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3-09-20 18:19:27

导语:在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第1篇

(贵阳医学院 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9)

摘要: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以人文本”发展城市文化是当代城市发展的方向与要求,其中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益于增强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在新型城市化发展趋势下,城市居民对精神文化需求迫切,特别是对休闲体育的需求,促进城市文化休闲化。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化,建设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丰富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文化生活理应成为城市未来发展、建设、规划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关键词:体育文化;休闲体育;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1-0042-03

Development of Urban Leisure Sports Culture in New Urbanization

SU Jin

(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Dept., Guiyang Medical School, Guiyang 550009, China)

Abstract: City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and culture is the soul of city. Human orientation is the direction and requirement of modern city development. The urban leisure sport culture can enhance the cultural taste of he city, enrich the spiritual life of the urban residents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urban residents have urgent need for spiritual life, especially the leisure sport. The paper propos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leisure culture, establish urban leisure sports culture and enrich the leisure sports life for the urban residents which should be the guideline and goal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lan,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ity.

Key words: sports culture; leisure sport; urban culture

1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及其结构体系

1.1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演变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从古至今都有,它是与生俱来的。据城市最早的市场交易、军事防御功能来分析,在“市”中就已经具有了休闲、娱乐的功能,如:宗教节庆活动、杂耍、歌舞等具有休闲娱乐的民间活动,这即可成为古代的市井休闲体育活动(文化)。在工业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休闲体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与城市居民生活、学习、工作之余的健身、娱乐方式逐步受到重视并形成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在经历了二战以后,由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复苏以及“城市病”的出现,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再次被推向,城市旅游特别是城市休闲体育旅游得到了世界广大人民的青睐。我国休闲(体育)文化在20世纪的90年代才得到迅速发展。

1.2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结构体系分析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城市与休闲体育或者是城市文化和休闲体育文化的简单相加,它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综合体。第一,从构成要素来看,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既包含城市居民的休闲体育思想、休闲体育规范、休闲体育行为等非物质性要素,而且还包括了休闲体育活动的相关体育设施、环境等物质化的要素。第二,从休闲体育活动的空间场所来分析,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主要是由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市区或者郊区体育等构成的层次分明的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空间。第三,从组织开展情况来看,城市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主体是多样的,比如有: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体育俱乐部、个人等,也决定了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享有具有了公益性和有偿服务,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收入的城市居民的需求。第四,从类型结构上来看,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包括各类的休闲体育项目,还包括户外游憩、体育旅游等。

2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对城市化转型的作用分析

2.1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与新型城市化的关系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有利于丰富城市和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有利于增强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社会资本存量。为此,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与新型城市化是一种包含的关系,甚至可以理解为也是一种互动关系,因为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属于新型城市化的基本内容之一,新型城市化为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平台,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城市文化是其在不断发展的历程中所形成或积累的,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和,其具体包括了居住、交通文化、行业文化、休闲(体育)文化。现代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其文化的竞争,它是城市的灵魂,更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文化学角度来看,城市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休闲体育或者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亦是如此;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影响着城市中的每一个居民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城市的发展规划,一个城市的休闲体育文化实际上所体现的是该城市的文化品位中某一重要的方面。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是众多文化中独具活力的文化因素之一,是城市文化品位中重要的文化构成体系,它对于突出特色,最大限度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2.3城市休闲体育文化能够有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说到竞争力,衡量竞争力强弱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分别是硬件设施条件和软件(柔性)条件。城市竞争力也同样如此,城市竞争力一方面是其硬性的城市建筑、产业发展情况;另一方面是其软件(柔性)的城市文化底蕴,特别是最具活力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一座城市的休闲体育文化展现的是其“休闲时代”的城市发展特色和趋势,为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产业提供了平台,有利于城市硬件设施条件的提升;再者,同样能为广大城市居民营造一个美好的城市家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标准,为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提升了城市软(柔性)实力。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建设并不是简单地去宣传或者营建各类的休闲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其重点是休闲体育文化理念的灌输和休闲体育文化方式的教授及参与休闲体育的自觉力。实践告诉我们,积极、快乐、健康的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文化生活不但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还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创建和谐城市、和谐社会,提高城市竞争力。

3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建设与规划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和城市居民已逐步进入休闲时代。面对城市居民消费和新型城市化的休闲化发展趋势,如何建设与规划管理好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丰富、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便成为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1科学合理地开展城市休闲体育业与其空间的发展规划

休闲体育城市的打造其实就是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建设,其首要的就是要面向广大城市居民,在满足其对休闲体育文化生活的追求和需要的基础上来发展规划城市休闲体育。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规划是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纲要,必须在城市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下来发展,以休闲体育文化和现有的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实际情况、目标作为基础,从而形成符合实际的、有个性特色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发展规划,有效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以此最大限度地将城市有关规划和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发展规划进行互动并有效融合。具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落实。

第一,注重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行业规划。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行业规范中又可以从其结构和性质两个方面来考虑:在结构上,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行业大致可以分为城市休闲体育服务业、工业;在性质上,城市休闲体育文化行业包括了城市休闲体育事业和城市休闲体育产业。因此,城市休闲体育文化行业不但要明确界定其行业界线,努力扶持发展新兴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行业发展,以及较为传统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项目;而且与此同时还要对政府宏观管理行为和市场机制调节行为,以及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合理的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有效保障城市居民享受到公共休闲体育文化活动,丰富城市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健康发展。第二,注重城市休闲体育项目的开展和开发及空间的规划。城市休闲体育文化项目的开展和开发应紧紧基于围绕城市本身固有的休闲体育文化项目来开展,有利于城市居民的参与和认同;在开发上可以引进当前社会上较流行的休闲体育活动项目。在空间上,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周边山地、公园、社区等公共城所,便于城市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及管理。

3.2加大对城市休闲体育文化项目的投资建设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项目、组织开展、设施、活动空间等是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载体,其项目种类繁多,项目组织开展、设施、活动空间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想发展好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就需要大量的投入。对于资金的投入来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在大的资源投入渠道中可以借助于有关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如城市公共休闲体育设施建设、休闲体育技能的教育培训、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等。其次可以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来承办各种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具体可以通过社会上的非盈利组织、各类企事业单位、个人捐助的方式来获取资金。最后,可以通过政府的引导与协调有效地对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进行整合。不论是上述哪种资金投入渠道,都必须明确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项目的投入主体和明确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服务主体(或对象)。

3.3建立健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相关政策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是有力保障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其政策和制度的建设一方面要完善、健全;另一方面又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执行,切实维护、保障城市居民享受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权力,正确引导、规范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1)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引导方面,要提倡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休闲体育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如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学习和休闲之间的关系。(2)在参与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时间保障上,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工作与休息时间、节假日时间、带薪休假制度,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是保障城市居民参加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基础前提条件之一。(3)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空间的保障上,活动空间即活动场所,各类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相关的体育场地设施。在城市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城市空间可谓是寸土寸金,为此,要从政府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制度,保障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空间。(4)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产业政策上,在确保城市居民基础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权益后,大力推进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产业化、社会化,有效形成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供给。(5)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一切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组织与管理首要的前提就是安全和合法,杜绝一切危害人生安全和不健康、不合法的休闲体育文化活动。

3.4加大对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宣传和休闲体育的教育,形成文化自觉力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宣传和休闲体育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传媒和休闲体育文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力。信息和传媒其本身即是一种文化休闲形式,也是引导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加强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宣传有利于城市居民养成正确的休闲体育理念、态度。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休闲体育文化活动项目技能的教育培训工作,只有城市居民充分掌握了相关的体育技能,才能参与到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中来。对于休闲体育教育培训主要可以通过学校、体育有关组织(包括体育局、俱乐部、民间体育组织等)进行开展和普及。只有当城市居民充分了解和掌握了有关休闲体育文化项目的技能时,才能形成积极参与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文化自觉力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内驱力。

4结束语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出现和发展对促进传统城市化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力,二者是包含和互动的关系;从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角度看城市化的作用和地位是积极的,也是一种新思路、新角度——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为此,促进城市文化的休闲化、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有利于打造形成具有活力和特色的城市文化;有利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有利于满足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为政府部门制定城市规划提供了新思路、新角度。研究新型城市化中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林生.“文化城市”理念的历史语境及理论内涵[J].城市科学,2014(4):18.

[2] 刘少和.基于“宜居城市”建设的城市休闲游憩系统优化研究[J].城市,2014(5):8-10.

[3] 郑华.后奥运时代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趋势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9(2):21-23.

