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版面设计构成要素

时间:2023-09-21 16:55:18

导语:在版面设计构成要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版面设计构成要素

第1篇

关键词:留白;虚空间;版式设计;审美价值

空白,也称“虚空间”,指的是被其它要素包围的空间。国画中有一句话描述空白形式的,叫“计白当黑”,表明了空白的地方和着墨的地方一样都是画面的整体组成部分,可见中国绘画非常讲究留白,以体现“气韵生动”之感。白是属于虚的范畴,以虚带实、以实求虚,虚实结合也是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留白的妙处很多,它是国画中“画鱼不画水”的妙处,是语言中“沉默是金”的妙处,是音乐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处,是唐诗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妙处,是为人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 妙处,总而言之,留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反映在版式设计中,我们把图形、文字组成的正形以外的部分理解为空白,也就是版面中未放置任何图文的空白空间,称为版式设计中的虚空间。版式设计中,空白的设计和正形的设计也同样重要,它与版面中的文字、图形等元素共同构成了版面的虚实、黑白、疏密等设计语言。如何巧妙的运用留白,提高版面的整体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 通过留白突出版面主题,强化版面重点

在版式设计中,任何一张版面都具有一个吸引读者的主题。如何有效的传达主题,并使版面清晰而又有特色,这就要求版面形成一个视觉中心。认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留着空白处的东西更容易被人注意和想起,把版面的主体放在空白处,与周围的众多的构成要素分割开来,留白在这里就起到了帮助读者视觉凝聚的作用,凸显了版面的主题内容,有效地形成了版面上的视觉焦点,也帮助了读者找到阅读的线路。

二 通过留白强化版面的视觉层次

版面设计的要素很多,空白在版面中的穿插交叉,不仅调解了画面的虚实、黑白关系,而且是画面疏密有致,产生了视觉上的美感。实际上,在这里,留白就利用了版面上实空间的视觉元素间的间距的大小多少来表达他们之间的亲疏。如:在常见的版面设计上,把同一信息组或同一个空间层次的视觉要素间留白减少,而不属于同一信息组或同一空间层次的视觉要素之间的留白增加,这样,不仅强化了版面的视觉层次,更增加了版面的节奏感。

三 通过留白让读者参与完成版式的设计

鲁迅先生十分强调书中要留一些空白,他在《华盖集》中写道:“我于书的形式上有一种偏见,就是在书的开头和每个题目前后,总喜欢留些空白。”书籍的版式设计中,老版书的上半页留白很多,是为了读者写书评。获得2007年世界最美的书《蚁呓》在版式设计中就是巧妙的运用了这一设计思想,主角蚂蚁在版面中占领毫不起眼的一隅,呈现出一种因为压抑而愈显张力,因卑微而更加突出的艺术感染力力,其余大量留白,让读者感悟人在宇宙中脆如蚂蚁。大块的留白,不仅增加了艺术感染力,而且,可以当做笔记本记录读者的感悟,这种互动式的设计,让读者过目不忘。

四 通过留白提升版面的审美价值

版式设计的目的是让读者安静的读,版面设计应该是“静”,而不是用过多的艺术手法去干扰读者。版面恰当的留白就会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而且,在版面中,空白量的多少给人的印象也不同,空白少,版面中图形文字多,给人的感觉是热闹充满信息的。空白多,给人的感觉是恬静的、高雅的感觉。大量留白的版面往往同高格调联系起来。英国著名的设计师和教育家阿历克斯·伍·怀特曾说过“高档商店一点都不拥挤,而低档商店到处都摆放着商品。前者的东西很少超过三件,因为代表着稀有。后者的目的是批量销售。把两者之间对比比作音量的话,高档商店是一场对话,而廉价商店就是一辆呼啸而过的火车,警报长鸣,灯光闪烁。”由此可见,空白的多少在设计中的不同,不仅传递不同的信息,大量的留白还能提升设计的品质,提高版面的审美价值。

五 通过留白强化版面的动感

现代的版式设计,为了寻求强烈的版面视觉冲击力,经常会选择一些具有强烈动感的图形,如:如运动中的人或者物体,故意倾斜的图形等。处理版面时,在朝向不同方向的运动的形态面前留一定的空白,这样,不仅比较好的强化了版面的动感,又是运动着的形态有足够的伸展的余地,还迎合了读者的心理需求。

总之,无论是那种版面设计,充分的发挥留白的作用,有目的、有意识的留白,借助留白给画面带来更广阔的空间,使画面主次分明,主题突出,高雅大方,这样才能使留白发挥最大的作用,版面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视觉时代 广告效力 版面设计 策略

在一定的文化发展逻辑下,“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海德格尔所预言的“世界图像时代”已经到来,视觉时代正处于快速形成与演进之中。在这样一种视觉环境下,我们的广告版面设计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经济性和价值性的有效统一,这显然是当前我们广告设计业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笔者试图从其具体操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策略出发来对其展开探讨,以期在当前较为纷繁的广告版面设计中寻找到一定的方法论原则和价值导向。

一、一种视觉规律下的强势抢眼策略

这一策略强调的是在视觉规律下,广告整体版面设计在其策略目标定位上必须具备视觉竞争力,以适应大众对于视觉期待不断提升的要求。也正如贝尔所强调的,“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广告自身的价值,我们的广告在版面的设计上就必须有所超越,要坚持一种视觉规律下的强势抢眼策略。

从视觉规律来看,人类视觉的倒“6”路径决定了版面的视觉中心应该是位于版面的数字中心(即版面的正当中)以上八分之五的部位。在具体操作上则要求我们的广告版面在面积和位置的设计上必须以一种强势的宽度和恰当位置来吸引眼球,依靠主打图像形成视觉冲击力,使其成为整个版面的视觉中心而起到强势抢眼的作用;与此同时,要实现广告的强势抢眼性,设计者在版面的色彩安排上必须注意色彩和谐基调下的适当主色调和中心设计,力图在超强的色彩主色调演绎下,一方面使大众的各种视觉渴望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使广告本身能更好的实现其内涵表达的独特性;除此之外,我们设计者也必须要注意避免因刻意追求广告设计的强势抢眼而忽视广告的崇高、理性追求,反对粗俗、反理性、感官无限制刺激化的设计策略。

二、一种真实可靠性下的视听可接受策略

这一策略强调的是一种在广告自身宣传内容的真实可靠性下,版面设计在其形式安排上必须坚持视听的可接受原则。所谓可接受原则,就是说广告的视觉表达形式设计必须把消费者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纳入考虑之中,要保障广告的内容必须高于消费者已有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但经过消费者的推敲又能够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

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告版面设计者在创意设计之前首先就必须进行理性的广告内容定位,力图在与广告主有效沟通的情况下进行创意构思;在版面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对消费大众的整理理解力和认知发展趋势有一个把握,并敏锐的发掘潜在的认知变动,从而更有效的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审美和心理需求的版面结构布局;其次,在版面的构成要素中,必须强调视觉元素的可接受性,努力做到文字、图像的直接可感性;此外,在版面的布局设计上必须坚持流畅、易视性原则,避免 “满”“板”“散”“断”,努力寻求把握平衡、韵律及整体关系,注意布局审美功能的整体发挥。

