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建设新农村的意义

时间:2023-09-21 17:59:51

导语:在建设新农村的意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建设新农村的意义

第1篇

【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影响因素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明确指出:中国的新农村应当是丰衣足食、健康向上、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村社会。要完成这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实现建设新农村的远大理想,就必须突出这个“新”字,其主要任务是“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成立新组织、培育新风尚”。

长期以来,城市人鄙视农村人,更没人愿意去农村生活。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改变过去农村的穷、脏、乱、愚的状况,让农村成为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应该以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的公共服务来体现地方特色和地域风情,不断加强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所以说,新农村应该是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明农村,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农村。

二、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因素

近年来,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产业化经营拉动了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的同步增长。但由于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广,需要的资源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各种因素。

(一)农用资金紧缺是新农村建设巨大障碍

无论是新农业、新设施、新环境、还是新农民,任何一个方面都需要资金,没有资金,就不能建造新房舍、购建新设施、美化新环境、培育新农民。然而,而我国的很多农村,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大多数都缺乏资金,乡镇工作人员的工资都难以维持发放,各乡镇基本上都有负债,且有的数额很大,拿不出资金来搞新农村建设。可见,资金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农村教育资源贫乏,劳动力素质偏低影响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之一是培育新农民。只有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能力提高了,才有能力建设新农村。否则,就不会或不能较好地运用现代生产技术和手段,无法进行科技创新,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经济。在对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乡村只有村办小学,有初高中的村为数不多;农村没有图书室,农民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渠道受到限制,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在抽查的1000位农民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9.5%,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占18.5%,大专及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仅占2%。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缺乏学习意识。这样知识结构的现状,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阻碍。

(三)农村交通问题制约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之二是发展新产业。发展新产业一是要解决资金问题,二是要解决人才问题,三是要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一个产业能否不断地发展,取决于该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是否能够顺利地占领市场,要占领市场需要将大量的产品运往销售地。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公路建设较为落后,路况多数为砂石路,土路也占相当比例,道路翻浆问题仍较突出。即使该地区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也难以到达消费者手中,无法实现销售,农村哪里能获得发展的资金,因此,交通不便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严重障碍。

(四)农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缺乏也构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绝大多数农民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少之又少,资源浪费严重,掠夺式经营现象还时有发生,节能意识、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淡薄,集约式的生产经营理念还没有形成。农民们缺乏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资源的思想意识,也暴露了他们缺乏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技术。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累更多的新农村建设资金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是能源建设、通讯设施建设,还是文化、卫生事业等都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使农村经济走出困境,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发展,资金来源就有了保障,社会各项事业就有了发展的基础。所以说,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是培育新农民,培育新农民主要靠教育。针对教育兴村的现状,要突出农村教育列入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韩国发展农村教育的成功经验,提示我们要进一步突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建设新农村,要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只有培育出众多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才会有新生力量。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事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环境

让农民享用新设施,享受新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要发展农村电力和网络建设;要加快公共事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疾病的防治;要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使农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拥有宽敞的公路、清洁的能源、卫生清洁的水源、优美的生活环境。

(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的。组织农民深入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护好各种资源;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健全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科学使用水资源、肥料和农药;最终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资源的永续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统文化延续及自然活力的维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国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影响因素众多,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搞好新农村建设必须着眼于本地区的实际,认真分析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只有找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路子才能扎实稳步地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徐小青.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认识[J].科学决策,2007,(01).

[2]陈家付,陈晓,刘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校学报,2006(4).

[3]杨世华.新农村建设应优先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12).

[4]冯雷.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济南日报,2005-11-28.

第2篇

生态权:农民的基本生存权

生态权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在所处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农民的生态权是农民在农村生态系统中对生态安全、生态利益、生态选择、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等所拥有的各项权利总和。农民生存在农村生态系统中,是农村生态系统的拥有者、使用者、经营者和维护者,农民的衣、食、住、行都依赖于农村生态系统,生态权是农民在农村生存的基础,是农民最基本的权利,农民没有生态权,农民就不可能进行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态权遭受破坏,农民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农民的生态权是农民享受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的基础,是农民的基本人权衍生的权利,农民在农村生态系统中生存,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一个连接点,只有享有对生态系统的安全监督权、利益享受权、生态保护权、生态发展权和选择生态系统的权利,才能够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生存与发展下去。

农民生态权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有其一,生态安全权。生态安全权是农民生态权的第一权利,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间,农民的一切都必须依靠生态系统供给,生态安全是农民最重要的生态权。其二,生态利益权。生态利益权是农民对所处生态系统利益的享有权,是农民生存的物质基础所在。其三是生态选择权。农民对生态系统的依赖程度很高,生态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状况,因此,在合法的途径和条件下,农民应该有对自己生态系统的选择权利,就是农民自己为了生存,可以选择哪个生态系统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其四,生态保护权。农民应该拥有对自己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权利,有权跟破坏自己生态系统的一切行为作斗争,有权对破坏自己生态系统的行为请求赔偿或补偿。

