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工程伦理教育的意义

时间:2023-09-21 16:55:15

导语:在工程伦理教育的意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工程伦理教育的意义

第1篇

【关键词】概预算;理论;实践;教学模式

1 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特征与学情分析

园林工程概预算是高职高专类院校普遍开设的课程,涉及学科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植物学,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造价学。预算工作是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而预算的工程内容又与实际工程项目息息相关,工程的任一变更都会涉及预算的变动,然而,学生因为缺少实践经验,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工程施工图的认知不够,笔者在历年教学中发现,学生注重设计,但对工程知识掌握不够,对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工程工序、工艺认识不足,导致在应用定额时,对分项工程所含的工作内容不能正确判断,分项工程之间不能无缝衔接,或漏项或重项,即口径不一致。甚至对一些项目名称从来没有听说过,以至于判断不了套用哪个定额子目。如在对垫层-基础-墙的辨别中,有学生将垫层划分为基础,也有学生将基础划分为垫层或划分到墙体项目,二是,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掌握知识更少,没有真正参与过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只是从课本上了解工程管理的表面理论知识,对工程现场的复杂性缺乏认知,施工过程过于简单化,遗漏项目。三是,对工程价格的确定缺少市场调研。基于以上三个原因,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难度强三个特点。从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感受来看,印证了以上观点,学生感觉和实际脱节,遇到真正的工程无从下手。

2 理论-练习-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理论-练习-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是指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学生练习习题,再有联系习题演进到实践锻炼,三阶段不断与实际的工程项目接近,理论阶段主要任务是学省对预算基础知识、预算术语等知识的学习,通过此阶段学习,学生要掌握预算方法。练习阶段,分为两个过程,习题讲解过程和学生练习过程,学生从习题练习中应用理论,发现理论与实际项目的契合过程。实践阶段是给出学生实际的工程现场,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工程现场的一些课本上反映不出来的问题得以呈现出来,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老师咨询,解决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再从问题中总结,补充理论知识。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学生能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设计

在教学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采用以章节知识点为一个单位进行,及在工程量计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三个章节,分别设计。

在工程量计算一章中,第一阶段对建筑面积、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方法、工程、园林景观工程等进行部分计算规则进行讲解。第二阶段给出单项工程进行练习,在筛选练习题时,注意单项工程的规模,工程量过大或辨别难度大,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筛选练习题时,将工程量控制在15条子目之内,另外在习题组合上,由易渐难。主要采取课堂练习、课下作业两种形式。在第三个阶段,选择真实的现场作业,第一个作业是对学校教学楼进行建筑面积的测算,在这个作业中,学生先进行建筑轮廓外边线的测量,再根据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分析判断一些附属结构如挑檐,檐廊、室外楼梯等是否属于建筑面积,要求学生对建筑附属结构认知对计算规则熟悉。第二个作业是根据学校正在施工的管道工程进行工程量计算,去现场前,要求学生课下将工程量计算一遍,然而到了现场,学生发现很多细节没有考虑到,例如,管道挖沟槽工程,施工场地条件非常杂乱的,包括混凝土路面需要开凿,绿篱需要起挖在管道埋好后还要重新栽植等,挖土深度是不等的,种种情况,在考虑上这些情况后,工程量多了很多。学生反映,通过对现场的实地踏勘,确实和书本上看到的和想象的差很远,学生因此也意识到了现场踏勘的重要性。

在施工图预算一章,教学设计以贴近现实,知识运用为原则。第一阶段讲授施工图预算的步骤和施工图预算的文本格式,重点讲解的取价中价格要注意的问题,以河北省取费标准为例,对取费基数、费率标准、计价程序进行讲解。第二阶段以课本例题为例,讲解定额计价的过程。第三阶段,工程概预算章节特点是前后连锁,所以在本章,根据前一章工程量的计算结果,要求学生进行市场询价、套用定额、依据河北省取费标准进行取费,这样同一个项目做不同阶段的练习,学生对知识的联系性和完整性有更好的认识,同时也能从后续的工作中反思前期工作是否完善。

清单计价一章理论部分重点是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清单计价相关术语,及综合单价的计算。在练习环节,主要对清单工程量进行计算,在练习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对定额计价模式工程量计算的对比。并对综合单价计算进行了讲解。在对清单计价进行实践练习时,仍用管道铺设的例题,用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进行对比。

4 学时分配与考核方式

各章学时依内容而定,在每章的三个阶段学时分配为40%,20%,40%,因为该课程的实践性强,所以在考核评价方面,不单纯的唯结果化,更注重学生的操作过程,所以在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和现场踏勘时,注意观察学生整体掌握情况。对积极思考、多提问的学生在评分时有所侧重,注重学生的解题思路。具体考核内容以各章节作业为依据,重点在工程量计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三张,具体理论、练习、实践三部分作业分别给分,各占总评成绩的20%、35%、45%。

5 结论

园林专业是实践性强的学科,对于本专业课程,应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尤其如此,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面临的学情困境与学习目标相差甚远,所以对这门课要增加实践练习的学习手段。理论-练习-实践的三阶段学习法,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又从实践中补充理论知识;使学生学习到知识的同时,又注重了学习难度的递增性和渐进性。最终使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需求,缩短课本知识与现实工作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姜玲.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山东建筑大学学报[J].2010(25),4:466.

第2篇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 乳制品加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5-0065-02

乳制品加工技术是高职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属于应用科学。该课程特点为实践性强、加工技术更新快,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理论与实践不能相互结合,理论部分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所占比例较多,达60%以上,但实用性不强。本课程为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高职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乳与乳制品加工相关岗位群的工作能力,实现教学与工作零距离,本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课程整合。我们根据本课程所涉及的工作岗位,校内开展对以原料乳的质量检验和奶酪、奶油的加工等教学活动。

作为项目主体,校外以消毒乳、发酵乳制品、冰淇淋等生产作为实训项目主体,以企业的产品作为具体任务,让学生在企业进行相应的实践锻炼,使学生的专业技能逐步娴熟。将理论教学渗透到实践教学之中,在实践操作中感悟理论的真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一 依据就业岗位要求,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高职的教科书乳制品加工技术大多以理论为主,往往都是高校教材的翻版和压缩,强调的是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所涉及的实践内容又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相脱节,而新增加的内容大多是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企业参与编写的教材较少,所以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就业岗位以及实际生产不符。因此,学校要摒弃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

首先,我们应对在乳品企业实习的学生、毕业生和企业的用工情况进行调研,毕业生在乳制品加工企业的主要岗位是质检员、技术员和化验员。调查学生具体在哪个岗位工作(实习),该岗位需要哪些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对目前乳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改革的建议。其次,对企业主要调查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对人才的要求,哪些理论知识是企业员工所必须掌握的,哪些是需要了解的,然后,与企业一线生产、质检、技术、化验、基层管理人员和毕业(实习)生一起,参照乳制品加工职业资格考试标准,筛选理论和实践授课内容参编教材,例如把原料乳的质量控制、乳的化学组成及性质、乳的掺假作为授课内容的重点,增加ISO 9000、HACCP体系在乳制品加工企业中的运用,同时,还增加了与乳制品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乳制品相关的污染物的处理。再次,在我们的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以及做人的基本原则,以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优化课程体系,构建项目化教学

乳制品加工技术属于应用型学科,是一门以乳类科学为基础,综合相关学科知识,研究乳与乳制品加工技术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学科。本课程在教改之前,一般都是借鉴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一般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验性验证或专业技能训练。在理论教学阶段,学生容易产生“摸不着头脑”“抽象空洞”“枯燥乏味”等学习体验。进入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阶段,学生虽较感兴趣,但理论知识已大部分忘记,往往局限于模仿性操作训练或是应付一下老师的考核,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因而无法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影响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

