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6:55:18
导语:在技术创新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针对数据流中的概念漂移检测存在错误检测、延迟检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叠数据窗距离测度的在线概念漂移检测方法。通过将数据流划分成大小相等且交叠的数据窗并计算相邻交叠数据窗异构欧氏距离,同时利用近邻原则判别数据窗中样本不一致程度,从而实现分布差异性评价和漂移的检测。为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具有不同漂移严重程度和漂移速度的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到不同类型的概念漂移且能够找出概念漂移发生的具置。
关键词:
概念漂移;数据流;异构欧氏距离;交叠数据窗
中图分类号:
TP311.13
文献标志码:A
Concept drift detection based on distance measurement of
overlapped data windows
Abstract:
To solve the false detection and detection delay of concept drift for data stream, a new online concept drift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distance measurement of overlapped data windows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By dividing the data stream into overlapped data windows and computing the heterogeneous Euclidean distance of neighboring windows, and measuring the inconsistency of the data windows through the nearest neighbor principle, the authors could achieve the evaluation of distribution diversity and the detection of concept drift.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experiments were made on some public data sets with different drift severity and drift spe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detect different types of concept drift quickly and accurately and can figure out the locations where concept drift appeared.
Key words:
concept drift; data stream; heterogeneous Euclidean distance; overlap data window
0 引言
在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领域处理概念漂移有以下两类方法:第一类方法是调整学习机或分类器适应当前的概念而不需要确切地去检测概念漂移是否发生;第二类方法是只有检测到概念漂移时,才采用学习机去处理新概念。而概念漂移的检测方法中大部分采取的都是“迂回”路线,即从“可能引起概念漂移发生的原因”或“概念漂移发生后可能引起的后果”两方面来分析预测是否有概念漂移发生。一般采用监测数据流中概率分布[1-3]、特征关联[4-6]、分类模型的特性[7-9]、分类精度(分类错误率、查全率、查准率)[10-11]、时间戳[12-13]的变化来判断概念漂移是否发生。而这些漂移检测算法中最流行的方法是漂移检测方法(Drift Detection Method, DDM)[10]和早期漂移检测方法(Early Drift Detection Method, EDDM)[11],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由于概率分布不平稳导致分类错误率急剧增加来判断概念漂移是否发生。Gama等提出的DDM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到突变漂移[10],而对渐变漂移的检测不是很敏感。随后Baena-Garcia等提出了EDDM方法[7],在提高了算法检测渐进式概念漂移能力的同时也保证了算法对突变式概念漂移的检测。Chu等提出了基于统计决策理论的概念漂移检测模型[14],在模型中使用两种测试方法检测概念漂移:一是利用显著性检验检测突变漂移,二是利用假设检验检测渐变漂移。Alippi等利用中心极限定理[8-9],设计了不依赖数据分布模型的,不需要任何先验信息的概念漂移检测算法;Kuncheva在KL距离和T平方测试的基础上通过假定数据服从组合正态分布导出了SPLL概念漂移检测方法[5]。这些方法没有实现流数据中概念漂移的快速增量式检测,比较耗时且在不同的数据集上进行不同类型的漂移检测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延迟检测,在个别数据集上会出现漏判。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交叠数据窗的在线概念漂移检测方法,首先,将数据流按数据窗进行分块处理,为避免数据窗划分对漂移检测的滞后影响,相邻数据窗允许交叠;然后,通过近邻算法从前一数据窗中找到与当前数据窗中最近邻样本比较它们相应的类别,并依据数据块间最近邻样本类别的欧氏距离和差异性构造出漂移度函数;接着,求出与当前时刻所有峰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若标准偏差超过预设的阈值,则系统会发生漂移报警,同时该峰值对应的时间即为漂移发生的时刻。
1 漂移检测方法
把在一定时间内到达的样本固定为一个数据窗,假定在t时刻的训练数据窗为Dt,前一批训练数据窗为Dt-1,通过从含有当前数据窗Dt中部分样本重叠的前一批数据窗Dt-1中运用K近邻(K- Nearest Neighbor, KNN)算法找出与当前数据窗中每个样本最近邻的样本,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数据,本文采用了异构欧氏距离衡量最近邻样本的距离,异构欧氏距离[15]定义如下:
2 算法步骤和分析
2.1 算法步骤
第1步 将数据流依序划分成t个交叠的数据子块D1,D2,…,Dt-1,Dt,相邻数据子块交叠程度可以在10%~90%取值。
第2步 计算相邻数据块的距离,由于数据块距离只和非重叠样本有关,因此计算前,首先需要剔除重叠样本,然后根据相邻数据块的样本属性,由式(1)~(2)计算出相邻数据块所有非重叠样本之间的最近邻距离。
第3步 由式(3)~(4)计算漂移度函数f。
第4步 找到与当前时刻的所有漂移度峰值,并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同时将阈值设为4倍标准偏差。
第5步 如果在某个时间戳下,标准偏差超过阈值,系统报警,检测到概念漂移;否则认为没有概念漂移。
2.2 算法分析
算法本质上是通过判断分类错误率这个角度来实现漂移检测的,而分类错误的评估在算法中实际上是间接通过寻找类别不一致的最近邻样本实现的。由于其分类错误的评估依赖于最近邻样本,因此本文算法和最近邻决策有密切关系,所以算法的有效性实际上取决于最近邻决策算法的有效性。另外,由于本文采用的异构欧氏距离测度既适用于离散数据,又适用于连续型数据,因此算法有广泛的实用性。
由于样本间的距离计算在算法中占用了绝大部分计算资源,因此以两个样本的距离计算作为基本计算单元,在常规的非交叠数据窗数据划分时,每相邻两个数据块做漂移检测时,计算量为O(n2),其中n为数据块的样本数,而在交叠数据窗中,由于重叠样本间的距离是不需要计算的,因此如果样本重叠程度为p(0
为对算法进行评测,选用了两个评价指标,即漂移延迟检测时间和错误检测次数:
在人工数据集中已知概念漂移发生的分界点在第1000个时间步,当数据窗中的交叠样本数为时n*p,则含漂移起始时刻(1000时间步)的第d个数据窗为:
[(d-1)*(n-n*p)+1,(d-1)*(n-n*p)+n]
如果在实验仿真中通过漂移指示器检测到对应的第h个时间窗发生概念漂移,则漂移延迟检测时间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
漂移检测延迟时间=(h-d)*n-n*p
在对突变漂移数据集检测时,延迟检测时间最多为n*p个时间步长,否则归为漏判;对渐变漂移数据集进行检测时,只有出现在漂移期间内的预警才算是正确检测,否则归类为误判。
3 实验分析与结果
为了测试本文算法的可行性,在包含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漂移速率的概念漂移人工数据集上测试了该算法的性能。由于在真实数据集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概念漂移,也不能确定发生的这种漂移是什么类型的概念漂移,甚至发生的这种变化是否属于概念漂移都是未知的,因此很难评价算法的性能,因而目前的漂移检测方法通常都是在人工数据集上进行的测试。本文选用Minku等[16]提供的人工数据集进行测试,其中选用SineH、SineV、Circle、Line共4类问题进行实验,每类问题中包含3种不同严重程度和3种不同漂移速率的漂移数据集,因此每类问题包含9个数据集,在这些问题中,所有数据集的样本数据和发生概念漂移的严重程度(Sev)和漂移速率(Sp)都是已知的。其中每个数据集中含有2000个样本,每个样本对应一个时间步长,关于该人工数据集更多的信息在文献[16]中做了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3.1 数据窗参数对漂移检测的影响分析
由于数据窗大小和样本交叠程度是影响算法性能的两个关键参数,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参数的选取进行分析。首先对数据窗大小进行讨论,数据窗大小分别为10,20,30,…,80,90,100,…,200,对漂移检测的影响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检测次数为本文算法在SineH问题的9类数据集中进行测试时取得的平均错误检测次数。在样本无交叠时漂移检测的最小延迟时间步长为数据窗的长度,数据窗越长,相应的检测时间越长;根据图1知当数据窗为100时,错误检错次数较小,因此,在权衡错误检测次数和延迟时间的前提下,数据窗样本取100时最为合适。
在本文实验中选取数据窗大小为100的同时,对两个相邻数据窗中的重叠样本数对漂移检测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为找到合适的参数值,分别在两个连续数据窗中重叠样本数为10,20,30,40,50,60,70,80,90等情况下进行了测试。图2是两个连续数据窗中的样本重叠示意图,其中A数据窗中的后端样本与B数据窗中的前端样本产生重叠。
