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旅游管理的智慧

时间:2023-09-21 18:03:24

导语:在旅游管理的智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旅游管理的智慧

第1篇

关键词:智慧旅游;旅游景区;经营管理

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通过将旅游电子政务、数字化景区和旅游电子商务等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并提高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加强对智慧旅游在旅游景区经营中应用方式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旅游部门和相关技术部门需要着重开展的关键工作。

1.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市场特点

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市场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散客和自助游客的比例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发展,传统的以团队为主的旅游模式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而自助游和散客在游客总量中的比例呈现出逐渐增长的变化趋势,而这一情况的产生正是由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旅游产品更能够满足游客在衣、食、住、行、购、娱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所导致的;(2)旅游方式的自由化、休闲化发展。当前,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加趋向于自由化和休闲化,而在旅游方式上,游客则更倾向于通过上网咨询和下载旅游软件等智慧化的手段出行,以便提高自身获取旅游景区信息的准确性和便捷度。

2.传统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弊端

2.1外部经营弊端

传统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外部经营弊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宣传方式过于僵化。对传统旅游景区宣传模式进行分析可知,其大都以海报宣传、电视广告以及旅行社营销和节会活动为主,在宣传方式上过度机械化,且在付出较高宣传成本后,无法获得预期效果,从而形成了对景区经济效益增长的严重制约。二是客源渠道狭窄,传统旅游景区的客源渠道大都来源于旅行社以及旅游市场自发的门票经济,然而,在当前旅游市场由团队逐渐向散客转化的过程中,大多数游客则更倾向于在网络中获取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相应地,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传统客源渠道已难以满足景区自身发展的需求。

2.2内部治理弊端

传统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内部治理弊端主要表现在:(1)景区服务水平较低。对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可知,其较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更强,例如,在旅游安全保障方面,相关安全防护基础设施不仅涉及建筑、电气、水利等诸多层面,而且还需配以相应的技术进行建设,已出现安全保障不完善的情况,从而增加安全隐患。还需说明的是,对于旅游景区而言,其无法像其他企业一样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企业文化规范人员行为和提高服务质量。(2)旅游资源的保护能力较弱。目前,我国个别景区仍然存在破坏性建设的情况,而客流疏导和对游客行为规范工作力度的缺失也进一步加剧了旅游景区植被破坏、环境污染和文物的破坏。

3.智慧旅游理念在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3.1外部经营手段的优化

首先,旅游景区应进一步强化旅游产品的新媒体营销,通过借助新媒体营销手段来加大景区的宣传力度,通过加强同旅游专业网站、旅游论坛和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合作,使游客能够对其相关旅游产品和服务予以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依托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扩大推广范围,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进而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其次,智慧旅游理念强调以网络平台作为旅游景区客源的核心平台,通过搭建旅游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从而满足游客在衣、食、住、行、购、娱方面的需求,以网络选购的方式强化游客旅游体验的同时,拓宽客源渠道,为旅游景区提供可靠的客源保障。

3.2内部治理手段的优化

智慧旅游理念在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中应用的另一体现即内部治理手段的优化。首先,智慧化旅游理念要求旅游景区进一步提高其服务水平,一方面,通过构建并完善景区网络通信设施和安全基础设施,从而为景区经营管理的智慧化转型奠定通信和安全基础,通过优化地区无线网络、配置智能终端和构建门户网站,为游客提供通信、信息查询等诸多服务,满足游客旅游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将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引入景区经营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并辅之以向英国的考勤办公系统和可视对讲系统,进而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业务处理和信息管理效率,为其各项决策、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其次,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智慧旅游理念下,旅游景区应与相关技术部门展开高效合作,积极构建客流网络管理系统和景区电子监控系统,利用电子门禁、智能监控、人员定位和车辆追踪等系统功能引导游客流向并规范游客行为,在保护旅游资源的同时,提高景区服务水平。

结论

本文通过对智慧化旅游时代下旅游市场的特点进行说明,并针对传统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弊端,对智慧旅游理念在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做出了系统探究。智慧旅游理念更加侧重旅游景区新媒体营销和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通过完善通信、安全等基础设施和构建客流管理与电子监控系统来提高景区服务水平和保护景区资源,对于促进旅游景区及旅游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徐.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旅游景区管理发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0(15):220-221.

第2篇

[关键词]外币汇率;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控制;汇率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6-0036-02

近年来,中国海外油气业务迅猛发展,业务范围涉及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贸易和工程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结算涉及美元、欧元、英镑、卢布、坚戈、苏丹镑、苏姆等40多个币种。各种货币的汇率变化对中国海外油气企业影响日益显现,汇率风险成为中国海外油气企业“国际化”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规避汇率风险,对中国海外油气企业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汇率风险的定义

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或外汇暴露,是指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当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债权)与负债(或债务),由于汇率的波动而引起其价值涨跌的可能性。

对外币资产或负债所有者来说,外汇风险可能产生两个不确定的结果:遭受损失和获得收益。风险的承担者包括政府、企业、银行、个人及其他部门,它们面临的是汇率波动的风险。

从国际外汇市场外汇买卖的角度看,买卖盈亏未能抵消的那部分,就面临着汇率波动的风险。人们通常把这部分承受外汇风险的外币金额称为“受险部分”或“外汇敞口”,其包括直接受险部分和间接受险部分。前者指经济实体和个人参与以外币计价结算的国际经济交易而产生的外汇风险,其金额是确定的;后者是指因汇率变动经济状况变化及经济结构变化的间接影响,使那些不使用外汇的部门和个人也承担风险,其金额是不确定的。

在当代金融活动中,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外汇风险的波及范围越来越大,几乎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

2 汇率风险的分类

根据汇率风险作用对象和表现形式,目前一般把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分为三类:会计风险、经济风险和交易风险。

2.1 会计风险

会计风险又称折算汇率风险,是指企业对资产负债表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因汇率变动而引起海外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化而产生的风险。它是一种存量风险。企业面临的会计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在对外汇资产与负债进行会计处理时,将外币转换成记账本位币时因汇率变动产生账面损失的可能;二是海外分支机构在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行会计处理时,将编制报表所使用的货币转换成母公司的本国货币报送时,因汇率变动产生账面损失的可能。与其他风险不同,会计风险的大小与折算时所选择的具体汇率相关,是会计计量上的差异,一般不影响现金流量,但汇率变动对账面反映的企业经营能力有影响。

2.2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指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引起企业未来一定期间收益或现金流量减少的一种潜在损失。在这里,收益是指税后利润,现金流量是指收益加上折旧。经济风险可包括真实资产风险、金融资产风险和营业收入风险三方面,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汇率变动对生产成本、销售价格以及产销数量的影响程度。例如对于油气企业而言,如美元汇率变化可能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进而影响中国油气销售收入、进口原油采购成本、油气特别收益金等,影响中国油气损益。

2.3 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也称交易结算风险,是指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交易中,经济主体因外汇汇率的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目前中国海外油气企业面临的交易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外币计价的投资和借贷活动,在合同签署后、债权债务未清偿前因汇率变化而产生损失或收益的风险;二是在油气贸易和国际工程技术服务中,在合同签订后、结算完成前,中国海外油气企业承担的汇率变化带来损失或收益的风险;三是在外汇买卖中,中国海外油气企业持有的外币敞口因汇率变化出现损失或收益的可能。

2.4 经济风险、交易风险和会计风险的相互关系

经济风险、交易风险和会计风险是相互关联的:经济风险主要是针对企业未来不确定现金流的风险衡量,一旦企业签署了合同、形成了确定的外汇现金流量,其所产生的汇率风险就是交易风险,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交易风险可以看成是短期内确定的经济风险;会计风险产生于会计报表的不同的货币表述,体现了经营活动的结果,因此会计风险是经济风险在经营成果中的体现。

但经济风险、交易风险和会计风险侧重点各有不同:

(1)从损益结果的计量上看,交易风险可以从会计程序中体现,使用一个明确的具体数字表示,可以从单笔独立的交易、也可以从子公司或母公司经营的角度来测量其损益结果,具有客观性和静态性的特点。而经济风险的测量需要经济分析,从企业整体经济上预测、规划和分析,设计企业财务、生产、价格、市场等各个方面,因而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主观性。

