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59:55
导语:在生态城市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田园城市”是一种融合了“生态城市”和“田园城市”优点的全域型城市发展模式,通过全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综合运用经济学和生态学的原理,协调全域内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组织形式。“生态田园城市”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全域内交通的流畅便捷、环境的优雅文明、经济的低碳环保、文化的品位提升、规模的合理控制,实现全域内经济价值、服务价值、人居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哲学价值的最大化。在“生态田园城市”中即可以感受到大都市的繁华,又能感受到乡村的宁静。“生态田园城市”的构建是人类可持续利用资源与环境,寻求人与自然良性循环发展以及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突破,追求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共生,乃至高效有序发展。“生态田园城市”是由生态、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整合而成的全域型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强调整体高效运作,重视环境质量,追求全域内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全面体现了全域内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规划原则。“生态田园城市”继承了“生态城市”和“田园城市”的优点,具备以下6个特征:一是全域性。“生态田园城市”的“全域性”是由“田园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和“生态城市”的“区域性”这两个特征演化而来的。“生态田园城市”不仅研究城市及其周围农村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也不仅是研究城市及其周围相关城市之间的平衡发展关系,而是全面研究城市所管辖的所有区域以及其周围相关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二是高效性。生态田园城市的“高效性”来源于“田园城市”的“功能分区”和“生态城市”的“高效性”这两个特征。“生态田园城市”就是对其所管辖的所有区域进行合理分区,并对各分区进行详细的规划,提高各分区的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多层次资源和能量循环利用体系,协调各分区社会、经济、生态之间的相互联系。三是和谐性。生态田园城市的“和谐性”即继承了“田园城市”的“和谐性”,又继承了“生态城市”的“和谐性”。“生态田园城市”是一个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既遵循城市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又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在城市全域的建设过程中,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放在首位,以达到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和谐发展。四是持续性。“生态田园城市”的“持续性”是对“生态城市”的“持续性”特征的继承。“生态田园城市”要在其建设中坚持全域内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以循环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理论依据,根据各功能分区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走一条工业低碳化、生态系统化、社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五是均等性。“生态田园城市”的“均等性”是对“田园城市”的“均等性”特征的继承和发展。“生态田园城市”中的所有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未来人口)都应享有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资源,不管是公共服务中的基础设施服务,还是公共服务中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居民生活服务都应具有均等性。六是系统性。“生态田园城市”的“系统性”继承了“生态城市”和“田园城市”的所有特征。“生态田园城市”不是单单追求全域内生态的持续、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和谐,而是系统地规划和协调全域内社会、经济和生态三者之间的整体效益,同时也要系统地协调各功能分区之间社会、经济、生态、产业、人居等之间的关系。
二、江阴市建设“生态田园城市”的探索
江阴市作为长江三角洲以及“苏南模式”的典范和代表性城市,近年来积极抓住中国城镇化发展浪潮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到目前为止,江阴市全域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区域竞争力逐渐加强,城乡社会和自然环境全面和谐发展,基本上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不仅为江阴市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也为江阴市全面建设“生态田园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完善的基础设施2014年,同志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明确了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长远目标。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已然成为当前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和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江阴市积极响应国家“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号召,大力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底,江阴市全市“六纵八横”主干路网骨架形成,路网密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到达2363.5公里,且所有公路都是高级、次高级公路,全市实现了城镇、城村、镇村、村村之间的公路互通,即实现了公路“村村通”;移动通信业实现了全域覆盖,全市达到了人手一部手机的标准;水电气基本实现了全市普及,只有供水没有达到全市普及。由此可见,江阴市已基本上实现了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
2.繁荣的市域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中国经济既面临着与全球经济接轨的机遇,又面临着未来经济激烈竞争的挑战。江阴市紧紧把握住发展的机遇,大力推进全域经济的发展。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中国研究中心”在2011年末推出的“2012年中国经济百强县”排行榜中江阴市以9.56的高分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二名,其中评分标准中的10项指标有7项指标(竞争力、居民收入、教育、区域影响力、贫困与失业指数、居民福利)高居榜首,其它指标也都位居前列。江阴市不仅全力发展城市经济,还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的均衡发展,积极转变城乡二元化结构。由表4可知,截止到2012年底,江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3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660元,远远高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同时,江阴市的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比为2:1,低于全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比3:1,也低于上海市的2.3:1和北京市的2.2:1。这不仅说明江阴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在逐步改善,也说明了江阴市在实现全域型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走在了我国的前列。
3.合理的全域规划江阴市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全域的工业和农业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保证了江阴市经济可以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根据《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江阴市将坚持优先推进城市化、区域特色差异化、发展模式集约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江阴市的工业园区主要规划在城区,且市区和居民区与工业园区之间大多存在生态隔离带;而农业区主要规划在离市区很远的市与市之间的交界地带。这样既保证了居民区和市区不受工业园区各种污染的影响,又保证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江阴市不仅在整体规划中大下功夫,同时也对各镇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如璜土镇制定了“一园三区、南城北园”美好蓝图,让江南田园水乡小城与特色园区完美结合起来,树立“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形象,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黄金西大门。
