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

时间:2023-09-21 17:59:50

导语:在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

第1篇

一、工作目标

全系统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督查和规范化建设“回头看”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搞好自查、排查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双基”和本质安全基础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消除一切事故隐患和苗头,最大限度的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交通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督查主要内容

(一)行业安全生产监管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落实情况;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情况;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奖惩兑现情况;安全生产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交通工具等安全生产装备配备及管理使用情况;安全文化建设情况;行业管理中的行政许可、审批、审核、年审、年检、培训、考试、发证和质量信誉考核情况;应急预案、应急装备和应急演练情况等。

(二)道路运输安全生产

班线客运、旅游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承运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剧毒溶剂和强腐蚀性化学品等重点品种的运输企业和单位)。

一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安全生产经费提取、装备配备及使用、奖惩兑现情况;取得合法证照情况;公司化改造和公车公营情况;质量信誉考核情况等。

二是驾驶员管理情况。驾驶员聘用和劳动合同签订情况;驾驶员取得合法证照、资质情况;对驾驶员超速、超载、超员、疲劳驾驶、违章操作等行为的处理情况;对交通违法行为记满12分的驾驶员的管理情况;对长途客运、危险品运输驾驶员的重点监管和按规定在途中休息情况;对近三年来发生的责任事故(一次死亡一人以上),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情况等。

三是运输车辆管理情况。车辆技术等级情况;安全检验和例行保养制度落实情况;车辆投保法定保险情况;安装GPS或汽车行驶记录仪情况,对其行车过程动态监管情况等。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配备应急处置器材和防护用品情况,安装的标志灯、标志牌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超载现象;车辆年审情况。

(三)水路运输安全生产

一是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安全生产经费提取、装备配备及使用、奖惩兑现情况;取得合法证照情况;企业年度核查情况等。

二是船员管理情况。按最低标准配备船员情况;聘用船员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船员取得合法证照、资质情况等。

三是内陆水域安全管理情况。旅游船、渡口、渡船的管理情况;黄河浮桥的日常管理情况;客运车辆单车、单向行驶黄河浮桥规定落实情况。

(四)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生产

一是在建的公路水运工程:基本建设程序、项目管理、工程实体质量、工程原材料、施工工艺,易有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在建的国省干线公路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检验检测、安全评价等从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施工单位“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从业单位执行法规、标准、管理制度等情况。

二是已投入使用的桥梁:明确桥梁养护管理的责任单位和监管单位情况;对桥梁定期进行技术检测,并建立完整的管理档案资料情况;落实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并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桥梁养护维修情况;对行驶桥梁的双超车辆、超过桥梁设计承载能力的车辆实施超限超载监控和治理情况;对已确认的危桥采取的措施及落实情况;建立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情况。

三是对已确认的危险路段整改情况。

四是安保工程建设情况。

五是易有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在用的国省干线公路隐患整改情况。

(五)安全工作规范化建设“回头看”

一是行业规范化建设标准执行情况。

二是企业规范化建设标准执行情况。

三、督查方式和时间安排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督查和规范化建设“回头看”活动采取企业自查、县市交通主管部门及系统各管理机构按照职责组织检查、市局不定期组织抽查的方式进行。企业自查每旬不得少于1次,各县市交通主管部门及系统管理机构每月督查不得少于1次。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交通系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督查和规范化建设“回头看”活动,是贯彻落实省厅和市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全系统各级各单位要把督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确实抓紧抓好。要加强对督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具体的责任部门,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全面组织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督查和规范化建设“回头看”活动。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各级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督查和规范化“回头看”活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地区、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督查和规范化建设“回头看”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管理机构隐患排查治理督查责任,确保隐患排查治理督查和“回头看”活动顺利开展。各县(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在建及在用农村公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督查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身带队,组织安全生产专家和管理人员深入安全生产第一线,督促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和规范化建设“回头看”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掌握情况,对因工作措施不落实、督查不认真导致疏漏重大安全隐患、重大危险源的,将在全系统进行通报,并严肃处理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2篇

一、加强现代化指挥调度和立体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协同救援能力

(一)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各区市要结合领导班子换届,加强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领导机构建设。市政府应急办要适时督导各区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加强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配足配强专职人员。

(二)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处置配合联动,加强与中央、省驻青单位、驻青部队的联系,完善应急会商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市政府应急办要按照国务院应急办、省政府应急办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做好黄渤海区域合作会议,加强区域联动合作,资源共享,提高应急系统整体战斗合力。

(三)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按照《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修编印发《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组织本系统、本行业的基层单位开展预案修编,加强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

(四)提高应急演练质量。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切实做好高风险部位、高危行业等应急演练工作。启用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扎实做好应急演练量化评估工作。

二、加强科学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务值班和应急值守水平

(五)扎实做好政务值班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树立政务值班无小事理念,加强对应急值班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值班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抓好节假日、特殊时期、重大活动等期间的值班工作。市政府应急办要结合区市、部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立完善应急值守视频调度体系,加强对值班和信息报告工作的检查指导与调研,总结典型经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六)完善预警预测和风险评估。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综合与专项相结合的预警预测工作制度,做好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和预警预测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根据《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要求,继续做好风险评估有关工作。市政府应急办要适时会同有关部门对预警和风险评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七)优化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信息快、情况准”的要求,规范信息报告模式、程序。探索实施突发事件舆情监控,及时掌握、报送信息。依托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等拓展信息渠道。强化对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考核。

(八)规范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各级各部门要认真遵守国家、省、市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的标准和规范,坚持值班和应急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应急平台建设。市政府应急办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市应急指挥平台升级改造方案》,启动应急平台二期工程建设,通过整合、升级、补充、完善,推进市级应急信息管理和指挥调度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政府之间、部门之间、政府与部门之间应急平台资源整合,发挥应急平台的辅助决策功能。

三、加强专业化队伍和区域化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应急管理保障基础

(九)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逐步提高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水平,增强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应急管理专家组作用,召开应急管理专家组工作会议。组织专家参与应急管理专项检查、专题调研,开展创新性课题研究工作。

