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城市的起源发展

时间:2023-09-20 18:19:37

导语:在城市的起源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城市的起源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底特律破产事件 资源型城市 启示

一、底特律破产事件回顾

底特律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曾是美国第五大城市和美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福特、通用及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均从这里诞生并走向世界。“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汽车生产厂的建立,促使底特律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为全美乃至全球汽车工业中心。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早期,底特律处于发展的巅峰时期,是美国最繁荣城市之一,拥有185万人口。然而,20世纪60年代末,底特律汽车工业因种族冲突遭受重创。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日、韩和欧洲汽车业的崛起,美国汽车业国际竞争力下降,底特律财政税收因此持续下滑。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底特律市陷入了产业和经济萎缩、企业和居民外迁、投资和人居环境恶化、产业和经济进一步萎缩的恶性循环。

2013年3月1日密歇根州州长里克・斯奈德宣布,底特律市已经进入财政紧急状态,随后密歇根州政府在2013年3月接管了底特律市财政,并派出破产重组专家小组进驻底特律。3个月后,重组小组宣布,底特律将停止偿还总额高达185亿美元债务中的部分债务,谋求破产保护成为解决底特律长期积弊的唯一途径。2013年7月18日,美国底特律市正式申请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市政破产事件。7月24日,美国联邦破产法院法官在针对底特律破产申请举行的首场听证会上裁定,联邦破产法院在审理此案过程中拥有“专属裁决权”,此举为底特律申请破产之路扫清了司法障碍。

二、底特律破产原因分析及其影响

底特律市的沦落是其经济发展模式长期积弊的结果,细究起来,既有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下滑、日韩汽车工业崛起、金融危机爆发的客观因素,也有底特律市管理当局反应滞后、应对外部冲击不力、发展战略失误、结构调整迟滞的人为原因。

1.产业结构单一,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脆弱。底特律市的经济对汽车产业的过度依赖使得底特律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脆弱,抗风险能力极差。随着日系、欧系汽车的崛起,美国汽车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同时随着亚太及中东地区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全球汽车产业也向中国、东南亚等地区逐步转移,底特律汽车产业全面溃败,经济发展年年下滑,财政收入逐年减少。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汽车产业遭受重创,企业大量裁员,人口大量流失令该市房地产业也走向崩溃。

2.主导产业空心化,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发展严重不足,造成高素质人才大量外流。随着汽车业的萧条和没落,与汽车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也迅速萎缩,金融、餐饮、旅游等行业整体跌入了低谷,大量高素质人才流失,中产阶级大量离开,原本居住在城市中的中产阶层选择到城市郊区居住,住宅郊区化和城市空心化同时出现,底特律发展中的人才储备出现严重不足。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的统计数据,底特律人口只有71万人,仅为1950年人口顶峰时期的40%左右。因此,底特律成为美国过去60多年中城市人口削减最多的城市之一。目前,底特律失业率高达18.2%,是全美7.7%失业率的2倍多。

3.财政收入大幅下降,政府债务陷入恶性循环。衰退的经济和人口大幅下降也直接导致底特律市税收收入大幅下降。2012年底特律市财政支出26.45亿美元,其中长期债务利息支出为1.29亿美元,占全部财政支出的5.30%。由于近年来底特律市财政收入呈下降趋势,使得政府拥有的公共资源不足以满足其市政公共服务支出,连年出现赤字,2012年实际财政赤字达3.43亿美元。持续的赤字使得底特律市债务规模庞大,至申请破产日,底特律长期债务已超过180亿美元,债务增长速度远超财政收入增长,债务负担沉重。

4.未能应对新技术的冲击。在工业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的背景下,底特律汽车业的零部件加工和制造逐步转移到劳动力低廉的亚洲地区,造成底特律汽车工业基础逐步空心化。随着汽车的小型化和微型化趋势的发展,节能环保的日系、欧系汽车开始兴起,体型笨重的底特律汽车逐步丧失了市场优势,在全球的份额也不断下滑,大批雇主不得不一波又一波地裁员,汽车业竞争力的丧失成为了底特律走向没落的关键因素。

5.政府反应滞后,政策措施的调整未能及时跟上。面对汽车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和丧失,底特律市在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层面反应滞后。政府对汽车产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常年维持在40%的高位,而一些周边小城市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仅为百分之十几,资本在治安环境差、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环境下加快外逃,投资剧减,产业空心化显现。目前,美国主要汽车制造商中,唯有通用汽车公司总部仍设在底特律市。

6.底特律破产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底特律市的破产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一是损害地区投融资环境。底特律申请破产,其政府信用极大降低,市场认可度急剧下降,对产业重塑、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政府再融资等都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使得本就不佳的投资环境愈加恶化,再崛起之路遥遥无期。二是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底特律是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在破产后,政府财力无力支撑公共治安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公务员、警察等维护社会秩序人员数量下降,公民人身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可能引起人口再度流失,社会安全环境恶化,资金和产业无法进驻,税源、税基再度萎缩。三是固定资产投资缺乏和公共服务项目供给不足可能导致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破产后的政府,缺乏稳定财政收入来源,对公共产品、社会保障、福利等方面的投入都将会减弱,而公共产品和服务投入的减少,又会恶化经济发展环境,使经济增长放缓,民众生活满意度下降,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

三、底特律破产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启示

底特律市破产表明,产业结构单一、就业和财政严重依赖少数大型企业风险极大,企业遇到经营困难可以裁员和搬迁,但一座城市却不能这样。因而,推动城市健康发展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断更新产业链,打造新的增长点。同为美国老工业城市的匹兹堡,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抓住了医疗、环保等“绿色经济”增长点,成功地从昔日“烟城”转型为美国“最宜居城市”。我国有不少资源型城市大多依托资源优势,逐步发展成单一产业的区域经济体,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中一元主导现象突出,与底特律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相似之处,亟待转型发展,结合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特点,提出以下想法。

