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风险投资理财

时间:2023-09-20 18:19:29

导语:在风险投资理财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风险投资理财

第1篇

一、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的识别

外汇风险是指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由于外汇汇率变动所引起的其价值上升或下降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外汇风险有三种类型: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其中国际工程物资采购所涉及的主要是外汇风险类型中的交易风险,即以外币计价结算的应付债务或应收账款由于外汇汇率变动引起其价值变化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具体到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主要是指在工程项目业主支付币种和进口材料设备支付币种不一致的情况下,当汇率发生变化时使负责采购的承包商实际采购成本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如果业主所支付币种正好是进口材料设备所支付的币种,则承包商在这笔具体的材料设备采购中没有外汇风险。

国际工程项目业主的支付币种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如图1所示:一是项目支付币种为当地币和不超过三种的外币;二是项目支付当地币和一种外币(如美元)。对第一种情况,如果物资采购支付币种与业主所支付的外币币种一致,则没有外汇风险,图1中以N来标示;如果物资采购支付的币种是业主所支付货币以外的币种,则采购面临外汇风险,图1中以Y来标示,比如,业主支付英镑、美元和欧元,但材料设备进口需要支付日元。对于业主支付币种的第二种情况,由于业主只支付一种外币,材料设备的国际采购更易产生外汇风险。图1中箭线越粗表示越容易产生外汇风险。

二、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的衡量

外汇风险衡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确定一定期间外币流入量和流出量净额,即净现金流量,然后对期间内的汇率变动范围进行预测,最后确定各种外币的不确定现金流。对于国际工程物资采购来说,外汇风险衡量的期间是从采购合同签订到采购合同结算的过程,净现金流量是净流出量,即采购合同价款额。由于国际工程进度款支付时,对于进口材料设备所支付的非业主支付币种一般是按照投标截止日前28天的汇率进行折算支付的,如果采购合同结算时材料设备支付货币相对于业主支付货币贬值,则承包商会从中受益,相反,如果采购合同结算时,材料设备支付货币相对于业主支付货币升值,则承包商会有损失。

例如,某一国际工程项目业主的支付币种是美元,但其中工程项目所需的某一大型设备必须从日本进口,计价结算货币为日元,合同价款为1.2亿日元。已知投标截止日前28天的美元和日元的汇率为120,则工程进度款结算时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100万美元。假如采购合同结算时日元贬值,美元和日元的汇率变为150,则承包商只需花80万美元即可买到1.2亿日元,而业主支付给他的却是100万美元,承包商从中获益;然而,假如采购合同结算时日元升值,美元和日元的汇率变为100,则承包商需要花120万美元才能买到1.2亿日元,比业主的支付多花了20万美元。采用表1所示的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衡量方法,假定该项目的材料货物采购中,只有日元货款支付与业主支付币种不一致。表中不确定的现金流是净流出量的可能范围与业主支付100万美元的差值。

外汇风险是一种投机风险,既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稳健的经营者看重的是外汇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带来的损失,因此,在对外汇风险进行衡量之后,需要有一个风险评价。如果认为风险发生可能带来的损失小于对风险进行管理所需花费的成本,则不必采取措施,但若认为外汇风险的发生可能带来不愿承担的损失,则必须对面临的外汇风险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管理。

三、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管理手段与策略

(一)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管理手段

1外汇交易方式

在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管理中,常用的外汇交易方式有远期外汇交易、外币期权交易和即期外汇交易。即期外汇交易一般用在下面的投资法与BSI(借款——即期外汇交易——投资,Borrow-Spot-Invest,BSI)的方法中。

(1)远期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是一种先成交、在成交一定时间后再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方式,买卖双方成交时在合同中约定外汇买卖的数量、汇率和将来交割的时间,进行交割。远期外汇交易用于防范外汇风险的主要原理在于其在成交时就把将来外汇买卖的汇率给固定住了,在成交时就可以确定将来买卖外汇的成本或收入,从而防范将来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比如在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的衡量示例中,项目业主支付美元,而设备进口需支付日元,一旦日元相对美元升值(与120的汇率相比),则承包商进口多花费的美元将得不到补偿,采购成本增加。承包商可以采用远期外汇交易防范这一风险。假定预计采购设备结算日为某年9月,现在是该年3月,美元和日元六个月远期汇率为115(如果大于120对承包商更有利),则该承包商在3月份买进六个月日元远期,到9月份交割日只要花费104万美元(1-2亿/115)就可买到1.2亿日元,从而将防范外汇风险的成本锁定在4万美元(104万—业主支付100万)。

利用远期外汇交易防范外汇风险的好处是锁定了将来可接受的成本支出,但同时却也失去了从汇率变动中获益的机会,比如上例,到采购支付日只要即期市场上美元与日元的汇率大于120,则承包商的采购成本就会降低。外币期权交易可以很好地克服远期外汇交易防范外汇风险中的这种呆板的不足。

(2)外币期权交易

所谓外币期权交易指的是交易双方达成货币买卖的协定汇率,期权买方支付期权费后获得在交易到期日或到期日前以协定汇率向期权卖方买卖一定数量货币的权利,这一权利可以放弃。期权买方利用外币期权交易防范外汇风险,其最大的损失是期权费,如果交易到期日的即期汇率对期权买方更为有利,则其可以放弃权利的执行,从即期外汇市场买卖外汇。比如上例,承包商可利用外币期权交易防范日元升值的风险,作为期权买方,承包商与期权卖方的协定汇率假定为115,期权保险费为2万美元,假如期权交易到期时即期汇率为100,则承包商行使权力,按115的汇率从期权卖方买进1.2亿日元,假如到期时即期汇率大于115,比如即期市场汇率为150,则承包商可以放弃权力,从即期外汇市场买进1.2亿日元,只花费80万美元。此例中,承包商防范外汇风险的成本锁定为不超过6万美元(1-2亿日元/115—100万美元+2万美元期权费),如图2中A点所在水平线段所示;如果即期市场汇率大于115,这一成本会逐渐降低,比如即期市场汇率为120时,这一成本变为2万美元(1.2亿日元/120—100万美元+2万美元期权费),如图2中B点所示;当即期市场汇率为123时,这一成本变为0,如图2中c点所示;当即期市场汇率大于123时,承包商可以从这一防范外汇风险的手段中获益,比如即期汇率为130时,这一收益变为5.7万美元(100—1.2亿日元/130万美元-2万美元期权费),如图2中D点所示。