(2)从测量时间来看,交易风险与会计风险的损益结果,只突出了企业过去已经发生交易在某一时间点的汇率风险的受险程度;而经济风险则要测量将来某一时段出现的汇率风险。不同的时间段的汇率波动,对各期的现金流量、经济风险受险程度以及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动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3)与交易风险不同,经济风险侧重于企业的全局,从企业的整体预测将来一定时间内发生的现金流量变化。因此,经济风险不是会计程序,而是经济分析。经济风险的避免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预测能力的高低。因此,经济风险一般被认为是三种汇率风险中最重要的。但由于经济风险跨度时间较长,对其测量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要准确计量企业的经济风险存在很大的难度,所以企业的经营者通常更重视交易风险和会计风险的管理。

3 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

汇率风险控制的方法大致包括事前防范和事后防范两类。

3.1 事前防范

事前防范是指在合同签订时就采取防范汇率风险的措施,可由企业经营管理部门自行组织实施,这也是汇率风险全过程管理的一个体现。事前防范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分析汇率变动信息,随行就市调整出口产品、国际劳务价格。企业出口产品和提供劳务,在投标时可考虑大致回款日期,结合汇率变动预期,合理调整价格。

(2)合理选择计价结算货币。企业选择计价结算货币时,收入应争取采用汇率稳定或趋于升值的货币,支出应争取采用汇率趋于贬值的货币。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还应坚持借、用、收、还币种一致的原则避免汇率风险。

对于某些项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争取使用人民币结算。

(3)匹配外汇债权债务。在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对外贸易、提供国际工程技术服务等工作中通过调整借款币种、提前或延后对外付款等方式,尽量使外汇债权和债务在币种、规模和时间上得以匹配,自然抵消汇率变化的影响。

(4)分摊汇率风险。对于长期合作伙伴,企业可在合同中签署汇率风险分摊的条款,在汇率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放弃一部分利益,在汇率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减少汇率损失。

3.2 事后防范

事后防范是指在合同签署后,无法利用合同本身来弥补汇率风险时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贸易融资工具和外汇交易工具等。

(1)使用贸易融资工具规避汇率风险。企业可以使用的贸易融资工具包括:出口企业可选择使用出口押汇、票据贴现、福费廷、保理、远期即付信用证等贸易融资工具规避汇率风险;进口企业可选择远期即付信用证、进口押汇、授信开立远期/延期付款信用证等贸易融资方式。

使用贸易融资工具,可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取得的外汇可以结汇,有效防范进出口贸易中的汇率风险。

(2)使用外汇交易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企业可通过即期、远期、调期和期权等保值工具,将汇率锁定在一定范围内,锁定未来收入和成本。如中国油气某企业出口一批3000万美元的设备,3个月后收款。假设当前汇率是$1=¥6.8341,3个月人民币/美元远期报价是$1=¥6.8246,企业选择采用3个月远期外汇交易锁定未来收入,那么3个月后企业向银行出售美元取得人民币收入20474万元。如3个月后人民币升值为$1=¥6.7244,那么企业减少损失301万元。

使用外汇交易工具需关注保值比例。许多跨国企业采用分层对冲的方法进行套期保值。分层对冲是为较近日期的风险敞口安排较大比例的对冲,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基础敞口的增加而增加对冲。分层保值适用于在未来可预期的时间内有较为稳定外汇现金流的企业。

套期保值还可进行核心保值和技术保值。核心保值是指无论企业对未来市场观点如何都必须采取的保值,目的是将汇率变化对企业未来收入或成本的影响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一般核心保值应占风险敞口的30%~50%。技术保值则是企业结合对外汇市场的预期判断来安排对冲。一般技术对冲应占风险敞口的30%。

对于外汇交易工具,应确保使用简单的产品,如远期或普通期权以平衡风险。

结算完成后,对于收到的外汇资金,企业可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兑换或保留该币种存量资金。集团企业可建立各币种头寸管理机制和交易平台,实现集团公司利益最大化。

4 汇率风险管理的实施

4.1 汇率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汇率风险管理的根本目标,应在于分散和消除汇率变化对中国油气海外业务收入和成本影响的不确定性,保护企业的利益与价值不受影响。

汇率风险管理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全过程管理。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相关环节,从合同签订到结算完成都要采取相应汇率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全过程管理。

(2)发挥整体优势。发挥中国油气海外业务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统筹安排上市和未上市企业、甲方和乙方计价结算、资金调剂等事宜,利用财务公司平台规避汇率风险。

(3)合规套期保值。规范运用金融工具,在相关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选择结构简单、流动性强、风险可控的金融工具,合法合规套期保值。

(4)控制风险敞口。合理控制非主要货币资金存量,综合平衡中国油气企业的主要货币头寸,适度对冲未来汇率风险敞口。

4.2 管理实施

(1)汇率风险管理的整体思路

中国油气汇率风险管理应主要集中于对交易风险的控制。对于交易风险的事前防范可由企业自行组织实施,对交易风险的事后防范,首先由中国油气所属企业准确测算企业外汇风险敞口,评估汇率风险后,选择合适方法进行避险操作,操作主体应是中国油气所属企业自身。

对于美元、英镑、欧元、港元等主要货币,应由中国油气企业统一安排,企业首先与财务公司进行交易,财务公司再到外汇市场交易规避汇率风险。

(2)汇率风险管理的流程

①测算外汇风险敞口及风险价值。中国油气所属企业结合以外币计价结算的合同签署、施工进度、结算惯例等预计外汇流入流出情况,反映动态性质的交易风险并计算外汇风险敞口。

②实施避险操作。企业结合未来汇率风险选择合适办法进行避险操作,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贸易融资工具和外汇交易工具。使用外汇交易工具时应合理确定对冲比例。

③评估汇率风险管理。企业在进行避险操作后,应及时跟踪和反馈相关情况,评估避险操作结果,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汇率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内容,是服务于企业整体经营目标和战略的。中国油气企业肩负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重要责任,不仅仅以规避汇率风险为目标。如中国油气成员企业由于有的国家外汇管制的原因,当地货币收入不能及时兑换为硬通货汇出,从汇率管理方面存在巨大的风险,但从能源战略的高度考虑,中国油气所属成员企业却不能因此撤出当地市场。因此,汇率风险管理不能为了风险管理而进行管理,应从中国能源战略经营大局出发,将汇率风险管理落于实处,尽可能实现中国海外油气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中华.中国石油面临的汇率风险及管理[J].国际商务财会,2010(3).

第3篇

关键词:智慧旅游;移动互联;Android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6-0082-02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为旅游业的智能化发展奠定了技术支持,将移动互联技术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智慧旅游项目,正在我国很多城市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通过智慧旅游平台,游客就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旅游景区的相关信息,既为游客的出行提供必要的信息参考,又提高了游客的旅游满意度。目前智慧旅游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1]。 

智慧旅游实现了游客使用智能手机或移动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与服务器进行实时的旅游信息交互,为游客的旅行活动提供实时、准确、全面快捷的旅游信息服务。智慧旅游系统主要是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去主动获取旅游信息,热点旅游活动等的智能APP应用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了旅游体验的个性化、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旅游管理的信息化。 

1智慧旅游应用需求 

自2011年北京、南京、苏州等城市开始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以来,很多旅游公司也陆续开发出了智慧旅游的服务项目[2]。随着大众旅游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假日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自助旅游人群所占比例正在逐年增加。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已经普及,游客对旅游景点信息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与目前许多旅游景点存在信息化程度低、景点智能导览水平低、景区资源紧张、服务质量差、游客满意度低等诸多问题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此,开发一个方便用户旅游出行、并且能够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智慧旅游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2智慧旅游系统架构 

