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采购管理相关知识

时间:2023-09-21 16:55:37

导语:在采购管理相关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采购管理相关知识

第1篇

[关键词]非金融机构 支付管理 财务管理

一、前言

非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费信用机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整体发展速度的加快,除银行之外的这些非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非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中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非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国金融体系已经日臻成熟。但是非金融机构因其支付的固有特点,导致了其支付速度很容易放慢,从而对财务管理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细致深入的分析非金融机构支付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并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二、非金融机构支付放慢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1、影响核算时间和核算周期

非金融机构支付速度的放慢,会直接影响到财务部门的入账时间,进而拉长会计报表的生成时间,使得会计信息的及时性难以保证。涉及到月度、季度和年度的财务报表统计工作,往往需要对核算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而非金融机构支付速度慢所导致的核算时间拉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审核数据的时间和难度,从而影响最终财务报表的生成时间。

2、影响核算程序

在传统支付模式下,核算程序都是固定的,有明确的安排和处理规范。而非金融机构支付由于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固有的财务核算程序,使财务核算程序更为灵活多变。随着灵活性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相应的需要具备更高专业知识素养和较快反应能力的人才,因为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复杂的财务环境下,确保核算程序的规范性。

3、影响财务核算准确性

由于非金融机构支付速度的放慢,财务核算很难做到及时准确。如:计算4月份的收款总额,而4月底的一笔款项由于支付速度过慢,其在五月份才到账,那么在整理4月份的账目时就需要细致的区分款项到达时间以及其所属月份,在相应的财务报表中,这些信息可能会出现表述不一致的情况,这样以来,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目前,非金融机构支付放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非金融机构支付过程可能会涉及到更多的环节,而这些环节的完成相应的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和耗费一定的时间,因此支付过程也就被拉长了。其次,非金融机构在支付系统上不具备优势,与银行相比,非金融机构没有强大的支付体系和庞大的经营网点,其支付活动的进行缺乏足够的体系支持,因此支付速度会相应的放慢。此外,目前我国对于非金融机构支付方面的监管还不是很到位,导致非金融机构支付管理缺乏约束性。

1、在编制预算时做好足够的预期

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非金融机构支付速度放慢所带来的无法如期支付等问题,对那部分无法及时收到的款项做出合理的预期,如财务收支平衡,资金周转等方面的问题。具体到实践中,财务部门应及时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对支付放慢带来的问题和可能导致的情况进行预估,并将有关报告或方案及时交由上级管理部门,以便能够从全局观念出发,做好企业的整体财务工作。

2、做好财务程序记录和控制

针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款项速度放慢的情况,财务部门应及时记录相应财务程序和具体事项,完整地制作凭证并登记入账,严格实现日清月结。各种明细账和总账月终校对,以便及时纠正差错。对财务规定所需明确记录的事项和程序,一定要记录在案,以避免款项无处可查,从而导致账目混乱。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各个部门间在工作中互相推诿,导致款项回收情况混乱,影响整个财务体系的运作质量。

3、完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

要从根本上消除和减小非金融机构支付速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必须从制度上入手,建立一套严格的支付管理制度。从预算、控制、决算等方面明确的规定款项的回收细节,何时入账何时制作报表,相关凭证应如何填写以及对特殊事项的处理办法等,这些问题都应在制度中全面体现。这样一来,财务人员在进行日常核算的时候,就可以省去很多复杂的分析和辨别步骤,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完成财务管理工作。

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上文我们提及过,随着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不断扩大,其支付速度过慢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财务影响,其都会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转嫁到财务人员身上,转嫁到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中来。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必须培养财务人员具有更高的业务处理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变能力,以便及时正确的处理好各类财务事项,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5、完善相关立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行为

任何活动要有序进行,必须有法可依。针对当前非金融机构支付行为的现状,国家有必须加强立法和指定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来降低支付放慢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我国已经走出了可贵的一步。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相信随着相关立法的不断完善,未来非金融机构将成为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为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英武.强化财务管理完善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J].商场现代化,2007;36

[2]赵桂芝.谈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完善企业财务制度的必要性[J].管理与财富:学术版,2008;12

[3]陆新之.监管非金融机构势在必行[J].数字商业时代,2009;09

第2篇

摘要 培养人才的目标应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适应社会、行业对职业、岗位的需求。本文把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在职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提出了构建职业导向下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财务管理专业 职业导向

随着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西方财务理论的引进,电子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应用,为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发展和现代财务学科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财务管理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表现为学科本身的分化与综合,与其他学科理论知识的综合,与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经验的综合,这对财务管理实际操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养一批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富有创造性,对未来复杂多变的财务管理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的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具有职业导向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非常重要。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需求的、有一定动手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势在必行。

一、职业导向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看,既要反映专业特色,又要使所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1)适应性强,(2)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3)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4)能熟练的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般问题。根据这些要求,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与模式,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会计、理财、金融等方面一定的知识体系,较好地掌握经济、管理、法律、财政、税收相关学科原理性的基础知识,能熟练的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及其他相关的管理工作,具有实际的操作能力的初、中级应用型人才。