生态权: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障

农民生态权是农民权益的基础,是农民生存发展的保证,同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农村自然生态和谐,没有生态权,农村的自然和谐环境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是新农村建设主体权利保障的要求。农民是农村生态建设和维护的主体,是农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民生活在农村生态系统中,他们的权利衍生于生态权,没有生态权,他们就不能生存,其他权利也不再存在。保障农民的权利,必须有生态权作为根据和基础。农民居住在农村社会,农村的生态环境是他们最大和最亲近的环境,生态变迁会影响农民的生存、发展,他们对所处的环境理当可以主张权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之权利,有维护新农村生态平衡的力量。

2、是构建和谐生态农村的保证。生态和谐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生态和谐是农民的夙愿,特别是在我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人与自然的的关系日益显得紧张,环境污染、人口问题、资源紧张、粮食短缺等问题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很大程度都与农村生态有关。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城镇化的发展,是城市环境恶化向农村的转嫁,这种转嫁使农村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和谐的建设。因此,给农民以生态权,是农民有权利抵制城市生态恶化的挤压,能够使农村和谐协调发展,为构建农村生态和谐提供权利保证。

3、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问题提供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农村生态问题不是农民本身造成的,也不是农民自己引起的,而是农民生态权缺失引起的。农民是农村生态保护的主体,也是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但是,由于我国农民至今生态权缺失,农民不能拥有保护农村生态的权利,眼见生态环境被破坏却无能为力。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权在国家,环境保护局代表国家行使生态保护权,环保局本身的权威有限,在加上其对农村的监管有限,还有许多破坏农村生态的行为都以城市建设为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项目。因此,使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量不足。只有赋予农民强有力的生态权,农民有权利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才能抵制来自各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才能建立起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长效机制。

4、为维护农村生态平衡增强主体力量。生态平衡是新农村建设的环境基础,生态平衡不是政府单方的事情,也不是政府单方面能够解决的问题,它是生态系统中所有组分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的大事。维护生态平衡要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要动员全社会人员参与。农村生态的平衡是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为农村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大本营。当前,我国主要在环境保护基础上促进生态平衡,进而保护生态系统,没有赋予社会广泛的生态保护权利,这就造成了生态保护的主体力量弱小的局面。特别是在农村,农民还没有保护生态平衡的主体资格,没有形成主体力量。因此,只有赋予农民保护生态的权利,使他们成为保护生态的主人,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生态保护的主体力量。

切实保障农民生态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创新环境保护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现行环境保护体制是一种国家本位主义的环境保护理念,把环境保护的权利通归国家所有,造成公民保护环境的权利缺位。农民对侵犯自己生态权的行为缺乏保护的主体根据,因此,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自己没有保护的力量。这种理念认为,环境保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只能由国家统一行使保护职权。这种理念对我国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破坏主体的日益多样化,仅仅由国家保护的机制也日益出现缺陷。因此,必须创新环境保护的理念,赋予公民自力保护环境的权利,让社会所有公民形成环境保护的合力。创新农村环境保护的理念,赋予农民环境保护的权利,使农民能够对自己的环境权利进行自力保护,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是保障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这也是农民环境意识日益增强的要求,还是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

2、增强农民保护生态的主体意识。我国过去在地大物博的环境观念下,形成了一种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在农村,节约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远远不够,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被错误的资源观隐没。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增强农民保护生态的主体意识,特别是农民生态权利意识,是我国新农村环境建设中的首要问题。生态权是现代社会里日益重要的权利,对于当代农民,生态更加重要。我国农民保护生态权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但是自主保护意识不够强。生态权是一项随着生态危机而发展和凸显的权利,在以往的社会发展中,因为生态危机不严重,农村生态环境良好,农民的生态权也没有觉醒。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生产日益被生态危机影响,农民才意识到自己的生态权利的重要性。我国农民要求生态权的主体意识正在逐渐增强,生态维权意识急剧上升,有农民和政府要生态权的,有农民不准企业上马的,不准企业开工的,但是,自主保护的能力和力度还是不够,不能有效的维护自己的生态权。

3,完善农民生态权保护的法律,为农民生态权提供保障。我国现行的生态保护法律几乎都存在于环境保护法律之中,可是环境保护法律还只是恢复性的保护,没有建设性和超前性的生态保护。对于农民自主保护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还缺乏法律保障。近年来各种在农村的项目开发、工业事故等造成的农村环境问题,农民没有相观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自我保护,只能由国家进行行政处罚,并且对造成的损失进行索赔也缺乏相关依据。因此,我国应该完善农村生态保护的有关法律,明确赋予农民自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权利,为农民生态权的行使提供平台。

第3篇

一、新型社会教育是实施农村教育的好形式

1.政府保障性。教育历来是由国家主要投入、政府负责主导的,但是作为广泛意义上的社会教育,直接由政府组织全面实施,这无疑是教育体制上的一个创新。“十五”以来的6年中,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830万人次;2006年,全省各类职业学校集中培训“两后”毕业生30万人次,组织250万农村劳动力参加了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2007年,南通市36所中等职业学校和129所乡镇成教中心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59万人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6.05万人次,通过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6.54万人。

