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发展的方法

时间:2023-09-21 16:55:25

导语:在经济发展的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发展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DEA;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056-02

一、DEA方法概述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数学、运筹学、数理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交叉领域。由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于1978年开始创建并命名。1986年,自Macmillan首次将DEA方法用于区域经济研究,随后DEA方法被纷纷引入到其他区域经济评价工作。DEA方法使用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随机规划等数学规划模型,进行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及输出的“决策单元”(DMU,Decision Making Unit)问的相对有效性。

二、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目前,湖南省共辖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其中88个县市是县域范畴的经济主体。县域占据全省96.6%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省91%的人口,提供了2/3以上的轻工业原料和工业品市场,GDP占全省的76.3%,地方财政收入占58.5%。由此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全省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在各级贫困县中,湘西南地区占贫困县总数的65%,其中大多分布湘西自治州、永州、怀化。而这些地区中的经济中,农业占了较高比例,但是此地区的农业产业都处于初级化程度,目前还是采取粗放性经营模式,产品交易市场没有建立完善,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同时也没有形成产业加工链。该地区的GDP总量与其他湘东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相比,差距有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种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不平衡,严重制约着湖南省区域经济整体协调。

从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看,越是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作用的国家,县域经济发展也就越健康,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与组合对于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三、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及建议

县域经济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经济系统,目前很多研究只是对某些产出经济指标单独进行差异程度分析,并没有从经济发展效率的角度对各经济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难以综合反映各区域问经济效率的差异。

第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制度创新 技术研发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度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将摒弃 20世纪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 通过低碳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 即碳强度) , 通过碳捕捉、 碳封存、 碳蓄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 控制CO2 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 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 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 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 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 减缓碳足迹, 实现低碳生存[1]。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一)低碳经济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思考未来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模式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始。这是一个转型的契机。蕴藏着巨大商业机遇的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首先突破的国家可能成为新一轮增长的领跑者。为了掌握未来全球经济的主导权,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重点培养信息、生命科学、能源及环保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各个国家争先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以便形成竞争优势。

此外,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可以降低对世界上主要产油国、煤炭大国的依赖,使其逐渐失去制约他国的能源优势,从而减轻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话语权。从这个角度分析,低碳经济也将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利益博弈枢纽。

(二)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将推动新型低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利用低碳能源,研究低碳技术,开发低碳产品。目前,发达国家不断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技术不断成熟,可以预见, 保护生态资源必将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最重要的选择;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地位将伴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入而越来越重要; 能源结构将更加倾向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经济结构将更加向低污染、 高能效、 低排放的集约型发展。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必将推动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潜力的新能源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最终寻找到自己新的盈利模式,从而获得蓬勃发展。此外,随着新的产业革命的到来,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也指日可待。

(三)国际间、区域间的贸易与碳博弈将改变世界的格局

随着低碳经济的进一步深化, 必然将会导致以低碳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标准及相关专利的出现,最先开发并掌握相关技术的国家就会成为新的领先者、主导者乃至垄断者,其他国家将会面临新的技术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将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绿色技术一旦确立为世界标准,将对依赖传统工业路径的发展中国家形成高的门槛。今后的竞争不是传统的劳动力竞争,也不是石油效率的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国际间、 区域间的碳合作与碳博弈将极大地影响世界格局的改变。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以资源浪费和枯竭、环境的恶化与破坏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速从过去三十年的年均近10%逐步下降到目前的不到8%。发展低碳经济是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能源、资源及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而我国在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第一,节能减排的过程需要健全的法律、 法规作为约束和保障。虽然我国已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但是各法还是不够完善, 并且普法力度还非常薄弱, 无法做到有法皆知、 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仍然需要法制保障机制的建设。第二,我国所面临的投融资困境已经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尚属于起步阶段, 中国低碳项目的投资仅仅依赖于政府的投入, 以及国际机构的帮助, 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和市场融资机制, 直接投资融资、 银行贷款、 碳指标交易、 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包括金融衍生品在内的碳金融体系还没有构建完善。第三,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转而不变,不能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低碳经济的发展将带来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中国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 减少重化工业或将重化工业轻型化, 运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使之与低碳经济相适应, 这对中国的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是不言而喻的。第四,我国的新能源技术还没能突破, 因此中国的新能源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选择

(一)加大创新力度,攻克技术难题

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无论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费和排放还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都必须以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为基础, 开发和使用低碳技术是减少排放的一个关键途径。目前我国在能源储存、输送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严重不足,为此政府应加大技术投入或者引进相关技术,为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争取在国际气候谈判下构建更为强劲的低碳技术扩散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体系和企业间战略联盟,集中力量攻克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瓶颈,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二)健全融资机制,创新制度体系

在市场的自然调配之下, 各种资源都会向利润高、 效益好的产业和部门聚集。在低碳发展领域,中国商业银行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 节能减排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明显偏低,目前资本存量合理配置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是政府政策的倾斜和制度、法律的合理保障。我国应实行大规模支持政策,通过国家强有力的控制力,以优惠信贷、建立低碳专项基金、积极引进私人资本和国际资本等措施,使企业有更多的渠道去获得资金以改造传统的生产模式向低碳发展的方式转变,形成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融资市场环境。

(三)做好科学规划,实施激励措施

国家应规范新建企业的低碳技术标准、准入门槛,提高已有企业的低碳技术使用及研发水平,压缩高碳技术企业的规模与产能,尽快地从企业层面减少碳源增加碳汇,对研发与使用低碳技术的企业进行金融支持(直接或间接融资)以及财政拨款支持、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低碳行业的企业发展,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引起的新兴产业革命具备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而企业在政策激励下实现了成本收益的最大化,进而会加大对该产业的投资,从而实现低碳经济的良性发展[3]。

(四)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由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公共物品的特性, 中国必须综合运用行政以及政策手段展开同其他区域及全球范围内的合作。通过国家间、 区域间、 区域内的交流与合作, 保护和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持等激励措施,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五)明确政府角色, 提高调控能力

