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传统文化概要

时间:2023-09-21 16:55:39

导语:在传统文化概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文化概要

第1篇

1问题的提出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⑴具体而言,管理目标和计划的实施,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运作,人力、物力资源的调配和安置,以及对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调整,都离不开人的参与。现代管理既然以人为中心,在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对人类传统文化的反思。

最早研究企业价值观和社会文化传统等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的,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C.L.Barnard)和菲尼普.塞尔茨尼克(P.Selznik)。1970年,美国波士顿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戴维斯(S.M.Davis)在《比较管理—组织文化的展望》中,明确而系统地从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组织文化等角度研究管理理论。1971年,德鲁克把管理与文化直接联系起来,他认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的传统里,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管理是——而且应该是——受文化制约……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无价值观的科学。”⑵遗憾的是,当时这一论断未能引起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应有的重视。直至70年代后期,由于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惊人的应变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才迫使美国管理学界认真研究和分析日本的企业管理,发现两国企业在制度、结构、战略等“硬件”方面并无不同,差别只在人员、技能、作风和最高目标等文化的“软件”方面,从而证实了文化和价值观比管理理论方法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此后,有关管理差异的文化背景和根源问题,日益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面向全球性文化空间的中国管理理论作指导。本文通过审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探究现代管理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以期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

§2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

现代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仍然保留了那些以生命一体的观念来了解万事万物运行的法则,以及对于奥秘的宇宙万物本原所体悟出极高明、精微和深广的古老智慧结晶。⑶在这一方面,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国际中国管理研究学院院长成中英先生把中国古代无行说同西方管理理论相结合,通过整合,提出了极具独创性的理论——C理论,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⑷。

以下,我们就以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框架为基本线索,对其中所契合的中国传统管理理念作概要性的分析和探讨。

2.1战略管理与中国古代战略设计理念

有效的管理从制定战略开始。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全面系统地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国先秦诸子的治国思想和以《孙子兵法》为主的治军理论,就包含了许多可用于研究企业战略性决策分析的一般原理方法。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儒家主张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大同”,其中,“修己”与“安人”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个人管理逐步实现从自律到自觉的飞跃,通过推己及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第2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传统文化

一、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近些年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出现了“爆炸式”的发展现象,高校扩招,学生总量大幅度增加。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教育工作十分值得我们关注。而人文精神的缺失和传统文化的薄弱,使得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曾指出:“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在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适应时代教育特点和本民族要求,在接收现代的国际教育思想的同时,也要发扬、继承本国优秀的文化,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我们可以从设计大师贝聿铭、王澍的设计作品中看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在民族文化为基础上融入了世界现代元素,这种融合带给他们伟大的作品。观察日本、德国等现代设计强国,可以发现其中优秀的设计往往都蕴含着自身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在艺术设计上进行自己的民族化是每个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在查阅西方设计史时便可发现,追求理性、人文情感淡漠的现代主义设计始终在衰弱,而大潮流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而使着设计正在走向新的现代设计。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正在飞速发展,相信中国设计也将会开始其新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而如何正确面对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如何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就成为了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问题。面对当今社会的经济全球化,身为一名设计师,有责任积极投身于本国的艺术设计行业。而这时我们会发现,我国几千年灿烂的传统文化底蕴就是我们的财富,我们设计的源泉,立足于本土文化,吸收民间艺术精华,完成独特的优秀创作。这就使得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发挥大学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发展人文素养和具有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建立注重民族特色的办学模式,让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在世界艺术设计教育舞台上留下独特的身影,也只有这样,中国的艺术设计才能在世界展现自身的风采,打破“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

二、艺术设计教育在传统文化上的问题

在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很大一部分学校始终保持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的教学体系,再结合定期的实践教学,这类教学模式从包豪斯创立开始便一直沿用。但可以发现这中间很少涉及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说没有形成符合当代国情,经过自身慎重思考的独特艺术设计教育理论体系。五千年来,我国遗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些传统文化是在我们中华民族在不断的文化进程中积淀下来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化中最具延续性、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这些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与优秀人文精神是艺术设计得以支撑其整个专业知识的框架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新时期,艺术设计课程的具体设置上,有理由构建具有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以弥补目前艺术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新时期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重新建立本土文化意识,并带有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意识,促进设计的独特性。艺术设计类爆炸式扩招,其中此类高校本应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但之前也已说明,很多学校一直沿用包豪斯时期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带动了学生现代主义的思维,传统文化教育却出现了缺失。同时也能够看出其对传统文化教育上的漠视。大部分艺术院校重视的是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传统文化、人文课程的组织,或者说比重往往很小,存在着象征性的意味。

三、传统文化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

而在如此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艺术设计教育的过程中,到底如何科学、有计划地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我们的教育里面去。课堂教学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教育方式,所以首先应该在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课程的比例,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与脉络,也使其平行于现代设计教学,做到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而且这也无疑能帮助世界观正在成型的学生群体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增加传统文化课程

增设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在时间安排上可以分别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进行展开,因为大三往往面临实习、而大四面临着毕业,相比较大一大二是适宜培养传统文化基础的时机。大一上学期在开设设计史论课程的同时开设《中国艺术概论》,主要从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传统文化的特质及现代意义开始再到中国古代的哲学传统、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传统、宗教传统、教育传统、文学传统、艺术传统及史学传统等等,以概要的方式叫学生们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大一下学期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树立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理性看待西方设计与中国设计,正确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大一学年的教学基础上,大二学年可开设《中国传统手工艺史》,系统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手工艺领域及从中探索发现遗留下的宝贵财富等。作为艺术设计类学生,下学期可选择较为贴合专业的《园冶》、《天工开物》等课程。在此期间同样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为辅,如《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中国历史文选》、《中国文学史》、《中国戏剧史》等等,帮助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有更宽广的接触面以及耳听目染的学习氛围。

(二)培养传统文化与艺术鉴赏力

在艺术设计类教学中,艺术鉴赏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审美观与世界观。而艺术类高校的专业课中都会有《艺术概论》这门课,艺术概论是对艺术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最终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它可以帮助提升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但同时各高校也应该将艺术鉴赏纳入专业课的规划之中,进一步完善培养学生审美观、价值观以及人文素养的教学体系。同时将传统文化教育带入进来,在开设的艺术作品鉴赏课中,通过让学生了解、学习古今中外著名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并在日后的设计中,能获得民族传统文化的设计意识。

(三)组织民间实习

上文已经简要说明了当今高校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设计课程与传统文化必修、选修课同时开展的提议。但是不光要设置传统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时在课余时间教学计划中也应该包含组织安排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历史文化馆诸如此类,并观看传统文化演出的计划。“采风”、“写生”是艺术类高校已经普遍实行的实践教学方式,但是“采风”、“写生”的目的地确是值得深思的。不止要深入大自然,也要深入社会,深入民间,因为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所留下的最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看来,这些有特色的民间工艺是完全可以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来的。不止是山水,民间的种种也是学生们的写生对象,而相信这种采风形式对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传统文化教育会是难得的机会。

(四)建立“传统文化墙”

鼓励院校开设文化墙活动,定期开展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报、板报、文化墙等设计大赛与鉴赏活动,场地可选择学校有计划划拨的特定区域以及各学院的墙壁,内容包括多种传统形式的名人名言、名言警句以及文化知识等等。这种大的校园环境供师生们随时随地品味与思考,间接引导师生们关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人文、关注民族精神。根据时间,也可以举办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节,用这种方式结合传统节日进行相关的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更能让学生能够拥有实际感受以及体验。而学生在调查民风民俗,学习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在实际行动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第3篇

台湾一直沿用过去的说法,将“语文”称做“国文”。台湾的高中国文教科书包括三种:《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前两种要求必修,《国学概要》则是供高二文科选修之用,每周两节,内容是关于国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文字学、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的概要性介绍,分上下两册。《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选读,与《高中国文》一样,三个学年共六册。也许有人担心,要求现在这些伴随着网络世界和《哈里・波特》成长起来的新新一代,摇头晃脑地去诵读几千年前的子曰诗云,会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对他们的人格和文化素养的养成究竟有什么好处?