(十)健全物资储备体系。各级各部门要足额保障应急管理日常工作所需经费,确保应急设备、装备和车辆运行正常。市政府应急办要加强物资储备监督检查,规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秩序,提高物资储备管理水平。督促市级救灾物资仓库建设。督促有关部门监督检查应急物资储备经费使用情况。

(十一)推进基层示范单位建设管理。各级政府应急办要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巩固和深化示范单位创建成果,不断扩大示范单位的覆盖面,扎实做好示范单位的动态管理,要通过召开现场会、表彰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典型经验作法,扩大示范单位带动作用。市政府应急办将督导基层应急管理示范单位定期开展自查自评活动,切实抓好整改落实。

四、深入推进社会化宣教培训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形成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十二)继续推进应急知识普及。各级各部门要深化“应急知识普及年”各项工作成果,进一步创新宣传模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活动。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开展应急知识进学校活动。市政府应急办要认真做好应急网运行维护工作。

(十三)深入开展应急培训。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将应急管理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总体安排,定期举办短训班或研讨班。加强与国内先进城市和国外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年内分别举办一期市管领导干部和应急办主任(业务处长)应急管理培训班。

五、加强法制化制度规范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制度保障

(十四)加强应急管理法制化建设。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市“十二五”时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要求,抓好社会化宣教培训、科学化监测预警、现代化指挥调度、立体化应急救援、区域化物资储备、专业化应急队伍、法制化制度规范等7个体系建设任务的落实,抓好重点建设项目的立项工作。市政府应急办要组织开展“应急法制建设推进年”活动,推动《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的颁布实施。

第3篇

为切实做好年安全生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和政府安全监管水平,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生产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控制考核指标以内;

(二)较大安全生产事故与2010年相比明显下降;

(三)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及省、市实施意见要求,深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通过严格的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分级管理,检查、指导、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扎实做好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积极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组织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活动”。按照省政府关于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安全生产年”活动要求,以“强化监管、落实责任、突出预防、保障平安”为主题,认真组织开展我市“百日安全生产活动”。以企业为主体,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和关键企业、关键部门、关键岗位的安全监管,巩固打击非法违法专项行动成果;突出重点时段和关键节点,强化应急防范和应急值守,确保春节等重要节假日及“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三)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和专项整治。

1.交通安全。进一步深化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专业化、社会化管理水平;加大道路路面管控力度,严处酒后驾驶、超速、超载、超限、超时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加强客运车、校车、运渣车、危险品运输车、摩托车、老年骑游车等重点车辆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大力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双基”建设活动;建立完善轨道交通安全监管机制体制、安全运营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铁路道口安全监管;强化道路客运安全源头管理,狠抓客运车辆、成建制货运企业、驾校的安全监管,严把运输企业营运资质关、车辆技术关、驾驶员准入关;在危险物品道路运输车辆、旅游车辆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强制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切实加强车辆运行动态监控;全面实施水上交通码头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推进水上渡口公益化管理,强化船舶营运安全。

2.消防和大型活动安全。深入贯彻《消防法》、《成都市消防条例》,进一步提升消防工作法制化和社会化水平。强化消防安全责任制,认真落实政府、部门、单位消防工作主体责任。深入实施“防火墙”工程,着力提高社会单位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期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四个能力”;夯实农村、社区消防组织建设、设施建设、群防群治工作和队伍建设“四个基础”。继续开展易可燃装饰装修材料和高层、地下建筑消防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开展建筑工地火灾隐患专项整治,严格执行新、改、扩建及修缮、风貌整治工程动火审批制度。集中整治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违法建设及非法经营的消防隐患。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违法行为。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节假日和大型促销活动安全许可制度,严防踩踏、火灾等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3.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继续深化深基坑施工安全监管,建立环境公证、第三方监测制度。推广基坑护壁桩机械施工工艺,严禁基坑护壁桩人工挖孔施工。加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积极配合全省建筑起重机械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及平台建设。加大施工现场执法检查力度,落实防高坠、防触电、防机械伤害等措施,确保高大支模架搭设安全。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推动企业建立运转有效的自我保障体系。加强交通、水务基本建设、重大建设项目等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管。

4.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安全。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工艺过程、作业过程的安全管理。新建化工项目一律要求进入化工园区,继续推进现有化工企业“进区入园”工作。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禁止在城市人口密集区周边建立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单位)。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的安全监管,推行剧毒化学品集中配送。做好全市整体退出烟花爆竹生产行业后续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制售烟花爆竹从业行为。强化烟花爆竹储存、运输、销售、燃放等环节的安全监管,督促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严格按照《烟花爆竹工程设计规范》做好仓储设施改造工作。

5.非煤矿山安全。严格执行非煤矿山地下开采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全面推行地下矿山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继续开展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非煤矿山开采流程,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开采行为,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采石场和页岩矿山,要坚决予以关闭。

6.作业场所职业健康。加大作业场所职业健康宣传培训和监督检查力度,积极推进职业危害申报,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深化职业卫生管理试点达标工作。开展家具、制鞋等行业职业危害专项整治,提高职业危害防治水平。

7.特种设备安全。严格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重点单位、重点场所、重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组织开展锅炉、起重机械、电梯、液化石油气钢瓶等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络信息建设。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建立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8.民用爆炸物品、冶金、水务、旅游景区景点、农业机械、学校、防雷等重点行业领域要继续加强安全监管,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安全。

(四)抓好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深化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推进全国安全社区建设试点,巩固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成果,抓好村(社区)、企业、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加强中小企业安全管理,推行企业安全生产顾问服务。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引导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活动。严格落实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设施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在高危行业积极稳妥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实现首期接入重点监控重大危险源企业20家。

(五)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发〔2010〕23号文及省、市实施意见的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活动,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管理,深入推进教考分离,提高培训质量。加强企业职工安全素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安全素质教育全员培训工作。

