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6:55:28
导语:在中医基础学说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皮肤病;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7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75-2156(2009)04-0035-01
1 皮肤病的生理病理学说
有关皮肤疾病的论述,早在《内经》中有不少记载。《素问一痹论》中指出了人体卫气“其性漂疾,不能人于脉也,故循于皮肤之中,分肉之间”。说明卫气作用在皮肤腠理,其功能正如,邪气客于皮肤,复蓬风寒相折,则起风瘙隐轸。头面身体诸疮误,夫风热外虚,为风湿所乘则生疮。对各类经久不愈的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常认为存在气血虚或肤腠虚的因素。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也注重到存在过敏素质,指出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亦有性自耐者,终日烧煮,竟不为害也。对物理因素引起的皮肤病也有冻烂肿疮误、汤火疮误等记载。如:“对传染性皮肤病,如疥疮已了解到好发部位及其接触性传染的病因指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对皮肤病的诊治,中医认为把局部改变同整体经络、脏腑、气血、津液的改变联系起来,既重内治,又重外治。《外科精要》一书中指出原夫疮疡之生,皆阴阳不和,气血凝滞。认为外症虽生于肌表,而其根源则与脏腑气血改变有关,诊治应结合全身辨证,用药根据经络虚实,不可拘泥于热毒之说而过用寒凉克伐之剂。
2 治疗思路
2.1 病作当以祛邪为主,药须分部求因论治 病毒性皮肤病的发病特点在于时愈时发,元所休止。其作虽与疲惫、身体反抗力下降有关,抑或有感冒、发热等诱因可询。但治当以祛邪为主,可从其发病部位辨属为何邪为主罹患以指导临床治疗。“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其间即有互变,十证中不过一二”。因此,在病毒性皮肤病的辨治过程中,根据发病部位不同便可确立一个总的治疗原则。这种辨证思路不仅便捷,而且征之临床颇多效应。例如:对于发于上部的热疮治当清热疏风为主,药用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等;发于中部的蛇串疮则当清肝疏解郁火,药用龙胆草、山栀、夏枯草、黄芩等;而对于发于下部的瘙疣治宜清热利湿为先,药用土茯苓、生薏苡仁、车前子、苦参等。
2.2 或疹或疣或痘迥异,治风治瘀治湿有别 病毒性皮肤病若从病变形态上加以区分,则分别以疹、疣、痘的表现最为突出。中医传统意义上的疹与西医的斑疹、丘疹相似;痘则与疱疹、脓疱相类;而疣则无甚差别。从病毒性皮肤病局部辨证的角度来看,疹之发,其位浅、其来速、变化快,与风邪特点相近;痘类病变则以疱中积液为著,其液始清、继则浊或脓,与水湿同类;而疣类病变则以形甚为长,或坚、或韧,不外浊痰、瘀滞为患。及其治则,疹类病变为主者当以祛风为要但风为百病之长,易与热、寒、湿之邪相兼;药用荆芥、防风、蝉衣、浮萍等,若兼热、湿、寒等为患则另当别治,病久未已则还需从血论治,即血行风自灭之谓;痘类病变为主者则以祛除水湿为务,或淡渗,或清利,或芳化,药用茯苓、虎杖、藿香、防己等。兼夹者可与解毒、托疮并施,错综者更需与健脾、温肾等同行;疣类病变为主者,病初宜化痰泄浊、软坚散结,久则须并人化瘀之品,药用半夏、白芥子、海藻、地鳖虫等。
【摘要】 类比思维是中医学广泛应用的逻辑思维形式,通过对类比思维概念、形式、特点等的了解,深入的认识类比思维对中医基础理论构建及中医临床实践的影响。
【关键词】 类比思维; 中医; 基础理论
类比思维是科学认识过程中获取新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历来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在中医学中更是广泛的应用,对于中医理论的构建起了相当的作用。
1 类比思维的概念、形式、特点
类比思维是指古人在对自然界观察的基础上,将具有相似或相同特征的事物划为类,并在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推导,确定不同类间的联系,使知识在不同类间迁移的一种思维形式。其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运用为中医类比思维。中医类比思维则是从天人合一的前提出发,根据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现象来推论人体的功能活动、病理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诊治。
类比思维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三种[1] :(1)比类:比类是在对自然界直接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不同现象或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其联系起来归为一类的方法。(2)类推:类推是在比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知识的扩展,类可以涵盖更多的事物,具有推演的特征或功能。可以从作为前提的类、模型或命题推演出另一类的属性。 (3)比附:比附就是在不同的类之间建立某种必然性的联系,表现为对类的一种表象的理解。上述三种基本形式,是类比思维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在运用中密不可分,统一于类比思维之中。
类比思维的特点,首先类比思维是在个别或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做横向的运动,即从个别走向个别,从具体走向具体。这种横向思维所涉及的两端事物之间完全是一种表象上的类似,并无任何本质上的和知识上的类属关系。其次是思维的联想性。由于在类比思维中不受任何的边际约束,因此它可以跨越种类界限在两个看似完全不着边际但有一定相似性的物像之间建立联系。所以类比思维的可靠性很小,创造性大,能够充分发挥思维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引导人们发现新的知识,探索新的问题。
2 类比思维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中医学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原则等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及方法论基础中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对正常人体认识论中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对疾病的认识论中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对疾病的认识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各个部分,现分述如下。
2.1 对藏象理论的影响 首先中医学将人体五脏六腑与形体官窍,生理心理活动,乃至自然界的物象联系起来,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构成了中医学的藏象系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肾藏象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其次借用类比思维对脏腑生理功能进行认识。如《素问・灵兰秘典论》将脏腑系统与社会系统相类比,不仅说明五脏六腑是统一的整体,同时也阐述了五脏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地位。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另外,在藏象理论中,五脏、六腑、奇恒之腑都具有自己的生理特点,而对这些生理特点的认识,同样是通过类比思维来完成的。总之,类比思维贯穿于整个藏象理论之中。
