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59:44
导语:在公共艺术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要:21世纪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在高校开展公共舞蹈教育是公共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对改善和提高舞蹈教学的现状,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引言
21世纪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高校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栋梁之才,将责无旁贷地肩负着推行素质教育的重任。因此,当代大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而舞蹈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校开设舞蹈课(以形体课为主),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舞蹈欣赏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新一代的艺术素养。同时也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提出我国高校大学生公共舞蹈教育的发展的必要性,改善和提高舞蹈教学的现状,以及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一、公共舞蹈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从公共舞蹈的特点和表现力方面来看
高校公共舞蹈的特点是:(1)全部参与。它不只是少数人的、高精尖的舞蹈人才的舞蹈活动,是正常人美育需要的由全体学生参与的舞蹈学习;(2)普及性水平。不是高难度的舞蹈水平,而是重在学习基础的、简单的、常识性的舞蹈文化培养。
形体舞蹈课,通过对上肢、下肢与躯干的规范训练,掌握身体运动的规律,并在一定的音乐节奏与旋律中能够协调自如地运动。而大学生在学习了舞蹈语汇后,可以支配自己的躯体,抒感、宣泄激情。当他们需要歌唱抒感,就更需要通过肢体来加以演绎。舞蹈是一种易普及的艺术,它比音乐具体形象,比戏剧简单容易,适合表现他们的学习生活。大学生通过舞蹈可以协调肢体,调节文化学习造成的不动状态,更重要的是还能增强自信心,使人摆脱腼腆和拘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审美情操,充分展示当代学校的校园风貌与当代学子的思想、生活和情感。
(二)从公共舞蹈教育的作用来看
舞蹈训练是一种肢体训练过程,它不但可以使人的形体优美,而且还因为舞蹈经常是双人或多人配合的活动,所以舞蹈过程也是培养舞蹈者关注他人、关注配合、注重协调的过程。我国老一辈舞蹈家郭明达先生,在美国学习和考察后,作出了如下介绍:“几十年来,美国教育系统里的舞蹈设置目标,认为舞蹈活动可以强身健体,纠正姿态,调理肌肉,使动作准确。在心理方面,舞蹈对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有帮助;对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益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舞蹈课的训练,这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要求。
(三)我国高校普及艺术教育的良好发展势头
从1988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到1996年,国家教委又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再到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充分肯定了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各高校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并把艺术选修课逐步纳入教学计划,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选修公共音乐、公共舞蹈、公共美术等艺术课程。而舞蹈发挥其肢体语言的魅力,吸引了大批的青年学生,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各类艺术教育形式共同存在。
二、普通高校公共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公共舞蹈教育课程的设置
据不完全统计,各高校开设公共舞蹈课程一般可以分为两大块:(1)形体与气质的塑造。这一课程是老师教授学生训练形体、塑造气质的方法。学习舞蹈基本功,最大限度地开发肢体的表现力,学习常用的技术技巧和舞蹈风格韵律,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能力,学习舞蹈剧目,培养正确抒发感情、完整刻画舞蹈形象的艺术水准。(2)中外舞蹈艺术经典作品赏析教学。是通过视频媒介,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介绍古今中外优秀舞蹈作品,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舞蹈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了解每一种舞蹈风格特点,从而培养学生认识舞蹈的美学特征,唤起他们内心向往美的追求。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可以给学生一个舞蹈知识的形象化的教育和一个合理的舞蹈艺术的知识结构,开阔他们的眼界,提升对美的鉴赏力。
(二)公共舞蹈教育的教学方法的研究
1、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组织学生观看舞蹈音像资料,以“画面”中那些优美舞姿,丰富的情感表达,来传达对美的感受,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有目的性的学习,进入自然的舞蹈学习状态。
2、教学方法的多变性
“口传身授”是舞蹈教学的基本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用形象、精炼的语言讲解舞蹈动作要领,再通过肢体示范教学,直观地给学生展示动作,使得同学可以直接模仿,并用心理解和体会动作要领。但是随着高科技慢慢渗入教学,有了多媒体、电视教学等,更能成为很好的辅助教学工具。毕竟舞蹈是表演艺术,它是通过肢体来表达的,在教学中加以电视教材,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把握需要传达的意思。
3、结对帮扶教学
根据高校公共舞蹈的特点,是由全体学生参与的舞蹈学习。虽然不是高难度的舞蹈水平,但在教学过程中,会有一些同学领悟掌握得快一些,就可以进行结对帮扶,把领悟慢一些或动作出现错误的与掌握得快一些的同学组成一组,互相纠正错误,避免动作的错误出现。
(三)高校大学生舞蹈团队的不断涌现,丰富了校园文化,带动了高校课外艺术活动的健康发展
经抽样调查,全国90%以上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大学生舞蹈队。而这些团队中的同学多是通过公共舞蹈教育的课程学习后,涌现出的一批骨干分子。因对舞蹈的热爱,自发成立的舞蹈团队。近几年,高校非专业同学参加全国各类舞蹈大赛的比比皆是。就拿江西第二届大学生舞蹈大赛来看,共48个节目进入复赛,非专业组23个节目,比例占了一半。虽然这部分学生可能在表演上达不到准专业的水平,可是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自信地表演,充分展示当代学子的思想、生活和情感。并有效地推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普通高校公共舞蹈教育遇到的“瓶颈”
1、学校领导的认识不到位,管理职责不明确
迄今为止,还有部分高校领导同志一直对艺术教育的作用持怀疑的态度,甚至认为公共舞蹈教育可有可无,只不过是供休闲娱乐而已。艺术教育机构只是团委工作下的文艺干事兼管,没有设立专门的舞蹈教研室,据不完全统计,设立了艺术教研室等艺术教育专门机构的高校只占高校的18%。
2、资金短缺。配备不齐全
经调查,有些高校用在舞蹈教育上的经费严重不足。有一所学校每年投入自然科学研究上的经费达8000多万,而投入人文科学研究的经费仅有100多万,而真正用在普及艺术教育上的经费那真是少得可怜。一般高校进行舞蹈训练的场地,通常只是普通水泥地面的教室,没有铺设专门的地板、地毯、把杆,更没有镜子了。最多只是用普通迎宾用的地毯铺设在水泥地上,那样活动极容易受伤,更是无法达到训练的效果。
3、师资力量缺乏
2006年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指导方案》中强调,各高校应重视艺术教育课程,加大配备专职的师资力量。就说北大、清华的专职公共艺术课教师都不到十名,那普通高等院校就更是无法按国家规定来配备;再从学历上看,从事高校公共教学的研究生教师的比例也只占25%,可见学历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五)提几点高等学校公共舞蹈教育的发展构想
首先,加大各校领导的重视,从认识上要重视,真正明确美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艺术教育在美育中的作用。认清大学生普及舞蹈教育的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再者,建立起公共音乐、舞蹈、美术等教育专门机构,由他们专门负责全校公共艺术教育,并指导学生开展各项工作。最后,应配备根据教育部要求的师生比0.15%~0.2%的专职教师,还应配给相应的教学场地、设备和需要的各项活动经费。
(一)缺乏良好的运作机制
虽然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但是依然属于高校的薄弱环节。无论是在师资力量上,还是在硬件设施设备上,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高校的投入力度还是有限,难以达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高效开展的运作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艺术教育的实用性不高,而且作为公共教育,更是与学生的将来就业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以就业为主要导向的高校教育理念中,公共艺术教育可有可无。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很是有限,这直接导致公共艺术教育硬件设施设备或者落后,或者陈旧,致使公共艺术师资匮乏,开展活动所需专门场地和场馆的欠缺也使得艺术教育活动效果大打折扣。这不仅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直接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还严重制约了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的开展。
(二)缺乏系统完备的课程体系
从现行的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的选择,还是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评价机制的制定等,都没有一致的要求或者标准。每个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基本上都是按照自身的需要,由公共艺术教师结合已有经验选择教学内容等。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师都是专业的艺术教师,不仅接受的是专业艺术教育,而且担任的专业艺术教育工作,这些教师的教育理念过于专业,导致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普通学生难以适应。这样,师生之间就难以交流,即使教师经验和学识丰富,讲授认真,学生也难以理解,更谈不上将知识进行掌握,实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能是空谈。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措施
(一)做好教育普及和师资建设
通识教育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是要培养艺术家,而是要一种人人参与的大众化的渗透式教育。高效要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将公共艺术教育做好普及,要保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接触艺术、体验美和感悟美的机会,要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教会学生用艺术的思维和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对待生活。针对师资匮乏问题,高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加大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同时搞好教师建设,力求培养出一专多能的教师,使既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具备深厚的文化整合功底,能承担起艺术普及教育工作,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完善课程体系,改进评价机制