值得指出的是,当前在视觉冲击不断热化的背景下,我们的广告在其版面语言的设计上势必从以语言为中心的形式转向为以形象(尤其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化形式,这样一来,我们的广告版面设计必将越来越具备多样化和多维度。因此,如何在多样化,以及多维度形式下保持广告自身的真实可靠性成为了消费者所担心的问题,也是我们的版面设计所必须努力解决的难题;如何在感觉体验逐步强化的基础上去保持和追求广告自身的深度解释和文化构建也必将成为广告业新的增长点。

在笔者看来,以上问题要解决,关键就是一种版面设计的工具化、手段化定位。版面设计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实现广告自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种公共性宣传。只有在这一定位下,广告版面设计才能更理性地坚持这种真实可靠性下的视听可接受策略,这是一个价值导向问题,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

三、一种“字、形、色”有效互动性下的时空无限扩展策略

这一策略强调的则是一种“可视听媒介”广告版面设计的原则要求。视觉时代,是一个字、形、色全方位、有效互动的时代,尤其是电视、网络等视听媒介的广泛运用,不论是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大大地扩展了广告的影响力,这就使得作为广告直接表现形式的版面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笔者主张坚持一种“字、形、色”有效互动性下的时空无限扩展策略。

当然,网络广告设计需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从本文的切入点来说,笔者认为网络广告在版面设计上要实现时空的最大可能的扩展就必须坚持一种“字、形、色”的有效互动性策略。所谓字、形、色有效互动下的时空无限扩展策略,强调的就是在版面设计要素上必须揽括字、形、色各要素,在结构安排上必须是一种字、形、色有效互动下的动态设计,而在设计目标上必须追求一种时空影响力的最大可能。因此,从策略的具体要求而言,力图字、形、色浑然一体,创设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版面情境应该是网络广告版面设计所要加以考虑的问题。

1.版面的动态化设计下的平衡目标

字、形、色一体下,网络广告要注意用动态的手法把原本静止的版面情景表达成一种动态的、舒展自如的结构形式,并在不断拓展的字、形、色空间中,使广告的版面表现张力能够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这样一来,广告版面的比例和尺度则是取得视觉平衡的重要一环,在设计中,就必须力图使各个组成要素谋求一种统一均衡的数量秩序,合理安排其适当位置和比例,从而使版面中的面积、位置、方向、色调以及疏密都具有调理和秩序,更加表现得具有平衡效应。

2.版面要素不确定性下的灵活组合

网络字、形、色符号语言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要求我们的版面设计必须具备灵活性,在设计中注意使广告版面在主页中的位置、图形大小的采取、影象位置的放置、版面形态的结构、文字的模块大小,色彩对比的强弱,字体大小与间距能够很好的组合,适当的运用动画或更多的广告表现形式,既保障广告版面整体协调性,又能使各独立的要素成为富有表现性的灵活个体,从而使整个版面自身具有动画性和灵活组性,使整个广告版面设计更具有效性与趣味性。

3.网络无限传递下的广告效用时空无限性追求

字、形、色的组构过程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互联网的无限时空性决定了其广告设计也应具备时空无限性的可能,只是这种可能的实现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其中也包含着广告版面设计的局部参与功能。因此,就网络广告本身版面设计而言,“版面多样化和谐统一艺术”目标下要实现的终极经济和社会价值就是广告版面设计的最终价值目标了。设计者在版面的安排上必须考虑到文化传统的限制性以及国际文化差异性,在色彩的选用,以及标志性形、色的运用上也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壁垒成为广告时空无限传播可能的“绊脚石”,阻碍了广告效用时空无限性目标的有效实现。

总之,广告的版面设计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广告信息的传递过程,有效管理好各视觉要素的空间安排和强度布局是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总的来说,广告自身的经济性和社会价值性决定了我们在其版面上必须注重消费者心理、审美情趣下的强势抢眼性设计;以真实信息表达及趣味性、灵活性为基点注重消费者的可接受程度,并在版面设计的可视听下实现广告内涵的有效传递;力图在当前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上,使广告版面设计在其最终时空影响力度上实现最大可能的技术支持和信息传达。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著 赵毅凡蒲笼任晓春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2]吴敬文:《广告版面五忌》[J].报纸广告微探

第3篇

一、自由版式中的解构特征

“解构”,最初是作为一个哲学术语来理解的。在哲学家海德格尔那里,原是“消解”或“解除解构”的意思①。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则借取了海德格尔的“消解”意义,将其转化为“解构”的思想。所谓解构,就是从颠覆语言解构入手,旨在反对结构主义的研究或认知模式,以求破除结构主义造成的思想限定,谋求更深层次,更广阔的发现和建设。

解构主义具有强烈的个性,其设计风格常被人们归纳为多变的、多元的、非同一化的、破碎的或者凌乱、模糊的。它用不稳定、不连续、差异性的特点,消解了结构主义的单元化、模式化的规律性。自由版式设计中的解构性,实质上是对传统理性版面设计的反叛和颠覆,是对原有古典和以数理为基础的排版秩序结构的肢解和破坏。它将视觉元素和数码化的符号重新组合,反对秩序的存在,元素符号们独立的各尽所能、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高度自主的状态下建立多元化的自由秩序。这些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无序的版面构成元素

在自由版式设计中反对秩序的存在,各种版面构成要素在版面中自由的进行大小、长短、宽窄等各种穿插。图形和文字可以随意放置在版面的任何一个地方,方向可以倾斜或无序。文字、图片、色块、粗细不等的线条,构成一个支离破碎的空间,充满了切割与重组、解构与承袭的各种创造的可能性。例如以自由版式设计见长的美国平面设计师大卫·卡尔森,他的设计以难已辨认的字体和光怪陆离的视觉效果而出名:倒置混合的排版,各种不同混杂安放的字体,混乱的标题,大小写字母和模糊叠加的形式,还有的字甚至还塞入了小的斜方框中。版面中的构成语言元素呈不和谐及总体的风格混杂及戏谑式的符号混合(如图1)。但是让批评家都感到吃惊的是他的作品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和欢迎。这种无序的版面构成所展示出的解构性,所呈现的漫不经心,颠覆了美学的边界。这种构成形式使版面设计进入一个更为宽松和多元的时代。

2.大胆的版面构成手法

自由版式的构成手法充满了自由,大胆和随意。设计者往往通过合成、透叠、模糊、扭曲等特殊技巧来塑造版面中的各种组成元素。运用电脑、数码等新媒介进行版面特殊效果处理的手法,成为自由版式设计发展的新动向。在技术的支持下,自由版式设计中充满了实验性和偶然性,往往呈现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不确定的图形和肌理还有偶然的错误效果保留等等都可以成为版面的构成手法。例如大卫·卡尔森就把在雕版和油印时代无法回避的错误视为一种美。残缺的字母、油墨的污迹以及滚筒的线痕迹成为他最爱使用的页面装饰元素之一。如图2所示,他通过大胆而多样化的手法,在版面设计中构成一个多视点、矛盾、虚幻的多维空间,实现了创意的无限潜能。

