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59:48
导语:在大学生就业的方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据统计,21世纪初我国大学毕业生有114万人,而在2010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高达631万,这一数字在2015年更是达到了749万人。数量庞大的毕业生规模让国内的就业形式变得十分严峻,这也成为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为缓解就业压力,我国政府和高校积极从创业领域出发,以创业带动就业。在2014年,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率约为2.9%,想比2013年的2.3%提高了0.6%,比2012年的2.0%提高0.9%。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导致我国大学生成功率并不理想。亟需我国政府和高校加紧在政策和教育上的扶持,促进大学生创业良性发展,缓解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推动社会进步。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在知识经济时代,各项社会活动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朝着创新的方向发生了转变,我国高校的教育应当及时做出改变,积极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升大学毕业生在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旧制度的革新还需要来自创新的推动力。
(二)促进国民素质提高
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内容和形式促进传统教学和就业教育,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于社会人才的素质需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以自身的个性和发展需求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提升写作能力和竞争能力,进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创业人才,提高我国人才的整体素质,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转变。
(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我国企业中,有90%以上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其年产值和服务价值占我国国民总产值的60%以上,贡献了我国一半以上的税收。同时,中小企业也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拥有市场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发明专利,更是市场中绝大多数新产品开发的主要动力。从而以往的数据不难发现,中小企业更是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而中小企业的主力军便来自于大学生创业者们。因此,各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培训,不但可以解决就业更可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成功率计划,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四)促进大学生的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
大学生的能力提升人和职业发展具有长期性而复杂性的特点,其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创新意识、创业知识、意识品质以及职业能力。通过比较研究,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在创新创业的素质上具有明显优势,专项教育的优势得以进一步体现。这源于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对于个人的素质发展总体的把握,不仅仅是意志品质的培养,更是技能和意识的提升,满足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创新意识的需求。
(六)缓解了就业压力
早在2013年的夏天,当年就被称为 “史上最难就业季”,该年的毕业生已经无限接近700万。然而,2014年的毕业生总数更到达了史无前例的727万,2015年更是接近750万人,这一增长似乎仍无减弱的趋势。面对就业规模的增加和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的问题,我国的就业问题变得尤为严峻。因此,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和创业的意识,提升其在创业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和思维,提高创业成功率,以此改善自身的就业问题,并以开创新企业的形式来缓和压力,维系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二、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教育的转变意见
(三)变应急式教育为持续性教育
随着就业问题的爆出,各高校逐渐加强对于就业和创业的教育活动,例如:就业培训交流会、招聘会以及创业指导班等。然而,这些各名目的就业和创业教育大都是在近两年建立起来的,并不符合教育的基本特性,只是基于市场恶劣环境下的应急措施,忽略了长期性和持续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就业和创业教育应当进行长期性和持续性的规划,将整个教育活动规划成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课程,以阶段性和层次性的教育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例如:能力培养规划指导、就业方向规划分析以及创业指导等,以此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能力和意识,为进入社会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变零散式教育为系统性教育
现阶段就业问题具有临时性和无序性的特点,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以及具有指导意义的模式。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应当积极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整理和规划,建立多方位、分阶段以及系统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因为,任何一门技能和能力的获得都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和系统性的过程,就业创业教育也应当如此。
据此,高校应当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当中去,将就业和创业中所需要的能力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准备,例如:心理、创新意识、合作精神以及政策学习等。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结构性、阶段性和层次性等特点,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使之变得更加合理与科学。
(三)变传统型教育为创新型教育
现阶段的就业难题不仅仅是由于毕业生规模过大,也有一部分来自我国教育模式所引发的人才结构性矛盾。因此,就业问题所引发的不仅仅是学生找不到工作,也包括了企业找不到所需的人才,更表现在企业需求和毕业生能力之间不匹配。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高校的就业和创业教育应当积极融入到高校的日常课程中,把握实践和就业需求,完善校内的教育和引导职能。对社会就业和创业进行模拟,鼓励并帮助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自主创业的尝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政府和高校应当积极配合,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以创新型的持续性系统教育来构建学生的创业教育体系。帮学生建立起创业应当具备的意识和能力,在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之下,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改善就业难题,为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学朋.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4,30:251-252.
[2] 汤吉军,刘仲仪.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理性选择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5,02:32-37.
[3] 王林桂等.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研究――以海南省高校大学生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3:98-102.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选择方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127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235- 02
1 引 言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愈演愈烈,政府、学校和社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大学生创业,随之迎来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潮。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两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透露,今年国家仍将从多个层面出台政策,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扫清障碍。而除此之外,总理也指出,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创业的开始是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项目是指创业者进行创业所从事的某一具体方向或具体行业,具有吸引力的、较为持久的和适时的一种商务活动内容,并最终表现在可以为客户和最终用户创造或增加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中。
项目选择是创业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大学生创业热情高、学习能力强,但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创业难免理想化,好的开始就尤为重要。不少大学生选择的创业项目华而不实,往往是盲目地选择了目前最流行最赚钱的项目,却没有考虑是否合适,结果可想而知。只有选择了合适的创业项目,创业才有目标,才能激发创业的热情,创业成功率也更高。
2 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基本原则
2.1 要有市场前景