智慧旅游系统主要是针对旅游公司,景区管理者,普通游客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系统包括Web终端、Android移动终端、智慧旅游管理平台三个子系统,可以满足不同使用对象的实际应用需求,系统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智慧旅游管理平台是基于B/S结构开发的,Web终端使用HTML5+CSS技术进行开发,同时将JavaScript嵌入其中,采用了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JSON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因为JSON简单、纯文本、跨平台,所以,特别适合在互联网中不同应用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交换。Android移动终端整合了移动GIS/gps定位、指南针、食宿娱乐场所查询、旅游体验分享等功能[3]。服务器采用Web Services技术,主要功能有景区信息、景点电子地图导航、景区美图浏览、景区特产浏览、微博与微信等功能。 

3 网络通信解决方案 

智慧旅游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基于移动互联网通信3G/4G网络,将旅游景区附近的酒店、特色美食、景点、娱乐场所等相关信息通过APP应用软件及时给游客,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游览参考信息。 

该系统在3G/4G网络通信中使用了华为E5770S-320无线路由器(如图2所示),该路由器同时支持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的3G/4G网络通信。但存在的问题是,将该无线路由器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之后无法获取到固定的IP地址,通过相关技术分析得知,中国电信仅为该路由器分配了一个内网地址,并没有真正的互联网IP地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人员在系统中使用了动态域名解析技术(NAT-DDNS)的硬件产品——花生棒,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动态域名解析服务,无需互联网IP地址,也不需要路由端口映射,它有自带的支持内网的免费账号,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进行远程管理操作。 

4智慧旅游系统主要功能 

智慧旅游系统采用增量模型的软件开发模型进行系统开发,系统融合了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模块化独立封装以及标准化应用接口等技术,扩展性强,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如下六个功能模块,各个模块的功能描述如下。 

1)景点实时信息 

景区服务人员对各个景点的游客数量、排队等候时间、酒店餐饮住宿、交通信息、班车时刻等信息进行及时,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获取这些信息,为游客游玩景点的选择,停留时间,食宿安排等提高必要参考。 

2)景点停车引导 

停车引导是在景区的主要路口,停车场入口等车辆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置电子显示屏,显示空闲车位数量、动态车位位置、行车方向、所处方位等信息,对车辆出入景区进行疏通和引导。 

3)美食、住宿、娱乐场所查询 

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查询景区附近酒店的位置、独具特色的美食与小吃、地方特产、娱乐商场等信息,为游客的旅游全过程提供全面而详细的信息化服务,提高游客的游玩满意度。 

4)电子地图导航 

当游客在景区中迷路,或者不知道去某个景点的路如何走时,可以通过手持移动终端,输入目的地,系统就为游客显示电子地图,并给游客推荐行走路线,既节约了时间,又解决了游客的燃眉之急,以信息化手段提升了景区旅游服务和管理的质量。 

5)定位服务 

通过GPS或者无线通讯网络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与位置相关的信息和服务[4]。通过数据挖掘、地图匹配、游客所处环境判定等技术处理,获得游客的地理位置,当游客遇到意外或突发事件,或者在旅游中迷失方向时,可以及时获得游客的地理位置,为旅游救援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6)旅游体验分享 

游客可以通过手机登录智慧旅游系统的微博或微信,就自己的游记、景点照片、行程路线等旅游信息在微博或微信中,既实现了与大众游客进行交流和互动,又达到了宣传景区的目的。 

5总结 

本文研究了智慧旅游APP应用系统的设计,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将旅游资源、旅游信息进行整合,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通过手机或移动终端设备,让游客可以主动获取旅游信息,在旅游信息的广泛采集、实时传输的基础上,实现了游客在旅游全过程的自主性、智能性和交互性,为游客搜集旅游信息、计划旅游行程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达到了旅游体验的个性化、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旅游管理的信息化的目的,大大提升了旅游管理的水平和旅游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倪亚揇,朱轶.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智慧旅游应用研发[J].信息技术,2014(5):35-36. 

[2] 张志刚.基于APP技术的智慧旅游的研究和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4(11):133. 

第4篇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每当读到这些古人在旅游时的情怀抒发,即使纵越千年依旧对世人有着感染力。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旅游的追求并没本质的变化,总能找到某种契合。这种契合正是智慧,是对人生最高境界的追求,也是旅游本身的意义所在。

在禅语里,智慧代表着一种“道”,通俗来讲智慧的特征就是喜悦、喜乐、欢愉、幸福、福乐。或立于游览名山大川之间,或是流连连于道旁的小树人家,或是出行只是忙于购物,或是只是和异地的朋友见上一面,无论那种旅游方式,我们都期望是舒心惬意的,这种舒心惬意正是我们通过旅游来找寻的智慧。

对智慧的追求是个复杂工程

如今,旅游似乎变得不容易了些。2008年之前,我们有3个黄金周:春节、“五一”和“十一”。自从“五一”黄金周被取消,变成几个小长假后,长途旅游的重任就几乎全压在“十一”身上: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加之又处寒冬,大多景点游客稀少,而那几个3天的小长假根本来不及远游。结果每年黄金周,游客露宿街头无处栖身、景区人满为患滞留严重的问题频出,这些情况大都成为热门景区的常例。9月末,国内一些专家建议取消十一黄金周的言论再次甚嚣尘上。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游客的旅游行为和获取信息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旅游市场在向更为复杂的情况变动。

通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有调查表明,超过八成的人在出游前会通过网络了解信息。通过在互联网上可以检索到丰富的旅游信息,从而自己就可以为自己的出行做出更为合理的安排。有更多游客愿意选择自由出行,由此旅游市场散客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团体市场。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交易平台,游客可以事先办好出自己出行过程中的支付环节,从而大大削弱了传统游客出行对旅行社等中间服务商的服务依赖。可以利用互联网,游客除了可以了解线路和景区的情况,并且在旅游前、中、后更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分享相关信息,这越来越成为人们出游的常态。

一方面,旅游市场的散客化和网络化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旅游者的自主意识日益增强,崇尚更加自由、自主、轻松、灵活的旅游方式。游客不仅限于原来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基本需求,同时也要实现资讯、支付、投诉、反馈、分享等线上行为。由此表示,互联网已经成为游客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分享信息的主要渠道,政府和企业更需要借助互联网手段来更好地提升互联网时代游客的服务需求。对此,智慧旅游的概念孕育而生。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旅游模式,主要是为了游客以市场为需求,以游客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满足游客的行前、行中、行后的提供一个个性化的需求。

国家智慧旅游工程向智慧的靠近

2013年,国家旅游局将智慧旅游写入了《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从此人们通向智慧的旅游成为国家战略,各地很多省市都相继上马了“智慧旅游”项目。湖北省旅游局将十堰、咸宁、黄冈、恩施、神农架五市州设为“湖北省智慧旅游建设试点”;6月浙江省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设立了浙江省智慧旅游体验中心并向公众开放,集中展示了当前浙江智慧旅游建设成果;今年初,湖南省首个数字、智慧旅游试点景区“数字新宁,智慧山”投入使用,游客可以更加便捷地在网上购票、订房、采购旅游纪念品以及接受咨询和答疑等及时在线服务;河北省旅游局计划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助推全省智慧旅游示范景区建设……

综合来看,当前我们的智慧旅游实施,集中于通过信息化建设来达成人们旅游出行的便利。智慧旅游定位于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

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体现在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三个层面。

旅游服务的智慧

每一次黄金周过后,都是旅游市场的服务投诉高发期。游客滞留、消费欺诈、景区涨价、交通拥堵、医疗保障不到位等都是投诉热点。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升旅游体验和旅游品质,是智慧旅游建设的一个核心。

此前,游客旅游信息获取、旅游计划决策、旅游产品预订方面更多只能依靠线下交易,如只能到景点买门票、旅游行程只能取决于旅行社安排、了解旅游相关信息更多是亲友的体验和图书报刊的介绍。如见,通过智慧旅游工程,很多政府开通了旅游电子政务,并引导企业建立旅游信息平台。从而,游客在旅游信息获取、旅游计划决策、旅游产品预订支付、享受旅游和回顾评价旅游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智慧旅游带来的全新服务体验。智慧旅游通过科学的信息组织和呈现形式让游客方便快捷的获取旅游信息,帮助游客更好的安排旅游计划并形成旅游决策。

