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物理透镜成像

时间:2023-09-21 17:59:50

导语:在初中物理透镜成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物理透镜成像

第1篇

光学在中考题中一般不会出很难的题目,在考题中主要围绕“辨别光学现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这四个方面出题.在《2013年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说明》中,对知识内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考查,要求学生达到了解、技能、体验和应用的学习水平.

让我们从教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的“家庭实验室―――制作有透镜的照相机”说起:

我要把针孔照相机改成带凸透镜的照相机,它能照近处的花朵,也能照远处的景物.

观察实像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如果不设光屏,你能不能观察到实像?用实验检验你的想法.

这里通过对“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它的应用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又能成虚像(它的应用主要是放大镜).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实像既可以用眼睛观察到,又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而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注意:像的特征就是能观察到.

一、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应对每一种成像的情况以及特点熟知,并能与相应的应用相联系.

[链接一]

(2013年哈尔滨中考调研)一位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某次实验蜡烛距透镜18cm,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清晰像的特点是_______,据此人们制成了________________.

探索与点拨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每一种成像情况都对应了不同的应用,据此来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则2f=20cm.蜡烛距透镜18cm,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此时,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特点的应用主要是投影仪和幻灯机.

答案: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幻灯机).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

[链接二]

(2012年哈尔滨)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

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凸透镜的焦距是l0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

(l)实验前,蜡烛、凸透镜、光屏摆放和调整好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凸透镜放在D点,当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蜡烛应放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实验(2)的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清晰的像,那么,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

探索与点拨

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装置中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在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中,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实像距离凸透镜越远,所成的实像越大;反之,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远,所成的实像距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实像越小.

解答:(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蜡烛应放在图中的B和C两点之间(在透镜左侧,距凸透镜lOcm至20cm之间;或“在透镜左侧,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3)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成的像也变小,因此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是将蜡烛移到B点左侧(只要体现出B点左侧的某一区域或某一点即可),并调整光屏位置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答案:(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B、C两点之间;

(3)将蜡烛移到B点左侧,将光屏移到E、F两点之间.

三、考查影响凸透镜焦距大小的因素.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凸透镜聚光程度的理解以及实验探究能力,这是初中物理课标上明确要求的、需要掌握的一种能力.

[链接三]

(2013年哈尔滨市香坊区一模)小聪同学通过学习眼睛的知识,知道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它在睫状肌的拉伸下,会变薄或变厚,会引起自身焦距的变化.于是他想探究一下“凸透镜的焦距与透镜的薄厚(指凸起程度)的具体关系?”他找来了三个除薄厚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凸透镜1、凸透镜2和凸透镜3,且三个透镜按顺序一个比一个厚(即凸起程度一个比一个大).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

(1)在探究中除需要借助太阳光外,还需要什么器材?

(2)请你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并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3)根据步骤中所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请写出如何分析论证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探索与点拨

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性实验.要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透镜的薄厚的关系,首先我们要知道如何测量焦距,即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地面的距离,直到地面上出现很小、很亮的光斑,测出凸透镜和光斑的距离.据此分析即可知道需要的器材和如何设计实验.

解答:我们先确定焦点的位置,然后测量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最后比较即可.在探究中除需要三个除薄厚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凸透镜1、凸透镜2和凸透镜3,借助太阳光外,还需要测量长度的刻度尺、做记号的白纸.

答案:(1)还需要刻度尺、白纸;

(2)①将三个凸透镜1、2、3依次放在太阳光下,并用白纸接收到各自最小、最亮的光斑;

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三个凸透镜到各自最小、最亮光斑的距离f1、f2、f3.

(3)如果f1>f2>f3,则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凸透镜越薄(或凸起程度越小),焦距越大;如果f1

四、考查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即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由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链接四]

(2012年哈尔滨市香坊区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电影机B.投影仪

C.放大镜D.照相机

探索与点拨

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A.电影机是根据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B.投影仪是根据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而此时图中所示像距小于物距.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不符合题意;

D.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的.故符合题意.

五、利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考查透镜的光路图,利用凸透镜三条特殊的光线作图.

[链接五]

(2013年哈尔滨市松北区二模)如图所示,请你再画出一束光路图,并确定发光点S像的位置.

