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59:52
导语:在儿科急诊医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急诊医学的概念
急诊医学(Emergencymedicine)从概念上来说,是医疗学中一门新兴的学科,从属类上,应该是跨各临床专业的,而又有自身一套理论体系的。急诊医学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息息相关,在国际上,从1979年,其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医学学科,从此后在世界各国迅速被认可和发展。可以这样认为,急诊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医学科学进步的必然趋势。
2国外急诊医学的发展与现状
在美国,急诊医师实行全科医师制,对急诊医疗技师(EmergencMedicalTechnicans,EMT)进行国家登记和考试,井与急救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和合作。在德国凡志愿参与急救医疗的人员,可获得与为国家服兵役相等的待遇,可见全社会对急救医疗的重视程度。英国的医疗服务是免费的,急诊医学及EMSS发展迅速,全国有140多个处理急诊的专门机构,皇家医学院校设置专门课程,建立急诊医师培训基地。法国还专门建立了儿科急救中心,配备现代化的监护设备、专职儿科急救医师和救护设备齐全的急救运输工具。在降低危重患儿病死率方面,急救中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3国内急诊医学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急诊医学发展,可以说有悠久的历史,公元400年前,华陀就曾经用类似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等方法抢救过心脏病患者。到时期,对伤员进行战地初级救护和快速转移,也是近代院前急救的雏形体现。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急诊医学发展相对缓慢。我国现代急诊医学的重大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1980年10月卫生部颁发了(80)卫医字34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84年6月颁布了(84)卫医司字36号文件《关于(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推动了我国大中城市急诊医疗体系以及综合医院急诊科(室)的建立和发展。卫生部、邮电部共同确定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20”。21世纪后,中国发生的比较重大的地震等事件,使我国的急诊医学有了更深的实战经验和更进一步的专业训练。
4国内外急诊医学的对比与现状
在国外,急诊医学己趋于系统化,建立了专业、专科急救网,配备了先进的通讯、抢救设备和有经验的医务人员。总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发展急诊医学,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加强急危重症的监护,降低急危重症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在国外,很多国家对急诊医学已经相当成熟并分类较细,如日本除建立了急救中心以及由固定的医院或医疗单位负责的急救网络外,还建立了各种其他类型的急救网。例如:夜间急救网、脑神经外科急救网等。日本的急救中心通过电脑网络和无线电通讯与警察部门,消防局,二、三级医疗机构和中心血库进行密切联系,可随时了解急症病人应诊的科别,是否需要急诊手术及急救医院空床情况,以便使急症病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合适的医院科室获得治疗。
与外国相比,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80年代后发展也很迅速,如全国性的中华急诊医学学会成立于1987年5月(杭州),同时,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也批推急诊医学硕士生研究点(协和医大、北医大、华西医大、浙医大、沈阳中国医大、兰州医学院等设立急诊医学硕士点,招收急诊医学领土生)。部分医科大学相继成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西部地区西安医大、兰州医学院均在90年代成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并自编大学急诊医学教材),将急诊医学列入医学本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课程。全国性的专业期刊有《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及《中国急救医学》等。但是,急诊医学在我国还属不够专业和系统的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系统化成熟化。
医院领导对急诊科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医院领导对急诊医学的发展认知程度不同,对急诊科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长期的建设思想,对急诊科定位不清,对急诊科的医务人员在奖金、福利待遇、外出进修等方面也未给予相应的倾斜。
2基层医院急诊科的建设策略
2.1健全急诊体系的建设
按照急诊医学科建设与管理规范加强急诊医学的建设,建立独立完善的急诊急救医疗体系,包括急诊各附设科室的建设,急诊各科室及附属部门均设置于急诊区域内。改善急诊影像学、超声、检验服务流程。落实好各项核心制度,要求各级医护人员遵守急诊规章制度,并定期考核。健全急诊体系建设,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儿科、急诊妇产科24h提供急诊服务。制定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制定120院前院内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和制度,实行合理转诊。加强绿色通道功能建设,及时开放绿色通道,对危重患者实行先救治后付费。及时更新急救设备,保障抢救设备100%完好。
2.2开展院前急救
积极开展院前急救工作,突出“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治观点,对需要救治的患者,院前急救医师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指定的救护地点,争取救治时间;对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迅速采取院前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对创伤患者采取保护性治疗,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导致不可逆性的伤亡。院前急救的能力体现了医院的急救水平,彰显了医务人员崇高的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对急诊医学科的建设更为有利的是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3开设急诊病区完善急诊科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抢救、急诊留观、重症监护一体化建设是急诊医学科的发展模式。基层医院可以根据急诊人次、疾病种类、急诊人才梯队等实际情况开设急诊科病区,病区运行模式按普内科、普外科分组设置。急诊病区的开设有利于急诊医师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有利于急诊医师的临床经验积累,有利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急诊医学科的一体化管理,有利于急诊医学科的科教研发展。重症监护是急诊医学科的实力体现,基层医院因医疗安全、技术、质量、人才匮乏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开设急诊重症监护较为困难,二级甲等以下的基层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周边医院等级、患者的疾病谱、服务人群数量、医院的实力等综合性因素考虑是否开设急诊重症监护。
3基层医院急诊科的发展策略
3.1急诊人才的培养
