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

时间:2023-09-20 18:19:29

导语: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一)身体素质现状分析。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是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综合国力的表现。建国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从纵向比较来看,根据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在建国初期、1990年、2000年、2010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35岁左右、68.55岁、71.40岁、74.83岁。表现出我国人口素质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尽管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是逐渐增加的,并且也都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是我们国家与日本、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出生婴儿死亡率也是体现人口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在过去婴儿死亡率及其的高,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比较落后,再加上受到传统习俗的影响。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有能力有资本加大对医疗卫生方面的投资,而且人们也更加注重孕期检查等,婴儿死亡率明显下降。表现在我国婴儿死亡率从2000年的32.20‰下降到2012年的10.30‰,然而,我们同美国、日本等这些发达国家的婴儿死亡率相比还是低了不少,就比如日本在2000年婴儿死亡率达到了3.30‰,与同时期的中国相比,相差了将近30‰的比率。近几年一些疾病的病死率依旧没有得到改善和好转。例如,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死率从2011年开始出现到2013年一直是100%。鼠疫病死率从2009年的25%到2012年的100%,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加严重了。艾滋病病死率从1990年的0.76%到2008年的53.57再到2013年的6.61%,我们见证了艾滋病从出现到很难治愈再到容易治愈的一个变化过程。狂犬病病死率从2004年的100%到2013年的96.25,期间也出现波动,依旧没有什么突破。

(二)科学文化素质现状分析。通过对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的人数从2000年到2010年这10年间的变化。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每10万人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每10万人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文盲率从6.72%下降到4.08%,下降2.64个百分点。这说明,近些年我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总体上是不断上升的。从全国各个地区来看,表现在整体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依次是北京、吉林、辽宁和广东4个省市,文盲占总人口比重低于2%,整体受教育程度最差的是安徽、甘肃、贵州与青海,其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高于8%,其余的各省市受教育程度处在中间的水平。可以看出,我国不同区域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并不是均衡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三)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分析。几十年来我国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很大提升,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当今世界出现的部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观念的扭曲和道德滑坡现象。比如新闻上经常曝光的、极度拜金、三鹿奶粉与肯德基事件、非法商人使用地沟油、女孩失联现象等等。

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对策

(一)不断的发展本国经济。建国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都有所提升。经济发展对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一方面,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需要社会拥有良好的卫生条件、较高的医疗水平以及人民良好的生活水平。然而只有我国的经济得到大力发展,我国才更有能力把资金投入到医疗卫生事业,为人们解决‘看病难、难看病’的问题。另一方面,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依赖于国家的教育水平程度。只有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都上去了,国家才会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进而才会促进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最后,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会发生变化。人们会慢慢的认识到自身的活动是否对他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思想观念就会发生变化。那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以及行为也会慢慢的褪去和减少。

(二)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以提高人口素质。经济发展虽然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但是,经济发展之后,国家如果不把资金、精力投入到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上来,那也无从谈起提高人口素质之说。尽管有些社会工作因自身的局限性在投入后可能不会看到人口素质的明显提升,但毕竟会起到一些作用。比如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可以为人们提高充足良好的治病环境,提高人口身体素质;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可以为学生提高良好的学习环境,给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生活和学习补助,尽量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2篇

坚持呼应全局。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改善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来抓。一是增强预见性和全局性,更为积极地推进人口战略研究,将人口因素置于重大决策链的前端,使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真正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决策的重要依据。二是注重稳定性和连续性,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特别是把农村这个重点和流动人口这个难点抓好,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适应。三是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改善民生的全局部署之中抓好落实,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计生家庭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真正作为造福群众的大事、好事、实事。一是结合当前重大改革,围绕计划生育家庭在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以及养老保障等六个方面的需求,在更大范围内整合政策和资源,进一步加快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优先优厚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二是把关心、关爱、关怀群众的生育健康、生殖健康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围绕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提高生殖健康水平,狠抓落实。三是充分尊重群众的计划生育主人翁地位和首创精神,通过全面规范政务公开、实行村民自治等措施,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计划生育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权益问题。