探索与点拨

第2篇

一、电子双板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物理试验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验现象联系起来的最直接途径,让学生通过实验演示和观察实验结果,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传统物理演示方法主要是教师演示示范和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演示,两者存在诸如师生沟通交流不足或者教师指导分身乏术等问题,而电子双板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不足,从而更好地体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价值.以“生活中的透镜”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双板,引导学生掌握透镜的成像特点,并学会制造简单的透镜,理解和记忆其中的物理原理.首先,教师可以利用PPT展示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见到应用透镜的一些实例,如游人利用照相机进行摄影、教师利用投影仪教学、老人利用放大镜看书看报等,并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那些应用透镜的事例以及它们成像的原理;然后,教师再利用PPT展示不同照相机的构造,并讲解其功能和原理,让学生依据展示和讲解,自己制造简单的照相机;紧接着,教师用一块板演示学生所制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和成像效果,另一块板以Flash形式,通过变换物距和像距,让学生观察其中的变化和思考其中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透镜成像的规律,并依此规律制造简易的投影仪和放大镜;最后,教师将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演示所总结归纳的透镜成像规律和实际应用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和记忆,将教学内容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电子双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会到实验操作和知识探究所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让教师在引导学生操作和思考的同时,增强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从多方面和多层次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二、结语

总之,电子双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有益的补充和革新,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全面推广

作者:陈永敬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中学

第3篇

关键词:凸透镜 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60-01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探究的过程,重点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因此,本节课也作为初中物理教学与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相结合的典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基本的定义:物距与像距,实像与虚像。

(2)能够理解和描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任务驱动法,指导探究法,分组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领略凸透镜成像现象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难点: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成像的条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近视镜、老花镜、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引入

本节课一开始教师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当中凸透镜的一些应用,比如: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等,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联想起自己戴眼镜和利用相机照相的情景,老师顺势提问:大家知道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呢?通过视频的导入,给学生设置了想象空间;紧密联系学生自身,又让他们产生了强烈学习动机。

(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教师提问:你认为凸透镜成像的不同和什么有关呢?根据你所知道的常识大家猜一猜。学生展开讨论并说出和物距、焦距还可能是凸透镜大小、凹凸程度有关。教师将学生的猜想写到黑板上。

(三)制订计划,实验探究

我们都需要哪些器材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呢?

教师首先介绍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实验器材和各个实验器材的作用。教师提示注意:调整蜡烛火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必须在同一高度。接着教师通过实验模拟演示凸透镜成像,能够让学生从实验中获得以下知识:(1)凸透镜、蜡烛、光屏在光具座上的具置?(2)什么是物距?什么是像距和什么是焦距?(3)如何操作使烛焰的清晰明亮像呈现于光屏上?那么怎样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通过以下五个实验,由学生结合成小组自主探究学结,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一:探究倒立、缩小的实像规律

实验二: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

实验三:探究倒立、等大的实像的规律

实验四:探究正立、放大的虚像的规律

实验五:当u=f时,凸透镜的成像情r

(四)实验思考,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总结与分析,将凸透镜成像规律做成图表形式,具体如下:

(1)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二倍焦距处(即2f点)。

(2)放大像和缩小像、正立像和倒立像的分界点是一倍焦距处(即焦点)。

(3)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变小时,则像到透镜的距离变大,像也变在。即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五、奖品激励,畅谈感受

对于自主完成任务并总结出规律的小组每一名学生都奖励一张表扬卡,最后教师再让学生畅谈以下本节课的各种收获和感受,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节课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使教学课堂变得轻松愉快,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身到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教师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六、作业布置

第4篇

关键词:学生 物理 思维能力

一、初中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对于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开始逐步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能力。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弊端,如物理改革的发展还不太成熟,相应的理论和经验还没有系统化,所以面对新课程实施的一系列变化,很多物理老师都很茫然。因此被动地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指令刻板地实施教学方案。物理初级中学课文的教学内容大多选择理科类题目,对已拷贝的习题进行分析讲解,造成教师物理教学水平低、质量差、学生物理素质难以提高的局面。虽然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颖的分析方式,对于培养物理思维能力有一定帮助,但由于没有正规的测评方式,且对内容做不到整体理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物理思维能力进步甚微。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物理思维培养策略