在传统的乳制品加工技术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能很好地融合,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结果是越学越乏味,逐渐失去了对专业学习的信心,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突出乳制品加工技术的实用性与应用性,并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乳制品加工及检验岗位(群)为标准、以乳制品加工实训内容为载体的项目化教学。在加工过程中,同学们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以实际操作为主,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为了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把乳制品加工的内容分为六个项目,分别是消毒乳制品加工、发酵乳制品加工、乳粉加工、奶油加工、干酪加工、冰淇淋加工。同时,为了便于组织教学,在每一个项目中,又设置若干个任务,例如发酵乳制品加工又分为发酵剂的制备、发酵剂活力的测定等任务;在乳粉的加工及检验项目中,又分为4个任务,分别是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配制乳粉、其他乳粉的加工及检验,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学是学院的中心工作,教职工队伍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支撑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是学校规范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领会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积极实施教学改革,自觉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于行业工作分析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符合岗位(群)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及项目化的课程教学。首先,我们要加强对教师职业观的教育,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是培养和谐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其次,建立完善先进的绩效评估体系。对教师的考核、评估是教师团队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只有赏罚分明,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才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再次,实施有效的教师培训。我们坚持“请进来”即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坚持“走出去”,就是高职院校要制订相关政策,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兄弟院校挂职锻炼,使教师接触生产实际,了解科技前沿动态,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反哺于本校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四 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而实践环节的考核主要依据实验报告来打分,造成部分学生互相抄袭实验数据或结果以求高分、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为达到实践考核的目的,我们将考核分为三部分: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各占50%,期末考核又包括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过程性考核即老师们所说的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出勤、作业、学习态度、每一项目的实施、产品的质量、品质的分析、实验报告等,以便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期末技能考核,我们注重某一产品方案的制定、项目的实施、产品的质量和技能操作的规范性及熟练程度,我们仅给学生提供原辅料,鼓励学生自己配方、自己选择制作方式独立操作,然后将学生的产品放在一起品评打分,同时要求学生对解答与技能考核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必要的计算,对考核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独立解决或者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还可以对考试的加工工艺、方法、使用仪器等方面提出改进的设想,从而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实践证明,采用理论与实践各占25%的考核方式是比较合理的,既可检验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又可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 结束语

以就业为导向,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实现乳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为乳制品加工企业培养更多能适应企业生产一线的需要、做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性人才。乳制品加工技术发展较快,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改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才能让乳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紧跟企业需求,实现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张小军.高职院校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0):77~78

[2]曹艳华、程丽丽、刘玉青.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乳制品加工技术中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4(8):89~91

第3篇

1.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工程伦理教育建立的基础具有多元化背景,必须建立统一的价值判断标准作为教育基础,以消除多种文化相互冲击对工程伦理教育的不利影响。因此,美国工程伦理教育重视一般伦理素质培养,并对此制定了详尽的标准。工程伦理学家M.Davids对其学生介绍了工程伦理教育的预期目的,并得到了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将其简单概括为以下四点:①增加学生的道德灵敏性;②提升学生的工程伦理识判能力;③加强学生对行业行为标准的认识;④锻炼学生的伦理意志力。美国工程伦理教育以工程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学生讲授,使之明确工程师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社会责任,工程师的行业行为准则和正确认识到工程项目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工程伦理教育中,向学生阐述在现在项目工程中工程师的社会责任高于其对雇主忠诚责任的这种变化,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工程师对社会、工程行业和其他工程相关对象的责任,如环境生态。具体的教育实施方式,通常采用伦理学老师或哲学老师与工科老师组成教育小组,共同对学生进行授课;课堂方式采用类似于MBA的案例教育模式,主要以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工程伦理在实际工程当中的应用。教育形式以老师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型体验式教学和学生自学三种途径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工程伦理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2.德国工程伦理教育与美国移民国家不同,德国自身历史悠久社会文化以严谨著称世界,因此其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均与注重工程伦理实践教育及一般工程原则的美式教育不同。德国工程伦理教育关注更多的是对工程技术和工程伦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在更加深层次的角度上探讨工程伦理产生和发展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工程伦理教育的原则。德国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除了兼有美国课堂教授团队及学生互动情景式教育外,还重视社会环境对工程师的工程伦理教育和推广,其通过工程技术教育和技术伦理的相互推动来促进工程教育和工程伦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同时,工程师协会在工程伦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中也是相当重要,以其为主导推进的社会继续教育模式是德国工程伦理教育的一大显著特点。此外,德国工程师协会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主持编写了工程技术评估的指导方针,其中包括了对技术和经济的效益、公众利益、工程安全、环境生态及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内容,并在1991年政府将其作为工程师职业活动规范在全国范围推广。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浙江大学董晓燕以其《美国工程伦理教育兴起的背景及其发展现状》开启了国内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先河,随后国内各高等院校诸多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的本质、重要性和其在工程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对当代工程建设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国内现代工程项目建设具有重大积极意义,尤其是国内工科大学长期以来重理轻文的教育理念,同时认为随着社会成员价值观念选择多元化的转变和多元化社会的形成,工程伦理教育必将不断向前发展。许多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适合于国内工科大学的教学模式和途径进行了研究,王进借鉴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的实现模式,提出了适合国内教学的两种教育模式:

一是教师独立授课、有序有层次的系统教学;二是结合学生的横向贯通、深度结合。其第一种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认为工程伦理教育属于新型的多学科交叉课程,传统工程类学科和人文学科均不能对其内容进行完全覆盖,因此必须建立国家统一标准,开设常规化、正规化的工程伦理教育课程;其第二种教育模式的具体形式是通过将工程伦理内容融入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人文素质类公共课程,和结合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生产实践环节植入工程伦理问题。刘建军以建筑类专业为例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下三种教育途径:纳入始业教育教学内容当中、开设工程伦理教育选修课、在专业课基础上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途径,刘绍春还提出了另外两种途径:一是根据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引入工程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对工程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是学校提供条件安排学生到实际工程项目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使其获得工程伦理问题的第一感受,从而更加具体、生动地理解工程伦理教育当中的各个内容,和对其中问题进行切合实际的思考。还有一些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理论内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龙翔根据工程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工程伦理问题,提出当代工程师应该具备以下三种基本的伦理素质:伦理意识、伦理规范和伦理决策,其中伦理意识是伦理动机和行为的思想基础,伦理规范是伦理判断和去向的标准,伦理决策则是解决工程实际伦理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与此相对应的其认为在工科类大学工程伦理教育当中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素质,加强其工程伦理意识、培养其工程伦理规范和提升其工程伦理决策能力。段新明认为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在价值标准上过于模糊,阻碍其进一步发展,介此其提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谱系构成:自然伦理、商谈伦理和责任伦理,其中自然伦理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商谈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责任伦理则是指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

三、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4篇

关于宏观工程伦理的界定,不同学者做出了解答,马丁与辛津格在《工程中的伦理学》中提出微观问题会主要涉及到个人与公司所做的各种决策,而宏观问题所涉及到的问题则是更总体性的问题,例如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否应该运用某些法律工程职业写好以及消费者团体的集体责任等等。在工程伦理学之中,围观问题与宏观问题两者都是相当重要的,并且两者经常交织在一起。 而Ladd“根据工程伦理关注的焦点是个体工程师和客户、同事与雇主的关系,还是职业的集体社会责任,把工程伦理分为微观伦理(micro-ethics)和宏观伦理(macro-ethics)。 微观伦理集中于职业内在的内容,宏观伦理关注工程师在更广阔的社会语境下的职业责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工程伦理关注的焦点逐步从工程的微观伦理向宏观伦理转变,这一现象被西方学者称为工程伦理的转向。 其中美国的工程伦理转向尤为明显。 

美国工程伦理教育将宏观伦理作为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局限于工程师与雇主之间,以及工程师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利益作为重点而是将社会与自然以及技术之间的关系作为重要的工程伦理目标。这一宏观伦理教育目标的建构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导向 

2010年我国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一计划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强化并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提高主动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意识,以契合国家发展战略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工业界、企业界的密切联合,重视国家工程人才的培养,提高工程学生的综合实力,促进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真正的符合社会的需求。李培根院士曾说过“经过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科交叉的能力,专业文化学习能力,宏观思维的能力,协同创新的能力。” 

