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8:21
导语: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发展
作者简介:刘余镇,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管理部副主任,助理研究员,浙江 杭州 310012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3―0200―03
一
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要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项迫切需要做的重要工作。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它首先是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它不是单个的素质,而是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的综合素质。其次,它是通过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是一种可以塑造和培养的能力。再次,它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能力,能否适应职业和就业的竞争是这种能力的衡量标准。
随着“候单位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大学生已不再是社会的稀缺品,社会在“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原则下对大学毕业生精挑细选,因此,一个大学生要想能够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冒出来,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能力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基本条件。就业能力弱者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就业能力强者会处于优势。高校、社会、大学生三者之间的其一个最为重要的交汇点是“就业”,就业能力直接反映了高校办学效益、大学生竞争能力、社会市场对高校评价及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评价参数。因此,提高就业能力是高校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
二
要分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到底有那些元素构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的因素很多,而且理论界至今没有一个固定的结论,人力资源理论ASTD将它分为16项能力,SCANS将它分为36项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具有以下五个特征,或称五个维度。
1.面向“候单位时代”的素质型就业能力。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人的素质。如果大学生在大学求学期间能注重个性发展和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的提高,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丰富文化生活,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么他就是一个素质型的、发展较全面的人才。大学本科教育是素质教育、通才教育,一个身心健康、奋发向上的毕业生是能够被精雕细凿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易于被用人单位所发现和喜爱,这样的毕业生也能经受住求职过程中的曲折,从而最终找到满意的单位。
2.面向信息时代的持久性就业能力。大学生所处的以及择业时所面对的首先是一个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信息高速公路、通讯网络等信息技术取得了革命化的进展,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浪潮使得世界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更为迅速、更加剧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发展持久就业能力将更能满足并适应社会的需要。所谓持久就业能力,是指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身体状况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特别是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快速变化,保持相对稳定的就业状态所具备的就业智能条件。培养持久性就业能力可以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迅速变化,减缓甚至摆脱由此产生的不适应和危机感,同时也可以促进其自身的成长与潜能开发,通过对自己的有效的持久的人力资本投入,使其能力更为健全,专业技能得以增进,从而更加有利于其个人发展。
持久性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适应性。因为拥有知识和技能还不代表成功,还要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适应各种各样的突况,培养处理这些突况的能力。大学生完成学业择业时,有些知识用不上,有些知识不够用,有的要从头学起,这就需要他们根据工作需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行为方式。
3.面向市场经济的技能性就业能力。决定就业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大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技能。所以,一个大学生要想能被社会所欢迎,就必须在一入学时就自觉地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以适应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要求。首先是必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的,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大学生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其次,知识不等于技能。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并不等于有了各类岗位所需要的应用能力。脱离经济、脱离生产、脱离社会、突出理论、轻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所以,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应争取更多地培养一些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
4.面向人才市场的竞争型求职能力。社会对人才的定位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一个人想要在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具有竞争型的求职能力。具有竞争能力的竞争型人才既需要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超越能力,又需要具备懂得人才市场运作规律并能善于竞争的良好素质。竞争型人才这一概念可以更贴切、鲜明地体现、表达、凸显当代竞争型社会所需人才的特征和品质。因此,大学生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始终保持自信的心理,需要有在竞争对手面前显示自己优势的能力,需要有在就业过程中推销自己、表现自己的能力。
5.适应学分制时代的职业规划能力。学分制赋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自主学习环境中,学习主体能正确认识自己、主宰自己;明了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的潜力有多大,能给自己以正确定位。但自主性也意味着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能根据这一目标来组织自己的学习和提高相应的素质、技能。
重视就业能力的培养将成为社会、高校、大学生之间广泛认可的、符合时代特点的、全新的教育观念。面对普遍存在的就业难问题,我们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体制,改变教育方法,调整课程设置,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三
从现实的许多实例来看,现在许多高校的高等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之间存在脱节现象。笔者认为,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下几个方面必须着力加强:
1.大力推进学分制改革和素质教育。学分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学分制所代表的不仅是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更是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现在,学分制已经与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紧密相结,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入发
展。如果从素质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的视角出发,我们会发现,学分制应是一个建立在学生这一主体上,围绕着主体性学习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制度,因此,学分制的精髓是使学生增加了学习时间和专业空间上的自由度,并加大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权,激发了其主动性和自主性。因此,一个良好的学分制制度,是不断满足和实现学习的基本特征的制度。学分制下学习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自主性,交叉性,多维性,前沿性,高效性。自主性是大学生进行学习的巨大动力。因为只有把兴趣和需要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自主性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他们的独立精神、创造精神,使之成为具有主体性的人。自主性表现为:在学分制的环境中,学习主体拥有一定的自,他们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特点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并结合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和学习进度,能自由独立地支配时间。交叉性是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向培养人才模式提出的挑战。只有学分制才能打破专业的传统观念,把本科培养的纵向深入型改为横向宽广型,文、理、工、农、医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如果让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选修一定比例的文科课程,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其生活的社会组织的演变以及科学和工程对它的发展所起的影响;更好地识别和精确分析社会与经济之间的问题,并对这类问题提出深刻见解,能够对这些因素的结果作出有鉴别和有目的的解释;更好地运用逻辑思维并用口头或书面有说服力地予以表达,培养社会交往与社会管理能力;更好地形成道德、伦理和社会的基本观念,树立良好的个人哲理、公益观念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自主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和探索的态度进行学习的方法,而交叉、多维、前沿是这一学习的基本形态。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必须体现当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倡导最先进的思想、科学,采用最先进的方式、手段,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在完善的学分制条件下,必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2.高等教育应面向社会需求,培养综合型人才。应根据专业特点,不断提高教材和教学的适时性和适用性,努力做到教材、教学内容贴近市场,贴近社会,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了管用,以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在学生中开展跨专业、多形式、高水平的技能培训,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需求,从而增强学生择业的竞争实力和适应能力。