2.社会显现性。传统的社会教育主要是通过社会管理、公众舆论、传统习俗等现象潜移默化地实施隐形性感化教育。其功能是有限的,也是不全面的。而新型社会教育,在政府公共权力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社会动员机制,在这一机制的作用下,充分发挥其权威的影响力和公信的感召力,从而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显著的活动内容,成为整个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体系中的必需指标。

3.社会广泛性。农村新型社会教育的惟一宗旨是提高全体农民的综合素质,其核心就是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适应广大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这就决定了农村的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农民。江苏建立和完善了数字化远距离教育培训网络和县、乡、村的培训教育网络,并利用其辐射、延伸、拓展的功能,有效地覆盖了大江南北的广大农村。

4.活动计划性。“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主要教育培训目标是:全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0万人(确保50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60万人。各市、县、乡村也都相应地制定出计划,并依照计划扎实有效地予以推进。张家港市杨舍镇到2008年年底前的4年中,各级各类的农民教育培训总量达16万人次。

5.内容形式适用性。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和“三农”的特点,在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确定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适用性教育路子。从内容来说,已由科技知识普及、职业技能培训,向政治政策、民主法制、公民维权、安全稳定、人口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休闲娱乐、文明和谐等方面拓展。从教育培训的形式来说,有普通高等职业和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有县(市)职教中心等职业院校的非学历资格证书培训,有乡村教育培训机构的不定期短期培训,有实用技术和经营项目的专项培训,有文化、科普、时政、法制、社会生活、新农村建设等正常性专题宣传教育,还有专业人士的拜师带徒式学艺教育。更有利用农村现有的种植、养殖典型场所,作为实验、实习基地,进行短平快的现场培训。

二、新型社会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教育机制

新型社会教育在江苏的“两个率先”实践中,充分显示了强劲的社会功能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1.迎战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严峻挑战。随着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越来越依靠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因此,要努力克服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经营模式粗放、与市场经济脱节的现象,使其尽快地与我国的整体市场经济相适应。在这里,重要的途径是以新型的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有效地实现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和训练。由于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事实上存在着的差别,农民子弟进入大中专院校学习深造后,基本上不再返回农村,特别是不再从事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为了尽快地提升农业的经济品位和农村的社会档次,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正视“三农”的现实,从实际出发,以现有的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者为基础,不等、不靠、不依赖,只争朝夕地做好现有农民的教育转化工作。

3.改造乡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总的说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的我国农民所特有的纯朴乡风,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囿于农民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传统分散的生产方式、低水平的半自然经济的生活现实,导致他们的思想观念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形势,要克服前进中的思想障碍,只能将教育寓于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幸福致富的现实工作之中。只有经过改造过的能与农民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与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农科教相一致的社会教育才能担负起这一历史任务。

4.塑造公民意识,推进基层民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在这里,关键是要获得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然而,这种民主积极性的形成不是孤立的。一种好的民主政治必然是以好的经济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作为支持的。广大农民在一个好的社会教育体制内,将会得到思想政治、科学文化、民主法制、专业技术、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教育,这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并在这一基础上,完备地塑造出公民意识,形成正确的民主参与理念。

5.强化基层动员机制,确保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由于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特殊性,党和政府在农村中的动员效应比较迟钝,权威效率也不高,这是当今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难题。基层党政组织如能抓住社会教育这一关键,走好社会教育这步棋,并智慧地应用好社会教育这一网络,正确地发挥其整体功能,将会有效地强化乡村的群众动员机制,高效率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三、建立和完善全民社会教育机制是时代的要求

1.新型社会教育体系的关节点在乡镇。乡镇一级的党委和政府的积极性调动了,发挥了,就可以上联县市规划,横组乡村资源,下结村组网络,提纲挈领地使农村的全民教育体系成为事实。目前在苏南的富庶之地和沿江的苏中地区,乡镇一级领导把农村教育看作是一项政治任务来组织实施,并在实践中真实地看到了它的政绩效应,因此效果颇佳。

2.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县市一级是决定胜负的前线指挥部,是农村建设第一线的中枢机关。乡镇领导在新型农民培养教育上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是靠县市的组织领导来调动的。乡镇的不少具体困难也是要倚仗县市的支持帮助才能解决的。特别是教育培训经费的筹措,农业生产经营信息的共享,科技活动的下延,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种植、养殖业的开发,招商引资途径的介绍、推荐。所有这一切,既可以引领乡镇经济,促进社会发展,也更能为农民教育和培训提供机遇,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创造条件。

3.切实实现“职成普”三教统筹兼顾。由于农村人口结构的深层次变化,农村的中小学教学资源相对富裕,学历型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比较顺畅,我们应在“职成普”三教统筹兼顾方针的指引下,利用好普通教育的富余资源,借助于职业教育的现成条件和专业成就,为农村的成人教育打开局面。并且在这个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实现农科教的有效结合。