产业的低碳转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由于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企业不会自行转向低碳的生产方式,所以它需要政府参与其中并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企业的投资决策和居民的消费倾向。比如,在企业间大力发展碳排放许可证制度,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既可以控制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又可以最小化减少碳排放的成本。同时,政府通过碳税等政策工具提升传统产品价格,或者通过补贴等财政措施降低低碳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引导企业和消费者向绿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新世纪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动向[N].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0;4

[2]纪玉山,纪明.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对策研究[N].SOCIAL SCIENCE JOURNAL,2010;2

第3篇

既然“产业集群”顾名思义就是一些从事相同产业的企业和相关的机构聚集在一起,从而产生了竞争的优势。所以各地在实施“产业集群”策略的基本思路就是:首先选择和培育产业,然后选择和培养企业和相应机构,最后将它们放在一起(例如建造工业园等)。由于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的作用非常重大,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一个或几个龙头企业的带动,所以发现和培养关键性的龙头企业也常常是各地政府在实施“产业集群”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上述“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似乎是很符合逻辑的,但它究竟是发展“产业集群”的一条捷径还是缘木求鱼,抑或更是南辕北辙呢?

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首先回到历史,看一看产业集群是如何跃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同时我们还必须弄清楚产业集群为什么能够获得竞争的优势,即其核心竞争力究竟来源于哪里?

产业集群的历史变迁

19世纪末以及20世纪的前半段是大量生产的时代,“福特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这种“大量生产”的典范,庞大的工厂利用流水线生产数目惊人的标准化产品,几乎所用的工序都被整合在同一个工厂中。同时,从企业的组织结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到居民的消费结构,乃至于整个社会相应的法律、经济、政治结构都与这种大量生产的生产方式相配套。然而大量生产的致命缺陷在于它的僵化,在一个动荡与充满变化的社会中,“大量生产”方式就显得力不从心,无论这种变化是来自消费者口味的迅速转变、产品周期的显著缩短还是一些偶然的经济冲击(例如能源危机)。无疑,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变化是越来越迅速,“大量生产”的方式也就越来越陷入到窘境之中。

然而在那些从事“大量生产”地区一片困难之时,有一个地区跃入了人们的视野,它就是所谓的“第三意大利”地区,它主要位于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北部,在那里聚集了数目众多的中小企业,形成了多个中小企业互相联系在一起、垂直分工合作的生产模式,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和弹性化生产的统一,创造了与“大量生产”方式完全不同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方式更为适应于变化的社会,从而获得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

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市场的变化和风险被分散给了众多的企业,大量灵活的中小企业共同面对各种各样的变化尤其是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这种生产方式对外部的变化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同时,由于众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产生了众多的外部效应(包括获得市场、技术、劳动力以及资金支持等等方面),从而大大地增强这个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产业集群核心竞争优势来源于一群互相联系在一起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并不只是地理上的互相接近,更为关键的是互相之间密切联系,共同分享市场、技术、劳动力以及各种信息,形成即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从而构成的企业生产网络就不仅仅只是企业数目上的加总,而是具有了自组织系统的某些特征,能对外界的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

然而,这种企业网络或企业集群的建立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的,它不仅常常建立在天然的血缘、相同的文化传统和习惯风俗之上,更需要企业家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多次的合作,经过长时间的重复博弈,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规则和惯例,从而才能造就这样一个网络。而这样的网络才是产业集群的精髓,才是一个产业集群是否能得到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现在回过头来再来看我们地方政府发展“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我们会发现它的本质其实还是计划经济下选择和发展“支柱产业”,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那一套,只不过现在用“产业集群”来代替了“支柱产业”,却也不过是50步与100步之遥。

“自发性”是产业集群的根基

事实上,产业集群的一个最根本特点在于它的“自发性”,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并不是一开始就都想联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企业网络(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种自发秩序的扩展,而此中的关键是现实利益的驱动,当集群内企业合作的收益大于合作的成本时,企业就会进行有效地分工。

而产业集群中的产业选择和龙头企业的出现,也是一种自发的过程,我们能做的也仅仅是事后的追述。因为产业和产品的选择只有取决于企业家对市场的嗅觉,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市场中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的,那种政府官员能够事先来确定出哪个产业或哪类产品会赚钱从而适合当地发展的想法,只能是天方夜谭。有人可能会认为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来确定产业集群中的产业,这种思路在发展产业集群中实际意义不大,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依靠比较优势的发展地区经济早就是老生常谈了。实际上,很多成功的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跟地方的自然禀赋优势没有多少关系,像温州的禀赋优势就不能说很适合发展打火机和鞋子,就是这个道理。

龙头企业的产生亦只能是市场竞争的自发结果,在一堆小企业中,政府官员很难说有火眼金睛能够辨认出未来会长成大企业的真命天子而加以扶持的。抑或已经有了一个相对较大的企业从而解决了甄别的麻烦,但问题仍然存在,政府官员也难以知道这个企业不会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而且,对个别产业和个别企业的扶持和优惠,实际上是以损害了其他产业和其他企业的发展机会为代价的。

而搞一个专业化工业园把相关的企业都弄在一起的做法,也许是听起来较为合理的。但这种“拉郎配”的方法我们并不陌生,只不过以前是强行把许多企业合并在一起要做强做大以求达到多少强,而现在是把同类企业都拉到一个园子里来,拉都是拉,只不过拉的目的不同而已。我们在前面说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根源在于互相联系的企业群,如果只是数量上的增加,拉在一起的益处又有多大?实际上企业作为一个决策的主体,如果有现实的利益(客观上与其他企业有联系),那么你不拉它也会来。所以,决策者虽然是出于好心,但用的手段如果没有进步,却也会伤害企业的自主决策权从而影响到整个产业集群的活力。

至此,我们好像已经几乎全盘了上述地方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难道地方在发展产业集群上就只能“听之任之”、“听天由命”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既然产业集群的灵魂在于一群密切联系的企业形成的网络。那么培育、发展和壮大这个网络就成为了地方发展“产业集群”的根本目的和主要措施。