我们国家制定政策的初衷,不仅是希望工程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加丰富扎实,工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主要的目的在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中国目前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本来就比发达国家起步晚,虽然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在关于工程伦理教育方面有了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在总的学科建构目标方面我们还是倾向于微观伦理教育,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知识教育,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以及人文教育的渗透。作为在工程伦理教育领域中的后起之秀,我们应该把教育目标的建构转向宏观伦理,宏观伦理需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例如: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我们国家转型期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生态问题中都含有与伦理相关的问题,而目前作为工程大国的中国,面对西方工程伦理宏观方向的转化,我国的工程教育更应该整合工程伦理与科学,技术及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国家在现代化道路建设的过程中的需要也是当务之急,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关于工程伦理教育在总的学科建构目标方面倾向于微观伦理教育,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教育目标的建构转向宏观伦理,宏观伦理需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作为工程专业的学生,他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去了解工程对整个社会潜在的影响以及对后代人的影响跨越地域界限,以更为宏观的眼界去评定工程专业。而这一积极的目标转向也符合我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初衷和视野的界定,作为工程师不仅需要拥有精良的技术还要有宏观思维的能力,为国家的发展构建一个更为宽广的蓝图,真正的做到为人类社会造福。 

二、 大工程观思想的影响 

第5篇

关键词:技术伦理教育;技术教育;价值

作者简介:陈向阳(1977-),男,安徽怀宁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职业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4-0043-04

长期以来,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传授技术知识与技能,技术伦理教育则处于缺失的状态。导致这种缺失的认识论根源可能在于传统的技术观,即技术只是达到目的的中性手段或工具体系,技术及其人工物仅仅具有功用价值,没有伦理意涵,而“工具性”和“功用性”是与伦理不能联系起来的,既然技术只是实现目的的工具,与伦理道德无涉,那么,在技术活动过程中,技术人员根本就无须从伦理的维度来考虑技术问题了,这也是技术伦理在技术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认识根源。

但这种观点显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技术总是在历史上处在这样或那样指责与批判的尴尬处境,“事实上,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造成这种尴尬处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本身并不是清白的,技术远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体系,它在体现技术判断的同时,也负荷着价值判断。或者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来说,技术具有其丰富的伦理与政治意含。”[1]无疑,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技术伦理应成为技术教育的应有之义。

一、技术伦理:技术教育的应有之义

“技术,它被理解为代表着一切即将来临的可能性和未来的可能性之前景。”[2]一方面,技术作为人的本质构成和人的发展的推动力量,展开了人的可能性空间,使其在更大程度上进入到自由王国,使得整个人类从根本上改善了自己的生存境遇、潜能发挥和实现途径。但另一方面,作为人的创造物的技术,似乎超出了人类所能控制、支配的范畴,不合理的技术不仅带来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更成为压抑、奴役和统治人与社会的“异己”力量。

这种异化现象虽在不同的时代均存在着,但在技术发展的手工艺阶段,技术异化性规模极小,人们甚至觉察不到它的影响。随着工业革命以来,技术与科学的“联姻”形成了新的社会建制,在这种建制下发展起来的技术功能异常强大,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存在与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甚至作用到人本身。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新的技术异化让人瞠目结舌。面对这样的状况,人们多将解决问题的关键归咎于完善的制度监管或技术专家自身。这种认识一方面导致了在技术教育中,技术伦理在总体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即认为只需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伦理教育,使得面向所有公众的技术伦理教育严重缺失。

著名伦理学家约纳斯曾指出:“我们每个人所做的,与整个社会的行为整体相比,可以说是零,谁也无法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本质性的作用。当代世界出现的大量问题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个体性的伦理所无法把握的,‘我’将被‘我们’、整体以及作为整体的高级行为主体所取代,决策与行为将‘成为集体政治的事情’。”[3]这也就提示我们,在这样一个技术无所不在的世界,技术活动决不只是技术人员共同体内部的事,更是各种社会群体集体参与的过程,诸如决策方、投资方、制造者、管理者等各层面的参与,甚至普通公众也需要对一定范围内的行为负责,如他们对技术活动的关注程度、对危险技术活动的压力以及对技术使用是否理智的态度,均对技术的发展走向产生影响。这也进一步表明,技术伦理教育的对象不能单纯局限在是技术人员共同体内部,而是应该拓展到所有的普通公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所指的技术教育,即面向所有公众的广义技术教育,将为实施技术伦理教育贡献其独特的价值。

传统伦理学所关注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包括个人与自身内在的交往。而随着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巨大力量,我们必须把伦理的视野扩展到未来的地平线,扩展到自然界乃至整个地球生物圈。在这样的背景下,约纳斯提出了责任伦理学,也就在人―自然―社会的框架中展开对技术的思考。这就意味着,技术伦理教育不仅需要处理人与人之间商谈伦理,还包括人与社会、自然关系的责任伦理和自然伦理。由此我们可以说,在面对技术活动时,展现主体间的交往本性,促进伦理责任感的提升,培植必要的敬畏之心,是当代技术教育的内在价值诉求。

二、商谈伦理向度:展现主体间的交往本性

在当代,作为技术活动主体的人不再是技术专家个体主体的集合,而是由工程师、设计师、技师、管理者等共同组成的“群体主体”,同时“群体主体”要将各自的社会性“嵌入”至技术人造物本身。此外,在对技术人工物的使用和消费过程中,技术的“群体主体”会进一步扩充为多元复合的主体,使公众扩展为技术的主体。技术创新是一项全体公众参与的、关乎常人的日常生存的行动,它重点关注技术能否为公众带来福祉。这就要求各技术主体之间、技术主体与公众之间以及公众与公众之间进行广泛的对话与协商,达成理解,形成非强迫性的共识,即实现交往伦理。交往伦理会超越个体伦理的强纲领,努力在原子时代下重构伦理普遍性与社会同一性,回归根本性的意义审视。交往伦理的实践要求技术主体要为公众的福祉承担伦理责任,要求技术实践成为一项公众广泛参与的、关乎公众日常生活的行动,实现技术决策和评价最充分的民主化。

技术教育为这种交往实践提供了天然的教育环境,在技术实践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参与设计、制作项目,通过展现主体间交往本性,使商谈伦理成为设计和制作程序的一部分。比如在给排水工程专业里,设计城市污水处理厂是课程设计常见的实践项目,污水处理厂不仅涉及经济利益的考量,也明显地关涉公众的安全、健康与福祉。对于这类问题,当前主要关注的是项目设计个体决策所涉及的伦理问题,而对该项目所涉及的社会政策与社会境域关注不够,尤其对置于该项目中的众多相关者的利益而不顾。事实上,该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可能会涉及环保部门、政府、普通公众、公司等众多利益相关者有趣的互动,污水处理设计团队除了要形成对污水处理规定和法律要求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在与这些利益性相关者商谈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决策。而同时,这些技术实践的主体通常是群体或团队,它们更多的是采取合作、对话与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难题,商谈伦理就成为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技术教育通过将学生引入这样真实的技术世界,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交往关系,技术作为人的发展方式,不仅可以确证自我,也可以塑造外在的客观世界。从技术的超越实存、指向未来的意义上说,当代技术不再只是工匠们用一把斧头和锯子就可以在操作室做出来的,必须有大多数的“人类公民”,甚至所有的人共同参与才有可能比较妥善地完成。因此,要合理地设计人类的未来,提出规范人类未来行为的理念,就必须开展广泛的对话和交流。在今天,技术活动中主体间交往的意义和急迫性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唯有在交往、对话和取得共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合理而有效地开始谋划、设计人类的未来。

三、责任伦理向度:促进伦理责任感的提升

《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在其内容概述中强调,“由于当今技术过程的力量日益强大,社会和个人需要就以下问题做出决定:开发或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系统中的哪些技术?如何开发使用?何时开发使用?因为技术问题具有不止一种解决方案,因此做决策时应该考虑到人们的价值观念并帮助他们达到目标。要做好这种决策,所有公民(每一位公民以至公民的整体)都应获得基本的技术素养――使用、管理和理解技术的能力。”[4]如果挑选一个词来概括上面这段话的思想,那么这个词就是“责任”。德裔美籍哲学家汉斯・乔纳斯曾非常明确地把责任与技术联系起来,“技术的力量使责任成为现时代必需的新原则,特别是未来的责任。”[5]

有必要深究的是,责任在今天究竟意味着什么?在过去,责任通常是用义务论或实用性标准来衡量,负责任的公民指的就是应尽自己的本份,遵守与其社会中的位置相应的约定俗成的规则;要成为一个好的工匠,仅按祖先的工艺传统学习就可以了,而在今天,负责任的技术人员必须学会对物质世界、经济、消费者的需求等更大范围内的各种因素作出反应。这也就是说,无论在技术设计阶段,还是在技术制造阶段,抑或是技术使用阶段,技术的决策都需要公民个人或整体拥有“负责任的技术观”,这并不能保证针对这些盘根错节、有争议的问题做出的决策就是最佳的,但它必然使做出最佳决策的可能性增大。更为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民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负责任的技术观”本质上是一种民主技术观。

而对于当下中国来说,作为公民个人或群体的“负责任的技术观”至为重要。当代中国对于技术的发展似乎有着过分的迷恋,技术的走向是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强盛等话语密切同构的,但由于对技术缺乏文化上的约束和伦理上的足够反思,技术异化导致了环境与生态恶化,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粗涉,直接损害着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理性的化身,绝非中立的,当技术与权力相结合,普通民众对技术的开发、设计和应用基本上丧失了话语权时,即出现法国哲学家福柯所谓的“知识与权力”时,这是一种可怕的力量,使得生活世界服务于技术的节奏和要求,成为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谓的“技术社会”,更有可能成为“时代的风险”。[6]那么,当下中国是否就处在这样的风险之中呢?

