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

时间:2023-09-21 16:55:40

导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

第1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微观经济学 应用

微观经济学是以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为基础,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各种约束条件及诸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将有限的资源加以最有效利用的学科。它将经济理论和决策方法相结合,将逻辑分析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并广泛运用数学知识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比较抽象,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动性,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一、案例教学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对一个真实情境或事件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情境或事件进行分析、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在20世纪二十年代首创。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阐释抽象的理论知识的要点,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而且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对人思维的一种激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外引课程,许多理论与我国的现实国情差异比较大,同时它的基本内容大多是抽象化的理论和实证化原理,并常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分析和数学论证,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头疼难懂。案例教学可以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让它们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通过联系实际了解这些概念、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和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习的动力。例如在讲授价格理论时,可以将去年网络上出现的流行词“蒜你狠”、“豆你玩”引入到课堂案例中进行讨论、分析,会使学生发现微观经济学理论原来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二)案例分析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沟壑,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学以致用。微观经济学的知识原理不仅能够解释很多的社会经济问题,也能解答很多和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事情。教师在引入案例时,可从多个层面给学生以引导,开拓其思维。例如在讲授“机会成本”这个概念时,可以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讨论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如何运用这一知识;又可以启发学生从生自身的角度思考并讨论“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在继续深造和参加工作中如何选择?”等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三)案例教学有利于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方式――应试教育,是以“填鸭式” 、“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机械地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其后果是学生听完就忘,或者只是靠死记硬背学习,而无法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而案例教学则不同,案例教学往往是让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不仅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实际经济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自主学习的思维方式。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经济问题的探索、归纳和推理,因而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关键。

二、提高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方式

案例教学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科学地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势。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要提高案例法教学效果,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环节设计中不能重案例,而轻理论。

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全的,案例教学环节和理论教学环节应当相辅相成。理论教学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分析的基础和依据,而案例教学则有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理论的灌输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案例教学将流于形式。并且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导以及知识推进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是案例教学不能体现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不能顾此失彼,应使这两种教学方法互相配合,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案例选择的典型性和时效性。

案例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好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理论的案例;同时又是具有时效性,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和反映当前经济现状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典型案例是指那些能够充分说明相关理论,被反复引用,既通俗易懂又具有象征意义的案例。例如在解释“边际效用”这一概念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们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钻石与水的悖论”这一典型案例来说明。增强案例的时效性,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案例更新,保证授课内容的鲜活性。因此,在选择微观经济学案例时应更多关注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以便将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我国的经济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授“寡头垄断”时,可以引入“京东、卓越、当当的图书价格战”这一既具有时效性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案例。

(下转54页)

(上接34页)

(三)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关系。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再好的案例教学活动,学生如果不参与,就无法从中得到收获。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收获的大小,学生参与则是案例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承担简单的讲授任务,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与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用于实践。案例教学不能都由老师“教”, 应当确立学生的“主角”地位,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不同意见的讨论,把问题引向深入。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非常熟悉西方经济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还应充分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注意知识的积累。同时,教师应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善于倾听学生发言,又要适时地诱导学生,使案例讨论的发言始终围绕主题进行,并在必要的时候对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进行提炼和总结。除在关键时刻予以正确引导外,还要善于归纳学生讨论中的各种意见,适时地给予充分肯定,也可以阐明自己的观点,供学生参考。保证良好的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教学相长。

三、结语

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科学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注重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合理互补,注重案例选择的典型性和时效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这样的手段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和较强的社会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金Z,张毅.浅探管理经济学案例互动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11(08)下期:138-139.

第2篇

关键词:财经新闻评论;经济新闻;目标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2-0141-02

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是“经济新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此种能力,国内设有经济新闻专业的高校一般既开设了新闻评论学课程,也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然而效果却普遍不如人意,毕业之际,多数学生并没有习得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因而其竞争力也就难免不受影响。培养学生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障碍是什么?又如何去超越障碍?

一、特定的目标:学会写作财经新闻评论

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作为一种手段,其本身并非目的,目的乃在于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目标是托尔曼(Tolman,1932,1942,1951,1959)的目的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在“在托尔曼(1932)的理论中,‘目的性’指的是他确信行为以目标为指向,即‘行为看起来总是具有以下特征:接近于或来源于某一特定的目标对象或目标情境’”,“托尔曼认为环境中的刺激物(如物体、途径)都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人们不能孤立地研究这些刺激物,相反地,人们应研究整个行为的顺序,以理解为什么人们要从事某一特定的行为。[1]”

托尔曼的“目标学习理论”中所谓的目标,具有“特定性”的特点,所谓目标的“特定性”是指,“如果某一目标包含了特定的行为标准,那么,这个目标比一个一般目标(如‘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更可能促进学习,并使人能主动地做自我评价(Locke & Latham1990)。特定的目标可以较明确地说明成功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因而能够提高成绩,同时,由于能够根据明确的目标对行为过程作出直接的评价,所以也能够提高行为者的自我效能感。[1]”

受托尔曼目标学习理论的启发,经济新闻专业设置的“新闻评论学”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金融学”等课程,便不能也不应被“孤立地研究”和看待,而应采取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视野,将这些课程的学习作为一个整体,视为培养学生某种特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而“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即是其中之一。因此,基于“目标学习理论”,学会写作财经新闻评论,便应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新闻评论学”以及“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的特定目标之一。

二、障碍的归因: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现实困境

经济新闻专业本科生学习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障碍,如果进行归因,主要有以下三个维度。

(一)用不上所学专业知识

尽管国内各经济新闻专业目前基本上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但本科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由于心中并不清楚这些课程的学习与自己财经新闻评论技能的养成具有何种关联?因此,在学习之时,多数学生心中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该课程便沦为学生只是为了考试通过拿到学分而修的课程。学生们之所以感觉到所学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等课程用不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课程的理论学习与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的实践应用相脱节。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往往只是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概念,而对于由概念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建构起来的系统性的一门课程的理论,并不清楚。