坚持协调发展。要统筹兼顾好几个关系。一是在工作目标上,要处理好稳定低生育水平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关系,在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要充分尊重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并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和老龄化等问题上有所突破。二是在工作出发点上,要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群众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的关系,注重实现计划生育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的同向性。三是在工作标准上,要处理好完成人口计划与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关系。四是在统筹政策上,要处理好均等与优先的关系,要争取经济社会重大决策尤其是与人民群众戚戚相关的惠民利民政策,都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实行优先优待,而绝不能与国策抵触,更不能阻碍国策的有效施行。

第3篇

关键词:日本;人口转变;新战略

中图分类号:C924.3

2011年6月30日,日本产业结构委员会基本政策部会了主题为“在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的背景下寻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的 2011 年度《中期报告》,试图通过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和转变经济发展战略来应对日本正在经历的人口转变过程。

一、日本人口结构出现较为显著的转变

近几年,日本正从“第一次人口转换”(高生育率、高死亡率向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转换)进入“第二次人口转换”(由于过低的生育率和较低的死亡率,进入人口减少时代),少子化、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相关核算数据,2010 年,日本老年抚养比已经超过了 40%,比美国高了超过一倍,比英国、德国、法国和瑞典等发达国家高了近 30%;2030 年,日本老年抚养比将达到 60%,2050 年将达到 80%,都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日本老年和少年总体抚养比也已经达到了 60%左右,综合相关预测结果,2050 年前该比值将升至 90%以上,相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要高出一倍多,现在日本已经开始接近于劳动人群对人口抚养的负担极限。

可以看到,多种因素正在加剧日本的人口老龄化,这一方面增加了社会保障的负担,另一方面使日本劳动力出现减少,由此将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人口转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难以持续

日本人口转变首先直接导致社会保障压力增大。日本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和支出不平衡,从 1990 年到 2007 年,日本政府支出占 GDP 的比重从 31.5%增长至 35.9%,其中社会保障支出从 11.3%增长至 18.7%,但是宏观税收负担率却从 29%下降至 28.3%,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部分基本上由政府发行中长期债券来弥补,社会保障的负担通过政府发行弥补赤字的债券转嫁给了未来一代,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及其运转难以为继。

与此同时,人口转变将带来劳动力人口的减少。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相关核算数据,日本 15 岁到 64 岁的劳动力人口早在 1995 年就从 8717 人的高峰开始下降。2011 年初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日本劳动力人口的减少正在加速,而从 2035 年起日本人口每年将减少100 万人,到 2050 年将下减至 4471 万人,仅为 2005 年的 2/3。

最为重要的是,由于社会保障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互支撑关系,因此人口转变使社保可持续和经济增长可持续之间出现了恶性循环的趋势。首先,日本人口的结构变动直接引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需,难以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充裕劳动力,而经济增长乏力又将减少政府收入,从而导致社会保障资金补充不足,在抚养比上升的条件下,使得社会保障体系难以为继。与此同时,日本社会保障能力的下降,使劳动人群增强了对失去劳动能力后个人经济状况的担忧,从而增加了预防性的储蓄,减少现时的投资和消费,从而压缩了国内需求,在当下外需不振的情况下,不利于未来日本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

三、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的良性循环

从上述描述和分析可见,在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的背景之下,日本的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都出现了缺乏可持续性的问题,而且二者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产生负面效应的趋势。因此,要保持未来日本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寻求人口转变条件下经济增长可持续和社会保障可持续之间的良性循环。为此,日本产业结构委员会基本政策部的 2011 年度《中期报告》系统分析了日本面临的人口问题,并从确保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和实施“长寿社会”经济增长策略两个方面入手,设计了实现日本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良性循环的发展战略。

在确保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层面,《中期报告》明确提出要从正确使用社会保障资金和合理分担社保负担来源两个方面来操作。首先,社会保障支出应该首先考虑为那些确实陷入财务危机的个人提供公共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社保互助和公共资助,并加快私人部门进入社会保障事业领域,同时加快健康、退休和儿童等多个层面社保体系的改革与调整。此外,在社保负担方面,所有社会公众原则上都应向社会保障基金缴纳社保资金,但国家必须根据个人财务状况合理确定缴纳比例,同时可以适时增加消费税作为社会保障基金新的来源,但是要注意个税开征时间以及税制设计等问题,以免造成经济增长波动和社会分配不公等负面影响。