3.强化心理素质的养成、完善心理咨询体系。不可否认,许多毕业生之所以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如由于心理问题导致学习成绩差,由于成绩一直上不去,对自己彻底失去信心,从而对就业失去信心。同时,由于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公平竞争机制的缺乏,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考研、就业压力,这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据最近统计,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患者比例占学生总数的20%多,毕业生中可能还超过这一比例。学校应通过教育改革、深化素质教育不断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同时一定要形成质量良好、信誉度高的心理咨询体系,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数量。
4.改革以往的就业指导工作。形成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咨询为核心的就业指导体系。过去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开展短期就业技巧培训。而职业规划是指对个体未来职业发展进行策划和准备,包括确立阶段性或长期职业目标,确定适合个体的发展道路,明确将要进行的调整和各项准备。许多大学生之所以难以就业,是因为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不明确,在迷茫和不知所措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进行职业规划,有利于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充分做好求职准备,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进行职业规划可以在大学生中起到释疑解惑和引导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稀释大学生面对社会而产生的诸多焦虑和不安,有效提高其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不容乐观,在前段时间,我们向浙江省几所高校的1205名本科生发放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调查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存在着渴望却又陌生的问题,对自己的生涯设计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低年级同学在选择课程学分时往往夹杂着很多的盲从因素,未能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进行选课。同时,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不清晰导致了很复杂的心理矛盾,甚至因焦虑引发心理疾病。因此,我们认为,在大学生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一个时代课题。
如果对就业指导进行改革,深化和提升就业指导的内容,将职业规划和咨询作为其工作重点内容之一,形成系统的、开放的、动态的职业规划网络体系,同时强化提供就业信息的职能,在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起到桥梁作用,那么,就业困难的同学便能尽快地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专家、老师的帮助找到并克服在自己身上存在的就业障碍问题,尽快地去适应社会实际。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培养;就业服务市场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一)大学生就业服务市场混乱
市场运行缺乏保障。大学生就业服务属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工作的一部分,对于其地位和作用,没有明确的法规进行阐述,也没有统一的管理。除此之外,市场运行过程中就业主体及招聘方不可避免会出现违反规定的行为、发生纠纷之后的仲裁行为以及双方的权益保障问题,这些都缺乏明确的法规政策来鉴定参考。
市场行为不规范。由于就业市场制约机制不完善,主体双方在市场行为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企业用人单位主要表现在招聘行为不规范这一方面。例如,很多求职同学关注的企业单位的详细信息及待遇,就往往会遇到片面夸大单位规模效益的企业。在待遇上,信息时有很多优厚的条件,吸引大批求职者,但是到真正签约或者工作之后并没有兑现承诺。这些问题,不但削弱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挥作用,而且会扰乱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不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的发展。
(二)人才培养机制模式不合理
培养机制过于刚性。大学课程因校因专业有异而大不相同,但是在课程总量上,都有个共同点―课程内容多、课时量大。多数同学的时间耗费在听课及准备考试上。大学生已经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老师的讲授内容过多,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很少。一些兴趣爱好广泛的同学,在选择其他院系专业的课程进行学习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或者基本不能学习其他学科的课程。
培养模式滞后。学校的培养,更多的是进行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仅仅是纸上谈兵时的意气风发,在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时,并不能很好的将具体的知识转化成处理问题的能力。或者知识面单一,当涉及到多方面的复杂情况时,无法联系其他的条件进行解决问题。
(三)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积极性不高
学校作为学生培养的主要环境,在学生的理论知识、人格素养及其他方面的培养中占据主要地位,起着主体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革,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在实践课堂及场所提供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且远不能与社会的实际工作环境及条件相比较。我国企业无论在提供实习基地方面还是在与高校合作培养学生方面,积极性都不太高。一方面是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内驱力缺乏。另一方面是实践教学基地管理难题呈现。
二、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理顺就业服务市场问题
一方面需要扫除大学生就业市场制度障碍。劳动力市场问题的改革,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得到认可及展现的保障。只有建立合理的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培养的就业能力才能打破政策以及制度,得到充分发挥发展的机会。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补偿企业的利益,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另一个方面是建立健全提升社会支持体系。首先,进一步完善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其次,职前培训服务体系要建立起来并进一步完善。对毕业生实施职前培训,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激励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以此确保大学生职前培训规范、有序和可持续地开展。最后,加大对毕业生创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设立更多的创新实践项目,搭建更多的创新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保证。
(二)全面改革学校的培养目标
培养工作的改革要围绕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行。培养工作改革首要的任务就是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以培养就业市场需要的大学生为目标。大学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在就业环境中其他一些软性技能的培养。例如工作环境所需要的基本就业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影响能力等,这些都需要列入培养目标中。因此,培养目标要以完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项技能为目标,在此基准范围之内培养适合当今市场需求企业需要的人才。
改革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大学生的实践训练、能力培养和人格养成。让学生们置身于好似真实的案例中,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上,锻炼自己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加强自己人际沟通的能力,最后得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养成。在实践训练上,搭建各种实习平台,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三)企业加强与学校联合培养
一方面需要加强与学校合作的责任意识,提高参与性。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主动走出校园,寻找实习机会。大学生具有更多的实习经历,就意味着其具有更大的求职祛码。因此,企业要加强与学校合作的责任意识,在与学校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中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加大对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力度,使学生有真正实践的条件,企业本身不仅可以在此过程中考察具有潜力的学生,以作为后备人才,还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有利的舆论。
另一方面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管理,改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平台。对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在实践教学基地中展开。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的能力,提供了培养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管理,对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鲁长明,郄艳丽.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探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8)