(二)看不懂媒体财经评论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班曾向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咨询办学建议,专家学者们给出的‘药方’是:多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言论范文、全国每年获奖的优秀评论作品、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分析和时政方面的书籍以及文学、政治、法律、哲学、历史、经济、社会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 [2]。这意味着,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大量地阅读媒体上发表的财经评论,亦即“平时多读一些评论,特别是注重在不同评论文章中发现别人的新视角、新理论和新论述,长此以往,对提高我们自身的评论水准是大有好处的” [2]。

而学生们在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课程时,由于学习时并没有明确而清晰的目标,或者没有学透,因此,对于媒体上发表了的包含经济学或管理学相关专业术语的财经新闻评论,往往看不懂。这不但影响学生阅读媒体财经评论的热情,而且也影响阅读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收益。

(三)写不出财经新闻评论

由于学生读不懂媒体的财经评论,因此,“操千曲而后知声,阅千剑而后识器”,或者通过大量阅读媒体的财经评论来学习和培养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便成为一条走不通的路。

同样由于看不懂媒体上所发表的财经评论,不愿意或者说做不到大量地阅读财经新闻评论,因此,写不出财经新闻评论便成为经济新闻专业学生的技能短板和从事财经新闻评论写作教学的教师的焦虑。

三、渐进的目标:超越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障碍

对现存的障碍进行归因分析,目标自然是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以便超越障碍。按照托尔曼的“目标学习理论”,其所谓的目标,除了具有“特定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渐进性”的特点——所谓目标的“渐进性”是指,“逐渐推进的短期目标,较之遥远的长期目标更接近于眼前,可以更快地实现,并且会导致个体产生更加强烈地指向于实现更高目标的动机”。[5]亦即,“逐渐接近目标能够提高动机和自我效能感”。这对于不懂得把长期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短期目标的人来说尤其重要。具体到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定“渐进性”的目标,通过“渐进性”目标的实现,最终使学生学会写作财经新闻评论,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具体而言:

(一)首先学会写“评论”

作为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构成要素的“评论”,由三个要素构成,即“事情”+“异思”+“说服”。评论不能凭空而发,必须是针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而发,对此“事情”所发表的看法和观点要不同于一般人的看法和观点,要能够看到或者看出一般人所看不到或看不出的东西来。亦即“评论观点要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3]。因此称之为“异思”。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发表不同于一般人的“异思”,还必须能够以逻辑论证的方式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异思”。这样的一种能力,才能称之为“评论”,而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议论”。

而这种作为新闻评论写作和财经新闻评论写作之基础的“评论”能力,所涉及到的“异思”和“说服”两大能力,并不是学生在学习《新闻评论学》或《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课程之前不经过训练就已然掌握的,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针对某一件特定事情的“异思”和“说服”能力。

(二)其次学会写“新闻评论”

在一个学期的《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课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评论”能力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在专门安排设计的几次(例如5次课)专门训练“评论”能力的课程之后,接下来便可以设计安排训练“新闻评论”能力的若干次课程(例如同样是5次)。

“新闻评论”与“评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新闻”二字。这意味着两点:首先,“评论”所针对的某一件特定的事情不一定非得是“新闻”,“旧闻”(包括历史)亦可,但“新闻评论”所针对的特定事情,一定要是“新闻”——毕竟,“新闻评论学是研究大众传媒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主观意见传播的科学” [4]。其次,“评论”所针对的特定的事情的“异思”和“说服”是可以不讲究时效性的,但“新闻评论”,针对发生了的“新闻”的“异思”和“说服”是要讲求“时效”的,因为新闻的特性之一就是“强烈的时效要求”[5]。所以,“新闻评论”训练的是学生针对“新闻”在“限定的时间之内”所做出的“评论”,亦即,“新闻评论”=“新闻”+“异思”+“说服”+“时效”。

(三)最终学会写“财经新闻评论”

在训练和培养学生“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再设计和安排几次课(例如同样是5次),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是《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课程最终要使学生学会和养成的技能,较“新闻评论”增加了“财经”的限定和要求,亦即,这不但要求学生评论的对象必须是特定的“财经新闻”,而且要求学生在评论过程之中,要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的财经专业知识进行“专业化”的评论。这等于说:“财经新闻评论”=“新闻”+“异思”+“说服”+“时效”+“专业”。

而“财经新闻”是一个外延颇广的概念(例如包括“金融新闻”、“财贸新闻”、“证券新闻”、“工业经济新闻”、“农业经济新闻”等等),教师一个学期关于《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教学时间又颇有限,因此,从可操作性上而言,教师必须将“财经新闻评论”再化约为具体某一方面特定的“财经新闻评论”(例如房地产新闻评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学生一旦学会写作某一方面的财经新闻评论,则对于其他方面的“财经新闻评论”写作,完全可以举一反三。

一旦锁定对财经新闻中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论——例如写房地产新闻评论,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查漏补缺,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房地产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了解“房地产分析的基本经济背景”,“理解房地产市场”,了解“对房地产发展的主要影响”,学习“房地产投资——地块的经济学”,从而不但能够“理解造成房地产活动的原因,以及这些改变将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而且可以“运用宏观经济原理和微观经济原理分析国家、地区、社区和邻里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趋势”[6]。在此基础上,写出高质量的财经新闻评论。

参考文献:

(美)申克(Schunk,D.H.)著.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赵振宇.新闻评论研究引论——功能、品格、思维、发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廖艳君等.新闻评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张玉川.新闻评论学.前言[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第3篇

关键词:高职;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近几年,以西方经济学为核心的经济学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日益受到重视。高职经济学课程是学生了解和认识初级经济学的入门课程。作为整个经济学体系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同时又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学习的目标要求、内容的难易把握、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与本科教学区分开来,同时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体现高职教学的特点。

高职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当前经济学学习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经济学理论抽象、难懂,学生很难接受。其次,本门课程经常用到数学知识,这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措手不及。再次,高职的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简单,对社会实践的了解有限,这些都增加了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的难度。最后,经济学课时少,内容多,作为经济学的基础性学科,不仅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要学,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如果按照教学计划,用一学期56学时讲完微观、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的话,教学质量与教学任务就难以两全。