3.个性的版面构成氛围

个性就意味着与众不同。自由版式的设计目的似乎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大众的视觉欣赏。在自由版式设计中,追求新颖独特的个性表现和有意制造某种神秘、无规则的空间,或者以追求幽默、风趣的表现形式来吸引读者。它能够第一时间吸引读者,让人们印象深刻,能鹤立鸡群于众多视觉形象之上。它完全吸收了解构主义的非理性思路,将那些长期被忽视在传统审美之外的潜在的、从属的形式特征突出和强化,力图唤醒观者的一种陌生的审美意识。这种个性化的处理编排和独特的形式构造使版面产生了神奇美妙的视觉效果,为版面注入了更深的内涵与情趣。

二、自由版式在解构视角下的信息诉求表现

尽管自由版式设计的风格具有极强的“非主流”性,但是发展至今的自由版式设计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激进”设计,而是对解构主义的修正性运用。对一些商业广告或书籍的版面设计时,为了确保设计信息的良好沟通,自由版式设计还是要部分遵循必要的常规设计原则来适应观者的视觉心理。设计师会尽量利用一些看似不和谐的点、线、面与破碎的图文符号去重组版面,来实现详尽分析、清晰示意和个性传达的目的。自由版式中的信息诉求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

1.新奇的视觉吸引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的视觉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它具有高度选择性。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当看到一些不太简约合宜的格式塔时,在观者身上就会表现出一种改变刺激物的强烈趋势:一方面会放大、扩展那些适宜的特征;另一方面又会取消和无视那些阻止或妨碍其成为一个简洁规则的好的格式塔的特征。”②在自由版式设计中正是兼顾形式自身的性质和视觉心理的能动反映,利用那些看似零乱、繁琐、无逻辑的视觉形态,创造出挑战观者阅读经验的版面来刺激观者的神经。其目的就是为了唤起人们更长时间的强烈视觉注意和更大的好奇心,让观者的目光在版面中游移、选择、判断,积极地去组织画面,努力去寻找有意义的信息。如图3是一个工作坊海报,海报中有意将“workshop”的字母拼写打乱、错位、横竖交错,并通过放大的字母对画面进行分割。这种自由的排版方式不但诱发观者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到作品的解读,还利用版面的新异性来取代人们对传统版式中常态关系的麻木,达到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

第4篇

书籍设计 整体美 视觉要素

王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

一、书籍设计的整体美释意

1. 书籍设计的整体美

关于书籍整体设计的概念,吕敬人《书艺问道》解释为:“书籍设计,设计方方面面,从封面到内文版式,外在造型到信息传达、材质构建及工艺兑现,从阅读审美到实用功能……是一系列书籍整体设计的创造性运作。”[1]也即书籍整体设计不仅是针对“开本、字体、版面、插图、封面以及纸张、印刷、装订和材料的选择与设计”,[2]更包含着与内容的整体搭配和统一规划。

由此可见,书籍设计的整体美并非指单纯的书籍制作美,也不是狭义的封面设计美,其实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书籍整体搭配和规划的美,其中体现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

2. 书籍整体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

书籍整体设计有四个组成部分:书脊的整体造型设计,版面的整体造型设计,书中插图的整体设计,环衬和扉页的整体设计。四个方面各为特色,又相互关联,成为书籍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

(1) 从书脊的整体造型设计方面看,它是书籍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承担着创造美的视觉感官的作用。书籍设计中,书脊设计一般被视为封面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书籍的第二张脸。书脊设计一面联系着正面的封页,一面联系着背面的封底,当置放于书架时,又会独立成一个平面呈现在人们面前。书脊设计不仅是书籍封页设计的一部分,且与读者的第一视觉感官相连,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由于版面设计和书籍所含信息及读者阅读息息相关,所以版面的整体造型设计始终是书籍整体设计的重中之重。版面设计之美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美术方面,一是文字方面。二者相结合产生的艺术效果,能够增强书籍的视觉美感和读者的阅读欲望。版面设计是书籍整体设计之美的核心因素,优秀的版面设计不仅能够创造极佳的视觉美感,更会增强读者的阅读欲望和阅读享受。

(3) 书籍中的插图设计在书籍整体设计中起着“点睛”之用。一个优秀的书籍设计,不仅包括封面、书脊、版面等方面的出色设计,也包含书籍中唯美的插图设计。古往今来出色的书籍设计,许多都有精彩的插图设计,甚至许多书籍的插图都可独立成为一幅绘画艺术珍品,是画家一生艺术经验的精辟总结。如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现代白话》,其中的插图由著名国画家戴敦邦所绘。这些插画作品典雅而含蓄,充满浓郁的传统艺术气息;景、物、人等情思意蕴均赋予笔墨之中,令人品味无限;笔墨渲染处又与文本内容相结合,极佳地体现了书籍的风格和内涵,给人无限的美感。这种一丝不苟、艺术性极强的插图设计,在当下“快餐”式的文化氛围中独树一帜,凸显精彩,无疑增强了书籍整体之美。(如图一、二)

(4) 环衬和扉页的整体设计是书籍整体设计之美的不可或缺之处。所谓扉页,指封面或者环衬页后的一页,被人称为“书名页”或“书门页”。扉页既承担着书籍整体美的陪衬之用,也是书籍阅读功能自身所需要的。书籍环衬是指在书籍的封面和书籍中,处于扉页前面的那张对折双连的双页纸,是“连环衬页”的简称,其作用是加固书心与书壳的连接。

二、书籍整体设计中的视觉要素

叶德辉《书林清话》云:“凡书之直之等差,视其本,视其刻,视其纸,视其装,视其刷,视其缓急,视其有无,本视其抄刻,抄视其讹正,刻视其精粗,纸视其美恶,装视其工拙,印视其初终,缓急视其时,又视其用,远近视其代,又视其方。合起七者,参伍而错综之,天下之书之直之等定矣。”[3]可见,书的优劣是有衡量标准的,并体现在书籍设计的整体之美上。书籍设计中的文字、图像、色彩、材料和工艺,这5个重要因素的统一并结合,构成了书籍整体设计之美的视觉要素。

1. 书籍整体的视觉构成要素

书籍的整体设计最终构成一种视觉因素,影响读者的阅读和书籍自身的品格。本文拟以视觉构成的几大因素――文字、图像、色彩来逐一分析。

(1)文字

从文字层面看,它是组成书籍的基础和核心,也是书籍整体设计的核心以及体现设计整体美的核心。而中华文化中多样的汉字形态――篆、隶、行、草等,正为当下书籍文字设计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首先,书籍整体设计中的文字设计须以书籍自身内容为设计基础,这也是版面设计的原则。如散文类的书籍,其版面设计中的字体的种类要少,整体版面给人的视觉感受就较为典雅和优美;一些科普读物由于其书籍内容较为严肃,版面设计中的文字设计就要尽量避免花哨;而对于一些时尚杂志而言,时代感强烈的内容自然需要多样、时尚的文字来承载,所以其中的文字设计,应以多种组合安排来体现当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审美需求。