在确保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层面,《中期报告》设定了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刺激国内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到 2020 年,日本老龄人口消费总额要达到 17 万亿日元;二是增加国内劳动力供给,到 2020 年,要创造出 230 万的新增劳动人口。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中期报告》认为,要实施以下三个战略措施:首先,要实施“全民就业战略”,通过延长工作年限、提高中小企业老龄员工数量、立法改善老年人工作环境以及促使老年人在教育和社保领域就业等措施促进老龄人口重新成为新生劳动力,通过完善幼儿社会看护体系和鼓励采取 “弹性就业”等措施增加妇女就业,通过建立产学联合教育体系和吸纳全球优秀人才等措施增加青年劳动力数量;其次,要实施“生命科学创新战略”,为研发和临床试验提供有力的支撑,提升医疗器械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积极建立国际医疗健康合作网络;最后,要实施 “银色产业创新战略”,通过设计新的老龄产品和服务增加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同时创建适宜老年人居住的现代老龄社区。

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启示

近年来,我国劳动人口增速持续下降。联合国相关研究预计,从 2013 年开始,我国老龄抚养比将开始逐步上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劳动力无限使用的时代即将结束。与此相对应,我国劳动人口存量在 2015 年左右达到高点,随后劳动力的供给将开始出现下降。应该说,虽然处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但是某种程度上,中国面临着与日本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劳动力可能出现相对短缺,由此对经济社会造成不利的负面影响。《中期报告》是未来日本应对劳动力下降带来诸多经济社会问题的战略论纲,其政策思路对我国在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条件下更加科学地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具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要实施较高层次的发展战略应对人口转变带来的影响。人口转变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要素变化,它将导致我国现有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参与全球专业化分工的经济贸易模式难以为继,从而对现有经济模式提出挑战。改革开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缺少资本和技术,因此我们对这两个要素给予了很高程度的重视。但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可能会增加“人口”因素。因此,我国必须从人口转变角度重新审视现有战略。建议国家制定应对人口转变的专项经济社会规划,从更高层次的战略层面对人口要素变化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析和探讨。

第4篇

关键词:人口普查;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政策;经济发展

石景山,因首钢而闻名、因奥运启动转型升级的北京传统重工业城区。近年来,坚持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 R D)的长远发展目标,把握全面转型、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的主基调,按照“首都绿色转型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以低碳、绿色的发展理念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区域经济社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伴随石景山区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时期如何调控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打造北京CRD、构建和谐石景山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是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及更长时期人口发展的主要目标。

本文通过对比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研究十年来石景山区人口发展变化情况,探讨人口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合理调控人口的对策建议,从而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一、人口发展状况

通过对比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发现石景山区人口在总体规模、人口素质、就业结构、年龄结构方面出现新特点。

1.全区常住人口稳定增长

根据石景山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为61.6万人,与2000年的“五普”时相比,十年共增加12.7万人,增长26%,平均每年增加1.3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3%。全区常住人口密度为从5800人/平方公里增加到7301人/平方公里。

从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增长趋势来看,户籍人口增长缓慢,对人口规模的影响有限,外来人口增速较快,是石景山区常住人口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户籍人口从2000年的33.4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6万人,增加2.6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75%。外地来京人口从12.6万人增加到20.6万人,十年间增长了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5.04%。

2.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2010年,石景山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21.4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5.1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15.9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5.6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总体上看,石景山区大专及以上受教育人口不断增加,就业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提升。201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7年,比2000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7314人上升为34684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30151人下降为2449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0686人下降为25804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13880人下降为9028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率由3.5%下降为1.6%,下降1.9个百分点。

3.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2000年到2010年,石景山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08.6亿元增加到295.5亿元,年均增长10.5%;三产比重从19.9提高到57%。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业人员格局产生较大变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2000年15497人提高到20917人,年均增长3%,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渠道。三产从业人员人数占比从60.1%增长到72%,就业人口比例逐步优化。