4.均衡的公共服务近几年,随着江阴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化方面,江阴市目前建成17个镇(街道)图书馆分馆、238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142个文化广场、257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店和203家农村书屋,极大地丰富了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文化休闲。教育方面,江阴市目前拥有各类学校586所,其中成人技术培训学校440所,小学和初中普及率达到了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了98.2%,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36年,这不仅增强了农村转移人口的再就业能力,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医疗方面,江阴市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82所,其中医院及卫生院39家、三等乙级医院2家、社区服务中心74家、村卫生室129家,初步形成了以市医院为龙头、片区二级医院为骨干、社区卫生机构为基础、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江阴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5.优美的城乡环境城市环境保护一直是江阴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江阴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治理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在江阴市各级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江阴市的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2年,江阴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占总天数的比例达到93.7%,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污水处理率达到了93.82%,环境噪声达到功能区要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2434.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9平方米。通过多年来对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努力,江阴市获得了社会和人民的一致好评,被评为“江苏省节水型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环保型城市,并被授予“2009年度江苏省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奖项①。
三、江阴市建设“生态田园城市”的建议
1.加快全域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江阴市全域户籍制度的改革,以便实现江阴市由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向城乡一元户籍制度的转变。以江阴市城镇的户籍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城镇的落户政策,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机制,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状况。同时,要逐步弱化社会福利与户口挂钩的制度安排,通过修订或废除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法规文件,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等,稳步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分享公共服务方面的公平对接,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在劳动就业、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养老等方面的均等化,最终实现全域居民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
2.建立全域生态保障体系以江阴市的市区为中心、各镇区为副中心,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全域型生态保障系体。大力发展低碳产业、高新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等环保高效型产业,争取做到全域内工业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的宏伟目标。加大全域生态整治力度和工业污染治理力度,积极出台一系列生态整治措施和污染治理措施,严厉打击“夜间偷排放”的不良企业,给江阴市全域居民带来一个“蓝天白云”的生活环境。加大市区以及镇区各部门的生态环保力度,增强居民“节约用水”“爱护树木”“节能减排”等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全域居民的生态保护自我责任感。
3.构建全域产业生态体系积极协调江阴市各部门制定全域产业规划,构建江阴市全域产业生态体系。以长远的眼光合理布局全域内各产业,合理安排各产业的建设用地,使江阴市按照合理的规划实现健康、快速、高效的产业发展。加快全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推进高新产业、环保产业、低碳产业的引进;增强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增强全域内各地区产业的区域联动,带动各地区产业链的形成,实现地区内产业的合理聚集;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加快全域内旅游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全域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本文来自于《西部论坛》杂志。西部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城市;杭州西湖
一、背景及现状分析
1.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人类从古到今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一种高级形式体现,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对比,有利于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文化人类出生到死亡过程中要与自然界的万事发生处理好关系,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认知人与自然中的环境中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才能长期和谐地生存和发展,生态文化就在这个环境的初步发展与完善。
2.发展现状
(1)生态城市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国家,在城市生态建设上做得还很欠缺。在工业发展阶段,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人类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工业发展模式,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性。但目前,国内也提出了建立生态城市的目标,而生态文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上海、天津、杭州、张家港等城市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海南、吉林、浙江、江苏等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并开展了广泛国际合作和交流。
(2)生态文化理论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大卫・奥尔早在1992年就已经提出了“生态教养”的概念。他认为人类对自然行为之所以产生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在于人们缺乏对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全面关系的认识。另一位著名学者卡普拉在《生命之网》一书的结论部分,重申了奥尔提出的这个生态教养概念,强调社会中每一个成员具有基本的生态教养,从而保障人类后代长期生存的重大意义。因此,很多研究学者将“生态教养”的概念扩展为“生态文化教养”的概念。
二、杭州西湖生态文化发展
1.杭州西湖概况
杭州西湖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是一个浅水湖,其森林覆盖率为71.9‰杭州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文物遗存数量众多,在西湖风景区内有文物保护单位62处,占杭州市区文物总量的近一半,此外还有还有多处文物保护点和博物馆、纪念馆。景区内有100多处各具特色的公园景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现了一千多年来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2.杭州西湖发展过程
西湖山水风景是一个自然生成过程和后继的文化生成过程。在自然进程中,西湖经历了一个在江海作用下由海湾变成湖泊的漫长过程,是一个非人力的大自然造化。当杭州有了人类活动,尤其是出于生存需要利用并加以建设治理,西湖山水就在自然变化基础上,进入了人文生成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自然纯朴阶段、园林艺术化阶段、城市景观化阶段。
(1)自然纯朴阶段
西湖在自然形成过程中,从人力筑堤卫湖捍江海之潮开始起,西湖初始风景形成并开始了它的文化形态的历史生成。在中唐自居易筑湖堤之前,湖东一线即原江潮出没之处已有一道“白沙堤”。在这一阶段西湖风景初成并始有名声,并兴修水利、垦植农业、发展城市,一派本原的自然风景状态,并且一直保留着这种自然之美。自古以来,西湖山水这种秀丽动人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打动着人们,也是古代诗词绘画吟唱描摹的主要对象。
(2)园林艺术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西湖山水仍然保持着自然、纯朴、野逸的秀丽气质,但在城市生活及精神需求日益扩大的强烈作用下开始了各种园林的建造,西湖本身也从局部开始直到总体走向风景园林化的再创造。这一阶段应始于唐末五代吴越,盛大于两宋,尤其以吴越钱氏建雷峰塔、保塔所创造的宗教景观意境和北宋苏轼浚湖筑苏堤置三塔于三潭的艺术处理为标志性事件。它表明,西湖风景进入了艺术的构思与再创造阶段,注入鲜明人文内涵的诗情画意和大地的艺术处理。到了南宋,大规模的园林建设和“西湖十景”题名,把西湖山水风景的艺术化推向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同时,西湖已成为地地道道的世界上最早也是典型的“gard饥city”。今日之西湖,打破了传统园林景观各自独立封闭的做法,从湖滨一公园起,把其他五大景区整合起来串珠成链,并与雷峰塔、净慈寺等沿湖景点连成一体,形成西湖南线通透的优美景观长廊,强化了西湖作为风景大园林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创造了西湖园林“大气、雅致、开放”的时代新风格。
(3)城市景观化阶段
西湖山水的城市景观化,是在西湖与城市建设发展互动历史过程中,逐渐从城外的邑郊风景空间,成为城区有机构成和内在的景观空间、功能空间,西湖山水风景由此获得了更为鲜明的城市景观性。这一发展变化最明显的事实,就是西湖从古代城外的“邑郊风景区”逐渐成为当今的“城市大花园”,湖与城已经融为一体,西湖也成为真正的“城市湖泊”。杭州称为“山水园林城市”,就和西湖山水具有鲜明的城市景观性密切相关。因此西湖山水风景的城市景观化,是继西湖园林艺术化之后的又一个新的发展态势,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后进人了新的强化阶段。
西湖山水发展的三个阶段是西湖景观性质发展、形成和确定的一个历史过程。显然,西湖山水从自然景观走向并升华为不失自然之美的艺术的园林景观;同时这种艺术人文也使它成为中华民族优秀而典型的文化景观,自然的艺术化也同时是山水的人文化;西湖山水孕育了城市,走向了湖山与城市人地相协、互为依存的共同体,最终投入城市张开的巨大怀抱里,造就了西湖山水另一重要性质,即城市景观性,成为杭州城市景观杰出部分和内在功能空间。
三、从“生态文化”看城市生态发展
人类生存发展需要适宜的生态环境,而生态文化既是这种状态的产物,又是维护这种状态的精神和物质力量。生态文化作为一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思想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更是如此。
