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畜牧业的含义

时间:2023-09-21 17:59:58

导语:在畜牧业的含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畜牧业的含义

第1篇

关键词:乡镇畜牧业;统计

中图分类号:F3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畜牧业统计现状

目前,乡镇畜牧业统计工作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要畜禽监测调查统计,涉及辖区内所有规模养殖单位(户)和抽样调查小区内所有农户,调查内容为生猪、牛、羊、禽的存栏、出栏、价格等指标,每季度上报县统计局。另一类是牧业生产年报表及牧业生产规模养殖附表,涉及辖区内所有村居,调查内容更为广泛,由村级起报,乡镇统计员汇总后上报县农委。从实践来看,这两项统计工作任务相当重。就规模养殖户来说,一是调查对象数量多,一个乡镇少的几十户,多的上百户,二是调查对象分布广,涉及到辖区内绝大多数村;就抽样调查小区来说,一般为某村的某个社,幅员广,人数多,而且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白天不容易找人,调查员要准确统计调查小区畜禽养殖情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经常晚上访户。因此,要做到准确、及时、完整地收集畜牧业统计数据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报表指标结构设计较复杂,致使调查脱离实际

为获取丰富、准确的调查资料,便于分析情况查找问题,畜禽监测调查指标在设计上力求详尽,却忽视了基层调查人员获取数据的困难,增大了报表的填报难度。个别指标甚至内涵不清、外延模糊,统计口径、相关的逻辑关系没有详尽的解释,容易发生认知和理解上的差异。调查员多是凭经验操作、靠个人理解行事,数据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例如:存栏生猪分为15公斤以下仔猪和待育肥猪,待育肥猪再细分出50公斤以上的。实际生活中,养殖户一般都是按猪龄划分大小。再如:制度要求出售仔猪的标准为15公斤以下,而近年随着仔猪价格的不断攀升,养殖户出售的仔猪重量一般在30公斤左右,鲜有养殖户在15公斤以下出售的,该指标不能如预期般反映调查范围内仔猪的出售情况。

2.畜禽监测现场采集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落实,致使数据获取难度增大

首先,养殖场为了防止畜禽疫病的传播,对人车出入限制严格,一般不允许调查员进入养殖区调查登记饲养量,生产情况多是由养殖户口头表述,而养殖户基本上都是说个大概数,甚至隐瞒实际情况,调查员无法进行精确的实数调查,现场采集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其次,家禽规模养殖户基本上都是为养殖龙头企业温氏、大发、中亚、特驱等大公司代养,每一个规模养殖户好比产业活动单位一样,没有详细的财务资料,其生产经营成本由公司掌握,无法准确提供年报表所需的数据资料。第三,由于按标准化建设生产的养殖场不多,多数养殖场对周边环境有影响,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又加上到处都在强力推进“生态镇街、生态村(社)创建”和“村镇环境整治”活动,因此,传统规模养殖户对调查统计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从而给畜牧业的数据采集带来了一定困难。

3.畜牧业调查统计数据数出多门,出现数据之间打架现象

此处探讨的调查统计数据数出多门,仅限于乡镇统计办的调查统计数据与县农委派驻乡镇的畜牧兽医站的统计数据不一的情形。由于不同部门对畜牧调查的方法、统计口径、指标含义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某些关联数据出入较大,出现打架现象。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1.优化指标设置,减轻基层调查负担

对现有的指标进行甄选,在保证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尽量进行精简合并,去掉用处不大和难以取得可靠数据的调查指标,以提高效率,减少被调查对象的负担。如主要畜禽监测调查表,建议只保留存栏、出栏、能繁母猪数量、价格、出栏重量、肥猪仔猪价格、期内增加即可。

2.贴合工作实际,降低调查难度

切实提高基层调查的可操作性,适当降低调查频率,充分考虑数据的来源与出处,在指标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等方面必须做出明确界定,并要易于理解掌握,便于基层的数据收集能顺利进行。

3.强化部门统计调查,实现统计数据无缝衔接

第2篇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草畜平衡奖励;差别化

中图分类号 F0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5)11-0152-08

2011年6月1日,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草原牧区实行“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发展方针,要求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从2011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拿出136亿元(后增加到150亿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宁夏、云南等省份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有两个项目,一是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退牧还草”工程,二是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这项重大政策出台之后,退牧还草工程做出了调整,使其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相适应。本文研究中的草原生态补偿就是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内容主要包括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和牧民生产性补贴三个方面,本文将重点关注草畜平衡奖励。2015年4月25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制度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大退牧还草力度,继续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一轮周期(2011-2015)即将结束,系统地评述“草畜平衡奖励”对于后续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于草畜平衡奖励的研究文献还很少。随着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一些学者和政府部门通过调研发现,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偏低,政策实施前后,牧户的人均收入降低3 000余元[1],一些地区草畜平衡奖励资金远少于养畜收入,牧民并没有按照政策要求做到实际的减畜,超载过牧现象依然存在,继续减畜将导致牧民收入大大减少[2-3]。韦惠兰等通过研究指出,现行的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未充分尊重牧民的核心利益,对其承担的损失和成本并未予以充分考虑,以致产生了激励不相容的问题[4]。靳乐山等通过研究发现“现有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未将超载程度纳入考虑因素,这会造成减畜和补偿的不对等关系,进而降低草原生态补偿的生态效果”,并且进一步指出“要定位草原超载的主体,合理阐述草畜平衡奖励的概念和科学制定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将超载程度的差异纳入考虑因素”[5]。关于草原超载的主体,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中小牧户是草原超载的主体,草场面积越小的牧户越有可能超载,而且超载的程度越高[6-8]。关于草原生态补偿的差异性,王学恭等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为例,从禁牧补偿额度、草畜均衡补偿额度、生态补偿的均衡性等方面分析了草地生态补偿标准的空间尺度差异,研究指出当前草地生态补偿的标准空间差异明显,但并没有反映出不同空间尺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异[9]。

现有研究很少对草畜平衡奖励进行专门的论述,少量文献对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实施现状从差别化的视角进行了描述分析,但没有深入分析差别化的依据。草畜平衡奖励的实施现状如何,需不需要差别化,差别化的依据是什么,本文将结合内蒙甘肃两省(区)的实地调研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

1 草畜平衡奖励的实施现状

1.1 面积和金额

根据八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的介绍,各个省(区)相应的草原生态补偿的面积和金额如表1所示。在八个主要牧区省(区)中,草原补奖总面积37.82亿亩,其中禁牧11.97亿亩,草畜平衡25.85亿亩,草畜平衡面积占到了68.34%,仅包括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的草原补奖金额为110.61亿元/年,占到了草原补奖总金额的81.3%,其中禁牧补助71.85亿元/年,草畜平衡奖励38.77亿元/年,草畜平衡奖励金额占到了35.05%。实地调研包括两次,一次是2013年8月15日至8月23日调研组对甘肃省天祝县5个乡镇11个村子共205户牧户的实地调研,另一次是2014年7月3日至8月6日调研组对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陈巴尔虎旗三个旗县的八个苏木镇的34个纯牧业嘎查的490户牧户的实地调研。的草畜平衡面积为5.77亿亩,草畜平衡奖励金额为8.66亿元/年,甘肃省的草畜平衡面积为1.41亿亩,草畜平衡奖励金额为2.12亿元/年。

1.2 标准的差别化

草畜平衡奖励的国家标准为1.5元/亩,各省(区)可参照国家标准,科学合理地确定适合本省(区)实际情况的具体标准。根据各个省(区)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在主要草原牧区省(区)中,宁夏全区禁牧,除内蒙、甘肃两省(区)之外,其余五个省(区)均未实行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采取了与国家标准一致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下面分别介绍甘肃和内蒙两省(区)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和依据。

1.2.1 甘肃省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

甘肃省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划分了三个区域的标准,分别是青藏高原区2.18元/亩、西部荒漠区1元/亩、黄土高原区1.5元/亩。根据《甘肃省关于合理调整草原补奖政策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汇报》(2011年内部文件),甘肃省差别化的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综合考虑了三大区域天然草原的面积分布、生态价值、生态贡献、生产能力、载畜能力、收入构成、政策效应和和谐稳定等因素。

青藏高原区的特点如下:①生态功能极为重要,生态贡献大,是长江、黄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和补给区;②天然草原主要类型为高寒灌丛草甸,草原生产能力和载畜能力高;③户均占有的草场承包面积小,平均每户646亩;④农牧民对草原畜牧业依赖度高;⑤牲畜超载严重,减畜任务重。实行草畜平衡后,对农牧民收入和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于是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为2.18元/亩。

西部荒漠区的特点如下:①生态作用突出,地处疏勒河、黑河、石羊河流域的下游,是阻挡风沙、保护河西绿洲的重要生态屏障;②天然草原主要类型为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草原化荒漠,草原生产能力和载畜能力低;③户均占有的草场承包面积大,平均每户1.5-2.2万亩;④农牧民对草原畜牧业的依赖度高;⑤牲畜超载数量小,减畜任务较小。实行草畜平衡后,对农牧民的收入和生产生活影响不大,但该区域户均占有的草场承包面积大,于是适当调低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为1元/亩。