为了便于学生接受,这套教材将“四书”内容重新进行了编排分类。如《论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大类;而在每一大类下面,编者又分出若干小标题,如“德行”下面分“论道德”、“论仁爱”、“论修养”等,“论修养”下面又分出“论好恶”、“论刚毅”等。 这里举“论刚毅”为例。编者选了《论语》中的三句话,如“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每句话后面都有“章旨”、“注释”、“析论”三个栏目,分别对原文加以说明、解释和阐发。而最别出心裁的,是每“论”结束之后的“问题与讨论”栏目。如“论刚毅”的“问题与讨论”是:

1、既然说“匹夫不可夺志”,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志向执行上有困难,是否仍然要不顾一切地坚持下去呢?

2、试举出历史上三位够当得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人物。

显然,编者在启发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同时,又因势利导地将它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思索社会人生所可能面对的各种复杂的境遇,把握坚持与变通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生吞活剥。

编者还非常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言行”一节,选了《论语》中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等一共六条语录,之后问道:

1、“言不及义,好行小慧”,能否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

2、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这和孔子要求的“讷言敏行”是否矛盾? 这样的问题,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立身处世、提高自我修养方面很有价值。最可贵的是,编者并不回避古今观念的碰撞,而是启发学生如何以现代的眼光去汲取古典文化的精髓,重新审视和理解其价值,而不是将它看成一个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特别值得称赏的是,这些问题几乎都是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有的甚至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需要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自己慢慢去“反刍”,去融会贯通,使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修养、道德情操,以及价值观和人生观。

趣味盎然的考试题

关于语文标准化考试,这些年人们口诛笔伐实在太多。但标准化考试像个骂而不死的怪物,依旧年复一年地“烤”着全中国千千万万的中小学生们。台湾也跟我们走了同一条路,也搬来了“标准化考试”这个法宝,不过他们玩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试看“台湾2001年大学联考国文科试题”选择题部分第9题:

“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命题者将古今对按,融会贯通,造成一种反讽的戏剧效果,令考生在解颐之余体会到解题的乐趣,也令人开了眼界――原来标准化考试竞可以玩出这种效果!如果说这是文字游戏,也是相当高级的游戏了。当然,这道题答案是D。

另外,如第13题:

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

(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答案是A。

2002年、2003年、2005年三套联考国文试卷,像这样有趣的题目比比皆是,如2002年第一部分选择题中的第6题: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下列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

A.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

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

答案是C,但一不小心会选了D。此题将汉代歌谣与成语对接,创造出奇妙的间离效果。

又如2003年联考国文试卷第18题:

下列词语中引号内的字,所指色系相同或相近的是:

A.看朱成“碧”/金魄“翠”玉

B.青红“皂”白/“玄”端章甫

C.“缟”衣白冠/玉貌“绛”唇

D.“丹”枫自苇/“赭”衣塞路

E.“缁”衣羔裘/“黔”首黎民

第4篇

关键词:建筑装饰;民俗文化环境;关系

民俗风格的新发展是一件让当代设计师们追求的新课题,现代社会单纯的说某种东西是民俗风格是不准确的。新风格的出现也是新文化到来的预兆。适当的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地域、历史文化特点是为了将来、未来给子孙们留下一些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痕迹。运用传统的文化思想的香味,结合今天的科学技术创造出的作品自然会产生新的民族文化和风格,她是当代民俗文化综合的创新、探索和追求。现在世界室内空间设计流行的风格就是民族共存,共追求的新风格。

1、建筑装饰设计中的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起始于工业革命,其主要特点是以理性法则强调功能因素,以显示工业成就。具有代表性的流派有平淡派、繁琐派、超现实派、重技派、文脉反思派等。平淡派注重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用最简洁的手段来划分空间,重视材料的本色和质感,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是空间更富有韵律。在色彩运用上,强调淡雅和清新的统一。这种装饰风格给人产生一种协调但缺乏生气的感觉,往往显得很单调、沉寂和呆板。超现实派追求所谓超现实的纯艺术,力图在有限空间里,通过扩大空间感,创造一个“虚幻的、无限的空间”。利用各种手段,竭力制造出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环境和变幻莫测的感觉。其空间形式奇特、灯光闪烁变换扑朔迷离、色彩浓重、图像抽象、家具陈设新奇,充满神秘、幽深、新奇、动荡的气氛。重技派着重反映现代工业技术成就,强调表现所谓“机械美”。喜欢暴露结构形式和各种设备管道,并在设备管道上涂以各种色彩,反对虚假的装饰。它赋予建筑形式更为简洁、明确,更富于时代感。

2、民俗文化在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体现

2.1 农业性特征

中国的民俗文化是在长期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它具有强烈的农业性特色。中国素来“以农立国”, 自古产生了许多农业节日民俗。在热闹的传统农业民俗活动中包含的大量物质形态是和装饰分不开的, 它们也成为传统建筑装饰的一部分。在百姓的生活里, 春节连着元宵是一年四季中最重要和最喜庆的节日, 在此期间有大量的跟农业有关的民俗活动。如果说这些民俗活动中的龙灯、狮子舞和迎神祭神只是热闹一阵, 节过即散, 但大门上的门神、对联、窗花、土地神位却是长久的, 一年换一次, 它们长期地保留在大门上, 有的还直接把门神和对联刻画在门板上, 无论是何种形式, 它们成了建筑上不可分割的装饰图案, 从形态和色彩上给建筑物留下了民俗文化的痕迹。

