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水灾害防治

时间:2023-09-21 17:59:54

导语:在水灾害防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水灾害防治

第1篇

     

洪水灾害引发的常见传染性疾病有:

 

一、消化系统疾病:

 

 

肠道传染病

 

1、痢疾:是痢疾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肠道传染病,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

 

传播途径:主要经口通过食物及水进行传播。

 

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如三代头孢菌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 星、复方磺胺甲恶唑、阿奇霉素等,注意“沙星”类药物(喹诺酮类)儿童及未成年人禁用。

 

2、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及黄色稀水样便,严重的可出现脱水。

 

传播途径:主要经口传播,可经水、食物、苍蝇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但水型传播是其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治疗:霍乱属甲型传染病,发现后应立即上报,进行严格隔离,及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给予抗生素治疗,如三代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3、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可出现肠道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主要为消化道传播。

 

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尤其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其抗菌谱广,活性强,口服吸收好,价格便宜,成为伤寒治疗中的首选。

 

4、甲型肝炎:为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引起,表现为起病急,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乏、肝脏肿大以及肝功能异常等。初期消化道症状不明显时有可能误认为感冒,易被忽视,延误病情。

 

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食入被 HAV 污染的水和食物是甲肝爆发流行的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治疗:甲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药物治疗,只要及时进行隔离,对症支持治疗,绝大多数可完全治愈,不会转为慢性。

 

5、戊型肝炎:为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起病急,黄疸多见,半数有发热,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痛,约1/3有关节痛。常见胆汁淤积症状,如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较甲型肝炎明显。多数有肝脏肿大,但脾肿大较少见。

 

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传播,以水型流行最常见。

 

治疗: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大多数病人黄疸于2周左右消退,病程6~8周,一般不发展为慢性。

 

二、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后出现高烧,并伴有肌肉酸痛、头痛、咽痛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病毒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眼睛粘膜接触传播。

 

治疗:早期可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给予头孢类、氟喹诺酮类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高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或口服退热药物;有咳嗽、咳痰者给予盐酸氨溴索等药物止咳祛痰对症治疗;合并有呕吐、腹泻的可给予补液,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有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者给予吸氧治疗,个别严重的需要机械通气等进一步处理。

 

2、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柯氏斑)、全身斑丘疹及疹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临床特征。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眼结合膜侵入感染。

 

治疗:以加强护理为主,注意室内适当的温、湿度,避免强光刺激。体温过高可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轻型患者可口服抗病毒口服液等对症治疗;重型麻疹患者可视病情予以静滴抗病毒治疗及加强支持治疗;并发肝损害者予以甘草酸二铵等保肝治疗;并发心肌损害可以给予 1 ,6 二磷酸果糖、ATP、 辅酶 Q 10等治疗;并发细菌性肺炎者行抗生素治疗。

 

3、流脑:全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发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斑瘀点,以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主要是通过咳嗽、打喷嚏、面对面说话等飞沫直接经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 染。

 

治疗:青霉素类药物对脑膜炎双球菌是一种高度敏感的杀菌药物。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对脑膜炎球菌抗菌活性强,易透过血脑屏障,且毒性低。出现颅内高压的可选择静脉输注 20%甘露醇降颅压,伴有酸中毒者可输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

 

三、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

 

1、乙脑:全称流行性乙型脑炎,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起病急骤、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病理反射以及脑膜刺激征等。

 

传播途径:经蚊虫叮咬传播。

 

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对高热患者给予氯丙嗪注射液、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等,并辅助物理降温;对于抽搐患者给予苯巴比妥、地西泮等;出现脑水肿的患者要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进行治疗。

 

2、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以畏寒、发热、出汗、头痛、贫血等为主,并易引发、脑、肝、肾、肺等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

 

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传播

 

治疗:以抗疟原虫治疗为基础,并辅以对症治疗。抗疟药物可选择双氢青蒿素片、复方双氢青蒿素片、蒿甲醚胶囊、蒿甲醚注射剂、青蒿琥酯片等。建国后经过几十年积极防治,疟疾在我国已基本被消灭。

 

3、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重症者可有出血、休克。

 

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传播。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休息、退热、出血部位明确者给予止血处理。

 

四、自然疫源性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血吸虫病

 

1、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在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管里,在血管里吸血、产卵、排出毒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记忆力减低、共济失调、发作性癫痫等。

 

传播途径:接触疫水传播

 

治疗:主要对患者进行脱水处理, 可选择利尿剂如醛固酮拮抗剂、呋塞米、甘露醇、泼尼松等。急性期持续高热病人,可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解热剂缓解中毒症状和降温处理,但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较多,使用应谨慎。待症状缓解后给予吡喹酮进行驱虫治疗,亦可选用青蒿素类衍生物蒿甲醚和青蒿琥酯进行治疗。对慢性和晚期患者,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和多种维生素,并注意对贫血的治疗,肝硬变有门脉高压时,应加强肝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

 

2、钩端螺旋体病:由多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起病急骤,早期有高热、倦怠无力、全身酸痛、结膜出血、腓肠肌压痛;中期可伴有肺弥漫性出血,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晚期多数病人可恢复,少数病人仍有发热、眼葡萄膜炎等。

 

传播途径:钩端螺旋体直接接触传播。

 

治疗:青霉素是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最有效药物。可在使用青霉素前 5~10 分钟肌注安定 10 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20 mg,可以避免赫氏反应,并能协助退热,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第2篇

关键词:金海水库;水质评价;单因子评价;内梅罗污染指数;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8-1974-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08.016

Abstract: According to Jinhai reservoir monitoring data, it applied single factor evaluation, Nemerow pollution index method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status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reservoir respectively referring to Surface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GB3838-200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ngle factor evaluation was conservative,the best water quality category was classⅡ,the worst was class Ⅴ, and the months below the standard accounted for 25%. Nemerow pollution index(Ip) reflected changes in water quality trends in the month, the Ip was greater than 1 in December and January,which was not up to the standard, the rest of the month all reached the standard. Seasonal comparison of Ip:winter>summer>autumn>spr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flected the ambiguity of good and bad of water quality, the evaluation results was good, and the best water quality category was classⅠ, the worst was class Ⅲ, there was no excessive month. Generally speaking,the water quality situation of Jinhai reservoir was good, accorded with the standard of drinking surface water sources, but there was still light pollution in some months, therefore, measures should be promptly taken to ensure water security.