其次,文字的设计排版要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营造良好的书籍“阅读环境”。过密的文字排版设计会影响人的阅读视觉,最终影响人的阅读兴趣和欲望;而过宽松的文字设计又会浪费纸张,使人在阅读时容易产生倦怠之感。事实上,成功的、能够承载书籍整体设计之美的文字排版设计,既能够引导阅读的视线;又能够美化整个版面,从而美化整体设计;另一方面也能正确地传递书籍内容,为读者留下极佳的阅读印象。

(2)图像

书籍中的图像设计是构成其整体美的重要元素,是文字信息传播的主要辅助方式,一般说包括插图、照片、标志等形式。书籍中图像的设计与上文所述的文字设计原理相同,都要以书籍内容为基础,同时还要考虑图像的设计方式。如在儿童读物中,图像设计就不能过分成熟化、时尚化,要符合儿童的阅读特点和兴趣,以增强书籍自身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并强化书籍的表现;而对于学术型书籍,图像则要简略而能够说明问题,尽量避免无用的图像信息,以符合书籍内容给人严谨之感。

(3)色彩

色彩作为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在书籍整体设计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书籍整体设计之美的重要载体。从心理学角度看,通过视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中的色彩,最终会影响人的情绪和心态,自然也会影响人的阅读情绪和心理。

设计色彩时,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书籍读者群的自身情况。如儿童读物的色彩,要以鲜艳、唯美为主;古典书籍的色彩则要典雅、庄重,着力营造特定的审美意境。总之,书籍设计中的文字设计、图像设计和色彩设计,从来就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体,相反,这些元素相互影响,互相衔接,并最终构成书籍设计的整体之美。

文字、图像和色彩的设计还应考虑书籍材料的问题。换言之,书籍是各种信息的载体,而书籍的物化载体则是不同的材料。吕敬人曾说:“现代各种纸隐含着变化无穷的肌理……都会产生动和静、强和弱、快和慢、外在和内在等的对比和节奏起伏,以及华贵与朴素、高雅与粗俗、现实与抽象等意味的生动表达。”[4]可见,材料是视觉构成元素的组成部分,也是其设计应考虑的重要命题。当下生活中,书籍的材料非常丰富,除人们熟知的纸、皮革外,还出现了满足幼儿阅读条件的以双面覆膜增强韧度的铜版纸――“撕不烂”;满足浸水条件下阅读的书籍――聚乙烯纸;甚至是在睡觉前暗淡灯光下可阅读的书籍――夜光材料书,等等。设计者须依照书籍的使用群体,并充分把握书籍材料的特点,才能够达到材料与设计的和谐统一。

此外,不同材料的书籍,确实给了人们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如柔软的材料会给人安逸舒缓的心境,坚硬的材料会给人庄重、厚实之感等等。简言之,设计者须选择可有效表现书籍内容(文字、图像、色彩等)视觉构成元素的纸张,考虑其反射率、表现性、稳定性和可阅读性的高低、强弱,来选择纸张的材料。如《中国邮票》(图三)一书,外包装是坚硬复古的木质书盒,原生态的木纹无疑在第一时间给了读者历史厚重感;另外,整个书籍从中间分开,寓意传统的中华文化大门,打开书籍也就是打开了传统文化的大门。仅从这本书看,其外包装的材料和内在的文字、图像、色彩相统一,甚至无需打开书籍,就可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悠远气息。

2. 书籍整体的视觉审美要素

黑格尔指出:“美的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显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内在的显现于外在的;就借这外在的,人才可以认识到内在的,因为外在的从它本身指引到内在的。”[5]书籍整体设计之美要从书籍的造型,即外在的形式美,与书籍的造蕴,即内在的内涵美两方面入手。

(1)外在造型美

书籍的外在造型,一般由上文所述的几种书籍的视觉构成元素组成,也即由文字、图像、色彩、材料四个基础元素,加之一定的工艺所构成。因此要体现书籍设计的外在造型美,自然要从这几个元素入手。而如何让书籍中的文字排版设计、图像选择、色彩运用、材料选择以及加工工艺都达到“美”的境界,其实是一个难解的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从这几方面的和谐统一论述一二。

如上文所述,构成整体的分支虽多,但分支之间并非毫无联系。如图像、色彩的选择,要以文字的内容为依据;材料的选择,不仅要依赖书籍的信息,还与加工的工艺相关联。所以,在创造书籍整体美的过程中,设计者务必要将这些元素统一起来,使其达到和谐、共融的程度。在这方面,《小红人的故事》(图四)一书的整体设计就十分到位。该书的内容是作者在乡土民间文化考察中所产生的感受,以及怎样创作剪纸小红人的故事。书籍设计中最显眼的无外乎那红彤彤的颜色,其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透露出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色彩倾向,明确地表现出书籍中的文字信息。此外在图像上,书籍中选用的图像大都以黑色篆刻式出现;在材料上,选择朴实、厚重而不光滑的纸质材料;在加工中,本书的封页选用传统线装帧的方式,这些无疑都让书籍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情,契合本书中所体现的中国民间文化氛围。本书外在造型上的整体设计与书籍的内在传递信息相得益彰,取得了极佳的视觉效果。

(2)内涵美

书籍设计的内涵美,是书籍设计中体现出的设计理念与文化精神。如果说外在美是书籍的形态,那么内涵美则是书籍的神态,而形与神自来是相互统一并不可分割的。正如杉蒲康平所说:“一本书就是一个生命体,它要富有生命力,这样才能打动读者。”而这里的生命力,指的不仅是书籍的信息范畴,还应包括书籍设计的内涵美,唯此才能达到从内而外的和谐统一之美。

如由赵健设计的、号称“世界最美的书”的《曹雪芹风筝艺术》(图五)的整体设计,就突出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表达了文化传承的悠远意蕴,营造了令人回味的内涵美。抛开传统六眼钉和“绫绢包角”所蕴涵的传统风味,就“线”装帧方式与风筝之“线”的暗自契合已然令人赞叹,更不用说其中线装的锁线处又与内文编排中的虚线遥相呼应。从整体上看,本书的设计依然将其内涵之美呈现在世人面前,堪称书籍整体设计体现内在美的典范之作。自然,在这样的设计下,本书的精神气质一并呈现,十分精彩。

结 语

综上所述,展现书籍设计的整体之美,在于了解书籍传播这一方式的特点和它的本质;在于掌握书籍的整体设计规律。书籍,既不是简单的装饰物,也不是复杂信息的物化体,读者在阅读、触摸和思考的过程中,通过视觉感官与书籍产生互动,从而获取知识并享受阅读过程。所以,书籍的设计不仅要关注内容信息的传递,还须注重其视觉构成要素及视觉审美要素。当然,这是一个极富艺术创造力的工作,也是一个富于感性诗意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吕敬人. 书艺问道[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2-7.

[2] 高斌. 论书籍设计的形态创意[J]. 金色年华,2010(4).

[3] 郑军. 书籍形态设计与印刷应用[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127.