(二)从学生的就业范围与目标看,应主要定位在各类中小企业、金融机构、非盈利机构从事财务、会计、金融管理的实际工作。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以职业导向为基础,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熟练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技能,能够胜任在中小工商业、金融证券企业、财务公司、事业单位及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中层财务人才[1]。

二、职业导向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构建

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是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核心。据调查大多数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设置的专业课程有: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实务、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设计、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等。按照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需求相联系的原则,专业主干课程可以设置为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投资学等。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在培养技能的训练的同时,也应重视理财投资、财务分析和决策技能的培养[2]。通过调查分析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定位需求,必须要结合满足金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来开设相关的主干课程,如国际财务管理、投资管理、筹资管理等课程应该在财务管理的主干课程中有所体现。

(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开展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主线。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不同岗位、多种技能的互动训练,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从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保障来看,需要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校内模拟实践和校外实习两大实践体系中。

1.校内实践。财务管理专业校内实践主要包括(1)基础会计模拟实训,是在《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完成后进行,需要学生做一套完整的证、账、表的填制,便于理解证、账、表之间的关系,掌握会计业务的基本的操作流程。(2)财务会计模拟实训,在《财务会计》、《会计报表分析》等课程教学完成后进行,主要让学生掌握全面的会计核算能力和会计报表的编报分析方法。(3)会计电算化实训,让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通过数据的录入、数据的处理最后生成会计报表及各种会计信息资料。(4)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在学习了《财务管理》课程之后,培养学生计算机财务管理应用的基本操作能力。让学生掌握运用EXCEL工具,计算资金时间价值,创建财务生理工作薄和工作表,绘制基本财务分析图等。

2.校外实习。校外实习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企业是如何组织生产,如何进行经营管理活动,熟悉企业财务管理机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以及绩效评价等情况。通过顶岗实习,完成岗位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构建

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教学的根本保障。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要保证教学改革与创新持久开展,必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专业化专兼职教学教师队伍。因此,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应该由专职教师、外聘教师、兼职教师三支力量组成。

1.专职教师。对于专职教师特别是年轻的专职教师,鼓励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会计、税务执业资格的考试,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对获取证书的专职教师予以适当奖励,从而提高专职教师教学的业务素质。

2.外聘教师。外聘教师大多是各大高校享有知名度的教师,从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多年,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教学师资队伍中的优势资源。

3.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可以从相关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或到财政、税务部门聘请,他们了解社会和行业的现状、搜集各种原始数据和财务管理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直接将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实际经验传授给学生。

(四)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构建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构建及运用是财务管理专业开展教学的关键和切入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好坏关系到教学目的的能否实现的问题,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结合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可以推广案例分析和多媒体教学。

1.案例分析法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培养实践能力,发挥创造力的环境。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法是结合财务管理的课程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到财务管理工作实际当中,搜集一些财务管理实务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财务管理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推理分析,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2.多媒体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已经在教学中的普遍使用,能够丰富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多媒体引入财务管理专业中,应该根据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形成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建立参考书目案例库以及汇集背景资料。利用多媒体展示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使之更为形象、具体和生动,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五)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是财务管理专业开展教学的重要手段。建立客观、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在建设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考核内容的层次性和考核方法的多样性。

1.将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学环节的考核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核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首先,考评既要有量化考核又要有质的考核;其次,在考评时可以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最后,考核评价也可采用多元方式;如以赛代考、以证代考,可以把学生取得的一些职业资格证书、国家及省级证书折算成学分代替相关课程。

参考文献:

[1]陈育俭.财务管理专业KAQ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4).

第3篇

这本书在初步介绍采购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采购与现代采购的特点区别,并深入系统地分析了订货点采购、jit采购、mrp采购、供应链采购、招标采购、电子商务采购的基本原理、内涵、实施方式、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科学采购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上佳途径。随着企业竞争越来越大,如何去完善工作以及提高自已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自已对采购工作有了进一步深切的了解。现将学习中的收获与感想进行分享。

传统的采购管理思想中买卖双方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现代采购管理思想中买卖双方是合作伙伴关系。

传统的采购管理思想认为供应商的数目越多越好,现代的采购管理思想认为越少越好。

传统的采购是定期交货,现代的采购是及时交货。

传统采购中先设计产品后质询价,现代采购是供应商参与商品设计。

传统采购管理中信息交换是定期的库存较大,现代采购管理的信息交换是及时的,信息较小。

采购人员作为采购活动实施者,其能力素质也颇为重要。首先采购人员应具备如下的知识素质,因为在采购工作中,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不同类型的供货商打交道;另一方面,采购的商品品种繁多,规格不一,且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变化快,为此,采购人员应该具备承担采购任务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政策、法律知识。政策、法律知识包括国家出台的各种相关法律、价格政策、专营方向,维护国家与企业利益。

1、市场学知识。了解消费者需要,掌握市场细分策略以及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方面知识,才能合理地选择采购商品的品种,从而保证采购的商品适销对路。

2、业务基础知识。业务知识包括谈判技巧、商品知识(商品功能、用途、成本、品质)、签约的基本知识等,这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关键,将有助于与供应商的沟通,能主动进行价值分析,开发新来源或替代品,有助于降低采购成本。