美国技术哲学家芬伯格曾毫不留情地指出:“中国尚未开始追求一种有创造性的发展道路,相反,对各种西方模式的模仿却蔚然成风。”[7]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认为,我们所面临的诸多风险都是由技术的发展造成的,甚至认为只有通过技术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总体上说,人类对技术发展和使用的价值观念出现了矛盾和问题,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类的技术文化范式出现了问题。

由此看来,增强学生技术伦理风险的意识与伦理责任感,就成为技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还是上面提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例子,该项目在确定设计原则、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水处理量以及各类设计参数时,必须考虑到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考虑到知识产权、法律义务、环境等诸多问题,这些议题并非是在项目之外附加的,其本身就是设计的一部分,它与技术问题的解决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污水处理厂设计项目表明,责任内在于技术问题解决之中,它伴随着设计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设计经验,化为他们的伦理自觉和行动,改变仅仅从经济方面考虑技术问题解决的思维,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体验着作为技术人员和普通公众的工作与生活的意义,并将责任逐步融入到未来的技术活动中。人的责任感只有在行动中体现,负责任的行动才是人的责任性的最高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教育是人们改变价值观念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领域,它在技术文化范式的转变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自然伦理向度:培植必要的敬畏之心

进一步说,负责任的技术观需要一种敬畏之心――它不像以前的敬畏是由于我们的能力弱小,而是由于我们的能力过于强大,这种强大体现在我们的活动能力超越了我们的预见与判断能力。当前,“改造自然”、“控制自然”依然是技术活动的唯一主题,敬畏之心似乎还远未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扎根,这也让我们理解为什么会有渤海湾漏油、三聚氰胺、瘦肉精、楼歪歪等诸多事件的不断发生。对于这些事件,人们常常在事后来追究有过错行为主体的责任,然而仅靠这种“事后责任追究”已不能适应现代技术的发展。我们也一度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制度监管的缺失,但从更深的层次上说,我们缺乏的正是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当前的教育似乎从来就没有将敬畏之心的培养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对于技术教育来说,自启蒙以降的技术乐观主义思潮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凡是技术上可行的,就是行为上应当的“纯技术”价值观成为人们的信奉,这从客观上导致了使用技术、创造技术成为技术教育的唯一目标。技术教育最终就这样迷失了方向,这种迷失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对技术发展的自我囚禁,其最终必将带来人的毁灭。

敬畏心是需要培养的,也是可以培养的。近年来,技术伦理教育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诸如美国工程和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一直要求,凡欲通过认证的工程教育计划都必须包括伦理教育内容。而仅靠当前单一的、极少数的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负责任的工程师是不可能的,必须将技术伦理教育尤其是责任伦理教育纳入到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尤其是纳入到一个完善的技术教育体系之中。

技术哲学界流行一个墨菲法则,这个法则最简单地说就是“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会出岔子”[8]。也就是说,技术如有破坏性后果,就一定要在什么时候显示出来。德国哲学家约纳斯正是从这一法则出发,倡导一种“恐惧的启发教育法”,面对现代技术可能招致的人类的彻底毁灭,需要诉诸于“恐惧”,“这既不同于慈善,也不同于勇敢,而是一种‘敬畏’的价值。过去,恐惧在感情中的威望不高,它是胆怯者的一个缺点,现在它必须受到尊敬,敬畏崇拜简直就成了伦理的义务。”[9]由此,“学会敬畏”被他看作责任伦理的第一义务。

这种敬畏不仅包括在技术活动中对天地自然的敬畏,还包括对人的生命与尊严的敬畏。海德格尔正是在分析现代技术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畏”。这种“畏”并不就是“怕”。“怕”指的是对于某个东西的怕,总是有着特定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在世”的某个存在物。而“畏”之所畏的就是世界本身。由此他展开了对生存之“畏”痛切的思索。这种思考与中国古代道家哲学有着某种相似之处,老子的“道法自然”不仅指的是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也指谓生存于天地之间一切他人的自然。基于这样的伦理立场,告诫我们在进行技术活动不仅不能以反自然的方式去改变自然,还要对他人与自我的生命保持自然存在的敬畏之心。

这种敬畏之心的培植不仅是一个连续的教育过程,同样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它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应技术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为技术实践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实践正是技术伦理中敬畏之心培植的基础和根本前提。只有在技术学习活动中不断地体验敬畏,学会敬畏,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伦理责任教育。

由此看来,技术伦理必须在技术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虽然解决技术这一复杂的问题不可能由技术教育独自承担,但“既然教育本身不能单独克服社会的邪恶,它就应该力求增进人们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以防止生存逐渐失去人性的危险。”[10]所以,即便是“乌托邦”,将技术伦理作为必要的学习主题,也是技术教育的应有之义。技术教育在面对技术知识的同时,必须回答技术伦理的问题,技术伦理教育必然要在技术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甚至可以说,忽视了技术伦理的技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这不仅是当代赋予技术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技术教育能够贡献独特价值之所在。这也就意味着,技术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使用技术、探究技术、创造技术,更应该在这一过程中理解技术、思考技术,这是一个绵延不绝的人与技术对话的过程。通过技术教育,可以激发和维持人们对技术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技术的创造之中,但是这种创造的动机又源于人的自由实现与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无论他们将来从事怎样的职业,都能秉持着这种正确的技术价值观,成为积极参与到技术网络中的行动者,这些行动者中的每一个都有对待技术及其使用的正确态度,他们的经验和主张构成了“被抑制的知识”。这种被抑制的知识在当下中国尤为重要,正如福柯所说的,“技术专家们也有他们的成见和根深蒂固的传统,他们需要能够学会与具有更大量经验的普通大众交流。通过这种被抑制知识与官方技术知识的互动交流,有可能创造出一种适合中国的可选择的现代性,而中国也确实应该这样。”[11]

进一步说,技术教育为技术的伦理反思提供了独特的技术实践环境。因为,“伦理思想的本性和特征绝不是谦卑地接受‘给予’。伦理世界绝不是被给予的,而是永远在制造中。”[12]无论是技术伦理意识的培养,还是技术伦理规范的形成,抑或是技术伦理决策能力的提升,都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和训练才能逐渐形成。而“教育能够而且应该在发展伦理以及培养社会未来所必需的性格、品质方面负起责任”。[13]从现有的技术伦理问题本身来看,它的问题解决同样遵循着一般技术问题解决的逻辑程序,这也就意味着技术伦理应当作为技术教育的本质内容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教育的附加物。如此,我们方能使得接受这种教育的学生逐渐发展出一种心智习惯,并将最终以伦理的态度去对待技术。

参考文献:

[1]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

[2][法]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米比修斯的过失[M].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

[3]转引自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2:117.

[4]国际技术教育协会.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M].黄军英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

[5][美]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1.

[6]王威廉.技术的民主政治学[J].书城,2007(09).

[7][美]芬伯格.可选择的现代性[M].陆俊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

[8][美]E・特纳.技术的报复:墨菲法则和事与愿违[M].徐俊培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21.

[9][德]汉斯・约纳斯.技术、医学与伦理学[M].张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0.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1-112.