第4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宜居环境;景观规划

Abstract:Dengkou Village of Tumed Right Banner is a model for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Summarizing Dengkou’s construction planning methods and experienc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developing remediation measures for the rural settlements, how to create a livabl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s in this rural arears, and establishing a special landscape through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characteristic of land-use, residential, public facilities and environment.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Dengkou Village as an exampl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New countryside, Livable environment, Landscape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生活水准的重要标志,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可以协调农村居住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之间的关系,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环境,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磴口村是土默特右旗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其现状状况及背景条件在土默特右旗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村在历经多次讨论和修改后,规划体系和规划方法渐趋成熟,不仅为土右旗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示范,也为探索全旗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文意在总结磴口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从农村人居环境和景观工程的角度来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法。

新农村人居环境分析

农村人居环境

吴良镛先生将人居环境定义为:“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他认为人居环境科学是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群。【1】

农村是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广义来说,农村人居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本文主要侧重于狭义层面的农民生活居住、道路交通建设、景观规划及绿化建设等涉及物质空间的范畴。

2、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协调人类居住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除住房、健康和安全、环境、公共设施、资源等内容的和谐发展外,还应包括农业生产,农业生态,农民生活方式等农村特定的内容的可持续发展。【2】

本文认为这些方面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类要素:即农村的土地利用、住宅建设、道路交通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景观建设及园林绿化工程。需要在全面分析各类物质空间构成要素现状特征及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各类要素存在的问题找出其优化方法,充分发挥各类要素的优势,确保各要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从而探寻出一套适应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方法。

三、磴口村研究实例

1、土地利用

要建立一套旧村改造的新模式,必须遵循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原则,依据村庄地理位置、产业发展结构、村民传统文化等因素合理确定。结合土默特右旗各村的规划实践,旧村改造规划主要采用――原址规划型: 即以“改”为主的方式,将在村庄周边扩建新住宅区,把旧村中需拆建的农户迁到新住区,旧村内以环境改造为主,引导周围自然村向新住宅区迁移。【3】

1)资源整合。将村庄土地进行整合,统一布置,分功能区管理,挖掘其积极因素,形成综合的整体优势,营造出良性的人居环境。例如:磴口村的结构为“一心、多片区” 即:公共服务设施中心,村民住宅保留区,新建村民住宅区,农业生产设施区,农林种植、养殖区 。

2)有机更新。在旧村改造中,常常遇到“全拆”可惜,“全保”不值得的情况。这时,在规划中就要做到细致的调研和科学地分析,保留那些历史文化信息含量高、质量尚好的积极部分并适度改造,达到“适应性再利用”;拆除那些没有保留价值的消极部分;引入现代信息含量高的因素,加以碰撞融合。最后生成品位高持续性和时代感强的人居环境,达到”喜新恋旧”的效果。

3)注重生态。乡村是一个开放性空间,乡村山水、季相、乡村特定的地貌、农田布局构成乡村大地景观的框架,应充分利用大地景观突出乡村的田园特色。乡村人居环境是以大地景观为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的景观环境综合体。【4】在生态园林建设中应充分利用大地景观资源,以本地植物为基本材料,更多地把生态学原理、生态功能、生态效益放在重要位置来考虑建立合理的生态系统。

2、道路交通建设

道路布置是旧村改造极其重要的部分。从近几年包头大部分村庄规划的实施结果来看,凡是道路布置得当的,旧村改造规划就能顺利得到实施。旧村改造的道路应充分考虑现状情况,应顺其自然 (不必强求直顺),这样可以减少拆迁,节约造价,增加规划的可操作性。

磴口村的路网结构为棋盘式,规划以保留村内现状道路组织交通,将村庄东侧道路建设成为较高等级道路,作为联系村庄与周边村庄的主要门户道路。将贯通村庄南北的现状道路进行拓宽,适当调整转弯半径以理顺线型,使这条道路成为村民出入本村的主要道路,并且尽量将相对通畅的宅间、宅旁道路与之相连通。

一般说来,农村内部交通量较小,道路不必太宽,宽则增加拆迁量和造价,增加了规划实施的难度,导致规划不能实现。当然道路太窄则失去了旧村改造的本来意义,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同时步行空间注重绿化,成为体现村庄风貌的景观要素之一。生产用车在村庄入口附近独立停放, 以避免对住户的干扰。逐步进入家庭的小汽车则在村宅周边结合绿化空间停放,既可就近入户,也可避免对住户的干扰【5】。

3、住宅建设

第5篇

关键词:农业基础资源;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

1.土地资源的利用与扩展农业综合开发

土地是发展农业的基本条件,也是农村和农民最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的面积以及质量决定了土地可能的用途以及投入、产出状况。总体而言,土地条件较好的地区往往农业较为发达,土地质量差的地区农业发展往往较为落后。