创业项目一般而言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有的创业者认为,什么行当热门,什么行当赚钱,就进入什么行当,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创业者必须树立这样一个观点,即“企业是为解决客户的问题而存在的”。没有满意的客户就没有企业的存在,客户的需求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因而,选择创业项目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要从社会需求出发。大学生创业之初就应该了解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由此去检验创业项目的合理与否。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应遵循有市场前景这条原则,这样,创业才有了成功的基础。
2.2 项目合法化
创业项目要选择国家允许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国家对于有些领域是明令禁止的,如制毒贩毒、非法传销等等;有些领域是有限制条件准入的,如制药、烟草等;对于普通的民用商品基本没有什么限制。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联网创业中,网上操作相对虚拟,更要求操作的严谨与合法。另外,创业项目要避免一些国家政策没有规定的灰色地带,保证项目的明确性。大学生在创业准备时期应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确保所选择的创业项目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创业注定是要失败的。
2.3 项目特色化
创业项目要坚持创新,特色化是项目的一大亮点。特色是创业项目生命的内在根基,是企业生存下去的条件、站住脚的基石。没有特色,任何创业都会是无根之浮萍。对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创新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因为市场上从来都不缺大路货的商品、一般的劳动服务,缺的是特殊的商品、特殊的服务。大学生创业者只有提供新的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在生存之后取得发展。项目特色是存在于项目之中的优秀基因,它最终会表达为争夺市场的关键。
3 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具体方式
3.1 进行市场调查,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
市场调查就是通过收集有关材料和数据,加以研究和分析,为市场的预测提供可靠的数据。通过市场调查,不仅能够明确市场需求,更能较为清晰地了解顾客的具体需要。大学生创业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市场调查,通过查阅资料、传媒信息、访问顾客等方法,来确定人们还未满足的市场需求。最后通过分析各个项目的市场供求状况,来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
真正伟大的创业者是在满足大众的需求。郭敬明在大学时便成立“岛”工作室,出版一系列针对自己小说受众的杂志与期刊。那时起他就为读者提供“立体服务”,例如推出音乐小说、写真集,拍摄偶像剧……,在青春读物的基础上打造了一条文化消费产业链。而后成立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郭敬明正是清楚了他小说受众的需求,才一步步创业成功。
3.2 选择政府鼓励、有政策优惠的项目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其中不乏专门针对具体行业的。如大学生创业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创业新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企业,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创业新办从事公共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
要开创自己的事业,就要知道哪些行业是国家政策鼓励和扶持的,从这些行业中,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选出合适的优惠项目。
3.3 选择正处于成长期的项目
大学生创业者年轻,一般而言喜欢新鲜事物,在创业时往往也会选择一些刚开发出来的项目,这样做会有很大的风险。只有当一个项目处于市场已经开发、但是现有的供应能力不足的时候,才应该选择该项目,这样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很多。刚开发的新项目市场根基不足,不能保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这样的项目会给大学生创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完全成熟的老项目,虽然稳当,但市场份额一般已满,缺乏诱人的利润。避免这些而去选择处于成长期的项目,不仅能有效降低风险,而且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利润空间。
3.4 选择技术性较低的项目
大学生创业者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就要尽量避免一开始创业就进入高科技行业。因为高科技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对于大学生这样资本金较少的创业者是很重的负担,而且高科技人才也同样不容易聘用。因此大学生创业者可以选择从技术性较低的行业做起,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再转入高科技行业。
3.5 利用自身资源,选择自己熟悉的项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比如,有的人专业优势强悍,对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某一产品比较熟悉;有的人有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有的人拥有某一方面的资源,如经营管理能力、个人社会关系等。大学生创业者如果能积极发掘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掌握的资源,进而选择自己熟悉的项目,那么创业就会更加有保障,创业也更加有热情。
大二学生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通过做论文《制造和评价一个可变频振荡器》发现了新技术,随后申请专利,最终成立惠普公司。休利特和帕卡德利用他们的专业之长成功创业。
3.6 选择互联网创业项目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我国已经进入全民皆网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孕育着比传统行业更大的商机。互联网创业包括经营网站与网店,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创业形式。大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相比更具有创新、创业潜力,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电脑基础扎实,有更快速的学习能力,是互联网创业的最佳人选。而互联网创业项目具有投资少、风险低、效益高的优点,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者。
目前国内最大的校园社交APP超级课程表创始人余佳文,就是从身边的学生对课程表的需求出发,选择了移动互联网这一方式解决用户需求。2011年10月,余佳文和他的团队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将第一版做了出来。虽然初版功能方面还很不完善,却还是吸引了几千名在校学生使用。后不断改进,已覆盖全国所有高校。2014年8月,超级课程表团队再次获得数千万美元的B轮投资。此轮投资由阿里巴巴集团领投,红杉资本以及策源创投继续参投。
4 结 语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符号,而大学生独有的特点,使得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对项目特点认识得越透彻,创业的成功率就越大。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候要遵循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创业。考虑到大学生自身的资源和基础仍很薄弱,轻资产、贴近市场需求、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是较好的选择,也可增加成功的概率。创业项目的选择仅仅是大学生创业道路上的第一步,之后的创业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其面对并选择的难题,大学生若能够慎重对待,才能最终创业成功!
主要参考文献
[1]陆晓峰.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的主要策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6):21-23.
[2]范蓉.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2(33):695.
地方院校 IT类大学生 就业竞争力
一、前言
国家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衡量一个高等学校毕业生的优劣就看他是否具备社会竞争力。新信息技术已经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发展的七大振兴产业之一,IT技术作为新信息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为适应社会和时展需求,培养IT人才应用创新能力的一项基本标准和规范。地方院校如何为IT类大学生拓展求知与求职空间,如何为IT类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利用在校期间学习的这一黄金时段,充分完善自我,在获取各种知识的同时,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提升综合素质,成为“广义”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国内高校IT人才的培养现状
地方高等院校教育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的重任,担负着国家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IT类大学生是一个特定的群体,是人生里程的一个特殊阶段,带着家庭和社会的期盼,满怀对人生的未来憧憬和职业选择,进入一段关键的学习过程。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开展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历史也有几十年,并投入巨资开展对IT人才的培养。由于受社会需求和就业理念的影响,现在每个高等学校几乎都有与IT人才培养的专业或学科,每年约有几十万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直接或间接从事IT技术工作,他们将主导着我国未来新信息产业的发展。然而,由于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手段和育人方法及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在IT人才培养结构、质量和供需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衡现象。一方面,IT创新人才需求旺盛,根据调查目前我国IT人才需求仍以每年20%以上速度增加,特别是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到行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推进推动了信息化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需要一大批从事IT技术的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在社会需求中985和211学校的毕业生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青睐,而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的部分毕业生由于实际能力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毕业就失业”的现象,我国IT人才的供需矛盾仍然很大。近几年,我国许多有识之士和教育主管部分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及教学手段培养IT创新人才,如国内著名高校清华大学成立了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简称“姚班”),山东大学成立了泰山学堂计算机取向班等,开辟和探索新的IT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模式。由于被教育者数量有限,仅解决点上的问题,没有解决面上的问题,但已经为我们指明了一定的方向。