高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高职层次的经济学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全方位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理念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就是说,经济学本身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结论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原理的形成思路,也就是一种思维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经济学理念的培养和塑造,引导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各种问题。例如,在绪论讲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同时补充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有关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及市场理论等章节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往往比较浅显,而且在分析的角度上更多地倾向生活化,教师经过修正以后学生往往才恍然大悟。在讲到宏观经济学部分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和热点,准备一些最新的资料和学生进行交流,使他们既增加知识,又提高分析能力,同时对一些经济现象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应该尽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教学中除了系统介绍传统的主流经济学以外,还要引入和介绍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例如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的一些理论和观点,这些新的理论和观点可以使学生对西方经济运行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经济学所采取的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及增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可从另一个角度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通过方法的介绍,结合具体的事例说明,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可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以能力本位为教学的出发点体现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的教学思想,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能力的塑造。经济学本身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课程。通过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最主要的三种能力,即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具体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在每一个课程单元都界定相应的能力标准,使这些能力培养都有相应的载体。另外要求学生进行自学,并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和经济学相关的报刊书籍,以更多地了解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提倡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对于课程内容进行选择与整合作为经济学的入门课程,经济学主要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知识,不要求学生深入掌握理论的推导,因此教学内容应尽量简单明了。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模块式的整合,在大框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经济学内容体系庞大、深奥,各种流派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政策各有不同,应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如经贸类专业涉及的内容应包括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原理、均衡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理论、凯恩斯的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宏观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等等。对于不同的专业应各有侧重,注意基础理论的内容与专业课内容的紧密衔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很强,如果实行从理论到理论的填鸭式的灌输,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所以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当联系实际,尽可能结合一些贴近日常生活、浅显易懂的案例和事实,让他们感到经济学就在身边。结合现实案例,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认识经济学、了解经济学。在讲授供求理论、市场理论部分时,可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研,让学生结合实际经历理解教学内容。在讲授机会成本的概念时,让学生计算和分析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可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而明确。除了多补充案例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使用提问式教学,在讲述经济原理之前,先提出与之相关的现实经济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此外,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加深他们对原理的理解,同时增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多做习题,这样才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卢崇高,季跃东.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第4篇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4—0050—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就业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改革相继推出,个人必须为自己的未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与普招学生相比,成人学生多已参加工作,且年龄较大,其已是市场经济、家庭、社会的有效参与者,而是否具备良好的经济素养则决定了其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变革,承担起现代公民的责任。具有良好经济素养的成人学生能合理地规划人生,从容、理性地面对金钱和金融问题;一位具有良好经济素养的成人学生也是一个有见识的消费者,知道如何通过储蓄来实现自身的目标,并明智地使用信用卡,为不可预测的未来做准备,从而避免陷入财务危机。提高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符合成人教育更重视目的性、应用性这一教育特点。

说到经济学,狭义的是指西方经济学,它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科学,具体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其具有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工具及可与自然科学相媲美的理论结构。经济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经济思维和经济素养,但西方经济学是一种舶来品,在针对成人学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该如何结合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培养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则成为经济学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在经济学教学中培养成人学生经济素养的原则

经济素养是一种个人能力,是用经济学的立场、态度、观点和方法去处理个人生活、经济管理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经济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却忽略了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很少或没有关注思维方法在提高学生经济素养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作用。一些照本宣科的教师往往将经济学教学置于枯燥的结构演绎、呆板的数学推理之中,这不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影响了他们学习经济学的兴趣,而且扼制了学生经济潜能的发展。就成人学生经济素养的培养这一经济学教学关键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原则:

1.发展性原则。经济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经济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更要重视其经济思维、经济感觉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应秉持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成人学生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要为成人学生财商、经济素养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在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而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2.主体性原则。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主体教育观念的体现。教师若想提高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在经济学教学活动中就应遵循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性原则,就是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认识的主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成人学生必须自觉地、主动地并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3.开放性原则。经济素养方面的教育内容涉及面广,要求相应的广阔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与之相适应。特别是经济素养所包含的经济思维、经济感觉具有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经济学的效率意识、风险意识贯穿始终,并训练学生从微观与宏观、东西方文化、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去分析案例、积极思维,使其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

二、在经济学教学中培养成人学生经济素养的途径

经济素养的培养并非是抽象的。在经济学教学中,它是具体的、系统的、动态的。而有效地培养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整经济学教学思路,构建经济素养培养内容的目标体系。传统经济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教材所涵盖的基本经济理论以及基本经济分析方法。为有效地培养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教师应在发展性原则的指导下,调整经济学教学思路,优化经济学教学目标,要在传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构建经济素养培养内容的目标体系。其主要包括:一是树立经济学以成本收益法、机会成本、交易成本为中心的效率观念以及不确定性为主的风险意识。二是掌握基本的经济理论与原理知识,如,均衡的概念、供求论、消费理论、成本论、市场结构理论、收入论、市场失灵及宏观经济的基本理论等,为培养成人学生日常生活、经济管理工作中所需的经济素养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三是能熟练运用基本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认识、解决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微观和宏观的经济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经济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创新的教学意识,主动地引入一些与当前市场经济改革、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应用实例,提高讲课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成人学生能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具有创新思维的经济素养。

2.转变单一讲授方式,变“注入式”教学方式为“互动式”教学方式。在经济学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成教学院普遍一学期开54个课时),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大部分教师采用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而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处于双向互动地位。“互动式”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大胆提出问题,研讨问题,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是培养学生经济素养的有效途径。要采用这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养成课下自学的习惯,讲课要少而精,尽量多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不要只重视“我讲了多少”,更要关注学生“学了多少”,不能一味进行知识的灌输,更要注重围绕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经济素养这一宗旨适时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经济学的学习及训练,从易到难,逐步推进。教师在“互动式”学习活动中要起到组织引导作用。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设计成具体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而学生可在课后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见解,教师则予以必要的补充和纠正。