2.2 对经络理论及气血运行的影响 经络学说也是中医学的一部分。经络理论的构建也运用了类比思维。如经络数定为十二,就是从天人合一的类比思维推理而来,《素问・阴阳别论》说:“人有四经,十二从……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同时,关于经脉中气血的多少以及气血的运行也运用了类比思维。《内经》将十二经脉与十二经水相对应类比,借河流之大小,水量之多少,源流之长短远近来说明十二经脉之气血的多少。并且借用气候变化对江河之水的影响,来类比六邪气对经脉气血的影响,指出:“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焯泽……”。
2.3 对病因理论的影响 中医学的病因理论是极其丰富和全面的,一般人们将其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和其他病因三个部分。其中外感六病因的认识,主要就是通过类比思维而来的。
六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以风邪为例,人们是观察到自然界的风,善行数变,轻扬上行,并能动摇树木,因此当病人感受外邪后,出现头疼,恶风,汗出,游走性关节疼,游走性瘙痒等与自然界风的特性相类似的症状时,就认为是感受了风邪的缘故。
2.4 对治则的影响 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大法治病求本的确立,就是因为认为阴阳是天地万物变化生杀的根本,由此而推出阴阳是疾病发生的根本,故治病必求于本。所谓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2]”。
因势利导也是中医的一个治疗原则,是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顺应病位、病势特点,以及阴阳消长、脏腑气血运行的规律,把握最佳时机,采取最适宜的方式加以治疗。而其中所涉及的种种病势也多是采用类比思维的方法加以推论的。如《灵枢・逆顺肥瘦》所云:“临决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循掘决冲,而经可通也。此言气之滑涩,血之清浊,行之逆顺也”。
3 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类比法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的哪个部分,都可以看到类比法的痕迹。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类比法自身特点的缺陷性,只注意到两个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就将其作为推理的前提,从而作出荒唐的推理,这对中医学的发展将是一个负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类比思维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构建的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它有力的促进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另一方面,它也阻碍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运用类比思维时要遵守一个原则,即两个事物一定要在其成为同类现象的水平上进行类比。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四行体液学说;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模型;原型解剖学;科学性建模
[中图分类号] R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a)-088-02
荀子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生异也,善假于物也。”中国传统文化是善于创造工具和理论工具的,在科技方面同样如此,《中国科学技术史》就有详尽的记述。而今天的中医现代化可以看做是,用中医的理论模型体系整合传统中医方法技术工具及西医的技术工具和知识积累,古语喻为“六经注我”。
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的某些事物的一种抽象表示。抽象的含义是抽取事物的本质特性,忽略事物的其他次要因素。因此,模型既反映事物的原型,又不等于该原型。大型信息系统通常十分复杂,很难直接对它进行分析设计,人们经常借助模型来设计分析系统。信息系统的建模方法可以分为:面向过程的建模、面向数据的建模、面向信息的建模、面向决策的建模和面向对象的建模五种[1]。
藏象、证候是中医现代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从数学建模的角度考虑,我们需要知道藏象、证候模型是什么样的?这个模型当初是如何建立的?它的建模方法用当代的建模方法怎么表示?它的原型是什么?这里面,藏象、证候模型的原型是关键中的关键。所谓藏象、证候实质研究,藏象、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就是在寻找它们的原型。而追溯历史,发现我们提出的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的观点可以得到验证[2]。
1五行藏象理论及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
以《中医基础理论》成书为标志的中医理论现代整理工作把五行藏象作为中医理论模型的主干,它包罗宏富,解释效果理想,在应用中认同度高。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藏象、证候实质研究,引发了对藏象模型的原型的追问,尽管当时没有使用模型这个词汇,但其工作的实质就是这样。
赵国求曾说:“40年来,中医证实研究已经将成百上千的实验数据摆在我们面前,按照原定研究目标,这些不争气的数据给予我们的只是困惑和迷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藏象、证候模型的原型讨论的不充分是主要原因。
笔者在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中提出,把藏象看作是生理模型,证候是病理生理模型,而且是人这个复杂系统的整体层次的模型,那么它们的原型就是内环境,即血液和组织液,从技术实现上看,血液是最佳原型。
在此基础上,根据脏气法时理论,对血液的成分进行五藏分属,具体实现的技术可以用血液指纹图谱实现,也可以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做权宜之计部分实现[2-3]。
2四行体液学说的演进
四行体液学说是西方传统医学之产生和演化的基础。从希波克拉底、盖伦到伊本西那都是如此。四行体液学说的四行,即水、火、土、气,所谓四原性,乃寒与热、燥与湿四大属性(凉与温、干与润亦为四性,只程度不同);四体液是指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四行体液学说强调“体液”的重要性,体液与四原性的不同配伍决定了人体的生理特点与疾病性质[4]。
2.1 四行体液学说的解剖学基础背景
笔者如此强调四行体液学说,关键是要指出一个被大家长久忽视的问题,也是关乎中医学科学性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那就是四行体液学说产生的基础之一,所谓传统西方医学其实是有着解剖学基础的。
一般认为是从古代名医希波克拉底开始,在他的医著中对头骨作了正确的叙述,但是对人体其他器官则是参照动物身体结构描述的。亚里士多德为动物解剖提供了宝贵的知识。他把神经和肌腱区别开来,指出心是血液循环的中枢,血液自心流入血管。盖伦医学著作中有解剖学资料,主要是动物解剖,他明确指出血管内运行的是血液而不是空气;神经是按区域的,脑神经有七对。
那么,为什么有着明确解剖学基础的传统西方医学,要用体液学说解释人的健康和疾病呢?以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的观点和现代生理学的观点看,那就是体液可以更好地反应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变化。
