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59:59
导语:在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观念作祟,艺术教育地位不佳
一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课程仅是“调味品”,是减缓和释放学生文化课学习压力的减压阀、剂,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二是广大艺术教育教师,受“技艺不精”、“课程歧视”、“学生不感兴趣”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自身先行退却,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失去兴趣、热情和耐心;三是部分学生家长求子女成才心切,认为学习音乐、美术等课会影响孩子学习、升学,更有甚者,认为学习艺术的人轻浮,或会带来身体上损坏等。凡此种种观念,良莠不齐,从各个方面和层面冲击着艺术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应有地位,严重制约着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作为农村一般乡村学校,在艺术教育上都起步较晚。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已根深蒂固于社会、家长、学校的心目中,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学校对艺术教育无相应的统一的评价标准。只注重了对学科教学的评价。
2、学校未按课程标准编排艺术教育课
农村小学由于各种具体原因,没有很好地把握课程标准,并严格地按课程标准编排艺术教育课。在有意或无意上,始终都交织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矛盾,由于艺术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课时数较少,总份量小,相对于学科课程来说,它属于从属、辅助、被支配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艺术教育课仍算不上一门独立的、完整的“课程”,在目前对教师或学校没有很好的评价机制的时候,只能以学生成绩(分数)来衡量教师或学校的得与失,在此迫使下,随意把艺术教育课程当作学科课程的点缀或附属物。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实质上仍把艺术教育课程定位于过去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层次上。但显而易见的是,艺术教育课程与这二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既然艺术教育课程被正式纳入了课程体系,但同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在地位上、价值上不应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分,它们各有侧重地作用于学生发展的不同方面,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师资匮乏,艺术教育成果不显
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由于当前“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实际现状,导致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像我们镇小学,近150名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上的有130人,30岁以下的教师无一人。而40岁以上的教师大都是民办教师转正而来,或八十、九十年代的顶岗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性艺术教育,教师本人艺术知识贫乏虽有上好艺术课的决心,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有效地高质量地开展艺术课教学。而30岁以上的几位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艺术课能力较强,能真正担任好艺术课教学,但他们虽然多才多艺,但长期担任学校行政领导,导致他们有心上好艺术课,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4、投入不足,艺术教育保障乏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比一些文化课更需要动手操作和实践。而实践的客体则通常是价值不菲的易耗品或是高精密器材。近些年,农村中小学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而偏废了艺术教育软硬件的开发和投入,使得学校艺术教育缺乏应用的物质保障。大部分农村中小学通过长期的添置积累,虽已有了一些从事艺术教育必须的简单器材设施,但与教育之需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学用具和场地设施,艺术教育课程中的有些内容就无法正常给学生教授,使艺术教育课程的魅力失色不少。
二、解决办法
农村小学的学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加强学习,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加强对艺术教育的领导、管理。要抓好此项工作,必须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必须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艺术教育与学科课程相比,虽然所占的比例小,但它却是绝对不能少的。否则,单一的学科课程会使学生的学习与现实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科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运用、验证和创新机会,而最为根本的,则是违反了所提示的活动是人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方式这一人的本质属性,从而也就违反了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律。
2、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力度
众多事实证明,传统的“应试教育”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不仅不影响学科课程,反而能促进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与进步,有效地改变手脑脱节、高分低能的状况。学校应加大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家长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一起关心学校的艺术教育,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教育网络,使学生得到全面素质的提高。
3、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真正认识艺术课对民族对社会对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作用。
(1)高度重视艺术课教学,不但从时间上保证,还应让艺术课教师真正上好每一堂艺术课。在考评考核艺术课教师时充分考虑艺术教师的劳动特点和劳动成果。制定一套符合艺术课教育教学规律的考试考核章程,充分鼓励艺术课教师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上好每一节艺术课。
(2)在暂时艺术课教师缺乏的情况下,不图表面形式,宁可少一点也要保证质量,让每一个班级每周真正开设一节高质量的艺术课。(3)建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招聘一些艺术类人才进学校,即使每年乡镇分配一个艺术教师也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4)实施“走教”老师,让有艺术才能的教师到各个学校巡回走教艺术类课程。(5)针对当前社会上一些开办假期艺术班的现象借调一些校外艺术人才到学校上好艺术课,否则假期取消他们办班的资格。
4、巧抓艺术教育的硬件投入
论文摘要:本文着重阐述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从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最后对文化信息网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信息的收集与传播是人们学习工作和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图书馆作为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工作模式与服务项目正在由传统意义的借还服务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转变,特别是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为人们了解文化、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建设地方文化信息网是通过互联网、卫星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将数字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这已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
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将所有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为公众提供切实的文化信息服务,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达到对外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文化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好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
1.2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普及以来,各省级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展了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但通过网络整合各种资源,使所有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体系相关、业务数据融会贯通的技术协同平台还没有出现。随着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必然会出现技术应用与数据资源的重复和交叉。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省的人文资源优势、文化品牌优势,通过文化标准的统一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本地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通过搭建网络文化平台,丰富网络文化信息量,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
2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目标定位和信息资源内容
2.1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政府网
作为政府网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为文化网站,旨在将文化和科技结合起来,借助因特网这种高科技手段宣传本土文化,传递文化娱乐信息,将文化作为资产来盘活,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化产业。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也不仅局限于政府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简单的信息,而应将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内容融人到网站中,努力建设内容丰富、服务完善的本土文化网站,最终把这个网站建成海内外人士了解本土文化和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窗口,为资源共享打好资源基础。
2.2地方文化信息网主打地方文化信息
随着文化信息网站的逐步建设,各地都在对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公共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所以地方文化信息网在资源建设定位方面,应该充分整合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地方民俗资源、旅游文化、舞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加工,这样各地方文化信息网才能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样的文化信息网才能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
2.1开发地方民俗资源现今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又一亮点,成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内涵和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各类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声像化采集与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产品的开发,地方民族文化宣传有着潜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学科资源建设、民族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多样化、电子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
由于地方民俗内容丰富多彩,诸如民族的衣着打扮习俗,居住、饮食习俗,生产、旅行习俗,买卖交易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姓名、称谓习俗,人际交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信仰、迷信习俗,礼仪、禁忌习俗,游艺、娱乐习俗,结盟、议事习俗,财产分配与继承习俗等等。所以数字化方式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录音、摄像、扫描、拍照等。
2.2.2开发本地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文献,发挥旅游信息中心作用,是人们认识各地区的重要工具。其内容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它记载着本地区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资料,如本地秀丽风光、历史上本地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历史遗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等。图书馆可根据旅游经济的需要开发馆藏资源,按照不同的主题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旅游信息二次文献,建设旅游特色数据库。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使本地文化更全面地予以展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本地。
在网页制作方式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图片、音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使页面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2.2.3本地舞台艺术的数字化本地舞台艺术包括地方戏曲、民歌、戏剧、舞蹈、曲艺等多种形式的民间群众文化艺术,是本地区的特色艺术。比如山西的道情、罗罗腔、碗碗腔;福建的闽戏、高甲戏、莆仙戏、歌仔红戏;湖南的花鼓戏、荆河戏、辰河戏等等。这些地方戏曲只有依照地域划分,进行本地化的数字化加工,才能全面具体的展现给广大群众,并且对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加以保护,得以长期流传。
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可采用摄像、图片采集、原声传送等方式。
2.2.4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一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其概念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中的界定,它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公约》从概念框架上对此定义作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颂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川并进而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促进、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较抽象化,其内容与上述地方民俗、旅游文化、舞台艺术三方面有关联也存在一些重复,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分和标引。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也可采用摄像、图片、扫描等方式。
2.3地方文化信息网的栏目设置
根据对现有的16个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研究,地方文化信息网在栏目划分方面要以表现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基准,栏目设置要根据本地资源类别进行分类。以我馆负责建设的三晋文化信息网为例,共分十二个栏目,分别是:三晋纵横、文化艺术、旅游观光、人物春秋、文物博览、地方民俗、山西特产、魅力山西、晋商文化、锦绣太原、古籍珍品、三晋文苑。基本上全部都以本地资源进行加工建设的。有部分地方文化信息网是以服务宣传为目的的,所以加设了一些服务公众的栏目。
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要坚持实际性和特色化的原则,为资源共享提供平台