图3给出了重叠样本数对漂移检测结果的影响,该检测方法在四类问题的36种数据集中进行了测试。根据图3可知,样本重叠数过多时,出现错误检测的次数会急剧上升,而样本重叠数过少时,错误检测次数也会相应地增加。另外,样本重叠数过多,渐变漂移数据集中的漂移被延迟检测的可能性增加,而样本重叠数过少,则会因为样本采集滞后导致漂移检测延迟时间增加,因此样本重叠数只有合适取值时,才能获得较少的平均延迟时间。实验数据表明,在重叠样本数为50时,错误检测次数是最低的,延迟检测的步长也是最少的。因此本文最后实验中采用的方案为数据窗样本数100,样本重叠数50。在该组参数下,实验测得总的错误检测次数为3,平均每个数据集中的延迟检测步长约70个时间步长。
3.2 本文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表1为本文方法与无交叠窗和Chu方法[14]的比较结果。表1中:第1列表示为4类问题中的36种数据集;第2列为漂移属性(漂移严重程度和漂移速率),其中本文采用的数据集漂移持续时间(drift-time)为1,250,500个时间步长条件下进行实验,其对应的漂移速率分别为Sp1、Sp2、Sp3。漂移持续时间为1个时间步长时表示为突变式漂移;漂移持续时间为250,500个时间步长时为渐变式漂移。漂移持续时间越短漂移速率越快,故漂移的速率快慢依次为Sp1、Sp2、Sp3。
从表1中实验结果比较易得知:本文方法在4类问题的36个数据集上的平均延迟时间为70个步长,错误检测次数3次;而无交叠数据窗平均延迟检测时间为160个步长,错误检测次数10次;Chu方法[14]平均延迟检测时间为150个步长,错误检测次数35次。本文方法在4种问题的数据集中相比其他方法基本上都能准确快速地检测到概念漂移,延迟检测的时间步长上明显减少,本文方法只在SineH问题的Sev3Sp2, Circle问题的Sev2Sp3, Line问题的Sev1Sp3数据集中出现了错误检测,不过该算法比前两种方法的错误检测总次数要少了很多,并且基于无交叠数据窗和Chu[14]的方法在本来有概念漂移的SineH问题Sev1Sp2,SineV问题中Sev1Sp2数据集上没有检测到概念漂移,属于漏检情况,而本文交叠窗算法尽管分别延迟了50和100个时间步长,最终还是检测到了概念漂移。从实验中可以得出结论:随着概念漂移的严重程度和漂移速率的增加,延迟检测的步长变小,基本上没有发生错误检测的现象,也就是说,漂移严重程度越厉害,漂移速率越快,该方法越能准确快速地检测到概念漂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漂移检测,尤其适用于突变漂移和漂移速率较快的渐变式漂移的检测。
4 结语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交叠数据窗欧氏距离测度的在线概念漂移检测方法,在包含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漂移速度的漂移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问题不同数据集中的漂移检测的延迟时间和错误次数相比无交叠数据窗和Chu的方法总体效果要好很多,在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到不同类型的概念漂移的同时还能够准确找出概念漂移发生的具置。在未来的工作中将把该漂移检测方法用于基于在线集成学习差异性策略处理概念漂移的机器学习实际问题中。
参考文献:
[1]
FOLINO G, PIZZUTI C, SPEZZANO G. Mining distributed evolving data streams using fractal GP ensembles [C]// Proceedings of EuroGP, LNCS 4445.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7: 160-169.
[2]
GABER M M, YU P S. Classification of changes in evolving data streams using online clustering result deviation [EB/OL]. [2012-10-10].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89.6882&rep=rep1&type=pdf.
[3]
ZHANG J, ZHAO F. Detecting algorithm of concept drift from stream data[J]. Control and Decision, 2013,28(1):29-35.(张杰, 赵峰. 流数据概念漂移的检测算法[J]. 控制与决策, 2013,28(1):29-35.)
[4]
KATAKIS I, TSOUMAKAS G, VLAHAVAS I. Tracking recurring contexts using ensemble classifiers: an application to email filtering[J].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2010, 22(3): 371-391.
[5]
KUNCHEVA L. Change detection in streaming multivariate data using likelihood detecto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2011,25(5):1175-1180.
[6]
LI N, GUO G, CHEN L, et al. Concept drift detection method with limited amount of labeled data[J].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2012,32(8):2176-2185.(李南,郭躬德,陈黎飞,等. 基于少量类标签的概念漂移检测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2,32(8):2176-2185.)
[7]
BAENA-GARCIA M, del CAMPO-AVILA J, FIDALGO R, et al. Early drift detection method[C]// Proceedings of the 4th ECML PKDD International Werkshop on Knowledge Discovery from Data Streams. Berlin: Springer-Verlag,2006: 77-86.
[8] ALIPPI C, ROVERI M. Just-in-time adaptive classifiers, Part I: detecting nonstationary chang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2008,19(7):1145-1153.
[9]
ALIPPI C, BORACCHI G, ROVERI M. An effective just-in-time adaptive classifier for gradual concept drifts[C]//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Piscataway: IEEE Press, 2011: 1675-1682.
[10]
GAMA J, MEDAS P, CASTILLO G, et al. Learning with drift detection[M]//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Brazilian Symposium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NCS 3171.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4: 286-295.
[11] ZHU Q, ZHANG Y, HU X, et al. A double-window-based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for concept drifting data streams[J]. Acta Automatic Sinica, 2011, 37(9): 1077-1084.(朱群, 张玉红, 胡学钢,等. 一种基于双层窗口的概念漂移数据流分类算法[J]. 自动化学报, 2011, 37(9): 1077-1084.)
[12]
HICKEY R J, BLACK M M. Refined time stamps for concept drift detection during mining for classification rules [C]// TSDM 2000: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LNCS 2007.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0:20-30.
[13]
BLACK M M, HICKEY R J. Classification of customer call data in the presence of concept drift and noise [C]// Soft-Ware 2002: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LNCS 2311.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2: 74-87.
[14] CHU F, ZANIOLO C. Fast and light boosting for adaptive mining of data streams[C]// PAKDD 2004: Proceedings of the 8th Pacific-Asia Conference, LNCS 3056.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4:282-292.
[15]
WILSON D R, MARTINEZ T R. Improved heterogeneous distance functions[J]. Journal of Artifical Intelligence Research,1997,6(1):1-34.
[16]
MINKU L L, WHITE A P, YAO X. The impact of diversity on online ensemble learning in the presence of concept drift[J].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2010, 22(5): 730-742.