2投资法或BSI方法

所谓投资法就是利用手中流动资金在即期外汇市场上买入将来要支付的外币应付帐款,由于付款未到期,先存入银行或购买货币发行国的国库券进行投资,投资到期日与将来应付帐款到期日一致,投资到期收回,支付外币应付帐款。比如,上例中的承包商可以先用美元买进将来要支付的日元,存入银行,存款到期用于支付日元进口货款。在承包商美元流动资金比较充裕而且预期日元将大幅上升时可以采用投资法。

如果承包商预期日元将升值,欲采用投资法但手头流动资金缺乏,承包商可以在衡量美元银行贷款利率、日元存款利率和预期日元变动率后去银行借一定数量的美元,美元贷款的期限和业主支付日期一致,然后在即期外汇市场买进日元,存入银行进行投资,投资到期收回支付应付日元货款,然后在贷款到期日归还银行美元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这就是BSI法。

BSI法实际上也是把未来购买日元的美元成本固定,比如上例承包商防范日元进口货款升值的风险,若采用BSI法,假定美元贷款利率为10%,日元存款利率为4%,即期外汇市场汇率为120,从即期买入日元存入银行到货款支付日的期间为6个月,则承包商可以从银行借入98.04万美元,按120的汇率买进日元存入银行,存期6个月,存款到期的日元本息和为1.2亿日元,用于支付进口货款,假定美元贷款时间也是6个月,承包商美元贷款的本息和为103万美元,其中3万(103万—100万)美元是防范外汇风险的成本,承包商在上述已知条件下采用BSI法实际上相当于在货款支付日的即期外汇市场上花103万美元买人了1.2亿日元,从而将购买日元的汇率固定在117(1.2亿日元/103美元)的汇率水平,这一汇率水平实际上在承包商决定是否采用BSI法防范风险时就能明确计算得出,承包商如果预期在未来6个月汇率不会超过117的水平,甚至会更低,则可采用BSI法。

(二)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1选择有利的采购支付币种

外汇风险产生有三个要素:货币、时间和汇率,即对外资产或负债是以外币计价结算、交易从成交到交割有时间间隔、时间间隔内外汇汇率发生变化。其中,以外币计价结算是外汇风险产生的根源;具体到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其产生的根源在于采购支付币种与业主支付币种不一致,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需要的外币种类和数量,要求业主支付多种外币,以尽量减少采购支付币种与业主支付币种的不一致。如果在采购中能够以业主支付币种作为计价结算货币,则可彻底消除该采购的外汇风险;如果不能争取到以业主支付币种作为计价结算货币,在承包合同中没有加入含有汇率因子的调价公式的情况下,可尽量选择相对业主支付货币有贬值趋势的货币作为采购的计价结算货币;如果在承包合同中加入了含有汇率调整因子的调价公式,则采购中应尽量选择相对业主支付货币有升值趋势的货币作为采购的计价结算货币。

2合理利用合有汇率因子的调价公式

含有汇率调整因子的调价公式在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外汇风险管理中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使工程结算款调高,也可能使其调低。如果以劳务、材料或设备出口国货币为计价结算货币而该货币呈贬值趋势,则承包商在与业主签订合同时,应争取在价格调整公式中去除汇率调整因子,或者改变劳务、材料和设备出口国,否则工程结算款有可能被调低。例如,某国际公司签约尼泊尔河道防护工程项目,工期两年,合同金额700万美元,美元支付比例为66%(支付外币只有一种),计划从印度进口材料,合同调价公式中含有汇率调整因子,签约时1美元=35印度卢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虽然印度价格指数增加,但由于印度卢比贬值到1美元40印度卢比,汇率调整因子为0.895(35.8/40=0.895),最终该项目调减30多万美元。因此,在考虑利用汇率调整因子防范外汇风险时,承包商应该仔细分析出口国的货币汇率走势,保证价格调整公式计算的结果为调增。

对于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来说,在人民币相对美元日趋升值的情况下,应争取项目所需材料设备尽可能从国内采购,并在新签合同的调价公式中中加入汇率调整因子,这样人民币升值时,汇率调整因子将大于1。

3基于对汇率的预期合理利用外汇风险管理手段

如前所述,远期外汇交易、外币期权交易和BSI都可用于防范国际采购面临的外汇风险,但这三种方式在采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同,适应的汇率预期变动范围也不同,如表2所示。

比如在上述承包商防范日元相对美元升值的例子中,承包商可以分别采用远期外汇交易、外币期权交易和BSI,但在给定条件下,这三种方法的成本是不同的,三种方法分别适应于不同的汇率变动区间,如图3所示。

图3中,给定条件意味着表2中外汇风险管理手段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除汇率预期外都已给定,即,远期汇率、期权交易中的期权费、协定汇率以及银行贷款利率和投资收益率已知,在这种条件下,图3显示了在未来不同汇率预期水平下以上三种外汇风险管理手段的成本线,其中,BSI的成本线和远期外汇交易的成本线与外币期权交易成本线分别交于E点和F点。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是在给定条件下,无论未来汇率如何变动,BSI比远期外汇交易防范风险的成本低;二是将BSI与外币期权交易相比,未来汇率如果大于E点所对应的汇率,即日元趋于贬值,则采用外币期权交易成本更低,否则,如果日元趋于升值,则BSI成本低于外币期权交易的成本;三是将远期外汇交易与外币期权交易相比,未来汇率如果大于F点所对应的汇率,即日元趋于贬值,则采用外币期权交易成本更低,否则,如果日元趋于升值,则远期外汇交易成本低于外币期权交易的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述给定条件发生变化,则以上三种外汇风险管理手段的成本线相对位置将相应发生变化,在具体选择时应根据实际条件和对未来汇率的预期选择成本较低的外汇风险管理手段。