【关键词】目标管理 大学生就业能力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113-01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和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近几年对面市场上的就业困难的压力提出来的,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描述大学生多种能力的一个集合,不仅是某一个单项的技能,这种能力是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二)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意义。对于高校来说,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提高自身办学质量、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前提。就目前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指标来看,就业率依然是作为办学水平评估、专业设置调整、招生规模增减的重要监测指标,其中就业率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要足够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对学生本人而言,拥有较高的就业能力就能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做好坚实的基础。要想实现学校和社会成功接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缺乏培养目标和内容的研究。在培养目标上,必须以“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这一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为前提,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建立完备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管理体系。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包含三个维度,即基础实践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创新能力。在培养内容上,目前各高校的就业服务很少在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上下功夫。各大高校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更要开设专门课程针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开展“心理辅导”“对口单位实习”的机会等。
(二)专业授课不足。高校应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三个维度包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但现实中这三方面的专业授课显然不足。首先,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较少的锻炼机会和较少的学生活动,一部分学生毕业后依然在人际交往和合作上有困难,导致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高,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应用实际相结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知识扩展能力是关键,我国的高校大多数还是停留在象牙塔里,大学生内不乏仅局限于了解和掌握课堂讲授的内容的现象,过分注重教科书里的一家之言,很难去扩展和发散思维;最后,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任务所在,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如果高校设置了清晰的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就会设置一系列平台,给予大学生创新的项目关注和支持。
(三)专门机构的匮乏。我国高校的就业主要依靠就业中心和辅导员两个层次完成。但是在实际中,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人员少、工作量大,涉及的范围不能全面;同时辅导员的数量和质量不能保障,很多时候信息的延迟、错位、缺少。并且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地过程,不应仅仅关注毕业生。所以,建立以学生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职就业指导机构是必不可少的。
(四)专业师资数量不足。就业指导机构的专职人员数量不能满足需求。教育部曾明确规定,专职就业指导机构的教师与应届毕业生比例不低于 1:500,而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比例都在1:800 以上。
三、目标管理视角下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和内容。所谓目标管理就是强调目标的重要性。目标是组织得以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能给整个组织指引方向,还可以作为评价决策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目标管理的核心是重视组织目标而不仅是流程和制度管理。组织成员要根据组织的目标来制定自己的目标;其次,目标管理主张自我控制管理代替他人统治的管理;最后,目标管理把客观需要转化成为个人目标,通过自我控制取得工作成果。因此目标管理的运用和高校的实际是符合的。
(二)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设计
1、提升高校培养意识和目标。对于高校来说,就业率固然很重要,但是比就业率更重要的是推进就业能力培养的改革。因此高校应该树立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意识,在课程设置、锻炼平台上突出增加知识广博度,锻炼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确定培养内容。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意识和目标是前提,而核心在于内容设置。要制定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具体培养目标,同时高校要贯彻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其整个学生生涯的理念,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学校要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不断地去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课程设置体系,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倡启发式教学。
3、构建专门培养机构。确立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内容后,还需要专业培养机构来实施,伴随而来的是人员配备和资金支持。高校应该配备专职的就业能力培养机构,同时强化师资力量。把系统的职业资格指导培训作为重点,就业市场预测、职业心理调适、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作为核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促进。
4、完善教师激励机制。要增加教学资金的投入,也要完善薪酬制度。高校必须打破原有的工资基准,在此之上,相应提高与工作绩效相对应薪酬部分的比例,形成以工作成果为依据的激励机制,同时给予对于未完成工作目标的教师,还要进行适当的惩罚,形成奖惩对应的体制。
四、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成为社会问题,高校应该在运用目标管理的方法,树立起提升高校培养意识的目标,确定具体的培养内容,调整课程设置、专业体系,注重专门培养机构的设置、专业培养队伍的建设意见对专业人员的激励机制,在这样的目标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真正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蒋洁.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7):77.
[2]何方芳,张廷君.就业心理资本一一大学生就业促进因素新视野.武夷学院学报.2012(6)
[关键词]就业;求职竞争;软能力
一、高校毕业生目前就业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改革加快了大学生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部分高校大学生整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2013年应届毕业生更是创下历史新高的699万人,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就业形势严峻不仅来自于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也直接影响了劳动力需求减小;还有就是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供过于求但有效需求不足,经与多家用人单位了解得知,现行就业要求毕业生除必要的职业能力外更要求多元化能力,强调员工不仅要具备与职业相关的硬性要求能力,而且还必须满足善于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及挑战创新等方面的软能力,而现行高校的普遍做法是专业教学完成较好,但以上谈到的软能力普遍不重视有所缺乏,从而使其成为就业过成功的绊脚石。
二、软能力对就业的影响
软能力是社会心理学术语,它和人的情商有关,是人格特质、社交礼仪、语言沟通能力、个人习惯、品德和乐观态度的体现。其实软能力涵盖的面非常广,它通过人的性格特征、身体素质来呈现,个人的特质情况不同,差别要求也不一样。和硬能力有着本质区别,在就业中,硬能力只能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而软能力往往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情感问题,特别是在工作当中,软能力的缺乏如同跛子走路行走艰难。
通过对用人单位用人标准需求得知,当代高校毕业生应在就业中具备的基本软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和独处能力、演讲说服能力、自信和亲和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抗压能力和吃苦精神、公共事务参与能力及诚信的良好品格。
现行状况是普遍高校毕业生的表现是相对自我,据调查,在校时除上课时间外半数以上的学生会选择在宿舍宅着,上网冲浪、网游、学习等相对封闭的方式成了主旋律,而对学校的各项活动和赛事表现得较为冷漠,即使面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也表现的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如此状况的延续导致了虽然可以大学毕业但明显表现为社会成熟度不足,也就是本文提到的软能力不足,从而在就业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较为落寞和脆弱,涌现出更多的“被失业”和啃老族。
三、大学生软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分析,如何协调软硬能力,使得高校毕业生能够从容面对目前的就业环境,胜任职业岗位需求,获得更大的发展潜力,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性问题。根据近年来高校辅导员工作经历的毕业就业工作的经验来看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根据社会就业需求导向,科学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为高校学生软能力培养指明方向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指导方针,决定着培养人才素质的养成关键,所以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和招收学生的情况量身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一些科研能力较弱、就业优势较为薄弱的地方院校,更要培养出超强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学校不仅要教会大学生专业知识,更加要重视软能力的培养,不但将软能力的培训纳入日常的教学,还特别改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软能力培养的课时比重。比如交际口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等调整为第二课堂的必修课程,以便能够帮助大学生在高校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学习有的放矢;或者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统一印制毕业生服务指南,人手一册,并进行相关课题的公开宣讲。同时学校还应践行相应的企业课程置换,可以将企业相关技术和人力要求请进课堂,让学生直接接受职场熏陶和影响,快速提升自身素质,对以后毕业就业做好准备。
(二)开展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大学校园相应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丰富精神素养,还可以激发其学习潜能以及创新能力。在活动比赛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个人能力,还可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同时亦可增强团队协作、沟通及组织能力。对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使其与社会接轨,提升责任感和人格品质,培养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建立激励机制和诚信机制,培养社会责任感为就业打好人文品质