3.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多渠道拓展教学资源。成人学生大多数已参加工作,但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其之所以接受成人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决定了成人学生的学部分是本着学以致用的目的。经济学教师可利用成人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开办与他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政策、经济热点问题的讲座,培养他们的经济素养和经济思维。此外,还可举办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以培养成人学生的创业意识、经济意识与开拓能力,也可组织成人学生实地参观、考察知名工商企业,使其了解现代企业运营流程,感受企业管理和文化;引导成人学生浏览相关视频,如,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精彩节目,让成人学生获得有关创业、投资理财、企业运作等方面的信息与方法,激发他们提高自身经济素养的积极性。

第5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经济学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关键不取决于它的研究对象,而是它的分析方法。与旧制度主义者一样,新制度主义者也是从批判流行经济理论“过于抽象”人手,但降低抽象程度意味着要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放弃建立在确定性和无限理性基础之上的古典和新古典理论的基本假设。放弃这一基本假设的方法论无论是从整体上还是局部上说都是意义巨大的。本文首先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与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关系,进而讨论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最后对新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学方法论进行比较。

一、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与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关系

诺思指出:“我们应注意不断地把传统正规新古典价格理论与我们的制度理论结合起来。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试图去替代新古典理论,我们的目的是使制度经济学成为对人类更有用的理论。这就意味着新古典理论中对我们有用的部分——特别是作为一套强有力分析工具的价格理论应与我们正在构建的制度理论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新制度经济学是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但这种批判并非全盘的否定,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发展和扬弃。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是一些有关理性和信息的苛刻假设,它隐含地假设制度是既定的,更多地关注经济的效率而忽略经济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思拉恩·埃格特森指出被新古典经济学忽略的三个问题:(1)各种可供选用的社会法规和经济组织如何影响经济行为、资源配置和均衡结果。(2)在同样的法律制度下,经济组织的形式为什么会使经济行为发生变化。(3)控制生产与交换的基本社会与政治规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变化的。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威廉姆森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本质上说和微观经济学是一致的。新制度经济学在一些方面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了继承,但新制度经济学的“新”也表明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1)新制度经济学给出了充分假设,即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也在于其独特的管理方式和结构。后者带来了不同组织类型中信息传递和激励的区别。(3)新制度经济学使用的比较方法是两种可行形式之间的比较,而不是将可行形式与抽象无摩擦形式进行比较。总之,新制度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关系可表述为:新制度经济学是在把制度作为内生变量的条件下,用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去分析制度问题,是对古典经济学关于制度变量假设部分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新制度经济学流派在研究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制度分析的路径和传统。新制度经济学更注重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详细考察,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表现出鲜明的特点:第一,重视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以经济制度的产生、变迁及其作用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交易费用的存在必然会对制度结构及人们具体的经济选择行为产生影响。显然制度的产生和使用需要投入真实的资源,这里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交易费用,然而这样显而易见的问题却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被认识到。不仅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即使是他们的批评者也都想当然地把这些制度和交易费用看成黑箱或无摩擦状态。这与他们在经济研究过程中舍弃制度变量紧密相关。第二,试图从文化、心理、历史、法律的角度寻找制度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基础。制度的一种产生方式是通过人类的长期经验形成的。当一种经验或习俗被足够多的人采用时,这种规则就会逐渐变成一种传统并被长期地保持下去,锁定为一种行为方式或传统习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规则多数是在社会中通过一种渐进式反馈和调整的演化过程发展起来的。并且,多种制度的特有内容都将渐进地沿着一条稳定的路径演变。学者称这样的规则为“内在制度”。凡勃仑把制度形成的基础归于思想和习惯,“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联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而思想习惯又是从人类本能产生的。加尔布雷思则认为,现实的“经济制度”(私有制、货币、商业、利润等)只不过是心理现象(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的反映和体现,起决定作用的是法律关系、人们的心理及其他非经济因素。注重对包括习惯、思想在内的内在制度的研究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鲜明特点。第三,新制度经济学一个重要特点是经验和案例的研究。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案例研究非常普遍。案例研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同时,对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的研究,必须注意这样的事实,即小概率事件可能使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发生改变。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非常关注“微观”问题,同时将个案研究提升到“一般化”的层次。阿尔斯通指出:“借助关于制度的理论知识和现有成果,案例研究方法常常是推动我们积累关于制度变革理论知识的唯一方法。”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准和理论工具