按照现代经济理论的划分,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的结构水平上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型、发展型和现代型(见下表)。结合石景山区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石景山区目前的人口就业结构属于现代型。

4.老龄化迹象明显

通过比较“六普”和“五普”数据发现: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2.1%下降为9%;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80.2%上升为81.4%;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7.7%上升为9.7%,人口呈现“底部老龄化”趋势,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二、人口状况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规模增长、结构优化对于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消极影响。一方面,常住人口总量增加、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就业结构的优化为区域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区域人口状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压力。

1.协调度问题值得关注

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人口每增长1%,G D P必须相应增长3%以上,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国际上通常用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来描述两者的协调程度。当人口增长弹性系数在0.2以下为“社会协调发展级”,0.21-0.99为“社会渐进级”,大于或等于1时为“社会停滞级”。人口增长弹性系数越低,表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越高,反之则两者不相协调。从“五普”到“六普”的十年间,石景山区人口增长弹性系数0.22,处于社会渐进级。从具体年份看,石景山区从2005年起便从“社会渐进级”迈入“协调发展级”,2010年人口增长弹性系数为0.18。但随着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疏散力度的逐渐加大,作为城市功能拓展区的石景山区将成为吸纳人口的主要区域,人口总量面临一定的增长压力,给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2.高学历人口比重偏低

在北京市范围内,石景山区人口受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基础教育比重大,硕士及以上比例为3.3%,低于北京市3.8%的平均水平,高学历高素质人口相对较少。北京市69.1万研究生中,超过80%都集中在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和昌平区,分别为30.2万人、13.7万人、6.3万人和5.4万人。目前石景山区的研究生学历人口不足2万人,造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不易带动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与石景山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还有一定差距。

3.高端人才不足

对比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出,劳动年龄人口从36.2万人增加到46.1万人,增加9.8万人,年均增长2.4%;就业人口从2.6万人增加到2.9万人,年均增长1.1%。2010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72%,与其他五个城区相比,石景山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仍然偏低,特别是高端行业、新兴产业从业人员依然相对较少。而且从第三产业内部看,全区三产从业人员中传统服务业如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比重超过18%,而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高新技术、商务服务、现代金融、旅游休闲五大主导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均低于5%,这与石景山区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产业体系发展方向不相适应。

4.社会保障压力加大

石景山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4%,绝对数量超过46万,且人口总抚养比为过去十年以来的最低点,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所在。但是,随着50、60年代出生的人陆续退出劳动年龄,自然退休人数大量增加,特别是首钢搬迁调整后,富余人员中有1万多人已达退休年龄,准备进入社会养老,使我区人口老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达到13.5%。这些无疑增加全社会养老金、医疗费用、社会福利和其他有关费用支出,对经济社会影响较为明显。

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人口政策

“十二五”时期是石景山区人口问题的凸显时期,也是解决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时期。坚持人口战略研究,以调控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为重点,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优化、与石景山区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格局,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完善人口调控体系

加强对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监测,建立健全常住人口总量控制与结构优化的人口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区域人口基本信息库和拓展信息库建设,推动人口、统计、人保、医疗等部门信息共享,开展人口数量和构成等数据分析,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加强人口安全预警预报。

2.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提高人口出生质量,改善妇女儿童生存和发展条件,全面推行学前教育、素质教育以及全面教育,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加大对外来人口的培训力度,提高区域人口综合素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依托功能区、科技园等人才创业载体,吸引高技术人才创业;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培育区域重点产业所需高水平企业家,注重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围绕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实现产业发展与高端人才引进的顺利对接。

4.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强社区老年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养老模式,强化养老服务,发展老龄产业,积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覆盖全区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10—004—0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较好发展,但作为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子之——高考升学的经济效益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本文拟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的经济效益,以及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经济效益的举措进行初步探析。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经济效益研究的认知背景

从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研究的大量文献来看,学界已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较低达成共识,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有许多看法,但目前,还没有人把高考升学的经济效益作为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因子进行研究。本文研究的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不单单指针对少数民族生源的高考及其录取本身,而是指包括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配置、高考录取以及就业等在内的广义上的高考升学。