同样有着解剖学基础背景的阿拉伯医学、波斯医学,他们仍然在沿用四行体液学说,伊本西那的解剖学达到的精密程度[5-6]。
2.2四行体液学说的细致演进
张大庆指出,体液论(Humoralism)是西方古代医学理论的基石,从古希腊直至19世纪细菌理论建立之前,它一直占据着西方医学理论的主导地位。体液论作为古代西方的一种整体医学思想,在诸多方面与中国传统医学有共通之处。因此,考察体液论的源流、基本原则及其演化,不仅对于正确理解和评价西方古代医学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医学提供一种参照。张大庆[7]认为,体液论是一种整体病理学理论(笔者以为细化为整体病理生理学理论更恰当)。
希氏学说更加具体的内容,参看张大庆文中的希波克拉底四体液学说比较表和朱明文中的四行体液学说宏观框架体系表[4-5,7]。
第一次对体液论进行综合的是古罗马医学家盖仑(Galen,公元129~210年)。盖仑将希波克拉底和柏拉图的观点综合成为一个体系,将四体液与四元素联系起来,盖仑赞同希波克拉底学派的体液论,盖仑把体液的作用看作是各种不同气质的基础。但与希波克拉底不同的是,盖仑避免讨论涉及体液确切性质的问题,而是将体液作为不可见的实体,只能通过逻辑的方法来认识。盖仑认为,由于动脉中的血液由四种体液形成,所以血液具有支配地位。但盖仑不能确定黑胆汁在机体内的相似性质,于是他指出不能假定黑胆汁作为一种纯的、基本的体液的存在[6]。
哈维(Harvey,W.1578~1657年)血液循环的发现,仅仅将盖仑描述的血液的许多性质转交给其他体液,许多18世纪的健康和疾病理论依然是以机体的体液平衡思想为基础的。例如斯塔尔认为所有疾病都发生在血液,由于血液的郁积或黏稠而产生炎症等病理现象;霍夫曼(Hoffimann,F.1660~1742年)认为疾病是胃肠的多血症(plethora)所致;居仑(Cullen,W.1710~1790年)则将发热归咎于动脉的痉挛;而布朗(Brown,J.1735~1788年)主张疾病是体内器官过度刺激的结果。安德烈(Andral,G.1797~1876年)在研究血液学的基础上,复兴了更严格的体液论,他将疾病归咎为血液成分,如血纤维原、清蛋白、碱的变化。在安德烈思想的影响下,19世纪奥地利病理学家罗杰坦斯基(Rokitansky,C.1804~1878年)将所有病理现象归咎于血液中不好的混合[7]。
由以上不难看出,这些内容或多或少地都在支持笔者的观点学说,体液、组织液和血液是四行体液模型和五行藏象模型的理想原型。而笔者也把四行体液学说看作是四行藏象学说,与四行藏象模型比较五行藏象解释能力更加出色。
3结语
在论及古希腊哲学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总画面”时,恩格斯说:“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来分别地加以研究。”[8]
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就是对古人模型的总体上的肯定与细节上的补充及工具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明.信息系统建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3.
[2]林宇春,赵宏杰,张学斌.略论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8):576-577.
[3]赵宏杰,雷钧涛.以代谢物组学为参照介绍血液指纹图谱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方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9):1903-1904.
[4]朱明.阴阳五行学说与四行体液学说宏观框架体系的比较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1-5.
[5]伊本・西那.论灵魂[M].北京大学哲学系,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73-274.
[6]孙矢电, 赵宏杰, 张笑波.伊本・西那医学著述对中医学科学性的强支撑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17):273-274.
[7]张大庆.体液论及其对西方医学的影响[M].中华医史杂志,2001,31(3):141-147.
基础研究取得突破
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经脉”与“经络”概念的混淆,致使数千年来关于血脉及脉络病变的大量理论和治疗方药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更未形成系统的脉络学说。吴以岭院士和他带领的973研究团队系统整理历代文献有关脉络理论的论述与治疗方药,基于他创立的络病理论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提出广义的络脉分为经络和脉络,脉络既是经脉系统中以运行血液为主要功能的网络,又是维持血液运行的心(肺)-血-脉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属于独立的形体器官,其功能为运行血液至全身发挥营养代谢作用。“脉络”与西医学中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具有高度相关性,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血管病变的结合点。
吴以岭院士提出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揭示了营气与血管内膜、卫气与血管外膜相关性,阐明了“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病、病机、辨证、治疗的内在规律。总结出“搜剔疏通”的用药规律,形成代表性药物通心络胶囊的组方特色。通过实验研究揭示了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可以引起并加重血管病变,为血管病变的早期干预提供了实验依据。张运院士主持的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研究在国际医学界引起关注,该于《美国生理杂志心脏循环生理》,其配发的编辑部评论文章――“传统中医药向现代医学的挑战”指出,“本研究为未来可能发展成冠心病事件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
临床研究疗效确切
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是国际心血管疾病的难题,这是指急性心梗经过溶栓、放支架开通大血管后,但微血管仍堵塞,实验与临床循证评价证实通心络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介入后心肌无复流,其主要机制为保护微血管结构与功能完整性,核心机制为促进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为实现心肌有效再灌注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以脉络学说为指导提出“缺血区微血管保护――脑梗死治疗新策略”,为脑梗死治疗开辟了除溶栓、神经保护以外新的思路和途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眼底病变的主要原因,实验证实通络干预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显示了脉络学说对这类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重要指导价值。