新制度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基准就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是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的名字命名的,其核心思想是交易成本。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罗伯特·D·库特对“科斯定理”做出如下解释:“从强调交易成本解释的角度说,科斯定理可描述如下:只要交易成本等于零,法定权利(即产权)的初始配置并不影响效率。”科斯定理是认识产权功能的理论基准。科斯定理说明,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就所有制来说,无论它是国有或非国有,谁拥有财产对效益并不相关。而在现实生活中,产权的所有是同效益密切相关的。科斯定理的力量在于,它指出寻找答案的路径:究竟是现实生活中的什么因素与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恰恰相反,导致产权与效益无关。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工具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现代产权理论大厦的基础。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等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的最终目的也是为节约交易费用。他指出,市场和企业都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和分工的方式(即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企业产生的原因是企业组织劳动和分工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劳动和分工的费用。一方面,企业作为一种交易形式,可把若干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和产品的所有者组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易,从而减少交易者的数目和交易中的摩擦,因而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了,伴随着市场交易的复杂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因此,企业替代了市场。由此可见,无论是企业内部交易还是市场交易,都存在着不同的交易费用。而企业替代市场是因为通过企业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比通过市场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低。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等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科斯这一思想为产权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科斯的思想在很长时间内一直被理论界所忽视,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广泛重视。尽管交易费用理论还很不完善,存在很多需改进之处,但交易费用这一思想的提出,改变了经济学的传统面目,给呆板的经济学增添了新活力。它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建立在虚假假设之上的完美经济学体系的一统天下,为经济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分析视角和新的研究领域。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经济学更加完善,而且这一思想的提出,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正如科斯本人所说:“认为《企业的性质》的发表对经济学的最重要后果就是引起人们重视企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那就错了。在我看来,人们极有可能产生这种想法。我认为这篇文章在后来会被视为重要贡献的是将交易成本明确地引入了经济分析。”也许,该理论目前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还有距离,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其对经济理论的巨大创新意义。四、新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学方法论上的区别在于:前者采用微观、个体主义的研究方法;后者采用宏观、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前者以科斯定理和交易费用为理论基准,后者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参照系。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为主。个人主义的方法论意味着所有的经济绩效最后必须由个人行为来解释。新制度经济学派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的假定予以继承,而不同意其理性人的假定,在现实世界中由于人所处的经济制度环境的复杂性及人自身能力的限制性,信息是稀缺的资源,因此总有意识地想把事情做得最好的人可能会导致:想达到理性意识,但又是有限的。所以经济人行为的有限理性就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第二个基本假定。在其基本假定之后,他们仍继承了古典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同时就不可避免地使用与这一方法论相一致的经济学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如,效用、效率、边际、成本收益分析、均衡等概念。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和人所面对环境的理想化假定做出了更加切合现实的修正,并借助交易费用概念论证了在存在交易费用的现实世界里,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得出了经济人活动其中的市场制度有改进的必要而不能被理想化和永恒化的结论。其对市场现实分析得出的产权理论,成为支撑其整个制度变迁理论大厦的基石。但其整个学说仍是建立在斯密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经济人命题之上的,其研究方法本质上仍是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学的制度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论,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成是一个自然发展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它既阐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变迁,揭示了制度的动态性、历史性及其演变规律,又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阐释了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既分析了微观层面的制度,又分析了宏观层面的制度及其相互关系,体现了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的辩证统一。在理论分析中,坚持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演绎分析方法。在理论和史实的分析中,坚持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分析方法。马克思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背景是他的社会历史哲学观。马克思的社会系统观、结构观、发展观、动力观和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化观,为其制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哲学工具,使其制度经济学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宏观的理论体系。

新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学方法论相似处在于:第一,都注重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都对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结构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曾说过:“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性,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新制度经济学明显地受到经济学基本方法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分析对象,分析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变迁,提出制度的动态性和历史性,这是借鉴经济学对人类社会经济制度产生、演变规律的分析。第二,都强调制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定义的“制度”即经济关系与竖立其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变更不是人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有自身的运动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制度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反之则阻碍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制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1971年发表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一文中,诺思明确提出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十分重要的观点。他说“制度安排的发展才是主要的改善生产效率和要素市场的历史原因。”在1973年出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中进一步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也就是说,新制度经济学更强调制度的决定性作用。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等各种因素都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它们不过是由制度创新所引起的某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最终推动经济增长的表现而已,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只有制度因素。

五、结论

第6篇

笔者认为,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如下不足:第一,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需要运用大量的原理、图表、公式和模型来解释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导致大学生对于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形势热点的关注不足。因此,不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造成其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最终使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不甚理想。第二,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忽视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过程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表现为老师教理论、学生学理论、考试考理论。经济学的学习贵在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根基。第三,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不够丰富。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偏爱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缺乏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案例讲解偏少,同时能够将案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更少,大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无法体验经济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更奢谈提高和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

二、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在案例教学法的引入过程中,遵循“创新创业案例解读—经济学理论学习与消化吸收—经济学理论应用”的课堂讲授模式,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不仅仅是停留在了解与识记层面,而是内化和升华为自己的认知认同与灵活应用,可以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经济现象和进行创新创业决策。在具体实施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案例教学法时,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种组织形式:

1.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有机结合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一般是安排在大学课程的前两年,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和阅历有限。此时“西方经济学”课程讲授中的案例导入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案例讲授像一座桥梁,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学习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可以极大提高大学生对这门课程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认识,同时在案例讲解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比如,在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弹性理论时,“谷贱伤农”就可以作为一个案例。在大学生阅读案例过程中,让其思考如下问题:(1)为什么农产品丰收了,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请结合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象。(2)有哪些办法解决这种现象?(3)政府对农产品的保护价格(或支持价格)有什么利弊?(4)是否所有的农产品都是缺乏价格弹性的?若未来自己创业进行农产品经营,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农产品?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搜集信息,再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不仅会加深对弹性理论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政府行为和企业经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为自己日后可能的创业行为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认识根基。

2.密切结合目前经济社会热点讨论

教师在讲授完某一章(或某一节)内容后,可以引入与该理论有密切关联的经济社会热点问题,让大学生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或辩论),教师最后进行总结。例如,在讲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可以结合我国2010年住房限购令的实际情况,让大学生分析:(1)住房限购令出台的原因以及该政策对经济活动中房地产行业发展和个人的影响;(2)讨论总结住房限购令对抑制炒房行为的有效性以及该政策的利弊;(3)探讨是否有比限购政策更有效的确保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4)若你需要购房,你将怎么解决政策“壁垒”?(5)若你是房地产开发商,你会选择此时买地吗?当然还可以结合其他宏观经济问题,比如住房限购令对就业和消费有哪些影响等,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经济学课程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调动和活跃课堂气氛,让其积极和兴趣盎然地参与课堂教学,而不是被动听课,形成良好的课堂参与和学习氛围。同时,通过大家的讨论(或辩论),也锻炼和提高了大学生们面对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课后作业布置,让大学生动手搜集实际案例并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学。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有限,为加深和强化大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重视课后作业布置。比如,在学习成本理论知识时,为了让大学生掌握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决策中的不同作用,而非仅仅囿于成本概念本身,应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实例并结合课堂学习加以说明。比如,有的大学生通过课后搜集案例,介绍了“河北航空公司推打折机票策略,实现淡季不淡”。该案例加深大学生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企业短期运行和长期运行决策时作用的认识,同时他们也理解了航空公司实施打折机票策略的合理性。此外,大学生在课后的这一思考潜在地提升了他们日后运营和管理企业的能力。再如,在讲授完效用理论之后,可以让大学生自己举例说明“价格反映商品的边际效用而非总效用”这个结论,让大学生通过课后查阅资料深刻理解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认识到在消费者“喜新厌旧”的消费心理下,精心选择创新或差异化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创业的成败这一道理。总之,课后作业布置深化了大学生对课堂所学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为他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智慧资本。