第2篇

1.巴塞尔协议II奠定基础

2006年6月颁布的巴塞尔协议II的重要一项修订就是将操作风险引入风险资本计量框架。巴塞尔协议II将涉及以下几类事件的风险因素纳入操作风险的识别体系:由非市场和信用风险引致的金融风险、日常操作失误导致的任何风险、机构内部因素导致的任何风险、由于低效或无法胜任的系统、人力资源或外部事件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不含商业风险)。倡导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是巴塞尔协议的重要原则,各国制定的相关的监管法规也基本秉承这一精神,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也未对操作风险的识别方式进行具体的规定。因此各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特点对全部业务条线进行梳理以建立完备的操作风险识别体系,并根据经营环境和业务发展的变化及时进行修正。巴塞尔协议II对于操作风险最低资本要求的计量有三个层次的计量方法。一是基本指标法,即商业银行所应持有的操作风险资本等于前三年总收入的平均值乘以一个固定比例(以α表示);二是标准法,又分为标准法I和标准法II。前者将银行业务分为8个类别,选取8个银行基本财务指标代表每一项类别,各用一个适当的系数(以β表示)反映上述财务指标与该类别面临操作风险的关系。整个机构需要的总的资本要求即为上述8个乘积的代数和。后者对前者进行了有限修正,将零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类业务单独进行了计量;三是高级计量法,分为内部计量法、损失分布法、记分卡法等,其中内部计量法为巴塞尔委员会较为认可的计量方法。内部计量法将标准法的一维计量方法拓展到二维矩阵,共m类业务中的每一类需要对应共n项操作风险因素中的每一项。内部计量法使用每一类业务的预期损失(EL)乘以风险系数γ(由监管当局指定)获得单一的操作风险资本,而EL等于风险指标(EI)、发生概率(PE)和损失程度(LGE)三者的三者的乘积。三个层次的资本计量方法在复杂性和对风险的敏感程度上都依次增强,同时巴塞尔委员会也制定了详细地计量方法的选择和实施方案。

2.巴塞尔协议III的新要求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出台巴塞尔协议III的直接原因。在风险资本的框架方面,巴塞尔协议III进行了重新调整,尤其是提出建立资本留存缓冲和使用逆周期资本缓冲作为经济下行期吸收损失的准备。同样为了缓解巴塞尔协议早期版本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问题,巴塞尔协议III也提出了对杠杆比率(即核心资本对全部非权重资产的比率)的限制。巴塞尔协议III对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修正内容较少,操作风险管理的框架基本上仍参照巴塞尔协议II及后续相关补充文件。然而,巴塞尔协议III对风险资本要求的收紧意味着操作风险监管方面须要同步做出相应的强化。

二、巴塞尔协议与财务公司操作风险管理实践

构成金融安全网的三道屏障分别是资本充足率、监管检查和市场约束,其中与财务公司操作风险管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资本充足率和监管检查。一方面,由于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与市场约束之间的阐述并不充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操作风险信息的披露制度还有待于监管机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也关系到相关数据的丰富程度,对于第一支柱风险资本的计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支柱资本充足率是资本、风险加权资产及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的函数。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等敞口给予更高的权重反映了其相对于其他风险类型给予操作风险更为保守的监管方向。不同于信用风险资本最低要求仅为风险加权资产的8%,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都按照其风险敞口的100%的提取。虽然,2007年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未将操作风险敞口纳入资本充足率进行考量,但是包括财务公司在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只有为操作风险敞口准备充足的资本金才有可能对冲未来发生的风险。而在监管机关未出台明确规定之前,选择合适的操作风险敞口(或操作风险最低资本要求)计量方法对于不同金融机构也变得尤为重要。第二支柱强调监管机构应对银行类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措施具有完备的监督检查规范,因此银行类机构应建立包含操作风险识别、计量、监控等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银行类机构应建立完备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董事会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应当承担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和制定风险管理战略与政策,推动风险管理工作自上而下进行。管理层的责任是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制定风险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及时掌控风险水平和管理状况,确保银行的人力、物力和恰当的组织结构及信息技术能够有效识别、计量和监控各项风险。风险管理部门应与业务部门保持相对独立,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推进风险管理政策在全行内的实施。其次,银行类机构应具备顺畅的风险管理流程。有关业务部门和支持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向管理层、风险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报告界定明确的操作风险事件及其损失信息。为此,银行应当制定全行内通用的操作风险事件定义体系和损失数据的核定标准。风险管理部门根据操作风险事件的性质和损失大小进行风险评估,同时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为操作风险计量提供参照。风险管理部门根据操作风险计量和评估的结果采取保险、服务外包或金融衍生品等风险缓释工具和风险转移技术对操作风险进行缓释。近年来,监管机关通过定期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手段加大了对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各种监管方式的日益丰富客观上促进了财务公司从内控建设上更加重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越来越多的财务公司出台了相关的操作风险识别、报告、评估、资本计量、缓释制度和措施。然而,财务公司对操作风险的管理距离国际标准仍具有一定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客观原因可以归结为操作风险事件低频高损的特殊性质和财务公司经营的特殊环境。然而有些主观原因也不可忽视,例如风险管理人才队伍薄弱和风险意识有待提升等。

三、构建具有财务公司特色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2007年5月,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将财务公司也纳入了实施范围。商业银行和财务公司共同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中,由于财务公司信用风险的集团内部关联特点及其业务类别较为单一导致市场风险的边际化,使得操作风险成为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最为趋同的风险类别。因此财务公司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可以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作为指导相关工作的蓝本。以下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情况谈谈几点财务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的建议。

1.建立完备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

当前我国财务公司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普遍缺乏完整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支持,以及对操作风险的流程化管理。首先,财务公司应明确和解决有关操作风险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尤其是董事会和管理层相关义务和职责的落实;其次,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应有助于财务公司进行识别、监测、度量和控制所有业务活动中的风险,并且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应成为财务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政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再次,财务公司应通过流程优化和再造形成有效、完整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打破目前按照业务部门建立的管理模式,将操作风险管理框架有效嵌入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