应用脉络学说探讨心律失常总结出“温清补通”组方特色,研制出国家新药参松养心胶囊,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评价证实该药具有快慢兼治、整合调节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特色,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提供了有效治疗药物。应用脉络学说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及治疗,制定出多角度、多靶点干预心衰的治法及芪苈强心胶囊新药组方,对上述药物进行的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佐证了脉络学说在血管病变治疗中的理论指导和临床应用价值。
阴阳五行学说,是自古发展的一种哲学思想,历来为我国古代科学所运用,同时也为古代医学所运用。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阴阳的概念,当时盛行卜卦,而《周易》八卦是以乾坤二卦为基础,乾为天,坤为地,实际上就是阴阳的概念。《周易·系辞下》中说:“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周易·系辞上》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所谓阴阳,是人们把复杂的万事万物概括为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内经》吸取了《周易》有关阴阳理论的精华,并把这种阴阳辨证哲学思想应用于指导医学实践,成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i论〉、七篇大论等,对阴阳理论都有精辟论述。其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又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离合论》还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些论述,都概括了阴阳之间的关系,并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物产生和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同样,人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也不例外,都有阴阳一说。比如,人体背为阳,腹为阴;体表属阳,内脏属阴。同是内脏,又有阴阳之别,如六腑属阳、五脏属阴。同时,《素问。阴阳离合论》还以“阳予之正,阴为之生”来说阴阳是根本阳是主导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阴阳之间的主导关系,也说明了阴阳绝非一成不变的概念。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这些论述都说明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两个方面是相对平衡的,身体处于正常状态;一旦阴阳失去平衡,人体就会生病。因此,中医理论强调治病就是调节阴阳,使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综上所述,可见《内经》和《周易》的阴阳学说完全是一脉相承,而《内经》的阴阳学说比《周易》的阴阳学说更具体,更有实践指导意义,也就是说,《内经》的阴阳学说既继承了《周易》的辩证哲理思想,又发展了它认识事物的对立统一观念。
五行的概念原始于《尚书·洪范>。该书在谈到洪范九畴时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变)。土爰稼樯,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樯作甘。可见,五行就是五种基本物质,并认为客观世界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组成,并各有属性和功能,是客观存在,一点也不神秘。但是,阴阳和五行,开始并无联系。战国后期,邹衍首先将阴阳和五行学说相结合。《史记·孟子苟卿列传》中记载:“邹衍乃深观阴阳消息……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其中既谈阴阳,又谈五德,而五德就是指的五行。《周易》纳入了先秦时期阴阳五行学说的精髓,并被《内经》系统地引入了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分析人的生理和病理及进行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五行学说所以引入医学,不仅在于这五种物质本身,主要还在于它们的不同属性和相生相克的关系。古人说为,客观世界由水火木金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并且水能使草木生长,叫做水生木;木能燃烧,故曰木生火;草木燃烧的灰烬可以化为泥土,因而称火生土;土中可以埋藏金石及各种矿物质,故曰土生金;金属又可以熔化为液体故曰金生水。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叫做相生。但又认为,水能灭火,称为水克火;火能熔化金属,故曰火克金;金石可制成刀斧砍伐木,叫做金克木;树木长入泥土吸取营养物质,或用木梨翻地,所以叫木克土;土又可以筑堤堵水,故曰土克水。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相克。《内经H己载,世间各种事物,包括四季气候变化,人的生理和病理乃至精神情志状态,都可以拿五行相配。以四季而论,为了和五行相配,便从夏季分出一个长夏,于是春为木、夏为火、长夏为土、秋为金、冬为水。以五脏相配,则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以五志相配,则木主怒,火主喜,土主思,金主悲,水主恐。以五味相配,则木味酸、火味苦、土味甘、金味辛、水味咸。如此类推,还有很多。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内经》认为人的脏腑器官也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承之”,都是说明人体各脏腑之间的功能要维持平衡;既不能不及,也不能太过。“亢则害,承乃制”,“害则败死,生化大病”等论述也是讲的五行生克理论,为了防止某一脏器功能太过,就得有所“承”,也就是有所制约,否则便会生病。阴阳五行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内经》把阴阳五行相提并论,用来说明人体脏腑各器官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彼此相依,互有联系。这种整体观念和《周易》认为人和天地自然成为一个整体是完全一致的。
整体观是系统论的核心,系统论是把握整体和部份动态关系的理论。中医学的整体观强调人和自然、社会为三维统一体并把这种统一的整体视为一个系统。因此,在重视人体自身统一的同时,更重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而《周易》八卦,六十四卦都是完整的系统模式。其中六十四卦每一爻的变化都影响着六十四卦,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任何一个局部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变化,足以说明该系统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同时,这种系统模式又体现在对人、自然和社会的三维一体的认识上,这和中医学的人和自然、社会的三维医学理论完全吻合。
在《周易》中,整体观的基础是圆道,所谓圆道,是指宇宙存在着圆的运动规律。《周易》六十四卦是一个大圆,每一卦六爻是一个小圆,一切都充满着圆的循环。《易·系辞》所言“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又曰,“往来不穷,谓之道。”这些论述都说明《周易》的圆道是一种动态的循环,宇宙万物在进行着周期性往复,也说明人和自然、社会这个系统不仅是一个整体,而且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整体并在动态变化中得到调整和新的平衡。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正是源于这种圆道思想,强调阴阳互辅、五行生克制约。可见,中医学理论的形式和发展,也是一种圆道现象的理论升华。