合理的人才梯队是急诊科和急诊医学发展的关键。基层医院应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着力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在绩效考核、奖金分配、职称晋升、学习深造等方面向急诊科倾斜。急诊专业的发展需要固定一批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基层医院应坚持将急诊科医生向全科医生的方向培养和发展,使得每一位急诊科医生都能够熟练地处理内外科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继续教育等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有利于培养急诊医学人才及提高急诊科整体救治水平。对基层医院医生的急救专业培训可以采取“走出来,请进去”的办法,一是把医生送到上级医院急诊科短期培训,二是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团队上门授课、培训。
3.2急诊医学科的技术提升
急诊医学是综合性的跨多专业的学科,服务对象是内外妇儿等各学科的任何年龄的急重症患者,急诊科医师应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级全科救命医师”。急诊工作对医师及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每位急诊医护人员要全面掌握及熟悉各种技术操作,包括各种穿刺、气管插管、电复律及除颤、呼吸机的使用、洗胃、放置三腔二囊管等。因此,急诊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医院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急救技能培训,医院职能科室应定期对急诊医务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考核。
4急诊服务的发展策略
4.1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
急诊绿色通道是救治危重症患者最有效的系统,目前各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发展很不平衡,不适应目前医疗市场和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需要。为了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快速诊治,提高救治成功率,加强二、三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很有必要。急诊绿色通道是指院内为急危重症患者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急诊预检、抢救室、手术室、药房、输血科、体液检验和影像检查等。心跳呼吸骤停、休克、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严重创伤、多发伤;中毒、电击伤、溺水以及其他疾病导致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均在来院后立即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急诊医护人员判定患者病情后及时开放急诊绿色通道。患者无需办理任何手续直接进入绿色通道,先行抢救,在白金10min内积极救治患者。需要行特殊检查或手术者,急诊医师电话联系相关科室,先行检查或特殊治疗,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危为安时再补交相关医疗费用。
4.2急诊的医患沟通
有研究表明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与其医疗水平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可能的原因是良好的医患沟通引发患者较好的行为表现,从而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当医生给予患者详细和完全的指导,患者遵医嘱的几率增加从而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众所周知,急诊医学科是高风险、低回报的科室,看似平稳的患者突发的意外情况可让医务人员措手不及,急诊医务人员工作时如履薄冰,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急诊科的医患沟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医院的急诊医务人员适时、恰当、如实地同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可以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既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又有利于保护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名誉安全。国内的前期研究也表明,患者对医患沟通的满意度对其诊后行为有显著影响,良好的医患沟通使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增强。
4.3优化急诊服务流程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如全球10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上世纪70年代中为5个,现在则有20个)。世界各国对急诊医疗需求持续增加,对急诊科急性疾病的诊治水平期望也越来越高。一些急诊医学发展成熟的国家(如美国)已经实施急诊住院医师培养计划,标志着急诊医学专科医师将成为急诊科提高医疗质量的主力军,而其中的部分急诊专科医师对一些急诊医学亚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中毒学、小儿急诊、灾害医学、运动医学等。虽然国际急诊医学界对急诊医学亚专业并没有被完全认可,但因其前景广阔,且富有挑战性,对年轻医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1994年美国加州LomaLinda大学最早开展国际急诊医学FellowshipTraining项目,此后哈佛大学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等7所大学急诊科相继开展国际急诊医学FellowshipTraining项目,向有志于从事国际急诊医学研究的急诊住院医师提供系统学习和参与国际合作的平台,同时也帮助其他国家培养急诊医学专业的进修医生[1]。在我国尽管存在许多问题和面临诸多困惑,但广大急诊医务工作者对急诊医学的发展充满信心。
100%受调查者对急诊医学发展充满信心,认为这是一个有前途的新兴学科,是反映医院医疗水平和医德医风的窗口。因为: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不但要求质量高、服务好,更要求快捷有效的服务。②随着社区医疗制度逐渐完善,很多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医疗机构能得到有效诊治,而危重病复杂疑难病必须送到大中医院就诊急诊科是当然的一线服务者。③现代医学进展使专业分化越来越细,许多专科医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日益专一化,有的仅是某病的专家,而患者是一个整体,且随着寿命延长,老年人常有多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某种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在许多慢性病的基础上又得了新的急性病,这时各个系统的疾病相互交叉发生在一个病体上,决非单一专科医生所能解决,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医生对病人的病理生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期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2]。而这正是急诊科医生应该并有能力完成的。④交通事故伤和急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中毒自杀等事件亦呈渐增趋势,以及地震水火灾建筑物倒塌飞机失事等意外灾害事故都是不可避免的需紧急救助的医疗重任。同时急诊是平时和战时均能应用的学科,这些因素决定了急诊医学是一个前景灿烂的新兴学科。
2急诊医学发展现状