通识教育主张培养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高校公共艺术教师要力求将课堂打造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等的阵地。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尽可能全面考虑学生的特点,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接收能力,还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接受程度,切忌按照专业艺术教学模式授课。高校要科学合理地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不断丰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方式,如研究和讨论结合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得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可以将通识性价值理念落到教育教学的实处,使得课程讲授内容朝着多元化的目标不断迈进。同时,在评价机制上,高校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公共艺术教育的成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仅考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更关注的是对学生艺术素质、完善人格的养成,审美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发展等。
(三)开发艺术实践课程
目前,很多高校的艺术实践课仅仅是针对少数艺术团的艺术骨干提升水平而设,真正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的艺术实践课程在很多学校还是空白。艺术实践课程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直接参与艺术活动的平台。当代大学生很多在中小学阶段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对于很多艺术爱好者来说,其迫切希望将压抑多年的“艺术梦”得以释放,而艺术实践课程恰恰可以给他们提供亲密接触艺术和感悟艺术的机会。艺术实践课程应不设门槛的面向所有学生,学生通过参加实践课丰富了课余生活,用艺术愉悦心灵、丰富情感体验,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同时也让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
三、结语
1.1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我国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依然处于萌芽期,专业人才的数量无法满足其高速发展的势头,师资队伍往往专业水准参差不齐,教师自身专业水准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公共艺术教育教师通常是从艺术院校毕业的,往往艺术院校的培养方式比较单一和枯燥,这就使得教师自身得不到良好的专业艺术锻炼,在传统教育体制之下,知识结构松散,框架不清晰,这就使得教育者自身人文知识缺失严重,对大学生的教育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从被教育者角度来看,受教育群体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要求不尽相同,对知识的见解也往往不在同一层面,这就使得教师必须对公共艺术教育有充分的教学经验,对课程本身有通透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还必须有相当广博的知识面来迎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问题,这对公共艺术教育者的个人素质要求十分高。由于我国公共艺术教育年限较短,几乎没有规范的公认的材,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无章可循,很难为学生构建清晰缜密的知识网络,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限制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严重影响课堂效率。
1.2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学生自身、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都对公共艺术教育理解不深,或者存在偏见,这都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不利。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公共艺术教育并不是必修课,因此课堂仅仅是休息、娱乐的场所,很难为了提升自身的审美修养而钻研专业知识,认为与通常的教育不能相提并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教育意义的理解偏差,他们通常会认为教育就是为了就业,功利性较强,无法从全局角度来看待新时代的教育,认识不到公共艺术教育对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这严重限制了学生参与公共艺术学习的积极程度。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理解同样存在偏差,绝大多数学生参加课程只是为了放松心情,被动地接受艺术的熏陶,然而公共艺术教育是以艺术的形式开展的偏重技能训练的学科,对各项理论知识的研究较多,无法迎合学生“口味”,教师与学生在学科发展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从而使得教学课堂无法达到和谐状态。
1.5高等院校艺术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我国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处于欠发展阶段,教育评价机制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为了推动公共艺术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以相对完善的评价机制作为保障,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管控。
1.6公共艺术的教学过程与教育部提出的要求不匹配由于艺术教育自身的特殊性,使得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和教学形式上难以合理控制,这就使得不同院系在推行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的时候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大多数高等院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公共艺术教育,鲜有高等院校把其直接当必修课程,这也使得各个院校的公共艺术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加之上述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和教学硬件条件的滞后,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收效不佳,与教育部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不少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甚至不如中小学发展得好,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难以维持在良性的局面。
1.7公共艺术教育缺乏资金支持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社会各界必须为其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坚决抵制不良“精神垃圾”侵蚀学生内心。教育部门和各大高等院校在将音乐艺术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后,并没有为其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支持。艺术教育对教学条件和设备的要求较高,先进的多媒体教室是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为了在课下促进学生进行公共艺术交流,也必须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场所和设备,绘画、音乐、舞蹈的道具对公共艺术学习有较强的推动作用。然而相关部门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并不乐观,不少高等院校内基本的资金保障都无法达到,更不期望扩大规模。
2优化公共艺术教育的路径
2.1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为了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应当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兴趣是学习一门课程最好的老师,为了加速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必须努力改变学生对公共艺术的理解,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公共艺术教育者应当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将艺术的魅力在课堂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借助多元教学方式、手段,使学生被公共艺术所吸引。这就对教育者提出较高的要求,必须对公共艺术课程有较深入的了解,并能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尽管高效公共艺术课程多是选修课,但是教师应当为学生拟出科学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计划,并安排类似于文化课的考试,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高校的艺术院系应当积极主动地组织相应的艺术文化活动,在课下为学生提供感受公共艺术魅力的平台,使学生兴趣更加浓厚,艺术学习更加深入。学生在现实的活动中能够锻炼自身的审美素养,与人分享,进步更快。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公共艺术教育者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使得教育者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才能确保公共艺术的发展与时俱进。公共艺术教师必须对公共艺术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教育的发展。教师要明确终身学习的目标,在公共教育飞速发展的阶段,更应当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在教学之余多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相关新闻,对发达国家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充分认识,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加优秀、先进的课堂体验,促进学生艺术欣赏水平的培养。高等院校艺术老师要培养自身对学科的兴趣,多外出学习,加强交流,使艺术教师自身的艺术特长得到质的飞跃。高等院校相关部门应当对艺术教师取得的成果进行奖励,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艺术教师参与到积极、活力的艺术教学之中。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使教师更具工作激情,能够提升个人成就感。
2.3公共艺术教育体制需要革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艺术教育体制要摆脱传统教育体制的约束,为了改变目前公共艺术的发展局面,必须虚心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办学经验,加入自身发展现状的因素,确立自身的教育体制,才能确保公共艺术教学顺利展开。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以教育部对其发展的要求相一致,要明确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标准作用于公共艺术教育。要努力构建更加科学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加速相应权威教材的编写过程,使课程教学目标更加具体,课程结构更加紧凑,课程标准更加严格。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要注重研究科学的教育方法,要避免应试教育,突出素质教育的主题,以实现学生素质教育为宗旨。艺术教材的编撰应当注重总体设计,提高目的性、规避片面性,编撰工作应当有大量的教师参与,才能确保教材的适用程度,然而不同教师意见不尽相同,无疑会增加编撰难度,减缓编撰进程。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应当有别于中小学,知识内容应当更加重视与时代的联系。