Key words: Jinhai reservoi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single factor evaluation; Nemerow pollution index;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近年来,水质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国内急需面对的问题。水质恶化、水资源供需失衡、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等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水质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质评价是根据需要,按照评价目标,选择相应的水质参数、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体质量作出评价[1]。常见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有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评价法、灰色系统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水质标识指数法等[2]。

金海水库位于呼和浩特市南二环昭君路出口25 km处的二道凹村(图1),是“引黄入呼”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之一。近年来,市民反映冬季自来水存在异味,这与金海水库水体污染有很大关系。本研究应用3种不同评价方法对金海水库进行水质现状评价,以期为水库水环境质量管理、改善自来水水源质量、保障饮用水环境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点设置和样品采集

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金海水库设置库首、库中和库尾3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设3个采样点,共计9个[3]。在每个采样点水下0.5 m处用采样器采集表层水样(冬季采用冰刺破除湖面覆冰),每月采样一次。采样位置详见图1。

1.2 监测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样品监测指标为溶解氧(DO)、氨氮(NH3-N)、总磷(TP)和高锰酸钾指数(CODMn)。其中DO采用便携式设备进行现场测定,NH3-N、TP和CODMn按照文献[4]进行测定。

1.3 数据处理

金海水库水面面积较小,样品采样点距离相对较近,不适宜进行水质空间分布规律的分析,故将水库所监测的9个采样点指标取其平均值,分析时间变化的规律。本研究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1.4 评价方法

因监测条件限值和水库主要污染因子分析,取DO、NH3-N、TP和CODMn 4个污染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应用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金海水库进行水质评价,分析比较得出适合水库的评价方法。根据相关规定,金海水库为呼和浩特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之一,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功能区划分为Ⅲ类[5],故评价中各项评价因子的标准值采用相应的Ⅲ类标准限值。

1.4.1 单因子评价法 在众多的水质评价方法中,单因子评价法因操作简便、结果偏于安全而被广泛采用,又称一票否决法[6]。该方法首先要确定该水体评价标准,将各参数浓度与评价标准相比,根据比值是否大于1来评价该水体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水质标准,并判定评价指标的水质类别[7]。该方法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1.4.2 内梅罗污染指数法 内梅罗污染指数由美国叙拉古大学内梅罗教授于1974年在其所著的《河流污染科学分析》一书中提出[8],是一种兼顾极值或称突出最大值的计权型多因子环境质量指数。该评价方法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的推荐方法,故在地下水评价中应用较多,而在地表水评价中很少涉及。徐彬等[9]验证了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在太湖水质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计算公式为:

1.4.3 模糊综合评价法 水质评价中常常会出现不能准确判断的模糊问题,如水质的影响因素较多,分级标准具有模糊性等,这种情况下可以引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解决[10,11]。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分析和评价具有模糊性事物的系统分析方法,其是以模糊推理为主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精确与非精确相统一的分析评价方法。首先选定模糊综合评价的2个有限集合U和V,U={u1 u2 u3…un}为因子集,V={v1 v2 v3…vn}为评价集,选择合适的隶属函数,确定U和V之间的模糊矩阵R,然后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分配矩阵A,最后,将A和R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合成模糊子集B,最终得出综合评价[12]。

1)隶属函数的确定采用降半梯形和升半梯形隶属函数求两端等级的隶属度,用对称山型隶属函数求中间等级隶属度[13,14]。Ⅰ级水时,即j=1,隶属函数为:

把各个评价因子的实测值代入相应的隶属函数中,计算出评价因子对于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得到U到V的一个模糊关系R,称为模糊矩阵。

2)权重的确定采用污染物浓度超标法来进行计算,即按照各评价因子超标情况进行加权,超标越多,权重值越大[15]。

计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组成一个1×n的权重矩阵A,即(a1 a2 a3…an)。

3)将权重矩阵A和模糊矩阵R带入公式B=A×R,求出结果,然后进行分析与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评价因子监测结果

金海水库水质监测值见表1。由表1可知,水体中DO最大值为8.64 mg/L,最小值为4.11 mg/L,含量在1年内整体水平较好,全年变化不大,处于平衡稳定状态。TP含量相对较少,冬季达到最大值,为0.063 mg/L,最小值为0.015 mg/L。CODMn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常用指标,其含量月份变化幅度为1.52~3.25 mg/L,冬季含量相对较高,夏季含量相对较低。由于客观原因,2012年6月和7月未能进行NH3-N含量的监测,其他月份变化较大,最大值为1.95 mg/L,最小值为0.09 mg/L,平均值为0.59 mg/L。

2.2 单因子评价法结果

根据水质监测资料以及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金海水库水质单因子评价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水库全年水质状况较好,基本达到水域功能类别标准,仅2012年7月、12月和2013年1月不达标,不达标率为25%。2012年6月和2013年4月、5月水质类别最好,达到Ⅱ类水质标准。2013年1月水质较差,为Ⅴ类水质,超标项目为NH3-N,超标倍数为0.95。2012年7月、12月出现轻度污染,评价结果为Ⅳ类水,DO和TP为超标项目。其余月份均为Ⅲ类水质,符合国家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水质标准。总而言之,金海水库单因子评价结果符合当前水质现状,评价合理。

2.3 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

根据所选评价因子监测值及各污染指标的标准浓度,应用内梅罗污染指数的公式,计算每个月份的内梅罗污染指数,并分析Ip的月份趋势变化,见图2。内梅罗污染指数能够直观判断综合水质是否达到功能区目标,但不能判断综合水质类别[17]。一般来说,Ip≤1,说明水环境质量较好,水体较清洁;Ip>1,说明水环境质量较差,未达到水域功能标准,水体受到了污染。

由图2可知,2012年12月和2013年1月水质较差,Ip大于1,为1.10和1.52,说明这2个月份未达到标准,水体受到了污染。其余月份Ip均小于1,达到功能区目标,水环境质量较好。1年之内的内梅罗污染指数出现明显的变化趋势,且变化幅度较大。曲线中存在2个峰值,即2012年7月和2013年1月,Ip分别为0.98和1.52,表明这2个月是最容易出现水质污染的月份,为水库污染治理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目标。从季节的角度来分析,冬季的内梅罗污染指数较高,夏季较冬季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春季和秋季则为最低值。Ip季节比较:冬季>夏季>秋季>春季,这与呼和浩特市居民饮用水冬季出现异味的情况相吻合。

2.4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

本研究选取4个污染指标为评价因子,故因子集U={CODMn、TP、NH3-N、DO},每个评价因子各个月份的实测浓度值见表1;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等级分为5个等级,故评价集V={Ⅰ、Ⅱ、Ⅲ、Ⅳ、Ⅴ}。

2.4.1 隶属函数的确定 以2012年9月为例,根据各个评价因子的实测值和隶属函数,求出各个评价因子对各级水的的隶属度,组成模糊矩阵R1:

R1=1.00 0 0 0 0 0 0.44 0.56 0 00.74 0.26 0 0 00.04 0.96 0 0 0

2.4.2 权重的确定 2012年9月份各评价因子权重计算见表3。

2.4.3 模糊矩阵综合评价 应用公式可得B=A×R=(0.112 0.222 0.102 0.565)×

1.00 0 0 0 0 0 0.44 0.56 0 00.74 0.26 0 0 00.04 0.96 0 0 0

=(0.210 0.666 0.124 0 0)

由此可见,0.666为最大值,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本月份的水质为Ⅱ类水质。按同样的方法,对其他月份进行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每个月份均达到Ⅲ类水质以上,不存在污染月份,表明水库水环境质量常年处于较好的状态。达到Ⅰ类水质的月份有6个,占50%;Ⅱ类水质月份有4个,占33%;而其余2个月份为Ⅲ类水质,即2012年7月和2012年12月。