1.建立科学考评机制,把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纳入考核框架。编制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规划,完善政绩考评体系,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放在经济发展首位,建立依靠技术、人力资本发展的机制体制,鼓励和引导企业走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道路,综合运用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加大对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培育与支持,破除粗放式经济发展制度基础,最大限度地挤压粗放式经济发展的生存空间,引导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

2.逐步改变一元经济主导局面,加快培育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从底特律的经验看,单一经济结构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底特律破产事件表明,单一的经济结构对经济长期发展风险很大,亟待提前做好经济发展规划,避免底特律破产事件在我国上演。综合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加快培育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形成多元产业发展局面,实现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

3.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环保收费机制。结合实际,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作为制定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参考因素,严控“两高一资”企业(指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型企业)重复建设和无序发展。淘汰技术落后、环境污染大、产能规模小的企业,推行水、电等资源型产品阶梯式计价收费标准,完善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和垃圾处理方式。

4.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推动形成产业的市场势力和纵深效应。从提高资源开发的质量与效应上下功夫,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鼓励企业引入先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考虑引进一批资源深度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链经济,形成产业的市场势力和纵深效应。

5.加大配套设施投入,创造经济转型发展的基础条件。一是创造资源和生产要素便捷流通的交通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二是着力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人力资本具有绿色、可持续、难被竞争对手模仿与复制的特征,建立在人力资本上的经济结构更为稳健和持久,加大教育投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体制,突破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人人重视教育,企业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培育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一方面,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另一方面,企业运用津贴、奖金等手段,把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吸引到企业科技机构,努力提高技术研发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善民,庞家主.广西民族自治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以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为例[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10): 78-81.

第2篇

关键词:造价人员;发展观;新时期

当下,在国际工程造价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化,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发展过程。我国加入WTO后,工程造价人员更要把握住国际市场的各种变化,使工程造价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把握住经济市场发展的动态管理。突破传统思想和经验模式,积极开展工程造价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探讨,借鉴和吸收现代管理科学的成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逐步形成新的观念和理论体系。

1.工程造价人员树立新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1)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是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的确定造价和有效地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企业经营效果。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强化工程造价的约束机制,维护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规范价格行为,促进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的统一。

(2)工程造价师是工程造价管理的管理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为适应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市场应变能力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随着竞争市场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造价师必须掌握和了解全国各地区的造价资料以及发展趋势,要掌握现代化管理和方法经验,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参与工程造价管理活动,总结经验,收集造价资料数据,分析造价变化因素,把握造价的真实和合理性,使自身的管理素质向更高层次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个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2.工程造价人员树立新发展观的路径

2.1工程造价师一套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过去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技能、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国家有人员门槛准入制度,但是缺乏统一全面的集中管理,随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项目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以及经济建设和建设市场的发展,对建设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造价人员是建设领域工程造价的管理者,他的执业范围和担负的重要任务,要求他必须具有现代管理人员的技能结构,应具有专业技术技能,人文技能和观念技能,来达到特定任务的能力、造价人员为了履行职责,必须不断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收集信息,以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技巧,适应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

2.2学习和掌握国外的先进科学管理方法与经验

(1)在经济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里完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建筑产品完全商品化,买卖双方的交易完全透明化,其价格关系则完全通过市场调节机制来确定与控制。在这样的体制下,建筑产品买卖(承发包)自由化,政府主要是宏观控制和指导,整个建筑行业管理上实现社会化和专业化,手段上实现科学化和自由化,价格上实现完全放开市场化。总之,实行市场经济,政府就无须制定法定性的造价控制定额,而是由承发包双方自行商定价格。但是,作为政府必须有个宏观控制和指导的职能,不论是哪一级政府都在抓标准与指导价格的管理工作。特别是技术标准的制定,对各类工程技术标准都有效完整的法规公布,一切按标准执行,一切按标准办。造价的确定也建立在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任何一项工程的招标,在招标文件上都有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投标者应在此标准下考虑各自的报价。

(2)工程的造价管理是把造价、工期、质量三者融为一体,先有标准(质量要求)才能谈得上造价,有什么样的质量就有什么样的造价;有了确定的造价必须要严格控制工期进度才能控制造价的实现。所以,质量、造价、工期三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3)学习国外开展工程造价管理服务,发展社会咨询顾问服务(包括个体、私人机构、中外合作、国外机构)是我国今后工程造价管理的一种发展趋势,政府必须大力倡导和扶持,划定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从政策上和法律上给予重视和保障。在我国发展社会咨询顾问服务,首先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建设单位没有必要拥有一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和机构,用经济规律办事取代长官意志,实行管理社会化和专业化,建立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丰富的社会咨询顾问队伍,用经济规律办事取代经营上的不正之风、随意定价的恶习。

(4)在国外发达国家,工程造价管理十分重视前期造价的确定和后期造价预测,科学地确定工程预算造价,只要一经确定,在执行实施中始终围绕这个指标不轻易突破。同时,为了达到合理的确定造价,必须把各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特别是对工程的维护费用、寿命期造价效益、不可预见费用、风险因素等加以严格考虑,这就是投资要打足,费用要科学合理。对实施过程中,设计变更修改必须要严格控制,作认真的经济分析比较,要有严格的审批制度,不得随意变更修改。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对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三超"现象十分有用,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工程造价管理。

2.3借鉴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的先进体系

在科学管理上,国外十分注重资料的积累和信息的反馈,只有掌握大量已完工工程资料,建立工程造价资料数据库,及时获得信息的反馈,才能够正确分析和判断工程造价的发展趋势,预测工程造价。这些经验和实践,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了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和国际惯例,掌握世界发展动态,扩大与国际上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与组织的交往,合作关系十分必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应该走出去,积极参加国际性的工程造价管理组织活动。只有从思想上真正加入世贸组织后,才谈得上学习国际惯例,我们的造价管理也才能达到科学和先进化。

第3篇

(一)科学的给排水建设能够有效地形成节约用水系统

水资源日益减少使我们所面临的严峻现实,而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水资源就成为我们在资源有限的基础上的首要选择。通过科学的给排水建设,首先可以根据水资源的来源及水质进行相对应的分配,从而减少优质水资源的流失;其次能够实现中水的再收回利用,提高中水的使用率。