(一)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缺少物理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物理思维的自主和创造性。比如多媒体教学、互动课堂等,这些都是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也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策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自学课文内容,更好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自己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物理思维能力的自主性。

(二)培养学生理性与感性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理科需要感性认知,理性系统的分析需要理性思维。理科知识的储备必须不断地积累。初中生普遍存在思维活跃但文化底蕴相对薄弱的问题,因此只有理性系统地学习才能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发挥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理性思维能使学生对知识认识更加全面,这时的理性思维将转化为感性认知,学生物理思维能力会得到提升。

(三)营造好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在初级中学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所以,大多数学生都会把老师看作是学习和生活的榜样,其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教授,并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授,教师对学生具有非常强大的教导作用。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的组织形式要合理新颖,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用小组比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各小组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对知识进行探究讨论;设置相应的学习场景,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各种活泼生动的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既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达到了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学生物理思维要求。教师可以灵活变通方法,将比较抽象的知识用非常形象的凸显表达出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四)创建一些比较实用的自我评价、自我检测机制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创建一些比较实用的自我评价、自我检测机制是非常必要的。而这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这样不仅不能使学生很好地了解掌握知识的多少和准确度,更不利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因此,建立一些实用的自我评价、自我检测机制,比如教师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准确程度进行了解,这样教师可以根据调查结果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检测,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物理知识掌握的多少,明确以后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让学生间的互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找出物理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提高物理思维能力。

(五)强化观察,激活创新思维能力

当今,物理知识的应用比比皆是,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观察到的现象尽力生疑、“挑刺”和深思,并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效地把新思想变新创造,其中必定要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极为重要。如,中学物理中几何光学的作图隐含了一个条件:物高既不等于零,又不能大于透镜半径。否则,需要用副轴、焦平面知识作图,超出中学物理范围。而不少资料题目都超出了这个条件,怎么办?教学中首先强化观察,在观察过程中找出凸透镜成像规律:一个方向、二个分界点、三个特殊点。凹透镜成像规律:永远是成缩小的正立的虚像,像距小于物距。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如果把物体高度拉高到大于透镜半径,像如何变化?如果把物体高度压缩成一点,在主轴上,像又如何变化?(像的高度变化、成像位置、倒正和虚实不变)如果把物体沿垂直主轴的直线自上而下运动,纵向成像的变化规律如何?运用透镜成像的横向和纵向成像规律进行作图时,我们可以将物高等于零的点拨高成小于透镜半径、物高大于透镜半径的物高压缩成小于透镜半径的物高,按课本上作图方法进行作图。教学结果不应用副轴、焦平面,将特殊光线作图方法发展到非特殊光线作图方法,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随着时代的前进,物理教学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互动教学,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理性与感性思维,建立健全自我评价、自我检测机制才能更好地加强对学生自主和创新思维的引导,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全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道荣.例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湖北中小学实验室,2000(5).

[2]朱长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05(4).

第5篇

本节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从"意外的发现"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培养了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在知识方面,懂得少许浅显的物理道理,知道一些较简单的物理现象,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物理规律;在能力方面,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情感方面,他们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物理方法上,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本节探究课学生面临着许多困难,首先实验探究涉及到的物理名词多,物距(u)、像距(v)、焦距(f)、实像、虚像;还有,要找到各种像应调整什么,如何调整,学生感到盲目;再有,从数据中要得出结论也不易,因此老师必须重视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设计说明】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的策略,不在于有没有讲清、讲透,而是看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把课堂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言权留给学生。基于此,教学中,一方面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还注意在对凸透镜成各种不同性质像的研究过程中,操作的思路是:先使凸透镜成某种性质的像,然后再收集相关数据,与以往教科书先给定物距,然后观察像的性质并记录像距相比,可降低实验难度,提高探究效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发光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引入新课】将凸透镜正对教室的窗口,用白纸承接远处景物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引入课题。

【进行新课】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做这样一组小实验:

你看到什么:①用凸透镜近距离的看书上的字;②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课本的封面;(用凸透镜近距离看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疑问,请把你的疑问写下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①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②为什么会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③什么时候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成缩小的像?......)