4.高度重视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课前小组讨论

鉴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前的小组案例分析和讨论成为案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有的案例课堂临时阅读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若无事先的充分阅读,大学生在缺乏实际工作生活经验和充分讨论交流的前提下无法深刻透彻理解案例的内容。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提前1-2周发放课堂教学案例,同时配以案例教学的学习目的、需要思考和讨论的若干问题等相关说明,并尽可能推荐相关参考资料,方便学生查阅。一般来说,由于学生之间认知和社会生活阅历不尽相同,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就会有不同观点的交流和碰撞,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捕获到不同的知识信息,这不但增加了自己的阅历,同时还可能迸发不同的灵感火花。其次,小组学习讨论提炼总结的成果,通过小组代表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其他同学的积极问答参与,产生更大范围和不同程度的头脑激荡。最后,各小组在结合其他同学和老师观点的基础上完成案例分析报告。通过上述完整的案例学习过程,将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同时锻炼了团队协作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写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案例学习讨论过程中拓宽了大学生们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知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三、应用基于创新创业的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

1.案例的选择要与大学生的理解程度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理论产生有其特定的假设和历史文化背景,与我国现实的经济社会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应尽可能多的选择中国的案例。选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更易被大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进行启发。同时,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结合理论知识,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选择,让大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以便于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善于运用新型教学方式以促使理论知识和案例较为完美地结合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所讲授章节的理论知识与选择的案例材料,合理灵活确定在一个完整授课时间内两者之间的时间分配。教师可以通过“慕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让大学生对本章节理论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结合课前案例导读,让其对所讲授的概念和原理等理论知识有更深入更具体的理解和掌握。在大学生对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案例引导大学生进行讨论与辩论,并注意控制案例讨论进程和最后的案例总结。通过上述过程,理论学习和案例教学便较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3.综合利用声像并茂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开展案例教学活动

第7篇

长期以来,经济学被广泛地认为是一门非实验的科学。似乎经济学研究只能借助于对真实经济生活的观察,而与可控的实验室实验无关。但今天的经济学研究己经开拓出新的领域实验经济学。如今,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己经成为经济学中最有活力的领域,正是由于在这一领域的突出成就,被称为实验经济学之父的弗农史密斯与创立决策学中前景理论的经济学家丹尼尔.卡涅曼分享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金。实验经济学现阶段己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2002年弗农.史密斯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己步入主流经济学舞台。起初,人们希望借助在课堂上做实验的方式更加形象易懂地向本科生或研究生讲授抽象乏味的经济学理论。随着实验基数的增大,人们发现大量的经济学理论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研究队伍逐渐扩大,扩散到个人决策实验、市场实验以及博弈实验,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主流经济学杂志不断刊登有关实验论文,实验经济专刊、专著和论文集等相继出版,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充分说明了世人对实验经济学的重视。

1931年,瑟斯通使用系力学研究中通用的实验技术,探讨关于偏好的无差异曲线是否确切地代表了个人的选择行为,由此揭开了经济学实验的序幕。1948年,著名经济学家E.张伯伦在哈佛大学创造了第一个课堂市场实验,用以验证市场的不完全性。20世纪50年代,张伯伦教授的学生弗农史密斯( Vernon Smith)在自己的工作中大量运用实验来引导自己的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进行学习,并且同时验证经济学理论。在我国,金雪军教授在2003年向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申报了经济学教学案例与案例实验室建设项目,成立了实验经济学研究项目小组,建立了经济学实验室并且编写了一套经济学教学案例丛书。2005年以来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并尝试运用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方法,学院的教师与研究生共同翻译奥西多C.伯格斯特龙和约翰H.米勒合著的《Experiments with Economic Principles》来帮助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2008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立实验经济学实验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

二、经济学实验的运用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实验

笔者尝试运用经济学家查尔斯.A.霍尔特曾在自己课堂上所做的一个实验,运用需求与供给理论在竞争市场中展开口头双向拍卖,进行课堂实验,以此验证经济学实验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为实验者,分别扮演需求方与供给方,双方在市场中口头叫价,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市场,再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神奇力量。此次实验参与人员共24人(4名实验工作人员,20名实验参与者),20名实验参与者中10名同学扮演商品的买入方,10名同学担当商品的卖出方,想象买卖双方通过买卖圆珠笔来赚取利润。买入方的同学每人会得到一张红色手牌(红桃或方块),手牌上的数字代表每单位商品对应的价值;卖出方的同学每人会得到一张黑色的手牌(黑桃或梅花),手牌上的数字代表每单位该商品的成本。实验开始后,买卖双方开始报价和出价,报价出价应当遵守以下规则:1.报价必须是0. 5的倍数。2.买入方的出价应小于手牌数字,叫价同时要大于己有的商品出价。3.卖出方的要价应大于手牌数字。实验共分3个阶段,每阶段5轮,完成15次的交易后进行数据统计,依据数据完成供给与需求曲线。依据曲线进行解说:在教室中有众多的实验参与者,现试想将整个市场扩大开来,有更多的需求者供给者。实验中,可以感受到自身在交易时被动地接受市场己经给出的价格,如想要在交易中有利可图只能被动接受由市场决定的价格。在虚拟的市场中,如有学生在交易中途退出竞拍,或又有学生加入竞拍,不会影响正常交易,不会因为加入或者退出新的交易者而使交易无法进行下去,这说明虚拟市场是完全自由的市场。实验中所想象的是圆珠笔买卖市场,商品具有同质性和替代性,故虚拟的完全竞争市场中同类商品可进行互换。在我们实验的过程中,买方和卖方通过口头喊价的方式报价能够自由活动且没有任何交易限制,商品信息、交易人员、价格完全无阻碍自由流动,使得实验所得数据具有参考性和真实性,真实地反映出需求与供给的规律,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实验而总结出有关完全竞争市场的相关特点。