在高校中,开展竞技活动的同时,附带各种奖励或加分政策为动力,促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更好的专注于搞好研究,这都依赖于校方的密切配合和经济支持,而不是顾此失彼,左右为难。加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诚信系统和档案,如考试诚信教育以及申报学习成果的反作弊调查等,对于信誉良好的可以在学生评价中具体指出加以鼓励和推荐。
(四)加强政府和家庭的积极引导,有效拓展抗压能力训练
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强弱,离不开政府营造的大环境和政策指引。政府应该深入了解社会当前的发展和现实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正确引导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择业观。因势利导,积极开展公益免费培训活动或提供个人发展创业平台,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政策透明公开、执法透明,为社会的安全稳定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另外,家长也应该改变以成绩论能力的旧有观点,鼓励孩子多参与并参与事务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的创造逆境以便增强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艳萍.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的就业
困境及出路探索[J]. 社会研究,2009,
(11).
[2]鲁鸣.软能力:在竞争中胜出[M]. 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9.
[3]陈涛,王贤芳.就业市场双重主体对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001-03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此,本文就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问题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 大学生就业能力及现状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
在认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之前,首先应知道什么是就业能力。对于就业问题的研究,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大体上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1)个体的内在品质。这是个体维持其人格稳定、表现其人格魅力的心理特质;(2)个体获得工作的能力。这是个体在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机会的基础能力,它表现在个体对雇主所需要或认为的吸引力;(3)个体保持工作的能力。这是个体维持就业稳定必备的能力,它表现在个体能接受、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同事和谐相处等;(4)个体做好工作的能力。这是个体获得就业发展、实现职业领域成功必备的能力,它表现在个体在企业或组织中取得进步、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职业理想等。就大学生而言,就业能力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得到工作的能力。
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系统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又有专家学者提出不同的意见,而国内与国外又有所差异,因此本文在各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应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软实力则主要包括认知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人文修养和适应能力等。
3.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第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软实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心理素质差。大学生就业能力软实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差,人格特征不健全,如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竞争与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独立性不高、盲从和依赖心理普遍存在等。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心理抗挫折能力较差,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轻者对职场产生恐惧,重者则对人生失去意义。这些都是大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应引起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广泛重视。(2)就业观念有待更新,社会适应能力较差。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有些大学毕业生对自身缺乏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择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择业标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错位。
第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硬实力不足,主要表现在:(1)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大学生在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时,发现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在工作单位很难发挥作用,大部分学生表示难以接受这两者之间产生的落差,面对人际纠葛、就业压力、自我角色的转换无所适从。这些其实说明了:目前的大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缺失,还不能主动地接受这种压力,而只是一味地认为课本知识的无用。(2)专业技能不强。当前,专业技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虽然与学校专业的设置有一些关系,但更多的则是大学生重理论、重成绩,忽视技能培养造成的。这样将导致学习与实际相脱节,导致大学生专业能力不足。良好的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
二 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软实力
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都无法代替的功能。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行为方式导向。
理想信念导向就是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并通过理想信念来激发动力,指导行为。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理想信念所遵循的价值观念准则分析问题、评价事物,选择态度和行为。理想信念作为人们确信不疑的思想,比一般理想对人们的行为的驱动更坚定、更持久、更有力,理想越远大,所产生的精神动力越是强烈而持久。所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奋斗目标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导向,它同理想信念有区别也有联系。远大目标实际上就是理想信念,而阶段目标则是理想信念的体现。我国当前人的发展目标就是培养“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新型大学生。
行为规范导向,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道德规范导向,二是法纪规范导向。道德规范导向,是通过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教育,道德习惯的养成,以社会舆论、自觉自律的方式所进行的行为导向,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法纪规范导向则重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预防、抑制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硬实力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马克思提到“个人全面发展”指的是个人劳动能力(包括体力的和智力的)的充分自由发展,是人的才能与品质的多方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育人功能的指导理论,即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要促进或带动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挖掘内在潜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开发功能。所谓开发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挖掘人的内在潜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尊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他们的特长与优势,这是激发人的潜能的基础。其次,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是开发人的潜能的重点。再次,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开发人的潜能的最高层次。
三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正确灌输和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规律,在向大学生正面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内化与外化的双向互动,从大学生的自身出发,有效地提高其就业能力。
1.正确的灌输方式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途径
第一,正确的灌输方式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1)正确的灌输方式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就业观和择业观体现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更新职业观念,帮助其从实际出发来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客观地评价自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2)正确的灌输方式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首先,充分注重发挥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对学生“三观”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其次,抓好师德与教风建设,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举止去影响学生;再次,规范管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落实到位;最后,创建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为职业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正确的灌输方式是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重视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而且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指导大学生正确地对待就业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大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想教育以及“三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乐观的精神,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笑对挫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水平,明白挫折的必然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磨炼和教育,培养他们进取、独立、坚韧和顽强的适应能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遭受挫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通过适度的自我宣泄、自我慰藉,保持积极的择业心态。