第5篇

关键词 网页设计 文字编排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网页是在一定的规则下,通过使用专门的软件或者其他工具将相关内容进行展示的一个网页集合。网站就是一种类似于公告栏的通讯工具,人们借助浏览器浏览网页,然后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网站是由网页构成的,网页设计中尤其注重文字的编排。如果网页中的文字编排没有规律、不协调,就会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和阅读心情。文字版面设计关系着整个网页的设计质量,这就是语言文字的功能和魅力。

1文字编排在网页设计中的作用

版面设计就是指将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以呈现出设计者的个性思维,既可以展现个人风格,还能体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版面设计给人们提供信息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版面设计属于一种实用艺术,文字设计就是将物形简化融合于文字符号中,比如一个汉字可以不只代表一种含义,还可以有多种意义,甚至还可以创造出好看的图形。因此网页的版面设计中,文字的编排不仅局限于传达信息的功能,同时它也是一种艺术形态。

网站的种类以及呈现的内容多种多样,要想在众多的网站中脱颖而出就尤其需要注重网页版面设计,做到版面整齐规范、标题明显、字形合适、图表清晰。不同种类的网站有各自的特点,为了迎合不同浏览者的需要,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比如时尚类的网站,浏览对象主要是年轻人,页面设计应该活泼、动感、色调鲜明;科教类的网站,浏览人群为追求严谨科学的人,页面应该低调、朴实。文字设计也是如此,不同字体代表着不同风格,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也不同。版面设计通过对字体进行字形、字号、字体、颜色等编排、设计,有助于体现网页的主题,增加网页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最终提高网页版面的完整性。因此网页设计中要特别注重文字的编排。

2网页设计中文字的编排设计与应用

2.1设置文字的字体

文字设计之前,网页设计者首先要掌握文字字体的显示原理。通常字体在网页上的显示过程为:浏览器加载出网页CSS代码,然后解析出文字的字体样式,系统在电脑字库中查找出该字体,然后才可以渲染网页上的字体,这样文字就会呈现出设计者想要的效果。如果系统中,没有安装网页CSS代码,那么就无法定义字体,也无法制作出特定的字体效果。这时系统普遍会选择默认字体。针对不同的浏览者选择不同字体是这项问题的关键,下面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1.1选择常用字体

一般浏览器会将默认的字体设置为中文状态下的宋体和英文状态下的times new Roma字体,这是在没有进行字体设置的前提下。当前大部分电脑都是windows 操作系统,系统自带了很多字体,包括宋、黑、楷(GB2312)、仿宋 (GB2312)四种中文字体以及40种英文字体。所有的 windows 操作系统均显示为以上字体。

2.1.2以图片的方式置入网页

网页字体设计通常会根据一定的设计思想来进行,设计师通过某一种字体来表现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及展现的风格。因为某些特殊字体和艺术字体只能在当前操作的电脑中显示,所以设计师可以把文字变成图片形式放入到网页中,同样也可以达到想要的艺术效果。

2.2设置文字大小

网页设计是在虚拟的平台上完成的,因此它的展现方式跟传统媒体实物展示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只有在显示终端才可能看见。当前显示终端的样式风格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根据不同浏览者的特点和需要,网页设计师可以设计出具有不同效果的文字表现方式,这直接影响到网页的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但即使是相同的字体,在不同尺寸、分辨率和 DPI 参数的显示器中也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当前,浏览器已经具备了页面缩放功能,但是由于很多用户不愿意主动调整页面,所以设计师还是应该设计出一种最合适的字体,以适应大部分用户使用需求。

2.3设置文字颜色

文字颜色直接影响着浏览者的视觉感官。通常文字颜色设计比较注重细节。比如选择文字颜色时要考虑到和背景的对比度,如果文字颜色和背景颜色比较相近,很容易导致看不清文字,因此必须要保持文字颜色和背景的高对比度。通常网页上文字显示都是白底黑字,一般的网页中都将文字颜色设置为黑色,这样既可以保证辨识度,还符合大多数浏览者的习惯。然而,随着网页设计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网页文字应用的颜色越来越多,这使得网页的色彩更加鲜明、活泼、富有吸引力。但是有些颜色就不能随意的设置,比如蓝色,蓝色通常是设置了超链接文字的固定颜色,如果将文字设置为蓝色,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文字中添加了超链接。现在针对这个问题,网页设计师也找到了解决办法,比如超链接的文字下面默认下划线等。

3结语

文字是网页信息传递中的重要元素,人们大部分的信息都是从文字中获得的,因此网页文字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性。由于文字本身具备图形的含义,所以通过变换不同字体还可以实现不同的网页页面效果。文字设计具有一定的规律,通过文字视觉可以给人带来独特的视觉感受,因此网页设计中可以通过不断变化的语言形式来实现丰富多彩的网页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桂芬.网页设计中文字的特性与视觉传达关系研究[J].美术大观,2013(05):122.

第6篇

一、相关概念

版式设计,即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图形、色彩、文字、肌理等)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达方式。它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它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因此,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融合。版式设计的范围,可涉及到报纸、杂志、书籍、广告、包装等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它的设计原理贯穿于每一个平面设计的始终,而版式设计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觉流程的设计规划。

视觉流程是一种空间中的运动,是视线随着各种视觉元素在版面空间沿一定轨迹运动的过程。这种视觉在空间的流动线为“虚线”。正因如此,所以设计时视觉流程设计容易被忽略,但这条线的流畅与否对版面视觉传达效果至关重要。

试想一个缺乏视觉流程设计的版面会因主次无序,条理不清,主题不明而使读者在阅读时毫无头绪,如同雾里看花,难以获取信息,也就失去了视觉传达的意义。由此可见,视觉流程设计在版式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视觉流程是版面设计的灵魂。视觉流程就象一条符合视觉原理的无形的线,在遵循特有的运动规律的前提下,引导读者视线随着设计元素进入一个组织有序、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迅速流畅、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以此来方便读者清晰、准确地阅读和理解版面的核心信息,最大程度体现和提升版面的视觉传达效应。

二、视觉流程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成功的视觉流程,能引导人们的视线按照设计的意图,合理、快捷、有效的感受最佳的印象。它的基本原则是:

(一)逻辑性强。成功的视觉流程,应符合人们认知的心理顺序和人类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自然、合理、畅快并有着创意性的传达。

(二)可视性强。成功的视觉流程,版面上各传达要素,在一定的限度内应目力所及,可读性强。编排设计要严格把握各要素的间隙大小的节奏感,要兼顾艺术创作美的特征,具有一定视觉强度和多样的视觉效果。

(三)战略性明确。成功的视觉流程,须与版面的战略性内涵相一致,根据特定的设计内容和要求,确立整体的设计构想、方式,来形成不同特点的构成形式,如独特的销售意念、竞争意念、表现形式等,重点醒目、简洁易懂、完整,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的优点。

一个完整的视觉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可分为:视线捕捉,信息传达,印象留存3个环节,它们环环相扣,不可分离:

(一)视线捕捉。这是视觉传达设计成功的第一步,即第一感觉,是在最初的10-15秒内通过外界的刺激(新奇的形态、强烈的色彩、动人的情感、鲜明的夸张等)瞬间抓住读者的视线,引起读者的关注,这种方法即为视线捕捉。用于发挥这种作用的设计构成要素,被称为视线捕捉物,可以是图形、文字、色彩等。捕捉物在视觉上要求入目、注目、悦目。视线捕捉是一种非主动注意的心理现象,因此设计时要抓住重点(视觉传达),并选准最佳视域区,切忌喧宾夺主或以审美代替信息传达。(图1)

(二)信息传达。当人们引起注意后,就有了进一步了解内容的要求。信息传达,在设计上主要通过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传达要素,依据战略性内涵,作严谨的功能处理和编排组织,进而达到:信息简明、流程简化、传达迅速、易识易读易记。

(三)印象留存。设计时,一般在视觉流程的终端,将重要信息(诸如企业或机构的标志、商标、企业名称、品牌名等)作统一化设计,有时与商品图形相结合,产生信息回味效应,加深印象。这是设计最终成败的检验标准。一个好的视觉流程,应将最想让受众记住的信息留在流程的最后,达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此外,为了使视觉流程简捷、有力,还可借助于诸如人物的动势、面向、眼神、手势、文字排列趋向、线条或色块的趋向,使视线导向明确,焦点集中,突出重点。

三、视觉流程的表现方法

视觉流程可以从理性与感性、方向关系的流程和散点关系流程来分析。方向关系的流程强调逻辑,注重版面的清晰脉络,正如一条线、一股气贯穿其中,使得整个版面的运动趋势有了主题的旋律,细节与主题自然和谐。方向关系流程比散点关系流程更具理性化。

方向关系视觉流程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单向视觉流程。这使得版面的流动线更为简明直接地诉求主题内容,有简洁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具体表现为竖向视觉流程、横向视觉流程、斜向视觉流程。

(二)曲线视觉流程。它不如单向视觉流程简洁,但更具有节奏韵律美。可概括为“C”形和“S”形,“C”形具有饱满、扩张和一定的方向感,“S”形则产生矛盾回旋,在平面中增加深度和动感。

(三)重心视觉流程。重心是指视觉心理的重心,可理解为:以强烈的形象或文字独占版面某个部位或整版,其重心的位置依其具体画面而定。在视觉流程上,通常先从版面重心开始,然后顺延形象的方向与力度的倾向来发展视线的进程。另外,向心和离心的视觉运动也是重心视觉流程的表现。重心视觉流程使版面主题更为鲜明突出而强烈。(图2)

(四)反复视觉流程。是指相同或相似的视觉要素作规律、秩序、节奏的逐次运动,更富于韵律和秩序美。

(五)导向视觉流程。通过诱导元素引导读者视线向一定方向顺序运动,由主及次地把版面各构成要素依序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发挥最大的信息传达功能。编排中的导线有虚有实、表现多样,如文字、视线、手势、形象导向等。(图3)

(六)散点视觉流程。即版面中图与图、图与文字、文字与文字间呈自由分散状态的、个性化的、较随意的编排。

(七)最佳视域。是指在某界定的范围内,版面上最引人注意的方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视觉在一个界定的范围内,其注意力价值是不均衡的,通常画面的上部、左部、左上部和中上部是最容易受到重视的,被称为“最佳视域”。设计时为了提高视觉注目度,将重要信息或视觉流程的停留点安排在注意力价值高的位置,这便是优选最佳视域。版面中不同的视域的注目程度不同、心理感受也不同,版面上部给人以自在、轻快、高昂、积极的感受,下部给人压抑、沉重、消沉和稳定的印象。左侧感觉轻便、自由舒展,富于活力;右侧感觉紧蹙、局限、却又庄重。(图4)

以上前五项流程均为具有方向和理性的流程。在编排方向性视觉流程关系时,应注意各信息要素间间隙大小的节奏感。若间隙大,则节奏减慢,显得视觉流程舒展,过大则失去联系,彼此无法呼应,视觉流程显弱。间隙小,布局显得紧凑,节奏强而有力,信息可视性强;但间隙过小,会显得紧张、拥挤,造成视觉疲劳,而无法清晰、快捷地传达主题。总之,科学合理的视觉流程设计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的视线按照设计者的意图,合理、快捷、有效地获取最佳印象,以实现视觉传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第1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3朱国勤:《编排设计》,第1版,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第7篇

一、书籍设计与人性化

书籍设计属于艺术设计。人类社会离不开书籍,书籍设计为阅读而存在,以为读者服务为目的,它给予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和精神空间的拓展,集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于一体。现代书籍设计瞄准人性化发展理念,在封面设计、文字设计、版式设计以及插图和材料的运用上,都更加注重人性化需求的设计。

(一)书籍设计的含义书籍设计旨在将封面设计、字体设计、版面设计以及插图和材料等进行综合性的艺术设计,也就是从原稿到成书应做的整体设计工作,它是艺术设计与印刷制作工艺相结合的产物。

(二)书籍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含义所谓“人性化设计”是以人的舒适度为依托,超越设计流派和审美意识集约而成的综合设计理念,是一种更贴近人性需求,更注重情感世界的设计意识。书籍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是根据人的行为习惯、生理结构、心理状况和思维方式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书籍设计进行优化,使读者阅读起来更加方便、舒适,在书籍设计中体现出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与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

(三)人性化设计与书籍设计的关系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艺术设计创新扬起了风帆。近年来,人性化设计概念不断地出现在环境艺术设计和工业造型设计中,而书籍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受众是读者,也就是说书籍设计也是为民服务的,推进人性化设计迫在眉睫。因为,作为消费主体的读者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日俱增,不仅要求书籍能告之他们信息,而且要求有艺术性和娱乐性,满足其心理上的审美需求。这就要求设计者通过视觉语言,准确表达书籍的内容,忠实于原著的个性,设计出符合人的潜意识与显意识综合审美的人性化书籍。

二、人性化设计对于书籍设计的重要性

书是文明的载体,它蕴藏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信念。与时俱进的书籍设计是否具有时代感,能否吸引读者的眼球,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关键在于设计理念的创新和人性化设计思维的拓展,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提升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一)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

1.通过图形、色彩和文字应用的人性化吸引读者眼球图形、色彩和文字是书籍封面设计的三大要素,更是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因素。设计者常用生动的图形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设计师眼里,一切空间的存在,都可以把它看成是点、线、面的构成,它们相互交织形成一种韵律,组成一个绚丽多姿、奇妙无比的世界。这种点、线、面的丰富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也体现出了封面设计中图形的人性化设计。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作用。色彩先于形象,尤其在远距离识别上,色彩对人的视觉冲击力比形象更加强烈。封面设计的色彩应用力求简约,用色越少,形象和构图的表现力越强。色彩的主色调由面积较大的颜色区域控制,设计主色调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的色彩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与情感效应;色彩的明度对比给人的感觉也很重要,明度相近的色彩配置在一起,会产生朦胧、柔和、含蓄、模糊的感觉,明度对比大的色彩配置在一起,会产生明快、活泼的感觉,形成强烈的对比。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不仅表达概念,同时也通过视觉的方式传递情感。人们通常认为字体能够使读者产生第一印象,每一种字体,都有它自身的表情。如黑体有醒目严肃的感觉;老宋、楷书有端庄刚直的表情;而篆书则有华贵古朴的风貌。设计者根据书籍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把三者有机地融合,突显书籍设计中的人性化,表现其丰富的内涵和人性化的外延。