人均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近年来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全国耕地保有量已越来越接近18亿亩的耕地保护红线。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已逐渐凸显。但与此同时,我国还大量存在着荒地、荒滩,耕地中相当比例都是低产田,水位下降,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地面塌陷、土地荒漠化等问题造成了耕地面积、草地面积的减少。因此,无论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视角来考率,还是从发展农业,推动农业增收的角度来考虑,土地治理的力度必须不断加强。否则,高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的基本国策必将发生尖锐冲突,农民和农村的发展也将失去基本的保障。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由土地资源的本质主要是由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但人为干预也可以发挥较为显著的影响。一是利用小流域治理以及工程措施,对荒地进行治理,建设基本农田,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发展农业的土地条件;二是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对荒漠化、沙化、贫瘠化土地进行治理,改善土壤质量和土地坡度,提升耕地或草地的效率;三是建设水利工程,增加土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抗灾能力不好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在农业收入中占较大比重的种植业,一直被视为农民生存的基本保障,但长期以来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特别是贫困地区耕地分散,土地瘠薄,大都处于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仍的山区、塬区,加之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抵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极低。因此,农业综合开发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抗灾能力的不断提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灾知识普及力度。此外,还应积极鼓励、扶持农民利用保险等手段,将遭受自然灾害时的损失降到最低。

2.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与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农民本身生存在乡村中,掌握着丰富的乡土知识,对自身资源、困难和需求了如指掌。对于哪些具体问题是社区发展的主要障碍,哪些问题是应该优先得到解决的,农村却因其独特的信息优势,能够给以清晰准确而具有针对性的回答。农村存在的问题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他们世世代代长期生存在乡村之中,因

而最具有改善乡村面貌的动力。当然,以为基础的分散的农户,缺乏有效的组织,往往难以形成集体行动。可以说,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缺乏的是改善乡村面貌的外来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机制以及农村经济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但这并不能作为否认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地位的理由。农民包括贫困地区农民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文化资源,作为农村社会本质资源,分布广泛,数量庞大,是建设新农村所必须依靠的根本资源。多年来,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市场信息缺乏、技能培训不够等原因,导致农村本土资源受市场风险、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而开发不足,整体上讲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经济增长水平,农村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滞后于全国发展进程。因此,农业综合开发既要重视各地的共性问题,又要重视各地的个性问题;既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组织和规范职能,又要充分调动农户民主参与决策,民主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在政策许可和农民自愿的前提下,调动农户投入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既要通过外部资源注入解决农村本土资源贫乏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障碍的问题,也要重视通过工程项目和外部扶持,培育农民自身的市场意识、组织能力,形成乡村社区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具体而言,在问题确认、项目设计、建设、管理、运行和维护等各个环节,都应积极吸纳和认真倾听农民的意愿,组织和动员他们参与其中,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成为农民自己的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在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民增收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直接、持久地推动了农村基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需要大力、持久地加以推进,并根据农业发展需要适度进行拓展工作范围和工作领域,积极探索发挥政府主导地位和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新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和质量。

3.高效农业与农业综合开发

第6篇

[关键词]社会工程;社会工程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C91―03;S―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10-0018-02

社会工程是人们改造社会、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运行的实践活动过程。[1]社会工程创新是以新的社会工程理念、新的社会工程规划、新的社会工程设计、新的社会工程评估体系改造社会、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运行的实践活动过程。社会工程创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一、社会工程的基本界定

社会工程的概念和思想方法早在19世纪就已经萌芽。社会学家孔德提出把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这种社会学方法论思想被认为是社会工程思想的前期萌芽。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1922年就使用过“社会工程”一词。罗斯科・庞德也几乎同时在《法哲学引论》中使用了这个概念。[2]卡尔・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对“社会工程”、“社会工程师”、“社会工程态度”、“社会工艺”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说:“社会工程的任务是设计各种社会建构以及改造和运用已有的社会建构。”[3]戴维・米勒这位卡尔・波普尔思想研究专家在《开放的思想和社会》中对卡尔・波普尔的“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等思想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和发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在1966年开始设立社会工程学专业,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社会工程”概念:“社会科学要从社会科学走到社会技术,就像自然科学走到工程技术一样,应用社会科学,要像工程师设计一个新的建筑一样,科学地设计和改造我们的客观世界。”社会工程是“改造社会、建设社会和管理社会的科学,它的一个目的,就是把社会科学和其他科学结合起来,这是一门实际的技术。”[4]他希望用“社会工程”这个新的科学方法,制定国民经济总体方案、经济计划,设计经济体制。著名学者王宏波教授等也较早地研究了“社会工程”问题。21世纪的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更加复杂化与综合化,更加需要社会工程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位学者把“社会工程”范畴理解成人们研究社会的方法、建构社会的活动、规划和设计社会的发展蓝图、选择和创新社会决策模式的方法论。我们把“社会工程”概括为社会主体人以社会科学理论为前提,以社会技术为中介,与“物理工程”或“自然工程”相对应的人们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运行的实践活动过程。