资源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而坚持世纪性和特色化建设原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在进行文化信息网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建设的总体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设备和网络环境配置计划,引进优秀的软件平台;要遵循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优先的原则,先易后难,从小到大,要有步骤、宏观有序进行;在具体实施中各地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规则的基础上分散建设,同时突出各资源库在统一标准下的专有特色,突出本地资源特色,做好本地区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工作,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
3.2要积极关注基层文化生活,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国家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国的西部与东部、乡村与城市之间已经架构起四通八达的信息通道,人们的交流与沟通已经可以跨越时空瞬间完成。但是,在我国的基层村镇,知识的贫乏导致的贫困仍随处可见,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认识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充实的精神食粮,就成为我们文化工作者在进人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新世纪的图书馆将是一个高度网络化、共享化,对全社会信息资源具有保障功能的崭新体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3.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有力的统一与规范
我国的网络化建设一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由于缺乏有力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使得信息网建设各行其是,造成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在同一区域内各个专用网络系统间互不相通,相互独立的局面。在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上,资源开发分散,重复现象严重,浏览一下各个网站的资源目录就会发现,大多数站点都存在着设置的信息栏目贪多求全,提供的信息内容大同小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文化信息网建设重点在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建设,如果没有统一与规范,在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方面会产生障碍,不利于资源共享。重视文化信息资源的内容结构、调整,优化其内容构成不仅是网络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用户的迫切需求。
3.3.1形式的统一通过对各地的文化信息网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以政府网的形式出现;二是文化信息网,以地方文化信息为主打但其中也有政府网的职能;三是数字文化网,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主打。如果将这三种形式的网站加以规划整合,规范成统一的形式,可能更趋于合理化。
3.3.2数据格式的统一文化信息网的数据格式多以视频数据、图片数据为主。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格式,给数据交流造成很多不便,如果各信息网提供唯一的元数据接口,相信用起来可能更方便一些。
3.3.3后台数据尽可能用大型通用型数据库如SQL,ORCLE等。
生态林业是在某一区域设计、建造的以木本植物为主的人工符合生态系统,是现代林业的基本经营模式,是根据“生态利用”原则而组织起来的森林经营利用制度。它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工程方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在促进林产品持续发展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当代和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环境。
生态林业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适应性广的现带林业经营模式,同时又以我国传统林业中具有生态萌芽的东西为起点,易于取得实效。在这一点上,生态林业为现代林业发展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统一的矛盾。这正是龙口市大力发展生态林的重要原因。
二、生态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差距
有些乡镇对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没有是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因而造成工程建设并没有真正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设工作不扎实,不系统,进度不快,法律保障落实难,缺乏有力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未达到全民的共识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毁林事件时有发生。
(二)缺乏统一规划
一些地区缺乏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意识不强。林业生态工程未与总体生态环境建设和相关产业综合考虑、规划,因而使之功能难以正常发挥,没做到因地制宜以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三)林业基础薄弱,科技人员少
一些地方的林业基础薄弱,科技人员偏少。尚有部分乡镇没有林业站,或者虽有林业站,但是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可靠的专项经费来源,形同虚设。
(四)资金不足
林业生态工程不仅是一项全新的生态建设工程,而且建设去多是自然条件非常严酷,经济不发达,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造林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国家投资少,补助标准偏低,与工程需要不相适应,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随着工程进展,造林难度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物价不断上涨,造林成本不断提高,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三、关于生态林发展的建议与发展方向
(一)提高认识,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科学规划
生态林建设的总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国土综合整治,促进持续发展。各乡镇生态林建设必须服从全市的总体利益,在总体宏观规划调节下,既有分工,又有密切联系,做到“全市一盘棋”的布局局面,实现总体利益最优化、长远化。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确定工程建设的总体规模,其次根据各乡镇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搞好最佳林种、树种结构配置,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二)重视科技,搞好试点
增加科技含量和科技投入,是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在生态林业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林业科技人员在生态林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充分调动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增加林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投入,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加速先进适用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快生态林业经济跨越式发展进程;要深化科技服务,市、区县林业部门的科技人员要与项目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建设示范点、示范片、示范林带,引导农户象种庄稼那样种树栽竹,象管庄稼那样管林、管竹,大力提高生态林业经济效益。
(三)加强资源保护,坚持依法治林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是生态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生态林工程的实施,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林地保护面积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严。要加强执法队伍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森林公安、林政、野保、纪检等执法、执纪部门的作用,坚持标本兼治,预防为主。要强化监督,规范执法。对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惩处,确保森林资源、林区社会治安安全,为我市生态林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
(四)积极调动全社会力量建设林业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的成败关键在于广大群众。要积极搞好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林建设的认识,加强林业建设方针、政策、措施的正确制订。寻求造林和作者,允许承包经营转让,保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尊重承包者的经营自,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使经营者特别是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实行以国有林业和集体林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完善各种形式的责任制,通过经营分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林场和股份合作林场,兴办绿色企业、专业户造林、合作造林、联营造林及股份制造林。充分调动各行业各部门的积极因素,按统一规划协同共建的原则,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林,确保工程建设稳定协调发展。
(五)引进技术人员,充实技术队伍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雷公山
中图分类号:S75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57-2
1 基本情况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于2001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东南部,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11个乡(镇),44个行政村,3.0万人。总面积4.73万公顷,其中,国有土地0.91万公顷,占19.31%,集体土地3.82万公顷,占80.69%。有林面积4.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8.76%,森林总蓄积为345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地环境,处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极为明显的分水岭高地,是以保护台湾杉等珍稀生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现已鉴定的各种生物5084种,其中,高等植物有2582种,野生动物有2 239种,珍稀及特有动植物134种。
保护区面积大较、区内人口多,地处偏僻,经济文化落后,区内群众历来有“靠山吃山”的习惯,保护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28年的建设和对区内群众的扶贫开发,区内资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在温饱线上徘徊,资源保护压力仍在持续。
2 存在的问题
2.1 由于历史原因和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的传统因素
雷公山保护区内居住的群众98%是苗族,长期以来,一直依赖保护区内的资源得以生存。历史所形成的规律,自然给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区内群众生产生活活动频繁,为了生存,日常用的薪柴、砍树建屋或出卖,入山打措等事件不断发生。
2.2 自然环境影响和文化的落后
由于地势和历史原因,经济文化落后,苗族人民世袭依山而居,生活艰苦,生活环境极其恶劣,主要是传统农耕生产,效率低,农作物难以生长,部分群众还未达到温饱水平。由于地势偏僻,交通不便,接受文化教育受到相对制约,封建迷信、家庭劳动负担重等因素影响,科技文化、农耕知识难以普及区内群众。
2.3 保护区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间的矛盾
保护区建立和发展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在生态、环保等方面强制执行国家法定政策,规范了保护区的区域及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内群众对资源的索取,限制了当地群众的生产活动,但是已经习惯了靠山吃山的区内群众,仍然不断地向保护区索取资源,砍伐林木、狩猎、采集野生资源等等,这一系列活动严重的阻碍了自然资源的保护。
2.3.1 资源保护与林木盗伐者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设需要大兴土木,保护区的天然林,人工林自然成了砍伐的首选目标,加之个别人的偷砍盗伐,使其林木剧减,其中不凡珍贵树种,这些来的绿化树、行道树、观赏树的价值大飙升、盗伐者、收购者日趋馋于破坏、盗伐、哄抢、抬价、越演越烈,造成资源锐减,令人痛惜。
2.3.2 资源保护与捕猎者之间的矛盾 保护区境内群众长期生活山里,生活清苦,虽然国家三令五声严禁乱捕滥猎,但仍有部分群众于法律不顾,时常上山偷猎,滥杀野生动物。近些年来社会悄然刮起吃“野味”之风,更加刺激了盗猎者的“胃口”,助推“吃野”之风加剧。
2.3.3 资源保护与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 区内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人们的习惯往往只注意到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生态效益,受利益驱使,仍有少数群众毁林开荒,乱搭乱建,这不仅影响群众生活,而且造对山林破坏、资源加剧匮乏。
2.4 管理上的局限性
保护区是国家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禁止人为采伐或狩猎保护其生态效益。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得到了相对的保护,但由于保护区人口众多,村寨密集,的确给保护区的管理上带来诸多不便,加上森林公园、乡村旅游、公路开发频繁进入到保护区来,无疑给保护区雪上加霜,造成管理上的压力。
3 对策
多年来实践证明,保护区在强化管理有一定成效,可如何实现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必须提高区内群众生产与生活为前提,解决诸多问题和矛盾,滞后思维是不行的,要想管好资源,不是少数人可以完成的,必然依靠当地群众的通力合作同时用实际行动加以解决,切入资源保护与生产生活的综合问题加以解决,从共识着手,加强协作。
3.1 社区共管
大凡居住山区群众,由于历史原因和环境上的影响,缺乏对保护区认识。他们觉得保护区的建立影响了他们的实际利益,剥夺了他们生产生活空间。从而在思想上厌恶保护区资源管理,所以,为了解决自然资源保护与群众利益关系,必须从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上下功夫,把农民生计、生产生活与资源保护紧密结合,以人为本,在区内实行社区共管,提高农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意识。
社区共管是解决与当地群众矛盾突出的最可行办法,即群众参与保护、实施和评估,并与保护区共同建立自然资源管理模式。保护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以保护区提供科学技术,发展种养业,如药用的雷公藤、杜仲、黄柏、厚朴及茶叶等中长期经济作物,无污染蔬菜、野生山野菜、合理林下可再生资源、以及养殖山乡土山鸡、山羊等短期效益项目,实行共赢共管,互利互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当地农民尽快致富,也可增强当地群众与保护区管理部门的感情及其加深信赖感。保护区内的乌东村的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结合是就是一个典型。
3.2 教育宣传
长期以来,区内群众对保护区的功能、管理上认识不足,盲目的依赖区内资源以获取其利益。所以,要广泛宣传,加强教育,引导农民合理利用资源,让农民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3.2.1 广泛宣传,加强管理 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题材,据当地实情进行多样性宣传,或广播、电视、电影放映,进行不间断的宣传。在区内以及周边乡村的学校。不妨开设一些资源保护法规的课程,将生态保护知识宣传到位。尤其偏远山区,结合国家政策宣传教育,利其保护资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让其深入人心,使其资源保护意识加强,达到长期保护的目的。
3.2.2 树立致富典型,发展地方经济 在保护区境内有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带群众走致富路的代表性人物,且具有威信的人物加以总结,推广其先进事迹,有突出的加以表彰,以为榜样。例如:方祥乡陡寨村的“天麻大王”李世章等,以其影响力带动区内群众,发展地方经济,以激励区内群众爱山、护林的自觉性与能动性,又能带来实际收入,逐渐消除历史存在的滞后与其怠慢的思想,促进资源保护的长期性与自觉性的形成。
3.3 科技扶贫
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和文化滞后,信息闭塞,农民科技信息接受迟缓,迫切希望有路子发展当地经济,改变当前贫困现状,保护区要时刻掌握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协助好当地村民搞好农、林、果、牧的生产,辅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因地制宜的栽培一些周期短、见效快、价值高的植物、花卉等增加农民收入。