第2篇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森林;资源型;协调发展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城市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如何发挥城市森林的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化建设中很主要的内容。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学术界对于城市森林的概念,没有统一、公认的标准解释。本文引用彭镇华先生的观点,即:“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地域内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以树木为主体的植被及其所处的人文自然环境所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由于各个学科对城市化的关注重点和理解有所差异,所以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研究者普遍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的转化过程,从内涵看城市化包含四个方面: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城市森林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城市森林对城市化的影响分析

(一)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体系最大的碳储库、蓄水库和生态屏障,在缓解温室效应、修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防治土地沙漠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城市森林属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具备良好森林生态系统的城市,才是宜居的城市。

(二)城市森林可以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据研究表明,1平方分米阔叶林每天能吸收CO21000千克,放出O2732千克,1平方分米松柏树或松林,一昼夜可分泌出30~60千克杀菌素,足以清除一个中等城市空气中滋生的细菌(中学生物教科书,2009)。引森林进入城市,可以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对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减噪除尘、固碳释氧、调节城市环境气候及涵养水源具有重要作用。

(三)城市森林保护城市生态容量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资源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地方,相关研究表明,一辆中型家庭汽车一年排放的CO2,0.8平方分米人工林就可以全部吸收;一架波音777飞机一年排放的CO2,1万平方分米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一座2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厂一年排放的CO2,3.2万平方分米,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蔡登谷,2008)。为此,大力发展城市森林,扩大城市森林面积,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加森林碳汇,有效提升森林功能,增大生态容量。可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更大的生态容量。

(四)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影响力

发展城市森林,可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建设城市生态文明、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在全国开展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践活动中,“国家森林城市”已经成为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绿色名片,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竞争力,在城市发展中独具优势。

(五)培养公众生态文化意识

开展城市森林建设,可以培养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培育人们低碳、环保、绿色、和谐的生态道德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增强公众珍惜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影响力。

二、鄂尔多斯市城市发展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6752平方公里,总人口162.5万,其中蒙古族18.3万人,下辖七旗一区,毗邻晋陕宁,南临古长城,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与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隔河相望,属“呼包鄂”金三角地区。

(二)资源概况

1.煤炭和天然气储量巨大

煤炭是鄂尔多斯市能源矿产中的最大优势。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1496亿吨,约占全国总探明储量的1/6,占探明储量的1/2,预测总储量1万亿吨。同时,鄂尔多斯市也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气资源集中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市中西部。

2.无机化工资源品种齐全,建材资源丰富

鄂尔多斯市的无机化工资源品种齐全,蕴藏丰富。主要有天然碱、芒硝、食盐、硫磺、泥炭等,还有伴生物钾盐、镁盐、磷矿等。建材资源是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又一大优势资源,主要有石膏、石灰岩、石英砂岩、石英岩、花岗岩、大理石等,分布遍及全市境内。

3.水资源缺乏

鄂尔多斯市是我国相对少雨和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年降水除少量补给地下水、水库和内陆湖泊外,由于植被覆盖不好,水土保持差,大部分通过黄河水系汇入大海。鄂尔多斯市水资源人均和地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三)生态状况

鄂尔多斯市属内蒙古高原的鄂尔多斯高原,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重点地区之一。东部丘陵山区,干旱少雨、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但矿藏丰富;西部高原区,属典型的荒漠草原;中南部沙漠区,库布其沙漠居北,毛乌素沙漠位南,是国家“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地段;北部及南部边缘为平原区,属黄河、无定河冲积平原,是鄂尔多斯市的粮、油、糖、果基地。鄂尔多斯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且集中,风大沙多,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全市48%的面积为沙漠化土地,54%的面积为水土流失面积。目前,鄂尔多斯市森林资源面积达1799万亩,其中灌木林1414万亩,占有林面积的78.6%。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0.6%提高到16.6%,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城市建设状况

鄂尔多斯市建成区面积250.21平方公里,道路面积5034.94万平方米,供热面积7189.30 万平方米。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4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9.05平方米。

(五)经济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实现了资源开发的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进入我国地级市前列,2012年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56.8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1年增长13.0%。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0.1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213.13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53.53亿元,增长9.8%。如图1:

三、鄂尔多斯市城市化与城市森林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鄂尔多斯市处于能源工业发展初期,发展模式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和粗放经营为特征。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效应,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展城市森林可以提供良好的城市生态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保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优质的空气和水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宜居环境;有利于吸引投资,提高城市竞争力;有利于吸引高素质的人口,加速城市化进程,同时增强农民进城的意愿,促进城乡一体化;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增强对周边地区的集聚效益和辐射能力。

(一)城市森林规划结合城市建设布局

城市森林是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鄂尔多斯市应把城市森林规划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巩固建设成果保证落到实处,同时,让城市森林规划具有法定的执行力,明确其在城市建设中的法律地位。城市森林建设要为城市总体布局服务,注重林木植被与建筑物在空间上的多层次垂直立体配置在规划设计上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园林、城市水体相互协调,融为一体。

(二)“林网化”与“水网化”相结合

森林是“城市之肺”,水体是“城市之肾”,城市因为有了森林和流动的水体才具有了动态、和谐的美。鄂尔多斯市应建设“林网化”―“水网化”模式,使得城市可以利用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吸收污染物,促进城市水系水质的改善,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城市水体可以改善森林生长繁育环境,达到近自然的植被结构,便于形成贯通性的生物廊道,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实现良性循环。

(三)城市森林建设与森林文化体系建设相结合

城市森林文化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城市森林的形体美、色彩美、音韵美、结构美,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丰富城市的人文内涵。在鄂尔多斯市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保护和利用原生森林植被和地形地貌的生态文化价值,使城市森林和以林木为主体的植被群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城市森林建设的社会效益。

(四)加强部门间合作,提高社会参与程度

森林建设是现代林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加强部门间合作,提高社会参与程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共同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服务。鄂尔多斯市进行城市森林建设,首先,多渠道筹集资金,集思广益调动全社会多方力量,来保障城市森林建设的社会物资基础。其次,要提高社会对城市发展森林的认知度。第三,加大对城市森林建设的科研投入。通过政府、企业、专业机构、高等院校学术以及地方团体的积极参与,为城市森林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帮助。

四、结论

城市化实质上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和生活水平提高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在区域发展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作为城市支撑的基础面临着退化,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可以留住城市的绿色,打造高品质的生存环境空间,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速发展中的鄂尔多斯市,作为资源型城市,未来还会面临资源枯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以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效益显著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在强调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同时,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加快城市森林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

参考文献:

[1]蒋立.城市森林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7(5)

[2]范欣.关于发展城市森林与建设美丽中国的思考[J].林业经济,2013(7)

作者简介:

第3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策略;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社会发展到现在正面临着新发展模式的伟大变革,即工业文明向一种新的文明的转变,这种新文明我们称之为生态文明。每一次文明更替都是一次社会革命,促进了社会大发展、大进步,同时引起人类住区(城乡)结构和本质的深刻改变,新的人类聚居模式——生态城市——也应欲而生。面向未来的生态城市研究因此成为城市科学和城市规划研究规划研究的世界前沿与热点课题之一。

人类聚居是受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的,即人类聚居的发展受制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并与之相适应。生态城市应从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史以及人类居住的历史演变来认识、理解,才有可能正确把握生态城市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理念。

文明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的进化、更替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决定的。人类文明史也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历史。人类社会第一次革命——农业革命使人类由游牧生活进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定居生活。这一时期世界人口数量不多,社会组织程度不高,经济的主体是农耕经济,能源动力主要是薪才、畜力、人力等,技术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能力还比较低,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还比较小,虽然也有局部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但从整体看,人类对自然的作用还远远未达到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程度,崇拜自然,依赖自然的思想仍占主导地位,所以有人称这一时期为黄色文明。

城市就产生于农业文明时期。这一时期城乡空间混沌、并存,城市与乡村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基本是统一的。但就城乡关系而言,城市在政治上统治着乡村,但在经济上却受制于乡村。

十八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带来了农业文明无法想象的物质财富,人类社会也空前繁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改善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驾驭主宰自然的机械论思想盛行。城市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数量、规模剧增,城市成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乡村也得到了发展,但城市凭借生产周期短、产值高、利润大的大机器工业迅速崛起,加之这种工业生产是以剥夺农业资源为特征的,使得本来就处于劣势的农业经济雪上加霜,出现工业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农业经济相对滞后的现象,在文化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其它方面也明显优于乡村,城乡发展极不平衡、极不平等。城乡差距日益加大,城乡矛盾日益加深,城乡开始分化、对立,形成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特征的二元社会。城市与乡村,由一体到分离,再由分离到融合,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

建立在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工业文明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要的社会价值方向,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威胁到地球上各种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有人将工业文明称为黑色文明。托夫勒说的好,“我们在征服自然的战役中,已经到达了一个转折点。生物圈已经不容许工业化再继续侵袭了”。这意味着工业文明已达到了最高成就,因其本身固有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开始走向衰退而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正在兴起,人类社会将进入新的生态文明阶段。