提出猜想: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与物距有关;与像距有关......当放大镜靠近物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放大镜远离物体时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们必须干什么?(做实验)

实验验证。

师:我先介绍一下实验台上的器材,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具座(带有刻度尺)

根据桌上的器材各小组商量出一个实验方案来。

生:小组讨论,上台展示其实验方案。

师:点拨实验方案。

(哪是物距呢?哪是像距呢?是不是在光屏上得到像后,记录下物距、像距和成像情况,做完这一次实验就行了呢?为了使得出的结论更加准确,可以取不同的物距多做几次,具体情况可参照你们报告单上的实验记录表格进行。)

进行试验

(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⑴调整烛焰焰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⑵必须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师:这是实验时大家必须注意的。第一条,为什么要求在同一高度呢?这样可以保证像能成在光屏上。第二条,只有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光屏所在的位置才是像的位置。

学生按课本第88页试验步骤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探究实验记录表所选凸透镜的焦距f=㎝

结论

(1)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或放大的像?

(2)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或倒立的像?

第6篇

1. 主要概念和公式

(1) 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2) 近视眼与远视眼

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产生视觉.

① 近视眼是指远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可以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起到矫正视力看清远处物体的作用.

② 远视眼是指近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休. 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配戴凸透镜可以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

(3)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① 焦点是物体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处不成像.

② 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与缩小像的分界点,在2f处,物体成等大的像.

③ 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④ 实像与物分居在镜的两侧,虚像与物在同侧.

⑤ 物距大于像距时,物大于像(即成缩小的像) ;物距小于像距时,物就小于像(即成放大的像) .

⑥ 物体向右移,像也向右移;物体向左移,像也向左移.

⑦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距)近、像(距) 远、像变大;物(距) 远、像(距)近、像变小”

⑧ 成实像时,物像“左右相反;上下颠倒”

2. 基本物理方法

(1) 建模法: 通过建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等物理模型表述相关规律.

(2) 对比法: 通过对比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与凹透镜发散作用的区别.

(3) 归纳法: 通过归纳探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特点.

3. 易错易混的问题

(1)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在像的所在位置,有实际光线到达,是能用光屏接收得到的;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反射延长线并不是实际光线,因而在虚像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实际光线到达,用光屏是接收不到的. 实像和虚像的成因不同. 如: 小孔成实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凸透镜能成实像(u>f) 是由于光的折射,平面镜成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

(2) 凸透镜成像规律中u>2f和f

(3)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与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两种情况的区别.

(4) 放大与变大、缩小与变小 放大或缩小是像与物相比较而言;变大或变小则是指像的变化情况或变化过程.

(5) 会聚与相交 会聚是指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拢主光轴,不一定相交.

二 考点聚焦

1. 命题趋势

这部分内容在各地中考题中均有出现,是光学部分知识考查的重点内容,多以填空、选择、作图为主,试题主要以“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现代科技发展”和“自然现象”等同学们熟悉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熟悉而又陌生”的自然现象和天文奇观(如“日出”) 为命题背景,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情况,使同学们感受并领悟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同时,也重视开放性试题的设计,突出了科学研究方法、猜想与假设、数据分析以及得出结论等环节的考查. 较好地考查了同学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典题解析

题 1 在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等. 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现象;“疑水浅”是光的现象.

解析 “水中月”,“镜中花”和各自的实物的大小相同,它们是由于光在水面和镜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使潭底在水中形成一个虚像,像的位置比潭底高,所以潭看起来要浅.

点评 我国古代很多文学词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这要求我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用心去挖掘蕴藏在这些词语内部的物理知识,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和物理学的美,激发我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题 2 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中,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光线射到液体底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又反射出来,最后光线回到空气中. 当光线由水中回到空气中时折射角为多大?

解析 光线由空气斜射到水面发生一次折射,然后由水中的平面镜发生反射,最后由水到空气再次发生折射. 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按题意要求画出光路图. 如图1所示,入射光线斜射到水面,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光线在水中按直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则此时的入射角大小也为β,则反射角大小也等于β.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由于入射角为β,则空气中的折射角也为α,因此,光线由水中回到空气中时折射角为α.

点评 借助于图像建立物理模型是光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解决光学问题的重要途径.解决此类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画出满足题意的示意图,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特性以及光路的可逆性来加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题 3 在图2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面镜或透镜.