《周易》的整体观和圆道运动规律,其实质就是对立统一或平衡统一观的体现。太极图是一个典型的阴阳平衡对立统一的缩影,它不仅表现了事物的整体性和运动性,阴阳消长盛衰是均衡的、对称的并且是相互补充的。中医理论强调人体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平衡,和《周易》的阴阳平衡观是完全一致的。此外,《周易》还提出“中和”观,以此达到平衡。《内经》强调阴阳和调,正是受《周易》“中和”观的影响。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些论述说明阴阳和调则治,阴阳不和则乱。和即平衡之意。纠正不和的方法是调和,SP“以平为期”。和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中的应用最广的治疗大法,如和解表里,调和营卫,调和肝脾等都属于和的范畴。此外,调整阴阳,纠其偏衰,补偏救弊,适其寒温以及和调气血等亦属于调和的治理方法。调和的目的就是平衡阴阳,而阴阳之道是《周易》的基本原理和思想灵魂,可见医理源于《易》理是必然的结论。
《周易》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其丰富的内涵和唯物辩证思想理深意宏,它的思维模式和原理直接影响着我国各种学科的发展,中医学更不例外。可以说,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等各种学说无一例外,都是源于《周易》的基本原理,故有“医源于易”之说,也可以看出它们的相通之处。
《周易》以一阴一阳之为道,体现了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成为易学的基本哲学原理。《周易·系辞上》中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并以此来认识客观世界,把天地、日月、昼夜和明暗等都用阴阳来概括,还提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其刚柔乃阴阳之义,说明阴阳是一切变化的根本。《国语·周语上》中记载了伯阳对地震的解释,就是应用阴阳转化的道理,他说:“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从中可以看出,《周易》认为阴阳二气的变化是宇宙运动的基本规律,同时还强调“交感”是变易的主要形式之一,如“天地交而万物通,”而“天地不交万物不兴”,以及“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的思想灵魂。这些思想都说明了阴阳相易而化生万物,并指出“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天地之交感而来,故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交而万物兴”,强调通过变易交感而求新生和新兴。
《内经》论述的基本原理,完全接受了《周易》的哲学思想,也认为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医学实践。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其中都体现了阴阳互相依存的规律。把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纳入阴阳对立统一的世界,并使这种哲学观点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础。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00)
1 中医药主要包括中医理论和中药药理理论
中医理论,通常称为中医基础理论,简称“中基”。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叁个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相似观(分形观)的循证观点为最大特色的祖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分形五行学说,藏象五系统学说(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气:信息-能量-物质学三元-多元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及养生学说,分形经络说等,其中以藏象学说为核心,信息-能量-物质学说为基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活动。
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理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涩味或者淡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酸入肝经,苦入心经,甘入脾经,咸入肾经,辛入肺经。”
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的作用;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种子、果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
毒性,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基本上把毒性分为“有毒,无毒,微毒,小毒”。
现代所谓毒性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素问·五常政大论》把药物毒性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
《神农本草经》分为“有毒,无毒”。
《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分为“大毒,小毒,有毒,微毒”。
2 中医药指导体育运动的开始
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特别是竞技类运动项目,运动员长时间经受大强度负荷,以至于身体在两个训练周期间不能完全恢复机能正常水平,表现出身体疲劳感加重,运动成绩不能维持在较高和理想水平。那么怎么样才能在不减小运动负荷的情况下,使机体疲劳程度较快恢复,保持理想的运动成绩哪?从中医药理论角度可以解释,中医认为运动性疲劳属于疲倦范畴,属于内伤不足之虚症,主要表现不同形式的虚症(脾虚、肾虚、气虚、血虚等)。张世明在对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和诊断标准的研究时指出,运动性疲劳可分为形体疲劳症、脏腑疲劳症和神智疲劳症三种类型。其疲劳的本质是脏腑功能下降或失调和经血不足。姜文凯等把运动性疲劳分为:脾虚、肾虚、脾肾阴虚、脾肾阳虚、脾肾阴阳两虚。乔玉成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分型原则,将运动性疲劳分为运动性肾(阴虚、阳虚)、运动性脾虚、运动性肝郁、运动性肾疲、运动性心血型、运动性脾胃两虚。陈家旭提出,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虚症有关外,还应注意肝郁,在运用中医药缓解运动性疲劳初阶段。
人们大多采用“黑箱子”理论去抗运动性疲劳,运用古典医学的记载指导中医在体育领域中的运用,比如说;抗疲劳生药常见的抗疲劳生药有陆生和水生两类。陆生抗疲劳生药主要有人参、构祀子、黄茂、花粉、猴头菇、西洋参、红景天、刺五加、阿胶、鹿茸、灵芝、金针菇等。水生抗疲劳生药主要有螺旋藻、中华鳖、蛤蚜等。这些我国传统的补益生药及其提取物,常被加人到抗疲劳食品中被广泛使用。但我国当时对这类生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对一些补益性生药未做抗疲劳功能评价便盲目地制成所谓的抗疲劳食品投放市场,一些抗疲劳物质虽已被确认,但其功能因子尚未确认。有些抗疲劳物质的功能因子虽被确定但其他化学结构尚未明确。也有很多研究把以上考疲劳的中药进行了扩展,有人通过实验探讨了海洋生物药尖海龙、三斑海马、牡垢、龟板、刺参、海星黄、螺旋藻、海带的抗疲劳作用。结果表明,这八种生药均能不同程度地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有效降低游泳后血乳酸含童(p<0.05或p<0.01),证明有推迟运动性疚劳出现和促进麦劳恢复的积极作用。