生态文明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是人类在认识、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生态文明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反对通过掠夺自然的方式来促进人类自身的繁荣,同时也反对自然中心主义,而强调人、自然的整体和谐,实现人、自然双赢式发展,所以有人称之为绿色文明,它以知识、信息生产为主的知识经济取代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工业经济,资源的开发方向由自然转向人,这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关键,因为人与自然矛盾的实质是自然资源使用过度,而人力资源开发不足,这正是基于对人、自然整体和谐发展认识的结果。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从而形成和创造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这一时期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城与乡只是分工上的不同,两者相互协调、平等的发展,互为补充。在经济上,城乡形成统一的产业体系,产业划分不再带有城或乡地域特征,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业相对于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最低,但能与其共同协调、稳定、健康发展。在社会文化上,城乡社会建立起统一的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医疗服务体系,人口素质获得共同的提高和进步,形成统一的文化价值体系;消除城乡户籍制,全体社会成员无所谓城市人还是乡村人,人尽其才,大部分人从事非农产业,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较低,这些人就像在工厂、企业从事劳动的人一样,同样享受城市的自由与方便,只是分工上的不同。在社区建设上,原来十分分散、孤立的乡村居民点实现相对集中式发展,形成一定模式的聚居地,有相应的完善的配套设施,享有与城市社区基本相同的文明条件,人类居住区表现为“城乡融合体”,此即生态城市。

可见生态城市的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是在对工业文明时代城乡辩证否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更为高级的人类生存空间系统,可以说是人类住区(城乡)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从地理空间上看,生态城市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的概念了,是一高度城市化的区域,抛弃传统以“农业”“非农业”作为划分聚居的标准,而是强调了聚居作为人类生活场所的本质上的同一性,表现为一种新的城乡关系格局,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形成城乡网络结构。强调在人、自然系统整体协调的基础上考虑人类空间和经济活动的模式,实现“天地人和”,从而达到人、自然系统的整体和谐,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解开辟道路。简而言之,生态城市就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对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内人、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区。

生态城市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绝对的和谐,而是有“冲突”的和谐,即一种动态的平衡,它即包含合作,也包含斗争,表现为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即人与自然系统各要素间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不过这些或对立或互补或一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形成的合力能保持在可承受的生态稳定阀值或生态稳定门槛内波动,表现为由非平衡平衡非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即动态平衡,这种过程从局部、短期看是动荡的、不平衡的,但从整体、长期看是一种“发展过程的稳定性”,从而保持系统整体持续稳定,达到整体协同进化、螺旋式发展。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实际上是“生态重建”“生态重构”的过程,即对现有城乡的物质环境进行有机更新,对社会价值观,道德伦理、经济模式、生活方式及政策体制等社会文明进行重新定位和根本转变,从而对整个城乡系统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空间结构等进行根本性改造、再构和创新,它涉及到城乡时空横向与纵向、物质与精神的各系统层次的方方面面,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破旧立新社会革命,对此我们要有正确的清醒的认识,不盲目乐观和悲观,既要看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也要认识到它的可能性,不是遥遥无期、虚拟的理想乌托邦,而是一个可望可及、循序渐进的持续的发展过程。它需要我们共同的关切、共同的参与、共同的努力,只有这样,才有我们共同的未来。生态城市目标的实现,将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行动。

参考文献:

[1]伍燕南,王跃.由表及里的苏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8).

[2]邓小云.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有效路径[J].东岳论丛,2010(2).

第4篇

【关键词】 城市与区域发展 模式转型 双循环模式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结构转型与江苏省城镇化战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项目编号:10JJDZONGHE021)和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结构转型与江苏省城镇化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0ZDAXM02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涛,苏州市行政学院经济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领导科学研究;段进军,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3)05-0018-04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得我国工业化与全球经济融为一体,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全套型产业结构”已经转变为“全球供应链”型的产业结构。这种全球供应链型的产业结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我国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导致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对国外市场形成了严重的依赖性,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典型的外向性特点。但随着国内外宏观形势的变化,这种外向型城市和区域发展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适应新的宏观形势,我们必须转变单一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形成内外并重的双循环模式,以推动我国城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和区域外向型发展模式的负面效应

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程度的加深,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全套型”产业结构,已经完全裂变成为一种“全球供应链型”的产业结构。这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这种“全球供应链”型的产业结构主要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环境资源以及各地区的优惠政策,为发达国家生产商品和服务。该模式存在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也呈现出一种不对称性和不公平性。一方面,在价值链利益分割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发达国家属于价值链附加值高的环节,而我们则属于附加值最低的组装环节。另一方面,组装环节的生产又是以限制和挤压工人工资以及耗费大量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为基础的。这种外向型发展模式对我国社会经济已经产生了很强的负面效应。

首先,表现在发展观念的误区上。各城市和区域政府就像扮演一个类似交际花的被动角色,盼望着诱使外部投资者对她施以大量的物质恩惠。本来就资金紧张,但为了取悦外部投资者,政府举债引资,城市陷入更深的债务之中。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地方政府的外债已经达到10亿元左右,为社会经济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外债引发的金融危机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受GDP主义的影响,地方政府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放弃对未来的投资。最后,这种把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动力狭隘地理解为“招商引资”,是忽视城市和区域内在价值和财富的体现。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人们越来越关注于地方和区域的内在财富和价值。

其次,这种外向型发展模式与城市和区域的大扩张联系在一起,侵占了我国大量优质的土地资源。我国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陆大道提出了我国城镇化存在严重的空间失控和冒进的倾向。很多城市都把城市框架拉得很大,用人均建设用地的标准来衡量,最早我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大概在60平方米,现在绝大多数的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都达到110-130平方米,这个标准超过许多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7%,澳大利亚的1/30,加拿大的1/19,俄罗斯的1/9,美国的1/8。

城市的空间扩张引发诸多问题,其中包括严重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国家环保部资料分析显示,从2004-2008年不同时期,全国仍有60%-65%的城镇缺水,80%的城镇水域和60%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5%-80%的城市沿河水系与湖泊遭到污染,全国污水处理率仅有48%,全国城市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达到1.6亿吨,在50%垃圾处理中仅有26%达到了无害化处理标准。可见,我国的城市环境、资源消耗经受不起城市冒进发展的严重形势,城镇化发展应有一个适度性。另外,城市空间扩张和蔓延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城市空间蔓延和扩张还形成了大量失地农民与城市边缘人群。据估计,2000年全国已有5000万农民失去土地。在2001-2004四年间,全国又净减少2694万亩耕地,按劳均4亩耕地计算,相当于增加了67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

再次,这种供应链型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使城市和区域发展产生一种路径依赖,无法形成一种内在的发展动力。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构成一种外部循环,由于忽视了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内部动力,内部循环无法建立,因而外部循环也就不可持续。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由于发达国家的市场容量和结构出现变化,我国产品出口受到很大限制,内需市场又无法启动,这必然对我国整体经济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学者时磊在《外资主导型出口导向战略的“大国困境”: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一文中提出以下观点: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基础是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这种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不是表现为劳动力的低工资,而是低福利。中国劳动力市场上以农民工群体为主体的工业阶层得不到足够的社会福利是这种工业化战略的核心竞争能力。但是,低廉劳动力价格和低福利会加剧国内市场得不到有效的开发,由于这一原因会导致中国的工业生产对世界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远远超过了实施出口导向的日本、韩国在同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另一方面,劳动力价格低廉和低福利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不利于技术水平的转型等等。但我们看到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这种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发展已经接近尾声,必须考虑依靠内需的启动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与区域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困境与转型

在国内外宏观形势出现大变化的情况下,城市和区域外向型发展模式面临着进一步的调整,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发展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种困境迫使我们必须要变革这种外向型发展模式,形成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

(一)外向型发展模式遭遇的三大困境

首先,我国外向型发展模式的空间扩张不是无限制的,因为我国没有更多的土地资源来支撑这种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地理扩张。我国沿海大多数城市后备土地资源已经不多,结构转型已经成为各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战略任务。不仅发达的北上广等城市土地紧缺,而且这种地荒正在往西部主要城市蔓延。西部经济最近几年正在高速发展,各地上马的重点项目也非常多,这与西部省份追赶东部省份发展经济的愿望是一致的。以陕西省为例,2010年该省有关重点项目计划用地约30万亩,而国土部下达的指标不足15万亩,缺口非常大。当然,这与国家控制18亿亩的耕地红线有关系。

其次,未来我国廉价劳动力资源也由过剩到缺乏,成为制约这种外向发展模式又一重要因素。这里以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情况看,说明我国国内的经济形势的变化。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4亿人,其中0~14岁少年儿童人口2.22亿,占16.6%,15~59岁年龄人口为9.4亿,占总人口比重70.14%,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增到1.78亿,人口老龄化水平13.26%。数据显示,0~14岁人口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了6.29个百分点,同时,60岁及以上人口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2.93个百分点。预期未来的人口变动将以少年儿童人口规模相对稳定,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递减和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为主要特征,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经济发展遭遇到“民工荒”不仅是一个短期的周期波动,而且是一个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预示着人口拐点的到来。