3、社会心理。了解客户的心理活动,把握市场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采购工作的针对性。

4、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包括自然条件、地理、气候、环境变化以及数理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将现代科技知识用于采购过程,把握市场变化规律,从而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

5、文化基础知识。这是其他知识的基础,一个文盲是干不好采购工作的。

知识不等于能力,国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要办好一件事,知识起的作用只有1/4,而能力起的作用占3/4,可见能力更为重要。要干好采购工作,采购人员同样应具有相应的能力:

1、分析能力。分析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者购买心理,分析供货商的销售心理,从而在采购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2、协作能力。采购过程是一个与人协作的过程,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企业内部各部门打交道,如与财务部门打交道解决采购资金、报销等问题;与仓储部门打交道,了解库存现状及变化等。另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供应商打交道,如询价、谈判等,采购人员应处理好与供应商和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3、表达能力。采购人员是用语言文字与供应商沟通的,因此,必须做到正确、清晰地表达所欲采购的各种条件,如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如果口齿不清,说话口罗嗦,只会浪费时间,导致交易失败。因此采购人员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是采购人员必须锻炼的表达技巧。

4、成本分析和价值分析能力。采购人员必须具有成本分析能力,会精打细算。买品质太好的商品,物虽美,但价更高,加大成本,若盲目追求"价廉",则必须支付品质低劣的代价或伤害其与供应商的关系。因此,对于供应商的报价,要结合其提供的商品的品质、功能、服务等因素综合分析,以便买到适宜的商品。

第4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物资采购公路施工企业

 

1采购风险采购过程是公路施工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接口,它的风险来自原材料市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供应商交货时间的波动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由于采购是施工企业供应链的源头,所以采购活动是一项很重要的行为和活动,采购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影响到物资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这就使得物资采购活动中面临着一些采购风险。采购风险是指在采购过程中由于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使采购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偏离的程度和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近些年来,一方面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某些原材料或设备的价格下跌迅速,在采购这些原材料时,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国际市场上物资的价格大幅度上升,而今年钢材又进一步回落,价格波动随时发生。论文大全。

公路施工企业对钢材、水泥、地材的需求量极大,它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论文大全。

2采购风险的分类采购风险主要分为7种类型:

2.1增大开支的风险

由于在采购过程中各种增加支出因素的存在,誓如采购和保管部门费用的增加、库存太多引起的仓储费用的增加等,使完成一项采购过活动所需的最终采购支出比预期的采购支出有所增加。所以,采购面临着增支风险。

2.2供应商延迟交货的风险

由于供应商在生产要素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或决策食物,使其交货日期迟于采购合同所要求的日期,从而使采购机构不能及时采购到委托单位所需的货物等一系列服务,给采购工作带来延期交货的风险。

2.3采购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风险

施工企业购到物资质量过分低劣,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供应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所提供的物资达不到采购合同的要求给采购带来的风险。

2.4采购中的道德风险

2.5合同风险

2.6预付款风险

2.7存货风险

3采购风险防范采购风险的存在,直接地响到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

3.1明确采购目的

物资采购部门在认识上首先明确采购的物资必须是企业所需要的。必须是生产市场所要求的产品的基础上,这就要求采购机构在采购过程中不应一味地追求采购价格最低化,不应把节约资金作为采购的首要和唯一目标,而应对所要采购的物资或质量和效用进行通盘考虑,在为企业节约采购资金的同时,应保证采购质量。

3.2建立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

在订立采购合同之前,需对参加投标的所有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包括资格预审,资格复审

3.3建立保证金制度

采购中使用的主要保证金类型有(1)投标保证金。它可使采购机构防止投标商在开标后撤回其投标;(2)支付保证金。他经常用于工程建筑中,要求承包商保证向供应商及时支付;(3)履约保证金。其目的是保护采购机构,防止供应商不能履行合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3.4建立对采购人员监督管理制度

3.4.1建立和完善采购信息公开制和程序公开制度

3.4.2制定《采购道德规范》,规范采购行为

《采购道德规范》应充分体现公正、诚实、忠诚原则。

3.4.3参与专业系统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学习

由于采购自身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对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很高。采购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职业素质。并且不断提高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并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系统和相关知识的培训。

3.4.4推行采购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对采购人员进行资格认证,保证采购人员的素质是对采购人员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采购人员向专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3.4.5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自律行为,是企业为完成既定目标进行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建立《物资招标采购制度》、《物质采购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物质进出库计量及量差账务处理制度》、《物资订货、验收、索赔业务管理制度》、《物资供应质量保证工作标准》等等,公司、项目按照这种制度定期对其采购活动进行追踪检查、考核、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正确采购,规范管理。

建立物资采购合同会签制度,工程部、经营部、财务部共同会签。论文大全。

3.5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

公路施工企业在采购活动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目前,采购的方式很多,有议价采购、比较采购、招标采购、询价采购、谈判采购等,每一只采购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如果在选择采购方式是不根据采购项目的要求和特点灵活选取,必然会增大采购风险,增加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从公路施工企业采购的实践来看,坚持采用的主要有:议价采购、比价采购和招标采购三种方式。下面详细介绍这三种方式。