[11][美]芬伯格.可选择的现代性[M].陆俊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

第6篇

生命伦理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展最迅速、最有生命力的交叉学科。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主要是指人类生命,但也包括动、植物生命乃至生态系统;伦理学是用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领域中人类行为的规范性进行检验。因此,生命伦理学具有生命科学与哲学双重身份。

在我国,生命伦理学起步较晚,很多人对它还很陌生。虽然诸如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生命伦理教育有一定的存在规模与发展,但是在中学中,系统的生命伦理教育尚处萌芽状态。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初中生正处于活力四射的青春期,他们思维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初中阶段无疑是学生伦理意识开始形成并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在初中阶段的各学科中,又以生物学科最有可能也最有利于渗透生命伦理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教育,应当担当起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重任。生物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利用生命科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生命伦理观的教育。下面以北师大“新世纪”(版)初中《生物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版)八年级教材为例,谈谈如何发挥学科优势渗透生命伦理教育。

1 挖掘初中生物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内容,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在传统教材中,学生更注重的是理解科学知识,忽略了对生命的思考。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教材比较全面地讲述了生物学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在生命伦理教育方面,并不是纯粹传授生命伦理知识,而是注重增强学生的生命伦理思辨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命伦理道德水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思想。八年级教材中生命伦理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北师大版教材第19章专题阐述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有关生命延续的基本特征。“我从哪里来”是学生小时候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他们渴望了解自己的出生之谜。所以,本章教材在第1节首先讲述人的生殖和发育。“新生命的孕育”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由来,从而理解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秀的个体。生命来之不易,非常珍贵,值得人们去珍视、善待。此外,本节教材的“小资料”介绍了人体受精、早孕危害、避孕等性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健康地度过青春期。第19章第3节呈现的内容是植物的生殖方式。学生通过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过程,懂得被子植物的繁殖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的过程,才能结出果实、产生种子来繁殖后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如花的雌雄蕊受伤或未传粉,就无法形成种子。学生初步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才能珍爱、珍惜生命。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与生存的不易,引导学生去体会生命从开始孕育到最终诞生的艰难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人文情怀。

1.2 利用生态学知识,进行生态伦理教育

教材基于对生命伦理的广义理解,在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中,渗透了着生态伦理、环境伦理教育。第23章第4节提供了一份资料:位于北美的凯巴森林,原本是一片和谐安详的景象,印第安人和各种生物在这片森林中和谐地生活着。后来,凯巴森林被列为国家禁猎区,政府严禁在林区内捕杀黑尾鹿,却允许猎人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野兽。30年后,凯巴森林失去了往日的宁静,面目全非。学生通过寻找凯巴森林变迁的原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行了分析。正是由于人类的不恰当干预打破了凯巴森林的安宁,使得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破坏,然后进一步分析生态失衡的其他因素,主要原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如森林被砍伐,草场遭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从而造成全球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地球所能维持人类生存的能力正在衰减。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必须要引起人类足够的重视,由此教师要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1.3 正确的认识和应用生物技术才能为人类造福

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向人们展现美好未来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伦理难题。例如人类已经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生物的性状,甚至培养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物种。大量的人工培育会不会影响物种的发展?是否允许人们通过改变基因来选择自己喜欢的的性状,甚至根据自身愿望来选择未出世孩子的特征?……这些问题都促使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

现代生物技术种类繁多,原理复杂,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第25章“生物技术”仅选择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克隆技术”部分的教材内容从“寻找科学家培育克隆羊‘多莉’成功的奥秘”的活动入手,使学生对克隆技术有所了解,接着阐述了克隆技术的应用意义,但克隆技术引起的伦理之争是存在的事实,如克隆哺乳动物家族的日益壮大让“克隆人”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教师也可以就此让学生展开讨论:“你赞同克隆人吗?为什么?”这些道德评判对于培养学生面对生命伦理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生命伦理的独到见解大有裨益。

2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伦理观念的方法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助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可采取讲解、讨论、实践活动、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在接受生命伦理教育时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还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然融入伦理冲突,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2.1 课堂教学是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主渠道

生命伦理教育的教学过程不单纯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倾向于塑造人格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让学生了解有关生命科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道德观念培养和形成较好的途径和办法。如第25章第2节介绍了转基因产品带给人们巨大的利益,同时又质疑“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转基因生物或其他产品对其他生物或生态环境是否构成潜在的不利影响”,要求学生就此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学生懂得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带来的利害得失需要权衡,有利于学生对生命伦理的认识逐步趋于规范和理性。

2.2 联系生物学知识、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良好途径

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并获得亲身的感悟。生命的成长需要生命本身的体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例如,在学完“植物的生殖方式”一节之后,笔者利用我校科技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培育植物来体验生命的历程。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播种、施肥和精心呵护的植物由小长大直至开花结果时,他们不仅取得收获满怀欣喜,更在这个过程中知晓了生命的萌芽、发育、成长的不易,感受生命受损的痛苦,从而推物及人,敬爱生命之情油然而生。

2.3 拓展其他方式让生命伦理教育更丰富

教材并不是通过简单说教进行生命伦理教育,安排了许多建议活动促使学生透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如“写科幻文章――假如地球上没有微生物”、“参加爱鸟周活动”、“角色扮演――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等。教材还提供了不少小资料和课外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新了学生的观念。如“慎用抗生素”、“早孕的危害”促使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远渡重洋的屎壳郎”、“加强农药的环境监督刻不容缓”等有利于学生生态伦理观的构建。这些建议活动和课外阅读内容都能提高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活动进行生命伦理观的教育。

第7篇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985工程”大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6-0024-07

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况

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专门会议,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1];2011年7月,教育部了第一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和学科专业名单[2],其中包括61所高校、462个本科专业或试点班以及293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2011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名单[3],共包括高校133所;2012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卓越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4],其中包括362个本科专业或专业类和95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自此,共有194所高校(办学实体)、824个本科专业或专业类和388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进入“卓越计划”行列。

2011年1月,教育部的《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卓越计划”的目标主要有二:其一,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其二,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5]。

“卓越计划”实施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层次涵盖工科的本科、硕士、博士3个层次,类型包括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多种工程师后备人才[5]。

“卓越计划”具有3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1]。

二、 “卓越计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分析

(一) 研究对象

在教育部前后公布的两批合计194所“卓越计划”高校(办学实体)当中,共有27所“985工程”大学(第一批19所,第二批8所),合计分别占“985工程”大学总数和“卓越计划”实施高校数的69.23%和13.92%。作为我国的顶尖大学群体,“985工程”大学因其在学术水平、教育资源、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优势,在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上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卓越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地位和作用上,“985工程”大学都是实施“卓越计划”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的“卓越计划”实施效果不仅关乎整个“卓越计划”的成败,也对其他类型大学的“卓越计划”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所能呈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6]。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卓越计划”的实施能否达到预定目标。而在现有的关于“卓越计划”包括其课程设置的研究当中,主要以理论研究和经验介绍为主,实证研究缺乏。

综合以上原因,本研究随机选取了第一批“卓越计划”高校中的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3所“985工程”大学及其第一批“卓越计划”本科专业(实验班)(详见表1)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其课程体系的统计与分析以及与相同但未参与“卓越计划”的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比较,发现目前我国“卓越计划”实施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对策,为“卓越计划”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 “卓越计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及统

分析本部分所有数据均来自所涉及高校“卓越计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或由其他的数据计算所得。湖南大学培养方案见;山东大学培养方案见http:///zygcs/pyfa/.