三、地方院校在校IT类大学生求知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已由精英教育向普通大众教育发展,在校大学生的生源质量和学生的求知欲望已经在逐渐发生变化。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生源和录取状况发生了巨变。77年考生570万人,录取新生27万人,此后每年能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逐年上升,到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已达108万人。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每年的招生人数都以近百分之五的速度在不断递增,地方高等院校的增速更快。同时每年都有多所学校为提升办学层次,加入到高等院校行列,到2012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685万人,全国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校生规模逼近2500万人(数据来源于教育部招生信息网)。
态度决定行动,过程决定成败。地方院校的IT类大学生由于存在个体人生观的差异,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学习主动性差异性大。普通本科批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相对较高,自律性较强,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也存在差异。
对学生的求知状况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求知欲望高,主动学习型。能报着一颗感恩的心度过大学生活,充分认识到通过所学知识来改变自身命运,来回报社会和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刻苦认真,珍惜自己的求学过程,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求知欲望一般,缺乏学习动力型。学生本人已经认识到通过所学知识来改变自身命运,但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恒心,学习态度基本端正,能按照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对自己的未来方向不明确,喜欢随大流,别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偏差,从众心理严重。
3.没有求知欲望,得过且过型。该部分学生人生观存在缺陷,缺乏责任心,本人没有任何学习欲望,学习能动性缺失,好像是在为别人学习,误认为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比自身的能力更重要,有权有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进入高校的目的就是求得一张毕业文凭,在思想的深处没有摆正上大学的态度,丧失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沉迷于网络游戏,虚度光阴。
四、提升地方院校IT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措施的实施
1.全面提升IT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新理念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建立全面、科学的创新人才新理念,改变传统意识对创新人才理念理解上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可能导致思想和实践的偏差,比如把创新人才与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对立起来;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弱化基础理论的学习;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为学生开设几门“创造学”“创造方法”课程,忽略教育理念、环境和手段对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而把所谓的创新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个性发展对立起来等等。
2.重新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IT产业发展的需求
IT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产业的壮大,IT产业内部也出现了诸多学科分支,如:芯片设计、系统设计、通信技术、软件设计、数据库开发、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等等。这些变化已经深入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然而我们的教育系统的专业设置并没有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这些变化,导致我们现在培养的“通才”不能适应IT产业对IT类“专才”的需求。所以及时对现有的专业和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以培养出更多的“专才”才是IT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会同浪潮集团和其他合作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及行业专家一起重新修订适合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
3.利用新信息技术手段,创新IT人才培养方式
目前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当前比较流行两种方式:一是采取在学校完成所有的课程教育即进行封闭式学校教育模式,另一种是学生在母校完成规定的课程教育,然后将学生分配到某些企业完成教学实践。这两种培养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封闭式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学校掌握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学生基本不和社会和用人企业接触,不了解社会和企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难以达到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容易出现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现象。后一种就是目前较流行的学校和企业完成教育的过程,就是在学校和实践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后,学生在母校完成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后,修满规定的学分,用一年的时间集中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3+1或3+1+1模式。这种方式对需要进行现场操作的学生比较适用,比如建筑施工、酒店餐饮和市场营销等专业。而对IT这种知识密集型的专业学生就不太适用,会遇到下面两个方面的实际困难,首先就是如果合作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学生可以通过走读的方式,白天在企业学习和工作,晚上返回学校住宿。如果学校距离企业较远,学生必须吃住在企业,企业需要帮助学生解决食宿,这样做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而且加大了管理成本。另外,学生到企业还不具备直接参与实际项目研发的能力,顶岗企业需要拿出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等到学生具备研发项目的时候,参加企业实践的学生也将要离开企业,给企业带来的实际效益不明显,这也是目前企业接收实践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另外,由于企业能容纳参与教学实践的学生容量有限,特别是名企不可能让大批的学生进入企业,结果限制了IT类学生一次到合作企业的人数,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实践。如企业接收大量的学生,企业将变成第二个高等学校,失去参与企业实践的真正意义。
建立创新IT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用互联网或视频技术完成参与企业的培训工作,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在不泄露企业机密的情况下可以在学校内通过请企业专家介绍或观看企业录像完成,对涉及技术方面培训同样可以通过视频技术解决。比如,企业在进行某科研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会时,学生同样在教室内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完成,学生也可以通过视频参与讨论,这样做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达到了学生亲临现场的效果。在校期间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为学生讲授更多的专业知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对具体项目的训练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完成,等学生训练的能力和水平达到了实际的要求,可以利用一段时间到实际企业参与真正的项目开发,提升学生实际开发项目的能力,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随着我国高校扩大招生政策推行以来,每年高校的毕业生数量都显著增加,同时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过程中的自逐步扩大,受众多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压力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面对就业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心理。大学生本身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其自身心理机制不够成熟。大学生尚处于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尚没有真正进入社会角色,其人格与价值观都处于继续成长阶段,因此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难免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同时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还受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影响,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带来压力。为了能够营建良好的就业心态,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价值观,应该把握好如下几点:
一、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1、自我激励法。要有意识地以生活中的模范事迹鼓舞自己,以生活中的哲学道理影响自己,主动与各种明智的思想观念靠近,使自己在生活中可以形成乐观的情绪。能够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以积极的心态面向未来。同时面对就业大学生要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客观评价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自负也不自卑,建立健康平和的心态。