第三,正确的灌输方式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强化、导向、感染等方面。学校环境的人文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优秀的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时,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就得到了提升。人文氛围是学校的精神底蕴、文化内涵和学术品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为大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学校各种有形、无形的教育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第四,正确的灌输方式是培养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主要途径有: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帮助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素养,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发展的高度,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个人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从个人全面发展的高度,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个人较高的文化知识素养即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表现。
2.有效的自我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一,加强自我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认识自我能力的重要途径。(1)通过自我解剖提高大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大学生在客观的自我解剖中认识自我,既要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又要意识到自我的不足。只有经过客观的自我解剖,才能更好地发扬优点、改正不足,较好地脱离自卑和自大的心理误区。(2)通过与他人竞争提高大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个人往往受思维定势、经验水平等影响,很难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大学生自觉地与他人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看出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弥补不足,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3)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在促使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大学生明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拓宽生活范围、打破自我封闭,有利于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发现并改正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是为了认识自我的闪光点,更好地发展自我、挖掘潜能,寻找更好的职业目标。
第二,加强自我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加强自我学习,除了广泛学习书本知识和理论以外,还应开阔眼界,从书本以外获取新知识。大学生不仅可以直接利用先进媒体资源增加自身的信息量,还可以间接通过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的心灵,推动大学生自觉认同和模仿,充分发挥榜样对大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的激励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保持学习的前沿性,增强学习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是就业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要着力培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职业规划做好铺垫。
第三,加强自我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重要途径。确立自我教育目标,增强自我激励能力。目标像一面旗帜,对大学生的行动起引领作用,目标的实现可以给其带来自信心和自豪感。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目标的树立和实现,在给大学生带来极大信心的同时,也不断提升他们的自我激励能力,激励着下一个目标的树立和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能有效地带动大学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工作的顺利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邓晖.大学生就业报告透视:就业观、教育观、用人观都该转了[N].光明日报,2013.6.14
[4]冯刚、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王宁宁.提升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基于“十二五”规划的视角[D].山东大学,2011
[6]徐峰.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上海4所高校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
[7]陈莉.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魅力中国,2010(9)
[8]李爱先等.对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养成的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7)
[9]周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自我教育方法研究[J].文教资料,2009(5)
[10]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关键词】无边界职业生涯 大学生 就业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使个体就业逐渐进入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职业生涯的不稳定性凸显,个体需面临多重职业选择。无边界职业生涯是时代的产物,符合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就我国而言,针对无边界职业生涯的研究刚刚起步,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几乎空白。
为了进一步理解越来越复杂的职业生涯环境,研究如何在此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对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无边界职业生涯
(一)概念
“无边界职业生涯”(boundaryless career)由Arthur于1994年在《组织行为》杂志特刊上首次提出,其含义指的是超越某一单一雇佣范围设定的一系列工作机会,即个体的职业生涯不再局限在一两个组织内,而是需经多组织、多岗位、多职业。科技革命日新月异,职业生涯的不稳定性凸显,个体需面临多重职业选择。
无边界职业生涯是时代的产物,符合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理论强调职业生涯发展呈现出的无限可能性,以及怎样识别并利用这些机会取得成功。
(二)特征
与传统的职业生涯相比,无边界职业生涯的特征如表一。
二、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努力发展“硬技能”的同时,兼顾“软技能”的发展
“硬技能”简单而言,指的是专业能力,即一个人的学科专业化程度。大学生接受的是专业化教育,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必要的。大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是大学生获得就业机会的准入证,同时也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
“软技能”指的则是除专业能力以外的与职业发展有关的能力,如学习能力、语言表现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其他因素。参阅国内相关研究也不难发现,企业更关注大学生的“软技能”,企业更重视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注重大学生自身的可塑性。
(二)通过不断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从本质上逐步打造自己独特的“个人和职业生涯品牌”
“个人和职业生涯品牌”的概念,最初由Tom Peters提出,认为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为自己打造独特而唯一的品牌会让人更接近成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尤其是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之下,打造自己独特的“个人和职业生涯品牌”更突显其难度,并不是有着预定的步骤和既定的终点的可以一劳永逸的线性过程,相反,它需要我们不断的更新关于自我和周围世界变化的信息,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正、不断反馈的回路,这也就意味着其实并没有任何所谓“正确”的职业。因此,对于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来说,需要寻找的并不是“唯一正确的职业”,而是寻找一系列可替代的职业选择。
(三)正视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一种潜在于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中的可利用资源,是就业力的重要保障。不少人对社会资本存在误区,加上媒体、舆论的恶性宣传,很多学生对社会资本全盘否定,认为运用社会资本就是不道德的“耍手腕”、,把建立和运用社会关系看做追求私利的工具。其实,人在社会中生存,人际关系网络尤为重要,社会资本和物质、人力资本一样重要,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面广,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今天,就业形式越来越复杂,合理、适当的运用社会资本,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建立开拓型的社会关系网络,以便获得更多的信息、发现更多的机会。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主动与老师、同学增加联系,互助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需注重外部人际关系网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璋礼,惠圣. 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高等教育与就业.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89-94.
[2]张小兵,孔凡柱. 无边界职业生涯研究综述.商业时代,2010(19):83-84.