1.生态文化是城市发展为生态城市的核心推动力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高,是众多具有社会和文化异质性的人群的永久居住地。生态城市是一种按生态原理建立起来的,自然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人文和技术充分融合,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把人与自然之间征服与被征服的传统观念更新为和谐共处观念,这是传统城市概念同现代生态城市概念最本质、最根本性的区别所在。
2.生态文化构成了生态城市的灵魂
城市的精神核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的不竭源泉和精神动力。生态文化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其核心基础是和谐相处的理念和生态意识,这与以人为本,追求城市、人、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城市建设理念是一致的。因此,生态文化构筑了生态城市的精神内核,它为生态城市注入了思想灵魂,使生态城市有了生命,使生态城市体现出独有的城市魅力和城市形象。
3.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凝聚了社会向心力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动力,起着先导作用。因此,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凝聚社会合力和向心力,良好的生态文化将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启迪一种融合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
4.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提升生态城市的竞争力
当前,世界城市的竞争已呈现出明显的生态化趋势。培育生态文化理念,塑造独特的城市生态文化形象,是当今城市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策略,也是国内外许多城市的成功经验。澳大利亚的悉尼以及我国北方城市大连。悉尼州政府对城市建设全面规划,实施了持续30年的绿化工程,并借助奥运会强有力的推动,从而使悉尼的城市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许。中国北方城市大连在确立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之后,不仅注重生态景观建设,更注重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并将环保理念的普及作为其“十大文明工程”之一。
5.生态城市目标下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公民生态意识和道德的塑造
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道德的塑造是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它们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广大城市居民树立人与自然共发展的意识,才能唤起市民生态城市建设的激情和热情,自觉遵守生态城市建设的各项准则,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宗彪.论生态文化与建设[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2]李一凡.西湖山水的文化发展[J].蓝天园林,2005,(4)
[关键词]建设背景;低碳城市;实施策略
[abstract] deal with urbanization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low carbon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 zhejiang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gent need. This article from zhe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tren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resource use reality and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background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compact, convenient public transport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s the main target of low carbon the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framework conception, established to system planning and layout for guidance, low carbon cities operation mode for the carrier,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uarantee low carbon the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path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Low carbon cities;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现实背景
伴随着浙江省快速城市化的进程,现存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条件,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供给化石能源的有限性、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已成为浙江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绿色生态环境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成为激发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和“十二五”期间实现浙江新的飞跃发展的良好机遇。
从浙江经济、社会、环境、能源供给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宏观背景情况分析,加快浙江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已到了十分迫切的时刻。
一是从浙江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趋势分析,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一种客观需求。 “十二五”期间,浙江将努力做到经济增长与人民收入增长相统一,富民与强省相统一的同时,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的转变,全面推进城乡、区域的低碳发展,兴起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体制机制和价值观念的变革,这就是低碳经济时代为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目标提出的新课题。
二是从浙江新型城市化进程的态势推测,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一种战略选择。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调整,各类资源的有序流动和有效利用,以及区域性生态环境的改善,浙江城市化进程已成为推动本地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文化建设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不但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体系日益完善,城市功能得到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而且城市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城市内涵特色进一步发挥。
“十一五”以来,浙江的城市化水平由2005年的54.8%提高到2010年的59%,(图1)五年间提高了4.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了近1个百分点,快速地城市化进程已对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与影响, 在促进工业化的良性循环,加快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和城乡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状况和趋势,这就为浙江下一步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图1)
三是浙江资源能源的现状条件对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现实的迫切要求。浙江是资源小省,“无油、少电、缺煤”是省域能源的基本现状,全省95%的一次性能源从省外调入。“十一五”期间,由于缺电影响了浙江GDP的更迅速增长,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舒适度水平更快提升;进入“十二五”后浙江的缺电情况仍然不容乐观,2011年全省总缺电量将达550万千瓦以上。另一方面,随着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也导致浙江碳排放总量处于增长状态,2010年人均碳排放超过全国平均数5.1吨的水平,达到人均7吨以上。由于,电力紧缺造成的拉闸限电和节能减排的潜力受限,已严重制约了浙江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安居乐业,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从而使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任务更显得迫切。
四是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启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浙江省应承担的责任。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人口大国,浙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都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节能减碳、应对世界气候变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义务。中国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已经主动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削减40%-45%的目标。浙江也将在国家的减排承诺中担当起应有的责任,把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作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 发展模式 “两型社会” 生态经济
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自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关于其如何建设与发展,各界已有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有从战略角度的,有从宏观管理视角的,也有一些从比较角度的。最近几年,从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协调关系上进行探讨的成为了关注的重点与热点。本文探讨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模式,旨在引导长株潭城市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推进城市群的健康快速与持续发展。