(一)认知背景

目前,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五种观点[1]:第一,地理劣势论,认为区位劣势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历史依赖论,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落后的根源在于起点低;第三,政策滞后论,认为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照顾不够是致其落后的主要因素;第四,制度缺陷论,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落后是由于市场经济化程度低造成的;第五,经济社会资源匮乏论,认为金融体系落后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落后的主因。以上五种观点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特定政策的出台。

(二)当前做法

高考升学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就有必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的经济效益。但实证分析表明,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教育不仅不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而从某种程度影响了其经济的腾飞[2],高考升学作为教育的核心环节,自然责无旁贷。当前,在通过提高高考升学经济效益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各地主要采取高考加分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少数民族考生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一些优惠。以吉林省为例,借助高考加分政策,2008年和2009年,该省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数分别为20188人和21434人,占全省总数的14.4%

和14.2%,超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9.15%的比例。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比例分别为74%和82.3%,高于全省70%和78.4%的录取比例[3]。但提高高考升学经济效益的途径和目标并不是高考加分,高考加分充其量只能是手段之一,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呼声的背景下,高考加分显然远远不够。

(三)他山之石

有西方教育学者认为,教育升学与经济的关系并不是教育永恒和稳定地促进经济发展。在实际的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中,教育升学在经济发展中究竟发挥何种程度的促进作用,甚至能否发挥促进作用,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2]。新西兰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在新西兰受教育程度越高,个人收入越丰厚。目前全新西兰平均周薪税前为660纽元。若没有正式中学学历,93.3%的人年薪少于4万,只有6.7%的人会有机会年薪超越4万。与此相比,若具有学士后或硕士学历者,便只有51.4%的人年薪少于4万。而高达48.6%的人年薪超过4万。通常,教育升学收益通过劳动力市场生产率的提升而得到体现,但并不总是这样,因为教育升学收益既包括对生产力的影响,如促进技术进步,也包括对非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如人口增长率、健康水平、民主化、政治稳定、人权、环境、贫困和不公、犯罪和以及强迫劳动等。虽然后者并不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但显而易见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十分有利[4]。西方教育学者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表明,为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后劲,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研究高考升学的经济效益已经迫在眉睫。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的成本收益分析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经济效益研究的认知背景,本文首先从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的成本收益方面着手分析,研究分微观的家庭和宏观的社会两个层面,并推导出成本与收益函数。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的成本与收益概念

1.成本概念

教育成本是指社会、个人(家庭)在教育期间所支付的直接和间接的活劳动以及物化劳动的总和。通俗地讲,教育成本是培养学生期间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成本分为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其中家庭成本很容易理解,即家庭因子女高考升学而产生的后续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则指政府和社会因此而投入的费用,如政府的教育科研投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工作者的工资、办公经费等。

2.收益概念

第6篇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056-02

前言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1],它伴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而出现。对我国这样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城市化的研究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城市化研究中,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则成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常常采取单一指标(例如城市人口)测度城市化水平的研究方法[2-4]。但是,随着人们日渐深入地认识城市化内涵,学者逐渐放弃使用这种片面的测度方法,进而选择多指标的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的方法。近来,许多学者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但大多通过对某一地区的几座城市进行横向比较来研究城市化水平,研究结果很难与研究区域外的城市进行横向对比,大大限制了研究的实用性。本文以同时期全国的人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为基准,研究大连市的城市化水平,大大便利与同时期其他城市的比较。传统层次分析法由于在构造判断矩阵时受单个专家主观偏好影响较大,往往出现所得到的排序结果与客观实际偏差较大,因此,本文采用多专家打分来消减主观因素造成的偏差,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层次分析法构造的权重进行评判,强化城市化各指标权重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一、城市化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的建立

(一)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

确定模型的层次结构:

1.目标层(A)。城市化水平主导因素分析。

2.准则层(B)。包括4个方面:B1人口指标城市化;B2经济指标城市化;B3生活指标城市化;B4社会指标城市化。

3.对象层(C)。包括如下14个指标:C1城市人口比重;C2人口密度;C3非农业人口比重;C4人均GDP;C5人均平均工业总产值;C6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C7人均财政年度总支出额;C8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C9人均生活用电总量;C10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C11人均教育支出;C12公路密度;C13每千人公交车数;C14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二)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如表1。