除此之外,借助信息化手段,游客在旅行中也有服务体验的改善。如基于物联网、无线技术、定位和监控技术,实现景区信息的传递和实时交换,让游客的旅游过程更顺畅,提升旅游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安全保障和旅游品质保障。

旅游管理的智慧

节后旅游市场的投诉增多,一方面是旅游是市场的服务质量欠缺,更多也体现了政府和企业对旅游市场管理不到位。智慧旅游的作用在于将传统旅游管理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

每年旅游旺季各地都会出现游船意外、旅游大巴车祸、驴友被困等各种事故。而当下出现的旅游安全问题已不局限于景区本身,游客不购物被导购恐吓、游客随团就餐后呕吐腹泻住院等与旅游相关的安全问题也在增多。正是由于信息不畅与管理欠缺,才导致景区爆棚引导的一系列问题出现。为此,景区管理必须综合考虑景区的管理容量、管理效率、游客状况等各种因素,政府提高旅游质量管理要有前瞻性、全局观。

智慧旅游工程将改善旅游的责任拓展的景区之外,通过与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联动,形成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从而有效建立旅游预测预警,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旅游安全。

旅游市场实现对旅游投诉以及旅游质量问题的有效处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需要依赖智慧旅游建设。智慧旅游还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改善经营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增强游客、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和旅游主管部门之间的互动,高效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整体发展。

旅游营销的智慧

智慧旅游通过旅游舆情监控和数据分析,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兴趣点,引导旅游企业策划对应的旅游产品,制定对应的营销主题,从而推动旅游行业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智慧旅游通过量化分析和判断营销渠道,筛选效果明显,可以长期合作的营销渠道。智慧旅游还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特性,吸引游客主动参与旅游的传播和营销,并通过积累游客数据和旅游产品消费数据,逐步形成自媒体营销平台。

刚刚结束的十一黄金周成为各地智慧旅游建设今年的第一次大考,仍然有很多个城市遭遇了景区爆棚,但四川却显得比较轻松。与以往不同的是,四川今年热门景点游客数量下降了,但是旅游整体市场收入却增高了。有数据统计显示,四川77个主要传统热点景区游客数量和门票收入,分别下降了0.94%和4.32%。但是,四川的游客人数和总收入却分别增长18.8%和29.1%。这一切的背后正是,政府依靠信息化建设的力量为为游客打造“智慧旅游”的结果。

智慧旅游以人为本

智慧旅游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的融合,是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服务于公众的旅游信息化的新阶段。智慧旅游分为三大体系,即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营销。四川省旅游局局长郝康理认为,智慧旅游管理就是智能化管理,它是实现传统旅游管理向现代化管理方式的转变;它是通过信息技术,准确掌握游客活动信息,企业经营信息,实现行业监管由被动、事后管理向全程管理及实时管理转变。可见,信息化是当前政府实施智慧旅游的主要特点。

根据《国家“十二五”旅游信息化发展规划》,四川省旅游局还于2012年编制完成了《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信息化发展纲要(2012-2015)》,从而为四川省智慧旅游构建了完整的发展蓝图。

按照蓝图里的规划,四川会建设一个“四川省旅游数据中心”,通过对各种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服务全省旅游。依托数据中心建设,政府会加快旅游电子政务和资讯网站集群建设,从而为游客提供更为完善的咨询服务平台,并布局更为合理的营销服务体现;以及旅游运行监管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旅游行业管理平台、旅游标准化管理平台、旅游营销与咨询服务平台、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等五个平台;一个G5国道(四川段)“智慧旅游带”示范工程建设。按照“搭平台、建机制、构渠道、造事件、做活动、重载体”的原则,以“境外重点、网络突破、整合抓手、市场动力”为策略,有效整合各市州、景区和企业力量,进一步提升全省旅游网络营销工作质效。四川省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为游客提供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旅游体验。据了解,目前,四川省正在打造“2+1”智慧旅游示范带,其中包括深化G5(108)国道(四川段)智慧旅游带试点工程、实施大九寨环线智慧旅游区试点工程和启动318国道智慧旅游带试点工程。

不难看出,四川省推动智慧旅游服务是集中于通过信息技术来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和旅游品质,利用互联网打造的一种全新服务手段。它包括服务于游客行前、行中和行后各类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和导航等智能化旅游服务产品,并应用物联网、无线技术、定位和监控技术、交换互动等方式实现服务。它将推动传统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化旅游消费方式转变。智慧旅游正在拉动旅游业的新一轮增长。

经过这几年,四川旅游提供“智慧服务”的体系已经形成,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APP、微信、微博以及景区、旅行社等提供各种智慧化的服务。但是,信息化只是政府和企业实施智慧旅游的手段,其核心是服务游客。正如四川省旅游局局长郝康理提出的智慧旅游理念:服务于游客的信息化应用才是真正的智慧旅游。这一理念与国家将今年定义为“智慧旅游年”的思想不谋而合。

智慧旅游其实很简单

第5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智能化;智慧旅游;信息化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在旅游行业得到了创新运用,智能手机、个人掌上电脑的普及,促使人们对信息化旅游和个性化旅游的渴求程度在不断提高,作为现代服务行业的大头旅游业也在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加快自身发展。在2008年11月美国IBM公司首先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此后,我国学者在对“智慧”二字进行充分理解后,提出了“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的概念。“智慧地球”是对“智慧城市”的引导,“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际落地中国的举措。“智慧旅游”是对“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二者在旅游产业与旅游活动的具体运用。

2011年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用10年时间实现我国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我国智慧旅游发展提出了方向,智慧旅游被正式提上发展日程。2012年5月,国家旅游局确定了北京、南京、镇江、无锡、武汉、苏州等18个城市作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截止到2013年12月,我国已有62个省市提出智慧旅游发展计划,其中16个省市出台了相关规划。[1]2014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业发展主题定为“智慧旅游”,要求各地旅游局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以信息化技术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我国不少省市正在如火如荼地构建自身的智慧旅游系统,发展旅游产业。

一、智慧旅游的概念

关于智慧旅游的概念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定义,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种定义:一是“新旅游形态论”,;二是“技术应用论”;三是“管理变革论”。笔者认为智慧旅游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借助智能设备,实现旅游信息的广泛采集、挖掘分析、实时传输和自动感应,培养旅游者从旅游信息搜集、旅游决策、旅游购买、前往旅游地、在旅游目的地消费全过程的主动性、自主性、智能性和交互性,最终实现旅游体验的个性化、旅游服务的智能化与旅游管理的数字化。“智慧旅游”不能等同于“智能旅游”,“智慧旅游”是对“智能旅游”的升级。

二、发展智慧旅游的意义

(一)智慧旅游将开阔我国旅游市场空间,不断满足我国庞大的旅游需求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三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和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32.6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达1.29亿人次,共计33.89亿人次,这庞大的人数规模带来了2.9万亿元的收入。根据艾瑞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2204.6亿元,同比增长29.0%;中国在线旅游OTA市场营收规模117.6亿元,同比增长26.2%。[2]这些数据说明了智慧旅游在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的同时将会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智慧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对旅游业的“”

智慧旅游是新技术浪潮下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应时之举,被称为中国旅游业的“二次创业”,是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旅游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化。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服务产业,可以说,旅游的发展就是服务的发展。而智慧旅游将通过政府集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深入挖掘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旅游资源,满足不同对象的个性化需求,以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旅游服务为宗旨。

(三)智慧旅游是旅游城市发展的适合路径,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

未来十年,中国旅游城市的直接目的,是进一步优化城市旅游环境,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提升城市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智慧旅游是旅游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集中体现。借助发展智慧旅游,可以使城市的旅游条件和环境系统地提升与完善,可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等,还可以促进城市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善。