再次,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容量和结构的变化。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仍具有长期性,其中表现为:第一,主要发达国家储蓄上升、消费萎缩和进口减少将成为中长期趋势。欧美市场需求即使能够在总量上得到缓慢恢复,其规模和结构也会发生较大变化。这将对我国长期注重的中低端民用产品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第二,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国际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显著抬头,中国以传统方式继续分享经济全球化红利的时代将成为历史。第三,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大,也对我国以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将产生严重的牵制。受上述国际经济形势的综合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将出现战略转型,产业也将出现新的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

(二)城市与区域内生型发展模式的形成

上述外向型发展模式所遭遇到的三大瓶颈,充分说明了依靠单纯的要素投入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转向到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将会导致投资性经济将无以为继,FDI在中国的投资收益可能逐步呈现递减的趋势;同时,资金配置于基础设施、制造业和房地产的效率已经不可避免地有所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向消费型经济的转型动力。消费型经济转型意味着区域发展的动力由外部市场推动转向内部市场的推动,也为我国城市和区域经济内生的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同时,要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必须要高度重视创新的作用。创新具有区域性和内生性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区域内生性的发展模式形成。因此,我们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所构成的全球经济大循环是不会消失的,但其需要不断地变革和重构,我们强调城市和区域发展模式的内生性并非刻意否定全球经济的大循环作用,而是更多地强调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即没有良好的内部循环,外部循环也是不可持续的。

三、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发展模式的转型

我国城市和区域外向型发展模式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我们认为,这种模式虽然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但并没有有效地改变我国城市和区域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要有效地改变这种依赖性,必须要立足于城市和区域发展内生型发展模式,并形成内外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两位学者城市和区域内生型思想

1. 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两种循环观

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约翰・弗里德曼把城市发展分为“城市营销”与“准城市国家”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一种无情的零和游戏,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利用优惠政策――减免税收、免费土地、津贴等等来进行招商引资。第二种模式是“准城市国家”,它关乎区域未来的方面,主张一种相当程度的自治,它更加强调的是类似于国家的角色。他还提出可持续发展与地区财富创造的问题。同时指出,城市――区域不可能期望从自身外部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动力。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牢固地基于它们自身的天赋资源。约翰・弗里德曼提出了城市和区域发展两种循环观。

2.简・雅各布斯城市和区域进口替代的思想

简・雅各布斯被称为美国的新都市之母,她的很多重要思想值得我国城市和区域发展借鉴。她在《城市经济》和《国家区域财富》两本书中所提出的城市发展的进口替代是基于对城市发展历史的总结,具有普遍性的规律。进口替代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同时,进口替代推动出口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进口结构的变化,使得进口替代在更高层次上不断进行。城市的进口替代过程容易在某个时点快速发生,简・雅各布斯强调了城市进口替代能够产生五种巨大的经济扩张力量:新型的、不同种类的进口产品的城市市场,迅速增加的城市工作计划,迅速提高农业产量和生产力的技术,向外转移的城市企业和工作机会,城市产生的巨额资金,等等。所有这些巨大的力量同时在一个进口替代型城市中汹涌,也只有在这座城市的腹地之内,他们才能同时发挥作用,并且力量大小基本相当,可以维持平衡。这五种力量其实就构成了城市和区域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内部动力。

(二)加快我国城市和区域的创新生态建设

我们的城镇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规模型的城镇化,也不能再简单地理解为人口意义上的城镇化,城镇化转型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并包含丰富的内涵,但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经济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转型。“后发优势”是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重要战略,在相当长时期内确实支撑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现在“后发优势”变成一种“后发劣势”,人们养成一种心理依赖,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后发优势”本质上是一种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严重弊端,尽管“世界工厂”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外汇盈余和就业率,但也导致了“全世界污染中国”的局面,加剧了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程度。我国的城镇化模式是建立在“后发优势”战略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的,也具有典型的外生型特点。现在需要转变我国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需要由“后发优势”战略转向“先发优势”战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设城市和区域的创新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已经提出建设“3+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计划,包括北京的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还有安徽的合芜蚌地区。国家设立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目的在于形成一种区域创新的生态系统,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地方政府往往偏重于通过创新示范区争取发展政策,而不能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形成区域的创新生态,无论美国的硅谷还是世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发展经验,都说明了区域创新生态对于创新的重要性。

(三)促进我国产业发展从GVC走向NVC

学者刘志彪等人提出,从GVC走向NVC(GVC即全球价值链,NVC即国内价值链)是我国东部三大都市区一体化与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为未来三大人口――产业集聚区城镇化提供动力的重要选择。这是因为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我国区域间产业部门的联系产生了弱化效应,对区域实体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国内价值链的构建,既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制造企业摆脱单一地依赖全球价值链的出口导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所在。在GVC中,产业升级仅限于产品和工艺升级,而最重要的功能升级被牢牢地限制,因而极有可能被限制于“代工――出口――微利化――品牌、销售终端渠道与自主创新能力缺失――价值链攀升能力缺失的非意愿的恶性循环的发展路径”。为了突破这种锁定效应,改变我国的产业发展模式,我国城市和区域的产业发展要从供应链型的GVC走向基于区域的NVC。

(四)实现我国城市和区域向消费社会的转型

我们必须要很好地利用“第二次人口红利”。第一次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丰富和储蓄率高。尽管我们预计,到2015年以后会出现一个转折点,但还是有一些“第一次人口红利”可以挖掘的。“第一次人口红利”的利用形势主要是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农民工虽然工作在城市,但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他们的消费模式、社会身份没有转化,所以他们的消费贡献、对社会公共服务以及城市居住设施提出的需求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因此,应该把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战略。现在我国人口城市化率接近50%,而非农业户口人口的比重只有33%,中间还有13个百分点的差距,“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发将有利于我国内需的扩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和区域发展内生型模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简・雅各布斯著.城市经济[M].项婷婷,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2] 简・雅各布斯著.城市与国家财富[M].金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3] 段进军.基于区域视角下对中国城镇化空间转型的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11,(4).

第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兴起背景;城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建筑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使用空间的日趋紧张,越来越趋向于高密度化。城市建筑的总体高度比起100多年以前已普遍得到增高,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遍布世界各地,高层建筑的高度突破了400m,摩天大楼也成了现代化大都市的城市象征。而今天的高层建筑受环境和人类需求的影响,在使用功能、空间构成模式和在城市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设计观念上的变化。

中国现代高层建筑的定义和兴起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高层建筑成为了时代的新宠。近几年来,高层建筑纷纷建立,超高层建筑也开始逐渐兴起。中国大陆地区的超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达到或超过100米的建筑物,这个指标来源于1995年颁布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该规范对高层建筑的上限认定为100米,因此中国建筑行业将100米作为超高层建筑的下限指标。

中国现代高层建筑的兴起有着社会历史和经济文化的背景。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富有征服高山大河,挑战自然规律的不懈追求,山西应县木塔就是当时的高层建筑雏形。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现代商业城市逐步涌现,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形象和商业发展的象征,迈上历史舞台,开始演绎了持续100年蓬勃发展的壮丽图景。

2、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城市是人类聚居活动的产物,是由空间系统(建筑空间和开放空间)、交通系统、绿化系统和工程技术系统等组成的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在孕育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地区、历史、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城市形态可见的物质形体环境和不可见的精神环境。这种城市独有的特征,不仅使得城市有形有体,而且还具有超越具象之外的意境之美,那就是城市的整体感,亦即城市的总体环境。城市环境一直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环境质量也越来越被公众所重视。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已经确立了重要的地位。环境设计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安全、方便、舒适和经济的原则,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要求、环境的允许限度和各环境因素本身的生态规律,将其妥善组织,有机构成,进而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创造出一个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求的多维的环境空间。其核心问题即协调人———建筑———环境这三者的关系。

城市总体环境中,高层建筑特别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高层综合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高层建筑的设计不仅要为人们创造能满足生理与心理需要的良好形象,也要使它能成为城市总体环境中的重要角色,成为城市景观中的组成部分,还要给人们创造满足精神需要的社会环境和惬意的心理环境,创造丰富多彩的形象及艺术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

城市、建筑、交通一体化成为当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种新趋向,高层建筑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这种新型建筑在城市中所占地位重要。作为时代的特征,它有着明确的社会意义,反映了一定的城市文化内涵,与城市的风土人情、传统特点、人文环境等关系相当密切。另外,高层建筑以其高大、丰富多彩的挺拔体型不仅成为吸引人们视线的中心,也可成为城市的象征和景观,因此它在城市总体环境中的作用及周围环境对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如何处理好高层建筑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的关系也就变得相当重要。

3、高层建筑设计在城市设计范畴下的完善与发展

城市作为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舞台,其物质形态和空间环境的感知与研究,已愈来愈受到重视。城市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已被逐渐地确立下来。不过,虽然有不少专家学者已经对城市设计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深入研究,但仅仅从理论和观念上认识到城市设计的意义并不全面,还必须解决城市建设中的实施可操作性问题。因此,对城市设计的深化、细化研究便成了必由之路。在总体思想指导下进行中观及微观层次的深入设计,将成为城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也是城市设计内容得以具体落实的必然步骤。高层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正逐渐与城市整体开发和城市设计相结合,朝着集群化、规模化、综合化;底部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交通(步行)空间的系统化、网络化和室内外环境的宜人化这几个方向发展。