2.2 儒学化特征

既然民俗是传统文化的具像层面、表现形式, 就必然逃脱不了传统文化的属性和特质。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儒学为核心, 这使我国的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儒学化特色。儒学特别重视伦理道德, 就使得许多民俗具有伦理道德的内容。传统中国社会被称为“礼治社会”,许多风俗习惯, 一般都具有儒学思想的内容。以徽州古建筑为例, 由于此处自古文化教育发达, 儒家思想对其影响深远, 形成新安多居士、十户之村不废耕读书礼传家的传统。他们认为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这一民俗传统反映在建筑装饰上, 多以历史典故、生活场景、书法楹联等内容形式, 借以褒扬忠孝、仁义, 召示人伦之轨, 儒家之理。 鱼樵耕读、 望子成龙 、 寒窗苦读、 岁寒三友、 竹林七贤等图案以建筑为载体, 融入进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使有形的图案成为无形的教化, 体现出传统民俗文化中“礼”的特征。建筑装饰中常常出现的二十四孝图案则反映了民俗文化儒学化特征的另一个方面 “孝”。《二十四孝》一书出自元代成书之手, 其中记载了上自先秦, 下迄宋朝数千年内二十四位典型行孝之人的行孝故事。以上题材的选用, 除了表明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外, 更多的还是一种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反映, 其作用是在更高层次和更全面的手法上, 将物化的建筑装饰与传统精神文化要素相结合, 更直接更有效地贯彻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3、民俗审美在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体现

中国民俗文化是在自然和社会的影响下,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逐渐积淀、形成、传承下来的, 并形成了独特的温顺、平和, 追求平安、祥瑞民俗审美心理。建筑是建筑艺术和艺术文化的结晶, 其形式是与当时的生活方式、民间习俗紧密联系的。和宫殿建筑相比, 建筑的结构十分简单、朴实, 而其装饰体裁方面就丰富很多。装饰, 具有形象和直观的特点,它生动反映了当时社会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 表达了民俗审美心理的特点。在民俗审美中, 作为主体的人常常抱着实用的心态, 而这种心态在中国民俗审美意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说, 任何民俗事象和民俗艺术的产生多源于其实用功能。实用功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物质层面上与生命、生活有关, 如衣食居处民俗、经济民俗、信仰民俗等等, 始终离不开人们对生存物质和生命繁衍的需求。二是精神层面上与教人知识、气质、品德有关。民谚说: “ 勤是无价之宝, 学是明月之珠”。人民渴望智慧和才识, 追求高尚的气质品德, 民俗传说中的机智的人物以及那些全智全能的神灵, 智慧过人, 品质高尚, 得天神助的创世英雄和民族英雄的故事, 都是这种心态的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中, 表现实用这一民俗审美心理的装饰题材案屡见不鲜。“年年有鱼”期盼不仅丰衣足食还能有所盈余, “ 招财进宝”、“五谷丰登” 等都是对生存物质资料的需求的表现。

第5篇

一山东是古代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作为齐鲁文化的发源地,山东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十分突出,有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样同时又特色鲜明的文化,是各专业、各学科艺术创作的肥沃土壤。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山东有馆藏文物70多万件,其中,聊城光岳楼、山陕会馆,阳谷的狮子楼、景阳冈,临清的舍利宝塔、鳌头矶,日照的尧王城,胶州的琅琊台等享誉国内外。有大量珍贵文献资源如《论语》、《孟子》、《墨子》、《管子》、《晏子春秋》、《孙子兵法》等,还留存有大量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故居,如三孔、三孟、王羲之故居、蒲松龄故居、李清照故居、稼秆祠等。另外,山东还存有众多著名的汉墓、汉碑刻和汉画像石。曲阜、济南、青岛、聊城、邹城、临淄六个城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民间文化资源方面,山东民间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性。栖霞牟氏庄园、惠民魏氏庄园、胶东海带草房、阳谷“迷魂阵”村落,别具一格;鲁菜、沂蒙煎饼、德州扒鸡,风味独特;潍坊风筝,绚丽多彩。杨家埠年画、平度年画、东昌府年画,各具特色;高密剪纸、滨州剪纸,巧夺天功;聂家庄泥塑、济南“兔子王”、郯城木玩具、穆李村面塑、聊城工艺葫芦,栩栩如生;鄄城织锦、潍坊刺绣,博兴、沂蒙柳编,莱州、昌邑、郯城草编,朴拙美观;胶州秧歌、商河鼓子秧歌、海阳大秧歌,鄄城什集龙灯、昌邑西小章竹马,粗犷豪放。还有博山五音戏、鲁南五大调、临清时调、鲁西北弦歌、微山湖端鼓腔、嘉祥唢呐,山东大鼓、山东快书、山东琴书。这些土生土长的民间手工艺和地方戏曲种类繁多、富有地方特色和艺术价值,但大多面临生存危机甚至濒临失传,亟需有人去研究、保护和继承。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更应肩负起这一使命,同时这些民间艺术样态也可为他们进行自己的艺术创新提供有益地借鉴和帮助。

二在自然人文资源方面,山东自然人文资源主要包括山文化资源和水文化资源两大子系统,在山文化资源方面有泰山的多元文化(含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民俗文化)、崂山的道教文化以及蒙山文化、峄山文化、千佛山文化、云门山文化。在水文化资源方面,主要是运河文化、黄河文化和海洋文化。《齐鲁文化》课程对山东的这些文化资源和其历史渊源进行系统地讲解和阐释,运用PPT课件辅之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图示,并根据课程进度插入影像资料多角度欣赏,如山东电视台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齐鲁青未了》、大型电视专题片《齐鲁民俗》等。而与齐鲁文化相关的讲座和展览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的认识和了解。在当前全球化的语境下,政治、经济的全球化使有些学者提出了“文化全球化”,即全球文化趋同的隐忧和文化帝国主义的冲击。由于传播通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地球村”的预言成为现实,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把大量的文化产品输入到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美国的好莱坞大片热销全球、美剧《越狱》在中国几乎是同步的网上下载和收视等,麦当劳和肯德基成为妇孺皆知的洋快餐。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西方文化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青年一代渗透和影响日益巨大,所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这一时期更显意义重大。“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人们逐渐开始认同这一说法,也就是说有个性、有特色的东西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只有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性,这个世界才是多姿多彩的,诚如大哲学家罗素所言“参差多样是幸福之源”。而对于本土文化或地域文化来说,是同样的道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分支和主体的齐鲁文化以其丰富、多彩与多元状态给了它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差异性生存的理由。那么以文化为创作土壤的艺术工作者对于各种文化载体和表现形态、表现内容的熟悉与掌握是必需的,这也是作为未来艺术工作者的学生们需要尽早接触与全面了解的。

二、学生的文化素养现状

一“健康的艺术教育不只是一种技法的教育,而是一种更全面的文化素养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将在下一个世纪对整个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现实的情形却是全国各艺术院校学生虽然术业有专攻,但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和整个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念的变化,艺术类学生较以往文化素养下降,整体上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即“实用主义盛行,人文知识匮乏;道德观念模糊,理想信念模糊;适应能力欠缺,团队意识不足;审美情趣低俗,创作水平有限”]。他们对那些与非专业课程特别是与实用价值相距较远的人文学科,如文、史、哲课程和美学等课程的学习明显动力不足,不够重视,很多是混学分而已。再加上原本不太扎实的文化基础,由此带来的是知识面较窄,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感到虽然上手快,但后劲不足,难以胜任艺术创作不断创新的需要。在任一艺术创作过程中人文素养的高低至关重要。从长远来看,艺术类学生人文内涵的缺失最终必会影响其艺术作品的酝酿、构思和表达,进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当面对不同文化和需求层次对创作的不同要求时,由于文化素养不够,底蕴不足,往往难以使作品具有应有的深度、广度和新意,不能有效地运用艺术语言来体现现世的精神需求和人文精神。而一件真正可以传之后世的艺术作品必然反映了特定的历史与文化,反映了某一种理念和精神,必然基于深厚的社会人文基础。它只有通过适当的表达形式,体现出深刻的内涵和深远的境界,方能获得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而这些都需要巧妙的构思和对传统文化与历史以及当下的把握。目前,很多艺术类学生的作品缺少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多半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和重现。

第6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地铁交通建筑

Abstract: in the domestic subway station construction in more and more consideration to the implant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how the modern traffic construction and traditional regional culture combined with good is on every designer of the problem before. Zhengzhou subway line one as the central plains article first subway line, the regional consider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tylist is i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ontinuously find point, the adornment of the whole lin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the scheme of the new interpretation.