3小结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音乐公共艺术课程设立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培养中职生的审美能力和内在修养,然而,首先,现阶段中职生教育往往运用音乐公共艺术课程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使得音乐公共艺术课程根本没有体现出音乐艺术的艺术特点和气息,同时,在中职生的音乐公共艺术课堂中,还普遍存在着课程质量较差的现象;其次,中职生在音乐公共艺术课堂之上还存在着过于重视音乐技巧的现象,这造成了学生对音乐公共艺术课堂缺乏兴趣,仅有少部分具有音乐天分的学生才专注于这样的音乐艺术课堂。这种教学方法和模式严重限制了音乐公共艺术课堂在中职生阶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教学资源不够充足
一方面,音乐公共艺术只是被学校作为一种辅助的课程来进行开展,较大的随意性导致学校对于音乐公共艺术课堂的教学设施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只能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从书本上了解这些音乐艺术知识;另一方面,我国的中职生教育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和教师都更加注重学生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忽视了音乐艺术教学,因此,师资力量的薄弱,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低下,也使得音乐公共艺术课程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应用音乐公共艺术教育培育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管理体系
在中职生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音乐公共艺术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加强管理,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音乐艺术学习条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结合音乐公共艺术与中职学生的特点,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首先,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中职生音乐公共艺术教学过程中实行网络式的管理模式,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对中职生的音乐公共艺术学习进行管理,同时,在运用网络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建立起一个组织,在组织中能够成立领导小组,安排日常音乐公共艺术课堂,同时在各个年级分配好工作任务,定期举办相关演出和培训。这种方式有助于增加中职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学生内在修养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完善音乐公共艺术教育结构
针对音乐公共艺术来讲,其内容相当丰富,在中职生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建立和完善音乐公共艺术教育结构,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使音乐公共艺术教育能够真正在中职生课堂中发挥作用。在音乐公共艺术教育中,包含了很多种类,每一种类的教学都能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中职生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多多开通音乐学习和赏析项目,例如,吉他学习和通俗歌曲学习等;其次,增加校园文艺活动,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组织文艺节目,学生在组织和参加活动的过程中,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表演中,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增强;最后,加强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音乐公共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专业联系,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同,这种教学方法更加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快乐。
三、结语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综述
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正逐步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重视,并得以蓬勃发展。笔者以“高校公共艺术”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检索434条,其中1999年到2006年期间,高校公共艺术文献共有44篇。2006年教育部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全国高校掀起一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公共艺术教育。2012年数量达到顶峰,共96篇。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发表的论文的期刊来源,笔者搜集核心期刊和cssci共35篇,说明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涵研究
硕士生们分别从概念的组成或意义的角度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孙媛认为公共艺术教育是将集娱乐、欣赏、基本知识于一体的一种以艺术形式展现的综合教育[1]。徐亚娟(2010)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属于“特称判断”的名称[2]。丁倩倩认为可以理解为从公共艺术+教育或(公共+艺术)+教育,教育是名称的核心词[3]。笔者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以大众性、公开性、平等性、和创新性为特征,以提升其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艺术素养为目的,普及艺术知识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研究
爱因斯坦曾说:“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艺术和科学在某种程度上相通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综合能力强和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王长喜、陈磊(2007)从教育本质、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三个层面阐明高校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4]。陈晓艳(2010)认为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在理念上已有所契合。此外,如何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设置多样化的艺术课程、建设艺术团体和引导艺术的多元文化体悟等实践环节也须和通识教育达成共识[5]。韩继华(2011)从探讨加强艺术教育在大学生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出发,提出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和运用艺术教育载体三方面关于探索艺术教育的改革措施[6]。
三、高校行业类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主要针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群体,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属于公共性的高等教育范畴。对于不同类型的非艺术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而言,须结合学校和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开展特色教育。贺春华(2003)建议理工科和综合类高校的艺术教育应构建由艺术教育中心负责和管理艺术教育的管理模式,并设置学校的艺术系科,可以遴选甄别出艺术特长生,优化师资队伍和编写艺术教育门类的特色专业教材[7]。陆挺等(2010)通过对清华大学侧重于“由技入道”的艺术教育实践模式和东南大学侧重于“由理入道”的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两种实践模式的分析和比较,依据美国“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的理想模式,即“课程体系―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8]。李亮等(2012)认为农林院校学生缺乏艺术素养是由他们的成长环境、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自身心理特征、校园环境及先天艺术素养等五方面造成的[9]。
四、公共艺术学科实践的案例研究
学者们通过某一公共艺术学科的课程实践作为研究案例,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思考。崔中梅等(2010)通过对声乐鉴赏课的实践案例的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声乐鉴赏课须加强领导重视程度、正确定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素养[10]。黄武(2012)针对美术欣赏课的实践案例,认为美术欣赏课须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等问题,同时也对教材的编写和配套,教学质量的评价提出要求[11]。张梅(2008)对6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开课情况、公共音乐课的课程设置情况和大学生对音乐选修课程的偏好及期望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本,设置一些符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科学、合理的音乐类课程,建立教学与评价制度,并将公共音乐课纳入学生的学分管理的改革构想[12]。
五、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宏观角度分析和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规范建设内容。刘玲(2007)提出从合理定位课程性质、明确课程目标、丰富课程设置与加强师资力量等方面加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13]。张振华(2005)以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为例,探索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复旦大学加强了对艺术课程的定性分析和管理,从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出发,将公共艺术课程分三大类,分别是审美鉴赏类、艺术理论类、技能实践类。针对三类课程的特色,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师队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14]。呼宇(2010)通过对甘肃省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问卷调查,针对问题,提出拓宽课程领域,开发特色艺术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公共艺术课程咨询指导等对策[15]。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不仅需要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也需要配套的教材、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陆沁凝(2013)通过与校公共课程的大学英语、大学体育与计算机的比较,针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专业性、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框架[16]。关于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编写,要注意处理好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同时融入体现民族精神和地方风格的教材内容[17]。为了让更多大学生享受优质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学生艺术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改革和创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构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视频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