尽管急诊医学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根据各国急诊医疗体系的成熟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不发达,发展中和成熟。通过阶段的划分有助于各国认识他们目前所处的阶段,以及今后优先发展的方向。不发达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许多急诊医疗体系不发达的国家(如一些非洲、东南亚和拉美国家)对急诊医疗服务的财政支持也非常匮乏。在这一阶段,急诊医学并不被承认是一门独立的医学专业,在急诊科工作的医生并不都认为他们是急诊医生。也没有全国性的急诊医学组织和住院医师培训项目,缺乏专门的急诊医生,从事急诊科临床工作和日常管理的医师很少受过急诊医学专业培训,急诊医疗系统中的其他元素也不完善,如院前患者运送(患者通常是坐私家车和出租车来急诊看病)。发展中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这一阶段,″急诊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专业,需要相应专科化的医生″这一观念得到国内多数医生和政策制定者的认同,并形成急诊医学专业模式,如建立全国性的急诊医学组织,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和专业证书考试。急诊医学学术体系也开始发展,出版急诊医学专业杂志。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急诊的需求迅猛增长,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医疗体系和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院前急救人员已经具备基础生命支持等基本技能,几项重要指标(如医院内分诊、加强心脏生命支持、创伤处理等)也有明显提高。大多数急诊科有成熟的急诊管理体系。成熟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一个成熟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系统发展日趋完善,急诊医学领域得到明显的扩展。急诊医生开始发展急诊医学学术体系,如全国性的数据库,专业杂志和急诊医学亚专业(如院前急救、小儿急诊、中毒学、灾害医学、运动医学等)的研究。急诊医学专科医师资格考试也已完善。这一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急诊患者的处理(如患者的转运、多发性创伤的处理、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等)和急诊医学管理(如质量控制、同行评议、危险管理、费用-效益分析和促进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更加科学和合理[1]。
中国大陆急诊医学初探。现有急诊科模式:(1)依赖型:只有专职主任,个别固定医师和护士,工作主要依靠各专科医师完成。(2)支援型:有固定的医师和护士,能完成大部分工作,还需各专科经常性的支援。(3)自主型:急诊科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与各专科只是会诊和协作关系[2]。按照上述分类原则,根据2001年中华医学会对53所医院急诊科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3个急诊科为自主型,其余多为支援型和依赖型。表明急诊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很不平衡。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科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种:(1)北京模式:急救中心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的病房及急诊,其本身也是一个医疗中心,下设急救站,120救护车将患者送到医院或接回急救中心;各医院仅设立急诊科,院前急救均由急救中心负责。但从去年起急救中心已不再设立病房和急诊,仅负责院前急救。(2)上海模式: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统一指挥,根据所在地区医院的急救半径,派救护车送往较近的医院进行抢救。(3)重庆模式:急救中心与医院合二为一,医院急诊科直接承担院前急救任务。(4)广州模式:由急救指挥中心根据医院所在位置由医院直接派救护车进行现场急救。我国大陆急诊医学虽发展时间尚短,但近年来发展较迅速。在院内急诊科的建设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型医院均建立较合理、规范的急诊科布局,并建立了具有特色的急诊监护病房,在新技术新项目的运用上已有了巨大提高。但就全国急诊医学普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急诊医学尚处于较落后状态,在很多方面须借鉴国外成熟的急诊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适合自身的急诊医学模式。急诊专科与通科医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急诊医疗属于通科医疗,急诊医师必须经过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专业急症医疗训练以及急诊医疗危重症抢救训练,从而对急诊患者进行初步认识、评价,处理及进一步处置安排。而中国急诊医疗(院内急诊)从一开始建立就实行分科急诊。
其原因在于:①先有急诊医师,后有急诊住院医师训练项目;②急诊住院医师训练项目还不规范;③急诊医师缺乏准确定位;④专科化进程迟于西方国家,从而在西方国家医疗专科化趋势逐渐减弱的同时,中国才进入专科化的高峰期。有别于西方国家医院急诊医疗流程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急诊室(科),除抢救患者时急诊医生必须到抢救室工作外,其余均是模仿门诊医疗模式对待急诊患者,即让急诊患者围着急诊医生转。这就造成急诊患者流程与门诊患者流程混淆;在急诊患者中,按病情程度不同来区别配置急诊资源观念淡漠;“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工作理念淡漠;急诊护理与急诊医疗环节脱节。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项目通科急诊医师培训或是专科急诊医师培训项目决定了急诊医疗专业发展方向。完善的住院医师培养计划建立与实施是形成专业学科的基本条件。没有相当数量经过急诊医疗专业训练的急诊医师,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急诊医疗学科。建立特色急诊医疗建立通科急诊或事实上已形成的相对通科急诊,不应当拒绝建立自己的专业特色。即便在众多的急诊急症疾病中,选择某些急症或创伤作为发展重点与特色,对于科室与学科发展、一专多能、急症专病管理建设和科研与教学颇为有益。况且特色医疗是一个临床学科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目前激烈的医疗竞争市场中也尤为重要。新技术、新项目在急诊医疗中的运用急诊医疗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其它专业成熟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尚未能在急诊医疗中广泛开展。某些急症处置措施常常落后于其它专科对该急症处置1~2年,甚至更长,从而使急诊患者进入急诊医疗体系后不能获得与这家医院相适应的医疗处置质量。跟踪与引进其它专业新技术、新业务在急诊中的运用是急诊科刻不容缓的任务。急诊病历及其病历资料管理长期以来,国内急诊病历沿用门诊病历管理方式,相当多医院急诊病历随急诊患者在急诊科医疗活动的完成而被患者带走。急诊科乃至医院不能保存急诊病历,从而导致急诊医疗质量评定与监控困难。急诊医疗流行病学、急诊医疗管理与临床研究也缺乏基本临床数据与资料。因此,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急诊病历使用与管理系统实为必要。
急诊护理现行的急诊护理工作主要限于急诊抢救患者、急诊观察患者以及急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然而上述急诊患者仅仅是急诊患者中的一部分,大部分急诊患者并没有急诊护士接触,没有护理干涉与评估。整体护理概念在急诊护士中比较模糊,整体护理在急诊科的实践更是滞后。由于急诊护理的滞后状态,直接或间接影响急诊整体医疗质量与服务质量。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急诊一体化医疗体系一体化的急诊医疗体系是包括院前急救中心(站)、医院急诊科和ICU或CCU或专科病房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医疗机构。在院前急救方面,我国各地区普遍还很落后,应借鉴法国、美国的长处,建立有效的急救通讯网络,使得急救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准确的位置。并且要加强院前急救的水平,急诊医师应介入到院前急救中去,尽可能在现场及转运途中平稳患者的病情,使抢救的成功率及速度能得到提高。此外,还应重视院前急救中心与医院急诊室的交流,使得救治过程更顺畅、严密。而医院急诊科的建设应借鉴香港的布局模式,即急诊布局ABC:A区为抢救区,送入A区的患者,不经挂号、分诊,即刻送到抢救室展开抢救;B区为危重病就诊区(分内外科就诊区),主要适用于不易搬动的危重病者;C区主要适用于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急诊患者即轻型患者就诊。而急诊科医师的培养则应专业化,即培养专业的急诊科医师,而非各专科医师的简单集合。关于急诊科医师的培养则应体现一专多能的特点,即每一名医师除了掌握急诊医学的全面知识,又要在某一专业领域内学有专长。在建设监护病房方面,考虑到我国就医的患者以老年人占多数,而这一部分病人通常患有多科疾病,不能收入专科病房治疗。这就需要急诊科建立一个可以收治此类患者的综合病房及监护病房,并且也可根据本医院的优势建立相应的监护病房。