黄土高原区特点:①生态作用显著,天然草原分布零散,禁牧工作开展较早,禁牧封育工作彻底,在水土保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天然草原主要类型为温性草原,草原生产能力和载畜能力适中;③户均占有草场承包面积较小;④农牧民对草原畜牧业依赖度很低;⑤草畜平衡面积小,减畜任务小,且具备丰富的饲草资源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具备舍饲化养殖的条件。实行草畜平衡后,对农牧民的收入和生产生活影响很小,该区域户均占有草场承包面积较小,于是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不做调整,为1.5元/亩。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甘肃省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首要的考虑因素是超载程度和减畜任务,其次的考虑因素是农牧民的草地资源禀赋(草地类型和户均草场承包面积)和畜牧业依赖度。超载程度越高,减畜任务越重,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户均草场承包面积越大,需要适当调低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畜牧业依赖度越高,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

1.2.2 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

根据《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在制定省内差别化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时,提出了“标准亩”的概念,自治区按照标准亩系数分配各盟市的草原生态补偿资金。“标准亩”是根据天然草原的平均载畜能力,测算出平均饲养1羊单位所需要的草地面积为1个标准亩,其系数为1,大于这个载畜能力的草原,其标准亩系数就大于1,反之则小于1。利用标准亩系数,将草原实际面积换算为标准亩面积,再按照禁牧补助6元/标准亩,草畜平衡奖励1.5元/标准亩给予补助奖励,或者利用标准亩系数,将禁牧补助6元/标准亩、草畜平衡奖励1.5元/标准亩换算成该地区的禁牧补助标准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在按照草原实际面积进行补助奖励。例如,陈巴尔虎旗标准亩系数为1.59,那么陈巴尔虎旗的禁牧补助为9.54元/亩,草畜平衡奖励为2.385元/亩。四子王旗的标准亩系数为0.85,那么四子王旗禁牧补助为5.1元/亩,草畜平衡奖励为1.275元/亩。

从“标准亩”和“标准亩系数”的概念界定中可以看出,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考虑的核心因素是草地生产力,草地生产力越高,草场的载畜能力越高,标准亩系数越大,所在地区的牧户享受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也越高。

2 草畜平衡奖励的内涵辨析

2.1 超载过牧的特点

研究显示,草原超载过牧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不同地区之间超载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对各个旗县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分析、机构访谈和实地调研。发现:东部的陈巴尔虎旗,天然草原主要类型为温性草甸草原,草地生产力和载畜能力较高, 2010年陈巴尔虎旗整体不超载,143户样本调研牧户,户均草场承包面积为6 028亩,户均草场经营面积为6 631亩(实施禁牧前),2010年户均养殖规模为410羊单位,平均载畜率为16.2亩/羊单位,高于该地区平均草畜平衡标准12.5亩/羊单位。中部的四子王旗,天然草原主要类型为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化草原,草地生产力和载畜能力中等偏下, 2010年四子王旗平均超载程度约为30%,104户草畜平衡区样本调研牧户,户均草场承包面积为5 059亩,户均草场经营面积为7 146亩,2010年户均养殖规模为312羊单位,平均载畜率为22.9亩/羊单位,低于该地区平均草畜平衡标准30亩/羊单位。甘肃省天祝县,天然草原主要类型包括温性草原、山地草甸、灌丛草甸、疏林草甸、高寒草甸五类,草地生产力和载畜能力高,户均草场承包面积为476亩,该地区舍饲化养殖程度较高,具体的草畜平衡标准难以确定,根据《天祝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介绍,2010年天祝县平均超载率为50%。草地类型和户均草场承包面积,综合体现了所在地区牧户的草地资源禀赋,是决定所在地区牧户的平均超载程度的重要因素,草地资源禀赋越好,所在地区牧户的平均超载程度越低,甚至不超载。

同一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超载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对于草原超载的牧户异质性,一些学者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小牧户是草原超载的主体,草场面积越小的牧户越有可能超载,而且超载的程度越高[6-8]。中小牧户,草场面积较小,为了保障生计而养殖不低于一定数量的牲畜,超载过度存在一定的必然性,这正是中小牧户是草原超载主体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下,草原畜牧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大牧户,草场面积较大,但受限于家庭劳动力的限制而养殖不超过一定数量的牲畜,不超载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在同一地区,草地类型相似,牧户的草场承包面积即体现了该牧户草地资源禀赋,是决定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超载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草地资源禀赋越好,牧户承载程度越低。

综上所述,无论是不同地区之间,还是同一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包含草地类型和户均草场承包面积的草地资源禀赋是决定超载程度的重要因素,草地资源禀赋越好,超载程度越低。

2.2 草畜平衡奖励的内涵辨析

基于超载过牧的特点,进一步地辨析草畜平衡奖励的内涵,草畜平衡奖励对应的活动类型是什么,草畜平衡的实现路径是什么,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是否需要差别化。

2.2.1 活动类型

生态补偿需要针对特定的活动类型来进行补偿。在生态补偿实践中,活动类型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是基于既定的事实,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而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例如,退耕还林;另一种是基于破坏的风险,避免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而减少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例如,保护森林[10]。前一种活动类型,生态补偿是必须的,并且生态补偿标准要大于机会成本。后一种活动类型,是否进行生态补偿,需要参照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同样生态补偿标准要大于机会成本。在草原生态补偿中,草畜平衡的实现其实同时包含了这两种活动类型,一种是基于既定的事实,原本超载的地区和牧户通过减畜来实现草畜平衡;另一种是基于破坏的风险,原本不超载的地区和牧户继续维持草畜平衡,避免出现超载的情形。对于这两种活动类型,草原生态补偿需要区别对待。原本超载的地区和牧户通过减畜来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补偿是必须的,草原生态补偿标准要大于减畜的机会成本。原本不超载的地区和牧户继续维持草畜平衡,在多大程度上会出现超载的情形,笔者认为其可能性不大,因为超载存在客观规律,中小牧户迫于生计而超载过牧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大牧户受限于畜牧业劳动力而不超载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因而对不超载的地区和牧户继续维持草畜平衡的行为,在一定的政策设计下,草原生态补偿不一定是必须的。草畜平衡的两种活动类型,草原生态补偿需要区别对待,但事实上我们只有一个无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混淆了这两种活动类型,会产生错误瞄准的问题,进而会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

2.2.2 实现路径

草畜平衡奖励的政策目标是遏制超载,对牧民减少牲畜的行为进行补偿和奖励,以激励牧民减畜,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草畜平衡的实现,需要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定位草原超载的主体,即哪些地区超载严重,哪些牧户超载严重,二是通过一些经济激励措施促进草原超载主体的有效减畜。

2.2.3 是否需要差别化

无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会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难以实现草原超载主体的有效减畜。如表2所示,将地区/牧户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不超载、轻度超载和严重超载,政策实施前后,不超载地区/牧户的减畜成本为0,轻度超载的地区/牧户的减畜成本较小,重度超载的地区/牧户的减畜成本较大,面对同样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1.5元/亩,不超载地区/牧户收入增加,对政策的预期态度为支持,轻度超载的地区/牧户收入增加、降低或不变,对政策的预期态度为中立,严重超载的地区/牧户收入降低,对政策的预期态度为不支持。事实上,严重超载的地区/牧户是草原超载的主体,但是他们在政策实施前后收入变化为负,减畜的实现存在阻碍。

草畜平衡奖励的目的是遏制超载,无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混淆了两种活动类型,产生了错误瞄准的问题,难以达到遏制超载的目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需要差别化,核心在于瞄准草原超载的主体,将超载程度纳入考虑因素。

3 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和依据

草畜平衡的实现是牧民从超载到不超载的转变,是一个减畜的过程,与牧户的超载程度显著相关。草畜平衡奖励标准需要差别化,核心在于瞄准草原超载的主体,将超载程度纳入考虑因素。从草原生态补偿的自愿性出发,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应该大于牧户减畜的机会成本,才能促使牧户自觉自愿地通过减畜来达到草畜平衡的要求。草畜平衡的机会成本就是牧民减畜带来的收入损失。

以下分析即适用于不同地区之间,也适用于同一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以同一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为例。假设该地区的草畜平衡标准为n亩/羊单位,某牧户的草场承包面积为m,超载率为x,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为s,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为t,那么基于减畜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测算公式为:

理论上应该是草场经营面积,草场经营面积包括草场承包面积和草场流转面积,为简化分析,本文的研究中暂不考虑草场流转的情形。

由于包含草地类型和户均草场承包面积的草地资源禀赋是决定超载程度的重要因素,草地资源禀赋越好,超载程度越低,那么:

由公式(1)和公式(2)可以看出,影响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因素有四个,分别是超载程度(x)、草场承包面积(m)、草畜平衡标准(n)、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t),下面分别从这四个因素分析阐述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