Keywords: regional culture subwa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项目概况及项目的定位

随着全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大规模的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拥有地铁”的城市,地铁车站也就成为了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由于地铁建设普遍存在任务重、资金紧、工期短等特点,同时又需兼顾后期运营、维护,因此在很长一段建设时期全国的地铁车站设计趋于雷同,缺少城市与城市之间、站与站之间的辨识度。而郑州地铁一号线作为中原地区的第一条地铁线路,从项目初始就把人文地铁提到了非常的高度。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现代化的地铁车站中如何将这些文化以恰当的方式去植入,去为大众所接受,同时也要符合交通建筑的功能与特征。这成为这次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郑州地铁近期规划6条线路;远期规划17条线路,从线网的角度出发,一号线将表现出什么样的主题?采用什么文化元素?在整条线网中的定位如何?采用何种手段表达更多精神层面的内容,文化植入度如何把握,这一系列问题都等待设计师去解答。

二、调研与分析

通过对北京、南京、广州、成都、重庆、西安、上海等地铁城市的调研和走访,发现近几年开始建设地铁的城市,在文化表达上的投入更多;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更愿意去表达传统文化,也就是将传统文化植入于地铁空间中。这样设计、施工及维护的难度都会增加。而广州、上海等城市相对强调通用性和标准性,这种做法相对比较成熟,比较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同时也符合地铁的功能性的要求。如何兼顾这两者,是这次地铁设计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的手段和引入度的把握成为关键的因素。

调研后得出几个指导性的原则:

1. 一线一景

首先确立“一线一景”为主要基调来保持每条线路的一致与完整;而在一线一景的基础上,一站一景可以局部突出该站的主题,做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线网的角度出发,郑州近期规划6条线路,远期规划17条线路。一线一景显然是符合未来发展的模式。

2.主题性

原则确立后要给整个一号线赋予一个贯穿所有站点的主题,使其精神内涵上有一定的关联性,突出整个一号线的文化特征。结合郑州的线网规划,一号线在方位上横穿东西,沟通了城市中心区域和周边地区;在时间连贯古今。贯穿了古代历史遗迹及代表郑州当代风貌的新区域。整条线站点的选位经过精心策划,可以说是整个线网的“总纲线”。前期中央美院在线网概念设计中将“厚重中原”的主题赋予了一号线。厚重中原可以理解成三个层面的内涵。地理概念:代表河南作为中国地理中心,铁路中心的重要作用,展现郑州作为中原崛起龙头的核心地位;时间概念:展现河南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源地敦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发展概念:表现新世纪背景下郑州逐渐从历史的郑州走向未来的郑州,从河南的郑州,走向中国的郑州、走向世界的郑州的美好前景。

3.文化引入度

通过对各地既有地铁站的考察发现,对于郑州这样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车站的装修如果完全脱离郑州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性是不合适的,缺少城市的个性和辨识度。但是如果装饰元素出现过多,导致整个空间视觉繁琐,导致影响标识系统的功能与空间动线连续性,这样的做法更不复合大流量的交通空间设计的要求。因此文化符号只能适当的引用,在整合空间中的比例不能太少更不能太多。如果要用一个量化的数据来规范20%-30%最为恰当。

4.现代的手法

在当下的工业发展和技术前提下,地域文化或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必须转变与创新,它必须创造出一种新的视觉效果。因此必须突出“现代”表现出跨越性。因此整个地铁车站的前提定位为“现代中原地区重要城市的交通建筑”。艺术表现上展现出“古择技法古也新”。

在确立了上述各项原则后,在设计具体车站方案前先建立从一个基本车站的模型着手

将车站的顶棚分为中央区域――A区和两侧区域――B区;柱面分为中央区域――C区和两端区域――D区。由于在地下车站箱型结构体系下B区通常集中各种管线,需要吊顶设计简洁实用,便于拆卸维护,A区则有条件获得更为高敞的空间,可以在此区域多做变化及体现文化符号。柱面也同样如此在D区各站采用统一的造型、色彩,C区则载入各自车站的文化元素,色彩、材质、图案都形成个性化特征。由此整条线路各个站点就有了统一性,同时也能突出各个车站的区域文化。这种基本逻辑关系的确立,为接下来具体车站的设计打下了基础。

三、 文化元素的提炼

1.简述文化提炼原则

“厚重中原”这个主题如何去体现,诸多文化元素如何取舍,哪些既能代表厚重的中原文化,又与一号线的站点相契合。而在现代化地铁车站这一交通建筑中表达文化性应更应该注重“意”的抒发,去抽象的表达文化元素或者运用根本不表达任何具体文化的元素进而又代表中国情结的表现手法引入设计当中来让使用者体验到文化感同样非常重要,凭借地铁强烈的传播力,来发扬中原地铁厚重的文化感。这些元素应不拘泥于形式,可以是一种质感,可以是一种色彩,可以是一段墙,可以是一些碎片……凡是让人能够唤起某些联想、某段记忆的都可以去表达。郑州的厚重多少文字都挖掘不完,车站用装饰表达文化更不可能追求全面。只需要去抒发出某些“意”、某种“情”。

装饰材料以铝材(方管、圆管、挂片、铝板、铝网)、搪瓷钢板、花岗岩、陶板等建材为主,以不同的造型、质感搭配体现设计的主题。

2.文化元素

郑州作为商代的都城留下了很多的历史遗迹“文字起源――甲骨文”、 “货币起源――贝币、玉器”、姓氏起源、青铜器起源。这些商代的文化元素是这条线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他河南文化的代表如豫剧、钧窑、彩陶、造字技术也可以在一号线中的以体现。

3.色彩元素

一号线标志色为红色,与“厚重中原”及中国传统特色相吻合,为了强调一号线及其识别性,在一号线的设计方案中体现以红色为主的色彩渐变体系,来强调整条线的整体性及识别性,灌输式的强调,在使用者角度能很快明确自己当处的位置。

4. 材质的选用

每一种想法最终都需要靠具体的材质去体现,这是抽象的概念转换为现实迈出的最为坚实的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所选用的材质要能够体现相应的文化元素,又要适应地铁车站巨大的客流,同时构造又要简便合理利于安装施工及后期的维护。因此,主材的考虑上仍然选用石材、搪瓷钢板、烤瓷铝板、金属天花这些交通建筑中的主流材质,这些材质变化多,表现丰富,。考虑到一些特殊的效果,还将选用钧瓷片、铜雕、彩色玻璃、陶瓷等特殊材质