2、注意转移法。如果发现自身已经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可以有意识地采取一定的途径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发生转移即将不良情绪向积极的情绪的方向牵引就是注意力转移法。通过注意力的转移可以使原来的消极情绪消失或者缓和,通过需找新的兴奋点有效调动积极的情绪。
3、适度宣泄法。适度宣泄主要是指在某种矛盾的冲突下,产生了消极的情绪,要对这种消极性的情绪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调节以及适度宣泄,改善自我的心境。将不良的情绪宣泄除去的最好途径就是可以将自我的这种压抑的情绪向别人倾诉,这样就会对情绪产生一种积极的疏导性作用。并且在倾诉的过程中可以与他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获得理解与帮助,有利于问题的具体解决,提升倾诉者战胜困难的勇气。
上述介绍的几种途径都可以用于大学生进行自我心态调适,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大学生面对就业一定要确立正确的就业观,要具备健康的心理,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要坚定自己的自信心,提升自己的意志,勇于面对挫折与失败,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二、高校要从多角度做好大学生择业的全面性指导
1.要从政策上做好就业宣传。
第一,要紧紧贴合国家的就业政策,开设专项的就业指导课,对大学生进行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社会发展现状介绍与分析,提升大学生对就业局面的整体认识,使大学生踊跃到社会基层锻炼,争当志愿者积极支持国家西部大开发。其次,对大学生展开就业教育要及早,使大学生能够在刚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对自己的未来就业有所规划,进而明确目标一直以乐观的心态坚定不移地努力奋斗。再次,要充分发挥大学教师的就业宣传与指导性作用。要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日常的教学相联系,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学习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掌握社会职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可以积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不断提升自己,为应对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切实发挥班主任与辅导员的作用,加强同就业指导部门之间的联系。
2.要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技能。积极对大学生展开实践技能培训,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例如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交往技能、认知技能都会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提升自我的自信心,以良好的心态从容应对就业压力。
3.重视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建立。要结合当今就业形势的现状,使大学生能够客观地对自我进行评价,明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要积极与社会相融合,提升自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踏踏实实投入到工作岗位当中,秉承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就业理念。同时大学生要具有创新精神,敢于创业。
4.健全高校就业心理咨询体系建设。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有心理健康中心与心理健康咨询室,但是从这些机构的职能来看主要着眼于对大学生进行学习、生活方面的心理辅导,有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则涉及得很少。因此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方面作为高校心理健康中心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可以结合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产生的问题开展各种活动,包括问卷调查等,掌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针对相应的问题出台具体的解决措施,切实将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落实到位,提升效率。切实教会大学生该怎样应对压力与挫折,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就业心态。
三、为大学生就业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升就业机制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性。
从目前社会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来看,存在不少单位在人才招聘时倾向于选用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则根本没有应聘的机会。还存在一些单位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即便有的女大学生自身能力很出众也不会被选用,这种现象就会使女大学生的自信心严重受挫,容易对整个就业环境产生偏激性的想法,也会对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观念以及内心健康产生消极性影响。所以,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就业机制是构建良好的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前提保障,唯有如此才会为每一位大学生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才会使大学生真正找寻到与自身相适应的社会岗位,有利于大学生个人才智与能力的发挥,进而实现其个人的价值,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总而言之,大学生要立足于自身发展的现实情况,确立好理想与目标,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竞争精神,不要盲目与他人攀比,有效控制内在的依赖性心理、恐惧性心理以及焦虑性心理等不良情绪,积极从技能与知识方面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提升自我在就业过程中的主动性,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自我的成长,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优势。同时要做好大学生就业的外部环境建设,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社会都要对大学生的就业积极重视,做好指导,创造良好的条件。(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学工部)
参考文献:
[1]穆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择业与就业,2008(05)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创业现状 创业教育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创业的热情明显增强,主动学习创业知识和开展创业实践的愿望不断提升,并迫切希望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创业教育对于培养个人的首创和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非常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将培养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将它提高到与学术研究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始于1999年,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在我国正式起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逐年增加,有关著作相继问世,在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创业、丰富大学生创业知识、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促进全面成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形式单一,创业课程几乎是空白,课程体系不尽完善,缺乏作为一门学科应有的严谨性。
二、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
美国作为创业教育的发源地,其创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有上百万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受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不仅涵盖创业课程的开设开发,专业的设立发展,还通过建立高校创业中心、创业教育研究会等专门机构从事创业教育的研究;不仅在高校内营造创业氛围,还通过创业中心与社会建立了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等,形成了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了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
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自主创业项目的指导与扶持,旨在通过少数个体的创业,带动和影响更多的学生点燃创业激情,根据自身条件投身创业实践。面对广大的学生群体,通过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目标。
1.在教育对象和层次方面,从广泛参与到小群体专门培训再到个别团队扶持进行三个层面的教育。高校可以科技学术节为平台,面向全校学生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覆盖全校各学院各年级学生;通过创业培训基地,面向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SYB培训,以讲授、小组讨论、团队训练、网上沙盘等形式完整呈现创业过程,培养有较强的市场开拓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优秀创业者。学校的专门机构如创业孵化基地针对个别具备条件的创业项目团队进行具体扶持和孵化,支持学生创办企业。
2.在教育形式方面,以课程、讲座、教师指导、项目体验等多种形式从多个角度进行教育、培训和指导。目前,各高校都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该课程中设置创业教育章节,面向全校学生进行普及性教育。此外,还可以针对具有创业意愿,拥有创业项目的学生,开设选修课;学校也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开设科技学术讲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对专业前沿知识技能的了解认知;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也可为科技创新学生团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全程指导;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取得较大创业成就的企业精英、具备丰富创业教学和指导经验的高校教师作为创业导师对自主创业团队进行针对性辅导和培训,把最前沿的信息和最成功的经验传授给广大师生;聘请知名企业高管、知名大学生创业教育专家来校做兼职教授,扩大创业导师团,传授创业经验,对学生创业进行辅导。