(六)严格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加大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力度,严格依法行政,重点加强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严格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和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等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坚持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从严查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七)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强化应急预案管理,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督促高危行业企业落实应急救援资金、人员、装备,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制度。结合机构改革和部门职能调整,调整、充实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和组成人员,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强化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属地管理与分级管理的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安全生产的工作格局。

(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督办督查制度。建立安全生产事故查处督办制度,按事故等级实行市、区(市)县安委会层层挂牌督办,及时通报事故查处和结案情况,按受社会监督。坚持重大安全生产隐患逐级公告和挂牌督办制度,落实隐患管理制度,切实做到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强化各级各部门安全监管责任落实、重点工作开展、重大隐患治理措施的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安全监管责任、措施到位,保障有力。

(三)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调研,学习借鉴、总结推广其他地区、基层(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力争全市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基层安全管理、高危企业安全监管等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第4篇

XXX

日)

同志们:

今天这次全县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部署我县应急管理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规范突发事件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提高全县应急管理工作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营造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促进XX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XXX同志及县政府副县长XXX、XXX、XXX同志,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政法委书记及县应急委各成员单位负责人。

今天会议主要有四项议程:一是县应急局局长XXX同志作全县应急管理工作报告;二是由我对近年来各乡镇各部门突发事件处置和信息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分析;三是各副县长分别就各自分管领域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置工作提出要求;四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XXX同志作重要讲话。下面逐项进行:

首先,请XXX同志作全县应急管理工作报告;

……

刚才,XXX主任对今年以来全县应急管理工作作了系统的归纳,看出我县应急管理工作有喜也有忧,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下面就近年来我县突发事件处置和信息报送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作一下通报分析。

……

下面,请参会县领导对分管领域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置工作提要求;

……

下面请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XXX同志作重要讲话。

……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议程已全部进行完毕。下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特别是XXX常务副县长的讲话精神,我提几点要求。

一是各乡镇、各部门会后要及召开班子会议、全体干部会议,将会议精神迅速传达给每一位干部职工。

第5篇

这次全区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省市国土资源工作等会议精神,总结20*年度我区国土资源工作,研究部署20*年任务。下面,我代表区国土资源分局讲两个问题。

一、20*年我区国土资源工作回顾

20*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国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支持监督下,全区国土资源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28号、国发[20*]31号等文件精神,按照“保障和保护双赢,节约和持续并重,管理和服务双优”的目标,积极服务“两年”活动,努力提高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努力为我区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与和谐建设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积极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建设用地报批是深化“两年”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我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主要支撑。去年以来,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盯“报批率、供地率”,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努力拓展用地空间。另一方面动员全系统力量,开展“百日会战”,开辟项目用地报批“绿色通道”,驻省厅、市局全程跟踪项目报批进展情况。全年,共上报农转用323*,其中工业用地122*,报批率达99.5。供地15*项目,面积460*,其中工业用地11*项目,271*。为确保我区重点项目和城市建设发展用地需求,为市府大道、台电五期、污水处理工程等1*项目进行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局部调整,调整总面积1135.*。另外,我区还向兄弟县市区异地有偿购买用地折抵指标110*。

(二)地产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

20*年我区共出让土地52宗,面积为1*1.9*,获土地出让金4.648亿元。其中工业用地出让44宗,面积为862.0*,获土地出让金1.319亿元;经营性用地通过招拍挂方式共公开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8宗,面积为199.8*(其中村留地3宗,131.9*),获土地出让金3.329亿元。其中由土地储备中心收储的原海门机床厂地块每亩出让价格达到50*元,创我区有史以来经营性土地出让价格的新高。加强对已竣工验收项目超容积率补交土地出让金收缴工作,共收缴项目9宗,补交土地出让金总额170*元。对历年拖欠土地出让金进行了集中催缴,并严格土地出让后的土地出让金的缴纳规定,去年出让土地的土地出让金应收部分已全部收缴到位。

为规范地产市场,我局根据要求,调整了工业用地(生地)的出让价格,并与有关部门积极协商,解决了一部分历史遗留的土地问题。全年共办理地产交易1415宗,面积201.5*,资产达2.99亿元,补交土地出让金2177.0*元。其中单位转让56宗,面积147.*,补交土地出让金18*.20*元;个人转让1359宗,面积54.2*,补交土地出让金372.8*元。

(三)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积极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和建设用地复垦

20*年,市里下达我区土地开发任务30*,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100*,我区在土地后备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基层土地开发和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据统计,20*年共完成土地开发项目*,新增有效耕地面积896.*。同时通过多次调查,将1100*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分解下达到*街道。在街道的支持努力下,标准农田建设通过了市验收。此外,我区20*年和20*年通过非整理方式建成的*余亩标准农田通过了市农业局和市国土局联合检查。20*年我区土地占补平衡补充项目也通过了省厅组织的验收和考核。109*九塘废弃盐田复垦进展顺利。进一步加强了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和耕地占用税的收缴,全年共收取农业土地开发资金648.4*元,耕地占用税723.9*元。

(四)加大执法巡查力度,严查土地违法违规案件

土地执法监察,继续坚持“预防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事前防范与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去年,我区共开展执法巡查787批次,520*次,发现、制止违法违规用地892处,涉及土地面积1109.*,挽回经济损失约13*元。查处违法用地66*,26*.*,收缴罚没款320*万元,处理率达到99.4,立案查处矿产违法案件2*,收缴罚没款7.8*元。

开展排查14批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8*,登记率、受理告知率、书面反馈率、到期结案率均达100,受理直线电话25*,反馈率、满意率达100。

另外,去年我区被列入全国卫星遥感执法检查的区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听取了工作汇报,召开了*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经过一系列的土地执法专项检查,我区依法用地管地意识明显增强,乱占滥用土地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国庆长假期间,全区土地

执法监察人员自觉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四、五个月的高强度高效率工作,使我区各类土地执法专项检查顺利通过了上级验收,并得到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的肯定。