3.1 超载程度

超载程度是指超载的牲畜占合理载畜量的比值,它在不同地区之间和同一地区不同牧户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从公式(1)可以看出,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与超载程度成正相关,超载程度越高,需要减畜的比例越高,减畜带来的收入损失越大,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就越高,否则牧户在政策实施前后将表现为收入损失。因此将超载程度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的含义是“超载程度越高,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

将超载程度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需要考虑两个层面,一是地区之间超载程度的差异,二是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超载程度的差异。通常第一个层面更容易实现,第二个层面则需要更进一步地进行一些差别化的制度设计。结合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全国除内蒙、甘肃两省区之外,均未在省内实行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甘肃省在划分不同区域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时充分考虑了地区之间超载程度的差异,在划分不同盟市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时没有考虑地区之间超载程度的差异,而在地区内部,没有一个省区就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超载程度的差异进行差别化设计。因此,在进一步的政策调整中,草畜平衡奖励的差别化的合理路径是,首先考虑地区之间超载程度的差异,在地区之间就超载程度的差异制定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然后再考虑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超载程度的差异,在地区内部进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差别化的制度创新。在具体运用中,超载程度的认定,尤其是在地区之间,公平起见,需要选定一个基期,例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之前即2010年。

3.2 草场承包面积

仅从公式(1)中,并不能看出草场承包面积与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之间的关系,但是从公式(2)中可以看出,草场承包面积将通过影响牧户的超载程度进而影响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草场承包面积越大,牧户的超载程度越低,需要减畜的比例越低,减畜带来的收入损失越小,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就越低。因此将草场承包面积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的含义是“草场承包面积越大,需要适当调低草畜平衡奖励标准”。

从草场承包关系上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草场的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牧户享有的是承包经营权,因为初始分配政策的差异和随着牧户家庭的人口变动,集体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草场承包面积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分配草场存在时间限制,在特定的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会再重新分配草场,但集体内部成员享有公平的承包经营权,从公平的角度出发,草场承包面积越大的牧户,需要适当调低草畜平衡奖励标准。

结合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全国仅有甘肃省在划分不同区域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时,考虑了地区之间草场承包面积的差异。因此,在进一步的政策调整中,要充分关注到地区之间草场承包面积的差异和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草场承包面积的差异,因为这两种差异是造成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超载程度差异的重要原因。

3.3 草畜平衡标准

根据《草畜平衡管理办法》(2005年)的规定,草畜平衡是指为了保持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一定时间内,草原使用者或者承包经营者通过草原和其他途径获取的可利用饲草饲料总量与其饲养的牲畜所需的饲草饲料总量保持动态平衡。草畜平衡标准是指多少亩草地养一羊单位而不导致草原退化,实际上反映的是草地生产力,草地生产力越高,草畜平衡标准越低。

从公式(1)中可以看出,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与草畜平衡标准成负相关关系,即草地生产力越高,草畜平衡标准越低,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就越高。这样的分析结果似乎正好印证了“将草地生产力作为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差别化的主要考虑因素”的合理性。但通过进一步地分析显示,不能单独将草畜平衡标准(与草地生产力成反比)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从公式(2)可以看出,草畜平衡标准与超载程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草畜平衡标准与草场承包面积相结合才能综合反映牧户的草地资源禀赋,进而影响牧户的超载程度。对比陈巴尔虎旗和甘肃省天祝县,陈巴尔虎旗和天祝县的草地生产力都比较高,但是陈巴尔虎旗2010年整体不超载,天祝县2010年平均超载程度为50%,其根本原因在于陈巴尔虎旗户均草场承包面积为6 028亩,显著高于天祝县的户均草场承包面积476亩。因此并不能单独将草畜平衡标准(与草地生产力成反比)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

3.4 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

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等于牧户的畜牧业纯收入除以牧户的牲畜养殖规模,而牧户的畜牧业纯收入等于畜牧业总收入减去畜牧业经营性支出。从公式(1)可以看出,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与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成正相关,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越高,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就越高。因此将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的含义是“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越高,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

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因为地区之间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牲畜养殖结构、畜产品价格等方面会有较大差异,而在同一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这些因素都差异较小。通过实地调研显示,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如表3所示,2013年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陈巴尔虎旗的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分别为348元、215元、136元。造成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的地区差异的原因,不是本文的论述重点,限于篇幅。进行简要分析。从牲畜结构上看,阿拉善左旗草畜平衡区主要的牲畜品种为白绒山羊,四子王旗草畜平衡区主要的牲畜品种为蒙古绵羊,陈巴尔虎旗草畜平衡区主要的牲畜品种为绵羊、肉牛、奶牛等。一般情况下,养羊的收益要比养牛的收益高,养殖山羊的羊绒收入会是一个主要的畜牧业收入,养殖绵羊的羊毛收入不会是一个主要的畜牧业收入。2013年羊绒价格较好,阿拉善左旗平均每户的羊绒收入为50 977元,占到了畜牧业总收入的35.3%,占到了畜牧业纯收入的50.8%,这是阿拉善左旗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旗县的主要原因。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上看,阿拉善左旗位于西南部,四子王旗位于中部,陈巴尔虎旗位于东北部,陈巴尔虎旗的气候条件更为寒冷,每年的积雪期为210天,暖棚数量不够,陈巴尔虎旗每年牲畜因为寒冷冻死饿死的情况较为普遍,少则几十只羊,多则上百只羊,这是陈巴尔虎旗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低的一个原因之一。从经营性支出上看,四子王旗和陈巴尔虎旗经营性支出显著高于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和陈巴尔虎旗都存在比较普遍的雇工放牧的行为,从而平均每户羊倌费用较高,四子王旗草料费支出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旗县,陈巴尔虎旗因为需要打草而产生的短期雇工和机械燃油费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旗县,这是陈巴尔虎旗和四子王旗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显著低于阿拉善左旗的一个原因之一。

由于价格指数的增长和畜产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因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在一定时期之后需要做出梯度增长和动态调整。

3.5 小结

综合前面的分析,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与各个差别化考虑因素的关系如表4所示,具体关系是:①超载程度越高,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②草场承包面积越大,需要适当调低草畜平衡奖励标准;③草畜平衡标准(与草地生产力成反比)不能单独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与草场承包面积相结合才能综合反映牧户的草地资源禀赋;④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越高,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在地区之间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主要考虑承载程度、草场承包面积和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在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草畜平衡奖励的差别化主要考虑超载程度和草场承包面积。

4 结论、讨论和政策含义

从本文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所存在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标准偏低的问题,也有标准差别化的问题。草畜平衡的实现包含了两种活动类型,一种是原本超载的地区和牧户通过减畜来实现草畜平衡;另一种是原本不超载的地区和牧户继续维持草畜平衡,避免出现超载的情形,两种活动类型需要区别对待,前者的补偿是必须的,后者的补偿不一定是必须的。无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产生了错误瞄准的问题,难以达到遏制超载的目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需要差别化,核心在于瞄准草原超载的主体,将超载程度纳入考虑因素。超载程度越高,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草场承包面积越大,需要适当调低草畜平衡奖励标准;草畜平衡标准(与草地生产力成反比)不能单独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与草场承包面积相结合才能综合反映牧户的草地资源禀赋;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越高,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

将超载程度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并不是鼓励超载这种现象,而是为了超载主体能够实现有效减畜所做出的合理补偿。一些基层政府官员反映,“当前的草畜平衡奖励,不应该叫做草畜平衡奖励,而是应该叫做草畜平衡处罚”,其含义就是指超载严重的地区和牧户在政策实施前后表现为收入损失,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草原生态补偿。

本文研究结论具有以下政策含义:第一,为了达到遏制超载的目的,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二轮(2016-2020),草畜平衡奖励标准需要差别化,核心在于瞄准草原超载的主体,将超载程度纳入考虑因素。第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差别化需要综合考虑超载程度、草场承包面积、草地生产力和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等因素。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文明, 图雅, 额尔敦乌日图, 等. 内蒙古部分地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16-19. [Wen Ming, Tu Ya, E Erdunwula,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Mechanism’ in some Regions of Inner Mongolia[J].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1):16-19.]

[2]刘爱军.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效应及其问题解析[J]. 草原与草业, 2014,(2):4-8. [Liu Aijun. Effect and Issues Analysis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Mechanism’ in Inner Mongolia [J]. Grassland and Prataculture, 2014,(2):4-8.]

[3]陈永泉, 刘永利, 阿穆拉.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典型牧户调查报告[J]. 内蒙古草业, 2013,(1):15-18. [Chen Yongquan, Liu Yongli, A Mula. Typical Herdsmen Survey Report on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Mechanism’ in Inner Mongolia [J]. Inner Mongolia Prataculture,2013,(1):15-18.]

[4]韦惠兰, 宗鑫.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下政府与牧民之间的激励不相容问题:以甘肃玛曲县为例[J]. 农村经济, 2014,(11):102-106. [Wei Huilan, Zong Xin. Incompatibility Issues for Different Incentive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Herdsmen Under 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ies [J]. Rural Economy, 2014,(11):102-106.]