一、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条件,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进行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创新企业产品工艺和产品理念。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我国的企业要想完成现代化的转变就需要解决两个必要的问题,一个是企业需要不断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另一个就是企业需要从封闭式的发展模式向开放式的发展模式以及从国内经营形式向全球化共同经营的形式转变。要想将问题完全解决,企业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有企业发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就是创新,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创新发展这一要求。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
信息化为企业经济的市场化提供了生产力基础,过去“以产定销”的计划经济时代已经结束。目前市场竞争已经由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的“综合经营力”两个方面决定。为此,构建不断适应市场的应变系统,强化企业的策划力与创新力成为了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2.知识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
信息被称为“世界经济的生命线”,目前正在逐渐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并已成企业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知识经济就是信息经济,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产品结构和创新走向,传统的发展模式正被不断注入的信息和知识要素所改变。因此,企业应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了的形势,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适时作出管理变革和创新。
3.企业现状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要求
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其经济增长方式就应当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从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上来。目前人员素质差,技术水平低,成本耗费大等问题困扰了很多企业,很难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条件下提高煤炭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规模经济,利用现有生产能力进行挖潜、革新、改造,走集约经营路子;通过节约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要素来提高产品质量;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来提高生产要素质量。所有这些都需要企业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来能激活管理创新。
三、做出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假设
目前我国社会的转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以前的传统农业社会相现代化的工艺社会转变,在这个开放型的社会,其管理也必须要开放,不同管理理论与思想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使得管理也开始深层变革,同时也引起了社会转型和管理转型之间关系的讨论。
Chandler在编写《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管理革命》时,其中表达的理论就表明了企业管理创新的一部分就是企业组织的创新和发展。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也提高了企业的复杂性。这就形成了经理阶层的职业化和科层式管理方式。
1.假设一:企业管理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
社会文化社会是会影响到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也是会影响到社会文化。当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相一致时,能够促进企业高效正常运转,并可完成目标。在社会文化中是可以体现企业管理,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了企业管理文化、理念等。为了促进企业管理成功,可以很好的利用社会文化。
2.假设二:推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
在假设企业创新人时,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是会进行自主创新,并会取得显著的创新效果。企业管理者的创新人假设可以有效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创新中,企业管理的实际效果更好的推动了企业管理,也可以更好反映出企业管理创新和创新人的关系。
3.假设三:企业管理转型假设
企业管理转型是有效变动企业管理中的组织管理模式、人们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及企业管理价值等方面的关键条件。在社会转型背景中,社会中任何形态的转变都会涉及到企业管理转型。在社会形态转型过程中,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企业的转型。
四、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模型
Pierre-Jean Benghozi区别了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当代潮流下,比如多元化、不稳定、竞争激烈及技术变革的加速等,企业不仅要创新技术(绩效、可靠性)和经济(营销策略),也要进行管理创新,如内部协作流程、发展费用的控制、个人管理等,这时就在市场和技术范围中将管理创新剥离出来。
1.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要对社会经验进行有效归纳总结,以此建立概念性质模型
它将传统理性作为主要原则,人们借助传统知识和经验对世界背景的道理进行理解和总结。和企业管理相关的传统理性有着很多,比如一系列的人性论,像人性本善理论、理性人假设等方面,这些都是传统企业管理经验的升华以及企业逻辑的延续,也是归纳和总结的社会经济。
2.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由经验方法得到的,在传统理性发展而来,但要有效结合企业传统理性和实用理性,才能让人们认同企业管理创新模型所具备的使用性和可靠性
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要对管理时空的连续性进行肯定,并要按照管理工作的普遍性和特色性对管理创新概念模型进行确定。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传统理性本身具备的属性也有着不合理的理性。因此,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在基于传统理性时,也要获得实用理性的支撑。因此,在判断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时,要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分析,使实践活动得到准确验证。在得出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式时,要贴合经验模型偕实用,并有效共用传统理性与实用理性。
3.有效研究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全面分析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
当企业管理创新活动和管理创新概念相符时,就可以判断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否符合企业管理模式。在判断企业管理创新基本属性时,可以以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为基础,建立有效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当企业管理创新与模型内容不相符合时,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就无法确定企业管理模式,并没有具备实用性,这时就需要选择另外一种概念模型。
[关键词]技术创新;理论演进;哲学分析
一、引言
如果以熊彼特在1920年代提出的创新概念作为创新科学化的起点,在短短的80多年历程中,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壮观的知识图景。新体系、新视角、新领域层出不穷,以至于如何揭示各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廓清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基本架构,加快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进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发展趋势,成为目前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技术创新活动是在特定的文化价值准则和体制内进行的,技术创新理论的演进是多种文化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定形态的技术创新理论总是在该时期主流观念中获得理论支持。其中,哲学作为对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解释,总是以其特有的学术特性和深刻内涵,能够在研究方法和分析视角方面提供有力的诠释工具。从某种意义而言,技术创新作为一门实证性科学,为哲学理论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对象和理论校验的素材,而哲学理论的发展也为观察和理解技术创新活动准备了分析视角和思辨知识。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技术创新理论获得了理论上的合法性论证并因而在实践中更具有发展的冲力,技术创新哲学也获得了经验上的普适性支持。因此,从哲学方法及技术创新理论演进的互动过程进行考察,西方技术创新思想的发展呈现出清晰的脉络。目前,哲学层面的研究处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边缘。从哲学视野反思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揭示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揭示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从而为技术创新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
二、有关文献回顾
从目前文献看,技术创新与哲学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得到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出现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1)从技术创新的方法论角度出发,陈杰通过对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存在性、特征性和应用性问题的研究、阐述,论证了科学哲学能够对创新理论研究进行理论支持这一基本观点。匡勇兵从哲学的角度来解读“创新”: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它是积极能动的过程;它在实践中体现矛盾问题的精髓和真理性。哲学与创新紧密相连,所以要用哲学来指导“创新”,以便早日实现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目的。(2)从技术创新的主体角度出发,柳洲、陈士俊、王梅认为,技术是一个与社会紧密相关的复杂系统,在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硬件、软件、协同件和人的非线性作用,技术活动系统表现出实践性、人本性和系统性等特性。相应的,在以技术活动系统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应当“以人为本”,注重管理对象的系统性、实践性;同时,通过灵活的组织管理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在技术战略和市场战略联合高度协同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吴跃平提出了一个理解和描述各种传统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传统。认为技术传统构成我们人类的生存方式。在我们生存方式的构成中技术传统不仅是一个技能共同体,而且还是生存共同体,它所完成的是文明的伦理功能,是支撑德性社会的世俗基础,考察技术传统能够给知识、技术、世界、生存等概念带来富有意义的变化。(3)从技术创新的价值角度出发,夏保华指出,技术创新的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的创造性塑造。赵建军批判了自马尔库塞以来的技术理性概念,指出未来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发展理性。(4)其他的一些观点,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则是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的专著,提出了技术创新本质论、技术创新活动论、技术创新能力论等观点。谢友才、胡汉辉对技术产业标准进行了哲学解析,提出企业技术创新应当遵循其客观性和主体性,应当重视对路径锁定的突破,对标准重新组合。
上述文献从多个角度就哲学与技术创新关系开展研究,提出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和观点。但我们梳理这些文献后不难发现,大部分研究是截面的、横向的,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演进与同时代西方哲学嬗变关系进行纵向、演进的理论分析仍然是比较缺乏的。本文试图从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出发,来尝试探讨技术创新理论诞生以来的历史演变的哲学基础。
三、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理论的伟大起步——技术工具为主要特征
1920年代以来,逻辑实证主义逐步发展成影响最大的一种科学主义流派,以后在它的基础上又相继出现了逻辑实用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学派等流派。逻辑实证主义的倡导者力图实现一切科学的大统一,把实证主义经验论传统与对科学理论的严格的逻辑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哲学”。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哲学不应过问经验以外的问题,只有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科学命题。从实质上看,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经验分析,强调“科学的统一”,符合现代科学发展一体化的趋向。逻辑实证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直至1930至1940年代。如果我们把该时期的经济增长发展的方式、哲学发展的趋向和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特征比较起来看,就会发现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联。1950年代是战后经济恢复期,整个消费市场供不应求,因此技术是从科技发展开始,是一种技术导向的、线形的、自发的过程,市场只是被动地接受技术成果,表现为技术推动过程;在196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供求日渐平衡,营销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市场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技术创新成为一个市场拉动过程。无论是技术推动还是市场拉动,技术创新的线形特点体现得十分明显。无论技术推动还是市场拉动,技术创新的需求影响因素比较单纯,技术还没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生产方式的特殊需求以及科学主义哲学的合理性论证,该时期的创新理论中的物本主义特征就是合乎逻辑的了,于是技术创新理论在人类经济社会中诞生了:(1)熊彼特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概念。1920年代,熊彼特将创新分为:开发新的产品;采取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创造原材料的新供应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这种创新观十分明显是基于企业经营全过程解构后的提升和改进;(2)Mes-thene认为技术是为了实践目的的知识组织;(3)Kline和Kash指出技术是人类创造的用它来完成而没有它就不能完成任务的系统;(4)Void认为技术是为达到特殊目的显示于物理对象和组织形式中、基于知识应用的系统。上述理论都将技术创新作为典型工具论,明显地反映了当时西方主流哲学的影响。在大规模生产时期,效率成为首要目标——不仅合法,而且合乎理性和道德——科学主义哲学观已经论证了其合理性。在此种情形下,对于一项为了获得潜在的市场效率,实现新的生产要素组合,创造新的商业价值的技术创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认可。