解析 A、B、C三图中的入射光相同,均为平行光. 图A、B的出射光为发散光,图C中的出射光仍为平行光,由此可判定图A、B的框内装有透镜,图C的框内装有平面镜. 延长各光线,它们的交点为入射点,也为出射点,即面镜或透镜所在的位置. 由此可定出图C中的平面镜是斜放的,图A、B中的透镜是直立的. 通过画图还可知,图A中的光线经过透镜后发散,框内装的是凹透镜;图B中的光线先会聚再发散,框内装的是凸透镜, 结果如图3所示.

点评 “黑盒子”问题是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填图题. 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明确以下三点: (1) 根据光线在盒中是反射还是折射,判断其中的光学元件是面镜还是透镜;(2)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交点,就是面镜或透镜所在的位置;(3) 根据面镜或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判断面镜或透镜的种类. 在初中阶段,只要求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三种. 平面镜只改变光路,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总之,光学复习时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分析总结规律,运用作图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题 4 如图4(a)所示,一条光线对着凸透镜另一侧的焦点射去,试确定它经过凸透镜偏折后的传播的方向.

解析 此题如果直接作图比较困难,不妨转换一下思路,便可方便解题,如图(b) 在入射光线上任找一点S,假设它是发光点,现利用三条特殊光线中任两条作出S的像S′,因为折射光线一定要通过像点,所以以连接PS′点即为所求的折射光线.

点评 光路作图是光学考查的基本内容,应熟练掌握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应把握像是折射光线相交而成的,物体发出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其所有的折射光线必经过像点. 利用特殊光线作出像点,再利用以上规律作出任意光线的折射光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方法.

题 5 小宇做完凸透镜成像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到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 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5(甲)所示. 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5(乙)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 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5(丙)中的哪一个?() .

解析 像对于原来的物体而言: 左右颠倒、上下颠倒. 将手表左右颠倒如图B,再上下颠倒如图D所示,故选D.

点评 特别强调的是重视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亲历实验探究过程,从实验中总结规律和结论,列表对比相近或相类似的现象及规律,灵活运用,加深理解光学规律,升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题 6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该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该透镜可作为放大镜

C. 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40cm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

D. 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10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

解析 本题是考查灵活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要分析物体经过透镜后的成像性质,必须知道凸透镜的焦距和物距,按凸透镜成像规律“抓两点,观两变”. 本题的关键是算出焦距f的大小及物体在镜前不同位置与焦点的相对位置,再判断像的性质,根据题意,当u=20cm时,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可以知道此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则f

点评 凸透镜成像的题目是初中光学中数量最多、难度最大的一类题目,在初中光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类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条件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前提,而凸透镜成像性质的变化取决于物距与焦距关系的变化. 因此,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去弄清凸透镜的焦距或焦距大小的范围,比较物距与焦距的大小,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的大小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运用数学知识正确解答.

题 7 将物体从物距为1.5f处移向3f处,在移动过程中,物体的像() . (两解)

A. 先是放大像后是缩小像

B. 先是缩小像后是放大像

C. 逐渐变大

D. 逐渐缩小

解析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物体在2f处所成的像是等大倒立实像,在物距大于f时所成的像均为倒立实像. 在物体由1.5f移至3f的过程中,物体所成的像均为倒立的实像. 在1.5f至2f区域,像是放大的(即像比物大) ;在2f至3f区域,像是缩小的. 选项A正确,B错误. 在移动过程中,像的大小在变化. 比较像的变化情况可知,随着物体向3f处移动,像越来越小. 具体地说,在1.5f时像最大,此时像比物大,由1.5f移至2f的过程,像始终比物大,但相差越来越小;在2f处时像与物一样大;由2f移至3f的过程,像都比物小,而且差别越来越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选项C不正确,选项D正确.应选A、D.

点评 “放大”、“缩小”指像与物相比较的结果. 像比物大称为放大的像,像比物小则为缩小的像. “变大”、“变小”则指像本身的变化情况,如果后一次的像比前一次的像大,称为变大,后一次像比前一次像小则称为变小.