2.5 三种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对以上3种评价方法比较分析:单因子评价法以最差评价指标的水质类别作为综合水质类别,评价结果偏低,但明确的污染因子使运行管理更有针对性,保守的评价使市民的饮用水安全更有保障;内梅罗污染指数直接表明水质是否达到区域功能目标,且反映水质的时间变化趋势,但不能判定水质类别;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符合水库水质现状,其方法综合考虑了水质类别界限的模糊性和污染因素的权重,避免了片面性,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水体的水质现状。

3 结论

1)通过3种评价结果综合分析,金海水库水质现状较好,整体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但部分月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需采取治理措施。

2)单因子评价结果偏于保守,全年最好水质类别为Ⅱ类,最差水质类别为Ⅴ类,不达标月份占25%;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直观反映出水质是否达到功能区目标,2012年12月和2013年1月水质未能达标,其余月份均达标,Ip季节比较:冬季>夏季>秋季>春季;模糊综合评价较好地体现了水质好坏的模糊性,水库水质评价结果较好,每个月份均能达到区域功能目标,不存在污染月份,最好水质类别达到Ⅰ类,最差为Ⅲ类。

3)3种方法评价结果具有共同性,符合水库水质现状。全年水质较差月份出现在2个阶段,即7月和12月或1月,其余月份水质较好。从季节的角度来看,春季和秋季水质较好,冬季和夏季水质较差,这与水库冬季存在冰封期致使水体污染,夏季浮游生物大量生长繁殖致使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4 建议与展望

由于试验条件有限,水质监测周期较短,监测数据存在误差等因素都会影响水质评价结果,故水质状况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对金海水库进行客观科学的水质评价,分析水质状况,希望相关部门及时了解水质污染情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保护用水环境,确保市民的用水安全。

参考文献:

[1] 孙晓梅,刘 宏,包思琪,等.基于模糊数学法的向海水库水质现状评价[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3):172-175.

[2] 李 茜,张建辉,林兰钰,等.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1(19):285-287,290.

[3] 郭 琦,裴国霞,贾利生,等.金海水库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调查[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25(3):30-33.

[4] 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5]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

[6] 侯慧平,葛颜祥,潘 娜.东平湖水质评价及水污染防治对策[J].人民黄河,2013(12):43-46.

[7] 左云霞,李铁松,李成明.四川升钟水库水质评价及污染负荷分析[J].四川环境,2012(5):54-59.

[8] 关伯仁.评内梅罗的污染指数[J].环境科学,1979(4):67-71.

[9] 徐 彬,林灿尧,毛新伟.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在太湖水质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J].水资源保护,2014,30(2):38-40.

[10] 余海霞,廖新峰,周侣艳,等.基于模糊数学的西溪湿地水质评价[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3,24(4):54-57.

[11]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2] 王铁良,陈 曦,苏芳莉,等.模糊数学在双台河口湿地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42(1):79-83.

[13] 岳兴玲,王海霞.模糊数学在引黄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1):112-114.

[14] 高海勇.模糊评价法在东湖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3):159-161.

[15] 邹海明,李粉茹.基于实例的水质模糊综合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5(4):154-155.

第3篇

关键词: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1培育壮秧的措施分析

对于优质水稻栽培项目来说,首先就是要集中力度进行壮秧的挑选,要保证种苗根部旺盛,整体秧龄和叶龄适中,并且基本品相均匀整齐。在选秧操作之后,相关种植人员要针对种子进行优化处理,选择天气晴暖的日子集中晒种1—2天,从而提高整个种子的吸水力,强化基础种皮的透性。在选种过程中,要进行精细化操作,以避免杂质或者是病虫粒[1]。另外,相关人员也要进行集中的消毒处理,使用含量在1%左右的生石灰水浸泡种子,或者是选取浸种剂、壮秧剂等药剂浸泡,保证基本的壮秧效果。

2栽插技术的要点分析

在基础的栽插过程中,要保证尽量提早栽种,有效的运行中小苗移栽操作,从而延长种苗的基础生长期,并且强化分蘖效果。另外,要在实际栽插过程中,一方面进行优化的扯秧操作,力道要轻,要紧靠着泥土扯秧,以减少弱苗和病苗的数量。另一方面要进行优化的栽秧操作,保证位置浅,整体布局均匀,从而实现秧苗的挺直和平稳[2]。

3田间管理的措施分析

针对水稻的田间管理项目,相关管理人员要进行有效的追肥操作。一是在返青分蘖期的基础管理。相关操作人员要及时的施加分蘖肥,利用尿素8—10千克,KCl溶液6—9.5千克。并且要进行必要的水分管理,保证浅水栽秧、寸水返青的操作工艺,利用薄水分蘖,辅以适当时间的晒种,及时的从水稻种植区域内除去杂草,适当的使用化学除草技术。二是在拔节期的基础管理。相关管理人员要是发现前期肥料不足,可以根据基础长势进行集中的肥料追加,每667平方米施尿素3—5千克,基础水分管理要保证寸水孕穗。三是在抽穗结实期的基础管理。这部分工作主要针对的就是前期生长状况不佳的田地,可以在抽穗前使用尿素进行集中的叶面喷洒。另外,对于贪青徒长的田间,要使用1%—2%的普钙或者是0.5%左右的KH2PO4,而基础的水分管理要保证润湿灌溉[3]。

4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稻瘟病、稻飞虱、白叶枯病、纹枯病、粘虫以及水稻螟虫。(1)稻瘟病的成因和应对策略。由于基础光照不足、阴雨天气持续、基础水肥比例不恰当以及氮肥使用数量和时间不对等,都会引起水稻的稻瘟病,相关管理人员要在水稻播种前进行集中的处理,利用1g强氯精兑水1斤,保证基础的比例适中,要集中浸泡12小时,待捞出后清水冲洗,然后进行相应的催芽操作,可以有效的预防苗稻瘟病的发生,并且在水稻移栽前一周,用50克20%—2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勾兑30千克水进行集中的喷洒可以有效的预防苗叶瘟。另外,还有对叶瘟以及穗颈瘟进行集中的防治处理。(2)稻飞虱防治。稻飞虱又称“浮尘子”“簸箕瘟”主要发生在水稻的抽穗扬花期,相关管理人员要进行20%扑虱灵的集中喷洒,用量控制在100克左右。另外,也可以利用10克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兑水45千克,向水稻植物的底部进行集中的喷射。(3)白叶枯病防治。相关人员要针对水稻的白叶枯病进行集中的处理,利用25呖/Ⅱ化018可湿性粉剂100g—120g左右,兑水45千克,然后调兑为喷雾集中喷洒。或者是在实际操作中利用农用链霉素,200g兑45千克水,然后集中喷洒[4]。(4)纹枯病防治。水稻的纹枯病又称“水稻花脚杆”,这种病害十分常见,需要相关管理人员给予必要的重视。集中在水稻的抽穗期,用25g井岗霉素精粉配以30千克水,形成基本喷雾,然后进行集中的喷洒。或者是利用40g75%的稻曲纹枯灵可湿性粉剂配以45千克水,制成喷剂,集中的喷洒。(5)粘虫的防治。在实际水稻种植中,由于粘虫会以幼页为食,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集中的灭杀。利用约40ml左右25%的敌杀死乳油,兑水后进行集中的喷洒。(6)水稻螟虫的防治。又称“钻心虫”“旋心虫”,主要发生在水稻的分蘖期以及抽穗期,相关管理人员要利用35g90%的杀虫单原粉,要配以10千克细土进行集中的施撒,或者是兑水30千克,制成喷雾,集中喷洒。

5结束语

总而言之,相关农业种植者要集中关注相应的种植操作,并且利用相应的防治手段,集中处理相应的病虫害问题,真正实现整体优质水稻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军.水稻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与栽培技术分析[J].新农村(黑龙江),2013,14(04):34-34.