为清晰、完整地展现这3所大学“卓越计划”专业的课程体系,以了解其课程设置的实际状况,本部分从各校各专业总学分及平均值、课程结构及各类课程的平均学分和比例、通识课程设置、实习实践课程(环节)时间、伦理课程设置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1. 总学分及平均值。从表1可以看出,在“卓越计划”专业(实验班)的总学分上,无论从每个专业还是从各专业的平均值看,华中科技大学都是最高的,湖南大学其次,山东大学最低。而且在以上3所大学内部,各专业总学分数值也相近,如华中科技大学在188.5—206分之间,湖南大学在173—178之间,山东大学在160—166.5分之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高校间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差异。

表1 三所“985工程”大学“卓越计划”专业的总学分及平均值

2. 课程结构及各类课程的平均学分和比例。从表2可以看出,3所大学的课程大致都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及专业课程、实践环节3个板块(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另有课外学分部分),这与“卓越计划”所强调的“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要求是一致的。不同于华中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平均学分及所占比例最多(高)而学科及专业课程次之,湖南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学科及专业课程无论绝对值(学分)还是相对值(比例)都处于决定地位,通识课程次之,实习实践课程(环节)居末。在各校内部,这三类课程的绝对值与相对值大小是一致的,即某类课程的绝对值大,其相对值也大。具体来说,3所大学通识课程的平均学分及比例由多 (高)到少(低)依次为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和山东大学,而在学科及专业课程方面,依次为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实践课程(环节)方面,依次为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湖南大学。因此,从平均学分及比例这个角度可以发现,相对而言,在这3所大学当中,华中科技大学更为重视通识教育,湖南大学更为重视学科及专业教育,山东大学更为重视实践环节。

表2 三所“985工程”大学“卓越计划”专业的课程结构及各类课程的平均学分和比例

3. 通识课程设置。根据对这三所“985工程”大学“卓越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识(公共)课程的统计,发现这3所大学“卓越计划”专业的通识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思政课程(“两课”)、传授工具性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等占据比例过大,如湖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除开放实验、体育与军事课程外几乎全为此类课程;其二,将原本属于学科或专业范围的课程置于通识课程体系当中,挤占了通识教育的实施空间,如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卓越计划实验班”的“电路理论”课程。此外,根据对这些专业中可供选修的通识课程数量和比例的统计,发现选修课程比例较低,学生选择余地小。在这3所大学17个“卓越计划”专业当中,可供学生自由选修的通识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平均为5.12%,最高的仅为12.5%,其余皆在10%以下,若干专业甚至为零。

4. 实习实践课程(环节)的时间。(1)实践课程(环节)的总时间及企业学习时间。在17个专业中,共有16个专业(山东大学的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除外)在培养方案中提供了实习实践课程(环节)的时间信息,但仅有5个专业(湖南大学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山东大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在培养方案中规定了明确的企业学习时间。以一学年36周计,仅从实习实践课程(环节)的总时间看,这17个专业当中就有10个专业没有达到教育部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所要求的“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的规定。如单从企业学时间看,在明确提供信息的5个专业中有1个(湖南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没能达到这个标准。而如果将军训等校内实践与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的时间去除,将有更多的专业达不到国家规定。

(2) 企业部分的实习实践课程(环节)及

时间。从表3可以看出,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卓越计划”专业实习实践课程(环节)的企业部分大致都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培训/工作)、毕业设计等内容。明确提供这些实践内容时间信息的专业为湖南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山东大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专业。从明确提供实践内容时间信息的专业可以明显发现两个问题:其一,毕业设计占据了个别专业学生企业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这就导致学生直接参与生产、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时间不足;其二,毕业实习(顶岗培训/工作)与毕业设计的时间没有做出明确划分。

表3 两所“985工程”大学“卓越计划”专业实习实践课程(环节)的企业部分

5. 伦理课程。经统计分析,3所大学共17个“卓越计划”专业基本上都只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或“道德与法律”这一门与伦理教育直接相关的课程山东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未详细列出全部课程名称及其实施场域,因此无从判断,但在列出的课程中没有与伦理教育直接相关的课程。,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几乎没有。强调一般的道德修养固然重要,也更为根本,但它不能代替专门的工程伦理教育。而且在目前“两课”重灌输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下,仅仅依靠单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就想保证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伦理是非常困难的。

(三) “卓越计划”专业与普通专业的课程体系比较

作为国家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卓越计划”有着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因此,有无特色是“卓越计划”是否有存在必要的根本,也是这项重大教改计划成败的关键。进入“卓越计划”的专业(以下简称“计划班”)相比没有参与该计划的同一专业(以下简称“普通班”)应该呈现出明显的特色和差异性。但现实状况是否如此呢?为此,我们需要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状况。由于以上3所“985工程”大学“普通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未在网上公布以及不详细等原因,因此本文仅选取了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第一组)、土木工程(第二组)和山东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第三组)共3个专业进行“普通班”和“计划班”的对比(见表4和表5)。

通过对比分析,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通识课程学分及占总学分的比例上,两者差异并不明显;第二,两者的课程结构几乎一致,即基本上课程模块是相同的;第三,相对于“普通班”,“计划班”明显更为重视实践教学,无论从学时、学分以及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都是如此;第四,从实践环节看,“计划班”明确将毕业设计纳入企业实践范畴。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和山东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划班”较之“普通班”还增加了毕业实习这个环节。

三、 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卓越计划”专业课程体系的统计、“计划班”与“普通班”的课程体系比较,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通识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思政课程、工具性知识与技能课程等外在功利性明显的课程占据比例过大,而致力于使学生获得一般发展的课程缺乏;将原本属于学科或专业范畴的课程置于通识课程体系当中,挤占了通识教育的实施空间;选修课程比例较低,学生选择余地小。

2. 企业学习时间尤其是直接的实践技能培养时间不足。在文章涉及的17个“卓越计划”专业中,大多数(10个)的实习实践总时间不足一年,如果去除校内和社会实践课程(环节)时间,将有更多的专业达不到教育部所规定的“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的规定。不仅如此,毕业设计还占据了个别专业学生企业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导致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时间不足。此外,还存在实践课程(环节)的实施场域没有进行明确规定,毕业实习(顶岗培训/工作)与毕业设计的时间没有做出明确划分等问题。 3. 伦理课程缺失。统计发现,这3所大学共17个“卓越计划”专业基本上都只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或“道德与法律”这一门伦理教育课程,而没有设置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

4. “卓越计划”专业的特色在实践教学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更为重视实践教学,同时将毕业设计纳入企业学习范畴,同时增加了毕业实习等环节。但在通识教育部分以及整个课程体系的构成上,“卓越计划”专业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为进一步完善“卓越计划”,加强“

越计划”的特色,根据对3所实施“卓越计划”的“985工程”大学及其第一批“卓越计划”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统计所发现的问题,初步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完善通识课程。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当代工程的疆界已远远超出了工业活动的范围,已成为以制造活动为基础,涉及科学活动、社会活动、管理活动、文化活动在内的复杂体系[7]。工程的复杂性要求工程师的素质结构是综合性的,即现代工程师不仅需要掌握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这就需要以通识教育作为基础。另一方面,“卓越计划”旨在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也决定了“卓越计划”需要高度重视通识教育,因为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创造性、良好的认知结构以及独特的个性品质等”,而通识教育“强调的人格教育为创新人才提供了道德保障,其强调的知识整合、视野拓展利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其注重的能力、方法训练有利于启发创新思维,其蕴含的‘以人为本’有利于创新人才的个性发展”[8]。因此,鉴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当前“卓越计划”实施当中通识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高校需要完善通识课程设置,强化通识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训练思维、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个性品质养成、公民意识陶冶、非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具体来说,一是坚持通识课程的“通识”特性,即“具有贯通性、普遍性的知识,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根本意义的原理性知识”[9];二是加强通识课程中选修课的比例,以给学生广泛的选择空间,以适应其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

第二,保证实践教学时间,细化各实践课程(环节)的学时和实施场域。卓越工程师属于应用型人才,扎实的实践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国的现实决定了我国的高等工程本科教育不可能像美国那样走培养工程师毛坯而在就业后再由企业进行工程师综合素质与能力训练的两阶段模式[10],而需要在本科教育期间就通过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中,企业学习阶段的各种实践对于学生来说因具有巩固和拓展知识,培养其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获得生产经验和技能,熟悉和适应企业环境等功能,所以其成效就成为决定“卓越计划”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针对前文发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在培养方案中确保学生一年左右的企业学习时间,并增加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的时间。同时,还要对各个实践课程(环节)的学时和实施场域分别进行明确划分,即某环节具体是多少时间,究竟在校内还是企业实施。只有规定明确,才能执行顺畅,落实到位。