题 8 小华去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看见一个女导游正在介绍商品,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而不可及. 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

解析 从图中不难发现,屏风前的“女导游”相对屏风后电视机里的女导游是倒立的,且两者在屏风的两侧,故屏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这个“女导游”是电视机里的女导游经屏风成的实像. 再比较发现,看到的“女导游”比电视机里的女导游要大,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即物距u) 应满足: f

点评 实像由实际光线的交点组成,能够用屏幕显示. 虚像处没有实际光线通过,它由出射光线的反方向延长线交点组成,无法在屏幕上显示,只能用眼睛或仪器观察. 平面镜、凹透镜所成物体的像是虚像,在凸透镜焦距以内的物体也成虚像. 位于凸透镜焦距以外的物体则成实像.

题 9 初三年级同学在拍毕业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则拍出来的照片()

A. 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

B. 不会出现苍蝇,但有一个大黑点

C. 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

D. 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

解析 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像的过程是: 物体上一点反射后到达凸透镜各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交于一点,一只苍蝇停在凸透镜上时遮住这一点折射后成像的光线,但其余各点的光线仍交于一点. 从能量的角度看,只是到达光屏上的能量减少了一点. 苍蝇自身在一倍焦距内,不会在胶片上成像,所以应选C.

点评 即使凸透镜碎成两半,用其中的一半仍能成完整的像. 像是有多条光线会聚而成的,而不是只有三条特殊光线会聚而成的.

题 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第一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 .

第1、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请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两条即可)

解析 本题是一道发散性的实验现象分析题. (1) 在光屏上找不到清晰的像可能是成虚像不能出现在屏上,或成实像但不在光屏上. 在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不会成实像;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在1倍焦距处时,成像在无穷远处;当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在1倍焦距外,但接近1倍焦距时,虽然成像,但像的位置离凸透镜很远,光具座的长度可能达不到,另外,因为光具座为一直线状,且光屏不可能太大,所以若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将会或上或下离开光屏的位置,综上所述,主要原因有三个: ① 由于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凸透镜不能成实像; ② 凸透镜成实像,但由于物距太小,光屏调不到烛焰的像所在的位置; ③ 凸透镜成实像,但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对比实验记录数据从以下方面入手,即: 焦距相同、物距不同,成像情况. 焦距不同、物距相同,成像情况. (2) ① 在凸透镜焦距一定,且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越远(近) ,像离凸透镜越近(远) ;② 在成实像情况下,物距相同时,透镜焦距越大,像离透镜越远;③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大于1倍焦距,成倒立的像.

点评 本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求我们在探究过程中善于观察并从中发现问题,认真思考,不放过实验中遇到的任何问题,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归纳出实验结论也是科学探究中的一种能力,要特别注意挖掘题目中的内涵,找出规律.

题 11 如图7(a)所示,直线AB是光滑木板与棉布的分界线(木板与棉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然后使一个小线轴(如缝纫机上的线轴) 沿着与直线AB成一角度的方向PO匀速滚动,可以看到,线轴在棉布上滚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如图7(b)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也发生了改变.

解析 本题中线轴的甲轮从光滑木板运动到与棉布接触时,由于受到了棉线上阻力的作用,使甲轮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甲轮速度将变小;而甲轮与棉布接触时,乙轮仍在光滑木块上运动,不受阻力作用,故乙轮速度大小不变;通过(1) 、(2) 两图的类比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原因可能是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变化;初中物理中关于运用类比法的例子是比较多的, 如水流类比电流等.

点评 本题是集物理知识与物理方法为一体的新题型,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同时还要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三 创新试题

3. 在研究光的折射时,小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小明想: 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 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9所示. 然后老师又告诉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 试回答:

(1) 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图中的光路,对照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根据你得出的结论,请在图10中画出光由玻璃斜射入酒精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4. 如图11所示,华南中学初三(2)班STS课外兴趣小组,在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关系时,将一束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发现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且越来越弱,反射光线却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α时,折射角达到90°,折射光线就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回玻璃中的光线;再减少入射角,当入射角小于α时,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又同时存在;而让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时,无论怎样改变入射角,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同时存在. 他们感到非常惊奇,大家又做了一遍,发现还是如此,这究竟是什么现象呢?