既然要培育和发展企业群,尤其是小企业群,那么就离不开数量众多、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的参与,但企业家实际上是无法造就和培养的,我们只能培育和完善造就企业家的环境,而其中的首要一条是形成清晰的产权制度以及对私有财产的普遍尊重。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间的合作才有可能迅速扩大加深,创业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才会有足够的动力促使他们进一步地奋斗。

第4篇

关键词:发展方式; 挑战

中图分类号:F1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24-001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可以概括为是以物为本的、粗放性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表现在:过度依赖外向型经济、过度消耗资源环境、过度比拼低成本优势、过度牺牲社会福利。从历史来看,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功不可没。但是今天来看,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发展代价也越来越大,难以为继。

一、资源结构面临挑战

长期以来,经济的高增长,是以大量的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的。我们每单位GDP能源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消耗的3-4倍。2003年,我国生产了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能源和原材料的30%-40%。2009年我国消耗了世界46%的钢铁,43%的煤,48%的水泥,仅创造了7.3%的GDP。2010年中国GDP占世界的9.5%,一次性能源消耗达32.5亿吨标准煤,能耗强度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像这样的过度依赖、高消耗、破坏性消耗,导致了资源支持发展的后劲越来越不足。况且我们还是一个能源小国。我国石油总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石不足5%,铝土矿不足2%。人均资源更少,我国耕地草地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资源为1/5,人均能源占有量为1/7,其中人均石油仅为1/10,人均天然气为1/25。资源是个小国,人均量更少,增幅又这么快,很难支撑。现在我国资源消耗的对外依存度很高,比如,60%的石油消费量需要进口,2/3铁矿石需要进口。问题是,资源依赖进口,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一是能不能买的起,由于中国巨大的需求量,几乎现在到了中国买什么,什么就会涨价的地步,这么高的资源价格,我们承受的压力十分巨大;二是能不能买的到,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极具恶化和不稳定,越来越多的原材料供应变得相当不稳定。三是能不能运的来。中国从地球的西端运送物资回来,必须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而马六甲海峡周边都是美军的基地,因此,一旦美国要对中国采取行动,封锁马六甲海峡,就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伤害。总之,过去那种依靠“资源红利”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将面临挑战。

二、需求结构面临挑战

中国经济在这三十多年里发展很快,但基本上是靠投资驱动。谁投资,当然主要是政府。政府投资,钱从哪里来?无非是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向政府倾斜,多积累。那么,在国民收入既定的前提下,政府留的多,老百姓自然就少了,老百姓没钱自然就不消费了,有人称之为消费梗阻。内需不振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发展的一大阻碍,直接导致中国发展的持续动力不足。现在,产能过剩成为我们当前经济领域的突出矛盾。有人说,国内需求不足,咱们出口。对呀,方法不错,事实上,好多年了,我们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外需拉动的。假设如果外需源源不断,那自然是形势一片大好了。但问题是麻烦来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外需的消退使我们雪上加霜。更麻烦的是,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面对强势的中国制造,开始调整自己的战略。如美国提出了“再平衡”和“再工业化”战略。过去它靠进着,现在要减少进口增加出口。美国过去一直是负债消费,现在开始强调储蓄。五年以前美国是零储蓄率,奥巴马上台以后,储蓄率上升了5个百分点。美国储蓄率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5000亿左右的消费数量。美国、欧盟等增长方式的转变,再次提醒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靠大量的顺差来拉动经济增长了。

三、产业结构面临挑战

中国的产业结构情况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叫第一产业不稳,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首先,第一产业不稳。中国人靠天吃饭,农业脆弱的问题依然严重。如果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解决农业生产设施的问题,中国人的吃饭困难、粮荒始终是中国挥之不去的阴霾。其次,第二产业不强。我国经济这二三十年确实增长得很快,“中国制造”遍布世界各地。但是,我们是处在世界工厂产业链的低端,更多的行业都集中在加工组装领域,一些规模很大的加工厂,其实只是“生产车间”。产品的上游阶段,如研发、技术、设计等等,这些高附加值环节,往往是“人家说了算”。现在,我们技术进口的依赖程度超过50%,大量的专利技术和设备是进口的。由于产业缺“芯”,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技术靠国外,所以,大量的产业利润只能拱手让给外方。再次,第三产业发展不足。2010年,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有43%,而发达国家处于我们这样的工业化水平时,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在50%以上。美国现在还是超级大国,但是美国整个产值中间,70-80%都是第三产业。

四、城乡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分配结构面临挑战

第5篇

一般来说,低碳经济主要指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优化引导作用下,经过采用开发新能源以及创新制度、创新技术、产业转型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石油与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的合理减少,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涵盖生产、分配、消费、交换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中的经济活动生态化能源消费与低碳化经济活动。低碳经济力求将二氧化碳的实际排放量控制在最低限度,甚至能够保障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低碳经济力求实现获取最大化生态经济效益的同时建设有低碳能源的经济发展体系,让整个社会经济能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对于和谐社会的优化构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低碳农业发展理念说的是,规划科学发展政策,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健全低碳农业发展体系,及时整改农业产业结构,将环境友好型与建设节约型作为主要的根本发展点,提升资源使用率,最终达到获得最大农业经济效益的具体目的。

2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2.1 严重的生态破坏与资源浪费问题

由于多年来的掠夺式开发,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草原也出现了严重退化情况,土壤逐步沙漠化,森林面积急剧减少。与此同时,随着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导致人口、水资源以及耕地之间的矛盾急剧激化,使得耕地资源严重流失。

2.2 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工业三废的污染,导致土地以及水资源中各类型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使得农产品的安全性备受威胁。因为没有合理地针对农药、饲料添加剂、化肥等进行使用,?t已导致水资源和土壤资源富营养化,以及动植物质量降至最低水平,所以,我国的农业产品贸易会遭遇发达国家的技术限制。