在这个时期,技术创新注重技术知识、规律的运用,技术被看成是“人造物或知识系统”,技术的效用(使用价值)是独立于社会语境的中性物。尽管技术创新理论者也谈论技术的社会、政治及文化的影响与作用,但是他们认为在政治或社会价值被附加于某项技术之前,技术始终是中性的,是由人类理性追求的不受时空和环境制约的知识。创新者和企业家单纯地从提高生产效率出发,都属于线形模式,是内在逻辑实证主义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典型反映。这类技术观受到了包括技术实体论在内的其他观点的批判。这个时期技术创新理论片面地把技术所具有的多种属性归约为单一的、中性的和目的性的工具,无视技术质的复杂性、社会性,无疑是片面的。同时,虽然技术实体论和技术的社会批判论等对其批判和反思,认为技术是在其中人与非生物发生各种各样关系的生活形式,是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理性达到并且(在特定发展阶段)具有绝对效率的所有方法,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有着建设性的作用,但是,把技术看成某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则是严重忽视了技术的工具属性,这也是十分错误的。
四、结构主义哲学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高峰——系统综合为主要特征
19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结构主义哲学。结构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存在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总和就是结构,结构是按一定组合规则构成的整体,可以自我调节,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结构中各个部分可按一定的规则转换。无所谓进化发展。结构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1)整体性才能说明各个构成部分的本性及其真正的意义;(2)强调深层结构,认为只有把握了深层结构,才能把握现象后面的本质;(3)强调结构的客观性,认为一切社会和文化现象的性质和意义都是由结构“命定”的,强调结构是具有自调性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世界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自然科学经历了由原子主义研究方法向系统一结构方法的转变,采用客观主义立场和系统一结构方法,将研究对象模型化、程序化、数学化,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拓扑学等模式使知识形式化。结构主义与技术创新开始较长时期的互动。这一阶段技术创新理论与哲学之间的联系主要有:
到了19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通货膨胀和需求饱和给企业造成变革的压力,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条件。线形模式已显得过分简单,无法描述实际生活中成功的科技创新活动。实践表明,科技和市场的结合是技术创新成功的保证,这种结合需要同时强调技术推力和市场拉力的配合,被称为耦合模式。自此以后,耦合模式的技术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其后,随着技术创新规模和范围的逐渐扩大,人们对技术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耦合模式为集成模式所替代。技术创新过程不再是一个从技术、到产品、到市场的循序过程,而是一个战略集成的并行过程。即研究开发、产品研制、成品制造和市场销售不只是一个逻辑上的先后序列,在实际上则要求这些环节相互反馈、综合集成。最后,这一模式进一步发展为第五代的集成和网络模式。这三种模式都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的特征。这一时期出现过一批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和用不同方法阐述技术创新理论的学派,将这些技术创新看作为一个系统,创新者需要从整体出发。研究技术与市场、企业、产业关系,通过对创新系统的把握,进行正确的定位、研发和市场推广,以便达到最佳的创新目的。这个阶段是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先后诞生了:(1)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2)拉卡托斯的科学“硬核”和保护带理论;(3)曼斯菲尔德的技术模仿论;(4)门斯的技术创新论;(5)卡米恩和施瓦茨的市场结构论;(6)诺思的制度创新论以及国家创新系统等理论。虽然流派众多、观点纷呈,但上述理论大都从市场、产业、企业与技术的互动关系中探究技术创新,将系统论作为其哲学基石。以系统方法作为其分析框架,表现出显著的结构主义哲学方法的痕迹。
这个时期技术活动的社会性、系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技术活动作为具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结构系统,对其各个要素的理解把握也应放在与其他要素的联系中。二是指技术活动的系统性是指技术活动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应将其放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对它加以理解和管理,从而实现技术的发明和革新以及有效的技术传播和应用,所以,所有现实的技术创新都具有民族性、地域性,都受当时、当地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人才状况以及文化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同时“SST”(技术社会形成理论)的研究也表明:技术“是社会的产物”。正是在环境的影响和选择下技术活动才得以开展,并进而发展。当然,技术对外部环境也有较强的反作用,技术的发展不仅会改变自然的面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对社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强烈的影响。鉴于上述深刻的技术社会内涵,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考虑社会系统各类因素,积极适应社会系统的内在、客观需求。
五、生态进化哲学背景下技术创新理论的现代观点——动态演化与价值理性为主要特征
进入1980年代后期以来,资本全球流动、知识经济重要性上升、消费者个性化已经展露其独特性,对传统经济形态的运行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完全冲破了以往技术创新理论所确立的分析架构。技术创新活动亟需获得新的解释。布达佩斯俱乐部的创始人欧文·拉兹洛把21世纪黎明之际的变动不居的环境概括为“进化巨变趋势”,也即当前经济与社会之间相互依存度迅速提高,构成了今天纷繁复杂,涉及包括家庭、社团、企业、城镇、都市和国家,甚至还包括区域之间和洲际之间的跨越全球的复杂的、生态的和演化的系统。这种系统整体动态特征非常突出,而必须从全局的角度着眼,把全球的社会和生态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在不影响系统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简化。描绘出系统整体进化的基本轮廓,以此探索全球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生态演化理论开始在经济社会各类研究领域大大扩充地盘。为此,在实践中科技创新人员必须掌握进化论方面的知识,把握今日技术、社会和生态环境日益密切的联系,认清造就这些更大系统的趋势,把握技术发展潮流,这是在当今有高度复杂的技术生态群体中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关键。
首先,技术动态演进特征更加显现出来。目前,技术生态理论、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演化理论的提出也都从不同角度反映技术创新理论的生态进化的哲学特征。 这些理论从空间、时间演进中的不确定、复杂的整体动态发展中来把握一个国家、地区技术创新的变动趋势。从演进角度探讨其不同时期的不同技术发展特征和战略,成为当代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在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或地区尤其需要这种视角。技术创新演化思想是以探索技术系统深层次的、长期的进化和发展为目标,从整体水平出发描述技术系统进化发展的总体特征,它舍去了局部,而将能够代表技术系统整体的特征保留了下来。技术创新演化观念给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结构主义整体和全局的视角,它是在动态的发展进程中看待技术系统演变的新思路,提供了一条认识普遍存在于周围世界的、发生在系统内部、驱动事物变革原动力的基本线索。技术创新演化强调了惯例、创新和环境选择在技术对国家或地区创新成败兴衰中的影响。
其次,技术生态系统特征得到重视。当代环境资源问题促进了生态与绿色技术的诞生。技术创新作为技术与社会融合发展的产物,不能脱离社会环境来讨论技术创新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只有在一定社会自然环境系统中技术才有内在价值和理性。夏保华提出技术创新是一种在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由新技术构思到新技术物品生产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其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的创造性塑造,其内容是创新性实践、认知和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技术工具价值、人类社会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的统一。技术社会学家平齐和比克提出技术社会建构论,用技术创新多向模型替代线性模型。他们指出。对于一个人造物,通常有若干社会群体与之相关,每一社会群体对该人造物提出各种问题。而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有几种新概念,如“技术系统”、“创新者网络”、“创新共同体”、“技术经济网络”等等,旨在揭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建构“新社会”的本质。
再次,技术价值理论探讨得到重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功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上述功能的发挥也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这促使人们对科技发展特别是技术创新进行伦理学的思考。当前,专家学者对技术创新应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认识开始重视。因此,陆续提出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技术创新的价值原则,将“绿色”、“循环”、“再生”等理念体现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国外对技术的理性价值研究起步较早。马克斯·韦伯把理性区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最早确立了技术理性概念,并把它等同于韦伯的工具理性。随后哈贝马斯、海德格尔、芒福德等西方人文主义学者,以及贝尔、格里芬、怀特海、福柯、费雷等后现代主义者,还有拉普、费恩伯格、新卢德主义等现代技术批判主义者,也都遵循着这个传统对技术理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通过对技术理性化内在演化机制的分析,以及技术理性化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的揭示,赵建军口]把技术理性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工具理性、操作理性和价值理性,并分析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的根源,指出未来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发展理性。
1、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即对知识进行管理,包括知识的创造、获取、重组、共享、存储、整合、利用及开发等活动和过程。[21]在企业组织中,知识不仅存在于文件中,[22]也嵌入于组织程序、惯例、规范、文化中,[23]还嵌入于增加组织价值的信息之中,[24]甚至嵌入于组织的物质资产之中。由此,知识观理论认为企业在本质上可抽象为一个知识要素的集合体。由于呈现的形式丰富、多样且复杂,因而知识在理论上往往因视角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认知类别。在诸多的认知分类中,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OECD和Polanyi的分类方式。OECD[25]将知识进行分类即关于如何做的知识;知道谁有知识(Know-who),即知道谁拥有需要的知识。Polanyi[26]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可以用书面文字、图表或数学公式加以表述,后者是难以系统言述的知识,是个人的、受特定情境限制的、能够感知却难以表达的知识,二者都是构成知识的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Nonaka和Takeuchi[27]认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非完全独立,二者能够相互作用、互相转化,转化的过程实际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有四种基本的转化模式: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即著名的SECI模型(见图1)。不过,隐性与显性并非绝对的泾渭分明,因为大部分知识都同时具有隐性和显性的成分,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已,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可以构成一个连续的谱系。
2、技术创新
创新的概念始自熊彼特,[28]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亦即对生产要素进行的“新组合”。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的追随者们对创新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此后,诸多的学者———包括Mansfield、Freeman、徐庆瑞、傅家骥等,都曾对技术创新进行过定义。概括来看,技术创新可简述为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过程。在实践中,技术创新活动贯穿了从一种新的技术设想的产生,到研发、工艺、试制及首次商业化的全过程,可粗略地划分为五个阶段:(1)概念开发,这是从创新机会被初次识别,到创新概念通过评估,并准备进行研发前的一个阶段。阶段内的活动主要包括创新机会识别与分析、创意形成与演化、创意评审及概念形成等。(2)研发设计,这是将创新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设计图或创新原型的一个阶段,阶段内的活动主要包括技术开发、创新规划、总体设计、分项设计及原型测试与优化等。(3)工艺开发,这是将设计图开发为可实施的生产工艺的阶段,阶段内的活动主要包括生产过程规划、原材料与外协件采购计划、零部件与总装工艺开发及设备工装器具协调等。(4)产品试制,这是依据开发的生产工艺组织创新产品的小批量试验性生产的阶段。(5)商业化,这是创新产品进入市场面向顾客进行试验性营销的一个阶段,阶段内的活动主要包括营销规划、检验性试销或领先客户试用、顾客测试、意见反馈、市场信息收集及市场研究等。不过,实践中上述技术创新的五个阶段过程却并非是顺次推进,而是一个交叠往复的过程。有时,有些任务还需要协同、并行推进:在内部需要各部门尤其是设计、技术、生产和营销等跨职能的协调与整合;在外部需要供应商、顾客、科研院所及合作开发伙伴等的协调与整合。这样,企业便可缩短创新时间而加速创新的面市时间。