学者们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自身存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门管理机构、教学经费不足等宏观问题,课程体系与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薄弱、参与度不高等微观问题。朱英萍(2010)认为高校对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和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精神实质认识不到位、艺术教育的组织管理与保障不到位、艺术类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自身素质欠缺等问题[18]。葛春先(2013)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机构不健全、缺乏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经费不足及教学设备缺乏等问题[19]。杨孜孜等(2011)通过对浙江省11所高校公共艺术的开展情况进行问卷和实地调研,研究发现公共艺术教育存在学生参与度小、课程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层次不齐等问题[20]。
硕士生群体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艺术教育的传统观念和社会历史等客观因素造成的。90年代初,国家、社会和高校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逐步得到发展,但因其自身内涵不够丰富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艺术教育的部分教师因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艺术功底不深,理论匮乏,影响整体教学团队整体质量。学校领导节约教育成本,没有独立设置艺术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不利于艺术教育顺利开展。此外,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缺乏用心的去关注和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造成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不配套,使得学生们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教育的美。
七、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研究
多数学者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探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学者们从艺术教育的内涵建设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余德华等(2008)建议建立高效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机制,树立科学理念,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第一、二、三课堂紧密结合的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建立适合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特点的评价机制[21]。郑继兵等(2005)从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改革的角度,建议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拓宽艺术课程教学覆盖面;开发和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增强艺术类课程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信息素养[22]。于立军等(2006)以天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探索为例,针对理工科院校不同专业和学生特点,指出工科学校的艺术教育须和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科相结合,合理设置艺术选修课的门类和学分、开辟建立艺术必选课的试验田和开设艺术实践课[23]。吉钰梅(2012)通过对江苏省5所高校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文化素养调查,提出要深化对艺术教育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抓好艺术教育的源头基础、进一步加大对大学艺术素质课程的补课力度和优化高校艺术通识类课程设置等对策建议[24]。
八、建议与对策
现已有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大家更清晰的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为正在发展的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上,在分析原因时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或基于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单一学科进行分析,较少运用多学科交叉视角进行探究。(2)研究内容上,高校艺术教育自身内涵建设研究居多,公共艺术教育关于“人”和“文化”的层面的研究不够丰富和深入。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主要以欣赏课、鉴赏课为主,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需求。一方面,为了激发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参与度,必须加强艺术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大学生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锻炼,不仅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也能对文化传承起一定促进作用。正如李政道所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25]”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背后的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缺乏关注和了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仅要提高大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更须提高大学生文化内涵和素养,使其参与艺术教育,关注艺术背后的时代思想。因此,如何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及成长规律与时代思想和文化内涵结合,进一步提高公共艺术的有效教育,应成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在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居多,缺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者运用SPSS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进行数据分析,缺少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此外,在样本的选取上,基本是对某省几个学校进行问卷调查,跨省采取样本的较少,若能拓宽样本的范围,数据则更具有代表性,分析问题会更全面、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孙媛,我国理工科太学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2]徐亚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3]丁倩倩,前提与基础: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思考[D],杭州:浙江大学,2011.
[4]王长喜,陈磊,论素质教育中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842-845.
[5]陈晓艳,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J],江苏高教,2010(4):70-71.
[6]韩继华,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文化素质中作用的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7-109.
[7]贺春华,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音乐,2003(2):106-110.
[8]陆挺,陈峰,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启示―――以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J],艺术百家,2010(3):44-47.
[9]李亮,张琪,郑颖,农林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2(6):94-95,8.
[10]崔中梅,陈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声乐鉴赏课的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23):154-155.
[11]黄武,加强教学研究,提升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以高校美术欣赏课程为例[J],艺术百家,2012(8):430-432.
[12]张梅,新疆六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教学研究,2008(6):525-528.
[13]刘玲,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建设研讨[J],艺术百家,2007(2):194-195.
[14]张振华,规范艺术课程构架科学体系―――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7):24-25.
[15]呼宇,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探析―以甘肃省部分高校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6]陆沁凝,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音乐创作,2013(7):188-189.
[17]董红普,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教材开发与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30):104-105.
[18]朱英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深层次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4):62-63.
[19]葛春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4):14-15.
[20]杨孜孜,,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11所高校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203-205.[21]余德华,王淑莲,提高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有效机制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9):61-63.
[22]郑继兵,杨增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33-34.
[23]于立军,梁春早,任宝平,史庆伟,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1):79-80.