[5]靳乐山, 胡振通.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与牧民的可能选择[J]. 改革, 2014,(11):100-107. [Jin Leshan, Hu Zhentong. 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y and Chooses of the Herdsmen [J], Reform, 2014,(11):100-107.]

[6]靳乐山, 胡振通. 谁在超载?不同规模牧户的差异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 2013,(2):37-43. [Jin Leshan, Hu Zhentong. Who is Running Overgrazing? Variation Analysis of Herdsmen with Different Scales of Pastureland [J]. China Rural Survey, 2013, (2): 37-43.]

[7]胡振通, 孔德帅, 焦金寿, 等. 草场流转的生态环境效率:基于内蒙古甘肃两省份的实证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4,(6):90-97. [Hu Zhentong, Kong Deshuai, Jiao Jinshou, et al. Ecological Efficiency of Pasture Transfer: Empirical Research from Inner Mongolia and Gansu [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4,(6):90-97.]

[8]李金亚, 薛建良, 尚旭东, 等. 草畜平衡补偿政策的受偿主体差异性探析:不同规模牧户草畜平衡差异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11):89-95. [Li Jinya, Xuan Jianliang, Shang Xudong, et al. Otherness Analysis on the Subjects of Indemnification about ‘Balancing Grass and Livestock’ Compensation Policy: Variation Analysis of Herdsmen with Different Scales of Pastureland on ‘Balance of Forage and Livestock’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 (11): 89-95.]

[9]王学恭, 白洁, 赵世明. 草地生态补偿标准的空间尺度效应研究: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2,(12):1093-1095. [Wang Xuegong, Bai Jie, Zhao Shiming. Study on Spatial Scale Effect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Rangeland: Taking Reward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Range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s an Example [J].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12,(12):1093-1095.]

[10]Engel S, Paglola S, Wunder S. Designing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 Overview of the Issue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8, 65(4):663-674.

第3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应用研究

最近几年,青海省省委、省政府继续完善扶持政策,将以建设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为重点,按照“四区两带一线”战略布局,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西宁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海东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在环青海湖牧区重点打造海北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柴达木地区重点打造海西统筹城乡一体化农牧业发展示范区;在三江源地区重点打造三江源生态畜牧业发展示范区和黄南有机农牧业示范区。建设黄河谷地农业综合开发带、湟水沿岸高效农牧业发展带,兰青—青藏铁路沿线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轴线,并将继续以园区建设为载体,鼓励扶持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进驻园区,努力形成产业化聚集、园区化发展、生态化建设、规模化经营的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格局。

1生态农业含义分析

1.1商品性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性既是现代农业的特征之一,也是生态农业的的基本特征。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能力低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大多数都是自给自足。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生产者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除了满足自己需求之外,大部分产品用来满足市场需求。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小农生产模式被规模化生产模式所取代,尽管现阶段现代农业体系中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比较小,但是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要大的多,更好的体现出农产品的商品性特征。

1.2生态性

生态性是生态农业的典型特征,从传统农业向着生态农业发展在时间上是继承发展的结果,也就是生态农业不能脱离传统农业而单独发展,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共性是生态,是和生态环境相容和和谐发展。相同的是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都是按照生产规律开展生产,如合理轮作、间作、套种和有机肥施入等,不同的是生态农业更加体现出科技性,生产过程中积极应用高科技技术,通过人工手段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符合生态要求。也就是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适应性,而传统农业由于生产技术、设备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只能被动的适应生态环境,无法很好的体现出生态性。

2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研究

2.1“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以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以农业生产基地为基础,农户广泛参与的一种发展模式,能够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要选择具有地区特色和优势农业项目,更好适应市场需求。该种模式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农户种植等特点,通过生产基地和农户的示范带动逐渐扩展到其他农户,促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地方龙头企业统一收购,打消了农户农产品销售疑虑。同时,企业能够紧密把控市场动态,能够保证生产数量和生产质量,从而不断增加农产品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青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主要有青稞、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近些年,地区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加速土地流转进程,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农民群众的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2.2“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农民通过参股、土地使用权流转发现现代生态农业,这种模式有利于保护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能够更好发挥出地区的区位资源优势,通过农民群众自发组织合作组织,农民群众自发加入,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的推广,不仅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还加快了青海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程,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在青海的生态农业发展中,“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是主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形式灵活,方便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发展模式由于政策扶持不到位,融资难度比较大,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今后发展中还需从管理、技术、资金、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2.3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设施农业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化技术,人为的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以科学施肥、科学灌溉、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要手段开展病虫害防治,以植物共生互补促进农业实现良性循环。最近几年,青海省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农民经济收入进一步提升。

作者:孟克 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对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思考[J].郝朝晖.统计与决策.2005(14).

[2]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探讨与现实应用[J].李广祖,张吉国.山东经济.2005(04).

[3]论以畜牧业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J].李书民,杨邦杰.中国发展.2005(02).

第4篇

一年来,在工作实践中,既有称职之处,也有不尽称职的地方,比较突出的成绩是提出“两线”(s221线、南环路线)“三片”(北片特色林果业、中片设施农业蔬菜温室大棚、南片现代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以超前谋划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生产与经营策略打造农场新形象,并基本实现了目标。不足之处便是由于财力不足没有较好地解决农业、农工、农场三者共有的土地不均问题。下面就任现职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述职:

一、“两线三片”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今年年初,根据地、市两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农场实际,我果断拍板提出了“两线三片”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目的是提高职工收入和壮大农场集体经济,打破单一的种植业模式。

“两线”分别是指塔额公路s221线和南环路线;这两条路都横穿农场,恰好分割为“三片”,即s221线北农四、六、七队为特色林果业片,160亩果树和2600亩酸梅已初具规模;s221线与南环路之间的农二、八、一、九、三队为设施农业片,重点是招商引资的100座蔬菜温室大棚和酱汁番茄、啤酒大麦、粮种繁育。南环路以南的三个牧业队,奶牛场为现代畜牧业片,重点以饲草料基地建设和牧民定居为主,加大奶业基地建设和恢复草场植被,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为了使广大农牧职工吃个定心丸,我在前三季度用了一把劲,亲自到生产第一线调地、调水、调种子,严把质量关,做到责任落实,管理到位,使全场职工明确认识到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性。经过全场干部职工的齐心努力,9月份,农场通过了自治区专家评审,获得了自治区级示范农场的荣誉。

二、靠超前谋划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我们是老子牌国营农场,除了正常的生产经营外,还承担着企业办社会的责任,加之近两年荣获塔城市“双文明”考核第一名的成绩,我深感身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为此,我亲自对市场进行分析和13个村队进行逐个对比,然后与领导班子共同研究决定,农场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除了优质服务、树立良好形象外,领导集体必须有超前思路、超前谋划。

1、超前的西水东调2.1公里渠道,多方筹措资金,历经艰难困苦于11月3日通过地区“天山杯”验收并得到好评,渠道的建成使农场5个队的四万亩土地受益。

2、超前的南环路桥涵、电杆、机耕道勘测工作,我不厌其烦地协调,做到先规划后施工,农场的四个队在受益的同时没有影响到一天的农业生产。

3、超前的小城镇建设,呈显出树成行、路相连、水入户、气进家,市场繁荣,干部忙碌的新景象。年初,给职工承诺的客运站、卫生院、浴池、健身器、公园等全部实现并投入使用。

4、超前的膜下沟灌种植技术,引领塔城市节水灌溉潮流的,每台补助300元的机器使全场人均增收(仅打瓜一项)240元。

5、超前的招商引资项目,150亩的打瓜制种和2000亩的冬小麦良种繁育及400万的蔬菜大棚项目落地,不仅给农场职工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农场投资环境优良的最好写照。

6、超前的养老统筹工作,从提前6个月做农牧职工的思想工作,到想办法、出主意,截止6月30日,全场参保率达到98%,这是个多么了不起的成绩呀!