[3]赵莉. 论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继续教育研究,2011(3):80-81.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就业能力;女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227-02
随着高校扩招,国家大学生分配体制的改革。女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掌握高层次知识技术群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就业岗位相对紧缩的大背景下,求职道路上处于弱势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相关研究将这一现象的产生大体归结为三大要素:一是传统文化观念上的性别歧视;二是国家保障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各单位、公司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三是女大学生自身的生理以及心理原因。本文试从改善女大学生自身人格特征着手,以双兴化人格思想理论为角度出发点,提升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新蹊径。
一、双性化人格理论的概念以及心理健康模式
(一)双性化人格理论概念分析
双性化(androgyny)一词源于希腊语andors(男性)和gyne(女性),它是指在同一个体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因此又称心理双性化。关于双性化的研究历史较悠久,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随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著名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理沦,用“男性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的男性意识”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两性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1964年,Rossi提出了“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在1974年,Sandra Bem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人格特质的心理量表(Bem Sex Role Inventory,简称BSRI)。用BSRI量表测试,他把人的性别角色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四种。
(二)双性化人格基本理论的立场
1.打破了传统意识中的对性格定型了的刻板性,双性化人格证实了存在的真实性。双性化人格理论中,男性和女性人格可以和谐的融合到一起的,这个个体是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都同时具有的,勇敢与温柔可以同在、强悍与细腻并存等特征。环境不同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有所不同。在体态观念、作风态度、兴趣与能力上性别区别上不明显,所以,双性化人格是建立在对自身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别认同且内化的基础上的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它将许多传统文化中认为应是男性或女性单独拥有的人格特质归于两性共有的范畴。
2.双性化人格是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早在1976年康布兰和比姆就曾使用人格归因量表测量了近千名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表明无论男女,双性化人格都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此后,Gibert、贝姆斯等进一步从工作的适应性、环境调节、自我调试等方面的优越性,论证了双性化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其次是男性化人格模式,再次是女性化人格模式,最后是中性化人格模式。我国的一些学者在此后的一些研究中也进一步证实,具有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的女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格特征,较少的心理症状和较强的心理适应性。
3.双性化人格是具有可塑性的。国内外心理专家在培养双性化人格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实验,经过缜密研究发现,该项目主要形成原因是社会环境因素及学校家庭教育扩大了两性差异。费洛伊德的“潜意识双性化”、心理专家荣格的专业术语有“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都充分证明了人类的双性化人格心理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具有先天性,并且能在后天的教育中弱化男女性别角色的划分,引导孩子们去接纳异性性格中健康积极的人格特质,在学校家庭中鼓励孩子们向某些坚强自信、刚毅豁达、热情体贴、细腻宽厚的任务学习。那么双性化人格的培养则是完全可行的。
二、“双性化人格”对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其工作的高适应性与明显的成就动机,势必对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就业能力”是指个人的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组成。专业能力是学生在校所习得的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所谓综合能力则更多的表现为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面对挫折的抗压力等非智力因素,而传统女性人格中的谦卑、依附等负面心理则不利于这种综合能力的提升。这种专业高素质与人格心理劣势的反差不利于女大学生今后的职场发展。所以有意识的培养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将是帮助女大学克服心理劣势,提升其就业能力的一项有效举措,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女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职业生涯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不稳定性或动荡性,这为原先一心求稳的女大学生设置了障碍,但也为那些适应力强、敢于突破自我的人提供了方向与机会。贝姆的双性化模型证实双性化的人适应力最强,并且双性化人格的人事业与生活都能处理的井然有序。所以作为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的高适应性能大大增加其职业适应力,同时又稳固其家庭责任,为了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
2.增加和强化女大学生的事业成就动机感。成就动机是为了实现奋斗目标的动力源泉之一,它可以推动人们去克服重重困难,已达到最高成就的期望值或是理想的心中愿望实现的一种存在于内心的潜在推动力,并去加以认真的实施完成个人认为很有价值和非常重要的工作。经过实践研究证明:我国女性的成就动机低于男性,人们的观点是男性代表的是自立刚强、奋勇进取,女性所能表现的则应依赖温顺。而女性双性化人格则能很好地避免这种负面心理的产生。以往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如我国学者张莉等就曾经采用BSRI和CPA1-2在对976名大学生进行测验时发现,双性化人格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领导性的人格特征。可见,培养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能增强女大学生的成就动机,这将是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举措。
三、“双性化人格理论”视野下,高校如何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加强女生心理辅导,突出就业心理调适。我国学者的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双性化人格的比例远低于男性双性化人格。这就可证明,我国女性在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困扰远远多于男性。高校应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对女生的心理辅导,突出就业心态的调试是不可缺少的。这种就业心理辅导通常应包括女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与发现、职业职场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女大学生的抗压能力,使所有女生不断挖掘潜力、完善人格、提高就业能力,消除女性就业劣势,实现自身价值。
2.鼓励女生与异性竞争。培养女性双性化人格,关键一点在于增强女大学生的自信心。这需要校方在女大学生专业学习之余,为其提供一些能与男性同台竞争、比拼的机会,引导女生接纳健康的双性化人格特征,加强自我肯定、自我认可,为其树立自信、自立、自主、自强等人格观念。帮助女大学生认识自我价值,在成功中肯定自我,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为今后的职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3.增加男女生共事机会,鼓励相互学习。如果说鼓励竞争是通过对抗性的比拼来培养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中坚毅、自信、自强的一面。那么,增加男女生共事机会,则是充分发挥校园活动这个有效载体,使女大学生通过与男生“合作”的形式习得双性化人格特征,进一步完善人格。这种自然而然的接触,将会比传统的说教更贴合女大学生人格心理的发展与转变。
4.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家庭、婚恋观。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导向。当今的女性在大众传媒中一般都突出了消费与家务一体、时尚与美丽共存的形象定位,并且加强了传统社会中的女性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女大学生在面对职业与家庭、婚恋中的困惑与茫然。作为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这种现象后深层次的“人格因素”,培养女大学生的双性化人格来帮助其树立新时代的家庭、婚恋观。高校可以开设组织实施女性教育课程,让在校女大学生开始学习和了解如何处理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工作与家务等。把女性教育课程纳入国家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并使课程设置更有针对性和更加规范化。培养女大学生独立、理性、自律、负责的道德涵养,双性化人格的特质。