【关键词】 危重病例评分法;简化;临床应用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应用于临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1],如何简便易行地早期发现和准确评估危重病例,及早对病情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关系到患儿疾病转归和预后[2]。由于基层医院一些检测设备不足,不能完全满足评估项目指标的检测,导致开展此项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探讨简化危重程度评估和监测方法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研究组成员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田阳县人民医院、百色市右江区医院、德保县人民医院四家医院进行调查及筛选病例,运用标准评分法和简化评分法对危重病例的生理指标进行评分,比较这两种评分法的符合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均为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上述四家医院收治的危重患儿,其中右江民族医学院儿内科100例,田阳县人民医院儿科50例,百色市右江区医院儿科30例,德保县人民医院儿科20例。男124例,占62%,女76例,占38%。其中1~6个月46例,>6个月~1岁54例,>1岁~3岁68例,>3岁32例,平均年龄24.6个月。住院时间6~22天,平均12.6天。原发疾病包括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
2.评分方法 本组病例按标准评分法和简化评分法分别评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急诊学组及中华急诊医学会儿科学组制定的评分细则进行[3]。标准评分系统包括脉搏、呼吸、血压、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钠、血钾、血尿素氮或肌酐(以高值记分)、血红蛋白、胃肠系统功能10项指标,总分100分,分值>80分为非危重,7l~80分为危重,≤70分为极危重。简化评分系统是标准评分的10项指标去掉PaO2和血pH值后的8项指标,总分80分,分值>64分为非危重,57~64分为危重,≤56分为极危重[4]。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等级分组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P
结 果
结果显示,非危重、危重及极危重病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724,P=08631)。两种评分方法结果比较。
讨 论
本组资料数据包含了儿内科各系统疾病常见的急危重症患儿,在相同资料的情况下分别采用简化评分法和标准评分法进行评分,用标准评分体系,首
次评分减去PaO2、pH两项指标,形成简化评分体系,由于简化后评分体系为8项指标,故本组病例危重患儿简化评分得分平均数均低于标准评分的得分,但评分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评分的非危重、危重和极危重的例数所占比例基本一致,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标准评分的10项指标,如因医院条件受限或其他的原因不能按标准评分缺少PaO2和pH两项指标时,仍可用来进行首次病情评估,并且初次评分与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总的来说,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各级医院,建议运用10项指标的标准评分,而在相应设备条件比较简单的二级医院和其他基层医院,可用只有8项指标的简化评分体系进行首次评分。
从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考虑,较多的二级医院及基层医院没有血气分析等检验设备条件,标准评分系统的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简化评分法的验证,使各级基层医院对小儿危重症判断、观察及转运有了较一致的客观标准,使各级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之间在小儿危重症病情判断方面交流更流畅、更简便,值得广大儿科工作者关注,便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简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试用协作组.简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的临床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8):565569.
[2]孙 云,刘晓雯,李 乐,等.小儿SIRS与简化危重病例评分的临床应用评价[J].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0):673675.
[3]宋国维.小儿危重病例评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5):359360.
据记者了解,楚英杰教授自1985年步入医学殿堂后,长期致力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工作,2007年后着重于心脏急危重症的预防与治疗;尤其是在急诊医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并于2014年荣获“中国医师奖”。前不久,由楚英杰教授担任主编之一的专著《再论急诊科建设》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该部著作中,楚英杰教授和国内急诊医学界的多位专家,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我国急诊医学学科的建设,站在各自的专业层面作了深入、系统的论述。此后,本刊记者就与急诊学科建设有关的诸多话题,对楚英杰教授作了深入采访。
争议:急诊科是“通道”还是“平台”?!
采访一开始,楚英杰教授首先回顾了急诊医学的发展背景。他阐述说:“急诊医学独立成学科,迄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了。最早是在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是医学专业领域中的第23门专科。1980年,我国卫生部下发了有关‘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文件;1983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我国第一个医院内的急诊科;1995年,我国教育部正式将急诊科列为二级临床学科。从那以后,中国急诊学科真正走上了发展之路,但是,此后的实践却表明,这是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之路……”
楚英杰教授继续回顾说:“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有效的医疗保障;而医疗保障的尖兵,则非急诊莫属!急诊科是医院分分秒秒都不能关闭的一扇门窗,是医疗行为与死神较量最为激烈的主战场,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一把标尺,更是培养医生综合素养最好的基地;急诊科本应是各级各家医院发展最好的、毫无疑问地发展的最好的科室,事实却迥然不同。当前的业界共识是:急诊科的发展模式不一、急诊科的专业范围不一、急诊科的学科建设方针不一、急诊科的人才培养策略不一,但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那旷世之争议:急诊科应该是条‘通道’,或应该是个‘平台’?!”