3、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相关关系
技术创新是以技术成果满足顾客需求而获取利润的过程。因此,在实践中技术创新的过程始于识别(现实或潜在)顾客需求而终于满足顾客需求。其间,创新企业需要解析需求而形成创新概念,开发创新概念而形成创新技术,转化创新技术而形成生产工艺,按生产工艺组织生产而形成创新成果,将创新成果面市而取得商业利润。整个过程,从知识观理论的抽象视角来看,涉及了大量的、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知识资源与要素的获取、创造、传播、整合及应用等往复交叠的知识管理活动与过程。从而,知识观理论将企业的技术创新视为知识管理的过程,认为其本质是知识向人工制品或服务的转化及新知识的生成过程。[17]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1、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需求
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一个知识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创新企业都需要投入并不断整合大量的、多种多样的知识资源(各阶段的知识需求见表1)。表1中,技术创新各阶段的知识需求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融合、往复迭代的过程。可见,技术创新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知识密集的知识管理工程。由此,在实践中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当以知识管理为手段。而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则当以技术创新为基本面向,通过持续地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知识,广泛地传播新知识,深入地整合新知识,并迅速地将其体现在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技术系统中,以提升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果(见图2)。
2、基于知识管理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表1显示,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创新企业都需要配置并整合大量的、多种多样的知识资源。从特性来看,这些知识资源既有来自于企业外部,也有来自于企业内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为配置并整合所需要的知识资源,企业的研发、工艺、生产、市场、财务等职能,在决策、资源配置、战略、管理等一系列机制和制度的规制下,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了一个实施技术创新的系统———技术创新体系,并共同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发生、发展与持续涌现。技术创新体系获取和创造的知识资源越多,企业的知识基础就越宽厚,传播与共享得越迅速,整合与应用的方式和机会就越丰富,则越易于促进技术创新的发生与发展。由此,为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应当基于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通过持续地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知识,广泛地传播新知识,深入地整合新知识,并迅速地将其体现在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技术系统中。在实践中,从可操作的角度看,基于前述目的的、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有持续的组织学习机制、创新文化与制度、创新战略及创新组织与团队等方面的抓手(见图3)。(1)持续的组织学习机制建设。组织学习是组织创造、获取与传递知识的过程,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此,基于知识管理建设技术创新体系便要求将企业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以便形成一种持续的组织学习机制。[29]学习型组织往往由知识管理委员会领衔建设并驱动整个组织的有序学习行为。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在于:确定组织的知识管理愿景和目标,创建组织的知识管理框架体系,从战略的高度规划、协调组织的知识资源并推动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负责整个组织知识管理的实施工作,推动组织的知识创新及跨组织学习等。[30]委员会由首席知识官领导,在其成员即知识专员的协助下开展工作。由于组织学习涵盖了组织的各个部门与层次,并常有跨组织的交流,因而学习型组织要求首席知识官的层次高于一般部门的经理,且其成员也由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兼任。这样,知识管理委员会便具有了较大的权利与影响,能够领导、推动并协调整个企业及各部门的组织学习活动。在企业中,个体的人是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也是学习的最基本单元。个体的人通过组合而形成团队,由团队而形成组织。所以,在企业边界之内学习型组织涵盖三个层次,即个体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其中,个体学习既是团队学习的基础,也是组织学习的基础。此外,由于企业是个开放系统,因而在企业边界之外还存在着广阔的跨组织学习空间和广泛的跨组织学习行为。在学习型组织中,由于知识学习的主体、层次、目标各不相同,知识特点、知识来源具有多样性,因而知识学习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形式丰富,见表2所示。(2)创新文化与制度建设。文化是一个组织内共有的价值观、信念和习惯体系,该体系同正式的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相互作用,形成组织的行为规范并规制着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因而,作为企业组织中知识最为密集的活动和过程,要求塑造一种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创新型文化,以规制并促进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资源的获取与创造、传播、共享、整合、应用等活动和过程。创新文化伴生并服务于技术创新的需要。由于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了企业内外大量的知识资源的配置、整合与应用,且期间需要反复交融迭代、不断试错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而对应地服务于技术创新的创新文化便往往具有思想多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支持个人发展与能力提升以及授权、协作、分享和激励等特征。创新文化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创新文化对于创新行为的规制只是一种“软约束”,还需要制度配套的“硬约束”。在实践中,只有创新文化与创新制度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才能有效共同地促进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资源的配置、整合与应用,并进而促进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创新文化属于企业的“上层建筑”,需要自上而下的施行。在实施机制上,由于和学习型组织有某些共通之处,因而创新文化的建设可以与学习型组织共享一个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规划创新文化建设的愿景、目标及管理框架体系。不过,由于创新文化主要反映的是事的行为者即人的态度、价值观和信念等意识形态,因而创新文化的建设可以将人事部门作为责任部门,负责执行创新文化建设的规划,建设创新文化的基础设施并推动创新文化的运行。(3)创新战略决策机制建设。创新战略是有关企业未来创新的系统的总体谋划,它描述了企业怎样利用技术知识资源以及利用怎样的技术知识资源来达成企业的目标。创新战略规划往往涵盖了技术使命的陈述、未来技术的预测、确定核心技术及能力、策划企业内部开发活动及外部合作渠道、勾勒技术生命周期、描述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需求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上述创新战略在内容上较为宽泛的特性,决定了创新战略的制定在企业中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要求对企业环境有细致的知识和深刻的洞见。[31]具体来说,企业创新战略是一项内容较为综合的、知识密集的智力集成成果。给个体的企业高层管理者造成了相当巨大的挑战。由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个体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往往无从胜任要求宽广知识的创新战略的制定。因而,在实践中在战略的决策机制上便要求诸多的个体高层管理者,包括高层经理、技术总监、研发及工程部门经理、制造部门经理及营销部门经理等,组成团队或战略决策委员会,共同承担组织战略决策的责任,为创新战略的制定搭建来自不同知识背景、专业背景和从业经验背景的、多元的、宽广的知识平台。(4)创新组织与团队建设。在工业企业的组织架构中,技术部门是企业技术实施与创新的主要责任部门,因而也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过,结合前面的内容来看,由于技术创新是一个需要跨职能协作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尽管作为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技术部门却无从独自胜任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从而,对于特定的技术创新项目,企业往往需要以技术部门为核心组织跨职能的创新团队以构建宽广的知识平台。创新团队依附并服务于特定的技术创新项目,因而创新团队的组建便需要与具体创新项目任务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相对接,即依据技术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资源的需求进行跨职能互补性配置。而若企业内部无从满足技术创新的知识资源需求,创新团队的组建还需要进行跨组织互补性配置。此外,由于技术创新过程投入与整合的知识资源量大且样多,因而便要求所配置的包括项目经理在内的团队队员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且目标一致。当然,作为技术创新项目的促进者和负责人,企业对项目经理会有更高的期许,不仅要求在前述能力方面强于一般队员,还要求具备激励、冲突处理、协调、平衡等诸多项目管理能力。在复杂、动态、速变的竞争环境下,持续的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面对持续的技术创新态势,一方面要求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基于创新知识资源的需求组建合适的创新团队,另一方面也要求企业面向技术创新建设宽广而深厚的知识基础,打造具有“T”型知识的创新团队。为此,要求企业在创新战略的驱动下,在学习型组织的导引下,在创新文化与制度的规制下,开展各种形式的广泛而深入的学习活动,并将学习到的知识在企业内及时有效地传播、共享与整合,以利于技术创新在企业内的不断发生与发展。
三、案例研究
1、案例企业调研
基于论文的研究,我们于2014年5月19日对此前相熟的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3天的专项调研。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增强砂轮用玻纤网片制造商。2007年12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201)。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访谈了人力资源部的张总、技术中心的胡总、公司所属集团公司的顾总等相关的公司中高层管理者,还在生产部经理的陪同下参观了企业的产品生产线。通过调研,我们了解: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复杂、动态、速变的市场竞争,九鼎管理层认识到只有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并推动企业持续的发展。为此,公司一方面努力加强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也努力建设其技术创新体系,以促进及保障技术创新在企业内的发生与发展。
2、九鼎新材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1)组织学习方面。公司建立了由副总挂帅、各部门经理任专员的知识管理委员会,负责规划知识管理目标及其实施框架。在委员会的推动下,公司在各个层次上形成了一种持续性的学习机制。一是组织学习与跨组织学习。外部环境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为此在技术创新及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公司广泛开展了诸如产学研合作、技术引进、外请专家指导、职工送出培训、参加业界峰会和展会、国内外考察交流以及供应商、顾客、合作伙伴交流授课等形式丰富的跨组织学习活动。当然,跨组织学习的知识及内部形成的知识与经验也会在企业内广泛传播与共享,为此也开展了诸如企业内训、跨职能交流、轮岗交流等形式的组织学习活动。二是团队学习。公司鼓励形成团体进行团队学习,为此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理念,形成了广泛的师徒制、相互帮扶、互为教师的知识与经验分享授课等形式多样的团队学习机制。三是个人学习。个人学习是团队学习与企业学习的基础,为促进个人学习,公司鼓励学习进修,倡导岗位知识拓展式学习和解决问题式学习并设立了个人学习经费及图书馆进行保障。此外,为提升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公司还设立了职级评定机制进行学习导向。例如,对于技术人员,职级包括“技术员助工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对于现场工人,职级包括“一、二、三级工技师副主任技师主任技师”;类似地,其他部门也有相应的职级。在每一个对应的职级上,公司都设计了科学的职级薪资以提升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为保障上述各个层次的学习,公司责成信息中心搭建知识管理网络平台,负责跟踪、搜集国内外最新的商情、市场及技术等信息并汇集成每月一期的简报,以供学习与交流之用。(2)创新文化与制度方面。搭载知识管理委员会平台,公司组建了企业文化委员会。结合九鼎自身的发展特性,委员会规划了企业的发展愿景与文化框架:秉持“集聚智慧”的企业精神,恪守“远见卓识的领导、战略导向、顾客驱动、社会责任、以人为本、合作共赢、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系统管理以及学习、改进与创新”的发展理念,遵循“明德、敬业、协作、高效”的行为准则,“致力于引领高性能、绿色材料产品和新能源的发展”。委员会责成人力资源部作为企业文化的建设部门。为实施委员会的发展愿景与文化框架,人力资源部一方面逐步建设了企业文化的基础设施(如《九鼎报》、《九鼎之歌》、周四放映室等),另一方面也开展了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如歌唱九鼎、管理论坛、“四十年人和事”、“卓越进行时”等)予以宣传贯彻。进一步,为促进企业文化在日常工作及创新过程中落地生根,人力资源部会同委员会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予以保障。例如,在管理制度上企业倡导合作与分享,鼓励创新与实验,容忍失败与试错。在激励机制上,公司以利润为导向,实施根据创新绩效提成机制及经营绩效利润比例挂钩机制,团队共享,多方面、多途径调动工作积极性与创新积极性。通过文化的“软约束”,辅之以制度的“硬约束”,公司管理层期冀打造一个诚信至上、持续创新、技术领先、回报社会、不断发展的九鼎企业。(3)创新战略方面。公司持续的发展驱动于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引领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公司也成立了由技术专家、市场专家、管理专家、设备专家、技术顾问、各部门经理及公司高管等组成的创新战略委员会。基于技术、市场、竞争、政策、环境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与深入理解,委员会确立了“经营模式由深加工向全产业链转型,玻纤产品由普通向高性能升级”的发展思路,规划了“高强度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产业链、高模量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产业链、耐高温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产业链、高性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四方面的创新战略。借由这四方面“T”型创新战略,委员会期冀以创新战略引领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的持续发展,为实现其宏伟的发展愿景而不懈努力。(4)创新组织与团队建设方面。围绕着主产品核心技术,公司设立了硅酸盐、机械装备、化工、复合材料四个研究中心,并由这四个研究中心组建了技术中心以行使技术实施与创新的职能。技术中心创新项目的启动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技术人员或团队自主申报,二是根据战略需要自上而下地进行推动。此外,公司鼓励全员创新,因而在技术中心之外也会有广泛的创新项目来源。对于通过了跨职能专家评审的创新项目,无论是来自企业的哪个部门与层面,公司都会在创新过程中基于创新项目核心技术的需求而组建跨职能交融与协作的创新团队。如若公司内部无从配置创新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资源,创新团队的建设便需要跨越组织的边界并基于创新知识资源缺口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合作形式以获取所需要的互补性资源。为有效促进技术创新,除了上述根据创新项目的需要配置适切的创新团队以外,公司还同步着力建设技术创新的人才队伍以为技术创新提供必需的人力资本支持。为此,公司一方面从各个层面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另一方面也不断着力研发投入。近5年来,公司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13%(2013年)、3.19%(2012年)、3.29%(2011年)、3.70%(2010年)、4.19%(2009年)。通过着力研发投入,一方面推动了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人才队伍。未来5年,公司计划将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