一、通识教育解读
何谓通识教育?目前的学术界趋向于:以人类知识的角度,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为学生拓展广阔的知识视野,获取广博的知识,并通过知识的提升和内化进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通识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均衡发展,目的是通过知识间关系的构建、提升和内化,最终培养人。这与我国教育界近年来一直倡导的“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的诉求耦合。这种均衡发展的理念彰显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从这个角度上讲,通识教育的性质是除专业性和职业性之外的具有广泛性、非功利性的普遍研读的教育,内容涉及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以培养健全个人为目的,直接指向人的发展。
(一)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耦合之处在于对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
全人即完整的个人,强调个人智力、尊严、人格的完善和充分的自我发展。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针对现代教育中“非人化”回应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倡导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包括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隆·米勒认为“全人”包括六个素质,即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全人教育就是以这六项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标,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导向,培养具备完整知识、完善人格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全人教育可以缓解现代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价值观错位、生命迷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人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要求学识与人格的平衡、个人与群体的平衡、身心与灵魂的平衡。
作为“全人”,完整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识教育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知识广度获得拓展,而且通识教育用整体观来构建知识,能使学生获得整体发展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进而使学生人格完善。这与全人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正如1945年哈佛《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提出,通识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有全面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完整的人格的有教养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全人教育是教育的诉求,而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诉求的有效途径。
作为完善的人,需有完整的知识构建,认为不同的学科只是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活,学科彼此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而通识教育主张以整体观看待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割裂的,而是系统的。强调人文、社会、自然的互动和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识教育则体现出全人教育的知识取向。
(二)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通过知识的内化进而转化为内在品质与外在能力与气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实质上,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识教育主张文理会通、古今会通、中外会通。知识的贯通学习及自主掌握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奠定学生人文精神的手段。
二、职校公共艺术教育释义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职业学校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展的一种素质教育。它以提高受职校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发展职校生的创新思维,陶冶职校生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最终以促使其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通过包含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在内的课程学习或实践活动实施。
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作为职校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公共艺术教育不以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从人文角度,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得到审美经验并内化为气质品质,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培养职校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唯物论认为,世界万物在一定条件下构建起联系。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虽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概念,但两者在内涵上却有着渊源。厘清两者的关系,可以为通识教育开拓研究领域,同时可以使艺术教育拓宽研究视野。
(一)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思辨关系
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两者的契合之处是以通识教育的观念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艺术教育以艺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艺术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来实现人的完整、自由、和谐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发展思维。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追求人的自由发展
从历史上看,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主张人的自由发展,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那时的“自由教育”中包含艺术教育。可见,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从艺术教育本质上看,艺术教育亦是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文克尔曼认为“艺术之所以优越的原因是有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追求人的精神上、心灵上的自由。这与通识教育一脉相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形成的《艺术教育发展路线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机会。”艺术作品中多数不充斥功利性,容易以最纯真、质朴、原始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艺术教育,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感受无功利性的喜怒哀乐,在情感领域中获得无限的自由。
2.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诉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感情和理性相统一,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即完善人格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形成包括智能的发展、道德完善和品格的提升。追求完善人格的形成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完善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美的熏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艺术所表现的美具有和谐有序的特点,其平衡性使人身心得到满足而愉悦,进而使情感纯洁、情操陶冶、心灵净化。艺术教育能够通过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品质。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其高尚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进而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使其心灵净化、情感升华。对于艺术教育能够使人身心合一的作用,古今中外有着共识。《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子路怎样成为完人时说:“若臧仲武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可见,孔子认为“诗、礼、乐”是培养完人的途径,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由诗开始,以礼为依据,最后由乐完成。《美国教育国家标准》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实施为通识教育的目标达成提供了可能性与实施路径。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智能发展。智能是个体认知方面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创造力是智能的最高表现。近代心理学家在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诺贝尔获奖者的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艺术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同时也能改善认知思维品质,培养创造力。其原理是艺术本身是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在内多向思维的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等环节,调动多种思维运用,起到培养、锻炼智能的目的。生理学认为负责艺术形象思维的右半脑的启动可以抑制负责科学的左半脑抽象思维的兴奋,以至左右半脑平衡,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暂时的放松,从而劳逸结合,达到事倍功半。科学史上很多杰出科学家都是这种平衡协调发展的典范,以至于国外很多综合性高等学府均把艺术课程列为必修课。可见,艺术教育的启智作用是真实存在的。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道德完善。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审美形象唤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来理解和体验审美客体。此时,美便是一种理想中的载体与道德境界紧密相连。对美的追求过程,实质上是在认识与道德、现实与理想之间作出了批判的选择。正如柏拉图说:“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一旦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荀子在《荀子·儒教》中说:“诗言是其志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可见,艺术在思想志向上、道德规范中均发挥作用。