2.通过版面设计的人性化深化读者情感读者在品味书中内容时,视觉是其中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感受。版面排列清晰流畅,读起来赏心悦目。通过文字与形象要素的有机组合,可营造出一种温馨又具人文关怀的阅读氛围。于是,书籍的版面设计对设计者来说尤为重要,版面设计应遵循阅读时的视觉流动规律和视觉心理的客观规律。在书籍的人性化设计中,版面的设计既要表现出艺术的张力,又要充分体现原著的内涵,使读者在阅读中如同在听音乐,感受到书中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在连页、跨页、折叠页的使用中,要和单页保持一定的整体感和连贯性,在统一的形式构架上展开设计,以控制版面的视觉秩序,通过人性化的版面设计深化读者的情感。

3.通过插图的人性化聚焦读者目光插图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艺术插图,也称文学插图,它具有与文字相对应的独立欣赏价值,以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另一类是技术插图,又称科技插图,这类插图通常用于某些学科用文字难以表达的内容上,让读者能够轻松、愉快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插图的人性化设计在整体策略的指导下进行,表现的内容要紧扣原著主题,创作新颖独特、有冲击力的图形语言,以增进读者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插图的人性化设计,对读者的心理感受能够产生调节作用,趣味得体的插图可以聚焦读者的目光,丰富文字的情感,增添阅读的乐趣。

4.通过选材的人性化丰富读者视野新世纪书籍设计载体材料的选取越来越考究,人性化的因素也愈加凸显。现代书籍设计的主要材料有纸张、丝织品、布料、皮革、木材、化纤、金属、塑料等等,这些材料的成份、属性和肌理不同,给人的观感和触感也不同。不同的材质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理体验,更容易使读者的情感产生震动并与心灵的内在精神产生共鸣。书籍设计注重整体形态的有效把握十分重要,不论是古为今用的外包装设计,还是今朝新型材料的综合应用,以及字体和色彩的合理搭配,都集中反映出书籍内容的沉稳、扩张与内敛并存以及动与静的高度协调,实现信息传递造型和内在精神气质的和谐,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有效地体现了人性化设计之精髓。

(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书籍的人性化设计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在主观上强调与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的一致性,在客观上注重与时展和市场需求的同步性,二者的高度统一有力地推进了艺术设计的繁荣与发展。优秀的书籍设计是以抽象的美感把知识传递给读者,使读者透过醒目的封面、悦目的版式、精美的插图、温馨的色彩和亲和的文字感受大千世界,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知识的力量、感悟人性化设计的信息,进而达到丰富人生获取精神动力之目的。人性化的书籍设计追求的是一种境界,一种以书籍为载体的人文关怀,一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沉甸甸的责任。因此,艺术设计的人性化顺应了时展潮流,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读书热情,不断地满足着各成面读者的精神需求。阅读业已成为一种生活需求,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幼儿到老年都要读书,从书桌前到旅行中都可以阅读,阅读书籍的过程是一种由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所构成的令人愉快的过程。书籍设计的各个因素都将成为设计师反映图书内在精神的重要媒介,通过幽默的情趣淡化书商的直接功利目的,减少人们对宣传所持的逆反心态,使读者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接受某种商业和文化信息,从而激发起读者对图书的潜在情感,使人们在阅读中不仅获取知识和信息,还能获得精神的愉悦。

第8篇

摘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内容结构组织、版面布局、色彩搭配、动态特效等方面,阐述了创建优质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策略,从而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PPT演示文稿;结构;版式布局;色彩

作者简介:张翠红,女,南京财经学校高级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6-004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PPT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教学课件、工作汇报、产品展示、项目介绍、活动宣传中需要用到PPT,而且连一些简单的平面设计、动画制作甚至电子杂志都可以通过PPT来实现。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应用十分普及,但在设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字内容过多、结构不清晰、版式布局不合理、色彩搭配不协调等,影响了教学信息的有效传递。为了使PowerPoint演示文稿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效传递信息的作用,本文结合实践,探讨教学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策略。

一、结构设计与逻辑展示要清晰

好的PPT一定要思路清晰、逻辑明确、重点突出、观点鲜明。PPT仅仅是一种辅助表达的工具,其目的是让PPT的受众能够快速地抓住所需表达的要点和重点。

(一)做好逻辑清晰的大纲设计

在PPT的构思阶段,应整合提炼知识要点,先拟好大纲,设计内容的逻辑结构,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和大纲设计,这是做好PPT演示文稿设计的前提。如果是由现成的文字内容转制PPT,则要对文字进行提炼,使之精简化、层次化、框架化。

(二)按层级结构呈现教学内容

演示文稿通常有线性、树形、网状三种结构,每种结构都应包括封页、(子)目录页、子页、尾页四级。首先,目录页是演示文稿的总纲。目录页必须要有且目录项要精练,并能体现其设计的教学过程。其次,在目录上用超链接或热区跳转到具体子页,并在具体子页演示完后又返回目录页,这样能使学生明确课程脉络。

二、版面设计要主题突出并均衡统一

要使PPT成为夺人眼球的艺术品,PPT的版面布局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一)要遵循版面设计原则

1.主题鲜明突出。按照主从关系的顺序将主题形象放大并编排于版面视觉中心,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2.形式内容统一。版式设计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设计思想主题的表达,这是编排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及设计的先决条件。[1]

3.强化整体布局。首先,加强整体结构组织的方向视觉秩序。如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倾斜结构、曲线结构等。其次,加强文案的集合性,将方案中多种信息组合成块状,以增强版面文字的条理性和产生清晰的导读性。

(二)最常见的PPT编排类型

1.标准型。这是最常见的简单而规则的版面编排类型。

2.左置型。这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版面编排类型,往往将纵长型图片放在版面的左侧,使之与横向排列的文字形成有力对比。这种版面编排类型十分符合人们的视线流动顺序。

3.斜置型。构图时全部构成要素向右边或左边作适当的倾斜,使视线上下流动,画面产生动感。

4圆图型。在安排版面时,以正圆或半圆构成版面的中心,在此基础上,按照标准型顺序安排标题、说明文和标志图形,在视觉上非常引人注目。

5.中轴型。这是一种对称的构成形态,标题、图片、说明文与标题图形放在轴心线或图形的两边,具有良好的平衡感。根据视觉流程的规律,在设计时要把诉求重点放在左上方或右下方。

6.棋盘型。在安排版面时,将版面全部或部分分割成若干等量的方块形态,区别明显,作棋盘式设计。

7.文字型。在这种编排中,文字是版面的主体,图片仅仅是点缀。一定要加强文字本身的感染力,同时,字体要便于阅读,并使图形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色彩搭配要和谐统一