[2]张荣华.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J].大科技,2015,22(08):240-241.

[3]罗有志,井力.浅议水稻烂秧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J].新农村(黑龙江),2013,41(24):109.

第4篇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 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雷山县地处云贵高原湘、桂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苗岭主峰雷公山山脉直接贯穿全县,最高海拔达到2178.8米

中低产水稻田比例较大、产量低的情况,为实现水稻生产综合均衡增产增收,拟推的技术路线:以推广杂交良种,保温育秧技术为核心,巩固和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我们应着重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1.选好品种。适时早播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强的杂交组合,日均温在7~8℃时(海拔较低地区在3月20日~4月5日,中海拔地区在:3月30日~4月10日,海拔高的地区在4月5日~4月10日左右)播种,日均温在13~15℃可栽插。

2.大力推广水稻保温育秧技术。为减轻农民劳动负担,培育标准壮秧,确保秧苗质量,实验区全面实施水稻旱育稀植和温室无土两段育秧,并实验中重点搞好苗床培肥,稀播,严管,合理密植,重施底肥, 施好分蘖肥和粒肥,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加大沼渣培肥,沼液浸种等生态育秧和旱育保温、旱育秧专用除草剂、无纺布等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3.适时早栽,合理密植。贵州“倒春寒”灾害引起烂种烂秧的现象时常发生,人们通过搭拱盖膜,基本上能解决。另外稻田要精耕细作,底肥施足,在小中苗为主时就进行移栽,这样既能预防“倒春寒”灾害的发生,又能培育壮秧。栽插规格为中等肥力田,栽1.4万穴/亩左右;规格为肥力较差的栽早熟组合,栽1.6万穴/亩左右。实行浅水浅植(缺水地区可栽大苗),栽插做到稳、浅、匀、直。

4.肥水管理正确运筹肥水,实施均衡配套施肥。秧苗栽植上实行浅水浅插,薄水分蘖,足苗排水,晒田控蘖,足水孕穗,扬花抽穗,干湿灌浆成熟(插秧后1周内现泥水,水的深度保持在3~4cm,栽插后20d,视查稻田土壤情况,确保正常分蘖)。施肥上主要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实行平衡配套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把握适当时机施好分蘖肥和穗肥,齐穗后及时作叶面追肥

二、病虫害综合防治

水稻是雷山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5333hm,但是稻瘟病(叶瘟和穗颈瘟)每年的发病面积在1000hm以上。在2014年水稻穗颈瘟的发病面积为872hm,造成了120hm水稻绝收。为了进一步做好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提出防治对策。

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很大程度上受品种抗性、肥水管理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水稻的品种不同,对稻瘟病抗性就会有差异;而肥水条件较好的地方,作物能更好地生长发育,提升其抗病能力;当遇连续阴雨、温度适宜或早晚天气变化较大等天气时,稻瘟病的发生就比较严重,而且扩散速度较快。

三、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宣传。指导农户选用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的新品种。水稻抗病品种的选择对防治稻瘟病有很好效果的,因此,品种选择上要合理布局,不要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科学选用抗病良种,如:中优158、宜香2115、川香优178等。

2.播前种子处理。播种前,做好晒种、选种、种子消毒等工作。用 25%咪鲜胺乳油3000~4000倍液浸种48~72h,不淘洗即可催芽。

3.加强栽培管理一是肥水管理的加强。基肥要施足,早施追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追施一些含硅酸肥料,避免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科学用水,前期采取浅水勤灌,分蘖末期注意适时晒田。二是早点清理掉越冬菌源。队稻种进行消毒处理,及时清除并烧毁重病田的稻草。

4.适期药剂防治。适当的时期防治要掌握在水稻破口前2~3d或水稻破口5%~10%时用药防治。每667m可使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60g或40%稻瘟灵乳油80mL对水40~50kg进行喷雾。在齐穗后再进行第二次喷药防治,每 667m可用40%异稻瘟净乳油150~200 mL对水40~50kg喷雾。

四、稻田病虫害发生情况

我县近年水稻主要病虫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纹枯病、二化螟,其次为稻蓟马,螗象、稻曲病、局部地区发生的稻苞虫、稻秆蝇、稻蝗等。

1.清除病虫害在冬季耕种前及时处理病稻草、稻桩、田沟边的杂草。这样减轻越冬病虫基数。

2.推广实用的先进栽培技术,通过两段有秧、旱育秧、规范化栽培,培育壮秧牡苗,提高秧苗抗性,同时进行多个品种的种植,做到合理布局。

3.药剂的防治原则要根据稻田病虫害,防治指标上适当放宽,合理的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秧田期以防治稻飞虱为主,兼治二化螟、稻蓟马等其它病虫,选用农药吡虫林或扑虱灵加杀虫双(或杀虫单)杀螟虱加吡x林等,一般5月中旬或者下旬的时候防治.兼用三环唑浸秧根后再移栽,从而减轻稻瘟病的危害。大田期通过“两查两定”及田间天敌数量,针对标靶病虫害进行防治。6月中下旬的时候就是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7月份田间虫害的天敌数量增加.基本在可控范围,因此采用以防治稻纹枯病为主同时防治其他病虫。主要用井岗霉素、虱纹灵、虱纹净等高效低毒的农药。8月份主要以治稻飞虱、稻瘟病为主兼治稻蝽象。农药有吡虫林(大功臣)加三环唑(或诱稻灵、春雷霉素)等。

五、结语

农村高产水稻种植是一项很复杂的技术,也对地方生态化建设具有综合性指导。为解决传统水稻管护模式的不足,要坚持综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项目原则,细化水稻栽培的管护,提供正确的管护方法,从而保证水稻种植管护后期达到预定的环保态状。水稻种植期间,加强田间把关,对病虫害进行化学防治。采取控制病菌传播、害虫肆意传播,改变水稻种植方式和选择健康的水稻苗进行栽种、适时使用药剂控制的综合防治等措施。要定期观察和测量水稻的长势,不但能提高水稻抗病能力,而且还能提前预防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文家明,李碧平,杨俊 雷山县水稻穗颈瘟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植物医生 2016 01.

[2]庞兰 庞通 水稻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花卉 2016 02 57-58.

[3] 杨世莲 李继洲 雷山县中低产田水稻增产栽培技术实施方案 吉林农业 2014 8 33.

[4]廖志文 稻瘟病发生症状与综合防治措施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3.