2.制定涵盖全品种全流程的操作风险识别标准

我国目前很多银行类机构对操作风险的识别工作仍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譬如按照监管法规将操作风险分为若干大类,再从各大类中细分小类,直至划分到末梢,分别对应经营的所有品种或者业务岗位,对照自身情况查找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点。这种在“部门银行”模式下产生的操作风险识别方式的优点在于简单直观、便于操作,但是无法适应“流程银行”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实现银行最终的发展战略目标。包括财务公司在内的银行类机构应当将业务流程、管理流程、支持流程的梳理和优化作为切入点,突出核心业务流程和业务的多样化,借助信息系统技术,实现财务公司操作风险识别工作在全品种和全流程的覆盖。

3.选择适当的操作风险计量手段

巴塞尔委员会要求操作风险敞口较高的商业银行应选择高于基本指标法的标准法或高级计量法。在我国银监会公布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中也只规定了不含基本指标法的三种较高的计量方法。银行类机构出于审慎管理的理念,同样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更为敏感的操作风险计量方法。然而,业界运用高级计量法的难度普遍在于低频高损数据的缺乏,财务公司受制于经营规模及发展历史等情况使这块短板更为明显。但是,由于高级计量法本身能够根据内部数据建模,利用外部数据进行情景分析,这就使机构在计量时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因此财务公司当前可立足于《计量指引》规定的前两类方法,但是也应当为未来实施高级计量法做好准备。

4.适当引入多样化的操作风险缓释手段

大型跨国银行采用多样化的操作风险缓释手段降低风险的损失频率或影响程度,主要包括金融衍生产品、服务外包和保险等。能够进行操作风险对冲的金融衍生产品大都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目前我国尚不具备符合条件的交易市场,根据调查我国商业银行出于此项目地而涉足的境外市场交易也寥寥无几。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已经能够熟练地通过服务外包利用彼方的比较优势在明确质量标准和工作成本的条件下将自身不擅长的业务领域的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欧美发达国家,面向银行机构各类操作风险的保险产品已经非常成熟,银行机构采购各种保险非常普遍。例如在欧美市场,一家大的商业银行投保银行机构综合犯罪保险需要缴纳的保费尽管动辄几百万美元,但对银行机构的保险保障即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同时也使得银行的资本准备金大大减少。我国保险市场最近几年已经开始尝试操作风险的保险转移。目前中国的保险市场根据商业银行几大类操作风险分别设计出了相关的保险产品,如董事和高管责任保险、职业责任险、信用卡保险、银行责任险、银行机构综合犯罪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等。但是,目前我国对操作风险的保险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风险数据积累不够充分,保险精算精度较低,风险保障范围和费率厘定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操作风险的保险产品为银行机构提供的保障额度还有待实践检验。

5.将操作风险因素纳入经济资本分配和绩效度量

第3篇

一、人员管理

风险投资做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新型事物,其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的管理。财务上对人的管理,即对在风险投资这个特定行业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完善的制度都是人制定的,而它的执行与实施效果完全是依赖于人的素质与能力而定。如果没有适当的财务管理人员,就无法满足公司对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对人员的管理表现在:

1、实行严格的选聘标准。应该说公司目前对人员选聘的门槛不低,财务人员的招聘条件一是要求人品好,要诚实、敬业,要有责任心,要有对工作的挚爱和热情。二是要求大学财会专业本科毕业,有三至五年的工作经验,CPA(注册会计师)和硕士研究生优先。这两年来,BVCC招聘了一批学有专长,业务素质良好,可以独当一面的财务管理人员,其中CPA和硕士研究生占到一半以上。财务人员良好的素质是公司向投资企业派出财务经理以保障公司利益的关键。

2、实行定期汇报制度。风险公司的外派财务经理通常每天工作在投资企业,财务部门每月召开一至两次部务会议,专门汇报交流投资企业的财务情况及管理心得,其中重要的财务信息汇成文件上报公司领导及相关业务部门,以利于公司对投资企业的管理。

3、实行定期培训制度。应该说风险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有别于一般的财务管理,它要求较高的财务前瞻性及较综合的财务管理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为尽快跟上这种变化,公司财务部门需要不断地培训。定期培训制度一是适应会计制度的变革,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二是向国际惯例靠拢,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了解,以适应国际化的步伐,三是加强对科技动态与财会专业的发展等相关业务的了解,比如,已进行过包括新旧会计制度的对比、企业价值评价、内资企业与合资企业税收政策的比较、网络与会计、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异同系列专题培训。

4、注重总结研究成果。风险投资业务在我国是这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在公司开展风险投资的实践活动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风险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问题、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等,我们把在实践中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加以总结,形成了《风险投资财务分析与评价模型》、《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评述》、《风险投资企业财务管理的探讨》、《关于产权交易市场的思考》等研究成果。研究和总结的结果,使大家都有很多收获,既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又对下一步的工作有指导意义。

二、制度设计

设计财务管理制度,也就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系统、一定的规章制度保证对投资企业管理的有效实施。风险投资的财务管理应该是一个系统,对于投资项目来说,它起始于项目的考察论证阶段,结束于项目资本变现退出以后,贯穿于风险投资公司从资金——资本化——资金的长循环之中。

第4篇

关键词:财政投资评审 风险 防范措施

财政投资评审的主要作用是保障财政投资资金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这就需要财政管理人员认真对财政投资评审风险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风险制定合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将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降到最低。常见的财政投资风险有固有风险、政策风险、检查风险、技术风险等,不同的投资项目会引起不同的风险,引起的损失也不相同,下面就财政投资评审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一、财政投资评审风险及原因

(一)固有风险

财政投资评审的固有风险归结于审计本部制度的不完善,对投资项目而言,固有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能将其完全消除,只能通过采确合理的措施将其控制到最低。项目投资过程中,由于项目的建设环境、周期等因素的不断改变,又缺乏完备的管理制度和举措,评审人员很容易过高或过低的评估资金,从而对投资效益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政策风险