第三,设置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面对一项工程,需要关注的不仅是“会不会做”,还要问“值不值得做”、“可不可以做”、“应不应该做”。因此,工程教育还要凸显工程理念、工程伦理、工程文化、工程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10]。而且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高科技如果由素质不高的人去掌握,就难以发挥其正面的作用,就可能以其负面的作用严重危害人类,遗患后世,甚至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性后果[11]。近些年发生的“瘦身钢筋”、“地沟油”以及屡屡见诸媒体的“楼脆脆”等低劣短命建筑事件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工程技术人员的道德问题。这既受目前整个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也源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功利主义倾向。

当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偏爱技术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训练,而以价值理性与人本主义文化所构成的“非技术能力”的培养环节被长期且严重压抑[12]。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技术至上的工程理念,而忽视了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因此,基于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专门工程伦理课程的缺失,需要设置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在课程目标方面,“一个人的品性更多地来自遗传以及幼年时的家庭环境与经历”,因此,“意图通过大学里的工程伦理教育让一个不道德的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显然不可行。但对于道德品质良好的学生,通过工程伦理教育,提高他们识别伦理问题、伦理推理与判断的能力等却大有可为”[13]。

在课程内容上,“提升伦理意识,应让学生了解工程中存在的形形的伦理问题,使他们拥有道德敏感性,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快速察觉其中可能存在的伦理问题,为进一步的伦理判断打下基础。提升伦理判断能力,需要学生在识别

工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其伦理价值观,依据一定的伦理原则或规范进行伦理推理,进而做出判断”[13]。因此,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如下内容: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工程中的伦理冲突和伦理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13]。

在教学方式上,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取案例教学、学生讨论、课堂辩论等方式,如“可让学生先阅读伦理理论课本和相关材料,写出自己的感悟报告,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安排和引导下展开课堂辩论、小组讨论,在师生互动和学生相互启发下逐渐生成自己的伦理智慧”[12]。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 [20130506].http://.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eb/ol]. [20130506].http://.

[3] 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eb/ol]. [20130506].http://.

[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eb/ol]. [20130506].http://.

[5]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 [20130506].http://.

[6] 朱永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1(6):2729.

[7] 汪应洛,王宏波.工程科学与工程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9):5963.

[8] 庞海芍.通识教育的动力与阻力[j].高校教育管理,2012(3):711.

[9] 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4.

[10] 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11] 杨叔子.下学上达,文质相宜[m] //眭依凡.学府之魂——中外著名大学校长教育理念:第1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95104.

第8篇

1实践教学目标不合理

矿井瓦斯防治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两大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极少数学生参加的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但在教学体制外运行。实践教学的目标仍然以验证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验技能为主,而对责任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没有硬性要求,对矿井瓦斯防治工程能力的培养不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不合理。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对一个专业、一门课程都会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但具体到课程中的某一具体环节如实践教学,则缺乏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矿井瓦斯防治课程目前正存在此问题。矿井瓦斯防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生产要求,其实践性应占主要地位,如瓦斯浓度的测定、瓦斯基础参数测定、瓦斯突出预测及瓦斯抽放参数测定等贯穿瓦斯防治工作的始终,而这些参数的测定大部分都是融入到各类瓦斯防治工程之中,即这些参数的测定都是为具体的瓦斯防治工程服务的。这些大量的测定工作必然涉及到参数的选取、工作组织、具体实施等多个环节,要求学生具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而这些能力正式工程能力的体现,应作为课程实践教学目标来明确要求。

2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实践教学体系是实践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在矿井瓦斯防治实践教学中,教学体系不完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形式不合理。目前,本科院校矿井瓦斯防治实践教学主要采取的是实验和课程设计两种形式,存在不少问题:①实验项目少,仍以验证型实验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几乎没有;实验学时少,不及理论学时的15%;②作为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设计时间偏少,大多数高校为一周;课程设计题目缺乏工程背景,与生产严重脱节。

(2)教学方法不当。我国高等教育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文化,也就是围绕“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而组织教学活动,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种教学理念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能力。目前,矿井瓦斯防治实验项目大部分为验证型项目就体现了这一问题,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技能。验证型实验是在教师设定好“假说”和准备好仪器的前提下由学生完成的实验,主要考察的是操作技能,显然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也是由教师定好设计题目,学生按照设计指导书一步一步去完成,很难达到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要求。

(3)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学生实践教学成绩评价体系不科学,考核方式过于简单,这也是目前矿井瓦斯防治实践教学存在的一个问题。从评价体系来看,各高校注重对学生最后提交的作业或实践(实验)报告的考核,仍然是一种以学习成绩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忽视了对实践活动过程的考核和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在考核方式上,没有制定具有针对性考核标准,如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均采取相同的成绩评定办法,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即使是实验,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的考核和评价依据也是不一样的。

3教学条件不达标

在当前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经费更多地用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性开支中,而用于改善教学条件的经费往往不足。在校内实验和实训场所,实验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更难以购买先进的大型设备;设备的台套数不足,按规定一人一组的实验通常是二三人一组,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应该由学生组成团队完成的项目,又因场地、经费和教师精力的限制无法实施。①这些现象在新建本科院校更为突出。矿井瓦斯防治实验难以开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实验设备的匮乏,导致实验分组人数多,常常是一个学生在操作,其他学生在观望,这样实验就容易流于形式,更何谈能力的培养。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不达标,校外情况则更不乐观,目前,由于煤矿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实习也是走马观花。

4师资队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

对矿井瓦斯防治课程来讲,教师数量基本满足要求,主要问题是教师的工程素质和实践经验不足,既具有工程背景又具有学术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尤其缺乏。近年来,授课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高学历青年教师越来越多,但他们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接受的主要是理论知识和学术训练,缺乏深厚的瓦斯防治工程实践经验。另外,由于我国没有形成大学与企业界的密切联系,难以从具有实践经验的煤矿企业工程师中选聘大学工科教师。在新的形势下,甚至也难以通过将青年教师安排到煤矿实践的方式来获得工程经验。由于教师队伍普遍缺乏瓦斯防治工程经历的状况,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矿井瓦斯防治实践教学的质量。

改革措施

近年来,在我国工科院校中,工程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工程教育改革也不断深入。实践教学的教育性及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其比理论教学更加接近工程教育的本质,因此,实践教学理所当然成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②针对矿井瓦斯防治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工程能力为主要导向的培养目标,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1加强工程伦理教育

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世界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美国(ABET)EC2000对工程人才的十一条要求中就包括了对伦理责任的要求,许多国家也正在把道德标准加入到他们的工程人才要求中去。③因此,我国工程教育也必须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使培养的工程师能够在工程活动与伦理道德产生冲突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课程教学目标中,工程伦理教育常被忽视,很多专业课授课教师认为伦理道德教育应是“两课”的任务,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瓦斯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是我国煤矿面临最严重的事故,每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瓦斯防治工作是我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很多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会从事矿井瓦斯防治工作,工作在瓦斯防治的第一线,他们的伦理道德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矿井瓦斯防治工作的成效,影响到矿井的安全。因此,在矿井瓦斯防治实践教学强调工程能力培养前提下,首先应加强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高尚的职业操守。

2建立网状结构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是矿井瓦斯防治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在总结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矿井瓦斯防治课程的实际特点,笔者提出了建立“三个层次、三大模块”的网状结构实践教学体系。网状体系结构的特点是在纵向上以教学内容(知识能力构成)为维度,横向上以教学形式(实践教学活动)为维度,将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内容、形式组成新的模块,以明确人才培养的素质能力要求,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学组织结构。④“三个层次”就是将教学内容分为“以培养工程意识为主的工程感性认识教育”,“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工程素质教育”和“以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工程设计能力为主的工程能力教育”;“三大模块”指的是实验模块、课程设计模块、实习模块。“三个层次”的能力培养要求贯穿于“三大模块”之中,构建了一个集知识、素质、能力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⑤

3加强教学条件建设

充足的教学设备是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必备条件,这是教学条件建设的重点。作为高等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应保证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尤其是仪器、设备的更新,不仅要注重数量满足要求,仪器设备的档次也应跟上当前煤矿瓦斯防治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特别应重视购置创新型、综合应用型等实验及仪器设备。企业的深度参与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一个必须条件,同时,也是工程教育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目前的普遍现象是企业一方面抱怨工科大学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弱、不适应企业要求,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不愿意参与工程师的培养。⑥矿井瓦斯防治的实践教学离不开生产现场,煤矿企业在帮助高校人才培养上积极性不高,尽管如此,高校仍应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激励和约束机制,保障校企合作保持长期、稳定、健康发展。⑦