3.1高层建筑的集群化、规模化、综合化

高层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形态可谓生正逢时。在西方资主义飞速发展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高层建筑作为权利和财富的象征和人们对物质和技术崇拜的图腾得到了日新月异

的发展。早期高层建筑占满基地,入口雨篷深入人行道上方,与相邻建筑间距很小,其外部空间往往就是城市道路,狭窄,单调。人们或从街道直接进入高层,或从高层周围的街道匆匆而过,无处可停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层建筑发展了板式主楼与低层裙房相结合的体型,其外部空间随裙房而伸展,设计内容与手法逐渐丰富。

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层建筑发展更为迅速。随着环境科学的兴起,“创造为人使用的舒适的环境”已成为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刻意追求的目标。除了物质条件许可与精神功能要求外,其发展迅速的原因还有:逐步完善的“法”,使其得以实施;出现专门研究机构,使其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同时,高层公共建筑的兴起和高层建筑群的形成,使高层公共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已从单幢与周围的关系发展到高层建筑群形成宏伟的城市设计。美国亚特兰大桃树中心广场、底特律的复兴中心、法国巴黎的德方斯新区、日本东京新宿副都心等均是成功的实例。

3.2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体化

高层建筑本身进行规模和功能扩展的同时,其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互补与融合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普遍增强,对城市空间的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城市开发,广场、庭院、步行街、街角绿地等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公共空间的建设常常有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开发的参与,有高层建筑附属广场庭院、各种服务设施(如厕所)、商业设施以及室内外停车场的融入。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综合体)的底部空间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多种服务功能,同时提供资金的来源和更新发展的可能。而高层建筑本身也依靠城市公共空间便捷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空间环境特色。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这种一体化的趋势反映了城市功能的优化和重组,给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模式,形成了一种以公共社交和休闲活动为中心的强调综合利用的新型公共活动场所,在国外称为“mixedusedcenter”。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多种物质需要,同时也提供了更加自由自在的休闲交往空间。

参考文献:

[1]崔刚.高层建筑与城市的关系[J].甘肃科技.2011(12)

[2]卡瑟利娜·鲍尔斯,黛娜·哈拉萨,李靳,汤岳.城市设计视野中的高层建筑[J].城市建筑.2008(10)

第6篇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轻社区;“窝趣”

一、轻社区发展的地方背景

(一)广州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创新是城市持续生命力的必然选择。自2006年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目标后,国内超过200个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15年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并大力支持实施自主创新的战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发展基础和优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上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2010~2017年,随着GDP的不断增长,广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不断扩大。从创新理念与思路上看,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积极创新人才引进的工作理念,通过“珠江人才计划”等人才引进计划为广州市引进大量优秀的科学技术、创新创业方面的人才。从提升科技创新方面来看,广州市积极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至2015年已拥有科技孵化企业119家,在孵企业数5494家。此外,在2010~2015年期间,发明专利授权量从1989件增加到了6626件,全市专利授权量从15091件增加至39834件,市级重点验室达到124个,广州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阶段性成果显著。

(二)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不足

近年来,广州在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城市对创新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府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增长缓慢,服务人才的创新环境不足,这些都是广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应当优化的问题。特别是在国内房价居高发展的背景下,房屋租赁发展很快,但是服务租赁市场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服务类型单一,不能满足青年人才的居住需求,政府应该从创新思想体制、创新工作方法、创新科研技术等方面入手,更好地巩固广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成果,发挥对珠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典范。因此,本文拟从发展轻社区,创新居住环境方面提出建议。

二、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催生轻社区新业态

(一)“窝趣”轻社区的产生

广州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孕育并促进了轻社区的产生和发展。轻社区是集生活、工作、社交、娱乐、饮食于一体的青年部落,它除了满足基本居住生活的条件,还为青年人群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提供多样化的建筑空间形态,把创意融入到居住户型、工作室等生活空间中。新型社区加建公共活动空间,用于社区内青年人的聚会和交流,从而更好地激发和活跃思维,推动创新创业,促进创新型城市的发展。

在广州轻社区发展过程中,“窝趣”是第一个推出的本土品牌。“窝趣”轻社区是铂涛集团旗下首个长租公寓品牌,倡导新享乐主义精神,注重居住的舒适性并开展丰富而有层次的社交活动,开创了集舒适居住品质、轻松社交于一体的新品类――轻社区。2014年,第一家“窝趣”――天平架社区,在广州五号空间创意园开业。“窝趣”率先提出了公寓2.0概念――轻社区,用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与租房体验来颠覆传统公寓行业的格局。在打造“窝趣”的过程中,一些颠覆传统租赁公寓的创新手段被广泛使用,例如设置有无纸化签约、线上付款、控制房门等智能化设施。

在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下,政府提出了许多创新的优惠政策,这也是“窝趣”轻社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对“窝趣”管理层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在广州实施创新城市建设过程中,作为主要措施之一,建设了一批创业园区,而“窝趣”广州天平架社区就坐落在在五号空间创业产业园。由于创业产业园投资方和“窝趣”投资方铂涛集团的思路不谋而合,“窝趣”第一家分店得以产生。

“窝趣”充分利用铂涛的品牌优势、铂涛集团客户群和IT运营系统,品质和产品优势的并存,从而实现“窝趣”住户和加盟者多方共赢。截至2017年为止,“窝趣”广州天平架轻社区、广州东晓南社区、北京机场轻社区、上海宝山万达轻社区已营业,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加盟和直营门店开业。在营业的门店中,入住率超过95%,其中92.5%的租户是36岁以下的年轻人,26~30岁的年轻人占了28.3%,说明“窝趣”广受青年群体的欢迎。

(二)轻社区发展在推进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当中的作用

轻社区自发展以来,吸引了一大批带有创新思维的年轻人入住,其自身所具有的舒适环境、充满活力的氛围与青年住户所具备的人才信息、知识等相互促进,使得轻社区成为一个活跃的人才聚集地。

1. 轻社区成为孵化创新机构的推进器

“窝趣”作为轻社区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我们可以通过它的诞生与发展了解轻社区与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系。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积极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至2015年已拥有科技孵化企业119家,在孵企业数5494家。在“窝趣”的发展中,铂涛集团旗下专注体验消费领域的垂直孵化器,与“窝趣”的发展息息相关。

“窝趣”轻社区作为铂涛集团创新孵化器下的产品之一,在广州天平架“窝趣”轻社区内配有创新孵化器的办公楼房,其设立的原因就在于轻社区所能提供的创新型人才、产业信息、知识、有利于创新产业建设的社区氛围以及相关经费等,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推动着轻社区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窝趣”的住户主要来自金融、互联网、教育培训、设计、媒体等新兴产业,占比达81.6%。而从收入和职位看,“窝趣”的住户都是这些行业的骨干。可以说,轻社区的发展,孵化了一系列创新机构、开创了创新管理模式,推动着广州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窝趣”致力于营造创新环境。通过与各兴趣圈的知名青年合作,打造主题活动,激发社群价值。同时,配备了智能化的硬件设施,如无人监管的全自助便利店及其微信支付、控制房门等智能化设施。轻社区配有一整套娱乐设施以满足住户对娱乐的需求,为住户交流提供多样的选择空间,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2. 轻社区建设有利于推进创新环境

通过在“窝趣”的参与式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发现,愿意参与社会创新意愿的住户比例超过85%,其中,70%以上的住户愿意为广州建设新投入经费。调查结果显示,住户参与社会创新的意愿较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窝趣”轻社区的发展提高了住户们参加社会创新的意识,能够很好的促进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另外,轻社区本身作为第三产业的创新部分,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轻社区的发展大力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创新基地建设,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结论与建议

(一)轻社区的发展符合中国经济转型的实际

目前中国提倡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意园区。在创意人才和优秀企业集聚的同时,分散的居住环境不能很好解决人才聚集和交流等根本问题。轻社区的出现,让公寓成为各个领域的创意人才圈子和新型社区。另一方面,随着存量房时代的到来,青年公寓市场如今已是如火如荼,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2.45亿流动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6。其中70%是年轻人,年轻人中超过77%为80后,其中有72%的流动人口通过租房居住,超过1.3亿租客是年轻人,青年公寓瞄准的租房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因此,建设符合创新创业时代潮流的青年公寓新模式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轻社区发展需要与创新城市建设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广州创新城市建设为轻社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新背景,同时轻社区的发展也为创新城市建设提供了借鉴作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进国家建设、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轻社区的生存、发展有赖于广州创新城市建设的环境土壤,而轻社区只有发展和成长成为一个独具魅力的创新平台,才能不断吸引具有创新活力的年轻人,并引领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激发年轻人的创新创业热情,成为城市创新的孵化器和推助器。

(三)轻社区概念是城市管理创新的表现

广州国家创新城市建设已在科技创新、城市管理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单位,创新社区管理即创新城市管理。在此大背景下,“窝趣”轻社区这一创新“产品”的产生,也是时展的产物。轻社区作为青年租房的一个新生业态,最大的特点就是“青年公寓+创新创意社区文化”,即在传统公寓的基础上,强调对公寓里社区文化的建设和运营,开辟了青年租房行业一个全新方向和独特文化品牌。以创业者、自由职业者为主的青年住户多能找到自己所需的人脉和资源,使其本身逐渐成为一个创新孵化器和创新平台,实现创业创新资源的整合。“轻社区”这一新业态不仅在城市管理中起到示范作用,而且也可为全国其他城市开展创新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彭忠粤.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17.9件 广州不可小瞧[N].广州日报,2016-04-27.