一、提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模式的背景
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一直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及其辐射能力也得到了不断的增强,然而因为长期沿袭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过度的开发了自然资源,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长此以往势必制约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提出建设完善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模式十分必要、迫在眉睫。作为湖南省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尤其是株洲,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工业城市,多年来受到“重发展、轻治理”理念的影响,结构性污染问题比较突出。长株潭城市群确立后,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仍未改变,因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水污染最为严重,长株潭三市的水网交错,污染传播范围大、速度快。城市群内水资源的SO2和TSP指标经常超标,难以稳定达到二类标准的水平。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增长一定程度的牺牲了生态环境,比如严重不足的城市绿地面积,且分布失衡,绝大部分位于城区边缘,如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区和省森林植物园就占到了全市公共绿地面积的62%,而老城区的绿化面积仅7.4KM2,覆盖率还不足6%。从这些数据来看,目前长沙、株洲、湘潭城区的绿化覆盖率都要远低于联合国生物圈与环境组织制定的标准。
另一方面,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模式的建设与完善条件已较为成熟。结合我国的中部崛起与两型社会实验区的发展战略和重要机遇,在这个条件下,构建一个生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具备根本性的理论基础。将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规划,改变传统生产与消费方式,合理利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是长株潭城市群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这种选择也必将有利于长株潭城市群峥摄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模式的原则
首先,生态经济即循环经济,其核心是废物的减量、资源的再利用与循环利用(即3R原则)。本文认为有效地实施3R原则,贯彻生态经济理念,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在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发展模式的建设过程中,在注重环境保护、预防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加强绿色产业的开发,是3R原则的具体表现。坚持3R原则,是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模式的保障,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
其次,科学合理的的城市群的各项发展进行规划,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同时也是我们建设长株潭生态城市群的又一重要原则。当然,作出合理的规划后,更重要的要落实。落实科学合理的城市群规划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关键。对于长株潭城市群而言,选择一个合理的发展战略,从多个角度多、个领域确定发展的重点,将近期规划与长期规划相结合,并促使各部门以及相应的资源、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只要这样才能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与经济发展的最优化。
再次,还应该突出特色,每个区域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说要充分的发挥当地的区域优势与地方特色,结合现状处理好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才不相应的配套技术,合理的调整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职能分工,以废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进行多产业耦合,建立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以实现经济发展的最优化与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三、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模式的建设思路
依据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产业集聚、园区带动、集约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结合区域内的发展现状与产业的空间基础,建设具有特点的生态发展模式,需要我们积极的发展生态物流、生态供应链,进而真正的提升城市群的绿色生产力,提高长、株、潭三市之间的资源利用效率与协调效率,以形成一个生态化的产业链。本文认为,通过生态化的调整和改造,必定能够拓展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发展空间,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有效的提高城市群整体的生态水平。
1.建立立体宣传模式,建设“生态名片”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在这样的机遇下,第一,城市群的发展就应该充分的利用各类专业的传播媒介来扩大宣传,打出长株潭城市群的绿色“生态名片”,全面塑造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发展的形象。包括宣传生态生活的少公害、少污染等优质与健康的特性;宣传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宣传保障人类健康、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等等。第二,长株潭城市群的立体宣传,还应该积极的通过政府、社区、学校等费专业的传播媒介来展开宣传教育,培育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价值观,使城市群内的全体公众都真正的树立起生态经济的意识(包括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等等),形成指导经济行动的“生态”思想意识体系。第三,从公共信息、个别信息两个层面分类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内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建设,建议长株潭城市群内实行企业环保业绩等级公开制度,引导公众参与评判企业的环境行为,刺激企业改进经营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2.构建生态服务业模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长株潭城市群要构建生态发展模式,就离不开发展资源节约、少污染、少公害的高端服务产业。服务能力强、集约化经营程度高的服务业能够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同时也是推动长株潭城市群服务业信息化、高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具体来看,第一是要加快的发展科技服务业与专业业,培育动态跟踪、信息搜集、研究预测、展示展览、交流、网络信息等新兴的服务行业,为长株潭城市群现代产业高效快速发展提供强大、顺畅的信息通道,吸引国内外专业服务公司在长株潭设立服务机构。第二是要鼓励、规范、推动“评估、会计、设计、律师”等中介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结构进一步的调整。第三是要培育发展餐饮酒店业、娱乐休闲业、商贸流通业、商贸会展业,使之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建设的有力支撑。笔者认为建设节能、降耗型的购物中心和生活服务网络体系就是十分不错的选择。第四是要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工业物业、商业物业、商品性住房,为城市群聚集生产要素和人才提供良好的空间物质载体。最后,应该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发展科普推广、职业培训、民办教育、文化传播、体育健身、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等文化产业和公共服务产业,提高城市群的整体服务水平,并最终达到优化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效果。
3.建立绿色生产模式,创设生态企业
加大长株潭城市群传统产业基地主要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第一,抓紧建设污染处理配套设施,健全治污网络体系,加强环境监管,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力量,督促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营。第二,推进城市群的循环经济,积极改造企业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到并要求各企业实现企业内部物料的循环,大力发展旧物调和资源回收产业(静脉产业),发挥集聚效应,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在城市群的开发过程中,要配套的建设废物回收利用、工业污染物集中处理的相关设施体系,在长株潭城市群内推行环境管理认证、清洁生产和工业生态化活动,把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第三,在长株潭城市群主要行业和企业中启动清洁生产企业试点和示范项目,适时实施清洁生产强制性审核,在试点企业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第四,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污染损害补偿费用,搭建政府导向推进平台、产业结构调整平台、资源综合利用平台、示范试点建设平台,逐步消除循环经济中原材料价格障碍和循环过程成本障碍,加快创建长株潭城市群绿色企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刘思华.绿色经济理论一经济发展理论变革与中国经济再造[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段林毅.湖南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研究[M].长沙:长沙银都印务有限公司,2007.