(二)给排水建设的科学化可以促进城市水处理的科学化

城市水资源的来源是多元的,除去依托江河湖海的城市,我国大部分的城市水资源来自于地下水,还有部分是来自于利用雨期汛期储存的水库用水。科学的给排水建设有利于将资源整合实现功能的最大化。也可以及时将城市污水、雨水进行科学处理,避免因为排水处理不善而引起的一些问题。

二、城市给排水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水资源发展的影响

近些年,城市“内涝”、生活用水安全事故等水资源问题反复出现,我们不得不深思城市给排水建设的当前状况,完善城市给排水的建设,从而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及科学合理利用,以期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欠缺科学的规划设计及管理意识

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未能与城市道路及其他市政工程建设形成科学的相辅相成的建设模式。例如,在很多城市的道路规划过程中,经常出现道路建设已迫在眉睫,但给排水设计还未形成最终定案,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两个工程各自设计,各自施工的现象,这样现象很容易导致城市给排水设计不能与城市道路建设相符合,出现设置不合理的地方,无法发挥科学的给排水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甚至是污染。城市的给排水建设很多时候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因为给排水工程多为地下工程,建设完善后不会体现在表面,也就并不能充分满足城市管理者的面子工程。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充分变现了城市给排水建设的重要地位,城市管理者应该具有科学的管理意识,在一味追求城市外在的高楼大厦,繁华葱郁的同时,应深刻意识到城市给排水建设的基础性关键作用。

(二)施工质量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正如上文提到的城市给排水建设属于“地下工程”,常常得不到管理者的充分重视,也就导致在给排水建设过程中,人们的质量意识不高,从而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城市给排水建设属于城市市政基础建设,工程量大,常常是分包给一些施工单位进行建设。但是分包企业的资质和水平参差不齐,且为了其经济利益,一些企业甚至会偷工减料,最终影响工程的质量,是给排水建设严重不合格,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破坏水资源的健康发展。

(三)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理力度不足

在城市给排水建设施工过程中,监理部门对工程质量的保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给排水建设存在着监理力度不够的问题。城市给排水建设属于城市市政建设工程,施工单位进行的施工更多时候是由行政单位授权的。有些情况下,施工单位会提出各种理由拒绝监理部门的介入,使得工程建设过程中缺少或者根本不存在监督;有些情况下,是监理部门自身出现的监督管理不到位,监理只是走过场,敷衍了事。种种家里力度不够的情形,都会导致给排水建设存在质量问题,埋下隐患,从而出现了城市内涝甚至是饮用水安全事故等等各种水资源遭到破坏的事件。

(四)工程结束后的后期维护不到位

城市给排水建设完工后,常出现相关数据管理不到位,资料不完善现象,且未形成后期的科学完善的日常监测与维护模式。多数工程的维护都是在出现大问题或遇到突发事件时,才去进行监测与检查,这样就会延长问题解决的周期,而且由于没有可靠完善的相关数据作为整体参考,也就会出现问题指标不治本的现象,使问题反复出现,不利于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三、城市给排水建设与水资源科学发展的可持续前景

城市给排水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服务于城市功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更重要的应该是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和依据,其前景是值得期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立足于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开展城市给排水建设

以往,城市给排水的建设多注重于排水,比如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污水等,而很少关注于给水以及给排水的科学循环模式。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护水资源更多的要体现在用水的源头,我们如何更合理的使用水资源,并寻求健康的水循环模式。城市给排水建设要树立科学的水资源发展观,依托于当地现有基础水资源条件,立足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应努力从传统的给排水观念过渡到城市污水回收、净水再生及科学水循环模式上来,从而创造良好的水环境,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引入信息化手段运用于工程设计及后期维护

第4篇

关键词:北京能源;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

北京是个高耗能的城市,能源不能自给,依赖外地调入。展望“十二五”,一方面要转化奥运成果,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另一方面要向全面建设世界城市迈进。新的发展时期,对于北京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推进新的能源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首都,北京市的发展对能源环境标准要求高,对能源稳定运行要求高,对能源安全供应保障程度要求高。

“十二五”时期,能源的需求仍将保持增长,预计能源消耗将达到9000万吨标煤,要更加注重能源供给系统性、安全性、多元性、多向性和清洁性。不可否认的是,“十二五”期间北京能源需求、污染物排放、碳排放总量仍呈上升趋势。国家对北京的要求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7%,这对北京市来讲压力是非常大的。“十一五”时期能耗下降主要依靠“以退促降”,有一批大型工业企业调整退出,所有能源企业都进行了技术改造,这方面的空间已经有限。“十二五”需要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标准带动以及价格和利益机制引导,下更大力气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进资源节约,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把节能减排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彰显古都风貌和传统文化精髓,应该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独一无二的优势。按照《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远景目标:到2020年,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绿色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弘扬,宜居的生态环境基本形成,将北京初步建设成为生产清洁化、消费友好化、环境优美化、资源高效化的绿色现代化世界城市。

在国外,节能被形象地称为继煤、油、气、电后的“第五种常规能源”。“节能”已不再是简单意义的节约或少用能源,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战略举措,是通过加强管理,采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提高能源效率,以最小的能源消费得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把“节能优先”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制定节能法律、法规,提高能源效率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产品竞争力、保证能源安全、降低环境损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近几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已引起中央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和国内外能源界的极大关注。北京属于能源匮乏城市,因此,控制总量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行节能优先,成为必然选择。

第一,树立广义节能思想,将节能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位置,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一并作为“十二五”时期应坚持的的基本方针。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的效率是整个产业链中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效率,是狭义上的效率,考虑到能源现状、工业化、城镇化和人们消费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纯依靠技术不足以解决能源领域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只能解决其中一部分。一个城市的的能源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各种不同能源的转换、输送,并且以各种不同形式服务于终端用户的复杂系统,即可持续能源系统。