(五)矿山生态治理工作开展顺利

在“千矿整治”、“百矿示范”的废弃矿山治理活动中,杨家岭和后许等*废弃矿山都已进入实施阶段。矿山总数调整压缩至*,为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以资源换环境预留了一定的空间。20*年,我们还完成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的编制,并由区政府发文。我局还建立了地质灾害汛期值班和灾情速报动态巡查监测工作机制。提出了汛期防灾及中长期防灾措施,落实了防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多次进行巡查。在强台风来临前,对我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的10处隐患点都及时动员人员撤离,没有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

(六)优化业务基础,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

1、实现了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按照浙土资办[20*]40号文件中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内容及标准,我局积极开展了创建“省级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单位”活动,进一步完善规范土地登记工作,于去年12月7日顺利通过省厅验收,是全市第一批通过验收的县(市、区)之一,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于去年8月通过省厅验收,是*第一家通过验收的县(市、区)。局机关与三个基层所、一个办证窗口局域网建设已经完成,窗口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土地登记进度情况。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开展正常,共完成土地登记发证3760宗,抵押登记324宗,抵押金额达11.1亿元人民币。

2、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进展顺利。通过1年多努力,我区的农村集体农用地所有权发证外业调查和测绘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区已完成外业调查和测绘18*村,目前已进入内业,主要是权属界址的认定、盖章,指导村申请书、权属来源说明的填写等。

(七)以完善体制为抓手,实现队伍素质有新提高

1、深入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年”活动。首先,建立了全员责任制。在年初,我局建立了20*年度国土资源工作目标领导责任分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责任,将全局每一位同志的责任分工都进行明确、细化,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其次,在全系统内进行分线轮训和集中培训。第三,开展中层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和一般干部双向交流活动。中层干部交流面达到42,一般干部交流面达到35,使系统干部职工能够到不同的科室、不同的岗位锻炼自己的,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

2、加强基层所建设,夯实管理根基。我局将基层所规范化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实行业务向基层延伸,力量向基层倾斜,不断加强基层所的基础设施建设,除椒东所综合办公大楼正在建设外,其他*中心所的综合办公楼都已投入使用。在加强基层所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从软件上下功夫,进一步明确国土所规范化建设标准,从规章制度、便民服务、政务公开和作风建设、履行职责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等五方面3*细项进行规范。经区文明委验收海门、椒南、椒北等三个所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

3、深化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年初,局党组廉政第一责任人与各科室、中心所责任人签订责任书,突出渎职犯罪的惩治预防,确定了评议述廉、述职科室和中心所。建立了局与科室、中心所两级的廉政勤政监察网络,在各科室中心所均配备一名廉政建设信息员,具体负责廉政建设活动,加强对廉政建设的监督管理。同时,围绕“广、透、深、实、准”扎实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自查自纠工作,将自查自纠*重点领域、8大项、144小项、19张调查表分别落实到人,做到认真按时准确汇总上报。

4、针对机关效能方面存在问题,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活动。通过学习教育动员、查找剖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等分阶段的作风整顿,系统每位同志都进行了自我剖析,从思想观、业务观出发,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各科室、中心所也根据大讨论的情况和本单位存在的问题,结合系统一般干部人员的双向选择交流活动,制订了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使全系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质量改善为中心,深入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切实解决事关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为我市建设更具活力新型城市、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

二、总体目标

实施“8160污染整治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等“三大工程”,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目标,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0%以上,出境水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省定目标,确保全市环境和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三、工作任务

(一)强力实施“8160污染整治工程”

围绕污染物总量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开展“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专项整治、城区大气环境污染专项整治、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污染专项整治、电力水泥行业脱硝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及重金属行业专项整治、燃煤锅炉专项整治、食品加工行业专项整治、清洁生产审核”等8个方面的综合整治,完成160项污染综合整治任务。

1.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专项整治

一是实施现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康达环保水务有限公司修武分公司和孟州市、博爱县、武陟县、修武县、温县现有污水处理厂要实施升级改造,增加脱氮、脱磷等功能,外排废水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二是加快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孟州市、武陟县、修武县、温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市工业产业集聚区中站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2012年10月底前建成投运。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和综合利用力度。新建污水处理厂外排废水必须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三是加快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要围绕扩大收水范围,进一步完善干、支管网,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各县(市)要结合已运行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加大配套管网建设力度,确保现有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常运转,充分发挥环境效益。中站区要完成中站城区和西部工业产业集聚区配套管网建设任务,山阳区要完成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配套管网建设任务。

四是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建设。按照“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再利用”原则,对全市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进行整治,实现污泥的安全贮存、处置及综合利用。2012年9月底前,各城镇污水处理厂要全部建成污泥处置设施,以贮存为目的(即不处理处置)将污泥运出厂界的,必须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

五是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已建成投运的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要达到80%以上,实现稳定、规范运行。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和水量的监察监测力度,确保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2.城区大气环境污染专项整治

一是开展餐饮服务业油烟专项整治。城区内餐饮业的加工炉灶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对市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含200平方米)以上、基准灶头3个(含3个)以上的餐饮单位,要安装经国家环保认证的油烟净化装置、设置专用烟道,并督导其定期清洗维护,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防止油烟对周围民居等环境敏感点造成污染。

二是开展施工工地扬尘专项整治。加强城市施工工地管理,施工场地应采取洒水、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城区内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工地采取建筑工地道路硬化、主体结构施工外脚手架密目网全封闭、车辆出工地全冲洗等措施,确保施工工地周边环境整洁。建筑物拆除必须做好围挡,边拆除、边洒水、边清运渣土,渣土、垃圾应在建筑物拆除完成后3天内清运完毕,暂时不能清运出场的,要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

三是开展机动车尾气专项整治。强化机动车排气监管,实施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管理。对排放不达标车辆进行专项整治,达标前不予核发定期检验合格标志和其他审验证件。对排气污染控制技术差的机动车(高排放车辆)发放黄色标志,其余发放绿色标志。对高排放车辆采取限制行驶区域、行驶时间等交通管制措施,对重型货车进一步扩大限行范围。积极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汽车、小排量汽车,加快淘汰高排放、高污染机动车。