楚英杰教授解释说:“我这么说,丝毫没有不尊重同行之意,我只是想说明问题。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临床各科都在搞亚专业建设,即便是全科色彩极为浓厚的放射科、超声科、儿科等也不例外;唯有急诊科,虽贵为二级临床学科,不仅没有确切的三级学科,连专业范围都模糊不清,亚专业建设更无从谈起。然而,在现实中存在的不争的事实是,突然中风、突然心梗、突然骨折、突然肝脏脾脏破了的患者,却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急诊科。那么问题就来了:是应该让病人像接力棒一样在所谓的‘绿色通道’中转运,或是在责任很难划分的急会诊中煎熬?还是应该让医院的人力、物力、体制围绕病人、在一个能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急救平台――即‘诊治一体化’平台上展开?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话题。”
楚英杰教授认为:“由于涉及急诊学科的各种症结长期不解,造成了我国急诊科普遍表现为队伍不稳、业务不精、战斗力不强的现状。这样的急诊科,能很好地保障病人和社会的利益吗?自急诊建科30余年来,几代急诊人在实践、在思考、在探索,也在争论不休……”
现状:急诊科是未经营好的优质资源
鉴于上述思考,楚英杰教授认为:“毋庸置疑,‘急诊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急诊科的发展和建设;而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的来说,我认为急诊科是一个未经营好的优质资源。”
为什么这么说呢?他继续阐述道:“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急诊工作是多么的重要:首先,急诊科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急诊科是医院运行之必须。一家医院无非由门诊、急诊和病房三部分组成。门诊总是夜间可以关门的;而病房,从理论上讲,无论哪个科室的病房都是可以暂时或永久性缺少的;惟独急诊科,一分一秒都不可停止运转。第三,急诊科最能诠释医疗行为之最高宗旨――‘救死扶伤’。急诊科与死神搏斗之激烈、之密集非其他任何临床科室所能比拟。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医之最大,惟急诊科为甚!第四,随着各临床科室在专科乃至亚专科建设道路上越走越深入,急诊科就成了唯一一个能培养医生全科素养的基地。”
那么,中国急诊学科建设的现状是怎样的呢?对此问题,楚英杰教授坦言:“现状毫无乐观可言!先说省级以上医院的急诊科,尽管其多数都已解决了生存问题,但与兄弟科室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受重视程度,都鲜有得意者。换而言之,很少有哪个医院的急诊科能混成医院领导的‘心肝肺尖’的。再说地市级医院急诊科,普遍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规模不大,人员不足,军心不稳,业务不精,设备不良,且更新不济,医生学术尊严不高,领导不重视……这些‘急诊人’的苦衷可谓一言难尽。至于县级医院的急诊科,那简直就是‘惨不忍睹’了:除了一块牌子、两间房子和几个轮转医生外,几乎要啥没啥,用‘穷得都光了屁股’去形容,一点儿都不夸张。此外,由于急诊科发展模式不一,不仅外人诟病,自己都觉得象支杂牌军。建设模式上有搞通道型急诊科者,有搞诊治一体化型急诊科者。专业发展上有以内科为主者,有以外科为主者。亚专业建设方面,有搞重症者,有搞创伤者,有搞中毒的,也有搞其他服务者。可谓五花八门,乱象横生。而且,在极其重要的院前急救领域,有自己干的,有归120指挥中心调度的,有既归120指挥中心调度又自己另配一套人马的,还有干脆不管院前急救的等等。在组织形式上,可谓真的是‘百花齐放’了。”
问题:究竟谁才是急诊科的服务对象?!