3.5.1议价采购

是指由买卖双方直接讨价还价实现交易的一种采购行为。议价采购一般不进行公开竞标,仅向固定的供应商直接采购。议价采购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由采购商向供应商发询价表,邀请供应商报价;第二步如果供应商报价基本达到预期价格标准,即可签订采购合同,完成采购活动。议价采购主要适用与需要量大、质量稳定、定期供应的大宗物资的采购。

议价采购的优点主要有;1、节省采购费用;2、节省采购时间;3、采购中心灵活性大,可依据环境变化,对采购规格、数量及价格做灵活的调整;4、有利于和供应商建立互惠关系,稳定供需关系。

缺点:1、议购往往价格较高;2、缺乏公开性,信息不对称。3、容易形成不公平竞争等。

因而在议价采购中应掌握供应商的信息,以保证企业在采购中处于有利地位。

3.5.2比价采购

是指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在选定两家以上供应商的基础上,由供应商分开报价,最后选择报价最低的为企业供应商的采购方式。优点是1、节省采购的时间和费用。2、较公开透明3、采购过程规范。缺点是1、在供应商有限情况下,可能出现轮流坐庄;2、可能出现恶性抢标;3、供应品种规格上的差异,可能影响生产效率提高,并加大消耗。

3.5.3招标采购

是指通过面向社会公开竞争招标或邀请招标采购的一种行为。在招标采购中,其最大的特征在于其公开性。凡是符合资质规定的供应商都有权参加投标。

优点1、有利于做到采购工作的公公公平2、有利于形成符合市场的真实价格3、有利于提高采购物资的质量。4、有利于采购方建立供应商的信息资源库,增大选择范围5、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缺点1、采购费用较高2、容易出现供应商合谋或抢标—即过度压低价格而中标,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影响产品质量;3、采购程序复杂,应变性差。自推行招标采购以来,招标采购得以广泛推行。取得力较好的效益。例如2003年2月邀请了12家单位对钢材、碎石、砂等材料进行招投标采购工作。黄砂最高报价37.8元/t,最终采用31元/t中标;石料最高46元/t,最低39元/t。同年6月对波纹管、锚具的公开招标。锚具参与单位7家。最高620.76万元,最低报价公司587.5万元中标,波纹管单位6家,最高872万元,最低842万元。最终定标价为840万元。节约成本数百万元。

3.6针对不同风险采取不同措施

4结束语综上所述公路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学习专业和相关知识等,把采购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

参考文献

【1】郝渊晓、王茜草等编著《现代物流采购管理》

【2】丁立言、张铎等编著《物资企业管理》

第5篇

一、集中采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集中采购编制不完善,缺少预见性

集中采购制度要求部门须于年初制定准确而详尽的年度财务预算,并根据预算编制完整、详细的年度采购计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例如:部分采购项目是根据上级行布置的业务工作要求提出的,在年初很难预测。这样,很难提前半年甚至一年结合全年业务发展情况,全面考虑、准确估计本年需求,并提供商品质量、数量、金额等完全准确的采购计划。集中采购预算编制水平不高,一定程度影响到采购工作的效率与效果,难以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

(二) 采购人员缺乏专业性

集中采购是一项面向市场、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专业化水平要求高的工作。对采购管理人员在掌握集中采购专业知识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上有一定的要求。虽然基层央行能按照《集中采购管理试行办法》成立采购管理委员会,建立评审专业人员库,从相关科室抽取评标人员公开评标,内审、监查部门参与监督。但采购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存在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员不稳定。采购委员会由会计、科技、后勤服务、内审、纪检监查等部门人员组织,其成员均为兼职,人员流动性较强,在人员构成上稳定性不强。二是集中采购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知识水平及专业管理能力整体偏低;三是专业评审人才匮乏,对一些专业性、技术性强的采购工作评审把握不准,影响评审工作质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集中采购管理人员多为兼职.兼职人员大多不具备集中采购所必备的各项专业技能,对那些专业知识很强的设备的性能,技术指标,功能等不熟悉。对招标.合同.商业谈判及工程和服务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甚少,严重影响了基层央行集中采购工作质量。

(三)集中采购活动中,管采未彻底分离,难以有效制约

集中采购工作中采购主体应分权制衡,执行“财权与事权分离、管理与操作职能分离”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互相监督制约机制保证采购的公平公正。但在基层人民银行的集中采购工作中,虽然按照相关制度成立了采购管理委员会,明确采购执行机构,建立评审人员库,抽取评标人员公开评标,内审、监查部门参与监督,但仍然存在一个部门身兼多职的现象。如采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会计财务部门,会计财务部门除了日常财务管理之外,还需要兼采购组织和管理的双重任务,在实际工作中难免顾此失彼,工作效率不高,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独立性难以体现。在集中采购过程中,不能实现机构设置上采管的真正分离,导致集中采购各环节之间职责不分、权责不明,监督效果减弱。