四是开展燃煤煤质专项整治。市区范围内,所有企事业单位燃煤必须使用全硫份≤0.5%、灰份≤20%的优质煤炭(有特殊设计要求的锅炉除外)。加强煤质重点监控单位和年用煤量超过3000吨的其它用煤单位的煤质监管,对超标单位在媒体上曝光并依法进行处理。取得资质的型煤生产企业必须按要求添加固硫剂,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五是开展交通运输扬尘专项整治。城区行驶的物料运输车辆必须实行密闭运输,保持车辆整洁,均衡装载,捆扎牢固,不得沿路泄漏、遗撒;禁止未采取密闭措施的车辆在城区范围内行驶。

3.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污染专项整治

一是切实抓好蟒沁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的水环境整治工作。以皮毛(制革)、造纸、酒精、白酒、化肥、橡胶等重点水污染行业的深度治理为重点,通过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完善治污设施,提高污染治理水平,进一步改善两个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孟州市要启动桑坡皮毛群三年搬迁整治计划,通过关闭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以及对保留企业实施搬迁改造,调整结构和布局,减少污染排放,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武陟县要继续实施小麻村皮毛群、圪垱店皮毛群环境综合整治,关闭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对保留企业治污设施进行完善改造,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

二是开展西部工业产业集聚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大气污染专项整治,提升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道路沿线两侧(500米内)企业物料堆场要实行仓储或建设防风抑尘网;粉状物料运输要实行密闭运输,防止物料抛洒扬尘污染;企业厂区至主要公路干线的通道要硬化,并落实防扬尘措施。企业粉尘排放点源采取高效污染治理设施,烟粉尘排放浓度≤50毫克/立方米。各有关县(市)区要按照要求,对辖区内主要道路加强管理,解决道路沿线扬尘污染问题。

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国家、省产业政策要求,各县(市)区要及时关闭污染严重、列入淘汰名录的造纸生产线、制革及皮毛加工企业、蓄电池加工企业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列入淘汰、关闭范围的企业,要依法组织有关部门予以关停,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公布,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停止供电。对列入国家、省、市明令淘汰关停的落后设备一律不得出租、转让、出售或异地转移生产。加强对淘汰落后产能的分类指导,鼓励落后产能提前退出,为重点建设项目腾出发展空间。

4.电力水泥行业脱硝专项整治

一是开展电力行业脱硝工程建设。电力企业要按照要求建设烟气脱硝设施或改用低氮燃烧技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华润热电有限公司、煤业(集团)冯营电力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10月底前完成低氮燃烧或脱硝改造;金冠嘉华电力有限公司2012年10月底前脱硝工程建成投运;其他电力企业要逐步开展除尘、脱硫、脱硝工程建设,确保2014年7月1日起全市所有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达到《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要求。同时,各电力企业要完善锅炉脱硫脱硝控制分析系统,联入中控室计算机主系统进行控制,具备进出口二氧化硫浓度、进出口氮氧化物浓度、发电负荷、增压风机电流等其它生产控制参数分析功能,具备核查调阅查取打印功能。

二是启动水泥企业脱硝工程建设。千业水泥有限公司等生产规模在4000吨/日及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企业2012年底前要启动脱硝工程建设,2013年10月底前建成投运,综合脱硝率达到60%以上。

5.危险化学品及重金属行业专项整治

一是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加大全市环境敏感区域、化工园区及化工企业集中区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的环境综合整治,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对原有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完善或建设新的治理工程,确保污染物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对风险较大、有重大污染隐患的企业,有关县(市)区要采取限期搬迁或关闭等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是开展重金属行业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国家、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重金属企业开展限期治理,对属于落后生产工艺的坚决予以淘汰,切实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减少重金属排放,确保环境安全。孟州市要按照规划要求完成皮毛企业关闭淘汰任务。

三是加强工业企业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以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达标考核为抓手,建立国家、省、市级监管重点源清单,加大产生和经营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考核力度,进一步提高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危险废物管理水平,确保危险废物依法安全处置。

6.燃煤锅炉专项整治

一是市建成区范围内不得擅自新建燃煤锅炉,集中供热范围内所有燃煤锅炉必须关闭到位,备用锅炉必须使用清洁能源。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持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对市建成区内10吨(含10吨)以下燃煤锅炉予以取缔拆除,县(市)建成区内2吨(含2吨)以下燃煤锅炉予以取缔拆除。

二是对集中供热锅炉及保留的燃煤锅炉开展高效除尘、脱硫治理。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市绿源热力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锅炉大气污染物必须严格按环保要求(烟尘排放低于5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低于200毫克/立方米)排放,同时建设密闭的煤、灰渣堆场和防扬尘设施。

7.食品加工行业专项整治

严格落实国家污染物最新排放标准,按照分类整治的原则,在全市组织开展粮食及饲料加工、制糖、屠宰、肉禽类加工、蛋品加工、水产品加工、食盐加工、乳制品加工、调味品及发酵制品制造、酒精饮料及酒类制造、果蔬汁类及其他软饮料制造、其他食品制造等行业污染专项整治,对原有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完善或建设新的治理工程,确保废水达到国家新的排放标准,提高全行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水平。

8.清洁生产审核

继续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力度,督促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坚固水泥有限公司等49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制订和实施中高费方案,充分发挥清洁生产的减排效益。

(二)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按照国家、省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市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要求,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1.开展生态创建工作

开展生态县(市)、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完成沁阳市、修武县创建生态县(市)环境规划的修编和审查工作;启动9个省级生态乡(镇)的创建工作;完成11个省级生态乡(镇)、41个生态村(其中省级17个)的创建任务。

2.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

2012年6月底前,完成省政府确定的2011年度9个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并通过达标验收;组织申报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并实施整治。