财政投资评审的政策风险主要是缺少相关政策法规造成的,虽然我国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起步较早,开展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与财政投资评审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等制度建设仍很欠缺,使得评审活动缺乏有力的法律和政策支撑。新《预算法》规定“财政部门有分配和监督财政资金的权利…”,它可以当做财政投资评估的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财政部门只是明确了财政评审的范围和职能,但相关法律依据及相关政策并不够细化,且没有进行及时更新。财政投资评审是政府对投资行为中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的重要方式,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有据可依,由于相关法律、政策的缺失,使得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

(三)技术风险

财政投资评审的技术风险是由于评审人员的技术水平比较薄弱,在评审投资项目时,因操作失误,引起的风险。财政投资是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评审人员在进行资金评审时,由于涉及范围比较广,工作量比较大,对评审人员的要求有很高,但由于评审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从而引起失误,造成资金损失。一般情况下,项目评审工作的持续时间较长,所有的审核数据都需多次计算、复核,而在计算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错误,以致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风险。加上评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事务,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协调,但由于各个部门的局部利益的存在,导致沟通有障碍,也是引起技术风险的因素。

二、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在市场经济下,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应该依法开展,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为财政投资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法律依据,确保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规范统一,从而有效地提高评审结果的权威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是财政管理的重要手段,财政投资评审必须对项目的立项、建设技术、资金支出情况、效益等进行全程监控,要通过完善的法律依据,体现出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资金使用的主体。要加强地方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的完善,根据本地域财政投资评审的实际情况,以新修订的《预算法》为契机,制定严肃、稳定、权威的规章制度,并在规章制度的监督下,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管理,从而保证财政投资评审的稳定发展。

(二)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职能

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实际是替社会公众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各级人大、政府赋予的神圣职责。目前,我国财政投资评审的工作内容大多属于微观经济,是根据投资项目的效率进行评审的,考核的内容也不是投资产生的宏观经济效果,而是项目本身活动,可以说我国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还处于简单的核减财政投资额度的基础层面,并不能对项目后期所带来的社会、生态、经济、环境等效益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健全财政投资评审的工作职能。在项目立项审批阶段,要对项目的可行性、投资概预算、初步设计等进行认真的审核,并对项目安排的合理性进行科学的评价;在项目预案编制阶段,要对项目建设标准、规模、实施方案及其他项目资料进行全面的审核,避免出现高估虚报的现象,从而为项目投资的翔实性、严谨性提供保障;在项目竣工结算及财务决算过程中,要对合同、进度款支付、项目变更签证及其他相关资料等进行认真的审核,同项目的概预算比对,有无存在大幅超财政概算的现象;必要时应审核建设单位、财政部门的工程建设报表、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表,从而科学的核定项目价值。

(三)提高评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评审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责任心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财政投资评审风险,因此,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要加强评审人员的政治素养,注重提高评审人员的业务技能,从而有效地降低财政投资评审风险。评审中心要与时俱进,根据本区域财政投资范围、类型等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定期组织评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从而不断提高评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评审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地学习钻研与财政投资评审有关的知识和理论,勤总结、细琢磨、多探讨, 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评审中心更要注重评审人员的思想教育,强化评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确保评审人员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最大限度的降低财政投资评审风险。

三、结束语

财政投资评审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在进行财政投资评审时,存在固有风险、政策风险、检查风险、技术风险等风险,因此,要对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制定合理的风险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财政投资评审风险。

参考文献:

[1]孟九国.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的防范及管理略谈[J].中国经贸,2014,(05):125-126

[2]田天.浅谈财政投资评审的风险与控制[J].科学时代2014, (05):141-142

第5篇

1.1研究背景

在如今这个社会,风险投资从出现至今,在全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跟进步。它在促进科技生产化等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很快被大家认可。高风险性是风险投资的最大特征,现在很多国家的风险投资公司因为财务的管理方面的不足而受重创。例如希克斯-慕斯下面的Tate&Furst公司,把投资重心放在电信新兴公司,但是投资效果并不理想,在1999-2000年期间投资获得的收益并不乐观。中国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是我国首次成立的风险投资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欠缺,经营失败,吊销营业执照的同时也欠下60亿的高债。这常些失败的案例不得不让我们提高警觉,在进行风险投资的同时注意财务管理的优化,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这些失败的案例不得不让我们提高警觉,在进行风险投资的同时注意财务管理的优化,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

1.2研究意义

目前研究风险投资的论述数不胜数,但是站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讨论风险投资的却并不多,一些失败的案例在带给我们悲痛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思。虽然从 90 年代开始风险投资业务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但大多数风险投资项目以失败而告终,极少数的能有好的收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第一,是因为风险有固有的高风险性,第二,是因为风险投资机构的财务体系不健全,管理财务的能力不够强。再者,接受投资的对象企业处于创业阶段,这一阶段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开发新产品,获利能力很低,存在很高的技术和市场风险,如果不注重财务管理的优化,很容易导致创业失败,从而也导致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项目的失败。

本文致力于研究在风险投资过程中的主体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对象企业(接受投资的对象企业)财务管理优化问题,探讨财务管理对风险投资成功的重要性,具体包括风险投资方和被投资方两方面的财务管理问题,涉及筹资、投资和撤资等多个经营过程,分析发现风险投资的财务风险,探讨风险投资中财务管理面临的困难,寻找规避风险的途径,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对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3篇章结构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论文结构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风险投资与企业财务管理”.主要介绍风险投资中财务管理概述,风险投资的财务管理特征以及风险投资与企业财务管理的互动关系。

第三部分“我国风险投资中财务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通过介绍风险投资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引出风司在筹资,投资,资本退出阶段出现的问题以及对象企业在融资和投资方面的问题,最后通过对MC公司的案例分析,举例说明在风险投资中财务管理所出现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险投资对优化财务管理的要求”.分别对主体企业和对象企业提出优化财务管理的要求。

第五部分“在风投中优化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 主要有投资机构与对象企业的矛盾、资源的限制、行业环境的限制三个方面。

第六部分“在风投中优化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从风险资本筹资,投资,退出,评价四个方面着手,提出在风投中优化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1.4 文章创新点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明确了风险投资与财务管理的互动关系,且分别从主体企业和对象企业阐述了风险投资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并进一步分析了在优化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投资机构与对象企业的矛盾,最后提出了在风险投资中优化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风险投资中财务管理概述