(四)临时采购、日常采购缺乏集中性

《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试行办法》规定了集中采购的范围,但规定比较笼统,难以囊括应该进行集中采购的所有事项,大量日常采购活动游离于集中采购管理的范围之外。从基层央行的实际情况看,低值易耗品类的采购频繁且累计量较大,难以实行集中采购管理。其原因:一是受集中采购在项目、规模、程序等条件的制约,低值易耗品只能采取分散或就地采购的方式;二是由于采购工作中采购计划编制的不确定性、临时性费用指标下达等因数,只好采取临时采购。

(五)采购操作程序存在不规范现象

一是采购方式选择不符合规定。一些该实行公开招标的采购项目,实际却以邀请、询价、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二是公开招标投标、邀请招标时采购单位不足规定数量,邀请、询价招标过程简单。三是采购项目的市场咨询和调查程序不合规。对采购商品价格进行市场咨询和调查直接由需求部门人员,而不是按要求临时随机从人员库中抽取组成调查小组。四是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对法律事务部门审核合同的步骤不重视。

二、对集中采购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科学编制,提高集中采购计划的可操作性

采购预算是集中采购工作的源头,预算编制质量直接关系到采购的规模和效率,影响到集中采购优势的发挥。因而要切实发挥采购管理委员会的管理职责,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管理和协调,督促各使用部门不断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一方面,对现行制度进行修订,将编制采购计划的时间适当推后,使其和费用预算分配的时间相配套,采购计划和项目资金安排相配套,提高采购计划的合理性。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工作需要,认真编制项目需求计划,提高集中采购的预见性,降低集中采购的随意性,提高采购活动质量。

(二)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采购人员素质

基层央行要组建一支相对稳定、责任心强、素质高、能吃苦的采购队伍。首先,准确界定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规定集中采购人员必须具备“公正”、“诚实”、“守信”三条职业道德。其次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包括在专业技术水平、所属行业发展及市场状况的了解程度,评标过程的公正性、责任心、职业操守、谈判技巧、策略等。再次,提高采购人员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最后,提高内审、监查人员的综合能力,加强对集中采购规范性的监督。

(三)优化集中采购方式。集中采购与其他采购形式相结合,提高采购效率

根据基层央行采购工作特点实行“抓大放小”的采购模式。对基建维修、批量办公设备等金额较大应严格实施集中采购。集中采购的规模效应可以有效节约采购成本,降低采购价格,提高性价比并且有效防止腐败行为。而对于采购数量少、金额小、时间要求紧的采购项目可以灵活选取采购方式,可采取协议供货采购或分散采购方式,这样,既可以缩短采购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减少采购成本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因而在进行采购时,采取以集中采购为主、其他采购形式为辅的采购模式,更有利于采购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四)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检查,规范集中采购工作

集中采购工作能否规范运行并达到效益最大化依赖健全的制度体系和有效的监督。

健全的制度是防范各类违规行为或腐败现象发生的“天然屏障”;健全制度体系包括:一是要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基层央行要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人民银行总分行的制度办法要求,结合本行实际,及时修订和完善采购管理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二是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基层央行应建立独立的集中采购部门,改变目前采管不分的状况,使管理机构与执行机构、财权与事权相分离。

第6篇

物资采购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最为基础的环节之一,因为它处于整个系统的第一环节,对于企业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小则影响内部工作系统,大则影响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物资采购主要包括对于生产材料的采购和日常办公用品的采购。物资采购在实际中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一般没有“物资采购”项,多以“原材料”予以核算。此外,物资采购所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如果供应公司相互之间未能形成统一协调的关系,一旦出现失误,便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秩序,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国企物资采购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企业自身在进行采购的环节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因为缺乏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相应的约束。收取贿赂,或者一味的追求价高而忽视质量,采购人员假公济私的现象经常发生。在一般的民营企业中所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少,因为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以中小型为主,采购的规模也相对较小。但是对于市场中的主体,即国企而言,造成的影响便是巨大的。近些年,国企的规模不断扩大,自身对于各项物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涉及到的采购资金也十分的庞大。现阶段的市场是属于买方市场的,卖方为了能够扩大销售规模、增加销售数量,不惜出卖质次价高的物品或者是进行促销捆绑销售。很多采购公司由于自身专业素质的欠缺,很容易买到质量低劣的产品,这些对于国企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大的隐患,必须予以解决。目前国企物资采购出现上述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大部分国企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会出现采购商品出现质次价高的情况。其次,由于一些国企忽略采购的专业化问题,进而缺乏专业的采购人员,最终导致采购过程中很难鉴别区分出所需采购物资的好坏。另一方面,由于国企往往体系庞杂,很多管理者缺乏对于采购的重视程度,致使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违法违规的行为也常常会出现在采购过程中。这些都导致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水平得不到提升。

三、对物资采购管理体系建设措施

本文针对上述提出的各项问题,结合国家颁布的关于国企物资采购管理的暂行规定等法律文件,提出以下改善措施,以便建设科学严密的采购管理体系来规范国企采购过程中所出现种种问题。将整个采购过程,即采购开始计划之时、进行价格比较、勘查实物到最后的决定购买、交付价款、入库实现全面的监督管理,主要措施如下:

(一)建立内部管理机构

建设专门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必须要有机构或者委员会进行领导控制,因此,可对采购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它的主要职责是领导和管理整个采购程序,定期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情况。主要目标是要实现成本的降低,并且确定相应的采购标准、价格,对于违反内部采购管理规定和国家法律规范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二)建立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基础。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范予以规制,但对于国企内部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具体的进行约束。因此必须针对各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针对采购的计划,对于计划的确定以及审核都应进行规范。其二,对于申报价格的进行约束,价格的确定必须要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前提之下做出,对于较大的采购数量最好以招标的方式进行。此外,价格的最终审核确定必须要求做出书面形式的文件资料,以便后期购买进行对比或是监督检查。其三,对于采购合同的审查进行系统规定,合同必须经过严密的级次申报方能最终签订。其四,对于质量进行规定,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作为基础,避免质量瑕疵的物品进入企业的生产运营程序。其五,对于票据的制定、审核、归档进行规定。最后制定严厉的奖惩措施,惩罚措施的建立将会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三)加强采购员工整体素质

对物资采购管理公司的员工的专业素质必须要予以重视,素质较低的员工不仅不能够辨别商品质量的好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的要求也不够严格,容易受到贿赂或者收买。因此,必须对员工的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进行培养。这就要求广大国企首先做到定期开展员工的培训工作。对于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集中于专业知识领域,尤其是日常会购买的商品的相关知识,以及对于采购的专业知识都可以加强。其次,国企在新招用员工的时候提高准入门槛,在源头上便对其素质进行把关。同时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在国企进行采购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少部分人以收买贿赂的方式将自己的商品销售进去,因此,应经常对员工进行该领域的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也是加强采购员工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考核的内容除了日常培训的专业知识外,还应与其实际工作表现相互结合,形成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间接性的督促员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结束语

第7篇

[关键词]电力公司;采购;知识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088

[中图分类号]F274;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2

1 电力企业采购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分析

电力公司作为典型的知识型管理企业,其在采购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文档、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本文在对典型企业知识管理成功经验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电力企业采购业务实际,对其知识管理现状进行调研,从而发现知识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文档没有集中统一的存储平台,文档分类方式有待完善,文档共享性有待提高,文档版本管理混乱;原始文档修改后仍有人在使用旧文档,且版本修改的时间及操作人等操作记录不完整;文档查询方式比较机械,文档检索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知识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按“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标准化”的思路,对采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基于物资公司对采购过程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开发采购过程知识标准化智能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采购过程知识的标准化、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招标采购全过程效率效益,规范采购过程,增加公司的无形资产。

2 开展采购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2.1 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主要被用来指导企业的信息处理和知识的生产与应用,并指导相应的系统开发和技术平台搭建工作,从而能够改进和提高个人、团队和组织的创新能力、反应能力和技能素质。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业已成为推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存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构建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增强知识管理能力,已成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公司开展知识管理的外在要求。公司依托国网统一部署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招投标管理统一在ECP平台操作,提供了完善的员工交流与协同工作环境,客观上为公司实施知识管理创造了内在条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企业开展知识管理是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创造更高效益的必然趋势。

2.2 改善公司采购管理现状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电力企业深入推进物力集约化管理,变革组织构架、优化业务流程,打造集中规范的一体化采购平台,构建统一协同的供应保障体系,物资管理实现了从松散单一到集中统一的转变,规模效益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实施物力集约化精益管理,需要我们科学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将各项业务的各个环节做精做细,尤其是要做到采购精益化,提升采购过程标准化、信息化支撑能力,巩固两级集中采购成果,规范采购实施程序,强化采购结果的可追溯性,提高采购综合效益。

物资供应公司作为江苏省电力公司的招标机构,肩负着江苏电力每年高达几百亿的物资及服务的采购工作,涉及招标准备、发标、开评标、定标和专家库、档案管理等一系列事宜,是江苏省电力公司精益化采购的具体落实单位。从采购过程的运作特征来看,相关员工都是典型的知识专家,他们所使用的知识是在长期从事采购事宜过程中的经验积累,自我思考及与企业外部相关人员的交往中所积聚的隐性知识。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和经验,对采购过程的高效率和高质量运作至关重要,这就对这部分员工及他们的知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知识的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关乎到采购工作的运转效率甚至是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

构建采购过程标准化管理体系是采购过程知识管理的关键性任务,是改善公司采购管理现状、提高采购管理效率效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3 采购知识管理内涵

知识管理大师达文波特认为,知识管理的关键涵义是“通过特定的信息技术,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信息”。目前,理论界和工业界对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创新模式,其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众多企业开始实施知识管理项目,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实现从知识沉淀、知识发掘、知识导出、知识固化、知识共享、知识传播、知识默化以及知识优化的闭环知识管理。

3.1 构建采购知识标准制度

3.1.1 规范采购管理文件汇编制度

对物资供应公司成立以来上级部门公开颁布的及本公司的所有采购管理方面的制度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汇编,包括国网采购管理通用制度、国网公司发文通知、国网物资部指导意见、省公司发文等,以及公司领导重要讲话、诊断报告、调研结果、工作方案等,规范化管理采购相关文件的汇编工作。