4建立科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

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保证考核结果公正、客观,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矿井瓦斯防治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评价应做到以下三点:(1)注重对结果(作业或实践报告)考核的同时,应注重对过程的考核,即对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应予以考核;(2)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应有所不同。如模型参观和演示主要考察学生的感性认识;实验主要考察动手能力,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设计和实习则考察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工程能力。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同,考察的侧重点也不一样,那么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的标准、方法也必须具有针对性。(3)在注重学习成绩考核的同时,注重对能力培养的考核。此外,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应注重营造创新环境,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思想、观点以及学生做的小发明、小创造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学生创新。

第9篇

关键词:工程活动;工程伦理学;伦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B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11-02

一、工程伦理学发展概况

工程作为一种“造物”活动,创造出地球上从未出现过的存在,实现事物状态的变换,甚至包括人类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工程作为“设计”活动,影响人类的生存状况和自然环境,并由于其本身不具有道德上的善恶意义,既可以为善的目的服务,也可以为恶的目的服务,所以需要进行必要的伦理审视。由此产生了工程伦理学的概念。工程伦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工程的积极作用,防止和减少其负面影响,最终推动符合一定伦理道德标准的“好工程”的建设[1]。人类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工程活动,在人类工程活动超过环境容量时,势必产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周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恶化,严重地打破、扰乱了自然界原有平衡与和谐。对于工程实施者来说,不具有交换价值的空气、河流、山川等环境因素理所当然地被排除在计算和考虑之外,完全拒斥了其对自然环境的伦理关怀和应尽的责任。工程师忽视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破坏生物圈是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另外一些影响。另外,工程活动还会造成地质环境的破坏,如地面塌陷与沉降、地裂缝等,造成对工程和环境的危害与损失。如不及时监测和适当治理,则将导致更大的损失。

深入研究我国工程伦理学的前提是对国外工程伦理学发展历史的把握。工程伦理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从产生之初即注重工程伦理规范的调整与完善,包括其伦理规范中的环境问题等新议题。近年来,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把“2020年的工程师应该成为受全面教育的人、有伦理道德的人”作为新世纪工程学发展的远景目标。德国工程师协会经过10年工作,编写了技术评估政策的指导方针,包括技术和经济的效率、公众福利、安全、健康、环境质量、个人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等内容[2]。2002年,德国工程师协会颁布了“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3]。该原则全面指出伦理原则应作为工程师技术活动判断依据的指南。1997年,法国工程师与科学家协会、毕业生工程师协会同盟、法国工程师国家委员会三大团体联盟(CNISF)编制了一部工程师伦理规范,成为法国工程师关注技术问题的重要参考[4]。

我国作为伦理学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虽然早有孔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关于问题决策和伦理权衡的精彩论述,但总体来讲中国古代并未形成工程伦理学的概念。当代我国工程伦理学的发展虽然刚刚起步,发展时间短暂,但进步明显。2006年,国家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单位联合颁布了申请“注册环保工程师”的执行办法,并规定了相关考核认定条件。其考核内容既包括涵盖环保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也包括工程活动中的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物理污染防治等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5]。

二、我国工程活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尽管我国对诸如注册环保工程师的考核认证逐渐规范,但其中暴露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测试手册”缺乏伦理和道德规范,比如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等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现状和工程伦理学已经被西方国家证明有效的前提下,突出工程伦理学中的伦理道德维度显然十分重要。另外一方面,目前的考试和学习内容较多地脱离了实际的工程活动,对工程师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伦理挑战和利益冲突没有太大的直接帮助。

相对于中国古代伦理意识过强而经济意识较弱的学术思想氛围,中国现代社会则转变为经济意识过强伦理意识较弱。在这样的形势下,强调强化工程活动中的伦理意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强化伦理意识,就是要强化有关人员发现、分析和恰当解决伦理问题的意识。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伦理问题的表现具有隐蔽性,因而如何正确、敏锐地在工程问题中“发现”伦理问题成为了工程伦理学一个重要的部分。而我国的工程活动中许多工程伦理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工程参与者缺乏伦理意识,或者是难以发现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问题而导致的。

工程活动如果过于强调工程效益,就会逃避对环境的伦理责任,漠视工程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影响。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指出,贪欲是隐藏于人性内部的动物性的一面,是一种罪恶,贪欲不仅是工业革命和征服自然、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动机,而且是破坏生物圈和污染环境的动机。工业是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以技术为先导发展起来的,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严重地打破、扰乱了自然界原有平衡与和谐。忽视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当代工程事故和工程灾难频发,直接影响到工程活动中伦理诉求的实现。其原因:一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科学认知问题。工程行动在新进入一个领域时,由于工程参与者对某些相关方面缺乏科学知识和有效的认知,容易引发错误的工程决策和不科学的工程设计方案,增加工程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这种情况易导致工程决策者难以有效规避工程安全问题。二是工程活动技术选择的问题。问题工程的产生,部分原因是偶然因素引发的,部分原因则是由于工程的技术问题造成的。例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发生,根本说来也是由于工程设计的技术缺陷问题,只是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更加暴露了这一技术问题[6]。三是社会自身的问题。工程活动作为变革自然的造物工程具有自然属性,同时由于工程是社会的工程,从社会的需要出发,体现社会生产力和人的本质力量,因此具有社会属性,受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所以说,作为引导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国家其所能提供的生产力和资源条件也是工程活动能否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伦理道德准则的坚实基础。

三、工程伦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我国工程伦理学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具体来说:

第一,先思而后行。针对“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之类的现象,在采取行动之前,一定要反思行为的后果,尤其要发展和确立一种新的环境伦理意识和预防性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和发明出保护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副作用以及维护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

第二,建立和完善注册工程师制度。我国于1995年在全国推行注册建筑师制度,1997年第一批注册建筑师开始执业,2000年实行“注册工程师实施计划”,但到目前为止始终未建立国家层面的注册工程师制度。如何推进国家层面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建立,将是工程伦理学研究的议题。

第三,加强工程伦理的教育。清华大学从事科学技术、社会与工程伦理方面教育和研究的曹南燕教授指出了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滞后的原因:当前我国工科学生,未来的工程师,未来工程活动的设计者、决策者、实施者、管理者和评估者,对国内工程领域现状的态度普遍是,虽然痛感问题严重,但多数认为与己无关也不愿多去思考,或者认为问题太复杂,不是个人所能解决得了的[7]。这一点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把工程伦理学作为工程学学科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不同的形式在所有的工科院校中普遍开设。

第四,促进公众参与。工程活动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深远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征,任何工程都可能造成难以消除的负面后果,损害公众利益。因此,在工程实施前和实施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公众对可能遭受的伤害的知情权、反对权等。德国工程伦理就是从制度或者机制上保证公众参与的权利,使公众的意见得以表达。

第五,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考虑。“不应把必要的消费约束视作对自然界的一种‘恩赐’来加以炫耀,而应视作为了自己、自己的亲人乃至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一个责任而加以坚持。”工程活动在进行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也要关注可能造成的深远的环境影响,因为人类现阶段的生活环境也是将来子孙后代生存的物质基础。

纵观欧美各国历史可以发现,其工程伦理学的发展基本上遵循着这样一条发展脉络:从完善工程伦理制度规范到注重工程参与者及利益相关者伦理意识的培养。我国的工程伦理学是充满活力的新生命,其成长完善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问题,不断总结工程伦理学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将是我国工程伦理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德国工程师协会.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工程、技术、哲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2]C.Mitcham.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 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M].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69.

[3][德]C.胡比希.技术伦理需要机制化[J].世界哲学,2005(4).

[4]Robert M Introduction.Issues of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in Contemporary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French and U.S. Pers-

pectives[J].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2006(12):595.

[5]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环保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注册环保工程师执行资格考核认定测试手册[K].2006.

[6]张景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原因[J].全球科技经济望,1991(6):51-52.

[7]曹南燕.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

The Analysis of Engineered Ethic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in China

LI Ci-ci,WANG Quan-quan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a.Graduate school;b. College of humanities,Nanjing 210037,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