3、九鼎新材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效
多年来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方面推动了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不断结出了技术创新的丰硕果实。以过去5年为例,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别取得各项专利17项、8项、25项、27项、15项。目前,公司已形成具有300多项专有技术组成的技术体系,整体水平国内领先。基于这一技术体系,公司形成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土工材料三大主要系列产品。其中,玻璃纤维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特种玻璃纤维、磨具材料;复合材料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各种工程复合材料、通用复合材料和风电复合材料;土工材料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各种土工织布、土工格栅、土工膜等。公司产品行销国内外。
四、研究结论与意义
关键词:社会转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
所谓社会转型期,主要是指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变成现代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化促使了企业管理的不断改革与转变,在这一时期管理创新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基础,这主要是源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管理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因素的需要。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企业管理创新及其管理模型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企业管理创新及其理念
企业管理创新与传统管理模式和方法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主要是指企业以自身经济发展条件和实际生产经营需求为基础,在当前企业管理制度背景下创建的一种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实质上它是一种理念上的创新。一般而言,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分为三大类内容,即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机制创新,进而又可以细化为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组织结构创新、运作过程创新以及相关制度方式方法上的创新等。对于企业管理创新而言,它主要融合了决策层、操作层和执行层的共同创新,其核心在于制度上的创新。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外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的相关代表人士就提出了双重核心的管理创新理念,将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整体创新的重要方式和内容。同时,还提出了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将管理人员的组织学习能力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市场竞争优势和企业发展的基础。国内最早提出管理创新概念的是芮明杰,他在《超越一流的智慧——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一文中提出,企业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资源管理和利用模式,不仅是对资源整合及利用的全方位管理,而且也是具体资源利用和目标整合的细节管理。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地建立一种全新的、科学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型,首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要素。管理组织人员是企业管理创新机制改革的本体;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及其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动机来源;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目标;资源整合及其利用是企业管理创新机制改革的间接目的;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长期坚持的活动。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所谓企业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企业管理人员对全部参与者的影响能力,同时还包括调动企业工作人员积极性与执行力,从而更好的实现其管理目标。
2、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可能性
第一,加强企业管理中的人性认识,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从实践来看,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被管理人员,都是广大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通常会以人性论为基础,对如何使管理工作有效地满足人性之需求。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若该种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理想目标,则管理人员就应当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强化与完善。若是不能满足以上需求,则管理人员应当对人性关系进行全面的探索,从中找到不合理的因素和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再探究新的、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人性与管理相协调的过程中,将会促进管理实效与人际关系更加的和谐,对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具有非常重大作用。一般而言,人性化管理创新理论关注的是人性之需求,对当前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的人性发展及其变化也是一种客观的反映,因此,基于人性化的思考,管理模式创新将成为顺应管理理念和管理逻辑要求的有效管理模式。
第二,将把转型背景条件下的现代社会文化应用于管理实践中去。一般而言,社会文化既包括存在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文化内容,又将管理纳入到了社会文化的范畴。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社会文化的注入实际上就是管理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制约与相互融合。根据西方管理模式之特点,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很早就对企业管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加强注意,而且多数企业管理中通常都会有本企业的精神文化始终贯穿在企业管理过程之中。企业精神文化,实质上就是企业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源泉,实践中只有对企业进而全面的资源调整与生产劳动关系改善,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企业管理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当前的资本市场文化进行统一,以此为契机来加强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为价值观与制度的融合,管理创新成为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自身的价值观念认可及其自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
第三,社会经济与企业管理转型实际上是同一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社会形态就会随着而改变,即社会来使发展转型。企业管理转型,实际上就是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客体、行为、组织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改变与完善。一般而言,社会形态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水平共同决定的,生产关系又决定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形式与特征,对上层建筑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企业管理创新,实际上就是管理精神和文化的一种创新,管理文化滞后必然对管理创新造成消极的影响;相反,社会转型会对精神文化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企业管理创新创造新的条件。企业管理创新,通常是建立在企业管理思想创新基础之上的,社会形态的转变通常会带动思想认识的进步,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变得多元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3、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
在加强企业管理创新的同时,提出了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这一概念最早出现的意义在于对现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对当前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优胜劣汰式的选择与应用。对于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实际上是一项非常科学的管理研究课题,对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建立成为该项研究工作的基础与核心。从实践来看,当前企业管理创新概念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概念模型的提出与管理情景的发掘。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交易费用的降低与经济效应的创新。虽然看上去企业的生存发展与企业的管理创新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企业管理模式是在不断的转变过程中改进的,它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企业管理工作变得非常复杂,企业管理也随之变成了一种职业。在该种模式条件下,一定要实现技术与管理上的不断创新,将管理理念有效地运用到企业制度和文化机制之中。在当前的新社会背景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通常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但只有根据市场发展之需要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实现管理创新效益的最大化。
从本质上来讲,企业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对当前企业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从而提高其利用效率,尤其是企业目标与管理过程的不断优化。一般而言,管理创新主要由以下情况构成:新管理理念的产生与应用;管理机构的创新与新管理理念的适应;新型管理模式的配套适用以及企业内部各项机制的改变与完善。所谓管理创新,就是通过人为的油画布置使企业管理系统中各项工作更加的协调,提高其积极性,以促进企业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通常情况下,管理创新主要是指手段、任务以及目标上的创新,一个合理的可供选择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应当包括创新基础、手段的创新、任务的创新以及管理目创新等内容,其中创新基础又可以分为管理基本形式分析、思想出发点分析以及人性论分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这种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应当遵循传统理性。所谓理性,主要是指人的各种行为所蕴含的能力及其所遵循的准则,而传统理性则是利用传统作为诠释各种事物及其发展模式的道理或者根据。根据传统理性的要求,以人治人的管理;理念与人性本善的人性论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促使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形成。这一概念模型的提出,无论是普通的管理普适性要求、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的管理特色性确立,还是将该种要求归结于四个要求,其本身均带有非常强的经验论特色。
其次,根据经验方法获得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从形式上看,虽然该种模型源于传统理性,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让这种传统理性与当前的实用性理性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企业获得真正的理性认同。在当前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实际上就是在对管理时空的连续性承认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根据管理活动的普适性、特色性要求确定下来的,而这两种要求都是根据经验分析所得,同时也是对传统理性的一种客观反映。社会转型背景下,传统理性似乎逐渐失去了其原本合理的原始属性,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实际应用也将成为实用理性的有效支撑,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当被不断地证明实用理性的科学性,才能认为该种模型确实具有实用价值的真理性与规范性。以上仅是对概念模型的理论分析,实践中仍需通过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实际应用对其进行验证。社会转型时代,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发掘,实际上就是传统理性和实用理性共融的方法论选择问题。