2.3 农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长久以来,我国所实施的农业支持工业发展政策,使得农业投入力度较小,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处于落后阶段,相应的土地产出率也是较低的。对于科技成果来说,不仅转化率较低,其推广能力也非常薄弱,农业设施的机械化程度总体较浅;再者,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其不具备较高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准,导致农业科技人才严重流失。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力度的逐渐加大,其劳动力逐渐趋向于女性化、兼职化以及老龄化,由于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较低,使得农业技术运用受到了严重阻碍。

3 在低碳经济时代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措施

3.1 通过多种途径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第一,在低碳经济时代下,使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趋向于环境友好类型,具体来说,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应该尽可能降低农药以及化肥的用量,摆脱其对化石能源的过分依赖,努力推行生态有机农业。譬如说,可以用堆肥以及粪肥来替代化肥,强化土壤的有机含量,经过合理运用秸秆还田措施来使土壤富含有更多养分,实现入渗的有效增加与径流的合理减少,此外,还可选用深、中耕作为轮作方式,将微生物以及蚯蚓等等进行引入,使其共同作用在土壤中,实现土壤生产力的有效增强以及作物根系营养能力水平的优化提升。

第二,在低碳经济时代下,需努力推行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这就需要将农业的剩余能量充分运用起来,通过对作物秸秆资源的充分合理使用,防止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深化,确保资源最大使用率。譬如说,把作物秸秆资源用来制作肥料以及培养料、饲料,再加之对相关气化技术的合理运用,在相应的高压以及厌氧、高温条件下,使其能够在热作用下气化生成可燃性气体,此外,还可以把作物秸秆资源应用在乙醇燃料发酵中,预防环境污染。

第三,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实现新型能源的有效开发与普及,这就需要在农业生产进程中,努力进行沼气技术与太阳能技术的合理推广,在农村普及太阳能集热器是发展低碳农村的有效途径;在规模化畜牧业养殖中,可利用畜牧粪便生产沼气,获得生物质能。

3.2 开拓循环式农业经济发展道路

依照资源化、以及减量化、循环利用的相关原则,努力号召农业生产人员从节约土地资源以及能源、材料、水资源的角度来实现对资源的综合回收与利用,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作用,形成高效益以及投入消耗较低的可循环式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由资源到产品到废物再运用的循环模式,推动内涵式发展,预防与规避环境恶化以及资源短缺相关问题。

3.3 发展生态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依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将各种生产技术有机结合发展生产,最终建立起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体系,是一种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减少裸地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减轻洪涝和沙尘暴灾害;可以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和资源利用率;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提供新的就业渠道;生态农业的无公害无污染绿色产品,可以提供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突破贸易壁垒,增加农产品出口。

3.4 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加大力度投入农业科技教育,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对农业从业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培训他们的农业技术;建立健全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二,需要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包括实施合同化的管理机制,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业生产安全保障体系,防止农业从业者承受过多的生产风险。

第三,建立农业信息站。及时实施农业信息公布,做好农业预警工作,保障农业生产能够在较为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完成更多经济价值的有效创造。

第6篇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扩大,呈现出了东部地区已达到小康水平,西部地区却刚刚脱离贫困的巨大差异。本文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潍坊市各县市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对12个县市区进行初步划分,提出破除经济发展差异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潍坊市 区域经济 发展差异 主成分分析法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地区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的现象,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对全面、科学的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质量,对如何制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全市有4个市辖区,2个县,6个县级市,土地面积161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908.62万人。然而,潍坊市各县市区之间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差异扩大的趋势日益明显。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分析方法

1.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将潍坊市的12个县市区作为评价对象,根据《2011年潍坊市统计年鉴》,特选取事关经济、社会、民生等10项指标,构建潍坊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2.评价分析方法

在研究实际问题时,为了简化变量个数而又同时保留变量所提供的信息,根据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认为部分变量之间所包含的信息是有一定的重叠。主成分分析是对于原先提出的所有变量,建立尽可能少的新变量,使得这些新变量是两两不相关的,而且这些新变量在反映课题的信息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信息。

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潍坊市各县市区差异情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评价时,首先要根据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简化指标特征根和累计贡献率。

表 1

根据表1,前面四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就达到了93.3753%,符合提取因子的条件,计算出这四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分别为0.4709、0.2843、0.1552和0.0895。然后根据各县市区在四个主成分方面的得分计算出综合分数和位次。

表2 潍坊市各县市区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

根据得分我们将12个县市区分为四类:第一类地区为潍城区、奎文区、寒亭区,均属于潍坊市的市辖区,经济起步早,经济较为发达;第二类地区为寿光市、坊子区、诸城市,工业体系科学合理,交通通信便利;第三类地区为昌邑市、高密市、青州市,工业底蕴深厚,但多以传统产业为主;第四类地区为昌乐县、安丘市、临朐县,境内多山,交通不便,工业由于交通因素发展缓慢。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潍坊市各县市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差异,其中,奎文、潍城等中心城区依旧经济发达,寿光、诸城等工业大市增长迅速,青州、高密等老牌强市亟需优化提高,临朐、安丘等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有待加强。为了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步伐,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再继续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基础上,全力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

1.奎文区、潍城区、寒亭区要充分发挥其中心城区的优势,继续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好辖区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带头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注重创新的浓厚氛围。

2.寿光市、诸城市、坊子区等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要继续发挥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头引领作用,积极打造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并围绕其构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第7篇

关 键 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基础理论 探究 职称论文

作者简介:刘昆山,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高级经济师。

党的十七大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五年来,我国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诸多问题。究其根源,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理论尚未廓清,对诸如“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哪个方向转变”以及“怎么转变”等问题,尚待探究。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对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我们往往只从经济学的一般认识入手,只从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入手,片面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即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但是,离开对经济时代变化大趋势的根本认识,就会本末倒置,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错误,难免事倍功半。

经济发展方式,或称财富增长方式,是由所处经济时代的特点决定的。一个时代有与其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