三、城市发展智慧旅游的建议

(一)提高对智慧旅游的认知度

从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旅游产业已进入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黄金机遇期,发展以高度信息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势在必行。所以要高度重视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确立“智慧旅游”发展新理念,将其贯穿于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之中。同时,注意避免对智慧旅游认知向过度智能化甚至机器化偏移,明确智慧旅游建设并不是忽视人工服务的环节,相反,对人工服务的需求在量和质上都要求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二)制定城市智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分布实施,逐步推进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上兵伐谋,规划先行”。制定科学合理的智慧旅游发展规划,才能有条不紊地指导实践,促进智慧旅游的发展。“以游客为中心,满足游客在游前、游中、游后的各种需求”要作为智慧旅游总体规划的核心,智慧旅游建设范围除涵盖政府部门、景区、旅行社、酒店等相关旅游产业环节,还应将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安全等城市配套保障体系有机整合。

(三)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加强各部门协作和协调

智慧旅游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还需要统一各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和行动。“智慧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须在整体范围内有效整合和协调规划、建设、旅游、公安、工商等政府部门资源,以及网络、电信、数据处理、电子商务、金融、交通等要素资源和食、住、行、游、购、娱等必备条件,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方式,政府统一规划、监督和指导,由企业进行项目建设,举全体之力共同实现“智慧旅游”建设目标。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智慧旅游的实现受制于城市各地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城市要完成智慧旅游建设,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城市、景区、景点的软件和硬件条件,深化旅游信息化的程度,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和旅游资源数据库,将整个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酒店、交通灯设施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灾害、游客行为、社区居民、旅游工作人员行迹和相关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将旅游数据中心建成为旅游资源公共云服务平台,通过数据整合和利用各种智能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提供旅游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第6篇

国庆长假期间,西安游客秦月与同学相约自驾游,去登华山。由于高速公路堵车,当他们到达华山脚下时已是中午,华山景区游客已超过接待量,严重饱和,停车场已找不到车位,而且限量售票,不得已他们开始用手机上网查询其它景区。很快一个叫游酷的网站里少华山门票在线销售引起了秦月与同学们的注意,门票不仅可以在线购买,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打六折,这可以省不少钱呢!于是他们登陆了该网站,进行了简单的注册并顺利在网上购买到了少华山的六折门票。当他们到达少华山时,无需买票,拿出手机刷了一下就进入了景区。

在景区内,凭着在游酷网的手机导游词下载功能,他们的手机变成了自助导游机,一边游览,一边看手机里的讲解,而且图文并茂,活像一个真的导游那样贴心和善解人意。最让人称道的是,如果游客在途中找不到景点,或遭遇其他难题,可以用手机上网,随时下载旅游景点的酒店、餐饮、景区交通信息,让人们没有了在景区两眼一抹黑的无助感。

少华山景区游人如织,井井有条,相比华山景区人满为患,秦月这次的短途游满意而归!对少华山景区也留下了满意的印象!

这就是该景区与物联网企业西安万邦企业信息公司牵手打造的智慧旅游项目,当然这只是智慧旅游的一部分,随着项目的陆续完善,游客还会享受到更多的便利。所谓智慧旅游,就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捷终端,通过互联网,让各类旅游信息、资讯与游客零距离互动,从而为游客带来超出预期的旅游体验和无处不在的旅游服务。

事实上,该景区刚刚开通智慧旅游项目,全国各地的游客都可以登录游酷网了解少华山的旅游信息,该景点门票可在网上预订、支付,游客只需要动动鼠标大致了解景区情况,拿着手机就能游转该景区。

智慧旅游,大有可为

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提出争取用10年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建成一批智慧城市、智慧景区、智慧饭店,并在江苏镇江建设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国内物联网企业正瞅准这一机会,与国内多个旅游景点联系,建设智慧旅游项目,推进景区管理的智能化。

事实上,智慧旅游不仅方便了游客,也方便了景区管理者。以前,景区统计游客的来源地比较困难,只能通过统计各地车牌,粗略分析客源构成。而现在运用物联网技术以后,客情分析系统就能准确地为旅游管理、旅游促销提供准确的客源构成分析。例如,根据游酷网的大量购票会员信息就可以准确地分析客源地区分布、年龄、性别等信息,为景区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陕西省旅游局有关人士表示,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利用新技术和新媒体宣传陕西旅游,扩大影响,改善旅游接待条件和服务质量,从总体上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已经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和重要内容。而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慧旅游项目,既方便了游客,也为旅游企业提供了快捷的运营平台,未来的市场前景不可小觑。

智慧旅游,见效快、投入小、示范性强,与民生关联密切,可以让老百姓迅速感受到物联网应用带来的便利,对于物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和推广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因此加快我国智慧旅游建设刻不容缓。

第7篇

关键词:智慧旅游;大数据;数据挖掘;信息通讯技术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5-0134-06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时代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由此旅游业也成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最大的服务产业之一。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预测,全球的国际旅游人数到2020年将达到16亿,带来的收益也会超过2万亿美元,而在1999年却分别只有6.64亿人次和4550亿美元。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的旅游业发展,中国由于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再加上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使得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得速度快,具有广阔的前景。2000年,中国的国内旅游和海外入境旅游人数总和为8.28亿,总收入4158亿元,但2010年增长至22.37亿人次和1.5708万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惊人的10.4%和14.2%。

全球旅游热促使旅游信息化快速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通讯技术完全改变了旅游的商业模式和结构。特别是近10年以来,云计算、物联网、Internet和移动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旅游信息化进一步升级,同时也让传统的旅游管理模式、营销模式、游客需求和消费模式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信息通信技术彻底改变了旅游组织的效率、旅游市场的驱动方式以及游客与旅游组织的交互方式。提供优质的决策服务管理、满足游客多元、实时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旅游的消费效率、提高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持续利用率等成为当前旅游业面临的最严重挑战。

近几年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导致全球各行业数据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字宇宙研究报告称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复制的数据总量超过1.8ZB,按照其增长速度这一总量在2020年预计达到35ZB,而且数据形式不仅体现在量的庞大上,更重要的是它的复杂性:存在形式多样(文本,数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和结构复杂(结构化的,非结构化的以及半结构化),信息价值密度低但总价值大(数据中包含大量的无关的,不准确的信息但总价值大,对社会和经济有重大影响),数据实时处理能力要求更强――这就是大数据。自然杂志在2008年9月推出了“big data”的专刊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正式到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各学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011年2月,科学杂志联合其他一些期刊从数据处理的角度推出了一期专刊“dealing with data”,从各领域(生物医药工程,环境地理,物理天文,互联网等)数据处理(提取,存储、压缩,分类等)的多个层次解读了大数据带来的技术挑战。

旅游业作为当前炙热的服务业,其数据也具有大数据的所有特征,是大数据重要的来源之一。然而目前大数据在旅游业的应用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诸如生物医药、航天科技、电子商务等。其原因在我们看来是多方面的,如旅游业的起步较晚,旅游行业相关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其他行业广泛,目前旅游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影响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程度较低,国家政府对旅游行业大数据的重视程度和相关经济技术投入少等等。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促进了除云计算、物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信息通信技术在旅游业的发展之外,也正好迎合了大数据在旅游业的发展。但是至今为止几乎没有学者探讨大数据在旅游业的应用,正是如此,智慧旅游伴随着大数据有待于解决许多新的研究问题,在我们看来目前最根本的问题是智慧旅游的定义需要融合大数据,智慧旅游的相关体系架构需要融合大数据,智慧旅游的核心是大数据挖掘。

二、智慧旅游定义

智慧旅游是智慧地球以及智慧城市两个概念的延伸。智慧地球也称智能地球,2008年首次由IBM提出。2009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肯定了智慧地球战略,2009年8月IBM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通过近几年的发展,IBM智慧地球战略为全世界所认可。按照IBM定义,智慧地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它具有三个特征: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具体实践应用,智慧城市是由许多部分组合而成,通过多元化网络相互连接并实时提供人们活动和物体的信息数据,为城市的相关活动进行有效的实时决策。