第6篇

关键词:投资公司;投资效益;财务管理;尽职调查;财务风险

作为先打金融资本市场中的活跃者,投资公司在帮助集中社会分散资金,投资实体企业方面,发挥着资本中介的作用。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是通过吸收社会分散资金,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这种业务模式的特点,对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能力的要求很高,这就需要投资公司做好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

一、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在本文研究过程中,通过对一些投资公司的调查研究发现,投资公司在对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能够认识到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发挥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在制度设计和人才配置方面,加大了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投入。

(二)注意规避财务风险,并能够及时提出预警

投资公司在财务指标设计上,都比较注意财务预警指标。尤其是对一些大型的投资项目,其财务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视的,对财务风险节点的各个部分,都有着比较明确的检查程序,通过这种风险预警指标设计以及日常对风险节点的检查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

二、存在的不足问题

(一)对市场分析和投资预测缺乏有效的系统工具

投资公司的无论是项目投资还是股权类、财务类投资,在准确分析市场和通过系统工具分析判断投资标的的价值方面,一直在不断探索。不过这些问题几乎是所有投资公司的薄弱环节,在经济不发生系统风险的情况下,一般问题不大。不过有时投资公司在投资过程中,救护由于对项目的洞察能力不足,而导致投资失败,从而导致较大的财务风险。

(二)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健全

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一般是以财务部门为主开展的,但是相关人员岗位的设置,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这就导致可能会会出现一些因为涉及到风险管理当事人的项目,在尽职调查中做的不够细致合规,从而为后期埋下风险隐患。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投资公司出现风险。

(三)财务风险管理的文化没有真正形成

从一些投资公司的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实际做法来看,在日常工作中虽然也在不断倡导财务风险管理文化,但是,毕竟投资公司是追去企业投资收益的。在某些风险较大,而利润比较诱人的项目面前,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就会显得比较被动,可能会将风险管理让位于对利润的追求。这种没没有真正内化与投资公司血液的风险管理文化,也是投资公司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投资公司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质量策略措施

财务风险是投资公司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和做好的一项基础工作。虽然面临新的问题,但是只要认真分析风险源泉,合理选择规避措施,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

(一)加强企业风险文化建设

对投资公司来说,投资利润也许能够决定公司发展的水平高低,而风险则是决定公司存续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投资公司要不断加强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让这种风险管理文化,真正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内心深处,让员工在日常各类工作中,首先要将风险考虑在前,提升公司的的整体风险意识水平,这对公司建立持久稳定的风险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二)加强前期市场分析及规划

要将投资者进行有效归类,按照风险承受能力、收益心理预期以及投资周期预期等项目进行分门别类。将可用于投资的运作项目按照收益高低、风险高低、周期长短以及其他要求进行归类。为投资者寻找适合他们的投资项目,在确保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多的为其获取投资收益。建立投资者风险信息披露制度,尽量做到事无巨细的向投资者进行各种风险的科普及预防手段宣讲。

(三)加强员工学习力度

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不仅要包括财务风险管控的知识及技能学习,同时也要加强市场投资方面的知识学习。加强财务风险管控知识学习能够确保企业员工更为及时的预测风险、感应风险与抵御风险,帮助企业及投资者避开最大财务风险。加强市场投资方面的学习能够让投资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发展,能够更为灵活的进行投资活动,能够通过灵活多样的投资行为分散投资风险。

(四)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投资公司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监督机制,在处理公司日常财务管理业务时,需要不同人员进行岗位分离,利用不同职责的独立性,使其之间相互制约和监督。通过人员岗位的分离与独立设计,保障任何财务管理项目,资金流向,是按照严格的公司程序进行,个人无论是谁,不能影响正常的财务风险管理程序进行。

四、结束语

投资公司的存在不仅为市场发展及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资金与活动,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及致富渠道。虽然投资公司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仍然有许多不足,仍然需要更多的学习与实践,但是笔者相信只要不断探索、研究,在财务风险管控方面的工作质量必然能够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郝帅.基于财务分析视角的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以A保险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16,06,05.

[2]钱建刚.对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6,08,03.

第7篇

【关键词】财政投资评审;财政评审中心;投资比例

一、财政投资评审管理

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是为了保障财政投资资金有效、安全的进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财政管理人员应严格防范财政投资审计风险。财政投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固有风险等等,投资项目中不同因素引起不同的风险。判断风险的程度大小,应依据风险发生的方式以及风险产生所引起资金数量损失大小,风险防范过程中应注重防范重大风险,避免资金浪费。

二、财政投资审计风险发生的原因

1.政策风险产生的原因

政策风险主要因为审计人员在项目审计过程中不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使得不合法行为产生。财政投资中须严格遵循政策法规,不同的投资项目不仅有不同项目的规定制度,还应遵循项目审批的法律程序。例如:对农产品投资应遵循国家政策法规,选择合适的扶持力度;对医疗设施的资金投资应根据各个地方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医疗政策进行;住房建设投资应的建设地点、建设时间、建设周期以及建设中各种问题都有各自的法律政策。不同项目的财政投资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态下应各自区分开来。

违反法律政策而产生的风险,多为重大风险,往往产生资金的大量损失,又由于财政投资涉及法规范围较广,评审过程中容易忽视。因此,对财政投资风险的防范应注重政策风险发生,保证财政投资安全。

2.控制风险产生的原因

控制风险的产生主要因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评审人员不能及时发现错误而产生的问题。控制风险的产生主要集中在评审中心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评审人员对投资项目了解有限,在具体工作中,不能知己知彼,防范问题发生。

3.检查风险产生的原因

检查风险是指评审中心在资金投资活动过程中,对审计结果检查时出现的问题。审计检查是为了确保投资资金的健康运作,但在实际检查工作中,由于审计人员关注力度不够,从内部产生松懈,导致问题产生。

4.固有风险产生的原因

固有风险是由于审计内部制度不完善而引起的资金损失。固有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任何项目中固有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不能被完全消除,只能通过各种措施进行风险降低。例如,在资金投资项目中,项目实施环境不断变化,评审人员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资金预估过高或过低;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对投资项目影响,影响投资效益等。