三、党风廉政工作及其它工作

作为场党委书记,坚持一岗双责。我做到干净干事干成事,廉洁自律,勤政务实。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同样要求班子成员及身边的工作人员,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带头人。琴弦松弛,难奏华丽乐章;党纪严明,方筑钢铁城墙。

作为党委书记,在抓班子、带队伍、理思路、促发展的同时,时刻不忘做好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青、妇等工作,要求软件从严,硬件从实。“平安农场,免检农场,和谐农场”是我追求的目标。

四、取得的成绩

农场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市委、政府年初下达的各项任务,职均收入5650元,总产值突破7000万元。两个招商项目已落户农场。农场合理费也100%收完,农场形象再度升格,广大职工素质明显提高,我个人也获得地区级优秀党务工作者和被选为市七届人大代表。

五、存在不足和今后工作方向

现代企业之间、乡场之间的竞争要靠实力,而这里所说的“实力”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场长必须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的实力;二是农场总体要有实力。作为书记、场长的我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实力,也是边干边学,有时还会显得力不从心。从企业的总体实力的角度来看,我们属于农业企业,在众多惠农政策享受不上的同时,要想发展壮大起来,必须走和招商引资的道路,以充分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以上是我一年来的主要工作状况,有些问题可能讲得不深不透,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第5篇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畜禽养殖

中图分类号:X5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090-02

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因素。山东是个农业大省,随着近年来全省工业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已成为继工业污染源之后的第二大污染源。如何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将是山东“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由沉积物、农药、化肥、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并通过直接散失、淋洗、径流、渗漏、吸附、吸收、化学反应等不同途径对土壤、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农膜污染和集约化养殖场污染。这些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尤其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最大。农用面源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重要因素。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

(1)污染源分布广泛。农业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农膜等的过量施用,以及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的污染源广泛分散、范围广、没有明确位置。

(2)污染物排放零散且随机性强。正因为污染源广泛分散、没有明确位置,势必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的零散,加上农民环保意识还不强,污染排放的随机性增加。

(3)污染物排放隐蔽。由于单位面积上的污染负荷小,人们往往忽视农业面源污染的宏观效应,隐蔽性强且具有长期性,环境影响程度深。

(4)不易监测和难以量化。由于其分散性、随机性和隐蔽性,面源污染不易监测和难以量化,而且一直没有进行系统和针对性的调查监测与评价,缺乏可靠系统性的农业面源污染基础信息数据,更难以准确判定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机理,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治理论与技术。

(5)污染物排放量大。据估算,目前我国水体氮磷污染物中来自工业、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大约各占1/3,但这只是很粗略的估计。不管具体数字是多少,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二、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环境影响分析

目前,广大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已经成为保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药、化肥、农膜、畜禽养殖与农村生活垃圾等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农药、化肥、农膜三项农用化学品的施用总量和单位面积施用量都在全国前列。

(一)农药污染。山东省农药的施用是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60-80年代施用量增长很快,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达,农药用量达到一个高峰。自1983年4月起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六六六、DDT等高毒、高残留、难降解的农药以来,用药量一度有所下降,农药种类也由过去的以汞制剂、砷制剂和有机氯等品种为主,调整为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菊酯类农药、有机磷农药为主。尽管全省广泛开展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积极推广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但各种替代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仍呈迅速增加的趋势,目前重新回到农药施用量的高峰期,农药污染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农药使用量大、结构不合理、有效利用率低是造成农药对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的主要因素。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全省每公顷平均施用农药12公斤以上,全省农药总量中化学农药占总量的93.3%,生物农药仅占6.7%,其中,高毒、高残留农药占30%多。田间施用农药时,大部分农药洒落到农田地面,有些残存于农田土壤中,有些流失到江河湖库,有些则漂散于大气中,从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各类农药的利用率较低,一般为10-20%,高的也不超过30%。

大量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对土壤、水体、大气等农业环境和农作物造成污染,特别是一些高残留、高毒农药残留时间长,降解、分解缓慢,在作物收获后还会有残留农药,通过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污染其他食品,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的最大制约因素。

(二)化肥污染。山东省化肥的使用也始于上世纪50年代,起初只是作为有机肥的一种补充,自70年代以来,化肥生产量和使用量持续快速上升。随着全省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和化肥施用量的迅速增加,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以更快的速度增长。长期以来,化肥投入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氮、磷、钾比例失调,氮肥施用量过大,磷、钾肥施用不足,忽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造成化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效益下降和环境污染加重。随着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山东省的化肥生产和投入结构都得到了较大改善,磷、钾肥特别是各种复合肥、专用肥的施用量显著增加,而氮肥的增长则有所减缓,投入结构呈现了逐步优化的趋势。

(三)农膜污染。山东省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近些年来,由于设施农业、保护地栽培和地膜覆盖的迅速发展,各类农膜用量一直呈高速增长势头。农膜种类以各种聚氯乙烯膜、聚乙烯膜为主,可降解农膜总体上尚处于试验开发阶段。山东省地膜覆盖发展迅速,年消耗24万吨左右,覆盖面积达150万公顷。农膜对农田的污染正在日益加剧。由于地膜覆盖后回收较难,自行分解极慢,残留量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污染环境。据对全省生态农业建设区的统计,农膜回收率仅达33%。据有关统计,目前全省平均每亩农田残留地膜约5公斤、4300片,残留率为20-30%。

(四)畜禽养殖污染。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畜牧业逐步由自给性畜牧业向商品性畜牧业转化,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畜牧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发展速度较快,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2000年统计的资料:山东省大约有规模化养殖企业4000家,规模化饲养占全国规模化养殖水平前三位。从畜牧业产值水平看,1997年跃居全国第一。从农业总产值结构看,畜牧业产值比重不断提高,2000年已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3,对全省GDP贡献约为3%。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养殖场规划不合理或者管理不善,养殖场产生的恶臭气体中含有的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分,严重影响周围的空气质量,直接危害饲养人员及周围居民身体健康。并且最近几年养殖场产生的恶臭气味问题成为污染纠纷案件的投诉“热点”。由于山东省多为砂地土质,易渗漏,堆放粪便污水的直接侵蚀使土壤失去了生产价值,粪尿中大量氮磷渗入地下,使地下水中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严重威胁居民饮用水的安全。目前,全省畜禽粪便年产生量估计在8亿吨左右,其中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率的约占80%,有20%左右的畜禽粪便直接排入环境。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直接还田用作有机肥,通过沼气厌氧发酵等高效、无害化处理利用方式所占比例仍较低。从1999年的畜禽粪便的土地负荷来看,山东省的土地负荷警戒值达到0.82,位居全国之首,已经呈现出严重的环境压力水平。

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战略对策

近十几年来,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建设与防治并重,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收到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是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取短期的效益,缺乏有效的法律措施和政策措施、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缺乏有效的组织方式,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以解决。

(一)以循环理念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按照农业生产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积极推广使用各种能源生态模式,用循环经济理念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使秸秆、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等“三废”变成有机肥、能源和水源等“三料”。重要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行农业清洁生产。借鉴工业上清洁生产的成功经验和思路,大力发展农业清洁生产,即打破传统的末端治理的模式,开展全过程的污染控制,从源头抓起,在生产的每个阶段都注意防止污染物产生,使废物产量最小化,并将每个环节产生的副产品与废物及时回收、综合利用。政策方面可以考虑从宏观上调整各区域粮食基地建设规划和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引导农民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法制建设。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些发达国家对化肥和农药施用、控制有机废弃物排放、促进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控制农药污染等,都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法规,我们可以借鉴。建立和完善现有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适应新时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执法监督力度,从法律制度上保护农村环境不受污染。

(三)加快制定有效地经济政策。制定高层次的农业污染防治奖励政策,大力提倡并鼓励对各种农业有机废弃物、废旧农用物资的回收利用和多层次开发。对开展综合利用所生产的产品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在推广、销售、外汇分成等方面给予优惠;实行农业资源税(费)和保险制度,对无污染农产品实行优质优价,以刺激其发展。对生产绿色环保型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企业也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其研制开发新型、价廉的替代产品。

(三)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借助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大力扶持的契机,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利用资金,除将环保投资纳入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的同时,还应积极吸引社会资金,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使生活垃圾在集中堆放的基础上进行处理。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和资格认证;建立、完善监测体系,监测农田环境质量;尽快开展面源污染现状调查,为制定政策提供可靠信息;积极推广成熟的高效施肥、施药技术等。

(四)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教育设施,运用广播、电视及报纸等农民能经常接触到的大众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同时要持之以恒地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农村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整个农村的环境保护认识水平。

参考文献:

[1]陆新元,熊跃辉等.农村环境保护与"三农"问题[J].环境保护,2005(9).

[2]李远,王晓霞.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管理:北京及演变[J].环境保护,2005(4).