第5篇

水稻种植技术是提高水稻种植产量的关键,而水稻的品种是影响种植技术选择的基础,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应结合该种类的生长习性,其产量,并结合种植环境、温度及土壤等条件,选择最为适合的品种。在选择新品种时,可以先在小面积的试验田中种植,通过理论和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对比,进而推广具体的选择特征方面应该包括:抗倒伏、抗冻、抗旱及抗盐碱化、秆强不倒、活秆成熟、不早衰、抗病性强、分蘖率高、大穗型,在有效生育期不贪青,能全部成熟的中晚熟品种;米质方面要求透明有光泽、米粒整齐碎米少、垩白米率少、食味适口性好。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收获的时间来确定需要种植几季稻,如早、中和晚稻。

由于北方温差较大,光照时间较短,植物的活动积温有限,同时地质、土壤等条件的制约,从而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因此,必须提高水稻种植的技术措施,才能够保障北方农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一、栽培技术

1、选种

选择适应当地生长、在有效生育期不贪青、株高90~110cm、分蘖率高、秆强不倒、抗病性强、不早衰、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中晚熟品种.如龙粳19、垦稻18等。

2、浸种

水稻种子发芽吸水达到自身质量40%时,对发芽最为适宜。吸水所用时间与当时温度有关,水温10℃时需10-15天,15℃时需6-8天,20℃时需4-5天。在浸种催芽过程中,浸种时间过长,种子养分容易溶解损失,时间过短又不利于充分吸水。一般浸种水温应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包括当时气温、本田整地情况)而定。浸种的同时用咪鲜胺杀菌消毒,用芸苔素调节种子活力。浸好种子的标准是:稻壳颜色变深,稻谷呈半透明状态,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种胚。米粒易捏断,手碾呈粉状,没有生心。

3、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控去种子间的水分,浸好种子堆放在一起,以高温32℃破胸,当有80%左右的种子破胸时,将温度降到25℃催芽,当芽长到1-2mm时温度降到15℃-20℃晾芽,待播。

4、科学播种与施肥,合理灌溉

在播种方面,为了使幼苗更容易吸收营养、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播种要均匀以及插秧深度的适中;在施肥方面,必须充分的认识到,不是只要施肥就能促进水稻生长,水稻每个阶段的肥料需求是不同的,要根据测土配方技术,即检测土壤成分,了解土壤的肥力供给情况,决定具体生长发育期的施肥量,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肥料,又能够减少肥料的浪费;在灌溉方面,要分不同时期进行水量的控制,如在苗期水稻植株耐旱怕涝,应少浇水或者不浇水,将土壤水分控制在60%左右。在拔期后需增加水量,应浇适量的小水。在大喇叭口期,水量的缺失直接影响小花的存活率,会造成水稻产量的减少,应该大大增加灌溉频率和水量。抽穗期是水分需求量最大的时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水分供应。

5、做好田间管理,适时收获

田间管理主要围绕补苗、除草与病虫害防治三个方面进行。补苗方面,要适时进行排查,减少土壤荒废率,发现缺苗现象及时补种或者补苗。田间杂草极大的影响水稻的生长,除草剂的使用要慎重,避免除草剂对水稻产生药害,尽量使用喷雾式施药,这样土壤残留药物较少。除以上管理措施外,还应该适时地对稻田放水和蓄水,以提升水稻产量;对倒伏水稻进行处理,以防腐烂而影响了产量;考虑水的循环利用,保持水稻田的通风等。最后要适度把握水稻成熟的收获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水稻的实际产量与品质,一般全田90%出现黄籽粒变硬且色泽光亮时是最佳收获时期,部分晚熟品种可以适当延缓收获期。

二、病虫害防治

1、稻恶苗病

又称白秆病,系水稻地上部的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是子囊菌亚门的藤仓赤霉菌。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的串珠镰孢。从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病。病株徒长,瘦弱,黄化,通常比健株高3-10厘米,极易识别。病株基部节上常有倒生的气生根,并有粉红霉层。病菌发育适温25℃左右,种子带菌。选用无病种子或播种前用药剂浸种是防治的关键措施。

2、稻纹枯病

对发病稻田,应掌握孕穗期病株率达30%―4%时施药。药液要喷在稻株中、下部。采用泼浇法,田里应保持3厘米一5厘米浇水层。施用井岗霉素时,最好在雨后晴天进行,或在施药后两小时内不下大雨时进行。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毫升-150毫升,或井岗霉素高浓度粉剂25克,任选一种,对水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400千克泼浇。

3、稻飞虱

应掌握小若虫高峰期,每百丛虫量达1500头以上时施药防治。药时应注意先从田的四周开始,由外向内,实行围歼。喷药要均匀周到,注意把药液喷在稻株中、下部。使用涫灵可湿性粉剂20克25克,或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20克25克,或20%叶蝉散乳油150毫升,任选一种,对水75千克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5千克-7.5千克低量喷雾。

三、收获

第6篇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属于重庆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2012年,本市水稻种植面积达X万hm2,年产量为X吨。重庆地区地貌以丘陵、低山为主,有明显的层次性。由于生产技术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导致本地区水稻生产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如何提高重庆地区水稻的产量与品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从水稻栽培技术层面探讨如何实现水稻的高产栽培。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1 品种选择

挑选符合国家一级标准,同时,成熟期好,较强的抗性,适合在重庆地区种植的品种。种子质量必须确保纯度与净度均≥98%,芽率 ≥85%,含水量≤13.5%。

1.2 种子处理

1.2.1 晒种 先选在晴天晒种1-2d,翻动3-4次/d。

1.2.2 选种 首先筛选,除去杂质及草籽,确保种子净度;然后利用比例为1:13的盐水进行选种,筛除不饱满的种子。为保证盐水密度,可利用鲜鸡蛋来测定,标准为鸡蛋倾斜于水面,大约露出5分硬币大小面积。其中,每选一次必须调整盐水比例,才能保证选种的质量,将选出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几遍。

1.2.3 浸种消毒 利用25%咪鲜胺浸种,大约3000-4000倍液,根据1:1.25的比例将种子浸入药液中,即25斤药液,种子20斤,保证每天翻动一次,水温维持在11-12℃左右,持续5-7d。当手捻种子无硬心时,表明浸种完成。

1.2.4 催芽 把浸泡后的种子放置于30-32℃环境下进行高温破胸,等到约有80%的种子破胸后,把温度调至25℃左右,使其长芽,并常翻动,等到芽长约1mm时,将温度调至15-20℃晾芽。

2 播种

适时播种属于培育壮秧的关键环节。应结合重庆地区的气候条件、天气情况及水稻品种的生育期长短来确定,通常当地温高于6℃时便可播种。

3 旱床育秧

旱床育秧苗比较粗壮,根系发达,分蘖早,移栽后返青快。对于早稻旱床育秧应选在土壤肥沃、背风向阳的地方,并于当年冬季翻耕晒坯。播种之前应先耕平作畦,畦宽约1.2m,沟宽约0.2m,在畦面施粪水30担,用25kg磷肥作基肥。将畦面整平、做细、压实,并浇透水,然后均匀播种,最后,盖上细土,再盖膜。