第一,社会工程是实践活动。社会工程不是纯粹的思想(尽管思想本身也是活动),而是现实的可以感知、可以操作的实践活动。

第二,社会工程又不是一般的实践活动,或者说并不是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是社会工程。比如走路、吃饭、交友、唱歌等都是活动,但我们确实很难说这些活动也是社会工程。

第三,社会工程是人们改造、调整、协调社会、社会关系、社会运行的实践活动,或者说只有指涉社会关系领域的实践活动才可能成为社会工程,而指涉自然领域的工程,如“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等虽然也是工程活动,但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社会工程。

第四,社会工程是指那些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指涉整个社会(或者整个地区)范围、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改造社会、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运行的实践活动。换言之,那些“小范围”和“小系统”的实践活动,如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社区、一个机构的“改造、调整和协调”活动很难说是社会工程。

第五,社会工程,特别是现代社会工程是在一定社会理论思想支配下,以具有一定科学理性的社会技术为中介进行的人们改造社会、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运行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科学理论为逻辑前提,没有比较科学的社会技术作中介,那个所谓社会工程不过是盲目的实践活动。社会工程只有植根于人类社会,服务人类社会,才能成为现实的社会工程,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程。弄清社会工程的本质,是我们研究社会工程创新的根本依据。

二、社会工程创新的基本内涵

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意义上看,社会工程创新是社会持续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具有一般性特征和一般性实现途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意义上看,社会工程创新又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和时代条件下具体的实现方式。社会工程创新是人类谋求对社会结构中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结构性和功能性升级的实践活动,是对社会体制的变革过程,其本质在于社会工程创新的对象化,其核心是突破和更新社会要素的结构、创造和升级社会要素的功能,以实现社会的总体发展。

社会工程创新具有超越性、前瞻性、选择性和开放性。社会工程创新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人类的生活是全面丰富的,因而人类的实践也是多方面的,既有改造自然的活动即生产实践,也有改造社会关系的活动,如阶级斗争、社会改革等;同时也有创造精神文化、进行科学实验的活动,概括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生产实践、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等三大类型。这三大类型的社会工程创新在对象领域和主要功能上有所区别,同时它们又在统一、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对社会构成要素的整体升级,推动着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社会工程创新的划分只是大体上根据创新实践的对象领域作出基本类型划分,并不是说在现实中我们就能够非常明确地把某种形式简单的进行分类。实际上,现实中社会工程创新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各种形式之间也是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的。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到工业对农业反哺期时,如果及时加强农业、反哺农业,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协调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是一个涵盖整个农村深化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宏伟目标,它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强调在符合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而且长远谋划,提出要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期保障体制和机制;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利,强调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村和农业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工程创新是社会持续创造性的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社会工程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方法论意义

1.社会工程创新要求调整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新农村的社会工程创新建设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首先,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就是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和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新农村社会工程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在建设新农村的社会工程过程中,把培育新型农民当作一项根本措施来抓,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其次,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包括:加强农村道路、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社会安全体系建设。

2.社会工程创新要求新农村建设体现和谐社会需要。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期,年轻的马克思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明确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他又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当然,这些思想,在马克思以后的相当多的著述中都有发挥、发展和完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本来就是也永远应当是根本,此外,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社会生活、社会工程都是人为了人又由人自己设计、规划、进行的。特别是像社会工程这样的具有明确的目的归宿、明确的目标指向、明确的社会技术、明确的评估标准等这样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能是人本身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它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关系。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必需的农副产品、原材料、土地、劳动力和商品市场。没有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城市经济必然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没有农村的发展就谈不上实现小康社会。目前,城乡差距拉大,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严重制约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城乡资源互动,坚持城乡统筹。

3.社会工程创新要求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发展”和“限制发展”的统一,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限制当代人去满足当代的需要的统一。具体地说,“发展”是为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发展,“限制”是为满足后代人的需要而“限制”,“可持续发展”中的“可持续”是对“发展”的限制、规范和约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既要实现经济增长,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如何在改变自然生态、资源环境的同时,又适度地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如何在两者之间选择一个“度”,并在“度”的范围内去改变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就自然成了一个难题。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事实上很难做到“发展”与“可持续”、“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权利的真正并重。从社会工程的观点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工程,核心是实现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保障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田鹏颖.社会工程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4.

[2]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0.