有关部门估计,如果推行强化节能和提高能效政策,到20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可减少15%-27%。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和产品应限制发展,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到政府硬指标考核体系之中。发挥价格的利益协调作用,稳步推进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提高节能水平。针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用电需求的增长,应合理引导用电,大力宣传节电,推广节能型电器设备,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家用电器等。

第二,着眼于全生命周期节能,严格执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人们在高能耗的生活模式下养成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在高耗能生活模式下建成的高能耗基础设施,将形成巨大的惯性,导致未来难以降低能源需求,进而可能走向更高能耗的发展道路。如现代化办公大楼的中央空调和分体式空调的使用,中央空调对其系统本身的运行来说,可以采用最先进、最高性能的空调系统,然而它实行的是全时间、全空间的运行模式。实际上,楼内各房间的使用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是间歇性的,从整栋大楼的建筑能耗来说,中央空调反而比分体式空调高得多。且不说温室气体排放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从资源供应、环境容量、生态退化、能源安全来说,未来能耗总量将会是无法承受的。经济发展应以财富的精细化生产为导向,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需要有总量“天花板”的约束。面对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严峻形势和挑战,当前必须尽快执行能源需求的“总量控制”,一方面是通过对各行业、各领域的能源需求进行约束和引导,避免过度建设,将发展引导到更低耗能的路径上去;另一方面是长远要定位于一个较低的人均能耗水平。必须果断、迅速地走十分节约、十分勤俭、并且尽可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否则大自然的惩罚会越来越凸显,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沉重。

第三,从需求端入手,充分利用终端设备和人的消费行为的放大效应。到达终端用户的有效输出只有原开采能源的1/5-1/4,终端设备提高1%的相对效率就相当于能源源头提高4%-5%的相对效率,终端设备节能具有倍数很大的“放大”效应。终端用户对能源需求多样化,因而要对终端用户的用能需求进行精细的分解,按不同的用能需求、需求的不同层次和动态变化,为能源供应、规划和配置提供指导信息和基础。

进一步降低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挖掘节能潜力,同时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提高能源的加工和转换效率,应当尽可能提高每一个环节的效率。从工业、交通、建筑三大用能部门的增长趋势看,到2020年,工业部门占能源总需求的比例将下降,而交通和建筑两个部门的用能增长明显加快。为此,需要尽快改变忽视建筑、交通节能的现状,制定强制性技术标准,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实行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推动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广泛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限制低效产品生产销售,激励高效产品占领市场,为节能激励措施的制定和实行提供量化指标和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

把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到行动上,成为强烈的社会导向,引导老百姓改变生活和消费模式。通过经济、道德、制度等“组合”手段,来引导节俭的生活方式和适中的生活水平。调动城市、农村居民人人自觉,人人动脑筋、想办法,人人参与节能,逐渐使节能成为市民的道德标准,成为市民觉悟的表现,成为市民的优秀文化。通过政府和行业指导,制约企业行为和市场消费行为是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强化实施新建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等准入门槛;对于已有企业,按生产技术水平(如能源利用率等)进行累进税制,以压缩小型落后产能;以市场配额制,促进先进大型企业在扩大生产能力时,优先考虑采用先进技术移植改造小型落后产能;鼓励节能产品推广,实行政府首台采购,价值补贴;利用税收政策,禁止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和大量消耗资源而附加值低的产品的出口等。

第四,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降低机动车出行比例,是减少能源消费的根本途径。北京市机动车数量激增导致石油需求量不断上涨,对车辆来说,提高有效载荷比例是节能的关键,其“放大”效应是几倍到几十倍。北京市私家机动车年平均出行距离在1.5万公里左右,而东京等城市私家机动车的年出行距离在1万公里左右。如果北京市的私家车年出行距离也下降到1万公里,机动车的石油消费量将同步下降约40%。控制北京市的机动车总量,并随着公共交通的发达,引导人们改变出行方式,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降低机动车出行比例,是减少交通能源消费的根本途径。如果将私人小轿车的百公里油耗从10升/百公里降为8升/百公里,则燃料的需求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将均减少20%。未来私家轿车还会经历一个较快增长阶段,鼓励小排放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是在私家轿车总量增长的情况下,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可行措施。

第五,建筑节能是降低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北京市建筑业能耗占能耗消费的比重32%(2009年),“十二五”时期仍是城市化加快发展、建筑规模扩大的关键时期,全市年房屋在施面积1.4亿平方米,竣工面积4000万平方米。新建民用建筑应认真严格执行节能65%的设计标准,新建公共建筑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立和完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融资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议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运行机制,并由政府提供适度的财政补贴。北京节能环保促进会有148家会员企业,其中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节能服务公司,促进会将组织他们积极投入本市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启动市级政府机构节能改造诊断,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改造示范工程,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对围护结构、供热采暖、空调制冷、办公设备、照明等系统及网络机房等重点部位进行节能改造。

对建筑能耗不能单从运行过程中的照明、采暖、空调计算,而必须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析,把建房的耗能折算进来。通过建筑能耗的全生命周期分析可知,设计规范化、产品质量提高和房屋使用寿命延长,可以大大减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在建筑采暖方面,入户取暖热水(或蒸汽)分户计量收费、补贴窗户双层玻璃改造、纤维板装修内保温、太阳能蓄热、地热取暖等均为有效的方法。此外,生物质纤维作为保暖材料节能与生物质作为燃料发电供暖相比,会有数倍的节能减排功效。建筑的设计对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节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一旦建成,对节能的技术路线就基本锁定。因此,需要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突出抓好建筑新标准的制定,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结构、设计等关键环节,建设一批绿色示范建筑,以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为重点,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绿色建筑典范。积极推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新校区的绿色校园创建;建成一批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措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使用市级财政性资金新建的公共建筑,具备条件的须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竣工后需通过国家绿色建筑测评。

第六,实行能源的多元化利用。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时代,能源种类繁多,应当有一个各种能源相互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的战略布局。一个城市的能源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各种不同能源的转换、输送,并且以各种不同形式或产品服务于终端用户的庞大且复杂的广义能源系统,要打破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按照系统最优原则对发电、化工、冶金等生产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进行充分集成与优化,改变传统的工艺过程,达到系统的能源、环境、经济效益最优的目的。