秧苗期肥水管理:(1)在一叶一心期,应施断奶肥,以尿素为主,4-5kg/亩;(2)在三叶期施接力肥,以尿素或复合肥为主,10kg/亩;(3)在移栽前的5-7日内,应施送嫁肥,以尿素为主,4-5kg/亩;(4)水分管理:根据畦面表土是否显白或心叶卷,浇跑马水。

4 合理密植

通常杂交稻常用单、双苗插植,而常规稻采用2-3苗插植的方法;插植的标准有下列3种:20cm×20cm,20cm×16.7cm,16.7cm×16.7cm等。

5 田间管理

5.1 科学除草

当插秧5-7日后,进行首次施肥,选用60%丁草胺,用量为1500g/hm2,将其与肥料混合均匀后施肥,然后,保水约4-5日。

5.2 合理施肥

根据“前攻中稳后补”的原则施肥。(1)基肥:整地前主要施农家肥,用量7500kg/hm2,过磷酸钙,用量375kg/hm2;(2)第一次追肥:当插秧后5-7日进行,以复合肥与尿素为主,用量分别为75kg/hmn2,150kg/hm2;(3)第二次追肥:以复合肥75kg/h+尿素112.5kg/h。通常在插秧35-40天后还应追施氯化钾或氧化钾,150kg/h。(4)穗粒肥:当水稻抽穗杨花时,视水稻长势而定,追施尿素,用量60-75kg/hm2。

5.3 科学灌溉

当水稻出穗扬花时,田间依然应有一定水层,起到调节水温、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也有助于开花授粉。在灌浆期内,按照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原则,即当灌水一次后,等到自然落干1-2日,然后进行灌水。在蜡熟期内,按照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的灌水原则,即灌水一次后,等到自然落干3-4日,然后进行灌水。等到后期,收割之前约7-10日将水排干。

5.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必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并重视病虫害田间管理及测报工作,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治理。

5.4.1 稻曲病出穗前7-10日 应喷施6%多菌铜,用量2.0-2.5kg/亩;选用25%络氨铜粉剂,用量为350-400g/亩,加水250-300倍喷雾;再用50%DT粉剂,用量50-100g/亩,加水50kg,对水稻叶面喷雾。

5.4.2 纹枯病当病株超过15%时 分别于分蘖末期与抽穗期喷施一次药,选用5%井岗霉素,用量100g/亩,加水50kg喷雾;在出穗前7-10日时,选用稻丰灵防治稻曲病与二化螟等病虫害,用量200g/亩,加水50-60kg,喷雾。

5.4.3 主要害虫对于二化螟、粘虫、稻蝗等 应选用25%杀虫霜水剂,用量为200-250g/亩,或选用速灭杀丁,用量15-20g/亩,加水50kg喷雾。对于稻飞虱,选用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用量50-60kg/亩;此外,还可选用扑虱粉防治。

第7篇

论文关键词:论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病害日趋严重,养殖中所使用的渔用药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抗生素、促生长剂、杀虫药等的大量使用,带来了药物在鱼体内大量富集残留和病原体的抗药性等问题,导致养殖水产品质量下降,既危害了人类健康,又污染了环境。开发和生产安全、高效的无公害鱼药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草药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抗药性不显著、资源丰富以及多样化等优点,在防治鱼病中,除了兼有药性和营养性外,还具有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高的功效。为贯彻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进行绿色无公害安全水产养殖生产,应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草药的作用

1、抗菌、抗病害

如大黄、黄柏、黄岑有抗菌功效,能够抑菌;苦楝皮、马鞭草、白头翁等能杀虫。

2、增加机体免疫力

水产动物具有相对完善的免疫力功能,中草药可以对其起调节作用。

3、可以完善饲料的营养配伍,提高饲料转化率

中草药本身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等,某些中草药还有诱食、消食的作用。

二、中草药的特点

1、资源广、成本低

我国地域辽阔药学论文,中草药资源丰富,易种易收,且使用简便。

2、在动物体内无药物残留无公害

中草药是天然物质,保持了各种成分的自然性和生物活性,其成分易吸收利用,不能被吸收的也能顺利排出体外,在体外细菌分解,不会污染水环境。而一般的化学药物成分会积累在动物体内或残留于水体中。

3、毒副作用小,在动物体内不产生抗药性

通过中草药组方配伍,利用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其防病治病的功效,减弱或消减了毒副作用。有毒的中草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加工后,毒性会降低或消失,此外至今医学研究还未发现中草药有抗药性的问题。

三、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1、大黄 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抗菌的作用最好,有收敛、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及抗瘤的作用。用以防治草鱼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白头嘴病等。

2、乌柏 又名柏树、木蜡树,其叶含生物碱、黄酮类、鞣质、有机酸、酚类等成分,主要抑菌成分不酚酸尖物质,在生石灰作用下生成沉淀,可以用来防治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等。

3、五倍子 含鞣酸,有收敛作用,能使皮肤粘膜、溃疡等局部蛋白质凝固,能加速血液凝固而达到止血效果;能沉淀生物碱,对生物碱中毒,有解毒作用,抗菌范围广,用于水产动物细菌疾病的外用药。

4、辣蓼 鞣质,黄铜类,蒽醌衍生物及蓼酸,用于防治细菌肠炎病。

5、黄芩 多年生草木植物以根入药,有抑菌、抗病毒、镇静、利尿解毒功效,可防治烂鳃病、打印病、败血病、肠炎病。

6、黄连 双名鸡爪连,川连,味连,上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学论文,以根状茎入药,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

7、穿心莲 一年生草本植物,含穿心莲内脂及黄酮化合物等,有解毒、消肿止痛、抑菌止泻及促进白细胞吞噬细菌的功能,药用全草,防治细菌性肠炎病。

8、黄柏 又名案木,聚皮,无柏,落叶乔木。以树皮入药,有抑菌、解毒、止痛等功能,可防治草鱼血病站。

9、大蒜 药用鳞茎,其有效成分大蒜辣素,有止痢、杀菌、驱虫及健胃作用,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类病。

四、存在的问题

1、水产用中草药基础研究落后,目前水产养殖用中草药不论是单方或复方制剂,其作用大多借鉴中医药历史资料记载、临床用药经验的累积来确定。但传统中草药理论缺乏对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抗病毒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不像西医那样做药敏试验和解剖实验,对临床反应和临床实验数据等有关详细记录。要从药理方面逐一进行试验研究,尚缺乏相应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因此,在应用过程当中要注意配伍禁忌问题。

2、中草药研究与开发受到了重视,但产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国在免疫增强剂尤其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上的研究开发较多。但总体而言,我国中草药产业基础研究与开发薄弱,生产工艺落后,工程化水平低,中药企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的状况,即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及自动化生产水平低。此外,中药剂型落后。而国家投入到中草药研究中和资金也少的可怜。目前养殖用中草药行业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

3、剂型混乱,消化吸收存在着障碍,严重影响了药效。目前在水产病害防治过程中应用的中草药,剂型呈现多样性,基本包括了粉剂和水剂。其中粉剂有普通粉碎剂和超微粉碎剂;水剂有水煎水剂、化学萃取水剂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水剂。而这其中大多数剂型是以普通粉剂形式存在。中草药大部分品种成分组成基本以粗纤维和几丁质为主药学论文,而水产动物特殊的消化结构又决定了它们对几丁质与粗纤维的消化吸收效果很差。所以普通散剂由于水产动物对它有着消化吸收障碍而显效果差显效慢,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解决的方法与对策