三、经验总结与启发

在整个实验中可以发现,实验教学方法不但让学生们摆脱了以往学习经济学理论的枯燥感,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来思考身边周围事物的兴趣,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思考问题的主动性。此次实验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这一知识要点,而且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利用实验本身具有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不但要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内容以及运用所学,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在本次实验中进行观察总结,可以发现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运用能力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当然实验教学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前人较少运用实验教学此种方式进行授课与教学,所以实验教学相关教案以及具体操作过程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导致实验前的每一步准备工作都很重要,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考虑到每一种突发状况以及解决方法,这关系到授课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一般教学方法都是按照课时进行安排,具体的时间完成具体教学任务,但实验教学具有其特殊性,授课过程中任何问题都将影响到教学安排,所以在实验前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实验规则很重要。但在熟悉规则的同时又不能因为教师的解说而影响实验结果,这一点关系到实验的真实性,把握好解说的度很重要,对于教师自身的能力有较高要求。再次是,实验方法授课的活动性很大,对于课堂秩序有很大挑战,要使得学生能够自如地进行实验,但同时不能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在这一点上对教师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每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实验教学虽然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但对教师的专业、组织等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通过本次实验案例得到相关启示如下:

1.在实验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阅读大量相关案例和相关知识,编写适合于授课班级的详细教案。

2.实验前提前热身,使学生能够对实验规则有更好的理解。

第8篇

【关键词】信用资产 市场经济 赊销凭证

一、信用资产及市场经济

信用资产的定义是企业以信用为基础,利用资本向他人赊销商品或提供劳务时所形成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信用资产的内容主要为无担保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其主要特点是:赊销商品项目是确定的,交易商品的数量有一定限制,回收期一般比较稳定、明确。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信用资产过多,则应收账款过多管理费用上升,坏账增多,企业资产风险增大。信用资产一般作用是当遇到通过延长付款期或增加信用资产数量,扩大销售量;通过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实现规模经济。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的国际化经济形势,经济环境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那么市场经济是什么?在宏微观经济学中给出了如下的定义:市场经济通常以市场为手段,利用市场主体的平等、公平自由交换的环境,形成社会的分工、合作,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辅以法律的、行政的、计划的调节手段。

二、市场经济实质

长期以来,固有观念深入人心,认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起着重要的控制与调节作用,对于市场秩序的维护,公平交易的进行,只能通过法律法规来实现。出台大量法律、法规是一个好现象,但我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即是人们在法制下进行交易,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实际上当前需建立一个更正确的根本观念:从本质上来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决定论市场经济的最终走向;而法制只是市场经济、信用经济的保障,在其中只是起着工具和手段的作用。

三、市场经济与信用关系

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受到信用的影响,一个社会信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大趋势。在国家不进行严格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之时,没有信用的市场经济将会受到严重损害。

如在市场经济下,为了刺激消费,银行都有小额贷款(甚至是无抵押贷款)和信用卡服务。客户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或者利用信用卡刷卡购物消费,到了还款期,再将欠款还给银行。如此一轮的行为,刺激了消费,带动了市场经济。但如果在此环节中没有信用保证,到期不还款,既会给客户自身带来不良的信誉,又会致使银行资金链受到影响,严重甚至会造成资金链的锻炼,进而扰乱市场秩序。

四、信用资产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信用资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与基础

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是建立在机器化大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其主要特征是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但市场机制的核心内容仍是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就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等价交换。当交换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化的时候,不断扩展的市场关系便渐渐构建了彼此之间的相联、互为制约的信用关系,整个经济活动就被信用关系相联结。这种信用关系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关系而得到充分发展,并维系着错综繁杂的市场交换关系,从而建立井井有条的市场秩序。从这里可以看出,从商品经济的交换到市场经济扩大了的交换,乃至市场机制下的市场关系,都是以信用为基本准则的。

市场信用资产可以保障市场资源配置尽可能发挥效率,使得经济主体减少不确定性成本,使得市场经济活动与交易不断持续下去。因此,只要经济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就会有通过获取信息减少不确定性的可能性,从而凸显信用资产的作用。

信用资产系延长了博弈过程与时间,延长了交易的持续性,保障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在信用制度与信用管理体系共同约束的基础上,发展信用资产,使各个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与交易中建立与交易对方良好的信用关系。

信用管理行业及其机构的社会化信用服务活动,也是为了各种经济活动与交易健康有序进行,是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保障。在整个市场体系中,需要利用信用资产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因此,市场经济以及各种交易活动需要信用资产的管理。

(二)信用资产是市场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源动力

众多的微观主体的在参与一切社会经济活动时往往是从信用开始的,是从筹资活动开始的,需要信用资产作为其经济活动的启动器。

首先, 市场经济的基本个体是个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去,都在作为信用需求者的同时也作为了信用供给者。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不和银行打交道,在需要一笔资金而又无法筹措时,银行的贷款就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但这些资金的发放是建立在个体信用良好的前提下,也就是这也依赖于信用作为保证的信用资产,是在一定条件下给与微观主体。利用贷款,个人能够将这些资金再次投入到市场经济中去,从而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在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在当今社会,信用资产在个人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生活成本、特别是诸如住房、汽车等设施的昂贵费用与相对较低生活水平的差距拉开,信用资产越来越成为当前个人需求资金来源的主要方式。

(三)基于小额贷款的银行信用资产是先进的工具和条件

信用创造了信用流通工具和转账结算制度,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而市场经济则最大可能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或者个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向银行申请贷款并将得到的贷款用于市场经济中时,其行为就是信用资产的申请及使用,在该过程中,向银行申请信用资产,减少了资本的流通环节,加快了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了企业或者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效率。因此银行借贷形式的信用资产对于整个市场经济活动来说,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工具。特别是现今生活,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无外乎车、房等基本人类生活问题,以及相较于企业并购资金来说的小额资本的使用。据了解,对于个人来说房子占了个人资金支出中的最重要一部分;而对于企业来说多笔的小额资金远比一两笔的大额资金更能发挥作用。因此对于银行信用资产,特别是小额贷款的信用资产,其为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条件。