3.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彰显强烈的人文情怀
“人文”见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海》对“人文”的界定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综上,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传承人类文明。而艺术教育认知功能不仅同通过艺术作品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雅思贝尔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是由这一民族的陶冶方式所决定的,究竟有多少人受到陶冶,人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敬畏心来对待陶冶的本质,这些都可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层次的标准。”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为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蕴藏着人类最具代表性的伦理哲学;承载着人类最美好和最理想的情感和趣味;折射着真、善、美的价值观;散发着浓郁而强烈的人文情怀。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在艺术作品中,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能相互关联呈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艺术作品中的感性特征呈现出外在世界与人内在世界的具体性,使人们能细致入微地体验自然的内在生命,人生的悲欢苦乐,现实生活的多面性与复杂性,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生活的意义。所以,经过艺术熏陶的人,与自然有着更多的灵性沟通,常怀有悲悯之情和敬畏之心,因而更热爱自然与生命,更具有豁达平和的胸襟,更能明白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价值。可见,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在运作过程中均关注着人,传承着人类文化及文明,进而使学生学会与自我、他人、社会相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
1.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诉诸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必修课成为职业学校的课程的目的是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所以,职校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比其他学校性质的公共艺术教育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这就要求职校公共艺术教育要确立以学生整体人格的培育,素质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艺术欣赏教学,使学生获得理解、想象、情感的艺术体验,实现受教育者与艺术作品的共鸣,从而将艺术作品中美好而高尚的情感内化为人的心灵,外化为人的行为,真正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自由发展、完善人格的教育。
2.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向应从人文角度诉诸实践教学
从人文的角度实施公共艺术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淡化艺术理论和技能培养。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就在于实施对象是非专业的职校 生,切不能把艺术课上成纯艺术理论的讲授或是艺术技能的传授,而是以人文的角度切入教学,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用人文的眼光和价值观去审美,从而看待所有的事物,达成豁达、包容的人文情怀,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3.职业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应以开放、多元的视角实施
开放、多元的视角审视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就把职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定位在通识性上。对于艺术的内容进行连接和整合,或是艺术门类间横向交叉融合,或是某一艺术门类知识的纵向拓展,使其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拓展公共艺术教育内容的广度。这在教育部刚刚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中已做明确要求。通过跨学科、跨门类的知识的整合和对话,可以激活学生的灵感和想象,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多层面的知识贯通、交叉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文化底蕴。
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公共艺术教育亦然。既然如此,职校公共艺术教育应以多元化的视角审视自身的发展。期待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促进职校生完善人格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作用。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 主题式教学 有机整合
一.现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弊端
公共艺术课程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其实施过程中,一直以来延续了美国教育家布鲁纳(J・S・Bruner)以科目基本结构为主旨的教育思想。[1]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基于专业艺术课程的主体架构,结合不同方向的教学目标,形成了三个层次的课程结构: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大学生审美修养”、“美育学概论”、“美学原理”等,主要讲授美学、美育学、艺术史、美学史、艺术评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第二个层次是艺术鉴赏课程,包括“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中国传统艺术鉴赏”等;第三个层次是艺术实践课程,包括绘画、合唱等,通过艺术技法的学习,来增强审美感受和表现能力。[2]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三个层次的课程,根据其不同的科目特质,理论型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式的教学手法,教师以科目教材内容为基准,传授给学生相应的学科知识点;而实践型课程则采取教师示范,学生实操体验的教学方式,教师基于技法学习的要点,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实操训练。
三个层次的科目共同构建的大学公共艺术教学课程结构,看似各司其职,保障了学生从不同层面进行艺术熏陶,从理论到实践完善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然而具体到实际操作层面,我们了解到在我国现行以专业教学为本位的大学教育体系下,可供公共艺术教学实施的学时非常有限。基于推动公共艺术教学实施的目的,教育部于2006年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其中明确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3]由此可见,一门课程,2个学分,正是大学开展公共艺术教学的现实基础条件,而这个基础条件,在应对前面所述庞杂的公共艺术课程时,无疑就显得杯水车薪。多层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进入艺术领域学习的多样选择权,而不代表学生能够通过某一门课程的学习,获得从理论到实践的综合性审美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基于科目基本结构为主旨构建的公共艺术课程结构体系,不符合我国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情况,看似丰富的多元化课程结构对于学生的艺术学习来说却只是空中楼阁。那么,面对课程学时较少的客观现实情况,我们应如何来开展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美育所要求“培养生活的艺术家”[4]这一目标呢?
二.主题式教学模式特征与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互惠性
面对众多的艺术学科知识领域和有限的学时制约这一对显著的矛盾,调整公共艺术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无疑是教育工作者能够去积极应对的唯一良策。主题式教学模式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式方法。那么,何谓主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是指在现代教学方法论核心――有机整合思维方式主导下,以现代教学概念为基础,以主题为枢纽,牵引教学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整体协调运行的过程中,在师生彼此适应与互惠发展的过程中,在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形塑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的整体型教学。[5]它具有整体性、灵动性、超越性与开放性等基本特征。
1.有机整合重塑公共艺术课程知识结构
通过对定义的分析可见,“有机整合思维方式”是开展主题式教学的核心,而这也正是解决传统公共艺术课程知识面过窄、过于专业的弊端的关键。传统公共艺术基于科目基本结构所形成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无论从哪门课程进行艺术教育的学习,都只能偏于一隅,无法构筑整体的艺术审美观,使得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一时难以形成明确的学习目的,再加之课程学时短,学生浅尝辄止,最终导致整个学习过程既无学习激情也无学习目标,成为了雁过无痕似的所谓艺术审美教育。
以主题式教学模式开展的公共艺术课程,强调任何一门课或一个课程单元,都应该以主题的形式来开展,主题式教学能够整合教学内容,不以某一学科知识体系的获得为目标。这就打破了以科目知识为限的僵局,为教师跳脱出系统化的学科知识点,以美育大教育观为目的进行教学打开了思路。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教育“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6]传统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模式无法跳出专业知识的窠臼,往往是在以艺术的专业知识去应对非专业的学生,这样基于课时限制和授课对象的差异,就导致了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质的不对称。在此,试以常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西方美术史”为例来加以说明。在传统授课模式下,西方美术史课程以西方艺术发展的历史为线索构建整个课程体系,从原始美术、两河流域美术一直到印象主义,教师通过讲授呈现史实、风格、艺术家及其作品,对于不以艺术专业学习为目标的学生而言,学习过程较为冗长,教学方式比较枯燥,课程内容难以对学生形成长时间的吸引力,即使完成了课程学习也是学过就丢,无法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对艺术的亲近感,对审美文化的追求。因此,甩不开的课程知识结构就成为了教师授课的一大限制,也导致了教学模式的单一,而难以达到“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的最基本要求。若采取主题式教学模式,则完全可以跳出系统知识学习的传统思维,在不同课程单元中选取西方美术史中的某一个主题为中心进行课程学习,以该主题为原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运用当代社会庞大的信息平台收集该主题所涉及的艺术史上下文背景、社会学知识背景、艺术家个人经历背景等知识结构,这样,学生不劳而获被动听讲的授课模式就变成了主动追寻探究的研究之路,而这个过程也恰恰是教给了学生如何去学习艺术史、研究艺术史的方法论。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主题式教学法也许无法将所有的学科知识点都传授给学生,但却教会了学生如何去看待和理解艺术史,如何去欣赏和品位艺术作品,如何去认知和感悟封存于历史中的一位位艺术家,这不正是公共艺术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吗?