[2]张荣峰,章利华.自主创新的理论、国际经验和模型构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04).

[3]张赛飞,隆宏贤,易卫华.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特征分析[J].城市观察,2015(01).

[4]广州市改革和发展委员会,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广州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R].2011.

[5]秦宗财,张.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转型研究――以芜湖为例[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

[6]马海涛.全球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模式提炼[J].科学,2013(04).

[7]许小玲,马贵侠.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反思与前瞻[J].广东社会科学,2013(04).

第7篇

关键词:BRT;MRT;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适应性分析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1-0185-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1.094

城市交通拥挤是不可能通过修建越来越多的城市道路来最终解决的城市交通问题。首先,坚持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的主导地位是解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次,公交优先应与多模式交通方式协调发展,尤其是完善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与常规公交系统的有效衔接显得极为必要。

目前,我国约有30多个城市开展了BRT系统的建设,其中广州、杭州、常州等多个城市已成功运营。近年来,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从2000年仅有北京、上海、广州及天津四大城市的110km轨道里程增加至2015年24个城市3000多km的轨道里程,在这20年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年均增长比例在20%以上,轨道建设投资以每年上百亿元的速度在推进。仅在2015年,国务院又批复了8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总投资达4880亿元。面对如此发展境遇,究竟该如何选择公交系统建设,本文将对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做出对比分析,为目前中小城市中拟建轨道交通的适应性提供相关参考。

1 轨道交通在国内发展概况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迅猛。从1995~2015年,我国建有轨道交通的城市,从3个增加到24个。截至2015年,这24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3030km,年均增长率约为21%。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43个城市的轨道建设规划,包括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大部分省会城市以及苏州、无锡、常州、东莞、佛山等经济、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已批复规划轨道线路总里程约8600km,总投资达2.5万亿元,年投资额超过3000亿元。

2 快速公交在国内的发展概况

截至2016年,我国已有31个城市开通运营BRT系统。我国第一条公交专用道于1997年在北京的长安街投入使用,我国第一条BRT线路也于2004年12月在北京试运营;2006年杭州也正式开通运营BRT,成为我国第二个正式开通运营BRT的城市;其他还有昆明、重庆、成都、合肥、厦门、常州、济南、大连、苏州、郑州、广州、枣庄等城市也相继建设运营了BRT系统,总里程约2200km。

今后3年内,我国又将增添6座以上的城市建设完成快速公交系统(BRT),预计快速公交系统的总长度可以达到2500km,日客流量占公交出行比例达15%,如上海、南宁、临沂、呼和浩特、石家庄、抚州等城市都在有序地推进快速公交的规划工作或建设工作。

3 BRT与MRT对比性分析

3.1 建设成本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需要挖掘铺设轨道和购买昂贵的轨道列车,而BRT只需划出具隔离车道的公交车专用通道。国内一些典型城市的大运量快速交通系统的特性和成本数据如表1所示。根据平均值可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为2亿~8亿元/km。而BRT系统的投资为每0.2亿~0.5亿元/km。可见在建设成本方面,BRT系统比城市轨道系统更加经济。

3.2 运营成本

运营成本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3.2.1 基建费用的利息支出及其折旧。比如一期高达30亿的预算,贷款年利息计算较为复杂,我们改为计算把30亿存进银行的利息。按照目前五年以上整存整取的档次计算,年利率为3.6%。基建年支出利息为:30亿*3.6%=1.08亿元,即每年费用不低于1.08亿,每个月的费用平均为900万。

3.2.2 运营费用。运营费用包含如下方面:车辆购买与折旧、车辆运行与维护、公司及职员的费用、基础设施的维修及保养、附属设施的购买、折旧与维护。

第一,BRT的车辆购买与折旧(假定208辆车)。购买费用:208*30万=6240万(不计算利息);车辆折旧费用:6240/8年=780万。

第一,车辆运行及保养。每天车辆运行费用:208*8*60/100*15*5=74880元;每年费用2733万,每月为227万。

假定208台车辆每天行驶8h,行驶速度为60km/h,合计里程为99840km,每百公里耗油15L,每L燃油价格设定为5元。

每月车辆保养费用:208*1500=31200元,每年为374400元(一台大车每月的保养费用和各种税费估计约1500元左右)。

3.2.3 其他成本。主要包括车场的占地成本、环保成本等。

3.3 规划建设周期

在规划建设前期阶段,BRT系统的规划方案、立项等前期手续可以在省市级层面落实,而轨道交通系统需上报国家部委审批,因此前者的周期相对较短。根据已有研究认为,从立项到完工,BRT需1~2年,轻轨需4~6年,地铁需8~10年。BRT的建设周期明显小于MRT,其时间投资成本也低。

在具体施工阶段,BRT系统是基于现有地面道路或桥梁的新(改)建,能够在短期内完成,而轨道交通系统通常采用地下或高架线路,受施工条件制约,建设周期明显拉长。

3.4 运能

从运能依次排序为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私家车。12m的金龙客车载客量为70~80人,18m为150人左右,其单向最大载客能力应小于2万人次/h,而对于轨道交通而言,单节地铁车厢一般额定载客量为310人,中等载客量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额定载客量为202人,轨道单向最大载客能力接近12万人次/h。由此可见,当单向客流量大于2万人次/h的时候,采用轨道交通的优势十分明显。

3.5 灵活性

轨道系统建成后基本不存在可逆性,是基本固定的,而BRT系统在建设、运行、改扩建和车辆选择等各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如表3所示:

3.6 功能性

3.6.1 BRT系统的功能性影响。BRT在公共交通提速和为BRT乘客减少出行时间这两个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根据广州BRT数据分析,利用BRT通道的公交车运营速度比改建前沿线常规公交运营速度提速84%,通道沿线社会车辆平均运营速度也提速了28%,而BRT乘客(每天两次以上BRT使用者)平均节约了16.8分钟。

第一,对社会车辆的影响。受发车间隔等条件限制,道路断面常常出现专用道内车流较少,其他社会车辆通道内车流量较大,对整个社会而言,BRT专用车道导致道路利用率下降。实际上,广州市为保证BRT的通行功能,调整了原中山大道的31条公交线路,多个重要的交通路口禁止左转,该区域社会车辆通行速度则下降了33%,增加了社会车辆使用成本。其实这是“公交优先”在城区道路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与“道路使用权平等”形成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私人交通工具发展产生影响。而这又与当时国内以推动内需发展汽车产业的背景,鼓励居民买私家车的政策存在矛盾。

第二,对不乘坐BRT的居民出现的影响。虽然BRT使得使用者的乘车时间缩短,而对于周边不使用BRT的乘客,出行时间相对之前更长。以广州为例,BRT乘客只占全市总乘客的1/10,本区域的1/3,但是在对其非BRT乘客出行时间的调查结果是,偶尔使用者平均增加时间20.7min,周边出行完全不使用BRT乘客平均增加时间15min(由于BRT开通后公交线路调整,有31条线路避开中山大道绕行)。

3.6.2 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性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效益,其相关主体主要包括利用轨道交通的出行者、利用城市交通道路出行者、沿线居民和商户经营者、国家和地方政府等。城市轨道交通提高其使用者的出行效率,缓解路面交通,轨道站点人流的集聚作用也增强沿线商业价值,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税收。

4 BRT与MRT发展模式分析

根据国内两种公交系统发展的比较可见,BRT和MRT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BRT在投资、运营成本和建设周期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以及同一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应采用不同的交通模式。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同的城市规模具有不同的交通特征。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交通出行量大、出行强度高、出行距离长;在交通供给方面,交通方式多样化、交通基础设施立体化、公共交通服务多元化,因此两种大容量交通方式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应用也不同。综合比较分析,对BRT和MRT的发展关系模式分析如下:

4.1 特大城市应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快速公交等多模式协调发展的公交系统

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人口密度较高、城市公交出行量较大,必须采用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出行方式为主导。受限于轨道交通的建设投资和建设周期等因素,特大城市在l展轨道交通的同时,应推广符合城市通勤功能的快速公交,形成多模式公共交通网络,优化提升城市的出行效率。此外,特大城市规模较大,其周边新区近期客流需求少,通过选择快速公交作为轨道交通的过渡和补充,既可以满足通勤需求,又给轨道交通带来喂给客流。