3 中医药在体育领域运用的现状
在现阶段人们更加想突破“黑箱子”理论的瓶颈,更想进一步搞清楚单味中药或者复方中药能够缓解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成绩的机制原理。所以有很多学者尝试着,中医理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五行学说、藏相学说等)能和西方的学说(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有意的结合,试图搞清楚中医药能够抗运动性疲劳的真正机制。也有人将人体的各大系统分开(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运用先进科技仪器(核磁共振成像、色谱仪等)来探测机体体内在中医药干扰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而从分子水平上掌握变化规律。
比如说;通过用八子补肾胶囊对男子足球运动员赛前准备期和比赛期血液生化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服用八子补肾胶囊受试者实验后体重血清睾酮(T)水平和耐力运动成绩未见明显变化;体脂重量和体脂率较实验前明显降低,无氧功率显著提高(P<0.05)。服用对照胶囊受试者实验后体重、血清T水平和耐力运动成绩明显下降(P< 0.05),但体脂重量、体脂率和无氧功率未见明显改变。最后表明服用八子补肾胶囊能在运动员赛前准备期和比赛期间保持体重、减少体脂重量和体脂率,维持运动耐力并提高无氧运动能力,维持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稳定。还有就是,运用实验法确定HiHiLo对古典跤运动员减控重的效果以及对T/C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古典跤运动员减控重期间维持运动能力的新的训练模式。结果显示:高住高训低练模式对古典跤运动员减控体重有着积极的作用,且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维持也优于传统的减控重模式,提示这种减控重模式是可行的。
4 中医药在体育领域运用的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中西医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学科理论的不断完善,先进科学仪器的陆续问世,能够清楚解释中医药作用机制原理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解释中医药原理能够更好的运用到体育领域中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开展。
4.1 利用代谢组学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代谢组学与中医证候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原则,“证”是“论治”的起点和核心,是中医治疗的关键所在。由于代谢组学是对机体代谢事件的全面跟踪和评价,因此,中医证对疾病的描述与代谢组学对疾病的认识具有内在本质的相通性。徐舒等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肝郁证大鼠模型血清,发现乳酸、肌酸、葡萄糖、3-羟基丁酸、谷氨酰胺、磷酸胆碱、磷脂酰胆碱、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可代表肝郁证模型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特征,表明中医证候的生物标志物可能不是单一物质,而是差异物质的集合。李林等以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研究气虚血瘀证大鼠尿液,发现病变大鼠的肌氨酸酐含量增加,提示气虚证可能与肾功能异常有着密切关系。以上研究表明,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可将“证”的研究推向科学发展的前沿,是一种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方法
4.2 代谢组学与中药物质基础
【关键词】阴阳学说;基础理论;中医教学
事物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必然表现为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将之归纳为相反相成的两大类别,是为狭义阴阳。狭义的阴和阳,各自都自成独立的广义阴阳意义上的形神共同体,二者都具备广义的阴的物质基础,代表的其实是一对属性相对的广义之阳。例如,火为阳,水为阴;水为阳,冰为阴;沸水为阳,冷水为阴;清水为阳,浊水为阴等等。
1 狭义阴阳的内涵
笔者认为,要深入理解狭义阴阳,还须从生命诞生的三个阶段、三种状态入手:
1.1 一级阶段:氤氲状态
此即生命从无到有的酝酿阶段。古人以“天地之气交感”来形容这一过程,而交感的过程是由一对符合狭义阴阳属性的物质之间通过异性相吸来实现的。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言:“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1]。”“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1]。”《素问・六微旨大论》对此亦有描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1]。”《老子》称此阶段为“道生一[2]”。
1.2 二级阶段:混沌状态
这是生命自诞生之初到基本定形之前的阶段,亦即从胚胎形成后到胎儿脱离母体前的过程。此时,生命开始分化为元阴和元阳两个部分,《老子》称其为“一生二[2]”。
由于混沌初开,乾坤方定,阴与阳的广、狭涵义之间在这里显得界限模糊。元阴亦称元精,是人体与生俱来的精华和构成形体的最精微物质;元阳亦称元气,是生命活动的源动力,就广义阴阳而言,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明代医家赵献可指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3]。”与他同时代的张介宾亦有类似论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4]。”这说明元阴、元阳之间又具有异名同质、相对独立、相互依存的特点,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所谓“气归精,精归化[1]”。由此,则元阴和元阳亦可归属狭义阴阳的范畴,二者同属广义之阴,分别代表性质相对的“真阴之水”(元精)和“真阴之火”(元气),又共同体现出更高层次的广义之阳――元神,《老子》称之为“二生三[2]”。中医即把人看作是精、气、神三位一体,3者将伴随人的一生而存在。
1.3 3级阶段:冲和状态
胎儿脱离母体后开始独立发育,历经成长、壮盛、成熟、衰老,直至走向生命的终点。先天之元精元气逐渐分化为各级组织器官,它们的功能皆由元神统领。《老子》称此阶段为“三生万物[2]”。各组织器官的特性、职能各不相同,因而其狭义阴阳属性也不同。统而言之,“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1]”(《素问・生气通天论》)。分而言之,狭义阴阳又表现为相对性和无限可分性,就脏腑气血而言,气血为阳,脏腑为阴;就气血而言,气为阳,血为阴;就气而言,卫气为阳,荣气为阴;就脏腑而言,脏为阴,腑为阳;就五脏而言,心肺为阳,肝肾为阴,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1]”(《素问・阴阳离合论》)。构成机体的任一成分,无论其狭义的阴阳属性如何,本身必定是符合广义阴阳范畴的形神统一体,即如《老子》所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