(三)模糊综合评判修正指标权重

如果评判因素的权重分配为A~(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权重),则通过模糊变换,可以得到论域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5-7],即综合评判结果:B=A・R

B=(0.030572,0.011167,0.003681,0.015572,0.005587,

0.002462,0.001661,0.008682,0.002412,0.001547,0.000825,

0.004672,0.002485,0.000294)

经归一化处理得:B=(0.33,0.12,0.04,0.17,0.06,0.03,

0.02,0.09,0.03,0.02,0.01,0.05,0.02,0.01)

二、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模型的建立

(一)测度模型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t时期现实的人均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同时期城市人均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或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比值称为综合城市化率,并与人口城市化率相区别,以表示该国或地区的综合城市化水平。设用St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t时期综合城市化率:

St=∑Wti*Lti (1)Lti=Mti / Nti (2)

Wti为第i参评项目t时期的加权值。Lti为所要评价的国家或地区的参评项目t时期的相对值,也就是国家或地区第i参评项目城市化的程度; Mti为表示其t时期现实的人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 Nti为表示同时期城市人均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或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二)测度结果

大连城市化水平测度结果各分指标得分为:C1城市人口比重0.38;C2人口密度0.41;C3非农业人口比重0.04;C4人均GDP0.55;C5人均平均工业总产值0.23;C6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0.03;C7人均财政年度总支出额0.07;C8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0.26;C9人均生活用电总量0.07;C10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0.04;C11人均教育支出0.01;C12公路密度0.05;C13每千人公交车数0.05;C14每千人医院床位数0.01。

三、测度结果分析及结论

本文测度大连城市化综合水平选择的参照指标为全国同时期=的参数,即可理解为2009年全国平均综合城市化水平(全国St=1)。大连综合城市化水平St为2.18,全国为1,从总体综合城市化水平来看,大连的综合城市化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从人口指标来看,大连的各项子指标均高于同时期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经济指标来看,大连的各项子指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指标是使大连综合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生活指标来看,除人均教育支出外其他子指标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从社会指标来看,公路密度小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应与大连的丘陵地形有关,因其增加了城市道路建设的困难;大连市每千人公交车数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7倍,居民出行多以公交为主。

参考文献:

[1] 蔡俊豪,陈兴渝.“城市化”本质含义的再认识[J].城市发展研究,1999,(5).

[2] 税尚楠,吴希翎.试论我国的乡村城市化道路[J].经济地理,1984,(1).

[3] 周大鸣.论深圳特区的多村都市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l997,(6).

[4] 周大鸣,郭正林.论中部乡村都市化[J].社会科学战线,1996,(5).

[5] 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90-256.

[6] Mon D L,Cheng C H,Lin J C. Evaluating weapon system b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based on entropy weight[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94,(62):127-134.

[7] 潘仁飞,邹乐乐,侯运炳.基于专家可信度的不确定型AHP方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2008,(10):178.

The comprehensive estimation of Dalian city urbanization level based

on the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ZHANG Li

(City and environment college,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第7篇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不仅包括一个地区经济结构、运行效率、社会和谐等领域,也涵盖生态与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能力等。因此,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合自治区实际,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同时体现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可比性和动态权变性等特征。

在指标处理方面,失业率、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万元GDP能源消耗等同经济社会发展呈负相关的逆指标,对其处理采用倒数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对于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科技进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同经济发展方式呈正相关的正指标则直接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表1 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结果

在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的情况下,对已标准化的各省、自治区各类指标进行加权求和获得各大类指标评价值,然后各大类指标评价值进行求和获得综合评价值。2010年各大类及综合评价值结果如下:

(一)经济发展水平

2010年,我区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6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等省市。其中我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位于全国第25名,其他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GDP增速位居全国首位。

表2 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有关指标及评价结果

(二)人民生活水平

2010年,我区人民生活水平位居全国第14,处于中等,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居民人均收入为12224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3元,位于全国第10位;收入增速与GDP增速比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位于全国第26位;其他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恩格尔系数仅次于北京市。