1、加强中草药的基础理论研究。目前,有关水产养殖用中草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应用和部分有效成分的研究上,许多中草药及其复方中草药制剂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结构、提取、有效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毒理学等药理学方面均缺乏对水生动物的促生长、疾病防治、诱食、改善水产品品质等的作用,通过深入研究其特征、作用机理,以期筛出效果良好的水产品用中草药。

2、形成以市场规律为导向的中草药研究机制。食物源性的农药、兽药残留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及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将疾病,尤其是动物疾病的防治转向中草药的研究为目标。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形成有利于整体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和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

3、结合水生动物消化吸收的原理,在剂型上给矛改变,如超微粉碎或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其消化利用率,从提高了疗效。

4、统一质量标准,严格把握好原料的质量关、产地关,同时避免原料的污染,使组方更合理与科学。

第8篇

[关键词]天然气 水合物 危害 防治 研究

中图分类号: TE832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形成的晶格状的冰状结构物。而天然气水合物在温度降低或压力升高时就会生成。由于天然气组分以及压力条件的不同,所以天然气水合物在水的温度高于冰点时也能够保持很好的稳定性。而一些非烃气体,甚至在其浓度很低时,都能使其在低压高温情况下生成水合物,这种特殊的气体是H2S、CO2。一旦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则要清除天然气水合物将会很困难,且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所需的热量要比冰融化所需的热量还要高两倍,甚至更多。如果天然气水合物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溶解,封闭空间内的压力就会增加几百倍,这将超过标准钻井设备所能承受爆裂和毁坏的压力。

1.天然气水合物的危害

(1)由于泥线处的气窜所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能够堵塞井口液压接头,而如果液压接头如果发生堵塞,则井口装置将会失效。(2)天然气水合物会堵塞井控设备中的压井管线和节流管线,并且会损害防喷器闸板。(3)在油管和套管的环空中由于天然气的泄漏所产生的天然气水合物会导致卡钻。(4)天然气在密闭的套管环空内移动并且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而通过加热分解天然气水合物,就会导致套管内部压力上升而发生破坏或者套管外部破裂。(5)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会使钻井液中水的含量发生改变,就会改变钻井液的性能,从而导致重晶石沉降、环空堵塞和钻柱卡钻等。

2.天然气水合物的预防

化学抑制剂对于阻止水合物的形成而言,是非常有限的;而物理方法则可以很有效的抑制水合物的形成。如:(1)在钻井液中没有天然气(2)在钻井液中没有水(3)保证压力低于水合物形成压力(4)保证温度高于水合物形成温度。

在以上预防措施中,我们不可能做到在钻井液不存在天然气和水。并且要保证压力低于水合物形成压力,则要求使用欠平衡钻井,这对于特殊钻井作业也是难以实现的。综合考虑,在正常的循环中,保持很高的温度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在井控和关井时期内将会很难实现保温。这就需要热绝缘的钻杆、压井和节流管线、可伸缩的LMRP、阀门、防喷器组和在地表加热循环钻井液装置。

3.天然气水合物的治理措施

3.1外部加热

使用外部加热方法在技术是可行的,但是外部加热还是有很多的缺点。要进行外部加热,就需要有确定堵塞位置的方法。而且化学药剂要进入设备中是非常困难的。例如,浮力就是阻止化学药剂进入压井和节流管线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使用这种方法,也不能保证由于水合物的分解产生的天然气不会重新形成水合物。

3.2内部加热

内部加热与外部加热相比,其可行性似乎更高,风险更低,这主要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堵塞物从顶部开始分解,并允许天然气自由扩散。不管怎样,外部加热存在的问题在内部加热中同样存在。天然气会重新形成水合物,并且会卡住加热装置。圈闭内的压力在形成水合物之后会突然降低,或者水合物堵塞的形成会加快卡钻的危险。钻杆内部加热可能会清洗防喷器堵塞物,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建立一种释放压力的方法。如果没有钻杆内部堵塞引起的压力,就不可能超过钻杆的破裂压力。

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专用设备和化学药剂。在一口生产井中,已经成功的将电动井下感压元件与甲醇注入泵相结合,并且成功的分解了水合物堵塞。像这种低成本且容易控制的工具在清洗压井管线或节流管线中的堵塞物时是非常有用的。有几家公司在销售混合物生热的仪器,而这种混合物通常是由结合酸和基础流体混合而成的。现在,已经生产出了一些复合的或隔热的绕式油管,而这些材料对于实现内部加热是很有用的。

3.3减压

减压可能是清除井控系统中够不着部分的唯一有效办法,井控系统中够不着部分有出口管和膨胀弯管等等。减压通过常规的方法很容易实现,例如使用连续油管或者改进井控系统。这些经过改进的井控系统将会在下面进行介绍。减压主要存在的危险有:(1)如果不从井控设备两侧减压,就会促使其在高速流动下形成水合物堵塞,从而损坏设备。(2)如果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形成高压差,就会造成防喷器与井口垫圈的松动和可伸缩破裂。大多数的压力控制系统,尤其是防喷器,并不能承受外部压力。(3)如果井筒不是从减压管线开始隔热,就会有流体大量涌入井内的危险。

3.4化学分解

化学分解(主要是甲醇)已经成功的清除了井口接头中的堵塞物。对于在防喷器和节流管线中存在水合物的情况而言,想让化学药剂长期保持与水合物接触是很难实现的,这是因为钻井液和水溶性化学药剂(甲醇)的密度存在很大的差别。而化学分解的速度也非常的慢。同时,考虑到钻井设备存储甲醇的能力和钻井设备处理大量甲醇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提供了注入管线,甲醇则被压入防喷器中,对防喷器空腔进行清洗。我们的观点是化学分解不能作为清除水合物的主要方法。

3.5机械清除

在钻井中,机械清除是清除水合物堵塞的最安全的方法,其理由如下:

(1)当机械方法可以接触到水合物稳定外壳的表面时,水合物碎屑就会被循环出来而被分解,这样就会最大程度的减少设备由于水合物的形成而发生的卡钻事故。(2)可以通过调整渗透率和循环速度,可以在超过地表设备能力的情况下保持天然气的排出。(3)在产生高压圈闭时,没有危险。(4)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天然气涌入和水合物堵塞的风险,可以通过实施一些措施使压力保持平衡或者高于平衡压力。

4.结论与认识

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对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防止水合物的形成。在超深区域钻井前必须充分考虑到井口、防喷器、压井管汇和节流管汇等处形成水合物的可能性。并且我们还要做出预防水合物形成以及处理水合物的方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钻井风险,降低钻井成本。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注浆改造;钻探验证;测深物探