3.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结合畜禽养殖单位的标准化建设工程,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建设为重点,完成38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任务(其中示范工程6家)。通过强力推进重点养殖企业污染治理,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物减排阶段性目标。

(三)大力推进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

通过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构建环境监控信息共享平台,完善我市环境自动监控体系、环境监察体系、环境监测体系、环境应急体系,有效提升我市环境监督管理水平。

1.加强环境自动监控体系建设

认真落实省有关要求,继续开展环境自动监控体系建设,确保完成2012年度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控基站)更新改造任务,强化对氨氮、氮氧化物等“十二五”期间新增减排指标的监控能力。在重金属排放企业逐步安装重金属污染物监控设备,提高重金属自动监控能力水平。完善市、县两级自动监控平台综合应用功能,强化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的监管和考核,建立规范的第三方运营体系,切实发挥自动监控系统的科学、高效监管作用,为总量减排提供稳定、可靠数据支持。

2.加强环境监察体系建设

大力加强市、县两级环境监察能力建设,以深化“五化”管理(责任化、规范化、精细化、网格化、信息化)为手段,进一步提高环境监察工作效能,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和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防范性环境监察工作,集中整治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各类环境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以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为重点,保障环境安全。开发环境执法移动平台,设置环境监管数据库、环境监察电子档案,显示动态监管情况,实现信息共享,推进环境监管信息化建设。

3.加强环境监测和应急体系建设

大力加强市、县两级环境监测体系、环境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对重点防控区域、重点企业的定期监测和公告制度。加强县级环境监测机构、环境应急机构人员培训和设备配置,建立重金属监测体系,提高应急监测能力,提高县级重金属监测水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要修订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重金属污染突发环境事件等专项预案,提高环境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健全环境应急体系,继续开展企业环境风险评估,落实重点风险源应急预案专家评审制和预案备案制,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对重金属排放企业每季度开展一次监督性监测。重金属排放企业要建立特征污染物监测制度,建立完善管理档案,每月要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管理情况。

4.加强工业企业环境管理规范化建设

深入开展工业企业环境管理规范化建设,以水污染防治设施、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固体废物处置场为重点,以定量化和规范化管理为手段,通过企业加强设施设备维护、内部管理和环保部门的现场监管,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提高现有污染防治设施完好率、运行率、达标率,充分发挥污染治理设施环境效益。2012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市控以上重点企业、重金属排放企业、食品加工企业要全面完成环境管理规范化建设任务。

重点排污单位要建立中控平台,对治污工艺实施过程化、定量化、科学化管理;规范设置排污口,并设立标志牌;建立完善岗位职责、操作规范、设备维修维护等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设施运行、设备维修、污染减排等管理台帐;加强人员培训,切实提高设施运行管理水平。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指导,组织企业环境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帮助企业查找设施运行和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指导企业积极整改完善。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现场监管,严查不正常停运、擅自停运、暗排偷排、稀释外排等环境违法行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召集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工作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开展本辖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年度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圆满完成。

(二)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完善污染减排考核奖惩机制。市政府按照“年初预算、年中调度、年底考核”的原则,建立完善污染减排考核奖惩机制,定期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总量减排完成情况进行核查调度,严格考核,确保完成减排目标。二是完善河流生态补偿机制。要按照省政府河流生态补偿考核新的要求,完善我市河流生态补偿考核实施办法,实施严格考核。三是强化激励机制。大力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建立完善环保经济政策。继续实施高耗能产业差别电价,进一步落实燃煤电厂脱硫电价等环保电价政策。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扩大和深化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办环境保护机构建设,健全农村环保监管网络。五是落实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将处罚信息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作为企业信用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7篇

关键词:消防监督;工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1 加强消防宣传力度

为了保证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为消防宣传工作提供良好的氛围。企事业单位也应该做好本单位的消防宣传工作,加强员工的消防培训。公安消防机构是消防宣传工作的重要责任部门,应该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举办各种以消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此外,还可以举办免费消防知识学习班、组织消防知识竞赛,消防知识进我家,消防影片等大众容易接受的形式来宣传消防相关知识。在社会范围内安排消防巡逻人员、书店、车站等人员密集地点设置专门的防火负责人,对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掌握相关岗位的工作流程,一旦出现消防事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要充分利用“119”等重要消防事件,来大力宣传消防知识和技能。通过消防宣传工作,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最基本的消防知识和逃生方式。

2 督促指导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搞好自身的消防安全工作

各个企事业单位都会有自己的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应该督促这些单位对照国家规定的相关重点单位的消防标准来执行。针对一些重点单位需要督促安排消防责任人并委任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设置专用的逃生路线,设置专门的消防寻刘人员,定期检查消防器材是否正常使用,把单位用电线路改成明线,做好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工作,定期地演练火灾疏散预案,对燃气设备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地更换或者维修,把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好。

消防单位应该督促企事业单位做好消防整改工作。单位应该对已经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地进行整改,并嘱咐消防责任人当场进行排除隐患,积极地落实单位消防规范。对那些当时不能及时整改的消防隐患应该及时地上报给相关部门,并由消防安全负责人拟定隐患排除时间、措施、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报告,并存储档案备用查看。单位应该定期地派相关部门人员最好消防安全培训工作,并对单位内部的防火安全设备进行检查,特别是对消防器材能否正常使用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及时排查并更换,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并定期的进行演练。

3 加强自身业务建设,提高消防监督执法水平

消防监督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作为消防监督人员应该摆正自己的消防监督工作的位置,不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权和做不利于消防安全工作开展的行为。此外,还应该建立科学的监督激励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定期考核,把考核成绩和奖金、晋升挂钩,不断地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的知识结构,使其跟得上当前社会的发展。公安消防监督单位应该尽可能地提高人员的消防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等,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的监督能力。