3.在教育阶段方面,高校应实现从大一到大四的全程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面向一年级学生开设,旨在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结合科技创新和创业计划大赛举办的专题讲座和创业体验主要针对大二、大三的学生,旨在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针对创业项目团队的系列培训则侧重于大三、大四学生,详细介绍创业过程中各环节的方法和知识,目标更明确地指向让学生创办自己的企业。
4.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形成以校内为主,校内外结合的多专业多层次的创业指导师资队伍。依托高校丰富的教师资源,对学生创业计划制订、创业团队建设、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教育指导;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职业指导师为学生提供咨询和培训;聘请企业单位负责人、创业成功校友为兼职创业导师,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报告,为创业团队提供咨询和指导。此外,应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蹲点实践,进行亲身体验,丰富对创业的感性认识;鼓励教师和企业人员合作研究创业项目,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从而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陈文华,关小燕.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江西教育科研,2004(12)
关键词:教学管理模式;本科生导师制;学业导师;学业指导;学术引导;职责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5-0022-06
收稿日期:2016-07-18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项目“借鉴传统书院模式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2014064);湖南省2016年度普通高校网络文化精品建设项目“传统文化创意微产品”(16WL03)。
作者简介:吴仰湘(1970-),男,湖南溆浦人,历史学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主要从事经学史研究;全淑凤,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
综观二十多年来国内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有的是阶段化导师制(给新生、低年级或高年级本科生、毕业生短期配备导师),有的是特别生导师制(给少数优秀拔尖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差、心理状态欠佳等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配备导师),有的是专项性导师制(为指导大学生项目研究、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考研、就业等各种实际需求而配备导师),可谓形式多样。因现实指向明确(学习辅导、科研引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现有各种本科生导师制基本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对本科生的专业学习、科研训练、生活适应、情感诉求等有着显著影响,对推进本科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积极作用。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自2009年招收历史专业本科生以来,吸取国内外著名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长处,推行全员化、全程式学业导师制,所有学生自大一入校至大四毕业,全部一对一地配备学业导师(聘请本院专业教师担任),同时辅以生活导师(聘请本院优秀博士生或硕士生担任,通常一间宿舍配备一名生活导师)、建制班导师(为每个班配备一名专业教师,从整体上指导班级日常工作和开展集体活动)、兴趣班导师(为大一和大二同学自发组织的学术兴趣小组“汲泉学社”,聘请一位专业教师担任学术指导),全面介入本科生的专业学习、日常生活和人格塑造,希望能对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成才实现全覆盖。经过数年实践,岳麓书院本科生导师制已初见成效,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身受其益的学生更是交口称赞。
岳麓书院在实施全员化、全程式学业导师制的过程中,既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出现一些不足。拙文即基于我们在岳麓书院实施学业导师制的工作实际和相关思考,就如何充分履行学业导师的应有职责、大力提升学业导师的工作水平略述所见。文章先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生需求出发,论述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职责定位,然后基于岳麓书院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实施情况,具体探讨人文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工作方向,希望有助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文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进一步完善,并在探索与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职责定位:从“全能咨询师”到“学术引路人”
目前,从全国重点大学到地方高职院校,已广泛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①,但实施中普遍存在一个不足,即对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定位不明、职责不清。无论担任学业导师的专业教师,还是置身其中的大学生,都对本科生学业导师的概念和内涵缺乏清晰认识,对学业导师的职责没有明确判别,不太清楚学业导师应该如何准确定位,其所承担的责任与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程教师等究竟有什么区别。在施行过程中,学业导师经常被视作大学生的“管家婆”、“全能咨询师”,无论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思想、情感,都要求学业导师加以关心、给予指导,无形之中让学业导师身兼数任,使分身乏术的学业导师工作无从下手,看起来面面俱到,实际上蜻蜓点水,指导效果大打折扣。这种情形,对于一般大学的学业导师和学生均有不利,对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来说,更会造成宝贵教学资源的闲置或浪费。推行学业导师制的初衷,原是要从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全能培养,造就英才。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职责定位,既要符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精英人才的高端办学理念,更要满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起点学生的高层次需求。
首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贯彻“精英教育”理念,本科生学业导师可在其中助上一臂之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时代跨入大众化时代,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管理计算机化,人才培养模式化,培养过程如同流水线,学生的个体差异被漠视,个性发展被忽略。因此,不可能把所有学生培养成卓越人才,反而有可能将少数优秀、拔尖的人才磨灭掉,容易导致毕业生的大众化、平庸化。面对这种情况,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仍想坚持“精英教育”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知识丰富、勇于创新、善于探究的高素质、精英型人才,为此纷纷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以推行导师制著名的牛津大学,就有不少教授认为,“如果高等教育有必要精英化,那么牛津就要挑选最好的学生,并让本身都很优秀的教师(用非常严格的要求及精深的方法)来训练他们”,“导师制教学就是这种严格而精深的学习体验的主要特色,而这种体验非常有助于个体才智的发挥”[1](P61)。我国高校纷纷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正是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为贯彻“精英教育”理念而仿效牛津大学等国外做法,探索英才培养的新模式[2]。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业导师的根本职责,仍然是要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一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造就一小众“精英人才”,弥补大众化教育的缺憾。
其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起点较高,基础较好,因而自我期许普遍很高,人生规划比较远大,在读书、科研、读研或留学等方面有较为强烈的内在需求。这就需要学业导师更多地在专业学习、学术成长、科研训练等方面,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和长远的引导。例如,根据何齐宗教授主持的“导师制与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对“你认为大学生需要参与科学研究吗”的问题,肯定回答者为86.7%,否定回答者为5.8%,说不清楚者为7.3%[3](P56)。可见,绝大多数本科生抱有参与科研的热诚。湖南大学对全校2015级新生作问卷调查时,关于就读大学期间的计划,学生回答准备考研者为76.5%,想在学术会议或期刊者55.4%,想跨院系修习专业课程者49.6%,想修习第二学位者47.4%,想独立从事研究者45.7%,准备出国留学者34.8%[4]。可见,他们已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激烈竞争和未来多元发展的自我定位出发,对大学学习的期望较多放在获取专业知识、获得学术研究训练,培养科研素质和初步形成创新性研究的能力。教育部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就特别安排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个高校也相应大力开展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或在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时加大实践教学、创新性探索在整个教学环节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比重。这些既为本科生从事科研创新、学术探索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同时也对学业导师如何指导学生提高学业层次、培养研究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目前已有不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明确将培养和提升本科生的治学能力、科研水平,作为本科生导师制的一大目标,对于指导高年级本科生更是列作主要目标。