再次,将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应用于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之中,若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与创新模型内容相一致,则应当认为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实用性。针对这一问题,通常我们可以认为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已经对企业具备了建构管理创新模式的真理性与实用性;同时,也可以按照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四个基本维度对企业管理创新属性进行深挖掘。从而找到企业建立在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基础之上的有效模式。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若企业管理创新与概念模型的内容不相符,则企业概念模型及其管理之间也是不相贴合的,那么再继续使用这一概念模型将难以确立企业管理创模式。在这种条件下,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对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发掘已不再具有实用性,此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改进或选择其他的管理概念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
结语:总而言之,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企业只有在管理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自身的整体创新。因此,应当不断地加强对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研究,并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之中,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洪林.基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中国经贸,2012(18).
[2]孟胡勋.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管理观察,2012(27).
[3]陆园园 薛镭 .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9).
[4]卢国源.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分析[J].大观周刊,2012(12).
关键词:农业发展;技术创新;经济增长;分析与研究
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得到新的发展与挑战。我国是人口大国,国土面积广阔,但人均占有量少,成为影响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城市化发展与建设,通过对农业技术进行创新与改革,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增长。
1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概念
1.1农业技术创新概念
在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与现阶段农业生产工作中,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创新与改革,针对农业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入探讨、合理开发,生产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实用性的农业生产设备,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加快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农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资金与发展动力。
1.2农业经济增长概念
通过运用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运行管理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为我国农业发展营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与氛围。
2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1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之间的关系
受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将具有时代性、便捷性、高效性、安全性、使用性的农业生产技术广泛的运用到农业生产、运行、管理工作中,能够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增加农业生产量,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效益。在农业技术创新与改革的推动下,能够加速农业经济增长;且农业经济对农业技术创新与改革具有反作用,能够有效调动农业主体开发与创新的自主性。
2.2技术推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地运用到农业生产、运行、管理工作中,能够改变传统、单一、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运行方式与管理方式。从农业生产地的地理因素、人文因素入手,选用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农业生产技术、运行技术与管理技术,提升农业生产质量与运行效益,减低农业运行成本,加快确保农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因此,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能够调动农业发展的自主新型、稳定性与协调性,使农业生产技术能够与社会发展步伐相互协调一致。
2.3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农业技术创新在发展前期不会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太大的影响,在发展后期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能够将技术创新转变成最佳农业生产力,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具有反作用,加快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动。
3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改进策略
3.1政府做好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工作,政府应全面分析市场发展现状与农业发展水平,结合现阶段农业技术发展水平与应用水平,科学的制定出具有可实施性的农业技术研究政策与技术推广政策;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的要依靠政府的支持,通过增加推广资金的投入,且不可盲目的注入推广资金,应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度出合理的资金投入策略,并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方略。
3.2增加资金扶持力度
在农业技术创新与探索中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如果一味依靠政府资金的投入远远无法达不到达到农业技术发展的要求,需要同社会发展的各个角度入手,加大社会发展中多范围资金的扶持力度。在现阶段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对农业技术研发资金投入量逐渐减少,为保证农业技术研发工作能够有序开展,需改革传统农业发展方略,加强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调动社会企业对农业发展资金的投入,维持农业技术研发的正常进行,转变农业资金投入方式,开拓资金投入途径,使农业资金投入方式能够多样化,加快技术创新与改革。
3.3加快科技成果转变
农业技术创新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经济的曾展,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变,使其能够快速转变为农业生产力。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变,应处理好科学技术研发方与技术使用方的关系,转变政府宏观调控机构,做好治理工作,调整好技术研发单位与农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健全农业合作机制,营造良好的技术研发氛围,加快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变,农业科技产业组织的转变,使农业发展中各部门能够均衡发展,降低发展风险,促进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
3.4构建技术推广体系
在现阶段农业技术研发活动中,注重技术投入,将农业科研力量集中在农业技术创新与改革中,忽视农业生产前、生产后的发展,做好技术追踪工作,加强技术推动力度,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构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技术推广体系。借助网络远程遥控教育技术,做好农业技术研发培训工作,借用农业科研技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创新队伍建设。
4总结
发展与创新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基本理念,将该理念运用到农业生产技术与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增加资金扶持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变,构建技术推广体系。
参考文献
[1]魏金义.要素禀赋变化、技术进步偏向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
[2]张胜戚.陕西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
(一)科技的概念
科学技术是指科学的发展及其成果在生产实践领域中的应用。
(二)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二.科技对企业的影响
(一)科技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1.科技进步对企业的影响
(1)科技进步可以改善恶劣环境下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2)科学技术进步也扩大和提高了劳动对象的利用广度和深度,不断创造新的原材料和能源。
(3)科学技术进步,可以造就一些新的行业、新的市场,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4)科学技术进步,将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消费需求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影响企业。
2、科技创新促进企业的发展
(1)科技创新的概念。所谓科技创新就是指具有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及技术创新即提出包括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新假设及新方法等新观点的一系列研究活动。同时它也是应用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提高,提供新的服务的一个过程。大体的可以将科技创新分为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这三种类型。
(2)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必要。技术是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决定性因素,高科技企业的成长与技术的创新是紧密相连的,没有了技术的提高、技术上的出新,就无法体现高科技企业的优势,也就必将失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的法宝,所以技术创新具有必要性。
3.科技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1)现代科技的特点之一就是与生产形成一体化,新的理论不断应用于生产活动,企业管理对企业生产活动起到监控、协调和指挥作用。
(2)现代科技缩短了科学与技术的时滞,加速了企业生产与科学一体化的进程,即使是高度抽象的科学理论,只要它正确地概括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通过某些中间环节或中介,很快就能运用于生产实践,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3)现代科技使企业的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和知识逐步取代了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而日益成为企业生存的重要资源。
(二)科技发展给企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1、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递过于快速,使得一些企业秘密被泄露出去,出现一些仿冒品,会给企业的利益带来严重的影响。
2、科技的不断进步于发展,会使很多企业的员工产生不好的影响,从而给企业带来消极的影响。
(1)由于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过快,人们不得不拼命学习新的知识。有些人会因担心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出现心理问题。
(2)一些水平较低的人们由于能力差,不会使用包括网络技术在的新的模式,造成无法与其他人共享信息和先进知识,出现了信息和知识流向的两个极端。
三.利用科技对企业的积极影响,抑制消极影响的措施
(一) 要出台一些相应的法律来约束企业的盗版行为。
(二)我国的监管部门要充分行使他们的权利,对于仿冒其他企业的产品,以及侵犯其产权者给予处罚。
(三)充分利用我们的大众传媒,对一些企业的不好行为进行曝光,起到相应的有利作用。
(四)多进行一下普及教育,提高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们的能力,降低他们发生事故的几率,从而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林业经济
Abstract: technology innova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forestry in the process of forestry change actor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forestry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and change we must fully effective play the role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Fore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the key is to establish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establish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innovation regulations, and to the reform of enterprises, the key is to more in the basic research of the forestry as the fundamental for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for the center. This paper fore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some analysis and research.