四、 典型站点的文化表现

1. 紫荆山站

文化内涵的引入:紫荆山系商代旧城址的一部分,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几千年来,由于风沙堆积和洪水冲淹,大部分城墙已埋入地下。现在,旧时紫荆山公园和公园南山两处露出地表长度约一千公尺,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素的提取:模拟商代古城墙的厚重感觉,简洁的墙面,凝重大气,凸现中原文化的厚重感,并诠释出现代都市的容纳形包容性。运用饕餮纹的元素,饕餮纹是在青铜器文明时期就开始发展的古老的传统纹样,在紫荆山站的设计里面加入这种古老的符号元素,通过新材质新技术给它以现代的诠释,用这种手段来反映新郑州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氛围下也不失传统文化的底蕴,而是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里面展现新的气象。

2. 东明路站

文化内涵的引入:东明路车站的设计主题是“百家姓”。从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可以看到,在古老的三皇五帝时期就开始了姓氏文化。姓氏在我国发展的悠久历史中有过划分世族,维护世族宗法的重要作用。东明路的“百家姓”主题,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古老姓氏曾经在中国历史中建立完整的社会制度文化体系所起的重要作用。

设计表现:主要元素表达运用不同字体表现姓氏元素,运用文字的平面机理形式,展现厚重的文化沉淀,同时结合快速交通概念表现人们追根溯源的愿望。象征着文字对中国早期社会的构筑和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 新郑州站

文化内涵的引入:新郑州作为郑州发展的前沿,体现了郑州在新时展下的最新气象。在新郑州区随处可以看到有独特设计理念的新建筑和新环境。与此同时,郑州的大部分地区仍旧保留着文化古都的古老气息。在地铁一号线将这些过去和未来串联起来的时候,我们希望通过“古今传承”的主题来反映在新郑州站上,希望通过将古老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过去和未来的元素相互交融下反映新郑州的新风貌。

设计表现:新郑州站的建筑设计元素为古琴今韵,古典的意境现代的建筑形式,注定室内设计须跟随建筑形式,使之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4. 二七广场站

文化内涵的引入:三商文化即由商人、商业、商品衍生出的文化,是中国商丘的品牌文化。商丘是三商文化的发源地,华商始祖王亥的故里,商朝建都地,商丘因此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 贝币是早期中国实物货币之一,早在夏代末年,贝就可能成为交换媒介。商代贝币常见的是一种齿贝,背面往往磨平,或钻一穿孔,以便于携带,其学名为“货贝”。由于真贝的数量不够,又用仿制贝代替,有石贝、蚌制贝、骨贝、铜贝等。

设计表现:二七广场为郑州著名的商业区,各大商场环绕二七塔周围,运用抽象的古币元素体现商业文化,体现著名的中原品牌文化――三商文化。整体感觉现代、夸张,强调时尚都市感。

5. 会展中心站

文化内涵的引入: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希望通过古老的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过去和未来的元素相互交融下反应新郑州的新风貌。

设计表现:设计中取具有现代造型特点的曲线作为空间的承载构架,并取当地民俗特征为元素造型为点缀并配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力求做到历史与现代相互碰撞又和谐共生的现代空间。

6. 郑州火车站站

文化内涵的引入:郑州火车站扼守国家中部中原腹地,位居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心,是连接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大动脉的核心十字枢纽,素有全国铁路“心脏”之称,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战略地位。

设计表现:新站译新,老站承老。由于郑州的历史中心地位,将承载这过去铁路的总总记忆的绿皮车作为装饰展现在车站的空间中。在新与旧的碰撞中,它一定是震撼的,一定是打动人的。每个车窗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段抹不去的回忆。

7. 桐柏路站

文化内涵的引入:陶瓷文化。中原是我国古老瓷器文化繁盛的重要地区,其中尤为重要的官窑瓷器“窑”、“汝窑”就是典型的代表。

设计表现:桐柏路站以形如“窑”“汝窑”的瓷片为本站的装饰元素,并选择两个窑口的瓷器色彩――青釉、海棠红为色彩基调。古老的元素用现代的手法去表现,并且呈现在一个完全简洁、现代的空间中时,就换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第7篇

【关键词】形声字;形旁;意符;声符

文字的教学是任何第二语言教学中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因为其独特的字形和古老的历史,吸引众多学习者的同时也令很多人望而却步。孙德金先生就曾说过“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特殊位置”“突破汉字难关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特殊而重要的任务”。①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状态,这固然与诸多因素有关,但汉字研究与汉字教学实践结合得不够则是阻碍汉字教学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汉字教学初期,因为汉语在语言形式上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在书写符号上汉字又与拼音文字有天壤之别,通过字源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可取的,但使用字源介绍法的范围、作用和可操作性都极为有限,并且汉字是否是表意文字的争论至今都尘埃未定。形声字的数量在现行汉字中占有绝对优势(有统计表明:7000个现代汉语通用字中,属形声结构的有5631个,约占通用字总数的80.5%②),且是汉字结构简化的主要方式,因此,研究好形声字的教学将会直接提高外国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形旁教学的最大问题是有些形声字的音符或者义符与原本的音或者义的关系已经不密切了。虽然形声字与整字读音完全没有关系的在《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的1920个形声字中仅占了14%,但读音完全相同的也不到一半。意符方面,形旁表义的形声字约占62.3%,超过半数的形声字形旁具有提示语义的功能。形声字形旁教学关键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义符的重要作用,通过义符进而来记住汉字的字形和字义。我认为形声字教学有以下两个方面可以改进:

一、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上位概念

学生阅读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识字量,要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应该充分利用人脑的记忆的规律将汉字进行分类,通过一定的情景或者大量同类汉字,使学生自觉归纳出上位概念。如下表:

二、以识字为主编排课后练习

以语法为纲的教材里,汉字通常处于课后练习中,编排方式往往是根据使用频率和课文需要生字罗列出来,这是拼音文字语言普遍采用的教材编写方式,以词为单位的拼音文字在性数格方面的变化有规可循,但一组有共同上位概念的词之间却没有明显规律和联系。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编写方式很不利于汉字教学,大量的实词因为课文的限制而难以出现,无法为学生展现出汉字与众不同的形声、会意优势。因此编写以汉字为纲、以增大词汇量为目的的汉字课后拓展练习,是非常可行的和有实用价值的。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留学生多数赞成汉字和汉语教学同步进行”③所以,将汉字的归纳总结作为每个单元后或者几个单元后的一个拓展学习,是比较好的安排方式。例如:这样的好处有:1.可以整合学生之前学过的汉字,进一步复习所学过的生字。2.采用最基本的句式,在不给学生增加负担的同时,扩展词汇量。3.让学生从大量意符音符组合的形声字中摸索出一定的规律,形成汉字形体结构的认识。4.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练习中,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体味中国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声字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意符作为形声字的组成部分,承载了汉字大量的语义和文化信息,是外国学生理解和掌握汉字的重要入手点,但形旁的教学因为简化字和意符的意义抽象或者迁移而难度增加,意符和声符的关系也十分复杂,因此,不可能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形声字教学方法,但将形声字进行划分后归类教学则是可行的。在类与类之间,有些汉字会不断复现,这既符合认知和习得规律,也有利于学生记忆,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类的划分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个汉字的理解和记忆方法也可以是多途径的。最终达到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学的能力和对汉字的理性认知。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A].商务印书馆,1988.