开创研究型大学先风的德国教育家洪堡(Humboldt)曾明确提出:“如果一所大学只是注重于去满足国家的短期需要,则它终究会在对国家的贡献及其自身的存在上都陷入失败的境地――那种纯粹职业化的教育路径,将会把教育的长期价值排挤出去。”为此,他倡导“以学术为本位的大学教育”,主张“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致力于学术”[1](P13)。自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不能亦步亦趋于社会、家长普遍抱持的职业取向,而应充分考虑高等教育中原本占有重要席位的学术取向,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回归学术本位,服务于国家宏观战略和社会长期发展的需要,矢志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好、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级专门人才乃至精英人才。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业导师必须肩负起重任,主动调整角色定位,从消极的咨询型转为积极的引导型,对学生从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科研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换言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业导师应当从“全能咨询师”转为“学术引路人”。
岳麓书院为本科生分别配备了学业导师、生活导师、建制班导师和兴趣班导师,使得学业导师职责相对单一,事务明确。不过在实际推行中,学业导师仍然出现身份混同、定位凌乱的现象。学生在与学业导师的交往中,不管是哪方面的问题,都会找学业导师交流、求助,学业导师也因此应接不暇,每次与学生见面,大量时间耗费在一些琐碎杂事上,冲淡了本应指导学生读书治学的正题。这种现象虽然反映出学生对学业导师的信任,但作为学业导师,不能满足于充当学生的“咨询师”,要时刻不忘自己的“导学”职责,最好是结合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术的过程中,达成思想交流、心理疏解、品性陶冶、人格型塑等非知识性目标,在引领学生走进学术殿堂、一步一步茁壮成才的同时,潜移默化、水到渠成地促成学生的健康成长。民国年间在浙江大学力推本科生导师制的费巩,曾描述牛津等大学本科生导师的工作情形说:“导师每周接见一次,命题作文,指导就读之书,批改课卷纠缪指正而外,相与探讨辩难,导师发问,诱导学生思索,学生质疑,乃得导师薪传。此种教法,重博览群书,不重捧住一本课本或几篇讲义,重思想见解,不重强识呆诵,足以尽启迪诱掖之功,养成有器识抱负之学者。因材施教,尤足使聪明才智不为愚劣庸陋所牵累。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共处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子弟,门人视导师为良师益友,从学之期虽短,而缔交辄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5]虽然校方规定“大学生依其所专攻,随指定之导师研究,课业、品性均由导师负其全责”,可是导师在实际工作中,只是指导学生读书、作文,相聚之时也是大谈学问,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亲切的师生互动中,让学生受到薰染,在潜移默化中“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费巩未从理论上对英国名校的本科生导师制进行解读,却十分明白地指出导师制在具体实施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方式及其效应。今日岳麓书院的学业导师,大多数也是每两周与本科生相见,“相聚一堂,或坐斗室”,“或集诸子共处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如果在频繁的师生互动中“相对论学”,始终坚持把提高学业、切磋学问作为主题,相信会让我们的本科学子受益更大。
二、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工作方向:从学业咨询到学术引导
有研究者将英、美精英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归作三类:一是咨询导师,主要依托住宿学院,为学生提供学业、生活等方面的指导;二是教学导师,以阅读和论文写作为主要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三是研究导师,以师生双方的兴趣为基础,将学生纳入到科研活动中。其研究还建议:主要实行专业教育的中国精英大学在构建本科生导师制时,应着眼于教学导师和研究导师,强调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专业指导上,主要基于学术论文或研究项目,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学术探索或科研活动,从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6](P14)。而反观国内各高校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大多数属于咨询导师和研究导师,后者尤为普遍,特别是理、工、农、林、医、矿等技术类、应用型专业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时,往往提倡导师带领学生做项目、报课题、搞发明或参加学科竞赛、完成毕业设计(论文)[7]。这种以科技创新为目标、以项目或竞赛为形式的科研型学业导师制,对于人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显然不适。因为人文专业重基础、重涵养,其知识的获取、思想的触发、创新品质的形成、研究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读书、作文,学生必须有浓厚的兴趣和长期的积累。就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与效果来看,人文专业最宜借鉴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校成功推行的教学导师制做法,学业导师要以阅读和论文写作为主要方式开展指导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相关介绍,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通常一个导师指导一到两名学生,每周上一次导师辅导课,大概持续一个小时。学生要在辅导课前充分准备,阅读导师所开参考书目,写出文献综述、研究计划、书评或论文,按期提交或在课堂汇报;导师基于学生的书面或口头报告,与学生展开讨论,但导师并不纠正学生的错误,也不传授知识或讲述导师的观点,而是引发学生思考,产生新的想法或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牛津大学新学院院士、牛津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大卫・帕尔菲曼,就总结该校的导师制说:“事实上,牛津导师制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它基于一种非常简单但同时又相当重要的理念,即学习某一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去撰文论述它:先收集材料(如果单独进行的话,材料将不会轻易地在头脑中留下印象),再在解答问题的情景中去理解这些材料,对其进行整合融通、反复揣摩、凝神苦思,并用这些材料来解答论文中提出的问题;接下来最为关键的就是,当导师辅导课上当场陈述所撰写的论文时,用这种方式讨论这些材料的用途。由此,学生对这些教学材料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刻,并且这整个过程也很容易促使学生扎实稳步地提高其学习能力和方法。”[1](P73)可见,在牛津大学的导师课程中,阅读、写作与讨论环环相扣,构成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完整过程。
再从国内高校人文专业本科生对学业导师的实际需求来看,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学业导师的工作方向。其一,由于人文学科的课程体系比较稳定,课程类别并不复杂,可供学生选择的空间不是很大,加上专业相对单一,一般不会搞专业筛选和分流,因此,人文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咨询以及与学习相关的教学事务上,对学业导师指导的需求不大。事实上,关于选课程、修学分等细节性规定,不必向学业导师咨询(学业导师也未必清楚),可以从教务管理人员、辅导员或学校教务处、学院公告栏、校园BBS等途径得到解答。其二,因社会和家长普遍对人文学科的就业前景存在疑虑、担忧,受此影响,人文专业的学生大多对专业没有明晰的认识,大学入校时对专业缺乏兴趣,所以特别需要学业导师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的性质与前途,帮助学生增强专业认同,激发专业兴趣。其三,因受学科特点限制,人文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比例普遍较低。某些优秀学生即使有强烈的研究兴趣与较为成熟的研究计划,也不像理工类等专业学生那样必须依赖导师的科研项目、实验设备、团队支撑。所以人文专业的学业导师在科研方面对学生的指导,更多的体现在读书、治学上[8]。因此,人文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职责主要不在学业咨询、科研指导与辅助,而是在专业认同、学业指导和学术引导等方面发挥作用。与此相应,人文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工作方向,就要集中在对本科生的学业指导和学术引导上。大体而言,对于低年级学生,关注重心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学习方法,主要是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诱发其“求知欲”,帮助学生完成从应试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的转变;等到学生进入大二、大三以后,学业导师就要适时转移关注重心,主要通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与论文写作、参与课题研究、举办学术讲座与读书报告会等激发其“学问欲”,培养学生的治学素质与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自主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提升。
按照岳麓书院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规定,师生每两周见面一次,每次持续一个小时,由学生填写“学业导师见面表”,报告两周来课堂学习或课外阅读的情况,导师加以检查、评点,师生之间进行交流。这种制度借鉴了牛津大学和国内文科院系的做法。不过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学业导师见面表”篇幅短小,学生填写较为简略,甚至有学生以三言两语加以敷衍,学业导师难以获知学生学习、读书的详情,无法判断学生读书、写作的进展与不足,加上学生所读之书五花八门,师生之间的讨论缺乏现成的依据与必要的基础,交流难以深入,成效一般不太理想。另外,我们的学业导师虽然贯串四年,但导师普遍重视对低年级学生的指导,并习惯性地将指导内容停留于学业辅导,没有及时跟进学生的专业发展,从学业辅导转向学术引导。在牛津大学担任历史学专业导师的克里斯多佛・泰尔曼总结他们的导师制教学说:“大多数历史学专业的导师辅导课的精髓,就是每周的论文――论文的撰写基于前一周导师所建议的阅读书目,但通常并无更多的其他指导。每周论文的撰写是一个学生在导师辅导课上最主要的付出,它为每次辅导课的讨论设定了最初的方向、需要涉及的术语,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设定了切入点。这样,在导师辅导课上,学生就能够产生像导师一样大的作用,影响辅导课的进展。无论如何,导师的辅导课不是学生汇报每周学习情况的场合,而是一个机会――它能使师生面对面地讨论阅读及论文写作中碰到的问题,进而天马行空地漫谈那些与最初的论题无甚关联的更广阔的话题。”[1](P193)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仿效牛津大学历史学专业导师辅导课的做法,由学业导师根据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专业课程进度,预先布置一项具体的阅读或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师生见面会前完成,以书面或口头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学业导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指导工作,促进师生密切互动,使师生见面会真正发挥导学的作用。当然,学生们在和学业导师交流时,不宜以琐碎杂务让学业导师焦唇敝舌,以个人感情纠结让学业导师劳心费神(这些问题可以找辅导员、生活导师交流解决),以漫无边际的闲聊消磨时光,而应该在专业学习、治学、科研等方面多向学业导师请教,让学业导师尽其所长,最大程度地完成学业指导、学术引导的职责,使学业导师制更加富有成效。
