时高速公路一般采用高路基、全封闭,横穿的通道及上跨桥较少,又对高速公路两侧人们的联系和产业发展产生阻隔和限制的影响。因此,怎样科学发展高速公路,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正确认识高速公路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物流、信息流、人员流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抓手和着力点,作为陆地交通主通道的高速公路,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同时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保持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继续加大了对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 会事业的进步,迫切需要交通事业能得到更快的发展,从而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
从规划、设计、施工等细微处着手,服务地方经济和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高速公路的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大交通发展的建设理念,从细微处着手,服务地方经济和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从开工建设起,要想方设法实现优化设计和进行优化设计,如对对部分通道涵洞进行调整设计,及时修复由于施工损坏的沿线道路、排水沟,复垦临时占用的耕地,尽可能满足当地群众的实际需要,减小施工给居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从长远发展上,应加大对高峰期堵车问题的考虑,根据实际情况将收费站外延,增加了几个收费通道,可有效解决了收费可能产生的堵车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公路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严格遵循《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环境影响评审,做到合法合规;在施工中做到土石方挖切平衡,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对沿线所经村庄、学校路段双向设置标志标牌及设计修建声屏障;督促协调当地政府做好公路沿线规划工作,新建学校、医院等控制在红线外200米,新建居民建筑在红线外100米,尽可能降低公路建设对沿线居民生活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
通过选线和设置进出口,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速公路最大的遗憾是由于规范等要求,没有更加足够的、方便地为地方沿线人民群众提供进出口通道,使人们望路兴叹。高速公路通过的区域,总是在一定距离设置出入口的多和少是方不方便问题,但如果连高速公路都没有,根本就谈不上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要求的提高,要高度重视进出口设置和选线工作。选线的黄金标准是能够更好地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众所周知,河南地处中原,旅游名胜、历史遗物等人文景点星罗棋布,产业园、产业集聚区、特色行业发展更是方兴未艾。在高速公路沿线和节点部位,如今一座座区域中心城市脱颖而出,一个个城市圈、城市群展露风采,一条条产业带雨后春笋,密织的高速公路网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郑少洛高速不但把郑州、少林寺、洛阳连接到一起,解决了长期困扰登封出行难得问题,而且还打通了新密、登封两个产煤大市的外出销售的通路问题,可谓是一举几得。在河南省中西部,绵延八百里的伏牛山犹如一座天然屏障,阻碍着豫西南的发展,郑尧高速建成通车打破这一阻碍,他是又一条河南省委、省政府、省交通厅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上果断决策,建设的一条能源和旅游大通道,连接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许昌至登封高速公路、南京至洛阳高速公路、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等多条干线公路,实现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环境。
提前规划高速公路沿线的产业布局,使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是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将为地方经济起到推动和拉动作用,将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交通规划工作有利于科学的生产力布局。在搞好高速公路的同时把相关产业进行提前谋划,不断完善规划工作,完善路网建设,为未来发展打基础。要充分认识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河南省产业布局和结构鲜明、资源较为丰富,要认真研究与产业结构和布局为导向的综合交通规划,交通规划要紧紧围绕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并以此为导向,要树立发展综合交通的思路,进一步发挥交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交通规划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产业布局的优化。要结合国省道普通干线公路的网络化水平,要进一步提高通行能力、提高组织能力和提高辐射能力,推动产业发展科学、健康、持续。
高速公路加强服务“四化两型社会”,打造招商引资、地区形象新名片。高速公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是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要用大交通来培养大产业,进而实现经济的大发展,拉动投资,起到经济发展的桥梁纽带作用。高速公路要凸显区域经济特色,在沿线的广告设计,服务区的特产商品布展等等,都要打响特色牌。
一、借势发力,抢抓机遇
国发2号文件,是省、市经济社会发展里程碑式一个重要文件;是我市迎来了大发展、大转型、大提速、的春天和黄金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毫不懈怠、倍加努力、穷追猛赶;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顽强拼搏精神,实现一年一变样、三年换新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我认为做到“九个好”,一个好班子、一个好目标、一套好思路、一套好措施、一支好队伍、一个好作风、一组好政策、一个好风气、一个好环境;“四个先一步”,思路领先一步、措施领先一步、出手领先一步、服务领先一步。
二、安全发展,助推经济
经济的发展、项目的建设,安全是前提和基本要求,一次安全事故会影响一个项目、一个产业、县域经济的发展,会涉及社会和谐稳定、干部的健康成长等,我们深感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有很好的安全发展环境,安全发展是我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前提和必然要求。
近年来,全市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安全生产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量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一些领域知之甚少;产业工人的急聚增强;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性产业——煤炭产业安全管理水平仍然不高,煤矿零星事故多发,较大以上事故还时有发生,百万吨死亡率仍然高于全省水平,安全生产政策标准越来越严,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工作的期望越来越高,安全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安全工作的范围更宽、任务更重、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进一步抓好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是工作往前赶、目标起点高、名次进前三。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是我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基础、前提、保障。在安全监管工作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市第六次党代会的总体工作为目标,提出我局全体干部职工“思想认识要高、方法措施要对、工作作风要实、从严监管要狠、行政服务要好“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加强机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着力提高安全监管和执法水平、严格落实监管职责为核心,全面提高全市安监部门的履职能力,切实抓好全市安全监管工作,着力通过严格的监管,推动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
二是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安全工作关键在基层、重点在企业。我们将继续以强化和落实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以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为基础,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以依法监管、严格监管为保障,以科技进步为支撑,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速度、质量、效益与安全的有机统一,努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促进安全生产与全市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三是全面完成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安全基础。今年,将继续保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态势,杜绝重大及以上事故的发生,控制较大事故,减少零星事故。确保煤矿、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确保重大节日和重要时段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确保实现省政府下达的年度奋斗目标。安全生产指标在全省排名进入前三,力争第一,个别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到“十二五”末期,反映安全生产水平的四项相对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部分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水平,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安全生产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全市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标准化全面达标,企业本质安全和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安全生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三、有几点建议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扶持措施,给予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财税支持、中介服务、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以有力的支持,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发展机遇。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省创造社会财富、增加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扩大财政收入、推动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但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就是和周边省(市、区)相比,发展水平也明显落后,而且差距在逐渐增大。’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小是我省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突出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我省发展最大的潜力之所在,是做大做强我省经济的重要突破口。纵向比,成绩可嘉;横向比,差距巨大的现实,容不得我们有丝毫懈怠。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下大力气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做法和规定。认真解决好对非公有制经济不够信任、不敢支持、不能放手发展,不能一视同仁的问题,加大宣传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让全社会都关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摒弃重引资轻服务的观念,依法保护非公企业各项合法权益。
狠抓落实,督察到位,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放宽投资领域,凡是国家没有明确禁止民营资本进入的行业、领域,都要向民营资本开放。放宽市场准入,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限比例、不限速度、不限规模、不限经营方式,使各类市场主体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发展。认真查找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加大督察监督力度,严禁“吃、拿、卡、要”,绝不允许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