5.技术风险产生的原因

技术风险主要是因为评审人员的自身技术水平有限,对投资项目评审过程中产生失误,造成损失。常见的技术问题由以下造成。

首先,审计人员专业知识有限,技术能力不符合要求。财政投资是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活动,为了保障财政投资的合理有效性,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约束不正当行为产生。在评审人员进行资金评审过程中,工作量涉及范围广泛,对专业人员要求高。因此,容易出现审计人员工作失误造成损失。其次,常见审计工作贯穿时间较长,对结果的审计需要经过成千上百的记录和计算,在这些过程中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由于一步小错误而引起的连锁反应最终产生大偏差。最后,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审计要求各部门间的配合从而进行判断,由于各部门协调沟通不善,引起的技术风险。

三、审计风险的管理模式

我国审计管理模式主要有四种方式:第一,公务员的管理模式。公务员管理模式强调评审管理和的评审,是对整体结果的评审,主要是为了评价最终资金效用。这种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但是由于评价注重目标而不注重过程,使得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第二种模式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模式进行改进。这种模式的审计工作是单位委托给专门的审计单位,依靠专业的审计单位进行资金投资审计,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第三种模式是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单位审计人员和专业审计部门共同审核资金项目,保障审核的准确性,但由于双方审核过程复杂,不利于进行监督管理,评价结果不易被认同。第四,自收自支模式。这种模式的实施地区有限,发挥作用较快,有利于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但这种做法把审计和财政区分开来,不利于评审工作的铺展。

四、财政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财政审计风险是实现财政投资资金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对财政审计风险的防范中应注重以下措施。首先,对评审风险进行评估。积极了解各种评审风险类型,认识各种风险产生的原因,对严重风险进行优先防范。其次,加强审计人员对相关法律制度的了解。只有在了解了相关政策制度后才能更为有效的进行审计工作。最后,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与技术水平,培养审计人员细心谨慎的工作态度,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结论

财政投资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财政投资审计工作是保障财政投资安全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财政投资审计风险种类进行阐述,并指出了相应的原因,最后对我国财政审计管理模式进行说明,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黄志刚.我国财政投资评审现行职能定位探讨[J].地方财政研究,2011(06)

[2]杨台英.关于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如何在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1(02)

第8篇

一、基于财务失败与财务失真的双元投资风险

为了对综合财务预警理论进行分析,有必要先对投资者的目的和投资风险进行梳理。投资者投资资本市场,其目的是获取超于标准收益的回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其投资决策必须是正确的,不能出现投资质量差的上市公司等风险。而上市公司上市的基本目的在于融资,即通过汲取所需资金获得健康、充足的发展。要想达到双方的目的,就要求上市公司要通过会计信息披露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要求投资者要能正确甄别质量好坏的公司。如果投资者不能够正确应对财务报告,就可能会造成投资失误,资金也就不能流向那些本应该流入的优质公司,社会资源也就得不到正确的配置。上市公司造假行为如果大行其道,投资者利益将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护,资本市场的公平和效率将会大打折扣。因此从应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这个视角来说,财务失败和财务失真都是投资风险,必须对这些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和加以控制。

二、投资者利用预警模型分析风险的方法

可以通过风险效用函数来对分析投资者如何利用预警模型规避投资风险。基于会计信息的投资风险分为两类,一是财务失败投资风险,二是财务失真投资风险。假设总风险Y=f(x1,x2),是一个由财务失败和财务失真投资风险相关的风险。两类风险之间的关系很复杂,风险函数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其表达式可根据实际评价对象的特点和投资者的偏好来确定,不妨假定为最简单的一种线性关系:

Y=f(x1,x2)=a1x1+a2x2

其中:Y是投资者应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总风险;x1是财务失败投资风险,是一个和公司经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相关的变量,可通过财务比率及其它相关指标来度量和刻画。x1=f(k1,k2,.....km)。x2是财务失真投资风险,也可通过财务比率和其它相关指标来度量和刻画。x2=f(k1,k2,.....kn);a1和a2为各风险重要程度指标,不妨假定为投资者对两类风险的认知程度。

参考冯・诺依曼-摩根斯坦的效用函数理论,假设投资者的风险效用函数为:

U=f(Y)=aYr

其中:U为投资者应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风险的效用函数;r为风险偏好系数,当r=1时为风险中性,当r>1时为风险喜好者,当r

则:U=aYr=a(a1x1+a2x2)r

上述函数表达式中,a1和a2为投资者对两类风险的认知程度。当投资者对财务失败风险认识不够,或认为无所谓时,a1=0,则:U= a(a2x2)r,模型退化为财务失真风险模型;

当投资者对财务失真可以忍受时,a2=0,则:U=a(a1x1)r,模型退化为传统的财务失败风险模型;

可见,投资者对风险的认知程度不同,会影响到其风险效用,从而会影响到其如何进行风险分析。对上市公司质量比较关心,或对其经营风险十分偏好的投资者,可以利用财务失败预警模型进行相应分析。对上市公司诚信比较关注,对其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否风险尤为偏好的投资者,可以利用财务失真预警模型进行风险分析。而对一个谨慎的投资者而言,两类风险都是需要加以回避的,那就要利用双元综合预警模型对总的风险有一个认识,而暂不论具体是何种风险。然后再根据需要和侧重点进行具体预警分析。

三、财务失败风险常规性分析

利用财务失败(困境)预警模型进行预警分析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投资风险分析工具和方法,如Altman的Z模型等。这是最为常见的常规性分析。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规定为此提供了可能性。

根据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强制性披露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上市发行时,要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等资料,在上市后要定期通过年报、中报、季报的形式报告其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还要重大事件报告、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等。投资者可根据这些公开披露的信息进行财务失败的常规性分析,从中发现财务失败的信号。如利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资料,通过财务比率分析等方法,发现公司的潜在财务失败风险。这种分析为了区别于舞弊性分析,不妨称之为常规性分析。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看,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再加上搜索成本的限制,不可能对公司所有的财务情况都分析透彻,可以考虑利用财务失败预警模型,从短期偿债因子、股东获利能力因子、营运能力因子、盈余现金保证能力等方面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因为大多预警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在90%以上,通过利用模型进行财务失败投资风险预警辅助决策分析,可有效规避财务失败的投资风险。