总之,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充分就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谐化、人才结构合理化、资源利用合理化、社会稳定的前提。面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高校可从培养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着手,发挥高等教育机构育人功能,帮助女大学生摆脱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来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佳宁.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52(12).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摘要: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趋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分析,归纳出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然后针对眼高手低、就业预期设定不合理、专业知识学习不全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职业认识能力不强、基本功不扎实等问题,合理制定培养策略,以期对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进行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关键词 :师范类理工科;就业能力;用人单位;培养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039—02
收稿日期:2014—06—18
作者简介:官品佳(1987— ),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陈梦薇(1989— ),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梁克龙(1983— ),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杨守辉(1968— ),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培养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比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增加了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中国经济如何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问题。在各大高校不断扩招,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需进一步转变的局势之下,高校大学生需从自身出发,顺应就业形势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各高校更需关注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及评价,提供更具针对性、具体性、精确化的高校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指导。[1][2]
二、当代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我们给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所在的用人单位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为82%。通过调查结果发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师范类理工科的大学生存在较多不足。例如,学习认知能力不强、不能正确地理解专业与职业的内在联系、眼高手低、就业预期设定得不合理、实践与创新能力不强、缺乏人文素养和求职技巧能力等,这些成为制约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一)眼高手低,就业预期设定得不合理
中国当代年轻人生长在物质繁荣的时代,很多高校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同时也担负着家里人的期望。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面临就业选择时,许多高校大学生会出现期望错位、就业预期设定得不合理等问题。他们不愿在低端岗位工作,缺乏基层工作观念,而这种眼高手低的思维方式直接导致了一部分高校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失去了就业的机会。
(二)专业知识学习不全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通过调查发现,在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领域中,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学科之外,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这两大专业知识,但大部分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却未能认识到其重要性。同时,师范生对于知识的运用大多停留于大学阶段的考核测试阶段,并没有将其真正运用到教学实际当中,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当代师范类大学生应树立善于学习、吸收最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3]
(三)基本功不扎实
学习掌握师范生基本功是师范类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最为显著的区别,也是师范生具备的最核心的竞争力和最大的优势。在问卷调查中,用人单位对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和创新能力、面试表现能力颇为重视。但由于理工科类的师范生长期处于理科生的学习思维中,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较低;与社会接触还不是很多,没有社会经验,在交流沟通方面还缺乏技巧;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挫折和困难,面对突发的事情,缺少应变能力;在平时的模拟教学训练中,对于自身的举止仪态还不够重视,因此,大多数师范类理工科学生在面试过程中的很多细节方面都存在问题。
三、对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进行更高质量职业指导的方向和对策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如今各大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来源还是一般本科院校(所占比例为62.5%),而对于“211/985”院校拔尖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少(所占比例为28.3%)。近年来,我国各高校一直在扩大招生,力求达到欧美国家的国民高学历水平,导致本科学历在就业市场中毫无优势,所以,不断提高大学毕业生自身的软实力才是良策。
(一)加强实践教学,多设微格教程,提高教学技能
首先,应摒弃“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观念,在大学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微格实践教学应当从低年级开始,针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进行开设。让学生在参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累积经验,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在敢于否定和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所擅长的教学模式。其次,可以成立“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与校外的中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让师范生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寻找自身所应具备的素质,接受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指导。再次,针对师范生所需具备的技能,完善考核制度,多组织相关的技能竞赛,在比赛中师范类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发现自身的不足。
(二)增设心理健康课程,提高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用人单位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高校应定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设心理拓展、心理建设等方面的活动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增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理工科师范生除了要注重学习专业学科知识外,还应增强对教育类、心理类课程的学习。由于大多数师范生毕业后所要选择的岗位是中小学教师,因此,应当熟悉、了解中小学教材知识。高校师范生可以多听课,多实践,通过学习、吸收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整合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减少错误,今后面对各类专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四)进行更加全面的职业指导
目前,各高校到高年级才开设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起步较晚。而学生只有尽早地确立自身发展的方向,才能更好地在该方面做准备。因此,学校应调整相关课程设置,并组织类似“优秀毕业生交流会”等相关讲座,让学生对于未来的发展有更多的把握。
(五)进行专业化岗前培训
专业的培训应覆盖到各个方面,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管理班级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通过专业的岗前培训,师范生可以对教师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以便在今后的岗位上更加从容地处理各种问题。
[
参考文献]
[1]朱国玮,黄珺.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11(8).
[2]M·L·戈德斯密德.展望新世纪高等教育:理论学习与职业生涯的中介[J].高等教育研究,1999(6).