[3]鲁明中.张象枢.中国绿色经济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4]邓微.湖南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5]赵弘,关键.绿色经济发展和管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城市生态研究;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地; 生态版图;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work of city ecological study can not only makes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on the statu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but also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fter the decision.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the city ecological research method is more commonly used, two were on the city ecology "for" and "seeking" a quantitative study, and the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city evaluation. But the city is a widespread communica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 considering the great disadvantages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a city. Therefore, some scholars put forward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ecological layout of city of new research methods, the new method can be more clearly reflects the city ecological status, and to provide more specific refer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Key words: Study on city ecology;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capacity; ecological landscap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B83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发展的要旨,其强调的就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人需要从自然获取物质和能量,但如果这种索取超越了自然的承载力,生态环境就会受到破坏。对于城市规划工作而言,我们只有深刻了解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准确的决策。借助城市生态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与此相关的一些客观、准确的信息,这些信息将对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提供巨大的帮助。
1.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Wackernagel提出的一种度量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程度的方法。
1.1生态足迹概念与方法
生态足迹指在一定人口与经济规模条件下, 维持资源消费和废物消纳所必须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生物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物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生态足迹指在一定人口与经济规模条件下, 维持资源消费和废物消纳所必须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1.2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
在生态足迹计算中通常考虑6类土地资源: 化石能源地、 可耕地、 林地、 草场、 建筑用地和海洋。将这 6 类生物生产面积加权求和即为生态足迹。但是, 由于这6类生物生产性土地具有不同的生态生产力, 所以在加权求和过程中需乘以一个均衡因子,将它们转化为具有全球生态系统平均生产力的、可以直接相加的生物生产面积。
在计算生态承载力时,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享赋、 自然条件不同, 不仅不同类型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差异很大,同类型的土地生产力也有很大差异。因此, 在不同国家或地区, 同类生物生产土地的实际面积是无法直接进行对比的,需通过引进一个产量因子对其进行调整。
1.3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从需求角度计算生态压力, 从供给角度计算生态承载力, 并通过两者的比较来判断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计算公式为:
EF=N×ef=N×r j×∑(aai)=N×rj×∑(ci/pi)
公式中: EF 为总的生态足迹; N 为人口总数; ef 为人均生态足迹(hm2/人); aai为人均 i 种消费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hm2); rj为均衡因子;j 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ci为 i 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t) ;pi为 i 种消费商品的全球平均生产能力(t/hm2)。
2.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即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2.1生态承载力计算
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态承载力,将自然资源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2类。随着人类对资源的不断利用,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会日益枯竭,只有利用可更新资源,生态承载力才具有可持续性,其计算公式是:
Ec=e/p1
式中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e为可更新和不可更新资源的人均太阳能值,p1为全球平均能值密度。
2.2城市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
城市生态承载力计算使用的方法与生态足迹相同,计算所用因子也与其相同。将一个城市的耕地、 牧草地、 林地、 建筑用地、 水域的保有面积,乘以相应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 汇总后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其计算公式为:
EC=N×ec=N×r j×∑aj×yj(j=1,2,3,4,5,6)
3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关系
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市先后出现的两种可持续性的测度方法。生态承载力是从“供”的角度研究“一个城市能够承载多少人极其活动”的问题;生态足迹是从“求”的角度研究“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多少生态地域来承载”的问题。
3.1研究方法
在大量的城市生态研究实例中,研究人员一般都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出城市人均生态承载力ec和城市人均生态足迹ef,然后比较二者大小关系进行分析:如果一个城市ec>ef,通常认为该城市为生态盈余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良好;反之则认为该城市存在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再参照分析家而过,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指导。
3.2研究意义
大量研究实例显示,城市生态承载力和城市生态足迹研究方法为研究城市生态环境奠定了3个不可缺少的条件:①提供了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归一化定量技术;②以供需关系为研究界面,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③生态足迹法提出了空间度量单位,,为城市生态研究的空间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3.3不足与缺陷
当前,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研究在城市生态研究中被大量应用和推广,在应用过程中,一些学者和研究人员提出这种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3.3.1研究内容不充分
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研究往往只能得出来一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却不能将其在空间上具体化:城市生态承载力只回答了一个城市能提供多少生产性土地,却不能回答这些土地为谁生产;生态足迹只回答了一个城市发展需要多大生态生产性土地,却不能回答这些生产型土地分布在哪里。
3.3.2研究方法有缺陷
城市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研究没有把空间结构考虑到评价体系中去,不能精确地评价城市发展所消费的生态资源对城市生态质量、城市生态安全、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
4新研究方法的提出
鉴于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研究的不足,一些学者提出了在先前的研究方法上的一些改进措施,形成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到城市生态研究之中。
4.1生态承载地
生态承载地指的是,在城市生态足迹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生态用地的地域分布格局,寻求城市生态足迹的正式落脚点,以及城市发展对行政边界内外土地空间的生态压力状况。
4.1.1概念内涵
生态承载地的核心内涵即是生态足迹的具体地域格局,是生态足迹6类生态生产性用地的空间分布及其结构关系,是对城市生态足迹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具体化,是落实维持城市发展的生态资源的真实来源地,可据此了解城市发展对全国或全球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和影响程度。
4.1.2研究特点
城市生态承载地反映的是城市对区域、全国或全球生态资源的战友状况,包括所需的生态资源的低于区位核对不同低于生态资源的侵占成素。
4.1.3研究步骤
城市承载承载地的研究步骤主要要分为三步:
一是数据统计。
二是生态生产性土地转换,用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将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转换为生态生产性土地。
三是采用GIS技术实现对城市生态城地属性信息的表达与图层的叠加分析以及地域承载状况的分析表达。
4.2城市生态版图
所谓生态版图,是指城市发展消费的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在地球表层所形成的空间格局。
4.2.1概念内涵
城市生态版图涉及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两个关键词。对城市生态版图的描述有一系列的指标,其中城市生态版图心距是核心指标之一,是城市发展消费的各种生态服务系统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空间直线距离,其大小、动态变化等综合地反映出城市生态版图的空间特征。
4.2.2概念特点
城市生态版图与城市空间都是城市发展的空间载体,而生态版图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3各方面:①空间尺度,城市生态版图超越了城市行政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分析其空间过程,空间尺度比城市空间大;②用地结构,城市空间重点分析对象是在城市生产生活的非生产性用地,而城市生态版图分析的则是生产性与非生产性用地;③空间功能。城市空间功能传统认为是城市提供的生活生产所需要的空间,而城市生态版图是城市发展所占有的生态资源,比城市空间更加广泛。
4.2.3研究步骤
城市生态版图构建分4个步骤:第一步是用生态足迹法计算城市生态版图;第二步是调查城市生态版图用地空间分布;第三步是城市生态版图底图制作,根据城市生态版图用地空间范围和空间分布,划定适合的心距层数,绘制城市生态版图底图;第四步是城市生态版图绘制、把城市生态版图按其空间分布华仔城市生态版图底图上,形成城市生态版图。
5结语
城市生态研究由来已久,随着可持续发展月来愈受到重视,城市生态研究也必然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上是对城市生态研究主流的和最新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的更新显示了城市生态研究的不断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研究上有一些不足,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坤民, 温宗国, 杜斌等.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2]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等.中国1999 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4 (2) :280.