3.4 争取项目支持
以科研项目为支点,不断增强保护区的社区经济发展,争取课题,多渠道找项目资金,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下功夫,力争到国家科技项目和一些重大科研项目,保护区还要争取一些国内外的帮扶资金、基金,搞好区内村寨建设,景观建设,如2009年引进资金40多万元,在平祥村、雀鸟村、格头村实施节柴灶项目和村寨路面硬化等等,使其村民得到实惠,提高对保护区的认识和看法。
3.5 完善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是全体村民以“饮血为盟”的立约方式来约束本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社会治安、婚姻、卫生等方面行为,规范群众照章办事,违“法”必究的原则。在方祥乡七个村都有自己的一套村规民约,各个村民都必须按照村规办事,哪有违反者,将按村规照章处罚,重者移交司法机关。如发生森林火灾,对火灾肇事者处以三个“120”的处罚,即:120斤米、120斤肉、120斤酒,请全村人吃,即为扫寨,还补种苗木直至成活成林。此举既深得民心,又加强了社区管理。
完善村规民约,达到社区和谐、林区和谐,就必须继续完善制度,加强村民保护意识,提高群防群管的自觉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林业处罚条款,着力在偷砍盗伐放火烧山等的处罚力度,加强村民自治,确保社区稳定,林区平静。
3.6 继续深林权制度改革
明晰产权,完善政策,切实把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明确到户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精髓。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有力的促进农民扩大就业和再生产。通过林改建立新的林地权属,建立健全的经营管理体制,家庭经营权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山林地块的明确,增加了林地透明度,解决了林权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使其各负其责,相互监督,相互促进。避免权属混乱,产权不明等现象发生。
保护和发展是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探讨,总结经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保护自然。促进山区人民健康,有序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振兴保护区事业实现跨跃式的发展。
3.7 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
雷公山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林地全为国家一级重点公益林,国家虽从2009年开始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但金额太低,需逐年增加,逐步提高区内群众生活水平,有效保护区内自然资源。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对策
一、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对农业产业化始于90年代山东开放地区农村,后在全国各地条件较好的乡镇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腾飞”,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核心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本地资源为基础,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础,基地联农户的形式,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经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其实质是建立以各自参与者主体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而西北贫困地区由于农业基础条件差,经济落后等原因,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级政府采用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虽然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但发展速度缓慢,与发达地区和同一地区农业基础、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从甘肃省贫困地区来说,“两西”扶贫二十年,农业产业项目各地试行了不少,但真正形成产业化格局的却凤毛麟角,大同小异,至今仍有5%左右的农户尚未稳定解决温饱,一时解决了的仍有一些还处于不稳定状态,一遇自然灾害,又可能出现小灾小反贫,大灾大反贫的现象,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其主要原因是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多数农户尚无稳定的收入来源,农业始终停留在传统模式下运行,产业化尚未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内在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延缓了脱贫致富的进程。
就静宁县而言,地处西北地区陇东黄土高原,属半干旱贫困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提出了马铃薯、果树、药材、蔬菜和养殖五大支柱产业,县委、政府连年加大投资力度,农、林、牧、水技术部门全力配合,进行技术推广,但时至现在仅苹果一业初具“产业化”规模,其他几项产业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一些农产品似乎有区域化生产优势,但规模小,档次低,始终不能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真正解决农民经济困难问题。如:马铃薯在静宁各乡镇都有较大种植面积,每年总产量都非常可观,但加工企业少,产品附加值低,多以原产品食用和销售;蔬菜等产业产销一直面临更多挑战,其主要表现是:成本费用居高不下,品种、质量、时间差等竞争日趋激烈,高营养、无害化的要求日趋强烈,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日益突出。
那么,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究竟在哪里?其对策是什么?回顾农业产业发展二十多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问题的所在。
二、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认识偏离,没有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农业产业化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出现的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贫困地区人们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实质理解不透,认识不够统一。主要表现在:一是负责和参与农业生产的领导者和组织管理者对农业产业化缺乏深刻而系统的认识,在具体工作中不是按产业化的内在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协调指导和服务,而是撇开市场,不顾当地实际,盲目建基地、上项目,用行政手段强迫群众种这养那,结果造成劳命伤财,欲速则不达。二是一些基层干部没有认识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和客观必要性。误认为产业化是发达地区搞的,贫困地区经济落后,条件不成熟,发展农业产业化困难大,因而畏难情绪严重,不能放开手脚从事农业产业化的实践活动。三是农民群众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实施缺乏参与意识和合作心理,对区域化规模生产、主导产业培育、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等心存疑虑,担心上当受骗、得不偿失,持等待观望态度。所有这些来自不同方面认识上的障碍,致使领导者、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不能形成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合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不能很快形成,产业化发展步履迟缓。
2.规模生产效益差,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
目前,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还是一家一户,分散弱小,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大的生产规模,与农业产业化追求规模效益的要求差距大。同时,贫困地区农业生产中传统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仍占主体地位,农业处在粗放经营阶段,科技含量低,科技进步贡献率不高。此外,贫困地区虽然拥有较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但不少地方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制约着加工企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多以低级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售,缺乏深度加工和利用,产业链条短,处于“一产一销”的低级阶段。
3.产供销脱节、贸工农分离,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社会化服务组织不键全
在贫困地区,由于农业与二三产业未形成拉通联动的格局,没有走上产业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农业的发展得不到工业、商业的拉动,而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没有得到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产业化经营系统内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导致农、工、商三者相互割裂,增加了农业抗御市场风险的难度;由于市场体系发育滞后,农副产品流通不畅,买难、卖难现象屡屡发生,致使农户不敢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此外,作为农业产业化有机组成部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和建全,服务功能残缺,服务工作不到位,起不到应有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主导产业的培植和龙头企业建设不够,缺乏产业优势和带动辐射作用
培植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关键。贫困地区在农业产业化试行中虽然也注意到了主导产业的选择,但多数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也未能充分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龙头企业的选择上大多数仅在原有的所属工商企业范围内进行,这些企业普遍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经济实力差、功能单一,且过重注意自己的利益,忽视了农民的利益,对农产品的带动能力不强,难以真正承担起龙头的作用,因而既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壮大,也不利于农户利益的实现和保护,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极为不利。
5.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化发展缺乏后劲和保障
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化等,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1.深化认识,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观念
贫困地区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首先提高对实施产业化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从政府和各级领导角度讲,要强化发展意识,把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当作振兴农村经济的总方向,树立“以产业抓农业”的新观念,以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统揽农村经济工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导向、财政投入、行政引导等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要特别注意制定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有关产品基地、加工项目、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等,在投资、贷款、补贴、税收上实行倾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认识,使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之中,推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
2.以农户为基础,企业为龙头,市场为纽带,逐步建立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利益共同体和经营模式
针对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要把建立和推行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放在重要位置,从而引导农业生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发展,使农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经营,分享二三产业的利益。从目前看,应重点推广下面四种产业化经营模式:①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即以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把农民联合起来,对内开展服务,对外拓展市场,推动专业化商品生产发展;②流通企业+农户:即以外贸、商业、供销等农副产品流通企业为龙头,组织农民按市场需求定向生产;③加工企业+农户:即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格局;④农资供应、科技部门+农户:即以农资、种子、饲料等农资供应部门和科技部门为龙头,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系列化服务。这四种经营体系如真正建立,贫困地区目前贸工农分离、产供销脱节的局面就会大大改观,就能稳步推进农业走向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就能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3.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加强主导产业培植,实行产业布局区域化
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和组织规模化生产,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环节,是龙头企业发展的依据和条件,没有基地就形不成拳头产品,没有规模就难以占领市场。因此,贫困地区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管理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开发搞好基地建设,提高规模经营效益。一是继续抓好连片开发,通过发挥专业户、专业村、专业市场的示范效应,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使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逐步走向产业化分工、专业化规模经营。二是对已确立的基地要抓好配套建设,提高档次,在原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配套完善生产、加工、流通和技术服务设施,提高基地的产出率和效益。三是要根据资源优势、基础条件和开发前景,有侧重有选择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对于适应市场需求,资源优势突出的支柱产业加大力度培植,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覆盖面,从而辐射带动其他行业滚动发展,尽快使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化为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化为经济优势,产品优势化为商品优势,单一优势化为综合优势,最终实现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突破性发展。
4.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的综合功能,其经济实力决定着产业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要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中之重来抓。鉴于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总体发育程度低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突出,应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侧重于构建各类农副产品加工、贮藏、运销龙头企业。尤其要大力发展加工业,实现种养加一体化,使产品实现转化增值。对于当地现有的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如粮食、畜产、农产、外贸等流通企业,要引导其利用自身优势,加强贮藏,运销能力,扩大经营规模,拓宽流通渠道,力争发展为贮藏、运销龙头企业。同时,要根据主导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制定优惠政策,集中人、财、物力举办一些新的龙头企业。在扶持龙头企业的具体工作中要重视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对于有较大产品开发、加工和开展服务能力的企业和组织,不分其地域、部门和所有制,都可以作为龙头企业来扶持。二是引导龙头企业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经营,广泛吸收农民参股入股,使企业和农户真正结为利益共同体。三是推进龙头企业集团化,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增强龙头企业的综合带动功能和市场竞争能力。