那么,究竟哪些患者才是急诊科真正的服务对象呢?对此问题,楚英杰教授分析说:“病分轻重缓急,进而还可细分为轻而不急、急而不重、既急又重、重而不急四种类型;那么,哪些患者是急诊科的服务对象呢?无外乎急而不重或既急又重者也。疾病又分专业,专业是按系统划定的。现代急诊科工作范畴究竟该如何界定,自临床医学有了急诊科开始,就开始争论了,而且从未停止。”
楚英杰教授进一步解析说:“当前的急诊工作范畴之争,突出表现于急诊科建设的两种模式之争。一种是接力式救治模式:先有院前救援,后有急诊科处置,历经一次或数次的会诊和协调后,再转送相关科室,甚或还会有再一轮的会诊、转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看似严格的急会诊制度和貌似合理的绿色通道,在实践中却时常被打折扣。另一种是无缝隙救治,或称一站式服务模式:一旦急危重症患者出现在急诊科,相关人员、设备、技术、后勤保障乃至管理体系即云集而至,并流畅运转。大家心无旁骛、心无芥蒂,同心协力于病人的抢救。两种模式孰优孰劣,其实是一目了然的。放眼欧美,尽管其各国急救模式不尽相同,急诊科的发展速度也不太一致,但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理念却是完全一致的。”
楚英杰教授还认为:“患者无论是生了什么病,其发生、发展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系统的处置本是基本要求;慢性病、哪怕是极重的慢性病被分阶段、分科室、分医生处置,也不至于耽搁,但若是急危重症被人为地切割开来――急诊科处置一段,别的科室再进一步接手、转手,这岂不是严重违背了医学的基本规律吗?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急诊科接诊的病种也在随之变化,这种变化也非常之大。创伤、心脑血管急症、呼吸系统急症和多脏器衰竭,都成了急诊的主要工作内容,而且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原有的急诊工作范畴不断拓宽。此外,有些疾病专科特征极强,仅涉及一个学科;有些是多个系统病变而牵涉多个学科;还有些则在不同的病程阶段有不同的表型,从而分别需求不同的学科。因此,现实中有很多疾病都与急诊、急救难以割裂;患者就医时,也不以任何医生的意志为转移,往往第一时间出现在急诊科。急诊医生没有理由不去履职尽责。”
“所以,响应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应因急诊病种的变迁,高举患者利益至上的大旗,不断深化急诊科及其亚专业建设,不断拓宽急诊工作范畴,这才是‘急诊人’应该恪守的、正确的执业理念。”楚英杰教授归结说。
呼吁:急诊科亟需设立住院病房
为什么急诊科作为一项优质资源,长期以来却经营不善?楚英杰教授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但最关键的问题是急诊科要不要有住院病房。”
他接着分析说:“目前的普遍情况是:一家医院的各个科室,包括皮肤科、中医科、康复科都有住院病房供病人接受医疗救助、供医生系统诊治病人、供医生赖以积累经验以资不断成长;唯有急诊科,在设置住院病房的问题上一直面临重重阻力。急诊医生就像失去土地的农民一般,在学科建设上‘无立足之地’。实际上,急诊科要不要设立住院病房的问题,关键仍在于急诊科业务范围的界定。1983年刚一建科,‘急诊人’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发现,几乎所有临床疾病都被别的科室跑马圈地、瓜分得干干净净了;大大小小的专业都是既有门诊又有病房,连门诊色彩极为浓厚的皮肤科都不例外。所以,急诊科自一问世就被‘告诫’:你们只能前期处置,不得完整地诊疗某一疾病,否则,就是‘干了别人的事儿’;而且‘急诊人’认同此说法的,也不在少数。”
楚英杰教授举例说:“比如,急诊科做气管插管算不算干了麻醉科的事?急诊科使用呼吸机、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算不算干了呼吸科的事?急诊科做血液净化算不算干了肾脏科的事?急诊科做心电图算不算干了心电图室的事?急诊科做电除颤算不算干了心内科的事?此外,恐怕所有的医生都认为心肺复苏是急诊科的事,但为什么《心肺复苏指南》是美国心脏病学会组织专家来撰写并发表于《循环》杂志了呢?从这个角度来说,心肺复苏应该是心内科的事嘛!很多其他的临床科室都会因为患者病情变化而做心肺复苏,那算不算干了急诊科的事了呢?”
举了几个技术层面的例子之后,楚英杰教授又以几种疾病为例阐述说:“若问急性心肌梗死是哪科的病,恐怕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心内科应诊的疾病。可是,院外就猝死的急性心梗、到了急诊科正做心电图就呼吸心跳骤停的急性心梗、复苏成功但形成多脏器衰竭的急性心梗呢?还有,急性肺栓塞是哪科的病?急性脑卒中又是哪科的病?这能一概而论吗?原来归心外科开刀的先天性心脏病,现在越来越多的病人到心内科做介入治疗,连心脏瓣膜置换也开始有心内科做介入治疗了,怎么不见心外科抱怨心内科同道‘不小心干了别人的事’呢?学科交叉、融合,本来就是医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当所有关于疾病从属问题的讨论都让急诊科‘靠边站’时,急诊科当然就不需要、也不应有自己的住院病房了――这其实是忽视急诊科的重要性的一个悖论!”
楚英杰教授接着说:“急诊科的作用被忽略的另一个症结,是对‘绿色通道’的错误理解。很多时候,对绿色通道有意或无意、有知或无知的解读就是从急诊科转到另外一个科甚或再一个科。我认为,这种‘接力式救治’不是绿色通道的真正内涵,其真正内涵应该是为患者提供及时、高效、快捷的医疗救助,最能体现这一宗旨的是‘一站式服务’的理念――当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所有的人员、设备、管理体系以及后勤保障都围绕着病人转,形成‘无缝隙救治’。遗憾的是,当前我们的医疗资源和医疗动机都不可能主动地汇集于急诊科,并高效地围绕着病人运转。还有,关于绿色通道的另一个问题是急会诊。这一看似非常有效、非常科学、非常合理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当一个病人需要收住某一专业科室时,若其不合该科室的‘口味’,会诊医生会有诸多理由予以推脱,于是,病人统统要在急诊科等着。是‘通道型’急诊科更能保证患者的利益,还是‘诊治一体化型’的急诊科更能保证患者的利益?这个答案,其实已经不辩自明!鉴于这些因素,为了更好、更及时地维护患者的利益,急诊科设立自己的住院病房,已经是大势所趋,也迫在眉睫!”
分析完以上问题,楚英杰教授乐观地认为:“急诊学科目前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无论是2009年原卫生部出台的《急诊科建设指南》,还是2011年原卫生部出台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急诊科)评分标准》,以及同年原卫生部出台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对急诊ICU和急诊手术室的支持都非常明确,这构成了急诊科住院区域建设的重要支撑。因此我呼吁,急诊科是患者的生死之道、存亡之地,必须好好经营之。”
他最后表示:“总而言之,‘急诊人’无论有哪些委屈,都要始终高举病人利益至上的大旗,坚守发展是硬道理的信念,解放思想,积极进取,不懈努力,把对社会、患者和医院都至关重要的急诊科建设好,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健康中国’的建设大业!”