[3] 刘冬梅.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框架下的生态足迹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城市规划;现存问题;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思路框架
Abstract: adher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strategy and policy, development of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city planning work toward china. At presen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city urbanization is quickening its pace, therefore, solving existing in the city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the future is the high-profile problems. The article briefly analyses the status quo of city planning work in China, some problems ar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t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ettlement measures, and briefly discusses the framework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reference.
Keywords: city planning; existing problems; ecological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amework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多元化的发展,各大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但要和国内城市进行竞争,还有可能要和国外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城市进行竞争。利用城市规划来为其发展奠定基础,为城市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将城市效益及竞争力提高,使城市能够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是将城市规划标准提高,对其严格要求新的因素。但是,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没有很好的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1、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不仅人口多,而且很多资源不足,因此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是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重要因素。城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面临着建设与管理的繁重任务。因为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存在比较尖锐、矛盾,所以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推进生态城市规划尤为重要。目前,在通常的情况下,我国的城市规划重点在于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促进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着眼点。而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中,尽管提出了要协调发展社会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但是由于没有有效的保证措施和实施手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常常容易被忽视,而专注于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
因为在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现行的城市规划与快速发展城市相比较而言,还客观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因编制城市规划的目标不够准确,对约束资源和环境的考虑不足,导致部分城市的规划不完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因为现行体制的限制,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制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相关的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坚决摒弃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生态化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务之急。
2、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生态城市规划
2.1 规划的基本思路。
生态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前提,着力于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的提高,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相结合最佳效益。基于此,生态城市规划要切实负起未来、环境和社会责任,才可能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建立和实施各种方法、体系和政策,保障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态城市规划各个环节中得到充分的落实。
2.2 具有对未来发展的导向性
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城市发展目标尤其是长远目标给予充分预测。城市发展的远景目标一旦确定下来,它就会对城市未来的建设起到引导作用,以努力实现规划中确定的远景目标。要科学确定城市发展的远景目标,必须要在目标确定前,充分研究城市所在区域的资源水平、特点及承受能力,使城市各方面的利益得到综合平衡。同时,要保持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协调,在扎实完成近期目标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应对近期规划进行不断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趋向于长远发展目标,从而保证城市的整体发展。
2.3 具有对生态环境的导向性
所谓城市规划的环境导向性,即将城市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城市规划,注重对城市的环境与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并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保护,使城市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动态的平衡,从而实现可持续性地利用资源与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保证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导向的实现,就应该确保制定城市规划与实施战略环境评价同步运行,使二者有机结合、互为反馈。
从而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专业规划设计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对规划实施后所产生的不良环境后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同时,如果专业规划设计人员欠缺相关的环境科学知识,可以从环境专家那里获得最有价值的生态环境信息支持与帮助。
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结合环境评价专家与规划设计者的知识,可以保证从源头上解决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从而找准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的最佳结合点,确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得以同步落实。
3、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生态城市规划的框架思路
要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中,不仅要包括促进城市发展的常规规划内容,还必须对城市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予以综合考量,在不同的政策方案下,充分预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不突破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这两个关键性指标的前提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此,必须进一步拓展城市规划的内涵,积极探索实现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制定的初步的城市规划方案,超出了城市环境的承载力及城市资源的供给力,就必须要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有效地控制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满足环境和资源指标的要求,重新制定新的城市规划方案,然后将其在此用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进行衡量,一直到合乎要求为止。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任何区域的任何城市,其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必须具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突破这个限度,那么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受到制约。一般情况下,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路都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3.1 规划的内容具有全面性。
规划的内容不仅仅是考虑城市自身的发展,而是要在规划的过程中,把与城市自身发展有关的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社会等所有因素都纳入进来,在确保各个因素相互协调促进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城市发展、速度和方式。
3.2 规划的内容更加注重适应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的供给力。
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相比较而言,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不仅仅考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加关注城市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资源的供给能力,这也是生态城市规划适应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体现。
3.3 规划设计方案不是被动地受承载力和供给力指标的约束。
城市规划方案具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控制点,那就是资源环境的基本承载能力,要求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时,决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一底线。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城市规划方案的确制定并不是被动地受这两个指标的约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特性与环境污染的排放
因子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会出现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大和资源供给力不断加大定情形,同时城市系统的发展规模的上限也可能不断扩大。由此可见,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时,引入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两个控制指标,可以保证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从而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必将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而且其地位和作用也将日益突出和重要,同时城市规划的作用也必将越发的重要。在城市规划中要做到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必须突出城市的生态化,重视资源和环境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作用,积极推进生态化城市建设,使城市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得到协调发展,这不仅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关键,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负面效应的覆辙。
参考文献
[1]乌兰高娃,闫晓丹,刘启龙.浅谈生态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20).