为满足精细化的需求,可以依靠多种形式的能源保障供应,各种能源更具有自身的特性,它们应当在整个能源系统中找到各自的合适“位置”,发挥长处,各得其所。天然气、煤气化、焦炉煤气、煤层气、可再生能源,通过不同过程物质、压力、温度等的耦合效率提高的潜力为15%-20%。因此,能源供给系统中,需要重点研究各种能源在能源系统中应该做什么,并尽量用较少的能耗代价满足终端用户精细化的需求。在广义能源系统中,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分布式布局,集中电网、分散电网和离网运行相结合,通过布局分布化提高系统能效的潜力可达到20%-30%。因为分布式供能系统可以实现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区域性热、电、冷联供,按功率需求的大小采用模块化布局,机动灵活,就地满足用户要求,减少热源多次转化和输送,可以把能源利用效率从40%-50%提升到80%-85%。

参考文献:

1、倪维斗.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控制势在必行[J].能源评论,2009(2).

2、罗汉武.能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测度分析及政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

3、陈元.能源安全与能源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第5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城市资源;基础设施;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 F062.9 献标识码 A 章编号 1002-2104(2007)04-0149-05

城市是一个由自然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构成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 通过规划、监测和调控等手段引导城市生态复合系统向更加协调、平稳、均衡发展的动态过程[1]。而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命脉和基础,它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支撑系统和承载体,其承载能力必须与城市经济社会活动所产生的需求压力相适应,才能保证城市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2]。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来分析城市资源、基础设施与其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可以衡量前者是否适应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并能把握彼此的协调发展趋势,对指导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建设,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城市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国外在基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城市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3]。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它建立了“经济、社会、环境和机构制度四个二级指标,提出了驱动力(Driving forc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的DSR 概念模型, 并结合《21世纪议程》中的有关章节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核心指标框架[4];英国政府于1994年了该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并在明确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目的和功能基础上, 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5] 。另外,世界银行、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都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6]。近年来国际上又最新提出了一些直观的、较易操作的指标体系及其定量评价的计算方法,如可持续性的晴雨表(Barometer of Sustainability)[7]、真实发展指标指数(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 GPI)[8]等评价模型。

国内对城市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进展[3]。如1997 年,海热提等以乌鲁木齐市为例建立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9];1999年,黄思铭等按发展度、承载力及环境容量设计了省级、市级、县级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并对昆明市的18个具体指标进行了评价[10];2000 年,凌亢等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特征分析为理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经验选择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11];2002年,曹慧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以及线性隶属方法对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的评价[12]等等。

目前国内外虽然提出了诸多评价模型,但指标体系往往是从整个国家和区域出发,从综合和整体入手,涉及到的关键指标数目很多,面很广,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D) 的指标体系有147个指标[13];邓宏海所列的环境质量指标达300个[14];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有近1 500项[15]。数目、层次太多限制了评价体系的实用程度,而且不容易区分和清晰地辨别各个重要系统的相互关系和对整个区域或城市发展的贡献与作用;特别是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从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入手,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地评估和衡量城市资源、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的研究还较少见。因此,在当前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状况, 设计出一套指标体系, 定量地评价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青岛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2002-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5.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3 000美元;青岛以占全国0.11%的土地和0.56%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1.59%的生产总值和1.85%的财政收入,其经济总量已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然而,青岛市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支撑条件还较薄弱,化石燃料和矿产资源贫乏,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可利用建设土地资源稀缺;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主要污染物已达到控制指标的上限。另外,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滞后发展的状态。青岛和国内大多数城市一样,面临着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以土地、能源、水资源等要素资源和基础设施供给约束所引发的结构性矛盾便是当前乃至较长一段时期内制约全市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之一。

2 城市资源、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经分析和参照相关文献,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建立了城市资源、基础设施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三项指标下面又分几项能够体现该指标特性的分指标,构成多层次的指标体系(见表1、表2)。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青岛市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另外一部分取自建设部公布的全国城市统计年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青岛市十五规划以及厦门、大连、宁波和杭州四个城市的统计年鉴。

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由于整个青岛市的城市资源、基础设施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涉及的因素范围广、数量大,对各个层次上的因素进行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了能科学地确定出各个指标的权重,我们采用了美国学者萨蒂(T. L. Saaty)教授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HP) 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应用该方法, 将专家和决策者的分散意见整理成判断矩阵, 再利用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确定下层指标对上层准指标的贡献程度, 从而得到基层指标对总体目标或综合评价目标重要性的排列结果[16]。

各指标权重见表3、表4、表5

4 定量评价

4.1 青岛市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4.2 青岛市城市资源、基础设施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协调关系

城市资源、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指在一定的资源约束下,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在不断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承载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上,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满足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需要[2]。

本文参照这个标准,对青岛市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综合评价:由表6数据可知,2001-2004年期间,青岛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而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则呈现波浪型,除了2002年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的发展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以外,大多数年份都是滞后的。从表7数据可以看出,青岛市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各年的协调发展度均大于0.8,并保持增长的态势;同时,从协调发展趋势指数来看,衰退和增长型兼有,青岛市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协调发展的动态趋势还不稳定和明朗。

5 结 论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可持续利用的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我们通过构建城市资源、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统计和分析了城市资源、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程度和趋势。结果显示,近年来,青岛市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但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也存在着滞后发展的状态,青岛市总体上属于协调发展、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滞后增长型。因此,青岛市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加大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开发和建设力度,进一步促进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在城市的发展实践中不断去弥补和完善该系统,使其真正成为青岛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共同支撑青岛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我们以青岛市为例的研究,同样适用于其它城市,这对指导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建设,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城市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秦耀辰,张二勋,刘道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评价――以开封市为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6):1~8. [Qin Yaochen,Zhang Erxun,Liu Daofang. On the System Assessment of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Kaifeng City for Example[J]. 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 2003,(6):1~8.]