三、完善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对策建议
对于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人文专业来说,确实有必要借鉴欧美一流大学的教学导师制成法,实施以学业为本位、以学术为导向的学业导师制,为那些自我定位于学术方向的本科生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要通过引导他们博览群书并适度参与学术探究,围绕专业领域内一些具体的学术问题,积极进行自主性学习,开展体验式、探索性的学术研究,激发其学术热情,提高其学习能力,强化其创新意识,培养出笃志向学、全面发展的本科学术创新人才。
当然,人文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在履行学术引导职责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本科生的程度与要求不同于研究生,学业导师在以专业阅读和论文写作为主要形式指导本科生从事学术训练的过程中,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能以完成课题、为导向,而要以专业课程为中心,以高质量完成大学各阶段的学术训练任务(如读书报告、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为目标,通过学术训练来深化课程学习,实现课程学习与学术训练的适度结合,激发和巩固本科生的“学问欲”,培养学生好读书、勤思考、喜探究的治学品质和创新思维,形成良好的科研素养,为下一步读研深造和将来专门从事学术研究打好基础。其二,本科生学业导师是一种双向选择,需要师生双方密切配合,导师需要激情和责任,学生需要兴趣与毅力,不管哪一方有所缺乏,就难以持久、奏效。而根据个性化教育的原则,并非所有本科生都适合这种侧重学术引领的学业导师制,只有一部分甚至是极个别的学生,因为好学上进、强烈渴求知识或有较强的“学问欲”,才适应并乐于接受学业导师的学术指导。因此,学业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选择,不强求所有学生都从专业学习中走向学问人生。特别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大多已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方向,有的倾向于就业,有的想改换专业报考研究生,这些学生就不会乐意在学业导师引导下往专业研究方向发展。换言之,学业导师要在大一、大二时对所有学生履行学业指导的职责,但到大三、大四时只要对部分学生履行学术引导的职责。
鉴于此,为方便人文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引导学生沉潜向学,大学或院系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支持,促进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进一步完善:
其一,筹措专项经费,实施本科生治学能力提升计划。为了充分发挥学业导师制引领学风、培养人才的效益,学院可以安排部分教学经费,设立专门的学业导师基金,每年面向高年级本科生,以课题的形式实施本科生治学能力提升计划,鼓励高年级学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自主设计研究课题,或者瞄准校级以上SIT项目设立培育课题。
其二,营造学术氛围,开展读书报告会或学术论文展览、评比。学院应该定期举办本科生读书报告会,由学业导师推荐质量较好的读书报告,由学生向全院师生汇报,请老师或同学细作讲评。学院也可以征集本科生的各种学术作品,如读书报告、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或其他专业文章,附上导师评语,在院系公告栏张贴,或者在师生电子信息平台,进行展示、评比,再请院内外专家评审,对优秀论文加以奖励。院系还可以制订相应政策,在评选专业奖项、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时,加大学术论文在考核、评比中的权重。这样,既可以对本科生的学术成果进行积极的评价,在院系内部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业导师的工作成效作出衡量。
其三,加强监督管理,制订合理的考核办法。人文专业本科生的培养不能照搬理工等技术类、应用型专业的做法,不宜要求本科生的读书活动、学术探索必须拿出“可见性”成果,更不宜将学生的创新立项、科研获奖、等作为考核学业导师的硬性指标。因此,对人文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导学”工作进行合理评价,可以参用“形成性评价模式”,即注重过程,兼顾效果,主要考察学业导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学术兴趣、研究素养、创新品质与发展潜力,还可以从所指导学生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读研深造等方面加以评鉴。
参考文献
[1] [英]大卫・帕尔菲曼(David Palfreyman).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冯青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杜智萍.今日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6(6):85-88.
[3] 何齐宗.导师制与本科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4] 湖南大学教务处,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大学2015级新生入学调查暨新生研讨课实施状况调查报告[R].湖南大学教务处,2016.
[5] 费巩.试行导师制之我见[N].浙大校刊,1940-07-20.
[6] 金津.精英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国际经验与中国个案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关键词:信息化路径;大学生就业指导;探讨
大学生就业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大学生自身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是执行理念和创新技术的结合,只有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应用信息化路径,才能够解决现如今大学生就业严峻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教育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优秀人才。而评定一个学校教学质量最简单、便捷的方式就是学生就业率。现如今,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社会,而另一部分原因则在于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各高校只有找出传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问题的根源,才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和整体教学质量。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教师能力不够
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对就业指导课程关注较少,这也是导致师资力量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指导能力较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甚至一些兼职的大学生都可以进行就业指导。由于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素质较低,导致大学生在上课时不能够准确地了解和认识就业指导的重要性,为日后的就业带来了一定阻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业型就业指导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观点过于陈旧,导致大学生将就业指导课当成自由活动的课程,使教学质量大大降低。
(二)就业指导方式落后
就业指导方式落后是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讲台上机械地重复、枯燥地授课,学生不得不应付性地听讲、记笔记,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很难得到提高,自然而然不会努力去学习、去听讲。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仅浪费了教师和学生的宝贵时间,还会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就业目标,产生迷茫和不知所措的心理。由此可见,对传统的指导方式进行新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信息收集力度不够
现如今,大部分就业信息的收集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但是学生的人脉和视野始终太小,收集到的就业信息大多数都是错误的,这也就导致了大学生不能及时得到准确信息,阻碍其就业进程。
三、信息化路径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提升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
对就业指导课程不重视是导致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效率和质量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若想快速提高我国高校整体就业率,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适当地向企业寻求帮助,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未来发展前景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效率和质量。
(二)创新就业指导教学方式
在进行就业指导课程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就业指导教学方式的落后。落后、单一的指导方式,导致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最终影响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高校可以利用信息化路径,将一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就业指导中,从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就业指导的中心思想。
(三)加强信息的准确度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对于一些就业信息的收集不够完善。所以,教师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可以利用信息化路径,使学生及时获得相关就业信息,从而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相关领导和民众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导致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只有将信息化路径应用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并且不断提升就业指导课的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就业率。
参考文献:
[1]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8):140-142.