4 加强消防科技工作,提高消防工作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消防工作也应该加快消防信息化建设。消防工作需要信息化,也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有些消防单位还使用原始的火灾统计和财政软件,不仅影响工作效率,准确性也是大打折扣。所以应该积极地推广使用当前的消防软件,研制服务于社会的消防监督软件。引进国内外先进消防技术和设备,学习科学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提高我国消防监督工作的技术含量。在国内积极推广先进的消防设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5 加强消防法制建设

要做好消防工作、消防行政规章、地方消防法规的立、改、废工作。要加强消防法制部门和法制队伍建设。消防工作必须强化依法治火观念和强化服务意识。从依法治火角度讲,要加强法制部门建设,支队一级的消防部门要设立法制科,专门从事消防执法的指导、消防法律文书的审核、消防案件的办理工作,防止出现执法犯法的事件发生,提高消防执法的水平和质量:要加强消防监督干部消防法律的培训,要将提高消防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提高全员执法水平,使消防执法工作能更好地进行。要加强消防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审批制度改革,在消防产品管理、建筑审核、化危品管理、消防安全检查等各个消防环节实行改革。

6 加强消防管理机制改革

要加强消防监督规范化建设,建立高效、快捷的专业消防部门。要建章立制,改革不适应规则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明确消防监督部门内容的职责分工,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做到人定岗、岗定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实行“五公开”制度,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工作标准、廉政规定、举报电话,并建立对外窗口,营造有利于更加开放、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减少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关卡和简化人为的繁杂手续,提高优良、周到、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要规范肖防监督程序,实行量化管理,规定工作的步骤、质量、期限,使执法权限确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行为规范化。要建立消防监督过错追查机制,对因消防监督不力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抓消防监督规范化建设,建立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公霓肖防机构执法机构。要狠抓社会单位管理改革,加强单位规范化自我管理体系建设。要督促社会单位全面落实“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风险自担”的社会化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使社会各系统、部门、单位转变观念,改变过去对公安消防机构管理的依赖思想,树立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主体意识,理顺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角色,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真正担负消防安全管理的职责,加强自我管理,落实消防责任和措旌,使其主动处理好消防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变单位被动抓消防安全为主动抓,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要狠抓三级消防监督管理机制建设,强化派出所消防监管职能。针对公安部61号令实施后,监督对象过多、过散、过广的待点,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重点单位实行分三级管理。尤其要强化派出所消防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点多、面广、靠分管对象近的优势,促进其履行消防监督职责,抓好辖区防火检查、宣传、火调、处罚、消防组织管理等,切实把消防工作落实到派出朊消防工作是一项造福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事业,消防工作的标准越来越高,我国消防监督工作的发展趋势是由行政型向法律型转变,由主体唯一型向社会化多样型转变,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由管控型向服务型转交。

第8篇

一、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一)继续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按照《*省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考评机制等规范化建设,逐步实现卫生监督能力建设的标准化和卫生监督机构形象的规范统一。

(二)继续完善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规范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运转机制。推广卫生监督机构徽标、标志等对外形象规范,至少有1家卫生监督派出机构达到《*省卫生监督机构形象规范》的基本要求。

(三)整合卫生监督资源,利用农村乡村医生、社区责任医生和公共卫生联络员等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其卫生监督协管的职能,完善卫生监督协管的考评机制,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协管网络。开展对农村乡村医生、社区责任医生和公共卫生联络员的卫生监督业务知识培训工作,培训率达100%。

二、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

(一)加强卫生监督员管理,严格人员准入标准。争取尽快完成卫生监督机构的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

(二)认真贯彻《20*~2010年*省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卫生监督员的基础培训,积极实施卫生监督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卫生监督执法业务能力和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能力。

(三)以创建“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节约型、廉洁型”等六型卫生监督机构为抓手,加强卫生监督队伍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和廉洁从业教育,确保执法队伍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三、加强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

(一)加快卫生监督基本建设。积极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卫生监督机构基本建设的投入,开展卫生监督机构业务工作用房和现场检测设备等标准化建设。

(二)加强卫生监督监管和处置能力建设。根据我县公共卫生的特点,确定一到两类高危的公共卫生问题,建立预测预警机制,加强对其重点环节、场所和产品的监管力度,提高卫生监督的监管能力,降低高危公共卫生问题的风险;切实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完善应急预案,规范信息报告制度,坚持平战结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三)全面推广使用“*省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技术优势,规范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高卫生监督工作的效能。

(四)畅通社会投诉举报途径,确保96301接通率,做好受理处置工作,每季度组织开展卫生监督96301投诉举报电话接通率专项检查。

四、推进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立足民本卫生、关注社会热点,创新和推广卫生监督监管模式,加大卫生执法力度,提高卫生监督工作效能。在全面履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职责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结合《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做好《食品安全法》的宣贯工作,切实履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赋予卫生部门的工作职责。全面开展小餐饮整顿规范工作,通过整治使80%的小餐饮达到卫生标准。加大食品添加剂的整治力度,进一步落实餐饮业的索证索票制度,重点加强食用油的监管。继续推进以量化分级管理为核心的监管机制建设和以“五常法”为基础的餐饮业自我管理机制建设,推广大中型餐饮业卫生管理员培训和管理制度。

(二)继续推进打击非法行医行动,探索和建立完善打击非法行医长效监管机制。做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查院关于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的司法解释的宣贯工作。重点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医疗服务市场的整顿力度,取缔地下黑诊所、游医、假医,加大对有证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完善打击非法行医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有效的治理措施。推广中小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分级监管模式,全县60%的中小医疗机构实施依法执业分级监管。加强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辖区内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档案,做到一户一档。开展放射诊疗装置建设项目的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进一步做好《放射诊疗许可证》、《放射工作人员证》的发放工作。

(三)继续开展“职业病防治万家企业行——劳动者职业健康保障行动”活动,建立健全全县有毒职业危害的企业数据库,全面推广有毒有害企业职业卫生台帐工作。切实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能力建设和管理工作。有效实施重点职业病危害的监控处置。规范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保障职业病人的健康权益。