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驱动力是土地和体力劳动者,谁拥有的土地越多,谁拥有的劳动力越多,谁就越有财富。土地是“第一资源”,劳动力是“第一资本”,简单的体力劳动是“第一劳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驱动力是资本和机器。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劳动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形式。工厂越大机器越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高,创造的财富就越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就越大。工业经济时代,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是“第一资源”,机器设备和货币资本等传统资本是“第一资本”,复杂体力劳动是“第一劳动”。

世界正在由工业经济时代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时代变了,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做相应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知识资本成为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知识成为“第一资源”,知识资本成为“第一资本”,创新劳动成为“第一劳动”。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时代进化,即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化到知识经济时代引发的问题。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如果仍沿用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会逐步降低,经济发展的质量就会逐步变坏,经济发展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顺应时代潮流就能兴旺,背逆时代潮流必定衰败。物竞天择,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和知识资源,到底谁是“第一资源”;二是机器设备及货币资本等传统资本和知识资本,到底谁是“第一资本”;三是复杂体力劳动和创新劳动,到底谁是“第一劳动”。这些问题不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难以奏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人为举措,而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应对时代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二、探析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机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向哪个方向转变的问题。

一般理解为,由传统的发展方式向现代的发展方式转化,要用现代的发展方式替代传统的发展方式。于是,把资本、劳动密集型、政府驱动型、外需拉动型、投资驱动型、出口带动型、外延粗放型等发展方式归入传统的发展方式,而把技术密集型、市场导向型、内需驱动型、消费驱动型、内涵集约型等发展方式列为现代的发展方式。这种从事物表象上简单分类的做法,不具有可操作性,不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是为了实现经济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以知识为“第一资源”,以知识资本为“第一资本”,以创新劳动为“第一劳动”的基础上。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取向。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当世界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原来的那套财富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模式对一些经济现象已经无法解释了。当今世界拥有最多财富的人不再是资本大亨,而是像比尔·盖茨那样一批“知识的宠儿”,他们对推动经济发展功不可没。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几十年前说过:“我们迄今还不十分清楚,知识是怎样作为经济资源发生作用的。我们只能说,我们需要这种理论,但它完全不同于所有现存的经济理论……”要解决经济发展方式向哪个方向转变的难题,必须首先弄清楚知识是怎样推动经济发展的。

1.知识经济时代的两种劳动

劳动创造世界。任何经济发展方式的确立,都必须从劳动这个理论元点出发。

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

人的体力是有限的。随着劳动资料的发展,出现了代替人力的畜力、风力、水力,后来是蒸汽机的机械力以及电动机的电力。凡是以人的体力以及代替人力的力量从事的劳动,称谓“泛体力劳动”。人的智力的替代力量也正在出现,例如计算机技术所表现出来的非凡智力。凡是以人的智力以及代替人智力的力量所从事的劳动,称谓“泛智力劳动”。

两种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泛体力劳动”创造的价值,随着代替人力力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当社会只有人力、畜力、风力、水力,劳动能创造的价值较小,社会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缓慢。这个时代,就是农业经济时代。当社会出现代替人力的机械力和电力,劳动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社会财富增长速度加快,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这个时代,就是工业经济时代。

“泛智力劳动”是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劳动。

“泛智力劳动”创造的价值,比“泛体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大得多。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时间的多少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商品价值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价值的大小体现在知识含量的高低上。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劳动时间的差异是有限的,因此,“泛体力劳动”创造的价值也是有限的;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知识量的差异几乎是无限的,因此,“泛智力劳动”创造的价值也几乎是无限的。无限的价值必定远远大于有限的价值。这种超出一般价值的价值,称谓“增盈价值”。

“泛体力劳动”创造价值的规律是,投入一次劳动,获得一次价值;不投入劳动就不创造价值。“泛智力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投入一次劳动,在获得一次价值之后,还可能获得新的价值。专利是“泛智力劳动”的成果,专利的拥有者在自己使用专利时即创造了价值。当专利拥有者转让专利使用权后,并没有新的劳动投入,却能获得报酬,创造出新的价值。“增盈价值”就是多次价值的积累。

以“泛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业经济,是以数量扩张型和粗放速度型为主体的经济,其增长潜力有限;以“泛智力劳动”为主的知识经济是以质量提高型和高度集约型为主体的新型经济,其增长潜力无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重视和倡导“泛智力劳动”,用“泛智力劳动”逐步替代“泛体力劳动”,同时,在劳动结构中,逐步加大“泛智力劳动”的比例。

2.知识经济时代的两种资源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泛体力劳动”或称创新劳动依靠的是知识资源。

知识资源是指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可以反复利用的、可以带来财富增长的、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的资源总称。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有一个“知识仓库”,企业员工的“知识仓库”汇集成企业的“知识仓库”;一个群体,大到国家的成员的“知识仓库”汇集成群体或国家的“知识仓库”。

知识资源就是无数个体生命“知识仓库”的集成。

我们说的“知识仓库”并非指贮存图书和资料的图书馆,也不是存放图纸、文件、音像资料的档案馆,而是特指存贮隐形知识的人脑。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图书馆和档案馆是贮存显性知识的场所,贮存不了隐形知识。显性知识必须有效转化为隐性知识,并通过“知识仓库”的加工升华才能成为创新的有用知识,成为创新的坚固基础。因此,图书馆就是图书馆,档案馆就是档案馆,它们永远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仓库”。对于创新来讲,有用的是人脑中的隐性知识而非图书馆中的显性知识。图书馆再大,贮存的图书再多,在未转化为隐性知识之前,对于创新来说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

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生命对于外部世界的感受、感知和感悟,来源于对事物的各种纷繁复杂现象的认知,对事物特征和变化的认知,以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自我判断和积累。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隐性知识不仅隐含在个人的认知、技能和经验中,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价值体系等因素。

知识仓库具有极其独特的特点:

(1)容量很大,潜力无穷。只要主观上愿意接受隐性知识,“知识仓库”可以做到“来者不拒”,有多少接受多少。这么大容量的“知识仓库”,可以不上锁,不用保安看守,谁也偷不去,谁也拿不走,一旦“入库”,终生拥有。

(2)管理无序,难以度量。一个人到底储存了多少隐性知识,根本无法度量。人的“知识仓库”无法像实物仓库那样,进库有登记,出库有记载,库存有账薄,存量多少一目了然。人的“知识仓库”库存量可以有个大致的估量。人的“知识仓库”完全处于自然的无控无序的状态。

(3)有增无减,越用越多。“知识仓库”不同于实物仓库。实物仓库的实物一旦使用,库存就会减少,使用的越多,库存减少的就越快。“知识仓库”的隐性知识一经使用,不仅库存不会减少,反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对事物获得了新的、深入一步的认识和把握,库存将有可能增加。“知识仓库”是越用越多,越用越好用。

(4)多重功能,贵在创新。“知识仓库”对于任何人都是有用的,从事“泛体力劳动”的人也要靠贮存和积累的技能类和经验类隐性知识处理劳动中所遇到的问题。从事“泛智力劳动”的人不仅要用贮存和积累的技能类和经验类隐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贮存和积累的认知类隐性知识,依靠专业性的认知类隐性知识,并通过对知识的加工,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实现创新的目标。“知识仓库”中这类知识库存量越大,就越能敏锐地观察问题、发现问题,也就越能开辟出可以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新领域来;这类知识库存量越大,通过自由联想获得新办法、新主意、新观念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类知识库存量越大,就越能有效地选择适合于自己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学科或领域;这类知识库存量越大,思路越宽广,就越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越能使创新发现得以深化,使创造性成果得以升华。

自然资源的作用尽人皆知,于是人们在疯狂地掠到自然资源。知识资源的作用由于其隐蔽性、不可知性而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知识经济先知先觉的国家和企业,都在拼命占有、大肆掠夺知识资源。

资料介绍,美国微软公司的总资产达到3100亿美元,全世界雇员人数近91000人,目前在60多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尽管如此,微软公司仍然是一家没有高大厂房,没有庞大机器设备,没有大型运输机械的企业。公司的固定资产主要是办公大楼及办公用俱。微软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努力不让最优秀的人才“漏网”。比尔·盖茨曾坦言:“如果把我们公司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也许,这就是微软成功的秘诀所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高度重视知识资源,充分发挥知识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由主要依赖具有稀缺性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转变为主要依赖具有丰富性的知识资源发展经济。

3.知识经济时代的两种资本

时代变了,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理论有些已经过时,不少做法已经失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易,由一种资本,变成了两种资本,即不仅要有传统概念上的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等构成的传统资本,而且要有知识资本。办企业没有资本不行,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办企业没有知识资本不行的道理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清醒意识到的事情。

传统资本和知识资本,两种资本好比是企业的两条腿,缺一不可。没有传统资本,企业无以存活;没有知识资本,企业活得艰难。企业要想走得好,跑得快,两条腿要一般长,一样健壮。“单腿蹦”不行,“跛脚走路”也不行。

知识资本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来说,是极端重要的。无数鲜活的事例和经典的案例形象地说明,传统资本是企业的“硬件”,知识资本是企业的“软件”。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的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传统资本对于企业是“催生促高”的资本,知识资本对于企业是“造血壮体”的资本;传统资本是企业“做大”的资本,知识资本是企业“做强”的资本。

知识资本是由知识转化来的,转化的根本条件是“泛智力劳动”,就是创新。没有知识就没有知识资本,没有创新也没有知识资本。这就是说,知识资本的内涵离不开创新的范畴。凡是用于创新的资本,凡是实现创新的资本,都是一种投入。投入的是传统资本,是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但是,这种投入的资本,不同于维持日常生产而投入的资本,也不同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本,是一种投资回报率相当高的资本,是一种日益受到广泛重视的资本。为了与传统资本向区别,这种用于创新和实现创新的创新资本,冠以知识资本的称谓。知识资本是蕴含在创新成果中的特殊资本;知识资本是能够创造超乎常规价值和利润的资本。知识资本的定义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知识资本就是创新资本。

据全球著名的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微软公司2006年的用于研究与开发的R&D投资总额达到65.8亿美元,R&D投资占公司当年全部销售营收的14.9%左右。这些货币资本都有效地转化为微软的知识资本。

任何资源只有通过适当的形式转化为对社会有用的存在时才能实现其资源的价值。 知识转化为知识资本的条件是,知识必参与变革现实的实践,通过“泛智力劳动”这种知识性劳动,创造出对企业、对社会有用的存在,同时创造出新的价值时,知识才转化为知识资本。知识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转化为知识资本,或者说,创新是知识转化为知识资本的根本条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充分认识知识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中,逐步提升知识资本的含量,并使之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本”。

4.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机理

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获得的一些认识和经验。雄厚的知识资源不断开发的结果,即通过对知识的不断积累,对知识的反复思索,对知识的多种联想,对知识的深刻感悟,使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和把握,使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事物的真实。人们利用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在知识资本的推动下,对事物进行改善、改造、改革,创造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新产品,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新理念,不断实现创新。创新的过程就是“泛智力劳动”的过程,其创造的是价值量相对较高的增盈价值,因此,创新的过程就是价值量大幅提升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就是财富快速增长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就是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

知识推动经济发展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知识,日益增长的知识凸显了知识资源的作用;知识资源通过知识资本的持续开发,通过“泛智力劳动”不断实现创新目标;创新将创造出超过一般劳动价值的增盈价值,进而推动经济平衡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

知识——知识资源——知识资本——“泛智力劳动”——创新成果——增盈价值——经济发展,构成了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链条。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知识资源是基础,创新是核心,知识资本是推动“泛智力劳动”的关键,创造“增盈价值”是经济发展的目标。这种模式将以一种历史性的力量使社会实现从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向主要依赖知识资源的转变,从“泛体力劳动”为主,向“泛智力劳动”为主的转变,从传统资本为主导,向以知识资本为主导的转变,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结构和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创新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根源,成为配置生产要素的强大力量。谁拥有知识和创新,谁就取得了对经济的支配权力。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关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事关国家实力的快速崛起,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动员全国上下采取重要举措,同奋共举,务求实效。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企业抓起