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延伸,其相关信息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国内外旅游方面研究上没有统一科学的关于“智慧旅游”的学术用语,如黄超等认为智慧旅游就是利用新兴信息技术和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达到及时及时了解安排和调整工作与计划,从而实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和利用。张凌云等学者指出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游客指定个性化需求,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实现旅游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等,提出了智慧旅游的CAA框架体系。可喜的是当前中国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了北京,上海等一批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实验平台。然而上述关于智慧旅游的定义都是基于信息技术层面上的,偏向于智能旅游,而智慧旅游建设也侧重于信息化建设。

我们认为智慧旅游的本质是传统旅游的升级,还是一种服务。所有的旅游管理的信息化、旅游资源的信息化、旅游经济的优化运作等最终都是为旅游消费者和各利益团体服务,是为了给游客订制更好的个性化服务、提升各营利团体的利益、提高管理决策水平。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大服务时代的到来,智慧旅游亦是如此。智慧旅游服务的过程就是大数据的收集、储存、管理、挖掘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又是大数据挖掘,其他方面都是为数据挖掘服务。只有通过充分挖掘旅游各类型和所有来源数据的信息,才能更好进行各方利益团体的协作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人员物资和交通的调度协调、了解游客的行为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旅游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上述阐述,我们将智慧旅游定义为:智慧旅游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收集和管理所有类型和来源的旅游数据,并深入挖掘这些数据的潜在重要价值信息,这些信息为旅游管理决策者进行有效管理决策提供服务、为各营利团体利益提升与协作能力提供服务、为充分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和更优旅游体验提供服务。图1给出了智慧旅游的概念结构,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及其数据的前期收集管理是智慧旅游的基础,旅游大数据的挖掘是核心,而最终所提供的三类服务是目的。智慧旅游是智慧地球的一部分,但从城市旅游的范畴上来讲,智慧旅游只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因为除了城市旅游,旅游还包括自然观光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等。

三、问题与挑战

大数据与传统数据在数据量比例上具有巴列特定律“八二原则”特性,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这一比例可能更大。相反,大数据目前所产生的价值与传统数据相比却是“二八”,这一比例或许更小,其原因之一就是目前没有类似于传统数据挖掘的工具和方法对大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以发掘更多的重要的价值。怎样进行挖掘分析大数据,这是当前合理充分利用大数据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除此之外,大数据目前还面临收集、管理、安全等问题,但是相比于大数据挖掘分析,这些问题趋于简单。由于智慧旅游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作为智慧旅游的核心,旅游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当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有待于将来研究解决。同时,目前的智慧旅游的建设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

(一)旅游大数据挖掘

大数据成为热点以来,学者们尝试用传统数据挖掘方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但是几乎无一成功。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数据挖掘颠覆了传统数据的挖掘方法,由传统的因果关系分析转变为相关关系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不再追求产生结果的原因,只关注产生结果的价值。成功案例诸如谷歌公司通过搜索记录的相关分析成功预测H1N1流感爆发时间和沃尔玛超市的捆绑销售等。旅游大数据挖掘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除了没有有效挖掘方法之外还受到实验平台和数据安全的限制。

1.实验平台

实验平台是数据挖掘的基础,大数据挖掘更是如此。传统数据挖掘的数据结构简单,易于收集管理,挖掘工具对电脑的处理能力要求较低,通常在个人计算机上或小型计算机集群就能进行实验。而大数据的海量性、结构复杂性以及占用空间的巨大使得大数据对实验平台的要求高很多,不可能在传统实验平台上进行。有效的方法是在云平台或大规模计算机集成上进行大数据的收集管理和挖掘分析,这也是目前大数据挖掘分析在谷歌、亚马逊等大的互联网公司发展较快的原因,大多数学者也都是通过与大数据公司合作来研究大数据。

目前,对智慧旅游来讲,糟糕的是风景区或旅游部门的大数据实验平台建设相比其他行业更为缓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更为缓慢。目前只有黄山和九寨沟等一些大的风景区基本实现旅游的数字化建设,但离智慧化建设还有一定距离,云平台、大数据实验平台建设几乎没有起步。我们知道大数据实验平台是一个数据共享平台,除了加大投入实验平台必要的硬件设施,旅游大数据实验平台的建设相比其他行业涉及更多部门。如图2所示,景区要建设大数据实验平台的数据中心,为了数据的完备性,这个数据中心必须要与景区政务、天气地理、交通、电子商务、政府管理部门、旅游社和旅游公司、旅游论坛网站等部门相关联,仅此就是一项巨大工程,协调各方利益是难点也是重点。由此可见,完整地建立大数据实验平台非常困难。造成困难的原因,一是旅游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它为国家地区带来的价值优势,利益优势还不太明显,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旅游的白热化,旅游业带来的收益将会迅速增大;二是政府目前对旅游的建设投入不够,只初步建设了旅游景区和旅游部门的政务平台,但是随着旅游热,游客需求的提高,政府必定会加大对智慧旅游相关建设的投入。

2.挖掘方法

每个人的观点都局限于自己的认知区域,对大数据的探索如同盲人摸象,随着数据集爆炸式扩张,难度也与之俱增。数据挖掘的最大难点在于需要科学有效的数据挖掘方法,大数据颠覆了传统的数据挖掘,不得不探索新的挖掘方法。目前,在大数据挖掘方法方面,学者们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这只是杯水车薪。如Sun利用结构分析方法有效地对半结构化,混合型的异构网络信息进行挖掘,指出大数据挖掘首当其冲是挖掘异构网络型数据,Kang利用Pegasus工具分析了大量社交网络的图片信息,Aral用体内随机试验法对facebook上130万用户从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了网络影响力和敏感性分析。目前很多文章都是研究与社交网络媒体有关的大数据,这一点正好与智慧旅游旅游相契合,旅游也是一种社交手段,很多数据也都来源于各种社交网络平台,如国外的facebook、Twitter,中国的QQ、携程网,微博以及各类旅游网站论坛。

大数据存在复杂的关系网络,要充分挖掘其价值信息,需要关联多个数据来源,这正是目前挖掘大数据的主要方法――相关性分析。但即使用相关性分析挖掘旅游数据的价值信息,难度也比其他领域更大,因为旅游数据来源更多造成冗余数据更多和数据存在形式更复杂。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需要充分挖掘旅游数据,传统的数据分析可以分析出旅游风险直觉与旅游犹豫之间的关系和旅游质量及满意度对旅游忠诚度的影响程度。但如果要分析游客的旅游计划行为,可能就要关注他对天气,交通,景点等方面的搜索,他关注的某张图片,和朋友的微博互动都会影响他的旅游计划,需要对这些数据完全挖掘分析。另一方面,对大数据的实时性挖掘在旅游领域更加重要,游客实时需求特点使得对旅游数据的挖掘也必须具有实时性,这是更大的挑战。

不可否认,未来必然会出现更成熟科学的大数据挖掘方法,发掘出大数据更多价值。但是目前除了相关性分析挖掘,在大数据挖掘方法上我们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幸好现阶段通过挖掘能创造更多社会价值。旅游大数据因其行业特殊性除了需要探索出与传统数据挖掘不同的方法之外,可能也有别于其他行业的大数据挖掘。

3.数据安全

大数据提倡的就是数据共享,数据共享程度越低,大数据挖掘难度就越大,但是数据共享程度越高,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越大。数据共享要求关联多个数据来源容易造成个人用户的个人隐私和公司企业的商业机密等泄露。从数据收集存储开始,我们的地理信息、手机通讯、邮件、网络聊天甚至电子医疗等都会在所关联数据中心留下痕迹,而这些痕迹会让黑客乘虚而入。大数据挖掘分析也会涉及大量的敏感信息关于客户和员工,以及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和财务信息。旅游数据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数据安全风险,如游客出行旅游,他的吃、住、行、购物、电子交易等都会存储到数据库。这些数据如果完全共享,游客如被放在显微镜下而变成透明人,完全没有了自己的隐私,不对数据加以安全管理,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影响,最终会导致满意度随之下降。旅游数据的安全从收集,存储到后期数据挖掘一直存在,要进行大数据挖掘,大数据的安全管理是首要前提。