1 工作面概况

赵家寨煤矿12210工作面位于12采区西翼上部,东邻12212工作面采空区,西邻待掘的12208工作面,南邻11采区上山保护煤柱,北邻12采区边界,正上部为正在回采的31118工作面(二3煤层)。工作面主采二1煤,底板标高-110.7~-127m。工作面走向长493m,倾斜长194m,面积92781m2,煤层厚度最大11.2m、最小0.4m,根据实揭资料,工作面煤厚从切巷向外由薄变厚,平均厚4.23m,预计可采储量52.2万t。

2 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2210工作面位于滹沱背斜轴部附近,工作面整体呈单斜构造(175°∠4°),受背斜影响,局部煤层底板起伏较大,煤层顶、底板裂隙发育,下付巷实揭一条落差约3m的逆断层。

根据工作面内及附近0852、7-1-1、-0852、0953、0952钻孔资料分析,工作面底板含水层主要有L7-8灰岩(平均厚14.25m,L8灰岩顶距煤层底板平均间距9.75m)、L5-6灰岩(局部发育,平均厚3.2m,L6灰岩顶距煤层底板平均间距56.79m)、L1-4灰岩(厚约16.75m,L4灰岩顶距煤层底板平均间距64.41m)和O2灰岩,从水位长观孔数据分析,当前L7-8灰岩水位-180m,低于工作面可采最低标高,工作面回采期间不受L7-8灰岩水威胁;L5-6灰岩局部发育,富水性不强,不受L5-6灰岩水威胁;L1-4灰岩较发育,水位标高-55m,经计算突水系数0.02MPa/m,小于正常块段安全系数0.06MPa/m,正常情况下也不受L1-4灰岩水威胁。

3 底板注浆加固

3.1 底板注浆加固的设计依据

该工作面圈成以后,由先进行测深物探,使用YD(32)型高分辨直流电法仪在工作面上、下付巷及切巷进行了物探数据采集,分析资料显示存在多个低阻异常区,且部分异常区存在叠加现象。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需对低阻异常区处进行钻探验证。

3.2 底板加固的目的

(1)改造12210工作面底板L7-8灰岩及L5-6灰岩含水层,变含水层为隔水层或弱含水层;

(2)对12210工作面底板导水裂隙带进行充填、闭合,使之不导水或导水能力降低;

(3)切断12210工作面L5-6灰岩及以下含水层与上覆岩层的水力联系,确保工作面回采期间不受水患威胁。

3.3 底板加固的机理

煤层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技术就是沿工作面上、下巷大面积布置注浆钻孔,对出水钻孔进行一定时间的疏放后,再通过对钻孔注浆来充填底板灰岩含水层的岩溶裂隙和导水裂隙,从而大大减弱含水层的富水性并切断水源补给通道,使受注含水层被改造为隔水层或弱含水层,同时增强煤层底板隔水层的强度,降低工作面底板出水的可能性,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3.4 加固工程实施

根据工作面物探结果,工作面存在8处低阻异常区,强富水性的可能性较大,底板注浆改造主要针对物探异常区及断层薄弱带重点布孔,工作面共布置钻场11个,设计施工钻孔51个。

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工程自2012年2月22日开始,至2012年9月18日结束,共组织施工了51个钻孔,总注浆量6011.85吨,钻孔密度5.5个/万m2,有效钻探进尺6212m,平均孔深121.8m,透孔进尺2978m。单孔最大涌水量130m3/h,涌水量大于50m3/h的钻孔21个,占钻孔总数的41.2%;涌水量20~50m3/h的钻孔21个,占钻孔总数的41.2%,涌水量小于20m3/h的钻孔9个,占钻孔总数的17.6%。平均单孔注浆量117.9吨,二次透孔数量21个,占钻孔总数的41.2%,二次透孔出水量大于20m3/h的钻孔3个,占透孔总数的14.3%。单孔注浆量120吨以上的钻孔18个,占钻孔总数的35.3%,总注浆量4141.3吨,占注浆总量的68.9%,单孔注浆量符合大于出水量1.5倍的钻孔32个,占钻孔总数的62.7%。

3.5 加固效果的验证

在钻场施工过程中,针对部分出水量大、水压高的钻孔进行了二次透孔验证,共透孔21个,二次透孔出水量有3个大于20m3/h,其余均在20m3/h以下,从二次透孔的施工情况来看,底板裂隙得到了有效封堵,底板注浆改造效果良好。

此外,12210工作面目前剩余45m回采结束,在回采期间,未出现底板突水事故,工作面出水量稳定在15m3/h左右,可见,底板注浆加固工作对防止底板水突出起到了有效的防治效果。

4 后续回采期间水害预测

4.1 深部灰岩含水层突水

虽然工作面已进行了底板注浆改造,但不排除在采动影响下,造成裂隙活化深部灰岩水在局部底板改造薄弱段发生突水的可能性。

4.2 浅部含水层出水

工作面浅部含水层富水能力较强,底板注浆改造期间,钻孔很难全面兼顾到上部灰岩含水层,施工过程中,孔口管均下入L7-8灰以下,通过实际打钻资料分析,L7-8灰岩裂隙较发育,导水能力较强,在采动影响下,工作面回采期间有可能成为下部含水层的导水通道,但总体突水量不会太大。

4.3 排水能力不足导致的水害事故

工作面部分区段比较低洼,钻孔施工过程中若出水量较大,且在同一钻场有多个钻孔同时疏水时,容易导致排水能力不足,进而出现水害事故。

4.4 老空水突水

工作面上付巷回采至转1点向外27.7m时将过12212工作面采空区,虽然上付巷在掘进过程中对采空区已进行了两序次的探放,但从掘进至该点到回采至该点已历时近八个月,采空区内可能存在一定的积水,但总体水量不会太大。

5 水害事故应急预案

1)若工作面发生突水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汇报内容包括水害发生地点,出水形式,水量大小等。接到突水事故报警后,调度室负责组织12210工作面及邻近工作面施工人员迅速投入到事故抢险中去。

2)若钻孔涌水量较大时,钻场施工人员应利用钻场内装煤编织袋迅速在巷道内堆砌过巷水沟,确保水流归沟,并设专人负责不间断清淤。

3)对上付巷排水阵地、下付巷各沉淀池安排专(下转第372页)(上接第368页)人进行清淤。

4)若下付巷流水巷口处沉淀池泄水道排水能力不足,必须立即在流水巷口外侧垒砌一道挡水堰,确保涌水不进入溜煤眼,并立即打开泄水道口处插板,确保涌水进入泄水管道。

5)若突水量较大,现场排水能力不能控制水位上升、有淹面危险时,则由调度室通知12210工作面及所有受水害威胁的相关地点施工人员沿避灾路线迅速撤退。

6 结论

1)赵家寨煤矿12210工作面底板改造设计合理。工作面实行了双巷注浆,深浅部结合,同时结合物探成果和钻探成果,采用二透孔验证的设计方案,注浆加固时对工作面底板裂隙进行了充分充填,改造效果较好。

2)工作面综合防治水措施得当。该工作面防治水工程制订了“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水方案、工作面抗水灾方案和工作面突水事故应急预案等,对工作面安全回采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际,黄小广,高新春.矿井水灾防治[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2]赵苏启,郭启文,郑州矿区水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李宗州,河南省新郑煤电公司。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