[2]李芹燕.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策略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4,2(33):89-92.
【关键词】微时代 大学生 就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10-02
近几年来社会就业环境日趋严峻,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家及民生大众关注及重视的一个突出点。政府多部门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并提高了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视度。而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让就业教育有效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在本文中,研究者试通过对微时代的理解,尝试将微理念融入到大学生就业教育中,从根本上推动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升。
一、微时代特点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理念已经逐渐进入到人们社会生活中,微时代传播的信息具有速度快、信息内容和数量比较丰富、传播的影响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传播方式比较流动、扁平化的特质特点。而微时代的这些特质和特点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人们只要在网络中就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也从传统的写信、邮件等形式转变为灵活、便捷的微博和微信等形式,其形式要比传统方式方便、快捷。
二、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融入“微”理念,有效进行“微革命”
在高校就业教育中融入微观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有效实施“微信息”、“微交流”、“微体系”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有效的就业政策和求职方式、了解及时的就业信息,进而推进大学生的就业效率和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在国外的较多高校正在实施就业教育“微革命”活动,这些高校学生在大一时开始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结合自己兴趣和特长选择就业专业,并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而高校也会及时给予就业知识方面的帮助。而微时代为就业教育活动提供了多种新的教育活动方式,让高校可以更加细化、系统的引导学生建立相关的就业心理和知识体系,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培养,进而提升高校就业教育整体质量,保障提升学生就业效率。例如,某高校在进行就业教育时,将微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在大学生一进入到大学时就开始进行就业教育,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各专业情况和专业就业方向;在学生进入到大二时,学校会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和特长选择细化的就业专业,让学生可以更好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学习;学生进入到大三阶段时,高校通过微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就业资料和市场需求资料,并让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招聘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在学生进入到大四阶段时,高校就会安排学生到就业单位进行实习和求职,通过教授学生求职要领和就业技巧等,有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就业教育,在大学生毕业求职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就业效率,整体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三、在“微时代”下有效进行大学生就业教育
在微时代下,信息传递形式的转变可以有效形成微群体。微群体是以学生共同的爱好、兴趣与价值观为媒介,有效形成微系统的立体形式。在一小部分群体中,要想有效进行信息传递,可以通过微系统来进行,在微系统中可将信息和价值观快速传递给群体人员,通过这一形式可以将就业信息良好传递给目标群体学生,并且在微系统中学生也可以进行交流和沟通,学生可以通过相同的生活环境、社会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等内容,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并且微时代下对微群体开展就业教育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首先,它可以将宏观政策中的不足进行弥补,有效找出微群体中就业教育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根据其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解决策略,保证微系统在就业教育中正常运行。其次,微信息、微系统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针对微群体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就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点,让大学生在进行就业知识学习时,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保障学生就业发展能够顺利进行,提升学生就业效率。最后,它具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特殊性特点,能够有效确保就业教育个性化,对不同学生选择的不同专业起到有效指导作用,让学生更加适应和融入到社会和就业环境中,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教育整体质量,从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四、结束语
微时代中信息传播的速度要比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要快,而且其传播的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和震撼力的特点,它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形式,并且也将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行转变,我国现今有很多高校都将微观念融入到就业教育中,它有效将大学生就业教育进行“微革命”,将传统就业教育进程转变,为高校提供了明确的就业教育形式,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也整体提升大学生就业教育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宪林; 方立琴.对“微时代”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56-158.
从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就业指导的时间相对比较滞后,基本都是在快毕业之际进行就业指导课程安排。还有就是就业指导在老师的队伍上还有诸多环节需要进一步强化,主要体现在就业指导的人员数量不足,这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比较普遍的现象。从这些年的就业指导工作发展来看,虽然在相关的指导机构以及设施配置上都有了提升,但是在指导的人员上还比较缺乏,并且在专业上的契合度也不是很好,总体来说在专业化的程度上还有待加强。另外就是在就业指导的内容上没有和实际需求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学校所提供的就业指导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并且没有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在指导过程中的理论知识介绍的较多,而在实际的能力培养上比较缺乏,所以就出现了在走出校门踏上社会工作时没有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结合。还有就是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较为缺乏,在就业指导的形式上较为单一化,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过度的强调共性,形式没有吸引力,学生参与度不高。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
1.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调整。要想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得到妥善完成,就要在指导方式上进行有效的调整,加强就业政策辅导,有效避免政策壁垒。学校要能够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政策和规定上的指导依法就业。与此同时还要能够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转变,并适度对就业期望值进行调整,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然后就是要在诚信教育层面进行加强,将毕业生的道德基础得以夯实,然后对就业信息加以详细的筛选,帮助毕业生进行择业上的决策,并倡导大学生自我创业,对毕业生的就业途径进行拓宽。
2.加强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关系着毕业生走上社会的工作选择,所以要能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加以重视,将其进行有效完善。从具体措施实施上主要就是要能够对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加强大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和求职能力锻炼,使其能够在独立思考的能力及果断决策能力上进行强化。另外在创业观念层面的教育要得到进一步加强,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完善,为大学生提供不断扩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就要逐渐的树立,这对解决当前毕业生的严峻就业形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构建全新的就业指导方式。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下,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要能够将网络信息技术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当中进行充分的应用,强化个性的指导方法。由于传统就业指导在方式上较为僵化,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并且就业指导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只有采取个性化的指导方式才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在这一方面主要可采取个别咨询或者是团体咨询等方式。要能够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就业指导,这样就能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从而在效率上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