目前大数据是以云平台作为存储管理中心,大部分关于大数据安全的研究都集中在云环境背景下。审计服务是保证数据完整性,可用性和避免数据泄露的有效手段,Lan提出一种基于代数特征的数据检查方案,能实时检查原始数据的完整性,这些方法都是考虑数据在存储管理阶段的安全性。挖掘使用阶段数据的安全性鲜有研究,这对旅游数据安全是一个大威胁,智慧旅游重在对于旅游数据的实时挖掘。旅游数据安全涉及多方群体,要充分挖掘旅游数据的潜在价值,旅游数据安全除了技术上的支撑,必须针对性的制定一套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数据访问方式、数据安全协议。

(二)智慧旅游建设

智慧旅游建设特别是中国的智慧旅游建设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新一代旅游信息通讯技术的建设迫在眉睫,二是旅游的相关管理营运模式需要革新。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能让旅游管理营运更智慧化,而管理营运革新必然促进信息通讯技术在旅游业的发展。

1.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

从旅游信息化方面讲,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最高模式。目前发达国家的旅游信息化建设已经到达数字化阶段,但是中国只有少数景区和管理部门达到这个阶段,这延迟了智慧旅游在中国的发展。旅游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在完善原有数字化基础上进一步建设移动通讯网络,物联网和旅游云平台。

移动互联网络是链接游客移动智能终端与旅游云平台等数据中心之间的桥梁,是支撑物联网的基础设施。游客能实时享受到关于旅游信息的全程多样化服务、游客需求信息的实时传递、各类旅游数据信息的交互传递,都离不开优质的移动通讯网络。物联网实现了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实时互动,可以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对物体和人的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存储管理、感知利用,实现“一卡通”功能。例如风景区基于物联网建设通过使用RFID、二维码、传感等技术建立自然景观、文物等旅游资源信息库和讲解系统,最终游客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能实时查看收听,管理部门能实时对旅游资源进行远程状态监控和管理保护。旅游云平台不仅是旅游大数据挖掘的实验平台,更是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是旅游信息收集、存储、处理、查询等各种功能应用中心,是原来相互独立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和数据中心的集成整合。通过旅游云平台的建立,能让旅游相关管理更加统一、数据信息更加完整、有效提高旅游信息服务水平,实现旅游资源信息的充分利用。

2.管理营运需要革新

智慧旅游的发展必然导致旅游管理营运从传统方式到现代方式的转变,其管理模式和营运模式更加智慧化。智慧旅游管理营运需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建立在旅游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基础之上。

旅游的管理革新要求管理部门在原有数字化管理基础上进行智慧化管理,基于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整合能对各管理和协作目标进行远程管理协作,培养更有专业性的工作服务人员,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引导游客和合作公司企业走向智慧化旅游。如景区的智慧化管理,主要包括:(1)为游客提供智慧化服务,设计满意的个性化旅游产品,建立快捷实时的旅游相关信息查询系统,对游客位置和游客流量实时监控。(2)旅游资源环境的实时管理,是将旅游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建立智慧化的监管体系,能实时对旅游资源环境的状态进行分析以便科学的开发利用。(3)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在反应了景区的智慧化管理水平,需要建立越来越智慧化的应急体系。(4)合作单位的合作协调更加智慧化,合作协调智慧化能减少人工干预,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催生了各行业新的营运模式,对旅游业亦是如此,智慧旅游也需要开创新的营运模式。传统旅游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选择,查找旅游相关信息方式比较固定,都是靠旅行社或旅游公司安排其相关旅游活动。但智慧旅游时代游客的旅游行为更加多样化、自主化和个性化,更加注重对旅游产品的真实体验,这是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影响了游客的旅游行为模式,所谓“未旅游已先旅游”的方式已经形成。游客行为可能时刻发现变化,其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因此智慧旅游需要加强对游客和市场的洞察力。同时,在大数据环境下,旅游营运的策略和设计更讲究实时性,让游客“未旅游已先旅游”的体验更加丰富完美。传统的数据挖掘主要针对历史数据,而大数据讲究进行实时挖掘分析,了解游客的兴趣偏好,再结合心理学,营销学等理论知识,才能设计提供更有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游客的实时需求。

四、研究方向和发展机遇

大数据作为智慧旅游的核心,在带来问题和挑战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机遇。数据是为我们服务的,旅游数据也不例外,怎样从海量的旅游数据中找出有价值信息为我们所用,是智慧旅游面临的新课题。大数据挖掘将在智慧旅游领域带来以下几方面研究方向和发展机遇。

(一)发掘旅游商业价值信息

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我们能充分了解游客的消费行为和兴趣偏好,进而为游客设计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推荐旅游目的地,优化旅游线路,挖掘潜在的旅游客户等。如通过浏览记录发现,某游客查看黄山风景区相关旅游信息的同时还浏览了黄山周围的小景区信息,表明该游客很有可能观光完黄山风景区再游览周围小景区,结合性别、年龄、职业等信息可以为他推荐合适的旅行计划。同时,这样的游客不止一个,是一个群体,因此黄山风景区有必要改善与小景区的交通状况,在其官网上增加小景区信息的链接等。

(二)开发保护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载体,充分合理开发保护旅游资源也是智慧旅游的目的之一,能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惠及多方利益,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前提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智慧旅游环境下开发保护旅游资源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并借助大数据挖掘分析,必须要对自然景观、文物等旅游资源的状态实时掌握,对景区的承载力和影响旅游资源的各方面因素分析,而开发的最大化程度分析都离不开大数据挖掘。

(三)产生新的管理营运理论

如前面所述,智慧旅游必然遭遇面临管理营运革新的挑战,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智慧旅游必然会产生新的管理营运理论。如透过旅游大数据,容易发现智慧旅游环境下旅游供应链也不再是传统供应链模式。传统供应链是简单的上下游关系,但大数据环境下旅游供应链是一种复杂网状结构,具有多个层级且每一级包含多个群体,这些群体或竞争或合作。研究它们之间以及上下级的契约关系,协调关系等显然离不开大数据挖掘,这将不但产生不同于传统的供应链模型理论,也会产生新的管理营运理论。

(四)大数据挖掘自身的发展

旅游的白热化必然会同其他行业一道促进大数据挖掘相关理论方法的发展,而智慧旅游所具有的行业特性可能会产生有别于其他行业的大数据挖掘方法。一个小时音频中可能就几秒钟的内容有价值,设计什么样的工具和方法从海量的旅游数据中找到这些价值信息,大数据挖掘必须结合旅游的行业特性才能进行。

五、结论

智慧旅游和大数据时代都已经到来,我们经过手指,利用智能手机和相关设备就能了解世界,体验旅游。智慧旅游正在悄然的改变游客的旅游行为,然而智慧旅游尚处于萌芽阶段,大数据挖掘应用在旅游业也几乎没有涉及。但是大数据蕴含的巨大价值必将掀起一场管理革命,同样大数据将势不可挡的对智慧旅游产生影响,旅游的白热化让旅游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通过建设智慧旅游和大数据挖掘,获得更多的潜在价值信息,将大大提高旅游市场的竞争力。目前大数据在智慧旅游的发展中虽然存在许多障碍,但大数据值得我们关注,旅游业对大数据态度应该由未雨绸缪转变为充分挖掘应用。

第8篇

关键词 智慧旅游 基本概念 理论体系

一、引言

旅游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对于信息逐渐有了更高的依赖性。信息流通以及传递的有效性,成为现今旅游行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元素。而在现今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信息不对称、多元性等问题逐渐突出,因此对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智慧旅游的概念被提出,成为了解决旅游发展瓶颈的关键途径。