至此,广义和狭义阴阳的区别已逐渐明朗。各组织器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其间必然有某种相对固定的联系,以使机体稳步发展,由此则衍生出中医基础理论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学说,以及与之相关的藏象学说。五脏的基本职能是“藏精气而不泻”,统领全身神机的元神寄寓其中。以五脏为中心,乃是中医一大特色。
2 试论狭义阴阳对中医基础教学的指导意义
2.1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医诊疗的特长
中医以调理脏器功能见长,其诊疗行为主要集中于“冲和”阶段,即后天发育阶段。此时,人体各组织成分已基本定形、定性,各自都有既定的发展方向和运作模式,同时又相互配合,维持整体上的形神合一。若身心调养不当,来自机体内外的不良因素可能会破坏狭义阴阳之间的和谐,诸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1]”(《素问・调经论》)等等;与之对应的治疗原则有: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等等。
如果病变始自“冲和”之前的阶段,即先天阶段,对中医来说就比较棘手了。因为这类病变直接为后天发育埋下祸根,使生命不能沿正常轨迹发展,无法达到和合状态。倘若仅是先天禀赋不足,尚属可治之例;一旦先天之精气神出现质的缺陷,元阴元阳就会畸形分化,分化后的阴阳始终处于失和状态,这就不是仅靠调理功能可以解决的。因此,中医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唇裂等疾病是束手无策的。也正因如此,它自古即推崇优生优育,力争在“氤氲”和“混沌”阶段杜绝危险因素,化解危机于无形。
2.2 指导学生深入理解阴阳理论的特色
对人体之阴阳二气,中医倾向于视元阳为人身的主导。这一理念是中医从业者必须遵守的铁律。诚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1]。”
元阳之于人体,如同太阳之于大地。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如早晨初生的太阳,身心发育尚未健全,但朝气蓬勃;壮年时期如正午时分的太阳,光芒万丈,活力四射,体格壮盛,人格丰满;老年时期如夕阳西下,阳气衰减,动作迟缓,神机不旺,但身心健康的老人仍能发挥余热。一年当中,人体之元阳随着日照时间的变化,同大自然一道呈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象,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之说,常人之脉象亦有春微弦、夏微洪、秋微涩、冬微沉的特点。一天之内,伴随太阳的东升西落,人身之阳气亦有固定的生物节律。“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1]”(《素问・生气通天论》)。
可见,阳气无时无刻不在维系人的生命活动,张介宾将其总结为:“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5]。”
3 对现行中医教材中有关阴阳学说的一点看法
3.1 现行中医教材论述阴阳学说的不足之处
当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所用之各版本《中医基础理论》,都明确叙述了阴阳之间相互交感、互根互用以及相对性、无限可分性等特点,但只是将之简单罗列,过于零散,缺乏层次感,容易造成学生思路混乱。笔者试将上述内容分列于“氤氲―混沌―冲和”这一生命诞生的整体过程之不同层次,并指明其与精气神、五行等学说的内在联系纽带,避免与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等现代哲学概念牵强附会而导致割裂感,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兼顾点、线、面的动态延展性思维方式,对系统地学习中医药知识不无裨益。
现行各类中医基础教材介绍阴阳学说时,一般都能涉及狭义阴阳,而又都或多或少地忽视广义阴阳。广义阴阳代表形神统一,神为形之主,是任何生命体都必备的物质和功能属性,笔者亦称其为“绝对阴阳”或“大阴阳”;狭义阴阳代表一对性质和功能相反相成的、各自都处在广义阴阳框架下的形神共同体,我们亦可称之为“相对阴阳”或“小阴阳”。要令学生在脑海中对阴阳学说树立完整的架构,二者缺一不可。
3.2 现行中医教材论述阴阳学说的不当之处
现行各版本《中医基础理论》对阴阳的诠释可概括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以及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这显然是将阴阳学说与西哲之矛盾论相混淆,笔者试逐一分析其不当之处。
3.2.1 阴阳对立统一
广义之阴阳并不构成矛盾,因为形质与神机分属不同概念范畴。狭义之阴阳虽然都具备物质属性,阴静阳躁的性质也显出对立制约的一面,但二者又都是相对独立的形神共同体,有独自的运行规律,任何一方太过或不及,或不按既定路径运动,都能通过机体内在机制自我调节,如调节不力,可借助外力进行干预。正常情况下,机体内部应该是清净无为、共同发展的和合状态,即《老子》所谓“静虚极,守敬笃[2]”。这与矛盾论之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相互斗争,通过此消彼长而达动态平衡的观念有着本质区别。
3.2.2 阴阳消长平衡
承前所述,机体内部的阴阳二气所代表的只是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二者的比重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这并不是互相斗争的结果。在中医看来,疾病的发生、发展就是人体阴阳二气同阴邪、阳邪之间的交战过程。在疾病的发作期,正气落败,邪气暂居上风;在疾病的稳定期,正邪之间呈对峙的态势;在疾病的恢复期,人体的正气在药之阴阳的扶助下成功压制病之阴阳。治病务求正气彻底击溃邪气,而不是与之保持平衡。
3.2.3 阴阳相互转化
矛盾论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物极必反、量变引发质变;中医亦有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之说,初学者极易将二者混淆。其实,后者描述的是狭义阴阳之其中一方过于旺盛(或另一方严重不足)而表现于外的假象,并非阴阳之间发生了转化。例如,火郁于内,阻碍气血正常运行,肌表不得滋养,可见面色晦暗、手足不温、舌苔焦黑起刺,黑属水,此乃“火极反有似水之化”的真热假寒之象;再如虚寒之证,阳气无力统摄并运化水液以滋润窍道,导致水液流失,可见口唇干裂、烦渴思饮、大便秘结,重者阴胜格阳,而见面赤舌绛、手足心热,甚则出现衄证,实属真寒假热之象。中医对此会采取热因热用、寒因寒用等治法,即药性与外在假象保持一致,针对的却是隐藏在假象背后的真实病因。
人体之经络系统中,阴经和阳经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是对等的,气血在阴经和阳经之间交替运行、如环无端,存在于不同经络的气血必然具有不同的功能状态,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变也可姑且看作是阴阳二气的转化,但这种转化却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
此外,阴阳之间的主次关系是固定不变的,扶阳抑阴是常态,阴乘阳位为失常;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虽也有主次之分,但主次双方却不是一方独大,而是始终处于斗争状态,条件成熟时可以互相转化。
参考文献
[1] 牛兵占,陈志强,徐树楠等编著.中医经典通释:
黄帝内经.第2版.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6:209~434.
[2] 王辉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老子.第1版.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36~48.
[3](明)赵献可.医贯.2009年版.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2009:15~16.