[关键词]生态 园林 城市环境
在构建生态园林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城市中的多元因素制约着植物生长环境和景观效果。面对城市的密集建筑以及道路 交通 的不断骤增的情况下,结合特殊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即满足植物其自身生长条件,同时满足园林造景的需求,使园林景观在人口增多、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朝着人性化、生态园林方向发展,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
1、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
生态园林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指导下,以植物造景为主,利用不同物种(乔木、灌木、草本)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利用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建立多种类型、多种功能、丰富多样的景观,同时植物种类间的组合群体与四周环境协调,依其处地理环境条件,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达到生态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选择合理的植物,是营造城市园林景观成功与否的关键。
2、生态园林充实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园林构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依靠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的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城市绿化尽量选择优良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积极引入易于栽培的新品种,驯化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物种,丰富园林植物品种,形成色彩丰富、多种多样的景观。另外以植物群落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增加绿量构建生态园林。选择合理的植物是生态园林景观营构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形成城市风格,创造不同意境的主要因素。选择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强,枝繁叶茂,叶面积指数高的植物提高生态效益。同时向立体化扩展,形成地面、墙面、屋顶多层次、多景观的绿化景观体系。要特别重视推行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生态园林以其所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植物配置形式,构成不同的景观效果,为城市景观增色添辉。
3、生态园林美学
生态园林美学,是研究以人为本的 现代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多维空间艺术景观造型的审美特征和审美 规律 的一门多边 科学 。园林景观是人化的自然,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完善的城市绿地景观营构,既要考虑其生态习性,又要熟悉它的观赏性,了解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以生态园林美学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植物材料的配置直接影响着的环境观赏特性和功能性。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相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使植物在生长周期中,提高景观观赏价值。
4、景观的生态设计
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结合和保护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包括保留城市 自然 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设计形式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托,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理念之中,已达到二者相融合的目的。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低,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出现的又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因而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也是生态园林的基本要求。
5、社会性、 艺术 性、生态性的和谐统一
生态园林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标志,也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生态园林功能的发挥,可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和休息环境,改善城市生态平衡,更好的推动 经济 社会向前 发展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态园林强调生态功能、文化艺术功能和使用功能相呼应,也是 现代 景观追求的三个重要目标。
关键字:城市公园;生态建设;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已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升高,所带来的全球气候的变化,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那么要减少大气污染,一方面要减少碳的排放,也就是要减少碳源;另一方面,要清除二氧化碳,也就是要增加碳汇。在海洋、森林等诸多碳汇中,其中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可以吸收和储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因此,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态建设等一系列绿色健康的发展理念已进入到各行各业,也影响和改变着普通百姓的生活习惯。
城市公园是市民休憩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具有美化城市、净化空气、维系城市生态平衡等多种生态效应,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城市的肺”、“城市的氧吧”。 因此,城市公园的生态建设和低碳品质直接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市民的生活质量,从而也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建设低碳城市,就必须重视城市公园的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
下面,结合白塔山公园的建设和发展,谈谈本人对城市公园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的一些浮浅认识,请多批评指正。白塔山公园是兰州市最大的一处城市公园,不仅具有一定的空间规模,并且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优美,生态效益显著。
一、白塔山公园基本情况
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中心,黄河北岸,属于祁连山的东延余脉。白塔山有拱抱金城之雄姿,为兰州北面天然的绿色屏障。
白塔山是兰州市标志性的旅游景点之一。之所以称之为白塔山,是因山顶上有座始建于元代的“白塔”而得名。公园总占地面积156万多万平方米,海拔1500―1700多米。白塔山经过多年的绿化和建设,现已发展成为集文化、旅游、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山林公园,并于2010年向市民免费开放。
二、白塔山公园的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
1、大力推进公园绿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园的生态效益
兰州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日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9.3℃,年降水量324mm,年蒸发量却达1486mm,为降水量的4.5倍。兰州市又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的首批建设的重工业城市,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由于兰州市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干旱少雨的自然特征,兰州市的绿地系统相应受到制约和影响,市区周边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城市污染是城市绿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白塔山作为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多年受到党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起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解放初,白塔山上没有树,寸草不生,俗称“干山和尚头”。之后,随着兰州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白塔山的绿化提上政府议事日程。1954年,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人民对白塔山进行荒山绿化。因当时山上没有绿化灌溉系统,市民夏天从黄河挑水、冬季背冰上山,苗木的成活率极低。1959年,国家投资在白塔山修建了三级泵站,引黄河水上山灌溉林地,之后树木成活率及保存率大大提高。从80年代开始,省、市政府逐年实施兰州大环境绿化工程,进一步完善白塔山绿化上水灌网系统,根据公园山势地形,大量应用耐寒、抗旱、耐瘠薄土壤的乡土树种进行荒山绿化。
近年来,随着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白塔山进行绿化改造。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公园的绿化喷灌系统;加大对坡面的绿化治理;引进栽植观赏性较高的植物品种,对现有绿化进行完善提高;同时,公园加强管护,改变原来荒山绿化的粗放管理模式,提高绿化美化的效果。
经过全市人民和全体园林职工多年的不懈努力,白塔山的绿化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目前,白塔山156多万平方米的山地已绿化面积达110多万平方米,存活各种树木达60多万株,绿化覆盖率达70%以上。公园绿化覆盖率的不断提高, 使得公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2、加大公园整治改造,推进公园的低碳发展
白塔山公园成立于1958年,是兰州市的老公园。因年久失修,基础设施陈旧、古建筑破损严重。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白塔山公园于2010年4月开始,进行大范围的整治改造。经过近三年的改造,公园面貌焕然一新,且改造建设处处体现低碳环保理念。
①节能设施的利用
一是安装节能灌溉设施。白塔山绿化灌溉大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严重浪费水源。因此结合绿化改造,公园逐步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节能设施。
二是安装太阳能路灯、环保垃圾
三是对古建筑景观亮化设施进行改造。将原来用电量较大的射灯改为LED节能灯。
②修建环保厕所
受山地公园水源及排水限制,旱厕较多,严重污染景区环境。公园改造中全部改建为标准化水冲式厕所,并安装节水感应设施,而且部分厕所的化粪池采用一体化处理系统,污水通过生物降解后再次用于绿化灌溉,环保又节水,而且解决了公园山顶上建厕所下水无法排放的难题。