二、智慧旅游的概念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对照国际、国内对“数字旅游”、“电子旅游”等概念的权威定义以及相关的“智慧旅游”的定义,本文认为,“智慧旅游”(Smarter Tourism)是指以游客为中心,以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三网融合、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智慧技术”为手段,以计算机、移动设备、智能终端等为工具,以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和智慧政务为主要应用形式,以全面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服务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以为游客、旅行社、景区、酒店、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旅游参与方创造更大的价值为根本任务的一种旅游运行新模式。通过智慧旅游,为游客提供了个性化服务,并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实现了对社会资源、旅游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从而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旅游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散客市场逐渐兴盛,并因此使散客游以及自助游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出游方式。而在未来,散客在市场中占据的份额还将不断扩大,并因此对旅游服务的个性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第二,实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无缝整合。随着电力政务向着服务型政府方向的发展,在旅游信息化建设中,也需要向着信息的充分利用、共享与交流方向发展,即在公共服务的基础上使管理能够与服务无缝整合,更好地实现管理决策提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三,为企业提供服务。对于我国很多中小型旅游企业来说,其所具有的信息化水平较为有限。在未来智慧旅游的背景下,如何吸引中小企业,使其进一步加快信息化进程,则成了现今我国智慧旅游试点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难点。通过云计算的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则能够为我国中小旅游企业提供服务,在节约其信息化建设投资以及运营成本的基础上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三、智慧旅游应用体系

从智慧旅游的定义可以看出,智慧旅游本质上是要通过新理念的导入、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模式的形成,使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旅游经营的全流程、旅游管理的全方位和旅游服务的全链条产生“智慧效应”,创造“智慧价值”,全面提升旅游行业的发展力、创新力和服务力。从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来看,它的应用体系主要包含“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和“智慧政务”四大应用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为整体,共同支撑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智慧旅游的技术体系

(一)物联网技术

在智慧旅游中,物联网是最为核心的网络,能够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以及人与人的互联。从定义层面看来,物联网通过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射频识别、GPS等技术以及设备的应用根据约定协议将网络同物品间进行连接,在实现信息通信以及交换的同时,实现智能化识别、跟踪、管理以及定位等功能。在智慧旅游中,我们可以将物联网理解为一种互联网应用的扩展,如果我们将互联网应用称之为“线上旅游”,那么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旅游应用则能够同时涵盖“线上”和“线下”,突破了传统互联网“在线”方面所存在的局限,且这种突破能够适应旅游者的非在线特征和移动特征。

(二)移动通信技术

该技术是物与物进行通信的一种模式,主要是指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间、移动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以此实现设备实施数据在远程设备以及系统间无线连接的一种方式。根据此种特征,我们则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物与物特征的物联网连接方式,对整个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智慧旅游建设中,移动通信技术之所以被特别提出,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移动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使得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从PC逐渐向着易于携带的终端设备发展,体现了以散客为服务对象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向。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连接,则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不同类型的旅游应用,而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与无线技术的连接,则能够进一步扩大旅游应用的覆盖面。在该技术中,其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更为全面、更为丰富的服务,如无处不在的接入服务、全程信息服务以及多样化终端服务等,将对旅游者的游憩质量以及旅游体验进行积极的改善,在对服务质量、目的地管理水平进行提升的同时使旅游管理向着高质量、精细化的方向推进。

(三)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网络应用模式,无论是移动终端还是计算机终端的使用者,其并不需要了解专业知识和技术细节,仅仅需要关注自己对资源的需求即可。其应用的目的,就是应对我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巨量数据处理以及存储问题,能够对资源和信息进行更为有效的分配。在智慧旅游中,其在对云计算进行建设时需要包涵云计算应用和云计算平台,在具体研究中,需要侧重云计算应用,即研究如何能够将海量的信息在整合之后存储到旅游数据中心,使旅游企业和旅游者能够对这部分信息进行更好的获取、交换以及利用。在智慧旅游中,云计算技术能够充分地体现社会资源和旅游资源,是一种资源优化的集约型智慧。

(四)人工智能技术

在人工智能技术中,其主要研究如何通过计算机软硬件的应用获取人类某些行为的方法、理论以及技术。目前,在智慧旅游对各类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将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如何研究、应用这部分信息,进而在旅游行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则成为了一项非常关键的问题。而人工智能技术则能够应用于这部分信息、数据以及知识的处理,即通过推理技术的应用对决策提供基础支持,非常适合应用在旅游需求预测方面。而在未来的发展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逐步包涵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旅游影响感知研究以及游憩质量评价等。

五、结束语

智慧旅游是我国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对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进行梳理,是地区智慧旅游研究的基础,对地区智慧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辽宁科技学院)

[作者简介:孙建竹(1983―),男,山东烟台人,辽宁科技学院讲师,旅游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智慧旅游与旅游开发。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游客体验的辽宁省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W2015227);2015年本溪市旅游经济发展重点研究课题“本溪智慧旅游发展的研究”(批准号:BXLY1503)。]

参考文献

第9篇

引言

前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14年初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表示,围绕“2014中国智慧旅游年”主题,我国将加快推动智慧旅游的建设,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动智慧旅游技术平台建设;以5A级景区为重点,推进智慧旅游景区试点;继续推进智慧旅游企业、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以有效应对因旅游业爆发性增长带给旅游景区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

千山风景区作为鞍山旅游的标志性景区,在鞍山智慧旅游发展模式的建设中,理应走在前头,而且由于景区智慧旅游的特殊重要意义在于它最直接地影响到旅游者的体验质量,而各地在探索智慧旅游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主要也是在景区试点,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操作模式可以借鉴,本文在认识到上述趋势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千山风景区智慧旅游的操作模式和方案设计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期望通过全面系统且有特色的研究,为鞍山市及相似景区发展智慧旅游提供一些支持和借鉴。

一、智慧旅游概念

“智慧”在字典中的定义为:对事物能够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而智慧景区产生的背景是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革命的发展,以新一代信息体系技术革命浪潮中出现的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以及其搭建的系统平台为基础,利用落后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服务方式,提升景区的技术管理能力。智慧景区作为智慧旅游的集中表现之一,与智慧饭店、智慧旅行社等其他智慧旅游行业一起构成智慧旅游的产业层是智慧旅游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体现。旅游工作的本质就是创造智慧,而智慧旅游中的智慧就是可以根据用户历史数据、用户个性、用户地理位置、团购信息等推荐用户进行某项活动,景区是旅游资源的集中承载者,代表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而智慧景区的基本出发点是提升游客满意度改善景区与游客的关系。

二、千山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千山有三张国家级名片,依次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千山是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这三张国家级名片,不仅为千山的旅游产业奠定了基础,更彰显千山鲜明的特色。对促进千山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和效益。现今千山风景区存在的问题包括:1、季节性明显,千山地处东北地区、有明显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而因此也为风景区带来了明显的淡旺季之分, 从千山风景区票务处统计可以看出,千山旅游呈现出明显的淡、旺季之分,3月到11月为旅游旺季,12月1日至次年3月1日属于旅游淡季,千山风景区旅游季节性很强。从每年11月份开始,旅游人数就开始明显下降,千山风景区每年接待游客80%以上都集中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冬季则为明显的淡季。而在节假日,特别是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都是千山风景区游客数量达到最高的月份,虽然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同时也给千山的接待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地压力。2、信息发展慢。鞍山市作为三线城市,城市发展速度较一线二线城市相对过慢,再然鞍山作为重工业化城市,旅游业较之其他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相对较慢,由于经济实力等原因,鞍山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未完全跟上,人性化服务并没有体现出,而且千山景区发展较为单一,种类少,相似性强。最后在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的引导、扶持和服务作用并未完全体现出来。

三、对千山发展智慧景区的建议

(一)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应用,突出智慧化

突出智慧,也就是说对技术设备智慧化的应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计算机网络等已有的数字化基础上,加上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结合千山自身发展状况进行有效结合,针对淡旺季出现的问题从而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开辟新渠道,对旅游产业进行创新。

(二)引进人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队伍

通过聘请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提升整体素质。完善培训制度,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对旅游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从游客和景区管理的需求出发,突出人性化

摒弃传统景区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游客满意度的观念转变思想,重视游客体验,从而获得无形资产,也就是“口碑营销”观念。

(四)加强宣传力度,打造旅游品牌

优化城市发展,通过物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g等对千山景区进行宣传,现在微信成为大众必不可少的通讯软件,利用微信平台开发特色千山旅游,结合线下已有的APP软件进行合作,多方面宣传千山景区。

四、结语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