[2]万业馨.应用汉字学概要[A].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3]李泉.关于汉字难学问题的思考[J].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

[4]万业馨.从汉字研究到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4(2).

[5]万业馨.汉字字符分工与部件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4).

第8篇

当前,伴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变化,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在基础教育乃至国家发展中的奠基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主题阅读应运而生。

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是快餐化的浅阅读,阅读材料由文本变成电子设备。在这样一个被称为“读图的时代”,文本阅读显得弥足珍贵。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而且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塑造学生的心灵,是学生利用现有资料构筑意义的过程。诚然,主题阅读应该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状态,甚至应该作为一种信仰。

可供选择的主题多如牛毛,比如以爱国为主题,以宁静为主题,以乡土情结为主题,以青春为主题,以敬畏生命为主题……然而主题的选择并非随意而为之,它受学校核心价值观、课程基础、硬件设施等多方面的影响。笔者所在学校之所以选择以儒文化作为主题阅读的内容,固然有学校倡导“翘楚文化,儒学立身”的教育理念的因素在里面,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现实,它是知识分子的一种社会良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文化日益式微。

如今全社会都在倡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中学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教育课题。指出“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然而目前现状令人堪忧,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降低,“去中国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作为传统文化支流的儒学,其在中学教育的开展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第二,人性不古的社会现实。

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看到整个社会民众的人性在日益刻薄、残忍、自私、冷酷、变态、扭曲、失控,小悦悦事件、浙江温岭幼师虐童事件、湖北省京山中学生焚书事件、河南周口高中生雇凶弑亲事件、广西小学生因妒忌别人美貌杀害肢解同学事件,一件件、一桩桩,让人触目惊心。的确,整个社会的现状就是善在日益消亡,恶在无限蔓延。教育的重要功能应该是化解、限制人的动物属性,彰显涵养人的精神属性。

第三,唯智育论的泛滥。

中国的教育极端功利主义,学校重分数,轻人文。如今社会,个人他治、本我迷失、心灵变态、人性扭曲、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物质至上、迷惘浮躁、崇洋媚俗现象甚嚣尘上。针对此类现象,必须要转变教育方式。而回归传统教育不失为一剂良方,传统的中国教育是关照人文情怀的仁爱教育。如《礼记》所倡导的人道:“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道之大者也。”《中庸》所推崇的人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所向往的仁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二、价值呈现

1.阅读与生命的结合

一方面,提高语文素养,打造书香校园。钱理群教授提出“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温如敏认为“阅读最接近教育的本质,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教育之本”。当下语文教育乃至中国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丢失了读书之“根”上去找到原因,语文教育之根就是阅读。

另一方面,修心养气,人格建构,饱含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作为中华文化主体之儒学的理论特质在于,儒学始终都是一种“修己以安人”的治世之学。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朱永新教授先后提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没有阅读,就没有学生的精神成长”。

2.守望与创新的结合

一方面,传承儒家文化,守望儒学精神,强化文化认同,唤醒文化基因。让儒学回归教育、回归生活、回归教育本质,做儒文化的守望者;中国的传统文化绝对不能丢失,否则失去的就是自我的认同,自我的价值判断。我们教师,我们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做儒学精神的守望者,做儒文化的传递者。

另一方面,儒学现代化、儒学当代化。对于儒家思想,绝对不能照抄照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儒文化与时代特征的融合,才是最有价值、最富活力的思想形态。批判地继承,合理地吸收,既守望又创新。

3.审美与审智的结合

一方面,儒文化阅读文本是一种美学渗透。教师根据目前学生呈现的“审美偏差”现象,通过文本解读的美学渗透策略,即从经典的语言文字唤醒对作品内在的审美追求,从经典的表层形象点燃对作品的内在审美追问,从经典的象征意蕴把握作品的审美情感。而审美的过程即是学生感知美、感悟美、体验美、参与美的过程,学生通过这种美学渗透,达到精神提升、灵魂净化、生命本真的境界。

另一方面,儒文化阅读文本是一种智慧呈现。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正是指出儒家典籍的智慧特征。儒家智慧包含着千古不朽的人文精神。仁爱、和谐、诚信、中庸等儒家智慧,历经千年文化变迁,久经社会实践的考验,成为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精神财富。学生通过儒家思想的智慧渗透,定能参透涉世为人、安身立命和人生法则的真谛!

三、操作流程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校的主题阅读大多是以印发讲义的形式开展。通常是这样的情况:备课组长在学期初将本学期的主题阅读的讲义编写任务分配给组内老师,然后组内老师到网上搜集材料。这种对主题的选择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带有一种随意性和无意识性,更不用说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梯度。这样下去,一方面影响学生文化和精神的建构,另一方面也影响教师的“学术”修养,使得主题阅读教学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和效果。笔者认为,主题阅读应该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最科学有效的途径是编制校本教材。接下来以儒文化主题阅读为例,粗略地谈一下具体的操作流程:

第一,儒文化主题阅读的序列化开展。

高中三年,按照每学期十五周编写主题阅读教材,每周一个半小时的阅读量,半个小时的自省。将大量儒学经典重新整合,按照“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个维度形成序列化,编写校本教材。

第二,主题演讲―主题阅读的主要评价形式。

笔者所在学校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开展得轰轰烈烈,然而美中不足是缺少主题。接下来语文教研组将按照儒家核心思想编排主题,形成序列化。每学年每个年级将优秀主题演讲汇编成册,形成校本教材。

第三,早诵、暮省、静夜思的安排。

早诵:每周三次,每次三十分钟,背诵儒家经典名言名句。

暮省:每周五次,每次十分钟,三省吾身,参照理论,反思行为,自我观照,自我修行,自我教育。

静夜思:阅读儒家经典名著并进行现代阐释,重在思考。融理性、感性、悟性于一体。

第四,微课程、慕课的开发与应用。

微课程、慕课的开发与应用以时间为轴,点击历史上的经典儒学大师,纵向排列,形成序列,栏目为《点击儒学大师》,从人物生平、核心思想、经典著作、名言阐释等板块安排视频教学,作为补充教材。

第五,采用艺术的评估交流形式。

第9篇

关键词:易经;文献学;发展走向

Prospects of Yijing philological study for the 21rt century

Abstract: The study of Yij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in today’s study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21rt century, it is the first question to be thought for the philologist to develop the philological study of Yijing and other ancient books. This paper attends to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inpidual opinions in view of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this subject.