2.从时间到空间,实现公共艺术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主题式教学的基本设计单位是“主题”,教师与学生围绕主题的内在逻辑而展开交互作用,这一作用过程中必定突破传统教学在空间上以“教室”为主要学习场所和在时间上以“课时”为基本教学单位的有限封闭性,向教学时空的“无限开放”性转化。[7]因此,主题式教学的另一个最大的特质,就是教学形式的灵动性和开放性,而这恰恰是传统公共艺术教学方式所最欠缺的。主题式教学模式将教师课堂讲授、引导与学生课上讨论、课下收集资料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学习任务的牵引,课程的学习时间获得了极大的拓展,学生在下课之后,仍要继续艺术学习,并学会从多元渠道去挖掘艺术资源,为之后的课堂学习形成基础。这无疑就突破了传统授课学时受限的根本问题,解决学生课堂应付听讲,课下抛之脑后的学习方式顽疾。
另一方面,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拘泥于课本中、课堂上的艺术却往往与生活脱节,传统公共艺术教育未能打通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之间的隔阂。“知识一旦从它的原初形态、经验形态上升为抽象的概念、理论的逻辑体系之后,便远离生动、鲜活的生活本身,日益演变为枯燥,尤其是构成一个严谨空洞的文字、术语,过程的知识便隐匿乃至消失在结果的知识之中,仅仅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背景资料不必然地内在于知识本身。”[8]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实现抽象的艺术理论知识与火热的现实艺术生活相对应的审美体验,才能为学生的书本学习找准现实的根基,完善和培育学生鲜活的生命力。主题式教学,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课程内容跨越了学科知识的时间轴和内容限制,强调多元知识的碰撞和冲突。为了实现主题的深化,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走出教室,进入美术馆、博物馆、民间艺术基地、设计文化机构,借力社会美育力量,通过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让学生深化课堂教学所得。应该认识到,学生在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并不是其学习的最终目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在生活中去体悟美,成为生活的艺术家。无论是学校美育还是社会美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为现代社会塑造能够感受美,进而能够去参与美并创造美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社会人。因此,大学教育作为一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公共艺术教学就理应成为沟通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的桥梁,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社会美育平台,帮助学生打开这座能够为之终生艺术审美提供源源不竭艺术资源的宝库。
3.过程型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评价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考虑的基本要素之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评价通常被定位于教学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是传统教学更多地关注结果评价即终结性评价的应然表现。在主题式教学中,评价不是教学流程中的一个独立的环节,而是作为一个因素贯穿于主题式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中。[9]对于大学公共艺术教学来说,过程型评价方式无疑是更加恰当的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考核手法。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公共艺术教育的最大目的和意义不在于掌握了多少具体的艺术知识。当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发展,强化了人们对新型艺术教育的共识:只要摆脱单纯追求技能的倾向,艺术教育就能开发人的多种智能――不仅激发人的直觉和想象能力,还能开发包括语言智能、空间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感智能、交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环境适应智能在内的多元智能。[10]在主题式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的智慧和能力是多元的。在前期课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需要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涉及学生的逻辑能力、文字编辑能力等等;在课中的讨论交流中,需要发挥演讲、辩论以及沟通合作的能力;在课堂外,从课本知识到艺术实践的生发过程中,需要具备举一反三、拓展和创意思维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过程型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学业成果,无疑就达到了通过课程评价方式来促进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的目的,改变传统教学考核模式中,学生学习无目标、考试忙应付,教师教学没激情、考核走形式的弊端。
综上所述,主题式教学模式通过有机整合的思维模式,打破了传统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教学形式,赋予了教师更大的课程知识选择权和教学形式的拓展可能性。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公共艺术教育,以不同“主题”为单位,并以“培养生活的艺术家”为总体目标来开展教学,带领学生在艺术背景资料的整理中去学习艺术史、美学概论;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去进行艺术评论和演讲技巧的学习;在走进艺术机构和进行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去开展艺术鉴赏和艺术技法体验。原本三个层次的公共艺术课程,在一个主题的艺术教学活动中从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得到了体现和运用,由于教学过程学生不得不为的互动和参与,保证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从而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培养了学生感悟艺术的审美能力、认知艺术的研究能力以及参与艺术创造和艺术活动的创意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赫伯・里德(著);吕廷和(译):通过艺术的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2
[2]张典兵: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第1期.第32页
[3]教体艺厅[2006]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
[4]刘军平:艺术与大众――洪毅然艺术思想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13:173
[5]袁顶国:从两极取向到有机整合:主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120
[6]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7]袁顶国:从两极取向到有机整合:主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129
[8]潘洪建,吴中才:知识价值教育学的视野[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04):9-12
[9]袁顶国:从两极取向到有机整合:主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161
我国公共教育发展历史比较久远,但是由于受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影响,发展并不完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艺术教育也想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多不足,比如在经济利益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呈现出并不是以提高人们艺术素质为目的,更多的是为了经济力的追逐;另外我国公共艺术教育混淆与艺术教育的区别,很多高校把艺术教育当做专业教育,仅仅限于一些特长生的教育,实施上公共艺术教育是每一个大学生所具有的教育权利;而且我国的公共教育师资队伍水平较低,经费投入不足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高校公共艺术发展的因素。
二、我国公共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新世纪以来公共艺术教育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民族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公共艺术被看做是促进社会进步、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的重要环节。公共艺术教育强调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高校学生积极的接触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高等教育在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旋律。高校的主要优势是多学科的综合,学生出来专业的知识以外,还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公共艺术教育具有情感和认知教育的双重功能,通过视觉、听觉等艺术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带动其他学科学习。在素质教育下,我国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高校学生除了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以外,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较好的身体素质和一定的艺术精神。这样学生才能在踏入社会后更加游刃有余。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欣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行为美、素养美、精神美的现代化综合人才。
三、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
(一)大力普及公共艺术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本身是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教育,他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高校仅仅将其视为专业课进行教育,这违背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必须对高校这种观念进行纠正,建立一个完整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使公共艺术教育渗透高校校园的方方面面。具体的方式首先可以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艺术概论》公共课,在高校普及艺术课程,然后结合开设一些选修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比如《音乐鉴赏》、《书法赏析》、《美术鉴赏》等,通过课堂教育普及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针对的一般是非艺术专业生,这些学生艺术基本知识比较差,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方法,在教学课时的安排方面可以相应的增加一些艺术课时,让学生由充足的时间了解艺术、学习艺术;其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点在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绪。
(二)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教育质量的提高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教师。艺术教育的提高同样也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的长期努力。高校要发展公共艺术教育,首先要有一批综合能力强、专业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公共艺术师资队伍要以专职教师为主,而且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的需求,这是提高艺术教育的关键。所以高校在注重发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同时要加强艺术教育师资人才的培养。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加强艺术教育人员的培训、艺术交流、国外考察等,提高艺术教育人才的教育水平和能力,提高艺术师资队伍的质量,这样才能够更好在校园内普及公共艺术教育。
(三)把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
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出来建立课堂体系以外,还必须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发挥艺术社团的作用,发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领略美的真谛,接受美的熏陶,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另外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大力发展一些具有美誉功能和德育功能的素质艺术活动,向校园关注艺术文化,比如时装表演、才艺大财、演讲比赛等,这些校园艺术文化活动能够全方位的展示大学生的风采,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四、结语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92-02 收稿日期:2016-07-14