5.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全方位系列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保证,而贫困地区在这方面恰恰是一个弱项,因此,建立和完善信息、科技、农资、融资、运销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当务之急。具体讲,当前要以农业和涉农部门为基础,以现有的服务体系为主体,强化农技、林业、水利、水保、农机、畜牧等站、所和农村供销社、信用社的服务功能,利用这些组织自身网点普遍,设施齐全的优势,将其设在县、乡、村的各类服务点完善发展,联网成体,构成多功能、综合化的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要大力支持乡村和农户创办各种类型的民间专业协会,产销合作社等自我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并引导其向辐射带动功能强的中介服务组织发展,使其外联市场、上联龙头、下联农户,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
6.推进科技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
农业产业化是与科技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要把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作为着力点来抓。一是牢固树立科技兴农的战略思想,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良好运行机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把科技进步贯穿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全过程,突出搞好种子培育、品种改良、栽培模式、科学管理、病虫防治与检疫、冷冻保鲜、饲养方式、包装技术、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教育均衡 城乡统筹 推进
Propulsion of Xiushan county education balance development and city country arrangement strategic
【Abstract】 Education balance important contents and form that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is a city country to orchestrate, the importance being a society equity carries a body. The city country orchestration is also the important means that solves education well balanced. The basis shows the practice of mountain county education and carries on analysis to the education well balanced development present condition that owes a flourishing region, explicit reason, and pointed out related solution.
【Key words】 Education balanceCity and country arrangementPropulsion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既是教育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重庆市实现城乡统筹战略的重要途径。一个地方的发展,教育是全部工作的重点和基础,在中央提出把重庆市建设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的背景下,如何推进教育的全面进步,培养更多综合性人才,促进城乡统筹战略,教育作为全部工作的基础性地位,显得更为突出了。
1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统筹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公平的体现。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决定了教育要把公平放在首位,只有保障每个人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和权利,才能真正的实现教育的公平。教育硬件配置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条件,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教育资源“城市优先”的价值取向,使得贫困地区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城区学校的孩子在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在设施齐备的运动场锻炼。而农村学校的孩子,却只能在教学设施简陋的教室学习,或者完全没有锻炼的场地。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教育不公最直接的体现,也是社会不公平的体现。教育软件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学校的进步归根到底还是需要教师的推动,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城区学校由于具有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能吸引很多人到此任教,整体水平高。农村学校教师的水平则让人担忧,突出的表现在农村教师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对新的教学理论、新的教学手段很难吸收。这就造成了城乡教师水平的差异,公平的教育几乎成为空谈。所以,只有全面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社会的公平才能实现。
1.2 教育均衡发展是推进城乡统筹战略的重要内容与方式。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是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教育的均衡发展代表着一种正确的思路,一种教育发展观,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是秀山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统筹城乡经济必先统筹城乡教育,教育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很难实现城乡经济的发展。加快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推进城乡统筹战略的重要内容与方式。目前教育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城市教育优质资源相对集中,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比较薄弱,城乡教育不协调,阻碍了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教育的均衡发展,才能全面推进城乡统筹战略的实现。
1.3 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武陵之心、边城示范”的内在要求。秀山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拥有较好的区位和自然优势,历史积淀厚重,拥有浓厚的人文氛围。为此,秀山县委作出了建设“武陵之心、边城示范”的发展战略新定位,即建设武陵山腹地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全国多省市交界地区“边城”发展的新示范。知识经济条件下,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人才的推动。因此,时代需要秀山县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办好的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培养更好、更多、更广的人才促进秀山县经济的腾飞。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如果教育的发展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必然会导致经济前进的脚步放慢,甚至可能经济的发展还会倒退。所以,推进城乡统筹战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已势在必行,这是实现“武陵之心、边城示范”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
2 教育不均衡的原因分析及危害
2.1 教育发展的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秀山县大力加强薄弱学校的治理工作,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学校的差距,促进学校办学条件的进步,师资水平、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得到了提高。但现实中教育失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地区受教育机会低于城镇地区,女童失学率高于男童。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破坏了社会公正,影响了学校的发展,造成了择校成风,有关部门禁而不止,教学秩序出现了混乱,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突出的表现是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仍有很大差别。当城市的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上网冲浪时,农村有些学校却因没有电脑而苦恼。同一区域,一些学校一年所收取的“择校费”就比一所普通农村学校全年所收取的杂费还要多。
2.2 教育失衡现象的影响。知识改变命运,受教育的程度很大程度上与收入成正比,受良好教育的人,不一定能成材,但不受良好教育的人一定难成材。因此,一般情况下教育失衡导致:“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学校,不一样的明天”,这种教育畸形的现象,造成大多数人在人生的伊始,就被分为三六九等,人格和心灵受到伤害。这对社会的稳定的负面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同时,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是城乡统筹战略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来源于教育的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只有通过教育的均衡发展,才能培养更多、更广的人才,为城乡统筹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反之,如果教育得不到均衡的发展,出现“精英教育”的现象必然导致教育为少数人服务,教育也就只能培养出极少的人才,这样城乡统筹发展就得不到必要的智力支持。因此,城乡统筹能否顺利的进行,关键在教育是否能均衡的发展,只有教育协调、均衡、健康的发展,城乡统筹战略的推进才具有可能。
2.3 原因分析。
2.3.1 政府在资源的配置上显得不力。政府是教育及其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在发展教育中可以发挥政策的规范、导向、协调和推动作用,可当前政府在教育的引导、协调、推动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2.3.1.1 教育投入不足,政府有心无力。我县是重庆市最边远的国家级贫困扶持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在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拿出了大笔的资金来支持城乡教育的发展,可总的来说教育经费投入还是相对不足,全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制约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直接导致了应新建的学校不能按期新建,要扩建的学校不能及时扩建。
2.3.1.2 师资配置的引导上有心无力。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之间存在着非常激烈的竟争,“升学率”是各个学校竞争的焦点,因为升学率决定了来年的招生人数,决定了教师的福利待遇。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城区学校疯狂抽调农村学校的教育骨干,使农村学校的教师大量流失,导致了大量优秀教师在城市集中。政府认识到师资配置不合理的现状后,着眼于从全局出发,通过提高农村教师各方面的待遇,借此缓解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但收效甚微。
2.3.2 城乡教师水平差异大。城区教师绝大多数都从正规师范学校毕业,其理论知识、教育方法能胜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而农村教师中毕业于正规师范学校的比例不高,农村教师的队伍构成复杂,“民转公”“顶班”“退伍军人”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据统计,2007年秀山县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就有531名,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达到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来源差距较大。城区的教师来源较为广泛,城区住房条件、医疗条件、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可以引进优秀大学生,抽调农村优秀教师到城区任教。城区学校教育水平由于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得到稳步发展;农村学校的发展则举步维艰,由于各种条件相对落后,很大一部分人不愿意下乡,更多的优秀人才不想留在农村。造成教师资源的流失,直接或间接导致教育质量的下滑。
3 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城乡统筹的对策
3.1 政府把握全局,加大掌控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应高度重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政府一方面要鼓励学校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练好内功”创造性的运用本身优势改善办学环境;另一方面,在财政投入上要适当向农村弱势学校倾斜,实现学校硬件上的相对均衡化。把着力点放在优化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上,使城乡大体上拥有相对均等的物质条件,实现基础教育规范化办学。形成一个相对公平竞争的教育环境。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助学,通过整合区域教育资源以实现一定区域内的资源共享。拆除基础条件差的学校,把拆的学校进行资源重组,实现优化组合,逐步带动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进而整体提高。政府可到贫困地区任教的教师给予一定补助,鼓励师范类毕业生和其他优秀人才到贫困地区任教。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优先照顾农村学校,城区教师评职和晋级时,教师应到农村学校去挂职锻炼。在此基础上,施行教师竞争上岗制度,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能完成教学工作的教师给予奖励,对不能完成教学的教师坚决不让上讲台。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教育资源的配置由政府统一规划合理配置。
3.2 加大农村教师的培养力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陈旧的知识观念,填鸭式的教育是无法培养明天的人才。知识能否传递,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能否正确的树立,归根结底要依靠教师的综合素质。要解决城乡教育质量失衡问题,必须从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
3.2.1 要引导农村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农村教师的理论水平。关注教师的学习需要,对其进行培训,学校要提供学习的平台,给予一定经济补助,肯定教师的成果并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奖励。
3.2.2 要争取城区兄弟学校支持,开展“手拉手”活动建立城乡帮扶体系,鼓励本校教师走出校门,到名校取经,提升自身素质。
3.2.3 本校要树立科研强教的理念,积极开展听课活动,有经验的教师要帮助年轻教师的成长,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搭建城乡虚拟互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我们要为网络插上腾飞的翅膀,利用网络构建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平台,为教师的备课与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便利,以实现城市和乡村优质资源共享,使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建立起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的实体。
3.3 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教育失衡的有效途径。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乡教育的失衡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且农民对教育的投入少。要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就必须提高农民收入。
3.3.1 调整农民产业结构,鼓励引导农民种植经济作物,扩大收入渠道。
3.3.2 要联手打造农业经济圈,打破以往农民自给自足的封闭模式。实现互通有无、优化资源和共同进步。
关键词 教科文组织 语言权利 濒危语言 语言多样性
2007年5月16日,联合国大会宣布2008年为“国际语言年”,并且指定教科文组织为这一活动的协调机构。教科文组织认为:“无论是通过在教育、电脑空间、人文环境领域开展的活动,还是通过旨在保护濒危语言或推动语言成为社会一体化工具的各种计划,一货、抑或是为了探讨语言与经济、语言与本土知识或语言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重要的是在世界各地宣扬这样的理念:‘语言,至关重要!’”