[3]赵克志.山东生态省建设党政干部知识读本[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张凯等,生态环境监察导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5]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省农调队编.山东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6]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生态农业技术导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第6篇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第三个框题,主要介绍我国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这一节有许多难以理解的知识,例如,什么是因地制宜?影响农业生产除自然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什么?这些名词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本课教学中笔者使用藏宝、淘宝、挖宝、鉴宝、晒宝、议宝、聚宝、享宝等活动引领,将这些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使抽象的知识生活化、简单化、趣味化,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教学主题,在参与中领会教学内容,在交流中展现个性才能,在联系中拓宽知识领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初步学会从媒体上收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正反两方面的实例技能,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运用所学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看法与设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理解,使学生明确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

难点: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四、教法学法

学习本课时,可利用通过课前预习储备知识、课内分组自学、探究讨论、分析比较等方法展示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调查临沂农业结构调整及调整的原因;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和图片,将学生分组,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老师已经在太行山区、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和洞庭湖沿岸等图片中藏宝。(宝:农业生产部门及原因。A.林业—山地、湿润 B.种植业—平原、水热条件较好 C.畜牧业—高原、降水少 D.渔业—河湖多)

教师讲解:假如你是一位农业专家,在以上这些区域应该分别规划哪种农业生产部门?为什么?(我的农场我做主)

学生淘宝: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合适的农业部门,分组进行。

学生析宝: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从事该农业生产活动的原因,初步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淘宝、析宝,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自己的理解切入,活跃气氛、启发思维。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规划和选择,对“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先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为下面更具体的系统分析、更深层次地了解掌握打下基础。

教师补充:因地制宜——按照各地区具体情况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在人文地理研究中,常把“地”理解为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统一,或天时、地利、人和三位一体。如在农业生产中指从各地区的光、热、水、土、生物、劳动力、资金、生产资料等具体条件、生产发展特点和现有基础的实际出发,根据市场和国民经济需要等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作物结构,以获得地尽其利、物尽其用的最大经济效益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拓展延伸:教师趁热打铁,请同学们判断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应该发展的农业部门。

学生回答:内蒙古高原适宜发展畜牧业,东北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大兴安岭适宜发展林业。

教师提问:假如现在将三个地区的农业部门颠倒,如内蒙古地区发展林业,大兴安岭地区发展种植业,东北平原发展畜牧业,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学生讨论:内蒙古高原因为在大兴安岭以西,降水少,无法生长森林;大兴安岭发展种植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对东北平原是否可以发展畜牧业,学生之间有争议。从自然条件上,有的学生说可以,有的学生在经过认真思考后能认识到,这样做会浪费土地这个大宝物,因为我国是个人均耕地少的国家,这样做不能发挥东北平原的最大优势。

设计思路:通过以上引导,对因地制宜的自然因素就很容易理解了,即对自然环境要发挥它的最大优势才是因地制宜的含义。让学生去感受知识的内涵,并在思考与讨论中悟出真谛,在学生享受思维带来乐趣的同时,得到终生受益的知识,并能活学活用。

小结承转:通过大家的规划可以认识到原来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是不能随心所欲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当一回“农民”,具体分析在进行农业生产之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

设计活动,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1:发展农业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

事例引导:学生回顾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

问题假设:如果现在你是一名农民,请说出本地区能种植什么作物?

学生回答: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

阅读图片:教材第102页图4.16“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师引导:出示“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四地宝图。请同学们仔细分析这幅宝图,从中归纳出发展农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议宝:需要考虑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适合发展耕作业。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平原区等地区,这些地方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条件相对比较优越,适合发展种植业。②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适合发展林业,既增加收入,又可保持水土,发挥森林的环境效益。③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牧草生长良好的地方,适合发展畜牧业。④河湖较多,水资源充足的地方适合发展渔业。

教师讲解:现实生活中,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正反两方面的事例都比较常见。请对下面的例子进行分析,因地制宜的正例好在什么地方?反例的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来改正?除下面给出的例子外,同学们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

探究活动:教材第103页活动1。

学生议宝:先进行4人小组的讨论。将教材提供的资料以及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提出来,在小组间进行分析解决。最后,将自己的事例和观点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

学生鉴宝:沙漠植树。

赞成观点:在沙漠中种植一些耐旱树种,可以有效防止沙漠面积扩大。

反对观点:在沙漠中种树,违背了自然规律,浪费了水资源,加剧了部分地区的缺水问题。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辩论非常激烈,各自都有一定的道理。“在沙漠中种树”到底是正例还是反例,我们暂且不要轻易下定论。课后请大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到时再来进行辩论。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进行议宝,从正反两方面加深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重要性的认识。然后通过鉴宝活动,对“沙漠里种树”这一问题的争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训练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因地制宜的方法。

教师小结: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探究活动2:发展农业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事例引导:①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以盛产桃子著名,因为价格高,所以大量种植,以至于供大于求,再加上储存时间较短,造成价格暴跌,农民只有砍伐桃树。后来发展桃子的深加工,桃子紧缺,价格回涨,农民又纷纷开始种桃树。②临沂郊区某农民原来种植小麦、玉米,后改种蔬菜,由于距离市区很近,因此,每天早上新鲜蔬菜供应早市,很快发家致富。③一大学生毕业后,利用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养殖沂蒙山蝎,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他养出的山蝎质量高,引来很多商家的购买。而同村李某不懂技术,养殖的蝎子死亡率高,质量低,损失严重。④我国的玉米每公斤的生产投入大约是一元,而美国的玉米每公斤的投入只有3角,我国农民生产方式还以传统的耕作为主,而美国已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这样,哪个国家的玉米在市场上更有优势?

阅读图片:教材第102页图4.17“影响农业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认真分析这四个事例,各自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问题?并结合课本图片思考,发展农业除了要考虑自然环境外,还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议宝:分组讨论“社会因素如何影响农业生产”。

设计思路:教师如何让学生明确社会因素的含义以及对农业的影响?教学中笔者没有让学生直接接受知识,而是提供了4个案例。社会因素很抽象,通过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多留心、多思考,认识到生活中所包含的地理知识。通过对活生生的例子进行分析,学生对于市场的需求量、农民的技术水平、距离城市与工矿区的距离、农业的设备等就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在对社会因素的探讨中,体会到了市场的重要性。这样,比让教师教给学生去记忆知识更深刻,更明确。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可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及时巩固,实践练习

创设情境:展示教材104页图4. 18,图中的A、B、C三地中A为城市中心、B为城市郊区、C为远离城市的地区。居住在B、C两地的农民面临如下两种选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B地应选择哪一项?C地选择哪一项?请你给他们出出主意,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活动说明:每组选择一个选项进行分析,并在教材上的图中圈出所选位置。全班一起汇总时,分别让学生到讲台多媒体展示的屏幕上指出本组选址位置并作解释。若出现重复选址,教师可带领全班同学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布局方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得出各组结论。各小组将本组讨论结果在班上展示,同时接受其它小组的提问。 教师及时点评各组汇报内容。

设计思路:通过创设情境,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思考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此活动落实本节难点内容。

拓展创新,开阔视野

学生探宝: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学生畅宝: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2年9月9日报道,位于加拿大亚伯达省拉科姆市的克雷家庭农场以玉米迷宫而出名,不久前,农场女主人雷切尔·克雷把农业和二维码这种高科技结合起来,造出了一个面积达2.876万平方米的“二维码”玉米迷宫,成功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共同享宝:21世纪,人类对农产品的要求是方便、营养、卫生、安全、回归自然。无污染、无公害、反季节性农产品将备受青睐。工艺型、风光型、保健型农产品也将应运而生。

第7篇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原始居民距今年代生活地区房屋样式半坡人距今约6000千年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千年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干栏式房屋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角器等原始农业(种植作物)原始畜牧业(饲养业)原始手工业制作彩陶和乐器;会纺织、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制衣种植水稻种植粟饲养猪、狗;打猎捕鱼饲养猪、狗和水牛刻,懂得使用天然漆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不同点①地理位置不同:半坡人处于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处于长江流域;②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③建造的房屋不同:半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④制作的彩陶艺术风格不同。相同点①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都处于原始社会后期);②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发展;③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④都使用磨制石器;⑤都会制造陶器影响

农耕文明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进而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最终促使国家出现。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1、炎帝的贡献:

(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3)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3、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第8篇

关键词:三至五世纪;南疆地区;佉卢文书;收养子(女);奶费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6?0207?04

佉卢文是一种古代音节字母文字,约在公元三世纪中叶在贵霜王国趋于瓦解逐渐消失之时出现于我国新疆境内,曾流行于古代的鄯善、于阗和龟兹等地 区[1](12)。目前所知,佉卢文文书多出土于尼雅遗址,其年代范围在公元三世纪至五世纪,“所记录的多是公元3世纪至5世纪的事实”[2](136)。这些佉卢文书经过专家学者的释读之后使人们,了解到其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涉及人口买卖、交换婚、收养子、债务、税收、差役、纠纷等等。笔者颇感兴趣的是其中记载的在收养子女时收养人给付送养人“奶费”的现象。关于这一点,刘文锁先生在其著作《沙海古卷释稿》中虽略有涉及[3](307),但并未对此做深入研究。本文拟就此进行较深入的探讨,旨在揭示公元三世纪至五世纪南疆地区的社会生活。

一、文书中记载的给付“奶费”现象

这里所讲的“奶费”,实际上就是收养人在收养养子女时支付给送养人的一些酬劳,如刘文锁先生所说的“一般来讲,领养子女必须支付一种报酬,称之为抚养费或所谓的‘奶费’(kuthachira)”[3](200)。它在不同的佉卢文书译本中有不同的称谓,林梅村先生称之为“扶养费”或是“赡养费”,刘文锁和王广智先生称之为“奶费”。

在笔者所见到的佉卢文收养文书中,有一半多文书都涉及到收养子女奶费的问题。现统计整理如 下:

① 据传统法律,认领养子者,须付酬 款。[1](38)(文书11号)

显然,这里的“酬款”就是奶费,即收养人支付给送养人的抚养费。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在收养养子时,收养方应当支付给送养方一定的奶费,这是传统法律的规定。但从这件文书中,我们并不清楚“酬款”具体是什么,是给钱还是给物,给多少也都没有说明。

② 扶养费用亦未支付。……若其婢女确实擅自做主,给迦波格耶一养女而未付扶养费用,黎贝耶理应向迦波格耶诸奴仆索取三岁之牝骡一匹或三岁之牝马一匹,而养女则完全为彼等所有。[1](52) (文书39号)

这件文书提到,黎贝耶的婢女将自己的女儿送与迦波格耶诸奴仆收养。在收养的时候,收养方迦波格耶诸奴仆没有支付给送养人抚养费。因为该养女是由其亲生母亲的主人黎贝耶抚养长大的,所以抚养费也就由黎贝耶索取。收养方迦波格耶诸奴仆应支付给黎贝耶的抚养费是一匹三岁之牝骡或一匹三岁之牝马。

③ 判予三岁之马一匹作为扶养费。[1](54) (文书45号)

这件文书与39号文书中所说的收养状况有类似之处。司土黎贝耶的女奴支弥伽将其女儿送与卢达罗有了对抚养费的判决。卢达罗耶应向黎贝耶支付的抚养费是一匹三岁之马。

④ 此事经协商,奶费为一匹马。[4](81) (文书331号)

这件文书中,收养之事是双方都同意的,双方协商的抚养费是一匹马。收养方也将抚养费支付给了被收养方亲属。

⑤ 给Uito马一匹作为奶费。[4](108) (文书415号)?