(四)进一步做好霍乱、艾滋病、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的监督执法工作。完成艾滋病卫生监管试点工作,建立艾滋病防控长效监管机制。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疾病流行特点,开展对肠道门诊、呼吸道发热门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预防接种等监督检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设置、疫情报告、预防接种等传染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开展对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控检查。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及感染控制的监督检查,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计划,监督检查辖区内县级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保院和3家乡镇卫生院、2家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个体诊所、2家村卫生室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进一步加强消毒产品的监管。

(五)开展全县饮用水供水单位监督监测,加强城乡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推广饮用水供水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工作。

(六)根据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的要求,以住宿业为重点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监管模式,按照要求开展游泳场所卫生监督检查,促进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加强自身管理。

(七)继续加大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力度。深入开展“校园卫生健康行动”,开展对学校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和饮用水卫生等的风险评估,根据硬件条件和卫生状况,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提高学校卫生监管效率,降低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

(八)大力开展对食品、涉水产品、化妆品、消毒产品等涉及民生的健康相关产品和场所的监督检查,加大抽检结果通报和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力度。

五、推进卫生依法行政

(一)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制度化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卫生行政许可审批规范、行政执法文书管理规范、投诉举报处置管理规范、卫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使规则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严格履行各项行政执法制度。

(二)开展卫生监督执法考核评议工作。

(三)加大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力度。加强层级稽查和内部稽查工作,建立和完善卫生稽查制度。进一步加强行政处罚案件质量的评查工作,逐步提高卫生执法案件整体水平。

六、推进卫生监督的社会服务

(一)提高卫生监督的服务能力

大力倡导服务型政府的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监管与服务并举,提高对“农村家庭集体聚餐”、“农家乐”、餐饮具消毒服务机构等卫生监督和卫生技术指导服务能力。健全行政许可项目依法公示、现场卫生技术指导等卫生许可制度,规范许可行为,提高卫生监督的服务水平。

第9篇

【关键词】 政府预算; 公安经费; 财务管理

政府预算是政府为了有效实施公共管理、增进公共利益,按照特定程序对未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财政年度)所需资源和可用资源所作出的经权力机关审批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财政计划,其改革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公开性将直接影响到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公安机关作为政府预算部门之一,是政府预算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随着政府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安经费预算必然受到影响,其经费保障工作也将面临重大考验。

一、公安经费预算及其保障工作的特殊性

(一)项目经费预算不可预测的程度高

公安机关的建设项目大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如警车涂装、派出所外观形象改造、社会治安综合防控建设等,尤为突出的是,部门预算在执行中增加较多,如大型会议项目、警用车辆、刑事技术装备购置等。一般上年没有计划,属于临时增加预算,基层在编制部门预算时缺乏可靠的依据,主观判断的因素多。由于增加预算难以获得批准,以致执行中超出部门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使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经费保障具有很强的不可预测性。

(二)对突发性的应急保障要求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空前活跃,使得一些社会矛盾突出,如因企业改革、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医患纠纷、刑事、治安案件诱发的增多,已经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公安应急储备物资保障是有效应对新时期和各类突发事件的物质条件,应急储备物资调运工作是提高公安机关应急处突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建立应急物资准备金制度,保障紧急情况下公安经费、装备物资的需求。如:从规范制度入手,明确规定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数量,应急物资更新、补充的年限,应急物资装卸、搬运标准等,保证处置突发事件时各类警用物资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警用装备配备优良,运输车等车辆状态良好,努力提高各类应急储备物资管理规范化水平,以适应处置各类和突发性事件需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

(三)公安机关预算情况异常复杂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理论框架的逐步确立,各地均已实行部门经费综合预算,它要求部门在预算编制时必须充分考虑所有的收入和支出,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一是由于公安机关经费使用不确定因素较多,使得年初综合预算难以做全、做细;二是由于财政给公安机关下达预算时基本还是按照一般行政机关预算项目安排分“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一般专项项目经费”三块,没有按照公安机关履行职能的特殊性和特殊需求,单独安排如办案经费、特别业务费等支出项目,使得公安机关的特殊工作经费难以得到财政有效保障;三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收支脱钩”,按照现行部门预算机制,财政机关在安排公安机关的经费时,仍然存在“以收定支”、 “收支明不挂钩暗挂钩”现象,难以考虑公安机关的实际需要。可见,公安机关自身的特殊性加大了其预算情况的复杂性。

(四)公安机关办案成本逐年增加

随着执法规范和便民、利民措施的陆续出台等因素的影响,公安规费执收范围逐步缩小,执收标准逐年降低,而办案成本却逐年增加,使得各级公安机关实际可用资金明显减少,特别是随着规费收费项目的取消,预算外收入逐渐 “退位”。虽然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基层公安经费投入大量增加,公安经费的财政保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资金使用要求较高,手续繁琐,支出面狭窄。根据分类负担的责任规定,中央的省级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办案(业务)经费和业务装备经费,并且严格规定专款专用。业务装备经费的使用在实际操作中较容易掌握,易于做到专款专用,但办案经费的专款专用难以操作。日常运行经费和办案业务经费是交织在一起的,难以严格区分开来,如同为交通费和会议费用,如何区分出哪些是日常运行经费,哪些是办案业务经费?而且,基层公安机关的所有事务与办理案件、治安管理和服务群众有关,若人为地加以区分,必然要增加工作难度,加大公安机关办案成本,也牵制了各项公安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基础设施建设欠账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近两年,各地公安机关以开展“三基”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筹集资金,切实加强基层所队基础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些基层所队硬件设施较为薄弱的状况。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地方财政多年来在基础建设方面鲜有投入,所以很多地方公安机关采用补贴经费的方式推进基本建设,要求基层所队自行配套相应建设资金。与此同时,一些基层所队如派出所、刑警中队等,为了提高评定等级,在规范化建设中自我加压,基础设施建设起点高、功能全。特别是一些地方改建、新建的派出所,贪大求洋,建设超标,造成工程欠账较多,给派出所的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二、政府预算改革对公安经费保障工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