Key words: Yijing; Philology; developing trend

近两年来,全国各大报刊杂志上,有关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走向的讨论性文章纷呈并出。的确,这正是我们现时代的热门话题和重要话题。众所周知,我国已经在21世纪的第一个年头正式加入了WTO,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式步入一个新阶段,融入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行列之中。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入,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也必将会加速其各自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升华吸收的过程。《周易》古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占筮用书,其《易传》是一部充满丰富哲理的古代哲学著作,它们保存了大量珍贵的上古社会史料,汉代以后一跃而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因而被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代表的身份,并成为历代学者长期研究的对象,为全世界的华人和各国汉学家们所研读,形成了一股彪炳灿烂的“易学”热潮。20 世纪以来,对《周易》以及与其相关的历代易学著作的研究,在国内外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长足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在这个新的世纪里,易学的研究自然将会不断取得新发展、新成果。易学的研究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现代多个学科门类,如哲学、历史、语言学、天文学等。同样,它也是当代从事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学者非常关注的治学对象。作为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学者,我们对易学著作的研究,显然更多的关注于易学文献本身的爬梳和整理,执着于通过运用目录、版本、校勘、训诂、编纂、辨伪、辑佚等一系列文献整理研究手段,为其它相关学科层面的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研究资料。因为不论是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只有立足于研究对象文献整理的基础上,然后才能进行哲学的、历史的以及其他方面的深入研究。关于21 世纪易经文献整理工作的发展走向,我们认为,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和反映。

一、易经文献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初步建构和发展

中国文献学这样一门学问,大概至迟从春秋中期孔子整理以六艺为主的古代典籍开始就已经存在,但由于我国传统文献研究重实践轻理论的原因,作为一门学科的文献学却产生很晚。目前所知最早的以“文献学”命名的,是20世纪30年代郑鹤声、郑鹤春所著《中国文献学概要》[1]一书。此后近半个世纪却处于沉寂状态,直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才继之而起,各类文献学著作层出不穷。这些著作,有的属于古典文献学著作,有的属于现代文献学著作,有的属于文献学总论性质专书,还有的属于专科文献学。据笔者所见,仅专科文献学就有张君炎《中国文学文献学》[2],单淑卿、张春玲等《中国经济文献学》[3],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4],谢玉杰、王继光等《中国历史文献学》[5],张伯元《法律文献学》[6],等等。由此可见,晚近20多年来的中国文献学研究已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近来,有的学者还对中国文献学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辩证的思考和分析,并从学科本身发展建设的角度,深入论证了学科改革和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如冯浩菲教授先后发表了《我国文献学的现状及历史文献学的定位》[7]、《试论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改革》[8]等系列论文,就此提出了一系列中肯可行的意见。冯先生还颇具卓识地指出:“专科文献学的发展,无疑将会启迪、激发专题文献学、专书文献学的研究。也就是说,不难预料,21世纪前20年,不仅会有大批的、配套的专科文献学著作出现,还会有大量的专题文献学、专书文献学著作相继问世。”[8]从如上所述中国文献学相关的各级学科体系建设情况来看,作为专书文献学性质的易经文献学,以及与之相关的易经各专题文献学,已具备了进行学科体系初步建构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对易经的研究,历来是我国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从现有的史书《艺文志》或《经籍志》记载情况来看,易学文献是相当丰富的;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周易》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展,研究著作时有出版。从目前所知的情况来看,易经文献当不下3000部。从适应本学科研究发展的需要来看,建立易经文献学及各专题文献学的必要性也愈益明显,如果能够在尽可能全面吸收和反映前人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建构一门专书文献学意义上的易学文献学,显然会有利于促进易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并可能激发和引导当代易经研究自觉、有序地发展下去。基于上述所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两方面原因,我们认为,易经文献学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任务,就迫在眉睫地压在了当代文献学理论研究学者的身上。同时,我们还相信,21世纪也必将出现多部日益完善、成熟的易经专题文献学著作。

二、对易学文献的经学和经学史研究将会成为新的研究重点之一

20世纪以来,由于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传统国学特别是传统经学的研究一度受到排挤和非议,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整个国内的政治形势和学术环境不适宜也不允许经学研究问题的提出,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作为中国古典文献学重要分支的经学的深入发展。80年代以后,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和深入,国内经济形势的日趋繁盛,以及与国外学人学术交流的频繁不断,学术思想也渐趋自由和先进,因此我们认为,在新的世纪里,回顾和总结检讨有关易学中的经学问题,组织相关学者重新考察论定有关易经部分经学研究中的一些是是非非,诸如《周易》经传的作者、成书年代和性质等问题,做出总结性的评说,应该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注意到,20世纪以来,国内一些学者对经学及经学史中的一些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以易学史研究为例,台湾学者高怀民《先秦易学史》、《两汉易学史》,徐芹庭《易学源流》(上、下),简博贤《魏晋四家易研究》,大陆学者如萧汉明《船山易学研究》、廖名春等《周易研究史》、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徐志锐《宋明易学概论》、刘玉建《两汉象数易学研究》等,各自从不同角度探讨易学史,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部分学者在研究中,更注意到将易学学术思想史和社会史的研究结合起来,他们往往透过学术发展背景的社会层面因素,探讨论证经学问题的是是非非,然而,我们必须指出,文献学者仅仅满足于通过对文献的大量爬梳来论述问题这样一种思维角度还是不够的。一方面,社会政治、生活、教育等时代潮流中的各种因素,无疑在影响着易学的传播、研究和发展,这已为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无须在此赘述。而另一方面,当易学的传播和研究(当然也包括其他儒家经学分支学科)在社会各阶层意识中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时,它必然要反过来广泛而深入地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风、习俗等各个领域的具体方面,甚至还可能影响到统治者的治国方略的制定和实施效果,因此,对后一方面现象的研究,就不能不引起当代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当代易学文献学者对此方面考虑不足,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研究更谈不上。所以我们相信,未来的易学经学史研究,将会在这方面出现更多的闪亮之作,并在另一层面更加深入地推动易学文献本身的研究。

在对有关易学的经学史研究中,不难发现一些学者特别强调和关注的对象,更多是历朝历代经学研究具有较大影响的易学文献,如郑玄《周易注》,王弼《周易注》、《周易略例》,朱熹《周易本义》等一类二次文献乃至三次文献的研究,强调研究对象的代表意义。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对易学研究主流代表人物的文献进行深入探讨,但同时似乎还应对一些在当时乃至其后影响不深的易学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各个阶段易经研究的实际状况。此外,还应加强对其它相关文献中潜在的易学思想的研究,例如从汉代扬雄《方言》、许慎《说文解字》、刘熙《释名》的释词内容,可以抽绎出扬氏、许氏、刘氏各自所接受的易学思想,深入了解易学在当时的影响因子。总之,这一方面的研究,为我们今后的易学文献研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三、《周易》文献本身的训诂研究工程的进一步加强和开展

对《周易》文献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但训释翻译却是其中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懂得词义、句意,然后才能展开其它方面的研究。由于目前所面临的经济全球化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文化全球化进程,当代学者的治学理念纷繁多样。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必将推动传统人文科学治学理念的变革。因此,今后《周易》文献的训释研究,其学术思想将更趋开放自由,更趋进步。另外,21世纪即将诞生的《周易》训诂著作,在训诂体式上,也必将体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传统的传注类、考证类、目录类、工具书类、论说类,也还会很大程度上予以保留和发展。