4.2 大中等城市形成近期以快速公交为主体,远期逐步往轨道交通过渡

对于人口规模大于200万的大城市以及部分中等城市,根据其公交出行量,近期以快速公交为主体,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远期过渡为轨道交通出行模式。

4.3 中小城市应形成以快速公交系统为骨架,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发展方向

对于中小城市,根据城市形态、公共交通出行需求特性,在客流主通道上应采用快速公交或者大站快线的公交系统,辅以常规公交完善区域公交网络。该模式具有成本低廉,覆盖率高等特点。尤其是快速公交能引导土地开发利用,为中小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 结语

应对目前诸多中小城市纷纷规划地铁时,应优化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结构,根据城市特征,使得BRT的应用和轨道交通的衔接能适应城市发展规模。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城市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等级)应与轨道交通建设相协调;对于不满足市域人口数和经济水平的城市,应优先考虑快速公交;(2)城市空间结构应以发展公交为主要导向,构建以公交为导向(TOD)的城市土地发展模式;(3)结合城市相关政策实施,定位城市的主要公交功能;(4)客流、道路条件是制约和取决BRT和MRT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胡润州.城市准快速公交系统的经济优势[J].综合运输,2003,(11).

[2] 陆建,王炜.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3).

[3] 李莹.城市公共交通BRT与MRT模式的比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29(3).

[4] 王心明.快速公交系统(BRT)在上海市综合交通系统中的适用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8.

[5] 陆化普.库里蒂巴发展公共交通的经验与启示[A].北京快速公交系统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

[6] 郑方辉,陈佃慧.政府绩效视野下的广州BRT项目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4).

[7] 时晓伟,宋永发.基于可达性指标的轨道交通外部性价值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13(6).

[8] 陈磊.快速公交(BRT)在我国大城市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9] 张守军.城市BRT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第8篇

关键词:城市形象;城市建设;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是工业社会发展的成果,在现代城市意味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城市是社会交往的主要区域。城市的组成结构大体上是相同的,无论城市的大小几乎所有的城市在主体功能区的构成上都是几乎相同的。但是每一个城市会具有特有的地方,由于受到特殊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状况的影响城市的构成又会出现细微的不同,正是这些细微的不同构成了一个城市特有的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的基本概念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外城市的显著标志,城市形象不仅体现在城市的内部构成上而且体现在城市的文化内涵上,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名片。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又提出了城市理念形象的概念,所谓城市理念形象就是城市形象设计的最重要构成部分,具体包括城市的职能、城市的内涵、城市的定位、城市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实质、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及城市的风土人情等部分,城市的形象设计必须把这些构成部分有机的协调起来,城市理念形象设计指导着整个城市的设计与建造活动。

在城市形象的指导下要进行城市形象的设计,对于城市的组成部分的空间要素以及布局特征进行宏观上的安排以及微观上的改造,使得城市的整体构成能够体现出现代城市的精神,通过城市规划、园林景观的布置、道路的安排等工程实现城市的有序布局。城市形象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城市的时代特征和人文气息,在根植本区域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城市特有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历史布局特点塑造城市特有的形象。要在城市形象设计的环节中尊重当地的生活习惯,体现历史的延续性;对于本区域固话下来的风土习惯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使得历史文化传统还现代科技成果实现有机的整合;同时要体现对于自然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要受到城市形象的制约,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要更好的维护城市的形象。

二、城市形象与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

(一)基本构成形态

第一,城市的基本形态结构。城市基本形态是城市的直观表现形式,通俗的说就是城市在地图上的表现。带状的城市形态、环形的城市形态等不同的形态对于城市的建设有很大的影响。在城市的建设中一定要努力的符合城市形态的基本结构,这样能够体现出建设的符合自然性的特征,这样的城市建设能够起到维护城市形象的作用。

第二,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特有的环境特点,地形、地势、地貌 以及气候特征对城市的建设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把地势、地貌的特点考虑到城市建设的环节当中去,只有这样的建设才是和城市结构一体化的建设,才能更好的维护和发展城市的形象。

第三,城市建筑物的具体特点。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通过城市建筑物的结构以及布局实现的,同时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筑物的建造。城市中的建筑物是城市的主要物质表现形式,对人们会产生直观的、强烈的刺激,它能够反映出城市的基本构成结构和整体的风貌。建筑物的材料要努力实现和当地环境的协调,寒冷地区要多采取暖色的建筑物材料,炎热地区要多采用冷色的建筑物材料。标志性建筑物往往能够构成一个城市的重要代表,具有很强的知名度,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的重视标志性建筑物的建造,努力通过标志性建筑物起到维护和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

第四,城市的街道。城市的街道是城市功能发挥的主要联结者,现代城市都非常重视城市街道的建设,街道不但具有了进行交通运输的职能还具备了审美的职能。城市街道对于城市形象有很大的影响,街道的宽敞形态、街区的环境吻合性都对整个城市的形象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五,城市绿化。现代城市对于绿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绿化面积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决定因素,城市绿化的比例、面积、树木的种类、花草的种类等都构成了城市绿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城市绿化中轴线以及绿色走廊、城市公园绿化、道路绿化都对城市形象有重大的影响。

(二)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城市设计与建设趋同化的趋势,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相互模仿相互抄袭的现象,导致了城市特色的缺失。在城市建设的时候没有充分的重视城市的风土人情,只是单纯的重视楼房等建筑的建筑,使得城市的形象打了很大的折扣。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缺失了艺术性的设计,离开艺术设计城市的建设就容易出现缺乏个性的情况。城市的建设过分重视了建筑物的建筑对于城市整体格局的安排显得不够合理,城市绿化也没有引起城市建设与规划者足够的重视。城市的建设和城市形象的维护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相互背离的情形。

三、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努力提升城市形象的建议

(一)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重视城市的形象设计

城市形象设计能够保证城市建设活动能够符合城市形象的要求,城市建设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城市形象设计的要求。在确定城市形象地位的基础上,对待建设的各个功能区给予充分的设计和安排,使得该区域的建设能够符合城市的整体形象。在城市形象设计的环节中要广泛的吸取普通市民的意见,使得城市形象设计以及城市建设真正的能够体现普通市民的意见和呼声。

(二)城市建设要努力体现出城市的特色

城市的特色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外城市的显著标志,城市特色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城市的形象。在城市的建设活动中要努力的体现出城市的特色,在建筑物的结构以及建筑物的规模上要体现出当地的地理特征以及人文气息,使建筑物以及街道、公园等设施的建设能够更好的彰显出城市的特色。对于街道广场等公共区域的建设要努力体现出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保证公共服务设施既能体现出城市特色又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三)城市建设要体现人文性的气息

人文气息是城市形象的应有之义,只有具备人文气息的城市才能称的上受人尊敬的城市。城市的建设一定要努力的彰显人文的气息,努力的增加对普通市民的精神关怀,使得普通市民能够从城市的发展当中获益。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时候,能够从城市的发展体验出精神的享受,是城市发展带给社会大众最好的成果。城市建设中艺术气息应该得到重视和弘扬,努力的体现出符合老百姓需要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航运中心 国际 航运服务 经验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的《全球港口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十大港口城市中,中国占据了6席。随着中国港口的快速发展,各港口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如上海、大连、青岛、天津、广州、深圳、厦门等。截止到2011年,国务院共批复了4个国际航运中心,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但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是一句口号或者一纸政府批文,不仅要有大型的港口,还要以国际大都市为依托。而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国外知名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形成和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的五大功能形态

国际航运中心是集港口泊位、多式联运、集散中转、商务金融、国际市场等功能为一体,具有很强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的口岸城市。经过几百年发展,世界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了以下五种功能形态:一是航运市场型。这类国际航运中心有功能完备的各类金融机构和各类资本市场以及航运市场,有一流的船级社,具有制定海权、海事法、国际航运业规则和国际海事商事争议仲裁的权威。典型代表是伦敦。二是船舶融资型。这类国际航运中心具备国际航运中心的所有国际商务金融功能,具有以船舶融资为主业的全部功能和各类机构,包括基金募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银行和基金杠杆融资等,与国际船级社、造船产业、各类协会和中介机构等一起,主导着船舶修造、船舶金融、船舶租赁和保险再保险等行业。典型代表是伦敦、纽约、香港等。三是船舶登记型。这类国际航运中心以简化船籍登记手续、单一税制和低税保税、免费或低费等各种政策,吸引船东到该国和地区登记,成为悬挂方便旗的方便旗船。典型代表如利比里亚、巴拿马、塞浦路斯、百慕大等。四是货物中转型。这类国际航运中心位于海上交通枢纽,有足够的国际贸易货量或中转货量,货量和箱量大,货值、单位货值和进出口总值高;国际商务金融等功能完备,包括船检、港监、联检、海关、理货、海事服务、高级人才培养教育、行业协会自律服务、国际法环境以及船舶登记便捷、单一税制和低税保税政策、离岸金融保险再保险租赁业务等。典型代表包括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釜山等。五是货物集散型。这类航运中心具有良好的深水航道、码头岸线、港口设施、装卸设备和修造船厂,优越的区位、广阔的经济腹地、外向型产业结构和大量的进出口贸易,发达的集疏运交通网络,现代化的港航管理和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其主要功能是为腹地的货物集散服务,货量和箱量较大。典型代表如纽约、鹿特丹、上海等。