第7篇

关键词:新农村;土地利用;保护耕地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77-1

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土资源部门组织编制和实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审核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党和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农村建设实施和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认真、冷静地加以分析和对待。下面就谈谈自己的肤浅的看法。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涵与特性

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载体。开发建设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土地的经济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村的土地利用。协调各业用地、统筹城乡发展是调控用地总量结构和布局的主要方法。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就要合理的集约用地。

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土地利用安排为核心,同时也包括对土地开发、整治、保护的综合安排。为保护耕地尤其是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高效节约集约用地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定额标准,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奖惩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土地出让、入股、租赁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盘活了存量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科学性、集约性。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的原则,遵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务大局,抓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使节约集约用地成效显著。

1.3增减挂钩,盘活土地存量

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是土地集约利用的现实需要。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量应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确定,积极整理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农村用地规范化。首先必须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整治。通过旧村改造,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腾出“空心村”旧宅基地,盘活了农村土地存量,增加了土地供给,探索出一条既保护耕地又保障发展的新路子。还根据土地性质,对新型农村社区住房及时合理进行权属确认,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2 重视耕地保护,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

保护基本农田是为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切实保护耕地而采取的特殊措施。我国耕地现状是“三少一大”,即“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少,用地量大”。基本农田是国家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建设用地等各项综合指标的预测,确定的必须保证的耕地最低需求量。把基本农田保护作为耕地保护的红线,在建设项目立项、土地预审过程中,除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外,其他项目一律不允许占用基本农田。我国人口持续增加、经济建设必须要占用部分耕地、粮食生产不断下降,保护基本农田势在必行。

2.1提升基本农田保护水平

基本农田保护是我国在特殊资源国情下保护耕地的伟大创举,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在这个意义上说,耕地也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实质上就是保护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人多地少,保护基本农田,数量是基础,质量是根本,依靠群众智慧,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保持这项制度的生机和活力。提高耕地利用效益,着力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质量建设,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2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做好耕地保护关系到社会民生,同时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大对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的查处力度,严格控制占用和改变基本农田,特别是城镇郊区附近的耕地数量。要加强农田生态环境的治理,特别是加强水源林、防护林等建设,涵养水源,护土防风,净化空气,制止水土流失,确保耕地永续利用。

3 实施开发整理,保证占补平衡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对于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展建设用地空间具有重大意义。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既确保了耕地占补平衡,又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3.1增加耕地开发面积

以补充耕地数量和提高基本农田质量等级标准、提高耕地利用率为目标,坚持土地整理与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大力开展“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理和塌陷、挖损、压占废弃土地的复垦、归并零星地块,进行复垦。恰当地利用复垦整理出的土地,宜耕则耕、宜建则建,以适用新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需要。

3.2提高开发效率

第8篇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因此,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当然是离不开农村文化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域辽阔、文化底蕴厚重,文化发展空间巨大,广大的农民又是我国发展文化事业的主力军,因此,全面建设新农村小康社会,就必须深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这不仅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建设我国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需要。

 

一、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经济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发展文化和发展经济是一个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关系。如近年来,各地开展的农家乐、生态游、乡村游、民俗村等文化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让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

 

(二)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发展经济改善农民物质生活的同时,推动了农民文化生活、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的转变和提高。要想把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供给农村,就需要有一系列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生活,如文化乐民、戏曲下乡、优秀图书送往农村、文艺工作者到农村演出、金融支农等活动,使农民通过这些文化活动接受到先进文化理念,不断增强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腐蚀,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土壤。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不分城市和农村,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农民更需要文化。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于城市,当前政府部门应该抓弱项补短板,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只有把农村的文化建设好,农村的经济发展好,才能真正意义上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二、当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当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农民文化生活和文化活动单调贫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社会中,随着农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广大农民对文化生活需求愿望越来越强烈,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农民也非常喜欢央视春节晚会节目和适合农村农民的文化作品,这说明农民的文化需求并不比城市低。但是,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使农民在家门口可参与的文化活动有限,他们只有打打扑克,喝喝酒,或看看电视,文化生活单调又贫乏。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了文化下乡活动,这对活跃和丰富新农村文化生活,繁荣新农村文化市场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然而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广大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当前,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推进各项事业的大力发展,新农村的文化事业不能被遗忘,农民的文化生活决不能被冷落。

 

(二)农村文化事业经费处于短缺状态。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城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经费投入不足是重要原因,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没有经费很难开展文化活动。尽管文化事业费逐年有所增长,但对广阔的农村空间和六亿农民来讲“杯水车薪”,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困扰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经费拮据现象。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不足仍然是困扰和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瓶颈。

 

(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基本条件,没有场地和设施,文化活动也无从开展。现在农村经济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少地方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较多:不少地方根本就没有文化场地和设施,缺失的,陈旧的,挤占的、挪用的什么情况都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建设成为一句空话。

 

(四)农村文化事业队伍建设薄弱。目前,农村文化专业干部队伍与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广大的农村从事文化专业技术人员少,年轻人不愿意干,年龄大的干不了,现有人员也存在文化素质偏低、专业知识老化,新人配备少、文化人才流失等问题,加上工资福利待遇差,兼职专职职责不明确,造成农村文化工作缺少人手,文化队伍不稳定。这些现象和问题,影响到农村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比较偏远的农村没有文化专业管理人员,缺乏监督与引导,使农村有些文化活动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

 