[关键词] 赖氨匹林;小儿高热;退热;急诊
[中图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8(a)-061-02
Application observation of aspisol in the treatment of febrile disease in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
Siergeling, Asiya Pa-taer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Children′s Hospital of Urumq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s, Urumqi 8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tipyretic effect of aspisol on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 Methods: 200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spisol and Alidine were intramuscularly injected for each group. The changes of temperature were observed and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hanges of temperature for both groups were observed 30 minutes and 1 hour after dosing, the effective rate of Aspisol group and Alidine group were 84.7%, 98.0% and 40.0%, 86.0% respectively. The cooling effect of Aspisol group was better than Alidine group, and no adverse effect was occurred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Conclusion: Aspisol has a rapid onset and positive effect, no adverse effect, which make it an effective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
[Key words] Aspisol;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 Antipyretic; Emergency treatment
高热是急诊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体温的调节能力有限。持续的高热能引起机体调节功能紊乱外,极易引起高热惊厥,将给患儿身体带来一定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对发热的患儿除了及时查找原因、病因治疗外,更应积极给予快速有效、安全持久的退热处理。本院急诊儿科于2010年1~3月应用赖氨匹林治疗小儿高热,并与安痛定作为对照观察其体温变化、退热时间、疗效加以比较,观察期间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现将取得的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急诊儿科高热患儿,共200例,年龄5个月~12岁,体温波动在38.5~41.0℃,其中,男105例,女95例。病种上呼吸道感染103例,下呼吸道感染88例,感染性腹泻9例。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两组,赖氨匹林肌注组150例,安痛定肌注组50例。
1.2 用药剂量与方法
赖氨匹林系海南皇隆制药厂生产,规格0.25 g/支,剂量15~20 mg/(kg・次),肌注用NS配制成2 ml。安痛定肌注组用量,6个月~1岁0.50~0.75 ml/次,2~3岁0.80~1.25 ml/次,4~7岁1.3~1.5 ml/次,8~12岁1.50~1.75 ml/次,>12岁2 ml/次。两组分别用药后30 min、1 h测量体温。
1.3 疗效判断标准
完全有效:T≤37℃,有效37.1~38.0℃,轻度有效38.1~38.4℃,无效T≥38.5℃。
2 结果
2.1 用药30 min后两组测量体温结果
见表1。
2.3 不良反应
观察期间,无一例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心悸、胸闷、气促、出汗过多、体温过低、虚脱及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高热是儿科常见症状,需要紧急退热处理。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高热惊厥,将给患儿身体带来一定损害。临床退热药物品种多,成分有单一制剂,也有复方制剂,但主要有效成分却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临床上尽量选择一种退热药物来进行退热。退热药物的作用是暂时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病理性兴奋,使皮肤血管扩张和出汗,散热增加,以使体温得到暂时下降,从而达到退热目的。
在小儿发热时,绝大部分家长心情紧张、焦急,要求医生在短时间内快速退热而以此达到家长们的心愿。部分患儿有烦躁、哭闹、服药困难及不配合服药等特点,因此,本文选择了200例患儿应用赖氨匹林和安痛定肌注退热作为比较来观察其疗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其解热镇痛作用强而迅速,同时,还具有抗感染,抗风湿,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甚至可引起胃溃疡和胃出血,对肝肾功能也有损害,儿童应用可引起瑞氏综合征。因其药理作用弊多于利,世界卫生组织主张小儿不应使用阿司匹林,目前临床基本废弃应用其退热。
赖氨匹林是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结合的产物,毒性低,无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刺激作用及其他诸多不良反应,短时间内缓解了患儿的症状,极大地满足及安抚了患儿家长,不同程度地减轻及分担了家长的担忧,也解除了患儿的痛苦。又因其退热效果好、见效快,从而达到了治疗的目的。该药既可肌内注射也可静脉注射给药。注射给药起效快,疗效显著而肯定,作用强大而持久,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医患矛盾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笔者在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的发生,是目前可谓理想的、安全的、可靠的退热药物,值得作为首选退热药物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金梅,周沈融.赖氨匹林治疗小儿高热疗效观察[J].小儿急救医学,2004,11(2):104.
[2]陈爱欢,陈慧中,陈志敏,等.儿童呼吸安全用药专家共识:感冒和退热用药[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42-445.
[3]飞豹.赖氨匹林在儿童发热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学,2009,4(17):143-144.
[4]刘霄.布洛芬、赖氨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4):33-34.
[5]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7-83.
[6]朱春根.赖氨匹林、安乃近与安基比林退热效果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3):3728-3729.