较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上存在着曲解。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家的事情,是宏观调控的事情,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情,是有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事情。此事似乎与企业无关,或者说企业只是“被动”转变,“等待”转变。这种思潮是十分有害的。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是内生性发展的动因。离开了“细胞”的发展变化,宏观经济难以发展变化,既是有些改变,也是“治标不治本”,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效果。宏观调控式的转变,既是企业调整了产业,例如由传统产业调为知识产业,如果企业仍然按照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结果经济必难有长足发展。实践证明,既是传统产业,如果转用知识经济时代的方式,依然会取得骄人的发展。美国沃尔玛公司,从事的是典型的百货零售的传统产业,其夺得世界500强之冠的业绩,诠释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取向。

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把企业主要依赖自然资源转变为主要依赖知识资源;二是把企业主要依靠“泛体力劳动”转变为主要依靠“泛智力劳动”;三是把知识资本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本”。资料显示,我国2.8万家大中型企业中,75%的企业没有专门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50%的企业不进行任何创新活动,有专利的企业只有5%,每年申请专利的企业只占1%。这都说明,我国企业仍然处在工业经济时代,沿用的仍然是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事情。要充分认识时代的变迁。时代的列车已经驶进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头脑,我们的理念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特点,顺应时代的潮流。身子和屁股不能停留在工业经济时代,“身首异处”是活不好的。企业要高度重视“知识仓库”的建立,高度重视“泛智力劳动”队伍的培养,高度重视知识资本的考核和运作。国家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将企业建成创新型企业。企业普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日,就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转变之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日,就是中国经济二次腾飞之时。

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理论体系

经济理论是对经济现象本质的探析和认知,是对经济现象规律的探求和揭示。经济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一个经济时代有反映其时代特征的经济理论。经济理论的焦点,在于揭示社会财富增长的机理,在于确立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转介和移植了大量外国的经济管理理论。我们的企业界同仁敏而好学。从改革开放之日始,先后学习过全面质量管理、价值工程、看板管理、事业部制、行为科学、创新理论、人力资源理论,直到甚嚣尘上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我们跟“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学习过最基本的管理方法,跟“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学习过现代管理高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曾使我们折服,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让我们如醉如痴……学费交了不少,学习也颇努力,但回过头来想想,收效甚微,甚至是劳民伤财,劳而无功。何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了皮毛,丢了根本,难免落得邯郸学步的下场。尽管如此,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得益于这些“洋”理论,取得了令世人瞠目的业绩。

时代变了,经济管理理论也要做相应改变,要创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经济管理理论。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表现为宏观经济出现了“两低一高”的新特点,即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高增长率。微观经济则出现了以微软公司为典型的一大批知识企业的迅速崛起。所有这一切,都是与传统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所不相符合的,甚至是传统经济管理理论根本无法解释的。这引起了联邦政府的高度重视,大批经济管理理论研究者立即投入深入研究,相继推出一些研究成果,推动了美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与经济实践相伴而生的,这样的经济理论为经济发展探路清障,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中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不能继续沿用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理论,我们也不能继续依靠移植外国成熟的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一方面,真正有用的“经”,人家不一定给你;另一方面,移植需要过程,等移植成功可能已是“时过境迁”了。另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做法,以及“零敲碎打”的做法都难免会事倍功半,效果很差。

中国需要创建自己的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体系。任何一种经济理论都是对某类经济现象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这类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并进行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抽象而形成的。经济理论体系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对已经出现的这类经济现象做出合乎逻辑的、自圆其说的解释;二是指导经济运行,严格按此理论运行的经济应该获得预想的经济效果和效益。用“企业知识资本论”作为理论元点,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体系。创建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体系,不应是“个人行为”,而应是“国家使命”。由国家出面组织,选择国家最高学府(例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牵头,挑选有创新造诣的经济学家集思广益,同心戮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创建中国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体系,尽快结束跟在外国经济管理理论后面爬行的历史,尽快用中国的经济管理理论体系推动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大道上迅跑。中国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体系构建之日,就是中国经济二次腾飞之时。

3.大力普及和开展创新活动

普及和开展创新活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知识经济时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创新。创新是知识“第一资源”的最终归宿;创新是“泛智力劳动”的全部内涵;创新是企业“第一资本”的总体流向。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知识经济时代。

当前,阻碍创新普及和开展的最大障碍,是熊彼特“圈定”的创新定义。“怎样认识创新”已成为一个国际性议题。2003年,欧盟提出要重新认识创新概念。2004年,美国国家创新行动计划中反复强调创新的变化特征。他们都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了质疑。

随着创新实践的深入,创新理论也要随之发展。通过对百家企业案例的探析,创新可以这样来定义:“创新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用这些新的认识和把握对事物进行改进、改善和改造,并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有利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实践”。

第8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自主创新;科学发展;创新文化;自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1-0175-02

1 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1979~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快6.8个百分点。我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从1.8%上升到6.0%,提高了4.2个百分点,GDP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上升为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这些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实现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仅占30%。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并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威胁,要改变过度依赖物质投入和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通过创新来驱动。自主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来说,就如同汽车的发动机,有了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更具动力和活力。

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能使经济保持更高的增长速度,并促进经济的繁荣稳定与不断发展。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并提出政府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如果不能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必将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增加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降低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的投入比重,改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利的科技支撑,而且能够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成长模式看,第一次产业革命主要是资本驱动经济发展,而第二次产业革命却是科学技术的创新驱动了经济的增长。发达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都把技术进步当作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并靠它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日本用科技引进与创新支撑的“速度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韩国以“科技+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仅用40年就成为世界第五大创新强国。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给我们一个启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自主创新就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时期,创新技术、提高效率、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