教科文组织自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的《反对教育歧视公约》(Convention againstDiscrimination in Education,1960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草案)》(2005年)、《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2003年)、《多语并存世界里的教育》(2003年)、《普及网络空间及促进并使用多种语言的建议书》(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Promotion and Use of Multilingualism and Universal Access to Cyberspace,2003年)等文件,对语言权利、语言教育、语言活力、语言濒危、语言多样性、语言遗产等语言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语言学研究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的普遍关注。这些文件中的大部分条款、建议已经或正在成为各国制定语言政策、开展语言研究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参考。
我国的相关研究,或侧重于介绍有关语言权利的国际规约,如《国外语言立法概述》列举了1996年以前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涉及语言权利的规约,《联合国及诸区域法规文件中的语言条款选摘》列举了1985年以前的联合国各种规约中有关语言权利的条款;或侧重于讨论教科文组织近年关于保护濒危语言和维护语言多样性的公约、倡议等,如《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评估》对《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内容、重要现实意义、指标体系存在的瑕疵等进行了探讨。
本文对教科文组织自成立以来制定的涉及语言权利、濒危语言、语言多样性三个方面的规约的情况进行概括,试图为我国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对语言规划问题的探讨提供参考。
一、语言权利
教科文组织认为:“从很大程度上讲,各项基本权利(言论、教育、参与文化生活、从科学进展中受益)的切实享受都会受到语言因素的制约。因此,适当的语言政策会为行使这些权利提供一种重要的媒介。”该组织通过的一系列宣言、纲领等文件,如《反对教育歧视公约》、《关于发展成人教育建议书》(1976年)、《关于种族与种族偏见问题宣言》(1978年)、《和平、人权和民主教育及综合行动纲领》(1995年)、《实施以语言多样化为基础的世界语言政策》(1999年)等,均涉及语言使用权利或语言教育权利问题。
教科文组织主要有两个文件的内容涉及语言使用权利。《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1945年)第一条明确指出:“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享人权与基本自由”。《反对教育歧视公约》第一条明确阐述了“教育歧视”的定义:“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经济条件或出生的任何区别、排斥、限制或特惠,其目的或效果为取消或损害教育上的待遇平等”。该公约第五条针对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指出:“少数民族的成员有权进行他们自己的教育活动,包括……使用或教授他们自己的语言在内。但是,行使这种权力的方式,不得妨碍这些少数民族的成员了解整个社会的文化和语言以及参加相关的文化活动,也不得危害国家。”。
教科文组织就语言教育权利问题制定的所有文件,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和立场。本文将其归纳为母语教育、双语/多语教育、跨文化教育三个方面。
(一)母语教育
教科文组织支持母语教育,因为以母语教学有益于提高第一语言的使用能力、其他科目的成绩。关于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教材资料、师资培训,相关规约的内容如下:
1.母语教育对初期教育和扫盲至关重要,应“尽量将母语教学延长到以后的教育阶段”。具体做法是:“每个学生应当首先用其母语接受正规教育”;“盲首先应当用其母语学习读写,然后如果愿意并有能力,可以学习第二语言”;如果某一地区的居民使用几种语言,应当采取措施“按不同母语分组开展教学”;“如果说不同语言的人不可避免地合在一起上课,应当用对多数学生来说使用难度最小的语言进行教学,还应向那些不会使用教学语言的学生提供特别帮助”;“对于少数种族,成人教育活动应能使他们……用母语教育自己的子女,发展自己的文化和学习母语以外的其它语言”;“应采取措施,使(外裔居民群体)的子女学习本国语言”。
2.1953年制定的《本国语在教育中的使用》指出:“只有向青少年和成人及在校儿童为他们的娱乐和学习提供足够的阅读材料,读写能力才能保持下去”。1992年,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教育会议又强调,应当鼓励用母语编写教材和学习资料以及其他阅读材料。
3.1996年,政府间教师地位问题特别会议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整个教育计划的编制,在每个阶段均应包括及早进行培训和再培训的规定,以便为有关国家培训出数量充足的,既熟悉人民生活又能用母语教学的合格教师”。
(二)双语或多语教育
“教科文组织支持在各级教育中开展双语或多语教育,以促进社会平等和男女平等,因为这是多语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该组织还鼓励国际交流,推动语言教学的网络开发。具体内容如下:
1.2001年召开的国际教育会议建议:“(应当鼓励)首先用母语,然后(如果母语有别于官方语言或民族语言)用本国的官方语言(或民族语言),以及用一门或几门外国语进行交流、发表意见和掌握听说能力。”在此之前,教科文组织就曾在有关文件中提出:应“及早掌握母语以外的第二语言”;开设“学习第二语言的课程”,应当逐步增加第二语言教学的分量,并在学生尚未熟练掌握这一语言之前不得将其作为教学语言;“在中学至少进行一门第三语言的跨学科强化教育,以便学生毕业时能够使用三种语言,这是二十一世纪一般人应具备的使用语言能力”。
2.应当鼓励开展中、小学教师的国际交流,“让他们前往别的国家的学校用自己的语言授课,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一门语言”。
3.应当制定“强有力的国家政策,以推动网络空间中的语言教学,(还应加强和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帮助他们开发免费使用的电子形式的语言教材,还应当强调提高这一方面的人员素质”。
(三)跨文化教育
教科文组织支持语言作为跨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增进各个群体之间的了解,确保对基本人权的尊重。具体内容如下:
1.应当充分尊重“处于少数地位的人和土著人民的教育权利”。教科文组织语言问题规约提出:落实“用母语学习的权利”.和“充分利用有关文化所特有的交流和传授知识的方法”;“不单用母语,还要用民族语言或官方语言及普遍通用的交流语言进行教学,这样,少数民族和土著人民就有参与并为整个社会贡献力量的机会”。
2.教育应“培养对文化多样性积极意义的认识”,为此,应当改革课程设置,“鼓励实事求是地从正面将少数民族(或土著人民)的历史、文化、语言和特性等列入课程内容”;“应当加强语言教学的文化内容,以加深对别的文化的了解”;“语言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语言练习,而应是了解别的生活的方式、文学和习俗的机会”。
二、濒危语言
教科文组织认识到,语言和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且文化和语言多样性有助于丰富和提高人类的生活,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会对人类构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该组织将促进并资助语言学研究机构对尚未研究或尚无充分文献记载的濒危语言进行描述视为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直接参与并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与濒危语言研究、抢救和保护相关的工作。
教科文组织于1987年举办语言学专家会议,就濒危语言问题展开讨论。教科文组织在1993年将其下属的哲学与人文科学国际委员会提出的“濒危语言项目,”(即《濒危语言红皮书》)列为直接管理项目,从而为这项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1996年出版了《世界处在消亡危险中的语言地图集》,2001年对其加以更新;从2000年起将每年的2月21日确定为“世界母语日”;2003年,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向该组织保护濒危语言规划项目国际专家会议提交报告《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会议通过了《行动计划建议书》。
教科文组织关于濒危语言问题的报告和倡导,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濒危语言的概况、语言族群和语言专家的作用、语言濒危状况的评估、行动建议。
(一)濒危语言的概况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就濒危语言的定义和相关数据、语言濒危产生的原因及引起的后果、语言抢录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阐释和分析:
1.濒危语言的定义和相关数据:“一旦某种语言的使用者不再使用该语言,或使用该语言进行交际的场合越来越少,或者不再将其代代相传,那么这种语言就面临濒危。……目前世界上大约97%的人口使用着大约4%的语言,反过来就是,全世界约96%的语言由仅仅3%的人口在使用。……全世界6000多种语言中至少有半数语言,其使用人口正在减少。我们估计,到21世纪末,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约90%的语言可能被强势语言取代。”
2.语言濒危产生的原因及引起的后果:“语言濒危极可能因外部力量所致,如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和教育的逼迫等;也可能由内部因素引发,如语言族群对母语的消极态度。内部压力往往有其外部根源,二者都阻碍了语言和文化传统的代际传承。许多土著民族把自己的弱势社会地位与其文化相联系,进而认为自己的语言没有保留价值,于是抛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一起摆脱歧视,过上稳定的生活,增强在社会中的流动性,以及融入全球市场经济。”“每种语言的消亡必将导致其独特的文化、历史与生态知识的消失,这将是无可挽回的损失。每一种语言都独特地表达了人类对世界的体验……每消亡一种语言,我们对人类语言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方式、人类史前史以及保持世界多样性生态系统等方面的证据都会有所减少。最重要的是,使用这些语言的人们会体验到,随着自己语言的消亡,他们原有的种群和文化认同也将丧失。”
3.濒危语言抢录工作的作用:“丰富了人类的智慧财富”,“展现了一种对于现有知识而言可能是全新的文化视野”,“记录过程常常帮助该语言使用者重新激活其语言和文化知识。”
(二)语言族群、语言专家的作用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指出,在对濒危语言的扶植和抢录工作中,语言族群、语言专家的作用不可低估。语言族群作为母语的使用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语言专家既是濒危语言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指导者,又是政策制定者、政府与语言族群之间重要的协调者。
1.语言族群的作用。“保持还是遗弃自己的语言完全取决于母语的使用者,而不是其外部成员。如果语言族群请求帮助强化其面临威胁的语言,语言专家应当向他们提供有用的专业技能,并与这些语言族群携手工作。”“在少数民族语言族群内,人们对母语的未来前景持有各种看法。一些濒危语言的使用者开始认为,自己的母语既落后又不实用。这种消极观点往往与来自某一强势语言族群的社会经济压力直接相关。不过,也有一些濒危语言的使用者全心致力于其语言的稳定和恢复,试图去直接抗击对其母语的各种威胁。这些语言族群可通过建立诸如各种日托中心、学校,或者至少以班级形式来营造直说母语的语言环境。”“在少数民族语言族群中,越来越多的人对研究工作也提出了要求:1.要求对指导研究的条款和条件享有支配权;2.要求有权享有并在未来有权使用研究成果。”