3.1.2 采购程序性文件标准化

依照公司现有的招标采购流程,从招标准备、发标、开标、评标(授标)、定标、合同签订、归档管理等环节入手,对在采购过程中产生的程序性采购文档进行梳理;根据实地开展调研、沟通和确认,对其中部分文档进行固化处理,并对部分文档设计、定制通用化的模板,从而实现采购文档标准化。

以评标环节为例,通过沟通确认后,对其中涉及的技术评标要点、商务评标要点、评标小结、预评分表、标前澄清函、不良行为处理意见、供应商履约评价、招标文件等文件设计、定制通用化模板,从而将标准化的文档应用于不同物资招标采购中,有效提高招标工作效率。

3.2 构建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系统

在将采购过程文件标准化后,通过开发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众多标准化文档的有序管理,实现从文档的创建、修改、存储、分享、版本管理、访问权限控制、文档查询、反复使用到文档的退役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管理(见图1)。

图1 文档的全程管理

基于文档生命周期全程管理理论,分析研究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系统需求,对采购标准化文档进行分类存储,实现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具体地,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文档创建与修改。可通过新建文档、上传文档、文档扫描导入3种形式实现文档创建,并能在线编辑,同时内置常用的文件模板,根据需要调用模板创建文件。

(2)集中存储及合理分类。构建公司文件的集中存储平台,并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文档分类,同时与天源招标系统、国网ECP系统实时对接,实现文档的同步调用。

(3)分享功能。与内网办公系统无缝对接,让员工在工作中能随时分享好的工作方法或经验,在全公司内形成良好的共同学习机制。

(4)版本控制。保证文档修改后,自动升级为最新版本,且支持对各版本的跟踪、查找、对比、重用处理。同时支持版本号管理,可查看操作人、IP、日志、时间等信息,避免不同版本文件的混淆。

(5)文档审计。完善的系统日志和审计记录,自动记录用户对文档的所有相关操作及操作时间,使得出现问题后有据可寻。

(6)查询管理。知识智能匹配,快速定位,实现对系统中各类文档的高效查询。

(7)权限管理。设置合理的文档操作权限,用户只有被授予正确权限才能获取和处理相应的文档资料。控制到每个文档对象的所有操作,如阅读、拷贝、打印、分发、查看、编辑、截屏等。

3.3 完善采购知识管理体系

通过对采购知识标准制度以及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制定与构建,完善采购知识管理体系,使采购流程管理标准化与制度化。

4 采购知识管理研究效果

采购知识管理体系建成实施后,公司提高了招标采购全过程工作效率、规范了公司采购过程以及增加了公司的无形资产。通过采购流程标准化、程序性文件格式化等手段,减少了采购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手段,固化采购实施流程,尽量减少人为可控节点,提高了采购全过程的规范性;知识管理支持并激发了公司内部员工、专家以及领导的知识、经验的友好交流与最大挖掘,实现个人及群体所创造的知识资产的复用与共享,达到创建知识库的目的。

5 结 语

本文旨在通过对采购知识管理研究,分析采购全过程关键环节,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方案,使采购知识管理制度化、标准化与体系化,提高招标采购工作效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有效增强公司竞争力。

第8篇

(一)传统课堂讲授形式为主导

采购活动既是一项古老业务,同时也是一门新兴学问。对于这门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各方面的软硬件设施的搭配,都与现代企业的要求差距甚远。限于学校的实际条件,相应的专业师资不足,学校配置的实训条件相对滞后,并且没有现成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也缺乏系统且成熟的采购案例相以辅佐。因此,课程的分析讨论更多的是围绕教材的内容来展开,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的讲授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教材多以知识体系为主线

《采购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与企业实际操作紧密相联,课程的学习也就相应地要体现出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更重要的是,作为指标性、方向性的课程教材,应该紧密跟随市场需求。在现有的高职教材市场中,突出实践操作性的这方面教材还是凤毛麟角,虽然有的也体现出创新,或以模块形式来重新编排知识结构体系,但是其主要内容仍是知识分析的传统模式,学生反馈仍不太满意。

(三)课程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采购工作对于企业来讲,特别是生产企业,涉及最基本的商业机密,是企业管理者非常关心的一项核心经营管理工作。它事关企业的生存发展,出于商业保密的规定或要求,大多数企业都不会允许让采购或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去进行短期的实习或实训。基于此,《采购管理》的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的开展就显得十分困难,采购实践环节多数流于形式,纸上谈兵的情况多、机房模拟操作实训的多,而这些实训活动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讲,很难形成直观感受,收获不大。