第9篇

关键词:品牌 高等教育 消费行为 影响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高等教育品牌是国家和社会的稀缺资源,是衡量国民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志。高校品牌影响高等教育消费的行为选择,高校品牌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高校与高等教育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发展过程。从经济与市场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既是社会公共的福利产品,也是国民个人消费的商品,教育是一种实现社会公平的形式。因而研究品牌对教育消费行为的影响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品牌与教育消费

笔者认为教育品牌实际是高等学校的实力和发展力的象征。高等学校的实力是指一个高校的发展历史、学术水平和声誉、教师资源、教学质量、学生结构和素质、财经资源、社会捐赠情况、毕业生就业前景等,这些是高校品牌的构成要素,也是评价高校品牌的核心指标,高校实力体现了高校对教育资源的拥有量和对资源的控制力。发展力是指高校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体现了高校对包括消费者在内的资源的吸引力和对教育资源的运用能力,它是高校核心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教育消费是人们对教育这种特殊商品进行长期消费和投资的过程,这种过程既包括全社会的教育资源的消耗,也包括居民个人的教育消费。全社会的教育消费取决于教育是一种公共福利产品,居民个人消费取决于教育是一种给私人带来利益的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具有服务性和知识密集型的特点。本文仅从居民消费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消费。

品牌对高等教育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

(一)根据品牌选择高校以降低风险是消费者的主要动机

高等教育品牌对居民个人教育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高等学校的选择(如高考填报志愿)和对高等学校的二次选择(如报考研究生)上。由于我国实施考生与学校实施双向选择,因而对教育品牌的选择,一方面表现为高校品牌对考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考生素质对高校的吸引力。不同素质的考生对不同层次品牌的选择权力是不一样的。而只有同层次的考生对同层次高校的选择,才形成对某一层次高校品牌的需求。在我国现实中,高等教育的教育消费不是考生一个人的行为,而是整个居民家庭集体消费选择的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高校、考生和家庭、用人单位等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政府、大学生、用人单位和高校等利益主体之间的由于专业分工等原因,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高等教育服务具有无形性、非标准化和差异化的特征,信息的不对称可能导致高校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将低劣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因此,教育品牌对教育消费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及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的教育消费选择面临较大的风险。

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降低风险是居民根据高校品牌进行消费选择的主要原因。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高校可以通过高考成绩和档案来评价学生的素质,而考生却没有一种可以信任的渠道来评价高校,而且绝大部分考生和家长缺乏择校教育的专业知识,因此在高校和考生之间,对教育消费可能出现的风险状况了解程度大不相同。人们对于风险的态度分为厌恶风险者、喜欢风险者、风险中性者。由于高校的选择可能影响学生事业和人生的成长,因而对于绝大多数教育消费者来说,是厌恶风险的。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及家长为降低风险,就需要寻求一种相对可信的方式来决策自己的选择行为。品牌可以向市场传递比较可靠的信息,这种信息可以降低消费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选择风险。高等学校品牌的信息对消费者选择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表现为完全信息价值,即每一个消费者对各高校的品牌有比较清楚的了解。高校品牌显然是有价值的,具体言之,其真正的价值体现在两个层面上,首先是功能上的独特价值。一所高校所具备的教学科研能力、特别的专业设置和文化氛围是获得肯定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品牌内在的情感价值。在多元价值形态下,人们越来越注重感性价值。由于高校自身非营利的特点,它自身价值的衡量更多的是主观意识上的评价。所以,各利益群体对各高等教育品牌的真正价值在认识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各利益群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而存在的。

(二)增加品牌消费剩余是教育消费品牌选择的另一重要动机

通过教育品牌选择可以增加品牌消费剩余,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满足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需要,尤其是满足未来职业生涯的需要,这是高等教育品牌对教育消费产生影响的另一重要原因。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是一种心理现象,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确实可以感觉它的存在。消费者剩余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它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定义是指消费者为消费某种商品而愿意付出的总价值与他购买该商品时的实际支出的差额。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教育成本,其中包括学费、生活费等直接成本,也包含因高校品牌选择行为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寻求信息成本等间接交易成本,被看成代表消费者对所选择高校的评价,这个评价决定了消费者对高校的最优选择。不妨把消费者由于对高校品牌做出而不是对具体的教育过程、教育体验、受教育的成效的评价称为品牌评价,把教育品牌评价与消费者实际支出(实际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受教育的直接成本)的差额称为消费者的教育品牌消费剩余。增加高校品牌消费剩余可以提高消费者选择的满意度。在高等教育品牌消费者剩余的内容中,知名高校除了培养能力和增加知识以外,还可以给毕业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前景,甚至对他们一生的事业和生活带来机遇,这些是超出教育消费成本之外的由品牌带来的附加利益。

高等教育品牌特征对教育消费行为的影响

高等教育品牌对教育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校品牌的构成要素及特征上,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品牌选择的投资收益率,是影响高等教育消费的长远因素。如果选择某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偏低,其消费成本偏高,如此,当受过高等教育和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收入水平区分不大时,必定会影响到人们进行高等教育消费的决心和选择某个高校的信心。第二,高校品牌呈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是目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高校品牌带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第三,高等院校的知名度、美誉度,是影响高等教育消费的显性因素。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知名度、美誉度是高校向社会和市场传递的最为有效的信息。第四,师资力量是教育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因而也是影响高等教育品牌消费的内在因素。师资力量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教育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因而也是影响高等教育品牌消费的内在因素。第五,学校规模和硬件环境,是影响高等教育消费的表象因素。文明、和谐、内涵丰富、优雅、充满文化气息且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和校风是需要经过历史的沉淀才可能显示它的魅力,为学校品牌增加选择的权重。 第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高校拥有比较优势,是影响高等教育消费的最直接的因素。消费者在选择高校和专业时由原来的先想到“入”再考虑“出”,变成由“出”考虑“入”,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消费的最直接的因素。从教育消费的角度来说,在支付相同教育消费成本的情况下,消费者从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校获得的预期收益要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