[4]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2006年版.上海:第二
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1175.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中医青年;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040-02
一、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原本作为生理学范畴的一个名词,是指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等先天赋予的特征。现在,“素质”已发展演绎成一个更综合的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基本品质。关于人的素质内涵,现在比较共识的是认为“素质”包含以下四个部分: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灵魂与方向,是做人的根本;文化素质是人的发展基础,体现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业务素质是人的立业本领,其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结构,还包括工作能力;身心素质则是前三项素质的物质与精神的基础,反映了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承受力。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有机联系。其中,文化素质又包括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逐步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以培养、提高全体公民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模式或教育体制。就学校教育而言,它面向全体学生,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是开发青少年潜能,训练和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全面提高各种素质。1998年教育部教高司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青年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文”一词出自《易经》:“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在古时指礼乐文化,在现代则是指各种文史哲的知识。作为中医药院校的中医青年来说,人文当然还包括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了解,因为中医学理论体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全人类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中医基础理论阐释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学的应用;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精气血津液神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体质学说;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学说、发病学说、病机学说等等。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可以使中医青年更加坚定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科学价值自信,倍加珍惜和觉悟中医药文化,继续增强和提高对中医学发展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人文的作用在于通过教育来提高素质。从广义上来说,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内在的精神品格;从狭义上来说,人文素质包括知识和能力的内化,体现为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因此,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的形式,以人文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为主要载体,加之环境的熏陶,在此基础上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因此,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中医青年的文化知识、理论修养和道德情操,教会中医青年如何做人做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的终极结果。
二、中医青年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方略
科学精神求“真”,人文精神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犹如人的左臂右膀,缺一不可。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不断对自己进行批判和反省,倡导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教育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教育是我们中医药院校在进行素质教育时所强调的教育理念。中医青年如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我们开展素质教育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开必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虽然素质教育不等于知识传授教育和能力培养教育,但知识结构的优化、能力结构的完备,却是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更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成为具有学术特色、情趣高雅、人格高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我们要努力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特色鲜明、覆盖面广、设置科学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中医药院校应将人文素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必修和选修的形式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使我们的中医青年真正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具体的课程有:《军事理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沟通与礼仪》、《经济与管理》、《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等等,通过一系列课程的修读达到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和学会做人的目的。
2.大力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人文校园环境建设。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建设旨在通过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中医青年的人文素质,因此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比如中医药院校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设立传统文化、国学学习社,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举办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竞赛以及书法、绘画、写作、文艺等各种竞赛活动,加大素质教育的评优和奖励力度来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人文氛围的铸造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人文气质是通过长久历史文化熏陶出来的,因此,除了开展常规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外,还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开展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鼓励、支持中医青年成立学习小组和兴趣小组,引导他们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
3.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中医青年的人文素质教育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困惑。“传道”排在“授业”与“解惑”之前,说明教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良好的品质,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因此,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我们的中医青年教师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作为从事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的教师尤其要主动参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参加集中培训、经验交流、学术交流等形式,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另一方面,可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通过报课题、写论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来探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不断总结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经验。作为专业课教师,可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知识的讲授中,在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用自身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精神风貌,健康的生活哲学,宽广的胸怀气度,高尚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影响和熏陶学生,逐渐探索一条融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提高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模式。总之,优秀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施中医青年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探索、持续推进。笔者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人文素质教育会不断完善与成熟,我们的中医青年会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灵,不断培养自身的优势,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怡,赵雨.北京市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8):61-64.
中医论文是进行中医科研和对中医科研的书面总结。随着中医科研和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中医论文的作用倍受重视。目前,撰写中医论文已列为中医高等学校毕业和授予学位的考核依据,不可等闲视之。毕业论文的完成,首先在于论题的确立,下面就论文的选题谈一些体会:
1.继承与创新结合选题
继承性是一切科技论文的共性。但是,由于现实社会的客观需要和中医药学术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中医论文的这一特性比其他科技论文表现得更为突出。同时,在现今的中医实践活动中,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仍然起主导作用。
对于中医学毕业生来说,通过在校的四年学习,继承前人的学术成就,博系各家学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撰写这类深入发掘和继承前人学术成就的选題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创新,做到继承有创新,发掘有深度。走前人没有走完的路,涉猎前人没有完全涉措的领域,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这类选题常见种类包括:诠释、补充或阐述发挥前人的学说,总结前人的经验,对前人学说质疑,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探讨等等。
2.理论和实践结合选题
中医学学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学者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前人学术成就的基础上,从不同的侧面,对前人学说作了一定的补充和发展,进而形成当今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毕业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但是,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中医学术新成果的形成,新观点的产生,都必须来源于实践,依赖于实践。对于任何一个中医学术问题,如果缺乏在实践中的常任主研究和反复思考,就不可能形成对该问题的具有新意的正确认识。这样就要求中医学毕业生在最后一年的医疗实践中,广泛涉猎,留心观察,运用所学理论科学地指导实践,同时通过临床经验总结反过来重新认识理论。这类论文只要学生勤于总结,勤动脑,勤动手,还是比较容易完成的,常见的这类选题包括:对一种治法的理论认识及临床应用,用某种治法治疗某种疾病等等。
3.主观与客观结合选题
主现条件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和精力。智力包括学生的知识贮备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自身的特长等等。但是,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虽接近毕业尾声,但所学的知识有限,很大一部分没有经过医疗实践,尚是纯书本知识,没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毕业论文从研究到写作完成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并且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医疗实习,准备毕业考试和论文答辨,时间紧迫,学生分到各地医院实习,各医院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有所不同,带教教师能力参差不齐,对学生医疗实践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学生首次进行医学研究,经验缺乏。同财,中医学毕业论文不同于其他学术论文。目的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要求,使他们进行一次全面的、规范的写作,为毕业后写医学类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毕业生在选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所学专业的不同,研究能力的大小,客观条件的不同。选择难度、大小适中的选题。
上述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切不可将它们分割开来。学生在确立选题后,再进行详细资料搜集和整理,根据中医论文的结构,便可圆满完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