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实现途径

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过去我们一直强调以市场换技术,但是并没有换来真正的核心竞争能力,况且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也是换不来的,必须依靠我们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发展创新文化,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自主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要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在其创新体系中,都把企业作为主导力量。在自主创新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企业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企业贴近市场、了解市场需求,不但具有市场竞争所赋予的从事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而且具有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商品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完善机制体制,加快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有条件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可以成立技术中心,逐渐改善企业的研发条件,提高企业原始性创新的能力。鼓励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支持企业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水平的自主品牌产品,争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世界名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要加大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我国对创新资金的投入在国际上处于劣势,发达国家科技投入的30%用于扶持企业创新,而我国科技投入的90%用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真正用于企业的经费所占比例很少。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一是提高企业研发经费比重。一方面,政府应采取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企业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重视自主创新工作,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使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确保研发资金。另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吸引社会资金,组建各类创业投资公司;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担保机制、支持风险投资等手段提高企业及其他研发机构的创新效率。二是增加政府投入企业的研发经费。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把企业作为经费投入的主体,确保研发经费投入的增长,不断提高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

要大力凝聚和培育创新型人才。人的素质或质量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人才聚,事业兴”,人才既是企业竞争的焦点,也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如果一个企业对创新人才不重视,那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只能是纸上谈兵。著名的丰田公司,将员工视为珍宝,为了寻找到优秀的人才,公司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IBM公司能长期在IT界保持领先地位,主要缘于公司“全民创新”的理念,公司鼓励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到创新中来,并在全球员工中开展“即兴创新大讨论”。凝聚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一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解决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为那些创造性人才最大程度地发挥创新能力提供有利平台。二要提倡创新教育,重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创新文化。文化氛围对科技创新有直接的重大影响。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激励作用。首先要培养创新意识,鼓励“敢为天下先、敢于冒险”的创新精神,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诚信合作、宽容失败的精神,以便为创新提供精神支持。其次要在全社会大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特别是要为年轻人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和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杨欢进.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1).

[2] 尚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8,(3).

[3] 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

界,2007,(11).

第9篇

关键词:招商引资的诠释 地方经济 可持续发展

招商引资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前景和促进地方经济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注重对招商方面的学习和理解,不光可以增强投资方的信心同时对提高地方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含义。

一、准确认识招商引资

(一)招商引资必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二)招商引资必须遵循和当地经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和地方的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才能有效促进当地经济提高。才能有效避免招商引资过程中的不考察,不调研,盲目追求效果,才不会为盲目招商,而不与当地经济相结合的情况发生。

(三)招商引资必须和当地的生产资源相整合

(四)检验一个地方招商情况是不是够好,取决于招商引资和资源,经济,环境等对个方面的一致性。这才是地方政府该考察调研的根本问题。

(五)促进招商引资的有效发展,合理的市场布局是关键。合理的市场布局必定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合理的市场布局也是带动社会经济和谐的必然因素。随着招商引资对地方经济的推动越来越大,招商项目的选择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六)招商引资与保护环境的联系。环境污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前我国经济发。合理的引进招商资源有利于国家地环境资源的智力和监管,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政策,为后代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二、招商引资中应注意的项目

这几年来,各地招商引资项目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多数地方能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与本地资源相结合,使地方经济得到快速提高,在地方经济得到提高的同时增强了人民的收入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不少地方不注重于科学结合因材施教,存在许多对招商引资正确解读 ,在实际工作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三、推进地方招商工作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要发挥政府在引资中的主导地位,配合引资工作的进展,利用国家政策的有利条件,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一切的从实际出发的发展路线,协调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同时也要为企业发展的合理性,正确性提供符合地方发展特性的建议和指导。

(一)加强对招商的规划指导

招商是一个完整系统,是将各个因素整合到一起,为实现一个特定的项目目标而运作的有机整体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导致招商的整体失败。因此,合理的,科学的引资羡慕制定对招商引资顺利的完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地方政府要注重科学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分析当地的发展需要,和经济发展结构,对外地好的招商项目进行调查和调研区外的,找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合适项目。在科学的考察和充分论证后,和专家一起商讨出一个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规划和刚要,制定一个经济发展的大纲,一步一步的走。同时,地方政府还要完善和改进招商政策。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政策的合理性,优惠性,专业性,是吸引投资者的关键。

(二)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

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吸引投资者。地方政府应把握好市场的大环境,一是要加强本地区基础性设施建设。当前,绝大多数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比较好,特别是交通运输都比较发达,但部分乡镇尤其是偏远山区的乡镇相对落后,基础建设还相对软弱,为此必须加大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通过政府支持、民间投资等方式,不断改善乡镇基础设施现况。二是要加强环境建设。环境建设是招商引资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环境的首要任务来抓,建成让投资者舒心、放心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要抓人才建设。这是当前投资环境建设中最软弱的一个环节。围绕知识经济的现状,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是否有一个优良的人才培育环境,是提高招商项目的所在。因此,地方政府必须结合当地发展情况,适当加大教育扶持力度,为招商引资提供专业人才后勤保障。

(三)招商引资项目的规划与管理

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也为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和监督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统一监管,为以后的招商项目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为此,政府应该理清地方的发展的需要把工业用地的规划纲要尽量的合理化规范化,确保引资和当地的经济,环境的合理布局。要把招商的实惠政策与产业布局政策有利结合起来,对符合产业布局规划的项目,政府应该在可有的政策上进行大量支持,在审批,地价,税收方面开辟绿色通道;要把项目布局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使经济提高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的循环;

(四)注重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

地方政府只有搞好招商引资项目的服务工作,才能留住已有的投资者,引进更多的投资者。因此,在招商工作中,当地政府应该改进环境质量,要精简政府办理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认真地为投资者的经营、生产、生活搞好后勤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招商项目落顺利完成,使投资者不断投进资本,壮大企业规模,还可以在投资者之间形成良好印象,从而形成以良好的投资循环效应。

参考文献:

[1]倪作富.县域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