作者简介:崔媛媛(1986―),女,河南开封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想象力、观察力以及德行等各方面的培养。
一、 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有利于思想道德及精神文化的提高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满足并且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艺术教育能够陶冶情操,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它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学校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课程,对学生进行艺术和文化素养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美、认识美,了解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科学文化常识,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三观”的正确培养[1]。艺术教育通过音体美等艺术形象和艺术创作,在艺术和精神之间得到碰撞,实现情感的传递和交流,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思想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
2.有利于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文化视野的扩大
公共艺术课程设置丰富多彩,涉及中外文学、音乐、美术及戏剧等。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基本国情下,高校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弥补学生在中学时期的知识局限性和阅读面窄的欠缺。通过这些学习认识社会的发展态势和人类的发展历史,使学生精神得到升华,心理功能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并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开阔文化视野。
3.有利于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可以美化人格,促进人们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将各类艺术形式以授课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艺术教育丰富了自身的见识和艺术体验,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能力,使学生的生活情趣朝着更高层次发展,从而令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不管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4.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创新思维的培养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创新思维就是运用非逻辑思维去处理问题,而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则可利用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式来实现[2]。公共艺术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它通过联想、情感、感官等方面,帮助学生养成敏锐的洞察能力和丰富的创造想象力;公共艺术教育还有利于对学生直觉和灵感思维的培养,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突然出现的情绪就是直觉,而灵感往往都是在直觉出现的刹那间产生。公共艺术教育巧妙地结合了人的形象和逻辑思维,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很多高校均已经设置各式各样的公共艺术课程,大多数以选修课或者公选课的形式出现,这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力,有助于学生正确“三观”的培养,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近年来,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发展迅速,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1.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制、体制不完善
教育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有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但在具体设置上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设置要求,而且很多高校并没有为公共艺术教育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而是把它挂靠在学校的教务处,这就导致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制度和政策的保障,教学缺乏监管,教学效率低下。综合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有一些高校的艺术教育机构在教学管理、人事财务等方面缺乏自,在一定程度上受外界影响较大,教育管理机构有名无实,很难融入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去。
2.课程设置不被重视,教材选择随意
在普通本科院校中,课程设置首先考虑的必定是专业课和必修课,之后才会考虑到选修课程的设置,而大多数高校通常会选择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放在选修课中,这往往最容易被老师和学生忽略,当遇到师资或外部环境的干扰时还会被替换,加之一些高校的课程考查是通过采用开卷考试或是结课论文的形式实现的,这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的反映很不利。还有一些高校由于艺术教育方面师资力量的欠缺,比如一些地方综合类或者理工类院校没有专业的授课老师,学校就会采用网课的形式授学,无教师的现场教学和指导,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的效率。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高校在艺术教材的选择上过于随意[3]。比如一些高校本身设置有艺术类专业,这时为了方便起见,他们会直接采用艺术类专业的相关教材用于公共艺术教育中去,选择教材没有针对性,没有将艺术生和非艺术生的需求考虑进去;还有一些学校会采用本校自主开发的教材,通常这些教材内容创新性不足、整体水平较低,这都很难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利于学生艺术理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
艺术教育的师资情况将直接影响艺术教育的效果。在实际情况中许多高校均存在公共艺术师资不足的情况,即使有配备专职公共艺术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往往不高,经验不足,文化底蕴欠缺,这都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接触公共艺术;还有一些高校往往会采用团委等其他行政部门的非专职老师授课公共艺术,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责任心差,缺乏学科带头人,教学技能单一无新意,授课很容易朝着自己擅长的领域靠,教学面窄,这就使教学效率不高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授课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由于高校自身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度不足,考试形式又过于流程化,这就使学生不自觉地把公共艺术课程不当回事,应付现象严重。目前高校对于公共艺术教育大多都是理论的教学,缺乏实践的支持,学生上课兴趣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小动作频繁,大多数学生仅仅为了结课考试或者获取学分,真正用心学习的学生并不多,这完全违背了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初衷。
三、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对策建议的探讨
1.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建立专业的教学机构
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但是一方面由于学校自身学科设置问题以及资金等方面的外在因素,使得学校没有能力建立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只能将公共艺术教育依托在别的部门或者临时调动一些非专业的艺术教师来维持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因为艺术教育是一门主观性较强的学科,教育效果缓慢,相比一些专业性强的学科,学校对其的重视度远远不够,学生也将其默认为可学可不学的课程,这都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重视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制的建设,给予资金和组织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使高校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建立专业的教学机构,规范公共教育管理制度,完善考评体系,增加教师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从而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充分实现艺术教育的目的[4]。
2.优化课程体系,合理选材,因材施教
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选择不能盲目,应结合高校所在城市的特点以及高校中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开设课程,既能够体现当地的地方特色,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公共艺术教材的选择不可随意,应结合学生层次和专业的不同合理选材[5]。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若教材太过专业,将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使学生厌学;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力弱于文科专业的学生,教材选择时应考虑到理工类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教材,这样既实现了艺术教学的目的,而且也满足了学生对艺术的需要,做到了合理选材、因材施教。
3.强化师资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在教育中具有示范性,在高校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应当掌握娴熟的专业知识,并且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方面的欠缺亟须弥补,一方面,学校可以优化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来强化师资团队,并应全方位考虑专业设置,既考虑到年轻思维活跃的艺术专业毕业生,同时也应当考虑社会上那些有丰富教育经验的精英。另一方面,学校在一定程度应当给予公共艺术教育教师与优势专业教师同等的政策,不定期为艺术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校内外相关专业合作等,加强教师间对专业知识的交流和学习,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接受新时代高科技教学的新思路,并及时吸收新的成功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强化师资队伍,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提供优质的条件和扎实的基础。
4.开展公共艺术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展艺术活动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训练了学生多元化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去学习艺术。艺术活动不像课堂教学那么死板,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进去,在玩的过程中也能使学生接触到艺术,并亲身体验艺术,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艺术。比如开展书画展览活动,学生自愿参加,将优秀的作品在校园内展览,这样既塑造了学校的艺术氛围,也激发了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通过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多元化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王 巍,钟天娥,池阿海,等.公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84―87.
柏志华.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大众文艺,2015,(13):224.
刘颖灵.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教育教学论坛,2012,(7):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