2.语言专家的作用。语言专家应该对濒危语言的数据材料进行收集、标注和分析,并积极参与教育计划。具体包括:“基本的语言学与教学训练。为语言教师提供基本的语言学、语言教学方法和技能、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等方面的训练。”“在培养读写能力和培训本地人语言记录技能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当地设立研究中心,培训濒危语言使用者去研究、记录和整理自己的母语材料。读写能力的培养对于这些语言的教学至关重要。”“支持和改进国家的语言政策。国家的语言政策必须支持语言多样性,其中包括濒危语言。更多的社会科学家、人文学者以及濒危语言使用者本身,都应当积极参与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支持和改进教育政策。……所谓的母语教育通常并不是指少数民族语言族群的祖语(濒危语言)教育,而是指把这些语言作为教学科目来看待。……我们赞同在正规教育中使用地区性语言(通常称作“母语”),但是这种教育不能以牺牲少数民族语言为代价(《海牙少数民族教育权的若干建议(1996年)》)。大量研究表明,双语能力的获得根本不会削弱一个人的官话能力。”“改善生活条件,尊重濒危语言族群的各项人权。语言记录者虽然不能直接参与经济与社会发展,但却可以帮助政府关注被忽视群体。……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帮助这些族群提出语言权和其他人权要求,成为政府和语言族群的重要的中间协调人……”
(三)对语言濒危状况的评估
“单独使用任何单一指标都无法评估一种语言的活力和记录该语言的必要性。语言族群 复杂多样,即使评估一种语言确切的使用人数也非易事。”因此,《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共设定了9项指标以描述一种语言的总体社会面貌,如表1。其中,用以评估语言活力(语言濒危状况)的6项指标是主要指标;有2项指标用以评估语言态度,1项指标用以评估记录的紧迫性。 除了第(2)项以外,每一项指标都具体分为6个级次。其中第(1)项“代际语言传承”的级次如表2。
就语言活力指标、语言态度与语言政策、记录的紧迫性,该报告还有相关说明。
1.语言活力方面:“任何一项指标都不应该单独使用。因为某种语言按照某项指标衡量,其安全层级排位较高,而依照其他指标则可能需要给予刻不容缓的关注。”
2.语言态度与语言政策方面:“非强势语言的保持、推广或弃用可能受制于强势语言的文化,不论这种强势文化是区域性的还是全国性的。一个国家的语言意识形态可以激发少数民族动员整个族群来维护自己的语言,也可能迫使他们放弃自己的语言。语言态度可能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它既能促进语言的发展,也可以导致语言的消亡。”“一个国家的政府,可能有明确的语言使用政策来管理其境内的多种语言。一种极端的情形是,指定一种语言作为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而无视其他所有语言;另一种极端则是,全国所有语言都享有同等的官方地位。但是,同等的法定地位并不能保证一种语言的持续使用和长久的生命力。”“在许多情况下,族群成员之所以放弃自己的语言,是因为他们认为别无选择,或因为他们对自己所作‘选择’的长远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面临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要么‘坚持使用自己的母语和保持群体特性而找不到工作’,要么‘放弃母语以获得更好的生活际遇’)。事实上,保持和使用两种语言会获得更好的生活机遇。”
3.记录的紧迫性方面:“文字材料,包括转写、翻译和注释的自然语言的视听记录材料,都十分重要。这类资料对于帮助语言族群成员确定具体任务,帮助语言学家与语言族群成员合作设计研究项目,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行动建议
教科文组织保护濒危语言规划项目国际专家会议通过的《行动计划建议书》,可以归纳为两点,即分别向教科文组织各成员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以下建议。
1.向教科文组织各成员国提议。一是“调查和描写已发现处于濒危的语言”;二是“积极推进对各自国家濒危语言的认定”;三是“鼓励对濒危语言进行记录立档创造各种条件”;四是“创造各种条件,为主动使用及利用这些语言提供便利,特别要明确所有相关语言在教育体系、媒体及网络空间的正当地位,遵从每个语言群体的意愿,尊重其对语言人权的诉求”;五是“培养语言群体对本族语言与文化的自豪感,确保国家之内所有语言地位平等”;六是“开发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把它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七是“在条件允许和得到国际组织援助的地方……向濒危语言的记录、复兴和促进等计划提供资金”。
2.向教科文组织提议。一是建立财政和行政管理制度:“对濒危语言的记录立档项目提供资助,特别是:新材料的记录、收集和出版;现存档案的保护;教科文组织《处在消亡危险中的世界语言地图集》的更新”;“设立强化和恢复濒危语言的项目,尤其是确保语言世代传承的语言培训计划”;“制作和传播面向语言族群的语言记录、语言教学和课程设置方面的培训教材,开展和推广有关濒危语言的创造性工作”。二是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教科文组织的作用:“通过媒体、艺术及公共活动来增强公众对世界语言问题的认识”、;“建立一个国际网络,连接各有关组织和团体;提供有关取得成功实践的濒危语言立档、研究、教学培训计划及教材、资金来源以及参考资料方面的信息”;“通过以下方式,支持地区中心站就符合当地实际的有关项目和资源进行规划、实施和评估:培养地方工作人员从事濒危语言工作的能力;发展包括培训师资和培养后代学习母语在内的教育事业;促进不同土著群体和各机构之间的信息与经验交流”;“为探索全球化与语言灭绝的关系以及寻求在全球范围内系统的解决办法,政策制定者、专家以及非政府组织应展开合作”。
三、语言多样性
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前提下,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当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为加强各国、各民族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重视,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该宣言附有《实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行动计划要点》;2002年举行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为主题的文化部长圆桌会议,并发表《第三届文化部长圆桌会议伊斯坦布尔宣言》;2003年和2005年,分别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草案)》。
本文将教科文组织的相关主张、建议,分成保护语言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以及保护行动建议两个方面加以介绍。
(一)保护语言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据估计,世界上共有6000-7000种语言,一个国家内双语或多语并存的现象在世界上属于常态而且十分普遍。据此,教科文组织认为,语言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生态多样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文化权利是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和相互依存的。……每个人都应当能够用其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每个人都有权接受充分尊重其文化特性的优质教育和培训;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参加其选择的文化生活和从事自己所特有的文化活动,但必须在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的范围内。”“在保障思想通过文字和图像自由交流的同时,务必使所有的文化都能表现自己和宣传自己。言论自由,传媒的多元化,语言多元化,平等享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和科学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知识,以及所有文化都有利用表达和传播手段的机会等,均是文化多样性的可靠保证。”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强调:“保护区生物学应该与保护区语言学并行发展。研究者不但要探究这种并行发展,而且要研究世界多样性和语言、文化多样性之间的联系,也要研究这种多样性在各个层面上确实的原因和后果。这种联系本身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表明,生命多样性包含着自然、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
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有效实施,《实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行动计划要点》提出20个具体目标。其中有关语言多样性的目标有7条:“保护人类的语言遗产,鼓励用尽可能多的语言来表达思想、进行创作和传播”;“提倡在尊重母语的情况下,在所有可能的地方实现各级教育中的语言多样化,鼓励自由学习多种语言”;“在必要时,将传统的教学方法纳入到教学工作中,以保存和充分利用有关文化所特有的交流和传授知识的方法”;“促进‘数码扫盲’,将信息与传播新技术作为教学计划中的学科和提高教学工作效率的 教学手段,提高掌握这些新技术的能力”;“促进网络空间的语言多样化,鼓励通过全球网络普遍地利用所有的公有信息”;“鼓励世界传媒和全球信息网络制作、保护和传播多样化的内容,并为此加强公共广播和电视机构在开发高质量视听产品方面的作用,尤其要支持建立一些有利于更好地传播这些产品的合作机制”;“制定保护和开发利用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特别是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和战略,反对文化物品和文化服务方面的非法买卖”。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以及保护行动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之一,其中包含语言遗产。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作用。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包括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等,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具体定义为:“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国际人权文件,满足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以及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的阐述,本文归纳为四点:(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和主要动力,与文化多样性一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世界和平的保证。(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之间具有内在的依存关系。(3)各群体尤其是土著群体、各团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保护、保养和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具有传递特性、价值观和意义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和服务具备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性质,故不应被视为仅具商业价值的商品。
2.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威胁的原因及保护行动的建议。教科文组织认为,信息和传播技术飞速发展所推动的全球化,为加强各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但同时也给文化多样性带来了挑战。各种冲突、过度商业化、不受控制的城镇化以及乡村的衰落,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脆弱,面临消亡或被边缘化的危险。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有待提高;二是缺乏保护这种遗产的资金,而这一点尤为突出。
鉴于此,《第三届文化部长圆桌会议伊斯坦布尔宣言》(2003年)指出,各成员国政府和教科文组织迫切需要采取行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能够生存并传播。其倡导的行动要点如下:
(二)同意制定认定、保护、宣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尤其是信息和教育方面的政策……