(二)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的三大基本模式

1、以市场交易和提供航运服务为主的伦敦模式

作为老牌航运中心,伦敦拥有良好的人文历史条件,如悠久的贸易和航海的传统和文化、众多优秀的海事人才等。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伦敦航运量出现衰退,货物吞吐量落到世界30位以后,集装箱吞吐量徘徊在世界25―30位。但伦敦航运服务业高度发达,拥有数千家大规模的各类航运服务企业, 可提供包括船舶注册、船舶买卖、航运交易、海事保险、海运融资、海事诉讼与仲裁、航运信息咨询、航运人才培训以及航运业界交流在内的全方位的现代航运服务, 并依旧牢牢占据了国际航运中心的统治地位。目前世界20%的船级管理机构常驻伦敦,世界50%的油轮租船业务、 40%的散货船业务、 18%的船舶融资规模和20%的航运保险总额都在伦敦进行全球有1750多家从事航运事务的公司与机构在伦敦设有办事处。其中, 仅航运服务业每年创造的价值就达20亿英镑。

2、以国际货物中转为主的新加坡和香港模式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由于自身经济腹地较小,直接外贸运输并不太多,而是以海外腹地作为其主要的经济腹地,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货物作为其服务的主要对象。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亚洲新兴的国际航运中心,两港都实施世界上最为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大型机械设备和先进的电子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人员的高素质是其自由港的特点,加上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突出转口贸易及其中转运输,使其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三甲(见表1)。

3、以为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的鹿特丹和纽约模式

一般来说,这种区域性的国际航运中心所在国家的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市场广大,进出本国的外贸直接运输量很大,并在所在国际区域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荷兰的鹿特丹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两大河流入海汇合处所形成的三角洲,背靠莱茵河流域的荷兰、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其周围500km范围就有1.5亿人口。鹿特丹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腹地型国际航运中心,美国向欧洲出口货物的43%、日本向西欧出口货物的34%都经过鹿特丹中转,德国经鹿特丹吞吐的货物量超过其国内港口的总吞吐量,2011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190万标箱。

纽约港也是一个典型的经济腹地型国际航运中心,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使纽约与五大湖和哈德逊河相连,迅速将其经济腹地推向美国中部五大湖地区。19世纪中叶,美国铁路的修建使纽约港水陆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纽约成为连接横跨美国铁路东西干线的交通枢纽和全美最大的海港,一度承担了美国外贸运输量的40%。目前纽约港港域面积为10.5平方千米,深水码头岸线60多千米;共有37个集装箱泊位,装卸集装化率达90%;约有100家船舶公司的300艘班轮挂靠,通达世界120个国家的370多个港口。

二、对中国各港口城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启示

(一)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建设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

目前,我国航运服务集中在货运、船舶等下游附加值较低的产业,而以金融、保险、法律、信息服务为代表的高端航运服务产业规模比重较低、发展缓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见表2)。在国际航运保险、船舶经纪、航运服务中介机构、船舶融资、海事保险等航运高端服务业方面也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远远落后于伦敦、香港等航运服务业发达的国际城市。

从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也都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其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不是仅靠投资拉动,而主要是靠产业集群效应所推动。产业集群由于实现了对集群内资源的相对集中和高效率的使用,能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降低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交易和谈判成本,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

为有效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在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方面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有利于集聚航运服务资源、 形成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整合航运服务功能、提高航运服务效率、突出现代航运服务特色、规范航运管理, 是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优先发展航运金融服务优化国际航运中心金融生态软环境

从伦敦和纽约的发展经验来看,国际航运中心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国际金融中心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服务保障,是航运中心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城市都十分重视航运金融服务发展,如新加坡近年来为了巩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推出了海运金融激励计划,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从事航运金融产品创新,从而促进新加坡现代航运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确保其在全球国际航运中心激烈竞争中独特的优势与地位。

金融生态是我国的一个特有概念,它源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建设过程中,2004年由央行行长周小川首次提出。金融生态环境可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金融生态软环境建设对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促进上海航运中心的建设,2009年国务院19号文关于二个中心的文件(简称《意见》),提出了包括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如发展多种航运融资方式、优化航运金融服务发展环境等方面的指导意见。

良好、健康的金融生态软环境,特别是航运金融服务将会极大地促进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对航运业有效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减少机会成本、降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国际航运中心需要金融生态软环境的优化,特别是航运金融的服务,其主要体现在对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资本运作与兼并收购、航运基金、船舶租赁与融资、航运金融信息服务、航运信托、航运金融期货、航运会计服务、海事仲裁与法律服务和航运教育与培训等,形成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

(三)加快构建区域集疏运体系增强覆盖和服务腹地经济发展的综合效能

国际航运中心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广袤的经济腹地,但是如果没有通达的区域集疏运体系,港口城市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会失去现有的货源市场,尤其是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对港口通往内陆的疏运网络构成巨大的挑战。集疏运体系是港口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硬件基础,与港口服务业一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柱。集疏运体系作为连接港口城市与经济腹地的“大动脉”,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经验来看,广袤的经济腹地和发达的集疏运体系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物质保障。以伦敦、鹿特丹、新加坡和香港等为代表的国际航运中心不仅表现在其拥有一套完善的海运系统和广阔的航运市场,而且还具有高度发达的集疏运网络系统,包括铁路、公路、沿海、内河及航空等,形成水陆空立体运输通道,各种货物源源不断汇集到航运中心及其服务区域进行销售、加工、储存和转运等。只有具备这个先决条件,才能保证腹地经济、运输物流等支持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完善的集疏运体系能够充分带动其所在区域发挥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首先,良好的基础设施状况提高了港口城市的区位吸引力,有助于强化区域经济活动的集中,加强不同区位之间的经济联系;其次,集疏运功能的集中可以提供更有效的专业化服务。集疏运功能的专业化分工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以及生产生活需要,结合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布局特点,实现整体的效率性、灵活性和连续性。在具体运作方面,应强调两个协调:一是集疏运环节内部协调,主要基于各环节间的协同效应,使系统内各组成部分在总量配比、空间布局、技术水平、组织管理和措施政策上相协调;二是集疏运环节与外界需求总量以及区域空间分布上协调。

从目前国家批复的四个国际航运中心来看,上海、天津、大连和厦门都具有良好的航运区位条件,其服务经济腹地的功能也在不断强化。在未来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如果能形成陆海联运、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格局,将大大降低航运成本,提升其增强覆盖和服务腹地经济发展的综合效能。如宁波港加强与浙赣沿线城市战略合作,推进海铁联运,延伸港口腹地,拓展宁波发展空间;与嘉兴、台州、温州等城市开通的内贸货物集装箱班轮航线,与金华、义乌、绍兴、衢州和江西上饶、鹰潭6个地区签署的建设“无水港”合作备忘录,与丽水当地港口联合开发的河海联运等大大增强了宁波――舟山港的集疏运能力,为宁波港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重视航运研究与人才培养构筑海外和本土航运人才高地

现代航运产业带动效应强、投入产出高、技术含量高,航运产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门科学,在信息化技术和功能形态不断创新情况下,需要专门机构和人才进行研究探索,需要有各种层次的航运人才资源。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的航运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港口服务业、服务业和货运服务业等知识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航运辅助服务业,而高级航海技术、船舶管理、航运金融与保险、海事法律、航运信息研究分析、航运经纪、海事安全与海事技术服务等知识、技术含量较高的复合型人才所占比例非常小,加强海运业人才、航运金融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

因此, 在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加大航运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集聚的机制, 研究制定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配套措施, 营造良好、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并通过人才奖励措施吸引海外高端航运服务人才,使国际航运中心成为航运高端人才的集聚地。同时,要完善航运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海事仲裁、空中交通等的高端专业人才。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①张爱国等.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J].港口经济,2009(1),P19―23

②孙开钊,荆林波.关于中国港口竞争国际航运中心的探讨[J].经济与管理,2010(4),P43―48

③甘爱萍.发展航运金融与国际航运中心金融生态软环境的优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P119―121

④董岗,汪传旭.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借鉴及对上海的启示[J].科学发展,2012(5),P100―107

⑤俞晓晶. 国际航运中心的集疏运体系[J].水运管理,2009(7),P11―104

⑥葛春凤,黄小彪.国际航运中心的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启示[J].港口经济.2010(6),P14―16

〔本文系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长三角区域物流协同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12YS142)、上海金融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国际航运中心在全球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