[2] 申金山,宋建民,关柯.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与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13(5):10~12. [Shen Jinshan,Song Jianmin,Guan K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Infrastructure and Soci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J]. Urban Environment & Urban Ecology, 2000,13(5):10~12.]

[3] 牛海鹏,齐永安,袁占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5,24(2):292~294.[Niu Haipeng,Qi Yongan,Yuan Zhanliang.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and Ways of Urban 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2005,24(2):292~294.]

[4] 叶文虎,仝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述[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1997 ,7(3): 83~87. [Ye Wenhu,Tong Chuan. Reviews on the U.N.Indicator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1997,7(3): 83~87.]

[5] 王朝科. 英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介[J].山西统计,1997,(7):41~43.[Wang Chaoke. Reviews on the English Indicator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Shanxi Statistics, 1997,(7):41~43.]

[6] 邱茂慧,暖,蔡霞.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评述[J].热带地理,2002,22(3):222~225.[Qin Maohui,Chen Zhongnuan,Cai Xia. Review of the Study on Indicator System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Tropical Geography, 2002,22(3):222~225.]

[7] PrecottAllen. The Barometer of Sustainability: a method of assessing progress towards sustainable societies[A]. Gland, Switzerland and Victoria, BC: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and PADATA[C]. Switzerland: IUCN, 1995.

[8] Clifford Cobb. If the Economy is up, why is America Down[J].the Atlantic Monthly,1995. 276(4): 65~71.

[9] 海热提・涂尔逊,王华东,王立红,彭应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2):47~50. [Hairet Tursun,Wang Huadong,Wang Lihong,Peng Yingdeng.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7,7(2):47~50.]

[10] 黄思铭.云南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9,(2):93~96. [Huang Siming. Researches on Indicator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Yuannan[J]. China Soft Science, 1999,(2):93~96.]

[11] 凌亢,赵旭,姚学峰.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9 , (12):106~110.[Ling Kang,Zhao Xu,Yao Xuefeng. Studies on the Index System and Method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China Soft Science,1999, (12):106~110.]

[12] 曹慧,胡锋,李辉信,梁镇海,王昭昭.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 生态学报,2002,22(5):787~792.[Cao Hui,Hu Feng,Li Huixin,Liang Zhenhai,Wang Zhaozhao.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system in Nanjing City[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02,22(5):787~792.]

[13] 范柏乃,马庆国. 国际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8,(8): 65~68.[Fan Bainai,Ma Qingguo.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J]. Economics Information, 1998,(8): 65~68.]

[14] 毛锋,米红.可持续发展研究态势评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1):20~25.[Mao Feng ,Mi Hong. A Commentary on the Stud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98,17(1):20~25.]

[15] 刘传祥,承继承,李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6,6(2):3~7.[Liu Chuanxiang,Cheng Jicheng,Li Qi.Basic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ustain Abledevelopment[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6,6(2):3~7.]

[16] 罗守贵,曾尊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人文地理,1999,(12):54~59.[Luo Shougui,Zeng Zungu. Reviews of Researches on Indicator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Human Geography, 1999,(12):54~59.]

[17]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J].热带地理,1999,(2):171~177.[Liao Chongbin. Quantitative Judgement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y[J]. Tropical Geography, 1999,(2):171~177.]

[18]李孝坤,韦杰.重庆都市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进分析及对策探讨[J].经济地理,2005,25(3):387~390. [Li Xiaokun, Wei Jie. The Evolution Analysis and Probing into Strategy of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Chongqing City[J]. Economic Geography, 2005,25(3):387~390.]

第6篇

1.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打造绿色城市城市的发展是有着自身规律和特定的条件的,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一定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在政治理念上,政府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要接受批评和监督,它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城市的居民更好地生活。作为城市的名片,市政广场必然秉承相同的理念,为城市居民提供一套其他机构无法提供的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树立共同的城市价值观。

2.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谈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切还要回到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城市的兴起源于人群的集中,城市的衰亡也源于人群的离散。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数量激增,消耗的自然资源以几何倍数的方式增长,必然要求人类自己解决。城市的发展要依靠眼光长远的规划,这不是单一的城市建设问题。城市存在的根本是城市的经济活动,没有经济活动创造的财富作为保障,城市会破产,人口会流失。人口减少初期会让城市负担减轻,逐步减轻城市病症,但中后期的影响是釜底抽薪般地使城市丧失发展原动力。没有消费就没有收入,对于城市来说,要维系城市的活力,最基本的就是保障城市基本经济活动正常进行。长期以来,很多城市的基本发展思路经常发生变化,进而形成一种断层式的发展模式。城市规划中的宣传在此时更应该谨慎,防止对城市发展产生错误的暗示。

二、城市广场设计的实践

城市广场设计必然要以城市的自身特点作为主要的设计突破口。海滨城市以海为主旋律,工业城市体现工业的能力,旅游城市体现旅游特色。因此,在整体规划上,市政广场应该具有亲和力和功能性,这才是设计师在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市政广场应该体现城市居民共同的价值观,从狭义上讲,应该体现本地的地域特色和民族区域特色。我们用价值观这个概念解释这一问题:价值观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民族特色,这是不言而喻的。设计语言并不是一块平板,而应该是多层次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从本质上说,就是市政广场必须具备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基本功能。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广场设计的内容进行梳理。首先,市政广场应该具有城市“会客厅”的作用。第二,广场的功能应该给人们带来享受,层次要多样。为了满足这样的设计需求,广场的空间层次不应是单层的、平面的,而应是复合样式的,具有恰当的、丰富的变化。第三,市政广场的价值在于体现城市的发展和包容,这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体现。

第7篇

[关键词]城市化;西进运动;美国崛起

一般认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完成的。从这种定义上理解,城市可以被认定是“现代工业之家”。[1]189伴随着工业化、工业革命的发展,至19世纪末,在美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系,而从美国的政党政治、经济重心、人口流向和城乡结构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随着美国城市化鼎盛时期的到来,城市促使大量人员流向城市,促进城市的繁荣,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也开始迅速发展壮大。城市大规模兴起,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尖锐社会矛盾。本文分为三部分,美国城市起源、城市化对美国经济的正面影响和城市化带来的新问题。正确、全面看待美国在19世纪末城市化问题。