(一)色彩基调选择要有主导

根据色彩心理,设计应用环境。作为基调的色彩在配置上需要占据较大的面积,起到烘托气氛的主导作用。

(二)色彩配置要和谐

制作PPT教学演示文稿过程中,选配色彩要简明、和谐。色彩的和谐是指整个画面的色彩配置既要统一协调又要完整悦目。[2]主要推荐以下几种配色要点。

1.使用单色。尽管PPT设计要避免采用单一色彩,以免产生单调的感觉,但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和透明度也可以产生变化,使页面看起来色彩统一,有层次感。

2.使用邻近色。所谓邻近色,就是在色带上相邻近的颜色。例如,绿色和蓝色、红色和黄色就互为邻近色。采用邻近色设计PPT,可以避免色彩杂乱,易于达到页面的和谐统一。

3.使用对比色。对比色可以突出重点,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通过合理使用对比色,能够使PPT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在设计时一般以一种颜色为主色调,以对比色作为点缀,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在PPT配色中,还要谨记一些误区:一是配色要尽量控制在3-5种色彩以内,不要将所有颜色都用到;二是背景和前文的对比尽量要大,以便突出主要文字内容(绝对不要用花纹繁复的图案做背景)。

四、动态特效设计要得当

动态特效设计是指自定义动画设置和幻灯片间切换设计。[3]动画运用要少而精,动画运用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必要原则

动画运用要与逻辑或讲课思路一致,以吸引学员的注意力。要做到少而精,不能太花哨。

(二)规律原则

动画出现的方向要有规律性,一般相同内容都从同方向出现;内容出现次序要设计合理。

(三)流畅原则

一方面,要选择适当的动画进行配合;另一方面,要控制好动画的速度,以及进行适宜的时间设置。

动画体现逻辑的原则,动态内容切换的要点是用好母版,同类别的页面动画应保持一致(如过渡页、体现正文不同层次的页面);同级别或同一章节的动态内容切换动画要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王朋娇.Powerpoint教学演示文稿的精益化设计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3):59-60.

[2]张红卓,杨晓宏,张继军.优质Powerpoint教学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4):117-118.

第9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慢行交通,交通标志,设置参数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节能减排和“低碳、降耗”生活理念的推广,慢行交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慢行交通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道路交通标志作为无声的“道路语言”,在道路交通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城市道路慢行交通标志的设置角度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探讨适合我国城市特点的慢行交通标志,从而改善城市慢行系统交通条件。

1 慢行交通系统特性

1.1 慢行交通系统的概念

(1)慢行交通的定义

慢行交通,一般也称为非机动化交通(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主要表现为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出行速度一般情况下不大于20 km•h-1。

(2)慢行交通系统的构成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步行交通系统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其中步行的主要对象为行人,非机动车的主要对象包括自行车、 电动车、 残疾人车、 人力三轮车等。

1.2 慢行出行者交通特性

(1)慢行出行者基本特性

慢行速度:步行速度一般为1.0~1.2m/s,自行车速度一般为12~15 km/h;

(2)慢行出行者社会特性

安全性:行人和骑行人更容易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甚至死亡;经济水平:选择慢行交通的出行者往往是低收入家庭;年龄:老年人在选择以慢行交通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出行者中所占比例在50%以上。

2 慢行交通标志设置相关理论

2.1慢行交通标志的概述

(1)慢行交通标志定义

慢行交通标志是以视觉形象为载体,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通过视觉传达方式向出行者传递信息。

(2)慢行交通标志分类

针对慢行环境空间在形式和类型上的差异,慢行交通标志按功能可分为:管理性标志:多以明示、告知、劝说、指令、警告、禁止等为特征;导向性标志:通过方向、图形、符号及文字向出行者传达方位及目的地信;信息说明性标志:通过图形或文字向出行者传达说明性信息。

(3)慢行交通标志的构成要素

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文字、标志符号和载体三部分。其中文字要素:信息传达准确,指代单一,能够弥补容易产生歧义的标志;标志符号:形式多样,能够将复杂的信息通过准确的语义和符号表达出来;载体要素:用物质和非物质的载体传播物质、信息和文化。

2.2慢行交通标志对人的作用机理

(1)交通标志对人知觉的作用机理

人的知觉是大脑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部事物各部分的整体反应[1]。交通标志的版面设计利用感知规律,设计成图形较小,背景较大的形式。图形是感知的中心,通过背景来衬托展现。

(2)交通标志对人视觉的作用机理

视觉是人在大部分的感知渠道中获取外部信息的第一信道。通过知觉获得静态和动态的交通信息超过了80% 。我国在慢行系统交通标志设置中采用红、黄、绿、蓝、黑、白六种颜色。

(3)人对交通标志的认知能力

道路使用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交通标志的识别及理解的能力被称为人对交通标志的认知能力。慢行交通出行者对交通标志信息的识别和处理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发现、识别、认读、理解和反应五个阶段[2]。

3 慢行系统交通标志参数确定方法

3.1交通标志位置确定

慢行交通标志的前置距离,必须让出行者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标志的认读、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和判断以及采取行动进行减速、停车等动作的过程(以电动自行车为例)。

图1出行者行驶和对标志的认知模图

需满足:

根据《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相应规定,干态制动时≤4m,湿态制动时≤15m;的最小值为,其中一般为250cm~350cm;(电动自行车骑行者)一般为160cm;取15°[3]。由此计算得到标志的前置距离。下表为不同速度下标志前置距离的建议值。

表1不同速度下慢行交通标志前置距离建议值

3.2交通标志文字尺寸确定

交通标志的文字高度可通过可视性理论来确定。基于以下两个临界条件建立模型[4][5]:

①骑行人在B点刚刚能够看清标志内容;

②骑行人在C点读完并理解标志所传达的信息,与此同时刚好到达D点,即C点与D点重合。

根据以上结论,下表给出了标志在设置中文字的参考尺寸。

表2标志设置中文字的参考尺寸

3.3交通标志版面尺寸确定

通过研究标志字高模型,可以计算出在不同时速下的文字大小,从而来计算标志的高度a,宽度b。一般来说,a=6*H(H为字高)。确定了a值之后,宽度一般采取黄金分割比例来确定,以满足出行者视觉上的美感,即 a:b=0.618:1。

4结论

交通标志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交通设施,在引导城市交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出行者的交通特性,界定慢行系统交通标志的定义及分类,构建出行者行驶和对标志的认知模型,从而计算交通标志设置的前置距离、文字高度、版面尺寸三个主要技术参数,并分别针对不同使用对象给出了不同条件下参数的建议值,为规范城市慢行系统交通标志的设置起到重要作用。

5参考文献

[1]高俊,地理信息科学的空间认知研究[J].遥感学报,2008.3.

[2]赵炳强,交通标志设计中的视觉工效问题分析[J].交通管理.1996.

[3]石屈鹏.对城市道路交通标志设置的探讨[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8(18).

[4]黄凯,指路标志极限信息量及汉字字高模型研究[D].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