查阅资料得知,这种折射光线完全消失的现象叫全反射现象,折射角变成90°时的角度叫做临界角,而且此现象在医学和通信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阅读上面内容,请回答下面问题:

(1) 用符号γ将图中折射角标出;

(2) 如果将一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 (填“ 能”、“不能”或“可能”) 发生全反射现象;

(3) 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

5. 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 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f1的凸透镜,按表1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记录在表1中. 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2中. 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1和表2的后四列中. (已知f1

【参考答案】

1. 减小 增大

2. B

3. (1) 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 如图

4. (1)

(2) 不能

(3) ① 从玻璃或水射入空气;②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5. (1) 同一凸透镜,当它成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2) 1与4(或2与5,或3与6)

(3) (a) 表1或表2中后两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 同一凸透镜,当它成实像时,物距的倒数与像距的倒数之和是一个定值

第7篇

关键词:科学探究;矛盾;侧重环节

“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初中物理新课标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科学探究的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单从这一点看,科学探究就是对新课标精神的具体落实,与传统的接受性和训练性学习相比较,科学探究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参与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科学探究是一种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科学的观念和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探究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科学探究教学实践中呈现出两个突出矛盾:一是课堂时间少和探究过程多的矛盾;二是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矛盾。如何解决科学探究教学中出现的两个突出矛盾,更好地实施科学探究教学呢?

一、根据新课标要求侧重部分环节

科学探究的活力在于:每个具体的探究都与另一个不一样,它不是僵死的教条,无论是科学研究中的探究还是科学课程中的探究,都是如此。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要素不等于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不追求探究的“完整性”,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没有一定的模式。因此,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侧重部分环节。一个课题探究究竟需要强化哪一个要素,应该根据探究课题的特征、学生循序渐进的要求进行合理和全面规划,只有不同的课题分别突出了不同的要素,学生所学才能深入和全面发展。

新课标中科学探究课题侧重要求(以“物理八年级上册”为例):

二、根据学生实际合理侧重部分环节

科学探究指导需要教师和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受教学时数的限制,频繁运用有一定困难。其实,传统教学方式也有可借鉴之处,我们要将科学探究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实际,合理侧重部分环节,这样才能在新一轮课改中走出一条成功的物理教学之路。

下面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课题为例,谈谈科学探究中的侧重策略: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学,新课标要求我们完成“提问、设计、实验、分析”,并侧重“实验、分析”。但根据学生实际仅合理侧重“分析”,而“提问、设计”都由传统教学方式提出,实验过程简化。

课堂上,全班学生分成了24个实验小组,每12个小组为一个大组,每个小组配一套实验器材,其中包括凸透镜、光屏、发光体、光具座(带刻度尺,都有支架)各1个。一个大组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另一个大组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发光体由几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是一个箭头,高度3 cm。

教师让全班学生共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焦距是15 cm的大组物距从6 cm开始,每增加3 cm取一组实验数据,直到39 cm,共获得12组不同物距的数据,并填写下表一。焦距是10 cm的大组物距从4 cm开始,每增加2 cm取一组实验数据,直到26 cm,共获得12组不同物距的数据,并填写下表二。

教师规定每个小组只测两组数据,不同小组测量不同的物距,使得每组物距的数据都有两个小组测量。教师告知学生,如果反复观测不到发光体的像,便填写“不能成像”,出现无法测到的数据,可暂时空着,看看能否从已测到的数据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样,除了物距为15 cm、18 cm、10 cm、12 cm等个别小组的测量遇到一些困难外,其他小组很快就完成了实验数据的收集工作。表格中所有数据对各小组来说都是共享的,教师要求学生从这些数据中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是本次探究活动的重点。

要发现实验规律,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教师提示学生观察表格中像的虚实、正倒、长度、像距四列数据,分别找出其中的规律。

首先,对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实验组的数据进行分析:

1.对比实像和虚像的数据发现:物距小于15 cm时成的像都是虚像;物距大于15 cm时则成实像。可以推想,物距等于15 cm时将不能成像,这就是物距为15 cm的测量小组无法获得测量结果的原因。

2.对比像的正立和倒立的数据发现:物距小于15 cm时成的像都是正立的;物距大于15 cm时像是倒立的。即: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3.比较像的长度数据发现:成虚像时,感到像都被放大了;成实像时,测出的像有时被放大了,有时被缩小了。