③减少经营摊点
针对公园经营摊点占用绿地问题,结合改造,公园拆除了影响景观的建筑设施,取缔了大量的经营摊点,尤其是大量茶园的取缔,腾出了更多的绿色空间。
④取缔景区餐饮项目
为减少餐厨垃圾对景区的污染,公园取缔了餐饮经营项目。
3、加强宣传和管理,倡导市民文明游园
公园免费开放后,入园客流急剧增多,游人乱扔垃圾、破坏绿地、损坏公园设施的现象明显增多。为此,公园通过张贴文明标语、语音提示及劝说等,加强宣传和管理,倡导市民文明游园。
三、当前白塔山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面临的困境
作为兰州市最大的一处城市山地公园,其生态建设和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
1、坡面较多。目前白塔山还存大面积的山体,严重影响公园的整体景观和生态效益。
2、绿化管护经费不足。白塔山绿化面积大,绿化管护所用的水费、电费、护林防火等费用开支较高。但是白塔山公园为全额事业单位,业务经费少,自身难以解决这些绿化费用。因缺乏专项绿化管护经费,严重影响公园的绿化建设、生态保护、和长远发展。
3、市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公园免费开放后游人增多,一方面公园现有的服务设施满足不了游客的正常需求;另一方面游人文明游园、低碳环保的意识不强。
4、低碳环保设施的推广缺乏资金。受资金影响,有很多环保、节能的项目无法在全公园推广和实施。如微喷、滴灌等绿化节水灌溉设施的应用、绿化水源的净化处理(黄河水渗井过滤系统)、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厕所污水一体化处理及利用系统等等。
四、白塔山景区低碳发展思路
一是加强生态建设。通过坡面绿化治理、硬化墙面垂直绿化等措施进一步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充分发挥景区生态效益。
二是大量运用低碳环保节能设施。包括节水灌溉系统、太阳能照明设施、环保垃圾箱、环保厕所等。
三是加大宣传,倡导低碳旅游。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市民爱护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让低碳旅游,成为市民的一种自觉行为。
四是适当控制入园游客量。尤其是节假日期间要根据公园的承载量适当控制入园客流量,以确保公园游人、林地及古建筑安全。
五是严格控制公园建设用地及经营用地。公园要淡化经营,强化服务,在满足游客基本游园需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减少经营摊点的设置,尤其是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还绿于民。
一、充分认识发展“城市矿产”的重要意义
“城市矿产”是指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中回收,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资源,相当于原生矿产资源。“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形象比喻。发展“城市矿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是缓解资源约束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阶段,资源需求量大,但国内矿产资源供给不足,难以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我国每年产生大量废弃资源,如能有效利用,可以替代部分原生资源。2010年,我国废钢回收利用量为8310万吨,占生铁产量的13.2%,节能3600万吨;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为775万吨,占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6.7%;废塑料回收利用量为1200万吨,占塑料总产量的27%。
其次,是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原生资源开发、生产、加工、利用消耗大量能源、水、原材料,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开发“城市矿产”,充分利用废旧产品中的有用物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可产生显著的环境效益。2010年,仅回收利用的废钢就相当于减少废水排放8亿吨、固体废物排放2.6亿吨、二氧化硫排放18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8642万吨。同时,发展“城市矿产”,建设完善环保设施,对污染物集中处理,可有效解决落后拆解、加工造成的突出环境问题。
第三,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发展“城市矿产”,能够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切实转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增长模式,是对大量开发、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的集中体现。
第四,是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再生利用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回收利用水平低。发展“城市矿产”,建设示范基地,提高拆解加工利用水平,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可实现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和规模化利用。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矿产”产生量和蓄积量将大幅度增加,开发潜力巨大。我们要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发“城市矿产”的重要意义,不断提升开发水平和质量,使“城市矿产”真正成为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补充,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载体,稳定和增加就业的渠道之一,使其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总体思路
为加快“城市矿产”产业化发展,201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启动了“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提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要实现七个方面的要求。
(一)回收体系网络化
示范基地要积极创新回收方式,通过自建回收网络或利用社会回收平台,形成覆盖面广、效率高、参与广泛的专业回收网络。示范基地建设要与现有回收体系有效衔接。
(二)资源利用规模化
通过政策引导和对不符合环保、卫生要求的企业进行整治,吸引企业和资源向示范基地集中,实现企业集群、产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营等方式,加快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
(三)技术装备领先化
通过建立技术研发平台、产学研相结合,开展再生资源分选、拆解、破碎、加工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淘汰落后,实现技术和装备升级,同时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处理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四)产业链条合理化
示范基地形成分拣、拆解、加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完整的产业链条,着力资源化深度加工。示范基地内企业之间形成分工明确、互利协作、利益相关的产业格局。
(五)基础设施共享化
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实现“五通一平”,建立物流体系,组织搭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
(六)环保处理集中化
示范基地建立完善的污染防治设施,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实行集中收集和处理。地方政府严格执行环保、安全、卫生、质量标准,加大对示范基地入园企业的监管。
(七)运营管理规范化
地方政府加强对示范基地的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指标考核体系,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规范化管理。
三、“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按照“成熟一批、开展一批”的原则,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累计批复了三批共29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科学合理布局。为了保障示范基地的原料来源,示范基地优先选择现有的再生资源集散地、集聚区,重点布局在再生资源产生量、聚集量大的地区。
第二,加强规划指导。组织专家对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进行评审,重点对示范基地的建设基础、资源来源保障,以及建设内容、任务、项目、技术、环境、配套措施等进行科学论证。
第三,加大资金支持。安排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基地内的“城市矿产”资源规模化和高值化利用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以及与示范基地相配套的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已按照补助资金总额的50%预拨30多亿元。
第四,落实地方责任。要求示范基地所在地的省级政府签订承诺书,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配套政策,加大协调推进力度,保障示范基地建设实现规划目标。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实施两年多来,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示范基地成为重要的资源供给地。根据29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全部建成后将形成每年约3500万吨的再生资源聚集加工能力。
二是示范基地成为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引导相关企业入园发展,形成了企业集聚、规模化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示范基地和传统集散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示范基地,吸引了大批分散经营户和小企业入园发展,在园区内形成了分散拆解、集中加工、规模化利用的产业格局,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集聚区。
三是示范基地建设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建设示范基地,推进技术装备的领先化,大大提高了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
四是示范基地建设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一些传统的再生资源集聚区,通过建立“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环保设施,实行污染物集中治理,对入园企业统一监管,有效解决了分散经营二次污染严重的状况,使当地历史积存的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大为改观。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还面临一些制约因素,比如示范基地与回收体系建设衔接不够,原料来源保障不足;配套政策措施不健全,有的项目难以落地;一些地方盲目审批再生资源利用园区和项目,存在重复建设;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拆解处理技术等。这些都影响着示范基地建设的进展和整体效果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