一、美国城市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按照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来看,美国城市大致可分为三类:海港城市、商品贸易城市和河流沿岸城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的城市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殖民地时期――内战爆发前(1612年―1861年),美国建立以前,大部分人口主要居住在农村,甚至在内战爆发前,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中的多数。这是由于美国此时的工业化程度较低,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较少。所以城市较多集中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比如纽约、波士顿、费城、洛杉矶等。这些城市同时也是美国重要的对外贸易中心,对外贸易业进一步刺激了城市的发展,甚至带动了周边城镇的发展,最终城镇发展成为“卫星城”,比如纽黑文、法尔茅斯等。随着交通运输,尤其是内河航运业的发展,密西西比河流域、五大湖也形成了一批新的城市,比如底特律、芝加哥等城市。这一时期的城市建立多半是由于农村人口的聚集而发展壮大。这一时期的城市更像是“城镇”。第二阶段:内战爆发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61年―1900年)。内战结束后,美国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障碍,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在国家内拥有更有利的地位。圣路易斯、克利夫兰、奥尔良等城市就是这一时期从若干分散的中小城镇发展成为美国的主要城市地区。由于美国南部刚刚经受了战火的蹂躏,城市的重建比较缓慢,而且内战前铁路就很少,这一时期南部的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同一时期美国国内的其他地区。新奥尔良、亚特兰大、路易斯维尔等南部大城市规模虽然在南部地区属于较大城市,但是无论是城市基础建设还是城市人口都不能与中西部城市相提并论。

这一时期美国的城市迅速发展得益于美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完善,城市化速度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不仅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比重从19.8%升至39.6%,[2]54而这种发展仅用40年。

二、城市化对美国经济的促进

第一、城市化进一步促进美国公共运输的修建。随着西部淘金热的兴起,大量的人口开始涌向西部矿井,这些因为采矿业而兴起的城市相对比较零散,同时开采的矿石也需要运输,这就带动了公共交通,特别是铁路和公路的修建。这时期铁路的修建在美国大平原和西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铁路修建的里程数超过了历史上美国铁路修建的各个时期。其原因分为三点:第一,在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等矿产,随着兴起的“淘金热”使得成千上万的移民从东部地区涌向中西部、西部地区,迫切需求政府修建、改善横贯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岸的交通、运输条件。第二,东、西部的开发业的发展,急需把西部的矿产资源运抵工业体系更为健全的东部,商人为了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也向联邦政府进言,促成了联邦政府在内战时期的1862年颁布《太平洋铁路法》,由此拉开了美国交通运输革命的序幕。交通运输的便捷使得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进一步深化带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城市化进一步促进了美国金融行业的壮大、金融垄断组织出现。由于城市的扩大,所容纳的城市居民人数的增多和外来人口的涌入。这就要求城市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基础设施和铁路网的建设。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铁路修建,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都不能独立完成,这就需要银行贷款主导的融资行为。此外,城市的修筑、养护需要大量人员,按照联邦政府的政策,西部的土地新开发的土地可在一定年份后归属开发者所有,移民为了获得土地,就需要向金融机构贷款。为了进一步节省工业生产的运营成本,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企业开始发展。在同一个城市中,同类型的企业往往形成集群效应。用类企业的相互竞争促使一些企业脱颖而出,各个联系比较密切的相关企业为了争夺利益,又结成利益同盟,最终导致垄断组织的出现。美国东北部和西部垄断组织的大量出现与城市的发展有重大关系。

第三,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外国移民,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桎梏。较为密集的居住环境,使得来自不同地域的人口聚集在一起。共同的经济生活使得人们之间相互隔阂减少。虽然在内战以后,黑人的政治权益和经济地位仍然很低,黑人开始不再局限于种植园的农业工人身份,开始走向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生活地位。妇女虽然并没有获得和男子一样的政治地位,但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妇女也开始参与到工厂的劳动中,妇女不在是家庭主妇的形象,经济地位的提高势必会使得妇女要求自己权益的保护和政治地位的提升。

三、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扩大带来了问题

第一,城市化的发展那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生态问题,城市的无序建设和城市规划上缺乏长远眼光,使得自然生态遭受灭顶之灾。在西部“淘金热”开始之前,西部地区生活的主要居民是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生活来源是猎杀野牛。野牛肉可供给食物,野牛皮毛可以做为帐篷和衣服的来源。长期的游牧生活使得印第安人知道如何同自然和谐相处。随着西部人口的增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牧场的建立。农产的扩建不仅使得印第安人的领地缩小,也影响了野牛等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野牛遭到大量捕杀,数量锐减。

第二,城市化的扩大也给美国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联邦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自由放任政策对一些大企业的压榨工人行为持一种纵容态度。大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剩余价值,不断降低工人的福利待遇和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工人的工作时间。一些工人在简陋、肮脏的工作环境中身染职业疾病却被不到企业赔偿。这加剧了工人阶级和垄断企业之间的矛盾。工人罢工现象的屡屡发生也使得工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东部铁路工人罢工就几乎导致了东北部、东部铁路运输的瘫痪。还有大企业开始寻求政治层面的庇护,开始在市政府寻求人。使得政府贪污成风,也使得握有实权的带恶业更加肆无忌惮,市政建设弊端丛生。

第三,生活在城市底层的人民更加贫困,贫民问题更加严重。由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使得一些城市问题并没有得到尽快解决,最终积重难返酿成惨痛教训。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一些用人单位在短期内并不能吸收如此之多的待就业人口,这些人员不得不游离在城市的贫困线上。政府也并不愿意在交通,改造贫民窟、医疗卫生条件、城市消防上花费支出。为了更多地获得经济效益,建筑公司在建设煤气管道、自来水短刀等公共设施上偷工减料,杂乱无章的市政管理也加剧了城市问题,各城市的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芝加哥1871年特大火灾就暴露了城市问题,城市木质建筑较多,电力公司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低劣电线,消防设施陈旧等原因酿成火灾的发生。最终芝加哥市区三分之二的居民楼被焚毁,超过半数人员无家可归。