进一步对比数据还发现,当物距是30 cm时,实像的长度恰好为3 cm,跟发光体的长度相同;当物距大于30 cm时,实像长度小于3 cm,是缩小的;当物距在15 cm~30 cm之间时,实像长度大于3 cm,是放大的。

4.比较像距的数据发现:当物距在15 cm~30 cm之间时,像距大于30 cm;当物距大于30 cm时,像距在15 cm~30 cm之间。

学生还进一步找到一些规律。例如,在成实像时,发光体离焦点越近,像的位置就离凸透镜越远,这就是物距为18 cm的测量小组为什么找不到像的原因,因为此时的像距已经非常大了。按这条思路,果真在离凸透镜约90 cm的位置上找到了物距为18 cm发光体的巨大实像。

随后,在发现了一系列规律之后,教师要求各小组用概括的语言来陈述这些规律,为了使规律更有普适性,教师启发学生用焦距f的长度作为物距和像距的单位,即:15 cm用f表示,30 cm用2f表示。显然,这样陈述的规律更有普遍性。

规律的陈述应该是简洁、有条理的,各小组都尝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对各种陈述方式的对比,大家认为按物距u的三种情况(u

最后,对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实验组的数据分析结论用来验证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的实验现象。

第8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合作学习应用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原则

将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时应遵循如下原则:①学生主角原则。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基本是采用灌输式或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合作学习能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突出学生主角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便学生透彻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②启发性原则。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学习兴趣,而启发性主要是以学生学习兴趣为依据进行引导。合作学习法强调通过设置相关的教学问题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做好备课,根据日常生活来总结与梳理相关的案例及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③简单易懂原则。教师应该注重问题导向的拓展,让学生能及时且准确说出答案,这是因为相对简单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而过难的问题可能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

第9篇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引导初中生学好物理谈点体会.

一、联系熟悉科目,分析异同

初中阶段乃至以后的学习生涯中,物理都是一门举足轻重的科目.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物理,接触比较多的是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可以从这些课程中引出物理课程,让学生明白物理是什么样的科目,又是怎样的地位,需要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的,使学生在一个熟悉的课程中接受物理,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物理的独特性,促使学生了解物理和其他课程的异同,从而接受物理课程.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的物理课本中,引言和第一章的内容都为后边的内容作铺垫.“奇妙的物理现象”、“人耳听不见的声音”都是为了让学生接受这一科目的预备章节,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科目的趣味性.而后边的“物态变化”,让学生理解一些定义和概念,要分清楚“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的区别.物理课程有它的独特性,不仅要有数学思维,可以理解这些定义,也要像背诵古诗一样,记住这些定义以及名词的正确书写方式.一直到后边“速度”和“直线运动”的学习,学生更能领悟到物理和数学的共通性,从而掌握学习物理的思维方式.

二、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课程相对来说,趣味性很高.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被引用到物理课本中作为实验进行教学,能够丰富物理的可教学性,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实验之前,教师要把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注意事项、统计方式详细地告诉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因为初中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不成熟,所以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演示实验以后,不要急于给出结论,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再分析一遍,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再由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教师进行纠正补充.这样,才能发挥实验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简单介绍这个实验的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收集实验数据,并从中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再把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一一拿出来.然后根据课本上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安装装置的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哪里?学生回答:大致要在同一高度上.最后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位置,分别记录物距和像距,再由学生进行实验.在学生做实验时,教师要在一旁进行辅导,提醒学生装置的位置、移动的距离、及时记录数据等,还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避免到了最后一步归纳结论时出现错误.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掌握物理题的特殊性

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方法有很多种,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做几道习题.通过习题,可以反映出学生在这部分内容的不足之处,有利于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理解错误.初中物理的题型一般包括选择、填空、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外,学生要掌握物理题的特殊性,关键时不要因这些细节而失分.计算题比较注重小数的保留位数,实验题的答案相对灵活,只要符合物理常识,结合本题的知识,就可以是正确答案.所以说,物理题既有严谨性又有灵活性,学生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在答题时,不要简单看一下题目,就觉得很难.实验题和计算题的条件都是隐藏在题目中的,一定要细心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