四、财务失真风险舞弊性分析

舞弊性分析是区别于常规性分析而言的,主要是针对财务失真的投资风险。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会计信息识别出财务失真风险,是困扰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难题。

根据财务失真预警模型的研究发现,投资者可以根据所掌握的财务信息所体现的财务失真的一定的特征,进行舞弊性分析。如关联交易的交易方关联度较高、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较小等。此外,还需结合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相关研究发现,仅包含财务指标的模型平均只有61.6%的准确率,而包括非财务指标的全变量模型的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89.3%。大多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要重视对流动比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边际利润率、市盈率等财务指标的分析,更要重视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设置状况、监事会的规模、换手率等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和利用。

投资者应通过参加投资相关知识培训,强化对财务报表的阅读技能,全面提高财务信息的理解能力和水平,掌握基本的识别虚假信息的技术,如财务失真投资风险预警模型等,才能增强对财务失真的鉴别力。

五、财务失败与财务失真投资风险的综合性分析

从全面防范风险的角度来看,投资者应该进行财务失败和财务失真风险的综合性分析。作为一个谨慎的投资者,两方面的风险都是要加以回避的。实际上,两类风险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性,有较多相同的影响因素,分析风险时要从全方位来考察,进行综合性分析。

尤其对我国资本市场而言,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目前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其中重要特征之一便是财务失败和财务失真往往是如影随形,有着太多共同的诱因和共同的表象。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利用一定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对财务失败和财务失真进行两方面投资风险的预警。从预测模型总体正确率为87.3%来看,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结合双元综合预警模型的研究成果来看,投资者要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了解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构成及披露规则,关注财务信息披露相关的各方面的内容。尤其要关注企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行为,分析企业与关联和潜在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有无资产重组等情况。还要加强对非财务指标信息的分析,如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全球性经济危机等环境因素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结合以上的分析探讨,投资者应该综合利用财务失败和财务失真预警研究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上市公司的各方面信息既进行全面判断,又要根据偏好重点分析,综合权衡,方能取得更好的预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志岳、吴世农:《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预警研究》,《管理评论》2007年第1期。

[2]陈艳:《基于会计信息分析的证券投资风险控制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何卫红、郑垂勇:《财务困境及预警研究述评》,《财会通讯(学术)》2007年第7期。

[4]李志强:《双元财务预警理论与运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5]秦江萍:《会计舞弊的市场反应与识别》,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9篇

【关键词】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范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对财政的投资项目也在逐年加大。财政投资评审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方面,受到了很大波及。从目前来看,财政支出的力度在加大力度,然而从宏观来讲,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给财政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尽管在2016年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财政投资评审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在投资评审中依然存在很大的风险。基于此,政府加大对投资评审的风险管理,做好防范措施,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以促使我国财政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财政投资评审中存在的问题

1.意识淡薄,社会认知度差

财政投资评审机构,是政府职能的新衍生,在社会上并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纵观近几年的建设单位,很少能够明确政府对投资项目评审工作的流程和要求,对评审工作的不重视、不支持。

2.对自身职能不明确,缺乏统一体制管理

国家管理制度没有对评审机构进行硬性规定,投资评审都以参照“公务员”管理为基础,组织管理没有自身的界定,对财政监督检查机构和投资评审机构混为一谈。

3.缺乏评审队伍开展业务

我国目前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涉及信息和时间跨度大,工作内容相对复杂。评审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评审范围没有考虑政府投资项目,工作仅仅停留在基础面,发挥不了财政投资评审对财政监督管理作用。

4.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操作规程

我国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的运作,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当前各地对评审机构的要求来看,建立一套基本完备的制度体系,实现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迫在眉睫。

二、强化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帮助政府获得经济效益

财政部门通过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预结算进行评价审查,追踪了解财政支出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这项工作对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实现政府财政支出项目有效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强化政府投资评审意识,提高社会知名度

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政府财政评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国家财政支出项目建设管理者的投资评审意识。发挥政府职能对投资项目建设的职能作用,让更多的建设单位明确投资项目评审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在心理上充分重视评审工作。

2.建立健全的体制管理,明确评审职能

政府财政监督检查机构,是财政部门负责的监督事项直接实施监督检查的过程,行使财政监督检查职能,对审计审计、物价、税务、工商行政等部门实施监管。

投资评审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为政府财政性投资项目提供评估、概算审查等一系列服务的过程,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体制管理创新路径,实现财政投入资金的有效利用。

3.加强评审团的建设,明确评审管理内容

财政投资评审,需要大批具备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的人才,而不是临时聘请,对评审内容和评审过程一知半解的人。评审管理从施工图纸、招投标施工图预算、合同和施工过程审查,到审核竣工结算和工程效益做起,政府的财政支出能力也得到进一步验证。依照政府的指示和财政的要求进行预结算、送审、审定、审减。对市政工程建设、民生、水利、农田、新农村等项目实施评审验证。

4.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管理体系

政府财政投资评审部门,需要上报国家财政管理部门,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完善依法评审。从评审范围、内容、质量控制、操作规程、付费到评审报告的结论等方方面面着手,实现财政投资评审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科学的财政投资评审,还要客观公正的进行,严防评审工作中的腐败行为,对各个阶段的评审工作严把质量关。

为确保政府财政支出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必须规范评审作风。对项目评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集体讨论,决策出最公正的评审结果。财政投资评审办,加强对重点投资工程的评审工作,对项目招标控制价和重大变更评审任务做好防范,严格审查监督政府投资项目施工过程,对工程结算报数实施严密监督,促进国家财政增收创收。

三、结束语

为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财政建设项目资金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必须严格按照政府工作指示,积极参与对财政管理项目的评审。财政投资评审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方面,槲夜加大利用财政支出吸金,实现财政支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从我国目前的财政评审工作来看,在发展中,依然存在许多风险,只有对这些风险实施有效管理,才能真正发挥政府财政投资评审对财政支出管理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华.提高基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2).

[2]孙珊.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的实践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