Keywords: fore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restry economy
中图分类号: S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认识
1. 对技术创新概念的理解
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 但技术创新的结果不应该全部是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为市场, 而实现市场价值的途径有很多, 技术创新包括发展高科技, 但也应该包括发展常规技术。实现产业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但产业化的巨大投入与我国目前的物质基础是不相适应的, 即技术创新的结果也不一定是实现产业化。所以, 三者是三个不同的各自独立完整的概念。而要想发展高科技, 只有技术创新。在这一点上, 三者可以被有机地统一起来, 技术创新则意味着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
2. 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认识
对于林业的技术创新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本文从两个方面来叙述它的作用:
(1) 有利于林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林业技术的创新不仅要重视数量的不断增长,还要重视就业质量的提高,只有实现了林业管理的高收入,才能使得林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2) 保证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的发展不仅是为了满足现代人所需求,更要注重的是长久持续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林业经济长久良性的发展。
二、林业技术创新的重点
1. 从长期看:
第一, 创建合理的林业技术创新体系。林业技术创新若要顺利实施, 必须建立正确合理的林业技术创新体系。林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以林业企业为核心, 以林业科研机构、林业教育培训机构为辅助, 借助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基础设施等社会力量, 实现学习、革新, 创造和传播新技术的功能的一个体系。
第二, 林业技术创新法规的设立。新修订的5森林法6中增加了两条, 第六条: 国家鼓励林业科学研究, 推广林业先进技术, 提高林业科技水平; 第十二条: 在林业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所以, 我国应尽快设立只有法律约束力的有关林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三, 深化国有森工企业改革。国有森工企业是林业企业中的主力军。所以, 必须深化国有森工企业的改革, 促进林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2. 从短期看:
第一, 集中力量研发1~ 2 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生物技术革命是现代技术革命的最新成就之一, 下个世纪将是生物学世纪, 所以以生物技术为中心展开现代育种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的研究, 必然大有发展。
第二, 开发/ 林业新产品。我国林业科研力量薄弱, 短期内在1~ 2 项产品上有所突破难度较大。所以, 从林业实际情况出发, 开发/ 林业新产品0是林业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大量开发林业新产品是林业技术创新的重中之重, 只有这样的林业技术创新才能在短期内发挥林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第三, 开发满足社会需求的新服务项目。新的林业服务项目也应具备/ 林业新产品0的一项或多项特征, 以市场为导向, 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 立足林区现状, 最好不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而进行服务项目的开发, 最终达到扩大林区就业, 提高林区人民收入, 促进林区经济快速增长的目的。
第四, 扩大林业技术创新的视野。我国目前林业经济的研究应该由林业内部的经济结构调整转向林业与其他行业的关系以及跨学科研究为重点, 如林业、教育、旅游相结合等, 在拓宽研究思路的基础上, 寻找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 促进林业的振兴与发展。
三、林业技术创新运作的关键措施
1. 建立以林业企业为主体的林业技术创新体系。
林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林业企业。依目前状况看, 虽然林业企业不能作为研发主体, 但它完全可以是技术创新全过程的主体。
2. 科研以基础研究为根本, 以应用研究为中心。
林业企业科研机构调整的思路就是以基础研究为根本,要以应用研究为中心,这样要不断的加大实验研究的力度,最终实现产业化,如果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就能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一定的生产力,当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时候经济效益就有了相应的提高。再则还能够不断的推进林业的基础研究,这样才能够让林业的技术创新向着良性的方向循环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 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林业企业家。
林业技术的创新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的林业企业家,只有具有相关意识的企业家才能使我们的林业可持续的发展。这样的企业家必须具备这些特点:要长远的发展眼光、能够意识到潜在的利益、具备一些林业基础知识、有胆识、敢于大胆冒险、有很好的组织能力、有执行力、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只有这些要素合理有效的结合才能让林业长远良性的发展。所以, 林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工作者也应该朝着自己转化自己的科研成果方向发展, 在实践中将自己造就成有创新精神的现代林业企业家。
4. 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
林业技术的创新要重视对专利文献的应用,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开发、节省时间、精力和经费的同时, 能够确保高起点。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增长,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林业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技术创新在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过程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科学合理的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和转变就必须充分有效的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林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就是要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和制定相应的技术创新法规,不断的深化企业改革,更为关键的就是要以林业的基础研究为根本以应用研究为中心。只有这样传统林业才能更加有效的转变为现代林业。
参考文献:
[1]张忠凯.美国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1).
[2]何文博.可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前行必由之路[J].中国环境管理, 1998,(3).
一、引言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民办院校也面临着转型的巨大挑战,从追求扩大规模到重视品牌建设,从完善校园设施到提升内涵管理,民办院校都做出了诸多尝试。同时,民办院校过度依赖生源的生存现状,使得其出现“重生轻师”的发展态势,整体教学质量令人担忧;另一方面,民办院校所招收的学生成绩普遍低于同地区平均成绩,显出生源质量不高的发展劣势。生源质量影响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影响品牌建设,品牌建设又影响生源质量,民办院校的发展由此陷入“恶性循环”。在此基础上,专家指出民办院校改革之根本在于提升教学质量[1]。同时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公众接受知识作为可持续发展驱动力的结果,创新的概念已被确认为加强高校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工具[2]。因此,本文将服务创新应用于民办院校的教学服务当中,探讨不同维度在提升民办院校教学质量中的应用。
二、服务创新
19世纪70年代,国外有关学者开始对服务创新的研究,首次提出服务创新的整合概念模型,其中包含四个关键维度,由此奠定服务创新研究理论的重要基础。国内对服务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是针对企业或部门的服务创新。清华大学的蔺雷和吴贵生[3]通过分析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特点,首次提出五个理解“服务创新”概念的关键要素,构建出“服务创新新概念要素”示意图。
三、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在教学服务中的应用
将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应用于民办院校的教学服务中,可发展新的服务维度内涵。
1.理念创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一些高校在探求自我定位和发展目标时,选择将教学服务型大学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学者指出,“教学服务型大学”更加适合于一些地方普通院校和民办院校[4]。理解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关键点在于“教学”和“服务”:首先,教学是民办院校的根本任务,由于各方面资源的限制,科研条件不足,无法承担过多的科研项目,人才培养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其次,服务一直是民办院校发展的基石,着眼于满足学生的需求来实现学校的资源设置、学科建设,重视教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
2.教学服务交互过程创新。我国学者茹宗志(2004)第一次将交互过程引入到教育服务中,认为交互质量是提高教育服务整体质量的关键[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当中,对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结构提出意见和建议,摒弃教师“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实现交互主体地位的平等;由于民办院校学生活跃但成绩相对低下的特征,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鼓励教师走进学生学习生活,实现交互过程的人际交往性;在教学工作当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困难,结合当下流行趋势与时事热点为学生更为形象有趣的传道解惑,实现交互过程的动态性。
3.体制创新。这里指的是在教学工作中给予教师更大的授权与自主性,进行教学创新的尝试与实验。可以根据学科性质、课堂需要、学生层次自主决定学生上课形式、上课地点及最终考核方式,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不以传统“填鸭式”教育为新时代下办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同时不再局限于试卷的单一化手段,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此外,还可以创建不同的资料存档形式,比如录音、视频、实验报告、实验成果等,以此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实现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技术创新。技术选择作为服务创新中的辅助因素,在教学服务中也不可或缺。民办院校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听不懂”的现状,尤其是一些基础学科或者其中有公式计算的学科,仅仅依靠短短的45分钟,并不能让学生完全消化理解课堂讲解内容。在当前教学技术创新方式中,微课或者慕课成为高等院校统一的选择,民办院校应加大有关的技术投入与条件建设,为教师录制微课,开设直播课程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加强网络建设,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在线授课模式,充实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建设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的网络系统,计入学分,从而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