近半个世纪以来,对出土文献的整理、训释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有关《周易》的出土文献资料,同样也需要考校释读和训诂。目前已知的易学出土文献,有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六十四卦和《易传》,及卷后佚书五种;有1977年安徽阜阳汉简,存《周易》近600片,其中与今本不同的卜筮之辞约400片。上一世纪,在二者的考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仅马王堆帛书《周易》文献,其考释材料就有:《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义》、《马王堆汉墓文物》、《易传》中的《易之义》、《二三子问》、《要》等释文,以及重新整理的《系辞》释文。另外,目前保存在上海博物馆的战国楚竹书《周易》则是迄今为止时间最早的一部易书。这些古写本文献的出土,无疑为今人考证古书的时代及真伪、校补古书的讹脱及释读古书文义提供了可靠的最新证据,显然大大地推动了易经文献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由于前两者已有考释著述出版,因而对后者的考释和整理,则应是21世纪《周易》训诂工作的一个重点课题。

在重视出土文献训释工作的同时,我们认为,不能够忽略传世易经典籍的训诂工作。我们注意到,在20世纪里,对《周易》的注释,有的以义理为主,有的以字词句的训诂为主,有的以象数为主,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训诂义疏一派,试图通过科学的考订训诂,勾稽古史资料;高亨先生的《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则继承了清代朴学方法,致力于经、传的训诂。其他如李镜池的《周易通义》、徐志锐的《周易大传新注》、黄寿祺、张善文的《周易译注》、周振甫的《周易译注》、宋祚胤的《周易译注与考辨》、刘大钧、林忠军注释的《周易古经白话解》[10]、《周易传文白话解》[9]等,都是较有影响的代表作。当然,当代一些学者还注意从义理、象数角度对易经进行训释。以义理注《周易》,当以金景芳、吕绍纲的《周易全解》、潘雨廷的《周易表解》等为代表作。以象数解《周易》,当以尚秉和先生的遗著《周易尚氏学》等为代表。另外,当代学者刘大钧先生也特别重视开展象数易学研究,其出版的第一部重要专著《周易概论》[11],在探讨易学各领域内容的同时,强调指出,作为易之本源的象数易学绝不可弃,并积极倡导象数与义理兼顾的研究方向。刘先生还在其主编的《象数易学研究》系列丛书第一辑《前言》中指出:“恢复象数易学研究,将其纳入现代人的研究视野。从整理易学经学史的角度入手,对象数易学中的一些专人、专题,进行专门研究,以求述其条贯、明其通例、释其凝滞而伸其亡阙。”[12] 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作为易学之根的象数之学的研究,澄清了人们对象数易学的一些偏见和错误认识。以上这些充分说明,对易经文献的训诂研究,其内容是多方面的。为了推动易学文献学的深入发展,就目前现状来看,迫切需要一部分学者对历代训诂著作做一番钩稽爬梳工作,编撰出一部反映历代易经训诂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著作《易经诂林》,并力求做到编撰体例完善、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宏通。这应当是现代学者总结前人《易》学成果的基础工作之一,其意义是重大的。

就目录类训诂著作而言,由于它是治学入门的第一步,因此,此前的一些学者已为我们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程启槃的《历代易学存目》及《现存易学存目》,沈竹礽《自得斋目睹国朝易学存目韵编》,庐松安《易庐易学书目》[13],山东省图书馆编《易学书目》[14],等等。此外,当代也有一些学者正在编制20世纪易学文献目录。然而随着视频和音频媒体的日益发展,对研究资料进行快速检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要求目录类著作不再满足于以纸质文献为载体,而应适应于信息科学发展的需要,通过特殊的计算机软件辅助,建立通过互联网络传播的电子目录库,并成立专门易学网站,为从事易学研究的人员提供便利的检索和查寻,这也成为当代文献学者目前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

四、撰写易学普及性读物,以加强易学基础知识的普及推广工作,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易学文化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自身的社会政治功能,强调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学以致用的特点。因此,摆在21世纪文献学者面前又一个重要的、刻不容缓的任务是,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强调在民众、特别是大学生中间的易学基础知识的传播,实现对易学文化的扬弃,清除社会上对易经文献片面的、错误的认识,并在这种易学传播的过程中,力求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实现新的“经世致用”的文化功能。

我们注意到20世纪80年代刘大钧先生曾撰写《周易概论》[11]一书,该书既是一部重要的学术专著,同时也在特定条件下、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普及易学文化基础知识的意图。此外,1990年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周止礼撰写的《易经与中国文化》[15]一书,也对易经文化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20世纪也出版了少数今注今译性质的普及性入门读物,如孙振声《白话易经》,南怀瑾、徐芹庭合著的《周易今注今译》,等等。但80年代末以来,《周易》研究已经更加深入,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也更加深刻,诸书的某些内容有待完善和补充;而从传播的角度看,也不是单靠上述几部读物就能完全达到普及的目的的。因而,易学普及性读物的撰写和出版,也将是21世纪易经文献学者所需从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当代文献学者对于研究和文化的普及决不能存厚此薄彼之心,相反,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需要广大文献工作者们投入相当精力从事易经知识的普及工作。

五、各种传统《易经》文献的外文译注工作将会得到加强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互动趋势的冲击和影响,中国古典文献学者自然就肩负着让本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进而影响别国的重任。对于其他国家学者而言,要接受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要学习中国的各种儒家典籍,这其中当然要包括各种易学文献在内。据笔者所知,全世界的易学组织不下于七十个,这充分说明易学研究在21世纪的前景是广阔的,《周易》文化的传播显然有助于促进全人类的文明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易经》传统文献的各种外文译注,将会成为精通各种外语的部分中国学者的主要用武之地。我们相信,本国学者对易经文献的外语译注,必将在译注传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比之外国学者的译注本更有长足之处。据笔者所知,目前,已经出版了一些易学文献的外文著作,既有《易经》本身的译注成果,也包括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外文翻译,如刘大钧、林忠军先生注译的《周易传文白话解》被翻译成英文版,《易经全译》还被翻译成法文版。这些著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海外易学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易学事业的发展。另外,随着信息科学的日益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文化传播媒体,这一传播手段也有助于加快外语译注的工作进程,使易学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以上,我们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就21世纪(尤其是前20年)易经文献的研究趋势,谈了个人一些不很成熟的看法。当然,从事易经研究的文献学者,其今后的研究方向决不只是体现在以上五个方面,诸如历代易经文献的辑佚、编撰、辨伪、版本的重新考订等,虽然20世纪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待于继续深入全面的探讨。我们期待更多的易经研究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参与到这种讨论中来。

参考文献

[1]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2]张君炎.中国文学文献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3]单淑卿,张春玲,等.中国经济文献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

[4]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5]谢玉杰,王继光,等.中国历史文献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6]张伯元.法律文献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7]冯浩菲.我国文献学的现状及历史文献学的定位[J].学术界,2000,(4).

[8]冯浩菲.试论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改革[J].文史哲,2002,(1).

[9]刘大钧,林忠军.周易古经白话解[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

[10]刘大钧,林忠军.周易传文白话解[M].济南:齐鲁书社,1993.

[11]刘大钧.周易概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6.

[12]刘大钧主编.象数易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96.

[13]庐松安.易庐易学书目[M].济南:齐鲁书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