二、高职院校《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课程体系的模块化

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原则,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章、节及前后顺序,分解成若干模块,每一模块下则根据其自身特点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建立适合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采购管理》学习的课程教学体系。基于上述原则,物流管理专业《采购管理》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为五个模块:模块1:采购基础知识。重点包括:商品采购的概念、采购原则、采购渠道、采购方式以及采购岗位和采购部门的设置等。模块2:采购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熟知一般企业的采购流程和商品采购认证过程,会进行采购需求预测,并进行采购计划和采购预算的编制,熟知选择供应商的程序、流程和方法。模块3:采购的实施。重点包括采购方式的选择(招标采购、电子商务采购、JIT采购、联合采购等等),采购谈判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技巧,以及采购合同的种类、内容条款和争议及解决方法。模块4:采购过程控制。主要包括采购成本分析和控制、降低成本的技巧,采购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等。模块5:采购的事后管理。重点包括供应商管理管理,采购的绩效评估与监督控制。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采购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借鉴工作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改革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个个可供学生学习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不断递进的学习任务实践中,完成一项项连贯的、必要的工作活动,强化学生对采购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能真正融入到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将工作任务编入到教学内容中,能有效强化学生对采购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不同阶段的工作活动中,不断整合相关的采购操作、管理知识,加强学生工作实践技能的训练和锻炼。利用模拟的企业任务,将采购专业知识融入到实训活动中,使学生能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融通”,在不断练习中深入地掌握采购业务管理。通过把工作任务转化为具体项目,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能进一步地深入推进;在不断的探索中激发学习兴趣,收获相应的学习乐趣。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与应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严格贯穿教师是导演、组织者,学生是演员、参与者的思想,采用讨论式启发、案例教学、小组合作、模拟谈判、游戏教学、角色扮演等方法。学生不仅熟练掌握物流采购的课程知识,更培养了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和创造能力,还能够举一反三的联系到许多其他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缩短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1.讨论式启发。在预习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入问题,让学生先讨论,不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讲到企业的采购流程时,可先给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某超市的采购员,正值端午节来临之际,因市场对粽子的需求增大,现让你去采购一批粽子,你该如何采购?主要的流程有哪些?先由学生讨论、表述观点,教师在讨论基础上点评并总结归纳,在讨论中既加深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案例是对采购理论的一种情景再现,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也需要对案例进行引申和拓展,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案例所呈现的问题往往不设标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通过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就有关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采购商品的质量和供应商方面就有很多案例,再结合“三黄鸡”、“毒胶囊”、“烂皮鞋做酸奶”等热点话题分析讨论。因此,案例教学是一种民主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小组合作。设置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进行研讨、实地调查等活动,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4.模拟谈判。教师设计好采购谈判的背景资料并提前让学生熟知,然后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准备谈判资料、制定谈判方案和策略。上课时一部分学生模拟采购谈判过程,另一部分学生在观看后总结其采用的各种谈判策略。通过组织模拟谈判,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能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既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随机应变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5.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参与式的管理教学模拟,是在教师设置的管理情景和模拟的管理环境下,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较快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各种管理技能。游戏教学法针对缺乏管理经验的在校学生,可以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库存控制这一部分的讲授时,为提高学生对库存控制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对整个采购活动和供应链的运作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可针对班级具体情况完成啤酒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游戏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同对游戏进行总结,强化教学效果。

第9篇

作为一个大四的学生,我还是首次比较系统地了解ERP,当老师在学习之初给我们介绍这一技术时,我突然感觉到我已经很落伍了。是的,到了大四,学校已经对管理类学生开设了好多专业课程。但老师对我们提到ERP时,我们没有几个人能够真地说出它是什么来,甚至是根本没听说过。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没有做到对当今流行的生产生活中的新技术予以于时俱进的了解,这是我的一大损失。原来ERP不只是让人觉得深奥的几个字母,它对我们生产生活能产生好大的影响。

ERP代表着新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它的出现再次证明科学知识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一个企业再也别想仅仅靠激情,靠勇气,靠机遇就能运营的很好流畅,更需要的是科学的管理方式。一直一来我们财经管理类的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的真实运作,而ERP课程的开设正是学习锻炼的最好时机。ERP系统的会计子系统与ERP 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融合在一起,会计子系统又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于一体。这种系统整合,及其系统的信息供给,有利于财务做前瞻性分析与预测。综上所述,将ERP 系统中按西方管理会计理念及其方法设计的会计信息与我国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融合为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实现ERP 系统中的会计信息融合具有现实的意义。

在这两个月的实训课程中,我深深体会到ERP到给企业的帮助和作用不是一点点,ERR适应企业,企业适应ERP!我们的实训课程分为基础设置、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财务会计与mps的计划执行等几大模块。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企业业务的运行,可能很多小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问题没有使用ERP对企业进行管理,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如:不能按时发货、需求与预测不适应等。而使用ERP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企业能够把这几大模块通过管理人员的授权分工地完成工作,这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下面我详细地分享一下我对这几大模块的体会。

一、基础设置合理化 企业的运行离不开人员的配置,人事管理的核心是做到人岗匹配,任人为贤。录入基础数据时必须仔细,避免因错误导致后期工作的失误。

二、采购管理与mps相结合 物料的采购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尤为重要。很多企业都实行"零库存"管理与JIT生产方式,丰田汽车就是典型的企业。但是,要想真正的实现"零库存"是很难的,也存在很大风险。ERP就开辟一条新的道路,采用采购管理与mps相结合的方法,利用mps计划执行,对库存与销售、采购进行控制,

能够保证企业有安全的库存,又不至于挤压过多的原材料在仓库,又能按时发货给客户。

三、销售管理与mps相结合 企业在接销售订单前都必须对市场进行预测,为了预测更加准确,可以使用与mps相结合的方法。填制销售订单后,可以输入产品需求表,通过供需平衡预算可以了解到企业未来的需求,这有利于企业作采购和生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