(三)在各国政策框架内和合适的层次上,努力鼓励研究和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制遗产清单和登记档案,制定法规条例和建立适当的保护机制……
(四)认为在与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的享有人和从业人员开展密切合作的框架内,向所有相关政府机构,即政府、地方和地区团体、科学机构、教育机构、民间社团、公共和私营部门及媒体等展开咨询湃促使其参与,是合适的而且必要的;
(五)赞同和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宣布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计划;
(六)呼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建立新的国际合作形式,如建立财产确认机制、最佳实践名录和网络创作方式,动用各种资源和促进共享非物质表现形式国家之间的磋商;
(七)秉着国际团结的精神,尽力给予阿富汗这类国家以及遭受贫困、冲突和危机的地区以特别关注,并在必要时加大援助力度……
(九)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成员国通报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等其他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情况,这类信息有利于成员国进一步制定各自国家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
其中除了第六项和第九项是对教科文组织的呼吁外,其他各项均是对各成员国的建议。
位于北部,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总人口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8万人,水资源总量1.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170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97立方米,不足全省的1/6、全国的1/12。“九五”初期,饮水困难人数达62.58万人,占农业人口的92%以上。人畜饮水主要靠浅层地下水,但浅层地下水水资源贫乏,且均呈现高含盐、高含氟,高氟水、苦咸水分布面积620.1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0%以上,共涉及等18个乡镇184个行政村40.08万人。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是我县水资源的两大特征。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已经成为兴县富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问题,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要兴富平先兴水,富平要富先富水”已经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九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水利事业作为振兴富平经济的首项基础工程,每年把供水项目工程建设列入县上重点工程来抓。特别是从年开始国家决定,在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从水资源短缺的实际出发,加强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坚持“确立新观念、开拓新项目、创建新机制、塑造新形象、谋求新发展”的五新兴水思路。推行项目带动战略,提出“政府推动、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协同作战”的工作方针和“集中资金、突出重点、水源共享、集中连片、稳定解决、建管并重”的建设原则。加强领导,建立机构,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全力建设这一德政、富民工程。
二、项目计划与完成情况
一期农村饮水解困项目,年度,省、市下达我县饮水解困项目计划9处工程20个项目,解决6个乡镇18个行政村2.546万人的饮水困难,其中一、二批12个项目1.78万人,三批8个项目0.766万人。计划总投资768.92万元(一、二批532.32万元,三批236.6万元),其投423万元(一、二批293万元,三批130万元),地方配套345.92万元(一、二批239.32万元,三批106.6万元)。同时,下达二期计划共2个项目,解决2个乡镇2个村940人饮水困难,计划总投资28.1万元,其投15.5万元,地方配套12.6万元。一期三批(含二期)设计批复总投资253.76万元,其投138.5万元,地方配套115.26万元(含二期总投资25.85万元,国投17.1万元,地方配套8.75万元),解决0.86万人饮水困难。
我县饮水解困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和设计批复,参照项目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落实责任和措施,积极组织实施,严格项目建设管理,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工程建设于年月开工,年月底全面竣工。共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建设年月开工,年月底竣工,完成了一期年一、二批工程建设。共建成饮水工程5处,打配机井6眼,建管理站、配水站6处,房建1168平方米,围墙1092延米,塔池7座,加压站2座,架设高低压线路7.7公里,架设变压器5台,建闸阀井、水表井等附属建筑物49座,铺设管网33.85公里,移动土方4.24万立方,投工3.26万个工日,已解决4个乡镇12个村1.78万人的饮水困难,完成总投资548.23万元,占计划总投资102.99%,其补293万元,占计划国投100%,地方配套255.23万元,占计划106.65%。
第二次建设年月开工,月底竣工。完成了年三批和年二期工程建设,共建饮水工程6处,打配机井3眼,建管理站4处,房建面积301平方米,塔池5座,加压站1座,架设高低压线路3.7公里,架设变压器2台,建闸阀井、水表井等附属建筑物72座,铺设管网28.87公里,围墙442延米,移动土方2.34万立方,投劳1.88万个工日。解决了5个乡镇10个行政村0.7824万人(饮水776人在改水中)的饮水困难,完成总投资258.5937万元,占批复总投资101.9%,其投138.5万元,占批复100%,地方配套120.0937万元,占批复104.19%(含二期总投资26.6874万元,国投17.1万元,地方配套9.5874万元,)。
在工程建设中,我们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建设,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建成的供水工程已全部投入试运营,入户率达到40%;落实了管护责任,成立了9处(含11个工程)供水管理站,其中县管工程2处,乡管工程9处,招聘管理人员20人;建成了等11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集中供水工程。
三、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国家计委、水利部、卫生部《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农村饮改水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农村饮改水项目资金报账制实施细则》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饮水项目工作的领导,保证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将饮水项目列入十项重点工程之一。在项目建设前期,县政府及时将“农村饮改水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饮改水项目管理工作;县长,主管副县长、水务局局长副组长,政府办、水务局、财政局、计划局、卫生局、电力局、国土资源局及项目区十四个乡镇的乡镇长为成员。并在县水务局下设办公室,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总工为技术总负责。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项目规划、年度计划,评审县批工程初步设计,监督工程资金,进行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组织管材招标、竣工资料汇编、阶段检查验收和竣工初步验收。在项目建设中,县长贺韧多次深入施工一线,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成员单位认真负责,积极配合。县水务局全力以赴,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及时成立了“水务局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在项目实施中,项目办经常深入施工现场,现场办公,在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部门乡镇多,资金筹集量大的情况下,项目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乡镇,克难攻坚,落实群众自筹,协调解决征迁、占地问题和群众投工投劳,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明确任务、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年月日,县政府及时组织召开了有关部门和有关乡镇领导参加的项目建设专题会议。明确了职责,落实了项目建设任务。县经济发展局负责投资计划的审批、进度表会签;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使用监督、报账审批表会签、审批竣工财务决算;县卫生局负责改水项目的监督管理、水质检测、改水工程进度表会签;县水务局是项目的实施单位,负责项目主管部门(市水务局)下达的项目计划和批准的初步设计,组织项目实施,上报工程进度和用款计划,按程序申请报账;有关乡镇负责群众自筹的落实,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保障施工建设环境通畅。县项目办按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及时将县政府“关于年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工作专项问题会议纪要”下发各成员单位及有关乡镇,并按照省市《细则》精神,印发了《农村饮改水项目实施方案》和《关于下达年度农村饮改水项目群筹资金计划和投工投劳计划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制订了建设任务、标准、工期等具体措施,把项目建设责任和任务落实到各成员单位和有关乡镇。
(三)科学规划,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是一个贫困又缺水的农业大县,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是工程建设的前题和要求。为了保证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依据国家水利部《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农村饮改水项目实施管理细则》中农村人饮困难“三个一”的标准,采用集中连片供水方式,供水设施建设到自然村公共给水点,有条件的村组供水到户,水质符合《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我们邀请有关专家来我县进行实地踏勘,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提出了科学论证,对水源地水量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并对水质做了化验,结合富平实际提出了北部山区建水窖,地区建集中供水工程,有条件的尽量采用“380岩溶水”作水源,实行水源共享,合理调配,集中连片供水的总体解决方案。按照市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县项目办及时组织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干部座谈会议,讨论项目工程规划方案,选择县水利勘测设计队进行项目工程施工设计。