(五)落后和腐朽的文化日益兴盛,已灭绝的社会现象沉渣泛起。不良的文化现象弥漫在农村,侵蚀着农民,使广大的农民深受其害、意志衰退、精神空虚,此消彼长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三、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解决途径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解决农村文化事业经费不足。新农村文化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的实现。因此,政府要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再穷不能穷文化”,要逐步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经费逐年增加并且落实到位。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借助发展较好的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资金优势,通过投资、捐助、金融下乡和集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创出一条解决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不足发展之路。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解决农村文化发展落后的面貌,完善农村文化设施是关键。农村乡村因地制宜,整合文化资源,集中资金建设和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如图书借阅、文化馆(室)、各种文体活动交流中心、中老年人兴趣合作社等,让回乡农民,生有所养、青有所为、老有所乐。同时在发挥好基础设施作用上下功夫,不能建而不用,成为摆设,要明确责任,健全制度,管好用好。

 

(三)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提高新农村文化生活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队伍,加强管理、注重培训,逐步提高队伍整体能力和素质。理清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好用人选人机制;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文艺学院的大学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给予编制,保证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保持农村文化队伍的长期稳定。积极培养农村文化骨干,发挥大学生村官、民间艺人、能人、德高老人的积极作用,发扬传统文化,铸就文化事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应进行表彰和奖励。重视培养农村文化事业的带头人,发展文化事业志愿者队伍;确实抓好乡镇文化从业人员的培养,鼓励和支持业余艺术团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演出服务水平和作品质量。

 

(四)保证文化阵地健康发展,营造农村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挖掘农村文化潜力,丰富农村文化内涵,创作出更适合农村并且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加强文化监管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坚持贴近农村、贴近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的文化需求。坚持面向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不断挖掘农村文化潜力,体现“本乡本土特色”,鼓励农民走出家门参与文化活动,引导农民开展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文艺节目。基层乡镇应搭建适合农民参与、乐于参与的文化平台,让农村文化建设演奏出美妙的“乡村之歌”。

 

(五)注重文化形式多样性,探索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发展中实现创新。在建立农村文化队伍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加快培育农村文化专业实体,满足农民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走创新之路。如:创建新农村文化小微企业、发展新农村群众文化艺术协会、培育农村文化产业。比如:农村观光游、生态游、休闲度假游、农家乐、开业典礼、婚丧嫁娶等新农村特色文化,不断推动新农村文化向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跨越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和丰富农民对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与长远追求。农村的文化建设也要面向世界、放眼未来、敞开胸怀,学习、借鉴、吸收、消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把农村文化走出去、引进来,形成乡村与城市互相联合、国内与国外相互推动的局面,探索新农村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与时展融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融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文化的创新之路,让世界感知到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对当代世界文化的认知与贡献。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大有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文化建设潜力巨大,只有实现农村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良性发展,我国广大的农村农民大步迈入小康社会指日可待。当前,尽管农村文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言而喻困难重重,然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文人志士定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全面繁荣和发展。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老年人 社会化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社会化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在农村中,老年人口比重很大,老年人的社会化由于长期没有得到关注而处于荒漠状态。为了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必要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社会生活处于快速变迁过程中。截至2010年底,中国大陆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人口达1.78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近六成分布在农村。因而对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社会化的特征与问题,对于正确引导农村老年人社会化进程,加快农村老年人对社会变迁的适应,提高其生活质量,稳定农村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一、农村老年人社会化的迫切性

社会化是一个人在与他人及社会的接触与互动中学习社会的文化,获得并履行社会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角色,以不断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是由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老年人的独特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其社会地位决定着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比中年人社会化更容易出现问题。而中国的国情决定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化问题在中国老年人社会化问题的尤为重要。因此,农村老年人社会化研究必要而迫切。

首先,人类寿命大大延长。如何提高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未受到社会重视的农村老年人,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成为当今老龄化社会关注的重点。

其次,农村中,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出,农村人口失衡,老年人口比重大大增加。农村的很多社会功能更多的转移到老年人身上。因此,农村老年人必须通过不断的社会化,调整心理及身体状态,适应现代社会,发挥好农村更多的社会功能。

最后,现今大量老年社会化研究多集中于城市老年人身上,长期忽视农村老年人社会化问题的研究,所以目前农村老年人社会化的理论与实务研究尚不充分。现代农村的人口结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新农村建设需要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化高度重视。

转贴于   二、农村老年人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1.老年期认定的模糊性。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年龄划分标准是60岁以上的人群是老年人。城市老年人有明显的进入老年期的标志,即退休。但我国农村老年人却没有进入老年期的明确标志。

老年期认定的模糊性和不一致性导致农村老年人自身、农村基层组织以及社会各方面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社会化问题的关注度不够,不能及时给予已经进入老年期的老年人生活及精神上的关心,从而无法保障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2.自我认同的渐进性。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人的自我认同有赖于自己的工作角色及自我支持的程度。老年期是一个自我认同弱化的时期。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在城市的广泛实施,绝大部分城市老年恩在退休后就开始调整心态,主动进行社会角色转换。而农村老年人在没有明确的年龄标志的提示,只能根据自身体力的下降判断自己老年期的来临。因此,农村老年人的自我认同是在不断的体力劳动中完成,是消极被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