2、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080202]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材料学[080502]材料加工工程[080503]。
3、水利电力学院“”水文学及水资源[081501]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081502]水工结构工程[081503]。
4、化工学院:化学工程[081701]化学工艺[081702]应用化学[081704]。
5、地质工程系: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1]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2]地质工程[081803]。
6、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081401]结构工程[081402]土木水利[085900]。
7、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电子信息[085400]。
8、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生态学[071300]资源生物学[0901J1]。
9、农牧学院:食品科学[083201]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作物遗传育种[090102]土壤学[090301]植物营养学[090302]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1]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基础兽医学[090601]草学[090900]农艺与种业 [095131]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095132]畜牧 [095133]食品加工与安全 [095135]林业[095400]。
10、医学院: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100101]免疫学[100102]病原生物学[10010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0104]法医学[100105]放射医学[100106]医学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001Z1]医学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1001Z2]内科学[100201]儿科学[100202]神经病学[100204]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外科学[100210]肿瘤学[100214]中西医结合临床[100602]内科学(血液病)[105101]内科学(心血管病)[105101]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105101]内科学(消化系病)[105101]内科学(呼吸系病)[105101]内科学(肾病)[105101]内科学(风湿病)[105101]儿科学[105102]老年医学[105103]神经病学[105104]皮肤病与性病学[10510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5107]临床检验诊断学[105108]外科学(普通外科)[105109]外科学(泌尿外)[105109]外科学(肿瘤外)[105109]外科学(胸心外)[105109]外科学(骨外)[105109]外科学(烧伤外)[105109]外科学(神经外)[105109]妇产科学[105110]眼科学[105111]耳鼻咽喉科学[105112]肿瘤学[105113]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5114]麻醉学[105116]急诊医学[105117]全科医学[105127]临床病理学[105128]公共卫生[105300]药学[105500]中医内科学 [105701]针灸推拿学 [105707]中西医结合临床[105709]。
11、财经学院:区域经济学[020202]金融学[020204]产业经济学[020205]会计学[120201]企业管理[120202]旅游管理[120203]技术经济及管理[120204]金融学[025100]农业管理 [095137]农村发展 [095138]。
关键词 抗生素 抗生素相关腹泻(AAD) 微生态制剂 肠黏膜保护剂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儿科2007年1~12月收治应用抗生素治疗(治疗前未合并腹泻)的患儿1440例,年龄4天~9岁,男996例,女444例。其中新生儿(0~28天)228例,婴儿(28天~1岁)600例,幼儿(1~3岁)335例,儿童(3岁以上)277例;呼吸道感染109例,急性支气管炎520例,支气管肺炎563例,其他感染248例。只用1种抗生素治疗的患者1267例,使用2种以上抗生素治疗患者173例。单一使用的抗生素分别是头孢呋辛50~100mg/(kg•日),分2次静滴,疗程5~10天;头孢曲松20~80mg/(kg•日),1次静滴,疗程4~14天;克林霉素15~25mg/(kg•日),分2次静滴,以上各类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符合儿科疾病诊断标准。
结 果
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发病情况:新生儿228例,发生AAD 12例,发生率5.3%;婴儿600例,发生AAD 108例,发生率18.0%;幼儿(1~3岁)335例,发生 AAD 24例,发生率7.2%;儿童(3岁以上)277例,发生AAD 12例,发生率4.3%。总的AAD发病率10.8%。
按使用抗生素品种统计的该院儿科2007年AAD的发病情况:应用头孢呋辛904例,发生AAD 109例,发生率12.1%;头孢曲松212例,发生AAD 17例,发生率8.5%;克林霉素151例,发生AAD 11例,发生率7.3%;两联以上抗生素使用173例,发生AAD 19例,发生率11.0%。
治疗与转归:在出现的156例AAD病例中,72例未采用其他方法治疗,停用抗生素后腹泻消失。其余84例在停用抗生素后,均根据患者腹泻及脱水情况,增加补液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口服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菌及肠黏膜保护剂双八面体礞脱石。经过治疗51例腹泻消失,22例加用磷霉素静滴后腹泻停止;11例静滴人免疫球蛋白后腹泻消失。
讨 论
AAD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是防治AAD发生的根本措施。在临床治疗中,尽量避免多种抗生素联用及由低级到高级频繁更换抗生素,应结合药敏试验,严格掌握适应症选用抗生素。针对儿科目前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广泛使用的情况,建议对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可优先考虑一代头孢菌素――头孢硫咪。对于败血症及严重感染患儿,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可同时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预防AAD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贝政平,李毅,王莹,等.儿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6,152.
2 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64.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06.
4 周雪艳.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发病机制.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16(6):376.
5 杨勇,曾吉,江汉珍.住院患儿抗生素相关腹泻的调查.中华医学杂志,2004,28:25-26.
一、2006年中华医学会I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分别按所属专科分会、学会机关职能部门、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确定的卫生部有关直属单位、有关院校和有关专业医学期刊向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申报,各地医学会应向本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申报,也可向我会申报,但只能向一处送报。
二、申报学科专业,按照国家级学科分为:基础医学(基础形态和基础机能)、临床医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传染病科、精神病科、口腔医学、影像医学、急诊医学、医学检验及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教育与卫生管理。
三、申报I类项目需详细填写“中华医学会I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项目备案申报表”,申报II类学分认真填写“中华医学会II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项目申报表”,并在“单位审查意见”栏处加盖公章后,于2006年2月28日前报送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以当地邮戳为准),请认真做好项目申报的组织管理工作。
四、申报材料文本一式一份,同时需要文本和电子版,请寄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我部组织专业学科专家进行评审,再上报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批准公布,评审结果在中华医学会网站上公布。
五、被批准的I类项目,学分证书由我会继续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请在举办项目前的10个工作日将活动通知和培训人数报继续教育部,以便能够及时印制和发放学分证书。
六、根据《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请各单位在项目活动结束后一个月内将本次活动总结、试题、试卷、名册、日程表、培训教材(讲义)等有关资料一并上报进行存档、备案。
七、按照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通知要求,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将对2006年举办的I类继续教育项目按比例进行质量评估检查。
八、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有关规定,I类学分按6小时授予1学分,每年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二次申报评审公布,2006年上半年经过评审公布后,下半年项目申报时间为5月31日前。请拟在下半年举办项目的单位,做好计划安排,确保活动质量。
联系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
邮政编码:100710
联系电话:(010)85158406、85158405、8515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