县水利勘测设计队及时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业班子,进行了现场实地勘测,按照有关设计标准,精心进行项目工程设计,对主要供水设施蓄水池、加压站、水塔等的设计,严格采用国家标准图集;具体供水方案,因地制宜,坚持“水源共享,高水高供,低水低供,集中连片”的设计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齐全,突出我县饮水项目工程设计特点。按照分级审批程序,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全部通过了市、县专家组评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县项目办组织有关人员学习了《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管理文件汇编》等省、市有关文件;向各成员单位和项目乡镇印发了《农村饮改水项目实施方案》,给施工队、技术员、监理等转发了《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建设管理文件。从组织机构、项目管理、计划与资金管理、奖罚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做了详尽的、易于操作的明确规定,积极推行项目管理卡制度,逐乡、逐村建立卡片。卡片内容明确了工程措施、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解决户数、人数及完成时间等,在工程建设中严格实行“项目管理、规划到卡、按卡实施、建成消号”的制度,做到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办实、实事办好。
(四)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我县饮水解困项目资金以群筹为主,国家投资为辅,采取多元化、多渠道解决工程建设中的资金问题。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省、市下达项目投资计划,在总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对一期一、二批项目根据工程的难易程度,进行了个别调整;一期三批(含二期井通、西河)项目按批复实施,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投资任务。共完成投资806.8237万元,其投431.5万元,地方配套375.3237万元。解决了2.5624万人的饮水困难。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设立了农村饮水项目资金专户,项目资金实行分级管理。县项目办管理、监督国家投资资金的使用,乡镇负责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国投资金实行市级报账制,根据工程进度,项目办组织水务、计划、财政部门进行查验,汇签工程进度表,资金报账审批表,由县水务局在市水务局报账支付,国投资金主要用于工程管材、水源井、管网铺设电力设施,土建主体工程建设;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工程征迁占地、青苗赔偿、投工投劳和其他工程建设。为了保证自筹资金及时到位,县项目办将项目区群众自筹资金记入工程专户,并结合项目区群众收入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对自筹资金采取群众集资,工程占地、青苗赔偿、电力设施、管道土方开挖回填、投工投劳等以劳折价形式记入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按受益村落实,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计划全部落实后,项目办方可安排工程施工。国投资金实行市级报账制,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减少了中间环节,促进了工程进度,并由审计、财政、监察部门监督,确保了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设。
(五)严格管理,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对项目工程实行县级领导包干,部门领导负责,一名技术员把关,有关单位和乡镇积极配合,并纳入县上年度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参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质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县水务局按照有关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及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要求,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及时成立了“水务局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坚持按“设计施工,合同管理,验收签证,审批报账”原则,严把工程质量关。在工程施工方面,对施工企业的资质证、设备、技术力量、业绩、资金和质量保证金等进行严格审查,选择有资质的县水利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施工。
单项工程,项目办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机井、土建、安装施工合同13份,合同金额113.95万元;与供应商签订了管材合同4份,合同金额24.55万元。进行合同管理,界定工期、质量和投资,确定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抽调1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进驻工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食宿在工地,严格按设计施工;并聘请具有监理资质、经验丰富、责任感强的水利监理工程师2名,进行工程质量监理,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在水源建设方面,对新打水源井出水量进行了抽水试验,确保水量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在工程实施中,严格按工程施工程序进行,实行“三检”制,即施工企业自查自检,项目办不定期抽检,整体项目进行终检;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实行接收货验收签证;对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等,实行工程检查验收签证制度。pvc管材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经县政府采购中中心同意,县项目办抽调水务、计划、财政等有关人员组成招标领导小组,县监察局、县采购中心进行监督,进行了统一邀请招标采购,在资质审查中,严格审查生产企业营业证,生产合格许可证,选择正规企业产品。对所采购管材,认真核查出厂合格证,实行工地质检、验单接货签证制度,并按材料出入库进行管理。
(六)认真检查,严把项目验收关。农村饮水解困项目,按照《农村人饮项目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和《农村人畜饮水项目阶段性监测与评估暂行办法》,工程建设实行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或交工)验收签证,单项工程竣工初验签证或竣工验收签证制度。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由承包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出验收申请,报监理验收。监理工程师,现场技术员,检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后填写分部分项工程签证;单位工程(或交工)验收,以合同为单位进行,在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报告或申请,由县水务局项目办收集核对,填写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报县项目办验收;单项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单位进行竣工决算,报县水务局项目办审核,经县财政局委托中介机构审价,由县项目办收集编制竣工资料,组织水利、计划、财政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人员组成验收小组,按照《验收标准》和批准的设计,按建设规模、投资、工程量、工程效益、技术规范、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竣工初验或验收。
填写单项工程竣工初验鉴定书或竣工验收鉴定书。通过初验或竣工验收,所建11处工程质量总体评价为优良,项目投资和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规划布局经济合理,按设计图纸施工;配套设施齐全,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水源充足,满足用水需求;水质符合国家《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财务帐目清楚,审计合格;国补资金足额到位,地方配套按计划落实;竣工资料齐全,按村建档建卡;落实管护责任,水费征收合理,工程效益显著。目前,工程全部成立了管理站,有专人管理,制度健全,引水入户率总体已达30%,运行良好,群众十分满意。同时,省、市、县电视台、《日报》、《日报》等新闻媒体分别就饮水工程作了专题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充分体现了该项目工程是关心人民疾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和富民工程。
(七)加强管理,发挥工程效益。工程竣工后,为了克服以往“重建轻管”的思想,县水务局及时下达了《关于成立饮改水工程管理机构及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和《农村饮改水项目管护责任书》,确定了供水工程管理权属和临时水价。真正达到“修一处工程,明晰一处产权,核定一个合理水价,服务一方群众”的目标,并对已建成的供水工程,要求做到“六有”:有管理站、有管理人员、有计量设施、有合理价格政策、有技术档案、有水源设施和工程保护措施,同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县水务局委托县水管站负责全县乡村供水管理工作,跨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在县水务局指导下成立饮水工程管理站进行管理;一个村或几个村集中供水工程,县水务局委托乡(镇)供水站或乡(镇)水管站进行管理,供水站站长是工程管护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该站供水工程设施的保护、维修和安全运行。项目工程建成后,成立了供水管理站负责供水工程,西村供水工程并入流曲供水管理站管理,属县管工程;等9处供水工程委托所在地乡镇政府水管站管理,属乡管工程。
在管理人员落实后,先后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在水源与水利工程、农村自来水、卫生防疫、水质监测、财务支收管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和条例等方面对管理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提高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制定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加强供水设施管护,严格操作规程;实行供水水源水质定期通报当地政府和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用水安全。严格水费收缴,实行抄表到户,按表结算,接受用户监督;水费标准由供水企业根据供水成本核定,报水务局审核,经县物价部门批准后执行。目前,由于工程刚刚建成,现处于试运行阶段,制水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尚未确定,试运行期执行临时水价,待运行正常后,根据运行成本报请县水务局和物价局进行水价审批。工程运行正常后,供水单位要实行公示制度,定期对水价、水量、水费收支特别是工程折旧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公示,积极推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减轻农民负担,让群众吃上放心水、明白水。严格水费收支管理。水费收入中的折旧费、大修费,按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在不影响本工程维修和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县水务局有权对饮水工程的折旧费和大修费进行工程间调配,以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促进供水事业持续发展。
四、项目效益和影响
我县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充分体现了饮水解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