[3]刘学景,丁木金.大学生就业指导[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4]罗萤.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实践能力培养
随着本科第三批院校逐渐转型为专科或者被取消,国家的高等教育逐渐向两端倾斜,一是注重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二是大力发展能够输送实践人才的技术型学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在高考人数屡创新高的情况下,所谓的大学生能否有效地进入到社会,已经不仅仅靠一纸文凭了,更要通过实践操作或者动手能力来表达。然而传统的高等教学模式已经固定,人才的输送几乎全在于院校的教学方针。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院校与学生的互动带来了不仅仅是学生的个人能力的提高与否,更是关系到学生进入社会之后的发展潜力。而对应目前社会对人才的目的需求来看,高校有必要转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甚至是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出发,着重分析高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
正如本文引文所谈到的那样,谈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就不得不说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往简单地说,就是要看大学生是否具备在社会中打拼的资格和条件。谈到大学生的就业我们不能够仅仅看他的知识结构或者教学成果,当投入到社会中我们更多地应该看到的是这个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最重要的还是动手实践操作将理论转化为成果的能力。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大学生的就业仍然面临着同上述待检验的能力密切相关的各种问题。
(一)专业选择的社会性误导
谈大学生的就业就必须先谈一谈大学生的专业及学校的选择。在网络发达的时代,跟风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就算是在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上也不例外。正常来说,专业总有热门与冷门之分,这是从结果上来划分的,然而从社会分工来看,任何目前存在的专业都是能够为社会贡献一定的价值的,即是说任何专业都能接收一定学生的就业。然而,在高中毕业面临专业抉择时,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考虑这么多,仅仅是拿着分数挑专业、挑学校,对他们来说,学校决定着一切,而忽略符合社会需求、契合自己兴趣的专业。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虚假的高校就业率造成的,这背后又是高校与社会企业对学生不负责的结果。
(二)就业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在上述错误的专业选择观念的误导下,很多高中应届毕业生尽管能够上到比较好的学校,将来能够拿到一个更有价值的大学毕业证,但是他们却不大知道自己的专业就业前景到底如何。很多学生在进校之初怀着满腔热血,但最终在认清了自己所选专业的社会前景之后,往往就不知所措了。而对于社会上的企业来说,一年的职员更新换代数量是固定的。对于一些热门的专业,在巨大的社会价值造势之下,学校也成为断送学生前途的桥头堡,他们也固执地认为只要开设这个专业就一定能够把所有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送上相对应的岗位。这就是说,大学生都渴望找到一个高起点的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但在这一点上往往正是现实不可能满足的,也是这个社会现实带来大学生的高期望值的。
(三)缺乏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现在的大学专业课普遍分成公共必修、选修,专业必修、选修,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有充分的提高其知识能力的机会,这是从应然角度来看。从实然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学生,修满足够的学分,都有权利拿到自己相应的毕业证件。这说明,在大学生面前,学校的课程设置完全是被动的,学生在没有正确的职业规划的前提下,又得不到院校的正确指导,在选课上往往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这就造成很多大学生虽然毕业后能够在职场就业,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操作观念或者执行理念,而往往被动地二次失业。
(四)缺乏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大学生却不是“小”的社会成员。对于大学生来讲,大学是真正的温室,只教会了两种学生:一种是努力适应小社会的;一种是超脱于小社会,仍然停留在高中生活的那种。对于后者来讲,他们就很欠缺一种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种适应社会能力的缺乏直接导致大学生在进入真正的社会之后,或者很难看清社会现实,或者直接被社会现实所击倒。目前很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甚至是在找到工作之后,仍然摆脱不了不适应,他们并不是缺少工作能力,而是缺少团队协作等职场上必备的其它能力。
二、高校Υ笱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造成目前一个比较困难的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很大的或者最根本的原因是学校-学生-企业三者之间的恶性互动造成的。学校所谓的育才,不能够真正适应整个社会的需要,而社会的需要表达方面企业也没有能够担负起主要的责任。从现实来看,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不知道社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甚至连绝大多数院校在培养目标上也很大程度地偏离了社会的需要。正如引文说到的,社会需要的实践性的人才,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人才。如此一来,高校在接收人才、培养人才方面就应该发生相应的转变。
(一)转变人才培养方针
在普招的大背景下,顺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实践性人才的需要,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首先应该开阔眼界,其次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应该不断地改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塑造。
1. 专业设置
从现实意义来看,当前的人才需求标准同过去的按需分配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差别。在当前,能否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能够得到第一时间的录用。这种知识复合型、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不仅能够得到广大企业的青睐,而且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从而节约了一定的企业成本。因此,在高校专业设置上,首先学校对专业的选择应该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能够牢牢把握住社会的需要;其次是在对人才的培养上,不仅要注重相应的理论知识课,更要有针对性地探索相关的实践性的课程。
2. 人才培养
在专业设置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前提下,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也应该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而不能以学校或者学生本身为主体。在此,提出三个建议。一是多开与专业必修课相适应的选修课程,并且配套相应的学生评价标准。要让学生明白专业必修课是基础,融入实践操作的选修课是根本。使得学生在学校阶段就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一定的问题,而不需要过多地到社会上学习。二是院系图书馆建设。对于大学图书馆来说,本身书目比较杂,无法满足所有专业的建设需求。然而院系自身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能够较好地抓住关键点,购入相应的实践性指导书目,能够加快学生自己融合专业理论知识。三是做好专业科研项目。任何一门理论或者技术都是来源于实践,做好科研,不仅能够推陈出新,更加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校企联合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需要专业知识扎实、素质优秀且工作适应能力极强的人才。这种人才不是天生的,学校往往能够造就一个专业知识扎实的人,但是很少能够兼顾其它的素质。其最大的原因就是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过少。与现实脱节,不仅造成院校专业设置紊乱,同时造成大学毕业生对于工作的适应性极差。由于大学生就业技能并不是来源于书本,而是实践的操作,在学校与企业脱节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学得相关的就业技能。而纵观高职院校有些专业为何就业容易,就在于学校完全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在学校锻炼技能、学习理论的同时,毕业之后就能直接上岗。这就表明要想最大程度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应该加强学校同企业以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在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学校特别是各院系自身,该进行不同形式的社会调研,弄清楚自己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方向,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做好相应的职业规划。二是学校、院系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相比于大学生),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努力为学生营造相关的实习锻炼机会,更有可能的是与它们签订相应的合同,可直接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三)充分发挥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
学校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人才培养的场所,更应该变成大学生通往社会的桥梁。正如上文所说,各院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学校的学工部、学生创业指导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更应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这些职能部门将社会信息直接传达给学生,让他们明白社会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训练自身。
参考文献:
[1]韩庆红.关于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02).
[2]王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J].华章,2010(32).