综上所述:

随着美国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批新兴城市在美国内战后出现。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工业企业的增多也从另一方面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的东北部和东部地区是美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不仅因为东部的优良海港和东北部的五大湖的内河航运发达,也因为新兴的城市工业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需要更多的农业产品和生活必需品,这也促使了原有城市附近城镇人口集中,最终形成新的城市中心或者卫星城。在中西部地区,虽然工业化发展相对较晚,但是随着铁路网络的覆盖和优良的自然地理条件,中西部拥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在内战结束后,东部的企业家、金融资本的投资,形成了新企业出现的热潮,中西部随着成为全国工业中心。南部地区,由于一直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工业生产能力比较北方相对较低,又由于内战后重建南方的政策一波三折,使得南方是全国城市化最低的地区。

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带动了服务业、畜牧业和工业资源的集中、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的转型。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应对这些问题,美国政府开始改革市政、政党政治甚至国家政策,美国社会开始了贫民窟改造、社会福音运动等民间改革。可以认为是城市化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政建设的改革,为美国20世纪更大规模的发展和改革开辟了新途径,打开了美国进入进步时代的大门。

参考文献:

[1]何顺果:《美利坚文明论―美国文明与历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

[2]丁则民:《美国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

[3]克莱・G・瑞恩著、程农译:《道德自负的美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4]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王旭等译:《全球通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8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 ;评价指标

[Abstract] since last century, with the continuous accumulation of city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effect of the city, o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at the ecological city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future city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related academic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the ecological city concept, connotation, which is expounded, and puts forward the preliminary conception reference evaluation foreign standards of ecological city, hoping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green ecological city.

[keyword] ecological city evaluation index;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我国城市生态系统现状

伴随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也造成了对区域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生态理念的发展,各城市逐渐意识到建立生态城市的科学性和必然性,上海,重庆,广州等城市纷纷进行生态城市试点建设。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重理论而轻实际,研究领域比较单一;缺乏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难以通过理论支持对生态城市发展问题进行描述;缺乏对城市自身特点的深度挖掘,盲目跟风,没有从深层次上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

2.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建设评价方式

2.1生态城市定义

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 的概念起源于1971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广义上,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上,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生态城市的复杂性在于城市里人的活动既要与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相符,又和城市经济,社会紧密联系。因此,在进行评价系统的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评价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

2.2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方式

2.2.1四层次结构加权评价法

2.2.1.1指标选择

四层次结构评价法是将城市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整体,最高层为生态综合指数,其次是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见表1

表1

2.2.1.2三级指标数值规范化处理

当指标数值越大生态情况越好时:Si=(Ci-Cmin)/(Cmax-Cmin)

当指标数值越小生态情况越好时:Si=1-(Ci-Cmin)/(Cmax-Cmin)

式中,Si—某指标因子(三级指标)的规范化值Ci—根据评价城市选取的某三级指标的现状值Cmax—所选相关城市指标中最大值Cmin—所选相关城市指标中最小值

二级指标数值计算:

Vi—某二级指标的指数值m—该二级指标所有三级指标的项数

一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Ui—某个一级指标的指数值 Wi—某个二级指标的权重 n—该一级指标所有二级指标的项数

生态综合指数的计算

ECI—生态综合指数数值 Ui—某个一级指标的指数值 Ti—某个一级指标的权重 N—一级指标的项数

在计算一级指标数值和生态综合指数时,对于选择权重需要非常谨慎,可以采取专家调查法和语义变量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计算权重。

2.2.2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

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是指:设共有n个指标(标准化后的值), 以这些指标的上限值为半径构成一个中心n边形, 各指标值的连线构成一个不规则中心n边形, 这个不规则中心n边形的顶点是n个指标的一个首尾相接的全排列, n个指标总共可以构成(n- 1)! /2个不同的

不规则中心n边形, 综合指数定义为所有这些不规则多边形面积的均值与中心多边形面积的比值。下图为全排列图示指标法示意图

与加权法相比较,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的优点是:既有单项指标又有综合指标,不需要专家主观判断权重的大小,只需要确定与目标层相关的上下限和临界值即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主观随意性。

【结语】在如今城市病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落到实处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通过建立城市生态评价体系,筛选评价因子,能够使生态城市的建设更具有指向性,为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成效提供科学依据。但随着城市的多元化发展,指标因子的选择必然也会随之改变,只有不断更新评价体系,生态城市的建设才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第9篇

在我们所回收的80份有效问卷中也发现,进行同样一份工作的两个人,由于所处的地方区域不同薪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般来说:城市等级越高,所得薪资越高。就拿我身边的事情来说:福州某公司来我校招聘,实习期间某职位给出的薪资为1500元。

转正以后,留在南京分公司的薪资为每月2200元,留在上海分公司的薪资为每月2500元,包吃,不包住宿。这也就向我们证实了一线城市的薪资是高于二线城市的说法。再来,一线城市的发展步调比较快,消费水平相对高,为满足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消费便成为了前提。要消费,薪资是保障,所以理所当然的,一线城市的薪资在这一层面上来说也必须高于二、三线城市。

中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即多劳多得。虽不适用于所有市场,但一般而言还是具有可实性的。有句古话这么说来着“能者多劳”,结合这两点,则可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他的价值,通俗点来讲,也就是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薪资。不论是企业还是社会,都会有底层、基层、管理层、领导层的存在。层面越高,薪资也就越高。

如何判断一个人处于哪种层面,我们首先看到的便是一个人的能力。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清洁工去管理一个企业,不是带有世俗偏见的眼光,而是在很多方面,清洁工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如果一个管理级的人物愿意,打扫这种工作也是可以胜任的,所以总的来说,你可以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那么你所获得的东西就会比别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