表3 各省、市、自治区人民生活有关指标及评价结果

注:由于资料的限制,各省市区居民人均收入根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加权计算。

(三)社会发展水平

2010年,社会发展水平位于全国第20位,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三项指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新农保覆盖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三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4 各省、市、自治区社会发展有关指标及评价结果

注:由于资料的限制,各省市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利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

(四)资源环境水平

2010年,资源环境水平位于全国第25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城镇居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其他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单位GDP能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表5 各省、市、自治区资源环境有关指标及评价结果

(五)创新能力水平

2010年,创新能力水平位居于全国第20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每十万人拥有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口达到10207.7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77.7人;每十万人拥有的R&D人员为129.6人,R&D占GDP的比重为0.55%,两项指标与全国差距较大。

表6 各省、市、自治区资源环境创新能力有关指标及评价结果

(六)综合评价

以上五个部分发展水平经加权后综合评价,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位居全国第15位,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总体发展水平已居于全国中等水平。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六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发展不全面、不平衡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人民生活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和创新能力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客观认识我区整体发展水平,保持清醒头脑。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围绕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表7 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

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各省(市、自治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

课题组负责人:那艳茹 课题组组长:包思勤

课题组成员:朱晓俊、李文杰、黄占兵、宝鲁、赵杰、冯玉龙、

第8篇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家战略部署,这一阶段要努力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民主包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步,这也是实现我国亿万人民的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作为国家技能型人才成长发展的主渠道,面对国家、社会发展的伟大目标和挑战,职业教育应发挥什么作用,采取什么发展战略?这些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和思索。

从国际视野来看,面对经济停滞、气候危机、人口老龄化、高技能人才短缺、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世界各国纷纷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谋划职业教育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如欧盟日前的《重新思考教育:加强技能投资,实现更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指出,对教育与培训的投资是实现社会发展和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教育与培训必须努力培养积极的公民素养、提升公民就业能力、实现个体发展和幸福,应对经济增长下滑、人口老龄化及青年失业率上升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在经济、社会、科技、人口、劳动力市场等迅速变化的背景下,技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要努力通过对职业教育的概念、管理、供资和组织进行深刻变革,使其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多重需求。近几年来,英国政府多个技能战略,提出通过技能发展实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增强社会的包容性和流动性,进而构建“大社会”的理想。美国2012、2013年初接连政策报告,强调通过社区学院的振兴和改革发展实现美国梦。2012年,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面向所有人的技能:实现更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经济发展》。这一政策指出,无论对于国家、企业还是个人来说,技能都是现代经济保持活力的源泉以及实现更繁荣未来的关键。澳大利亚必须加强对技能培训的改革,以帮助个人通过学习新技能获得更好的工作,发展更具竞争力的企业,建立更强大、包容和公平的经济。

总体来看,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和理想的重要举措。借鉴国际理念和趋势,我国也应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出发,制定与经济、社会、就业、环保、文化传承等关键领域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改革战略;同时,关注、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企业和个人的需求,通过职业教育的技能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促进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梦想,发展壮大并实现,旨在获得最大效益的企业梦想及追求职业成功与生涯进步的个人梦想,这也是职业教育的最终发展旨趣与意义所在。

第9篇

1、认真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工作。2020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进入数据查询、开发和公告阶段,区局将按照省、市局统一部署,认真做好经济普查工作后续资料开发应用工作。

2、坚持真抓实干,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将迎来十年一次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通过普查,全面掌握人口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人口统计信息服务。为全面做好人口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提早谋划机构组建、方案制定、“两员”选聘培训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以“传统模式+新媒介”的方式,加大普查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部门数据共享,充分利用大数据服务人口普查,确保调查数据质量。

3、着力做好统计基础工作,确保数据质量。2020年,区局将以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分专业推进统计基础工作,对乡镇、开发区和一套表企业开展达标检查验收,同时不定期对档案盒工作进行抽查,切实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将继续推动重点企业统计资料巡查制度,加大对企业巡查力度,并定期通报,同时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推动统计严重失信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继续组织协调市局各科室来我区开展培训活动,努力提升基层统计员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