这件文书中,收养方支付给被收养方的抚养费是一匹Uito马。Uito一词放在名词“马”之前,显然应该是对“马”的修饰语或是限定语。但它具体是何意思,我们现在还不清楚。

⑥ 鸠多里耶尚欠奶费。第一年一匹[……]马,第二年一匹tirs?a马应由鸠多里耶交给菩达犀 那。[4](115) (文书434号)

从此文书可以了解到,收养方鸠多里耶在收养养子的时候未支付抚养费给送养方菩达犀那。收养人鸠多里耶应交给菩达犀那的抚养费是:第一年一匹[……]马,第二年一匹tirs?a马。由于文书的残缺,我们不能详细知道第一年应支付的是一匹什么马,但是可以看出第一年和第二年用来支付奶费的马是不一样的。这里的抚养费是分两年支付的。这是不同于其他文书的情况。可见,奶费的支付也可以采用分期的方式。这说明,分期付款的方式在古代社会早已有之,说不定这是最早的分期付款了。

⑦ 扶养费用业已全部付清。[1](136) (文书553号)

从这件文书中所知道的情况就是,收养方和被收养方之间的抚养费用已经两清,他们没有债务上的纠缠。但是支付的抚养费是什么,具体是多少,文书中没有涉及。

⑧ 现已给am?klatsa骆驼一峰作为奶费。[4](146) (文书569号)

这件文书中,收养方支付给送养方的奶费是一峰am?klatsa骆驼,与其他文书中支付的奶费不同。am?klatsa置于名词骆驼之前,也应是对“骆驼”的限定语或是修饰语,但该词具体是何意思不能知晓。但从文书整体情况可以推测,它可能是指骆驼的年龄或种类。

⑨ ……扶养费尚未支付……。[1](151) (文书741号)

由于文书残缺,从中了解到的内容也比较有限,只知道收养方没有支付给送养方抚养费。

⑩ 摩尔跋耶和詹善那已付一匹三岁之牝马作赡养费,色摩耶业已收讫。[1](319) (文书771号)

这里所说的“赡养费”实际上就是指收养方支付给送养方的抚养费。收养方摩尔跋耶和詹善那支付给送养方色摩耶的抚养费是一匹三岁的牝马,色摩耶也已经收下了。

通过对上述文书的一一梳理,我们对三至五世纪南疆地区的收养子女奶费现象有了基本认识:

其一,在日常生活中,抚养费的支付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支付了抚养费;一种是未支付抚养费。支付了抚养费,收养方和送养方就互不赊欠了。未支付抚养费的,收养双方还为此事纠缠在一起,未收到抚养费的一方提讼,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

其二,该地区存在着多起因未支付抚养费而引发的收养纠纷案件。国王对这一类案件的裁决正好印证了这一点。同时也表明,因抚养费问题而引发的收养纠纷案件均需由国王亲自判决。而国王判决可以说明,在收养养子女时收养方是要支付给送养方一定抚养费的。

其三,收养方支付的抚养费基本上都是实物,主要是牲畜,以马为主,其中也不乏骆驼。这些用来支付抚养费的牲畜并非是随意的,对它们有条件限制,一般情况下在数量上要求是一匹,年岁是三岁,有公母或是种类之分,并且是一次付清。其中也不乏特殊情形,如有分期支付的情况,要求在数量上是一年一匹。至于支付多少奶费,这是收养双方最终协商的结果。

其四,养子女亲生父母的真实身份和所处地位决定他们作为送养人是否有权收取抚养费。从文书反映的情况看来,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将其亲生子女送给他人收养时,可以自己收取抚养费。从这一情况可以判断,这些人应属于自由人,行动上是自由的,不受其他人的任何约束。但这一时期该地区还存在着奴隶制度的残余[5],养子女的亲生父母如果是地位低下的奴隶或是奴仆的话,他们就没有权利收取收养人支付的抚养费。虽然他们将自己的亲生子女送与他人收养,但是由于其身份卑微,从属于主人,自身没有太多的人身自由,因此抚养费也都是由其主人收取的。

二、给付“奶费”现象所反应的三至

五世纪新疆地区的社会状况

收养养子女时,奶费的支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收养养子女成为一种交易,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从这些文书记录的奶费纷争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收养方还是被收养的一方,对抚养费的问题都十分在意。因为抚养费问题牵涉到两方在收养上的实际利益,他们都要维护自身利益。作为收养的一方,如果在其支付清所有的抚养费用后,养子被其亲人带离他们家,必然会向政府提出上诉,请求对此事予以处理。而作为被收养的一方,如果孩子在被他人收养之后没有得到抚养费,也必然会对收养方提讼,要求支付抚养费。之所以上告,是因为收养双方各自的利益受到损害,“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领养是一种有偿的行为。”[3]( 307)

无论收养双方的哪一方利益受损,都可以提出上诉,要求对方支付或退还奶费。收养双方寻求利益上的这种相互对等的关系,自然使人联想到买卖的关系,而事实上奶费的支付又正好强化了这种关系,“‘奶 费’的支付,不免使领养带上买卖嫌疑,因为比较之下,‘奶费’与买卖人口的价格相差并不很大。”[3](307)

从国王对这些纠纷的处理意见中可以看出,收养人在收养养子女时要支付给送养人一定数额的抚养费,这已经成为那时的传统习惯法。也正是因为有了国家法律的支持,人们在收养过程中才能做到有据可循。

第二,抚养费的支付要求养子女要与其本生家庭彻底脱离关系。在多件文书中都提到,收养方只有在全部付清养子女的抚养费之后,养子女才为其完全所有,被收养方原来的亲属对此事也不得再有任何意见。如331号文书中提到,“此事经协商,奶费为一匹马。该女孩既不能由迦凯那出卖,也不能由迦凯那作抵押或从家中赶出去,并在家中对她不得虐待,应待如亲生女儿。今后关于该女孩,男人钵利耶钵多或女母不得提出异议”。[4](81)再比如771号文书中说,“摩尔跋耶和詹善那已付一匹三岁之牝马作赡养费,色摩耶业已收讫。关于此项收养养女一事,……对阿尔陀不赊不欠”[1](319)。这说明既然抚养费支付清了,那么收养双方也就没有任何牵扯,各自都应该遵守约定。

第三,南疆地区的畜牧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自汉张骞通西域始,中原地区与西域的交往不断加强,对于西域风土人情的了解也较为深入。西域各国多为游牧民族,大宛国“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 也”[6](3160);鄯善国“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橐它”[7](3876);乌孙国“随畜逐水草,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7](3901)等等,足见西域各国畜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但是对该区域内各国畜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还缺乏了解。而今佉卢文书所反映的情况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期南疆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尤其是支付收养子女奶费的情况透露出许多细节问题。

前述第11、553、741号佉卢文书中没有指出抚养费用的多少,但其余文书所反映出的奶费大多都是明确的实物,且主要是牲畜,如骡、马、骆驼等。对支付奶费的牲畜是有要求的,多要求是牝马、牝骡。《说文解字》:牝,畜母也。[8](60)可见,用于支付抚养费的牲畜多是雌性,并且多要求其年龄为三岁,如“一匹三岁之牝马作赡养费”[1](319)。有的文书中似乎对牲畜的品种也有所说明,如我们所看到Uito马(第415号文书)、am?klatsa骆驼(第569号文书)等等。

虽然不清楚am?klatsa骆驼、Uito马的含义,但从其名称中可以看出这些牲畜是有所区别的,正如刘文锁先生所言,“在佉卢文书中,‘牲畜’、‘牝驼’、‘小驼’、‘牝马’、‘牡马’等概念是有区分的”[3](74),并且“还有着以年岁称呼牲畜的习惯”[3](75)。用来支付收养子(女)抚养费的牲畜被如此细致区分和明确要求,足见当时南疆地区的畜牧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

第四,这一时期该地区的收养行为较为慎重。虽然南疆地区的畜牧业有所发展,但在古代西北地区,像马、骆驼等牲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其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直到近代斯坦因在西域考古时仍说过,“勇敢容耐的骆驼在那里运输货物,大体上同张骞与马哥孛罗时代一样,至今还没有汽车和火车来代替”[9](25),在近代社会这些牲畜的作用和价值如此大,可以想象更为远古的时候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用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生产资料作为支付的奶费,可见收养养子女是要具备足够经济实力的。可想而知,在当时收养并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特别是对收养者而言,经济上的承受能力是其首先必须考虑的因素。如前所述,用于支付奶费的牲畜多是雌性牲畜,而具有三岁牲龄的牝马、牝骡已经成年了,其利用价值更高。养子女原有家庭若收到这样的奶费,可以将其用于日常的生产劳作或用其来繁殖后代,依靠此笔抚养费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以改变自身的经济条件也未尝不可。

第五,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存在着实物交换的方式。虽然考古发掘证明这一时期该地区也曾出现并使用过一些货币,如中原地区铸造的汉五铢钱、开元通宝、元宝钞以及新疆本地自铸货币汉佉二体钱、汉龟二体钱等,[10]但是佉卢文书中对有关货币使用情况的记 载[11]并不多见,实物交换的方式仍是主流。养子女被看作一件东西用来和别人交换,收养人在没有支付抚养费的情况下带走养子女是行不通的,送养方必然向政府提出支付抚养费的诉讼要求。收养人要想完全拥有养子女,就必须用抚养费来进行交换。可见,三至五世纪的南疆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依然是以实物交换的方式来获取所需的。

三、结语

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佉卢文书为我们研究公元三世纪至五世纪南疆地区的历史提供了详细的资料。通

过对佉卢文收养文书的整理,了解到三至五世纪的南疆地区存在着收养养子女的现象,并且发现了支付收养子女奶费这样有意思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林梅村. 沙海古卷[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8.

[2] 苗普生, 田卫疆. 新疆史纲[M].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4.

[3] 刘文锁. 沙海古卷释稿[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4] T·巴罗. 新疆出土佉卢文残卷译文集[M]. 王广智译. 乌鲁木齐: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民族所印, 1965.

[5] 钱伯泉. 魏晋时期鄯善国的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8, (2): 97.

[6] 司马迁.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2.

[7] 班固. 汉书(卷九十六上)[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8] 许慎. 说文解字(卷二)[Z].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9] 斯坦因.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M]. 向达译. 北京: 中华书局, 1987.

[10] 蒋其祥. 从新疆出土古钱看文化交流[C]//丝绸之路?新疆古代文化.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8.

[11] 杨富学. 佉卢文所见鄯善国之货币——兼论与回鹘国之货币关系[J]. 敦煌学辑刊, 1995, (2): 87?93.

An analysis of adopted children’s milk-fee based on

Kharosthī documents unearthed in Xinjiang

LI Bo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Abstract: In Kharosthī documents unearthed in the region of Xinjiang reflects a phenomenon of adopted children can be found in the south of Xinjiang from the 3rd to 5th centuries. However, to adopt children was not unconditional, as that the milk-fee must be paid to the adoptee. Paying the milk-fee made the adoption a transaction, and it was protected by the law. The children should be departed thoroughly from the family of their borning, and then completely belonged to the adoption famliy. The contact of economic interests in both sides made the adoption behavior more cautious. The milk-fees were some real cattles. On the one hand, it showed that the animal husbandry got certain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exchanging way was still the mainstream phenomenon of the social economic life in the period.

Key Words: from three to five centuries; the south region of Xinjiang; Kharosthī documents; adopted children; milk-fee

第9篇

关键词:冷冻猪肉;外贸竞争力;辽宁省

一、引言

据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辽宁省猪肉产量218.8万吨,农村人口人均猪肉生产量在全国排第1位,是名副其实的养猪业大省。2008年辽宁省冷冻猪肉出口额6.1万美元,占全国冷冻猪肉出口总额的0.0221%,进口额502.5万美元,占全国冷冻猪肉进口总额的0.9599%。生猪产业是否可以成为辽宁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呢?为此,我们对辽宁省猪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

二、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本文以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冷冻猪肉的19个省份,2005-2008年冷冻猪肉进出口额、农产品进出口额以及我国的冷冻猪肉进出口总额等为样本数据进行研究。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农业年鉴》、《中国畜牧业年鉴》以及一些畜牧统计网站。使用Spss17.0进行分析。

(一)外贸指标的选取

对进出口冷冻猪肉省份的外贸竞争力进行研究,本文从衡量外贸竞争力强度的角度选取指标,同时还需要考虑的是指标的量化性以及在一个动态过程中研究问题,选取的指标如下:

外贸规模型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X1

外贸质量型指标:贸易竞争力指数X2、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3、出口贡献率X4

外贸进度型指标:出口增长率X5、进口份额X6

(二)样本的描述

对全国19个进出口冷冻猪肉的省份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得到2005-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根据冷冻猪肉进出口金额、全国冷冻猪肉进出口总额、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指标计算出各个省份连续四年的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并将各省份四年数据取平均值。

(三)因子分析

使用因子分析法之前,首先运用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对样本的可信度进行检验。如果通过检验,要选取原始数据,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得标准化原始数据矩阵。其次,计算相关矩阵R,然后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根λi,即为公因子Fi的方差,根据特征值原则(一般为特征值大于1)或累积贡献率原则(一般大于85%)以及实际需要问题确定公因子个数。为了使因子意义更明显,需要对因子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最后,计算各主因子得分,构造综合因子得分模型,计算综合得分。

将样本数据平均值输入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如表1、表2、表3所示。

首先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为125.733,相应的概率Sig.为0.000,因此相关系数矩阵和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688,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对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及其检验。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较高,各变量呈较强的线性关系,能够从中提取公共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1中以后三列组成一组,每组中数据项的含义依次是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第一组数据项描述了因子初始解的情况。可以看到,第1个因子的特征值为3.586,解释了原有6个变量总方差的59.767%。第二组数据项描述了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两个因子共同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77.436%。总体上,两个因子反映了原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第三组数据项描述了最终因子解的情况。可见,因子旋转后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和累积方差都发生了变化,使得因子更易于解释。

表2是因子得分矩阵,这是根据回归算法计算出来的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根据该表可得到下面的因子得分函数

F1=0.354X1+0.051X2+0.321X3+

0.318X4-0.094X5+0.22X6

F2=0.182X1-0.421X2+0.076X3+

0.066X4+0.118X5+0.774X6

其中,以贸易数据计算的畜产品出口竞争力公式为:

ΣF=0.60F1+0.18F2

由上式可知,用出口数据评价的冷冻猪肉外贸竞争力大小主要由F1决定,其次为F2。根据该公式,计算的各样本冷冻猪肉竞争力数值,如表3所示。

三、研究结论

冷冻猪肉产品的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从综合竞争力得分的情况来看,外贸竞争力的强弱主要由第一个因子决定,而分析第一的因子影响因素负荷由强到弱依次为:国际市场占有率、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贡献率、进口份额、进口增长率、贸易竞争力指数,且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国际市场占有率、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贡献率这三个因素所占影响的份额较大。

从外贸规模指标的影响因素看,辽宁省冷冻猪肉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0.1289%,位列出口省份的18名,处于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的位置。从外贸质量指标的影响因素看,辽宁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值是-0.834,说明辽宁省冷冻猪肉的竞争力水平较低,可以将辽宁省化定为进口导向型省份;辽宁省的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值是0.0156,充分说明辽宁省猪肉贸易不具有竞争优势;就全国而言,畜产品的出口贡献率普遍较低,只有黑龙江、河南、湖南、四川、重庆等地区对猪肉的出口贡献率达到1%以上,辽宁省省猪肉出口贡献率只有0.0153117%;辽宁省的出口增长率是183.24%,较全国的平均值106.50%要高出很多,排在19个省份的第4位,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辽宁省出口势头很好。从外贸进度指标的影响因素来看,近年来,辽宁省猪肉出口市场极其活跃,猪肉的出口增长率排名从2006年的全国第12位上升到2007年的全国3位,目前仅次于上海和江苏两省;进口份额达到了6.98%,这个数值说明辽宁省每年需要进口较多的冷冻猪肉产品。

综合上述分析,如果辽宁省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这样必将推动辽宁省畜产品竞争力进一步的提升。首先在辽宁省的畜产品机构调整过程中,将一部分农业资源由种植业转向养殖和加工业得同时,发展产业化生产。其次努力提高科技研发能力水平,较大程度增加猪肉的附加值,尤其是猪肉加工和猪肉香肠等产品有较高的附加值,辽宁省猪肉出口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尽量通过延长生产迂回链条,使产品增加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姜冰.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3).

2、李作稳.中国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

3、孙丽文,王晓欣.河北省生产竞争力评价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